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物废弃物可制成汽车燃料(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指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李妍[2](2020)在《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理化性质及热裂解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为应对世界范围内的能源需求增长、化石燃料成本增长、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是全球亟待解决的高度优先事项。但生物质组分复杂,热解产物生物油品质低,限制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采用酸预处理技术能够改变生物质中的化学组成,改善生物质特性。本研究在传统的酸预处理基础上增加超声波辅助技术,旨在提高生物质化学预处理效率,从而获得高质量且富含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生物油,为优化热裂解预处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以松木(油松)为实验对象,选用不同酸浓度、处理时间、超声波振幅三个变量对松木进行预处理。首先通过Py-GC/MS研究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前后松木样品的热解产物组分,探究预处理对快速热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从而优化生物质原料预处理条件;其次利用元素分析、化学组分分析、结晶度分析、电镜和红外光谱法等表征手段探讨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原料理化性质的影响;最后通过热重分析研究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的影响特性。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为使松木原料完全裂解产出高含量左旋葡聚糖产物,通过Py-GC/MS对不同变量预处理后的松木样品进行热解反应。根据其产物情况,得出采用100%振幅的超声波协助1%浓度的磷酸溶液预处理30min作为松木快速热解获得高脱水糖产量的最佳预处理条件,左旋葡聚糖的色谱峰面积为21.73%。(2)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木材细胞结构,使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高分子结构发生部分降解。但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细胞壁破坏程度更为显着。(3)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中无机金属元素含量去除效果明显,尤其是Ca、Mg二价金属元素。通过红外(FT-IR)分析,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促进松木样品中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断裂、分子中部分碳链结构破裂,同时发现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木质素结构的改变不明显。(4)通过结晶度(XRD)分析,预处理后的纤维素的晶型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松木样品的结晶度由42.4%(未处理原料)升高到60.2%。(5)松木快速热裂解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干燥阶段(<150℃)、热解阶段(150℃-450℃)、碳化阶段(450-750℃)。DTG曲线表现为一个肩状侧峰(主要为半纤维素热解)和一个明显的主峰(主要为纤维素热解),超声协助酸预处理使肩状侧峰几乎消失,并且初始热解温度TP和TM温度分别下降至260℃、365℃。通过对松木原料的微观形貌分析、化学组分分析、热解特性分析以及热解产物分布分析,证明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有效提高预处理效率,降低预处理时间,改善生物质原料的热解性能,得到高质量生物油。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能源企业提供一种高效可行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推动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
阎如云[3](2020)在《基于有机废弃物微循环的城市住区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养分线性代谢问题、有机废弃物管理混乱和养分资源短缺等问题愈发严重,由于有机废弃物中富含大量的氮、磷等养分资源,长久以来有机废弃物未经去养分处理便直接排放的做法,不仅造成了养分资源的流失,也对环境产生了污染,因此探寻一种可持续的城市有机废弃物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从中观、微观层面关注城市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将城市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有机废弃物的微循环策略和城市住区设计相结合,从而使有机废弃物尽可能的在住区内部或者就近区域进行处理,并在住区内引入城市农业为媒介,采用生态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成有机肥重新回用到农业生产中。通过这种方式循环利用废弃物中的养分资源,实现废弃物在最小范围内的转移和消化,从而减少城市的养分资源流失,促进养分代谢模式从线性代谢转向闭合循环。论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对有机废弃物等相关概念进行解析,界定研究对象,阐述了有机废弃物微循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及其与城市农业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物质流分析法(MFA)进行数据计算,以氮和磷两种元素作为指标物质,对比分析引入城市农业前后的住区养分流动情况。总结分析单社区自我消纳和多社区联合处理两种方式之间的异同及各自的适用性。第四章从空间构建、技术系统和管理运营三个方面分析基于有机废弃物微循环的住区设计策略,借鉴和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对有机废弃物处理的经验。第五章进行了研究性设计,选取济王社区为研究对象,用物质流分析法对上述的理论成果进行验证。第六章是总结展望部分,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论文将建筑学与环境工程学、生态学等学科相结合,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借助物质流分析法建立城市住区的养分代谢模型,引入城市农业优化当前城市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以期为我国城市住区的可持续性设计提出良策。
龚小强[4](2019)在《外源添加物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园林绿化废弃物随着城市园林的发展急剧增加,处置不当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蚯蚓堆肥技术是目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最具前景技术之一。然而目前利用蚯蚓堆肥技术处理园林废弃物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研究利用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fetida)对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处理效果,并探索了以下不同外源添加物,包括生物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鼠李糖脂、微生物接种剂(Phanerochete chrysosporium和Azotobacter chrococcum)、生物炭、蘑菇渣和牛粪的单独或联合使用对堆肥的影响。本文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相比于对照无蚯蚓堆肥处理,蚯蚓添加堆肥可以显着提高最终产物的总氮(TN)和有效磷含量(P<0.05),而显着降低堆肥总有机碳(TOC)、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并且能提高堆肥腐熟度。