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S”技术支持下的土地利用决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安然[1](2021)在《中东呼吸综合征分布预测及其病原的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2012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该病病死率高、症状不易辨别且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预防策略,现已从主要流行的中东地区逐渐蔓延至四大洲27个国家,具有全球流行的潜在趋势,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研究难点和热点。2018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决定将MERS纳入WHO研究与发展蓝图计划,以着力推进该领域研究进展。自MERS出现已有八年,目前在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防治等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多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在研究内容上多侧重单独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或病原学进化动态,研究设计上缺乏对社会经济、气象地理等多种要素时空分布的有效利用,未能综合考虑时空分布异质性等特征,此外欠缺对MERS时空扩散及洲际范围疫源地风险的预测评估。本研究基于最新数据,综合考虑生物、环境、社会学因素的影响,融合空间信息技术、机器学习模型和系统发育地理学分析技术,从个体、群体和分子层面全面开展对MERS的传播动态、风险评估及其病原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目前对MERS流行病学特征的认识,探索疾病早期扩散的促进因子,识别高风险区域和脆弱人群,为不同区域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指导,为探索MERS传播机制、实验室检测和疫苗研究提供方向,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研究目的1.描述全球MERS的三间分布特征及地理分区,重点比较接触动物感染和接触病人感染的病例特征差异。2.探讨个体层面影响MERS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交互作用,并结合区域环境要素探索群体层面影响MERS扩散的危险因素。3.结合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模型量化MERS-CoV疫源地的分布及发病风险,探索主要贡献因子并绘制风险地图。4.利用系统发育地理学分析技术完成MERS-CoV的进化家系、时空迁移分析和进化压力位点分析,并将家系信息纳入个体群体层面,进一步探索家系进化对MERS流行特征的影响。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收集全球2020年6月1日前所有MERS个案病例,主要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官方报告,并通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网站、受影响国家的卫生部门网站和公开发表的论文完成病例信息检索及补充,形成MERS个案流调数据库。同期动物样本阳性检测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及文献检索。人口数据、骆驼密度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海拔数据、交通数据等均来源于相应领域官方网站或数据库。所有数据都遵循数据质控要求完成原始数据的清洗、整理和提取加工,形成区域多要素数据库。检索GenBank数据库中2020年6月1日前发布的MERS-CoV的全基因组序列(>30,000bp)及对应蛋白序列,经过采样地区和采样时间的核实确认,形成MERS-CoV分子序列数据库。2.统计分析(1)描述全球MERS病例的时空分布和流行特征分区,明确不同感染方式(接触动物感染和接触病人感染)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差异。(2)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与MERS病例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时考虑重要变量(年龄组、性别和动物接触史)之间的二元交互作用,结果呈现时分别给出其他变量不同等级时对应的效应值。(3)基于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合人口学信息、生物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对MERS病例在中东地区的时空扩散特征进行评估并探索危险因素。为了直观展示人类病例的时空扩散情况,借助ArcGIS中趋势表面分析模块,以等值线形式绘制中东地区MERS传播的空间趋势图。(4)结合人口学信息、生物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对研究范围内MERS-CoV的生态适宜度进行估算。首先按照传统策略,使用增强回归树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三个基础模型,通过后续模型结果评估比较选择最优模型。其次采用集成学习的策略,使用堆叠方法将上述三种模型做集成学习,以获得比单一模型更优越的泛化性能。基于集成学习模型结果识别出高风险区域,绘制MERS-CoV自然疫源地分布预测图;基于最优基础模型提取重要贡献因子,并运用logistic回归获得重要特征变量的确切效应值。(5)使用Nextstrain框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MERS-CoV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历程,通过系统发育地理学分析明确重要MERS-CoV家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迁徙模式。使用PAML软件包用最大似然法对蛋白质基因编码序列进行正选择位点分析。应用统计学匹配抽样方法将分子水平的家系信息与群体和个体发病状况相关联,探讨MERS-CoV的致病性是否随遗传进化或家系转变而变化。3.使用软件数据分析使用 ArcGIS 10.5、R 3.6.2、Python 2.7、Nextstrain、MAFFT v7.407、IQ-Tree v1.6.10、PAL2NAL v14、PAML v4.9、CorelDRAWX8等软件和编程环境。研究结果1.建立了包含2450例MERS病例的个案病例数据库(包括150个病例集群)。其中,80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2.73%,69.35%的病例为男性,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3岁(四分位数间距为38-65岁),医护人员占病例总数的13.67%。在1453名接触史信息明确的患者中,356名(24.04%)报告有动物接触史。空间分布上MERS病例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和北半球,发病数最高的地区为中东地区,以沙特阿拉伯最高,其次为韩国。结合传播模式分类,发现存在接触本地动物感染病例的国家均分布于阿拉伯半岛,虽然欧洲和东南亚地区也报告了具有动物接触史的病例,但均属于输入病例。