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抗菌剂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翟丽莎,王宗垒,周敬伊,高冲,陈凤翔,徐卫林[1](2021)在《纺织用抗菌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尤其是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进一步蔓延,人们对功能性抗菌纺织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促进抗菌纺织品的发展,总结了常见的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机制,综述了抗菌整理剂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抗菌纺织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从抗菌整理剂的选择性和高效性、抗菌纺织品的安全性、服用性能和耐久性以及抗菌纺织品检测标准的滞后性和规范性等4个方面展望抗菌整理剂及抗菌纺织品未来发展方向,为抗菌纺织品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推动功能性抗菌纺织品的转型升级。
徐怡婷[2](2021)在《混合抗菌剂对费氏弧菌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及机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抗菌剂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抗菌剂会经由各种方式排放入环境,极大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排放入环境中的抗菌剂往往是低剂量和混合暴露的,低剂量的抗菌剂可能会对生物体产生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的Hormesis效应,而抗菌剂混合暴露时往往会产生交叉现象。交叉现象是指当使用模型法判别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时,混合物实际的浓度效应曲线(concentration-response curve,CRC)与其预测模型曲线发生交叉的现象,表现为随着混合物的浓度变化,其联合毒性作用模式也随之有所不同。目前,虽然有很多研究发现了交叉现象,但是关于交叉现象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分析,缺乏深入的探索。那么环境中的混合抗菌剂会对细菌产生怎样的交叉现象呢?交叉现象是否会随细菌的不同生长阶段发生变化?这些都值得我们探索。交叉现象是一种随浓度变化的现象,而化合物产生的Hormesis也表现为随浓度变化,那么交叉现象是否与Hormesis有关?Hormesis又会如何调控混合物的交叉现象?这些都尚未有准确的定论。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交叉现象和Hormesis之间的关系,这将帮助环境保护部门更为全面地了解污染物的联合暴露风险,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混合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本研究选取费氏弧菌(Aliivibrio fischeri,A.fischeri)作为模式生物,以磺胺(Sulfonamides,SAs)、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H)、群体感应抑制剂(benzofuran-3(2H)-one,B3O)、纳米银(Nano-silver,AgNP)和多肽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它们在13-24 h对A.fischeri生物荧光的单一毒性。同时,以SAs-TH作为传统抗菌剂-传统抗菌剂混合物的代表,以SAs-B3O作为传统抗菌剂-新型抗菌剂混合物的代表,以AgNP-多肽作为新型抗菌剂-新型抗菌剂混合物的代表,测定了它们在13-24 h对A.fischeri生物荧光的联合毒性,研究各混合抗菌剂对费氏弧菌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归纳了混合抗菌剂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规律,基于A.fischeri的细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和抗菌剂的Hormesis效应机制深入探讨了交叉现象随时间变化的原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SAs、TH、B3O、AgNP和多肽对A.fischeri生物荧光的单一毒性测定了5种SAs、5种多肽、1种TH、1种B3O和1种AgNP在13-24 h对A.fischeri生物荧光的单一毒性,通过比较24 h的EC50,SAs和B3O的毒性大小顺序为:SMM>SQ>SMR>SD>SM>TH>B3O。AgNP和多肽的毒性大小顺序为:硫酸多粘菌素B>AgNP>硫酸粘杆菌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卷曲霉素>杆菌肽。除了SMM、硫酸卡那霉素和硫酸粘杆菌素对A.fischeri的生物荧光没有产生Hormesis效应外,其余的SAs、TH、B3O、AgNP和多肽均对A.fischeri的生物荧光产生了Hormesis效应。同时,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化合物对A.fischeri的生物荧光产生最大促进作用时所对应的浓度总体上在不断增加,且化合物产生促进作用的浓度区间整体上也在逐渐右移。我们推测化合物作用于A.fischeri的QS系统从而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Hormesis效应。(2)研究了SAs-TH、SAs-B3O、AgNP-多肽二元混合物对A.fischeri生物荧光的联合毒性测定了4种SAs-TH、5种SAs-B3O和5种AgNP-多肽二元混合物在13-24 h对A.fischeri生物荧光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除了AgNP-硫酸多粘菌素B对A.fischeri的生物荧光没有表现出Hormesis效应和交叉现象外,其余的AgNP-多肽、SAs-TH、SAs-B3O二元混合物均对A.fischeri的生物荧光产生了Hormesis效应和交叉现象。交叉现象不仅会随混合物的浓度变化而变化,还会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变化。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产生交叉现象的浓度区间整体上也在逐渐右移。(3)研究了SAs-TH、SAs-B3O、AgNP-多肽二元混合物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及机制,比较了传统-传统抗菌剂、传统-新型抗菌剂与新型-新型抗菌剂二元混合物的暴露风险。归纳总结了4种SAs-TH、5种SAs-B3O和5种AgNP-多肽二元混合物在13-24h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趋势,并基于各二元混合物的交叉现象趋势,总结归纳出二元混合抗菌剂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均遵循A类(协同)→B类(拮抗→相加→协同)→C类(拮抗)→D类(协同→相加→拮抗)的变化。推测产生这种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可能与抗菌剂作用于A.fischeri的QS系统从而诱导的Hormesis效应有关。此外,SM不论与传统抗菌剂TH混合还是与新型抗菌剂B3O混合,其在高浓度区暴露风险都很大。相较于TH,B3O与SD、SQ、SMR抗菌剂混合时在高浓度区的生态风险更大。新型-新型二元抗菌剂混合物比传统-传统抗菌剂以及传统-新型抗菌剂在高浓度区的环境暴露风险更大。本论文的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混合物污染物的交叉现象,从QS系统和Hormesis的角度为交叉现象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为混合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田莉莉[3](2021)在《脯氨酸增强His@AuNCs和Cyt@AuNCs的抗菌活性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细菌和其它微生物长期以来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纳米酶,由于其广谱的抗菌活性、可忽略的毒性和对细菌缺乏耐药性而成为新一代抗生素。然而,与天然酶相比,纳米酶的催化活性相对较低,故而严重限制了大多数纳米酶的抗菌性能。为了提高纳米酶的抗菌活性,其固有性质的调节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青睐。但是,开发和设计高性能的纳米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快捷并且廉价的抗菌策略在抗菌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的报道证明天然有机物会影响纳米材料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因此,通过这些物质与纳米材料相互作用,可实现对细菌生长的抑制。基于此,本研究报道了在脯氨酸存在下His@AuNCs和Cyt@AuNCs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coli)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作用,并对脯氨酸提高His@AuNCs和Cyt@AuNCs的抗菌活性机理进行了讨论。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His@AuNCs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机理首先,成功合成的His@AuNCs能够与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典型催化底物(包括TMB、OPD和ABTS)发生相应的显色反应。其次,His@AuNCs的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呈现典型的Michaelis-Menten曲线。最后,通过TA捕捉自由基的实验证明了His@AuNCs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催化机理是由于其催化H2O2产生·OH实现的。2.His@AuNCs和Cyt@AuNCs的抗菌性能分析在前部分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His@AuNCs和Cyt@AuNCs的抗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纳米酶都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生长能力,为此类材料作为抑菌剂提供了基础。3.脯氨酸对His@AuNCs和Cyt@AuNCs抗菌行为的影响首先,脯氨酸能够增强His@AuNCs和Cyt@AuNCs的抗菌活性。其次,脯氨酸增强His@AuNCs和Cyt@AuNCs的抗菌活性是由细菌细胞内ROS水平升高所导致。与此同时,脯氨酸对His@AuNCs和Cyt@AuNCs模拟过氧化酶活性没有影响,故而胞内ROS水平升高是由脯氨酸促使细菌细胞外ROS更多的进入到细胞内所导致。综上所述:本论文利用脯氨酸作为外源辅助剂,在不影响His@AuNCs和Cyt@AuNCs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基础上,通过促使细菌细胞外ROS更多的进入到细胞内从而有效增强了这两种纳米酶的抗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和设计新型抗菌剂提供了新思路。
