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喂水平和草料比对牛羊颗粒消化率的影响

不同饲喂水平和草料比对牛羊颗粒消化率的影响

一、绵羊和牛不同饲养水平和草料比对颗粒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妮[1](2021)在《枸杞渣不同加工方式对育肥滩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王金东[2](2021)在《不同环境温度及日粮能量水平对苏尼特羊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池越[3](2021)在《日粮蛋白水平对肉驴生长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沈亚军[4](2021)在《妊娠后期日粮蛋白水平对母驴营养物质消化、血液生化指标和驴驹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陈丽尧[5](2021)在《不同RFI滩羊生长性能、粪便菌群和粪便差异代谢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硕[6](2021)在《哺乳期荷斯坦犊牛反刍行为发展及其受日粮纤维来源和粒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固体饲料的摄入,犊牛反刍行为逐渐建立,其产生和发展是评价犊牛瘤胃发育程度和饲料液-固过渡好坏的重要指标,其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3个试验探究了荷斯坦犊牛反刍行为建立、不同日粮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分析反刍行为与瘤胃功能的相关性,以期为探究反刍行为的发生机制和犊牛最佳培育模式提供参考。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试验一:探究了现代饲养模式下犊牛从出生到的d 30的反刍行为发展过程。选取56头初生的健康荷斯坦犊牛,单独饲养在装有红外摄像机的犊牛岛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犊牛在平均6.4日龄时就有觅食干草的倾向,首次反刍日龄的分布范围较广,其中d 15-20出现首次反刍的牛数占总数的50%。犊牛首次反刍日龄与开始吃垫草的日龄、第一次反刍前总开食料采食量成正相关(r=0.55/0.37,P<0.05)。同时,首次反刍日龄越早与1月龄犊牛的非营养性口腔行为持续时间越短、反刍和吃垫草持续时间越长、采食量越大有相关性。因此,犊牛首次反刍与其后期生产和健康相关,且粗饲料可能是改变犊牛首次反刍日龄的主要原因。试验二:旨在研究不同纤维来源(燕麦草、大豆皮)和不同粒度(peNDF>8mm=37.95、0)的全混合日粮(TMR)对荷斯坦犊牛反刍行为、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各试验组TMR分别为15%燕麦草粉+85%粉状精料(SO组)、15%燕麦长草+85%粉状精料(LO组)和11%大豆皮粉+89%粉状精料(SS组)。选取日龄(4.2±2.3 d)和体重(39.2±3.6 kg)相近的犊牛45头(公:母=3:2),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9公6母),单栏饲养,试验期7-63日龄。本研究发现不同纤维粒度与来源的TMR不影响犊牛的生长性能;与SO日粮相比,SS日粮会影响反刍行为发展而LO日粮会加快反刍功能发展。试验三:在试验二的基础上探究了对犊牛瘤胃发酵、组织形态结构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SO组,LO和SS均会影响瘤胃发育,且LO会影响瘤胃发酵功能。同时发现,粗饲料和日龄的交互作用驱动哺乳期犊牛瘤胃微生物的动态变化。SO会增加犊牛瘤胃中产酸菌的定植,LO会通过反刍行为增加纤维分解菌的定植,而SS可加快哺乳早期瘤胃微生物丰度。同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发现Allisonella可能是驱动反刍行为的重要菌属。综上,犊牛首次反刍日龄主要发生在d 15-20,且在本试验条件下犊牛首次反刍越早对其后期越有益。同时,不同纤维来源和粒度的TMR不影响哺乳期犊牛的生长性能,大豆皮替代燕麦草可提高哺乳早期犊牛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改善饲料转化比,但会影响反刍行为和瘤胃发育。而长干草饲料与短干草相比可加快反刍行为的发育使纤维分解菌在瘤胃中快速定植,但是会影响犊牛瘤胃发酵功能和瘤胃发育。因此,在生产中,建议哺乳期犊牛开食料中添加适当长度干草并用大豆皮部分替代粗饲料。

於江坤[7](2021)在《宏基因组学解析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性及外源添加剂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的研究》文中提出反刍动物生产在食品安全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瘤胃微生物发酵能将人类不可食用的低品质植物木质纤维成分转化为高品质蛋白质食品肉和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古菌、真菌和原虫等,是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基础,因此,调控瘤胃微生物组成,进而改善瘤胃功能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的有效途径。解析复杂瘤胃微生物组成与其功能之间的联系,可为调控瘤胃功能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和目标。本研究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比较不同类型日粮和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之间的差异,并鉴定出与改善瘤胃发酵的差异微生物功能高度相关的主要微生物物种。通过百里香酚调节瘤胃微生物组成的体外发酵试验,进一步验证瘤胃微生物组成变化与瘤胃发酵功能之间的联系。主要试验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Kraken2方法的建立及在瘤胃微生物物种分析中的应用验证宏基因组学瘤胃微生物物种分析缺乏专用的数据库及方法,因此,本试验首先以NCBI(RefSeq)中细菌和古菌全基因组序列,以及最新的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序列为基础,建立了专用于瘤胃细菌和古菌物种分析的Kraken2数据库。利用新建立的Kraken2数据库及方法对已发表的宏转录组学数据进行了微生物物种分析,所选宏转录组学数据组中,试验动物为低饲料利用率(low feed efficiency,LFE)和高饲料利用率(high feed efficiency,HFE)的安格斯肉牛各6头。比较分析了新建立的Kraken2方法与原Kraken方法在物种分析上的差异。其主要结果如下:(1)Kraken2方法能注释出序列的比例为72.79%±11.01%,远高于Kraken中31.50%±6.74%。表明新建立的Kraken2方法相比原有的Kraken方法能解析更多的序列信息。(2)Kraken2与Kraken细菌组成差异较小,细菌门水平和属水平上优势菌种较为相似。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和嗜线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只在Kraken方法中鉴定到,并且嗜线虫致病杆菌属相对丰度在HFE组中显着低于LFE组(FDR<0.15)。细菌Christensenella属(1.08%)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0.27%)只在Kraken2中鉴定到,并且HFE组中粪杆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LFE组(FDR<0.15)。