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中山和列宁的友谊(论文文献综述)
孙珊[1](2021)在《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文中研究说明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上海,作为工人阶级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选取上海区域作为个案,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实践进程以及传播的主体、载体、途径、内容等,归纳总结了上海地区早期传播的特征与启示,阐述了上海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进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在中国革命面貌改观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上海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生态、工人阶级基础等条件,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创造了中国其他地区未能提供的区域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播种、开花、结果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芸集在上海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引介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以及苏俄革命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列宁主义等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从纷然杂陈的主义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改造和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开启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海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的探索之路,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实践,推动了诸多“开疆拓土”般事件率先在上海发生,如首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首部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起草、首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和新型工会组织的诞生、“外国语学社”“上海大学”等培养革命干部学校的涌起、担任中共一大等重要会议的召开地以及13年的中共中央驻地等,取得了卓越的传播效果和辉煌的历史成就。故而,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伟大历程的起点,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红色之城”和中国共产党“初心之地”。基于传播学理论,结合历史文献学、区域史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整体性研究,分析归纳了传播进程中呈现的显着特征,具体表现为传播主体的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传入渠道的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传播内容的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传播过程的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等,彰显了上海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开拓性品质。诚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探索经验缺乏,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历史局限。譬如在传播内容上,上海早期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还较为肤浅,理论准备有所欠缺;在传播载体途径上,多重传播方式的综合作用虽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但通过报刊、着作、演讲集会、平民夜校等途径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毕竟是少部分工农群众,有机会参加夜校的工人数量极少,且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传播深度和广度上尚有欠缺;在传播话语上,虽早期传播者注重理论的通俗化、口语化传播,但还存在力度不够、尚未满足民众需求等状况。然而瑕不掩瑜,历史局限的存在固然不能遮挡或否定上海地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的突出作用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上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历程,更为明晰其作出的开创性历史贡献:极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巨大、成果最为丰硕的思想文化,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精神支柱和现代文化体系的初步建立奠定基础;培育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上海工农学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党团组织的建立,指导引领了中国其他地区的传播活动及其党团组织建立,彰显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的辩证统一。在总结影响、特征、效果和局限的基础上,从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炼并阐述了早期传播所带来的现实启示。概言之,从初心之地上海探寻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为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历史依据与学理支撑,是继承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路径探索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王海蛟[2](2020)在《20世纪初孙中山与列宁的关系》文中提出孙中山和列宁是20世纪初中俄两国的革命领袖,前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觉者、先行者,后者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虽然他们的革命理念和奋斗目标不尽相同,但出于本国革命事业发展和国际局势需要,他们惺惺相惜、彼此关注、彼此赞扬、彼此靠近,建立了"邈焉万里,精神往还"的友好关系,在两国关系史上书写下特殊一笔。这种超越国籍、超越党派的互动和联系,是与两个国家的民族利益和革命利益密不可分的,成为促进中俄、中苏间关系发展的重要篇章。
张树重[3](2020)在《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纪念活动并非是凭空而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在中深厚文化底蕴滋养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靓丽的现代政治文化风景——纪念马克思活动。纪念马克思是基于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举办马克思纪念活动较为频繁,服务于宣传马克思主义、表达革命主张、动员群众参加革命的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纪念活动更加理性和规范,在“逢五”、“逢十”周年都举办全国性的纪念,纪念规模较之从前也更加隆重,以动员人们参与国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纪念活动成为表达改革主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载体。在改革开放的主题下,马克思纪念活动的规格提升,两次“逢百”周年举办高规格纪念大会,国家领导人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借助马克思纪念活动表达改革主张,凝聚改革共识,同时调动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积极性,激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热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不断更新纪念形式,其中既有文本纪念、会议纪念、图像纪念、命名纪念等一般形式,也有红色文艺纪念、拜谒参观纪念、新媒体纪念等富有时代特色的形式。百年的马克思纪念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势、强烈的现实取向、鲜明的学习导向等基本特征,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景观。仪式本身就是一个意义世界,其凝聚和储存的丰富价值意蕴在周而复始的纪念中不断释放。