时间分布上,2014-2015年包含了 3次发病高峰,主要源于沙特阿拉伯和韩国的暴发疫情,季节性分布上发现春季(4-6月)存在发病高峰。接触动物感染和接触病人感染两种传播方式产生的病例在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上存在显着差异,与没有动物接触史的病例相比,接触动物感染的病例病死率更高,男性患者数量更多,年龄更大,患有基础疾病比例更高,从疾病发作到诊断的时间更长,上述特征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医务人员及无症状患者的感染方式基本是接触病人感染。此外两种传播模式的季节性也不同,接触动物感染病例主要出现在在1-3月,而接触病人感染病例发病高峰紧随其后。2.死亡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男性、中东居民、患有基础疾病以及发病前具有明确动物接触史的病例死亡风险较高。同时年龄、性别和动物接触史间均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双变量负向交互作用,在没有动物接触史和女性病例中,年龄的危险效应更为明显;研究发现死亡风险对动物接触史的依赖性随年龄和性别而变化,动物接触史是<65岁女性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时空扩散趋势分析显示,MERS在2014年4月至2015年底之间自阿拉伯半岛中部迅速传播到周围地区,其中由发源地向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方向扩散速度最快。公路和铁路交通网络在MERS早期陆路区域内的快速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交通因素外,海拔、荒地覆盖面积占比和医院数量也是MERS扩散的危险因素。4.研究中应用的四种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MERS-CoV自然疫源地分布上效果均良好,模型应用测试集测试时AUC最低为84.14%,以集成模型效果最优(AUC=91.66%)。以集成模型对整个研究范围做MERS-CoV疫源地风险预测,绘制的风险地图显示自然疫源地主要分布在热带,高风险和中度风险地区跨越中东、西亚、北非和东非小部分,远远大于目前报道的MERS病例或检测到阳性动物样本分布的地理范围;南欧、非洲中部和南部的风险较小,这与在这些地区仅观测到的少数输入性病例或阳性动物样本相符。敏感性分析中,基于仅用阳性数据建模预测的最大熵MaxEnt模型,发现其预测风险分布情况与上述模型基本一致,证明各模型结果合理可信。影响因子贡献度上,我们发现荒地覆盖面积占比是影响MERS-CoV疫源地分布的主要贡献因子,贡献度为30.06%,其次是林地覆盖面积占比(10.74%),人口密度、年平均温度、耕地覆盖面积占比和骆驼密度均为中等贡献变量,贡献度范围为6.20-7.28%。因子反应曲线显示MERS-CoV疫源地分布与较高水平的荒地覆盖面积占比、人口密度、年平均温度和骆驼密度有关,也与较低的森林和农田覆盖面积占比有关。基于上述贡献因子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较高水平的荒地覆盖面积占比效应值最高(OR=23.74),其次为较高水平的年平均温度(OR=4.05)和骆驼密度(OR=1.80)。多因素分析中未纳入森林和耕地覆盖面积占比,由于二者与荒地覆盖面积占比的相关性很高(R>0.6)。此外,多因素研究中未发现荒地覆盖占比、人口密度、年平均温度和骆驼密度之间存在显着的双变量交互作用。5.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人类、骆驼(含羊驼)中检测到的病毒序列形成了主要进化枝,而蝙蝠和刺猬来源的病毒序列形成了与之距离较远的进化枝,表明骆驼是MERS动物宿主。在人与骆驼序列构成的主进化枝中,人类和骆驼的序列在整棵树中混合交叉在一起,这提示从骆驼到人类存在多次引入事件。主进化枝包含编号为C1-C5的五个亚进化枝,其根节点可以追溯到2007年1月,根节点来源骆驼的可能性为49.3%,来源人类的可能性为50.7%。系统发育地理学分析上,主进化枝的时空传播特征主要表现为中东地区内部强烈的局部迁移和偶尔出现的远距离迁移;推断起源地最可能出现的三个位置是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和约旦,其后验概率分别为31%,17%和12%。利雅得是当地和国际输出感染的主要来源,它是亚进化枝C3、C4和C5(覆盖了所收集序列的97.5%)的共同祖先节点位置的后验概率具有99%。根据序列空间迁移图谱,2011-2012年该病毒从利雅得向沙特阿拉伯其他城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和欧洲部分城市迁移,阿布扎比很快加入利雅得,成为第二个病毒输出枢纽;2013-2015年病毒传播最为迅速,自中东输出到北美、非洲和东亚,与实际中2014年中东向美国以及2015中东向韩国的输出事件相符合。位点分析上,研究确定了刺突糖蛋白中可能与正向选择相关的八个氨基酸位置,其中三个是现有认知的新发现位点。将平滑后的地区发病率等指标与人类序列关联后,发现系统进化树中各家系对应病例病死率不同,C5的病死率高于其他进化枝。但将家系信息匹配至个体层面进行死因分析时,家系特征对死亡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MERS具有明确动物接触史的病例比例持续上升,且与人传人病例相比,动物传人病例的病死率更高,加强动物中该疾病的监测、防控和治疗应是今后MERS研究的重点,同时加强动物传人病例监测等。2.MERS病死率较高,其死亡的高风险人群为老年人、男性、中东居民和患有基础疾病的病例,死亡风险对动物接触史的依赖性随年龄和性别而变化,提示应对高危人群加强监测与宣教以预防感染,一旦确诊应及早采取救治措施。3.交通网络在MERS早期陆路区域内的快速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与MERS高风险区域交通便利或交流频繁的地区,应在重要交通枢纽中持续加强对MERS的监测与防控。4.基于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的疫源地风险预测提示高中风险区包含中东、西亚、北非和部分东非,远远大于现有病例报告的地理范围,未来应加强对应区域的病例监测与干预措施。5.序列分析发现骆驼是动物宿主,进化中存在骆驼到人类的多次引入事件,检测试剂应该增强对目前占主导的C5家系的识别,刺突糖蛋白中识别到三个现有认知新发现的正向选择位点,可为进一步定位疫苗的潜在靶点和开发MERS-CoV的抗病毒药物提供研究方向。创新性1.开展了跨洲际多要素细尺度MERS-CoV疫源地风险评估研究。在对应研究中,我们不仅构建模型预测了动物宿主骆驼的空间分布,而且将接触本地动物感染患者、感染的宿主动物的分布同时纳入模型作为结局变量,以获得更可靠的MERS-CoV适宜生境分布图。我们创新性地采用堆叠方法将多种基础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集成学习,得到了最优效果的预测模型,大大提高了自然疫源地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目前上述研究在现有公开文献中尚无报道。2.开展了MERS-CoV空间扩散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空间趋势面分析、系统发育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报告病例和病原核酸序列两个方面相互验证,共同揭示了 MERS-CoV的空间扩散特征,并定量估算了交通、医院分布等因素对空间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明确重点监测方向、指导MERS防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3.从多水平多要素全面探索MERS的时空分布及流行特征。