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流变液的多链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章岱[1](2018)在《微尺度下电流变液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电流变液是一种流变特性在外电场作用下迅速且可逆变化的智能材料,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尽管目前新型电流变材料的屈服应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目前仍然没有一种成熟的基于电流变材料的产品进入市场。原因在于对外耦合场作用下的电流变效应机理和电流变液动力学特性的了解不够透彻。在电流变液的研究进展中发现,表征电流变效应的时间和空间尺度都是非常小的,其流动过程中具有一些微尺度流动特征。根据这一特征,本文将电流变液的流动视为微尺度流动,从理论和实验研究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电流变液在动态耦合场(电场与泊肃叶流动场)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目的在于全面深入地诠释电流变效应机理和完善电流变材料的配方设计。主要的工作如下:首先,基于电流变效应的理论模型,综合动电效应和表面力这些微尺度因素的影响分别分析和计算了介电微粒的主要受力,依此建立了微尺度下电流变液动力学方程,并根据流体力学和电动力学等理论结合电流变液控制方程建立了微尺度下电流变液动力学耦合模型。其次,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对电流变液在静态场和动态耦合场作用下介电微粒的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研究了静态场下表面力对电流变液亚微观结构的影响和动态耦合场下电粘性效应对电流变液流速的影响。最后,采用二甲基硅油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了实验用的电流变液,并对其流变特性进行了测试。通过实验台分别对静态场下电流变液亚微观结构的变化过程和动态耦合场下电流变液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观测,并研究了电场强度、流速和通道高度对电流变效应的影响。实验研究中发现静态场下的电渗效应和动态场下的壁面滑移现象表现出微尺度流动特征。
霍爽[2](2015)在《TiO2尿素及TiO2/氧化石墨烯核壳型电流变液的制备及性能比较》文中指出电流变液(Electorheological fluids,简称ERF)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它一般是由微米或纳米级的介电颗粒分散在绝缘油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可由电场连续、可逆、迅速调节悬浮液的粘度、弹性模量和抗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以单一的无机颗粒或有机颗粒为分散相的电流变液综合性能不高,难以满足工程需求,而以核壳型颗粒为分散相的电流变液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已报道的核壳型电流变液主要以无机颗粒为核,以极性分子或氧化石墨烯为壳层,但已有研究未对比极性分子包覆与氧化石墨烯包覆核壳型电流变液的性能差异,亦缺乏相关的机理分析。针对此问题,本论文以无定型二氧化钛颗粒为核,分别用尿素和氧化石墨烯片层进行化学包覆和物理包覆制备出核壳型Ti02/尿素和Ti02/氧化石墨烯颗粒,对比其电流变性能,并分析其相关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控制钛酸四丁酯与水的反应比制备Ti02颗粒,并讨论搅拌和超声振荡两种反应条件下对粒径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经扫描电镜观察到颗粒呈单分散、球形的形态,粒径分布在400-500nm,对颗粒进行结构表征表明,颗粒表面含有大量的-OH且呈无定形态。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无定型Ti02电流变液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在5kV/mm电场作用下,颗粒相浓度70wt%的电流变液的屈服强度可达74kPa。电流变液的屈服强度与颗粒相的浓度息息相关,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大,屈服强度不断提高,当超过临界浓度(70wt%)时,电流变液的屈服应力会迅猛增大。(2)利用醇盐水解法和溶液沉积法合成了Ti02/尿素颗粒,通过SEM、TEM、FT-IR、XRD等对Ti02/尿素复合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颗粒具有完整的核壳结构,壳层厚度约为5nm,颗粒表面含有大量的极性官能团。流变测试结果表明:与纯Ti02电流变液相比,Ti02/尿素核壳型电流变液具有更高的剪切屈服强度和剪切应力,并且可以在较高的剪切速率下可保持结构的稳定性。(3)利用氧化石墨烯片层(GO)对纯TiO2颗粒进行包覆,制得了TiO2/GO颗粒。通过SEM、TEM、FT-IR、XRD等对TiO2/GO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片层通过化学反应吸附在了Ti02颗粒的表面。研究发现,TiO2/GO核壳型电流变液比纯Ti02电流变液和Ti02/尿素核壳型电流变液具有更高的剪切屈服强度,较低的漏电流密度,较宽范围的剪切稳定性和优异抗沉降稳定性。
霍爽,董旭峰,齐民,赵红,谭锁奎,纪松[3](2015)在《TiO2/尿素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文中研究说明在醇盐水解法制备TiO2颗粒的过程中加入尿素,制备TiO2/尿素核壳颗粒。采用SEM和TEM对颗粒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2/尿素颗粒呈规则球形,粒径为400500nm,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完整的核壳结构;FT-IR分析表明,尿素成功包覆在TiO2颗粒表面;XRD分析表明,TiO2/尿素核壳颗粒呈无定形态。分别以TiO2/尿素核壳颗粒和纯TiO2颗粒为分散相制备同浓度的电流变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iO2/尿素电流变液比纯TiO2电流变液具有更高的剪切屈服强度,且剪切应力在较宽的剪切速率范围内(<1 000s-1)保持稳定。