蚯蚓堆肥能够显着增加微生物种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过程中,门水平上细菌优势类群丰度由高到底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湾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未命名细菌(Saccharibacteria),它们占对照处理堆肥序列的80.7-90.9%,占蚯蚓堆肥序列的85.5-93.5%。此外,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厚壁菌门(Firm icutes)、疣 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未命名细菌(Parcu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未命名细菌(CandidatedivisionWS6)和螺旋菌门(Spirochaetae)也存在于对照堆肥处理和蚯蚓堆肥处理中,但所占比例小于1%。真菌优势类群丰度由高到底分别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隐真菌门(Cryptomycota),分别占对照堆肥处理序列的71.3-98.7%,蚯蚓堆肥处理序列的79.1-97.6%。其余检测到的门分别属于原生动物界(Protozoa),藻物界(Chromista)和动物界(Animalia)。(2)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oetida)和烷基糖苷(APG)单独或组合添加显着(P<0.05)增加堆肥材料中总细菌数量、降解纤维素真菌数量、溶磷细菌数量和固氮细菌数量,同时提高纤维素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对于对照处理,单独或组合添加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oetida)和烷基糖苷(APG)处理的最终堆肥表面粗糙度和孔隙形成数量增加;总有机碳、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提高5.9-17.9%、10.3-32.0%和 10.8-18.8%;N、P、K、Ca、Mg、F、Cu、Zn 和 Mn 等营养元素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含量增加。番茄、茄子和辣椒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在单独或组合添加APG和E.fetida处理腐熟堆肥中显着(P<0.05)高于泥炭处理,但对照(无添加)处理显着(P<0.05)低于泥炭。不同处理中,APG和E.fetida组合添加,即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过程添加APG处理效果最佳。(3)蘑菇渣和牛粪的单独或组合添加可以显着(P<0.05)提高蚯蚓的存活率、蚯蚓生物量、卵数量、幼蚯蚓数量,增加脱氢酶、纤维素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此外,蘑菇渣和牛粪单独或组合添加提高堆肥材料有机质、木质素、纤维素的降解,增加营养元素含量,提高堆肥过程硝化作用,增加材料表面结构裂解。堆肥结束,所有处理重金属含量均升高,但都在安全范围之内。发芽指数显示除对照外(无添加),蘑菇渣和牛粪的单独或组合添加处理堆肥均达到腐熟。不同处理之中,园林废弃物、蘑菇渣和牛粪三种物料以2:1:1配比处理的蚯蚓生长量和繁殖率最高,有机质、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最大,最终堆肥质量最优。(4)活性炭添加显着(P<0.05)增加蚯蚓生物量、幼蚯蚓和蚯蚓卵数量,提高脱氢酶、纤维素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活性炭添加处理的最终堆肥木质素降解率最高增加13.89%,阳离子交换量含量增加,水溶性有机碳降解、腐殖化作用、氮元素转化增强,白菜种子(Brassica rapa L.,Chinensis group)发芽毒性和重金属含量降低。不同处理当中,添加6%活性炭的蚯蚓堆肥处理在60天堆肥后达到腐熟,CEC、DOC、NH4+-N/NO3--N、种子发芽指数(GI)和重金属含量指标均显示此处理最终堆肥质量最高。(5)鼠李糖脂和微生物菌剂(P.chrysosporium和A chrococcum)单独或组合添加显着(P<0.05)增加蚯蚓生物量、幼蚯蚓和蚯蚓卵数量,提高堆肥材料中降解纤维素真菌和固氮细菌数量,增加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堆肥材料的电导率、营养元素含量、C/N、腐殖酸含量、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发芽指数指标均显示鼠李糖脂和微生物菌剂单独或组合添加显着提高堆肥质量。蚯蚓堆肥的物理指标显示鼠李糖脂和微生物菌剂单独或组合添加处理堆肥可用于农业生产。不同处理中,鼠李糖脂和微生物菌剂(P.chrysosporium and A.chrococcum)组合添加具有最好的蚯蚓堆肥质量。
潘晓玥[5](2014)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餐厨废水前处理的效能研究》文中指出针对能源资源的匮乏和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排放量逐年递增等问题,本文主张将餐厨固体垃圾和餐厨废水分开处理,分别将这些很可观的资源转化为清洁的生物质能源,实现废弃物的双重利用。并着重研究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餐厨废水前处理工艺的可行性,通过调节不同的有机负荷和不同的堆栈形式,分析其生物产电的潜力和处理效率。对以餐厨废水为底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表明,餐厨废水可以被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产电效果良好。MFC中不同浓度餐厨废水的输出电压均超过0.5V,有机物去除率达90%左右,出水浓度低于500mg/L,接近城市污水有机负荷。在底物浓度为270020mg/L时的产电效果与水处理效果尤为突出,稳定输出电压达0.525V,最大功率密度5.6W/m3,并可获得9.45%的库伦效率,相应的TCOD去除率为77%,SCOD去除率为90.3%,TN去除率为88.75%。餐厨废水中有机物的特征分析表明,单环芳烃是餐厨废水的主要组成物质。经MFC处理后,疏水性组分(HPO-A、HPO-N)和过度亲水性酸性组分(TPI-A)中的芳香性蛋白(色氨酸类物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得到了优先去除,各组分中的腐殖质类物质得到了一定的积累,使MFC的运行更加稳定。而疏水性组分的TOC含量尚不足总量的30%,UV-254吸收强度也不到总强度的20%,表明MFC对餐厨废水中油类物质的降解较为彻底。对MFC的不同堆栈形式的研究表明,将多个内阻不同的MFC进行合理的串并联堆栈,可以削弱电池间的差异,在实现电压放大的同时,避免了产电过程中的电压反转,而单电池与电池组的质量平衡结果也相差不大。可以说串并联堆栈对餐厨废水在MFC内的整体产电效果与水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只是由于水力停留时间的不同,在TCOD的去除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上结果表明,餐厨废水中的油类物质经单室MFC处理后,可明显减少,出水中浮油几乎未检出,而残存在出水中的油也以溶解油为主,基本实现了餐厨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
