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促进奶牛高产的最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侯宇[2](2021)在《不同持续时间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热应激预警模型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奶牛热应激是奶牛养殖业的核心问题之一。过去普遍认为奶牛热应激期间产奶量和乳品质的下降是采食量的剧烈下降导致的。然而最近几年的多项研究表明热应激期间采食量的下降只能解释产奶量下降量的35%~61%。为了研究热应激期间奶牛产奶量下降的其他原因,本研究利用环境控制舱对比研究了短期热应激(Short-term heat stress,STHS)和长期热应激(Long-term heat stress,LTHS)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从生理指标、生产性能指标、血液代谢指标、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反刍行为学等多个方面系统研究了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为了准确预警奶牛热应激的出现,本研究探索了奶牛出现热应激时的多个环境因子和9个最为常见的温热指数的阈值并研究了它们的准确性。此外,由于热应激会导致奶牛反刍时间(Ruminant time,RT)的下降,所以本研究以反刍时间的变化为依据,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一种新的奶牛热应激预警模型。研究结果如下:1.与STHS相比,LTHS导致奶牛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下降了17.2%和12.6%,表明LTHS造成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的下降更为严重。与STHS相比,LTHS导致乳蛋白浓度和乳蛋白产量分别下降了6.8%和22.4%。与STHS相比,LTHS降低了血液中葡萄糖(11.6%)和NEFA(13.6%)的浓度以及瘤胃VFA的浓度(29.7%),但升高了MUN(15.1%)、BUN(8.6%)和肌酐(15.4%)的浓度。牛奶酪蛋白的产量与血液中Ile,Met和Tyr的浓度极显着正相关,酪蛋白浓度和血液中Ile的浓度呈显着正相关。血液中Ile、Leu、Val、Met和Tyr的浓度与DMI显着正相关。此外,LTHS导致瘤胃内Bacteroidetes、Prevotellaceae、Bacteroidaceae和Prevotella相对丰度下降。结果说明,DMI的下降可能是STHS奶牛产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瘤胃代谢受损和脂肪组织动员受抑制可能是LTHS导致产奶量进一步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热应激期间乳蛋白浓度和产量的下降与DMI下降造成的血液中Ile、Leu、Met和Tyr的浓度下降有关。2.在牧场收集到的13741组总反刍时间(Total ruminant time,TRT)和对应的环境因子数据,通过分段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热应激会导致TRT下降。TRT的下降可以作为热应激出现的标志。当夏季的日平均温度超过23oC,或日平均相对湿度超过67%,黑球日平均温度超过24oC,日最高辐射强度超过500 W/m2,日累计辐射值超过19MJ/m2,奶牛就会发生热应激。此外,在现有的温热指数中,温湿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与TRT的相关性最高,当THI高于71,奶牛会出现热应激。与其他温热指数相比,THI更适宜作为中国北方奶牛热应激的评价指数。高温环境中白天反刍时间(Day ruminant time,DRT)的下降是导致TRT下降的原因,夜间反刍时间(Night ruminant time,NRT)不会受到热应激的影响。3.利用牧场收集到的8436组TRT和气象数据,在MATLAB平台通过机器学习技术中的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ur,KNN)算法来进行TRT、NRT和DRT预测建模。本试验中TRT,NRT和DRT的K值分别标定为58,48,45。经验证,KNN对TRT,NRT和DRT的预测准确度分别是0.6171,0.2798和0.8138。根据热应激导致的TRT的下降程度,可将热应激分为以下四类:当TRT≥534 min/d,奶牛无热应激;当506 min/d≤TRT<534 min/d,奶牛轻度热应激;当469 min/d≤TRT<506 min/d,奶牛中度热应激;当TRT<469 min/d,奶牛重度热应激。KNN算法适用于TRT和DRT的预测,通过KNN对TRT的预测可实现对热应激的预警。
谢云怡[3](2021)在《不同饲料效率奶牛的瘤胃微生物功能和乳腺氨基酸代谢差异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奶牛饲养业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最大。随着玉米和豆粕等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饲料成本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奶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也导致规模化牧场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改善奶牛的饲料效率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宏观上还可以缓解饲料用粮的供需矛盾,因此,提升奶牛饲料利用效率对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围绕奶牛饲料效率已有众多研究,主要是通过日粮配方、使用添加剂等营养调控途径改善奶牛饲料效率,但对影响饲料效率的奶牛内在因素仍不甚明了。本研究首先分析奶牛饲料效率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选择高效奶牛与低效奶牛,从瘤胃发酵层面并结合宏基因组学技术探究不同饲料效率奶牛的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差异,并从乳腺氨基酸代谢角度并结合代谢组学技术揭示奶牛乳腺氨基酸代谢的差异,从而解析影响奶牛饲料效率的瘤胃微生物学与乳腺代谢机制。1.奶牛饲料效率与泌乳性能的个体差异(Part 1)选取53头泌乳性能一致并具有较高乳蛋白产量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泌乳天数=153±20.3 d,奶产量=37.5±5.26 kg/d,乳蛋白率=3.28±0.17%,体重=634±85.8 kg)进行饲养试验,预饲期7 d,正试期50 d。试验期间每天记录干物质采食量(DMI)和产奶量,在第24 d及第49 d采集尾静脉血液用于血液生化参数测定,采集粪样用于测定表观消化率,粪样和尿样用于分析能量代谢和氮代谢。根据回归模型估测预期采食量,用实测采食量减去预期采食量得到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当实测采食量低于预期采食量即RFI为负值时,表明饲料效率较高,反之亦然。在统计功效99.9%下,选择RFI最低与最高的奶牛各13头,作为高效组和低效组,开展后续分析。结果发现,奶牛群体存在明显的饲料效率个体差异。高效组与低效组奶牛奶产量(P=0.66)无显着差异,但高效组奶牛DMI显着低于低效组(24.4 vs.27.1kg/d,P<0.01),高效组与低效组奶牛的牛奶饲料比分别为1.42 kg/d与1.25 kg/d(P<0.01),RFI分别为-1.37 kg/d与1.37 kg/d(P<0.01)。