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数字填图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罗晓锋,郑有伟,朱雪锋,田兵,王艳艳[1](2022)在《数字化填图技术在野外地质实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和"数字国土"工程的启动,数字化填图技术已成为区域地质调查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时代需求给当代大学地质专业野外实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北京周口店为例,在阐述数字化填图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地质填图方法的缺陷,基于国家地质调查局推广使用的数字化填图系统RGMAP,从前期准备、野外实习、后期成图等阶段,探讨了野外地质实习中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地质专业野外实习应用数字化填图技术提供了参考。
陈江帆[2](2021)在《数字地质填图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的作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地下矿产是维持社会行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矿业开采过程中需要注重区域内地质调查及技术运用本文针对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地质矿产调查数字化的发展现状,提出当前技术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的作用及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
胡健民,陈虹,邱士东,王国灿,刘士毅,王家兵[3](2020)在《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1∶50000)思路、原则与方法》文中指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期国家目标,区域地质调查必须为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目前,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经向覆盖区为主的平原、盆地、草原、荒漠等地区拓展,但现行的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体系,难以满足现今覆盖区地质填图工作的需要,亟待探索形成新的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体系,扩大地质调查成果的服务领域.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4年设立了"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项目,探索总结覆盖区区域地质填图技术方法 .经过努力,形成了以"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为核心的覆盖区填图技术方法体系.试点项目初步确立了中国东部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的基本格架,揭示了晚更新世以来中国中东部沉积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化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制约关系.该方法体系的建立,对引领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填图方法体系明确提出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地球系统科学为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的理论基础,实行需求驱动、问题导向、目标考核,努力解决调查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重大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的技术路线是地表地质调查与多种现代地球探测技术、信息技术等高度融合,并强调预研究与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同时规定不平均使用工作量,取消填图主要实物工作量的量化指标规定;创新成果表达方式,明确地质填图服务多种社会需求,倡导填图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立区调填图诚信体系.
吴志春[4](2020)在《江西相山火山盆地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深部成矿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相山火山盆地位于赣-杭火山岩型铀多金属成矿带的西南段,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火山岩型铀矿区,现已探明铀矿床二十余个。历经60多年的探采,累计钻孔进尺达200多万米。目前盆地浅部矿石明显减少,特别是优质矿石已近枯竭,因此,在查明深部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深部找矿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深部勘探技术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进步,三维地质建模已经成为地质界面形态描述和深部成矿预测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相山火山盆地北部、西部、东部成矿区及盆地南部遴选了11个典型铀矿床(点),运用数字地质填图数据、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平面图、钻孔等多源数据在GOCAD软件平台上构建了9个三维地质模型,立体呈现了盆地重点地段的深部地质特征,分析了深部成矿条件,并预测了多个深部铀多金属有利成矿部位。