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妊娠期小脑延髓出血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孟萍萍[1](2021)在《rTMS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及其与NMES联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背景:吞咽障碍是指由于口鼻、咽喉和食道等吞咽器官结构异常或支配这些器官的神经系统病变,导致食物不能安全有效地从口腔进入胃。根据此定义,如果因吞咽器官结构异常导致吞咽障碍,则称为结构性吞咽障碍;如果支配吞咽器官的神经系统出现损害导致吞咽障碍,则称为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是最常见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急性期发病率为29%-80%。大多数PSD患者在发病2周内可自发恢复吞咽功能,但仍有大约11%-50%的患者长期存在吞咽障碍。PSD患者会出现口角流涎、进食呛咳、进食费力、窒息、反复发热等临床症状,导致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心理障碍与社交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如何有效地改善吞咽障碍并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至关重要。传统吞咽障碍康复(traditional dysphagia therapy,TDT)包括进食器具及进食体位调整、口腔感觉运动治疗、直接摄食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球囊扩张术等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技术。代偿进食方法即刻起效,但作用维持不持久。行为干预治疗有累积效应,可以改善吞咽相关肌肉肌力,恢复吞咽正常生物力学机制,但起效较慢,依赖大量人力物力,且配合程度取决于患者的意识及认知状态,故治疗效果差。球囊扩张术因其适应证狭窄,未能得到广泛应用。所以,进一步探索PSD治疗的新策略对改善PS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随着对吞咽感觉运动控制的神经生理学、解剖学的发展以及对吞咽功能的神经网络的认识增多,吞咽康复治疗的重点也从对改善外周吞咽生物力学转移到对潜在神经网络的调控上。神经刺激技术因操作简便、安全无创、对患者意识状态和认知水平要求低而被广泛应用于PSD的康复治疗中,它通过对外周神经刺激或中枢脑刺激促进脑功能重塑,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功能。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目前应用广泛且可能最有效的神经刺激技术,它通过强大时变的电流产生脉冲磁场,该磁场几乎无衰减地穿透颅骨,高频率和高强度的rTMS,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总和,导致刺激部位兴奋,低频率和低强度的rTMS作用则相反。如此,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影响rTMS治疗效果的因素非常多,除患者年龄、注意力、激素水平等自身差异外,刺激半球、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刺激间隔、脉冲数量、有无预刺激及靶肌肉初始状态等均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故rTMS在PSD中的应用呈现多种刺激模式。近几年还出现了 rTMS 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及咽腔电刺激(pharynge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S)等神经刺激技术的联合应用,但因为rTMS的生理效应受刺激参数影响较大,尚不能肯定这些联合刺激能否起到叠加的正性效应。另一方面,目前rTMS全部应用于大脑皮层,要求刺激靶点颅骨是完整的,但部分皮层或皮层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因手术造成颅骨缺损或行钛网修补术,这均限制了 rTMS在他们中的应用。因此,寻找除了大脑皮层之外的新的刺激靶点势在必行。既往研究已证实小脑参与吞咽生理过程,因此小脑有可能成为rTMS新的刺激靶点,但目前尚不清楚小脑rTMS刺激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因此限制了 rTMS在小脑中的应用。本课题拟研究小脑高频rTMS刺激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评估高频rTMS患侧大脑半球刺激与NMES的联合对PSD的临床疗效,分析rTMS在PSD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深入了解吞咽功能的神经网络及进一步优化PSD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研究高频rTMS刺激小脑吞咽优势半球下颌舌骨肌皮层代表区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2.探讨5Hz rTMS刺激患侧大脑半球与NMES联合治疗方案对PSD的临床疗效、吞咽肌肉生物力学及吞咽皮层兴奋性的影响。3.荟萃分析rTMS在PSD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第一部分:研究招募健康志愿者23例。1.确定吞咽功能优势侧小脑半球及小脑下颌舌骨肌皮层代表区使用单脉冲TMS分别作用于双侧小脑半球,诱发出下颌舌骨肌MEP后,确定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低的一侧为吞咽功能优势侧小脑半球。在枕后头皮做标记,该区域即为小脑下颌舌骨肌皮层代表区。2.rTMS刺激前,测定双侧大脑皮层下颌舌骨肌MEP波幅使用单脉冲TMS分别作用于双侧大脑半球,用最低刺激强度诱发出下颌舌骨肌MEP,测定并记录MEP波幅及所用的刺激强度。3.进行小脑高频rTMS刺激取优势侧小脑半球下颌舌骨肌皮层代表区为刺激靶点,使用10Hz rTMS,100%静息运动阈值,250个脉冲进行刺激,间隔9s刺激1s。4.rTMS刺激后,复测双侧大脑皮层下颌舌骨肌MEP波幅刺激结束后,使用相同刺激强度的单脉冲TMS再次诱发双侧大脑皮层下颌舌骨肌即刻MEP,测定并记录其波幅,与刺激前相比,评估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变化。5.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评估rTMS小脑刺激后全脑神经活动变化洗脱48小时后,进行相同处方的rTMS刺激,刺激前、刺激后即刻进行rs-fMRI检查。采集rs-fMRI数据后进行预处理,采用PerAF、DC、ReHo三种数据分析方法对全脑进行刺激前后神经活动变化的比较,观察高频刺激吞咽优势侧小脑半球后诱发的吞咽脑区神经活动变化。第二部分:研究纳入病程在6个月内的PSD患者45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为3组:5Hz rTMS患侧大脑半球刺激+NMES假刺激组(n=15),rTMS患侧大脑半球假刺激+NMES刺激组(n=15),5Hz rTMS患侧大脑半球刺激+NMES刺激组(n=15)。rTMS真假刺激每项均持续10min,NMES真假刺激每项均持续30min,上述治疗1天/次,5次/周,共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对患者进行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并用 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对患者渗漏、误吸情况进行评分,评估临床疗效;选择患者吞咽前侧位X线片及吞咽2%中糊食物时舌骨最高位置的侧位X线片,测算舌骨前移及上移速度,评估生物力学变化;应用单脉冲TMS分别刺激双侧下颌舌骨肌大脑皮层代表区,于刺激对侧下颌舌骨肌记录MEP波幅,评估皮层兴奋性变化。从临床表现、吞咽肌肉生物力学及电生理的角度阐述rTMS联合NMES治疗对PSD患者的影响。第三部分:由两位检索人员独立检索了截止到2020年1月发表在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以及Cochrane图书馆上面的关键词为deglutition disorder,swallowing disorders,dysphagia,esophageal dysphagia,stroke,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erebrovascular apoplexy,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s,TMS,transcranial neurostimulation,cortical stimulation,brain,rehabilitation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英文文献及其符合纳入标准的参考文献并按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独立地对每篇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评估。