高效组奶牛血液尿素氮有低于低效组牛的趋势(P=0.10);与低效组奶牛相比,高效组牛干物质消化率(P<0.01)、粗蛋白消化率(P=0.03)、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P=0.02)及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P=0.03)较高。高效组奶牛消化能(P<0.01)、代谢能(P=0.01)、泌乳净能占总能比率(P<0.01)均极显着高于低效组牛;高效组奶牛的氮(N)摄入量有低于低效组奶牛的趋势(P=0.08),粪N排放量(P=0.02)以及粪N占总摄入N的比例(P=0.03)较低,牛奶N占总摄入N比例极显着高于低效牛(P=0.02)。可见,高效组奶牛倾向于将较多的能量、氮用于泌乳,而低效牛则有较多的能量与氮从粪中和尿中排放。以上结果提示,奶牛饲料效率的差异与消化率和能量代谢、氮代谢变化有关,因此后续着重围绕与消化代谢相关的重要器官,即瘤胃和乳腺开展深入研究。2.不同饲料效率奶牛乳蛋白前体物与瘤胃微生物差异分析(Part 2)利用Part 1中的高效奶牛与低效奶牛,试验期第49天采集瘤胃液分析发酵参数,结合尿样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同时利用宏基因组学分析,分析瘤胃微生物组成与功能。结果发现,高效牛瘤胃乙酸(P=0.10)、丁酸(P=0.10)和戊酸浓度(P=0.08)有较低的趋势,但是异戊酸浓度(P=0.09)、丙酸摩尔浓度比(P=0.09)有较高趋势,异丁酸(P=0.05)、异戊酸摩尔浓度比(P<0.01)高于低效组,提示较高的产能潜力,而且异戊酸和异丁酸可为合成支链氨基酸提供前体物;MCP生成量和代谢蛋白(MP)产量无显着的组间差异(P>0.10),但高效奶牛有较高的乳蛋白与MP之比(45.4%vs.40.4%,P=0.02),表明高效组奶牛可代谢氨基酸合成牛乳氨基酸能力较强。基于宏基因组学,通过瘤胃微生物功能分析以及物种与功能的关联分析,发现与高效牛相比,低效牛瘤胃微生物降解碳水化合物的功能较强,可能产生较多的丙酮酸等中间代谢产物,并且低效组奶牛有较高的产丁酸微生物物种丰度和较高的丁酸代谢丰度,但与此同时该组奶牛产甲烷菌种和甲烷代谢的丰度也较高,表明丙酮酸可能倾向于生成丁酸和甲烷。与低效组奶牛相比,高效组奶牛瘤胃中与丙酸生成相关的编码酶基因丰度较高,以及在该组中较高的丙酸摩尔比例,提示高效奶牛倾向于将丙酮酸生成丙酸,从而提高产能的高效性。此外,几种Lachnospiraceae科物种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群体感应通路显着相关,这些物种可能是影响饲料效率差异的关键微生物。3.不同饲料效率奶牛乳腺代谢差异分析(Part 3)利用Part 1中的高效奶牛与低效奶牛,采集试验期第49-50 d的牛奶、尾动脉及腹腔乳静脉血样测定氨基酸含量,并利用乳腺动静脉血和牛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发现,与低效组奶牛相比,高效组奶牛动脉中必需氨基酸(EAA,P=0.06)、支链氨基酸(BCAA,P=0.10)和总氨基酸(P=0.07)浓度有较低的趋势。流经乳腺的血流量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0.10)。高效组奶牛EAA(P=0.07)、BCAA(P=0.10)和总氨基酸(P=0.08)的动静脉差有低于低效组奶牛的趋势,乳腺摄取EAA(P=0.09)、BCAA(P=0.09)和总氨基酸(P=0.10)量也有较低的趋势。但乳腺摄取与牛奶产出之比(U:O比)高效组奶牛的EAA(P=0.08)、BCAA(P=0.07)以及总氨基酸(P=0.09)都有低于低效组趋势,表明高效组奶牛将更多氨基酸用于合成乳蛋白。代谢组学分析结果发现,在动脉血清中共鉴定出14种差异代谢物,其中有4种物质的相对浓度在高效奶牛中较高;乳静脉血清共鉴定出19个显着差异的代谢物,其中13个差异代谢物的相对浓度在高效奶牛中显着较高;牛奶中共鉴定出16种差异代谢物质,其中2种物质的相对浓度在高效奶牛中较高。通路分析发现,奶牛可通过尿素循环、三羧酸循环相关通路及其物质影响乳腺的能氮代谢,进而引起饲料效率的差异;不同饲料效率奶牛乳腺主要的差异代谢通路为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低效组奶牛的动静脉中氨基酸类代谢物浓度较高,且牛奶中尿素含量较高,提示低效牛乳腺氨基酸利用效率较低。综上所述,奶牛群体在饲料效率上存在显着的个体差异。高效组奶牛倾向于将分配较多的能量与氮用于泌乳,而低效牛倾向于排放较多的能量与氮与粪尿中。高效奶牛消化率较高,瘤胃微生物倾向于生成较高比例的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而低效牛瘤胃微生物降解碳水化合物功能较强,中间代谢产物多用于产生丁酸和甲烷。在代谢层面,高效组奶牛转化代谢蛋白为乳蛋白的效率较高,其乳腺氨基酸摄取量与牛奶产出量之比较低,说明其乳腺合成蛋白质效率较高。不同饲料效率水平的奶牛可能通过尿素循环、三羧酸循环相关通路及其物质影响乳腺代谢,进而导致饲料效率的差异。本研究从奶牛瘤胃微生物、乳腺代谢角度揭示了影响奶牛饲料效率的相关机制,为提升奶牛饲料效率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柴青宇[4](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李胜利,郝阳毅,王蔚,王雅晶[5](2020)在《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与健康养殖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产期奶牛消化代谢病高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奶牛健康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和胃肠道健康角度进行综述,阐明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分子机制及面临的挑战,揭示围产期奶牛胃肠道功能及其微生物区系变化的潜在规律,指明围产期奶牛营养调控方向,为我国围产期奶牛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吕佳颖,王二旦,郝阳毅,李胜利[6](2021)在《奶牛非饲草来源纤维营养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非饲草来源纤维(NFFS)对奶牛的营养作用和生理影响及其机理进行了综述,主要从NFFS部分替代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瘤胃草垫层和瘤胃发酵的影响,以及NFFS部分替代精料对饲料效率、生产性能和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奶牛生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NFFS饲料在奶牛饲粮中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欧阳佳良[7](2020)在《泌乳奶牛瘤胃内褪黑素的昼夜节律及其对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肠道激素不仅可以通过生物节律调控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和免疫机制,还能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从而调控宿主。但是目前有关反刍动物瘤胃内激素及其与微生物之间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泌乳奶牛体内与体外瘤胃内褪黑激素与瘤胃细菌群体结构的变化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探究瘤胃内激素的分泌规律及其对瘤胃细菌种属的影响。试验一、泌乳奶牛瘤胃液褪黑素,生长激素、促乳素的昼夜变化规律探索本部分试验主要探索了泌乳奶牛瘤胃液中褪黑素(MLT),生长激素(GH)、促乳素(PRL)等浓度的昼夜变化趋势,并分析了与血清、唾液中相应激素的变化关系。