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戈壁、雪野、烽火台——驾车哈密寻找汉长城(论文文献综述)
邹轲[1](2021)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西段文物保护区划研究》文中提出
赵海莉[2](2016)在《西北出土文献中蕴含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研究》文中指出古代民众究竟有怎样的生态意识,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传世文献中的生态意识,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面世,而对于出土文献中蕴含的民众生态意识的挖掘与探讨,研究成果很少。本文以汉代简牍、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塔里木盆地文书、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书等西北出土文献为主要依据,结合传世典籍,并辅之以莫高窟、榆林窟石窟壁画,对其中蕴含的汉至西夏时期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的史料进行检索、梳理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分析导致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产生的背景和基础,从传统儒家思想、佛教与道教思想等方面探讨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产生的思想根源,并汲取古代民众生态智慧的菁华,为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本文所论“民众”,指古代社会官、民、僧、道各界大众,并非专指平民百姓。所论生态环境意识,是指蕴含在卷帙浩繁的西北出土文献中的汉至西夏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与体认,这一意识既体现在社会各界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中,又体现在人们日常的生产活动和生活行为方式中,特别是对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重视、管理、爱护以及利用等方面;既体现在官方颁行的有关制度、法律法规上,如汉代悬泉置出土的《四时月令诏条》、佉卢文书中保护树木的法律条款、唐代敦煌县《沙州敦煌县行用水细则》、西夏时期《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等,更集中地体现在民间的习俗、信仰、祭祀、岁时节庆、民间禁忌、童蒙教育、以及解梦、占卜、相宅等风俗上。文章绪论部分简述了中国古代生态环境意识的缘起与肇兴及西方生态环境意识的缘起与发展,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环境意识研究的主要收获和成果,引出本文的议题。第一章分五个时段对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回顾。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检索、梳理大量的西北出土汉代简牍资料、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塔里木盆地文书(主要为楼兰、尼雅等地出土的汉文、佉卢文简纸文书)、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书等文献及莫高窟、榆林窟石窟壁画形象资料,从林草植被、动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保护等几个方面探讨蕴含在其中的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第七章探讨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及人文社会背景以及古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第八章讨论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产生的思想根源。第九章以史为鉴,汲取古代生态智慧的菁华,为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及民众生态意识的增强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从整体上看,西北出土文献中反映出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表现出朴素、普遍、强烈等特点。古代西北民众生态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应是自发的、不自觉的、或是环境所迫的,但也并非是零星的、片段的、随意的。在西北民众的意识中,或许缺少理论上的思辨,但人们对于自然山水、林草、动物普遍怀有淳朴的珍惜、爱护之情,主要表现为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生态因素的全面体察与认知上,也表现在社会各界(官、民、僧、道等)民众普遍拥有的积极的生态观念、责任意识及生态行动中。我们还发现,古代西北民众尤其是对于水资源、林草资源的生态意识更为强烈和高昂,这显然是与西北地区特有的干旱鲜雨、沙漠戈壁广布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之一在于对卷帙浩繁的西北地区出土文献资料进行逐一的检索、爬梳,找出其中蕴含的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有关记载,并从构成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入手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揭示其表现特征。尽管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生态环境意识,已有许多研究成果问世,但绝大多数都是依据传世文献所得,依据出土文献进行研究的成果很少,且大都是零星的、片段式的,而本文的功夫之一主要下在对于西北出土文献资料系统、全面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上。同时,基于出土史料等对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产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思想根源进行探讨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关注。我国正处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生态化生存理念。本文旨在汲取我国历史上悠久的民众生态观念的智慧,为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若干有益切实的历史借鉴。