王冲[6](2013)在《基于LCA理论的白云石煅烧过程及炼镁新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对金属镁从矿石开采直至形成镁合金产品废弃整个生命周期内能耗与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针对长白山地区丰富的白云石矿产资源,对其矿物组成、微观组织形貌、热分解机理、分解产物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一套以白云石原料制备金属镁的新工艺,为长白山地区白云石合理开采、有效开发、可持续利用及金属镁冶炼行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遵循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原则和框架,将白云石从矿石开采、制备金属镁、镁合金产品生产、使用、废弃到再生过程中的制造技术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能耗分析、经济成本结合起来进行评价,提出了绿色设计决策模型和热还原煅烧白云石制备金属镁工艺的LCA总体模型。在镁及镁合金生产领域引入工业生态学思想,把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领域生态修复与生态重建纳入LCA理论框架体系,提出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绿色材料金属镁从矿石开采→金属镁生产→镁合金加工→镁合金材料回收再生的良性循环,从而建立起节能、环保、高效的镁及镁合金生产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良好结合。在现有基础上,从新型镁合金材料与工艺装备、再生理论与技术和绿色设计软件系统三个方向阐述今后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的工作中心,以推动我国镁及镁合金生产进程的产业化。长白山地区白云石矿中C、O、Mg和C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4.8%、50.1%、12.0%和22.5%,平均含镁量为13.18%,白云石中的镁钙比基本上是1:1,含有少量的以SiO2、Al2O3为主的杂质。矿石为典型的菱面体晶形,隐晶质组成,晶粒间结构致密,菱面体完全,解理平行,大部分为自形晶菱形,晶面呈冰糖状构造,是硅热法冶炼金属镁的理想原料。在白云石煅烧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主要生成物MgO晶粒生长速度加快,形成较大晶粒,同时由于分子间的热运动,煅烧温度升高,分子间动能逐渐增大,从而导致MgO晶粒的排列规则受到影响,当煅烧温度超过750℃后,煅烧温度对MgO产物的形貌影响较为敏感,在930℃下恒温煅烧3h开始形成团聚结构,造成白云石表面过烧,从而降低了白云石转化为MgO的反应活性。通过对白云石煅烧实验过程中煅烧温度和时间参数的控制,确定煅烧温度为700℃,恒温时间为3h是得到活性MgO和CaCO3的最佳煅烧参数,即长白山地区白云石煅烧的最佳参数是:煅烧温度700℃,恒温时间为3h。通过对白云石矿石显微结构和不同煅烧参数下的煅烧实验研究,得出长白山地区白云石的显微组织与其煅烧质量和冶金性能等存在一定关系。隐晶质颗粒组成的白云石矿石,晶粒细小,且尺寸均匀,由于优先沿解理缝分解所需能量低的缘故,在煅烧分解过程中表现平稳。而显晶质组成的白云石矿石,晶体晶粒尺寸不均匀,取向各异,由于晶粒间受热不均匀,使得热分解反应过程进行缓慢,煅烧性能表现较差,煅烧时间较长,煅烧后产物易于破碎和粉化。文本对长白山地区白云石热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确立了分解动力学方程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低温阶段(570~730℃),发生反应式CaMg(CO3)2=CaCO3+MgO+CO2,反应是界面收缩机理,CO2-3是迁移扩散的控速步骤;中温阶段(730~750℃),反应式CaMg(CO3)2=CaCO3+MgO+CO2和CaCO3=CaO+CO2协同发生,即界面收缩机理和三维扩散机理同时存在,反应的控速步骤由Mg2+、O2-、CO2-3、Ca2+和生成物CO2决定;高温阶段(750~930℃),发生反应式CaCO3=CaO+CO2,反应是三维扩散机理,CO2是扩散迁移的控速步骤。本文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一种白云石炼镁新工艺方法,旨在克服现存工艺镁还原效率低、能耗大、生产周期长和污染严重等问题。该方法包括白云石破碎、真空低温轻煅与CO2回收利用、冷却并回收热量、混合配料球磨、混合料制团、真空高温热还原和取镁块及炉渣利用。真空低温轻煅是利用连续式真空煅烧炉将经过破碎的白云石在煅烧温度范分别为600~700℃和900~1000℃和炉内压力为10000~60000Pa的条件下轻煅1~3h,白云石中的MgCO3与CaCO3依次分解,反应式为:CaMg(CO3)2=CaCO3+MgO+CO2↑和CaCO3=CaO+CO2↑,热分解后得到CO2与MgO和CaO的混合物(煅白)。在炉内流动并加热白云石的CO2被回收利用,高温煅白从连续式真空煅烧炉出料后,直接进入充满非氧化性保护气氛的热交换器中冷却,冷却后将室温状态的煅白与还原剂、熔剂直接放入充满非氧化性保护气氛的混料机中混合成料,对混合料进行研磨后制团。将混合料装入还原装置中与还原剂(硅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镁蒸气。反应式为:2(MgO·CaO)+Si(Fe)=2Mg↑+2CaO·SiO2+(Fe),镁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收集得到金属镁块,还原罐内的残渣可粉磨后制成硅酸钙肥和铸型硬化剂。
王智博[7](2013)在《天水市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路线及主体工艺设计》文中提出餐厨垃圾具有产生量大、含水率高、有机质丰富等特点,因其来源集中,便于分类收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餐厨垃圾直接被饲喂动物,或者被不法商贩收集生产“地沟油”后重反餐桌,“垃圾猪”、“地沟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威胁食品安全。因此,进行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十分迫切和必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资源利用意识和要求的提高,对于餐厨垃圾的处理,人们越来越关注其资源化的利用。国内外针对餐厨垃圾资源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国外也有相当多成功运行的工程实例。而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工程应用则刚刚起步,近年来,国家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并配套大量资金,鼓励并保障餐厨垃圾资源化工程的实施。按照国家、甘肃省的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天水市将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工程,目前该项目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探讨和研究天水市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路线和主体工艺设计,可为该项目可研方案及后期初步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在调查天水市餐厨垃圾产生量现状的基础上,对天水市餐厨垃圾处理规模进行预测;经过现场调查取样及室内外实验分析,得到天水市餐厨垃圾组分、性质特征。基于以上工作开展天水市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的选择。重点介绍了三种应用最多的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饲料化、好氧堆肥、厌氧消化),从工艺原理、特点、产品价值以及国内外工程应用等方面对三种技术路线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择无害化、资源化程度最高的厌氧消化作为天水市餐厨垃圾的资源化技术路线。并对厌氧消化工艺的具体类型进行分析比较,结合现阶段的技术条件,参考相关工程应用实例,天水市餐厨垃圾处理选择目前技术成熟、设备可靠、工程应用最多且运行效果较好的湿式、单相、连续、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对所选择的主体工艺进行了具体设计,明确了资源化产品的利用方向,提出了生产过程“三废”的处理方案,确定了主要设备及参数,并对主体工艺进行物料衡算。本研究可为天水市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路线选择和主体工艺设计提供参考方案,以期实现天水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和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及生物质能的再生利用。