纪念马克思不仅只是纪念其人,更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中国共产党紧扣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为马克思纪念增加意义含量,赋予了马克思纪念活动多重的历史功能。这些功能不断在中国社会绽放光彩,为中国发展增添动力。新时代纪念马克思就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理论创新,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继承马克思的事业,为人类发展和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邱铁鑫[4](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唐诗[5](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哈克木·阿里甫汗[6](2019)在《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前沿阵地,我国主要的战略防御屏障。在新疆和平解放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始终心系新疆各族人民,依据新疆区情,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探索新疆和平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规律,总结了治理新疆的经验,在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这一思想在当前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中依然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新疆和平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实践,重点分析毛泽东在治理新疆过程中解决复杂问题的方略。通过梳理毛泽东关于新疆的党政建设、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社会改革、稳疆固边、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资料,研究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历史镜鉴、理论渊源和背景分析,归纳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及特点和实践成效,并提出现实启示。本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充实了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中共党史学、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等学科在新疆治理方面的内容,为新疆治理研究开辟新的视阈。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通过大量文献的搜集和查阅,主要做了三方面的梳理。一是国内外学者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论着;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研究新疆局势的文献;三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文献资料。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第二,梳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理论渊源。通过对毛泽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的分析,总结孙中山国家治理思想,研究苏联解决多民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挖掘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理论渊源,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经验基础。第三,分析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历史镜鉴及形成背景。本文通过梳理和研究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治理新疆的智慧,分析和批判国民党政府治理新疆政策,分析毛泽东如何从历史镜鉴中得出治理新疆的思想。本文分析了新疆解放前夕的局势,梳理了毛泽东规划新疆和平解放的每个步骤,新疆解放前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梳理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形成过程。得出新疆在解放和建设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绩,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所起的重要作用。第四,阐述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四个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屯垦戍边战略、慎重稳进的社会改革方式、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方略。四个特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方法、坚持精细化的治理方式。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毛泽东解决新疆解放和建设问题的方法,研究毛泽东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思路。梳理毛泽东在新疆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发布的电文和文献资料,整理毛泽东参与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新疆工作的文件,对这些资料内容和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按照史料研究理论,在理论中解读历史,用真实资料归纳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每个内容,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根据新疆区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指导新疆工作、探索治理新疆的思想。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得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整个内容是围绕“为新疆人民做好事”的民本思想这一宗旨展开的论断。这一思想内容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达到解决新疆实际问题的效果。第五,总结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实践成效。本文搜集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新疆各领域的新变化和成效,得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是科学的,治理新疆方略是符合实际的,政策是易于操作的,实践效果也是可观的。最终得出的基本结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探索新疆具体区情,而形成的关于做好新疆工作、造福各族人民、稳疆固边为主题的思想。第六,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对当今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启示。结合当今中国共产党对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可看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在当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其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可以为新疆党委和人民政府继续探索治理新疆提供重要依据。
