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形的解构与语义的隐现——幽默的结构模式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沈灿淑[1](2021)在《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现代汉语中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前置框架四字构式作为研究对象,以认知构式语法、概念整合、主观性与主观化、基于使用的语言观等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形式构成、语义整合层级、认知心理、语用动机考察等几个角度对“有X有Y”“无X无Y”“没X没Y”“有X无Y”“有X没Y”“有X无X”“有X没X”等七个个案展开研究。全文共计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可能的创新点,同时对汉语四字格及框架构式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二章对前置框架构式进行界定,对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进行归纳,并阐述本文立意及解析方法。我们将研究涉及的七个构式按照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分为并立模式、嵌入成分不同的对立模式和嵌入成分相同的对立模式三种类型。第三章考察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的三个成员,即“有X有Y”“无X无Y”和“没X没Y”。对其常量构件、变量构件、嵌入成分的语义关系、语序排列规律等进行考察,归纳总结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并分析其语用驱动和语用价值。虽然并立模式的三个构式在变量构件的语法性质、语义关系、语序排列等很多方面具有共性,但由于常项形成的框架因肯定否定的不同形成差异,也造就了构式义之间的区别,且由于使用频度存在差异,也使得各个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尽相同。第四章对嵌入成分不同的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的两个构式“有X无Y”“有X没Y”进行全面分析。对立模式指的是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对立而形成的框架构式,由于“有”与“无/没”的对立性,使得“有X无Y”与“有X没Y”都具有转折关系,这种转折关系蕴含着某种预设,即:该有却没有,体现为非理想化的领有和非常态化的存在。言语使用者使用构式是为了对与其预期相悖的非理想化的领有关系,或非常态化的存在现状进行主观评价。这两个构式的差异在于第二个常项否定词的不同,常项“无”与“没”的差异使得二者在使用频率、嵌入成分、语体色彩及语用功能上体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五章对“有”“无/没”框架构式的另一种对立模式进行考察,这一类构式也是前后项为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对立,但其嵌入成分同一,包含“有X无X”“有X没X”两个构式。这两个构式由于嵌入了相同的成分,“有X”与“无/没X”因表示对同一事物或状态的拥有与缺失而形成极性对立,因而使得此类构式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构式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二是构式中各整合层级范畴内的成员不固定,也就是说每个构例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固定。这两个构式由于组成成分只有一字不同,因此表现出很大的共性,区别主要体现在因“无”和“没”的差异所带来的语体上的不同。第六章总结了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框架构式的特征。首先,各个构式的嵌入成分都具有语义相关性,也具有量增性:语义上没有关联的成分不能进入框架的语法槽中,量增性体现为突出典型、加深程度和主观评价三个方面;七个构式都具有整体性和离散性,其整体性和离散性与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密切相关,语义整合层级高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整体性,语义整合层级低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离散性;在句法上的规律性表现,首先是不成词语素进入构式后具有了词的地位;其次,构式在组合上可以突破一般的句法限制。另外,构式的语法功能发生了异化,由述谓性转向修饰性。第七章探讨“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的能产性。能产性指构件生成构式的能力,也就是构式扩张的条件和限制。能产性首先与构式压制相关,构式都有原型性,边缘构式是原型构式的拓展,是组构成分在构式的压制下改变原有的语法或语义特征,从而使之与原型构式达成契合。构式作为形义的配对体经由时间的积累和母语者的不断使用开始具有其意义,使用频率中的类符频率和形符频率都对构式的能产性产生影响。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前文中的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得出本文结论和创新点。同时指出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方向和解决办法。
曾馨[2](2020)在《基于设计修辞理论下的包装设计手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的内容是基于设计修辞理论对包装设计手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包装设计中的修辞技巧。本研究首先在设计符号学的视野下,结合语言学修辞以及视觉修辞的理论,对设计修辞的意义和研究内容进行了界定,也论证了设计中修辞研究的必要性,认为设计修辞的两大主要研究内容是语义修辞和语形修辞,以及对两者的辞格架构研究,除此之外设计修辞还应当关注修辞效果的评估。其次,将修辞置于包装设计语境,结合包装设计的纵向符号结构和横向设计系统,研究包装设计中修辞的发生位置和修辞的意义。通过对具体设计案例的分析,结合西方符号学修辞理论以及平面构成的观点,梳理出语义修辞和语形修的辞格框架。最后,结合情感化设计理念,对如何应用修辞提升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以此增强设计的说服能力进行了论述,总结了修辞的应用原则。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设计修辞的定义、研究内容和辞格划分进行了初步尝试,为整个设计修辞学的建设略尽绵薄之力。另外,本研究从修辞的角度深入了解包装设计的创意思路和设计操作,对其进行规律总结,尝试构建起一个能增强包装说服能力的、科学有序的设计方法论,使设计更具系统性和容易掌握,切实的指导实际创作。本研究从设计符号学角度对包装设计进行的剖析,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包装设计或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提供思路。
刘璐[3](2019)在《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研究(2004-2018)》文中研究说明网络媒介在汇聚民意表达力量的同时推动着网络语言的衍生流变,网络流行语作为广泛传播高度聚焦的“标签化”话语,承载着社会发展逻辑与动态性表征,反映着网民群体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近年来全社会形成对社会心态议题的关注聚焦,社会心态已成为国家当下密切关注、高度重视的心理现象。基于此,本文对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进行研究,考察话语表征心态的理据、过程与结果。本文以门户网站与网络社区评选的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为研究样本,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基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三维结构框架,对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语词基础、实现过程与内容呈现进行研究,形成“话语为什么能表征心态——如何表征心态——表征什么心态”的研究路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文本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语词基础研究。从词汇、语法、结构三个维度分析话语基于哪些特性达成对心态的表征,以此回答“网络流行语为什么能表征心态?”的问题。第二,话语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实现过程研究。结合话语生产过程分析表征心态的实现过程,基于互文性机制探究个体、群体如何介入生产过程并实现表征,以此回答“网络流行语如何表征心态?”的问题。第三,社会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内容呈现研究。在考察话语主要内容与议题取向的基础上,结合检索热度选取高热度、代表性案例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话语表征心态的内容与特点,剖析表征策略和现实根源,探究表征心态的意识形态特征与话语权力建构,以此回答“网络流行语表征什么心态?”的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发现网络流行语的语词表达具有主体投射特性,是话语表征心态的符号基础;语义泛化与生产扩散特性实现了心态汇入与群体卷入,实现话语对群体心态的表征。第二,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经过“主体呈现——传播扩散——集体认同——规制确立”四个环节完成话语生产过程,与此同时完成“个体心态投射——话语群体接触——群体心态认同——话语表征形成”的表征心态过程。集体叙事在深化话语意义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公约性的群体民意表达,在群体互文生产实践中推动表征心态的实现。表征心态呈现出“反沉默的螺旋”特质,需借助媒介素养净化网络空间。第三,研究发现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关涉政治心态、阶层心态与生活心态,体现为现实关切下的质疑表达与公权监督的政治心态、阶层固化下的弱势认同与阶层逆袭的阶层心态、压力社会中的焦虑呈现与现实抗争的生活心态。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形成集体宣泄的网络树洞效应,呈现出民本立场的意识形态特性,民间话语力量的崛起推动着话语发展的民主化趋向,重塑着现实社会的话语格局。