从中提取出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变化并计算出合并效应量,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rTMS在PSD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做亚组分析。结果:第一部分:本实验共招募健康志愿者23例,研究期间2人脱落(1人不耐受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1人无法配合功能磁共振检查),数据预处理排除2人(1人头动超过3mm或者3°、1人配准效果差),故最终纳入分析的志愿者为19例,包括13名女性,6名男性,平均年龄25.53±4.29。6人左侧小脑为优势半球,13人右侧小脑为优势半球。1.刺激后同侧及对侧大脑半球吞咽皮层兴奋性变化小脑rTMS刺激后同侧及对侧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大脑皮层代表区MEP波幅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侧P<0.05,对侧P<0.05),说明一侧小脑高频rTMS刺激可以诱发双侧吞咽皮层兴奋性升高。2.刺激后部分脑区神经元神经活动变化小脑rTMS刺激后采用PerAF、DC、ReHo三种fMRI数据处理方法对获得的刺激前后的rs-fMRI数据进行了分析。基于PerAF方法的rs-fMRI分析发现,小脑刺激后双侧大脑半球中央前回、顶叶、边缘叶、双侧楔前叶、双侧额中回、双侧中央后回、双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双侧后扣带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胼胝体、右侧SMA(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和左侧丘脑PerAF值较刺激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单侧小脑刺激可以使双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神经活动增强,与MEP结果相—致。基于DC方法的rs-fMRI分析发现,小脑刺激后脑桥、延髓DC值较刺激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脑高频刺激后可以提高脑桥、延髓神经活动。基于ReHo方法的rs-fMRI分析发现,单侧小脑刺激后同侧大脑半球SMA ReHo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单侧小脑刺激可能会导致同侧大脑SMA神经活动局部一致性下降。3.脑桥、延髓神经活动变化与大脑皮层吞咽代表区兴奋性变化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刺激前后脑干DC值差值及双侧大脑半球吞咽皮层MEP波幅差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刺激后脑桥、延髓DC值升高与对侧大脑皮层吞咽代表区MEP波幅升高成正相关(P<0.05),与同侧大脑皮层吞咽代表区MEP波幅升高无相关关系(P=NS),这验证了小脑刺激后出现对侧兴奋性皮质-脑干效应。第二部分:本实验入组患者45例,研究期间rTMS组1人脱落(个人原因),NMES组1人脱落(肺部感染),最终完成实验的患者43例。结果显示:1.rTMS及NMES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rTMS及NMES治疗2周后,3组患者P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组间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P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rTMS+NMES组PAS评分最低,表明其渗漏误吸改善最明显,其次是NMES组,rTMS组改善程度最小。2.rTMS及NMES治疗后患者吞咽肌肉的生物力学变化治疗2周后3组患者舌骨前移、上移速度均增快(P<0.05);组间比较,rTMS+NMES组速度增快优于rTMS组和NMES组(P<0.05),而rTMS组和NMES组之间无差异(P>0.05)。3.rTMS及NMES治疗后患者患侧吞咽大脑皮层MEP变化治疗2周后3组患者患侧大脑皮层MEP波幅均增高(P<0.05);组间比较,rTMS+NMES组患侧大脑皮层MEP波幅升高高于rTMS组和NMES组(P<0.05),而rTMS组和NMES组之间无差异(P>0.05)。4.rTMS及NMES治疗后患者健侧吞咽大脑皮层MEP变化治疗2周后rTMS组健侧大脑半球MEP波幅较治疗前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MES组和rTMS+NMES组健侧大脑半球MEP波幅增高(P<0.05)。组间比较,NMES组、rTMS+NMES组较rTMS组升高更显着,但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rTMS及NMES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与吞咽肌肉生物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治疗2周后3组患者舌骨前移、上移速度差值均与PAS评分差值密切相关(rTMS 组 Spearman 相关系数 0.812、0.859,P<0.05;NMES 组 Spearman 系数0.905、0.882,P<0.05;rTMS+NMES 组 Spearman 系数 0.704、0.635,P<0.05)。第三部分:研究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6篇,涉及247名脑卒中患者(实验组127人、对照组120人)。结果显示:1.rTMS对PSD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假刺激组相比,rTMS刺激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1.19,95%CI:0.68 to 1.69;Z=4.69,P<0.00001;I2=68%)。为了寻找异质性的来源,进行敏感性分析。逐篇排除每项研究后,发现I2无明显变化。2.rTMS刺激半球对PS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基于刺激半球的亚组分析表明:无论刺激患侧大脑半球、健侧大脑半球还是双侧大脑半球联合刺激均有效(SMD=1.13,95%CI:0.06 to 2.2;Z=2.07,P=0.04;SMD=0.9,95%CI:0.42 to 1.38;Z=3.67,P=0.0002;SMD=1.78,95%CI:0.74 to 2.83;Z=3.34,P<0.0008);双侧大脑半球联合刺激效果似乎更好。3.rTMS刺激频率对PS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基于刺激频率的亚组分析表明:低频亚组(1Hz)与高频亚组(3Hz、5Hz、10Hz)治疗均有效(SMD=1.02,95%CI:0.47 to 1.58;Z=3.6,P=0.0003;SMD=1.21,95%CI:0.46 to 1.96;Z=3.15,P=0.002)。虽然高频亚组整体上的治疗效果似乎优于低频亚组,但单独的10Hz亚组吞咽功能改善与假刺激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SMD=0.6,95%CI:-0.02 to 1.22;Z=1.91,P=0.06)。4.rTMS对PSD的长期疗效观察rTMS的治疗效果可持续至疗程结束后至少1个月,并且效应尺度较治疗结束时进一步改善(SMD=1.39,95%CI:0.86 to 1.92;Z=5.13,P<0.00001)。结论:第一部分:优势侧小脑半球吞咽皮层rTMS刺激可使双侧大脑吞咽皮层兴奋性升高,双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胼胝体、额叶、顶叶、岛叶、扣带回、楔叶、楔前叶、中央后回、延髓、脑桥自发神经活动增强。首次发现延髓、脑桥DC升高与对侧大脑吞咽皮层兴奋性升高成正相关,提示高频刺激一侧小脑吞咽皮层后出现对侧兴奋性皮质-脑干效应,这可能是小脑高频刺激应用于PSD治疗中的基础。同侧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区)及SMA兴奋性升高推测是对侧大脑M1区通过胼胝体传递的兴奋性效应。第二部分:5Hz rTMS患侧大脑刺激联合NMES治疗促进PSD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单独NMES治疗和5Hz rTMS患侧大脑刺激,其外周机制可能与舌骨上移、前移速度增加改善了咽期渗漏、误吸表现有关;中枢机制则可能是NMES强化了 rTMS诱导的患侧大脑皮层兴奋性升高。NMES治疗疗效优于5Hz rTMS患侧大脑单独刺激,可能与其外周刺激强化了下颌舌骨肌的生物力学,并兴奋双侧吞咽皮层有关。第三部分:rTMS治疗可改善PSD患者吞咽功能,且治疗效果长期存在。选择双侧半球联合刺激或者高频刺激可能比其他参数治疗效果更好。
