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职院特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么大伟[1](2020)在《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问题和策略研究 ——以冀中职业学院为例》文中认为建国之初至今,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一直在不断摸索中前进,至今高校学生资助的管理已经成为了高校各项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为研究对象,以冀中职业学院学生资助管理现状为例,重点分析2017—2018年学校资助管理工作的各种状况,探讨建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的管理体制,并结合2019年的做法力求给类似院校提供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模式。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通过查阅、整理大量的资料,梳理国内外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的各种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情况,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情况,从而确立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学生资助管理进行理论方面的综述。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基本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从理论上来讲,学生资助管理主要以保护弱势群体理论、反贫困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教育机会均等理论作为其基础。第三部分以冀中职业学院为例,从学生资助政策文件和学校学生接受资助情况出发,发现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存在资助政策、认证标准、后期管理服务和具体操作上的问题,这都是由资助工作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低,资助管理政策文件宣传不到位和资助管理涉及的部门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造成的。第四部分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对策研究,我们根据冀中职业学院的情况在2019年从全面贯彻执行资助政策文件、统一认证标准、实施学生获得资助后管理和服务以及形成有效资助过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资助管理,从而形成一定可操作性的策略。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黄志丹[3](2019)在《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是讨论的热点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仅仅肩负着学生个人的前途及家庭的幸福,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受制于资本短缺、素质乏力、心理困扰等多种因素,在就业市场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就业问题更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对于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帮扶,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体现,也体现着国家对于民生的关注。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动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国面临着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同时,高职院校自身的师资教育情况、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所处地区的经济特点等都影响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作者搜集来自官方公布的文献和数据,展开问卷调查,访谈高职院校就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从中了解到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和帮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作者在诸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家、广东省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政策措施以及高职院校的就业帮扶实际情况,对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的改善对策,包括改善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的支持体系和建立有效的高职院校服务机制。
徐蓉[4](2019)在《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急速增长,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养,然而已有研究及现实都表明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学生的心理素养不容乐观。由于生源的特殊性,相较于普通中学的孩子,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更显突出,而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有着比例不小的一个特殊群体——孤儿学生,他们自卑、焦虑,安全感缺乏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学习,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及发展。能否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资源,给予中职学校孤儿学生更多的关爱,提供适宜的社会支持以提升其安全感呢?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安全感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采用《安全感量表》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200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42份:中职学校孤儿学生30人,中职学校一般家庭学生112人。对收集的数据进行SPSS分析处理,目的在于探讨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安全感总体情况和社会支持总体情况,并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居住城乡上进行差异比较,研究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第二部分,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的提升。在第一部分调查的基础上,立足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设计适宜的团体辅导方案,对10名中职学校孤儿学生进行团体辅导,以提升其安全感水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安全感方面: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在人际安全感因子、确定控制感因子、安全感总分的均值上都低于中职学校一般家庭学生;在性别方面,男生的安全感水平更高,年级、是否班干部、居住城乡方面差异不明显。2、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社会支持方面: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的均值上低于中职学校一般家庭学生;在居住城乡方面,居住在城市的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更高,性别、年级、是否班干部方面差异不明显。3、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安全感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57。因此,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则安全感水平越高。4、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安全感干预方面:通过干预研究发现,基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进行社会支持的团体辅导干预对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具有积极意义。
束燕[5](2019)在《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学院为例》文中提出在民办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渐严重,导致各类矛盾激化、各种社会问题突出的今天,研究民办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问题,分析现有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的合理性、有效性,继而逐步完善我国民办高校的贫困生资助系统,切实有效地解决民办高校在校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是我国民办高校教育须面对的一项非常重要而急切的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访谈等方法,以S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S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的调查,发现了资助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奖助学金奖励面窄,奖金额度低;助学贷款支持面有限;助学基金来源短缺;勤工助学机会有限;贫困补助和学费减免力度小,支持面窄;贫困生资助物质作用突出,忽视心理资助。本研究认为学费的过快增长、教育产业化的办学思路以及教育体制的欠完备,贫困生贫困认定标准难统一是其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扶贫助学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构建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助学机制、教育收费合理化、实行完全意义学分制、制定成熟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及配套制度、培养贫困生健康心理等切实可行的政策性建议。
赖文金[6](2018)在《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党中央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提出,教育脱贫也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解决好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促进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更好地就业,本文以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结合走访调查和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多年工作经验积累,分析了影响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质量的客观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和主观因素(贫困生就业心理贫困,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过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就业准备不充分)。运用供给需求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从社会制度、学校措施、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提升三个层面,提出完善贫困生就业保障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扶持自主创业、优化专业设置、完善信息化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和帮扶、提升实践技能、引导服务基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促进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的可行性对策。