徐英,谭锁奎,宋晓平,纪松,赵红,郭红燕[4](2014)在《多元醇改性钛氧微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液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了不同类型多元醇改性钛氧微粒结构及其微粒电流变液的性能,掌握了多元醇改性钛氧微粒电流变液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元醇改性钛氧微粒中的羟基能明显提高其电流变液性能,丙三醇改性钛氧微粒电流变液的剪切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多元醇改性钛氧的电流变液性能;在电流变液中改性钛氧微粒呈现粗状多链结构,且相互交叉。
蒋继乐[5](2012)在《摩擦对电/磁流变效应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机械结构中,针对不同需求实现增摩、减磨和摩擦主动控制是机械设计重要的目标之一。基于外场控制摩擦是实现摩擦主动控制的重要途径。电/磁流变智能材料因其强度在外场调控下可实现25个数量级的增强而成为摩擦主动控制的研究热点。研究电/磁流变效应的机理,讨论颗粒结构与强度的关系对电/磁流变器件设计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颗粒间摩擦与润滑的角度对电/磁流变效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不同材料的电流变液的剪切流变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参数。利用这一结构参数,对不同体积比例的基于沸石/硅油的电流变液在恒定电场、变剪切速率模式下的流变曲线归一化,得到了曲线形式和物理意义与摩擦学中常用的Stribeck曲线具有良好对应关系的归一化曲线。进而借鉴摩擦润滑状态分析了电流变液剪切过程中颗粒结构变化、颗粒-极板的相互作用以及剪切应力的来源。结合电流变液在低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增稠现象,应用特征值分别为10-6、10-4、10-2的结构参数将沸石/硅油基的电流变液颗粒结构随剪切速率增大的演化过程划分为:初始链结构状态、剪切增稠结构状态、过渡结构状态、剪切流挤压结构状态。然后,在自制的磁流变剪切装置上发现并研究磁流变液剪切过程中的粘滑现象。根据粘滑空间周期,估算出低剪切速率下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区域位于颗粒结构与极板的界面处,并用视频观测进行了验证。分别用电流测试与声发射测试技术对电/磁流变液剪切过程中颗粒结构变化进行辅助表征。电流测试结果印证了基于结构参数对电流变液剪切状态的划分;声发射信号的特征频率成分和杂散峰强度随外加磁场强度和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反映了颗粒-极板的碰撞情况。进而,通过改变极板粗糙度与基础液润滑性能讨论界面性质对磁流变效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增大粗糙度和提高基础液的润滑性能会降低磁流变液剪切强度,并阻碍粘滑现象产生。粗糙度对局部磁感应强度的调制和对颗粒结构的破坏降低了剪切强度并影响粘滑现象的产生;颗粒-极板或颗粒间润滑性能增强降低了颗粒结构强度以及颗粒-极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势,最终也影响了剪切强度。最后,对基于电流变效应的摩擦控制器件的极板表面覆盖尼龙网格,改变极板处局部电场强度以及极板与颗粒结构相互作用势;对磁流变离合器剪切元件进行波纹状设计,强化局部磁感应强度。试制并测试器件,最终获得器件性能增强。
唐斌[6](2011)在《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力学分析及动力学仿真》文中研究表明电流变液作为一种智能材料,以其独特的流变特性受到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并且在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科研工作者都指出了电流变液的微观结构会影响其力学特性,但是,他们都没有发现在电流变响应过程中存在结构-力的动态耦合。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5345),本文是以电流变液的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主要是从理论分析和动力学仿真的角度来展开研究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采用点偶极子模型,并假设电流变液颗粒是球形的,计算体心四方结构、面心立方结构和六角密堆结构的势能,分析得出电流变液固化后形成的微观结构的基态是体心四方结构。同时,用统计的方法研究电流变液的相变,得出了电流变液发生相变时的临界电场和临界温度。其次,根据电流变液在外电场作用下,颗粒极化后形成链的微观结构的原理,并基于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及电磁学理论,建立了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力学模型。通过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力学模型计算了不同大小的颗粒、电场强度和颗粒的体积分率对剪切屈服应力的影响,并分析了剪切屈服应力与应变的响应特性。最后,通过电流变液极化理论,推导了电流变液颗粒在Poiseuille流场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进而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仿真了电流变液在相同外电场作用下,其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变化相图。而且,仿真了电流变液在三个不同的外电场作用下,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最终状态图,以及序参量和表观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变化对其力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未形成体心四方结构之前,电流变液的表观粘度是不断变化的,即产生了结构-力的动态耦合效应。并且,电场强度和压力梯度会对这种效应产生影响。
