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恒山: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论文文献综述)
王锐[1](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认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潘文卿,李跟强[2](2017)在《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测度与分解》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标: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测度及其分解。研究方法:选取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量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区域间贸易成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中国的国内贸易成本始终小于国际贸易成本,东北区域和贸易程度相对较低的建筑业、服务业、农业等行业的贸易成本较高;区域间贸易成本分解发现距离较远的区域间贸易成本较高,"邻近偏好"明显;经济增长极则表现出显着的"腹地偏好",即与其经济腹地间贸易成本较低;而东部沿海的"后来居上"主要来源于沿海之间存在的"区域分割"。研究创新: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的演进及其双边特征。研究价值:为促进区域合作、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童琦纳[3](2014)在《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老挝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持续稳定的经济环境给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了蓬勃的升级。与此同时,由于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相继出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逐渐转化成了人才的竞争,这就造成了员工流失比较频繁的现象。调查发现,技术人员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员工流失较多的一个职位。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员工的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个人因素外,还有组织的因素,甚至还有宏观环境方面的因素。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研究文献,对老挝房地产公司技术人员流失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从老挝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的现状,将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的影响因素分为企业外部因素、企业内部因素以及个人因素三方面,并提炼出这三大因素下的有关影响变量共22个题项。题项的问卷选项采用典型的李克特量表,选择了老挝十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主要一线技术人员为代表作为调查对象,并就提炼出的22个影响变量对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意愿的影响程度进行调研。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流失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来检验每个影响因素下的影响因子对技术人员流失的影响程度,得出研究结论:1.老挝入世机遇、国家相关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行业发展机会是影响技术人员流失的主要企业外部流失动因,其中老挝入世机遇是最大的流失动因;2.工作环境、培训机会、薪酬和福利、晋升机会、企业规模、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人际关系均是影响技术人员流失的主要企业内部流失动因,其中晋升机会是最大的流失动因;3.家庭生活、出差频率、个人性格、个人价值观、期望匹配程度、受尊重度变量是影响技术人员流失的主要个人流失因素,其中受尊重度是最大的流失动因。最后,结合回归分析结果,对技术人员流失影响最重的两个因子提出相应的流失解决对策,同时就老挝技术人员流失的现状提出建立技术人员流失的预警机制的建议。
强薇[4](2011)在《WTO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影响 ——基于中国“入世”十年的观察》文中认为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这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倍多;人均年收入从2001年的800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500美元;平均关税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到了2010年的9.8%,出口规模和进口规模分别增长了4.9倍和4.7倍。“入世”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上,更体现在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影响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要将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起至今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其间经过多年摸索与实践,终于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入世十年来,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外贸、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法制建设不断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着进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回顾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曲折历程以及入世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通过分析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总结了入世十年对中国经济机制改革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金融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试图通过历史研究和经验分析的方法,为中国继续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更好的世界贸易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参考。