李菊顺[7](2015)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受教育对象的高职生是高等教育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普遍年龄在17岁至22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还是群尚未长大的孩子,在光鲜的大学生外套下,隐藏着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面对学业的压力,情感的纠葛,求职的挫折……,这些都让他们迷茫、彷徨甚至绝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是相对的,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从中学到大学直至走上社会工作岗位,这些成长阶段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大部分的问题可以通个机体的自我认识,自行调整适应。健康的心理活动全过程是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作为社会生活群体中的一份子,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发展与变化的,最基本的标准是他们能有效的学习与生活。笔者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测验量表(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量化工具,通过对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1045人)、2013级(1315人)、2014级(1288人)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同时调查了他们的学习现状、人际交往等问题,通过调查后发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网络行为普遍,部分学生网络成瘾;学习被动消极、自卑感强烈,对学院认可度低;人际关系敏感复杂,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恋爱现象较为普遍,极少数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恋爱观;求职择业消极被动,情绪情感控制能力较弱。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总结既有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基于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研究案例,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综合研究。本文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课题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和方法;第二、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及几个理论依据的说明;第三、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现状调查、主要心理与行为问题、影响因素进行阐述;第四、结合国内部分地区高职院校先进经验,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吴萍[8](2013)在《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模式问题研究 ——以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为例》文中指出在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产生的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尖锐的情况下,研究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评估现行贫困生资助模式运行效率,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本文运用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及相关分析工具,以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为例,对高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阐释了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同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与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合国内外高校助困工作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助困模式的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健全和完善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贫困生助困模式,必须从完善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模式,加强对资助体系的监督管理,拓宽勤工助学渠道,推动弹性学分制的实行等方面入手,不断促进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
王鸣柳[9](2012)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举措的研究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主旨,通过分析当今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以及造成当今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原因,研究完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探讨建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六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等问题。同时为了便于研究的进行,本文选取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干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举措与不足,提出完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对策研究。
孙昱[10](2012)在《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与防范 ——以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职院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近几年,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突发事件的发生给学校、师生、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不仅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而且严重的损害了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因此,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和防范对策,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只有加强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管理,提高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才能共同维护好高校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本文以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与防范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及理论依据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对当前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常州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的调研,针对高职院和高职生的特殊性,从学生自身方面、学校、社会和家庭四个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主要防范对策。
二、浅谈高职院特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职院特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问题和策略研究 ——以冀中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五、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概述 |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制度的进展和成绩 |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历史进展 |
(二)高职院校学生资助体系 |
(三)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制度取得的成绩 |
二、学生资助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保护弱势群体理论 |
(二)反贫困理论 |
(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四)教育机会均等理论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冀中职业学院为例 |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现状 |
(一)冀中职业学院资助管理政策及文件分析 |
(二)冀中职业学院学生接受资助情况分析 |
二、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资助政策文件的执行过程简单化 |
(二)认证标准难以统一 |
(三)缺乏学生资助后的管理和服务 |
(四)具体操作实施繁难 |
三、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
(一)资助管理政策文件宣传不到位 |
(二)资助管理涉及的部门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
(三)资助工作管理人员工作效率较低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问题的对策 |
一、全面贯彻执行资助政策、文件 |
(一)做好资助政策、文件宣传的准备工作 |
(二)落实不同部门人员在执行政策中的任务 |
二、统一认证标准 |
(一)统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 |
(二)统一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标准 |
三、实施学生接受资助后的管理和服务 |
(一)管理学生思想行为,实施资助育人功能 |
(二)各部门服务学生,保证学生心理健康 |
四、形成有效资助过程 |
(一)明确学生资助工作涉及部门的职责 |
(二)充分掌握学生情况 |
(三)整合资助工作的内容 |
(四)完善资助监督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3)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贫困大学生 |
