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加前[1](2020)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增强初中生体育能力》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全方面素养较高的人才。在此背景下,在体育课堂上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体育能力就成为每一位体育教师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找到教学切入点,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体育锻炼,提升自身体育能力呢?本文就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着手,探索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期能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增强初中生的体育能力。
陈逸飞[2](2020)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推进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科建设,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战略内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着力培养具有优良品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体育院校应举办课外学科竞赛为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本文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个案研究,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分析,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对学科竞赛指标筛选拟提出科学的体育教育专业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依据,构建武汉体育学院自己的课外学科竞赛体系,结论如下:(1)武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体育教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大部分学生毕业时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健康教育、课余体育锻炼与训练、运动竞赛组织等方面的工作;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模块课程中实践课程占比较少,竞赛种类较为单一,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创作、技能素质拓展以及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不足,急需课外学科竞赛进行素质拓展与锻炼。(2)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依据分别是: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符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科学性的学科竞赛体系构建原则,构建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竞赛体系方法,科学合理的对各项学科竞赛体系指标筛选与分析。根据《大学生竞赛管理体系》拟提出初步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与体系指标,对专家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结合专家意见,整理分析构建原则与方法,对学科竞赛体系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正。(3)对武汉体育学院课外学科竞赛体系的构建,首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探讨;其次建立情景化教学平台,达到“以赛促教”目的;再次,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内教学与课外竞赛相结合,培养出符合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能型”与“创新型”人才。最后,将课外学科竞赛体系,应用到武汉体育学院学生中,提升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不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
蒋慧宇[3](2019)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及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深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树德育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合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宏观层面上讲核心素养培养落实为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且急需落实到各个具体的学科当中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养成的起步阶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运动技能、树立终身运动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系统的整合国内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关的基本理论,构建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义务教育阶段1-3年级学生问卷和义务教育阶段4-9年级学生问卷,以及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和培养问卷,完成问卷调查。以太原市为例完成调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完成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培养状况的调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期望能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培养提供思路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出了体育学科赋予学生的独特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在本研究中,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中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分为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两个大方面,同时体育意识又包括体育认知、体育态度和体育情感三个方面,体育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安全保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三个方面。2、通过对太原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意识、体育认知、体育态度、体育情感、体育能力、运动能力、安全保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发现绝大部分要素之间是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的,义务教育1-3年级学生在运动能力上男学生优于女学生,体育认知和日常安全能力维度上义务教育阶段1-3年级学生城区学生优于非城区学生;义务教育阶段4-9年级学生在体育运动情感和日常安全能力上男学生要优于女学生。3、通过采用教师问卷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认知和培养的调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学历的体育教师在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没有显着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区域上存在差异,城市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优于农村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
王曼[4](2019)在《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素养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其竞争的实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由于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体育逐渐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和有力代表,体育活动对于人们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全民健身条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的颁布,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自身体育素养成为广大民众的热烈追求。体育素养是指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产生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能力,体育个性和体育品德等方面要素的综合素质与修养[1]。高中学段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且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科学的体育教育和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必备条件。良好的体育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获得体育技能,形成体育活动意识和习惯,进而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对高中生体育素养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抓住高中阶段的黄金时期,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高中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水平,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素养进行调查研究,比较不同性别和年级的高中生体育素养的差异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对策,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素养整体偏低,具体表现为: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端正,但体育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学生运动常识掌握不足,掌握知识的内容较浅显;体质水平发展不平衡,虽基本可维持在该年龄段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及格水平,但未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体育意识欠佳,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体育参与较被动,课余锻炼时间、强度得不到保证,终身体育观尚未形成;学生体育能力不强,体育技能较不理想,在体育实践中缺乏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体育品德良好,多数学生都能在体育参与中做出正确的抉择,具有较强的契约精神,且大都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体育行为喜忧参半,少部分学生体育参与情况良好,多数同学缺乏正确体育运动习惯,且部分学生体育消费盲目,从众心理明显,使得体育行为具有随意性;体育个性突出,体育爱好呈多样性,胜负心理较强烈。