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蒡子汤加味内服金黄散加味外敷治外吹乳痈50例(论文文献综述)
郝玲玲[1](2020)在《白金散外治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白金散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资料完整并符合条件的外吹乳痈初起气滞热壅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分为两组,每组45例,试验组以内服瓜蒌牛蒡汤加减+外敷白金散治疗,对照组以内服瓜蒌牛蒡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连续用药一周,观察各组乳房疼痛程度、乳汁排出情况、乳房皮肤发红范围、乳房肿块大小、肿块硬度、体温,以及其他伴随症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经过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积分均较前降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总分组间比较P<0.05,可认为试验组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即瓜蒌牛蒡汤加减联合白金散外敷的方法优于单独口服瓜蒌牛蒡汤治疗。2.主要症状体征的单项积分而言,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乳房局部的疼痛程度、肿块大小、皮肤发红范围、肿块硬度、乳汁排出情况、体温、口渴、排便积分均降低(P<0.05),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乳痈的症状;就两组间比较而言,试验组改善乳房局部症状较对照组效果更好(P<0.05),而两组体温、口渴及排便的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认为试验组在改善全身情况时与对照组效果相当。3.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88.89%、对照组80.00%,总疗效比较,试验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可认为瓜蒌牛蒡汤加减联合白金散外敷对改善乳痈症状更有效。结论:瓜蒌牛蒡汤加减方配合白金散外敷优于单用瓜蒌牛蒡汤加减方。其中联合疗法在改善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及肿块硬度等方面,较单用口服法更具优势。瓜蒌牛蒡汤加减方和白金散外敷法均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的作用,二者联合使用,相比于对照组能够更好的改善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更佳。
唐水蓉[2](2020)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房疾病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房疾病包括内科及外科病症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其使用方剂的内在配伍规律,挖掘历代中医药治疗乳房疾病的用药规则,为临床上乳房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临床疗效,并为治疗乳房方面的疾病新药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下载《中医方剂大辞典》这本工具用书,在其中找出治疗乳房疾病的方剂,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逐一录入方剂的方名、出处、四气、五味、归经、功能主治、药物组成,建立数据库,使用软件中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层次熵聚类等功能,得出治疗乳房疾病方剂中常用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的出现频次、药物配伍组合规则、核心配伍组合及数据挖掘发现的新组方,通过图表及网络展示图体现药物之间的关系,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及药学理论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治疗乳房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最终纳入目标方剂共334首,结果分析得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房疾病的方剂大多出自唐代以后的医学着作中,其方剂的来源共124个,包括《圣济总录》《圣恵》《普济方》《外台秘要》《千金翼方》《肘后备急方》等,其中大多来自《圣济总录》《圣恵》和《普济方》,其中《圣济总录》最多,共入选37首,其次为《圣恵》的方剂,共有29首,再次为出自于《普济方》的方剂,共16首。所治乳房疾病以乳痈、吹乳、乳结核、乳癖及乳岩最为常见,乳痈出现的频次为216次,吹乳出现的频次为67次,乳结核出现的频次为38次,乳癖出现的频次为17次,乳岩出现的频次为16次。334首方剂共包含药物505味,通过药物“频次统计”,得出治疗乳房疾病的方剂中使用频次大于8次的药物有59味,其使用频次高于20的中药有:甘草、当归、白芍、白芷、黄芪,川芎、金银花、人参、大黄、青皮、栝楼、乳香、贝母、连翘、生地黄、没药、肉桂、天花粉、陈皮、防风、木通。在所选药物的四性方面,选用寒凉药物比温热药物稍多,其中寒性药物占比最多,其次是温性药物,再次是平性药物,其中寒性药物出现频次共有630次,温性药物621次,平性药物261次。所选药物在五味方面以苦味药物出现的频次最多,共出现883次,其次是辛味药物,有784次,然后是甘味药物(出现频次为692次)。在五味之中苦味药占比高达35.7%,辛味和甘味次之,占比依次为31.7%和27.9%,而酸味和咸味占比极低,合计不到5%。选用药物的归经与脾经、肝经和心经关系最为密切,入脾经的药物频次共计745次,入肝经的药物721次,入心经的药物720次。得到常用药对119个,排前十位的依次为甘草配当归、白芍配当归、川芎配当归、黄芪配当归、人参配当归、生地黄配当归、人参配黄芪、川芎配甘草、人参配甘草、陈皮配甘草。归纳药物使用频次,基于互信息法提取出的药对,演化出32组核心组合,基于复杂系统的熵聚类,得出15个新方。常用疏肝理气的柴胡、香附、青皮、川楝子与行气理脾的橘皮、枳壳等药,常用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和血,用丹参、当归、川芎、乳香、没药等药物活血袪瘀、通络止痛。体现的治法多集中在补益气血、疏肝理气和活血化瘀上。结论:中医重视乳房疾病的治疗是从唐代以后开始的。古代先贤治疗乳房疾病的方剂选药上以寒凉药物为主,温和药物为辅,药物多苦寒,多归脾、肝经,以具有补益气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最为常见,且多相互配伍使用,辅助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和通络散结类药物,说明古代先贤治疗乳房疾病以补益气血、行气活血为首要治法,再根据病机需要配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通络散结等相关治法。这些新方剂的构成既有古代方剂的改方,也有复方,都遵循中医基础理论及药学理论,这些新处方各有特点,但中医治疗乳房疾病的总体思路没有改变。其所遵循的治疗方法,通过辨证施治,主要以补虚为主,加用一些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的药物。