邵郅强[2](2020)在《妊娠前超敏C反应蛋白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妊娠前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etein,hs-CRP)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2017年每两年一度的开滦集团健康体检且体检后在此期间首次、单胎妊娠分娩的育龄期妇女为研究队列,在此研究队列中选取无慢性肾炎及慢性高血压的妇女为观察对象共1041例。依妊娠前hs-CRP三分位数将观察对象分为3组。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25%百分位数,75%百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样本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妊娠前hs-CRP缺失的数据用本年度前的(优先使用前一年度,最多使用前两年度)hs-CRP数据进行替代。偏态分布的hs-CRP经对数转换成正态分布(lnhs-CRP:以常数e为底数hs-CRP的对数)后,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妊娠前hs-CRP与妊娠妇女分娩前收缩压、分娩前舒张压、分娩前平均动脉压的线性关系,同时分析各因素的方差膨胀因子(VIF),进行共线性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前hs-CRP对HDP的影响。为除外替代妊娠前hs-CRP缺失数据对统计结果的影响,排除妊娠前hs-CRP数据替代者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1依妊娠前hs-CRP三分位数将观察对象分为三组,分别为362例、351例、328例,三组间HDP发病率分别为4.42%、9.69%、8.84%(P<0.05)。2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lnhs-CRP每增加1个单位,分娩前收缩压增加0.71mm Hg(95%CI:0.05~1.38),lnhs-CRP与分娩前舒张压、分娩前平均动脉压不存在线性关系,且模型中各自变量的VIF值均<2,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相比,第二、三分位组发生HDP的OR(95%CI)分别为2.72(1.34~5.52)、2.10(1.02~4.35)。4在敏感性分析中,与第一分位组相比,第二分位组发生HDP的OR(95%CI)为2.43(1.20~4.91)。5此外,还发现分娩年龄、SBP、BMI均是HD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1妊娠前高hs-CRP是HDP的危险因素;2妊娠前hs-CRP与分娩前收缩压成正线性关系,与分娩前舒张压、分娩前平均动脉压不存在线性关系;3分娩年龄、妊娠前高SBP、妊娠前高BMI是HDP发病的危险因素。图0幅;表10个;参173篇。
周杨林[3](2020)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不良事件数据为基础,建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数据库,对不良事件数据进行挖掘,发现新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研究方法:获取并解析包含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规范药品名称和数据集成等处理,建立用于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的数据库。定义“重要不良事件”和“特殊不良事件”,使用不相称性分析中的报告比值比法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重要不良事件”、“特殊不良事件”和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将说明书中没有记载的“特殊不良事件”作为新的风险信号。研究结果:通过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数据库的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对于重要器官,氟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75个,伊曲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30个,伏立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79个,泊沙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33个。将说明书中已经记载的不良事件与数据挖掘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氟康唑有13个阳性信号,伊曲康唑有14个阳性信号,伏立康唑有38个阳性信号,泊沙康唑有13个阳性信号,4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中不良事件是风险信号的占各自记载总不良事件的百分比分别为20.97%、16.28%、25.33%、15.67%。对于特殊不良事件,研究最终发现氟康唑6个新风险信号,伊曲康唑2个新风险信号,伏立康唑8个新风险信号,泊沙康唑11个新风险信号,这些新风险信号均未在现有说明书中记录。研究结论:通过对药品不良事件的数据挖掘,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心脏、血液、胃肠、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或系统中均存在较多的风险信号;部分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未被记录在药品说明书中,为新的药品风险信号,对这些新的风险信号需要加强监测。临床在使用三唑类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时,需要做好药用药评估以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风险。
张灯儿[4](2020)在《60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60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减少复发。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包含心脑血管病医院)就诊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首次发病年龄等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受累部位以及脑脊液、视觉诱发电位、自身免疫性抗体等辅助检查。将上述患者分为AQP4抗体阳性和AQP4抗体阴性两组,通过卡方检验、t检验及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比较AQP4抗体阳性组和AQP4抗体阴性组之间有无差异。结果1.60例患者中,女性明显高发于男性,女男性别比为13:2;2.60例患者中,单时相型占6.7%,复发-缓解型占93.3%。3.AQP4抗体阳性组脊髓受累节段数的中位数为7(5,9),AQP4抗体阴性组脊髓受累节段数的中位数为3(2,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AQP4抗体阳性组较AQP4抗体阴性组脊髓受累节段≥3个椎体节段的更多,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组60例患者以女性多见,疾病复发率高。2.AQP4抗体阳性组较AQP4抗体阴性组脊髓受累节段更多。
