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黄灌区沉沙高地还耕模式及覆淤土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培俊[1](2016)在《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排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土地与环境损坏,尤其在我国东部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沉陷导致耕地大量减少、村庄被迫搬迁、失地农民大量增加。由于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沉陷的独有特征,传统的挖深垫浅、煤矸石、粉煤灰充填复垦技术等均不能解决该区域耕地大量减少的现状。利用部分矿区靠近黄河的优势,从黄河挖取泥沙,再通过管道输送到采煤沉陷地进行充填复垦,不仅可以解决采煤沉陷地充填复垦材料短缺的问题,可以复垦出大量耕地,还能解决黄河疏浚泥沙的处理难题,对于保障黄河行洪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研究还未见报到,现有引黄复垦技术均是借鉴黄河滩区放淤改土和固堤的一些经验,存在着“前期充填过程排明水速度太快,导致细粒径泥沙(黏粒和大部分粉粒)大量流失,而充填后期泥沙深层侧向排水慢且效率低,延长了复垦工期”等问题。为此需要开展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沉沙及排水新工艺研究,为减少充填过程细粒径泥沙流失,加快充填后期饱和泥沙的侧向排水,缩短复垦工期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土地利用工程学、土壤学、农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等相关知识,首先选择了距离黄河较近与采煤沉陷地具有相似地貌特征的坑塘涝洼地作为试验区,运用现有引黄充填排水技术对其进行了复垦。分析了复垦后农田的景观特征、土壤剖面及作物产量。从机理上分析了现有引黄充填排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充填、沉沙、排水工艺,并提出了新工艺设计的关键参数及试验获取流程。接着探讨了复垦条带的尺寸、标高设计方法及条带水面线、泥沙沉降率及淤积厚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复垦条带充填次数、分次充填间隔时间的内涵及计算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基础参数对案例场地的条带尺寸、充填标高、泥沙沉降率、淤积厚度、分层充填次数及间隔时间进行了理论模拟计算,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值。最后通过土工布等效孔径、垂直渗透系数、淤堵试验及两次室内泥沙充填排水试验筛选出了最佳的排水断面形式和土工布类型,有如下认识。(1)现有引黄充填排水技术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1)充填过程排明水速度太快,导致大量细粒径泥沙(黏粒和大部分粉粒)随排水流失,既淤积周围排水沟渠,又使得沉降在充填区域内的泥沙养分含量降低;(2)充填区域尺寸选择不合理,导致后期泥沙质地调配及平整的工程量增大;(3)充填饱和泥沙后期深层侧向排水慢且效率低,延长了复垦工期。在分析了问题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引黄充填、沉沙及排水的新工艺,重点是划分条带充填和使用土工布拦沙排水,条带的形状、尺寸、高程、充填方向、次数、间隔时间、排水土工布类型及断面设计等是新工艺的核心。(2)探讨了黄河滩区引黄放淤及灌溉沉沙池尺寸设计相关方法,认为准静水沉降法和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均可用于复垦条带尺寸设计,其中泥沙平均沉速、平均水深及水沙平均流动速度是复垦条带尺寸设计的关键影响因素。利用黄河泥沙粒径试验测得的基础参数,运用两种方法给出了案例场地复垦条带的尺寸设计值。三种假设情景下,利用准静水沉降法计算的条带理论长度为14.6429.28m,修正长度为36.6073.20m,最小理论宽度为0.71.4m,最大宽度为4.513.5m;利用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计算出的条带长度为31.8665.39m,宽度为2.837.65m。在野外应用时,应优先使用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的计算结果。借鉴黄河滩区引黄放淤和煤矸石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标高设计方法,利用黄河泥沙室内固结试验,对引黄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标高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设计充填标高应为设计使用标高的1.274倍。(3)探讨了引黄复垦条带水面线、泥沙沉降率、淤积厚度及复垦条带充填次数、分次充填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1)引黄复垦分层多次充填的充填次数与条带深度和充填泥沙浓度成正比,与泥沙密度成反比。在条带深度为2.0m的情景下,满足设计要求的充填次数为5次。(2)针对案例条带,将其划分为8个计算段,按照水沙初始流速为0.4、0.3和0.2m/s三种情景模拟计算了条带的断面含沙量、分段沉降率、总沉降率、淤积体积及平均淤积厚度。结果表明充填水沙在条带内的初始流速越大,相同时间内泥沙在条带前半部分沉降率和淤积厚度越小,反之,则越大。(3)复垦条带分层多次充填的间隔时间,包括充填时间(t1)、静水沉降时间(t2)、排明水时间(t3)、充填泥沙过饱和水排除时间(t4)和心土回填、平整、压实时间(t5)。