(3)在古菌物种组成上,Kraken2与Kraken在各物种水平优势微生物均差异较大。Candidatus Methanomethylophilus(16.02%)只在Kraken方法中鉴定出,而Kraken2则比Kraken多鉴定出多个古菌属,包括热球菌属(Thermococcus)、甲烷球形菌属(Me thanosphaera)等。(4)Kraken或Kraken2方法中,β多样性显示,不同饲料利用率的动物瘤胃细菌或古菌群落结构均差异不显着(P>0.05)。Kraken2方法中不同饲料利用率组古菌群落结构有一定差异趋势(P=0.092)。小结:本试验中新建立的Kraken2数据库及方法,较之前的Kraken方法在古菌物种分析上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因此,Kraken2方法更适用于后续宏基因组学物种分析。第二部分宏基因组学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物种和功能解析本试验采用北美野牛与安格斯肉牛各16头,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头动物,分别饲喂背景日粮和高谷物日粮,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解析不同动物种类和日粮类型对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分类(SEED subsystems)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组成的影响。通过不同数据库中相同的序列ID将差异功能(包括差异CAZymes)与瘤胃细菌和古菌进行对应,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获得与差异微生物功能高度相关的细菌和古菌种类。其主要结果如下:(1)除14个共有的的细菌门,细菌软壁菌门(Tenericutes,0.58%)仅在安格斯肉牛中出现。除纤维菌门(Fibrobacteres)在安格斯肉牛HG组相对丰度差异显着低于BCK组(FDR<0.05)外,其他细菌门相对丰度均无显着差异(FDR>0.05)。在两种动物中,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和八叠球菌属(Sarcina)均分别在HG日粮组和BCK日粮组中相对丰度更高。此外,日粮类型还显着影响安格斯肉牛中包括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另枝菌属(Alistipes)等细菌属相对丰度(FDR<0.05)。同饲喂BCK日粮,两种动物瘤胃细菌差异较小,而同饲喂HG日粮,安格斯肉牛奥尔森菌属、脱硫弧菌属、巨型球菌属等细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北美野牛(FDR<0.05)。(2)古菌属水平上,除Candidatus Methanomethylophilus(0.17%)仅在北美野牛瘤胃中鉴定到,其他主要古菌属(相对丰度≥0.5%)在不同类型日粮或动物中差异均不显着。种水平上,日粮类型仅影响安格斯肉牛瘤胃methanogenic archaeon ISO4-H5 和 uncultured euryarchaeote 的相对丰度(FDR<0.05)。同饲喂BCK日粮,北美野牛瘤胃米氏甲烷短杆菌(Methanobrevibacter millerae)、Methanomassiliicoccaceae archaeon DOK和Candidatus Methanomethylophilus alvus相对丰度均显着高于安格斯肉牛(FDR<0.05),而安格斯肉牛瘤胃中uncultured euryarchaeote相对丰度在BCK或HG日粮条件下均显着高于北美野牛(FDR<0.05)。(3)日粮类型对北美野牛瘤胃微生物SEED subsystems功能影响远小于安格斯肉牛。在北美野牛中,属于level1碳水化合物,辅因子、维生素、辅基和色素和蛋白质代谢中少数level3功能分类等BCK日粮组丰度更高,而属于蛋白质代谢,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少数level3级别功能在HG日粮组丰度更高。不同于北美野牛,安格斯肉牛主要在HG日粮组有大量level3功能分类丰度显着高于BCK日粮组,这些功能分类主要属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辅因子、维生素、辅基和色素等level1功能。同饲喂BCK或HG日粮,北美野牛均有更多的level3功能分类丰度显着高于安格斯肉牛。同饲喂BCK日粮,北美野牛瘤胃微生物功能中丰度显着高于安格斯肉牛的level3功能分类主要是属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以及辅因子、维生素、辅基和色素等,而安格斯肉牛主要是脂肪酸生物合成等功能丰度高于北美野牛。同饲喂HG日粮,在北美野牛中丰度更高的level3功能分类主要属于level1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脂质和甾体,以及辅因子、维生素、辅基和色素等相关功能,而安格斯肉牛中更丰富的功能主要是蛋白质代谢等功能。(4)日粮类型对北美野牛瘤胃微生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基因组成影响小于安格斯肉牛,主要体现在安格斯肉牛不同日粮组差异CAZymes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数目大于北美野牛。两种动物中参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的的糖苷水解酶(GHs)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s)均在BCK日粮组更丰富,而参与寡糖降解的CBMs和糖苷水解酶及碳水化合物生成的糖基转移酶(GTs)等均在HG日粮组更丰富。同饲喂BCK日粮,参与半纤维素降解的GH113、CBM61等在北美野牛瘤胃中更丰富,而在安格斯肉牛中更丰富的主要是参与寡糖降解的CBM26、GH24、GH73等。同饲喂HG日粮,北美野牛瘤胃中仍有少数如GH8、GH9等纤维素酶或半纤维素酶,以及少数如CBM6、CBM9等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丰度高于安格斯肉牛,而参与寡糖降解的GH65、GH68和CBM34等在安格斯肉牛丰度更高。(5)本试验对部分微生物进行了一定的功能划分。细菌氨基酸球菌属(Acdaminococcus)、小类杆菌属(Dialister)与甲烷产生相关功能成显着正相关(ρ>0.7,且校正后P<0.001),而细菌短螺旋体属(Brachyspira)、奥尔森菌属(Olsenella)和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与甲烷产生相关功能成显着负相关(p<-0.7,且校正后P<0.001)。细菌另枝菌属(Alistipes)与B族维生素生物合成相对丰度成正相关,细菌Lachnoclostridium属、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与氨基酸生物合成相对丰度成正相关。此外,普雷沃氏菌与蛋白质降解相对丰度成正相关。(6)氨基酸球菌属、布劳特氏菌属、Lachnoclostridium属、Roseburia属与参与纤维素或半纤维素降解的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如CBM1、CBM6、CBM10等)成显着负相关。细菌布劳特氏菌属、Aminipila属与GH45、GH5等纤维素或半纤维素酶成显着负相关。此外,细菌布劳特氏菌属、Anaerostipes属、Lachnoclostridium属、Roseburia属与GH1、GH4等寡糖降解糖苷水解酶成正相关。细菌另枝菌属、布劳特氏菌属、Lachnoclostridium属、Anaerostipes属、Roseburia属与碳水化合物酯酶成正相关。小结:日粮类型对北美野牛瘤胃微生物物种组成和功能特性影响较小,而对安格斯肉牛影响较大。同种日粮北美野牛与安格斯肉牛中瘤胃微生物物种组成和功能特性也有一定差异。