林秀梅[5](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田苗[6](2019)在《胎儿侧脑室扩张的临床研究及宫内转归》文中认为目的:在产前超声筛查中,88%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胎儿被检查出侧脑室扩张。胎儿侧脑室扩张是指妊娠期内胎儿侧脑室径线达到或大于10mm。按照胎儿侧脑室扩张程度,可以将胎儿侧脑室扩张划分为两种类型,即轻度侧脑室扩张、重度侧脑室扩张。在临床实践中,部分轻度侧脑室扩张自行消散,而部分胎儿在检查出侧脑室扩张的同时,还合并有宫内感染、染色体异常及结构异常问题;而重度侧脑室扩张合并有蛛网膜下腔扩张,即“脑积水”。胎儿侧脑室扩张是诊断胎儿脑部结构发育异常的重要参照标准。借助产前超声筛查,即可对胎儿脑部结构的发育情况进行初步判断,有助于尽早发现胎儿脑部结构畸形。侧脑室扩张胎儿的病程进展及最终治疗效果存在巨大差异,重度侧脑室扩张多数预后不良;若轻度侧脑室扩张合并宫内感染、脊柱裂及其他病征,其预后普遍不良。胎儿侧脑室扩张临床研究的焦点在于孤立性轻度脑侧室扩张,4%的孤立性轻度脑侧室扩张合并染色体异常(正常变异或其他疾病的早期症状),此类胎儿侧脑室扩张预后较好,脑侧室宽度不超过12mm,且单侧脑室扩张、宫内自行消散的病理病程及结果预测更为良好。超声筛查安全性较高,同时具备费用低、实时成像、无致畸性等优点,是产前检查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可将核磁共振作为超声筛查的必要补充。当前,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针对侧脑室扩张的诊断标准、胎儿出生后发育水平的评价标准等问题并未形成统一观点,亟待开展标准化、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有益参考。本文将胎儿侧脑室扩张的临床表现及宫内转归作为研究对象,为优生优育及遗传咨询提供临床建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因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前往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产前咨询,并经我院超声检查核实为“胎儿侧脑室扩张”的孕妇(单胎),共计105例,按照侧脑室的扩张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对105例病例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轻度侧脑室扩张组(A组)、中度侧脑室扩张组(B组)、重度侧脑室扩张组(C组)。三组中根据是否合并其他异常进一步分为,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组(isolated lateral ventriculomegaly简称IVM)和非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组(non-isolated lateral ventriculomegaly简称N-IVM)。选择30例胎儿发育正常的妊娠期妇女,对其进行各项筛查,排除遗传性疾病、染色体核型异常及其他结构变异,纳入健康对照组。纳入研究的人群,均在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后,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超声筛查和核磁共振为主要检查手段,同时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研究数据分析等不同研究方法。对随访的病例组及对照组的产检结果、妊娠结局、胎儿出生后至2岁的发育情况,借助SPSS19.0软件对随访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展开对比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共105例,其中宫内进展12例(11.4%),缩窄11例(10.5%),稳定34例(32.4%),恢复正常48例(45.7%)。将缩窄者与恢复正常者相加认定为消退,在轻度侧脑室扩张组中,消退率为84.4%,进展率为8.9%,中度侧脑室扩张组中,消退率59.9%,进展组14.7%。IVM组中,消退率82.6%,进展率2.2%,N-IVM组消退率35.6%,进展率18.6%,N-IVM组进展率高于IVM组,其消退率显着低于IVM组,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对57例被诊断为侧脑室扩张的新生儿中的25例进行出生后6个月、1岁、1.5岁、2岁动态随访,结果表明非孤立组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显着。结论:(1)轻、中度侧脑室扩张组宫内进展情况差异显着。(2)非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组发生不良预后明显高于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组。(3)重度侧脑室扩张组多合并异常且预后不良。
袁金环[7](2019)在《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因素差异,为更有针对性的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合理制定循征医疗保健规划、科学分配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开滦队列第一次健康体检,且没有脑卒中、恶性肿瘤病史和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者为观察对象。从观察对象第一次体检时间开始,随访到2016年12月31日终止。对全部纳入分析的观察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体格测量指标、实验室指标并按照公式计算相关指标(体质指数、腰臀比等),并每年通过开滦总医院以及开滦集团下属的11家医院的病案系统、病例档案和开滦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调查观察对象是否发生脑出血事件,记录新发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发病时间。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SAS9.4和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法)绘制累积发病率曲线,用log-rank检验进行男、女性脑出血累积发病率曲线的比较。以是否发生脑出血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饮酒、食盐习惯、体育锻炼、劳动类型、文化程度、肾损害和贫血为自变量,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回归)分析性别因素与脑出血发病的关联,以及分析比较男、女性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因素差异,计算男、女性脑出血发生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attributable risk,PAR%)。结果1观察对象一共98961例纳入统计分析,平均年龄(51.11±12.61)岁;其中男性78908人(79.7%),女性20053人(20.3%)。平均随访(10.00±0.73)年后,总人群新发脑出血事件共860例,发病率为86.90/10万人年(标化发病率为47.85/10万人年);男性人群发生752例(87.44%),女性人群发生108例(12.56%),男性脑出血的发病率为94.36/10万人年(标化发病率为49.61/10万人年)高于女性(发病率54.13/10万人年,标化发病率为34.07/10万人年)。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总人群中性别、年龄、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文化程度和肾损害与脑出血的发病有关,男性发生脑出血的风险是女性的1.41倍(95%CI为1.13-1.77)。3性别分层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均是男、女性脑出血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但与脑出血发病的关联程度不同。45-59岁组、≥60岁组、中心性肥胖和糖尿病与女性脑出血发病的关联程度[HR(95%CI)分别是2.49(1.29-4.80)、3.03(1.41-6.51)、8.01(1.14-16.09)和1.72(1.02-2.91)]高于男性[HR(95%CI)分别为1.65(1.29-2.11)、2.37(1.81-3.08)、3.00(1.00-8.95)和1.24(1.00-1.55)];但是高血压病与男性脑出血发病的关联程度(HR=2.73,95%CI:2.28-3.27)高于女性(HR=2.42,95%CI:1.55-3.77);而食盐习惯偏咸与清淡人群相比,仅表现与女性脑出血发病相关(HR=4.42,95%CI:1.22-16.11);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大学及以上与未上学相比)和肾损害仅表现与男性脑出血发病相关[HR(95%CI)分别为0.54(0.32-0.92),0.46(0.23-0.95),1.39(1.18-1.65)]。4脑出血发病的PAR%发现,女性人群中扣除高血压病、糖尿病、中心性肥胖三种可调节因素后,脑出血的发病率可能降低69.45%(95%CI:51.37-80.95);男性人群中扣除高血压病、糖尿病、中心性肥胖和肾损害四种可调节因素后,脑出血的发病率可能降低54.29%(95%CI:43.00-63.51)。