“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一、“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尤洪浩[1](2021)在《基于数字化实验和智慧课堂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黄文婷[2](2021)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开展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的人才,《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因此社会对科学探究的热情高涨,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被广泛使用。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当前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开展情况,探寻中学一线教师宝贵的探究式教学经验和阻碍开展的原因,旨在为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建议,有利于推动物理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落实新课改的思想。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关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州市不同类型高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对福州市某所高中开展个案调查,探寻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首先,通过对教师背景资料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教师性别对探究式教学无显着差异;不同学历和教龄的教师在探究教学意识和评价反思维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学校类型的教师在组织形式与内容和评价反思等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教学意识和组织形式与内容等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其次,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开展现状做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探究式教学取得了以下成效:教师积极努力开展探究式教学、学生逐步接受探究学习、社会更加关注探究式教学。但是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在内部因素上,探究活动只具有其形式,而缺少实质;探究过程缺乏对全体学生的关注;教师盲目跟风探究;学生总体探究水平不高等。在外部因素上,教师在获取探究资源上有所差异;现行高考制度对探究式教学的制约影响大;缺乏探究式教学实施条件和环境;校外资源开发不足等。基于调查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具体为:在教育部门层面,要完善培训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相关评价机制;在社会层面,要充分利用家长和高校资源;在学校层面,应加强对探究式教学的宣传、增订教育类期刊、给予教师探究资源和制定完善的校本研训制度等;在教师层面,应形成正确的探究式教学观念、积极参与培训和总结不足与经验;在学生层面上,要注重小组间合作和加强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

李月梅[3](2021)在《“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导,依托建构主义和问题教学理论,通过“问题—活动—提升—运用”的课堂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核心素养的一种更加成熟的问题教学模式。本研究尝试探究“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主要研究如何基于“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问题教学”“问题引领式教学”“主问题引领式教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阐释和说明,提出了“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价值,为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奠定基础。第二,整合问题教学、建构主义、核心素养教育三种教育理论,提出了“主问题引领式”高中物理教学的原则、实施路径、评价以及主问题的设计策略;依据教育评价理论,制定了教学设计评价的实施方案。第三,分析了高中物理概念、规律、实验教学的特点,依据“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制定了概念、规律、实验三个高中物理课型的教学流程;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高中物理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课题,编写了教学设计,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教学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评价。本研究的结论:综合教学设计评价量表对教学设计案例的量化评价分析,以及评价者和笔者对各个教学设计做出的质性评价分析表明,基于“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有效性;其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孔祥梅[4](2021)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一类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这一概念发源于东方的语言思维,现在国际上统一公认的直译是Information一词。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基于技术的教学模式或数字化/信息化学习模式。钟志贤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分为十类。本研究选择其中一类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做应用研究。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是以小组的学习形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化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具体计划的过程,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电学教学设计,是充分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为: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了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初中物理电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电学教学设计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与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在目标、资源和教学设计三个角度上的结合,把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与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密切联系起来。再者,制定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原则、环节以及评价,并进行了具体的教学案例设计。随后将教学设计案例做了同行评价,以检验教学设计的可行性。最后,进行了研究的总结,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物理课程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作了展望。本研究探索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分类下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电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案例评价表明: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相应的教学素材。