曲晓月[4](2021)在《ZnO与Pd/ZnO纳米酶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现象越来越普遍,从而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寻找新型抗菌剂来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变得十分急迫。纳米酶是一类具有模拟酶的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其同时具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在抗菌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一些贵金属(如Pd、Pt等)作为纳米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但金属纳米粒子容易聚集,这极大的限制了其在抗菌方面的应用。因此,选择合适的载体来提升贵金属的抗菌性能具有重大意义。纳米ZnO作为一种形貌可控的载体材料,其表面丰富的氧空位可以使金属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并显着提升其抗菌活性。在本论文中,以绿色、高效为出发点,采用简单易行的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担载量的钯/氧化锌(Pd-NPs/ZnO)纳米酶。结果表明:当担载量为0.5 wt%时,Pd-NPs/ZnO纳米酶具有较强的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从而产生强大的抗菌活性。此外,我们还制备了不同形貌的ZnO载体,并进行了催化动力学实验和抗菌性能测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不同担载量的Pd-NPs/ZnO纳米酶的制备及结构表征。首先以纳米氧化锌颗粒(n-ZnO)为载体,硝酸钯(Pd(NO3)2)为金属前驱体,采用简单、高效的沉积-沉淀法,在90℃条件下将钯纳米粒子(Pd-NPs)负载在n-ZnO表面,然后再将所得材料在200℃条件下氢气(H2)还原制备Pd-NPs/ZnO纳米酶,所得的Pd-NPs高度分散在n-ZnO表面且大小均一,平均粒径范围约为4-6 nm。利用SEM、TEM、XPS、XRD和Raman等测试手段对上述制备的不同纳米酶的结构进行表征。(2)不同担载量的Pd-NPs/ZnO纳米酶的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抗菌性能研究。首先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为显色底物,对n-ZnO,0.2 wt%Pd-NPs/ZnO和0.5 wt%Pd-NPs/ZnO纳米酶的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0.5 wt%Pd-NPs/ZnO纳米酶的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强。其次对不同纳米酶的催化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5 wt%Pd-NPs/ZnO纳米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催化活性均强于n-ZnO和0.2 wt%Pd-NPs/ZnO纳米酶。再次以DMPO为·OH的捕获剂进行ESR测试,考察0.5 wt%Pd-NPs/ZnO纳米酶的催化机理,结果表明:0.5 wt%Pd-NPs/ZnO纳米酶能催化低浓度的H2O2溶液产生较强的·OH信号。最后采用菌落计数法研究不同纳米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0.5 wt%Pd-NPs/ZnO纳米酶的抗菌活性最强,且与低浓度H2O2溶液的协同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物质(ROS),能显着提升其抗菌活性,在浓度仅为20μg/m L时抗菌率仍能达到100%。(3)棒状氧化锌(t-ZnO)纳米酶的制备、表征、催化动力学实验和抗菌性能研究。通过典型的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制备大小均匀的t-ZnO纳米酶,采用SEM、TEM和XRD等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催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新制备的t-ZnO纳米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和催化活性均比n-ZnO纳米酶强,抗菌性能测试结果也表明该纳米酶与低浓度的H2O2协同作用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崔方超[5](2020)在《多色碳量子点的功能化制备及其在生物成像、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及抗菌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由食源性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公共卫生的主要负担之一,严重阻碍了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建立高灵敏地检测和强力安全地消除方法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首要任务。纳米材料发展的优势之一是可以使用基于荧光纳米材料的方法进行生物成像和快速检测细菌,同时,与传统抗生素相比,纳米材料因细菌缺乏其外排泵、可增加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不易引发细菌耐药性等优点正作为新型抗菌剂被广泛研究。然而,这些纳米材料主要为金属、半导体、稀土纳米材料和阳离子共轭聚合物等,它们潜在环境和生物毒性限制了其应用。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Ds)因其出色的光学和抗菌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和消除现状因此得到极大程度地改善。本研究以CDs为基础,食源性致病菌为对象,制备多色荧光发射CDs及其多功能纳米组装体,利用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能用于生物成像及快速、高特异性、高灵敏地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利用表面功能化合成高效、安全地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用于进一步消除食源性致病菌,此外,为提高其体内抗菌性能,构建p 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用于体内抗菌应用,为建立以CDs为基础的监测和消除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提供新的思路。1.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可控合成制备及鉴定。通过水热法和电解法分别以三种苯二胺的同分异构体和石墨棒为前体物,分别“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合成了不同荧光发射的CDs和N,S掺杂的羧基石墨烯量子点(N,S/GQDs)。首先,确定多色荧光发射CDs合成过程中苯二胺的浓度、体积、反应时间和温度的最优条件分别为2 mg/m L,30 m L,3h和120℃;同时,通过电解法在0.1 M甲苯磺酸钠的乙腈溶液中以+3.0 V的电位电解石墨棒2 h来合成N,S/GQDs。最后,全面表征和鉴定了合成的CDs,为建立基于CDs荧光性质构建用于生物成像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和纳米组装体提供条件。2.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光学性质及生物成像应用。进一步探讨了前面章节合成的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发光机理,CDs荧光发射的红移与其石墨化程度和石墨氮的含量逐渐增加有关,多色荧光发射CDs具有高的荧光寿命、荧光稳定性和绝对荧光量子产率,其中蓝色荧光发射CDs(B-CDs)的荧光寿命和绝对荧光量子产率分别高达5.57 ns和3.36%,红色荧光发射CDs(R-CDs)在其最佳激发光照射1 h,其荧光强度稳定并保持>90%的初始强度。为了增强其细胞成像和检测应用能力,进一步的将GQDs与适配体(Aptamer)、二硫化钼(Molybdenum disulfide,Mo S2)和四氧化三铁(Fe3O4)一起构建了基于表面能量转移(Nanomaterial surface energy transfer,NSET)的Aptamer@Fe3O4@GQDs@Mo S2适配体荧光传感器用于肿瘤细胞的生物成像和检测。该传感器在2-64 n M展现出良好的线性,线性方程为Y=5.202X+0.744,R2=0.9928,检出限为1.19 n M,对上皮细胞粘附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生物安全性,可检测实际血样中的肿瘤细胞,捕获效率达80-90%。最后,鉴于R-CDs优异的荧光发射性能和生物穿透能力,在体外细胞成像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叶酸@R-CDs纳米荧光探针,成功在裸鼠体内肿瘤中成像。3.基于CDs/Fe3O4的“ON-OFF-ON”型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并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为快速、高特异性、高灵敏地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以前面章节合成的B-CDs为荧光元件,分别用适配体和不完全互补的单链DNA修饰Fe3O4和B-CDs作为荧光受体和供体,进一步通过单链DNA氢键互补配对使c DNA+B-CDs与适配体+Fe3O4发生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并自组装构建“ON-OFF-ON”型Fe3O4/B-CDs磁分离适配体荧光传感器,成功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荧光检测。对影响传感器猝灭效率的荧光供体和受体比例进行探究,当供体与受体比例为2:1时,猝灭效率最优,荧光传感器和目标细菌孵育时间为30 min时,系统荧光恢复达到最佳。Fe3O4/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在细菌浓度50-107 CFU/m L的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5327X-5145,R2=0.9818,检出限为8 CFU/m L,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对不同种类的细菌可以良好的区分,实际样品的检测回收率为95-106%。4.基于CDs的表面功能化修饰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基于前面章节实时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基础,创新引入表面功能化修饰CDs,使得CDs抑制食源性致病菌成为现实。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前面合成的多色荧光CDs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配体亚精胺和硫辛酸分别进一步合成了新型抗菌Spe-Y-CDs和La-Y-CDs,通过配体的加入,使得合成的CDs荧光发射光谱发生了一定红移(La-Y-CDs)和蓝移(Spe-Y-CDs),通过XPS、FTIR等结果分析,La-Y-CDs荧光发射光谱的红移与S元素的掺杂和羧基含量的增加有关。同时,亚精胺的掺杂使得Spe-Y-CDs表面有丰富的氨基,使得其zeta电位高达+51.20 m V。进一步研究各个CDs的体外抗菌性能,Spe-Y-CDs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比其前体物(亚精胺)的MIC低781倍,相比较于现有的抗生素,Spe-Y-CDs具有更广谱的抗菌范围,甚至对耐药菌的抗菌效果显着。Spe-Y-CDs具有比抗生素更强的抗菌能力,这可能是由于Spe-Y-CDs表面富含氨基,超高的正电荷和较小的粒径有助于与细菌快速结合(负表面电荷),破坏细菌的表面电荷,然后进入细菌胞内,导致细菌代谢紊乱和死亡。5.基于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合成及其体内外抗菌机理和应用研究。为了进一步增强前面合成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体内抗菌性能的应用,巧妙地将其与丙烯酸、果胶、过硫酸铵和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构建p 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SCDs-AP水凝胶)。