2.西安市中心城区不同性别高中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行为,体育品德,体育个性和体质水平等维度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男生整体情况好于女生。男女生在体育知识,体育个性,体育能力及体育行为四个维度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在体育意识和体育品德上,男女生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比较得知,学生在体育知识(高一与高二)、体育意识(高一与高二)两个维度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三个年级学生均在体育能力,体育品德和体育个性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对三个年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两两对比中发现高二年级与高三年级存在显着性差异。3.通过对学生体育素养情况分析发现,影响高中生体育素养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四个方面。在社会层面上,社会体育文化环境不佳,社会大众体育观念较为落后,体育设施不能满足人们体育锻炼的需要,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学校层面上,学校对体育重视度不够,学校体育教育理念落后,部分体育工作落实不力,体育文化氛围不强烈;在家庭层面上,受家庭生活方式和家长体育观念影响,大多数家长教育观念较为片面,对孩子体育锻炼不重视,没有认识到体育实践对孩子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重要价值,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足;学生自身层面上,由于缺乏体育兴趣爱好和正确的体育认知,使得学生体育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体验运动的乐趣,从而更加不喜欢体育锻炼。4.针对学生体育素养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优化对策:应加大体育知识普及力度,提高体育知识水平;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兴趣,增强体育参与意识;改善体育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拓宽体育信息获取渠道,提高自身体育能力;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体育品德;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赵富学[5](2018)在《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课程改革特有规律的体现和内在驱动的结果,它的内涵在“双基、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是国家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点和起点,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心和焦点。本研究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素、结构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在阐释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课程化问题、解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理论架构和预期问题、厘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关系及其课程转化问题、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范式与案例等方面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根据体育学科教学现实预设研究任务,选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引介、分析和比较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推行的结构体系与经验特征;按照学科结构理论的原理和要求,界定符合我国体育学科特点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并探讨其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运用符号互动理论,从学生——课程——教师的角度,按照其对应的能力化——课程化——专业化的结构,探寻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进行落地化处理的方式,阐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机制和路径。本论文通过严密组建研究结构、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材料、合理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设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路径等程序,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以理论引介和逻辑思辨为主,针对性的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较少,研究结论多以经验总结或特征分析为主。2.学科结构理论可用于指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符号互动理论可用于引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策略。3.发达国家从不同视角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分级细化,普遍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视为体育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的培养,并提倡进行课程转化。重注从社会交际、教育、健康等不同视角观测与设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4.通过发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国际经验、总结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可以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形成的,贯穿于整个学段的,适应学生终身体育且能对学生身心产生持续影响的,面向学生成长全程的必备道德品质和关键运动素质与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4个组成要素。5.运用学科结构理论,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型研究与设计思路,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分为4个领域,并设15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6.能力化是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在“能力本位”的视域下,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延伸;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保障。7.课程化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联系“学生——能力化”、“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介质。通过情境生成、复合需要、规划研制、活动设计、反思评价5个环节,构建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化机制,可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化处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8.专业化是建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时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立德树人”育人方向的指引下,通过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建构、改进常态教学、开展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提高不同体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等方式,可以保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质量。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将会伴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而深入开展。在后续研究中,建议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和学生的体育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拓展与更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要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为基础,在研究的质与量等方面努力寻求突破;选取的研究素材要接地气,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更加有针对性。明确开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国际趋势接轨的必要环节。
陈瑛[6](2017)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状况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规定把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作为很重要的培养目标,那在现实教学中状况如何呢?为此,本文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在充实已有的基础上,也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结果:第一、绝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都知道“团结合作”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重要培养目标,且多数教师都能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很好地实施。第二、小学体育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有较大影响,多数认为接力、篮球、游戏等项目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效果比较好。第三、游戏法、比赛法、情境法、保护帮助法等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效果较好;同时采用按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效果好;而学生认为游戏法对他们合作精神培养效果最好。第四、评价学生团结合作的标准,体育教师普遍认为主要看学生合作态度与合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第五、多数体育教师没有把团结合作状况列为学生成绩的考评,这不利于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查大胜[7](2017)在《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院校的体育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黄金时期,而体育能力又是学生体育意识和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因此,除了上好体育课外,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所有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贾玲,王庆斌[8](2016)在《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而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高的同时,人们对健康就会更加重视。但是现代人们经常熬夜,作息时间混乱,不愿意花时间去锻炼身体,这种不健康的生活作息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同时对人们的生命也是一种威胁。所以,人们在物质条件提高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健康加以重视,更需要用运动来保持自身的健康,但是体育锻炼不能盲目地进行,要多多学习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它为指导科学地进行锻炼。