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首次系统地运用了相山火山盆地内232条地表地质调查路线、19条实测地质剖面、9幅矿床地质图、257幅勘探线剖面图、28幅中段平面图、1074孔钻孔等多源数据,构建了涵盖横涧、岗上英、红卫、沙洲、河元背、居隆庵、朋姑山、邹家山、云际、刁元等11个矿床(点)的9个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总建模面积达10.5km2。(2)创建了运用数字地质填图路线PRB数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地形数据直接构建浅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新方法。地表地质填图数据具有精度高、规范性好、信息丰富、连续性好、易获取、成本低等优点,且易于获取到覆盖整个研究区的数据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维地质建模所需数据源不足带来的瓶颈。(3)提出了复杂地质界面分块建模法,有效提高了构建复杂地质界面的效率和精度。根据建模数据的分布特点和地质体的三维形态特征将复杂地质界面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地质界面,选用合适的建模方法逐个构建简单地质界面,最后运用约束-插值、平滑等处理将简单地质界面组合生成复杂地质界面。(4)系统研究了节点连接约束、控制节点约束、点对线约束、点(线)对面约束、面的边界约束、面的边界对面的端点约束、距离约束(线与面的距离约束、地层厚度约束)等约束方法,详细阐述了这些约束方法的实现步骤。约束-插值方法贯穿矿床(点)三维地质建模始终,有效解决了多源数据融合难,复杂地质界面构建慢、精度低等问题,提升了建模质量和效率。(5)通过相山火山盆地北部成矿区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可知,3条东西向、5条北东向基底断裂构造将变质岩基底切割成8个凹陷、隆起不一致的菱形块体。局部地区粗斑二长花岗斑岩沿菱形构造侵入形成(近)直立岩墙,岩墙在剖面上呈“I”、倾斜“I”、上部膨胀“I”等形状。在基底断裂构造与盖层构造交汇处,岩浆侵入盖层构造中形成小角度(或近水平)岩床(脉),岩墙与岩床(脉)组合体在剖面上呈“火焰”、“7”、“T”、“┥”、“十”等形状。北部的矿床主要分布在北东向、东西向基底断裂交汇处(附近)的粗斑二长花岗斑岩体中,矿体主要富集在岩墙的膨胀部位、岩墙与岩床(脉)的结合部位及其内外接触带。根据MT剖面解译成果和深部成矿条件,推断巴泉11号带(-1900~-1300m)、沙洲矿床(-1000~-600m)深部的岩墙与岩床结合部位还存在较好的找矿潜力。(6)在相山火山盆地西部成矿区内新发现了河元背火山塌陷构造,该火山塌陷呈东西向,与铀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重新厘定了东西向牛头山—居隆庵—船坑火山塌陷构造;查明了邹家山弧形火山塌陷构造展布特征;在牛头山—河元背断裂与河元背火山塌陷构造交汇部位,推断存在一个与铀多金属成矿密切相关的鹅湖岭期次火山口;查明了居隆庵菱形断块内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断裂构造(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底部的帚状裂隙带的三维形态:裂隙带呈上部收敛、下部撒开、南收敛、北撒开,在东西剖面上呈“人”形,在水平剖面上呈倒“人”形。在西部成矿区的河元背、居隆庵、平顶山菱形断块内圈定了5个深部铀多金属有利找矿远景区。(7)相山火山盆地东部和南部的笔架山—芙蓉山粗斑二长花岗斑岩体受基底断裂和火山层间离张断裂控制,形成岩墙和岩床组合体,在剖面上呈“7”形。该岩体岩床部分地表无放射性、遥感蚀变异常或异常较弱,且岩床厚度不大,综合盆地内不同位置的粗斑二长花岗斑岩体三维形态特征和有利成矿条件,认为在其岩床部位不具备很好的找矿潜力,而岩墙与岩床的结合部位则为有利找矿部位。
张川[5](2020)在《岩心成像光谱技术与江西相山铀矿蚀变三维建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蚀变是热液型矿床重要的找矿要素,长期以来,针对深部蚀变信息的精细探测和反演仍缺少有效的新技术支撑。成像光谱技术是对地观测领域的前沿,在蚀变矿物填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将其引入深部钻孔岩心蚀变信息识别和探测方面,以我国最大的火山热液型铀矿田——江西相山铀矿田西部的河元背、邹家山两个重要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岩心成像光谱扫描、数据处理和分析,建立了岩心成像光谱蚀变信息提取、编录和三维建模等一整套技术方法,实现了深部高光谱蚀变信息半定量二维、三维可视化。在此基础上,综合成矿动力学、成因矿物学及X衍射分析等手段,探讨了相山深部热液蚀变过程及其与铀成矿的联系,为深部蚀变信息精细探测提供了新的应用示范,也为铀矿勘探提供了参考。本次研究主要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如下:(1)基于HySpex地面成像光谱数据处理方法、光谱相似性匹配方法、蚀变信息相对含量统计方法,建立了“图谱合一”高分辨率岩心成像光谱数据蚀变信息半定量编录技术,能够弥补传统地质编录在精细化和定量化程度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深部蚀变信息分带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为地质矿产勘探钻孔岩心编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2)结合地质统计学理论,以连续型随机变量描述深部蚀变发育,以序贯高斯随机模拟为手段,建立了基于岩心成像光谱编录的深部蚀变信息三维建模技术,构建了相山西部河元背矿床和邹家山矿床5类高光谱蚀变信息三维模型,实现了深部蚀变信息三维精细反演和可视化,为深部蚀变空间特征和成矿环境综合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3)钻孔岩心成像光谱蚀变信息的三维建模反映了河元背矿床和邹家山矿床具有不同的蚀变规模和蚀变类型,河元背矿床可能处于相山西部的另一个火山通道附近。与铀矿密切相关的伊利石化具有Al-OH吸收峰波长偏短波和偏长波的两种亚型,短波伊利石与高岭石-地开石空间相关,空间上具有上-短波伊利石、下-长波伊利石的分带特征。与水云母-萤石型铀矿化相关的伊利石主要是短波伊利石。(4)结合相山火山盆地晚中生代成矿动力学背景、成因矿物学理论、XRD分析和碱交代成矿机制,分析和预测了火盆结构形成之后的相山深部一系列蚀变矿物形成环境和演化进程,建立了钠交代期→钾交代期→酸交代期3阶段铀成矿蚀变演化模式。相山深部碱交代作用具有先钠后钾、先碱后酸、下碱上酸的演化特征。