汪良俊[5](2021)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的到来,使教学培养的目标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变为培养学生具备更为全面、综合的核心素养。在我国,核心素养被分为十八个要素。在此基础上,教育工作者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运用教学资源去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科学史在科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物理课堂上,融入物理学史内容,是一个改变传统物理课堂教学重视知识而忽视素养的可行的思路,是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结合文献分析研究和实际调查研究,探寻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第一章分析了国内外物理学史(科学史)融入教学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的利用物理学史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对核心素养的指向性存在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方向性和必要性。第二章则对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概念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在第三章中,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一所高中的部分学生,以获得学生对物理学史、核心素养的了解和看法;另一方面通过访谈的方式,获得四名一线高中教师对于物理学史和核心素养的看法及展望。由师生的观点可以看到,物理学史融入课堂缺乏理论指导。在第四章中,基于先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得出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原则,即真实性、适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以物理学史为工具,提出更有指向性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别指向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结合孟克和奥斯本模式,提出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包含课前准备策略,分为准备史料、明确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三个部分;课堂实施策略,分为巧妙设计情境引出物理知识、呈现历史材料开启探究学习、总结探究经验升华情感态度三个部分;课后评价策略则主要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和物理学史教学效果评价两个方面展开。在第五章中,利用两个教学案例,对第四章中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细致的阐述和讲解。在文章的最后,对研究的过程和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作初步的展望。本课题研究试图能对同行在相关物理教学中有所启发。

王亚娇[6](2021)在《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确认识科学本质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科学自身发展、物理教育改革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要求下,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本质成为大势所趋。在物理教学中,传统教学通常会从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缺口入手进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反而忽视学生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研究为了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与新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学生的前概念进行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本研究旨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学理层面探索科学本质的内涵及外延,厘清前概念、科学本质、科学本质教学的相关概念。基于证伪主义、库恩的科学发展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进行理性审视。梳理科学本质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并基于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分析前概念的内涵以及运用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探讨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样态,对教学问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进行剖析;为了教学更好地实施分析了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影响因素,明晰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都会受到教师及学生的科学本质观以及环境的影响。根据科学本质教学的理论基础建立起科学本质教学基本框架,找到更好适应于物理教学的教学原则与实践路径。通过对理论的掌握在中学进行实施调研,针对教师的访谈反证基于理论设计的教学实践路径的可行性,立足于实施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结果进行前后测数据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为一线教师提供科学本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研究,促进物理教育改革的有效推动,助力一线教师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实施干预说明:在理论基础上,构建的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实践路径,通过实践,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具有显着性效果,对一线教育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实验班学生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认识水平有显着提高。1.学生的物理知识建构程度加深,能够更好地转变前概念。2.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质认识更深刻,能区分开科学知识本质于知识的关联性及区别。3.在科学探究本质方面更能从多角度认识。4.在学习过程中,能确立科学事业本质对终身学习科学的重要作用,并能用科学家身份去思考、解决问题。

赵静静[7](2021)在《新课标下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是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是在教育部新颁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基础上,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5E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高中物理的教与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标下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具有研究价值。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可知当前与物理学科相关的教育学者,他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主要集中在新课标下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实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但有关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应用5E教学模式的研究却不多。所以笔者先通过文献综述法分析总结得到部分理论基础,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当今高中物理教学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背后的原因,并且灵活运用5E教学模式进行解决。第一,用心查阅大量有关文献,从而对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模式这四个概念进行界定,细致分析5E教学模式各个要点。将问卷调查和访谈所得结果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结合后发现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存在几个问题:(1)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新课标要求之间的不协调;(2)物理观念的建立过程过于死板;(3)科学探究环节的一再精简;(4)评价环节的单一化甚至是忽视;(5)师生之间几乎不存在双向交流。第二,对于5E教学模式的实施准备、实施过程、实施原则以及就各个环节阐述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把5E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去,通过相关教学案例更加具体地进行梳理与分析。第三,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就物理概念类、物理实验类和物理规律类相关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结合5E教学模式设计了“摩擦力”“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自由落体运动”三个教学案例,在H市某高中高一(10)班和高一(14)班实施教学。