SCDs-AP水凝胶在p H=5.5和8.5缓冲液中CDs的释放量约为39%和36%,而当在p H=7.4的缓冲溶液中CDs的释放量仅为21%。酸性或碱性环境会加速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释放,并且释放的CDs会起到抗菌作用。SCDs-AP水凝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药耐药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菌能力分别比空白对照组水凝胶的高108.5倍和88.5倍。抗菌机理研究表明,细菌代谢导致培养液呈酸性,SCDs-AP水凝胶通过释放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破坏细菌细胞壁或膜达到了抗菌作用。探究了p 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SCDs-AP水凝胶显示出比空白对照组水凝胶更好的细胞粘附性和细胞活力。进一步研究了SCDs-AP水凝胶体内抗菌能力,SCDs-AP水凝胶周围的皮肤组织状况良好且伤口得到了良好的修复,SCDs-AP水凝胶在体内具有抗菌作用,为细菌引起的伤口感染的体内安全治疗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朱国帅[6](2020)在《基于纳米金的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使用抗生素对抗细菌感染的过程中,细菌也逐渐对药物产生抗性。加之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滥用,更加加速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过程。耐药菌的大量出现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然而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却不能跟上耐药菌的出现速度,无法应对“细菌耐药”这一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因此,研究安全、高效且不易引起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菌剂是当今“对抗细菌耐药”这一应用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尺寸效应、量子效应等,在现代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的研究。基于金的新型纳米材料由于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简单方便的合成及修饰方法,近年来引起研究者广泛关注,也是我们课题组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基于金纳米材料的新型抗菌剂,研究其体外抗菌活性,并探索其在治疗皮肤感染中的实际应用。具体包括如下4个部分:1. 通过一步法合成具有光热光动力性能的二维(2D)金钯(Au Pd)纳米片。通过TEM、XRD、UV-Vis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热成像仪及温度测试对其体外光热性能进行表征;利用荧光探针对其体外光动力性能进行表征;最后通过菌落计数法研究了其在近红外光照下的体外抗菌性能。结果显示金钯纳米片具有独特的类“W”形状,厚度极小(~1.5 nm),具有显着的光热效应(η=76.6%),同时能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用1 W/cm2的808 nm激光照射5 min,Au Pd纳米片可以消除100%的代表性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进一步作为体内抗菌剂使用的价值。2. 为了提高Au Pd纳米片的体内抗菌效果,首先用能够靶向识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肽分子修饰Au Pd纳米片,并进行表征;之后验证其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靶向性;在确认了靶向性金钯纳米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之后,将其应用于皮下感染的小鼠的治疗。结果表明靶向肽能够成功修饰在金钯纳米片表面,使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靶向性,生物相容性好,在体内仍具有良好的光热和光动力性能,可促进皮下感染小鼠的伤口愈合。3.1,2部分所论述的材料是通过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靶向治疗皮下感染。接下来针对另一类皮肤感染即表皮感染,我们制备了更容易使用的抗菌敷料。首先一步法合成已报道的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金纳米颗粒(DAPT-Au NPs),之后利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与之简单混合,晾干成膜(DAPT-Au-SF MMM),并对其进行一系列性能表征。结果表明DAPT-Au NPs尺寸小、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制备的敷料亲水性好,利于混在其中的抗菌金纳米颗粒的释放;具有良好的耐折性,和伤口有一定粘附性,不易从伤口脱落,但加水后又可轻松取下,利于后续动物实验操作。4. 测试3中抗菌膜释放抗菌剂DAPT-Au NPs的能力。同时测试了复合膜在体外对敏感菌和耐药菌的抗菌活性、细胞毒性,评估其做活体实验的可行性。之后在大鼠表皮伤口耐药菌感染模型中验证该抗菌敷料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抗菌敷料仍完全保留DAPT-Au NPs的抗菌活性,能够有效杀死大肠杆菌的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生物相容性好,能够促进大鼠表皮耐药菌感染伤口的愈合。
刘帅珍[7](2020)在《新型抗菌剂QTA的合成及其医用抗菌TPU材料制备》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1,6-二溴己烷分别与N,N-二甲基正辛胺、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反应,制备两种种不同链长的季铵盐抗菌剂(C8,C12);将C8,C12两种季铵盐分别与单宁酸接枝,得到两种季铵化单宁酸抗菌剂(QTA8,QTA12);选用有机抗菌剂醋酸洗必泰、三氯生,抗生素利福平、盐酸米诺环素,将上述抗菌剂通过挤出机与TPU共混,对TPU进行抗菌改性。对改性后的TPU材料进行抗菌性能、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等研究。结果如下:醋酸洗必泰添加量为0.4%时,TPU对S.aureus具有明显的抗菌性;三氯生添加量为0.2%时,对S.aureus具有抗菌性;利福平、盐酸米诺环素添加量为0.3%时,对S.aureusd额抗菌性达到了 100%。添加醋酸洗必泰的TPU,无抑菌圈产生,说明醋酸洗必泰无溶出;三氯生、盐酸米诺环素、利福平改性的TPU,产生抑菌圈,表明有溶出。添加醋酸洗必泰、三氯生、利福平、盐酸米诺环素的TPU,拉升强度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C8的浓度在0.0635mg/cm2时,对S.aureus的抑菌率下降到80%,浓度为0.5 mg/cm2时,对E.coli的抑菌率下降到80%左右;QTA8在0.0635mg/cm2时,对S.aureus的抑菌率下降到60%左右,在浓度为2 mg/cm2时,对E.coli的抑菌率下降到70%;C12的浓度在0.05mg/cm2时,对S.aureus和E.coli的抑菌率仍保持在90%左右;QTA12在0.05mg/cm2时,对S.aureus的抑菌率下降到60%,在浓度为0.15 mg/cm2时,对E.coli的抑菌率下降到60%。C12的抗菌性优于C8,QTA12的抗菌性优于QTA8。C8,C12的添加量分别为1%时,TPU对S.aureus和E.coli均具有明显的抗菌性;QTA8添加量为3%时,对S.aureus和E.coli有明显的抗菌性;QTA12添加量为1%时,对S.aureus有明显的抗菌性,添加量为2%时,对E.coli有明显的抗菌性。浸泡15天后的TPU材料与未浸泡前的抗菌性保持一致,表明材料中抗菌剂几乎没有溶出,可以达到长效抗菌目的。添加添加剂的TPU材料表面电位随着四种新型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C8、C12抗菌剂的TPU,随着C8,C12添加量的增加,具有细胞毒性与溶血性;添加QTA8、QTA12抗菌剂的TPU,无细胞毒性,无溶血性。采用添加量为4%的QTA12-TPU,进行体内模拟抗菌循环与动物实验,结果发现在流动状态下材料能够达到48小时长效抗菌;在动物体内也同样具有明显的抗菌性,可以有效避免引发炎症。
高可正[8](2020)在《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涤纶(PET)是现代化学纤维市场的第一大品种,随着其不断发展,色彩和功能性的需求日益增加。彩色抗菌纤维在赋予纤维亮丽色彩的同时满足了人们对PET纤维抗菌防护性能的需求,因而成为PET纤维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与传统的后染整方法相比,通过加入抗菌着色母粒,熔融纺丝制备原液着色抗菌PET功能纤维的方法具有低污染、高色牢度、功能性持久等优点。抗菌着色母粒的制备要在兼顾良好的着色性和抗菌性能的同时保证高浓度颜料和抗菌剂在母粒中的良好分散性、以及母粒的加工性能、可纺性和纤维力学性能。为获得高品质原液着色抗菌纤维,研究制备PET多功能抗菌着色母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金属离子负载型的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和光催化型的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制备了颜料含量为20wt.%,不同抗菌剂含量的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并对母粒及纤维的抗菌、色彩、加工和力学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有10wt.%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的红色抗菌母粒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可纺性,制备的红色板L*值、a*值分别为45.21、51.12,所纺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抑菌率为78%和91%,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未达到国标规定的60%的标准值。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分散剂和载体树脂对红色抗菌母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极性分散剂和普通极性分散剂相比,使用含有聚酯链段的超分散剂时,颜料和抗菌剂在母粒中分散更均匀,所纺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 6.3%。当母粒所用载体树脂中PET与PBT含量均为50wt.%时,色板着色力提高到103.67,所纺纤维拉伸强度提高了 21.3%,达到 3.19 cN/dtex。为丰富PET抗菌着色母粒的颜色体系,采用相同的抗菌剂,制备了另一基础色的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结果表明,含有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的黄色抗菌母粒同样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可纺性,制备的黄色板L*值、b*值分别为74.82、72.56。黄色抗菌纤维比红色有更好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81%和92%,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同样低于60%。最后,为改善纤维抗白色念珠菌效果不足的问题,采用原位还原法自制了磷酸铈负载纳米银的稀土基抗菌剂,并制备了 PET稀土基抗菌红色母粒。结果表明,在母粒中颜料含量为20wt.%,新型抗菌剂含量为10wt.%时,母粒可纺性良好,制备的色板着色力为102.21,所纺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以上,同时纤维具备良好的力学和色彩性能。