杨星辰,吴珍汉,张素梅,高曦,韩乐乐,丁伟翠,杨艳,张宇,叶梦旎,杨亚琦[6](2020)在《地质图数据库现状与地质制图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地质图是地质信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了人们对地质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对地质过程的理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质制图的指导理论和方法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的科学家运用新方法新技术建立了OneGeology、OpenGeoscience、NGMDB、地质云等一系列地质图相关的优秀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有效运行为全球的地质工作者提供了海量的地学数据和便捷的信息服务。此次研究重点调研了国内外已有的地质图相关数据库及运行情况,为Deep-Time Digital Earth (DDE)计划整合全球地质图相关数据库、建设相关数据平台提供经验和基础;同时,回顾了地质制图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与地质制图相关的技术手段和常用软件;最后,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对地质图信息资料服务的需求,结合DDE相关任务,对深化国际合作编图、创新计算机智能地质制图及网络共享服务等核心技术提出了新的展望。
张修杰,李红中,林小明,邓超文,张金平[7](2019)在《基于路网工程勘察的线路地质信息数字化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在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了不少地质薄弱区(甚至盲区),如深厚风化壳、沉积覆盖区、大面积水域覆盖区等。然而,在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大量的路网工程为深入揭示区域基础地质构造和深覆盖区地质特征提供了条件。这些公路及道路工程在勘察阶段揭示了大量的基础地质数据,相关数据串联起来构成了地质信息"透明化走廊"。在现有面积性基础地质调查和城市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公路为代表的交通基础工程建设呈长现状揭示的连续地质信息为深入认识地表地质全要素提供了重要途径。根据研究,以广东省为例探索开展基于路网工程的全要素地质调查工作,这既可以提升全省以"数字化、透明化"为目标的地质调查效率、准确性并节约资源和成本,同时又可以为广东省的城市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刘学生[8](2019)在《数字地质填图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的作用探究》文中认为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中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完善的数据管控平台,并能够更迅速的处理数据内容;另一方面,凭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更便于细化地质调查资料内容,使区域地质的确切状况得以了解。本文基于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作用张开分析,在明确现状与发展趋势同时,期望为后续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参照。
邓震[9](2019)在《准噶尔北缘浅覆盖区基础地质矿产信息综合探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浅覆盖区找矿空间巨大,传统的地质工作方法无法满足目前浅覆盖区地质矿产工作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浅覆盖区探测方法技术研究入手,分析总结认为,目前浅覆盖区地质矿产探测工作的单项技术准备已经充足,但缺乏有效的综合探测技术方法应用体系。鉴于此种状况,本论文选定杜热一带浅覆盖区作为典型研究区域,开展了包含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浅钻等多方法,多信息的综合探测技术及信息解译技术的研究。论文首先对研究区的岩石物性做了系统的分类及统计,尤其是对非常规物性认识的发现,对后续异常定性研究提供了物性基础:如研究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含有较多的磁铁矿,密度相对较大,可能引起酸性侵入岩区的相对重力高异常。在技术方面,论文对比了多种常规位场分离方法,认为匹配滤波、向上延拓分别对本区磁法及重力数据的分离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骨架算法”识别和提取了研究区的物性分界线,利用重磁三维物性反演技术模拟了不同物性地质体的空间形态,并结合物性分析初步搭建了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在地质理论背景研究方面,论文利用区域20万重力数据,反演了研究区的Moho面深度,初步分析了深部界面与成矿间的关系。以成矿年代学研究为基础,分析和总结了研究区成矿背景与成矿规律,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地质理论基础。以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电磁、地震及浅钻数据的约束,对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做了进一步详细解译:识别隐伏构造59条,详细分析了构造识别的问题并给出了初步解决方案;识别隐伏岩体37处,给出了识别标志,并分析了识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构造及岩体信息,进一步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地质单元,并结合特定地质体及异常推断解译技术,初步完成研究区基岩地质图。在此基础上,对比区域成矿特征,对研究区4个主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初步确立找矿方向、矿种和矿床类型。并利用浅钻化探所揭示的岩性蚀变及元素异常信息分析初步圈定了找矿2个远景区,通过与邻区已知矿床(点)综合地物化异常类比,进一步圈定了5个找矿靶区。最后,通过总结以上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准噶尔北缘浅覆盖区的一套以地球物理位场方法为主体、其他地球物理方法为约束,同时融合地球化学、浅钻等多源信息,具有穿透性的综合探测方法技术体系。