程璜鑫[8](2013)在《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畜禽养殖跨介质污染防治技术评估 ——以规模化养猪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我国面源污染的主要贡献者之一,目前主要的污染防治技术大都着重于单一环境介质的污染治理,忽略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跨介质污染问题,缺乏系统和全过程性的综合防治思想。而在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跨介质污染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形成最佳可行技术参考等法律性文件。本论文针对畜禽养殖跨介质污染问题,结合国内目前法律法规及污染防治现状,通过对40多家不同技术类型、规模、区域特点的典型畜禽养殖企业的调研,开展对畜禽养殖跨介质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的研究,建立了畜禽养殖跨介质污染生命周期价模型,并系统的评价了禽畜养殖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以EDIP2003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畜禽养殖跨介质污染的特征,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研、专家打分、公众调查等研究方法,构建了畜禽养殖跨介质污染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并通过对沼气工程型和生物发酵床型畜禽养殖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实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畜禽养殖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污染物总量进行核算,针对不同工艺的跨介质污染现状,对其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根据构建的评估模型和跨介质污染的特征,将畜禽养殖分为原料系统、养殖系统和废物处置系统三个不同阶段,采用定量和定型相结合的方法,从环境酸化、全球暖化、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和富营养化四个要素对两种不同工艺进行跨介质污染评估。从四个要素的特征化、归一化角度,对其环境影响程度进行量化计算,采用沼气工程工艺的四个要素的影响潜势计算结果分别为:ED5.15×10-3、GWP1.73×10-2、AP4.30×10-2和EP1.38×10-3;采用生物发酵床工艺的计算结果为:ED7.25×10-3、GWP1.35×10-2、AP3.22×10-2和EP4.55×10-3。两种工艺可能造成的四种环境影响潜势按其大小依次均为:环境酸化、全球暖化、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和富营养化。两种工艺的环境影响潜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料生产环节由于耗能大、生产链长,对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贡献最为突出;生猪饲养环节对环影响主要影响为温室气体排放;废物处理环节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环境酸化和全球暖化。生物发酵床因废物处理环节工艺简单,生产链短,而且同样产能下所消耗的饲料相对较少,所以产生的环境影响小于沼气工程。
孟慧娟[9](2012)在《pH影响食品废弃物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产酸及发酵液用于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废弃物和剩余污泥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有机固体废弃物,二者都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极易在环境中腐败,释放出臭气和有毒气体,并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将食品废弃物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产生挥发性有机酸(VFAs),并将最优条件下的发酵产物作为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烷酯(PHAs)的碳源,不但能够实现两种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还能够大大降低PHAs的生产成本。全文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以食品废弃物和剩余污泥为底物,利用驯化好的高效厌氧污泥为种泥,在初始pH5.0、7.0、9.0、11.0和不控制条件下进行批式发酵产酸实验,批式实验进行35天,反应器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初始pH 9.0的条件下,VFAs的产量最高,最高产量为25934mgCOD/L, VFAs/SCOD值达到0.61。(2)在pH5.0、7.0、9.0、11.0和不控制条件下进行批式发酵产酸实验,考察pH对单体酸分布、溶解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耗以及甲烷产生的影响。体系达到稳定状态后,pH5.0和空白反应器中,pH分别稳定在4.5和3.1左右,产物中乙酸的比例最高。pH7.0和9.0的反应器中,单体酸中丁酸的比例最高,最高比例分别达到48.1%和49.2%;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均有作用,但由于底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成分要高于溶解性蛋白质的含量,碳水化合物对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作用更大。(3)以发酵产生的VFAs为底物,采用逐步增加负荷法进行PHAs的合成实验,研究使用相同浓度的纯酸模拟酸化发酵液合成PHAs时,使用酸化发酵液产生的PHAs与使用纯酸来合成的PHAs差距较小。不同的加料方式对PHAs的合成影响较明显,一次补料模式,平均分三次补料模式,平均分三次并且每次补料前排上清液补料模式均在第330min时达到了最高合成率;而连续脉冲补料模式在第480min达到了最高的合成率,占细胞干重的64.5%。
杨艳[10](2011)在《生物质发电环保性能及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全球范围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正在日益耗尽;近些年,能源危机的严重性不断加重。人类对于匮乏的化石能源的极大依赖,不仅给未来社会带来潜在危机,而且由于这种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我国是化石能源非常短缺的国家,从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看,发展可再生能源具有长远的意义。本论文对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和生物质能利用转化技术开展了大量的基础调研工作,收集了多种生物质燃料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资料。以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的主要特性,结合部分生物质发电企业环保竣工验收监测资料,总结出一套我国生物质燃料发电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及环保性能,并与常规燃煤电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九个2×15MW的生物质电厂情况,总结了生物质发电污染物的排放水平。结果显示:SO2的排放量在192t/a-554t/a之间,排放浓度在222mg/Nm3-663.06mg/Nm3之间,单位电量SO2排放量在1.10/kWh-3.30g/kWh之间;烟尘的排放量在7.65t/a-22.54t/a之间,排放浓度在7.17mg/Nm3-27.78mg/Nm3之间,单位电量烟尘排放量在0.05/kWh-0.14g/kWh之间。表明:生物质秸秆发电的污染物排放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单位电量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远低于我国燃煤电厂单位电量的平均排放水平,环保性能显着。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制定生物质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建议和参考范围。同时,本论文调研了部分生物质发电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国生物质发电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我国生物质发电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我国生物质发电的总体趋势及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