张帆[9](2016)在《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竞技体育试图通过自身“微调”来优化备受诟病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也逐渐遭遇瓶颈,尽管国家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归根结底诸如对金牌和物质利益的一元化强烈追求,使运动员主体地位日趋下降,尤其是淡化主体精神、人生价值等人文素质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未有根本改变。鉴于此,对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应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与未来趋势。本研究以理论与实证、量化与质化相结合,以“培养出来什么”、“什么影响培养”、“如何进行培养”三个核心关键词为指引,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分为三个研究。研究一运用模糊德尔菲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并采用决策试验与实验评估法、折衷排序法进行各指标的影响关系及达到理想绩效的优劣比较;研究二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5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约1000名后备人才作为研究样本,以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模型;研究三则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良性发展的教育路径。获致结论如下:1、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方面(1)指标体系结构上包含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111项观测点。4个一级指标为“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及“人文精神”等。其中以“人文精神”指标权重比率(30%,30%)为最高;“人文精神”指标中心度(8.59)与原因度(0.09)为最高;“人文知识”指标绩效排序(7.85)最佳与差距值(0.21)最小。(2)各一级指标及各次指标之间亦具有中度以上的相关性,但评定委员、竞技体校成员及兼具两者身份的人员对整体指标及“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一级指标的评价有显着性差异存在。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方面(1)“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且也会间接通过“人际因素”因素的中介作用,同时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2)“学校因素”、“人际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但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3)“学训因素”不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是通过“人际因素”的作用后,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4)“表现因素”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也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5)“家庭动力学理论”、“差别接触理论”与“需求-压力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至于“一般紧张理论”仅获得结果的部分支持。3、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1)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存在竞技理想模糊、人生价值取向扭曲、奥林匹克精神薄弱、运动协作精神不强、竞赛心理素质欠佳、道德人格不够高尚、自我调控能力较差、文明行为修养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匮乏等消极现象。(2)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青少年运动员夺标育人的助推器、人性回归的指南针、专业素质的耦合剂、体育发展的矫正器。(3)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把握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人文性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4)实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要树立“先成人再成才”、“先育人再夺标”竞技能力与人文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激活文化教学与专项训练、文化教师与专项教练之间的2种联动;要重塑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等3类体系;要处理好师资队伍、校本课程、校园环境、评价体系等4项建设。
薛钦[10](2014)在《浅谈高中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文中研究表明体育素质是指通过体育教育,使受教育者在身体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终身体育能力提高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终身体育"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民开始追求健康和形体美,体育设施的建设逐步增加、改善。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在我国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等一些大型的运动会,促进了我国体育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发展了我国的体育,并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产生了新的变化,学校体育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要求更加明显。
二、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增强初中生体育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的重要性 |
二、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增强措施 |
(一)丰富体育知识,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
(二)注重有的放矢,培养学生体育行为 |
(三)创新课堂教法,培养自主锻炼能力 |
(四)明确教学目标,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
(五)构建开放课堂,培养体育创新能力 |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需要 |
1.1.2 师范类体育院校对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
1.1.3 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学科竞赛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学科竞赛体系的概念界定 |
2.1.3 课内外一体化的概念界定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外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
2.2.2 国外体育专业课外学科竞赛研究 |
2.2.3 国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模式研究 |
2.3 国内现状综述 |
2.3.1 国内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学科竞赛体系研究现状 |
2.3.3 国内课内外一体化研究现状 |
2.4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
4.1.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4.1.2 体育教育专业模块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体系分析 |
4.1.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不足之处 |
4.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理论依据 |
4.2.1 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方法 |
4.2.3 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指标筛选 |
4.3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科竞赛指标体系分析 |
4.3.1 一级指标 |
4.3.2 二级指标 |
4.3.3 三级指标 |
4.4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 |
4.4.1 “以赛促教”,建立情境化教学平台 |
4.4.2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
4.4.3 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与实施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及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1.1 核心素养的概念研究 |
2.1.2 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研究 |
2.1.3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
2.1.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研究 |
2.1.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述研究 |
2.1.6 小结 |
2.2 概念界定 |
2.2.1 核心素养 |