张华[10](2019)在《基于Android和Web的野外地质数据共享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面对日益增长的野外地质数据,实现野外地质数据的共享及可视化,已成为当前地质大数据环境下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地质数据管理平台存在数据兼容性不够、可视化程度不高,以及野外地质数据的采集存在数字化程度不高、中间处理环节多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野外地质数据的共享及可视化。为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地质数据共享及可视化系统,以及一个基于Android的野外地质调查辅助系统,预期能为野外地质数据的数字化采集、野外预处理、共享及可视化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并以浙东南泗礁岛岩墙及相关裂缝信息提取为例,对本文系统的实用性进行评估。本文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野外地质数据采集数字化程度不高、中间处理环节多等问题,本文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了 一款移动端野外地质调查辅助系统,除虚拟笔记本、拍照、导航定位、天气查看、现象点预览等野外常用功能外,还支持复杂地质露头参数的现场计算和现场图像实时处理,在支持移动端数字化采集的同时,减少了野外数据处理的中间环节,为野外地质数据的共享及可视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针对地质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兼容性不够、可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B/S架构的地质数据共享及可视化系统,无需插件,只需通过浏览器访问,即可实现地质数据的上传下载,以及正射影像、全景、三维模型等数据的一体化显示,研究人员即使身处室内,也能对地质现象点有清晰的认识。(3)泗礁岛岩墙及相关裂缝信息提取的应用研究表明,本文野外地质调查辅助系统可切实提高野外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尤其是图像预处理模块,支持野外现场图像的实时处理,为岩墙与裂缝的快速准确提取指明了研究方向。而本文地质数据共享及可视化系统,可为泗礁岛的野外采集数据提供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并使野外露头信息更为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为数据的复用创造条件。
二、我国数字填图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数字填图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填图技术在野外地质实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化填图技术 |
(一)设备装置 |
(二)软件系统 |
(三)工作流程 |
二、填图实习现状分析 |
(一)实习现状 |
(二)填图现状 |
三、数字化填图的实施方案 |
(一)前期准备 |
(二)野外实践 |
①野外路线踏勘。 |
②数字化实测剖面。 |
③数字地质填图。 |
(三)资料整理及成果提交 |
四、结论与建议 |
(2)数字地质填图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的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分析 |
1.1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概述 |
1.2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特点 |
2 我国地质矿产调查数字化的发展现状 |
2.1 我国的地质矿产数字化发展现状 |
2.2 我国的地质矿产数字化发展展望 |
3 数字地质填图在区域地质矿产调差中的作用 |
3.1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优势 |
3.2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 |
4 数字地质填图的发展及不适应 |
4.1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发展不适应 |
4.2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发展思考 |
5 结语 |
(3)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1∶50000)思路、原则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覆盖区的概念及类型划分 |
2 覆盖区填图的目的任务 |
3 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特点 |
3.1 指导思想 |
3.2 基本准则 |
3.3 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特点 |
3.3.1 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 |
3.3.2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
3.3.3 现代地球探测技术应用 |
3.3.4 填图阶段划分 |
4 填图精度要求 |
4.1 地质剖面 |
4.2 填图单位划分 |
4.3 地质路线与地质点 |
4.4 地质体标定 |
4.5 填图成果创新表达 |
5 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基本内容 |
5.1 覆盖层调查内容 |
5.2 隐伏基岩调查内容 |
5.3 不同类型覆盖区重点调查内容 |
5.3.1 冲洪积扇区 |
5.3.2 河湖平原区 |
5.3.3 大型干旱内陆盆地 |
5.3.4 黄土区 |
5.3.5 红土壤区 |
5.3.6 滨海岸区 |
5.3.7 冰川沉积区 |
5.3.8 活动构造发育区 |
5.4 不同服务对象的重点调查内容 |