二、有机物废弃物可制成汽车燃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物废弃物可制成汽车燃料(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理化性质及热裂解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形势 |
1.2 生物质能源 |
1.2.1 生物质能源概述 |
1.2.2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概况 |
1.3 生物质热裂解 |
1.3.1 生物质热裂解概述 |
1.3.2 生物质热裂解机理 |
1.3.3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生物质预处理技术 |
1.4.1 物理法预处理 |
1.4.2 化学法预处理 |
1.4.3 物-化法预处理 |
1.4.4 生物预处理 |
1.4.5 超声波预处理方法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化学试剂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 |
2.4 热解试验(Py-GC/MS) |
2.5 生物质微观形貌表征(SEM) |
2.6 生物质化学组分分析 |
2.7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8 结晶度分析(XRD) |
2.9 热重分析(TGA)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热解产物组分的影响 |
3.2 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 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微观形貌的影响 |
3.2.2 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无机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3 基于FTIR的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化学组分的影响 |
3.2.4 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结晶结构的影响 |
3.2.5 基于TGA的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热解特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生物质预处理 |
4.2 生物质热裂解特性 |
5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基于有机废弃物微循环的城市住区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物质代谢的研究 |
1.2.2 有关住区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实践研究 |
1.2.3 有关住区有机废弃物管理及技术策略研究 |
1.2.4 关联废弃物管理的城市住区相关理论研究 |
1.2.5 研究简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住区有机废弃物微循环概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
2.1.1 废弃物(waste) |
2.1.2 有机废弃物(organic waste) |
2.1.3 城市微循环 |
2.1.4 有机废弃物微循环 |
2.1.5 城市农业/都市农业(UA:Urban Agriculture) |
2.1.6 研究对象界定与引入 |
2.2 有机废弃物微循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2.2.1 有机废弃物微循环的紧迫性 |
2.2.2 有机废弃物微循环的必要性 |
2.3 有机废弃物微循环和城市农业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住区有机废弃物微循环方式及数据分析 |
3.1 住区有机废弃物微循环的流程及数据分析方法 |
3.1.1 有机废弃物微循环流程 |
3.1.2 数据分析 |
3.1.3 相关软件支持 |
3.1.4 建立物质流分析法系统 |
3.1.5 模拟城市住区养分流动的SFA系统 |
3.2 住区有机废弃物微循环方式 |
3.2.1 单社区自我消纳 |
3.2.2 多社区联合处理 |
3.2.3 两种方式之间的优劣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有机废弃物微循环的住区更新策略 |
4.1 空间构建策略 |
4.2 技术系统策略 |
4.2.1 养分收集技术 |
4.2.2 养分转化技术 |
4.3 管理运营策略 |
4.4 相关案例解析 |
4.4.1 荷兰“洁舟”可持续浮动社区 |
4.4.2 越南河内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性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基地条件 |
5.2 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 |
5.3 方案设计 |
5.3.1 设计理念 |
5.3.2 空间更新设计 |
5.3.3 种植系统设计 |
5.4 相关技术与数据支持 |
5.4.1 有机废弃物收集技术 |
5.4.2 转化处理技术 |
5.5 设计方案数据核算 |
5.6 愿景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4)外源添加物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园林绿化废弃物国内外处理和利用现状 |
1.1.1. 国内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现状 |
1.1.2. 国外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现状 |
1.2. 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 |
1.2.1. 能源化 |
1.2.2. 饲料化 |
1.2.3. 园林绿化废弃物覆盖物、食用菌栽培和木材加工利用 |
1.2.4. 堆肥化 |
1.3. 蚯蚓堆肥 |
1.3.1. 蚯蚓堆肥影响因素 |
1.3.2. 蚯蚓堆肥腐熟评价指标 |
1.3.3. 蚯蚓堆肥产品应用 |
1.3.4. 蚯蚓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
1.3.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蚯蚓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结构变化以及产品的化学特征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案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2.1. 蚯蚓对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影响 |
2.2.2. 堆肥产品的化学特性 |
2.3. 小结 |
3. 烷基糖苷(APG)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影响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案 |
3.2.1. 蚯蚓堆肥试验 |
3.2.2. 栽培基质试验 |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添加APG和Eisenia fetida对堆肥酶活性变化影响 |
3.3.2. 添加APG和Eisenia fetida对堆肥微生物数量变化影响 |
3.3.3. 添加APG和Eisenia fetida对堆肥材料表面形态结构影响 |
3.3.4. 添加APG和Eisenia fetida对堆肥材料化学性质影响 |
3.3.5. 添加APG和Eisenia fetida对栽培番茄、茄子和辣椒影响 |
3.4. 小结 |
4. 添加牛粪和蘑菇渣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影响研究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案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2.1. 添加牛粪和蘑菇渣对蚯蚓生长和繁殖影响 |
4.2.2. 添加牛粪和蘑菇渣对堆肥酶活性影响 |
4.2.3. 添加牛粪和蘑菇渣对堆肥材料化学性质影响 |
4.2.4. 添加牛粪和蘑菇渣对堆肥材料重金属元素含量影响 |
4.2.5. 牛粪和蘑菇渣添加对堆肥材料表观形态影响 |
4.2.6. 添加牛粪和蘑菇渣对种子发芽影响 |
4.3. 小结 |
5. 添加生物炭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影响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案 |