刘燕[9](2020)在《铱(Ⅲ)、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越来越多的疾病都是因细菌感染所导致,并且抗菌药物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研究新型抗菌剂对于人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几十年里,科研工作者们致力于研发新的抗菌剂。寻找新型抗菌剂以及研究药物抗菌机理,能够改善药物对病原细菌耐药性问题。从作用机理、耐药机制、构效关系等方面,对现有合成抗菌剂进行结构修饰。早期的金属抗菌药撒尓弗散和早期的抗癌药顺铂虽然在抗菌及抗肿瘤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地关注。相比顺铂来说,金属钌(Ⅱ)配合物的毒副作用小,抗菌和抗癌效果好等优点而备受研究者的青睐。金属铱(Ⅲ)配合物也具有较好的抗癌、抗菌活性。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金属铱(Ⅲ)、钌(Ⅱ)配合物的合成以及抗菌活性。第一章主要介绍细菌、有机抗菌剂的研究、金属配合物的抗菌剂研究。第二章合成了四个金属铱(Ⅲ)配合物[FIr(dfppy)2]Cl(Ir-1)、[FIr(bzq)2]Cl(Ir-2)、[FIr(thpy)2]Cl(Ir-3)、[FIr(ppy)2]Cl(Ir-4)。根据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结构表征。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筛选该系列金属铱(Ⅲ)配合物是否具有抗菌效果。通过平板实验、光毒性实验、耐药性实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扫描电镜(SEM)、流式细胞术等一系列实验研究单核金属铱(Ⅲ)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ATCC25923)、大肠杆菌(E.coli ATCC 25922)、烟曲霉(A.fumigatus ATCC1022)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Ir-3具有最好的抗菌效果。耐药性实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易对配合物Ir-3产生耐药性。细菌共定位实验表明,配合物Ir-3特异性累积于大肠杆菌和烟曲霉的核糖体RNA。流式细胞术实验表明,配合物Ir-3在三种菌株中的累积随着孵育温度升高而增加。在ATP抑制的细胞中,配合物Ir-3的积累没有减少。细菌对配合物Ir-3的摄取没有因细菌膜去极化而减少。该章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为今后研发临床抗菌剂提供潜在参考价值。第三章通过合成三个单核金属钌(Ⅱ)配合物[CMRu(dmb)2]Cl2(Ru-1)、[CMRu(dip)2]Cl2(Ru-2)、[CMRu(phen)2]Cl2(Ru-3)。用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抑菌圈实验初步筛选该系列配合物是否具有抗菌活性。通过平板实验、光毒性实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耐药性实验、扫描电镜(SEM)、正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等实验研究三个金属钌(Ⅱ)配合物的抗菌效果。根据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Ru-1在该系列中抗菌效果最为突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ATCC 25923)、大肠杆菌(E.coli ATCC25922)、烟曲霉(A.fumigatus ATCC 1022)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都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细菌耐药性实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易对配合物Ru-1产生耐药性。细菌共定位实验表明,配合物Ru-1特异性累积于大肠杆菌和烟曲霉的核糖体RNA。流式细胞术实验表明,配合物Ru-1在三种菌株中的累积随着孵育温度升高而增加。在ATP抑制的细胞中,配合物Ru-1的积累没有减少。细菌对配合物Ru-1的摄取没有因细菌膜去极化而减少。为进一步开发广谱抗菌剂提供更多潜在的可能。第四章通过改变配体和环金属铱(Ⅲ)二聚桥结构,合成三个金属铱(Ⅲ)配合物分别是[CMIr(ppy)2]Cl(Ir-5)、[CMIr(thpy)2]Cl(Ir-6)、[CMIr(bzq)2]Cl(Ir-7)。用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这三个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根据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筛选该系列环金属铱(Ⅲ)配合物是否具有抗菌活性。通过平板实验、光毒性实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耐药性实验、扫描电镜(SEM)等实验研究三个金属铱(Ⅲ)配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金属铱(Ⅲ)配合物对于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和MRSA)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效果。其中配合物Ir-5抗菌效果最好。细菌耐药性实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易对配合物Ir-5产生耐药性。
康世墨[10](2020)在《乳糖酸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引起的食物中毒位于全球食物中毒事件的第二位。S.aureus对抗生素敏感,极易引起耐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是其中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重耐药菌,具有较高检出率和死亡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常用的抗MRSA药物相继出现了耐药菌,因此寻找预防和控制MRSA传播与污染的新型抗菌剂已迫在眉睫。乳糖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发酵乳制品中的高附加值有机酸,其抑菌性能已逐渐受到关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乳糖酸不仅对常见的食源腐败菌和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多重耐药菌MRSA也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但抑制MRSA的作用方式和机理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以MRSA为目标菌株,从细胞水平、蛋白水平和代谢水平三个层面,深入解析乳糖酸对MRSA的抑制效果、作用位点及作用方式,逐层递进地探究乳糖酸抑制MRSA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乳糖酸对全脂鲜牛乳的抑菌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生长曲线和杀菌动力学等研究,评价乳糖酸对MRSA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乳糖酸对MRSA具有抑菌和杀菌特性,其MIC和MBC分别为18.75 mg/m L和50.00 mg/m L。碱性磷酸酶活性、流式细胞仪、蛋白质和K+泄漏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实验结果表明,乳糖酸可能破坏了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大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含量或活性。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菌体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超微结构和形态变化,证实了乳糖酸对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作用。凝胶阻滞和竞争结合实验证实,乳糖酸以嵌入式与基因组DNA相互作用,从而干扰正常的细胞功能。此外,乳糖酸还能显着抑制MRSA生物被膜的形成。(2)采用所有理论碎片离子连续窗口采集(SWATH-MS)技术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分析经乳糖酸处理后MRSA胞内发生显着变化的100种差异表达蛋白质(28种上调、72种下调),通过平行反应监测(PRM)和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及活性氧(ROS)测定等对蛋白质组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乳糖酸通过裂解细胞壁成分壁磷壁酸和增加细胞壁的净负电荷,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乳糖酸通过抑制内源性抗氧化剂的活性,导致ROS在MRSA胞内累积,从而引发胞内氧化应激、DNA损伤、细胞壁破裂及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等一系列损伤。乳糖酸阻断DNA修复途径,导致MRSA基因组不稳定。乳糖酸干扰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说明乳糖酸能影响嘌呤核苷酸的正常合成。乳糖酸抑制RNA合成,降低m RNA解码速度和准确性,说明乳糖酸能阻碍蛋白质合成。乳糖酸通过抑制Co A生物合成,阻碍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磷酸化糖生成、精氨酸合成和谷氨酸转运,进而影响MRSA的能量及营养供应。乳糖酸抑制MRSA毒力、对宿主细胞的粘附性及生物膜的形成,说明乳糖酸能降低MRSA对宿主的致病性。乳糖酸干扰核糖体50S亚基的构象发生改变,说明能减少MRSA对乳糖酸产生耐药性。(3)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进行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分析经乳糖酸处理后MRSA胞内发生显着变化的98种差异表达代谢物(74种上调、24种下调),通过测定磷酸果糖激酶、顺乌头酸酶活性及ATP含量对代谢组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乳糖酸通过诱导壁磷壁酸水解酶表达分解壁磷壁酸,加速细胞壁裂解,从而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乳糖酸通过下调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UFAs/SFAs)比率,改变细胞膜脂肪酸的构成;降低内源性抗氧化剂活性,诱导ROS累积;开启细胞膜离子通道,从而增大细胞膜通透性,破坏细胞膜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外泄。乳糖酸通过阻断脱氧核苷酸合成,抑制DNA合成和修复,造成MRSA基因组不稳定。乳糖酸能促进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降低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代谢,从而阻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乳糖酸抑制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代谢途径,阻断ATP合成,造成能量供应不足。乳糖酸抑制核黄素代谢,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和细胞活性。乳糖酸干扰电子传递,说明乳糖酸能减少ATP合成。(4)以经过巴氏杀菌的全脂鲜牛乳作为模拟体系,研究乳糖酸影响真实食物基质中MRSA的抑菌活性,评估贮存了12 d的全脂鲜牛乳的感官特性,评价乳糖酸对全脂鲜牛乳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糖酸对4℃贮存全脂鲜牛乳中的MRSA菌落总数具有显着地抑制作用,延迟感官品质的恶化。