叶文珍[3](2020)在《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介绍萧贤忠辨治皮肤疾病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一、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主要从中医世家,代代传承;厚德精医,仁心仁术;勤求博采,传承传新三个方面阐述了萧贤忠从医的经历、精湛的医术、晨兢夕厉、心怀患者的高尚医德对萧贤忠学术观点形成的影响。二、萧贤忠学术观点述要。主要阐述萧贤忠在皮肤疾病方面的病机观、辨治观、预防观。萧贤忠认为,皮肤病病因病机应以“整体观”为指导。其发病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虫毒、蛇毒、药毒、食物毒、疫疠之毒、外来伤害等,内因包括情志、饮食、劳逸、先天等。各个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瘀滞或虚损,经络失和失养,肌肤不固,失于濡润,反映于外则表现为各种皮肤病变。萧贤忠辨证治疗皮肤疾病亦重视“整体观”,强调“外科实从内出”的观点。其根据辨证结果和皮肤病特点将内治法大致归纳为:疏风解表止痒、清热燥湿收敛、和解疏肝理气、清热凉血消斑、健脾除湿利水、解毒杀虫止痒、活血破瘀软坚、温经散寒通络、养血润肤止痒、补益肝肾扶正等。萧贤忠认为这些治法并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密切联系的、相互作用的。治疗时应该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采用一个或两个及两个以上治法,依法立方,证法方相应,疗效可奏。在临床处方上,萧贤忠善于应用古方辨治皮肤病,常用方剂有:双解汤、五神汤、香薷散、除湿胃苓汤、五根汤、防风通圣散、逍遥散、化斑汤、疏风清肝汤、银翘散、消风导赤散、泻白散、甘露饮等。并根据经验自拟经验方治疗,如止痒汤、消疣汤等。萧贤忠临床用药强调,在疾病治疗的始末一定要顾护脾胃,扶正祛邪。萧贤忠临床常配合特色外治疗法,常用萧氏自制大成散、三黄洗液等治疗。另指出,皮肤病的预防也需遵循“整体观”,防治结合,效果更佳。三、萧贤忠论治常见皮肤病经验。主要从概述、病因病机、内治法、外治法、防护措施五个方面论述了萧贤忠诊治粉刺、乳痈、湿疮、丹毒、白疙、蛇串疮、奶癣、疔疮、瘾疹、风瘙痒十种疾病的临床经验。萧贤忠立志于中医外科事业,将萧氏—族治疗皮肤疾病的中医经验薪火相传,并逐渐发扬光大,为我国中医事业贡献出—份力量。
刘佳乐[4](2020)在《揿针联合青敷膏治疗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研究揿针联合青敷膏治疗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乳痈初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60例采用SPSS中的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头孢西丁钠静脉滴注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穴位膻中、双侧内关、肩井、期门、足三里予揿针针刺,并在患侧乳房外敷青敷膏,在治疗5天后进行疗效观察,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及CRP,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症状积分、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CRP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症状积分、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CRP浓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疗效率比较,治疗组的总疗效率为1 00%,对照组总疗效率为9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青敷膏对乳痈初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体温快速恢复,降低白细胞计数及CRP浓度,提高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张军[5](2020)在《清热化痰散结方基于抑制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变部位免疫应答促进炎症消散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是目前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乳腺炎性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为特点,现代医学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广大患者来说,该病病程长、难以治愈、且极易反复发作及多个窦道形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了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而手术又多会导致乳房严重变形、甚至乳房全切的地步,严重影响了美观,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影响,故非哺乳期乳腺炎成为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疾病,而中医药治疗该病临床报道较多,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是尚缺乏在作用机制方面的探索。在临床实践中,我院长期运用清热化痰散结方治疗本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持,故我们在分析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对清热化痰散结方改善临床疗效进一步验证,并探索清热化痰散结方的可能作用机制。本研究拟进一步对不同时期非哺乳乳腺炎腺体组织CD4+、CD8+、CD4+/CD8+及IgG、IgM的状态进行评估,并对治疗后腺体组织免疫指标、NF-kBp65表达强度及VEGF含量的影响进行观察,以此评价清热化痰散结方调控非哺乳期乳腺炎免疫反应进而控制病变进展、促进炎症消退的临床效果,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目的:探索清热化痰散结方抑制非哺乳期乳腺炎局部组织免疫反应、促进炎症消退的临床效果及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乳头溢液、乳头凹陷、流产次数、泌乳素水平,对照同时期住院的非哺乳期乳腺炎及健康女性体检者各60例,观察两组的差异。