5在总人群的基础上分别排除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或抗凝药物者(有冠心病病史和/或房颤病史者)和服用降压、降糖和降脂药物者,重复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发生脑出血的风险仍然高于女性;年龄、性别、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文化程度和肾损害与脑出血的发病有关;高血压病和肾损害与男性脑出血发病的关联程度更高,年龄、糖尿病和食盐习惯与女性脑出血发病的关联程度更高。结论1男性人群脑出血的发病风险高于女性人群。2年龄、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是男、女脑出血发病的共同影响因素,其中高血压病与男性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关联程度更高,年龄、中心性肥胖、糖尿病与女性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关联程度更高。3文化程度和肾损害仅与男性人群脑出血发病有关联,食盐习惯仅与女性人群脑出血发病有关联。图1幅;表13个;参173篇。
付珊珊[8](2019)在《妊娠期糖尿病对分娩后女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分娩后女性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为判断动脉硬化的指标。选取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分娩且分娩资料完整的开滦集团公司女职工1400例,其中接受baPWV检查者1082例,严格执行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1020例。依据研究对象是否患有GDM,分为GDM组和非GDM组,baPWV≥1400 cm/s定义为动脉硬化。比较两组动脉硬化检出率的差异,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妊娠期空腹血糖与分娩后女性baPWV值的关系,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GDM对分娩后女性动脉硬化的影响。结果1在纳入统计分析的1020例研究对象中,平均分娩年龄为28.64±3.06岁,分为GDM组(134例)和非GDM组(886例)。2在距分娩平均4.85±2.94年后,进行了baPWV检查。总人群的动脉硬化检出率为6.5%,GDM组的动脉硬化检出率(10.4%)高于非GDM组(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妊娠期空腹血糖每增加1 mmol/L,分娩后女性baPWV值增加10.51 cm/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GDM是分娩后女性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OR值(95%CI)为2.05(1.083.91)。结论GDM是分娩后女性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图0幅;表4个;参40篇。
李姗姗[9](2019)在《妊娠期高血压对分娩后妇女远期血压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开滦女职工妊娠资料及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HIP)对分娩后妇女远期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1976年10月至2014年12月于开滦集团医院住院分娩而且还参加了2006年至2014年健康体检年龄3060岁女职工4331人为观察队列,排除妊娠前有高血压病史者、健康体检之后分娩者以及健康体检时收缩压或舒张压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4072例。根据是否患有HIP病史将观察对象分为HIP组(n=602)与非妊娠期高血压(NHIP)组(n=3470),观察比较两组人群在2006年至2014年健康体检时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并采用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来分析HIP对整体及不同年龄段观察对象分娩后远期血压水平的影响。结果经过平均17.17年的随访,发现在4072例观察对象中共检出高血压789例(发病密度1.13/100人年),其中NHIP组589例(1.02/100人年),HIP组200例(1.64/100人年)。在整体观察对象中,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HIP对体检妇女远期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分别为+4.37、+2.63 mm Hg;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发现与NHIP组比较,HIP组远期高血压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了34%。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HIP对年龄30<40岁、40<50岁体检妇女收缩压的影响分别为+4.17、+3.81 mm Hg,舒张压分别为+3.08、+2.49mm Hg;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发现与NHIP组比较,30<40岁、40<50岁、5060岁体检妇女HIP组高血压疾病的患病风险均有增加,其RR值(95%CI)分别为2.06(1.353.16)、1.45(1.161.81)、1.23(1.011.50)。结论与NHIP妇女相比,HIP妇女分娩后远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增加。HIP是妇女分娩后发生远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在3060岁的观察对象中,HIP妇女远期高血压疾病的患病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然而只有在年龄30<50岁的观察对象中HIP妇女远期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幅度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图0幅;表6个;参107篇。
马梦莹[10](2019)在《妊娠期间高血压对妇女分娩后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开滦集团女职工分娩及健康体检资料,探究妊娠期间高血压(HIP)对女性分娩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1976年10月至2014年06月期间,在开滦集团旗下11家医院住院分娩的开滦集团女职工,并且参加了自2006年起,每两年一度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休、退休职工健康体检,即2006、2008、2010、2012、2014年度第一至第五次健康体检。开滦集团各医院的住院病历以及职工的计划生育档案详细记录了女职工的分娩信息,同时五次健康体检中均由医务工作者填写了个人信息调查表,并收集了体格检查资料及血清肌酐、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实验室检测资料。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的研究对象共4243例,并根据既往是否患HIP将研究对象分为HIP组(n=620)和非HIP(NHIP)组(n=3623)。按照分娩后时间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5、5-15和≥15年3个亚组,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公式(CKD-EPI)计算eGFR水平,观察两组间eGFR的差异,HIP对eGFR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随访时间为(16.97±8.88)年。HIP组较NHIP组的eGFR水平更低(P<0.05),而两组间eGFR>125 mL/(min·1.73m2)及eGFR<60 mL/(min·1.73m2)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后5-15年,HIP组eGFR>125 mL/(min·1.73m2)的比例为20.9%,高于NHIP组的14.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后5-15年,HIP组发生eGFR>125 mL/(min·1.73m2)的风险是NHIP组的1.70倍(OR=1.70,95%CI 1.012.87)。结论HIP是妇女分娩后5-15年eGFR升高的危险因素,并且独立于其他已知的危险因素。图0幅;表8个;参34篇。