运用SPSS软件与Excel表格等工具对前面得到的调查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和分析,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与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将5E教学模式应用到物理学科教学实践中这一举动,在提升学生成绩与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这两方面上行之有效。综上所述,本文旨在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良性发展,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给予相关的参考。本文既是高中物理教师实施新课标的一个参考方式,也是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应用教学模式的合理探索,而且也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吴杨峰[8](2021)在《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高中必修部分探究性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是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提问的主动性,通过设计物理实验探索“发现”,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物理结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本研究结合文献研究和问卷调研,构建教学设计原则、环节和评价体系,并编制教学设计案例。期望研究应用于一线教学时,对解决学生核心素养薄弱的问题有帮助。本研究的主要工作:(1)通过文献调研了“发现学习”理论、物理探究性实验、物理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阐述了“发现学习”理论、物理探究性实验、物理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等相关概念。(3)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了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和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4)构建了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设计:原则、环节和评价体系。(5)选择了高中物理的“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得力的合力合成规律”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等三个力学探究性实验,分别做了教学设计案例。(6)结合笔者自评和评价者对照评价表评价和分析了这三个教学设计案例的可行性、适用性和有效性。(7)进行了研究的总结、反思及展望。对教学设计的评价表明: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设计,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史加祥[9](2021)在《指向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教育与学习文化中,有“学”必有“问”。在时代变迁中“问”逐渐成为“问”与“学”中的重点,学生在“问”中发展对“学”的理解,对“学”的应用。问题提出能力是学生学习力的重要组成,能够深化学习行为,亦是发展和落地学生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更是学生在未来人工智能社会生活的本质需求。发展学生问题提出能力不仅能体现上述研究意义,也能弥补在小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水平划分和促进问题提出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的不足。不同研究对于“问题提出能力”的概念有着不同理解,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将“问题提出能力”界定为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和科学背景知识与课堂科学学习情境碰撞后,学生通过探究、分享、思考重构科学问题并呈现表达的连续动态的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能品质。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发展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教学模式有哪些要素?(2)小学生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由哪些成分构成?(3)迭代实施中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情况如何?围绕研究问题确定了本研究采用设计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法,同时结合质性和量化的研究方法,对问题提出过程和学生提出问题的表现进行整体研究,在反复迭代中更新完善促进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模式。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展开具体的研究工作。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已有目标分类和编码研究,将SOLO分类理论与小学生问题提出的现实结合,对信度和效度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问题速率、问题种类、问题质量三个维度为评价依据的小学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编码工具量表。随后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借鉴抛锚式教学方法及流程,形成了以“实验探究、情境体验”为“锚”包含了“发现梳理、过程分析、联结生活、问题表达”的问题提出策略,并将此与科学课堂教学充分融合,形成了指向学生科学问题提出的教学模式(Teaching Mode Focusing on the Promoting of Scientific Problem Posing,简称“FP-SPP教学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小学《自然》(上海远东版)四年级教材中“磁”为具体的教学单元,开展了三轮迭代实践,共有7次微循环。第一轮实践包含了2次微循环,在FP-SPP教学模式具身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开展了教学实践,让学生充分实验探究和情境体检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对提问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显示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但整体水平不高,探究实践活动充分有效但小组合作分享不够。为此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调适,增加了“共享调节”流程,期望在发挥学生有形学习社会结构调整后对问题提出的促进作用。第二轮实践包含2次微循环,在学生对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和统筹安排之后,选择了后续的教学内容并使用FP-SPP教学模式2.0对教学进行了整体设计和流程的细化,同时设计了相关的问卷收集学生对“共享调节”过程的反馈与评价。学生问题提出的过程和结果显示,学生问题提出水平呈现逐渐发展的趋势,处于高水平的学生有了显着的提升,学生对“共享调节”的认可与肯定程度较高。研究也发现了学生在不同情境中问题提出水平存在差异,教学模式实施时间远远超过原有课堂教学时间,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更新以适应科学内容的多情境性,满足科学课堂的常规教学需要。第三轮实践包含3次微循环,在对课堂情境进行理解与分析基础上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情境,“非结构情境”、“半结构情境”、“结构情境”,同时将问题提出时间进行合并,让学生在充分的情境体验和实验探究之后集中时间提出问题和共享调节。学生提出问题过程和结果显示,不同的课堂情境影响了学生科学学习与问题提出,共享调节过程发挥出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发展的作用,更新修正后的FP-SPP教学模式3.0能够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的常用模式,能够持续不断的促进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三轮实践的研究显示了经过迭代循环和更新修正后的FP-SPP教学模式在促进与发展学生问题提出能力上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研究也进一步说明了小学生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具有可塑与可发展的特点,以“共享调节”为中心的小组协作学习对于学生问题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科学课堂情境对学生问题提出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影响作用。作为科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问题提出能力作为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将问题提出能力发展视为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抓手,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对影响学生问题提出的因素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让科学教育教学回归学习本质,让每一个学生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可能。