研究结合病原数据及相关的生物、环境、社会学要素,形成个体、群体和分子水平三个现有MERS最新的数据库,关注重要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完善了目前对MERS流行病学特征的认识,明确了高危人群与高风险地区,为不同区域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徐衍[2](2021)在《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方向。农村微型企业作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呈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伴随着农村微型企业数量增长,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问题凸显,着重表现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能力弱、动力低的现实困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发源地,完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税费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现代农业水平高,但地区营商环境差,如何有效助力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已成为东北地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全面振兴关注的焦点。那么,在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不佳情况下,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现状如何?其“成长困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促进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都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而现有研究中,关于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研究还缺乏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交叉研究范式探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营商环境不佳情境下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问题。因此,开展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不仅利于各项纾难解困扶持政策落地,还能为农村微型企业家决策提供参考,丰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外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决策参考价值。本文按照“基础理论阐述—环境特征刻画—系统实证分析—理论实践探讨”的逻辑方案展开研究。首先,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学理标准和法定标准上阐述微型企业、农村微型企业的内涵,介绍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内涵特征,明确研究基础理论,并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剖析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环境,分析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基本现状,论述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内外部困境,揭示其困境形成根源是企业成长动力不足、地区营商环境不佳、地区体制机制不活。其次,遵循复杂系统理论研究模式,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改进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机理的“动因—阶段—路径”分析框架,论述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识别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再成长期阈值,归纳得出以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及其合力为动力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路径。再次,从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状态和成长程度双维度出发,阐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因素选取理论依据和内在逻辑,构建出基于拓展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利用东北地区807份微观企业实际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得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有形制度环境、创业机会识别、朋友、情感信任和社会信任。然后,在融合彭罗斯企业资源成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GEM法、Pearson法和变差系数全面筛选并构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开展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后发现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要素包括成长资源、成长战略、成长能力三方面,可划分为波动增长、平稳增长、波动下降和平稳下降四种类型。最后,通过借鉴典型国家和东部省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从农村微型企业和制度安排两个层面提出具体、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舒剑[3](2020)在《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4S店运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行业在经济发展浪潮中与时俱进,“汽车4S”店应时而生。品牌“汽车4S”店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就必须改变现有经营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体系。因此现有运营模式是否合理,是每个“汽车4S”店都要着重关注的问题。首先,通过深入分析校企合作模式对学校和企业的益处与成果,深入阐述汽车服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及特点,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汽车M4S店;并从M4S店组织构架、各部门职责、校企合作前后企业经营情况三方面阐述汽车M4S店现状。