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短期行为下如何开展员工教育

企业短期行为下如何开展员工教育

一、在企业短期行为下如何开展职工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柴琳[1](2021)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XM企业财务绩效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白娟[2](2021)在《企业民主管理地方立法研究 ——以辽宁为例》文中提出

席岳[3](2021)在《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激烈,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成本的管理,税收支出作为企业成本支出的重要一部分,开展纳税筹划活动对于企业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即企业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设计和实施纳税筹划方案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开展纳税筹划活动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活动已获得国家的认可,积极开展纳税筹划活动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现在我国酒店行业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各酒店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将更多的现金流投入到酒店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开展纳税筹划活动,对于企业来说是十分迫切的。LH酒店集住宿、洗浴汗蒸、健身、餐饮、美发、会议、休闲娱乐为一体,具有酒店行业的典型特征,因此本文选择LH酒店为为研究对象。本文首先通过对LH酒店进行实地调查,对其业务进行梳理,搜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相关数据和资料,掌握LH酒店的生产经营情况、纳税情况以及税负情况等,从零售业务、餐饮业务、住宿业务、其他业务四个方面对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现状进行分析,说明LH酒店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必要性;其次,针对该酒店在纳税筹划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及政策,基于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在零售业务、餐饮业务、住宿业务、业务招待费、招聘残疾员工、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等具体方面设计了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通过对多种纳税筹划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从中选择节税效果最佳的方案;最后,针对本文设计的一系列纳税筹划方案的节税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确保LH酒店纳税筹划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纳税筹划方案符合国家现行的税收政策,切合LH酒店实际经营情况,是合理且有效的,对LH酒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瑜蔓[4](2021)在《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得益于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推动了智能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智能化产品的多样性,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中国政府相继出台针对智能化行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规范,强调技术的落地效应,促进智能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使其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推动智能化行业步入发展新阶段。但是,中国智能化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保障,还需要对相关企业财务绩效做出科学评价。对此可以借助EVA绩效评价方法对企业进行财务绩效分析,该方法是对传统财务绩效评价的补充,能够有效评价企业的真实价值,发现阻碍企业经营的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本文基于EVA绩效评价方法对一家智能化企业进行分析。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描述相关理论概念。其次介绍了SW智能企业,在描述目前国家对智能行业的政策下,通过对其现存财务绩效进行论证,并与行业内规模相当的企业进行分析对比,指出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现存绩效方法的不足,论证EVA绩效评价方法在该企业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根据EVA计算方法得出SW企业经济增加值,并与传统财务绩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EVA绩效评价方法下的SW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全面。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该企业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以期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能力。通过上述基于EVA绩效评价方法对SW企业的分析,发现EVA能更科学合理的体现企业的实际价值,帮助企业管理者对现存的经营状况做出较为准确、合理的评价,指导他们在企业未来发展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价值。

杜丽丽[5](2021)在《Q公司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研究》文中提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在战略指导下进行的,战略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起着协调全局、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活动,其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Q公司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和特种水泥生产企业,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行业产能过剩、国家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复杂环境下,面临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效果不佳、成本规模降低难度大等重大问题,且企业现行全面预算管理侧重于实现财务预算指标,不能有效衔接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产业战略目标和绩效管理等关键环节。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不能很好的为Q企业创造明显的内部竞争优势,然而,平衡计分卡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企业战略分解为相应的驱动因素,并形成绩效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是具体的、因果的、平衡的,从而实现与战略目标的有机整合,改善预算管理的弊端。本文基于对当前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的深入了解,对Q公司现有预算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问题,并对Q公司在全面预算中引入平衡积分卡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阐述,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体系,详细步骤为:首先,以战略为起点,以平衡计分卡为工具,确定预算编制和考评的KPI指标,其次,在预算编制中,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关键指标是支撑财务指标实现的作业量,资本预算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销售预算凭借顾客维度指标的支持、生产与储运预算依靠内部流程非财务指标的完成、期间费用预算与学习与成长维度息息相关,最后,预算执行与考核以平衡计分卡的维度指标为基础设计各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标准,采用打分制对Q公司的预算执行和考核情况进行评价,实现预算与平衡计分卡二者的整合。