张智荣[10](2021)在《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通关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是指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为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堂时间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物理实验的教学形式。当前的学生实验课有不少“教师提前讲,学生照着做”的情况,为了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改善“虚假”探究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通关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尽可能真正落实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论文共五章,除了第一章介绍的研究背景、现状、方法、意义等内容以及最后一章介绍的研究总结与展望之外,中间三章分别介绍了本研究的三项主要工作:第一,分析“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与“通关模式”的特点,寻找二者的联系,挖掘出学生实验课中蕴含的通关模式,进而为本研究的模式构建做好准备。第二,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与前期准备工作,为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构建理论形态上的“通关式”教学模式,然后基于该模式,对初中物理三种类型的实验进行教学设计,并分析该模式对于学生和教师的价值。第三,委托中学一线教师将本模式用于实际教学,笔者则参与课堂观察,发现问题后及时改进,经过五轮实践后得到本模式较为完善的形态,并结合师生访谈、学生实验任务完成质量分析、前后测结果分析等方式全面分析了本模式产生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完善后的“通关式”实验教学模式能优化常规的学生实验课,效果较好,操作性较强。从目前实践来看,该模式能有效落实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促进教师对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

二、“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开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研究现状
3 理论基础
    3.1 科学哲学基础
    3.2 心理学基础
    3.3 教育学基础
4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
    4.2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
    4.3 个案调查结果分析
5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开展中的成效及问题分析
    5.1 取得的成效
    5.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6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开展的改进措施
    6.1 教育部门层面
    6.2 社会层面
    6.3 学校层面
    6.4 教师层面
    6.5 学生层面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2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致谢

(3)“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三、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问题与主问题
        二、 “问题引领式”教学
        三、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
    第二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体系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问题教学理论
        三、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第三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以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作为主问题
        二、主张教师在后的课堂教学
        三、将生成和再创造作为学习发生的标志
    第四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价值探究
        一、保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
        二、突出课堂教学的主线
        三、促进学生的生成性学习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五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第三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问题情境性和导学原则
        二、学习深度性原则
        三、教学有效性原则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流程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第三节 主问题的设计
        一、主问题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主问题应具有主导性
        (二)主问题应具有开放性
        (三)主问题应具有整体性
        二、主问题设计的方法
        (一)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主问题
        (二)依据教学重难点设计主问题
        (三)依据学生实际设计主问题
        (四)依据原始物理问题设计主问题
    第四节 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必要性
        二、教学设计评价的实施
        (一)评价对象和目标
        (二)评价工具及分析
        (三)评价者
第四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第一节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一、物理概念教学流程
        二、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三、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量化评价
        (二)质性评价
    第二节 高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一、物理规律教学流程
        二、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课堂反馈反思教学设计
        三、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量化评价
        (二)质性评价
    第三节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一、物理实验教学流程
        二、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三、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量化评价
        (二)质性评价
第五章 总结、反思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反思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不能止步
        二、“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不能局限于单一学科
参考文献
附录A CTDES评价指标及详细说明
附录B CTDES评分细则举例
附录C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附录D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附录E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附录F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评价指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一类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家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初中物理电学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的需求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模式与教学模式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
        三、教学设计
        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素养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混合式学习理论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分类与选择