冯玉雷[3](2015)在《草原玉石之路考察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6月8日清晨,"草原玉石之路考察团"团员每人吃碗"牛大",即匆匆上路,开始寻访齐家玉的考察之旅。本次考察人员中,年龄最大的是刘炘先生,68岁,资深电视艺术家,出版过多部文化考察专着。他热衷田野考察,状态很好,以至于年轻人想不起来照顾他。叶舒宪教授、易华研究员近年来在学术探索中结下很深友谊。他们高屋建瓴,吃苦耐劳,考察中常常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交流,写稿子。包红梅是蒙古族,人类学博士后。她深感大西北民风纯朴,赞不绝口,但对黄土高
马婷婷[4](2015)在《河西走廊自助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助旅游作为旅游市场的“新宠儿”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的团队旅游因其组织体系以及服务体系的局限性,逐渐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自助旅游是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新模式,以自由的行程安排和个性化的旅行体验满足了旅游者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当前的旅游产品大部分是为了配合旅行社而设计的传统模式,自助旅游产品的开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兰州获得“最佳自助游旅游地”称号,以“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为宣传口号,引领着甘肃自助旅游业发展。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旅游资源丰富多姿,同时又具有显着的西北特色,是大西北自然与人文风光的缩影。本研究以旅游学基础理论为依据,将河西走廊自助旅游资源分类统计评价,并对河西走廊客源市场进行分析,提出河西走廊自助旅游产品开发的构想和实施方案。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并陈述了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自助旅游产品开发构想的理论依据。第三章是河西走廊旅游资源调查及评价,对河西走廊主要的景区做了统计,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第四章为河西走廊自助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对近几年的客源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河西走廊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层次以及自助旅游人口特征。第三、四章是本文研究的现实依据。第五章是河西走廊自助旅游产品开发构想和市场营销,以自助旅游开发原则为指导,结合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进行自助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构想,并提出了自助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和营销策略。第六章是河西走廊自助旅游产品开发的支持保障系统,对基础设施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如何做好旅游人力资源保障和建设资金保障提出建议和措施。文章最后一章为结语,对整个论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黄永美[5](2013)在《西汉长城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汉长城作为第二个统一王朝修筑的长城,修筑史长,长度不逊于秦长城、明长城,且第一次延伸到西域地区,然目前对其关注度不够。虽然西汉长城的调查已开展多年,但研究成果多是陈述其保存现状,对其修筑的原因的研究还未定论,其体系还不够清楚,长城功能的发掘不够全面或有误解。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西汉长城也不例外。西汉长城修筑的外因是匈奴的侵扰,而且集中在汉初。因为匈奴的生产方式受气候影响较大,特别是在特殊气候摧残时,匈奴陷入困境。虽然翻越长城需要付出代价,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匈奴仍会选择侵扰。同时西汉王朝对匈奴的歧视态度诱使匈奴侵扰,到匈奴的汉人推波助澜了匈奴侵扰。匈奴侵扰集中在汉初,特别是文帝后期。西汉长城修筑的内因是西汉王朝没有实力彻底消灭匈奴。汉初匈奴强势,而西汉王朝实力有限。武帝时出击匈奴虽取得胜利,但战争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又有武帝的挥霍和各种灾害的损耗,致使西汉王朝出现了“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局面。汉匈战争期间,匈奴的反击证明了武力消除匈奴的难度,西汉王朝需要保护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但历史证明单靠战争或和亲无法保护胜利果实,历史也没有提供更多的经验。又汉人对匈奴认识定位已久,西汉当政者终究无法从心理上消除匈奴威胁的顾虑,故西汉王朝选择成本低于战争的长城保护胜利果实、弥补心理顾虑。西汉长城的大修建主要在武帝时期,此后多是修缮。西汉长城在我国境内大体走向是东起吉林,经辽宁、河北、内蒙古,西至甘肃。西汉长城趋于完善和体系化,体系中既有单独防御的墙体、堑壕,又有防御和警戒兼备的烽燧,也有随时支援的坞、障,还有防御体外加“一层保护膜”般的虎落、尖桩。体系以墙体为主体,以烽燧、障城、关隘等为配合,目前调查这些设置均有不同程度的保存,且各有特点。西汉长城形成天田——堑壕——虎落——墙体——关城——烽燧——坞——障城的防御关系链。西汉长城不但具有外防功能,同时具有内防功能。通过防御关系链和戍卒有效的配合实施外防功能,虽有效,但仍不能完全消除侵扰或威胁。特殊亡人诱导、匈奴诱惑和边人的困苦生活导致西汉有大量亡人,西汉通过严把关卡、搜索逃犯、及时追回等方式来控制亡人,实施长城内防功能。但若不改善边人生活状况,亡人终究无法遏制。此外,虽然边塞邮传系统与长城防御系统管理者一致,但邮传性质决定,西汉长城并不兼具邮传功能。