其次,在详细调研M4S店的特点、运营模式、技术水平、管理层次、服务水平等要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EFE外部因素矩阵、汽车行业竞争、消费者行为、顾客满意度调查、盖洛普Q12、企业品牌认知度和企业运营模式共7个问卷调查;构建了包括企业、学校、学生和社会4个维度、16个二级指标的校企合作模式效果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中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数据损失严重的、评价结果不合理的对象,利用加权平均求隶属等级;对于多个被评事物依据其等级位置进行排序,得到最终隶属度;最终建立了层次分析法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选取汽车M4S店对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对M4S店校企合作效果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找出了M4S店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可改进并完善现有校企合作模式,以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效益最大化,并为社会做出贡献。总之,本文从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4S店运营模式角度出发,依据企业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层面和社会层面建立了科学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模型对M4S店校企合作模式效果进行评价,进而给出对策建议,对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知名度,提高学校影响力和学生就业率,增加企业社会贡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梁智豪[4](2020)在《“延保”提升汽车经销商盈利能力的机制及对策研究 ——基于GH公司经销商调研》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汽车市场一直作为全球汽车经济发展的中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起中国汽车的产销量一直至保持全球第一。尽管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远远把美国排在了身后,但汽车经销商的盈利能力上还存在不少的差距。通过分析发现经销商自身创造盈利的能力水平不一样,美国的经销商更多地利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平台开展与车辆销售和售后密切联系的水平业务实现盈利;而中国的汽车经销商则更多地依靠新车销量获取汽车制造商的返利实现盈利,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盈利模式,这样的盈利模式导致经营品牌和区位的不同,市场和年度的不同,汽车经销商的盈利波动很大。针对国内微观研究和具体案例研究的缺失,本课题聚焦实际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延保对提升汽车经销商盈利能力的机制。(1)首先根据汽车延长保修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讨论了与延保相关的潜变量对提升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并以此提出研究命题;(2)然后采用一些可以直接观测的变量和指标,构建出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度量方程式和结构方程式;(3)在GH公司的协助下对全国经销商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可靠的一手调研数据;(4)最后在分析调查问卷信度的基础上,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合GH公司经销商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印证延保对经销商盈利能力提升的影响,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研究发现,延保对助力新车销售、促进客户回厂、增加二手车销量、增加销售店现金流等经销商运营环节对盈利能力的提升起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最后本文以“延保”为出发点,为经销商提出符合中国汽车市场特点的、合理的和有效的盈利措施以及为汽车经销商提升盈利能力提供决策参考。
刘姗姗[5](2020)在《新汽车智慧新零售营销模式》文中研究说明如何正确进入"智慧新零售"领域,更好帮助车的用户解决当前问题或许许多汽车电商已经意识到了汽车过分依赖线上商业模式是很难生存的,它脱离线下服务基本就实现不了盈利。所以许多汽车电商进行线上交易的同时,线下服务布局也在进行着。从中来看,或许汽车电商的醉翁之意已经不在线上售车这一业务上了。
邹成成[6](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王鹿[7](2020)在《风电场选址与机组选型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龙伟[8](2020)在《基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毛竹林物候监测、分类和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文中指出毛竹林是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绿植被,具有生长速度快、砍伐周期短以及大小年交替等特点。快速的生长和碳积累使得毛竹林拥有强大的固碳潜力,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上生物量估测是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核心内容,物候变化信息和准确的毛竹林空间分布是进行区域毛竹林地上生物量估测的前提。然而物候过程对毛竹林光谱变化的影响机制,限制了区域尺度毛竹林地上生物量的估测精度,同时缺乏能够准确反映毛竹生长过程和生物量累积的高时空序列数据支撑,区域毛竹林地上生物量估测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此,论文结合Venμs时间序列数据和实地物候调查数据,分析了可见光、红边和近红外波段在毛竹林生长周期内的时间序列变化,基于红边位置指数(REPI)和谐波时间序列分析模型(HANTS),分析了毛竹林的物候期。在物候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时间序列Sentinel-2、Landsat 8和地面调查数据,探索了大/小年毛竹林在生长周期内的光谱变化特征,确定了区分大/小年毛竹林的最佳光谱区间和时间窗口,构建了大/小年毛竹林多时相遥感指数(YCBI),实现了大/小年毛竹林时空信息提取。在考虑物候和大小年的基础上,重构了单株毛竹林地上生物量估测方程,进行了毛竹林任意时间下的地上生物量估测,统一了样地生物量与遥感数据的时间一致性,利用随机森林构建了毛竹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实现了区域毛竹林地上生物量的估测。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Venμs数据光谱范围730nm-920nm的波段能够更好反映出毛竹林的季节变化,在此区间的遥感数据波段具有识别毛竹林季节物候差异的能力,尤其就是红边波段。