        一、分类
        二、选择——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第四节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与初中物理电学的结合
        一、目标结合
        二、资源结合
        三、教学设计结合
第三章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原则、环节以及评价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目标控制原则
        二、对象适应原则
        三、实验可视原则
    第二节 教学设计环节
        一、教学内容及其分类
        二、教学对象的分析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
        四、教学设计的环节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评价的必要性
        二、评价的方法
第四章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节 基本仪器使用性实验
        一、教学设计案例:《电流的测量》
        二、《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案例评价
    第二节 探究性实验
        一、教学设计案例:《电阻》
        二、《电阻》教学设计案例评价
    第三节 测定性实验
        一、教学设计案例:《电阻的测量》
        二、《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案例评价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两两比较法各项指标权重比较次数表
附录 B: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
附录 C: “电流的测量”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附录 D: “电阻”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附录 E: “电阻的测量”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2.1 理论基础
        2.1.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2.1.2 库恩科学发展理论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4 孟克与奥斯本的教学过程模式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物理学史
        2.2.2 核心素养
        2.2.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章 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学史的现状调查及效果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及访谈内容的设计
    3.4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情况分析
        3.4.1 学生对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感受
        3.4.2 教师对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认识
        3.4.3 调查结论
第四章 物理学史有效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
    4.1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原则
    4.2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4.2.1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物理观念的策略
        4.2.2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思维的策略
        4.2.3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探究的策略
        4.2.4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策略
    4.3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策略
        4.3.1 课前准备策略
        4.3.2 课堂实施策略
        4.3.3 课后评价策略
第五章 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的案例及分析
    5.1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学案例
        5.1.1 课前准备
        5.1.2 课堂实施
        5.1.3 课后评价
    5.2 《库仑定律》教学案例
        5.2.1 课前准备
        5.2.2 课堂实施
        5.2.3 课后评价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情况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B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情况调查(教师访谈)
附录C 教学案例收集的物理学史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学自身发展要求学生认识科学本质
        1.1.2 当前物理教育改革目的在于认识科学本质
        1.1.3 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石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3 总结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前概念
        2.1.2 科学本质
        2.1.3 科学本质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证伪主义
        2.2.2 库恩的科学发展观
        2.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理性审视
    3.1 科学本质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3.1.1 科学本质教学的内涵
        3.1.2 科学本质教学的价值
    3.2 基于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3.2.1 前概念的内涵
        3.2.2 运用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
    3.3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样态
        3.3.1 教学问题方面: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的合理利用
        3.3.2 教学目标方面:科学本质内容的明确
        3.3.3 教学内容方面:学生前概念与科学间的矛盾冲突的合理利用
    3.4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影响因素
        3.4.1 教师科学本质观的影响
        3.4.2 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影响
        3.4.3 环境影响
第四章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路径与实践
    4.1 教学原则与教学路径
    4.2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原则
        4.2.1 批判性
        4.2.2 逻辑性
        4.2.3 参与性
        4.2.4 开放性
    4.3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
        4.3.1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目的
        4.3.2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
第五章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实践研究
    5.1 研究设计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假设
        5.1.3 研究对象及工具
        5.1.4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5.2 研究过程
        5.2.1 教师访谈研究
        5.2.2 《基于前概念学生科学本质观》建立程度的量表编制依据
        5.2.3 量表信度及效度分析
        5.2.4 实验过程
        5.2.5 实验数据分析
        5.2.6 实验结果与反思
    5.3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建议
        5.3.1 重视培养对象,重建对学生前概念的认识
        5.3.2 重视教学内容,定位符合科学本质教学的内容
        5.3.3 重视教学导向,铺设学生冲突环境营造科学教学氛围