何术梅[6](2021)在《T人寿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后,国内保险实现了全面发展,保费每年的增长率接近20%,远超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保险业成为了国内经济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伴随着保险业的扩张,尤其是人寿保险业的发展,代理人群体也随之壮大,对行业发展的推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然而在行业愈加成熟的同时,传统的代理营销机制却产生了大量的问题。保险代理人过于夸大产品价值、不讲诚信、欺骗客户的现象频繁出现,这些都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目前保险业的发展来看,保险企业只有健全和完善保险代理人的激励方案,才能推动代理团队健康发展,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使之持续发展。本研究借助激励理论和员工满意度理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T人寿S分公司开展个案分析,从代理人薪酬待遇、考核激励、培训等几个角度论述目前的激励方案,从中明确该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模式具有的局限性,并阐述和研究了代理人激励方案优化的相关建议和措施。从薪酬待遇出发,探讨了当前佣金以及福利制度,进一步研究出佣金改革的详细办法。在考核激励方面不仅介绍了目前的考核标准,还增加了具体的考核指标。从培训与发展的角度上,研究了知识、技巧与综合素养的培训方式。基于对T人寿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的优化,以期解决该公司目前的人才流失困境。虽然我国保险业目前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行业经验还明显不足,发展的基础也不够稳固,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所以对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优化的检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本文通过对于T人寿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的研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保险营销管理方面提供建设性的帮助与支持。

马睿聆[7](2021)在《精益管理视角下烟草工业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 ——以Y卷烟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烟草行业规模增长逼近拐点,烟草工业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力求稳住各自的市场份额。在烟草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201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始大力推行精益管理,力求整个行业通过精益改善活动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本文以烟草行业精益管理为研究重点,以探讨更加完善的烟草企业成本控制途径。Y卷烟厂作为烟草行业颇有名气及规模的卷烟生产工厂,成本控制活动历史悠久,许多指标在行业内属于领先地位,它在成本控制的一部分做法值得推广至整个烟草行业,其中也有一些尚不成熟的途径仍需完善。因此本文选择Y卷烟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烟草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途径提出优化建议。第一章节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关于精益管理、成本控制和精益成本控制的文献综述及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节重点介绍精益管理概念以及精益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节重点介绍目前我国烟草行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烟草行业成本控制的常规途径及不足之处。第四章节以Y卷烟厂为案例,介绍Y卷烟厂在物资采购、产品生产、成本费用和资产管理四个环节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分析了Y卷烟厂的成本控制基础框架、成本控制取得的成效及待完善的地方。第五章节在总结Y卷烟厂成本控制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烟草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首先,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其次,要选择合理的成本控制环节;最后,要加强企业设备管理能力、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找寻完善精益成本控制的方法和营造良好的成本控制企业氛围,全方面提升企业成本控制的能力。第六章节总结上述研究的内容,同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基于文章内容和Y卷烟厂案例的思考提出今后研究烟草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方向。本文紧密围绕精益管理视角,详细分析了Y卷烟厂的生产制造过程以及管理情况,探索一些案例企业过去没有发现的、可行的成本控制途径,发现了案例企业现存的不足之处,对于烟草行业成本控制措施制订及成本控制方向挖掘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王妍欢[8](2021)在《网络化战略下海尔智家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互联网已经从一种工具演变为一种商业模式。在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模式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不顺畅、企业内部生产流程缺乏柔性,由此决定了制造企业实施大规模同质化生产是最经济可持续的选择。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企业与用户距离越来越近,市场在不知不觉中已从企业的产品主导转移为用户的需求主导,以往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共性产品越来越难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这就要求生产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将企业的全业务流程紧紧围绕用户展开。由此,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也受到了巨大冲击,由于市场变化,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不能从单一要素出发,仅仅关注应收账款、库存商品等某一数据,而应该转变到对企业全流程的关注和改造上,采购渠道、生产渠道、营销渠道应该更加紧密、高效地协作,共同为用户服务。基于此,海尔智家推出了网络化战略,其转型的思路主要围绕着做网络时代的平台型企业,核心是以终端用户为中心,生产出符合用户与时俱进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同时海尔智家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也由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即将企业的“规模化”与用户的“个性化”相结合。因此,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海尔智家顺应“互联网”趋势的网络化战略为背景,探讨其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如何促进营运资金的高效管理。本文首先以专家学者提出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和营运资金管理的典型理论为依据,接着对海尔智家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梳理了其在各个发展战略阶段的战略重点和相应的营运资金管理情况,并根据互联网时代下由企业主导产品向用户主导产品的这一根本性变革,指出了海尔智家企业战略的转型动因、实施路径和特征,最后根据网络化战略的思路对营运资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基于以上背景,海尔智家对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进行了全流程再造。