二、新型抗菌剂的开发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抗菌剂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纺织用抗菌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的抗菌材料 |
2 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
2.1 纺丝法 |
2.1.1 共混纺丝 |
2.1.2 复合纺丝 |
2.2 后整理法 |
3 纺织用抗菌材料 |
3.1 天然抗菌材料 |
3.1.1 天然抗菌纤维 |
3.1.2 天然植物类抗菌剂 |
3.1.3 天然动物类抗菌剂 |
3.2 有机合成抗菌整理剂 |
3.2.1 季铵盐类 |
3.2.2 卤胺类 |
3.3 无机抗菌整理剂 |
3.3.1 金属型抗菌材料 |
3.3.2 金属氧化物型抗菌材料 |
3.3.3 金属基纳米抗菌材料 |
3.4 新型抗菌材料石墨烯 |
4 抗菌纺织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4.1 抗菌整理剂的选择性和高效性 |
4.2 抗菌纺织品的安全性 |
4.3 抗菌纺织品的服用性能和耐久性 |
4.4 检测标准的滞后性和规范性 |
5 结束语 |
(2)混合抗菌剂对费氏弧菌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及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环境中的抗菌剂 |
1.1.1 传统抗菌剂 |
1.1.2 新型抗菌剂 |
1.1.3 环境中的抗菌剂的暴露特点 |
1.2 联合毒性 |
1.2.1 联合毒性作用类型 |
1.2.2 混合物毒性评价方法 |
1.2.3 交叉现象 |
1.3 Hormesis效应 |
1.3.1 Hormesis的发展历史 |
1.3.2 Hormesis的特点 |
1.3.3 Hormesis的应用价值 |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磺胺与四环素二元混合物对费氏弧菌随时间变化交叉现象的规律探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受试化合物和模式生物 |
2.2.2 培养基的配制 |
2.2.3 菌液配制 |
2.2.4 毒性试验 |
2.2.5 毒性测试数据的表征 |
2.2.6 IA模型判别联合毒性作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As与 TH对A.fischeri的单一毒性 |
2.3.2 SAs与 TH对A.fischeri随时间变化Hormesis效应的机制解释 |
2.3.3 SAs与 TH二元混合物的实际的CRC与IA曲线之间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 |
2.3.4 SAs与TH二元混合物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规律 |
2.4 结论 |
第3章 磺胺与B3O二元混合物对费氏弧菌随时间变化交叉现象的规律探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受试化合物和模式生物 |
3.2.2 培养基的配制 |
3.2.3 菌液配制 |
3.2.4 毒性试验 |
3.2.5 毒性测试数据的表征 |
3.2.6 IA模型判别联合毒性作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As与B3O对A.fischeri的单一毒性 |
3.3.2 B3O对A.fischeri随时间变化Hormesis效应的机制解释 |
3.3.3 SAs与B3O二元混合物的实际的CRC与IA曲线之间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 |
3.3.4 SAs与B3O二元混合物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规律 |
3.4 结论 |
第4章 纳米银与多肽二元混合物对费氏弧菌随时间变化交叉现象的规律探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受试化合物和模式生物 |
4.2.2 培养基的配制 |
4.2.3 菌液配制 |
4.2.4 毒性试验 |
4.2.5 毒性测试数据的表征 |
4.2.6 IA模型判别联合毒性作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gNP与多肽对A.fischeri的单一毒性 |
4.3.2 AgNP与多肽对A.fischeri随时间变化Hormesis效应的机制解释 |
4.3.3 AgNP与多肽二元混合物的实际的CRC与IA曲线之间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 |
4.3.4 AgNP与多肽二元混合物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规律 |
4.3.5 混合抗菌剂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规律及机制初探 |
4.4 结论 |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脯氨酸增强His@AuNCs和Cyt@AuNCs的抗菌活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抗菌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
1.2.1 有机抗菌材料 |
1.2.2 无机抗菌材料 |
1.2.3 天然抗菌材料 |
1.3 纳米酶的分类 |
1.3.1 模拟氧化酶 |
1.3.2 模拟过氧化氢酶 |
1.3.3 模拟过氧化物酶 |
1.4 纳米酶在抗菌研究中的应用 |
1.4.1 纳米酶普遍性抗菌 |
1.4.2 纳米酶选择性抗菌 |
1.4.3 纳米酶协同抗菌 |
1.5 提高纳米酶抗菌的方法 |
1.5.1 纳米酶的活性调控 |
1.5.2 声动力治疗法 |
1.5.3 其他因素 |
1.6 本论文整体构思及创新点 |
第2章 His@AuNCs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机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His@AuNCs的表征 |
2.3.3 His@AuNCs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酶动力学试验 |
2.3.4 His@AuNCs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His@AuNCs和 Cyt@AuNCs的抗菌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His@AuNCs对 E.coli抗菌性能的评价 |
3.3.2 His@AuNCs对 S.aureus抗菌性能的评价 |
3.3.3 Cyt@AuNCs对 E.coli抗菌性能的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脯氨酸对His@AuNCs和 Cyt@AuNCs抗菌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脯氨酸对His@AuNCs抗菌行为的影响 |
4.3.2 脯氨酸对Cyt@AuNCs抗菌行为的影响 |
4.3.3 脯氨酸增强His@AuNCs和 Cyt@AuNCs抗菌活性的机理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5 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5.2.1 问题分析 |
5.2.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ZnO与Pd/ZnO纳米酶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ZnO的概述 |
1.2.1 ZnO的晶体结构 |
1.2.2 纳米ZnO的形貌 |
1.2.3 纳米ZnO的合成 |
1.2.4 纳米ZnO的应用 |
1.3 纳米酶的概述 |
1.3.1 纳米酶的分类 |
1.3.2 纳米酶的研究进展 |
1.4 抗菌剂的概述 |
1.4.1 抗菌剂的分类 |
1.4.2 纳米酶的抗菌性能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钯/氧化锌纳米酶的制备及其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2.2 Pd-NPs/ZnO的制备 |
2.2.3 结构表征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纳米酶的电镜表征 |
2.3.2 不同Pd/ZnO纳米酶的XPS分析 |
2.3.3 不同纳米酶的XRD分析 |
2.3.4 不同纳米酶的Raman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钯/氧化锌纳米酶的抗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2.2 纳米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测试 |
3.2.3 纳米酶的催化动力学分析 |
3.2.4 0.5 wt%Pd-NPs/ZnO纳米酶的催化机理测试 |
3.2.5 LB培养基的配制 |
3.2.6 抗菌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纳米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 |
3.3.2 不同纳米酶的催化动力学分析 |
3.3.3 0.5 wt%Pd-NPs/ZnO纳米酶的催化机理分析 |
3.3.4 未加入H_2O_2条件下不同纳米酶抗菌性能分析 |
3.3.5 加入H_2O_2条件下不同纳米酶抗菌性能分析 |
3.3.6 加入H_2O_2条件下不同浓度0.5 wt%Pd-NPs/ZnO纳米酶抗菌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ZnO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2.2 纳米ZnO的制备 |
4.2.3 结构表征与分析 |
4.2.4 纳米酶的催化动力学分析 |
4.2.5 LB培养基的配制 |
4.2.6 抗菌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ZnO纳米酶的电镜分析 |
4.3.2 不同ZnO纳米酶的XRD分析 |
4.3.3 不同ZnO纳米酶的催化动力学分析 |
4.3.4 t-ZnO纳米酶抗菌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5)多色碳量子点的功能化制备及其在生物成像、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及抗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与抗菌技术进展 |
1.2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 |
1.2.1 平板培养检测方法 |
1.2.2 生化免疫检测方法 |
1.2.3 基于核酸检测方法 |
1.2.4 纳米传感检测方法 |
1.3 食源性致病菌抗菌技术 |
1.3.1 物理抗菌技术 |
1.3.2 化学抗菌技术 |
1.3.3 纳米抗菌技术 |
1.4 碳量子点的合成技术及在生物成像应用中研究现状 |
1.4.1 碳量子点的合成 |
1.4.2 碳量子点的表面功能化 |
1.4.3 碳量子点的杂原子掺杂 |
1.4.4 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应用研究现状 |
1.5 碳量子点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应用研究现状 |
1.5.1 碳量子点基于直接荧光标记机理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
1.5.2 碳量子点基于荧光猝灭“ON-OFF”机理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