5.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 试验结果和讨论 |
5.2.1. 添加生物炭对蚯蚓生长和繁殖影响 |
5.2.2. 添加生物炭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酶活性影响 |
5.2.3. 添加生物炭对蚯蚓堆肥理化性质影响 |
5.2.4. 添加活性炭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重金属影响 |
5.3. 小结 |
6. 添加鼠李糖脂、白腐菌和固氮菌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影响 |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案 |
6.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6.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6.2.1. 添加鼠李糖脂和微生物菌剂对蚯蚓生长影响 |
6.2.2. 添加鼠李糖脂和微生物菌剂对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影响 |
6.2.3. 添加鼠李糖脂和微生物对堆肥物理性质影响 |
6.2.4. 添加鼠李糖脂和微生物对最终堆肥化学性质影响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餐厨废水前处理的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能源现状与环境问题 |
1.1.1 国内外能源现状 |
1.1.2 能源消耗产生的环境问题 |
1.2 餐厨垃圾的特点与危害 |
1.2.1 餐厨垃圾的特点 |
1.2.2 餐厨垃圾的危害 |
1.3 餐厨垃圾的处理与处置 |
1.3.1 国内外餐厨垃圾研究现状 |
1.3.2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 |
1.3.3 餐厨废水前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4 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现状 |
1.4.1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
1.4.2 MFC 处理厨余同步产电 |
1.5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与材料 |
2.1.1 微生物燃料电池 |
2.1.2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启动 |
2.2.2 餐厨垃圾的预处理 |
2.2.3 餐厨废水中油类物质的提取与分级 |
2.2.4 餐厨废水中有机物的提取与分级 |
2.3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2.3.1 餐厨废水基本指标的测定 |
2.3.2 餐厨废水中有机组分的特征分析 |
2.3.3 电化学分析 |
2.4 计算方法 |
2.4.1 常规指标的去除效率 |
2.4.2 库伦效率 |
2.4.3 极化曲线及电池内阻 |
第3章 以餐厨废水为基质的 MFC 启动及处理效果 |
3.1 以餐厨废水为底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启动与运行 |
3.1.1 MFC 的启动 |
3.1.2 MFC 的稳定运行 |
3.2 底物浓度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 |
3.2.1 MFC 的输出电压 |
3.2.2 极化曲线及电池内阻 |
3.2.3 库伦效率 |
3.3 不同浓度餐厨废水处理效果分析 |
3.3.1 出水水质 |
3.3.2 餐厨废水中油类物质的物态转化 |
3.4 MFC 利用餐厨废水的物质平衡 |
3.5 餐厨废水中有机物的组分特征及转化规律分析 |
3.5.1 TOC 含量分布变化 |
3.5.2 UV-254 含量分布变化 |
3.5.3 荧光光谱分析 |
3.5.4 红外光谱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餐厨废水为基质的 MFC 堆栈 |
4.1 串联运行 MFC 产电性能分析 |
4.1.1 MFC 的输出电压 |
4.1.2 极化曲线及内阻 |
4.2 串联形式下餐厨废水处理效果分析 |
4.2.1 出水水质 |
4.2.2 餐厨废水中油类物质的物态转化 |
4.3 并联运行 MFC 产电性能分析 |
4.3.1 MFC 的输出电压 |
4.3.2 极化曲线及内阻 |
4.4 并联形式下餐厨废水处理效果分析 |
4.4.1 出水水质 |
4.4.2 餐厨废水中油类物质的物态转化 |
4.5 混联运行 MFC 产电性能分析 |
4.5.1 MFC 的输出电压 |
4.5.2 极化曲线及内阻 |
4.6 混联形式下餐厨废水处理效果分析 |
4.6.1 出水水质 |
4.6.2 餐厨废水中油类物质的物态转化 |
4.6.3 餐厨废水的物质平衡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基于LCA理论的白云石煅烧过程及炼镁新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命周期评价概念 |
1.2.1 LCA方法研究步骤 |
1.2.2 LCA方法发展概述 |
1.2.3 LCA方法应用前景 |
1.2.4 LCA方法存在问题 |
1.3 镁行业发展简介 |
1.4 镁矿资源 |
1.4.1 白云石 |
1.4.2 菱镁矿 |
1.4.3 光卤石 |
1.4.4 蛇纹石 |
1.4.5 液体矿 |
1.5 白云石的开发及利用 |
1.5.1 在化工行业的开发及利用 |
1.5.2 在冶金行业的开发及利用 |
1.5.3 在建材行业的开发及利用 |
1.5.4 在其他行业的开发及利用 |
1.6 白云石热分解原理 |
1.7 分解过程显微组织 |
1.8 金属镁的制备工艺 |
1.8.1 电解法炼镁 |
1.8.2 热还原法炼镁 |
1.9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9.1 选题背景 |
1.9.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CA理论在白云石炼镁及镁合金行业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LCA在白云石炼镁行业的应用 |
2.2.1 LCA分析方法的确定 |
2.2.2 开采过程能耗与环境分析 |
2.2.3 生产过程能耗与环境分析 |
2.2.4 使用过程能耗与环境分析 |
2.2.5 再生过程能耗与环境分析 |
2.3 热法炼镁工艺的LCA模型 |
2.4 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 |
2.4.1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
2.4.2 矿、厂区生态修复与重建 |
2.4.3 行业技术与规模状态影响 |
2.4.4 环境信息与决策系统 |
2.4.5 LCA观念与研究方向 |
2.5 小结 |
第三章 试样的制备工艺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案 |
3.2 试样制备及实验仪器 |
3.3 实验参数 |
3.3.1 煅烧温度 |
3.3.2 煅烧时间 |
3.4 热分解实验 |
3.4.1 差热实验 |
3.4.2 恒温煅烧实验 |
3.4.3 分解产物分析 |
3.5 实验设备 |
第四章 以白云石为原料热法炼镁的热分解机理 |
4.1 前言 |
4.2 成分及物相分析 |
4.2.1 成分分析 |
4.2.2 物相分析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差热实验 |
4.3.2 不同温度恒温煅烧实验 |
4.3.3 不同时间恒温煅烧实验 |
4.4 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方程 |
4.4.1 动力学基本原理 |
4.4.2 实验动力学分析 |
4.4.3 动力学方程参数确定 |
4.5 小结 |
第五章 热法炼镁煅烧产物的显微组织研究 |
5.1 前言 |
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5.3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分析 |
5.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LCA理论的白云石炼镁新工艺 |
6.1 前言 |
6.2 工艺装置 |
6.3 工艺方案与技术关键 |
6.3.1 工艺方案 |
6.3.2 技术关键 |
6.4 工艺步骤及流程 |
6.4.1 工艺步骤 |
6.4.2 工艺流程 |
6.5 工艺气氛 |
6.6 工艺特点 |
6.7 方法创新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项目及专利 |
致谢 |