在采购渠道引入了供应商战略合作关系并让供应商提前参与到设计中来,还建立了VMI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以此增加了供货的灵活度,为用户的个性化体验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减少了海尔智家的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在生产渠道,企业建立了众创定制模式,将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大规模定制,采用“社群平台客户规模化订制+预售预约”的理念,打造COSMOPlat-“众创汇”平台,创新性地引入用户参与,有个性化产品需求的客户可以与众创平台的专业设计师一起打造、研发产品,将个人需求转化为产品创意,真正实现从用户的需求端到企业的生产端的专属定制,企业收到用户的需求反馈后,通过智能互联工厂实行模块化生产,满足用户个性化体验的同时还能形成企业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在营销渠道上,海尔智家十分重视用户关系管理,搭建“客户服务系统”,有针对性地为各类用户服务,并建立多元化、信息化的渠道体系提升全流程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最后,本文采用了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三维分析方法,从流动性、风险性和盈利性三个视角对网络化战略下海尔智家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海尔智家在网络化战略下,始终把满足用户的需求置于供应链内外部的全流程、各节点,彻底颠覆了过去方式单一、单向传递、封闭运行的供需模式,使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能够紧密衔接地共同为用户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海尔智家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文章结尾指出了目前海尔智家的营运资金管理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其生态品牌战略下的营运资金管理提出优化建议,也为其他家电制造公司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高效地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提供参考。

杨文慧[9](2021)在《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发展,高科技企业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针对高科技人才的激励也越来越成为公司激励的重点。股权激励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者的工作履职能力,促使其做出对企业发展更有利的决策。但是,我国的股权激励实施的时间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使得股权激励的效果不理想。很多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没有成熟的实施方法可循。因此,研究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与股权激励理论基础上,先从分析案例公司背景与业务状况出发,分析此次股权激励实施背景与实施情况,再研究其激励前后的业绩变化,分析其效果。本文股权激励效果评价研究体系由财务角度研究与非财务角度研究组成。财务角度研究由反映财务经营效果的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法与反映股东价值的EVA分析法组成。非财务角度研究由反映股票市场变动的事件研究法、市场占有率、员工结构变化与创新能力四个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维度组成。同时结合激励要素的分析使得研究效果更加完善。经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在短期内给企业资本市场带来显着的正面效应,财务角度除了营运能力、发展能力没有产生显着效果外,其他财务指标在股权激励实施后对企业发展均有促进效果;非财务角度方面的员工结构变化与激励要素方面的考核指标在股权激励实施后效果甚微,但总体上此次股权激励使D高科技企业实现了其战略转型的效果。

滕越洋[10](2019)在《地方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40年改革开放辛路历程使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国际地位逐步确立,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发展理念,致力于提升质量效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也为中国发展绘制了更加宏伟的蓝图。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40年改革开放历程也是4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过程,国企改革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扩张和国有企业实质性改革缓滞期以及十八大以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阶段。国企改革打破国有企业计划运行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确立。2018年10月,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将“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确立为国企改革的新十六字方针,“完善治理”再一次成为国企改革的重大政策导向,在新十六字方针中处于首要位置。国企改革的关键是人事制度,而人事制度的核心在于国企领导人员管理。国企“去行政化”的市场化改革伴随国企领导人经营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国企领导人对国企运营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国企领导人权力放大为市场化条件下的国有企业运营增加环境适应性与灵活性,与此同时,国企领导人“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亦更为突出。尽管国企“去行政化”改革不断推进,国企高管仍处于“内部劳动力市场”中,政治锁住效应使晋升在国企高管个人效用函数中举足轻重。那么,晋升规则设计和晋升激励便成为引导管理层合理运用权力、制约权力寻租的重要手段。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把握国企高管晋升问题,包括晋升状况、晋升渠道以及晋升外部性等。从而,该研究有助于我们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即通过更加有效的晋升激励设计引导管理层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收益最大化,减少晋升负外部性,将权力放入“制度的笼子”。相比于中央企业,地方国企规模较小,行业分布广泛且战略意义相对较低,垄断性较弱,行业内市场份额、创新水平与资金实力往往处于劣势。但是,地方国有企业在国企体系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在拉动地方经济、促进地区就业、优化地方财政等方面同样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国企体系重要构成部分以及地区发展的重大引擎,地方国有企业却鲜有获得应有的重视与关注,地方国企高管晋升问题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在监管独立性、约束激励机制、企业运营目标以及政府干预程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导致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相应出现差异化。不同于中央企业相对明确的业绩晋升导向,地方国企所处的特殊政治生态环境和监管环境使地方国企高管晋升问题更加复杂化,地方国企高管晋升问题研究更具挑战性、更有研究价值。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位于地方国有企业,基于制度变迁视角和调任现实视角初步把握国企高管晋升状况,在此的基础上从多个视角探究地方国企高管晋升机制,解决“地方国企高管如何晋升”问题。此后,本文拓展地方国企高管晋升问题研究,将国企高管晋升应用于现实问题解决之中,探索晋升问题研究的另一面——“地方国企高管晋升影响”。本文立足于2009年、2015年两次“限薪令”的颁布,考察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的替代性,为薪酬激励下降背景下如何激励国企高管努力经营、降低代理成本提供智力支持。第一章为导论部分,本部分基于现实背景分析提出地方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的必要性。紧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内容安排,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进行评述。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涵盖公司治理理论、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政治锦标赛研究、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以及研究总结与评述四部分。首先,本章就公司治理概念体系、代表性公司治理模式(含中国)以及中国国有企业治理进行论述。其次,本章就官员政治锦标赛理论进行分析,涵盖政治锦标赛的提出、政治锦标赛的内容(含义及特征、前提条件和主要威胁、锦标赛指标以及优劣势)、针对政治锦标赛理论的批判三部分。再次,本文对现有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将已有文献分为“国企高管晋升因素研究”和“国企高管晋升的影响”两部分,前者集中于解决“国企高管如何晋升”问题,后者集中于分析国企高管晋升对企业的影响。