选取体重、胎次、泌乳性能等都相似的6头中期泌乳奶牛,分别在02:00、10:00、18:00(1st d)和06:00、14:00、22:00(2nd d)采集血液、唾液和瘤胃液,检测以上三种激素的浓度。结果表明,血清、唾液和瘤胃液中MLT浓度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都较符合Cosine生物钟的变化规律:无光照(Dark)时MLT浓度显着高于有光照(Light)时的MLT浓度(P<0.05);血清、唾液和瘤胃液中MLT的PCA分析表明瘤胃内MLT来源于血液的可能性大于唾液的可能性;而相关性分析显示只有血清中的MLT与瘤胃液中的MLT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34,P=0.042)。另外,血清和瘤胃液中GH不受时间影响(P>0.05),但是唾液中06:00时GH浓度显着高于02:00、14:00和18:00时的GH浓度(P<0.05);唾液中PRL浓度不受时间影响(P>0.05),但不同时间点血清和瘤胃液中的PRL浓度差异显着(P<0.05),且二者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本部分试验结果表明,瘤胃内含有褪黑素,而且其昼夜变化趋势符合生物钟的变化规律,受光照-黑暗周期的影响;瘤胃内同时也会有GH和PRL,但并不呈现昼夜变化趋势。试验二、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其菌群结构的昼夜变化相关性研究本部分试验主要在获得瘤胃MLT具有日节律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泌乳奶牛瘤胃菌群的昼夜变化规律,并筛选与MLT昼夜变化规律相关的微生物。试验方法同试验一,即选取体重、胎次、泌乳性能等都相似的6头中期泌乳奶牛,分别在02:00、10:00、18:00(1st d)和06:00、14:00、22:00(2nd d)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并进行16S扩增子测序分析菌群结构。结果表明,Dark和Light时的瘤胃菌群结构具有显着的差异,且Dark时的Shannon指数显着高于Light时的Shannon指数(P<0.05),符合Cosine生物钟节律(r2=0.933);而非参数检验JTKCYCLE分析发现瘤胃菌群中4.6%可识别OTU具有显着的昼夜节律(P<0.05);瘤胃发酵pH值、NH3-N和MCP含量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且NH3-N对瘤胃菌群结构有显着贡献(P<0.05),MLT和戊酸也对瘤胃菌群结构有明显的贡献。微生物丰度差异分析发现Preteobacteria和Succinivibrionaceae在Dark时的相对丰度显着低于Light时的丰度,而Bacteroidetes和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都在Dark时显着高于Light时(P<0.05);OTU1、OTU2823、OTU2330(都为unidentified Succinivibrionaceae)和OTU48(Prevotellaceae科)、OTU157(undentified Prevotellaceae)对菌群结构有重要的影响,且OTU1、OTU2823、OTU2330相对丰度的昼夜规律与瘤胃MLT昼夜规律相反,而OTU48和OTU157相对丰度昼夜变化规律与瘤胃MLT昼夜变化规律一致。本部分试验结果表明,部分瘤胃细菌及其发酵参数也具有昼夜节律,且光暗或者MLT对Prevotellaceae和Succinivibrionaceae科的相对丰度有显着影响。其中,Succinivibrionaceae科相对丰度昼夜规律与MLT昼夜规律相反,而Prevotellaceae科相对丰度昼夜规律与MLT昼夜规律一致。试验三、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部分试验旨在通过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技术验证MLT与瘤胃菌群之间的关系。分别设置人工唾液+标准MLT溶液(CK0组)、人工唾液+瘤胃液(CK1组)以及人工唾液+瘤胃液+标准MLT溶液(MLT组),体外模拟培养24 h,分别于培养0、4、8、12、16、20、24 h采集培养液分析MLT浓度以及CK1和MLT组中的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菌群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培养的时间和处理都对培养液中的MLT浓度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且CK1和MLT组褪黑素降解速率比CK0组的快(P<0.05);CK1组与MLT组菌群α、β多样性以及瘤胃发酵参数差异均不明显,但Shannon指数都在12 h最低,也都符合Cosine生物钟规律(r2分别为0.872和0.910);菌群差异分析发现 MLT 组的 Bateroidetes、Bacteroidia、Bacteroidiales和Prevotella1丰度显着高于 CK1组(P<0.05),而 CK1 组中 Kiritimatiellaeota、Kiritimatiellae 和 WCHB141 显着高于MLT组(P<0.05);随机森林分析CK1和MLT组中大多数能够代表MLT的微生物都属于Bacteroidales,且共同具有代表性的OTU395和OTU365都属于Prevotellaceae。相关性分析表明Prevotellaceae、Prevotella 1与MLT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P<0.05),而且MLT显着提高了 Prevotellaceae、Prevotella 1的相对丰度,却降低了Succinivibrionaceae、unidentified Succinivibrionaceae、Ruminobacter和Succinivibrionaceae UCG-002的相对丰度(P<0.05);菌群功能预测分析中,MLT显着降低了菌群细胞运动和分泌、阿特拉津降解、磷酸代谢以及蛋白质加工等相关功能,而且 Bacteroidetes、Bacteroidia、Bacteroidales、Prevotellaceae、Prevotella 1 和Succinivibrioaceae、unidentified 与这些通路也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本部分试验结果表明,MLT对体外培养瘤胃菌群α、β多样性没有影响,且瘤胃细菌在体外培养时可能仍然具有生物节律性;MLT对Bacteroidetes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能够提高体外培养液中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但降低Succinivibrionaceae的相对丰度。综上:1)泌乳奶牛的瘤胃内含有褪黑素,而且其浓度符合昼夜生物节律;瘤胃液中的pH值、氨氮浓度和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以及4.6瘤胃细菌也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2)体外试验表明,培养液中瘤胃菌群及其发酵参数没有受MLT浓度的影响,但是部分瘤胃细菌可能本身就具有生物节律。3)体内、外试验都表明,瘤胃液MLT与Prevotellaceae和Succinivibrionaceae有一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MLT能够提高Prevotellaceae和Prevotella 1 的相对丰度,而降低 Succinivirobrionaceae、unidentified Succinivirobrionaceae、Ruminobacter 和 Succinivirobrionaceae UCG-002 的相对丰度,但其具体的影响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4)光暗周期或可通过影响MLT调控Bacteroidetes尤其是Prevotella以及Succinivibrionaceae的丰度进而影响瘤胃菌群的阿特拉津降解、细胞运动和分泌、磷酸代谢、蛋白质折叠、加工以及赖氨酸生物合成等相关功能,最终调节泌乳奶牛的泌乳性能。