冷梅洁[4](2019)在《主宾易位句的语义语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主宾易位句是现代汉语中存在的一种将主语和宾语互相易位后,句法仍然可以合法成立且语义基本相同的特殊句式。表面上该句式看似可以不受汉语语序的束缚,但是这种特殊性实际上受语言系统中语义语用的限制。本文以主宾易位句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建语料库对主宾易位句进行新的分类体系构建,并在新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语义分析研究,考察该句式可易位的语义互易动因和语用选择机制,并尝试运用主宾易位句来例证“语义—语用”界面理论的合理性,从更深层次探索语义与语用的互动关联机制。首先,依据《句法语义范畴标记集》,将搜集筛选出的459例主宾易位句进行语料标注处理工作,构建了主宾易位句式新的分类体系。该体系包括两个层级。第一层级中,基于语料库中筛选出的296个动词(剔除重复后)按照陈述结核范畴进行一级分类,将主宾易位句式区分为以自动核、协动核、状态核、存现核、关系核、感知核为核心的6大类;第二层级中,根据NP的角色范畴(包括基本角色范畴和附加角色范畴)进行下位分类,区分为29个次类。其中以自动核为核心的包括4个次类,以协动核为核心的包括18个次类,以状态核为核心的包括2个次类,以存现核为核心的包括3个次类,以关系核为核心的包括1个次类,以感知核为核心的包括1个次类。其次,在新体系的基础上对各类型主宾易位句进行了详尽的语义分析。本文选择从主宾易位句的VP和前后NP入手进行语义结构分析。在对动词进行语义研究时,先按照《词汇义类标记集》归纳进入该句式的动词语义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参照《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对各类型句式中的动词进行语义特征分析,尽可能提取了相同类型句式的共同义征和不同类别的区别性义征。概括了主宾易位句的语义结构模式,指出了各个模式下主宾易位句的结构表现形式及其实现易位的难易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新体系下的主宾易位句共有30种语义结构模式,并在总结的模式下分析了各语义结构模式所表达的整式句义,提取了前后NP的角色范畴义征。此外,论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存在歧义性现象的句式的语义问题。再次,从语义和语用两个维度探讨分析了可易位的语义互易动因和语用选择机制。从语义动因角度出发,总结出以下三点原因:施受关系的对立性特征模糊虚化,动词不再着重凸显动作性,动补式述语成分的语义指向具有双向性。从语用选择角度出发,选择言语交际活动和语篇两种语体应用场景,从四个方面探讨分析了主宾易位句的易位选择机制:主题和焦点的变化,适用语境的不同及歧义的分化,语篇的动态选择性,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会话合作原则的影响。在考察语篇对主宾易位句的动态选择时,本文从语篇视角的转换和语篇衔接的选择两个角度加以论述,其中语篇衔接的选择性又从衔接模式和衔接顺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衔接模式下包括两种模式:话题不断转换的衔接模式和一个话题控制的衔接模式;衔接顺序下分析了四种顺序原则:信息传递顺序原则、时间顺序原则、空间顺序原则、认知顺序原则。最后,本文尝试从汉语的视角探索“语义—语用”的界面问题,运用主宾易位句来例证“语义—语用”界面理论的合理性,并从更深层次探索语义与语用的互动关联机制。通过研究,提出过分强调语义、语用的独立性或过分强调语义、语用的统一性都是不合理的,语义与语用之间存有界限的同时还存在互动关联机制。研究发现,认知可以成为语义和语用的关联纽带。研究结论为“语义—语用”界面理论在汉语中的适用性提供新的例证,从而丰富“语义—语用”界面理论的研究内容,增强该理论的解释力。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仍存在有待改进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语义与语用互动关联机制的深层次探究也只是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的深度较为粗浅。因此从汉语的视角对“语义—语用”界面问题的探索,亟待后续学者的深化研究。
周璐[5](2019)在《基础教育数学教材语言研究》文中提出学科教材是培养公民学科知识技能和学科素养的重要依托、必要途径。学科教材语言与学科知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由于知识的领域性,表述的专业性,从学生学科教育知识学习来看,日常交际语言水平高,并不等于学科语言能力就高,而学科语言能力的高低一定会影响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运用。这个认知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至目前,由于学科教材语言的基本问题未被充分探讨,学界对其地位和价值认识仍然不足,除了领域概念、定理、命题外,我们不知道,实际影响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语言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文欲以此为研究的目标,以典型的学科教材语言——数学教材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从性质、构成、分布及类型划分展开研究,试图从语言类型划分和知识表述的特征上,发现问题所在,并对学科教材语言研究理论建构进行探索。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学科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为此,本研究拟将关注的重点置于基础教育阶段,旨在理清数学教材语言的类型与构成以及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等重难点问题。本文围绕着数学教材语言的构成、领域性、特殊性展开,采用语料库数据驱动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数学术语作为切入点,由内核向外缘,由术语向非术语,由对象语言向学科专用叙述语言、通用叙述语言推进,对数学教材语言的使用实态、分布、构成与类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并重点关注数学学科范式语言的使用,取得了以下几项研究结论:1.针对学科教材语言的特殊性,融合了功能语境理论与语言实态观,构拟了其构成及类型的模型,揭示了其所具有的内部层次性、连续体等特征。尤其是对学科教材语言进行了三分:对象语言、学科专用叙述语言以及通用叙述语言。本文将学科专用叙述语言从叙述语言范畴里离析出来,提出了“学科范式语言”的概念,认为其包括对象语言和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是数学教材语言特殊性的重要体现,由此将学科教材语言研究与语文教材语言研究作了根本上的区分。构建了基于真实文本构成的数学教材语料库,以术语组合为基础,将数学教材词语从语义功能的维度进行了类型范畴的划分;同时,还构建了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库,以语言实态的描写、分析及统计显示了所构拟模型的合理性。2.深入解析学科教材语言的知识性特征,从语义、语法聚合以及词与词组合的角度去探析数学教材词级、短语级的语言单位的使用实态与分布,并重点讨论了其与知识对象间的互动,分别建立了数学术语、数学术语组合、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与基础教育数学学科知识主题的映射关系,推进了对语言与知识的关系、语言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学科语言性质特征的探讨,提升了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3.发掘数学教材领域特色语言单位——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其具有较强的知识对应性、结构有限性以及低扩展性等特征,是学科教材语言特殊性的重要体现。基于数学教材语言使用实态,本文构建了包含10个属性字段、451条记录的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知识库,其中包含了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与知识主题、初现年级间的对应关系。该知识库在学科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高、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动对领域构式的探讨,辅助学生对学科专业表述的掌握,以及推进专门针对学科教育特点的领域语言规范的制定与实施。4.使用语料库、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语言学方法,分析语言事实,确定数学语言学习的重点为学科范式语言,是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核心;学习难点为跨域术语以及长距短语。据统计,属于学科范式语言的词数量为3843,典型的术语组合数为9147,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数为451,数量共计为13651。其中,领域专用度和通用度都不高的跨域术语,以及具有中高等级复杂度的多重修饰语的长距短语,最值得注意。针对语言难点的学习,本文还提出诸如强化术语义与一般义之间的区别性特征、突出隐性义素、重视“语数形”不同模态转换能力培养等教学策略。同时,本文分别构建了包含10个属性字段的跨域术语数据库,以及17个属性字段的长距组合数据库,以供语言研究、数学学科教育研究使用。5.以数学教材语言构成及类型的基本理论为依托,在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面向应用构建多表、多库相互关联,多属性、多层级的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该库为多模态型动态资源库,主要分为文件资源库及数据资源库两大子库,其中数据资源库又可分为学科范式语言数据库(包含对象语言数据库、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数据库)和通用叙述语言数据库。数据资源库包括9个子数据库、25899条数据记录以及102个属性字段,平均属性字段数为11。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的构建,可以作为对学科教材语言、数学教材语言、学科汉语深入研究的资源,也可为数学学科知识教育、相关教育领域语言规范制定提供参考。本文突破了以往学界以定性、举例式分析学科教材语言、数学教材语言、数学语言的研究方法,弥补了忽略学科教材语言特殊性,仅从频次与词形的维度分析学科特色词、数学学科特色词的研究缺失,避免了囿于某种理论致使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所存在的偏差,尽量吸收、融合各方长处,考察研究遵循客观、写实的原则,实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优势互补,以促进本文研究目标的实现。研究中提出的面向术语自动标注的术语分类以及构建的多属性标注的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中文信息处理,尤其是领域自然语言处理。对学科教材语言的考察不应仅限于某个年段的数学教材语言,若能将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进一步扩大与延伸,使其发展成为多学科的、动态的、多元的资源库,以反映学科语言的使用现状、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共性、个性特征,于语言相关本体及应用研究大有裨益。