最后,在总结和评述部分,本文认为国企高管晋升问题是官员晋升问题的延展;中国羸弱的国企监管环境致使针对国企高管的监管机制经常失效,激励特别是晋升激励成为制约高管权力的重要方式;类似于政府官员晋升的政治锦标赛,国企高管晋升同样存在“准政治锦标赛”;现有国企高管晋升问题的研究较少关注于地方国企高管,多集中于静态机制研究、多关注于显性晋升因素,政府官员与国企高管晋升的研究屈指可数,以文化视角探究国企高管晋升的研究更是寥若星辰,在研究范式上亦较少考察不同晋升因素间存在的交互影响。基于此,本文的研究价值、研究重心与创新点得以明确。第三章为国企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历史变迁与职位变动现状部分,致力于明晰国企领导人员管理制度演变和调任现实,从而初步把握地方国企高管晋升状况并为此后章节研究开展奠定基础。本章简要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国企领导人员管理体制的变革历程,将其划分为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后的探索、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资委成立以及党的十八大之后5个阶段。而后,本章对2009~2017年国企高管晋升事实进行刻画,从晋升方向、调任年份、行业分布以及其他统计特征等视角进行分析。第四至六章集中于解决“地方国企高管如何晋升”问题,第四章针对已有地方政府官员行为与地方国企高管晋升研究的缺失以及静态晋升机制研究的缺陷,以动态视角探究地方官员政绩压力如何影响地方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第五章从文化视角出发,首创性的将“本地人”这一文化概念应用于地方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第六章打破现有研究多关注于显性晋升因素的局限,将“同乡关系”作为国企高管与政府官员不可观测的私人关系的代理变量,研究“同乡关系”对地方国企高管晋升的影响。第七章关注高管晋升机制研究的另一面——“地方国企高管晋升影响”,集中于解决高管薪酬激励不足背景下的高管激励问题,该研究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对第四到六章地方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的重要前提——晋升激励比较于薪酬激励是重要的——进行检验。第四章首先提出“准政治锦标赛”的概念,并将政府官员政治锦标赛应用于地方国企高管“准政治锦标赛”研究,基于地方官员政绩压力视角探究了地方国企高管动态化晋升机制。研究发现:随着地方官员政绩压力增大,政治资源对地方国企高管晋升前景的影响呈“正U”型,而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将持续改善国企高管晋升前景;企业业绩对国企高管晋升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企业业绩高于门槛值时,地方官员政绩压力引致企业业绩对高管晋升产生负向或不显着的影响;当企业业绩低于门槛值时,企业业绩随地方官员政绩压力增大将持续改善高管晋升前景。一方面,地方政府参与政治锦标赛并承担政绩压力有助于打破地方国企高管的关系晋升路径,减少官员权力寻租行为,引导地方国企高管将工作重心放在企业经营上,晋升机制实现优化。另一方面,过重的政绩压力则引发地方官员向国有企业伸出“掠夺之手”,甚至以牺牲企业发展利益为代价实现个人晋升利益,地方国企高管出于晋升利益考虑倾向于表现出政治迎合行为。此时,无论官员晋升还是高管晋升都对国企发展具有一定负外部性。第五章探讨本地人与地方国企高管晋升关系,对本地人任职国企高管是否具有晋升优势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实施机制探析。研究发现:相比外地人,本地人任职国有企业高管更具晋升优势;从区域异质性看,本地高管晋升优势在东、中部地区更明显;相比外地人,由本地人任职高管的国有企业具有较好的业绩表现并承担较多的政策性负担;受“业绩噪音”影响,同样业绩条件下本地高管比外地高管更易于凭借业绩获得晋升;本地高管比外地高管更易于通过承担政策性负担获得晋升。就本地人任职国企高管的效果来看,一方面,由本地人任职高管的国有企业具有更好的企业业绩表现,这意味着本地人任职国企高管对于国企经营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由本地人任职高管的国有企业往往承担更多政策性负担,这也意味着本地高管在更好的经营企业的同时也会通过承担政府性职能迎合上级政府需要,一定程度上阻碍国企发展。第六章探讨同乡关系与地方国企高管晋升关系。作为重要的地缘关系之一,“同乡关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提及,本章探究地方政府官员(省长、省委书记)与地方国企高管的同乡关系是否有利于地方国企高管的晋升。研究发现:地方国企高管与政府官员的同乡关系有利于地方国企高管获得晋升;相比于高管所在国企业绩表现较好的情境,同乡关系对地方国企高管晋升的推动作用更多地体现于高管所在国企业绩表现较差的情境中;相比于市县属国有企业,地方国企高管与省长、省委书记的同乡关系对地方国企高管晋升的推动作用在省属国有企业更为明显。同乡关系对国企高管晋升的影响条件依赖于业绩门槛,业绩门槛效应提醒监管机构须特别关注业绩较差的国企中具有同乡关系的高管在晋升中是否存在政府官员庇护和寻租行为。另外,同乡关系对国企高管晋升的推动作用主要存在于高管任职国企处于同乡官员直接管辖范围内的情境中,这也弱化了同乡关系的作用范围,减少同乡关系对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的扭曲和破坏。第七章针对两次“限薪令”实施下国企高管薪酬激励不足的问题,对晋升激励能否成为薪酬激励的有效替代方式进行探究。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晋升激励可以成为薪酬激励有效的替代性激励方式,但激励替代具有异质性。具体来说,政治晋升激励比非政治晋升激励具有更强的替代性;相比于CEO,晋升激励对薪酬激励的替代性对董事长而言更加明显;相比于东部地区,晋升激励对薪酬激励的替代性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相比于市县属国企,晋升激励对薪酬激励的替代性在省属国企更加明显;相比于不在股东单位任职的高管,晋升激励对薪酬激励的替代性对任职于股东单位的高管更加有效。进一步的讨论发现,激励替代性对薪酬水平较高的国企高管而言效果明显,对薪酬水平较低的国企高管而言则效果有限;相比于调任前薪酬水平,调任后薪酬水平的提升(下降)会放大(弱化)晋升激励对薪酬激励的替代性效果。“限薪令”背景下,晋升激励设计不可一刀切。在激励替代相对明显的情景中,上级部门可以强化国企高管晋升激励;在激励替代相对较差的情景中,上级部门不能仅依赖于晋升激励,更需要寻找其他替代性激励。第八章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部分,对已有研究的结论与启示进行论述,发现政策含义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思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创新性地将国企高管晋升机制概括为“准政治锦标赛”,实现研究视角创新的同时扩展已有晋升因素的研究范围。基于对国企高管晋升体制和晋升现实的把握,本文拓展已有的官员政治锦标赛理论,创新性地把国企高管晋升机制概括为“准政治锦标赛”;将政府官员引入国企高管晋升研究,扩展现有外部环境层面晋升因素的研究范围;首次将“本地人”这一地域概念应用于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打破现有显性晋升因素的研究框架,将“同乡关系”这一隐性晋升因素纳入国企高管晋升研究中。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打破晋升因素分而研究的范式,强调对晋升因素间交叉影响并共同作用于高管晋升的研究。传统研究范式片面寻求各晋升因素对国企高管晋升的影响,较少考虑晋升因素间的交互影响而直接将回归结果赋予经济学含义,无法发现晋升因素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及其对高管晋升产生的整体影响。本文打破晋升因素分而研究的现状,强调对晋升因素间交叉影响、共同作用于高管晋升的研究,从而对晋升因素的影响机制有更加清晰的把握。第三,使用真实晋升数据考察晋升激励与薪酬激励替代问题,通过内生性问题的有效解决打破研究困境,并对不同情境下的激励替代效果实施异质性分析。区别于已有研究中通过构造晋升期望衡量晋升激励强度,本文使用真实的国企高管晋升数据进行激励替代性研究,结论准确性与可信度更高;以往研究受制于高管薪酬与晋升的内生性问题而无法将两者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本文有效解决内生性问题,从而实现同一框架下的研究;本文进行充足的异质性研究与机制探析,并实施了进一步的延伸讨论,研究结论更加全面、机理更加清晰,丰富了国企治理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

二、在企业短期行为下如何开展职工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企业短期行为下如何开展职工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3)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理论基础
    2.1 纳税筹划定义与特点
        2.1.1 纳税筹划定义
        2.1.2 纳税筹划特点
    2.2 纳税筹划理论基础
        2.2.1 博弈论
        2.2.2 契约论
        2.2.3 税收效应理论
    2.3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基本方法
        2.3.1 扣除法
        2.3.2 税率差异法
        2.3.3 税收优惠筹划法
        2.3.4 延期纳税法
第三章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现状分析