传统的植被指数仅对毛竹生长季的开始和结束敏感,基于多个红边波段的REPI指数可以识别出毛竹林频繁的冠层变化和生长周期,尤其是春季的换叶期和竹笋期。小年毛竹林的生长季开始早于大年毛竹林,小年毛竹林生长季开始于3月份,而大年毛竹林生长季开始于6月。(2)大小年现象是影响区域尺度毛竹林遥感分类的重要因素,大年毛竹林和小年毛竹林的光谱差异主要体现在5月份,区分毛竹林和其他森林的最佳季节是4-5月,其次是12-2月,区分大年和小年毛竹林的最佳时间为5月。基于红边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构建的多时相毛竹林指数YCBI,能够有效区分毛竹林大小年和其他常绿森林,基于多时相毛竹林指数的遥感分类总体精度达91.2%,多时相毛竹林指数的区域可移植性在其他研究区得到验证。Sentinel-2数据新增的红边波段是区分毛竹林和其他常绿植被的有效变量。在面对单一数据源进行毛竹林遥感分类时,建议首选5月份的影像,次选2月份影像。在面对多期遥感数据,建议首选不同年份同一季节或者同年份不同季节的影像。(3)毛竹林的地上生物量在生长周期内变化频繁,主要体现在春季新竹生长期的快速积累和冬季老竹砍伐期造成的骤减,毛竹林样地的地上生物量处在“快速增长-择伐减少-稳定增长”的动态平衡与循环过程中。本研究结合毛竹林的生理特点,重构了单株时间序列毛竹林地上生物量方程,可以明显降低大年毛竹林在时间序列上的误差。基于随机森林的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结果中Sentinel-2和Venμs在地上生物量模型验证精度要高于Landsat8数据。纹理信息与生物量相关性较低,在生物量模型中的作用比植被指数弱。按大小年分层的建模方法取得了更好的预测精度,时间信息变量的加入可以改善估测精度。生物量估测结果出现了明显的高值低估、低值高估,和建模R2很高而估测R2很低的现象,光谱饱和问题是限制光学遥感影像进行毛竹林地上生物量估测的主要原因。
杜铁成[9](2020)在《H地产公司设计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行业多年来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较大份额,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属于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出台,房地产企业开始由高速扩张阶段转入到全面提升质量的新发展阶段。在行业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如何通过提升设计质量管理水平来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以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中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现有研究中基于房地产企业角度开展设计质量管理的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进一步丰富房地产企业设计质量管理领域的研究,完善了民用建筑设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内容。本文在国内外设计质量管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H公司“快周转”模式的特点,开展了H公司设计质量管理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及调查问卷法,对影响H公司设计质量的因素进行识别、归类和修订,作为建立模型及展开分析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采用专家打分法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已竣工项目数据开展统计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完善修订。最后采用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构建了设计质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模型并完成相应的分析,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依据研究结论,从管理学的四大方面(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制定提升设计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本文丰富了“快周转”模式下房地产企业设计质量管理的研究,为同行业公司研究如何解决本企业设计质量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和应对解决思路。
田俊峰[10](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二、“4S”技术支持下的土地利用决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S”技术支持下的土地利用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东呼吸综合征分布预测及其病原的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范围和空间研究单位 |
2.2 数据来源及整合 |
2.3 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三、结果 |
3.1 全球范围三间分布描述 |
3.2 个体层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3.3 地区(群体)层面—时空扩散分析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中东呼吸综合征自然疫源地风险预测——基于机器学习模型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范围与空间研究单位 |
2.2 资料来源 |
2.3 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三、结果 |
3.1 阳性区域分布 |
3.2 骆驼密度变量插补 |
3.3 纳入模型变量筛选 |
3.4 机器学习模型建模预测结果及评估 |
3.5 变量贡献度及提取分析 |
3.6 敏感性分析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空间研究范围 |
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3 研究设计 |
2.4 质量控制 |
三、结果 |
3.1 分子序列库特征概述 |
3.2 系统发育分析 |
3.3 系统发育地理学分析 |
3.4 进化位点分析 |
3.5 家系与人群疾病相关分析 |
四、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发表论文两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微型企业 |
2.1.2 农村微型企业 |
2.1.3 企业成长 |
2.1.4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成长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耗散结构理论 |
2.2.4 计划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现状分析 |
3.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环境分析 |
3.1.1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
