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宽松环境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艺馨[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营经济政策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营经济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经济形式,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环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的内在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这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党的民营经济政策在各个阶段都承担着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托公有制经济形式取得了积极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不断巩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打破传统习惯和主观偏见的约束,大幅度调整党的经济政策,由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渐向市场经济模式过渡。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催生出民营经济这一新型经济类型。中国共产党逐步清除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与障碍,正确把握民营经济的特殊性,掌握正确处理与本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营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领下,中国经济结构因民营经济的健康稳定而更加完善,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因中国民营经济的特殊贡献而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和韧性。根据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一方面,可以看出民营经济顽强的内在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深刻把握。正是基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引导、规范下,民营经济这种所有制形式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特色”所在。通过对经济发展规律的遵循,科学分析、正面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客观公正地评价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加强党对民营经济政策客观演进规律的理性引导和积极推动,有助于加强党对人民群众符合经济规律的正确实践及其经验总结。
王磊[2](2019)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民营经济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党的十九大就鼓励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论述,为民营经济指明发展方向,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如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在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尚不规范,研究内容也不够深入和具体,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研究从而寻找理论依据并阐述了民营经济及高质量发展的定义、性质及内涵,剖析了民营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与宏观制度变迁历程相互之间的辨证关系,指出了宏观经济制度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探讨了制度障碍和制度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前,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整体不高、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不强、市场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安全等五大困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上还存在现代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障碍,在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上还存在意识形态、社会认知偏见、企业家精神等障碍。本文结合案例民营企业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实践,借鉴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公平市场竞争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正式制度创新,以及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消除社会认知歧视与偏见、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等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创新建议,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汪海波[3](2018)在《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考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依据我国改革的五个阶段依次叙述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概括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依据改革过程在各个阶段的特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董大伟[4](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黄丽丽[5](2013)在《我国政府制度供给与民营经济发展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制度供给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凭借其强制力对民营经济采取改造、限制甚至是取缔的政策,抑制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的冲动,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几乎消失殆尽。而改革开放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政府逐步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符合市场经济的制度规则,对民营经济的基本性和支持性制度安排应时出现,逐渐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国家从默许私营经济存在到确立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从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补充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承认民营经济人士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政治地位,依法保护公民个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并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提供具体细化的制度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这一系列持续不断的制度供给推动着民营经济一波又一波的发展高潮。新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随着国家持续不断的制度供给,民营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支撑力量。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又不断地提出了新的潜在的制度需求,推动着政府不断地调整制度安排,增加制度供给,推动着国家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但是,我国仍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国家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体制的公有制偏好,作为我国制度变迁夹缝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仍然面临着产权保护不完善、市场准入歧视和融资渠道匮乏等制度约束,这就要求政府实时推动制度创新,明晰产权制度、放宽市场准入,创新金融制度,解决好国家的制度供给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需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以民营经济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将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背景中去考察,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民营经济发展与国家制度供给的关系,并分析指出目前在宏观制度层面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制度约束,以寻求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