董瑞杰[6](2013)在《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旅游的兴起,中国沙漠正在成为越来越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沙漠旅游资源已成为治理沙漠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组成方面。沙漠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对于北方沙漠化的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是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点区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论文围绕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梳理和界定了沙漠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对沙漠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6省区沙漠旅游竞争力。并以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和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为例,对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框架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评价了敦煌雅丹地质公园美学价值,测算和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论文构建了沙漠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风蚀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沙漠旅游环境容量、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保护等理论;融合了风沙地貌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景观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分析方法,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并为干旱区半干旱区沙漠旅游景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论文创新点体现在:(1)在研究内容上,揭示了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沙漠旅游省区竞争力。首次提出并阐述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概念,提出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模式。通过构建雅丹地貌美感度指标体系,对敦煌雅丹地质公园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构建沙漠旅游环境容量体系,对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全面科学的测算和分析研究。从地质公园条件及沙漠旅游资源特征的角度,构建了一套体现风沙地貌学与旅游学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模型,试图使研究更符合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2)在研究方法上,沙漠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旅游资源集合区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包括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省区竞争力、风蚀雅丹地貌美感度评价、旅游环境容量评价。首次从林柱状景观角度对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构建了雅丹地貌的美感度指标体系,是对风沙地貌遗产资源评价的创新尝试。对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和评价,提出了沙漠旅游景区合理发展的策略。(3)在研究视角上,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理论,凝练了沙漠生态旅游理论体系,如何与应用风沙地貌学研究内容进行衔接,也是一次创新意义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把敦煌风蚀雅丹地貌与巴丹吉林沙漠沙水组合景观两类风沙地貌旅游进行创新结合,对比分析,探索以发展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旅游业开发和保护的产业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中很具有代表性。
付晶[7](2011)在《《望长城》与《长城》纪录理念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中央电视台1989年和2001年分别拍摄的关于长城同一主题的两部纪录片——《望长城》与《长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部纪录片纪录理念的比较研究,探索时代性对于纪录片创作的重要影响和意义,试图给纪录片的发展一定启示。纪录片发展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突破和创新。《望长城》是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纪实性得到广泛尊重和认同下由体制内发起的创新范本,《长城》是中国21世纪媒介改革的背景下,将市场因素融入纪录片文化创作的范本,通过两部纪录片创作理论和手法的对比,拟给纪录片的发展一定启示。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引言”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接着以序言的形式简要介绍历史上对纪录片有过的界定,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自己对纪录片的理解,并提出了纪录片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的问题;第三部分向读者介绍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包括拍摄者、拍摄过程、拍摄内容等;第四部分分析两部片子经过时间的历练所呈现的差异;第五部分分析纪录片某些要素使用的持续性,得出它们的相同点;第六部分从两部片子的异同中得出时代赋予纪录片文化和商品双重属性的结论,并且应该双性并重;在文章的最后,对以上分析做出总结与思考。
孙文韬[8](2004)在《戈壁、雪野、烽火台——驾车哈密寻找汉长城》文中研究指明四缸的213,在戈壁雪原上艰难地行进。远远地看到了一个山头上,有个黑点,我们爬到山顶,终于见到了用山石垒砌、中间以树枝拉筋、高宽约五米的烽火台,而寻找汉长城的希望,已是越来越渺茫……
二、戈壁、雪野、烽火台——驾车哈密寻找汉长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戈壁、雪野、烽火台——驾车哈密寻找汉长城(论文提纲范文)
(2)西北出土文献中蕴含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 生态意识的源起与概念 |
(一)生态环境意识的源起 |
(二)对生态环境意识概念的界定 |
(三)本文对生态意识概念的认识 |
三 古代生态环境意识研究概况 |
(一)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古代生态环境意识的研究概况 |