3.1.2 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2 东北地区微型企业成长现状分析 |
3.2.1 微型企业数量与占比 |
3.2.2 微型企业的就业人数 |
3.2.3 微型企业行业与增值 |
3.2.4 微型企业运行的状态 |
3.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困境 |
3.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内部困境 |
3.3.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外部困境 |
3.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困境的原因 |
3.4.1 企业成长动力不足 |
3.4.2 地区营商环境不佳 |
3.4.3 区域体制机制不活 |
3.5 本章小结 |
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机理分析 |
4.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机理框架构建 |
4.2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分析 |
4.2.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来源 |
4.2.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模型 |
4.2.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解析 |
4.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阶段分析 |
4.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阶段划分 |
4.3.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阶段特征 |
4.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路径分析 |
4.4.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资源禀赋路径 |
4.4.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制度变迁路径 |
4.4.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技术进步路径 |
4.4.4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三元合力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5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5.1.1 行为态度 |
5.1.2 主观规范 |
5.1.3 感知行为控制 |
5.1.4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2 样本来源与变量选择 |
5.2.1 样本来源 |
5.2.2 样本特征 |
5.2.3 变量选择 |
5.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交叉分析 |
5.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水平分析 |
5.3.2 企业行为态度与企业成长 |
5.3.3 企业主观规范与企业成长 |
5.3.4 企业感知行为控制与企业成长 |
5.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5.4.1 实证模型 |
5.4.2 模型检验 |
5.4.3 估计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 |
6.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理论分析 |
6.1.1 成长资源 |
6.1.2 成长能力 |
6.1.3 成长战略 |
6.1.4 成长性评价理论模型 |
6.2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指标选择 |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
6.2.3 评价指标关键性筛选 |
6.2.4 评价指标相关性筛选 |
6.2.5 评价指标代表性筛选 |
6.2.6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6.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 |
6.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思路 |
6.3.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 |
6.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实证评价 |
6.4.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指标权重 |
6.4.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水平分析 |
6.4.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分类分析 |
6.4.4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共性问题 |
6.4.5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差异解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
7.1 国外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1.1 美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1.2 日本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1.3 德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 国内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1 上海市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2 江苏省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3 浙江省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3 国内外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对东北地区的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促进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政策建议 |
8.1 农村微型企业政策建议 |
8.1.1 夯实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资源 |
8.1.2 提高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能力 |