采取数字化非中心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非哺乳期乳腺炎,该研究均经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治疗组年龄33.26±8.55岁,病程34.56±31.67天;对照组年龄34.63±7.44岁,病程33.23±31.02天;肿块直径:<2cm者1例,(?)2cm而<4cm者7例,(?)4cm而<5cm者6例,(?)5cm者16例;乳房局部皮肤不红者3例,皮肤鲜红者11例,皮肤稍红者8例,而皮肤紫红或暗红者8例;对照组肿块直径大小:<2cm者1例,(?)2cm而<4cm者5例,(?)4cm而<5cm者5例,(?)5cm者19例;乳房局部皮肤不红者4例,皮肤鲜红者13例,皮肤稍红者6例,皮肤紫红或暗红者7例。对照组予抗生素、外科换药(1次/日)、微波治疗(2次/日)、外敷青宝散(2次/日)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口服清热化痰散结方(每付中药方煎成200ml汤剂,2次/日,100ml/次)。疗程为一个月,观察时点:治疗第1天及第30天分别填写临床症状、体征观察评分表,并分别对肿块患者行穿刺活检取炎性腺体组织、对脓肿患者切开引流时或窦道患者换药时剪取部分腺体组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gG、IgM、VEGF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CD4+、CD8+及NF-kBp65表达的强度。结果:1危险因素: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BMI值为17.33~35.29,平均为24.8±4.05。非哺乳期乳腺炎组中54.1%的患者体重过重或偏胖,与同期健康体检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哺乳期乳腺炎组中38.33%的患者有乳头凹陷,较健康体检者乳头凹陷的比例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哺乳期乳腺炎组中25%的患者泌乳素水平偏高,而健康体检者中只有10%的患者泌乳素水平偏高,但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疗效:经1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及红肿评分(1.53±1.45、1.60± 1.52)较对照组(2.60±1.83、2.66±1.91)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肿块直径评分(4.00±2.16)较对照组(2.40± 1.92)明显降低,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窦道评分(1.20±1.15)与对照组(1.23±1.16)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疗效:治疗组有5例痊愈,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疗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2例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总疗效率为53.33%,治疗组临床疗效评分(3.73±1.55)与对照组(2.20±1.60)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炎症组织IgM、IgG、VEGF:治疗前非哺乳期乳腺炎单纯肿块者组织IgM、IgG含量最高,伴窦道者IgM、IgG的含量最低;而伴脓肿(溃破)者组织VEGF的含量最高,单纯肿块者组织VEGF的含量最低。治疗后治疗组组织中IgM、IgG的含量(51.45±25.78ug/g、996.23±331.17 ug/g)明显低于对照组(69.68±25.25 ug/g、1404.45+464.77 ug/g)(P<0.05),而 VEGF 的含量(263.41±215.99 ug/g)显着低于对照组(491.14±323.65 ug/g)(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炎症组织CD4+T、CD8+T:治疗组治疗后炎症组织CD4+T免疫组化评分(2.70±2.31)较对照组(5.70±3.34)显着下降,CD8+T免疫组化评分(9.80±4.47)较对照组(5.40±2.90)则显着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倍镜下病理切片表现:治疗前治疗组非哺乳期乳腺炎腺体间质内CD4+T及CD8+T 阳性细胞染色均较深,CD4+T阳性细胞比例高,CD8+阳性细胞占比较低,CD4/CD8比值高,治疗后CD4+T阳性细胞染色变浅,CD4+T阳性细胞占比降低,CD8+T 阳性细胞染色深,CD8+T阳性细胞占比升高,CD4/CD8比值降低。5炎症组织NF-KBp65:治疗组治疗后炎性腺体组织NF-KBp65免疫组化评分(2.07±0.97)较对照组(4.26±0.65)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倍镜下病理切片表现:治疗组治疗前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导管内皮细胞的胞质或胞核内呈散在或聚集的棕黄色颗粒,染色深,NF-KBp65表达强;而治疗后胞膜或胞质内有少许棕黄色颗粒沉积,染色浅,NF-KBp65表达较弱。结论:1非哺乳期乳腺炎一般危险因素的观察结果表明体型过重或肥胖、高泌乳素血症、流产在一定程度上与非哺乳期乳腺炎密切相关,均值得生活及临床上重视,并采取生活护理、饮食指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运动减肥、合适的哺乳时间、避免流产等措施,早干预、早预防,对减少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2清热化痰散结方明显地减轻患者乳房疼痛症状,促进乳房皮肤红肿消退,缩小肿块,使窦道变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3清热化痰散结方能显着降低非哺乳期乳腺炎组织中IgM及IgG的含量,可有效地降低炎症组织中的初次体液免疫应答及再次免疫应答,进而减轻了免疫应答对腺体组织的损伤;清热化痰散结方能减弱CD4+T的表达及增强CD8+T的表达,进而抑制非哺乳期乳腺炎组织中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减轻临床症状、体征及促进恢复。4清热化痰散结方能减弱非哺乳期乳腺炎炎症组织中NF-kBp65的表达,其改善组织炎症及免疫可能是通过调控NF-kBp65通路活化介导实现的。