(二)国外学者关于我国古代生态环境意识的研究概况 |
(三)敦煌遗书等出土文献中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概况 |
(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四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五 本文创新点与重点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重点难点 |
第一章 传世文献所见的生态环境思想概述 |
第一节 传世文献所见生态环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一 先民对环境的认识 |
二 夏、商、周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
三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环境意识概述 |
四 传世文献中所见汉至唐五代时期生态思想简述 |
五 传世文献中所见的宋元时期的生态思想简述 |
第二节 我国古代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机构设立概况 |
一 唐以前有关环境保护机构及官员的设置 |
二 隋唐五代及宋元时期有关环境保护机构及官员的设置 |
第二章 西北出土简牍中所见民众生态环境意识 |
第一节 林草植被的种植与保护意识 |
一 《悬泉诏书》中对林草资源保护的内容 |
二 汉代居延边塞生态保护有关记载 |
第二节 对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意识 |
一 西北出土简牍资料中对动物资源的有关记载 |
二 《悬泉诏书》对动物资源保护的内容 |
三 对马牛羊驼等圈养动物的爱惜与管护意识 |
第三节 对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意识 |
一 水利设施的修筑与维护意识 |
二 水利官员的设置 |
第四节 土地资源爱惜与管护意识 |
第五节 《悬泉诏书》中的其他环保内容 |
一 净化空气 |
二 对矿产资源的保护 |
第三章 敦煌资料中蕴含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 |
第一节 对林草植被资源的保护意识 |
一 对青山绿水、花草树木的喜爱和追求 |
二 重视林草植被的种植 |
三 对林草植被的保护意识 |
第二节 对动物资源爱护与管理意识 |
一 动物资源种类的有关记载 |
二 唐宋时期有关动物保护的法令 |
三 祈赛祭祀及对动物资源的爱护 |
四 动物资源的利用与管护意识 |
五 石窟壁画资料中所见对动物资源的珍爱意识 |
第三节 对水资源爱惜与保护意识 |
一 水利设施的修筑与维护意识 |
二 民众关于水的传说及祭祀 |
三 对珍贵水资源的管护意识 |
第四节 敦煌蒙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
一 敦煌蒙书中的“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观 |
二 《百行章》中体现的生态意识 |
第五节 敦煌民俗中体现的生态环境意识 |
一 民间生产风俗中的生态思想 |
二 敦煌写本《解梦书》中体现的生态意识 |
三 敦煌占卜文书中体现的生态意识 |
第六节 敦煌岁时文化中体现的生态环境意识 |
一 元月祭风伯 |
二 二月马祖之祭 |
三 三月祭川原 |
四 三月祭雨师 |
五 四月驼马入草赛神 |
六 四月马骑赛神 |
七 四月结葡萄赛神 |
八 四月赛青苗神 |
九 五月赛驼马神 |
十 五月仲夏雩祀 |
十一 六月赛马神 |
十二 八月马羊赛神 |
十三 八月网鹰 |
第四章 吐鲁番文书中所反映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 |
第一节 吐鲁番地区农作物的种植及其体现出的生态意识 |
一 吐鲁番文书所见的葡萄种植及体现出的生态意识 |
二 吐鲁番文书所见的的蔬菜种植及体现出的生态意识 |
第二节 吐鲁番文书所见对牲畜的管理与爱护意识 |
一 对马匹的管理与爱护意识 |
二 对牛的管理与爱护意识 |
第三节 吐鲁番文书中所见水利灌溉及对水资源的珍视 |
第五章 塔里木盆地文书中所反映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 |
第一节 佉卢文文书中反映出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 |
一 颁行有关法律,保护林木资源 |
二 佉卢文书所见对动物资源的管理与爱护意识 |
三 佉卢文书所见对水资源的管理与爱护意识 |
第二节 楼兰尼雅简纸文书中反映的汉晋时期对水资源的管护意识 |
一 重视农田灌溉的意识 |
二 重视对土地耕耘与耕畜的意识 |
第六章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书中所反映的民众生态意识 |
第一节 林草植被的种植及保护意识 |
第二节 动物资源管理与保护意识 |
一 对国有牧场的管理意识 |
二 对官牧生产的管理意识 |
三 其他有关畜牧方面的管理意识 |
第三节 水资源珍惜与保护意识 |
一 西夏时期水利设施的修筑与维护意识 |
二 《天盛律令》中所反映的农田水利意识 |
第七章 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形成的自然基础、社会环境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简论 |
一 高山与盆地相间,沙漠、戈壁广布 |
二 气候条件与资源 |
三 水资源状况 |
四 荒漠性为主的土壤与生物资源 |
第二节 西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及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简述 |
第三节 历史上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及其原因 |
一 古绿洲的沙漠化及其原因 |
二 对土地无节制、不合理的开发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
三 政治军事形势的剧烈动荡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
四 林草植被的过度砍伐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必然原因 |
五 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八章 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形成与发展演变的思想根源 |
第一节 儒家生态思想的影响 |
一 儒家生态意识的基础“天人合一”理念对民众生态意识的影响 |
二、儒家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主张---------“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的影响 |
第二节 佛教教义的影响 |
一 保护植物资源思想的影响 |
二“众生平等”、“不杀生”思想的影响 |
三 保护和珍惜水资源思想的影响 |
四 保持环境卫生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道教教义的影响 |