黄蓉[5](2007)在《中国报纸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选择 ——基于博弈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报纸产业制度的调整与变革带给报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一论点得到报业发展明确而清晰的实证。与既往研究的宏观表述不同,本文将焦点聚于报业制度选择的微观层面,试图描述报业制度选择的动力机制。报业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一组产业制度?这组制度是不是我国报纸产业化进程中惟一的选择?如果我们把每一个新制度出台看作一次选择的话,这些制度选择是由谁来推动的?这些问题促使本研究的生发。以博弈视角切入报纸产业制度选择,主旨是对制度选择中行为主体的关照,将报业制度选择各个主体间的关系客观清晰地呈现。报业制度选择是一个反复博弈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报社、资本都试图使其收益最大化。通过对我国报纸产业化进程中制度选择主体博弈行为的梳理与阐释,展现中国特有的报业制度选择脉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报业制度选择的理想模式,引入受众作为报业制度选择主体,这对于未来报业健康有序发展影响深远。基于研究的主旨和思路,以制度选择的时间进程为主线,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简要勾勒研究动机、视角、范畴、创新点与难点;对研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如制度、制度选择、博弈、报纸产业作以界定;运用较长篇幅对与传媒产业制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评价,定位本研究的学术位置。第二部分:中国报业制度选择的理论框架。我国报业制度变迁呈现阶段性特征,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题。以发展取向为前提,我国报业制度选择大都遵从默察——扩散路径,经过理性判断,最终形成正式制度,博弈行为贯穿整个过程。作为博弈主体的政府、报社、资本、受众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报纸产业化进程。第三部分:单方博弈:总体性社会下报业制度选择。从论述总体性社会特征入手,说明我国报业在1949-1978年间,虽然存在着政府和报社两个博弈主体,但报社缺乏博弈策略的选择空间,政府发出指令,报社完成指令就是博弈均衡。单方博弈格局是政府出于政治、经济需要诉诸权威而为之的结果,目的是实现政府利益的最大化。依照单方博弈的视角,审视始于1949年末的报社企业化,可以发现,这个阶段并不是有学者所言的“报纸产业萌芽”,政府尽管有经济方面的权宜考虑,但建设宣传网络,构建党报体系才是其真正目标。第四部分:两方博弈:改革开放后报业制度选择。市场的发力与发展,为报业制度新的选择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在政府与报社赋予发展不同含义后,报社成为制度选择的发起者。与政府博弈中,报社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应对权力不对称,促使博弈格局于己有利。在报社与政府都采取兼顾两个效益的博弈策略时,报业制度的创新呈现由点到面,由低等级报社向高等级报社,由制度边缘向制度核心的变迁路径。1992年之后,政府重新主导两方博弈格局,最具代表性的是报业集团制度产生,为实现政府附加于报业集团的政治诉求,报业集团制度选择的全过程都处于政府主导之下。第五部分:三方博弈:加入WTO与报业制度选择。加入WTO等同于大规模的制度移植,政府转型以及传媒业开放势在必行。资本在特许进入后形成了报业制度选择的三方博弈格局。2003年之后,剥离转制成为报业制度选择主题。以三方博弈格局来看,剥离转制导致国有资本流失、报社智力资本受损、资本产业链断裂,不利于报业稳定与发展。经过报业竞争后,报社携资本进行跨地区办报,但“非党报”、“属地问题”导致政府对跨地区办报的收紧,显示我国报纸产业化远未实现。第六部分:四方博弈:报业制度选择的理想模型。受众作为报业制度变迁最直接的利益承受者长期被忽略于制度选择之外。市民社会的出现使得受众成为报业制度选择主体。充分使用受众的社会参与权、货币投票权能够使其他博弈方在报业制度选择中保持理性。非营利组织是实现受众参与报业制度选择的主要途径。本研究认为:博弈是优化决策的必要阶段,将长期存在于报业制度的选择中;四方博弈的理想模式是未来报业制度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进行的报业制度选择中,界定政府权限、彰显受众影响将是必然趋势。
梁亚荣[6](2004)在《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土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社会财富;既是土地管理的对象,又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更是物权的重要客体。土地的归属和利用既关系到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问题,又涉及农业生产和农地利用效率的问题。因此,农地制度的优良与否,其制度绩效如何,对我国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公民财产权利保护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创新为主题,对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作了历史描述,对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了经济学和法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对现时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作了详细分析,进而为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设计了具体的制度安排,配备了周详的配套改革措施,使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具备了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一章绪论明确了本研究的主题,并对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创新与不足等作了简要说明。着重指出,农地使用制度变迁符合制度变迁原理,现时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加入WTO等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和保护农地权益,需要在现代物权理论指导下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行创新。 第二章对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再回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产生过程,并进一步论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详细描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种类、各种责任制的实施程序及其具体内容,分析了各种责任制的关系,指出各种责任制之间存在转化、替代的发展过程;论述了联产承包法律关系,指出联产承包中农户对外还没有取得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联产承包的客体是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复合客体,土地承包还依附于联产承包之中,联产承包的内容包括土地、其他生产资料的使用等权利和完成一定的产量、派统购任务等义务,土地使用权还没独立出来;分析了联产承包下均包土地的原因,指出在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均包土地符合公平原则;进而详细论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绩效,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发展农业生产、改造集体经济等产生了巨大作用,也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章对从联产承包到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及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完善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与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不同之处,指出两者在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都有了很大不同,随着承包客体变为单一的土地、承包的内容逐步简化和农户成为独立的法律主体,联产承包法律关系转变为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联产承包制度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