李逸梅,龚旭初[6](2019)在《中医药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病因病机、内治法、外治法、综合疗法等方面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笔者认为中医药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为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杜欣[7](2019)在《瓜蒌牛蒡汤加减方等三联法治疗乳痈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瓜蒌牛蒡汤加减方等三联法治疗乳痈气滞热壅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资料完整并符合条件的120例乳痈气滞热壅证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青霉素联合红外线理疗组)、B组(瓜蒌牛蒡汤加减方联合红外线理疗组)、C组(推拿联合红外线理疗组)、D组(瓜蒌牛蒡汤加减方等三联法组),每组各30例,分别连续用药5天,观察各组的乳房胀痛程度、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红肿范围、乳汁排出情况、体温,以及其他伴随症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四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经过治疗,四组总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四组比较,D组降低优于A、B、C组(P<0.05),B、C组降低优于A组(P<0.05),B、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主要症状体征的单项积分而言,B、C、D组的乳房胀痛程度、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红肿范围、乳汁排出情况、体温积分治疗后均降低(P<0.05),A组乳房胀痛程度、乳房红肿范围、乳汁排出情况、体温积分治疗后降低(P<0.05),而乳房肿块大小积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B、C、D组在改善乳房肿块大小方面较A组更具优势(P<0.05),而在改善乳房胀痛、乳房红肿范围、乳汁排出情况、体温方面四组无明显优劣。3.A、B、C、D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86.67%、93.33%、93.33%。4.总疗效比较,D组总疗效优于A、B、C组(P<0.05),C组总疗效优于A组(P<0.05),A、B组之间及B、C组之间总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瓜蒌牛蒡汤加减方等三联法优于青霉素联合红外线理疗法、推拿联合红外线理疗法、瓜蒌牛蒡汤加减方联合红外线理疗法。其中推拿联合红外线理疗法优于青霉素联合红外线理疗法。推拿联合红外线理疗法、瓜蒌牛蒡汤加减方联合红外线理疗法、瓜蒌牛蒡汤加减方等三联法在改善乳房肿块大小的症状上较青霉素联合红外线理疗法更具优势。瓜蒌牛蒡汤加减方等三联法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作用,治疗乳痈气滞热壅证的患者对比其他三组,能够更好的改善症状体征,疗效更佳。
杨慧珍(Yang Huei-Chen)[8](2019)在《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文中研究说明黄正昌医师是一个学徒出身的中医师,担任过多个医学会理事长,是台湾知名中医师。他是少数集合中药房与中医诊所并存的传统中医医疗模式,在治疗中对许多疾病有其特殊经验的诊疗方式,不少患者都是长期被病痛所困扰,在黄医师的悉心治疗下获得改善。能成为良医必然有其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治法,是值得探讨的缘由。本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采取访谈及搜集资料方式,收集整理黄正昌医师诊疗经验及独到心得,并参考黄正昌医师经年累计的宝贵临床病例,从中研究病案的治疗特点及用药规律。将黄医师的学习历程、学术源流,诊疗经验,临床独到之心得等以录影及录音方式记录,并整理汇集为文后,以供中医同业作为学习中医的参考资料。本文共分六大部分,具体研究内容涵盖如下:(1)黄正昌医师简介及研究缘由,(2)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3)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思维模式,(4)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5)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6)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等。黄医生的学术思想在中医理论的架构下,包含整体观的全面思考,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和标本同治观念。他重视阴阳调合,并且认为现代中医,最好是中西医的知识都要精通。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医有灵活的检查工具,中医有依证型不同相对应的药材,知道中西医的疗效极限和副作用,才能当一个称职的中医师。他治疗疾病特色除了正规药材外,还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和虫药,因此对病人的治疗有了更宽广的帮助。黄正昌医师在治病的思维模式中,重视望诊,尤重视望目,且重视观察病人的气色盛衰。他辨证思路是以阴阳为纲,多因合病以阴阳互补方式进行。治法中他特别重视保肝平胃的思想,因为肝胆和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黄正昌医师研究肝脏多年,在肝胆病的治疗上,颇有心得。他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并以“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治疗上首重保肝利胆,不活动型肝炎采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活动型肝炎以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在遣方用药上,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时除了使用正规本草药材外,还会参考台湾名间偏方,如利用台湾本土药材叶下珠治疗肝炎,蛇胆治黄疸等。对於病毒性肝炎治疗,肝癌,肝硬化治疗,都有提出不同治法与诊疗案例,供学医者参考。另外他建议六M理论对肝藏的保健预防。论文中除列举了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案例外,还列举了保肝平胃思想为主的十个案例。例如:一、中风后遗症,二、斗鸡眼,三、油风,四、荨麻疹,五、失眠,六、重症肌无力,七、类风湿性关节炎,八、过敏性鼻炎,九、腮腺炎、十、流行性感冒等辨证治法和案例。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则包括:一、胃痛,二、便秘,三、女子痛经,四、女子带下病等。在附录中还有黄正昌医师的个人经历和他的学术成就等珍贵照片。本研究系首次对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方法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并讨论其与各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明确黄正昌医师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讨论结束将撰写相关综述及论文在国内期刊发表,通过本研究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以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并将其资讯整理归纳后得以永久保存,进而推广宣导,从而指导临床。