赵翀[7](2019)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研究》文中认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艰巨复杂的革命斗争中,逐渐生发出纪念活动这一进行政治动员和增强党的凝聚力以达到革命目标的有效手段。其中,关于革命导师的纪念活动,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为切入点,考察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纪念活动的发展过程、开展形式、形象塑造,并从中揭示出其价值和意义。从数量上看,革命导师纪念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纪念系统中不占优势地位,但由于革命导师纪念活动既具宣传作用又具政治作用的特性,其仍十分受中国共产党重视,这在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中有所体现。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导师的纪念活动以革命导师的诞辰和逝世为时间节点展开,不论不同时期革命形势和革命目标如何变化,革命导师纪念活动地开展始终明确呼应革命现实,比如建党初期马克思纪念活动强烈的学术性、大革命时期列宁纪念活动在党内党外场合表述的区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纪念活动中斗争一切的错误倾向、抗日战争时期恩格斯作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相互结合的生动例子乃至解放战争时期斯大林纪念活动在东北地区的蓬勃开展都体现了这一点。在开展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发展出包括文本纪念、活动纪念、实体纪念在内的丰富多样的纪念形式,生成了一套包括人像符号、空间符号、语言符号和行为符号在内的符号体系,从而使得纪念革命导师的意义从活动之内扩展到活动之外。革命导师形象塑造事关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事关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政治世界中话语权的掌握,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形象建设直接相关,因而革命导师形象在纪念活动中是持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其形象的呈现中,还体现在其与“他者”关系的变动中。在考察革命导师形象的变化过程中,纪念活动服务于现实政治需要的主题反复凸显,显示出纪念活动不仅是过去的诉说,更是现实的映射。借助革命导师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理论来源及结构联系,宣传了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成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时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中国内容,诠释了对待经典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态度,表达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体现中国特有风格的主张,从而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最后通过在活动中强化领袖的权威,塑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真理性,形塑了党员乃至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从而建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政治合法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导师纪念活动对当代纪念活动的启示是:首先要重视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开展,因为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表征;其次要完善和创新革命导师纪念形式,促进纪念活动的规范化;最后要借助革命导师纪念活动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进步。
冯正强[8](2018)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文中认为围绕“何谓友善”这一根本问题,本项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深入细致探讨,以逐步廓清“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思想内涵和丰富践行路径,进一步拓宽人们理解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视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入脑入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反思,主要从概念反思、理论溯源、传统底蕴及其当代彰显等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本项研究不仅从日常层面、美德层面、至善层面、制度层面等维度对友善概念进行了反思,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体系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友善价值观与其他核心价值观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本项研究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友善价值观蕴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也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友善价值观的“核心”之路做好了铺垫。再次,本项研究还从中西方传统哲学、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出发,对友善价值观的中西传统文化底蕴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本项研究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重点论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问题,我们认为,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密切结合起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维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展开对这一关键问题的探讨,力图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构建起一条立体路径,密织起一道友善之网。特别是在经济层面、生态层面,本文主要从经济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维度出发,探讨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在人们的经济生活、生态保护方面的多元抓手,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培育践行友善价值观也应成为一种伦理自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唯有依靠良知与理性,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友善价值观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灯塔,引领我们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海蛟[9](2018)在《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有关中国文物管窥中苏关系历史片断》文中研究说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不仅是20世纪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世界和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17年适逢十月革命100周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共同推出的"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230余件文物、油画、雕塑、照片等,向观众展现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一段中苏友好的真挚纪念。展览中展示的部分中国政府、组织机构或个人赠送给苏方的精美礼品,既体现了中苏间的珍贵友谊,又是两国关系发展变化的实物见证,同时也是研究中苏关系的重要文物资料。通过它们,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苏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更能感受到中苏关系对中国几代人的情感影响。
殷允岭,陈晓霞,李顺湖[10](2016)在《李大钊》文中认为引子乙未仲秋日,朗亮的乐亭县天空一碧如洗。六百岁古槐的苍劲枝叶,在大黑坨村的顶空,编织出密绿的华盖。古槐斜对着李大钊故居大门,渤海的潮风吹拂着槐叶,窸窸窣窣诉说着李家大宅的故事。大门边的条石上,李家的族人、亲邻随着风声一齐站立,恭迎一位手执拐杖迈出宅门的老人——村中唯一亲睹过李大钊形容的见证者——九十三岁的李俊之老人的到来。他是在笔者询觅他去处,知情人
二、孙中山和列宁的友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孙中山和列宁的友谊(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成果述评及努力方向 |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 |
(一)马克思主义 |
(二)早期传播 |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
(一)基本分析框架 |
(二)具体篇章结构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行性分析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理论溯源和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学理阐释 |
一、“物质承担者”满足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品质要求 |
二、“报刊优势”提供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的可靠平台 |
三、“主客兼具”创造了列宁灌输理论的实现条件 |
四、传统文化的契合特征及变革性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政治经济环境 |
一、政治斗争传统与政党活动中心的生成 |
二、近代工业崛起与思想舆论重镇的塑造 |