演变;接着分析了早期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包权的上提造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虚化,均分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耕地的零碎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质也造成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演变,一方面突出表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进程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化、长期化、流转度的扩展等使其逐渐向物权转变,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土地承包经营走向市场化、规模化的各种尝试,“两田制”、规模经营、“四荒”使用权拍卖、股份合作制等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作了有益的探索;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走向完善,表现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使土地承包经营走上法制化轨道,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进程得以完成,为土地承包经营规定了详细的发包方式、发包程序、明确了双方的权矛lj和义务等方面。 第四章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进行了经济学和法学分析,总结了农地制度变迁的规律。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农地所有制度,包括国有制、农地私有制和族田等公有土地的产生、发展过程,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类型所有制之间的变化情况;接着回顾了我国历史上农地使用制度,包括奴耕、佣耕、自耕、佃耕等土地使用方式,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使用方式的变化情况;接着分析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原因,指出农地制度变迁符合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传统农地所有制变迁主要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变迁的原因在于由于技术、人地关系、生产要素、价格等方面的变化,产生了在原制度下无法内化的矛!」润,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将这些利润内化,而农地使用方式的变迁也是由于各种农地使用方式之间的成本不一样,高成本的农地使用方式逐渐被低成本的农地使用方式取代;解放后的农地所有制的变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实现了制度供给者的目标,而联产承包为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得到了上下的一致同意,因而取得了巨大的制度绩效;同时从法学角度分析了农地制度变迁,指出农地制度变迁与身份和特权逐步脱钩、’与土地逐步财产化和商品化、与土地权利体系的逐步发达是一致的;最后总结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启示,指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要和农业生产、土地利用与土地权利保护相一致。 第五章分析了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指出目前影响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
陈王伟[7](2004)在《入世后西部地方政府职能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政府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地方政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强大推进者。尤其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计划色彩更浓一些,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的能力相对弱。因此中国加入WTO后,西部经济要发展、西部大开发要取得成效,就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确保公平公正的贸易原则真正得以实施,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职能。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方法,结合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针对西部大开发背景和中国入世后西部尤其是西安市的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作用,用现代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发展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进行再定位研究,提出了地方政府职能创新的发展思路、战略、内容及相关的建议。 本文在归纳总结政府职能理论的基础上,对入世后西部地方政府职能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结合加入WTO的现实和西部大开发深入剖析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以理论为指导,结合“区情”和现实问题,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西安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的发展思路、内容和政策建议。引入经营城市理念,走制度创新之路;强化和创新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遵循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扶持和推动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有效的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实施有利于经济腾飞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秦明周,袁中金[8](2004)在《入世(WTO)后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思路》文中研究指明土地使用权流转核心是使用权变动,其制度管理涉及到土地利用规划、地价评估、市场交易、中介服务等,因此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入世后需要改革的核心问题。我国当前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存在不符合世贸规则的"二元化"差异问题,如国有集体土地权益差异、使用者身份差异、公众参与性差异等。改革审批制度、强化统一管理、实行市场公开、消除使用者身份差异待遇等应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措施。
艾莉莉[9](2003)在《从浦东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看我国入世后政府职能转变》文中研究说明经过近二十年的谈判与多方磋商,中国终于跨入了世贸组织的大门。入世的成功将对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由改革促进开放到由开放促进改革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WTO作为促进世界自由贸易的组织,其规则对各国政府的权利提出了一定的限制,对各国政府适应WTO 运行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对政府加速改革、加速职能的转变、加速培养政府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出了非常具体和紧迫的要求。本文将试图通过实证的方法,运用政治学相关理论知识,以浦东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评述和分析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探讨入世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这一课题,对政府转变的发展方向、途径和方法给予一些分析。