张娟[9](2019)在《阳和膏外用联合曲安奈德乳管冲洗对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尚处于瓶颈阶段。国际上未能形成统一、规范有效的诊疗方案。国内中医乳腺业界对本病病因病机、治疗方面并未达成成熟有效的共识。因此探寻一种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对乳房损毁小能最大限度保留乳房外形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的迫切需要。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尚无中药外用联合激素局部灌注性治疗的前瞻性研究报道。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设计队列研究随机分组的方法,对比分析阳和乳膏外敷配合曲安奈德乳导管冲洗与单纯的曲安奈德局部乳导管冲洗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依照循证医学的相关原则,通过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乳腺科就诊,确诊为肿块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阳和乳膏外敷联合曲安奈德乳管冲洗。对照组:单纯的曲安奈德乳管冲洗。治疗疗程为1个月,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疼痛评分、乳房患处皮温、乳房肿块硬度等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阳和乳膏联合曲安奈德乳管冲洗治疗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和有效率。结果:1、一般资料基线分析:本次收集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共60例,患者中最大年龄为41岁,最小为25岁,平均发病年龄岁为(32.9±3.56)岁。60例中仅有2例未婚女性,60例中仅有1例未生产,其余59例均是经产妇。产后时间最短0月,最长12个月,产后4-5个月发病率较高。哺乳时间最短0月,最长36个月,平均(15.9±8.3)月。病程最短7天,最长18天,平均病程(12.0±7.0)天。其中有9(15%)例有乳房外伤史,有9(15%)例有服用避孕药物史。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孕产、哺乳时间、产后时间、病程长短、乳房外伤史、是否服用避孕药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疗效指标基线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药物干预前肿块最大直径、患处皮温、疼痛评分、肿块硬度组间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疗效指标结果分析(1)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分析经药物干预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肿块最大直径、患处皮温、疼痛评分级别、肿块硬度均比治疗前显着降低(均有P<0.001,具有极显着的统计学差异)。(2)组间治疗后差异分析经药物干预后实验组乳房肿块最大直径、乳房患处皮温、乳房疼痛评分、肿块硬度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有统计学差异)。(3)总有效率对照组30例患者,痊愈6例(20%),显效12例(40%),有效8例(27%),无效4例(13%);实验组30例患者,痊愈15例(50%),显效11例(37%),有效4例(13%),无效0例(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结论:(1)阳和乳膏外用联合曲安奈德乳管冲洗和单纯的曲安奈德乳管冲洗都对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肿乳房肿块大小、患处皮温、乳房疼痛评分、乳房肿块硬度的改善等有一定的疗效。(2)阳和乳膏外用联合曲安奈德乳管冲洗治疗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效果优于单纯的曲安奈德乳管冲洗,具有更好的疗效。(3)阳和乳膏外用联合曲安奈德乳管冲洗治疗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疗效明显,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赵静,李桃花,祝东升,蔡蕊,李以良,李巍,梁晨,郭瑞[10](2019)在《中医治疗乳痈初起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查阅近5年乳痈相关文献,分析自2013年-2017年采取中医绿色方法治疗乳痈初起的临床研究,其方法大致分成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3类。在临床研究文献中分析得出单独使用内治法效果并不明显,其相关文献少,需与抗生素或手法排乳或外敷等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才能奏效;而在外治法、内外合治法中,研究上多数采用以手法排乳、中药外敷为基础的2种或3种方法联合运用,如针刺、推拿、拔罐、艾灸等因其方法的叠加使用临床有效率更为突出,但研究中亦有少许3种以上甚至更多方法的结合,虽临床疗效好因其操作时间长、应用困难等限制条件,且其疗效并未因手段方式的增加而使临床疗效呈上升趋势。考虑参考文献质量略低,证据级别不高,多数文献未能实现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等研究方式,后期还需要大量高质量样本去验证支持。
二、牛蒡子汤加味内服金黄散加味外敷治外吹乳痈5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蒡子汤加味内服金黄散加味外敷治外吹乳痈50例(论文提纲范文)
(1)白金散外治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患者信息调查表 |
附录B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房疾病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医学对常见乳房疾病的认识和研究现状 |
1.中医学对乳房疾病的认识 |
2.乳房疾病的中医命名 |
3.中医对乳痈的认识及研究 |
3.1 乳痈的诊断 |
3.2 乳痈的病因病机 |
3.3 乳痈的中医治疗 |
4.中医对乳癖的认识及研究 |
4.1 乳癖的诊断 |
4.2 乳癖的病因病机 |
4.3 乳癖的中医治疗 |
5.中医对乳岩的认识及研究 |
5.1 乳岩的诊断 |
5.2 乳岩的病因病机 |
5.3 中医对乳岩的治疗 |
6.小结 |
第二章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房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2.1 数据来源 |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建立数据库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主治病名的统一 |