刘碧珍[6](2017)在《叙述声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述声音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叙述交流中的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文本意义的生成与传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本论文写作的缘由。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意义上的声音,它是对叙述文本中显露作者意识的话语迹象的隐喻,这些话语迹象体现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与其传达的内容一体无分。我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如认为叙述声音可以隐喻读者接收和解读出的文本意义,也可指表露作者意图的叙述话语或符号,或指叙述者为创设特定叙述情境而使用的叙述策略。更多时候我们认为叙述声音是读者从文本中感知到的作者意识。如何去探究叙述声音,首先要思考的是角度的问题。本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地阐述叙事学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叙述声音理论,识别与辨析叙述声音概念。在叙事学视阈下,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析小说文本中叙述声音的来源,解析其形态,概括其特征与功能,思考其他文类以及非文学文本中的叙述声音问题,阐释叙述声音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共分六章,包括叙述声音的概念、主体、构成要素、特征和功能等问题。第一章辨析叙述声音概念。该章梳理西方文学理论中与“声音”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追述叙述声音术语的缘起和发展。同时参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近现代作家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与之对照分析。为下文结合具体文本对叙述声音展开研究准备理论基础。第二章探析叙述声音来源。首先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借助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作者、隐含的作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找出叙述主体与叙述声音的内在联系。其次从文本传播的角度,借助叙事学和传播学理论,按照叙述者人称和叙述层次的不同分析叙述声音的差异,关注叙述声音在文化传播中的变化。最后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借助认知叙事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研究受述者与叙述声音的关系。第三章解析叙述声音构成与分类。叙述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是叙事的一个成分。在文本中,叙述声音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叙述声音在书面文本中是不会发出真正的声音,但是却会在字里行间显露迹象。“迹象”与文体、语气、叙述意图和作者的价值观等因素相关。叙述声音在具体文本中会有不同的类型。这部分主要借助叙事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叙述声音特征。叙述声音在不同文本、同一文本的不同叙述层中有不一样的表现,呈现多样的特征。叙述声音虽然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但是因为它冠以声音这样的名称,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隐喻性。所以在特征上它具备与自然之声的相似性,如:模糊与清晰(隐逸与明晰)、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单一与复调、呼应与回响。同时叙述声音毕竟是一种语音,与人相关,所以它又有其独特性、自我呈现性和相关性等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对自然之声的模仿与超越。第五章探究叙述声音功能。叙述声音具有构建文本世界、表现作家的“独一之诗”和主体价值以及反映社会规约和文化习俗的功能,因而叙述声音具有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第六章研究跨媒介、跨学科叙事中的叙述声音。叙事学研究发展到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阶段,对叙述声音的关注必然也需突破媒介和学科的界限,该部分是在对叙述声音结构形态、分类、特征和功能已做分析的基础之上,再观照非虚构性叙事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例如微信叙事、教育叙事和法律叙事。这些文本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实的干预之作,所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关注叙述声音所传达的语义,解读叙述声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倪璐璐[7](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贡如云[8](2017)在《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前后,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语用学转向。但是,已有的语用理论和语用实践虽有成效,却并非尽如人意。功能语言学谱系中有两大独立的分支:语用学与语篇学,两者存在重要关联,从语篇学的视角审察阅读教学,或能为现实的语用转向找到新的突破口。因此我们试图引入这样一门新学科——语篇学,藉此丰赡语文课程的基础学科知识,并为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改革与创新提供可行路径。语篇学理论体系包罗宏富,语篇图式、语篇分类和语篇分析等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它们能为阅读教学的语用转型提供新的知识基础。研究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得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必先探讨语文课程的性质。研究认为,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说和言语性等都不构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性质可抽象为话语经验。话语经验说的内涵为:语文课程是通过学生主体的话语实践,并与外在教学环境进行持续的互动,进而获得话语经验的一门课程。话语经验说内在地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话语实践。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是书面话语——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可抽象为语篇解码。语篇解码说内含三个呈层进关系的命题.:语文阅读教学的媒介——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之码(简称语码);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语篇解码。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长期陷入了形式内容(文道)之争。作为功能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语篇学警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造应确立功能本位的教学目的观,它应从形式内容的“一分为二”固有思维模式中超脱出来,以“一分为三”“以三返一”的哲学思维构建一个语言功能框架:概念功能(表达了什么)、成篇功能(怎样表达的)、人际功能(表达的意图是什么)。关注语言的三大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我国语文阅读教材主要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文选教材,但文选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实际阅读需要,其科学性也备受质疑。我国语文阅读教材应由文选范式向语篇范式转型,我们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粗略地勾勒出一套语篇分类体系。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文艺学范式,二是文章学范式,两大范式的共同局限在于,未能摆脱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束缚,文本往往被视为静态的客体。文本解读应建立语篇学范式,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将丰富文本解读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建构了巴赫金话语分析框架,引进了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和语篇策略加工模型,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分析框架。语用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在方法上也应有所突破,语篇学将为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分析框架建构了对话教学法,引入了功能语篇教学法、体裁教学法与BDA策略教学法,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教学模型。我国现行语文教材文本选择主要依赖编者的专业经验,课文的定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教材文本选择的科学性,积极探索语篇复杂度的评量方法,本研究初拟了一个汉语语篇复杂度评量模型。在通往语用之途中,我们尚需思考以下三个应然性问题:第一,语篇学与其他基础学科应各擅其长又相互为用。第二,汉英语篇阅读教学研究应走向“阴阳之动”。第三,我国高师中文师范专业可增设“语篇分析”课程。