结合不同日粮中北美野牛与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在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差异,北美野牛对粗料日粮的利用中较安格斯肉牛更高效,而北美野牛与安格斯肉牛在高精料日粮中利用模式不同。部分瘤胃微生物物种与影响瘤胃发酵的微生物功能高度相关,调控瘤胃内这些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可有助于改善瘤胃发酵功能。第三部分体外发酵添加百里香酚影响瘤胃发酵功能的研究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发现细菌布劳特氏菌属、Lachnoclostridium属、Anaerostipes属等细菌与改善瘤胃发酵的微生物功能高度相关。百里香酚是具有抗微生物特性的植物精油的生物活性成分,其可能影响瘤胃微生物组成,并改善瘤胃发酵功能,因此,本试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通过外源添加不同浓度(0、100 mg/L、200 mg/L、400 mg/L)百里香酚添加,探究百里香酚添加对瘤胃细菌、古菌和原虫组成,以及胃发酵功能的影响,通过建立瘤胃内各微生物组分变化与发酵产物产量之间的联系,获得与瘤胃发酵功能高度相关的微生物种类。其主要结果如下:(1)中浓度(200 mg/L)或高浓度(400 mg/L)百里香酚添加能显着降低瘤胃甲烷产量(P<0.05)。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会抑制瘤胃发酵,显着降低(P<0.05)瘤胃发酵总产气量(Total gas production,TGP)和 IVDMD、IVOMD,以及显着提高乙酸/丙酸比值(P<0.05)。中浓度或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显着降低瘤胃异丁酸和戊酸产量(P<0.05)。(2)百里香酚添加显着影响瘤胃细菌组成,门水平上,中浓度或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显着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P<0.05),而同时显着升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P<0.05)。属水平上,中浓度或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均显着降低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和Veillonellaceae UCG-001属相对丰度(P<0.05)相对丰度,而显着提高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等细菌属的相对丰度。(3)百里香酚对瘤胃古菌的影响远小于细菌。种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或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显着降低了 unclassifiedfMethanomassiliicoccaceae的相对丰度(P<0.05),高浓度百里香酚添加显着提高了unclassified cMethanomicrobia 相对丰度(P<0.05)。(4)百里香酚的瘤胃原虫组分的影响较瘤胃古菌更小。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百里香酚添加对瘤胃原虫科水平上或属水平均无显着影响。(5)瘤胃细菌、古菌和原虫微生物相对丰度与瘤胃发酵产物参数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乳杆菌属、假丁酸弧菌属、链球菌属、Ruminococcaceae V9D2013 group 属、Ruminococcaceae UCG-002 属、琥珀酸弧菌属、unclassifiedfPrevotellaceae属和脱硫弧菌属,以及瘤胃原虫等毛虫属与甲烷产生和VFA产量等功能具有显着相关性(p>0.70或<-0.70,且FDR<0.005)。小结:200 mg/L百里香酚添加对瘤胃微生物仅影响少数瘤胃微生物组成,可一定程度促进瘤胃发酵,400 mg/L百里香酚添加可影响多数瘤胃微生物的丰度组成,并抑制瘤胃发酵。本试验主要发现部分微生物类型可通过降低瘤胃甲烷产量和提高瘤胃VFA产量,进而改善瘤胃发酵功能。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新建立的瘤胃微生物物种分析数据库及Kraken2方法,不仅从算法优化上大大提高了物种分析效率,同时从数据库改进上提高了物种分析准确度,是更为可靠和高效的宏基因组学物种分析方法。2.日粮类型对北美野牛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较小,而对安格斯肉牛影响较大。同种日粮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性也存在一定差异。结合瘤胃微生物物种和功能特性在不同日粮和动物种类中的差异,相较安格斯肉牛,北美野牛对粗料日粮有更高利用率,且两种动物对高精料日粮有不同利用模式。3.外源添加200 mg/L百里香酚能显着降低瘤胃甲烷产量,对瘤胃细菌、古菌和原虫无明显不利影响,且能维持瘤胃正常发酵功能,而高浓度如400 mg/L百里香酚添加则对多数瘤胃微生物及瘤胃发酵有明显抑制作用。4.瘤胃部分微生物物种对瘤胃发酵功能影响较大,适当调控这些瘤胃微生物的丰度,可有助于改善瘤胃发酵功能。

张振宇[8](2021)在《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对牦牛生产性能及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牦牛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散栏饲养和栓系饲养方式下分别饲喂三种能量水平日粮对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269.75±35.46)kg的成年健康公牦牛60头,随机分为6组。在散栏饲养和栓系饲养两种饲养方式下饲喂低、中、高3种日粮能量水平(NEmf为5.51、6.22、6.94 MJ/kg)的全混合日粮(TMR)。试验共计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每月进行体重及生长性能的测定,并对屠宰性状、肉品质、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细菌多样性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随着能量水平的升高,散栏各组的试验末重均显着高于栓系低、中组;栓系组平均日增重显着提高(P<0.05)。散栏中能组的平均日增重在散栏组中最高,显着高于栓系低、中水平组(P<0.05)。栓系组料重比显着减少,散栏组料重比则呈现先升后减的趋势(P<0.05)。本试验中各组牦牛的月增重均先升高后降低,第1个月的月增重从高到低依次为:栓系高能量组>散栏中能量组>散栏高能量组>散栏低能量组>栓系中能量组>栓系低能量组,第2个月的月增重从高到低依次为:散栏中能量组>散栏高能量组>栓系高能量组>栓系中能量组>散栏低能量组>栓系低能量组,第3个月的月增重从高到低依次为:散栏中能量组>散栏高能量组>栓系高能量组>散栏低能量组>栓系中能量组>栓系低能量组。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的浓度随着能量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05)。低能量水平组尿素的浓度最高,中能量水平组的尿素浓度最低,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2.不同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宰前活重值在栓系组显着增加,宰前活重在散栏组中先增后减(P<0.05)。屠宰率和胴体重在栓系组中显着增加,散栏组牦牛的胴体重先增加后降低(P<0.05)。眼肌面积显着增加(P<0.05)。肉色L*值随着能量水平的升高显着增加,失水率和蒸煮损失的值则显着减小(P<0.05)。3.