8.1.3 实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战略 |
8.1.4 搭建农村微型企业社会信任 |
8.2 制度建设政策建议 |
8.2.1 推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长效政策 |
8.2.2 优化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有形环境 |
8.2.3 完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无形环境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专家打分表 |
附录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企业打分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4S店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校企合作对学校育人环境的影响概述 |
2.1 学校基本情况 |
2.1.1 合作学校简介 |
2.1.2 实习对象简介 |
2.1.3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培养体系简介 |
2.1.4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体系简介 |
2.2 汽车服务专业校企合作的内涵及其特点 |
2.2.1 内涵 |
2.2.2 特点 |
2.3 校企合作的优越性 |
2.3.1 对企业的益处 |
2.3.2 对学校的益处 |
2.4 校企合作育人情况介绍 |
2.4.1 学校与M4S店合作育人模式 |
2.4.2 学校与M4S店合作育人的成果 |
2.5 其他行业校企合作情况 |
第三章 校企合作对M4S店运营情况的影响调查 |
3.1 企业运营模式的内涵及其特点 |
3.1.1 内涵 |
3.1.2 特点 |
3.2 调查对象选择 |
3.2.1 M4S店介绍 |
3.2.2 M4S店组织架构设置 |
3.2.3 M4S店各部门工作职责介绍 |
3.2.4 校企合作前的M4S店经营情况 |
3.2.5 校企合作后的M4S店经营情况 |
3.3 调查问卷设计 |
3.3.1 问卷设计原则与要求 |
3.3.2 问卷调查基本结构 |
3.3.3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3.3.4 相关人员访谈 |
3.4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四章 校企合作效果评价 |
4.1 评价思路及流程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评价方法选择 |
4.3.1 评价方法分析 |
4.3.2 评价方法选择 |
4.4 评价步骤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M4S店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5.1.1 M4S店的外部环境分析 |
5.1.2 M4S店的内部环境分析 |
5.2 校企合作提升M4S店品牌影响力 |
5.2.1 M4S店的品牌分析 |
5.2.2 M4S店的品牌战略分析 |
5.2.3 M4S店的品牌塑造 |
5.3 校企合作改善M4S店运营模式 |
5.3.1 M4S店现有运营模式分析 |
5.3.2 M4S店运营模式发展路径 |
5.4 校企合作对办学条件的改善 |
5.5 校企合作对合作双方的要求 |
5.5.1 对企业员工的要求 |
5.5.2 对合作院校及学生的要求 |
5.6 合作效果评价 |
5.6.1 评价结果分析 |
5.6.2 问题分析 |
5.7 相关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延保”提升汽车经销商盈利能力的机制及对策研究 ——基于GH公司经销商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经销商盈利能力的研究 |
1.2.2 关于汽车延保的研究 |
1.2.3 关于延保对汽车经销商盈利能力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延保理论基础与运营模式 |
2.1 汽车延保的涵义 |
2.1.1 汽车延保的定义 |
2.1.2 汽车延保的意义 |
2.1.3 汽车延保的发展趋势 |
2.2 汽车延长保修产品的分类 |
2.3 汽车延保的主要提供方和运营模式 |
2.3.1 汽车制造商提供的延保服务 |
2.3.2 第三方延保公司提供的延保服务 |
2.3.3 汽车制造商和延保公司联动推出的延保服务 |
2.3.4 保险公司提供的延保服务 |
2.3.5 汽车经销商提供的自营延保服务 |
2.4 延保产业的环境分析 |
2.4.1 政治法律环境 |
2.4.2 经济环境 |
2.4.3 社会环境 |
2.4.4 技术环境 |
2.5 国内外环境分析 |
2.5.1 国外汽车延保产业发展行业环境分析 |
2.5.2 我国汽车延保产业发展行业环境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命题与模型设定 |
3.1 盈利能力的因素 |
3.2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1 经销商运营对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
3.2.2 产业环境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
3.2.3 品牌力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
3.2.4 延保服务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
3.2.5 客户满意度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
3.3 模型变量定义 |
3.3.1 经销商的盈利能力的观测变量 |
3.3.2 延保服务的观察变量 |
3.3.3 品牌力的观察变量 |
3.3.4 客户满意度的观察变量 |
3.3.5 经销商运营的观察变量 |
3.3.6 产业环境的观察变量 |
3.4 模型设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搜集与实证分析 |
4.1 数据搜集过程 |
4.2 数据信度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模型拟合结果及评价 |
4.4 结果分析 |
4.4.1 产业环境对盈利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 |
4.4.2 延保服务对盈利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 |
4.4.3 品牌力对盈利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 |
4.4.4 客户满意度对盈利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 |
4.4.5 经销商运营环节对对盈利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 |
4.4.6 盈利能力提升相关观察变量验证 |
4.4.7 结果分析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5.1 我国延保服务的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 |
5.1.1 我国延保服务的存在问题 |
5.1.2 我国延保服务的改善对策 |