5.5 专题研究 |
6 典型覆盖区类型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方法简介 |
6.1 戈壁荒漠浅覆盖区 |
6.2 长三角平原区 |
6.3 森林-沼泽浅覆盖区 |
6.4 强风化层覆盖区 |
6.5 活动构造发育区 |
6.6 大数据地质填图试验 |
7 试点填图项目主要成果 |
8 结语 |
(4)江西相山火山盆地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深部成矿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部地质调查与三维地质建模 |
1.2.2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
1.2.3 复杂地质界面构建的研究现状 |
1.2.4 相山地区主要地质界面类型及其控矿作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工作量 |
1.4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2.1 火山岩 |
2.2.2 侵入岩 |
2.3 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4 矿产 |
2.5 地质发展简史 |
3 建模软件简介和建模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1 GOCAD软件简介 |
3.2 建模数据来源 |
3.3 建模数据预处理 |
4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
4.1 钻孔(散点)建模 |
4.2 数字地质填图建模 |
4.2.1 数字地质填图建模的概念 |
4.2.2 建模流程 |
4.2.3 地质界面的构建 |
4.2.4 模型的组合 |
4.3 剖面建模 |
4.3.1 建模流程 |
4.3.2 地质界面的构建 |
4.4 多源数据融合建模 |
4.4.1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
4.4.2 约束-插值建模技术 |
4.4.3 复杂地质界面分块建模法 |
5 相山盆地主要铀矿床(点)三维地质模型 |
5.1 北部成矿区矿床三维地质模型 |
5.1.1 横涧—岗上英矿床(山南矿床) |
5.1.2 红卫矿床 |
5.1.3 沙洲矿床 |
5.2 西部成矿区矿床三维地质模型 |
5.2.1 河元背矿床 |
5.2.2 居隆庵矿床 |
5.2.3 李家岭—朋姑山矿床 |
5.2.4 邹家山矿床4 号矿带 |
5.3 东部成矿区矿床三维地质模型(云际矿床) |
5.4 盆地南部矿点三维地质模型(刁元矿点) |
6 相山盆地主要矿区深部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 |
6.1 北部成矿区深部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 |
6.1.1 基底构造 |
6.1.2 盖层构造 |
6.1.3 粗斑二长花岗斑岩 |
6.1.4 成矿条件分析与深部成矿预测 |
6.2 西部成矿区深部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 |
6.2.1 断裂构造 |
6.2.2 火山岩 |
6.2.3 成矿条件分析与成矿预测 |
6.3 东部成矿区和南部深部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 |
6.3.1 断裂构造 |
6.3.2 粗斑二长花岗斑岩 |
6.3.3 成矿条件分析与深部成矿预测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岩心成像光谱技术与江西相山铀矿蚀变三维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岩心高光谱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岩心高光谱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山铀矿田勘查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创新点与新认识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大地构造 |
2.3 区域构造 |
2.3.1 基底构造 |
2.3.2 盖层构造 |
2.3.3 火山构造 |
2.4 区域地层 |
2.5 次火山岩及脉岩 |
2.6 铀矿化蚀变特征 |
3 岩心成像光谱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 钻孔岩心成像光谱扫描 |
3.1.1 数据源介绍 |
3.1.2 数据采集 |
3.2 HySpex数据预处理 |
3.2.1 辐射校正 |
3.2.2 反射光谱重建 |
3.2.3 噪声滤除 |
3.2.4 岩心图像裁切 |
3.3 岩矿光谱学机理 |
3.4 岩心蚀变信息提取 |
3.4.1 蚀变类型 |
3.4.2 光谱分析 |
3.4.3 信息提取方法 |
3.4.4 岩心蚀变矿物填图 |
3.5 小结 |
4 岩心成像光谱编录技术与应用 |
4.1 岩心成像光谱编录技术 |
4.1.1 技术思路 |
4.1.2 实现过程 |
4.2 深部钻探编录应用 |
4.2.1 ZKS1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2.2 ZKS2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3 河元背矿床编录应用 |
4.3.1 河元背矿床概况 |
4.3.2 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4 邹家山矿床编录应用 |
4.4.1 邹家山矿床概况 |
4.4.2 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5 小结 |
5 岩心蚀变信息三维建模 |
5.1 三维地质建模简介 |
5.2 蚀变三维建模技术 |
5.2.1 技术思路 |
5.2.2 数据库构建 |
5.2.3 空间插值 |
5.3 河元背矿床蚀变三维建模 |
5.3.1 构造建模 |
5.3.2 蚀变建模 |
5.3.3 三维模型特征分析 |
5.4 邹家山矿床蚀变三维建模 |
5.4.1 构造建模 |
5.4.2 蚀变建模 |
5.4.3 三维模型特征分析 |
5.5 小结 |
6 相山西部蚀变成因与演化模式 |
6.1 相山矿田成矿动力学 |
6.1.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2 火山岩浆活动 |
6.2 相山西部蚀变成因探讨 |
6.2.1 成因矿物学 |