张益刚[10](2003)在《中国民营企业走向WTO的发展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肌体中最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一个亮点,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可以说是集难点、热点和亮点于一身,研究民营企业问题政府重视,企业需要,社会关注。 本文从民营企业的内涵界定开始入题,简单回溯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舞台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功能进行评判:主渠道、主动力、主力军、主先锋。具体讲,民营企业是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民营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民营企业成为了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民营企业成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先锋。同时,由于中国民营企业是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历史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受生产力低水平制约、政策性因素制导,以及局限的传统文化、普遍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其经营行为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的烙印,致使这一时期的民营企业进行战略选择时,毫不犹豫地进入误区。主要表现为理想化的赶超战略、扭曲化的品牌塑造、多元化的能力扩张、家族化的经营格局。 我国加入WTO对民营企业而言是既喜又忧。加入WTO为民菅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建立了法治通道;民营企业的竞争环境趋向公平化;“与狼共舞”,可更快成长;并兼有本土化的相对优势。虽然如此,风险亦随机遇结伴而来。加入WTO,对民营企业而言,真正意义市场经济时代来临,靠胆子、靠路子、靠票子进行企业经营的时代结束;知识产权伏击民营企业,凭仿制产品,商标过日子越来越难了;国内市场被瓜分;人才流出不流进;产权障碍,无不是民营企业进行战略选择的重要约束。针对“入世”前民营企业战略误区,根据对中国“入世”所带来的影响判断,民营企业在我国加入WTO后的发展战略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市场细分战略:通过对相关市场的界定、甄别细分市场的依据、选择最佳的细分市场,集中优势,精于某个产品,进行某类细分市场的特色经营战略。第二,国际化战略:利用比较优势,请进来,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竞争与合作。实现这一战略,民营企业要学习和研究们,更新观念;实现从战略竞争到战略合作的角色转换;加入国际产业的分工和协作网络。第三,归核战略:积极探索创新机制,锻造企业核。。竞争力.为此提出变革产权制度,为培育核心竞争力夯实根基;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机构,整合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创新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利益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竟争力的持续发展。第四,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探索以科技为手段的发展思路,实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主要探讨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问题,即强调技术的市场性和民族性;强调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保护知识产权。第五,品牌营销战略:以品牌营销为导向,塑造自有品牌,实现品牌的竞争力。重视品牌价值,揣摩营销实践。
二、范恒山: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范恒山: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测度与分解(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区域间贸易成本测度: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1. 测度模型 |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趋势、特征和国际比较 |
1. 区域间贸易成本的变化趋势 |
2. 区域间贸易成本的区域特征 |
3. 区域间贸易成本的行业特征 |
4. 贸易成本动态变化的国际比较 |
三、区域间贸易成本的进一步分解 |
1. 各区域贸易成本分解 |
2. 东部沿海地区的再考察 |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
(3)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挝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
1.1.2 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1.1.3 研究课题的由来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综述 |
2.1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界定标准及其特点 |
2.1.1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界定标准 |
2.1.2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
2.2 人员流失相关概念及理论模型 |
2.2.1 人员流失的概念 |
2.2.2 人员流失的理论模型 |
2.3 国内外房地产开发企业人员流失研究综述 |
2.3.1 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人员流失研究综述 |
2.3.2 老挝企业人员流失研究综述 |
2.3.3 其他国家企业人员流失研究综述 |
第三章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现状分析 |
3.1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技术人员界定及其特点 |
3.1.1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界定 |
3.1.2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的特征 |
3.2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现状及其影响 |
3.2.1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现状分析 |
3.2.2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
4.1 流失影响因素研究设计 |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 调查问卷数据采集和统计 |
4.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2.2 调查结果分析 |
4.3 问卷数据分析 |
4.3.1 问卷的效度分析 |