1.3.2 就业帮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外经验借鉴和国内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经验借鉴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2.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 |
2.1 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
2.1.1 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 |
2.1.2 自主创业比例低 |
2.1.3 就业能力弱 |
2.2 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1 社会因素 |
2.2.2 经济因素 |
2.2.3 院校因素 |
2.2.4 自身因素 |
3.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现状 |
3.1.1 政府颁布就业扶持配套政策 |
3.1.2 政府资助育人,促进就业 |
3.1.3 高职院校就业扶持的做法 |
3.2 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存在的问题 |
3.2.1 就业帮扶概念不明确 |
3.2.2 资金帮扶体系不健全 |
3.2.3 政府就业帮扶实效性不强 |
3.2.4 高职院校对于就业帮扶的创新不足 |
4.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的路径 |
4.1 改善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的支持体系 |
4.1.1 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小组 |
4.1.2 合理引导贫困大学生分流 |
4.1.3 建立贫困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 |
4.1.4 “双师型”培养,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
4.1.5 发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 |
4.1.6 建立科学的资助体系 |
4.2 建立有效的高职院校服务机制 |
4.2.1 开展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
4.2.2 引导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 |
4.2.3 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 |
4.2.4 创造贫困大学生实践基地 |
5.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4)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研究现状 |
1.2.2 孤儿安全感的研究综述 |
1.2.3 孤儿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 |
1.2.4 孤儿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现状 |
1.2.5 孤儿安全感的干预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对象 |
2.5 研究工具 |
2.6 研究思路 |
2.7 数据处理 |
第3章 研究一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被试 |
3.3.2 研究工具 |
3.3.3 数据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总体状况分析 |
3.4.2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的性别、年级、是否班干部、居住城乡的差异 |
3.4.3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社会支持总体状况分析 |
3.4.4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社会支持的性别、年级、是否班干部、居住城乡的差异 |
3.4.5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
第4章 研究二 “社会支持团辅”提升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被试选择 |
4.4 研究设计 |
4.4.1 社会支持团体辅导的理论依据 |
4.4.2 团体辅导的主要方式 |
4.5 社会支持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
4.6 实施过程 |
4.7 数据分析 |
4.8 研究结果 |
4.8.1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干预组、对照组安全感及社会支持的前测差异比较 |
4.8.2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干预组、对照组安全感及社会支持的后测差异比较 |
4.8.3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对照组在安全感及社会支持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
4.8.4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实验组在安全感、社会支持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
4.9 效果评估 |
4.9.1 团体成员自我评估 |
4.9.2 团体成员课堂作业评定 |
4.9.3 团体成员访谈反馈 |
第5章 讨论 |
5.1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及社会支持情况 |
5.1.1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安全感讨论 |
5.1.2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社会支持讨论 |
5.1.3 中职学校孤儿学生的安全感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讨论 |
5.2 “社会支持团辅”提升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的效果讨论 |
5.2.1 干预组、对照组的前、后测进行横向差异比较分析 |
5.2.2 干预组、对照组的前、后测进行纵向差异比较分析 |
5.3 建议 |
第6章 结论 |
第7章 创新与不足 |
7.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办高校 |
2.1.2 贫困生 |
2.1.3 资助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理论 |
3 S学院贫困生资助现状的调查 |
3.1 调查样本选择原则及确定 |
3.1.1 S学院贫困生资助原则和流程 |
3.1.2 调研样本的确定 |
3.2 调研过程的实施 |
3.2.1 S学院贫困生资助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3.2.2 S学院贫困生资助方式的调查分析 |
3.2.3 S学院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分析 |
4 S学院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S学院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
4.1.1 奖助学金奖励面窄,奖金额度低 |
4.1.2 助学贷款支持面有限 |
4.1.3 助学基金来源短缺 |
4.1.4 勤工助学机会有限 |
4.1.5 贫困补助和学费减免力度小,支持面较窄 |
4.1.6 贫困生资助物质作用突出,忽视心理资助 |
4.2 S学院贫困生资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学费攀升的负面效应 |
4.2.2 帮扶政策监管的缺失 |
4.2.3 政府财政补助偏低 |
4.2.4 扶贫助学理念滞后 |
4.2.5 贫困生资助贫困度认定标准难统一 |
5 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对策建议 |
5.1 构建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助学机制 |
5.2 教育收费规范的合理化 |
5.3 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弹性化 |
5.4 制定成熟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及配套制度 |
5.5 贫困生健康心理调适的引导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附录2:访谈提纲 |
(6)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医学高职院校 |
二、贫困生 |
三、医药卫生单位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才供给需求理论 |
二、教育公平理论 |
第二章 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案例选取依据 |
一、案例选取依据 |
二、案例背景介绍 |
第二节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就业现状及特征总结 |
一、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贫困毕业生分布概况 |
二、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的就业概况 |
三、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质量的客观因素 |
一、家庭因素 |
二、学校因素 |
三、社会因素 |
第二节 影响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的主观因素 |
一、就业心理贫困,就业压力大 |
二、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过高 |
三、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就业准备不充分 |
第四章 促进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的对策探讨 |
第一节 社会制度层面的对策 |
一、完善就业保障政策体系,降低贫困生的就业成本 |
二、营造公平竞争、公正公开的求职环境 |
三、拓展贫困生自主创业平台,扶持贫困生自主创业 |
第二节 学校层面的措施 |
一、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
三、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
四、加强就业帮扶,重点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帮扶 |
五、加强贫困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专业能力 |
六、强化资助育人,促进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
七、积极引导贫困生树立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意识 |
第三节 学生自身及其家庭方面的努力 |
一、正确认识自我,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就业准备 |
三、注重自身综合技能的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
四、家庭发挥积极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研究 |
2.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研究 |
3.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研究 |
4. 研究现状评述 |
(三) 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心理健康 |
2. 心理健康教育 |
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心理观理论 |
2. 精神分析理论 |
3. 人本主义理论 |
4. 需求层次理论 |
5. 行为主义理论 |
(三)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 |
1. 内涵和外延发展相统一 |
2. 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发展相统一 |
3. 稳定性和时代性发展相统一 |
三、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 |
(一)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
1. 调查设计 |
2. 调查结果分析 |