不同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和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乙酸的浓度、乙丙比伴随着日粮能量水平显着降低(P<0.05),栓系和散栏中能组的NH3-N的浓度最低(P<0.05),栓系组丙酸的浓度显着增加,散栏组丙酸的浓度先增加后降低(P<0.05)。栓系和散栏各组的优势菌门都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栓系组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伴随能量水平的增加显着升高(P<0.05);散栏组中,中能组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显着高于高能组(P<0.05)。在属水平上,牦牛的瘤胃菌群主要是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和理研菌科RC_9(Rikenellaceae_RC9)菌属。栓系组普氏菌属的相对丰度伴随着能量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散栏组差异不显着。

廖智[9](2021)在《永昌羊肉品质评价》文中指出永昌肉羊养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以永昌羊肉做成的“永昌羊羔肉垫卷子”、“永昌炕锅子”等地方风味小吃享誉国内外,是着名“甘味”农产品,也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为用科学数据支撑“永昌肉羊”品牌,推动“甘味”农产品品牌建设,本研究在永昌肉羊代表性产地——红山窑镇毛卜啦草原选取15只健康、自然放牧加短期舍饲育肥的6月龄永昌肉羊,屠宰后测定屠宰性能、安全性、肉品质等指标,并分析产地的气候、土壤、水质,生产过程等方面的特征。同时查阅国内有关绵羊屠宰性能和肉质方面的文献,以及课题组同期异地测定的179只湖羊、76只滩羊和40只杜泊羊6月龄公羔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数据作为对比框数据库,从多维度评价永昌肉羊的特色。结果表明:(1)产地环境方面,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中东部,常年气候干燥,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2874.6小时,≥0℃有效积温3051.08℃,年平均降水量255.12毫米,年蒸发量2153.48毫米,最热月均温达25.92℃,最冷月均温为-14.82℃。在毛卜啦草原随机采集了20个土壤样,检测发现土壤p H为8.74,呈弱碱性,没有检测到六六六、DDT、苯并芘等农药残留,土样中镉、汞、砷、铅、铬、铜、镍、锌等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GB 15618-2018)。畜牧业饮水主要是祁连山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在放牧地抽样40份水样的p H为8.11,为天然弱碱性水源,抽测饮水样本中未检测到大肠杆菌等病菌微生物以及凯氏氮和磷;汞、镉、砷、铅等重金属,锌、硒、钡、银、铬、镁、钙、铜等常量元素的含量均符合国家农用水源地标准(NY-T 396-2000)。(2)永昌肉羊生产以放牧加补饲为主,到胴体重30-40斤上市。通过放牧草原实地调查,发现主要有甘肃霸王、蒙古韭、碱蓬、红砂、盐爪爪属和黄毛六种牧草,其粗灰分为24.63%,水分68.53%,粗蛋白17.02%,粗脂肪2.23%;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钾含量为10515.67 mg/kg、铁含量为354.89 mg/kg、镁含量为1232.00 mg/kg;重金属元素砷、铅、汞、镉、铬等远低于国家标准(GB/T13885-201),没有检测到六六六、DDT等农残;补饲牧草主要为青贮饲料、燕麦秸秆及玉米秸秆,粗蛋白含量为6.63%,粗脂肪含量0.67%,粗灰分为7.83%,水分含量为7.13%;其重金属砷、铅、汞、镉、铬等重金属含量远低于饲料原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农残六六六、DDT均在国家标准(GB/T 13090-2006)范围之内。(3)屠宰性能和羊肉安全方面,永昌肉羊先放牧至5月龄,后集中育肥至6月龄屠宰。宰前活重36.81±2.27 kg,胴体重15.57±0.97 kg,背膘厚1.48 cm,眼肌面积11.41 cm2,屠宰率42.40%。羊肉表面无肉眼可见异物,没有寄生虫,且肉色鲜红。羊肉中没有检测到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及沙丁胺醇等瘦肉精,以及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M2、SMM、SDM、SQX)这四种磺胺类药物,镉、砷、汞等重金属;铅、镍、铬的含量也低于国家标准(GB5009.268-2016)。(4)肉品质方面,永昌肉羊屠宰后45min b*为3.99,显着(P<0.05)高于滩羊和湖羊,排酸24h后永昌羊肉L*和b*分别为41.50和8.21,显着(P<0.05)高于滩羊和湖羊。永昌羊肉肉质细嫩,剪切力为67.86 kgf,肌纤维直径为26.94μm,均显着(P<0.05)低于同类产品平均值。永昌羊肉富含多种有益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含量为46.7 mg/100g,显着(P<0.05)高于同类羊肉产品,肌内脂肪酸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率(P:S)为0.67,高于WHO理想标准值0.4;永昌肉羊氨基酸比例合理,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为40.08%,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AA)为66.51%,满足FAO/WHO所述的质量较好蛋白质的要求;永昌肉羊富含多种矿物质,其中钾含量达到3426.88 mg/100g,Fe含量为26.22 mg/100g,Zn含量为10.67 mg/100g,Mg含量为301.93 mg/100g,均显着高于同类绵羊肉;永昌羊肉具有独特的甘甜香气,膻味轻,其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含量3.16 mg/kg,比同类绵羊肉高0.37g/100g,甜味氨基酸L-谷氨酰胺显着(P<0.05)高于湖羊和杜泊羊,香味核苷酸5’腺嘌呤核苷酸比湖羊和杜泊高41.42%、35.98%,没有检测到与膻味相关的辛酸,酮类及相关化学物质。永昌羊产地环境各指标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养殖模式多为放牧+补饲,生产过程安全。肉质质量检各指标均国家标准(GB 5009.268-2016)。肉品质检测中,剪切力最小,肌肉组织纤学结果表明永昌羊肉瘦而不柴,口感细嫩,脂肪酸和氨基酸比例达到优质蛋白要求;矿物质含量高;苦味氨基酸含量低于同类绵羊、鲜香风味前体物质比例比湖羊及杜泊高,总体上永昌羊肉口感细嫩,风味鲜香、膻味轻,营养丰富。