4.3.2 流失因子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3 相关分析 |
4.3.4 回归分析 |
4.3.5 统计分析结果总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管理建议 |
5.2.1 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解决对策措施 |
5.2.2 建立技术人员流失的预警机制 |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WTO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影响 ——基于中国“入世”十年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入世历程和入世承诺 |
一、中国入世历程 |
(一) “复关”谈判前的中国 |
(二) 中国“复关”谈判 |
(三) 中国“入世”谈判 |
二、中国入世承诺 |
(一) 大幅度开放市场,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
(二) 确保中国法律法规与WTO 的一致性 |
(三) 遵守WTO 规则,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 入世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概况 |
一、入世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
(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起步阶段(1978~1992 年) |
(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阶段(1992~2002 年) |
二、入市前中国经济体制与WTO 的不适应性 |
(一) 现代企业制度还待确立 |
(二) 金融体制有待完善 |
(三) 审批制度需要改革 |
第三章 WTO 对中国所有制改革的影响 |
一、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一) 完善股份制,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
(二) 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水平 |
(三)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人事制度 |
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一) 私营企业的发展 |
(二) 外资企业的发展 |
第四章 WTO 对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的影响 |
一、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 |
(一) 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
(二) 国际投资迅速增长 |
二、促进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
(一) 下调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 |
(二) 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
(三) 调整对外经贸合作政策 |
三、促进了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 |
(一) 入世后农业的发展情况 |
(二) 入世后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
(三) 入世后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
第五章 WTO 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 |
一、银行业的改革 |
二、证券业的改革 |
三、保险业的改革 |
四、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第六章 WTO 对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 |
一、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结论与展望 |
一、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二、努力推动多哈回合谈判 |
三、积极参与国际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报纸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选择 ——基于博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动机 |
1.2.1 现实层面 |
1.2.2 理论层面 |
1.3 研究思路 |
1.3.1 逻辑起点 |
1.3.2 研究视角 |
1.3.3 研究对象 |
1.4 概念的界定 |
1.4.1 制度 |
1.4.2 制度选择 |
1.4.3 博弈 |
1.4.4 报纸产业化 |
1.5 文献综述 |
1.5.1 传媒产业制度变迁路径 |
1.5.2 传媒产业制度选择主体 |
1.5.3 与传媒产业制度相关的博士论文 |
1.6 研究方法、创新与难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创新 |
1.6.3 研究难点 |
2 中国报业制度选择的理论框架 |
2.1 报业制度变迁的主题转化 |
2.1.1 收编与消解 |
2.1.2 恢复与放开 |
2.1.3 突破与改制 |
2.2 报业制度选择的行为逻辑 |
2.2.1 制度选择基点:发展取向 |
2.2.2 制度选择路径:默察——扩散 |
2.2.3 制度选择模式:理性判断 |
2.2.4 制度选择本质:反复博弈 |
2.3 报业制度选择的博弈主体 |
2.3.1 政府 |
2.3.2 报社 |
2.3.3 资本 |
2.3.4 受众 |
3 单方博弈:总体性社会下报业制度选择 |
3.1 总体性社会报业制度选择环境分析 |
3.1.1 全能型政府 |
3.1.2 依附性报社 |
3.2 单方博弈:实现政府最大收益 |
3.2.1 单方博弈格局的确立 |
3.2.2 单方博弈中的政府行为 |
3.2.3 单方博弈中的报社行为 |
3.2.4 指令与听命:单方博弈的均衡格局 |
3.3 1949-1956:单方博弈终结报纸产业化进程 |
3.3.1 财政窘迫下的权宜之计 |
3.3.2 报社企业化的政治诉求 |
4 两方博弈:改革开放后报业制度选择 |
4.1 改革开放后报业制度安排 |
4.1.1 报业制度选择的外部环境 |
4.1.2 报社的双重属性 |
4.1.3 报业制度变迁轨迹 |
4.2 两方博弈:兼顾两个效益 |
4.2.1 政府、报社的目标函数 |
4.2.2 报社、政府的博弈格局 |
4.3 报业制度的创新与扩散 |
4.3.1 博弈起点:制度不均衡 |
4.3.2 博弈发生:第一行动集团实施制度创新 |
4.3.3 博弈均衡:第二行动集团实现制度变迁 |
4.4 个案研究:两方博弈下的报业集团制度选择 |
4.4.1 报业市场的壮大 |
4.4.2 报业集团制度选择中的两方博弈 |
5 三方博弈:加入WTO 与报业制度选择 |
5.1 加入WTO 前后的报业制度安排 |
5.1.1 加入WTO 与政府转型 |
5.1.2 加入 WTO 与报业属性 |
5.1.3 报业融资与报业改制 |
5.2 三方博弈:寻求制度均衡 |
5.2.1 资本进入路径:从禁止到特许 |
5.2.2 三方博弈:平衡企业性与事业性 |
5.3 从“两分开”到“两分开”:老酒难注新瓶 |
5.3.1 宣传、经营分开与剥离转制 |
5.3.2 三方博弈下的“剥离转制” |
5.4 个案研究:跨地区办报制度的收放博弈 |
5.4.1 跨地区办报的制度变迁 |
5.4.2 两次跨地区办报高潮 |
5.4.3 跨地区办报的收与放 |
5.4.4 跨地区办报的走向 |
6 四方博弈:报业制度选择的理想模式 |
6.1 报业改制:从三方博弈走向四方博弈 |
6.1.1 受众的概念 |
6.1.2 被消解的受众 |
6.1.3 市民社会是受众参与博弈的基础 |
6.1.4 受众作为博弈主体的特征 |
6.2 四方博弈中的受众位置 |
6.2.1 公益性报纸与受众的合作博弈 |
6.2.2 经营性报纸与受众的非合作博弈 |
6.3 受众参与途径:非营利组织 |
6.3.1 报社成为非营利组织 |
6.3.2 报业协会参与制度博弈 |
6.3.3 其他非营利组织参与制度博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 |
(6)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 |