        5.3.4 重视教学反馈,促使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课堂焕发生机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1.1 总结
        6.1.2 不足
    6.2 研究展望
        6.2.1 教学路径中,未能对科学本质教学融入不同类型前概念转变的培养
        6.2.2 拓宽研究广度,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高中生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认识评价问卷
    附录3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附录4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新课标下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标准
        (二)核心素养
        (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四)教学模式概述
        (五)5E教学模式
    二、教学相关理论
        (一)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5E教学模式
        (一)5E教学模式的环节
        (二)5E教学模式对教学实践的价值
第三章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与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问卷设计与实施过程
    二、问卷的回收和整理
        (一)信效度检验
        (二)描述性统计
        (三)相关性分析
        (四)调查结果
    三、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方面问题
        (二)教师方面问题
        (三)学生方面问题
        (四)教师访谈调查
第四章 5E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与实施策略
    一、5E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一)实施准备
        (二)实施过程
    二、5E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创设合适情境策略
        (二)进行有效探究策略
        (三)解释和迁移环节灵活应用策略
        (四)评价环节多元化策略
第五章 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案例设计
    一、物理概念类的教学案例
    二、物理实验类的教学案例
    三、物理规律类的教学案例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2 基于新课标下的5E教学模式教师访谈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高中必修部分探究性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新时代背景对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课改和高考的要求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二、物理探究性实验的研究现状
        三、 “发现学习”理论的研究现状
        四、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
        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节 物理实验
        一、物理实验
        二、物理实验教学
    第三节 发现学习理论
        一、发现学习理论含义
        二、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
        三、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
    第四节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二、教学设计的内容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问卷设计
    第二节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一、教师对象的选取
        二、学生对象的选取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二、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
        三、问题分析总结
第四章 教学设计原则、环节及评价的研究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原则
        二、问题情境化原则
        三、以问题为基础原则
        四、以“探究”为中心原则
        五、生生、师生合作原则
        六、精确性原则
        七、安全性原则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环节
        一、确定课程内容
        二、分析教学背景
        三、确定教学目标
        四、选择教学方法
        五、制定教学策略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教学评价及修改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评价对象和目标
        二、教学设计评价指标
        三、教学设计评价者的选择
第五章 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节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二、 “探究弹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教学设计评析
    第二节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
        二、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评析
    第三节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教学设计
        二、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评析
第六章 总结、反思及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反思及展望
        一、反思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 B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教师访谈计划大纲
附录 C 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
附录 D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附录 E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附录 F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指向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科学教学实践的“思”与“启”
        二、科学课程核心素养发展与落地需要
        三、学生“学习力”的重要组成与体现
        四、文化沿袭中的“学”与“问”
        五、未来人工智能社会生活的本质需求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厘清小学生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构成要素
        二、形成促进学生科学问题提出的教学模式
        三、分析呈现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现实
        四、启示改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
        五、弥补国内外对小学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问题与科学问题
        二、问题提出与问题提出能力
        三、教学模式
        四、科学探究与科学实践
    第四节 研究问题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问题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问题提出的研究述评
        一、问题提出研究学生表现之迥别
        二、问题提出能力水平评价工具之多维
        三、提出问题的类型与种类之多元
        四、影响问题提出能力发展因素之繁复
    第二节 其它研究问题的文献述评
        一、国内外教学设计的研究述评
        1.设计与教学设计的文献理解
        2.教学设计模型发展的文献梳理
        二、国内外教学模式的研究述评
        1.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文献辨析
        2.指向提问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
        三、国内外设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问题提出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情境学习理论
        三、共享调节理论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工具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研究实施过程