谭方方[9](2016)在《汉英转折范畴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转折”为汉英共有的语义范畴,从系统上、概念上、理论上、个案上全方位对汉英两种语言双向展开比较研究。系统上主要是从句法-语义-语用三层面综合探讨汉英转折标记的异同点;专论上主要选取了确信转折、更正转折、意外转折几个专题与个案予以讨论;概念上主要对“转折”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与区别作了有效梳理,并对“转折”广义概念的范围予以重新分类和全方位的界定与验证;理论上主要将现今热门的一些理论,如语法化、主观化、构式理论、话语标记理论、语义镜子理论等运用到跨语言的对比研究中来,并结合类型学上的语义地图理论讨论转折标记的多义多功能现象与蕴涵假设,以期为对比语言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探求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与不同特点作出贡献。通过系统的综合研究与细致的专案研究,我们希望为二语习得、英汉互译与双语词典编撰提供指导。该博士论文分为上篇总论与下篇专论两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包括选题意义、前人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概述。上篇:总论第2章: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转折”与“对比”、“转折”与“让步”、“转折”与“反预期”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作系统梳理,为相关研究提供概念支持。第3章:从句法角度来探析汉英转折标记的句法表现形式、与让步标记的搭配使用情况和转折标记共现时的语序考察。其中,汉英转折标记在小句内部的共现顺序是本章的研究重点,我们归纳了相关规律并总结了规律背后的三个原则,即辖域原则、主观性原则、凸显原则。第4章:从语义上探讨汉英转折关系的语义新分类,并提出了新的验证机制。将转折语义关系重新分为典型对比、因果违逆、内容更正、论点争论、情状意外与限制补充六类,并提出了结合句法验证、“逻辑-心理-事理”三维验证的新界定机制,总结了汉英两种语言在跨句法-语义-语用三层面的新机制中的互动规律。第5章:首先讨论六类转折语义关系在汉英两种语言当中的表现形式,并通过类型上的语义地图来解释汉英转折标记的多义多功能现象,同时通过例证来验证该语义地图在类型学上的蕴涵规律。第6章:从语用角度讨论汉英转折标记的异同点,主要包括其反预期语用特点、委婉礼貌、主观评注的情态功能与其话语标记功能。下篇:专论第7章:从句法、语义与语用三个维度对“其实”与actually这对确信转折关联副词进行汉英对比研究,并将语法化、主观化相关理论运用到其历时研究中来,从而解释其共时层面的异同点。第8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对“当然”与of course这对确信转折关联副词(性短语)进行全方位对比研究,并结合语法化、主观化相关理论讨论两者在“确信—转折”历时演变过程中的语法化机制与其“客观性—主观性—互动主观性”的主观性发展规律。第9章:“不是A而是B”结构与“not A but B”结构是汉英典型的更正型转折结构。我们从句法、语义与语用三个维度系统探讨了汉英这对正反浓缩更正型结构的异同点,借助构式语法理论分析两者从语义更正到语用更正/元语否定的构式演变与压制作用。同时,通过世界语言的相关调查,验证其蕴涵规律,即更正标记如果能同时表达转折功能或添加功能则一定能表达对比功能。第10章:利用语义镜子理论,借助翻译平行语料库,考察了英汉主要更正转折表达的翻译对应情况。在语义上,我们讨论了语义更正与语用更正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在语用上,我们探讨了汉英更正标记的反预期语用特点与其话语标记功能。第11章:在Peterson总结的类型学意外转折范畴框架下探讨汉英寄生性意外转折的表现形式,在寄生命题义下括充了结果与限止范畴,将示证范畴细分为间接示证标记、完成体标记,将寄生结构分为疑问词感叹句式与其他特殊结构两方面,既借鉴了原有类型学框架,又对其进行了扩充与重组。第12章:以Peterson总结的类型学非寄生性意外转折范畴的类型学框架为基础,充分探讨汉英非寄生性意外转折的表现形式,在言外层面上补充了汉英非寄生性固定结构,对原有框架进行了括充。同时,对“谁知(道)”与who knows进行历时与共时的对比研究分析,并探讨了英语相对于汉语缺乏独立的“疑问词+动词”衍生出反预期意外标记的历时演变原因。第13章:总结全文,提出重要结论,并谈及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潜力。
鲍远福[10](2015)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图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学与图像关系(包括诗画关系)的研究和探讨一直是古今中外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关注的热点。简言之,文学与图像关系的核心是语言与图像的关系,即语图关系,而语图关系的核心,则是文学表意实践中的“语象”与“图像”关系。这不仅是传统文学理论研究立足的基础,也是我们关注当代文学表意实践不应该忽略的理论前提。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传媒的发展变化,人们的审美表意方式、精神文化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于是,在“文学生产场”中,涌现出电子书、超文本、影视改编、网络游戏和新媒介“图文体”等各种“语图文本”,它们极大地丰富了当代的文学表意实践,并且和“内嵌”于新媒体语境中的各种“泛文学”形态一起,拓展了文学表意实践研究的理论视野,也将文学图像关系的学术探讨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纵观21世纪以来文学图像关系研究的现状,其前期理论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新说迭出,蔚为大观。由于传统学术思维对当代研究者的影响,他们在审视文学表意实践中的语图关系时,往往只将传统文学艺术表意实践的经典文本作为考查对象,并以此来建构对文学图像关系的理性思考。具体表现为:其一,很多研究者并不熟悉当代新媒体文学表意实践的现状,因而只能站在宏观角度去构建文学图像关系的一般性论述,这样,他们所得出的结论就很难有针对性地透视和解析新媒体文学表意中语图关系的新特征与新动向。其二,虽然很多研者对文学图像关系的理论研究早已有之,但对于当代新媒体文学表意实践的关注却很少,甚至忽视这种新的文学表意实践对于建构完整的语图关系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其三,是介入到当代文学表意实践中的图像媒介发展、演变和进化速度太快、类型过于庞杂,因此,研究者对新媒体图像的分类和甄别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系统总结新媒体文学图像关系的理论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当代文学研究者在审视新媒体语境中的文学图像关系时,仍然习惯于以文学表意活动的历史语境为经,以传统文学表意中的符号关系为纬,忽视、鄙视甚至无视当代新媒体文学实践的成就对于语图关系理论当代发展的开拓性,最终造成了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表意实践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乃至出现“断裂”。研究者在话语体系、批评范式和方法思路上的僵化与守旧,导致了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表意实践一起变成“被边缘化”的社会存在。我们认为,虽然上述学术思考也涉及了文学表意问题的核心,具有某种理论性与涵盖性,但是,由于缺乏对新媒体语境下新的表意实践的理论概括,因此,这些关于文学图像关系的理论成果,概因缺乏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而有隔靴搔痒之嫌。有鉴于此,本论文将紧密围绕当代中国文学表意实践的新媒体语境展开,通过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文本阐释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以期对新媒体文学表意实践中的语图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并力图做到逻辑自洽。由于新媒体、新技术的介入,当代文学表意实践中的语图符号系统都已发生了剧变,特别是图像符号,在传统“手绘图像”的基础上,它们发展为以机械复制为生成机制的“机绘图像”和以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的“数绘图像”。新媒体是机绘图像和数绘图像栖身的主要载体。因此,参与文学表意实践的新媒体图像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它们从模仿文学表意到意义的自我指涉、从对文学世界客观呈现的“静观图像”演变为自动诱发读图者做出回应的“施为图像”。其结果是,我们对于文学本质问题的思考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新媒体文学本身的审美特征也随着对语图关系的新思考而浮出水面。基于此,本论文将围绕“文本图像”、“语图文本”、“语图漩涡”以及“语图间性”等新媒体文学表意活动的核心问题,深入具体表意文本,结合代表性案例的学术阐释,深度剖析新媒体文学实践中语图符号间彼此交互的多个维度。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新媒体”这一文学语境进行理论概括,同时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表意实践的分析,对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主要论域、意义价值、思路方法以及创新不足等内容进行总体性概括,以此引申出本论文论证的主要对象——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表意关系问题及其本质。