三、 本研究拟回答的几个问题 |
四、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五、 论文的思路和结构 |
六、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实行 |
第一节 集体土地的概况 |
第二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 |
第三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
第四节 联产承包法律关系 |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
第三章 联产承包向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 |
第一节 联产承包向土地承包经营演变的体现 |
第二节 早期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演变 |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 |
第四章 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 |
第一节 历代农地制度变迁的简要回顾 |
第二节 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三节 农地制度变迁的法学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影响当前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因素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三节 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影响 |
第四节 市场经济对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影响 |
第五节 加入WTO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六节 修宪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六章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概述 |
第二节 我国农地使用权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农地租赁权制度 |
第四节 完善农地使用制度的相关措施 |
第七章 集体农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我国集体农地所有权现状 |
第二节 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入世后西部地方政府职能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政府职能文献综述 |
1.3.2 我国学者对政府职能的研究 |
1.3.3 地方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 |
2 WTO视野下西部地方政府职能现状和发展趋势 |
2.1 政府职能相关理论 |
2.1.1 政府职能的概念和分类 |
2.1.2 政府职能的构成 |
2.1.3 地方政府的界定 |
2.1.4 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2 西部地方政府职能的现状分析 |
2.2.1 西部政府职能的现状 |
2.2.2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模糊 |
2.2.3 地方政府职能“错位” |
2.2.4 地方政府职能“缺位” |
2.2.5 政府职能“越位” |
2.3 WTO视野下的西部地方政府职能 |
2.3.1 WTO与中国政府“入世” |
2.3.2 WTO给西部地方政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2.4 加入WTO后西部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创新 |
2.4.1 西部地方政府职能实施的环境、背景分析 |
2.4.2 WTO框架下和西部大开发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 |
2.4.3 入世后西部地方政府职能发展--在“转变”基础上实现“创新” |
3 西部地方政府职能创新--引入“经营城市”理念和战略 |
3.1 经营城市的理论 |
3.1.1 经营城市的概念、内涵 |
3.1.2 经营城市理念的发展 |
3.1.3 加入WTO后西部地方经济发展引入“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战略 |
3.2 经营城市:WTO视野下地方政府职能创新 |
3.2.1 经营城市的本质:地方政府职能的创新 |
3.2.2 政府经营城市的基本内容 |
3.2.3 政府经营城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3.3 西部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建议--以西安为例 |
3.3.1 西安市市政府职能的现状 |
3.3.2 对西安市地方政府实施“经营城市”的政策建议 |
4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创新 |
4.1 公共管理理论 |
4.1.1 理论概述 |
4.1.2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
4.2 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
4.2.1 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
4.2.2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运作 |
4.3 入世后西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创新 |
4.4 实例分析 |
4.4.1 公共安全管理职能 |
4.4.2 老板上学、政府埋单 |
5 地方政府创新重点内容--经营城市产业 |
5.1 发挥资源禀赋,经营城市优势产业,实施比较优势战略 |
5.1.1 区域产业的选择 |
5.1.2 西安的资源禀赋情况 |
5.1.3 西安市各产业产值分析 |
5.2 西安市工业行业TCI(技术选择指数)分析 |
5.2.1 TCI的基本原理 |
5.2.2 西安市工业行业的TCI分析 |
5.3 西安市工业产业EVA(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分析 |
5.3.1 各工业行业的EVA指标 |
5.3.2 西安市的产业选择 |
5.4 城市产业发展的战略 |
5.4.1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理论 |
5.4.2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和角色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入世(WTO)后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入WTO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要求 |
(一) 非歧视原则: |
(二) 透明度原则。 |
(三) 自由贸易原则。 |
(四) 公平竞争的原则。 |
二、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 土地出让方式的双轨制: |
(二) 中间过程差异: |
(三) 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性差: |
三、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
(一) 审批制度改革。 |
(二) 土地供给制度改革。 |
(三) 取消不同土地使用者不同身份差异, 按土地用途功能依法规范管理。 |
(四) 公开市场运作。 |
(五) 提高思想认识, 高度重视入世挑战。 |
(9)从浦东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看我国入世后政府职能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论:入世给我国政府带来挑战 |
2 行政审批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2.1 行政审批的概念 |