张雨[6](2013)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领域和史学领域新产生的一个名词概念。中国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中,吸纳了大量的社会失业人口,繁荣了经济,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也非常迅速。同时,通过缴纳税款,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民营经济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会显出其特有的弊端,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解决将这一问题最小化的有力武器,本文期望通过对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总结归纳,找出促进民营企业主向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方向发展的方法与规律。
李清亮[7](2012)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文中研究指明民营经济在中国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民营经济的兴起,包括其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本身需要科学的理论解释。本文旨在通过历史分析和制度比较,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及其制度环境演变作出合乎历史逻辑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进行科学研判,提出可行对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工具,围绕“合法性”和“制度环境”两个核心概念,沿着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两条历史主线,仔细比较不同历史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制度政策、发展成效等,探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揭示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的动力、机制和路径,以及改革家、地方政府等在制度创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得出三个重要结论:(一)在影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制度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响制度环境的关键因素又是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即包括在正式的法律文本中的合法性表述,也包括由中共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构成的意识形态中的合法性地位。在转轨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民营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比法律文本上的合法性更为重要。(二)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沿着特定的机制进行,即“社会压力—民营经济贡献—意识形态突破—法律地位上升—制度环境改善”。每一次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的大规模改善,都以中共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的突破和法律对民营经济的肯定为前提,而中共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取得突破并在法律上予以追认,均因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存在政府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民营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不可替代的社会贡献是其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三)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面临不同的压力甚至危机,民营经济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需要不断优化的制度环境给予支撑,而前提又是在意识形态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法律法规上予以明确,在实际运行中贯彻落实。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民营经济的新任务是担当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主力军。这就需要民营经济的制度环境更加宽松,更加体现市场经济“以人为本、规则透明、起点公平、平等竞争”的原则,所有这些又需要在意识形态和宪法法律上有新的突破。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的创新、分析单元的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历史阶段划分的创新。特别是提出中国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的“社会压力及贡献—合法性增强—制度环境改善”理论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当前中国民营经济的制度环境进行剖析,涉及到产权保护制度、融资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财税制度、社会服务体系以及道德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等;最后提出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发挥民营经济在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国家需要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和顶层设计,以及相配套的各项政策措施。
苏红岩,希冷穆[8](2012)在《关于云南省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思考》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个体私营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分布日趋合理。云南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有很多成功的措施和经验。同时,云南省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与问题,发展还不充分,所以需要继续下大力气予以扶持和发展。云南省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应该处理好投资与消费、外部市场与风险、经济与环境、服务与监督、本土与外来个体私营企业的关系。云南省要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应该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强个体私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完善个体私营企业的法律法规;全力营造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
潘海民,张久荣[9](2007)在《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取得良好开局的一年,也是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一年。在经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迎来了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我国的经济政策从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补充,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坚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张辉[10](2006)在《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文中指出二零零六年三月第一章研究背景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突出表现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它是中国对内、对外联系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二、营造宽松环境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造宽松环境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营经济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2 改革开放前民营经济政策的社会奠基 |
2.1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回顾 |
2.2 民营经济在中国继续发展的社会背景 |
2.3 改革开放前民营经济政策的理论准备 |
3 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政策的恢复发展(1978—1992) |
3.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营经济政策的逐步恢复 |
3.1.1 民营经济的前奏:农村改革的突破 |
3.1.2 政策引领:留足民营经济生长空间 |
3.1.3 政策的实践效能初现 |
3.2 “政策经济效应”的初步显现 |
3.2.1 政策引导:民营经济数量迅速增长 |
3.2.2 政策鼓励:激发民营经济从业者动力 |
3.2.3 政策规范:民营经济服务于国计民生 |
4 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政策的适时推进(1992—2012) |
4.1 中国民营经济继续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
4.1.1 中国改革开放呼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
4.1.2 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需要政策调整与新的平衡 |
4.1.3 中国经济秩序稳定需要民营经济政策更加稳定 |
4.2 党的十四大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在艰难前行中走向坚定 |
4.2.1 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制度性法律法规逐步构建 |