郭同庆[10](2021)在《人工唾液pH及米曲霉培养物对Rusitec发酵参数、细菌菌群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反刍动物采食大量易降解的碳水化合物后,经瘤胃快速发酵生成有机酸,容易在瘤胃中大量积累进而引起瘤胃pH下降,增加反刍动物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的风险。研究表明,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模式和细菌菌群的变化均受日粮组成以及pH的共同影响。谷物诱导SARA与低物理有效纤维诱导SARA在发酵模式和微生物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日粮底物的差异。为了规避底物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可以通过改变人工唾液的缓冲能力来诱导体外SARA,有助于解析日粮、pH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调控动物瘤胃内环境的机制。本试验旨在利用人工瘤胃发酵系统(Artificial rumen system,Rusitec)改变人工唾液缓冲能力的方法研究人工唾液pH对养分消化、发酵参数和细菌菌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日粮中添加米曲霉培养物对Rusitec系统SARA是否具有缓解作用。试验一、人工唾液pH对Rusitec养分降解、发酵参数和细菌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8个发酵罐组成的Rusitec系统,通过控制人工唾液成分,按其pH不同分成两组,一组为高pH(pH=6.8)组,另一组为低pH(pH=6.2)组,每组4个重复。发酵时间共13天,其中适应期9天,采样期4天。试验结果表明:1.与高pH组相比,低pH组显着降低干物质(Dry matter,DM)、有机物(Organic matter,OM)、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降解率(P<0.001)。与高pH组相比,低pH组中丙酸比例显着降低(P<0.001),而丁酸比例(P=0.008)、异戊酸比例(P=0.012)、戊酸比例(P<0.001)和乙丙比(P<0.001)显着增加。低pH组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TVFA)浓度有降低的趋势(P=0.080)。2.与高pH组相比,低pH组中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白色瘤胃球菌的数量显着降低(P<0.001)。低pH组中液相中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有下降的趋势(P=0.065),总菌数量显着提高(P<0.001)。固相中溶丁酸纤维弧菌在低pH组中有降低的趋势(P=0.081),但液相中溶丁酸纤维弧菌在低pH组显着增加(P=0.022)。3.在固相中,低pH组中螺旋体菌门(P=0.001)和互养菌门(P=0.004)丰度显着增加。在液相中,低pH组中变形菌门丰度(P=0.005)显着增加,而浮霉菌门(P=0.001)、螺旋体菌门(P=0.002)、软壁菌门(P=0.012)和黏胶球形菌门丰度(P=0.031)显着降低。在固相中,与高pH组相比,低pH组中Lactobacillus丰度(P=0.050)显着增加,而Schwartzia丰度(P=0.002)显着降低。在液相中,低pH组中Succinivibrio丰度(P<0.001)和Prevotella_1丰度(P=0.001)显着增加。试验二、米曲霉培养物对Rusitec养分降解、发酵参数和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8个发酵罐组成的Rusitec系统,发酵2批。处理分别为高pH(pH6.8)、低pH(pH 5.5)、低pH(pH 5.5)+1.25%米曲霉培养物和低pH(pH 5.5)+2.5%米曲霉培养物四个组。试验结果表明:1.与低pH组相比,日粮中添加2.5%米曲霉培养物显着提高OM的降解率(P=0.040)。添加米曲霉培养物对DM、NDF、ADF和CP降解率无影响(P>0.05)。2.与低pH组相比,日粮中添加2.5%米曲霉培养物有增加反刍兽新月单胞菌(P=0.058)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P=0.089)数量的趋势。综上,降低人工唾液pH显着降低日粮表观降解率和纤维分解菌的数量;提高丁酸比例、降低丙酸比例。在降低人工唾液pH条件下,日粮中添加2.5%米曲霉培养物提高OM降解率。添加2.5%米曲霉培养物能够提高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

二、绵羊和牛不同饲养水平和草料比对颗粒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绵羊和牛不同饲养水平和草料比对颗粒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6)哺乳期荷斯坦犊牛反刍行为发展及其受日粮纤维来源和粒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家畜行为学指标及其意义
        1.1.1 行为学指标
        1.1.2 行为与健康关系
    1.2 反刍过程及意义
        1.2.1 反刍动物反刍功能的表现和意义
        1.2.2 哺乳期犊牛反刍行为的发展和机制
    1.3 犊牛瘤胃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
        1.3.1 瘤胃器官组织形态发育规律
        1.3.2 瘤胃微生物群落变化
        1.3.3 影响犊牛瘤胃发育和功能的因素
    1.4 日粮纤维来源和粒度
        1.4.1 日粮纤维来源和功能差异
        1.4.2 日粮粒度及其影响
        1.4.3 犊牛日粮中纤维来源及粒度的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荷斯坦犊牛出生至30日龄反刍行为的发展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动物以及饲养管理
        2.1.2 预实验
        2.1.3 正式试验
        2.1.4 统计方法
    2.2 试验结果
        2.2.1 犊牛首次反刍日龄分布
        2.2.2 反刍和站立行为的发展
        2.2.3 其它表观指标
        2.2.4 犊牛首次反刍日龄和其它表观指标的关系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纤维来源和粒度日粮对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反刍行为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3.1.2 试验动物和设计
        3.1.3 动物饲养管理
        3.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3.1.5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TMR饲料粒度大小分布
        3.2.2 生长性能
        3.2.3 挑食指数
        3.2.4 反刍行为
        3.2.5 血清生化指标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纤维来源和粒度的TMR对哺乳期犊牛瘤胃及其微生物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和设计
        4.1.2 饲养管理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4 统计方法
    4.2 结果
        4.2.1 瘤胃发酵参数
        4.2.2 瘤胃组织发育
        4.2.3 不同日粮与日龄的交互作用对犊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2.4 核心瘤胃微生物和反刍行为之间的关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挥发酸测定
附录 B 微生物16S测序
附录 C HE染色过程
附录 D
致谢
作者简历

(7)宏基因组学解析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性及外源添加剂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组成与功能
        2.1 瘤胃细菌
        2.2 瘤胃古菌
        2.3 瘤胃原虫
        2.4 瘤胃真菌
        2.5 动物类型及日粮对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2.5.1 动物类型对瘤胃细菌组成的影响