三、租界“缝隙”与新思想传播空间的开拓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思想文化生态 |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的掀起 |
二、“移民”城市与思想自由生态的形成 |
三、新型知识分子与传播群英的荟集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阶级基础 |
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及独特优势 |
二、工人阶级悲惨境遇与变革社会诉求 |
三、工人阶级意识增长及其政治斗争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民众心理 |
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 |
二、“以俄为师”的心理趋向 |
三、“趋新求变”的改造心态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轨迹与实践进程 |
第一节 作为异质文化“新学说”的引入介绍(1899-1916)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登场” |
二、辛亥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上海的介绍 |
三、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引介的内容及特征 |
第二节 作为解决问题“新思潮”的广泛传播(1917—1921.06) |
一、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道路的开启 |
二、五四运动与上海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地位的形成 |
三、社团兴起、主义崛起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流行 |
四、思想界“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话语权势的建立 |
第三节 作为变革社会“新主义”的深入传播(1921.07—1927.07) |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
二、国共合作局面与马克思主义的扩展 |
三、国民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推进 |
四、哲学论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扞卫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体力量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群体 |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 |
三、资产阶级传播群体的共性因素 |
第二节 新生代思想群体 |
一、无政府主义者群体 |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 |
第三节 国际人士 |
一、传教士群体 |
二、共产国际组织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载体途径 |
第一节 报刊杂志与马克思主义“群集性”传播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共产党人的宣传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国民党人的宣传 |
三、商业性、研究系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介绍 |
四、报刊杂志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的表征 |
第二节 经典着作与马克思主义“系统化”传播 |
一、商业出版机构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
二、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 |
三、社会政治动员中的宣传册和传单 |
第三节 学校工会与马克思主义“组织化”传播 |
一、创办学校与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
二、新式工会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扎根 |
第四节 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仪式化”传播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纪念活动 |
二、国际共运重要事件、节庆日纪念活动 |
三、近代中国重要人物、事件和节日纪念活动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一、唯物史观概念的解读 |
二、唯物史观基本内容和作用的阐发 |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实际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 |
一、剩余价值概念及内容的普及 |
二、剩余价值学说视域下的中国问题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
一、对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 |
二、阐发阶级斗争历史作用 |
三、批驳非阶级斗争观点 |
四、宣扬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第四节 苏俄革命建设、列宁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关注 |
二、宣传苏俄建设及其成就 |
三、列宁主义的大力宣介 |
四、介绍革命理念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第五节 中国革命路线方针及政策 |
一、国共合作的呼吁和倡议 |
二、工农学运动的宣传与执行 |
三、国民革命的倡导与鼓动 |
四、妇女解放的宣传与实践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总体评价及现实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特征 |
一、传播主体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 |
二、传入渠道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 |
三、传播内容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 |
四、传播途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 |
五、传播过程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效果及局限 |
一、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提升与话语体系初步建立 |
二、马克思主义者培育与工农学运动发展 |
三、党团组织的创立及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引领 |
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局限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现实启示 |
一、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 |
二、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 |
三、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 |
四、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 |
五、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 |
六、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 |
结语: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20世纪初孙中山与列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3)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与意义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资料概况及学理视点 |
(一)资料概况 |
(二)学理视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文化与实践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文化依据 |
(一)中国祭祀传统的深厚文化底蕴 |
(二)马克思符号在中国的初始传播 |
二、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实践依据 |
(一)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 |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历程 |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一)五四运动至国共合作前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二)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四)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五)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一)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的形式与特征 |