2.2.2 学科核心素养 |
2.2.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层次分析法 |
3.2.3 特尔非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统计分析法 |
4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选取的原则 |
4.3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筛选 |
4.3.1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前期筛查 |
4.3.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初步确立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5.2 太原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 |
5.2.1 1 -3 年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 |
5.2.2 义务教育4-9 年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情况 |
5.2.3 义务教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与原因分析 |
5.3 太原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认知与培养境况 |
5.3.1 教师问卷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5.3.2 性别差异性分析 |
5.3.3 学校归属地差异性分析 |
5.3.4 教龄差异性分析 |
5.3.5 学历差异性分析 |
5.3.6 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认知、培养现状与原因分析 |
6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结论与培养策略 |
6.1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结论 |
6.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素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的基本情况 |
3.2 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素养的现状 |
3.2.1 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知识分析 |
3.2.2 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质水平分析 |
3.2.3 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意识分析 |
3.2.4 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能力分析 |
3.2.5 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品德分析 |
3.2.6 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分析 |
3.2.7 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个性分析 |
3.3 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素养差异性分析 |
3.3.1 不同性别学生体育素养的差异性分析 |
3.3.2 不同年级学生体育素养的差异性分析 |
3.4 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社会因素 |
3.4.2 学校因素 |
3.4.3 家庭因素 |
3.4.4 学生因素 |
3.5 提高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素养的发展策略 |
3.5.1 加大体育知识普及力度,提高体育知识水平 |
3.5.2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
3.5.3 激发运动兴趣,增强体育参与意识 |
3.5.4 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体育能力 |
3.5.5 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体育品德 |
3.5.6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改善体育行为 |
3.5.7 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高中生体育素养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情况 |
(5)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聚焦与研究构想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的缘由 |
1 国内外研究背景 |
2 问题的提出 |
3 研究意义 |
第2节 概念厘定与辨析 |
1 核心概念厘定 |
2 相关概念辨析 |
第3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
1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
2 国内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
第4节 研究框架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5 研究中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第1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学科结构理论 |
2 符号互动理论 |
第2节 研究的实践基础 |
第3节 理论应用预设与实践路径设计 |
本章小节 |
第二部分 经验引介与体系构建 |
第3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第1节 美国与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1 美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2 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3 经验与启示 |
第2节 英国与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1 英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2 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3 经验与启示 |
第3节 日本与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1 日本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2 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3 经验与启示 |
第4节 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及推行的比较分析 |
1 道德品格与社会性维度的比较 |
2 体育观念与态度维度的比较 |
3 运动技术与技能维度的比较 |
4 运动习惯与行为维度的比较 |
本章小节 |
第4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与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
第1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 |
1 界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依据 |
1.1 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发掘 |
1.2 从国际经验比较中推衍 |
1.3 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中总结 |
1.4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中归纳 |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2.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关涉到的3个基本概念 |
2.2 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应该把握的内在特征 |
第2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思路 |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程序 |
2.1 人员选定 |
2.2 访谈与调研流程 |
2.3 对调研与访谈结果进行文本整理及制定编码方案 |
2.4 编码方案中各级指标被提及的人数百分比 |
2.5 被访人员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所持观点的特征 |
3 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选取的其他建议 |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确定 |
4.1 体育品德与修养 |
4.2 运动兴趣与能力 |
4.3 健康行为与习惯 |
4.4 运动品质与意志 |
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 |
第3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的构建 |
1 协调专家意见 |
2 评价客观指标 |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权重体系构建 |
第4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践探索 |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施信度 |
2 独立测评者信度检验 |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中的构念效度 |
4 案例分析: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 |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策略探讨与实践设计 |
第5章 能力化: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 |
第1节 能力化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系 |
1 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坚实基础 |
2 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根本指向 |
3 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广度延伸 |
4 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稳定保障 |
第2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引领方式 |
1 校本研制: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竭动力 |
2 信息构建: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永续助力 |
3 有效教学: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息活力 |
4 分层测评: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恒久展力 |
第3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培育策略 |
1 遵循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展示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力 |