二、妊娠期小脑延髓出血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妊娠期小脑延髓出血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rTMS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及其与NMES联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小脑高频rTMS刺激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rTMS与NMES联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的影响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rTMS应用于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综述无创性神经刺激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1 |
英文论文2 |
附录表Ⅰ Rosenbek 渗透-误吸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 |
(2)妊娠前超敏C反应蛋白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观察对象与方法 |
1.1.1 观察对象 |
1.1.2 基线资料收集 |
1.1.3 暴露因素的确定 |
1.1.4 随访观察 |
1.1.5 相关定义及诊断标准 |
1.1.6 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 |
1.1.7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妊娠前hs-CRP各分位组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 |
1.2.2 妊娠前hs-CRP暴露水平对分娩前血压的影响 |
1.2.3 妊娠前hs-CRP各分位组HDP的发病率 |
1.2.4 妊娠前hs-CRP各分位组对HDP影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1.2.5 敏感性分析结果 |
1.3 讨论 |
1.3.1 妊娠前hs-CRP各分位组HDP的发病率情况 |
1.3.2 妊娠前hs-CRP对分娩前血压影响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
1.3.3 妊娠前hs-CRP各分位组对HDP影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
1.3.4 HDP的发病机制 |
1.3.5 研究的意义 |
1.3.6 研究的局限性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2.1 前言 |
2.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
2.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 |
2.3.1 年龄对HDP的影响 |
2.3.2 超重或肥胖对HDP的影响 |
2.3.3 初产妇对HDP的影响 |
2.3.4 多胎妊娠对HDP的影响 |
2.3.5 既往子痫前期病史及家族史对HDP的影响 |
2.3.6 妊娠前合并症对HDP的影响 |
2.3.7 超敏C反应蛋白对HDP的影响 |
2.3.8 贫血对HDP的影响 |
2.3.9 吸烟对HDP的影响 |
2.3.10 饮酒对HDP的影响 |
2.3.11 月经周期不规律对HDP的影响 |
2.3.12 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对HDP的影响 |
2.3.13 PM_(2.5)暴露对HDP的影响 |
2.3.14 有氧运动对HDP的影响 |
2.3.15 抗磷脂综合征性对HDP的影响 |
2.3.1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HDP的影响 |
2.3.17 睡眠呼吸障碍对HDP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表 |
附录B 孕产妇调查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事件的区别 |
1.1.2 药品不良事件研究的历史背景 |
1.1.3 国内外药品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情况 |
1.1.4 药品风险信号的概念和内容 |
1.1.5 药品风险信号的研究方法 |
1.2 国内外药品风险信号数据挖掘文献研究 |
1.2.1 数据挖掘工作的早期探索 |
1.2.2 医疗大数据的数据挖掘阶段 |
1.2.3 数据挖掘未来发展方向 |
1.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不良事件监测 |
1.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研究的基本情况 |
1.3.2 选择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1.4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内容 |
1.4.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挖掘数据库建立与研究 |
1.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 |
1.4.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挖掘数据库建立与研究 |
2.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来源与获取 |
2.1.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来源 |
2.1.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获取 |
2.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分析与提取 |
2.2.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条目分析 |
2.2.2 提取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中变量并备份 |
2.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清洗 |
2.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重复报告的处理 |
2.3.2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核心变量缺失的处理 |
2.3.3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缺失值处理 |
2.3.4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异常值处理 |
2.3.5 研究数据中ISR编码不同但报告内容相同或相近数据处理 |
2.4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收集和处理 |
2.4.1 常用药名信息的处理方式 |
2.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 |
2.4.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处理 |
2.5 处理后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集成 |
2.6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库基本情况与检测 |
2.6.1 数据库中基本信息查询 |
2.6.2 查询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 |
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算法介绍和使用 |
3.1.1 二乘二列联表与卡方检验 |
3.1.2 报告比值比 |
3.2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信息汇总与研究 |
3.2.1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信息 |