2.2 关于行政审批性质的界定 |
2.21 行政审批为“赋予实在权利”的行为 |
2.22 行政审批--自由裁量?还是羁束行政 |
2.3 行政审批的现状与弊端 |
3 浦东新区率先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3.1 浦东新区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 |
3.11 转变政府职能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
3.12 选择浦东作为试点的原因 |
3.2 浦东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 |
3.21 新区选择外高桥、张江两个开发区作为试点原因及初步构想 |
3.22 浦东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情况 |
3.23 浦东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4 入世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和途径 |
4.1 入世后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
4.2 入世后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和方法 |
5 结语:期待理想政府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民营企业走向WTO的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上篇 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回溯与功能界定 |
一、 民营企业的内涵界定 |
二、 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回溯 |
三、 民营企业发展的功能评判 |
(一) 民营企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
(二) 民营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
(三) 民营企业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力军 |
(四) 民营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先锋 |
中篇 民营企业“入世”前的生存背景及其战略缺陷 |
一、 生存背景: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历史转轨 |
(一)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受制于我国生产力状况 |
(二) 中国民营企业是政策性经济的产物 |
(三) 局限的传统文化、普遍的小农意识 |
二、 社会转轨过程中民营企业经营特点分析 |
(一) 企业经营中的机会主义 |
(二) 产品经营的异常发展 |
三、 社会转轨过程中民营企业战略选择的误区分析 |
(一) 理想化的赶超战略 |
(二) 扭曲化的品牌塑造 |
(三) 多元化的能力扩张 |
(四) 家族化的经营格局 |
下篇 “入世”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转换与创新 |
一、 “入世”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影响判断 |
(一) “入世”为中国民营企业带来的机遇 |
1 、 为民营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建立法治通道 |
2 、 竞争环境趋向公平化 |
3 、 “与狼共舞”,一同成长 |
4 、 本土化的相对优势 |
(二) “入世”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挑战风险 |
1 、 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时代 |
2 、 知识产权伏击民营企业 |
3 、 国内市场份额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
4 、 人才流出不流进 |
5 、 产权障碍 |
二、 “入世”后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
(一) 发展战略的概念与特点 |
(二) 发展战略选择设计 |
1 、 市场细分战略:集中自身优势,精于特色经营 |
(1) 相关市场的界定 |
(2) 甄别市场的细分依据 |
2 、 国际化战略: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
(1) 民营企业迫切需要学习WTO,研究与适应国际惯例 |
(2) 更新观念,实现战略竞争到战略合作的角色转换 |
(3) 积极加入国际产业的分工和协作网络 |
3 、 归核战略:积极探索创新机制,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
(1) 变革产权制度,为培育核心竞争力夯实根基 |
(2) 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机构,整合竞争力的形成要素 |
(3) 创新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利益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竞争力的持续发展 |
4 、 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科技发展思路,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
(1)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要立足国情,强调技术的市场性和民族性 |
(2)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心在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
(3) 大力保护知识产权,推进知识产权的营运 |
5 、 品牌战略:塑造自有品牌,强化品牌营销 |
(1) 名牌价值的理论分析 |
(2) 名牌营销战略的具体实践 |
① “拿来主义” |
② 品牌延伸 |
③ 联合创牌 |
④ 培养品牌情感 |
⑤ 利用品牌历史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范恒山: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中国区域间贸易成本:测度与分解[J]. 潘文卿,李跟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02)
- [3]老挝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人员流失影响因素研究[D]. 童琦纳. 广西大学, 2014(02)
- [4]WTO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影响 ——基于中国“入世”十年的观察[D]. 强薇. 外交学院, 2011(05)
- [5]中国报纸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选择 ——基于博弈的视角[D]. 黄蓉.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6]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 梁亚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3)
- [7]入世后西部地方政府职能创新研究[D]. 陈王伟. 西北工业大学, 2004(03)
- [8]入世(WTO)后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思路[J]. 秦明周,袁中金.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 [9]从浦东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看我国入世后政府职能转变[D]. 艾莉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03(01)
- [10]中国民营企业走向WTO的发展战略[D]. 张益刚. 曲阜师范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