传统单面排水情景下,满足施工机械平整泥沙及回填部分心土对泥沙固结度要求(固结度至少需达到75%)的最大固结时间为6175.5天,充填间隔时间为70.585.2天,固结度达到90%时的最大固结时间为100.4124.3天,充填间隔时间为109.9134天。而使用土工布两面排水情景下固结度达到75%时的最大固结时间为15.318.9天,充填间隔时间为17.521.1天,固结度为90%时的最大固结时间为25.131.1天,充填间隔时间为27.333.3天,大大缩短。(4)讨论了用于拦沙排水的土工布的筛选标准,并开展了土工布等效孔径、垂直渗透系数及淤堵试验。结果表明初选的5种土工布均能满足挡土和透水准则,但均不满足防淤堵要求。经过与生产厂家的协商沟通,最终选定了调整纤维直径和增大孔隙率后的针刺无纺250g和300g土工布。(5)利用筛选的土工布,在2013年和2014年开展了2次基于土工布的泥沙充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201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土工布的试验处理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排水中的泥沙含量,但是拦截细粒径泥沙方面效果不佳,后期排水效果因试验土工布选择和水分测试仪器及方法存在问题未能达到预期目标。2014年利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250 g和300 g土工布重新开展了该试验,结果如下。(1)三种试验处理排水含沙量存在差异。排水初期,ZT-250和ZT-300处理排水含沙量较大,排水中期和后期,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排水中的含沙量显着降低,其中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300 g土工布的ZT-300处理效果最好。使用土工布的两种处理的排水含沙量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渐降低,拦沙效果逐渐显现,而对照处理排水含沙量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渐增大。(2)排水初期和中期,对照CK的排水中泥沙各个特征粒径均小于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ZT-250和ZT-300,而黏粒含量均高于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排水后期CK的排水泥沙特征粒径与处理ZT-250和ZT-300相当,黏粒含量介于处理ZT-250和ZT-300之间。随着试验的进行,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排水中泥沙的黏粒含量逐渐升高,粉粒含量逐渐降低,而对照处理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拦沙效果较为稳定。(3)三种处理充填表层泥沙均以砂粒为主。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300 g土工布的ZT-300处理的表层泥沙粉粒含量最高,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250 g土工布的ZT-250处理的表层泥沙极细砂粒含量最高。(4)三种处理充填泥沙表层和底层含水量变化存在差异,使用土工布可以加速泥沙中过饱和水的排除,其中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250 g土工布的ZT-250处理排水效果最好。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是一项宏大的工程,目前相关技术还不成熟,本文仅对引黄充填、沉沙及排水工艺进行了一些探索,获得了一些认识,但由于条件限制,很多探索仅限于室内试验和理论模拟计算,未来应在野外工程中实测不同尺寸条带、不同水沙初始流速情景下的充填泥沙沉降率与淤积厚度,并与室内理论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次,未来应改用能同时测定不同荷载下泥沙试样压缩量和渗透系数的固结仪,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不同荷载下的泥沙固结系数,进而计算得到更为准确的泥沙固结时间。最后,应在野外开展泥沙充填排水试验以进一步验证有关排水断面形式及土工布类型的室内筛选结果。
贺静,邵付伟[2](2011)在《浅谈潘庄灌区废弃沉沙池还耕再利用成效》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潘庄灌区的基本情况,对沉沙池进行了详细说明及布置,针对沉沙池荒漠化治理情况,提出了灌区泥沙处理的新思路。
周雷[3](2010)在《位山引黄灌区沉沙池覆淤还耕优化方案研究》文中指出聊城位山引黄灌区为聊城市经济社会繁荣昌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在取得巨大效益的同时,引黄泥沙带来的负效益也很大,如引黄清淤的问题、沙化区的问题、人均耕地减少的问题等。迫使有关部门开展对引黄灌区的泥沙综合治理、沉沙池的科学与可持续运用、沉沙池的环境修复和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本文在对位山引黄灌区历年沉沙池覆淤还耕情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位山灌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研究:(1)对位山引黄灌区概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灌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及水土资源概况,了解了位山灌区沉沙池规划及总体设想,总结了位山灌区历年来沉沙池覆淤还耕情况。