    3.1 LH酒店简介
        3.1.1 LH酒店概况
        3.1.2 LH酒店财务状况分析
    3.2 LH酒店涉税情况
        3.2.1 LH酒店主要涉及的税种及纳税情况
        3.2.2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税负情况
        3.2.3 LH酒店纳税管理情况
    3.3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3.3.1 LH酒店零售业务存在的问题
        3.3.2 LH酒店餐饮业务存在的问题
        3.3.3 LH酒店住宿业务存在的问题
        3.3.4 LH酒店其他业务存在的问题
    3.4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对纳税筹划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3.4.2 财务人员纳税筹划技能不足
        3.4.3 与当地税务部门联系紧密度不足
        3.4.4 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密切
        3.4.5 财务制度不健全
第四章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4.1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标
        4.1.1 减轻税负
        4.1.2 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
        4.1.3 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最大化
        4.1.4 规避纳税风险
        4.1.5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2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4.3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4.3.1 零售业务的纳税筹划
        4.3.2 餐饮业务的纳税筹划
        4.3.3 住宿业务的纳税筹划
        4.3.4 固定资产修理的纳税筹划
        4.3.5 任用残疾人员的纳税筹划
        4.3.6 业务招待费的纳税筹划
第五章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节税效果及保障措施
    5.1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的节税效果
    5.2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评价
    5.3 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5.3.1 增强企业纳税筹划意识
        5.3.2 重视纳税筹划专职人员的培养
        5.3.3 加强企业与税务机关的联系
        5.3.4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5.3.5 健全财务制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财务绩效评价概述
        2.1.2 EVA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主要财务绩效评价方法
        2.3.1 杜邦分析法
        2.3.2 沃尔评分法
        2.3.3 平衡计分卡
        2.3.4 EVA与不同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对比
第三章 SW智能企业基本情况及财务绩效评价现状
    3.1 SW智能企业基本情况
        3.1.1 企业所在行业现状及特点
        3.1.2 企业非财务数据状况
        3.1.3 企业财务状况
    3.2 SW智能企业现行财务绩效分析
        3.2.1 盈利能力分析
        3.2.2 偿债能力分析
        3.2.3 营运能力分析
        3.2.4 成长能力分析
    3.3 SW智能企业与行业内其他公司对比
    3.4 现行财务绩效评价的不足
        3.4.1 未充分考虑智能行业的特征
        3.4.2 缺少非财务指标
        3.4.3 与公司战略目标相割裂
        3.4.4 财务指标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第四章 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构建
    4.1 智能企业运用EVA的理论探讨
    4.2 EVA财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2.1 EVA财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4.2.2 EVA财务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4.3 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构建原则
        4.3.1 EVA在智能企业构建的难点和目标
        4.3.2 EVA调整目的
        4.3.3 EVA调整内容
    4.4 基于SW智能企业EVA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计算
        4.4.1 NOPAT(税后经营净利润)的计算
        4.4.2 TC(投入总成本)的计算
        4.4.3 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4.4.4 EVA的计算
    4.5 EVA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4.5.1 净利润与EVA值对比
        4.5.2 净资产收益率与净资产EVA率对比
        4.5.3 销售净利率与销售EVA率对比
    4.6 SW智能企业基于EVA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改善财务绩效的建议
    5.1 提升研发项目的集中性
    5.2 建立健全EVA业绩考核机制
    5.3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5.4 重视引进并培养创新性人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Q公司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概念
        2.1.1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2.1.2 全面预算的内容和流程
        2.1.3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2.2 全面预算的相关理论
        2.2.1 战略管理理论
        2.2.2 超越预算理论
        2.2.3 目标管理理论
        2.2.4 平衡计分卡理论
第三章 Q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Q公司的经营环境分析
        3.1.1 Q公司的基本情况
        3.1.2 Q公司的SWOT分析
        3.1.3 Q公司的战略分析
    3.2 Q公司现行全面预算管理状况
        3.2.1 Q公司全面预算编制现状
        3.2.2 Q公司预算执行与调整现状
        3.2.3 Q公司预算考评现状
    3.3 Q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1 缺乏对外适应性
        3.3.2 与战略目标的衔接不足
        3.3.3 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3.4 忽视企业的平衡性管理
    3.4 Q公司实现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整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4.1 Q公司实现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的必要性
        3.4.2 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的可行性
第四章 Q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模式设计
    4.1 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思想
        4.1.1 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理念
        4.1.2 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框架
        4.1.3 平衡计分卡和全面预算相整合原则
    4.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的编制思路
    4.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4.3.1 预算目标的确立与分解