(7)天水市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路线及主体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餐厨垃圾综述 |
1.2.1 餐厨垃圾定义 |
1.2.2 餐厨垃圾来源及产生量 |
1.2.3 餐厨垃圾成分特征 |
1.2.4 餐厨垃圾的资源特性 |
1.2.5 餐厨垃圾的污染物特性 |
1.2.6 国内外餐厨垃圾分类收集与集中处理进展 |
1.3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综述 |
1.3.1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分类 |
1.3.2 国外餐厨垃圾资源化、无害化产业政策及处理技术的发展 |
1.3.3 国内餐厨垃圾资源化、无害化产业政策及处理技术进展 |
1.4 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 |
1.4.1 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 |
1.4.2 设计对象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设计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设计目标 |
第二章 天水市餐厨垃圾产生量及成分特征 |
2.1 天水市概况 |
2.2 天水市餐厨垃圾产生量 |
2.2.1 天水市餐厨垃圾现状产生量 |
2.2.2 天水市餐厨垃圾预测产生量 |
2.2.3 天水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规模确定 |
2.3 天水市餐厨垃圾成分特征 |
第三章 天水市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路线选择 |
3.1 餐厨垃圾主要资源化技术路线及比较 |
3.1.1 饲料化 |
3.1.2 好氧堆肥 |
3.1.3 厌氧消化 |
3.1.4 技术路线比较 |
3.2 天水市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路线选择 |
3.2.1 选择原则 |
3.2.2 国内工程应用及工艺 |
3.2.3 天水市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路线选择 |
第四章 天水市餐厨垃圾处理厂主体工艺设计 |
4.1 设计依据 |
4.2 厌氧消化工艺类型选择 |
4.2.1 厌氧消化影响因素 |
4.2.2 厌氧消化工艺类型 |
4.2.3 厌氧消化工艺比较 |
4.2.4 天水市餐厨垃圾处理工艺选择 |
4.3 主体工艺组成及流程 |
4.3.1 主体工艺组成 |
4.3.2 主体工艺流程 |
4.4 称重系统 |
4.5 预处理系统 |
4.5.1 接收系统 |
4.5.2 分拣系统 |
4.5.3 制浆系统 |
4.5.4 除油系统 |
4.5.5 均质系统 |
4.5.6 集液池 |
4.5.7 稀释水池 |
4.5.8 出水池 |
4.6 厌氧消化系统 |
4.6.1 厌氧高温消化罐 |
4.6.2 消化后沼渣储池 |
4.6.3 离心脱水系统 |
4.7 沼气利用系统 |
4.7.1 概述 |
4.7.2 沼气利用方式 |
4.7.3 沼气利用方案 |
4.7.4 沼气利用要求 |
4.7.5 沼气处理工艺选择及设计 |
4.7.6 主要设备 |
4.8 沼渣利用系统 |
4.8.1 概述 |
4.8.2 沼渣利用方式 |
4.8.3 沼渣利用方案 |
4.8.4 沼渣利用工艺选择及设计 |
4.8.5 主要设备 |
4.9 臭气处理系统 |
4.9.1 概述 |
4.9.2 臭气处理技术选择 |
4.9.3 臭气处理方案 |
4.9.4 主要设备 |
4.10 污水处理系统 |
4.10.1 概述 |
4.10.2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设计 |
4.10.3 主要设备 |
4.11 物料平衡 |
第五章 总结 |
5.1 天水市餐厨垃圾产生量及成分特征 |
5.2 天水市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路线选择 |
5.3 天水市餐厨垃圾处理厂主体工艺设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畜禽养殖跨介质污染防治技术评估 ——以规模化养猪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环境影响 |
1.2.2 我国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调研 |
1.2.3 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
1.2.4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及应用综述 |
1.2.5 生命周期评价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
1.2.6 生命周期评价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跨介质污染及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跨介质污染 |
2.2 生命周期评价定义 |
2.3 生命周期评价的框架及实施步骤 |
2.3.1 确定评价目标和范围 |
2.3.2 清单分析 |
2.3.3 影响评价 |
2.3.4 结果解释 |
2.4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2.4.1 EDIP 2003 |
2.4.2 Eco-indicator 99 |
2.4.3 IMPACT 2002~+ |
2.4.4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体系对比 |
2.5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畜禽养殖跨介质污染防治生命周期体系研究 |
3.1 畜禽养殖的跨介质污染特征 |
3.1.1 畜禽养殖业的跨介质污染特征 |
3.1.2 污染物跨介质迁移途径分析 |
3.2 畜禽养殖跨介质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
3.2.1 国外畜禽污染防治与管理 |
3.2.2 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
3.3 畜禽养殖跨介质污染防治技术生命周期评价体系 |
3.3.1 目标和范围 |
3.3.2 清单分析 |
3.3.3 影响分析 |
3.3.4 结果解释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沼气工程跨介质污染防治生命周期评价案例分析 |
4.1 沼气工程工艺养殖基地概况 |
4.1.1 养殖基地地理环境概况 |
4.1.2 养殖基地工艺概况 |
4.2 生命周期评价目标及范围 |
4.2.1 评价目标 |
4.2.2 评价范围 |
4.3 跨介质污染清单分析 |
4.3.1 原料系统环节 |
4.3.2 养殖系统环节 |
4.3.3 废物处置系统环节 |
4.4 跨介质环境影响评估 |
4.4.1 特征化 |
4.4.2 归一化和加权 |
4.5 沼气工程模式跨介质污染分析 |
4.5.1 沼气工程模式跨介质污染特征 |
4.5.2 污染物排放水平 |
4.6 跨介质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4.6.1 废水治理措施分析 |
4.6.2 沼渣液综合利用 |
4.6.3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
4.6.4 其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发酵床跨介质污染防治生命周期评价案例研究 |
5.1 生物发酵床工艺养殖基地概况 |
5.1.1 养殖基地自然与环境概况 |
5.1.2 养殖基地现状研究 |
5.2 生命周期评价目标及范围 |
5.2.1 评价目标 |
5.2.2 评价范围 |
5.3 跨介质污染清单分析 |
5.3.1 原料系统环节 |
5.3.2 生物发酵床养殖系统环节 |
5.3.3 废弃物处置环节 |
5.4 跨介质环境影响评估 |
5.4.1 特征化 |
5.4.2 归一化和加权 |
5.5 生物发酵床养猪跨介质污染分析 |
5.5.1 生物发酵床模式跨介质污染特征 |
5.5.2 污染物排放水平 |
5.6 跨介质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5.6.1 废水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
5.6.2 废气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
5.6.3 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措施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沼气工程与发酵床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1 沼气工程效益评价与分析 |