        2.5.2 日粮对瘤胃细菌组成的影响
        2.5.3 动物类型对瘤胃古菌组成的影响
        2.5.4 日粮对瘤胃古菌的影响
        2.6 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生产的重要性
        2.6.1 瘤胃微生物影响饲料利用率
        2.6.2 瘤胃微生物与CAZymes
        2.6.2.1 纤维素酶
        2.6.2.2 半纤维素酶
        2.6.2.3 果胶酶
        2.6.3 瘤胃微生物与甲烷排放
    3 研究瘤胃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3.1 宏分类组学
        3.2 宏基因组学
        3.3 宏转录组学
        3.4 代谢组学
        3.5 组学技术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展望
    4 植物提取物调控瘤胃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4.1 皂甙在瘤胃微生物调控中的应用
        4.2 单宁在瘤胃微生物调控中的应用
        4.3 植物精油在瘤胃微生物调控中的应用
        4.4 植物提取物调控瘤胃微生物的研究展望
    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6 研究内容
    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Kraken2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验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动物试验及样品采集
        2.2 RNA提取与测序
        2.3 数据分析流程设置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Kraken2与Kraken方法宏转录组学物种注释结果比较
        3.2 微生物α及β多样性在Kraken和Kraken2方法中的差异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宏基因组学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物种和功能解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动物试验及样品采集
        2.2 DNA提取及宏基因组测序
        2.3 宏基因组数据分析
        2.3.1 宏基因组物种组成分析
        2.3.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宏基因组学功能分析
        2.4 瘤胃微生物物种组成与差异功能关联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宏基因组学数据总体统计
        3.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和古菌生物多样性分析
        3.2.1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和古菌α多样性分析
        3.2.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和古菌β多样性分析
        3.3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组成分析
        3.3.1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域水平组成
        3.3.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组成
        3.3.2.1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门水平组成
        3.3.2.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细菌属水平组成
        3.3.3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古菌组成分析
        3.3.3.1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古菌门水平和科水平组成
        3.3.3.2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古菌属水平和种水平组成
        3.4 北美野牛和安格斯肉牛瘤胃微生物功能分析
        3.4.1 瘤胃微生物SEED subsystems功能分析
        3.4.2 瘤胃微生物功能基因中CAZymes组成分析
        3.4.2.1 瘤胃微生物GHs功能基因组成
        3.4.2.2 瘤胃微生物CBMs功能基因组成
        3.4.2.3 瘤胃微生物AAs、CEs和PLs功能基因组成
        3.4.2.4 瘤胃微生物GTs功能基因组成
        3.5 瘤胃微生物物种组成与差异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5.1 瘤胃微生物组成与SEED subsystems差异功能相关性分析
        3.5.2 瘤胃微生物丰度组成与差异CAZyme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日粮及动物类型对瘤胃细菌和古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2 日粮类型及动物类型对瘤胃细菌和古菌组成的影响
        4.2.1 日粮类型对瘤胃微生物细菌和古菌组成结构的影响
        4.2.2 动物类型对瘤胃微生物细菌和古菌组成结构的影响
        4.3 日粮类型及动物类型对瘤胃微生物功能结构的影响
        4.3.1 日粮类型对瘤胃微生物SEED subsystems功能组成的影响
        4.3.2 动物类型对瘤胃微生物SEED subsystems功能组成的影响
        4.3.3 日粮类型对瘤胃微生物CAZymes组成的影响
        4.3.4 不同动物类型瘤胃微生物CAZymes组成的差异
        4.3.5 瘤胃微生物物种组成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5 小结
第四章 百里香酚对瘤胃发酵、甲烷排放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及瘤胃液采集
        2.2 瘤胃体外发酵试验
        2.3 瘤胃体外发酵后指标测定
        2.4 扩增子测序分析瘤胃微生物组成
        2.4.1 总DNA提取及扩增子测序
        2.4.2 扩增子测序数据分析流程
        2.5 瘤胃微生物组成与瘤胃发酵产物相关性分析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瘤胃pH、总产气量、甲烷产量、NH3-N浓度及物质消化率
        3.2 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3.3 百里香酚添加对体外发酵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3.3.1 百里香酚添加瘤胃微生物Alpha及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1.1 百里香酚添加对瘤胃细菌、古菌和原虫Alpha多样性的影响
        3.3.1.2 百里香酚添加对瘤胃细菌、古菌和原虫Beta多样性的影响