        4.3.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的编制
    4.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的执行与调整
        4.4.1 执行控制
        4.4.2 调整与追加控制
        4.4.3 预算反馈机制
    4.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的评价与考核
        4.5.1 评价与考核指标的选择
        4.5.2 评价与考核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4.5.3 评价标准与评分方法
第五章 Q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模式应用
    5.1 Q公司近三年预算指标执行情况分析
    5.2 Q公司2020 年全面预算指标的设计
    5.3 2020 年全面预算目标值的确定
        5.3.1 销售预算的编制
        5.3.2 生产与储运预算编制
        5.3.3 期间费用预算
        5.3.4 资本预算编制
        5.3.5 财务预算编制
    5.4 Q公司2020 年全面预算执行与考核情况
        5.4.1 Q公司2020 年预算执行情况
        5.4.2 Q公司2020 年预算考核情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Q公司访谈记录
    附录-2 Q公司2020 年利润表预算(万元)
    附录-3 Q公司2020 年资产负债表预算(万元)
    附录-4 Q公司2020 年现金流量表预算(万元)
    附录-5 Q公司关键绩效指标考评标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6)T人寿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保险代理人激励的理论基础
    2.1 保险代理人激励的基础概念
        2.1.1 保险代理人
        2.1.2 激励
    2.2 保险代理人激励基础理论
        2.2.1 激励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员工满意度基本理论
3 T人寿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现状分析
    3.1 T人寿S分公司及保险代理人基本情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保险代理人的现状
        3.1.3 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目前的管理方式
        3.1.4 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目前留存情况
    3.2 T人寿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现状
        3.2.1 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体系
        3.2.2 薪酬激励现状
        3.2.3 考核激励现状
        3.2.4 培训激励现状
    3.3 T人寿S分公司现行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成效的检验
        3.3.1 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的脱落率
        3.3.2 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的举绩率
        3.3.3 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的KPI绩效表现
4 T人寿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保险代理人对现行激励方案的满意度问卷调查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问卷设计
        4.1.3 调查数据分析
    4.2 激励方案存在的问题
        4.2.1 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4.2.2 考核激励存在的问题
        4.2.3 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4.3 激励方案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4.3.1 人力资源管理薄弱
        4.3.2 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占主导地位
        4.3.3 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4.3.4 行业准入门槛低,信息共享制度不完善
5 T人寿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优化对策
    5.1 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5.1.1 外部可行性
        5.1.2 内部可行性
    5.2 优化的原则及思路
        5.2.1 优化的原则
        5.2.2 优化的整体思路
    5.3 优化的措施
        5.3.1 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5.3.2 考核激励体系优化设计
        5.3.3 教育培训体系优化设计
6 T人寿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优化实施的保障
    6.1 多种激励方案的综合运用
    6.2 根据员工差异,实行差别激励
    6.3 用章程与合同进行约束
    6.4 实行竞业禁止
    6.5 多种渠道提高代理人综合素质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7)精益管理视角下烟草工业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 ——以Y卷烟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精益管理理论及方法研究
        二、成本控制理论及方法研究
        三、精益管理视角下的成本控制理论及方法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精益管理与精益成本控制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一节 精益管理相关概念
        一、精益管理的概念
        二、精益管理的形成历史与发展历程
        三、精益管理工具的作用
    第二节 精益成本控制的概念、内容及其方法
        一、精益成本控制的概念
        二、精益成本控制的内容与形式
        三、精益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精益生产理论
        二、6S精益管理
        三、价值链理论
        四、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五、全面成本控制理论
第三章 我国烟草行业成本控制方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成品卷烟成本构成内容
    第二节 烟草行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一、成本控制目标直接由上级部门制定
        二、成本控制链条较长
        三、成本控制牵涉部门广
    第三节 烟草行业成本控制的一般方法
        一、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约束企业节流
        二、职能部门牵头发挥主体责任作用
        三、建立目标指标体系助力指标达成
        四、设置考核标准体系强化成本管控
    第四节 烟草行业成本控制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核算对象没有及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二、全员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三、成本控制角度单一,缺乏创新
        四、成本核算数据不能完全反映生产各阶段的成本
        五、控制方法针对性不强,控制效果不明显
        六、缺乏系统性的目标指标评价体系
第四章 精益管理视角下Y卷烟厂实施成本控制方法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Y卷烟厂公司概况及发展背景
        一、Y卷烟厂公司概况
        二、Y卷烟厂发展前景
    第二节 Y卷烟厂成本管理内容及控制现状
        一、Y卷烟厂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Y卷烟厂成本控制现状
    第三节 Y卷烟厂精益管理视角下实施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物资采购方面的控制方法
        二、产品生产方面的控制方法
        三、间接成本费用方面的控制方法
        四、资产管理方面的控制方法
    第四节 Y卷烟厂实施精益管理成本控制方法的效果评价
        一、Y卷烟厂实施精益管理成本控制方法取得的成效
        二、Y卷烟厂实施精益管理成本控制方法的不足之处