6.1.1 环保投资效益分析 |
6.1.2 社会效益分析 |
6.1.3 经济效益分析 |
6.1.4 环境效益分析 |
6.2 生物发酵床效益评价与分析 |
6.2.1 环保投资效益分析 |
6.2.2 社会效益分析 |
6.2.3 经济效益分析 |
6.2.4 环境效益分析 |
6.3 跨介质污染防治技术性能比较分析 |
6.4 沼气工程与发酵床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pH影响食品废弃物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产酸及发酵液用于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课题来源 |
研究意义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我国食品废物和污泥的现状 |
1.1.1 我国食品废物的现状 |
1.1.2 我国污泥的现状 |
1.2 我国食品废物和污泥的资源化技术 |
1.2.1 食品废物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
1.2.2 污泥资源化技术 |
1.3 食品废物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产酸 |
1.3.1 厌氧发酵产酸的原理 |
1.3.2 联合发酵产酸的优点 |
1.4 pH影响厌氧发酵产酸的研究进展 |
1.5 利用酸化发酵液合成PHAs |
1.5.1 发酵液利用活性污泥混合菌合成PHAs的研究现状 |
1.5.2 活性污泥合成PHAs的影响因素 |
1.6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材料与装置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1.3 接种污泥和底物 |
2.2 测试方法 |
2.2.1 VFAs的测定 |
2.2.2 HB及HV的测定 |
2.2.3 甲烷的测定 |
2.2.4 蛋白质的测定 |
2.2.5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
2.2.6 氨氮浓度的测定 |
2.2.7 磷酸盐浓度的测定 |
2.3 计算方法 |
3 pH对食品废物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总酸产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发酵底物和接种污泥 |
3.2.2 产酸高效菌的驯化实验 |
3.2.3 不同pH条件下的批式发酵产酸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驯化过程中的发酵产酸情况 |
3.3.2 不同pH对总酸产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pH影响食品废物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的机理探讨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pH对单体酸比例分布的影响分析 |
4.3.2 pH对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和甲烷产生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活性污泥混合菌利用酸化发酵液合成聚羟基烷酸酯(PHAs)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方法 |
5.2.1 以发酵产VFAs和同样成分的纯酸进行PHAs合成的实验 |
5.2.2 不同加料模式下PHAs合成的批式实验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以发酵产VFAs和同样成分的纯酸对PHAs合成的影响 |
5.3.2 不同加料模式下PHAs合成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10)生物质发电环保性能及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能源利用现状 |
1.2 国内外生物质发电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生物质能资源及生物质能利用转化技术 |
2.1 生物质能资源概况 |
2.2 生物质能的特点及意义 |
2.3 生物质能的利用转化技术及现状 |
2.3.1 生物质燃烧技术 |
2.3.2 生物质气化技术 |
2.3.3 生物质液化技术 |
2.3.4 生物质固化技术 |
2.3.5 生物质热解技术 |
2.3.6 生物质发酵技术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质发电环保性能研究 |
3.1 生物质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3.1.1 生物质燃料的工业分析 |
3.1.2 生物质燃料的元素分析 |
3.2 生物质燃烧反应过程及生物质与煤的对比分析 |
3.2.1 生物质燃烧反应过程 |
3.2.2 生物质与煤的对比分析 |
3.3 生物质发电技术及综合比较 |
3.3.1 直接燃烧发电 |
3.3.2 混合燃烧发电 |
3.3.3 热解气化发电 |
3.4 生物质发电污染物控制技术分析 |
3.4.1 主要污染物生成机理分析 |
3.4.2 污染物控制技术方法 |
3.4.3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
3.5 生物质直燃发电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研究 |
3.5.1 生物质直燃发电污染物排放情况研究 |
3.5.2 生物质混燃发电 |
3.5.3 生物质气化发电 |
3.5.4 生物质燃烧与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对比研究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案例一 |
4.1.1 电厂基本情况 |
4.1.2 污染物的排放及防治措施 |
4.1.3 污染物监测评价标准和内容 |
4.2 案例二 |
4.3 其他案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发电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 |
5.1 成本问题 |
5.2 核心技术问题 |
5.3 环保问题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果与结论 |
6.2 本文特色 |
6.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有机物废弃物可制成汽车燃料(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超声波协助酸预处理对松木理化性质及热裂解特性的影响[D]. 李妍.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3]基于有机废弃物微循环的城市住区设计策略研究[D]. 阎如云.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4]外源添加物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影响研究[D]. 龚小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微生物燃料电池用于餐厨废水前处理的效能研究[D]. 潘晓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6]基于LCA理论的白云石煅烧过程及炼镁新工艺的研究[D]. 王冲. 吉林大学, 2013(04)
- [7]天水市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路线及主体工艺设计[D]. 王智博. 兰州大学, 2013(04)
- [8]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畜禽养殖跨介质污染防治技术评估 ——以规模化养猪场为例[D]. 程璜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9]pH影响食品废弃物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产酸及发酵液用于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酯的研究[D]. 孟慧娟. 浙江大学, 2012(07)
- [10]生物质发电环保性能及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D]. 杨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