1.5.3 碳量子点基于荧光猝灭恢复“ON-OFF-ON”机理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
1.6 碳量子点在食源性致病菌抗菌中应用研究现状 |
1.6.1 碳量子点基于物理和机械损伤机理对抗食源性致病菌 |
1.6.2 碳量子点基于抑制微生物代谢机理对抗食源性致病菌 |
1.6.3 碳量子点基于ROS机理对抗食源性致病菌 |
1.6.4 碳量子点基于光动力对抗食源性致病菌 |
1.7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8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可控合成制备及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自下而上”合成多色荧光发射CDs |
2.3.2 “自上而下”合成N,S 掺杂的GQDs |
2.3.3 多色荧光发射CDs和 N,S 掺杂GQDs的性能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4.2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表征鉴定 |
2.4.3 N,S 掺杂的GQDs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4.4 N,S 掺杂的GQDs的表征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光学性质及生物成像应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多色荧光发射CDs和 N,S 掺杂GQDs的制备 |
3.3.2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光学性质表征 |
3.3.3 Aptamer偶联氨基功能化的Fe_3O_4 |
3.3.4 Aptamer@Fe_3O_4@GQDs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
3.3.5 NSET检测体系的构建和Ep CAM蛋白的定量检测 |
3.3.6 Aptamer@Fe_3O_4@GQDs纳米复合材料标记肿瘤细胞 |
3.3.7 Aptamer@Fe_3O_4@GQDs@MoS_2 荧光探针检测和捕获肿瘤细胞 |
3.3.8 细胞培养与多色发射CDs的体外细胞成像 |
3.3.9 红色荧光发射CDs的体内成像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发光机理研究 |
3.4.2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光学稳定性研究 |
3.4.3 N,S 掺杂GQDs的体外生物成像应用实验原理 |
3.4.4 Aptamer@Fe_3O_4@GQDs的构建和表征 |
3.4.5 基于Aptamer@Fe_3O_4@GQDs和 MoS_2纳米片的NSET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3.4.6 基于Aptamer@Fe_3O_4@GQDs和 MoS_2纳米片的NSET生物传感器的优化. |
3.4.7 NSET生物传感器检测Ep CAM蛋白 |
3.4.8 NSET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和生物安全性 |
3.4.9 NSET生物传感器标记肿瘤细胞 |
3.4.10 NSET生物传感器检测实际血样中的CTCs |
3.4.11 多色荧光发射CDs在体内外的荧光成像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Ds/Fe_3O_4 的“ON-OFF-ON”型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并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表面氨基修饰的蓝色荧光发射CDs的制备 |
4.3.2 Fe_3O_4和B-CDs的表面功能化单链DNA |
4.3.3 Fe_3O_4和B-CDs的表面功能化单链DNA的表征 |
4.3.4 细菌培养和荧光定量检测方法优化 |
4.3.5 实际样品制备和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基于Fe_3O_4 磁分离的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的构建 |
4.4.2 寡核苷酸修饰前后的B-CDs和 Fe_3O_4 表征 |
4.4.3 自组装二聚体B-CDs/Fe_3O_4 的表征 |
4.4.4 构建自组装二聚体B-CDs/Fe_3O_4 的优化 |
4.4.5 Fe_3O_4/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与待测菌孵育时间的优化 |
4.4.6 Fe_3O_4/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
4.4.7 Fe_3O_4/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特异性实验 |
4.4.8 Fe_3O_4/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实际样品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Ds的表面功能化修饰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合成 |
5.3.2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表征 |
5.3.3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体外抗菌能力分析 |
5.3.4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实验原理 |
5.4.2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合成和光学性能表征 |
5.4.3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5.4.4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抗菌能力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合成及其体内外抗菌机理和应用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合成 |
6.3.2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表征 |
6.3.3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6.3.4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中CDs在不同p H值下的体外释放研究 |
6.3.5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体外抗菌能力分析 |
6.3.6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抗菌机理研究 |
6.3.7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6.3.8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体内抗菌实验 |
6.3.9 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实验原理 |
6.4.2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
6.4.3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6.4.4 p 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中CDs在不同p H值下的体外释放 |
6.4.5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体外抗菌能力研究 |
6.4.6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抗菌机理 |
6.4.7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6.4.8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体内抗菌实验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本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纳米金的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细菌感染及耐药性 |
1.2 抗菌剂的研究现状 |
1.2.1 传统抗菌剂 |
1.2.2 非纳米材料类抗菌剂 |
1.2.3 纳米抗菌材料 |
1.3 基于纳米金的抗菌剂 |
1.3.1 金纳米材料的简介 |
1.3.2 自身抗菌金纳米材料 |
1.3.3 光介导的抗菌金纳米材料 |
1.4 基于金纳米颗粒抗菌敷料的研究 |
1.4.1 抗菌敷料的简介 |
1.4.2 基于纳米金的抗菌敷料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一步合成2D AuPd合金纳米片实现光热光动力杀菌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菌株 |
2.3 实验步骤 |
2.3.1 AuPd纳米片的合成和优化 |
2.3.2 AuPd纳米片的表征 |
2.3.3 光热效应及转换效率 |
2.3.4 光动力效应测试 |
2.3.5 体外抗菌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AuPd的合成与表征 |
2.4.2 AuPd的光热和光动力学性质 |
2.4.3 体外抗菌活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声成像指导下的2D AuPd纳米片靶向治疗表皮感染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菌株 |
3.3 实验步骤 |
3.3.1 AuPd纳米片的修饰及表征 |
3.3.2 细菌的形态观察 |
3.3.3 生物安全性评估 |
3.3.4 成像测试 |
3.3.5 体内细菌感染治疗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靶向修饰AuPd |
3.4.2 Au Pd@Peptide的生物安全性 |
3.4.3 体内靶向成像 |
3.4.4 体内治疗及组织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菌金纳米粒子和丝素蛋白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菌株 |
4.3 实验步骤 |
4.3.1 DAPT-AuNPs的合成 |
4.3.2 DAPT-AuNPs的定量 |
4.3.3 DAPT-AuNPs的抗菌活性测试 |
4.3.4 丝素蛋白(SF)溶液的制备 |
4.3.5 制备DAPT-AuNPs和 SF混合基质膜 |
4.3.6 亲水性测试 |
4.3.7 耐折性实验 |
4.3.8 粘附性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DAPT-AuNPs的制备和表征 |
4.4.2 DAPT-Au-SF MMM的制备 |
4.4.3 DAPT-Au-SF MMM的亲水性能测试 |
4.4.4 DAPT-Au-SF MMM的耐折性和粘附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菌金纳米粒子和丝素蛋白复合膜治疗多药耐药细菌伤口感染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3 实验步骤 |
5.3.1 复合膜中DAPT-AuNPs的释放 |
5.3.2 DAPT-Au-SF MMM体外抗菌测试 |
5.3.3 细胞毒性实验 |
5.3.4 在体内治疗伤口感染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DAPT-Au-SF MMMs的体外抗菌活性 |
5.4.2 复合膜中的DAPT-AuNPs的释放 |
5.4.3 细胞毒性 |
5.4.4 对大鼠伤口模型的抗菌性能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老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新型抗菌剂QTA的合成及其医用抗菌TPU材料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菌物质的概况 |