第五章 基于精益管理视角下加强成本控制方法的对策
    第一节 制定合理的精益管理成本控制目标
        一、采购费用不超出预算
        二、制定合理的生产费用定额标准偏差率
        三、资产利用率符合行业标准
        四、可控费用节支率不低于设定的目标
        五、成本核算数据要求准确
    第二节 选择有效的成本控制环节
        一、加强采购环节成本控制
        二、加强生产环节成本控制
    第三节 加强企业设备管理能力
        一、定期清理闲置资产
        二、实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三、加强零配件管理
    第四节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完善预算定额标准
        二、提高财务数据分析水平
        三、严控单项可控费用
        四、定期进行绩效考评
    第五节 完善精益成本控制的核算方法
        一、进一步规范成本数据采集标准
        二、明确成本和费用界限
        三、采用适当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
    第六节 完善精益管理下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一、搭建科学有效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
        三、建立成本控制的全员责任制
        四、开展精益成本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烟草企业精益管理成本控制的特点
        二、Y卷烟厂采用精益成本控制的措施
        三、Y卷烟厂采用精益管理进行成本控制的评价
        四、提出完善烟草行业精益成本控制的建议
    第二节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8)网络化战略下海尔智家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战略研究
        二、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研究
        四、企业战略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关系研究
        五、文献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二、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型动因
        三、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二节 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
        三、营运资金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 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基于要素的传统营运资金管理
        二、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
    第四节 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三维分析法
        一、流动性分析
        二、盈利性分析
        三、风险性分析
    第五节 企业的发展战略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
第三章 海尔智家的战略演变历程
    第一节 海尔智家简介
        一、海尔智家背景介绍
        二、财务数据选取说明
    第二节 海尔智家的发展战略及各阶段的营运资金管理
        一、品牌战略阶段
        二、多元化战略阶段
        三、国际化战略阶段
        四、全球化战略阶段
        五、网络化战略阶段
        六、生态品牌战略阶段
第四章 网络化战略对海尔智家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海尔智家的网络化战略概况
        一、网络化战略的转型动因
        二、网络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三、网络化战略的特征
    第二节 网络化战略下的营运资金管理特点
    第三节 网络化战略下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一、采购渠道
        二、生产渠道
        三、营销渠道
        四、小结
第五章 网络化战略下海尔智家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第一节 网络化战略下海尔智家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量化分析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流动性分析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盈利性分析
        三、营运资金管理的风险性分析
        四、小结
    第二节 网络化战略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适配分析
第六章 网络化战略下海尔智家营运资金管理的启示与改进建议
    第一节 海尔智家营运资金管理的启示
        一、以最终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最佳体验
        二、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建设,优化与供应商的关系
        三、实施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推进供产销的高效运转
        四、重视全流程的运营体系建设,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
    第二节 海尔智家营运资金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合理利用商业信用,达成合作共赢
        二、调整客户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三、可尝试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加快资金回笼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9)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
        2.1.2 股权激励主要模式
    2.2 股权激励的五个关键要素
        2.2.1 激励对象
        2.2.2 激励数量
        2.2.3 行权价格
        2.2.4 激励有效期
        2.2.5 业绩考核指标
    2.3 股权激励实施的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人力资本理论
        2.3.3 最优契约理论
        2.3.4 管理权力理论
    2.4 股权激励效果的评价方法理论
        2.4.1 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法
        2.4.2 非财务指标评价法
第三章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现状分析
    3.1 D企业概况
        3.1.1 D企业基本情况
        3.1.2 D企业主营业务
    3.2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背景
        3.2.1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3.2.2 实现战略转型时期
        3.2.3 沿用传统激励模式
    3.3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情况
        3.3.1 D企业股权结构
        3.3.2 D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方案
        3.3.3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办法
        3.3.4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制度
        3.3.5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流程
第四章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4.1 激励要素对实施效果的影响
        4.1.1 方案激励模式
        4.1.2 方案激励对象及激励数量
        4.1.3 方案行权条件
    4.2 D企业股权激励财务指标分析
        4.2.1 盈利能力分析
        4.2.2 营运能力分析
        4.2.3 偿债能力分析
        4.2.4 发展能力分析
        4.2.5 杜邦分析
        4.2.6 经济增加值分析
    4.3 D企业股权激励非财务指标分析
        4.3.1 股权激励市场反应分析
        4.3.2 市场占有率分析
        4.3.3 员工结构变化分析