2 优化课程改革层级次序,提升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运行力 |
3 修复课程改革薄弱区域,完善体育学科教学整体的组织力 |
4 凸显课程改革中心环节,彰显体育学科教学过程的生命力 |
第4节 课程改革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评价构想 |
1 研究与借鉴国际已有经验,掌握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研究能力 |
2 改造与升级国内现有成果,优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设计能力 |
3 解构与重组研究固有模式,强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推衍能力 |
4 整合与改进成熟测评技术,提升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应用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课程化: 完善与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 |
第1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现状分析 |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密切结合 |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在学校体育课程结构之中 |
3 体育课程标准透视出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相互影响 |
第2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机制设计 |
1 情境生成 |
2 复合需要 |
3 规划研制 |
4 活动设计 |
5 反思评价 |
第3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制程序 |
1 体育教师个人研制环节 |
2 成员集体研制环节 |
3 改进与修正研制环节 |
4 针对性的有效研制环节 |
第4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修规划 |
1 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性建立相应的体育课程研修组织 |
1.1 遵循结构变量与情景变量的要求 |
1.2 强化学科意识与重视学科化分工 |
1.3 控制研修规模与优化研修程序 |
2 选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课程研修主题 |
2.1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注重发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功能 |
2.2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确保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程序的有效性 |
2.3 研修主题的选择需要多角度的考虑各类方法的应用 |
3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选择课程化研修程序的运行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专业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
第1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基本假设 |
1 具备专业精神 |
2 开展专业交流 |
3 进行专家引领、团队协作与同伴互助 |
4 借鉴与使用国内外已有经验和模式 |
第2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构成要素 |
1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
2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行为 |
3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反思行为 |
4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行动循环 |
5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图式 |
第3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机制与实体机制 |
1 概念机制 |
2 实体机制 |
第4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实践策略 |
1 建立教学共同体,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合作研修 |
2 增强专业敏锐性,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教学反思 |
3 划分教学层次,强化体育教师专业意识与行为 |
4 使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结构 |
5 开展职后培训,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实践外化水平 |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节 研究结论 |
第2节 研究不足及建议 |
1 研究不足 |
2 研究建议 |
第3节 研究展望 |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研究附件与后记致谢 |
附录A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意见征求表 |
附录B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1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
附件C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2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
附录D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指标相对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E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F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课堂观察日志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状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选题意义 |
1.1 了解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状况 |
1.2 进一步探讨体育教学中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
1.3 进一步充实小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相关研究 |
1.4 贯彻执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提出的要求 |
1.5 加强对小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有助于未来和谐社会的发展 |
2.文献综述 |
2.1 关于团结合作精神概念的研究综述 |
2.1.1 关于“合作”的概念的研究 |
2.1.2 关于“合作精神”的概念的研究 |
2.2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的研究综述 |
2.2.1 体育课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有效性的研究 |
2.2.2 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研究 |
2.2.3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研究 |
2.2.4 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研究 |
2.3 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现状研究综述 |
3.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实地观察法 |
3.2.5 数据统计法 |
4.研究结果及分析讨论 |
4.1 教学目标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的影响分析 |
4.1.1 教师对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认知 |
4.1.2 体育教学中教师制定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目标状况 |
4.1.3 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与教师的反馈 |
4.2 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的状况与分析 |
4.2.1 辅助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合作精神形成的影响 |
4.2.2 重复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合作精神形成的影响 |
4.2.3 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主要教学内容及达成效果 |
4.3 教学方法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的状况与分析 |
4.3.1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分析 |
4.3.2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分析 |
4.3.3 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分析 |
4.3.4 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分析 |
4.4 教学组织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的状况与分析 |
4.4.1 分组教学对激发学生合作愿望的影响 |
4.4.2 辅导性教学对加强学生合作动力的影响 |
4.4.3 教师采取的组织形式所达到的效果 |
4.5 教学效果评价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的状况与分析 |
4.5.1 教师评价学生合作精神的标准 |
4.5.2 教师评价学生合作精神的手段 |
4.5.3 教师将合作精神列入最终成绩的考核指标的情况 |
4.6 团结合作精神教学案例分析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体育课学生们团结合作精神培养调查表(教师卷) |
附录二 :小学体育课学生们团结合作精神培养调查表(学生卷) |
附录三 :访谈纲要 |
致谢 |
(7)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能力的概念及内容 |
2 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分析 |
2.1 运动能力的培养 |
2.2 身体锻炼能力的培养 |
2.2.1 在体育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
2.2.2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 |
2.3 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2.4 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
2.5 接受和处理意外事件能力的培养 |
2.6 保健能力的培养 |
(8)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体育能力的认知 |
1.1 什么是体育能力 |
1.2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体育能力 |