一 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 |
二 慈心爱物思想的影响 |
三 知足节欲思想的影响 |
第九章 古代生态环境意识的史鉴意义 |
一 重视国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
二 重视生态环保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
三 重视林草植被保护,大力植树营林 |
四 重视保护野生动物等资源 |
五 重视保护水资源 |
六 重视爱护耕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3)草原玉石之路考察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会宁玉璋王 |
六盘山,西海固 |
条条道路通草原 |
与草原玉石 (丝绸) 之路相关的考察 |
在草原大道中奔驰 |
北上额济纳 |
弱水不弱 |
戈壁古道大穿越 |
公婆泉 |
千里东返一日还 |
(4)河西走廊自助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2.相关理论基础 |
2.1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
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河西走廊旅游资源调查及评价 |
3.1 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概述 |
3.2 河西走廊旅游资源统计 |
3.3 河西走廊旅游资源评价 |
4.河西走廊自助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4.1 河西走廊旅游数据统计分析 |
4.2 河西走廊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
4.2 河西走廊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
5.河西走廊自助旅游产品的开发构想及市场营销 |
5.1 河西走廊自助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
5.2 河西走廊自助旅游产品形象设计 |
5.3 河西走廊自助旅游产品市场营销 |
6.河西走廊自助旅游产品开发支持保障系统 |
6.1 交通及基础设施保障 |
6.2 人力资源保障 |
6.3 开发资金保障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西汉长城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西汉长城的研究现状 |
2、西汉长城的考古调查 |
3、西汉长城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
三 本课题的基本思路、创新与不足 |
1、本课题的基本思路 |
2、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西汉长城修筑的原因 |
第一节 西汉长城修筑的外因 |
一、匈奴侵扰的历史存在 |
二、汉初匈奴侵扰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西汉长城修筑的内因 |
一、军事上的威胁 |
二、心理上的威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汉长城的防御体系 |
第一节 西汉长城的走向 |
一、西汉长城东段走向 |
二、西汉长城中段走向 |
三、西汉长城西段走向 |
第二节 西汉长城的墙体 |
一、墙体的走向 |
二、墙体的保存现状 |
三、墙体的建筑形制 |
第三节 西汉长城的烽燧 |
一、烽燧分布范围和保存现状 |
二、烽燧的形制和作用 |
第四节 西汉长城的障城 |
一、障城的分布范围 |
二、障城的保存现状 |
三、障城的形制和作用 |
第五节 西汉长城的关、关城 |
一、关城的分布范围 |
二、关城的保存现状 |
三、关城的形制建制 |
第六节 西汉长城的堑壕、天田 |
一、堑壕 |
二、天田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汉长城的功能 |
第一节 西汉长城的外防功能 |
一、西汉长城如何实现外防功能 |
二、西汉长城外防功能效果 |
第二节 西汉长城的内防功能 |
一、特殊亡人的类型及影响 |
二、边人易成为“愁苦者”而逃亡的原因 |
三、西汉长城内防功能的实施 |
第三节 西汉长城不具备邮传功能 |
一、西汉的邮传制度 |
二、西汉长城与邮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书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作者简介 |
(6)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沙漠旅游研究特点 |
1.2.4 国内外沙漠旅游研究对比 |
1.2.5 沙漠旅游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
1.3 国内外沙漠旅游景区开发进程与现状 |
1.3.1 国外沙漠旅游景区 |
1.3.2 国内沙漠旅游景区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与沙漠有关的概念 |
2.1.1 沙漠词源考 |
2.1.2 荒漠、沙漠、沙地、沙漠化土地、风沙地貌 |
2.2 沙漠旅游 |
2.2.1 沙漠旅游、荒漠旅游、风沙地貌旅游 |
2.2.2 沙漠旅游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
2.3 沙漠旅游资源 |
2.4 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
第3章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及时空特征 |
3.1 沙漠旅游资源的环境背景 |
3.1.1 中国沙漠分布特征 |
3.1.2 风沙地貌特征 |
3.2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 |
3.2.1 自然旅游资源 |
3.2.2 人文旅游资源 |
3.2.3 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
3.3 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 |
3.3.1 从空间层面 |
3.3.2 从时间层面 |
3.4 沙漠旅游资源分区 |
第4章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
4.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特点 |
4.1.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 |
4.1.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
4.1.3 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开发的类别 |
4.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