阿茹娜[8](2020)在《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规范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系,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南澳洲教育证书的中学课程体系包含较为严密的学业评价制度,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研究南澳洲的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可为我国当前生物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以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式与命题提供借鉴。选择澳大利亚南澳洲教育证书(South Austral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SACE)课程体系及生物学课程学业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作为研究手段,通过翻译SACE生物学课程学科大纲、近三年生物学考试试卷、成绩报告以及其他生物学科学业评价材料,并查阅相关官方网站,充分了解南澳洲教育证书制度、SACE高中课程体系、生物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等,与我国进行多维比较分析,包括高中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高中生物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生物学考试试卷。总结出其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的特点:SACE课程体系覆盖多领域学科,注重生活实际与学生职业发展;设置学前指导类课程,帮助学生有规划地实施选课;生物学科以能力发展为宗旨,关注科学与人类的关系,对传染病、遗传进化内容的学习提出更高要求;大纲呈现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源广泛,利用性强;学业评价多元化、规范化,“校内+校外”多维度检测学生学业成就;命题情境聚焦生命科学史和生物发展史,服务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主观题以问答题的形式注重考核归纳概括和创造性思维水平;成绩报告信息丰富,深入分析学生学业发展症结。
樊韵雅[9](2020)在《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改革发轫于农村,农村改革启端于土地。土地作为农民最可靠的生存依托,是农村经济、农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土地流转政策滥觞于农村土地实践中,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新举措,在发展规模化经营取得相当成效,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大规模土地流转典型,在实践中各级政府有序配合,为最大限度平衡流转户与经营方两者利益关系、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县级政府制定合理政策与规章,基层政府积极执行相关政策,营造良好流转秩序与环境,加强在县域内农村地区土地流转政策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并出台相应流转户的生活保障政策以解决后顾之忧,实现了在朱顶镇、新集镇、头铺镇三个乡镇累计近十万亩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秋实草业公司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是政府主导型流转的一次较为典型的实践探索,在拉动乡镇地区农民就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方面成为巨大推力。作为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的典型,本文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土地流转理论,以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为调研对象,分析在土地流转中当地政府、流转农户、经营方三者的联系,并对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草业公司、农业相关部门、以流转户三方的实地调研与访谈收集土地流转的现状,并分析得出当前存在诸多制约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因素,包括与企业方与流转户纠纷矛盾问题、土地流转价格机制不完善、草业公司流转形式进退两难问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认识不足等方面问题,阻碍了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并通过对上述现状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资金帮扶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规范价格健全土地流转价格机制、政策倾斜完善流转户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宣传建设中介服务体系以及适度流转出台优惠帮扶政策等,以期推动秋实草业公司今后土地流转的发展。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前两章节阐明了选题背景、研究内容、意义、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介绍了土地流转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第三章是秋实草业公司基本情况、经济状况以及土地流转现状;第四章是对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流转户与企业间的纠纷矛盾问题、土地流转价格机制不完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问题、农村对土地流转政策认识不充分问题等;第五章根据上述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六章进行总结。