4.2.2 政策收缩:民营经济发展速度适度放缓 |
4.2.3 政策鼓励:民营经济竞争力稳步提升 |
4.3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对中国大国地位确立功不可没 |
4.3.1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逐步提升 |
4.3.2 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全球化作用不断加强 |
4.3.3 民营经济对中国税收贡献率日益提高 |
5 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政策的创新发展(2012 至今) |
5.1 新时代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5.1.1 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
5.1.2 民营经济发展实践中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
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政策的新调整 |
5.2.1 政策原则: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结构中地位更加重要 |
5.2.2 政策指向:民营经济政策同非民营经济政策得到平等关切 |
5.2.3 政策拓宽:民营经济政策空间更加广阔 |
5.3 中国现代化视域下民营经济发展展望 |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政策调整的经验启示 |
6.1 科学看待民营经济是政策调整的基础 |
6.2 民营经济政策应随实践发展要求不断调整完善 |
6.3 民营经济政策调整需要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 |
6.4 民营经济政策调整使得党的执政基础更为坚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
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与对策建议 |
五、评析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概念厘清 |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与范围界定 |
二、民营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私有经济 |
第二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
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
第三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
二、制度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三、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
第三章 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
一、民营经济的重生和形成阶段(1978-1988) |
二、民营经济的徘徊发展阶段(1989-1991) |
三、民营经济的稳定发展阶段(1992-2001) |
四、民营经济的巩固提升阶段(2002-2007) |
五、民营经济的冲击和成长阶段(2008-2012) |
六、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阶段和前景展望(2013 至今) |
七、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 |
一、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
二、民营经济发展正式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
三、民营经济发展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
四、民营经济发展制度变迁的方式 |
第四章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 |
第一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困境 |
一、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不高 |
二、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整体不高 |
三、市场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安全 |
四、税费社保负担过重、融资难融资贵 |
五、经营管理观念和机制不科学 |
第二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机制障碍 |
一、现代产权制度不健全 |
二、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制度不公平 |
三、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不畅 |
四、财税金融制度不合理 |
五、创新激励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障碍 |
一、意识形态方面的制度障碍 |
二、社会认知偏见障碍 |
三、企业家精神激发与保护不够 |
第五章 基于安徽某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概述 |
一、案例的选取及理由 |
二、数据来源 |
三、发展历史概述 |
四、局限性 |
第二节 案例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
一、阻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因素 |
二、阻碍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因素 |
第三节 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正式制度障碍 |
一、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市场准入障碍 |
二、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产权问题 |
三、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制度 |
四、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制度 |
第四节 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非正式制度障碍 |
一、社会认知偏见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二、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的建议 |
第一节 国际经验借鉴 |
一、产权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
二、市场准入和公平市场竞争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
三、财税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
四、金融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
五、创新激励制度的国际经验 |
六、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国际经验 |
第二节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式制度创新的建议 |
一、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
二、建立健全公平宽松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竞争制度 |
三、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
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
五、完善创新激励的体制机制 |
第三节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建议 |
一、形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
二、尽快消除社会认知歧视与偏见 |
三、激发保护和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我国政府制度供给与民营经济发展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制度变迁和民营经济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一、制度的内涵和构成 |
(一) 制度的内涵 |
(二) 制度的构成 |
二、制度变迁理论 |
(一) 制度变迁的产生 |
(二) 制度变迁的分类: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
第二章 制度变迁视域下的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分析 |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民营经济的衰退、消亡时期(1949-1978年) |
(一) 民营经济的早期发展阶段(1949-1952年) |
(二) 社会主义改造阶段(1953-1956年) |
(三) 民营经济的纠错调整时期(1957-1965年) |
(四) 文革时期的“割尾巴”时期(1966-1977年) |
二、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1978-至今) |
(一) 民营经济的萌生起步时期(1978-1988年) |
(二) 民营经济的徘徊发展时期(1989-1991年) |
(三) 民营经济发展的高速扩张时期(1992-2001年) |
(四) 民营经济的提升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
三、制度变迁中政府制度供给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一)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政府制度供给不断扩大的必然产物 |
(二)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推动政府制度供给扩大的不竭动力 |
第三章 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制度约束分析 |
一、正式制度约束 |
(一) 产权制度保护不完善 |
(二) 金融制度约束 |
(三) 市场准入制约 |
二、非正式制度约束 |
(一) 传统体制偏好和意识形态惯性的制约 |
(二) 官僚文化和官本位思想的束缚 |