6.2.2 伊利石化XRD分析 |
6.2.3 河元背和邹家山蚀变成因对比分析 |
6.3 相山西部蚀变-成矿演化模式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地质图数据库现状与地质制图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重要地质图数据库及运行服务 |
1.1 OneGology |
1.2 OpenGeoscience |
1.3 NGMDB |
1.4 地质云 |
2 地质制图发展现状 |
2.1 地质编图与地质图数据库建设 |
2.2 常用GIS软件 |
2.2.1 Arc GIS |
2.2.2 MapGIS |
2.3 数字地质调查 |
3 发展趋势展望 |
3.1 深化国际合作编图 |
3.2 地质图计算机识别和矢量化信息拾取 |
3.3 全球数字地质图元数据库设计及标准化 |
3.4 数字地质图智能融合与网络共享服务 |
3.5 三维地质制图及工程应用 |
4 结论 |
(7)基于路网工程勘察的线路地质信息数字化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地质调查现状及新趋势 |
1.1 地质调查现状 |
1.2 地质调查新趋势 |
2 地质要素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3 广东省路网地质信息潜力分析 |
3.1 现状 |
3.2 发展意义 |
3.2.1 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地质支撑 |
3.2.2 完善广东省基础地质信息数据库 |
3.2.3 构成了数字“广东”的重要支撑 |
3.2.4 为广东省隐伏断裂及矿产资源分布提供信息 |
4 结论 |
(9)准噶尔北缘浅覆盖区基础地质矿产信息综合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成矿规律研究 |
2.1 杜热地区地质背景 |
2.2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
2.3 岩石物性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地球物理方法与数据预处理 |
3.1 区域场与局部场划分 |
3.2 物性边界信息提取 |
3.3 地质体空间形态信息提取 |
3.4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基岩地质填图 |
4.1 隐伏构造信息提取 |
4.2 隐伏岩体信息提取 |
4.3 地质单元划分与特定地质体推断解译 |
4.4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找矿预测 |
5.1 研究区成矿地质单元划分 |
5.2 找矿远景区预测 |
5.3 技术方法体系集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Android和Web的野外地质数据共享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与研究框架 |
2 系统分析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用户分析 |
2.3 系统数据分析 |
2.4 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架构设计 |
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3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
3.4 工作流程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关键技术 |
4.1 野外地质调查辅助系统所需关键技术 |
4.2 地质数据共享及可视化系统关键技术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实现 |
5.1 野外地质调查辅助系统的实现 |
5.2 地质数据共享及可视化系统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6. 应用实例——以浙东南泗礁岛岩墙及相关裂缝信息提取为例 |
6.1 区域地质背景 |
6.2 数据采集 |
6.3 数据预处理 |
6.4 室内研究 |
6.5 数据共享及可视化 |
6.6 安全管理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数字填图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填图技术在野外地质实习中的应用[J]. 罗晓锋,郑有伟,朱雪锋,田兵,王艳艳. 科技风, 2022(01)
- [2]数字地质填图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的作用探讨[J]. 陈江帆. 世界有色金属, 2021(17)
- [3]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1∶50000)思路、原则与方法[J]. 胡健民,陈虹,邱士东,王国灿,刘士毅,王家兵. 地球科学, 2020(12)
- [4]江西相山火山盆地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深部成矿条件分析[D]. 吴志春.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5]岩心成像光谱技术与江西相山铀矿蚀变三维建模[D]. 张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6]地质图数据库现状与地质制图发展趋势[J]. 杨星辰,吴珍汉,张素梅,高曦,韩乐乐,丁伟翠,杨艳,张宇,叶梦旎,杨亚琦. 高校地质学报, 2020(01)
- [7]基于路网工程勘察的线路地质信息数字化潜力研究[J]. 张修杰,李红中,林小明,邓超文,张金平. 建筑技术开发, 2019(13)
- [8]数字地质填图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的作用探究[J]. 刘学生.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5)
- [9]准噶尔北缘浅覆盖区基础地质矿产信息综合探测技术研究[D]. 邓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10]基于Android和Web的野外地质数据共享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华. 浙江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