刘忠超[10](2019)在《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奶业生产的主体。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进,对奶牛的养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依靠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奶牛养殖的科学管理水平。在奶牛养殖中,奶牛发情的及时准确鉴定可以使奶牛适时受孕,提高奶牛的受孕率,缩短产犊间隔,提升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传统奶牛发情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观察,费时费力,检出效率低,基于计步器的监测手段单一、准确率较低、奶牛的隐性发情难以监测、传统的机器视觉方法对奶牛发情识别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较差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提高奶牛发情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目标,对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及电阻值的无线远程监测、复杂环境下奶牛视频图像的增强,以及基于机器视觉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针对单一计步器监测奶牛发情存在移动性和实时性较差、准确率低及漏检、错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方案。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和三轴加速度计采集奶牛体温和运动量,通过ZigBee网络、RS485总线和Modbus通信协议实现了奶牛发情体征的无线远距离传输,并开发了奶牛发情体征上位机实时监测系统,完成了奶牛体温和运动量的实时监测、存储和历史数据查询。基于HTTP协议实现了奶牛发情体征数据到云服务器平台的上传,设计了云服务器平台和微信公共平台的通信,实现了手机微信客户端对奶牛发情体征的实时远程监测。测试结果表明,体征采集终端温度测量误差在±0.2℃以内,ZigBee网络在奶牛养殖场100m范围内数据丢包率低于2.33%,上位机监控端到云端以及移动平台端数据传输稳定,无丢包现象发生。(2)针对单一运动量预测奶牛发情检出率低,提出了融合体温和活动量的奶牛发情预测模型。通过对奶牛体温和活动量发情体征参数的采集,分析了奶牛发情期和间情期的典型体征特征,提出了以情期显着窗口内的3个时间片单元运动量和体温作为发情判断的特征向量,建立了奶牛发情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奶牛发情预测模型对测试样本检测的准确率为89.47%,误判率为3.70%,能以较高的准确率检测出奶牛的发情。(3)针对活动量和非接触式视频分析方法难以实现奶牛隐性发情监测的问题,根据奶牛发情时阴道粘液生理特征的变化,提出基于奶牛阴道粘液电阻变化的奶牛发情监测方案。创新性设计了由黄铜电阻探头、8爪防滑装置构成的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实现了奶牛阴道电阻值的准确采集。开发了阴道电阻值ZigBee网络传输系统及上位机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奶牛阴道电阻的精确采集和远程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植入式电阻传感器节点可以±2%精度测定1Ω1kΩ范围的电阻,24h内电阻值最大波动为2Ω,而奶牛发情期与间情期阴道电阻变化在100Ω以上,传感器测量精度较高;在7.4V/6500mAh锂电池能量供应下可连续工作38d,在450m2奶牛养殖区内,ZigBee网络数据发送成功率在98.5%以上,能够精确、实时监测奶牛阴道电阻值的变化,可实现奶牛发情的及时鉴定。(4)针对基于视频分析的奶牛发情监测由于天气及光线等原因引起奶牛视频图像降质、导致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域分解的复杂环境下奶牛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双域滤波图像去噪,对输入图像进行低频图像和高频图像分解;其次,根据贝叶斯估计得到不同高频图像的小波阈值,利用改进的Garrote阈值函数进行小波去噪,并结合伽马变换对去噪的高频图像进行矫正,实现对高频图像的滤波和对比度调整;随后,通过暗通道先验算法对低频图像进行去雾,并结合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对去雾后整体偏暗的低频图像图像进行增强,进一步提高对比度和整体亮度;最后,将处理后的高频和低频图像进行重构,得到最终增强图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对复杂环境下奶牛图像有效去噪、增强整体和细节信息、改善图像视觉效果等,为基于机器视觉的奶牛发情行为自动识别提供良好的供试样本,从而实现奶牛发情的24h无接触实时监测。(5)针对现有奶牛发情人工检测费时费力、计步器接触式检测会使奶牛产生应激行为等问题,根据奶牛发情的外部爬跨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方法,构建了32×32-20c-2s-50c-2s-200c-2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奶牛发情行为识别准确率为98.25%,漏检率为5.80%,误识别率为1.75%,平均单帧图像识别时间为0.257s,可实现奶牛爬跨发情行为的无接触、实时、高精度识别。
二、国内外促进奶牛高产的最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促进奶牛高产的最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不同持续时间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热应激预警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热应激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1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
1.1.1 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
1.1.2 热应激对奶牛乳成分组成的影响及机制 |
1.1.3 热应激对乳腺的影响及机制 |
1.2 奶牛热应激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2.1 多种奶牛温热环境评价指数的来源 |
1.2.2 奶牛最佳温热指数的探索 |
1.2.3 温热指数未来的发展方向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比较短期热应激和长期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动物与试验设计 |
2.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
2.2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3 试验结果 |
2.3.1 STHS和LTHS对奶牛生理参数及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
2.3.2 STHS和LTHS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组成的影响 |
2.3.3 STHS和LTHS对血液中代谢物的影响 |
2.3.4 STHS和LTHS对奶牛饮水量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2.3.5 STHS和LTHS对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热应激奶牛乳蛋白浓度和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关系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动物与试验设计 |
3.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
3.2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HS阶段和恢复阶段奶牛生理参数以及DMI的变化 |
3.3.2 HS阶段和恢复阶段奶牛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 |
3.3.3 HS阶段和恢复阶段奶牛血液中AA和葡萄糖浓度的变化 |