第一章简要梳理语图符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表意关系史,特别是对新媒体出现后的文学表意实践的整体格局与语图关系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以期揭示文学媒介融合变化对于文学表意实践发展演化的影响,确立正确的研究方法与思路,为后文的具体论述提供必要的理论参照。第二章重点探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文学在创作、传播、接受过程中表意符号的“新变”,以及由此带来的语图符号在表意实践中的跨界互动、叙事缝合和语义置换。本章将具体讨论文学网站的视觉化表意结构、电子书阅读界面的图文一体化特征以及超文叙事的语图跨界“缝合”,从而对新媒体语境中文学表意文本的图像化问题进行理论梳理。第三章重点阐释以视觉图像为载体、语言符号“内嵌”其中的“语图文本”及其文学表意和图像指涉间的关系图式,揭示语言符号“嵌入”图像文本后的演变规律,并对这类“语图混融”的新媒体文学形态所表现的审美属性和语义特征进行论析。本章具体分析和阐释超文本的影视改编、网络游戏以及新媒介“图文体”中的语图关系问题,意在揭示文学主题与图像改编之间反复演绎的“语图漩涡”现象及其美学特征,并试图对当代文学批评的论域进行学术拓展。第四章重新回到当代文学表意的新媒体语境中,对当代文学表意实践中“语言文本的图像化”、“语图文本的自我指涉”、“语图符号间的叙事缝合与语义缝隙”以及“新媒体图像的施为性”等理论问题进行概括,结合语图关系研究已有的成果,构建“语图间性”理论研究的符号学模型。与此同时,本章还将紧紧围绕新媒体图像介入文学表意过程中所产生的“意指断裂”与“表征错位”问题,对当代文学活动与图像表意间的多元互涉关系加以归纳,以期构建新媒体语境下文学图像关系的批评话语体系。余论部分将新媒体文学表意的“语图间性”上升为一种批评模式,通过回顾手绘图像、机绘图像和数绘图像介入表意实践后文学活动本质属性的发展和演变,结合新媒体语境,呼吁学界紧跟文学表意实践的新步伐,以文学本位观为指导,以现实人文关怀为依托,建立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语图符号批评范式。综上所述,新媒体文学的表意实践几乎囊括了语图关系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从语图合体的和谐叙事,到语图分体的表意悖论,到语图互文的意指融合,再到语图关系的审美超越,语图关系的发展演变史,实际上就是人类思维体系不断解放更新的审美表现史和文学表意形式的进化史,语图关系发展的这种“正-反-合”式的演进规律,表明了人类利用语图符号对文学审美意义生成的一种动态推衍、螺旋上升和无限接近的意指过程。
二、语形的解构与语义的隐现——幽默的结构模式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形的解构与语义的隐现——幽默的结构模式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意义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1.7 相关研究综述 |
1.7.1 四字格研究概况 |
1.7.2 框架构式研究概况 |
1.7.3 文献评述 |
第二章 前置框架构式的界定及本文立意 |
2.1 构式的界定 |
2.2 框架构式的界定 |
2.3 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 |
2.3.1 框架构式的特点 |
2.3.2 框架构式的分类 |
2.3.2.1 前置标记框架构式 |
2.3.2.2 后置标记框架构式 |
2.4 本文立意与解析方法 |
2.4.1 汉语语法的本质属性 |
2.4.2 汉语个性的重新审视 |
2.4.3 构式解析的个案示例 |
2.4.4 本文的结构层次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 |
3.1 “有X有Y”框架构式 |
3.1.1 构件分析 |
3.1.1.1 常量构件“有” |
3.1.1.2 变量构件X、Y |
3.1.2 X和Y的语序排列 |
3.1.2.1 语序排列的制约因素 |
3.1.2.2 语序排列的相对灵活性 |
3.1.3 语义分类 |
3.1.3.1 并列加合 |
3.1.3.2 整体强调 |
3.1.3.3 语义后重 |
3.1.3.4 转喻概括 |
3.1.3.5 隐喻延伸 |
3.1.4 语义整合层级 |
3.1.4.1 A式:语义的实体性与组合的开放性 |
3.1.4.2 B式:意义的对立性与概括的有限性 |
3.1.4.3 C式:明晰的程度义与渐弱的述谓性 |
3.1.4.4 D式:意义的不透明与趋强的描述性 |
3.1.4.5 基本结论 |
3.1.5 构式的语用驱动和话语功能 |
3.1.5.1 语用驱动 |
3.1.5.2 话语功能 |
3.1.6 语用价值 |
3.1.7 结语 |
3.2 “无X无Y”框架构式 |
3.2.1 前期研究回顾 |
3.2.2 构件分析 |
3.2.2.1 常量构件“无” |
3.2.2.2 变量构件X、Y |
3.2.3 语义整合层级 |
3.2.3.1 A式:最大的分离性与极强的原型性 |
3.2.3.2 B式:语义的抽象性与增强的评价性 |
3.2.3.3 C式:隐晦的主观性与明确的描述义 |
3.2.3.4 基本结论 |
3.2.4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2.4.1 明确的非消极义 |
3.2.4.2 浓厚的书面色彩 |
3.2.4.3 有限的主观性 |
3.2.5 小结 |
3.3 “没X没Y”框架构式 |
3.3.1 相关研究现状 |
3.3.2 构件分析 |
3.3.2.1 常项“没”的意义确认 |
3.3.2.2 嵌入成分X、Y |
3.3.3 语义整合层级 |
3.3.3.1 A式:简单的加合性与较高的替换度 |
3.3.3.2 B式:发展的规约性与有限的延展性 |
3.3.3.3 C式:意义的融合度与功能的漂移性 |
3.3.3.4 D式:鲜明的修饰性与凝固的熟语性 |
3.3.3.5 基本结论 |
3.3.4 语用特点 |
3.3.4.1 明显的负向凸显 |
3.3.4.2 浓厚的口语色彩 |
3.3.4.3 强烈的主观性 |
3.3.5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一) |
4.1 “有X无Y”框架构式 |
4.1.1 构式成员的厘清 |
4.1.2 变量构件分析 |
4.1.2.1 X和Y的语法性质 |
4.1.2.2 X和Y的语义关系 |
4.1.3 语义整合层级 |
4.1.3.1 A式:有限的融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
4.1.3.2 B式:表达的相对性与准入的限制性 |
4.1.3.3 C式:虚实的对比性与结构的稳定性 |
4.1.3.4 基本结论 |
4.1.4 构式赋义 |
4.1.4.1 语用驱动 |
4.1.4.2 话语功能 |
4.1.4.3 构式的原型特征 |
4.1.5 构式的框架理据 |
4.1.5.1 “有”“无”对举表述 |
4.1.5.2 “有X”“无X”的双音化 |
4.1.6 小结 |
4.2 “有X没Y”框架构式 |
4.2.1 变量构件分析 |
4.2.1.1 语法性质 |
4.2.1.2 语义关系 |
4.2.2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
4.2.2.1 A式:较低的黏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
4.2.2.2 B式:变项的对立性与有限的指称性 |
4.2.2.3 C式:意义的虚实性与结构的偏正化 |
4.2.2.4 基本结论 |
4.2.3 “有X没Y”与“有X无Y”的比较 |
4.2.3.1 使用频率的不同 |
4.2.3.2 嵌入成分的差异 |
4.2.3.3 语体色彩的分野 |
4.2.3.4 语用功能的互补 |
4.2.4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二) |
5.1 “有X没X”框架构式 |
5.1.1 研究对象的确认 |
5.1.2 X的构成 |
5.1.2.1 体词性的X |
5.1.2.2 谓词性的X |
5.1.3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
5.1.3.1 A式:组合的临时性与语义的选择性 |
5.1.3.2 B式:语义的浸染性与无条件的浮现义 |
5.1.3.3 C式:语义的泛化与“有”“无”的模糊性 |
5.1.3.4 基本结论 |
5.2 “有X无X”框架构式 |
5.2.1 X的构成与共性 |
5.2.1.1 体词性成分 |
5.2.1.2 谓词性成分 |
5.2.2 语义整合层级 |
5.2.2.1 A式:结构的松散性与意义的区别性 |
5.2.2.2 B式:无条件语义与非叙事语体特征 |
5.2.2.3 C式:非绝对的对立性与功能的转移 |
5.2.2.4 基本结论 |
5.2.3 “有 X 无 X”的句法分布 |
5.2.3.1 作述谓性成分 |
5.2.3.2 作话题主语 |
5.2.3.3 作宾语 |
5.2.3.4 作修饰性成分 |
5.3 “有X无X”与“有X没X”构式比较 |
5.3.1 “有 X 无/没 X”的构式演化 |
5.3.1.1 从问到非问 |
5.3.1.2 约定俗成规约化 |
5.3.2 “有 X 无/没 X”构式的独特性 |
5.3.2.1 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 |
5.3.2.2 各整合层级范畴内成员不固定 |
5.3.3 差别概说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特征 |
6.1 相关性与量增性 |
6.1.1 不相关无构式 |
6.1.2 有重叠即量增 |
6.1.2.1 突出典型 |
6.1.2.2 加深程度 |
6.1.2.3 主观评价 |
6.2 整体性与离散性 |
6.2.1 整体性 |
6.2.2 离散性 |
6.3 句法的突破与功能的异化 |
6.3.1 黏着语素的进入 |
6.3.2 句法规则的突破 |
6.3.3 句法功能的漂移 |
第七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能产性 |
7.1 构式压制与能产性 |
7.1.1 构式压制的定义 |
7.1.2 构式压制的动因 |
7.1.3 构式压制的机制 |
7.2 频率效应与能产性 |
7.2.1 频率的意义 |
7.2.2 频率的分类 |
7.3 频率对构式能产性的影响 |
7.3.1 类符频率的作用 |
7.3.2 形符频率的作用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设计修辞理论下的包装设计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相关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
1.2.1 设计修辞定义 |
1.2.2 从设计符号学角度研究设计修辞 |
1.2.3 国外设计修辞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2.4 国内设计修辞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2.5 国内包装设计中的修辞研究 |
1.3 课题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设计符号学视野下的包装设计修辞研究 |
2.1 设计修辞研究包含语义修辞和语形修辞 |
2.2 包装设计中的修辞研究 |
2.2.1 包装设计的纵向符号结构 |
2.2.2 包装设计的横向设计系统 |
小结 |
3 包装设计中的语义修辞 |
3.1 隐喻修辞 |
3.2 换喻和提喻修辞 |
3.3 讽喻修辞 |
小结 |