第四章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
一、完善产权制度,确保各经济主体产权地位平等 |
二、支持金融制度创新,构建直接和间接金融支持制度 |
三、改善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制度,打破“玻璃门” |
四、转变传统体制偏好,淡化意识形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 论文选题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向与成果 |
(三) 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 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课题难点 |
(三) 课题创新点 |
五、 概念辨析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
(一) 概念辨析 |
(二) 问题说明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及非公有制经济业主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 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端 |
(一) 对民族资本的初步认识 |
(二) 对民族资本的科学认知 |
(三) 对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初期尝试 |
(四) 对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与教训 |
二、 民主革命时期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对私营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 |
(二)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对私营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 |
(三) 民主革命时期党对中国私营资本主义认识上的经验教训 |
(四) 民主革命时期党对中国私营工商业主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 |
(五) 民主革命时期党对中国私营工商业主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与特点 |
三、 建国后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一) 确立经济体制,宣传经济政策 |
(二) 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思想工作的方法 |
(三) 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新时期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 |
一、 新时期党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
(一)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成型、调整与民营经济的发展、曲折 |
(二) “南方谈话”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 |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历史性突破与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 |
(四)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发展 |
二、 科学界定民营企业主群体 |
(一) 科学界定民营企业主群体 |
(二) 确认民营企业主阶层的合法地位 |
三、 新时期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一) 基本方针的确定 |
(二) 民营企业主阶层发展目标设定 |
(三) 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途径的设定 |
(四) 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确定 |
第三章 新时期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
一、 改革开放初期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 创造发展条件,开展政策教育 |
(二) 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密切关系,打消顾虑 |
二、 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期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 “南方谈话”精神教育 |
(二) 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 教育成果体现 |
三、 新世纪民营经济转型期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
(二) 民营经济发展曲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 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阶段 |
(一) 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新主体 |
(二) 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 |
(三) 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第四章 新时期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一、 政治观教育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理念的认知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树立 |
(三) 政治诉求、政治参与引导 |
二、 法制观教育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要求 |
(二) 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
(三) 遵纪守法习惯养成 |
三、 道德观教育 |
(一) 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
(二) 回报社会意识培养 |
(三) 援助弱势群体意识培养 |
四、 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
(一) 人生理念教育 |
(二) 世界观方法论教育 |
(三) 人生观教育 |
第五章 新时期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
一、 制定工作制度,建立工作平台 |
(一) 基本制度与工作流程的规范 |
(二) 民企党组织工作平台的建立 |
(三) 民企党建干部队伍人才培养 |
(四) 方针政策宣传贯彻优势展露 |
二、 民企职工政治核心、政治引领作用探索 |
(一) 以发展生产为企业中心任务 |
(二) 以职工竞赛为科技更新动力 |
(三) 以排忧解难为组织工作宗旨 |
(四) 以自身优势为企业制造先机 |
三、 拓宽沟通渠道,构建和谐企业 |
(一) 拓宽沟通渠道,促进相互了解 |
(二) 明确工作任务,构建和谐企业 |
(三) 提示民企业主,注意生活节俭 |
四、 党组织在民企内部的角色转变 |
(一) 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者 |
(二) 成为职工道德素质的提升者 |
(三) 成为企业干部能力的培训者 |
五、 民营企业主思想教育载体建设 |
(一) 文化载体建设 |
(二) 传媒载体建设 |
(三) 活动载体建设 |
第六章 新时期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一、 民营企业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意义 |
(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是各级党组织工作实践的重点之一 |
(三)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 |
二、 民营企业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各方面诉求的支持 |
(一) 帮助企业健康发展,满足业主合理需求 |
(二) 提供学习提高机会,促进职工成长进步 |
(三) 建立企业文化品牌,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
三、 民营企业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展现 |
(一) 民营企业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维度 |
(二) 党和国家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广度 |
(三) 自身优势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度 |
四、 民营企业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意展现 |
(一) 以改革的精神为指导 |
(二) 以制度的建立为根本 |
(三) 以形式的创新为内容 |
结论 |
一、 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层思考 |
(一) 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逻辑起点 |
(二)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保障 |
(三) 深化研究是人们思维发展的具体体现 |
(四)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
二、 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责任 |
(一) 与国家经济安全间的关系 |
(二)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着作 |
在学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辨析 |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界定 |
二、合法性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一、围绕产权问题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民营经济起源之一:乡镇企业的制度环境与产权演变 |
(二) 民营经济起源之二:家族企业的制度环境与治理结构演变 |