一、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的主要形式 |
(一)文本纪念 |
(二)会议纪念 |
(三)图像纪念 |
(四)命名纪念 |
(五)其他形式 |
二、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的基本特征 |
(一)明显的社会化趋势 |
(二)强烈的现实取向 |
(三)鲜明的学习导向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评价 |
一、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历史意义 |
(一)塑造马克思形象,增进民众认知与记忆 |
(二)进行政治动员,表达政治主张 |
(三)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推进党的建设 |
(四)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当代价值 |
(一)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二)推进理论创新,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
(四)继承马克思的事业,为人类发展和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5)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
(一)“和合”思想 |
(二)“和而不同”思想 |
(三)“义利双行”思想 |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1.研究的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状况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和创新点 |
1.论文框架 |
2.创新点 |
第一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理论渊源、 |
1.1 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
1.1.1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思想 |
1.1.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1.1.3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
1.2 扬弃孙中山国家治理思想 |
1.2.1 孙中山关于治国治民的思考 |
1.2.2 毛泽东扬弃孙中山国家治理思想 |
1.3 借鉴苏联处理多民族国家关系的经验 |
1.3.1 列宁和斯大林最初正确处理了苏联多民族国家的问题 |
1.3.2 苏联的问题与处理国内民族问题上的失误有关联 |
1.3.3 毛泽东借鉴苏联处理多民族国家关系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历史镜鉴及形成过程 |
2.1 历代封建王朝对新疆的治理 |
2.1.1 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的一部分 |
2.1.2 新疆人民保卫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
2.1.3 左宗棠治理新疆策略 |
2.2 民国政府治理新疆的得与失 |
2.2.1 杨增新统治新疆的策略 |
2.2.2 金树仁和盛世才时期新疆的局势 |
2.2.3 张治中对新疆和平解放的贡献 |
2.3 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新疆的战略决策及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形成 |
2.3.1 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新疆的战略决策 |
2.3.2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创立的实践基础 |
2.3.3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
3.1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 |
3.1.1 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3.1.2 驻疆部队实行屯垦戍边 |
3.1.3 新疆的社会改革慎重稳进 |
3.1.4 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 |
3.2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特点 |
3.2.1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疆工作的坚强领导 |
3.2.2 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方针 |
3.2.3 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方法 |
3.2.4 坚持精细化的治理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实践成效 |
4.1 爱党爱国意识增强 |
4.1.1 爱党爱国意识增强 |
4.1.2 主人翁意识得到激发 |
4.2 经济发展规模壮大 |
4.2.1 治理好新疆经济是改善民生的保障 |
4.2.2 以中苏贸易助推新疆经济发展 |
4.2.3 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 |
4.3 文化教育成效显着 |
4.3.1 新疆文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
4.3.2 科技成就在新疆得到应用和发展 |
4.4 社会大局稳定有序 |
4.4.1 新疆大局稳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 |
4.4.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毛泽东国防思想的创举 |
4.4.3 新疆边防进一步巩固 |
4.5 培养干部任贤用能 |
4.5.1 重用政治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 |
4.5.2 培养少数民族各级党政干部的举措 |
4.5.3 民族干部队伍素质逐渐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当代启示 |
5.1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搞好新疆工作的关键 |
5.2 深化“中华一体”的认同 |
5.3 促进新疆社会稳定放在首位 |
5.4 巩固维护新疆各民族的团结 |
5.5 推动新疆促进民生改善和发展 |
5.6 全面推进依法治疆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词 |
(7)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革命导师 |
2.革命导师纪念活动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重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研究创新点 |
二、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发展过程 |
(一)党开展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总体面貌 |
1.革命导师纪念活动在党整个纪念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
2.革命导师纪念活动与其他政治事件的关联 |
3.革命导师纪念活动兼具宣传和政治功能 |
(二)党开展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过程与进展 |
1.建党初期及国民革命时期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开展 |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开展 |
3.抗日战争时期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开展 |
4.解放战争时期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开展 |
三、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形式及其符号体系 |
(一)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形式 |
1.文本纪念 |
2.活动纪念 |
3.实体纪念 |
(二)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中的符号体系 |
1.人像符号: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意义扩展 |
2.空间符号: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神圣场域 |
3.语言符号: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非生活化表达 |
4.行为符号: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身体认同 |
四、革命导师形象在党纪念活动中的呈现 |
(一)革命导师形象在党纪念活动中的呈现 |
1.马克思形象在党纪念活动中的呈现 |
2.恩格斯形象斯在党纪念活动中的呈现 |
3.列宁形象在党纪念活动中的呈现 |
4.斯大林形象在党纪念活动中的呈现 |
(二)党纪念活动中革命导师与他者关系的呈现 |
1.党纪念活动中革命导师与孙中山关系的变化 |