1.1.1 抗菌剂分类及抗菌机理 |
1.1.1.1 无机抗菌剂及抗菌机理 |
1.1.1.2 有机抗菌剂及抗菌机理 |
1.1.1.3 天然抗菌剂及抗菌机理 |
1.1.2 常见抗生素及抗菌机理 |
1.2 聚氨酯概述 |
1.2.1 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
1.2.2 聚氨酯的应用 |
1.2.3 聚氨酯的抗菌改性 |
1.3 医用导管概述 |
1.3.1 医用导管现状 |
1.3.2 医用导管发生感染机制 |
1.3.3 抗菌医用导管制备方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常用抗菌剂对TPU改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抗菌TPU材料的制备 |
2.2.3 抗菌TPU材料的表征 |
2.2.3.1 四种常用抗菌剂热失重(TG)测试 |
2.2.3.2 改性TPU材料的抗菌测试 |
2.2.3.3 改性TPU材料的扫描电镜测试 |
2.2.3.4 改性TPU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抗菌剂的热失重分析 |
2.3.2 改性TPU材料的抗菌测试 |
2.3.2.1 贴膜法抗菌测试 |
2.3.2.2 抑菌圈抗菌测试 |
2.3.3 改性TPU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
2.3.4 改性TPU材料的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抗菌剂对TPU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材料的制备 |
3.2.2.1 C_8,C_(12)抗菌剂的合成 |
3.2.2.2 QTA_8,QTA_(12)抗菌剂的合成 |
3.2.2.3 改性TPU抗菌材料的合成 |
3.2.2.4 改性QTA_(12)-TPU抗菌导管的合成 |
3.2.3 抗菌剂及抗菌TPU材料的表征 |
3.2.3.1 核磁共振(NMR)对抗菌剂的结构表征 |
3.2.3.2 红外光谱对抗菌剂的结构表征 |
3.2.3.3 抗菌剂的热失重表征 |
3.2.3.4 抗菌剂本身的抗菌性测试 |
3.2.3.5 C_(12)-TPU,QTA_(12)-TPU的XPS测试 |
3.2.3.6 改性TPU材料的抗菌测试 |
3.2.3.7 改性TPU材料的溶出测试 |
3.2.3.8 改性TPU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3.2.3.9 改性TPU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能测试 |
3.2.3.10 QTA_(12)-TPU导管的体内模拟抗菌循环测试 |
3.2.3.11 QTA_(12)-TPU导管的动物体内抗菌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_8,QTA_8抗菌剂~1H NMR测试 |
3.3.2 C_8,QTA_8抗菌剂热失重测试 |
3.3.3 C_8,QTA_8抗菌剂本身抗菌测试 |
3.3.4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的抗菌测试 |
3.3.5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溶出后的抗菌测试 |
3.3.6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3.3.6.1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表面电位测试 |
3.3.6.2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3.3.7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
3.3.7.1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溶血性测试 |
3.3.7.2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细胞毒测试 |
3.3.8 C_(12), QTA_(12)抗菌剂化学表征测试 |
3.3.8.1 C_(12),QTA_(12)抗菌剂NMR测试结果分析 |
3.3.8.2 红外测试结果分析 |
3.3.8.3 C_(12),QTA_(12)抗菌剂TG测试分析 |
3.3.9 C_(12),QTA_(12)抗菌剂的抗菌测试 |
3.3.10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的XPS测试 |
3.3.1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抗菌测试 |
3.3.11.1 贴膜法抗菌测试 |
3.3.11.2 材料与细菌共培养激光共聚焦抗菌测试 |
3.3.11.3 抑菌圈抗菌测试 |
3.3.1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测试 |
3.3.12.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率测试 |
3.3.12.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贴膜法抗菌测试 |
3.3.12.3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抑菌圈抗菌测试 |
3.3.13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
3.3.13.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表面电位测试 |
3.3.13.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3.3.14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生物相容性测试 |
3.3.14.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血液相容性测试 |
3.3.14.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细胞毒性测试 |
3.3.15 QTA_(12)-TPU导管体内循环模拟抗菌测试 |
3.3.16 QTA_(12)-TPU动物体内抗菌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菌TPU导管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3 抗菌TPU共混粒料的制备工艺 |
4.4 抗菌TPU导管的制备工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菌功能纤维分类 |
1.2.1 天然抗菌纤维 |
1.2.2 人工抗菌纤维 |
1.3 抗菌剂研究进展 |
1.3.1 天然抗菌剂 |
1.3.2 有机抗菌剂 |
1.3.3 无机抗菌剂 |
1.4 人工抗菌纤维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1.4.1 共聚法 |
1.4.2 表面接枝法 |
1.4.3 复合纺丝法 |
1.4.4 后整理法 |
1.4.5 共混法 |
1.5 抗菌多功能母粒研究进展 |
1.5.1 抗菌防臭母粒 |
1.5.2 抗菌防霉母粒 |
1.5.3 抗菌防螨母粒 |
1.5.4 抗菌着色母粒 |
1.6 PET抗菌纤维着色方法 |
1.6.1 后染整法 |
1.6.2 原液着色 |
1.7 研究部分 |
1.7.1 本课题研究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1.7.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方案及性能测试 |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 实验方案 |
2.2.1 工艺路线 |
2.2.2 技术路线 |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1 粒径分布范围测试 |
2.3.2 流变测试 |
2.3.3 压滤值测试 |
2.3.4 TEM测试 |
2.3.5 SEM测试 |
2.3.6 色彩分析 |
2.3.7 光学显微镜测试 |
2.3.8 DSC分析 |
2.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10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2.3.11 抗菌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抗菌剂及红颜料形貌分析 |
3.1.1 抗菌剂粒径及形貌分析 |
3.1.2 红颜料粒径及形貌分析 |
3.2 抗菌剂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2.1 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配方 |
3.2.2 抗菌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3.2.3 抗菌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4 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3.2.5 抗菌红色母粒的DSC分析 |
3.2.6 抗菌红色母粒所纺纤维的性能分析 |
3.3 不同分散剂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分散剂的红外测试 |
3.3.2 不同分散剂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 |
3.3.3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3.3.4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压滤值的影响 |
3.3.5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3.3.6 不同分散剂对红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3.3.7 不同分散剂红色母粒所纺抗菌纤维的性能分析 |
3.4 不同基体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4.1 不同基体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 |
3.4.2 不同基体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3.4.3 不同基体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3.4.4 不同基体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3.4.5 不同基体红色母粒所纺抗菌纤维的性能分析 |
3.5 纤维的抗菌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黄颜料粒径及形貌分析 |
4.2 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配方 |
4.3 抗菌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4.4 抗菌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4.5 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4.6 抗菌黄色母粒的DSC分析 |
4.7 抗菌黄色母粒所纺纤维的性能分析 |
4.8 纤维的抗菌性能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g/CePO_4型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 |
5.1 Ag/CePO_4抗菌剂的合成 |
5.2 Ag/CePO_4抗菌剂的表征 |
5.3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流变性能分析 |
5.4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的制备 |
5.5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的压滤值测试 |
5.6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分散性分析 |