二、围绕融资问题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融资制度 |
(二) 信息不对称问题 |
(三) 民营中小企业特质问题 |
(四) 融资支持体系 |
(五) 解决融资困境的制度和政策创新 |
1. 加强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
2. 放松利率管制,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
3. 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
4. 完善政府职能,增强扶持力度 |
三、围绕政府政策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市场准入制度 |
(二) 财政税收政策 |
1. 财政政策 |
2. 税收政策 |
3. 其他相关政策 |
四、围绕非正式制度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文化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 企业家精神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方法创新 |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 分析单元的创新 |
(三) 理论模型的创新 |
第五节 预期结论与文章结构 |
一、预期结论 |
(一) 预期结论一 |
(二) 预期结论二 |
(三) 预期结论三 |
二、文章结构 |
第二章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及其理论解释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民营经济:从“鼓励发展”到被“限制消灭” |
一、旧中国民营经济的基础(1949年以前)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营经济尚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1949-1956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与政策 |
1. 《共同纲领》 |
2. 《宪法》(1954年)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三、社会主义改造后非公有制经济的消亡(1957~1978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政策 |
1. 《宪法》(1975年) |
2. 《宪法》(1978年)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民营经济:从放开个体经济到允许私营经济 |
一、民营经济萌芽阶段(1979~1981年) |
(一) 历史背景:改革开放 |
(二) 制度及政策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二、民营经济起步阶段(1982~1983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中共党的十二大报告 |
2. 《宪法》(1982修订版)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三、民营经济稳定发展阶段(1984~1988年) |
(一) 历史背景:改革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中共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 |
2. 《民法通则》 |
3. 《关于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决定》 |
4. 中共党的十三大报告 |
5. 《宪法》(1988年修订版) |
(三) 阶段性成就及存在问题 |
四、民营经济挫折调整阶段:(1989~1991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与政策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第三节 从“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 |
一、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7年) |
(一) 历史背景:南巡讲话 |
(二) 制度与政策 |
1.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 |
2. 中共党的十四大报告 |
3. 《宪法》(1993年修订版) |
4.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5. 《“九五”计划》 |
6. 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二、民营经济成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主力军(1998~2001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宪法》(1999年修订版) |
2. 《个人独资企业法》 |
3. 中共建党80周年讲话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四) 发展存在问题 |
三、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亮点(2002~2007年) |
(一) 历史背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中共党的十六大报告 |
2. 中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
3. 《宪法》(2004年修订版) |
4. 非公经济36条 |
5. 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四) 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国际金融危机后民营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
一、历史背景 |
二、制度与政策 |
(一) 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 |
(二)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 |
(三) 非公经济“新36条” |
(四) 中共党的十八大报告 |
三、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四、2008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
第五节 民营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 |
一、1985-2001年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发展的对比 |
(一) 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纵向数据分析 |
(二) 国有企业改革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横向数据分析 |
二、新时期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发展的对比 |
(一) 投资增幅比较 |
(二) 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比较 |
(三) 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比较 |
(四) 提供社会就业对比 |
(五) 税收总额及增速比较 |
三、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
(一)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沃土” |
(二) 国企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三) 十六大以来的国资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绿色通道” |
(四) 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 |
1. 民营经济发展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 民营经济发展有助于吸收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 |
第六节 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确定和制度环境改善的理论解释 |
一、合法性地位的获取过程 |
二、合法性地位对制度环境改善的影响 |
三、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推动力 |
四、合法性地位和制度环境改善的阶段性特征 |
(一) 改革开放初期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 |
(三)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
第三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产权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 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不完善 |
1. 产权模糊性 |
2. 产权结构单一 |
3. 产权家族化 |
(二) 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
1. 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
2. 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 |
二、内部治理和管理存在问题 |
(一)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1. 股东大会流于形式 |
2. 董事会职责不清 |
3. 监事会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
(二) 风险控制能力差 |
(三) 内外部监督不力 |
第二节 融资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直接融资制度不健全 |
(一) 股票公开发行融资制度 |
(二) 债券融资制度 |
1. 债券市场规模依旧偏小 |
2. 债券市场对民营经济服务仍显不足 |
(三) 风险投资制度 |
1. 退出机制不顺畅 |
2. 法律制度不完善 |
3. 中介机构与配套服务发展滞后 |
二、间接融资制度不完善 |
(一) 银行贷款制度 |
1. 所有制歧视 |
2. 规模歧视 |
3. 信贷配给存在“逆向选择”现象 |
4. 中小企业贷款专业机构发育不足 |
5. 信息制度缺陷 |
(二) 融资租赁制度 |
1. 融资租赁形式单一 |
2. 出租人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