(2)根据以上情况,提出沉沙条渠布置、使用、高地构筑覆淤还耕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沉沙池开辟、使用、高地构筑与覆淤还耕系统的优化,是在满足灌区一定引水量和沉沙池沉沙量的前提下,以沉沙条渠的不同布置、运用、高地构筑覆淤还耕为决策变量,以沉沙条渠年费用最低,沉沙条渠使用年限最长和沉沙条渠还耕效益最高为优化目标函数,根据系统的组成和运用特点,而研究出沉沙条渠布置、使用、高地构筑覆淤还耕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简要介绍优化设计评判要素体系的建立及应用,并对系统优化设计应用进行实例分析。(3)对优化模型进行相关配套技术的粗略研究,包括沉沙池隔堤优化设置技术、沉沙池清淤挖方与高地构筑填方优化模式、沉沙池高地清淤挖槽、弃土堆高节能挖填法的研究。通过配套技术研究,能够使优化模型得到最优目标函数,真正实现沉沙池清淤使用及高地构筑环节的优化。(4)对沉沙池覆淤还耕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同时对相关配套技术,如沉沙池、渠机械化清淤以及利用淤沙资源发展建材加工业效益分析。沉沙池覆淤还耕治理使2.07万亩沙化高地改造后还耕于民,减少沉沙占地0.42万亩,大大缓解了池区农民对土地的需求矛盾,从根本改善了引黄池区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条件,大大缩小了与灌区经济发展差距,社会效益很高。
周宗军,王延贵[4](2009)在《引黄灌区泥沙分布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灌区两种泥沙处理方式的特点提出分散系数的概念,介绍了近似理想点排序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分散系数法和近似理想点法对黄河下游9个典型灌区的泥沙分布进行评价,探讨灌区泥沙优化分布模式,为灌区改造或兴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王艳华[5](2007)在《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日益增强,黄河流域水资源将进一步开发利用,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最根本的问题是泥沙问题,渠首沙化、堆沙场地殆尽、生态环境恶化、弃水弃沙带来的河道淤积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引黄泥沙已成为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针对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资源利用的现状,通过理论研究、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开展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数学模型的研究,并在典型灌区进行了初步应用。论文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包括改善渠道输沙能力和水沙资源综合利用两个方面,两者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提出了以改善合渠道输沙能力和水沙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的水沙资源联合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2)根据引黄灌区水沙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理论,构造了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综合目标函数,提出了确定各配置约束条件的方法,建立了引黄灌区水沙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并采用线性规划单纯形法求解。(3)结合水资源优化配置,以泥沙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通过层次分析法、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层次分析法,分别构造了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综合目标函数的不同表达式,分析计算了位山和簸箕李引黄灌区的水沙资源分布及各变量的能力约束,提出典型引黄灌区的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并对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模式进行评价。
卞俊威,孙雪梅,刘栋,席广平,姜海波[6](2006)在《用模糊评判法优选沉沙池高地还耕土层结构》文中研究说明简介了黄河下游山东引黄灌区沉沙池由自流沉沙到“以挖待沉、弃土堆高”、沉沙池高地覆淤还耕的基本历程。设计了5种不同的覆淤土层结构,经过作物种植试验,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引黄灌区沉沙池还耕的覆淤土层结构进行了优选,确定了3种覆淤还耕土层结构。
卞玉山,宋志强,赵林,赵振林,卞俊威,李瑞青[7](2004)在《引黄灌区沉沙高地还耕模式及覆淤土层研究》文中提出简介黄河下游山东引黄灌区沉沙池运行的基本历程,总结出适合黄河下游灌区沉沙池高地覆淤还耕的新模式,并分析了产生该模式的特定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同时,设计了5种覆淤土层结构、10种种植处理方式,经过4年规范的作物种植试验,分别获得其产量、产值,之后采用多因素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从中优选出3种覆淤土层结构.