        4.3.4 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4.4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的问题
        4.4.1 业绩考核指标设计过于简单
        4.4.2 行权条件没有与公司自身条件相结合
        4.4.3 激励对象选择数量少、范围小
        4.4.4 激励有效期较短
    4.5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5.1 激励目的不明确
        4.5.2 经理人市场不够规范成熟
        4.5.3 资本市场条件不规范
        4.5.4 行权期限制条件设置不合理
第五章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优化及保障措施
    5.1 股权激励方案优化建议
        5.1.1 考核指标及行权条件设计多元化
        5.1.2 根据不同战略部署选择股权激励对象
        5.1.3 适当延长激励有效期
    5.2 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5.2.1 对资本市场进行有效培育
        5.2.2 完善股权激励实施的外部环境
        5.2.3 建立科学的计划执行监督体系
        5.2.4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10)地方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企高管晋升研究的重要性
        1.1.2 地方国企在国企中占据重要地位
        1.1.3 地方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内容安排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公司治理理论
        2.1.1 公司治理概念体系
        2.1.2 公司治理模式
        2.1.3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
    2.2 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政治锦标赛研究
        2.2.1 政治锦标赛的提出
        2.2.2 政治锦标赛的内容
        2.2.3 政治锦标赛理论的批判
    2.3 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
        2.3.1 国企高管晋升因素研究
        2.3.2 国企高管晋升的影响
    2.4 研究总结与评述
        2.4.1 国企高管晋升研究是官员晋升问题的延展
        2.4.2 中国国企治理与国企高管晋升激励
        2.4.3 国企高管晋升机制与“准政治锦标赛”
        2.4.4 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评述
第三章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历史变迁与职位变动现状
    3.1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历史变迁
    3.2 地方国企高管职位变动现状
        3.2.1 数据来源和职位调动界定
        3.2.2 地方国企高管调任方向分布
        3.2.3 地方国企高管调任年份分布
        3.2.4 地方国企高管调任行业分布
        3.2.5 地方国企高管调任情况其他统计
第四章 国企高管“准政治锦标赛”研究:基于地方官员政绩压力视角
    4.1 引言
    4.2 “准政治锦标赛”概念的提出
    4.3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4.3.1 政府官员政治锦标赛与国企高管“准政治锦标赛”的关系
        4.3.2 国企高管晋升规则动态调整与国企高管晋升机制
    4.4 模型建立和实证结果
        4.4.1 数据来源和相关界定
        4.4.2 变量选择
        4.4.3 模型设计与数据描述
        4.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5 稳健性检验
    4.5 进一步的讨论——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机制验证
    4.6 小结
第五章 国企高管晋升: 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占优?
    5.1 引言
    5.2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5.2.1 本地人、企业业绩与晋升
        5.2.2 本地人、政策性负担与晋升
        5.2.3 政策性负担、企业业绩与晋升
        5.2.4 本地人与晋升
    5.3 研究设计和模型构建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选取
        5.3.3 模型设计与数据描述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基准结果——高管晋升前景差异化分析
        5.4.2 高管晋升差异化的机制分析
        5.4.3 倾向得分匹配(PSM)分析
        5.4.4 稳健性检验
    5.5 小结
第六章 同乡关系有利于晋升吗?
    6.1 引言
    6.2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6.3 研究设计和模型构建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3.2 变量选取
        6.3.3 模型设计与数据描述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基准结果——高管晋升前景差异化分析
        6.4.2 晋升机制异质性分析——不同情境的效果差异
        6.4.3 稳健性检验
    6.5 小结
第七章 晋升激励是薪酬激励有效的替代方式吗?
    7.1 引言
    7.2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7.2.1 国企高管限薪
        7.2.2 高管晋升、公司绩效与高管薪酬
    7.3 研究设计和模型构建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3.2 变量选取
        7.3.3 模型设计与数据描述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基准结果与分析
        7.4.2 激励替代异质性
        7.4.3 稳健性检验
    7.5 进一步的讨论
        7.5.1 高管薪酬水平对激励替代性的影响——分位数回归
        7.5.2 将高管调任后的薪酬水平纳入分析框架
    7.6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和启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Vincenty地球表面两点距离的计算公式(反解公式)
    附录2: 卡尺内一对四匹配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在企业短期行为下如何开展职工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改革视角下XM企业财务绩效提升研究[D]. 柴琳.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企业民主管理地方立法研究 ——以辽宁为例[D]. 白娟. 辽宁大学, 2021
  • [3]LH酒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D]. 席岳.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4]基于EVA的SW智能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 唐瑜蔓.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5]Q公司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研究[D]. 杜丽丽.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6]T人寿S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方案优化研究[D]. 何术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精益管理视角下烟草工业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 ——以Y卷烟厂为例[D]. 马睿聆.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8]网络化战略下海尔智家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D]. 王妍欢.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研究[D]. 杨文慧.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10]地方国企高管晋升机制研究[D]. 滕越洋. 山东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企业短期行为下如何开展员工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