3.3.4 奶牛血液游离AA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 |
3.3.5 奶牛血液游离AA与DMI以及蛋白质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 |
3.3.6 蛋白质生产指标和血糖浓度与DMI以及蛋白质代谢相关产物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热应激对泌乳奶牛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动物与试验设计 |
4.1.2 样品采集 |
4.1.3 观测指标及方法 |
4.1.4 生物信息分析 |
4.2 数据统计 |
4.3 试验结果 |
4.3.1 瘤胃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 |
4.3.2 不同持续时间的HS对门水平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4.3.3 不同持续时间的HS对科水平上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4.3.4 不同持续时间的HS对属水平上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奶牛热应激预警模型 |
5.1 原始数据采集 |
5.1.1 数据采集区域和气候模式 |
5.1.2 数据采集及方法 |
5.2 试验动物与管理 |
5.3 数据统计分析及结果 |
5.3.1 数据预处理 |
5.3.2 分析方法及结果 |
5.4 夏季奶牛反刍时间预测模型的建立 |
5.4.1 模型参数标定 |
5.4.2 预测模型精度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创新点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下一步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不同饲料效率奶牛的瘤胃微生物功能和乳腺氨基酸代谢差异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与符号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奶牛乳蛋白的合成 |
1 乳蛋白的组成 |
2 乳蛋白的合成 |
3 影响乳蛋白合成的因素 |
第二节 奶牛饲料效率 |
1 饲料效率的意义 |
2 饲料效率的评价方法 |
3 影响饲料效率的因素 |
第三节 影响剩余采食量的生理因素 |
1 采食行为 |
2 消化吸收 |
3 营养代谢 |
4 其他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奶牛饲料效率与泌乳性能的个体差异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2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 |
1.3 试验分组与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牛群基础信息 |
2.2 不同饲料效率奶牛生产性能 |
2.3 不同饲料效率奶牛能量代谢与氮代谢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饲料效率奶牛乳蛋白前体物与瘤胃微生物差异分析 |
第一节 瘤胃发酵参数、乳蛋白前体物的生成与利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2 样品的采集及保存 |
1.3 瘤胃液发酵参数的测定 |
1.4 微生物蛋白和代谢蛋白的估测 |
1.5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瘤胃发酵参数 |
2.2 瘤胃微生物蛋白与小肠代谢蛋白产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宏基因组探究不同饲料效率奶牛瘤胃微生物差异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1.3 瘤胃内容物组成与功能分析 |
1.4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泌乳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 |
2.2 宏基因组测序结果 |
2.3 瘤胃差异微生物 |
2.4 瘤胃微生物功能 |
2.5 瘤胃微生物代谢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饲料效率奶牛乳腺氨基酸代谢差异分析 |
第一节 乳腺氨基酸代谢与利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1.3 奶样和血样氨基酸的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动静脉血清游离氨基酸 |
2.2 动静脉血清氨基酸浓度差及动脉氨基酸供应量 |
2.3 乳腺氨基酸利用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不同饲料效率奶牛乳腺氨基酸的代谢差异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1.3 试验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乳静脉血清代谢组数据 |
2.2 差异代谢物 |
2.3 差异代谢通路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第一节 不同饲料效率奶牛瘤胃消化和乳腺氨基酸代谢差异 |
第二节 影响奶牛饲料效率的瘤胃微生物学与乳腺代谢机制 |
全文结论、提示、创新点及后续展望 |
一、全文结论与提示 |
二、创新点 |
三、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与健康养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异常的诱发因素及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1.1 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异常的诱发因素 |
1.2 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异常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2 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分子机制 |
2.1 体脂动员加剧 |
2.2 糖异生代谢旺盛 |
2.3 肝脏胆固醇代谢加剧 |
2.4 调控糖脂代谢新机制探索 |
3 围产期奶牛胃肠道生理变化与挑战 |
3.1 胃肠道菌群变化 |
3.2 新产牛瘤胃酸中毒 |
4 围产期奶牛营养调控与胃肠道健康管理 |
4.1 营养添加剂在围产期奶牛上的应用 |
4.2 菌群移植和饲粮营养水平调控DMI |
4.3 围产期奶牛胃肠道健康管理 |
5 小结 |
(6)奶牛非饲草来源纤维营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NFFS部分替代饲草对奶牛的影响 |
1.1 对消化率和干物质采食量(DMI)的影响 |
1.2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1.3 对瘤胃草垫层和行为的影响 |
1.4 对瘤胃液pH、瘤胃菌群和发酵模式的影响 |
2 NFFS部分替代精料对奶牛的影响 |
2.1 对饲料效率的影响 |
2.2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 对乳品质的影响 |
2.4 对SARA动物瘤胃液pH、肠道黏膜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