二、引黄灌区沉沙高地还耕模式及覆淤土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引黄灌区沉沙高地还耕模式及覆淤土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排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沉陷现状及危害 |
1.1.2 现有复垦技术特点及不足 |
1.1.3 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可行性及优势 |
1.2 引黄充填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河滩区引黄放淤研究 |
1.2.2 引黄灌渠清淤泥沙危害及农田化研究 |
1.2.3 采煤沉陷地引黄充填复垦工艺研究 |
1.2.4 采煤沉陷地引黄充填排水工艺研究 |
1.3 引黄充填技术仍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引黄充填沉沙排水新工艺设计及关键参数 |
2.1 研究场地概况 |
2.2 现有充填沉沙排水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机理分析 |
2.2.1 现有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技术工艺 |
2.2.2 引黄充填复垦景观、土壤剖面及作物产量分析 |
2.2.3 存在的问题及机理分析 |
2.3 引黄充填沉沙排水新工艺设计 |
2.3.1 确定采煤沉陷地边界、沉陷深度、容积,计算需沙量 |
2.3.2 排走积水,划分条带 |
2.3.3 确定充填条带形状、尺寸 |
2.3.4 表土及部分心土剥离、堆放 |
2.3.5 水沙充填方向、次数 |
2.3.6 利用土工布侧向加速排走泥沙中的过饱和水 |
2.3.7 泥沙固结及平整 |
2.3.8 表土及心土回填覆盖,平整形成复垦农田 |
2.4 引黄充填沉沙排水新工艺设计的关键参数获取流程 |
2.5 小结 |
3 引黄充填复垦条带尺寸及标高设计 |
3.1 引黄充填复垦条带尺寸设计方法及影响因素 |
3.1.1 准静水沉降法 |
3.1.2 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 |
3.2 引黄复垦条带充填标高设计方法及影响因素 |
3.3 案例场地引黄充填复垦条带尺寸设计 |
3.3.1 黄河泥沙粒径分布测试试验 |
3.3.2 准静水沉降法在复垦条带尺寸设计中的应用 |
3.3.3 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在复垦条带尺寸设计中的应用 |
3.4 案例场地引黄复垦条带充填标高设计 |
3.4.1 黄河泥沙固结试验 |
3.4.2 复垦条带高程设计 |
3.5 小结 |
4 引黄复垦条带充填次数及间隔时间 |
4.1 引黄充填复垦条带水面线、沉降率和淤积计算方法 |
4.1.1 水面线计算 |
4.1.2 沉降率计算 |
4.1.3 淤积计算 |
4.2 引黄复垦条带分层充填次数及复垦间隔时间 |
4.2.1 引黄充填复垦次数 |
4.2.2 引黄分层多次充填复垦间隔时间 |
4.3 计算方法在案例场地的应用 |
4.3.1 引黄充填复垦次数 |
4.3.2 不同情景下的引黄充填复垦条带泥沙沉降率、淤积厚度 |
4.3.3 不同情景下的引黄分层多次充填复垦间隔时间 |
4.4 小结 |
5 用于引黄充填拦沙排水土工布的试验筛选 |
5.1 筛选标准 |
5.1.1 保土性 |
5.1.2 透水性 |
5.1.3 防堵性 |
5.2 土工布等效孔径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材料与方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黄河泥沙渗透试验 |
5.3.1 试验目的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土工布垂直渗透系数试验 |
5.4.1 试验目的 |
5.4.2 材料与方法 |
5.4.3 结果与讨论 |
5.5 土工布室内淤堵试验 |
5.5.1 试验目的 |
5.5.2 材料与方法 |
5.5.3 结果与讨论 |
5.6 综合筛选结果 |
5.7 小结 |
6 引黄充填复垦中土工布排水拦沙效果的室内模拟试验 |
6.1 引言 |
6.2 2013年基于土工布的充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分析 |
6.3 2014年基于土工布的充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 |
6.3.1 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3.3 结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授权专利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3)位山引黄灌区沉沙池覆淤还耕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2 国内外泥沙治理优化方案研究现状 |
1.3 沉沙池覆淤还耕优化方案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位山引黄灌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
2.1.3 水文气象 |
2.2 社经概况 |
2.3 水土资源概况 |
2.3.1 灌区水资源 |
2.3.2 灌区土地资源 |
2.4 水利工程概况 |
第三章 位山引黄灌区沉沙池覆淤还耕方案优化 |
3.1 沉沙区规划及总体设想 |
3.2 历年沉沙池开辟、使用、覆淤还耕情况 |
3.2.1 东沉沙区 |
3.2.2 西沉沙区 |
3.3 沉沙池覆淤还耕系统优化模型研究 |
3.3.1 决策因素与优化目标 |
3.3.2 方案分析 |
3.3.3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
3.3.4 经济计算参数与概化处理 |
3.3.5 计算方法与程序设计 |
3.4 高地清淤挖槽及弃土堆高相关配套技术研究 |
3.4.1 隔堤优化设置技术 |
3.4.2 清淤挖方与高地构筑填方优化模式 |
3.4.3 高地节能挖填法应用 |
3.5 优化设计评判要素体系建立及应用 |
3.5.1 体系的建立 |
3.5.2 体系的应用 |
3.6 优化设计应用实例分析 |
3.6.1 东Ⅲ号池概况 |
3.6.2 东Ⅲ号池优化设计应用分析研究 |
第四章 位山引黄灌区沉沙池覆淤还耕及配套技术效益分析 |
4.1 沉沙池覆淤还耕效益分析 |
4.1.1 概况 |
4.1.2 经济效益 |
4.1.3 社会效益 |