(二)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主要行为及其心理影响 |
1. 网络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
2. 学业压力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
3. 人际交往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
4. 恋爱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
5. 就业压力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
(三)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
1. 学生个体因素 |
2. 学校因素 |
3. 社会因素 |
4. 家庭因素 |
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主要经验 |
1. 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多样化 |
2.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
3. 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相结合有效开展 |
4. 建立主题心理班会制度 |
5. 发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调节——发展”功能 |
(二) 对我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
(三) 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
1.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
2.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素质 |
3.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注重活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
4. 澄清认识上的误区,融合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
5. 构建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6.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本土化研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模式问题研究 ——以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理论依据 |
(四)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五)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贫困生资助模式概述 |
(一)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贫困生家庭特点 |
(二) 经济困难对贫困生的影响 |
(三)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贫困生资助模式的现状 |
二、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贫困生资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贫困生资助模式存在的问题 |
(二)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贫困生资助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高校实施学生资助制度的比较研究 |
(一) 国外学生资助制度的基本情况 |
(二) 国外学生资助制度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
四、对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对策建议 |
(一) 建立以助学贷款为主的贫困生资助模式 |
(二) 规划教育成本,推行弹性学分制 |
(三) 构建和谐校园,实现高校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举措的研究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 |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
(一)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概述 |
(二)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
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2. 调查问卷与调查方法 |
3. 问卷分发与收集整理 |
4. 问卷分析与总结 |
(三) 高职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
1. 认识偏差因素 |
2. 心理丧失因素 |
3. 升学深造压力 |
4. 就业前景压力 |
5. 家庭经济问题 |
6. 消费观念问题 |
7. 情感恋爱影响 |
8. 社会阅历不足 |
9. 怀旧心理倾向 |
10. 生活关系变化 |
(四)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概述 |
(五)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个案研究 |
1. 一级心里教育体系—心理咨询室 |
2. 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各系专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
3. 三级心理健康信息队伍体系—班级心理委员的设立 |
三、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现有干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举措的不足 |
1. 个体与群体心理辅导关系没有理清 |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单一 |
3.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
4. 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力度不够 |
(二) 造成现有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原因分析 |
1. 高职教育的主导者在思想认识上仍存在不足 |
2.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严重 |
3.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方面影响严重 |
四、完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 |
(一) 建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 |
1. 构建高职大学生自身压力个体应对系统 |
2. 培养高职大学生爱与感恩的良态心理 |
3. 培养高职大学生积极的未来认识理念 |
4. 培养高职大学生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 |
5. 建立高职大学生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
(二) 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1. 加强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
2. 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
3. 进一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
4. 全面深入加强心理咨询队伍建设 |
5. 建立全新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
(三)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 |
1. 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培训 |
2.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究 |
3. 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
4. 稳定专职辅导员队伍功能发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与防范 ——以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调查问卷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和难点 |
一、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基本理论 |
(一) 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概述 |
(二) 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理论依据 |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 |
(一) 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总体态势 |
(二) 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突出表现 |
三、高职院校发生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
(一) 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 |
(二) 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教育理念滞后 |
(三) 家庭教育的失当 |
(四) 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
四、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防范对策 |
(一) 完善校园立法,强化网络监管 |
(二) 加强危机管理,健全预警机制 |
(三) 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
(四) 强化素质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谈高职院特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问题和策略研究 ——以冀中职业学院为例[D]. 么大伟.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问题研究[D]. 黄志丹.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4]中职学校孤儿学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徐蓉.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学院为例[D]. 束燕.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6]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D]. 赖文金.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分析[D]. 李菊顺. 海南大学, 2015(10)
- [8]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模式问题研究 ——以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为例[D]. 吴萍.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1)
- [9]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举措的研究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王鸣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6)
- [10]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与防范 ——以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为例[D]. 孙昱. 苏州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