3.2.2 中药药名的统一 |
4.数据分析 |
4.1 疾病名称及出处频次统计 |
4.1.1 疾病名称频次统计 |
4.1.2 疾病出处频次统计 |
4.2 药物频次统计 |
4.3 四气统计 |
4.4 五味统计 |
4.5 归经统计 |
4.6 药物功效统计 |
5.数据分析统计结果 |
5.1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组方规律统计 |
5.2 药物组合频次统计 |
5.3 药物组合关联规则统计 |
5.4 基于熵聚类新方剂组方规律统计 |
5.4.1 新方层次聚类的组合 |
5.4.2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药物新组合 |
6.理论分析与讨论 |
6.1 从用药频次分析 |
6.2 从四气分析 |
6.3 从五味分析 |
6.4 从归经分析 |
6.5 中药分类分析 |
6.6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药对规律分析 |
6.7 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得出的结果分析 |
6.8 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方结果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 |
1 萧贤忠生平简介 |
2 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 |
2.1 中医世家 代代相承 |
2.2 厚德精医 仁心仁术 |
2.3 勤求博采 传承创新 |
第二章 萧贤忠学术观点述要 |
1 病机观 |
2 辨治观 |
2.1 辨证原则 |
2.2 治则治法 |
2.3 遣方用药 |
3 预防观 |
第三章 萧贤忠辨治常见皮肤病经验举隅 |
1 粉刺 |
1.1 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临证经验 |
2 乳痈 |
2.1 概述 |
2.2 病因病机 |
2.3 临证经验 |
3 湿疮 |
3.1 概述 |
3.2 病因病机 |
3.3 临证经验 |
4 丹毒 |
4.1 概述 |
4.2 病因病机 |
4.3 临证经验 |
5 白疕 |
5.1 概述 |
5.2 病因病机 |
5.3 临证经验 |
6 蛇串疮 |
6.1 概述 |
6.2 病因病机 |
6.3 临证经验 |
7 奶癣 |
7.1 概述 |
7.2 病因病机 |
7.3 临证经验 |
8 疗疮 |
8.1 概述 |
8.2 病因病机 |
8.3 临证经验 |
9 瘾疹 |
9.1 概述 |
9.2 病因病机 |
9.3 临证经验 |
10 风瘙痒 |
10.1 概述 |
10.2 病因病机 |
10.3 临证经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揿针联合青敷膏治疗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乳痈的认识 |
1.1 病名来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乳痈辨证论治 |
2. 现代医学对哺乳期乳腺炎的研究 |
2.1 概念 |
2.2 危险因素 |
2.3 发病机制 |
2.4 治疗 |
2.5 现代医学与中医学联合治疗 |
2.6 预防与调护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治疗疗程 |
2.3 观察指标 |
2.4 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
3.2 体温恢复时间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WBC、CRP比较 |
3.4 治疗前后总疗效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揿针 |
1.1 穴位选择依据 |
1.2 揿针介绍 |
1.3 针刺镇痛 |
1.4 揿针的临床应用 |
2. 青敷膏 |
2.1 青敷膏的药物组成 |
2.2 青敷膏作用机制 |
2.3 青敷膏的临床应用 |
2.4 青敷膏的总结 |
3. 实验室指标选择 |
3.1 白细胞 |
3.2 C-反应蛋白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5.1 不足 |
5.2 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清热化痰散结方基于抑制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变部位免疫应答促进炎症消散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基基础 |
1 古代、近现代文献病名记载 |
2 中医病因病机 |
3 中医治疗 |
3.1 中医内治法 |
3.2 中医外治法 |
3.3 针灸治疗 |
4 西医治疗 |
4.1 激素治疗 |
4.2 抗生素治疗 |
4.3 抗分支杆菌药物 |
4.4 内分泌治疗 |
4.5 手术治疗 |
5 现代医学研究 |
5.1 细胞免疫 |
5.2 体液免疫 |
5.3 细胞趋化因子 |
5.4 NF-KBp65 |
5.5 血管新生 |
6 病理学诊断 |
6.1 肉芽肿性乳腺炎 |
6.2 浆细胞性乳腺炎 |
6.3 导管扩张伴周围炎 |
6.4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理分期 |
7 影像学诊断 |
7.1 超声诊断 |
7.2 钼靶检查 |
7.3 乳腺磁共振 |
8 清热化痰散结方理论依据及方药分析 |
8.1 理论依据 |
8.2 治法方药 |
8.3 方药组成 |
8.4 中药药理及功效研究 |
8.5 方义分析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2 一般临床资料 |
2.1 患者筛选路线图 |
2.2 两组患者一般基线特征 |
2.3 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 |
2.4 两组治疗前一般实验室检查资料 |
3 实验室检测资料 |
3.1 标本收集 |
3.2 主要设备、仪器 |
3.3 主要试剂 |
3.4 样本准备 |
3.5 试剂准备 |
3.6 实验检测步骤 |
3.7 实验结果判断标准 |
4 病理免疫组化检测 |
4.1 组织标本的处理 |
4.2 HE染色 |
4.3 免疫组化法检测具体步骤过程 |
5 统计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一般临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
1.1 非哺乳期期乳腺炎与BMI的相关性 |
1.2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理类型与BMI关系 |
1.3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分布与BMI关系 |
1.4 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头凹陷的相关性 |
1.5 非哺乳期乳腺炎与流产次数的相关性 |
1.6 非哺乳期乳腺炎与泌乳素的相关性 |
1.7 非哺乳期乳腺炎与机体免疫状态的相关性 |
1.8 非哺乳期乳腺炎与白细胞计数、CRP的相关性 |
1.9 非哺乳期乳腺炎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性 |