5.7 Ag/CePO_4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5.8 抗菌红色纤维的性能分析 |
5.9 纤维抗菌特性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铱(Ⅲ)、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导论 |
1.2 细菌和真菌 |
1.3 有机抗菌剂的研究进展 |
1.3.1 天然有机抗菌剂 |
1.3.1.1 季铵盐类抗菌剂 |
1.3.1.2 季鏻盐类抗菌剂 |
1.3.1.3 双胍类抗菌剂 |
1.3.2 合成型有机抗菌剂 |
1.4 金属配合物的抗菌剂 |
1.4.1 稀土金属化合物的抗菌发展 |
1.4.2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抗菌剂研究 |
1.4.2.1 铱(Ⅲ)配合物抗菌活性研究 |
1.4.2.2 钌金属配合物抗菌活性研究 |
1.4.2.3 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抗菌研究 |
1.5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含萘环的铱(Ⅲ)配合物合成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室试剂以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配体的合成 |
2.3.2 配合物的合成 |
2.3.3 细菌培养 |
2.3.3.1 菌种活化 |
2.3.3.2 对数生长期菌液的制备 |
2.3.4 MIC和 MBC的检测 |
2.3.5 平板实验 |
2.3.6 光毒性实验研究 |
2.3.7 耐药性实验研究 |
2.3.8 细胞存活率的研究 |
2.3.9 细菌对配合物的摄取实验研究 |
2.3.10 冷场扫描电镜(SEM)实验研究 |
2.3.11 共定位实验 |
2.3.12 活性氧(ROS)测量 |
2.3.13 流式细胞术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配体、配合物的结构与表征 |
2.4.2 光物理性质 |
2.4.3 抗菌活性的研究 |
2.4.3.1 MIC以及MBC的测定 |
2.4.3.2 平板实验 |
2.4.3.3 光毒性实验 |
2.4.3.4 耐药性实验 |
2.4.4 细菌的形态变化 |
2.4.5 细菌对配合物的摄取研究 |
2.4.6 配合物的体外毒性研究 |
2.4.7 配合物在细菌中的共定位研究 |
2.4.8 配合物与SYTO64 竞争性结合RNA |
2.4.9 活性氧(ROS)的测定 |
2.4.10 流式细胞术实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辅助配体的钌(Ⅱ)配合物的合成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配体的合成 |
3.3.2 化合物的合成 |
3.3.3 细菌培养 |
3.3.3.1 菌种的活化 |
3.3.3.2 菌液对数生长期的制备 |
3.3.4 MIC和 MBC的测定 |
3.3.5 抑菌圈实验 |
3.3.6 平板实验 |
3.3.7 光毒性实验 |
3.3.8 耐药性实验研究 |
3.3.9 细胞存活率的研究 |
3.3.10 细菌对配合物的摄取实验研究 |
3.3.11 冷场扫描电镜(SEM)实验研究 |
3.3.12 共定位实验 |
3.3.13 流式细胞实验 |
3.3.14 动物实验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配体、配合物的结构与表征 |
3.4.2 光物理性质 |
3.4.3 抗菌活性研究 |
3.4.3.1 MIC和 MBC的测定 |
3.4.3.2 抑菌圈实验 |
3.4.3.3 平板实验 |
3.4.3.4 光毒性实验 |
3.4.3.5 耐药性实验 |
3.4.4 细菌的形态变化 |
3.4.5 细菌对配合物的摄取研究 |
3.4.6 配合物的体外毒性研究 |
3.4.7 配合物在细菌中的共定位研究 |
3.4.8 配合物与SYTO9 竞争性结合RNA |
3.4.9 流式细胞术实验 |
3.4.10 动物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异性靶向革兰氏阳性菌的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配体的合成 |
4.3.2 配合物的合成 |
4.4 细菌培养 |
4.4.1 菌种的活化 |
4.4.2 菌液对数生长期的制备 |
4.4.3 MIC和 MBC的测定 |
4.4.4 平板实验 |
4.4.5 光毒性实验 |
4.4.6 耐药性实验研究 |
4.4.7 细胞存活率实验研究 |
4.4.8 细菌对配合物的摄取研究 |
4.4.9 冷场扫描电镜(SEM)实验研究 |
4.4.10 共定位实验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配体、配合物的结构与表征 |
4.5.2 光物理性质 |
4.5.3 抗菌活性研究 |
4.5.3.1 MIC和 MBC的测定 |
4.5.3.2 平板实验 |
4.5.3.3 光毒性实验 |
4.5.3.4 耐药性实验 |
4.5.4 细菌的形态变化 |
4.5.5 细菌对配合物的摄取研究 |
4.5.6 配合物的体外毒性研究 |
4.5.7 配合物在细菌中的共定位研究 |
4.5.8 配合物与SYTO64 竞争性结合RNA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第二章配合物质谱和核磁数据 |
附录2 第三章配合物质谱和核磁数据 |
附录3 第四章配合物质谱和核磁数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乳糖酸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
1.1.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1.1.2 MRSA的致病性 |
1.1.3 MRSA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
1.1.4 天然产物抑制MRSA的研究现状 |
1.2 有机酸抑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
1.2.1 有机酸抑菌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2 有机酸抑菌机理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乳糖酸的研究进展 |
1.3.1 乳糖酸概述 |
1.3.2 乳糖酸的生理功能 |
1.3.3 乳糖酸的应用 |
1.4 组学技术在抑菌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
1.4.1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抑菌机理中的研究进展 |
1.4.2 代谢组学技术在抑菌机理中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细胞水平解析乳糖酸对MRSA的抑菌机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与培养基 |
2.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主要溶液配制 |
2.2.5 主要试验方法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乳糖酸对MRSA的抑菌活性 |
2.3.2 乳糖酸对MRSA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 |
2.3.3 乳糖酸对MRSA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2.3.4 乳糖酸对MRSA蛋白质、K~+泄漏的影响 |
2.3.5 乳糖酸对MRSA菌体蛋白的影响 |
2.3.6 乳糖酸对MRSA菌体细胞形态的影响 |
2.3.7 乳糖酸与MRSA基因组DNA结合的相互作用 |
2.3.8 乳糖酸对MRSA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蛋白水平解析乳糖酸对MRSA的抑菌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与培养基 |
3.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2.4 主要试验方法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蛋白质质量评估 |
3.3.2 蛋白质鉴定和SWATH定量 |
3.3.3 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类 |
3.3.4 乳糖酸抑制MRSA的作用途径 |
3.3.5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PPI) |
3.3.6 PRM和 RT-PCR验证目标蛋白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代谢水平解析乳糖酸对MRSA的抑菌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与培养基 |
4.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主要试验方法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数据稳定性及预处理分析 |
4.3.2 多元统计分析 |
4.3.3 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
4.3.4 乳糖酸对MRSA的作用途径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乳糖酸对全脂鲜牛乳的抑菌效果评价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与培养基 |
5.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
5.2.3 主要仪器设备 |
5.2.4 主要试验方法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乳糖酸对全脂鲜牛乳中MRSA的抑菌活性影响 |
5.3.2 全脂鲜牛乳的感官评定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缩写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四、新型抗菌剂的开发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纺织用抗菌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翟丽莎,王宗垒,周敬伊,高冲,陈凤翔,徐卫林. 纺织学报, 2021(09)
- [2]混合抗菌剂对费氏弧菌随时间变化的交叉现象及机制初探[D]. 徐怡婷.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3]脯氨酸增强His@AuNCs和Cyt@AuNCs的抗菌活性及机理研究[D]. 田莉莉.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ZnO与Pd/ZnO纳米酶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D]. 曲晓月. 辽宁大学, 2021(12)
- [5]多色碳量子点的功能化制备及其在生物成像、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及抗菌中的应用[D]. 崔方超. 江南大学, 2020(03)
- [6]基于纳米金的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朱国帅. 深圳大学, 2020
- [7]新型抗菌剂QTA的合成及其医用抗菌TPU材料制备[D]. 刘帅珍.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高可正.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铱(Ⅲ)、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D]. 刘燕.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10]乳糖酸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机理的研究[D]. 康世墨.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