3 合理利用NFFS的建议 |
4 小结 |
(7)泌乳奶牛瘤胃内褪黑素的昼夜节律及其对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暗周期、生物节律与激素之间的关系 |
1.2.2 光暗周期与生物节律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
1.2.3 肠道激素与肠道微生物、宿主以及生物节律之间的关系 |
1.2.4 瘤胃激素和瘤胃微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
1.3 试验假说及内容 |
1.3.1 试验假说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泌乳奶牛瘤胃液褪黑素,生长激素、促乳素的昼夜变化节律探索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动物及饲养 |
2.2.2 样品采集 |
2.2.3 光照强度、湿度、温度的测定 |
2.2.4 激素浓度测定 |
2.2.5 统计分析 |
2.3 试验结果 |
2.3.1 试验泌乳牛产奶量 |
2.3.2 试验泌乳牛采食量 |
2.3.3 不同采样时间点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 |
2.3.4 血清、唾液及瘤胃液中GH浓度的昼夜变化规律 |
2.3.5 血清、唾液及瘤胃液中PRL浓度的昼夜变化规律 |
2.3.6 血清、唾液及瘤胃液中MLT的昼夜变化规律 |
2.3.7 光照与黑暗对GH、PRL和MLT的影响 |
2.3.8 PCA主效应分析 |
2.3.9 唾液、血清和瘤胃液中的GH、PRL和MLT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血清、唾液和瘤胃液GH浓度变化规律 |
2.4.2 血清、唾液和瘤胃液PRL浓度变化规律 |
2.4.3 血清、唾液和瘤胃液MLT浓度变化规律 |
2.5 小结 |
第3章 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其菌群结构的昼夜变化相关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动物与瘤胃液采集 |
3.2.2 瘤胃参数测定 |
3.2.3 瘤胃微生物16S rDNA序列V3-V4区扩增子测序 |
3.2.4 统计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 |
3.3.2 微生物昼夜节律分析 |
3.3.3 门、科水平上物种相对丰度 |
3.3.4 瘤胃发酵参数 |
3.3.5 db-RDA微生物环境因子分析 |
3.3.6 LEfSe(LDA Effect Size)分析组间差异 |
3.3.7 随机森林(RandomForest)分析 |
3.3.8 Network分析 |
3.3.9 微生物相对丰度变化曲线 |
3.4 讨论 |
3.4.1 瘤胃发酵参数的昼夜变化规律 |
3.4.2 瘤胃菌群丰富度及其多样性的昼夜变化规律 |
3.4.3 MLT对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发酵底物 |
4.2.2 试验动物及瘤胃液采集 |
4.2.3 人工唾液的配制 |
4.2.4 标准MLT溶液的配制 |
4.2.5 接种及体外培养 |
4.2.6 培养液中MLT浓度的测定 |
4.2.7 培养液瘤胃发酵参数的测定 |
4.2.8 CK1组和MLT组培养液16S扩增子测定 |
4.2.9 统计分析 |
4.3 试验结果 |
4.3.1 MLT浓度变化 |
4.3.2 瘤胃发酵参数变化 |
4.3.3 Alpha和Beta多样性比较 |
4.3.4 门、科水平上物种丰度分析 |
4.3.5 LEfSe分析 |
4.3.6 RandomForest分析 |
4.3.7 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与MLT相关分析及其丰度曲线 |
4.3.8 褪黑素对体外培养液Prevotellaceae相对丰度的影响 |
4.3.9 琥珀酸弧菌丰度曲线 |
4.3.10 褪黑素对体外培养液Succinivibrionaceae的影响 |
4.3.11 体外发酵菌群功能预测通路差异分析 |
4.3.12 差异微生物与差异通路及瘤胃发酵参数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MLT处理对体外发酵MLT浓度变化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4.4.2 MLT对体外发酵瘤胃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4.4.3 MLT对Prevotella和Succinivibrioaceae的影响 |
4.4.4 MLT对菌群预测功能的影响 |
4.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澳大利亚高中毕业证书与南澳洲教育证书 |
第一节 澳大利亚高中毕业证书概述 |
第二节 南澳洲教育证书概述 |
第二章 南澳洲教育证书课程体系 |
第一节 SACE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测 |
第二节 SACE课程体系特点阐析 |
第三章 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课程学科大纲 |
第一节 生物学学科能力与学业要求 |
第二节 SACE生物学科课程内容阐析 |
第四章 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课程学业评价体系 |
第一节 SACE生物学课程第一阶段学业评价 |
第二节 SACE生物学课程第二阶段学业评价 |
第三节 SACE生物学课程学业评价体系特点阐析 |
第五章 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科外部考试 |
第一节 SACE生物学科外部考试试卷结构阐析 |
第二节 SACE生物学科外部考试考查内容阐析 |
第三节 SACE生物学科外部考试命题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启示 |
附录1 校内评价案例 |
附录2 校内评价案例 |
附录3 校内评价案例 |
附录4 SACE2019 年生物学考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土地流转 |
二、土地流转的模式 |
第二节 理论来源 |
一、土地产权理论 |
二、地租理论 |
三、规模经济理论 |
第三章 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现状 |
第一节 五河县秋实草业现代牧业公司基本情况 |
一、基本信息 |
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现状 |
一、流转规模 |
二、流转价格 |
三、流转模式 |
四、流转趋势 |
第四章 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第一节 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
一、流转户与企业间的矛盾 |
二、流转价格机制不完善 |
三、流转户社会保障问题 |
四、草业流转形势进退两难 |
五、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认识不充分 |
第二节 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风险防范缺失经营不善,费用拖欠 |
二、缺少规范的价格机制协议合同 |
三、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 |
四、流转面积过大,企业把控难度大 |
五、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咨询体系缺失 |
第五章 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资金帮扶,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 |