2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临床疗效 |
2.1 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红肿评分、肿块直径评分、窦道潜行评分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总评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2.4 两组后期采取手术治疗的比例比较 |
3 非哺乳期乳腺炎组织局部免疫状态及VEGF含量变化 |
3.1 治疗前非哺乳期乳腺炎组织中IgG、IgM、VEGF含量分布情况 |
3.2 两组治疗前后组织中IgM、IgG含量变化及治疗后组织中VEGF含量比较 |
4 两组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后组织免疫组化变化 |
4.1 两组治疗前后组织CD4~+及CD8~+免疫组化评分变化 |
4.2 正常乳腺组织、非哺乳期乳腺组织治疗前前后CD4~+免疫组化表现 |
4.3 正常乳腺组织、非哺乳期乳腺组织治疗前前后CD8~+免疫组化表现 |
4.4 治疗前后NF-kBp65免疫组化变化 |
5 安全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危险因素、机体免疫异常与非哺乳期乳腺炎 |
2、清热化痰散结方来源、临床应用及组方立论依据 |
3、清热化痰散结方方解及中药现代研究 |
4、临床疗效 |
5、非哺乳期乳腺炎与免疫 |
6、非哺乳期乳腺炎体液免疫 |
7、非哺乳期乳腺炎T淋巴细胞免疫 |
8、非哺乳期乳腺炎与VEGF研究 |
9、非哺乳期乳腺炎与NF-kBp65研究 |
10、结论 |
11、创新性、特色及意义 |
12、本研究前景展望及后续研究 |
13、存在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 临床疼痛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表 |
附2: 临床红肿评分、肿块评分及窦道潜行评分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医药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学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中医内治疗法 |
2.1 瓜蒌牛蒡汤加减 |
2.2 专方验方 |
3 中医外治疗法 |
3.1 药物外治法 |
3.2 针灸推拿拔罐疗法 |
4 中医综合疗法 |
5 小结 |
(7)瓜蒌牛蒡汤加减方等三联法治疗乳痈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乳痈初期调查表 |
附录B 文献综述 关于乳痈初期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介绍 |
(8)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黄正昌医师简介与研究缘由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二节 黄正昌医师生平事略 |
一、初中毕业后就到中药房当学徒 |
二、高中半工半读下完成学业 |
三、三十六岁考上中医执照 |
四、积极进修取得博士学位 |
五、勤学不怠成为名医 |
六、热心讲学造福人群 |
七、提携后辈给予典范 |
第三节 经历和重要着作简介 |
一、黄正昌医师经历 |
二、担任职位 |
三、黄正昌医师证照 |
四、发表研究论文及文章 |
五、黄正昌医师着作 |
第二部分 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 |
第一节 标本同治整体观 |
一、四诊合参 |
二、病证结合 |
三、标本同治 |
第二节 重视阴阳平和 |
第三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一、采用西医诊断工具 |
二、中医辨证思维 |
第四节 既病防变是关键 |
第五节 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善用虫药 |
一、采用台湾本土药材 |
二、善用虫药 |
第三部分 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的思维模式 |
第一节 重视望诊 |
一、重望神望目 |
二、重气色盛衰 |
第二节 阴阳为纲的辨证思路 |
一、肝胆病以阴阳为纲 |
二、多因合病采阴阳双补 |
第三节 治法中的“保肝平胃”思想 |
一、保肝平胃思想 |
二、常用的经方 |
三、常用的单味药 |
第四部分 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
一、病毒性肝炎 |
二、现代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三、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
第二节 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 |
一、脾蕴湿热证 |
二、肝胃不和证 |
三、肝脾两虚证 |
四、热毒内陷证 |
五、活动型vs非活动型肝炎 |
第三节 “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 |
一、治法首重保肝利胆 |
二、热重于湿证-泻火解毒法 |
三、湿重于热证-祛浊化湿法 |
四、肝胃不和证-和解法 |
五、肝脾两虚证-益气健脾法 |
六、热毒内陷证-清热解毒法 |
七、肝郁气滞证-理气开郁法 |
八、不活动型肝炎-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 |
九、活动型肝炎-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 |
第四节 保肝平胃治法下的遣方用药 |
一、常用方剂 |
二、常用的单味药 |
三、常用的动物或虫类用药 |
四、常用本土单方草药 |
第五节 肝功能异常情形下的处理 |
一、肝指数(ALT)正常时的处理 |
二、肝指数(ALT)上升在300以下的处理 |
三、肝指数上升在300以上的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的处理 |
四、胆色素(Bilirubin Total)指数的升高时的处理 |
五、白蛋白(Albumim)减少时的处理 |
六、防治肝昏迷处理 |
七、急性肝功能衰竭(猛暴性肝炎)处理 |
第六节 肝癌,肝硬化 |
一、肝癌,肝硬化 |
二、阴阳双补扶正兼以祛邪 |
三、肝癌,肝硬化的转化与治疗 |
第七节 肝胆病针灸选穴 |
第八节 “六M理论”对肝保健预防 |
一、排汞(Mercury detoxication) |
二、通经络(Meridian system) |
三、必需均衡营养(Main Nutrition) |
四、现代医学检查(Modern medicine) |
五、传统医学顾护元气(Natural Medicine) |
六、信仰精神支持(Mental Support) |
第九节 临床实践案例研究解析 |
案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成功阴转病例 |
案例二、肝硬化案例 |
案例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标本同治病例 |