3.2.2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
3.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
3.3.1 重要不良事件定义 |
3.3.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结果 |
3.4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
3.4.1 特殊不良事件定义 |
3.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结果 |
3.5 讨论 |
3.5.1 通过对4 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中的风险信号挖掘结果讨论 |
3.5.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结果讨论 |
3.5.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风险信号研究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创新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本研究的创新 |
4.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60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5)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
六、类证鉴别 |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三、中医综合疗法 |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一、脑卒中的定义 |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
四、西医鉴别诊断 |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
五、脑卒中的预防 |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三、诊断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剔除标准 |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器具选择 |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
四、治疗方案 |
第三节 观察指标 |
一、基本资料 |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
三、统计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
一、两组性别比较 |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
三、两组种族比较 |
四、两组证型比较 |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
一、整体康复 |
二、辨证康复 |
三、形神合一 |
四、被动康复 |
五、自我管理 |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
第三节 病案举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胎儿侧脑室扩张的临床研究及宫内转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通过研究发现,在既往的研究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与诊断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
2.三组侧脑室扩张类型的分布情况 |
3.侧脑室扩张胎儿的宫内外转归情况 |
4.侧脑室扩张组新生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比较 |
讨论 |
1.侧脑室扩张的一般情况及病因病理学研究 |
2.超声技术在侧脑室扩张中的应用 |
3.产前诊断在侧脑室扩张研究中的应用 |
4.侧脑室扩张的妊娠结局分析 |
5.侧脑室扩张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7)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调查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观察对象 |
1.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1.3 资料收集 |
1.1.4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1.1.5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 |
1.2.2 观察对象的脑出血发病情况 |
1.2.3 脑出血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
1.2.4 脑出血发病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
1.2.5 排除冠心病和/或房颤病史人群的脑出血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
1.2.6 排除服用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人群的脑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脑出血的发病情况 |
1.3.2 总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因素 |
1.3.3 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因素 |
1.3.4 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研究进展 |
2.1 前言 |
2.2 脑出血性别差异的国内外研究 |
2.2.1 全球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生率的比较 |
2.2.2 中国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生率的比较 |
2.2.3 国外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人种和年龄分布 |
2.2.4 中国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年龄分布 |
2.3 影响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差异的因素 |
2.3.1 年龄对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 |
2.3.2 血压对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 |
2.3.3 血糖对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 |
2.3.4 血脂对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 |
2.3.5 肥胖对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 |
2.3.6 吸烟对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 |
2.3.7 饮酒对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 |
2.3.8 性激素对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妊娠期糖尿病对分娩后女性动脉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资料收集 |
1.1.3 观察随访时间的确定 |
1.1.4 相关定义及诊断标准 |
1.1.5 统计学方法 |
1.1.6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1.2.2 影响baPWV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
1.2.3 影响动脉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1.3 讨论 |
1.3.1 GDM组与非GDM组动脉硬化检出率的差异 |
1.3.2 妊娠期空腹血糖与分娩后女性baPWV的关系 |
1.3.3 GDM与分娩后女性动脉硬化的关系 |