        3.3.2 百里香酚添加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3.3.2.1 百里香酚添加瘤胃细菌组成的影响
        3.3.2.2 百里香酚添加瘤胃古菌组成的影响
        3.3.2.3 百里香酚添加瘤胃原虫组成的影响
        3.3.3 瘤胃微生物组分与瘤胃发酵产物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外源添加剂对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4.2 外源添加剂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4.3 瘤胃微生物组分对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5 小结
第五章 总体讨论和结语
    1 总体讨论
    2 主要结论
    3 创新点
    4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8)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对牦牛生产性能及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金来源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文献综述
    1.1 牦牛的基本概况
        1.1.1 形成历史及分布
        1.1.2 品种特点
        1.1.3 我国牦牛饲养模式的现状
        1.1.3.1 全放牧模式
        1.1.3.2 放牧+补饲模式
        1.1.3.3 全舍饲模式
        1.1.4 我国牦牛养殖待解决的问题
    1.2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1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1.2.2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动物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1.2.3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动物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2.4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1.2.5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3 有待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1.4.2 本研究的意义
        1.4.3 主要内容
2 试验一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试验日粮
        2.1.3 饲养管理
        2.1.4 样品采集
        2.1.4.1 饲料样品的采集
        2.1.4.2 血液样品的采集
        2.1.5 指标测定方法
        2.1.5.1 生长性能
        2.1.5.2 血清指标
        2.1.6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试验二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屠宰性能和肉质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日粮
        3.1.3 饲养管理
        3.1.4 样品采集
        3.1.5 指标测定方法
        3.1.5.1 屠宰性能的测定
        3.1.5.2 肉品质的测定
        3.1.6 试验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屠宰性能的影响
        3.2.2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屠宰性能的影响
        3.3.2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
4 试验三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试验日粮
        4.1.3 饲养管理
        4.1.4 样品采集
        4.1.5 样品测定方法
        4.1.5.1 瘤胃内环境参数测定
        4.1.5.2 气相色谱仪参数
        4.1.5.3 瘤胃液细菌多样性
        4.1.5.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1.6 试验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4.2.2 不同饲养方式和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细菌组成的影响
        4.2.2.1 不同饲养方式和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细菌菌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4.2.2.2 不同饲养方式和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细菌菌群组成的影响
    4.3 讨论
        4.3.1 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4.3.2 不同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瘤胃细菌菌群组成的影响
5 结论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永昌羊肉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绵羊生产状况及发展前景
        1.1.1 国外绵羊生产状况及发展前景
        1.1.2 国内绵羊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
    1.2 .甘肃羊产业现状
        1.2.1 永昌县肉羊产业情况
        1.2.1.1 永昌肉羊养殖历史
        1.2.1.2 永昌肉羊产业现状
    1.3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
        1.3.1 产地环境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1.3.2 生产过程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1.3.3 屠宰性能
        1.3.4 肉用品质评价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永昌羊产地环境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和数据采集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土壤测定方法
        2.2.2 水样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气候环境分析
        2.3.2 土壤资源
        2.3.3 水资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生产过程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饲草料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饲养管理调查