5.2 我国经销商通过延保服务提升盈利能力的具体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8)基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毛竹林物候监测、分类和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物候遥感监测 |
1.2.2 基于遥感的竹林信息提取 |
1.2.3 毛竹林地上生物量估算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植被资源 |
2.2 数据及预处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2.2.3 地面调查数据 |
2.2.4 辅助数据 |
2.3 本章小结 |
3 毛竹林物候遥感监测 |
3.1 研究方法 |
3.1.1 时间序列光谱分析 |
3.1.2 植被指数平滑与重构 |
3.1.3 毛竹林物候反演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时间序列植被指数对比 |
3.2.2 毛竹林物候反演 |
3.3 讨论 |
3.3.1 物候指数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 |
3.3.2 毛竹林的物候特点及原因 |
3.3.3 毛竹林物候监测方法的改善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小年毛竹林遥感信息提取 |
4.1 研究方法 |
4.1.1 大/小年毛竹林光谱特征分析 |
4.1.2 构建毛竹林多时相指数 |
4.1.3 大/小年毛竹林信息提取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植被指数对大/小年毛竹林的表现对比 |
4.2.2 分类结果精度验证 |
4.2.3 不同数据源的毛竹林提取对比 |
4.2.4 大/小年毛竹林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毛竹林光谱变化对分类的影响 |
4.3.2 空间分辨率对分类的影响 |
4.3.3 遥感分类精度 |
4.4 本章小结 |
5 毛竹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 |
5.1 单株和样地生物量估测研究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结果分析 |
5.1.3 讨论 |
5.2 基于遥感的毛竹林生物量估测研究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结果分析 |
5.2.3 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9)H地产公司设计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质量及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质量及质量管理 |
2.1.2 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管理 |
2.2 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和研究方法 |
2.2.1 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特点及模式 |
2.2.2 设计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
2.2.3 设计质量管理的常用研究方法 |
3 H公司及其设计质量管理现状 |
3.1 H公司设计管理模式简介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设计管理体系现状 |
3.2 H公司设计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2.1 设计质量管理现状 |
3.2.2 H公司设计质量管理水平分析 |
4 H公司设计质量影响因素的识别及分析 |
4.1 影响H公司设计质量的因素识别 |
4.1.1 识别方法的选择及识别过程 |
4.1.2 影响因素初步识别 |
4.1.3 影响因素修订及初步确定 |
4.2 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的选用 |
4.2.1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的选用 |
4.2.2 解释结构模型法的研究步骤 |
4.3 影响H公司设计质量因素分析过程 |
4.3.1 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分析 |
4.3.2 竣工项目抽样统计分析及最终因素确定 |
4.3.3 ISM模型的构建 |
4.3.4 模型结果 |
4.4 影响H公司设计质量因素的评价分析结果 |
5 H公司设计质量管理提升措施 |
5.1 应对思路 |
5.1.1 受限条件分析 |
5.1.2 提升思路建议 |
5.2 提升措施 |
5.2.1 主要策略 |
5.2.2 具体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相关概念 |
2.2.1 土地利用形态 |
2.2.2 土地利用转型 |
2.2.3 概念辨析 |
2.3 基础理论 |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3 远程耦合理论 |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
3.1.2 发展历史 |
3.1.3 功能分区 |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
3.2.2 人口变化 |
3.2.3 城镇化进程 |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数据来源 |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
7.2.1 国家宏观背景 |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4S”技术支持下的土地利用决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东呼吸综合征分布预测及其病原的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D]. 张安然. 山东大学, 2021(11)
- [2]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D]. 徐衍.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车4S店运营模式研究[D]. 舒剑.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4]“延保”提升汽车经销商盈利能力的机制及对策研究 ——基于GH公司经销商调研[D]. 梁智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新汽车智慧新零售营销模式[J]. 刘姗姗.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20(10)
- [6]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风电场选址与机组选型的应用研究[D]. 王鹿. 华北电力大学, 2020
- [8]基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毛竹林物候监测、分类和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D]. 李龙伟. 浙江农林大学, 2020
- [9]H地产公司设计质量管理研究[D]. 杜铁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