3. 融资租赁的观念尚未真正树立 |
(三) 抵押担保制度 |
1. 贷款担保制度不完善 |
2. 抵押担保机构不发达 |
(四) 民间借贷制度 |
第三节 政策制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市场准入制度 |
(一) 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上未真正享受“国民待遇” |
(二) 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方面缺乏法律支持 |
(三) 民营经济准入审批复杂且成本高 |
(四) 行业领域准入羁绊重重 |
二、财政政策问题 |
(一) 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支持力度不够 |
(二) 对民营企业出口的支持力度不够 |
(三) 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 |
三、税收政策问题 |
(一) 增值税方面的问题 |
(二) 企业所得税方面的问题 |
1. 税前扣除项目内外资企业存在差异 |
2. 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不平等待遇 |
3. 所得税管理方式存在弊端 |
四、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服务不到位 |
(二) 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 |
(三)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
第四节 非正式制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观念和思维惯性影响民营企业发展 |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
(一) 多数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在自发阶段 |
(二) 企业文化缺乏创新性和鲜明性 |
(三) “家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不相容 |
(四) 诚信文化缺失尤为突出 |
三、企业家精神方面存在问题 |
(一) 部分企业家投机心理比较严重 |
(二) 短视行为比较普遍 |
(三)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
第四章 促进中国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政策措施 |
第一节 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顶层设计 |
一、赋予民营经济新的历史任务 |
二、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 |
(一) 确保巩固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 |
(二) 优化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三、改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制度环境的指导原则 |
(一) 科学发展原则 |
(二) 开放发展原则 |
(三) 创新发展原则 |
(四) 人本发展原则 |
(五) 可持续发展原则 |
四、改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制度环境的重点领域 |
(一) 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的利益表达机制 |
(二) 落实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
(三) 促进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合作共赢 |
第二节 改善民营经济产权保护的制度环境 |
一、明确民营企业的产权界定政策 |
二、完善产权制度的法律法规 |
(一) 完善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
(二) 建立经理人市场和职业信用制度 |
(三)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三、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三节 加快完善融资制度 |
一、直接融资制度创新 |
(一) 提升交易所竞争程度 |
(二) 完善上市发行制度 |
(三) 围绕“新三板扩容”构建场外市场 |
二、债券融资制度创新 |
(一) 改革政府对企业债券的管理方式 |
(二) 修改有关企业债券发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
(三) 加强企业债券风险制度建设 |
(四) 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债券市场 |
三、间接融资制度创新 |
(一) 商业银行自身的制度创新 |
(二) 商业银行体系改革 |
(三) 引导商业银行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
(四) 支持担保机构和担保体系建设 |
四、租赁融资制度创新 |
(一) 完善管理体制和扶持发展政策 |
(二) 建立租赁业风险控制体系 |
五、风险投资制度创新 |
(一) 制定支持风险投资活动的政策法律体系 |
(二) 建立实现风险投资资本来源多元化的制度 |
(三) 建立符合国情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
(四) 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及项目评估机构 |
六、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组织 |
(一) 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
(二) 建立多层次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 |
第四节 加强财税支持 |
一、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法律法规 |
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投入 |
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 |
四、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 |
五、加大对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的支持 |
六、加强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 |
第五节 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
一、放宽市场准入 |
二、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
三、实行非对称性管制 |
四、加大垄断行业改革力度 |
五、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
第六节 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
一、加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制度建设 |
(一) 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敬商”文化 |
(二) 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1. 提炼企业价值观 |
2. 建立企业文化认同 |
3.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
二、塑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企业家精神 |
(一) 创新精神 |
(二) 契约精神 |
(三) 良好的职业操守 |
附录: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中小企业专门管理机构 |
二、完备的法律体系 |
三、融资支持政策 |
(一) 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
(二) 风险投资建设 |
四、财税优惠政策 |
(一) 政府采购 |
(二) 扶持技术创新 |
五、鼓励合作联盟 |
六、人员培训制度 |
七、信息支持和咨询服务 |
八、扶持落后地区中小企业 |
九、优化社会保障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营造宽松环境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营经济政策演进研究[D]. 张艺馨.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20(09)
- [2]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 王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09)
- [3]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考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J]. 汪海波.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8(03)
- [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我国政府制度供给与民营经济发展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D]. 黄丽丽. 南京大学, 2013(10)
- [6]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
- [7]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D]. 李清亮. 复旦大学, 2012(02)
- [8]关于云南省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思考[J]. 苏红岩,希冷穆.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9]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报告[A]. 潘海民,张久荣.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4(2006-2007), 2007
- [10]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A].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张辉.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2005年研究课题汇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