        3.3.2 牧草分析
        3.3.3 饲草料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永昌肉羊屠宰性能和安全品质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试验动物
        4.1.2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肉质安全性检测
        4.2.2 布鲁氏杆菌的测定
        4.2.3 屠宰性能测定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流行病学调查及安全性检测
        4.4.2 屠宰性能测定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肉品质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动物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肉用品质的测定
        5.3.2 营养成分的测定
        5.3.3 脂肪酸的测定
        5.3.4 代谢组学检测差异风味前体物质
        5.3.5 肌纤维组织特性的测定
    5.4 数据处理
    5.5 结果与分析
        5.5.1 肉用品质结果与分析
        5.5.2 营养指标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5.5.3 代谢组学检测差异风味前体物质
        5.5.4 背最长肌肌纤维组织学特性
    5.6 讨论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土壤各元素测定
    附录2 水样各元素测定
    附录3 饲料及饲草中各元素测定
    附录4 永昌羊肉中风味化合物测定
致谢

(10)人工唾液pH及米曲霉培养物对Rusitec发酵参数、细菌菌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影响瘤胃pH的因素
        1.1 日粮碳水化合物的组成
        1.2 有机酸的移除
        1.3 有效纤维
    2.瘤胃pH对养分消化、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2.1 瘤胃pH对反刍动物养分消化的影响
        2.2 pH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2.3 pH对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
    3.SARA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4.生产中调控pH的策略
    5.米曲霉培养物的研究进展
    6.选题目的及意义
    7.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7.1 主要研究内容
        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人工唾液pH对 Rusitec养分降解、发酵参数和细菌菌群的影响
        1.1 材料和方法
        1.1.1 试验时间、地点、试验动物及日粮配制
        1.1.2 试验设计
        1.1.3 试验操作
        1.1.4 样品收集
        1.1.5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1.1.6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1.2 试验结果
        1.2.1 人工唾液pH对Rusitec养分降解的影响
        1.2.2 人工唾液pH对Rusitec发酵参数的影响
        1.2.3 人工唾液pH对Rusitec发酵微生物的影响
        1.2.4 人工唾液pH对Rusitec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1.2.5 人工唾液pH对Rusitec微生物β多样性的影响
        1.2.6 人工唾液pH对Rusitec门水平微生物的影响
        1.2.7 人工唾液pH对Rusitec属水平微生物的影响
        1.3 讨论
        1.4 小结
    试验二、米曲霉培养物对Rusitec养分降解、发酵参数及细菌菌群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时间、地点、动物管理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操作
        2.1.4 样品收集
        2.1.5 样品分析
        2.1.6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2.2 试验结果
        2.2.1 米曲霉培养物对Rusitec发酵参数的影响
        2.2.2 米曲霉培养物对Rusitec发酵参数的影响
        2.2.3 米曲霉培养物对Rusitec微生物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3.1 主要结论
    3.2 创新点
    3.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绵羊和牛不同饲养水平和草料比对颗粒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枸杞渣不同加工方式对育肥滩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D]. 王亚妮. 宁夏大学, 2021
  • [2]不同环境温度及日粮能量水平对苏尼特羊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D]. 王金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日粮蛋白水平对肉驴生长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D]. 池越.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妊娠后期日粮蛋白水平对母驴营养物质消化、血液生化指标和驴驹生长发育的影响[D]. 沈亚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5]不同RFI滩羊生长性能、粪便菌群和粪便差异代谢物研究[D]. 陈丽尧. 宁夏大学, 2021
  • [6]哺乳期荷斯坦犊牛反刍行为发展及其受日粮纤维来源和粒度的影响[D]. 王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7]宏基因组学解析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性及外源添加剂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的研究[D]. 於江坤.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8]饲养方式和日粮能量对牦牛生产性能及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D]. 张振宇. 西北民族大学, 2021
  • [9]永昌羊肉品质评价[D]. 廖智. 兰州大学, 2021(11)
  • [10]人工唾液pH及米曲霉培养物对Rusitec发酵参数、细菌菌群的影响研究[D]. 郭同庆. 兰州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不同饲喂水平和草料比对牛羊颗粒消化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