4 包装设计中的语形修辞 |
4.1 包装设计语形修辞研究方法 |
4.2 布局修辞及其辞格 |
4.3 结合修辞及其辞格 |
4.4 逻辑修辞及其辞格 |
小结 |
5 修辞技巧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5.1 修辞提高包装设计说服能力 |
5.2 包装情感化设计中修辞应用 |
5.2.1 针对本能层和行为层设计的语形修辞 |
5.2.2 针对反思层设计的语义修辞 |
5.3 包装设计修辞应用原则 |
5.3.1 修辞需要适当 |
5.3.2 修辞需要适度 |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论文案例图片来源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研究(2004-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网络语言研究 |
1.2.3 网络流行语研究 |
1.2.4 社会心态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3.1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 |
1.3.2 表征与表征心态 |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样本来源:年度评选 |
1.5 研究方法 |
1.5.1 话语分析法 |
1.5.2 个案研究法 |
1.5.3 网络民族志 |
1.5.4 内容分析法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本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语词基础研究 |
2.1 词汇分析:语词表达的主体投射特性 |
2.1.1 偏向化命名:呈现主体态度 |
2.1.2 名词化:再现场景与观点 |
2.1.3 过度词化:表达强烈关注 |
2.1.4 隐喻机制:映射认知经验 |
2.2 语法分析:语义泛化与生产扩散特性 |
2.2.1 图式构式分析:形式与意义的统一 |
2.2.2 语义泛化分析:实现语义增殖 |
2.2.3 格式框填分析:推动泛化扩散 |
2.3 结构分析:议题形成与认知呈现 |
2.4 本章小结 |
2.4.1 主体投射特性:表征心态的符号基础 |
2.4.2 泛化扩散特性:实现心态汇入与群体表征 |
第3章 话语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实现过程研究 |
3.1 主体呈现:个体心态投射 |
3.1.1 话语个体生产:主体认同与话语选择 |
3.1.2 个体表征路径:媒介平台的自我表演 |
3.2 传播扩散:话语群体接触 |
3.2.1 传播动因:模因符号的意义模仿 |
3.2.2 传播特性:网络传播与话语权重构 |
3.3 集体认同:群体心态认同 |
3.3.1 话语群体生产:群体认同与集体诠释 |
3.3.2 群体表征路径:话语的风格化表达 |
3.4 规制确立:话语表征形成 |
3.4.1 表征形成方式:例行建构与话语规训 |
3.4.2 话语后续建构:官方协商与商业消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内容呈现研究 |
4.1 话语表征心态与话语社会实践 |
4.2 话语主要内容与议题取向分布 |
4.2.1 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内容分布 |
4.2.2 不同话语内容的主要议题分布 |
4.3 话语表征的主要心态类型与现实根源 |
4.3.1 政治心态:现实关切下的质疑表达与公权监督心态 |
4.3.2 阶层心态:阶层固化下的弱势认同与阶层逆袭心态 |
4.3.3 生活心态:压力社会中的焦虑呈现与现实抗争心态 |
4.4 话语表征心态的意识形态特征 |
4.5 表征心态背后的话语权力建构 |
4.5.1 话语权力的博弈与共生 |
4.5.2 话语力量的崛起与重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从逻辑语义到流行语义:主体的镜像呈现 |
5.2 话语生产与互动仪式:群体的意义实践 |
5.3 话语表征心态的图景:民本立场与现实建构 |
5.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样本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4)主宾易位句的语义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价值 |
0.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2.1 研究思路 |
0.2.2 研究方法 |
0.3 结构安排和术语界定 |
0.3.1 结构安排 |
0.3.2 术语界定 |
第1章 主宾易位句的研究现状综述 |
1.1 早期主宾易位句式的零星性研究 |
1.2 主宾易位句的分类研究 |
1.3 主宾易位句的次类研究 |
1.4 主宾易位句可易位的条件及动因尝试性解释研究 |
1.5 主宾易位句的语用因素研究 |
1.6 小结 |
第2章 主宾易位句的研究对象和语料处理 |
2.1 研究对象 |
2.1.1 主宾易位句的界定 |
2.1.2 主宾易位句的研究范围 |
2.1.3 小结 |
2.2 语料处理 |
2.2.1 语料来源 |
2.2.2 标注体系 |
2.3 小结 |
第3章 主宾易位句的分类研究 |
3.1 分类依据和分类标准 |
3.2 分类结果 |
3.2.1 以自动核为核心的主宾易位句 |
3.2.2 以协动核为核心的主宾易位句 |
3.2.3 以状态核为核心的主宾易位句 |
3.2.4 以存现核为核心的主宾易位句 |
3.2.5 以关系核为核心的主宾易位句 |
3.2.6 以感知核为核心的主宾易位句 |
3.3 小结 |
第4章 主宾易位句的语义研究 |
4.1 主宾易位句的动词语义研究 |
4.1.1 目前动词的语义分类体系 |
4.1.2 主宾易位句的动词语义类型 |
4.1.3 主宾易位句的动词语义特征分析 |
4.1.4 小结 |
4.2 主宾易位句的语义结构模式 |
4.2.1 自动核主宾易位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及特点 |
4.2.2 协动核主宾易位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及特点 |
4.2.3 状态核主宾易位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及特点 |
4.2.4 存现核主宾易位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及特点 |
4.2.5 关系核主宾易位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及特点 |
4.2.6 感知核主宾易位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及特点 |
4.2.7 小结 |
4.3 小结 |
第5章 主宾易位句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 |
5.1 “语义—语用”界面理论研究综述 |
5.1.1 语义、语用界面问题的起源 |
5.1.2 语义、语用的分界观 |
5.1.3 语义、语用的界面观 |
5.1.4 语义、语用的并合观 |
5.1.5 小结 |
5.2 主宾易位句可易位的语义原因 |
5.2.1 施受关系的对立性特征模糊虚化 |
5.2.2 动词不再着重突显动作性 |
5.2.3 动补式述语成分语义指向的双向性 |
5.3 主宾易位句的语用选择机制 |
5.3.1 主题和焦点的变化 |
5.3.2 适用语境的不同及歧义的分化 |
5.3.3 语篇的动态选择性 |
5.3.4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与会话合作原则的影响 |
5.4 主宾易位句的“语义—语用”界面 |
5.4.1 主宾易位句的界面观例证 |
5.4.2 主宾易位句“语义—语用”界面的认知关联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础教育数学教材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学界研究实态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语料 |
第六节 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数学教材语言的性质与类型划分 |
第一节 语域、功能与数学教材语言 |
第二节 数学教材的词汇语法选择与言语行为模式 |
第三节 数学教材语言的实态与类型 |
第四节 数学教材语言的内部层次性 |
第三章 数学教材术语的性质、结构及分布研究 |
第一节 数学教材术语的结构、语义的分布 |
第二节 数学教材术语的类型分布与使用 |
第三节 数学教材术语“的字结构”的使用实态 |
第四章 数学教材跨域术语分析 |
第一节 数学教材跨域术语的界定 |
第二节 数学教材跨域术语的领域专用度 |
第三节 数学教材跨域术语领域专用度分级的应用 |
第五章 数学术语的组合研究 |
第一节 数学术语组合的抽取与跨距研究 |
第二节 数学术语组合的概况与类型 |
第三节 基于术语组合的数学教材语言的类型及范畴分析 |
第四节 数学术语组合的典型性分析 |
第六章 数学教材长距短语分析 |
第一节 数学教材长距短语的语言特征分析 |
第二节 数学教材长距短语的知识表述功能 |
第三节 数学教材长距短语的难度与学习 |
第七章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研究 |
第一节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的界定 |
第二节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的性质及特征 |
第三节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的抽取 |
第四节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的使用与分布 |
第五节 数学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格式的使用问题 |
第八章 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建构研究 |
第一节 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的整体定位及架构 |
第二节 数学教育对象语言数据库的构建 |
第三节 数学教育学科专用叙述语言数据库的构建 |
第四节 数学教育通用叙述语言数据库的构建 |
第五节 数学教育语言知识资源库的应用说明及示例 |
第九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的表达 |
二、作为隐喻的叙述声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寻找“声音”的轨迹:叙述声音理论溯源 |
第一节 西方叙述声音理论 |
一、韦恩·C.布斯的“作者的声音” |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语态” |
三、巴赫金的“声音” |
四、苏珊·S.兰瑟的“叙述声音” |
五、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声音 |