4.2.1 数据获取 |
4.2.2 评价及计算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小结 |
第5章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 |
5.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及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
5.1.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 |
5.1.2 沙漠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
5.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模式 |
5.2.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模式 |
5.2.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保护模式 |
5.3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规划设计 |
5.4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理念和措施 |
5.4.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基本理念 |
5.4.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
第6章 敦煌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
6.1 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概况 |
6.2 雅丹地貌美学价值分析 |
6.2.1 传统山水美学分析 |
6.2.2 景观单元要素分析 |
6.2.3 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6.3 雅丹地貌美感度定量评价 |
6.3.1 确定评价因子及权重值 |
6.3.2 评分及计算 |
6.3.3 结果与分析 |
6.3.4 小结 |
6.5 雅丹地貌开发与保护 |
6.5.1 雅丹地貌旅游现状 |
6.5.2 雅丹地貌旅游面临的威胁 |
6.5.3 雅丹地貌旅游开发与保护措施 |
第7章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
7.1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概述 |
7.2 旅游环境容量模型(静态模型)及测算 |
7.2.1 旅游空间容量 |
7.2.2 旅游生态容量 |
7.2.3 旅游经济容量 |
7.2.4 旅游心理容量 |
7.3 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调控 |
7.3.1 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因子分析与确定 |
7.3.2 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措施 |
7.4 旅游环境容量的的动态变化 |
7.5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 |
7.5.1 丹吉林沙漠景区现状和问题 |
7.5.2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策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望长城》与《长城》纪录理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序言 |
一、认识《望长城》与《长城》 |
(一) 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概述 |
(二) 系列高清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之《长城》概述 |
二、《望长城》与《长城》互观存在的差异 |
(一) 观照现实:社会与文化的共鸣 |
1、社会背景:纪录精神与市场为王 |
2、文化形态:主流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
(二) 纪录模式的个性运用 |
1、个人追述式的全景呈现 |
2、"格里尔逊式":貌似倒退的纪录模式运用 |
(三) 纪录理念:人、历史与叙事 |
1、人的关注与人的抽离 |
2、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结构安排差异 |
3、叙事结构和叙事线索的差异:开放与封闭、多元与单一 |
(四) 纪录方法:理念表达的有效手段 |
1、情景再现与现场采访:介入历史的方式不同 |
2、参与与旁观:镜头存在的方式不同 |
3、声音的抉择:全息化与音乐加解说的较量 |
(五) 纪录技术在画质上的表现:模糊与高清 |
三、《望长城》与《长城》互观存在的继承性 |
(一) 对"地图"指示作用的充分认识与运用 |
(二) 电脑特技对逝去事物的再现之功 |
(三) 造型镜头传达无穷之意 |
四、比较之下见分晓 |
(一) 尊重纪录片的文化属性,以多元开放的眼光看待各种流派与风格 |
(二) 重视纪录片的商品属性,实现纪录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
结语 |
附录1《望长城》中超过30秒的表现人物行为的镜头 |
附录2《望长城》第二部《长城两边是故乡》运动镜头展示 |
附录3《望长城》互动镜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戈壁、雪野、烽火台——驾车哈密寻找汉长城(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西段文物保护区划研究[D]. 邹轲.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西北出土文献中蕴含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研究[D]. 赵海莉.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3]草原玉石之路考察手记[J]. 冯玉雷. 丝绸之路, 2015(15)
- [4]河西走廊自助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马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6)
- [5]西汉长城若干问题研究[D]. 黄永美. 西北大学, 2013(09)
- [6]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 董瑞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7]《望长城》与《长城》纪录理念比较研究[D]. 付晶. 云南大学, 2011(04)
- [8]戈壁、雪野、烽火台——驾车哈密寻找汉长城[J]. 孙文韬. 商业时代,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