4.2 相关配套技术效益分析 |
4.2.1 经济效益 |
4.2.2 社会效益 |
4.3 年经济效益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附件一: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引黄灌区泥沙分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评价方法与评价原理 |
2.1 分散系数法 |
2.2 近似理想点法 |
2.2.1 近似理想点基本原理 |
2.2.2 近似理想点决策过程 |
(1) 作出决策矩阵及其规范化。 |
(2) 确定理想点。 |
(3) 计算近似度。 |
(4) 确定决策方案的优先顺序。 |
(5) 确定多目标问题的最终决策方案。 |
3 评价方法在黄河下游典型灌区中的应用 |
3.1 典型灌区选择 |
3.2 近似理想点法的应用 |
3.3 两种分析方法比较 |
4 结论 |
(5)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背景 |
1.2 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概念与研究现状 |
1.2.1 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
1.2.2 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
1.3 引黄灌区泥沙利用及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目标优化配置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方程及其求解 |
2.1 多目标优化配置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方程的构造 |
2.2 多目标优化配置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方程的求解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的构建 |
3.1 配置方法 |
3.2 引黄灌区水沙优化配置方程 |
3.2.1 建立系统的层次结构 |
3.2.2 确定配置约束条件 |
3.2.3 方程求解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目标函数 |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综合目标函数 |
4.1.1 子目标层B对于总目标层A的评价 |
4.1.2 效益指标层C对于子目标层B的评价 |
4.1.3 效益指标层C对于总目标层A的评价 |
4.1.4 配置方式层D对于效益指标层C的评价 |
4.1.5 配置方式层D对于总目标层A的评价 |
4.2 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综合目标函数 |
4.2.1 子目标层B对于总目标层A的评价 |
4.2.2 效益指标层C对于子目标层B的评价 |
4.2.3 效益指标层C对于总目标层A的评价 |
4.2.4 配置方式层D对于效益指标层C的评价 |
4.2.5 配置方式层D对于总目标层A的评价 |
4.3 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目标函数 |
4.3.1 子目标层B对于总目标层A的评价 |
4.3.2 效益指标层C对于子目标层B的评价 |
4.3.3 效益指标层C对于总目标层A的评价 |
4.3.4 配置方式层D对于效益指标层C的评价 |
4.3.5 配置方式层D对于总目标层A的评价 |
4.4 层次分析法、改进层次分析法与改进权重确定方案的层次分析法三种方法比较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及其评价 |
5.1 位山灌区的配置模式与评价 |
5.1.1 位山灌区基本情况 |
5.1.2 位山灌区存在的问题 |
5.1.3 位山灌区的能力约束条件 |
5.1.4 位山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
5.2 簸箕李灌区的配置模式与评价 |
5.2.1 簸箕李灌区基本情况 |
5.2.2 簸箕李灌区目前存在问题 |
5.2.3 簸箕李灌区的能力约束条件 |
5.2.4 簸箕李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
5.3 配置结果比较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建议 |
附录 |
致谢 |
(7)引黄灌区沉沙高地还耕模式及覆淤土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东引黄灌区沉沙池泥沙处理新模式 |
2 沉沙池高地覆淤土层结构作物高产模式试验 |
3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优选覆淤土层结构 |
3.1 拟定备选方案并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3.2 各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3.3 权重向量的确定 |
3.4 综合评价向量的合成运算各指标评价矩阵的计算公式为 |
4 结 语 |
四、引黄灌区沉沙高地还耕模式及覆淤土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排水技术研究[D]. 王培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2]浅谈潘庄灌区废弃沉沙池还耕再利用成效[J]. 贺静,邵付伟.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07)
- [3]位山引黄灌区沉沙池覆淤还耕优化方案研究[D]. 周雷. 山东大学, 2010(09)
- [4]引黄灌区泥沙分布评价[J]. 周宗军,王延贵. 泥沙研究, 2009(01)
- [5]引黄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D]. 王艳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7(02)
- [6]用模糊评判法优选沉沙池高地还耕土层结构[J]. 卞俊威,孙雪梅,刘栋,席广平,姜海波. 人民黄河, 2006(04)
- [7]引黄灌区沉沙高地还耕模式及覆淤土层研究[J]. 卞玉山,宋志强,赵林,赵振林,卞俊威,李瑞青.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