第五部分 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中风后遗症 |
一、中风后遗症 |
二、治验案例 |
第二节 斗鸡眼(斜视) |
一、斗鸡眼(斜视) |
二、治验案例 |
第三节 油风(鬼剃头) |
一、油风 |
二、治验案例 |
第四节 荨麻疹 |
一、荨麻疹 |
二、治验案例 |
第五节 失眠 |
一、失眠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节 重症肌无力 |
一、重症肌无力 |
二、治验案例 |
第七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八节 过敏性鼻炎 |
一、过敏性鼻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九节 腮腺炎 |
一、腮腺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十节 流行性感冒 |
一、流行性感冒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部分 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经验临床实践 |
第一节 临床案例1胃痛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二节 临床案例2便秘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三节 临床案例3痛经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四节 临床案例4女子带下病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结论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结语 |
致谢 |
附件2: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
详细摘要 |
(9)阳和膏外用联合曲安奈德乳管冲洗对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西医学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病机 |
3 临床表现 |
4 辅助检查 |
5 鉴别诊断 |
6 西医治疗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祖国医学文献对本病的记载 |
3 中医病因病机 |
4 临床分期 |
5 中医药治疗 |
6 中西医结合疗法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病辨证标准 |
3 病例筛选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或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案 |
4.1 分组方案 |
4.2 治疗方案 |
4.3 实施方案 |
4.4 记录指标 |
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5.1 一般资料观察 |
5.2 临床疗效评价 |
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7 研究结果 |
7.1 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7.2 两组疗效指标基线分析 |
7.3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差异分析 |
7.4 治疗后组间疗效差异分析 |
8 两组安全性评价 |
9 讨论 |
9.1 肉芽肿性乳腺炎目前治疗进展及难题 |
9.2 祖国医学对不乳儿乳痈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 |
9.3 曲安奈德乳管冲洗联合阳和乳膏外用的探讨 |
9.4 研究结果分析 |
9.5 本研究的优势 |
9.6 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中医治疗乳痈初起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内治法 |
2 外治法 |
2.1 单一手法排乳 |
2.2 单一中药外敷 |
2.3 单一针刺、推拿 |
2.4 两种及以上外治法联合 |
2.4.1 手法排乳联合中药外敷 |
2.4.2 手法排乳联合刺络拔罐 |
2.4.3 针刺+艾灸 |
2.4.4 手法排乳联合艾灸 |
2.4.5 拔罐联合耳穴 |
2.4.6 刮痧、按摩联合外敷中药 |
2.4.7 中药外敷、手法通乳联合穴位按摩 |
3 内外合治法 |
3.1 内服中药联合外敷中药 |
3.2 内服中药联合针刺 |
3.3 内服中药、手法排乳联合外敷中药 |
3.4 内服中药、理疗、刮痧联合外敷中药 |
4 讨论 |
四、牛蒡子汤加味内服金黄散加味外敷治外吹乳痈5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白金散外治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郝玲玲.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2]《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房疾病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D]. 唐水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D]. 叶文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揿针联合青敷膏治疗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佳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清热化痰散结方基于抑制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变部位免疫应答促进炎症消散的临床对照研究[D]. 张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中医药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J]. 李逸梅,龚旭初. 中国中医急症, 2019(07)
- [7]瓜蒌牛蒡汤加减方等三联法治疗乳痈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杜欣.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D]. 杨慧珍(Yang Huei-Che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阳和膏外用联合曲安奈德乳管冲洗对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10]中医治疗乳痈初起的研究进展[J]. 赵静,李桃花,祝东升,蔡蕊,李以良,李巍,梁晨,郭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2)
标签:对照组论文; 乳房肿块论文; 哺乳期乳腺炎症状论文; 中医方剂大辞典论文; 乳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