2.党纪念活动中革命导师与中国古代先哲关系的呈现 |
五、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
(一)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1.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理论来源及结构联系 |
2.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揭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中国论述 |
2.诠释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态度 |
3.表达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体现中国特有风格的主张 |
(三)塑造领袖权威与构建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 |
1.强化领袖的权威 |
2.借助革命导师的荣耀塑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真理性 |
3.形塑党员乃至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六、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的当代启示 |
(一)革命导师纪念活动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表征,应高度重视革命导师纪念活动 |
(二)完善和创新革命导师纪念形式,促进纪念活动的规范化 |
(三)借助革命导师纪念活动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进步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概念审视 |
2.1 “友善”概念分析 |
2.1.1 友善的日常层面语义 |
2.1.2 作为美德范畴的友善概念反思 |
2.1.3 作为客观存在之善的友善概念反思 |
2.1.4 作为制度层面的友善概念简析 |
2.1.5 友善的近义词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 |
2.2.1 富强与文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厚实地基 |
2.2.2 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
2.2.3 平等与公正: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基本准则 |
2.2.4 自由与和谐: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向往 |
2.2.5 爱国、敬业与诚信: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重要表现 |
第3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溯源 |
3.1 马克思恩格斯论友善价值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博爱价值观的批判 |
3.1.2 马克思恩格斯对友善价值观的直接阐述 |
3.1.3 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
3.1.4 团结合作:通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3.1.5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归宿 |
3.2 列宁论友善价值观 |
3.2.1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
3.2.2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
3.2.3 列宁友善思想的其他表达 |
3.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者的友善价值观 |
3.3.1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3.3.2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3.3.3 江泽民、胡锦涛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第4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继承借鉴 |
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价值观继承 |
4.1.1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仁爱本质 |
4.1.2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良心本体 |
4.1.3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涵养途径 |
4.2 西方思想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批判借鉴 |
4.2.1 善的追求:西方传统友善观的德性本质 |
4.2.2 爱与友爱:西方传统友善观的直接表达 |
4.2.3 “无家可归”:现代性视域下的非友善症候 |
4.2.4 路在何方:通达友善之途的哲学解释学维度 |
第5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 |
5.1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时代困境 |
5.1.1 看待友善价值观的辩证视野 |
5.1.2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一: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
5.1.3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 |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
5.2.1 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底蕴 |
5.2.2 党性修养论述中的友善蕴涵 |
5.2.3 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友善情怀 |
5.2.4 生态建设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
5.2.5 合作共赢外交战略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
5.3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
5.3.1 筑牢友善价值观的制度“堤坝” |
5.3.2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增强敬畏感 |
5.3.3 全面依法治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第6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 |
6.1 政治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2 经济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3 社会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4 文化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5 生态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结语:让友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有关中国文物管窥中苏关系历史片断(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代表团访问苏俄时赠送给列宁的福州软木画 |
二带有孙中山签名和印章的哀悼列宁逝世一周年的绸布 |
三赠给斯大林七十寿辰的礼物—刺绣“鹰”、“凤凰”和“花鸭” |
四、孙中山和列宁的友谊(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D]. 孙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20世纪初孙中山与列宁的关系[J]. 王海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0(08)
- [3]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研究[D]. 张树重.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5]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研究[D]. 哈克木·阿里甫汗. 西北大学, 2019(04)
- [7]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导师纪念活动研究[D]. 赵翀. 武汉大学, 2019(09)
- [8]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D]. 冯正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9]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有关中国文物管窥中苏关系历史片断[J]. 王海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8(03)
- [10]李大钊[J]. 殷允岭,陈晓霞,李顺湖. 时代文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