1.3 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 |
2 实现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路径 |
2.1 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 |
2.2 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 |
2.3 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教育 |
3 结语 |
(9)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文素质相关研究 |
1.2.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
1.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 |
1.3 研究应用价值 |
1.3.1 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
1.3.2 为培养主体学校提供借鉴素材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文素质 |
2.1.2 人文素质教育 |
2.1.3 指标体系 |
2.1.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
2.1.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方法论 |
2.2.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影响因素的理论观点 |
2.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理论观点 |
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思路 |
3.1.1 掣肘的根源 |
3.1.2 转轨的捩点 |
3.1.3 困境的消弭 |
3.2 技术路线 |
3.2.1 准备阶段 |
3.2.2 执行阶段 |
3.2.3 完成阶段 |
4 研究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 |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内容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架构 |
4.3.1 建构指标体系 |
4.3.2 指标体系调查 |
4.4 研究工具 |
4.4.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初步建构 |
4.4.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初稿审查与修改 |
4.4.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实施程序 |
4.5 资料处理 |
4.5.1 数据处理 |
4.5.2 数据分析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专家意见整合分析 |
4.6.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权重分配分析 |
4.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影响关系分析 |
4.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绩效排序分析 |
4.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调查分析 |
4.7 讨论 |
4.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结果 |
4.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相对权重关系结果 |
4.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指标绩效及影响关系 |
4.7.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 |
5 研究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 |
5.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5.1.1 研究目标 |
5.1.2 研究内容 |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架构 |
5.3.1 自变量 |
5.3.2 中介变量 |
5.3.3 因变量 |
5.4 研究假设 |
5.5 研究工具 |
5.5.1 研究工具撰拟说明 |
5.5.2 研究工具内容说明 |
5.5.3 研究工具检验 |
5.6 资料处理 |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2 卡方检验 |
5.6.3 t检验 |
5.6.4 单因子方差分析 |
5.6.5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6.6 信度分析 |
5.6.7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
5.7 结果与分析 |
5.7.1 研究样本暨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
5.7.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5.8 讨论 |
5.8.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 |
5.8.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 |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
6 研究三: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 |
6.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6.1.1 研究目标 |
6.1.2 研究内容 |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方法 |
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把握的关系 |
6.3.1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 |
6.3.2 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 |
6.3.3 人文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 |
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做出的选择 |
6.4.1 从根本上转变竞技运动功利主义的偏颇价值观 |
6.4.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呼唤人文素质的教育 |
6.4.3 建构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路径 |
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1234”教育路径 |
6.5.1 一个理念 |
6.5.2 二种联动 |
6.5.3 三类体系 |
6.5.4 四项建设 |
7 综合讨论 |
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价值判断 |
7.1.1 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人文知识) |
7.1.2 掌握为人的基本道理(人文思想) |
7.1.3 学会必要的处事能力(人文方法) |
7.1.4 形成稳定的体育精神(人文精神) |
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的理性认识 |
7.2.1 人文素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2 人文素质发展偏差的主要成因 |
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现实选择 |
7.3.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夺标育人的助推器 |
7.3.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性回归的指南针 |
7.3.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专业素质的耦合剂 |
7.3.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体育发展的矫正器 |
7.4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4.1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方面 |
7.4.2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方面 |
7.4.3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 |
8 研究结论 |
8.1 本研究指标体系可概括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指标要素 |
8.2本研究影响模型可勘查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影响机制 |
8.3 本研究教育路径可提供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教育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浅谈高中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一、更新未来高中学校体育的观念 |
二、提高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状况 |
三、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 |
四、兴利除弊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 |
(一) 发扬高中学校体育教学有利因素 |
(二) 避免高中学校体育教学不利因素 |
四、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增强初中生体育能力[J]. 李加前. 考试周刊, 2020(52)
-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D]. 陈逸飞.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3]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及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D]. 蒋慧宇.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西安市中心城区高中生体育素养调查研究[D]. 王曼.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D]. 赵富学.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6]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状况的调查研究[D]. 陈瑛. 苏州大学, 2017(05)
- [7]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 查大胜. 知音励志, 2017(04)
- [8]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J]. 贾玲,王庆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16(28)
- [9]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浅谈高中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J]. 薛钦. 学周刊, 2014(13)
标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核心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