刘大康[7](2010)在《极化分子电流变液动态层状结构和剪切应力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流变液是粒径为微米级或纳米级的高介电常数的固体微粒分散在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油液中形成的悬浮体。当外加电场小于一定值时,它是一种普通的悬浮液。当外电场增大时,它会出现固液分离的现象。近年来有人发现一种好的电流变液取决于在加了外电场和剪切场时,它是否会形成一种层状结构。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同时加电场和剪切场时,环数随着电场的增加而增多,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少。相邻的两个环一个在转动,一个不转。关于层状结构与电流变效应的关系的定量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我们通过修改Haake MarsⅡ电流变仪,实现同时观测层状结构与检测剪切应力,并进行定量研究。我们获得以下结论:极化分子型电流变液的剪切应力只和动环有关,和静环无关,剪切应力随胶体颗粒层状结构转动环的平均宽度的升高而降低。
张敏梁[8](2009)在《电流变液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将外电场作用下固化的电流变液作为类固体材料,系统研究了其稳态和动态力学特性,揭示了力学性能和链结构演化相关规律,并讨论了极板形貌修饰抑制界面滑移。发现了电流变液在低剪切速率下会发生剪切应力大幅度跳变现象,提出该跳变是由于静止或特低剪切速率下松弛颗粒链结构向高剪切速率下紧密的带状/层状结构的转变引起的,该转变受颗粒间电场力、颗粒受到的粘性力及自身的热运动之间的竞争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修正Mason数作为跳变特征值,较好描述了跳变点颗粒受到的粘性力与电场力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静态剪切屈服应力不是电流变液固有性质,剪切引起的紧密颗粒链结构才是电流变效应中强剪切应力的真正来源。在电流变液拉伸性能的研究中发现由于拉伸引起颗粒链颈缩结构增强可使拉伸屈服应力与外电场的指数关系远远超过传统极化模型描述的平方关系。在动态及稳态拉伸中,拉伸速度通过对粘性力影响颗粒链破坏和重构过程,引起拉伸屈服应力值变化。发现压缩过程中电流变液存在明显的结构增强效应,压缩速度越小颗粒链之间交联程度越高,其名义剪切屈服应力会远高于常规流变测试的剪切屈服应力。另外通过实验验证了对电流变液预压缩增加颗粒链的交联度可显着提高其动态剪切屈服应力。系统研究了电流变液动态拉伸和压缩响应特性,讨论了不同外电压,不同拉伸、压缩速度对其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发现动态拉伸和压缩的屈服应变都要远小于动态剪切时的屈服应变;电流变液动态和稳态特性的不同主要决定于其初始状态有无成形的颗粒链结构。验证了压缩过程中同样存在电流变液/极板界面滑移,并采用多种加工方法对极板进行表面形貌修饰增强极板附近区域局部电场分布,从而有效抑制了压缩中的界面滑移,并发现对剪切和拉伸界面滑移抑制也有明显效果。通过极板形貌修饰抑制界面滑移可有效提高电流变液的可使用力学性能。
武莉萍[9](2007)在《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电流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简称ERF)是一种由高介电常数和低电导率的固体颗粒分散于某些绝缘液体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在足够大的外加电场作用下,这类悬浮液的表观粘度在毫秒级的时间内急剧增大,同时伴随屈服应力、弹性模量显着增加,在极端情况下液体甚至发生固化;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连续无级的和可以控制的。电流变液在工程技术诸如减震器、离合器、控制阀、阻尼器等机电转换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又扩展到人工肌肉、印刷、光子晶体、触觉显示等新兴领域,正越来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在电流变液的广泛应用中,人们发现已有的电流变液材料在性能上很难满足工程上特殊功能的应用要求。复合分散相电流变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所谓复合颗粒就是对一些固相颗粒进行表面改性或者包覆其他材料,使颗粒性能和表面性能有很大的差别。这类复合颗粒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固相颗粒的性能裁剪设计从而得到更好性能的电流变液,包括调节颗粒本身的密度以改善稳定性,负载柔性链以调节粒子的表面硬度等。基于以上的设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成果。1. PMMA/PBA/BaTiO3复合ERF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将溶胶凝胶法和乳液聚合相结合,制备出PMMA/PBA/BaTiO3复合材料。利用BaTiO3的前驱体溶胶,在此基础上选用NaHSO3-K2S2O8引发体系,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BS)作为乳化剂进行MMA和BA的乳液聚合,得到PMMA/PBA/BaTiO3复合材料,直接在乳液中加入硅油通过减压蒸馏得到ERF。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该复合ERF在稳态剪切和动态扫描下的力学响应特性。稳态剪切考察了电场强度、浓度对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ERF的电流变效应较好,剪切应力和表观粘度均随着电场的增强而变大,动态屈服应力也随着电场的增强而变大,同时剪切应力和表观粘度随固含量的变大而变大。