        三、研究对象选择
        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第二节 问题提出能力调查与编码工具的开发
        一、从布鲁姆到马扎诺的目标分类
        二、学习结果分析与评价的编码研究
    第三节 小学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编码方法设计
        一、问题速率维度分解
        二、问题种类维度分解
        三、问题表达维度分解
        四、问题质量维度分解
        五、小学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编码方法的设计调整
        六、小学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编码的信效度诠释
        七、编码表的权重设置与能力评价标准
第四章 指向问题提出能力发展教学模式的原型建构
    第一节 指向问题提出能力发展教学模式的原型起点
        一、指向学生科学问题提出教学的原则要素
        二、科学问题提出意识的调查与原型启示
    第二节 指向学生科学问题提出教学模式原型的建构
        一、FP-SPP教学模式的流程设计
        二、FP-SPP教学模式流程提出缘由与要求
    第三节 FP-SPP教学模式原型的第一轮实践
        一、FP-SPP教学模式原型的具身化
    第四节 FP-SPP教学模式原型的反思与修正
        一、FP-SPP教学模式原型的第一轮实践总结
        二、对FP-SPP教学模式原型的修正
第五章 FP-SPP教学模式模型的第二轮实践与修正
    第一节 调整后的FP-SPP教学模式的具身
        一、FP-SPP教学模式2.0 的具身化
    第二节 FP-SPP教学模式2.0 的实践反思与建议
        一、两轮实践四次微循环的结果比较
        二、FP-SPP教学模式2.0 的反思与调整
第六章 FP-SPP教学模式模型第三轮实践与修正
    第一节 FP-SPP教学模式中情境的设计与教学实施
        一、FP-SPP教学模式中情境区分与研究调整
        二、FP-SPP教学模式3.0的具身化
    第二节 FP-SPP教学模式3.0 的学生表现
        一、三次不同课堂情境微循环的学生表现
        二、第三轮实践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FP-SPP教学模式在设计研究中更新完善
        二、三轮实践显示FP-SPP教学模式有效
        三、学生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可塑与可发展
        四、共享调节对学生问题提出的重要必要
        五、科学课堂情境对学生问题提出能力发展有显着影响
    第二节 教学建议
        一、问题提出能力作为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
        二、转变科学教师对问题提出的教学观念
        三、以问题提出为抓手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四、教会问题提出策略内化为学习力
        五、对影响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因素的针对研究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与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问题提出”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我喜欢的小组成员”调查
    附录3 “问题提出”后的调查
    附录4 “共享调节”后的调查
致谢

(10)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通关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习时的体会
        1.1.2 教育部文件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1.2 研究灵感来源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与通关模式
    2.1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
        2.1.1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的概念
        2.1.2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的特点
        2.1.3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的意义
        2.1.4 初中物理学生必做实验分类
    2.2 通关模式
        2.2.1 通关模式的概念
        2.2.2 通关模式的特点
        2.2.3 通关模式与学生实验课的联系
3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通关式教学模式的理论预设
    3.1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通关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3.1.1 理论基础
        3.1.2 基本要素
        3.1.3 教学目标
        3.1.4 操作程序
        3.1.5 实现条件
        3.1.6 教学评价
    3.2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通关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设计
        3.2.1 探究性实验案例
        3.2.2 仪器使用类实验案例
        3.2.3 测量性实验案例
    3.3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通关式教学模式的价值分析
        3.3.1 对于学生的价值
        3.3.2 对于教师的价值
4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通关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4.1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通关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完善过程
        4.1.1 第一轮实践情况
        4.1.2 第二轮实践情况
        4.1.3 第三轮实践情况
        4.1.4 第四轮实践情况
        4.1.5 第五轮实践情况
    4.2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通关式教学模式的完善结果
        4.2.1 整体框架与操作流程
        4.2.2 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
    4.3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通关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4.3.1 通关任务完成质量
        4.3.2 前后测结果
        4.3.3 课堂观察情况
        4.3.4 师生访谈情况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研究回望
    5.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实践中用到的各类卡片内容
附录2:前后测题单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四、“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化实验和智慧课堂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 尤洪浩.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 黄文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 李月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一类应用[D]. 孔祥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 汪良俊. 延安大学, 2021(11)
  • [6]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实践研究[D]. 王亚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7]新课标下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研究[D]. 赵静静.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8]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高中必修部分探究性实验为例[D]. 吴杨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9]指向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D]. 史加祥.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10]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通关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 张智荣.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