第二节 中国叙述声音理论 |
一、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声音理论 |
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思想——以几位代表作家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言说与倾听:叙述声音的发出与接收 |
第一节 言说:叙述声音的发出 |
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声音 |
二、叙述者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倾听:叙述声音的接收 |
一、受述者:理想的读者和真实的读者 |
二、解释社群与倾听 |
三、倾听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声的迹象:叙述声音的构成与分类 |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构成 |
一、表层结构——涉及文体元素 |
二、语气(情态)特征 |
三、言语与意义的融合 |
四、叙述话语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分类 |
一、叙述声音中的“信号音” |
二、叙述声音中的“定调音” |
三、叙述声音中的“标志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仿与超越:叙述声音的特征 |
第一节 叙述声音与自然声响的相似性 |
一、模糊与清晰:叙述声音的隐与显 |
二、独唱与和鸣:叙述声音的单一与复调 |
三、感知的差异:叙述声音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
四、“余音不绝”:叙述声音的呼应与回响 |
五、无声亦有声:不会消逝的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独特之处 |
一、叙述声音的个体差异性 |
二、叙述声音的自我呈现性 |
三、叙述声音的相关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与审美:叙述声音的功能 |
第一节 叙述声音可以结构文本世界 |
一、叙述声音引导叙述 |
二、叙述声音塑造人物 |
三、叙述声音构建时空 |
四、叙述声音表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可以传达作者的声音 |
一、“独一之诗” |
二、立身与立文 |
第三节 叙述声音能回应社会时代之声 |
一、叙述声音展现经济状况 |
二、叙述声音体现政治历史的发展 |
三、叙述声音显露道德与文化的影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媒介与跨学科:叙述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
第一节 众声喧哗:新媒介叙事中叙述声音 |
一、叙述声音的载体 |
二、叙述声音的特质 |
三、倾听与新媒介叙事 |
第二节 启迪人心:日常教育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教科书:多种声音的交汇 |
二、日常教学活动:叙述声音存在于师生互动之间 |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纠葛:法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叙述者的身份立场 |
二、法律与道德(情感)的取舍 |
三、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之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创新点与局限 |
第一章 语篇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语篇图式理论 |
一、图式理论 |
二、语篇图式理论 |
第二节 语篇分类理论 |
一、西方的语篇分类理论 |
二、我国的语篇分类理论 |
第三节 语篇分析理论 |
一、欧洲的语篇分析理论 |
二、美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
三、澳大利亚的语篇分析理论 |
四、我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语篇解码说 |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 |
一、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 |
二、语文课程性质新论:话语经验说 |
第二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
一、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教学 |
二、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码教学 |
三、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解码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目的观重构 |
第一节 我国阅读教学目的观历时性考察 |
一、表述框架的三种范型 |
二、阅读教学目的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国外当下阅读教学目的观考察 |
一、部分其他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述略 |
二、上述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评述 |
第三节 充实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学之维 |
一、分析语篇的语言功能 |
二、提升学生的语篇阅读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材范式的重构 |
第一节 国外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确立 |
第二节 我国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建构 |
一、短文类语篇与整本书语篇 |
二、文学类语篇与信息类语篇 |
三、连续性语篇与非连续性语篇 |
四、纸质类语篇与电子类语篇 |
五、文字类语篇与图文类语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 |
第一节 参照语篇阅读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
一、语篇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 |
二、语篇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二节 根据学生语篇阅读经验创生教学内容 |
一、根据学生的选点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
二、根据学生的问题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语篇学视野下文本解读方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法 |
一、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框架 |
二、话语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二节 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法 |
一、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 |
二、功能语篇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三节 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法 |
一、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框架 |
二、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四节 策略性语篇加工法 |
一、范戴克和金斯基的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 |
二、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的运用 |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解读框架的建构 |
一、语义层 |
二、语形层 |
三、交际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对话教学法 |
一、关注文本的“表述”方式 |
二、注意引出学生自己的话语 |
三、注意与其他文本互文参照 |
第二节 功能语篇教学法 |
第三节 悉尼学派体裁教学法 |
一、体裁读写教学法 |
二、跨课程阅读教学法 |
第四节 BDA策略教学法 |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阅读教学模型的建构 |
一、语义教学 |
二、语形教学 |
三、交际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第一节 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
一、为何要建构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 |
二、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
第二节 基于目标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二、阅读测试中的语篇阅读素养评价 |
第三节 阅读语料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
一、国际上关于语篇复杂度的评价 |
二、加强本土化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语: 归正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汉英转折范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有关“转折”的定义、范围与分类的研究综述 |
1.2.1.1 有关转折的定义研究综述 |
1.2.1.2 有关“转折分类”的研究综述 |
1.2.2 汉英两大学界有关转折范畴的综合与个案研究 |
1.2.2.1 汉语学界有关“转折”的研究综述 |
1.2.2.2 英语界有关“转折”的研究综述 |
1.2.2.3 转折范畴英汉对比角度的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意外”转折范畴研究评述与问题探讨 |