1.3.4 GDM影响女性分娩后动脉硬化发生的机制 |
1.3.5 本研究的意义 |
1.3.6 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妊娠期糖尿病与动脉硬化的研究进展 |
2.1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
2.1.1 超重与GDM |
2.1.2 孕期体重过度增加与GDM |
2.1.3 女性种族与GDM |
2.1.4 孕前健康生活方式与GDM |
2.1.5 糖尿病家族史与GDM |
2.2 妊娠期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 |
2.3 妊娠期糖尿病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机制 |
2.3.1 脂肪因子的作用 |
2.3.2 免疫因子的作用 |
2.3.3 胰岛素抵抗 |
2.4 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 |
2.5 2型糖尿病与动脉硬化 |
2.6 妊娠期糖尿病与动脉硬化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表 |
附录B 孕产妇调查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妊娠期高血压对分娩后妇女远期血压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观察对象 |
1.1.2 资料的收集 |
1.1.3 体格检查 |
1.1.4 实验室检查 |
1.1.5 相关定义 |
1.1.6 统计学方法 |
1.1.7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NHIP和 HIP人群一般资料 |
1.2.2 线性回归分析 |
1.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1.2.4 不同年龄段观察对象血压的线性回归分析 |
1.2.5 不同年龄段观察对象高血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1.3 讨论 |
1.3.1 NHIP和 HIP人群远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情况 |
1.3.2 影响分娩后妇女远期血压水平的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1.3.3 HIP妇女远期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幅度及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均逐渐降低的可能原因 |
1.3.4 本研究的意义 |
1.3.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妊娠期高血压对分娩后妇女远期血压水平影响的研究概述 |
2.1 前言 |
2.2 妊娠期高血压与女性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可能的机制 |
2.2.1 妊娠可能是心血管应激反应 |
2.2.2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
2.2.3 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 |
2.2.4 炎症反应 |
2.3 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 |
2.3.1 妊娠期高血压与高血压疾病 |
2.3.2 妊娠期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 |
2.3.3 妊娠期高血压与肾脏疾病 |
2.3.4 妊娠期高血压与代谢性疾病 |
2.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表 |
附录B 孕产妇调查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妊娠期间高血压对妇女分娩后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3 资料收集 |
1.1.4 实验室检测 |
1.1.5 相关定义 |
1.1.6 统计学方法 |
1.1.7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的分娩及体检资料 |
1.2.2 HIP组与NHIP组的eGFR情况 |
1.2.3 不同分娩后时间的分娩及体检资料 |
1.2.4 不同分娩后时间HIP与eGFR的关系 |
1.2.5 影响eGFR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1.2.6 敏感性分析 |
1.3 讨论 |
1.3.1 研究背景 |
1.3.2 HIP组与NHIP组eGFR升高的发生率 |
1.3.3 HIP影响eGFR的Logistic回归模型 |
1.3.4 HIP妇女分娩后eGFR升高的机制 |
1.3.5 本研究的意义 |
1.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妇女分娩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概述 |
2.1 前言 |
2.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2.2.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影响远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2.2.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影响远期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机制 |
2.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关系 |
2.3.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影响远期肾脏疾病的发生 |
2.3.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远期肾脏功能的变化机制 |
2.4 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 |
2.4.1 血清肌酐及检测方法 |
2.4.2 肾小球滤过率及计算方法 |
2.5 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远期危险因素筛查工作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A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表 |
附录 B孕产妇调查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妊娠期小脑延髓出血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rTMS对吞咽神经网络的影响及其与NMES联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D]. 孟萍萍. 山东大学, 2021(11)
- [2]妊娠前超敏C反应蛋白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D]. 邵郅强.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D]. 周杨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60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分析[D]. 张灯儿.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5]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胎儿侧脑室扩张的临床研究及宫内转归[D]. 田苗. 青岛大学, 2019(02)
- [7]不同性别人群脑出血发病影响因素分析[D]. 袁金环.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8]妊娠期糖尿病对分娩后女性动脉硬化的影响[D]. 付珊珊.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妊娠期高血压对分娩后妇女远期血压水平的影响[D]. 李姗姗.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妊娠期间高血压对妇女分娩后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D]. 马梦莹.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