一、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 |
二、健全土地纠纷调解服务体系 |
第二节 规范价格,健全土地流转价格机制 |
第三节 政策倾斜,完善流转户社会保障机制 |
第四节 加强宣传,建设中介服务体系 |
一、加强宣传力度,普及土地流转政策 |
二、强化交流互通,建设中介服务体系 |
第五节 适度流转,妥善帮扶出台优惠政策 |
一、加大土地流转奖补 |
二、提高信贷扶持力度 |
三、强化科学技术扶持 |
四、适度流转,完善退地补偿政策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现状调研访谈录音 |
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历年成本与收益 |
朱顶镇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情况统计表 |
新集镇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情况统计表 |
头铺镇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情况统计表 |
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2011-2017 奖补情况统计表 |
五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
致谢 |
(10)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奶牛发情体征 |
1.2.2 奶牛发情监测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奶牛体征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2.2.2 体征监测系统结构与功能 |
2.3 奶牛体征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2.3.1 发情体征采集节点硬件设计 |
2.3.2 ZigBee无线模块 |
2.3.3 体温采集模块 |
2.3.4 运动量采集模块 |
2.3.5 采集节点电源模块 |
2.3.6 发情体征接收终端设计 |
2.3.7 STM32 控制器 |
2.3.8 RS485 现场总线 |
2.4 系统软件设计 |
2.4.1 下位机体征采集软件设计 |
2.4.2 上位机发情体征监测软件设计 |
2.4.3 微信开放平台设计 |
2.5 系统测试与奶牛发情预测 |
2.5.1 温度测量准确性试验 |
2.5.2 网络丢包率测试 |
2.5.3 远程上位机和移动平台测试 |
2.5.4 手机微信客户端测试 |
2.5.5 融合体温和运动量的奶牛发情预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与无线监测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3.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3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3.1 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设计 |
3.3.2 终端节点设计 |
3.3.3 无线传输网络设计 |
3.3.4 终端节点和协调器封装实现 |
3.3.5 终端节点奶牛尾部固定及应激分析 |
3.4 系统软件设计 |
3.4.1 系统工作流程 |
3.4.2 上位机监测软件设计 |
3.4.3 发情预警系统设计 |
3.5 试验与结果分析 |
3.5.1 电阻测量准确性试验 |
3.5.2 电阻测量稳定性试验 |
3.5.3 系统可靠性试验 |
3.5.4 终端节点能量可用性试验 |
3.5.5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奶牛发情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域分解的复杂环境下奶牛监测图像增强算法 |
4.1 引言 |
4.2 图像增强概述 |
4.3 奶牛视频图像采集 |
4.3.1 奶牛养殖场摄像机布局 |
4.3.2 网络摄像机选取 |
4.3.3 奶牛监测视频采集 |
4.3.4 自然环境下奶牛监测视频图像分析 |
4.4 双域分解的图像增强算法 |
4.4.1 双域滤波模型 |
4.4.2 高频图像降噪与增强模型 |
4.4.3 低频图像去雾与增强模型 |
4.4.4 本文算法实现过程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试验测试平台及参数选取 |
4.5.2 试验数据分类 |
4.5.3 主客观评价与分析 |
4.5.4 综合测试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研究 |
5.1 引言 |
5.2 供试数据 |
5.2.1 视频样本获取 |
5.2.2 视频处理系统设计 |
5.2.3 样本数据集构建 |
5.3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5.3.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5.3.2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5.3.3 卷积神经网络优点 |
5.4 奶牛发情识别CNN模型构建 |
5.5 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结果及分析 |
5.5.1 试验测试平台 |
5.5.2 网络模型试验设计 |
5.5.3 特征图分析 |
5.5.4 识别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6种算法图像增强效果对比图 |
附录B 图像增强客观质量性能评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国内外促进奶牛高产的最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不同持续时间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热应激预警模型的建立[D]. 侯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不同饲料效率奶牛的瘤胃微生物功能和乳腺氨基酸代谢差异及其机制研究[D]. 谢云怡. 浙江大学, 2021
- [4]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与健康养殖研究进展[J]. 李胜利,郝阳毅,王蔚,王雅晶. 动物营养学报, 2020(10)
- [6]奶牛非饲草来源纤维营养研究进展[J]. 吕佳颖,王二旦,郝阳毅,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2021(01)
- [7]泌乳奶牛瘤胃内褪黑素的昼夜节律及其对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D]. 欧阳佳良. 扬州大学, 2020
- [8]南澳洲教育证书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研究[D]. 阿茹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五河县秋实草业公司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D]. 樊韵雅.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1)
- [10]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D]. 刘忠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