1.2.3.1 意外的概念特点与范围 |
1.2.3.2 意外范畴的独立性问题 |
1.2.3.3 意外范畴研究的类型学研究 |
1.2.3.4 意外范畴的个案研究 |
1.2.3.5 意外范畴的研究现状总结、研究不足与趋势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框架、理论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思路方法 |
1.4.2.1 理论支持 |
1.4.2.2 基本思路 |
1.4.2.3 研究方法 |
1.4.2.4 语料说明 |
上篇 总论 |
第2章 “转折”与相关概念的梳理 |
2.1 “转折”与“让步”的关系与区别 |
2.1.1 研究综述与关系梳理 |
2.1.2 句法验证 |
2.1.2.1 转折句向让步句转换的合格性 |
2.1.2.2 让步复句蕴涵转折关系的句法验证 |
2.1.3 典型转折与典型让步的差异 |
2.1.3.1 认知心理上的差异 |
2.1.3.2 语用上的差异 |
2.1.3.2.1 认知努力 |
2.1.3.2.2 语用效果 |
2.1.3.2.3 复句归属上的差异 |
2.1.4 小结 |
2.2 “转折”与“反预期”的关系与区别 |
2.2.1 反预期的分类 |
2.2.2 概念区别与关系梳理 |
2.2.3 小结 |
2.3 “转折”与“对比”的关系与区别 |
2.3.1 转折与对比的概念范围研究综述 |
2.3.2 概念范围总结与概念关系梳理 |
2.3.3 小结 |
第3章 汉英转折标记的句法特点 |
3.1 句法表现形式 |
3.2 与让步标记搭配使用情况 |
3.3 转折标记小句内连用时的共现语序考察 |
3.3.1 常见转折连词与常用转折副词的连用情况 |
3.3.2 常用转折连词与对比转折标记连用考察 |
3.3.3 常见转折连词与确信类转折副词(短语)连用考察 |
3.3.4 常用转折连词与意外转折表达连用考察 |
3.3.5 共现语序的规律原则 |
3.3.6 结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汉英广义转折关系的语义新分类与验证 |
4.1 前人研究评述与问题探讨 |
4.2 转折关系的重新分类与三维界定 |
4.3 广义转折语义分类的句法验证 |
4.3.1 典型对比型 |
4.3.2 因果违逆型 |
4.3.3 内容更正型 |
4.3.4 论点争论型 |
4.3.5 限制补充型 |
4.3.6 情状意外型 |
4.4 小结 |
第5章 汉英转折标记的多义多功能现象与语义地图解释 |
5.1 多义多功能现象与其语义地图解释 |
5.1.1 语义地图义项间的关系与区别 |
5.1.1.1 典型转折与典型对比 |
5.1.1.2 情状意外与因果违逆 |
5.1.1.3 情状意外与承接关系 |
5.1.1.4 承接关系与添加关系 |
5.1.1.5 添加关系与对比关系 |
5.1.1.6 因果违逆与论点争论 |
5.1.1.7 典型对比与内容更正 |
5.1.1.8 限制补充与因果违逆 |
5.1.1.9 限制补充与添加关系 |
5.1.2 语义地图蕴涵假设的汉英语验证 |
5.2 小结 |
第6章 汉英转折标记的语用功能 |
6.1 反预期的语用功能 |
6.2 主观评注的情态功能 |
6.3 礼貌委婉的语用功能 |
6.4 话语标记功能 |
6.4.1 有关话题与话轮方面的话语组织功能 |
6.4.2 信息功能 |
6.5 小结 |
下篇 专论 |
第7章 “其实”与actually的多维比较 |
7.1 句法特点 |
7.1.1 句法位置 |
7.1.2 句法环境与语义解释 |
7.1.3 连用情况 |
7.1.3.1 与语气词和叹词连用 |
7.1.3.2 与转折标记连用 |
7.1.3.3 与否定词连用 |
7.2 语义特点 |
7.2.1 语义共性 |
7.2.2 语义倾向 |
7.3 语用功能与语篇功能 |
7.3.1 语用功能 |
7.3.1.1 强调功能 |
7.3.1.2 人际功能 |
7.3.2 语篇功能 |
7.3.2.1 衔接功能 |
7.3.2.2 话语组织功能 |
7.3.2.3 信息功能 |
7.4 共时现象的历时解释 |
7.5 二语习得与翻译上的应用 |
7.6 小结 |
第8章 “当然”与of course的多维比较 |
8.1 句法方面 |
8.1.1 句法位置 |
8.1.2 连用情况 |
8.2 语义方面 |
8.3 语用与语篇功能 |
8.3.1 语用功能 |
8.3.1.1 强调功能 |
8.3.1.2 礼貌委婉功能 |
8.3.1.3 应答功能 |
8.3.2 语篇功能 |
8.3.2.1 语篇衔接功能 |
8.3.2.2 话语组织功能 |
8.4 语法化与主观化解释 |
8.5 小结 |
第9章 “不是A而是B”结构与“not A but B”结构多维比较 |
9.1 句法特点 |
9.1.1 构成特点 |
9.1.2 句法分布 |
9.1.3 A与B的句法特点 |
9.2 语义方面 |
9.2.1 A与B的语义关系 |
9.2.2 整体句式语义 |
9.2.2.1 语义构式化程度比较 |
9.2.2.2 语义更正 |
9.2.2.3 语用更正 |
9.3 构式语法解析 |
9.3.1 构式意义与构式压制作用 |
9.3.2 构式演变 |
9.4 语用特点 |
9.4.1 简洁凝炼的修辞效果 |
9.4.2 排比的修辞效果 |
9.4.3 反预期的语用特点 |
9.5 类型学上的调查 |
9.6 小结 |
第10章 汉英更正型转折表达与功能比较研究 |
10.1 英汉更正型表达形式对比 |
10.2 英汉典型更正表达在翻译平行语料库中的对应情况 |
10.3 语义更正与元语更正 |
10.3.1 语义更正 |
10.3.2 元语更正 |
10.4 更正标记的语用功能 |
10.4.1 反预期的特点 |
10.4.2 话语标记功能 |
10.4.2.1 面子缓和标记(face mitigator) |
10.4.2.2 会话修正标记 |
10.4.2.3 话语组织功能 |
10.5 小结 |
第11章 汉英寄生性意外转折范畴比较研究 |
11.1 寄生于意义的意外表达 |
11.1.1 寄生于命题意义的意外表达 |
11.1.1.1 寄生于示证范畴的意外标记 |
11.1.1.1.1 寄生于间接示证范畴的意外标记 |
11.1.1.1.2 寄生于完成体过去时态标记的意外标记 |
11.1.1.2 寄生于控制范畴的意外标记 |
11.1.2 寄生于非命题意义的意外表达 |
11.1.2.1 寄生于间接言语行为 |
11.1.2.2 寄生于传情表达 |
11.2 寄生于结构的意外表达 |
11.2.1 寄生于疑问词感叹句式 |
11.2.2 汉语无生命主语被动式表意外 |
11.2.3 汉语的“把个”句表意外 |
11.3 几点补充 |
11.3.1 寄生于限制范围范畴的意外表达 |
11.3.2 寄生于“结果”的意外表达 |
11.4 小结 |
第12章 汉英非寄生性意外转折比较研究 |
12.1 言内语义层面 |
12.2 言外行为层面 |
12.2.1 表主观评注意外义的叹词、形容词、评注性副词(性短语) |
12.2.2 “谁知(道)”与who knows比较研究 |
12.3 几点补充 |
12.3.1 英语的“S,only to+V”结构表意外 |
12.3.2 汉语的“怎么”感叹句式与英语的how come感叹句表意外 |
12.3.3 英汉极性触发结构表意外 |
12.3.3.1 英汉极性触发结构 |
12.3.3.2 “还”与still比较研究 |
12.4 小结 |
第13章 结语与展望 |
13.1 结论 |
13.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图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表意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
三、本文的论域、创新和不足 |
四、本文的思路与内容 |
第一章 语图关系论 |
第一节 新媒体出现前:语图表意的“互动” |
一、远古图腾时代:语图一体的“图言” |
二、书写传播时代:语图符号的“互仿” |
三、印刷媒介时代:语图指涉的“互文” |
第二节 新媒体出现后:文学图像的“混融” |
一、语图符号的双重“异变” |
二、“施为图像”及其对文学表意的影响 |
三、新媒体文学图像的艺术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本图像论 |
第一节 文学媒介:从阅读界面到互动空间 |
一、文学网站中的语、图、文互动 |
二、电子阅读界面的视听读写一体 |
第二节 超文叙事:从文学上网到“文本图像” |
一、从“超文实验”到“超文叙事” |
二、从网络文学到“超文本文学” |
三、从跨界表意到“叙事缝合” |
四、“超文叙事”语图关系的审美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语图文本论 |
第一节 影视改编:从文本“静观”到图像“施动” |
一、“语图文本”的“施为性”及其实现 |
二、影视改编的“语图缝隙”及其表现 |
第二节 网络游戏:从语言指涉到“仿像”表意 |
一、网络游戏及其表意方式 |
二、网络游戏语图表意的艺术特征 |
三、网络游戏语图符号的张力关系 |
第三节 新媒介“图文体”:语图符号的多元互涉 |
一、新媒介“图文体”的语图混合表意 |
二、新媒介“图文体”语图关系的理论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图间性”论 |
第一节 新媒体文学:从语图关系到“语图间性” |
一、语图符号的本质及其与文学表意的关联 |
二、语图表意:从意指的“悖谬”到“混融” |
三、新媒体文学“语图间性”的理论模型 |
第二节 新媒体图像:从意指断裂到表征错位 |
一、图像之悦:对符号理性的放逐 |
二、符号伪装:对存在客体的遮蔽 |
三、意义缺席:对语图文本的背叛 |
本章小结 |
余论: 图像的“过剩”与批评的“突围” |
一、图像介入文学表意的三个层次 |
二、语-图符号批评的基本内涵 |
三、对新媒体文学图像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主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语形的解构与语义的隐现——幽默的结构模式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D]. 沈灿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设计修辞理论下的包装设计手法研究[D]. 曾馨.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研究(2004-2018)[D]. 刘璐.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主宾易位句的语义语用研究[D]. 冷梅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5]基础教育数学教材语言研究[D]. 周璐. 厦门大学, 2019(08)
- [6]叙述声音研究[D]. 刘碧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9)
- [7]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8]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贡如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汉英转折范畴比较研究[D]. 谭方方.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图像关系研究[D]. 鲍远福. 南京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