动态扫描考察了电场强度、应力、频率对粘弹性的影响,并测试了不同电场下的蠕变和蠕变回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体系具有粘弹性,而且随着电场的增强,弹性逐渐占主导。2. PAN/钛硅分子筛(TS-1)复合ERF的制备及电流变性能研究选用NaHSO3-K2S2O8引发体系,通过原位聚合合成了PAN/钛硅分子筛(TS-1)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分析(DSC)、N2吸附等手段对分子筛和其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将复合材料经过研磨、过筛分散于甲基硅油中配成ERF,并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该复合ERF在稳态剪切流动和动态扫描下的力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1)分子筛能吸附丙烯腈单体进入孔道内,且能使单体在NaHSO3-K2S2O8引发下在孔内发生聚合反应,聚合形成的分子链既存在于孔内又存在于孔外,并且通过分子链相贯穿,连接了孔内孔外的PAN,从而形成了TS-1/PAN复合材料;(2)该复合ERF的电流变效应较好,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剪切应力变化明显,剪切稀化行为明显,模量随着场强的增强而变大,且弹性响应逐渐增强,证明由于电场所导致的链状结构随电场增强变得更加牢固。(3)稳定性测试表明在分子筛基体上聚合得到的PAN/(TS-1)复合ERF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3. PAM/MCM复合ERF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稀土元素的外层电子结构基本相同,且具有特殊的4f电子层结构,能产生自旋极化作用,所以具有非常独特的光、磁、电和催化性能,从而使稀土材料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选用AIBN作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合成了PAM /MCM复合材料,并采用羧酸稀土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得到PAM/MCM/RE复合材料,同时加入硅油直接减压蒸馏得到复合电流变液。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分析(DSC)、N2吸附等手段对分子筛和其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利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复合ERF在稳态剪切流动和动态扫描下的力学响应特性。分别通过应力扫描、频率扫描和蠕变及蠕变回复讨论了应力、频率及电场对ERF的电流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原位聚合成功合成了PAM/MCM/RE复合材料,复合电流变流体属于假塑性流体。随着电场的增强,剪切应力和模量均增大,弹性响应增强,进一步证明了电场所导致的链状和柱状结构的形成。稳定性测试表明:该复合电流变液与以上两种电流变液相比,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曹建国[10](2006)在《在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电流变液结构实验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电流变液材料是由微米介电颗粒和油液共同组成,其屈服切应力常常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温维佳等人于2003年首次发现尿素修饰的草酸氧钛钡巨电流变液材料,该电流变液颗粒的粒径为纳米尺度,具有很高且与外加电场成线性关系的屈服应力(130kPa@5kV/mm),并且应用温度范围较广。巨电流变液材料的出现,将电流变液的屈服应力从原有的几千帕提高到几百千帕,同时与传统的电流变液相比巨电流变液还具有较好的抗沉降性和热、化学等稳定性,这些使得电流变液实际应用于工业成为可能。因此巨电流变液的材料、性能和机制研究也就成为当前电流变液领域的最主要内容。目前已经发现了几种巨电流变液材料,如铈掺杂多孔二氧化钛、酰胺修饰的纳米二氧化钛等,但是为什么这些材料有较好的电流变性能,在机理解释上还没有一致结论。另外,由于巨电流变液材料在剪切流的作用下剪切应力衰减较大,甚至减小到几千帕,而电流变液的很多应用要求电流变液具有很高的剪切应力而不是屈服应力,因此如何提高剪切应力更是巨电流变液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人员通过改进电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流变液的剪切应力,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业应用的需要。实验中还观察到,在高剪切流的作用下电流变液的内部链结构非常不稳定,这导致电流变液材料经常从流变仪中溢出,从而剪切应力急剧衰减。因此,电流变液的结构研究有助于理解巨电流变液剪切应力衰减的原因,并有助于寻求解决的途径。本文首先研究了具有高屈服应力的电流变液材料的制备方法,然后在实验上和理论上对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的电流变液材料的形态结构和剪切应力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一、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具有较高屈服应力的电流变液材料制备方法。本工作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三乙醇胺修饰的二氧化钛材料,通过SEM和N4Plus亚微米粒径分析仪测得制备材料的颗粒粒径约为300nm,同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三乙醇胺很好地修饰在二氧化钛颗粒的表面。对修饰材料的多重筛选实验中,还发现修饰基团固有偶极矩的大小对材料的电流变液性能有很大影响。三乙醇胺具有较大的固有偶极矩(3.48德拜),在外加电场为5kV/mm时,三乙醇胺修饰的二氧化钛电流变液的屈服应力达到32.6 kPa,是纯二氧化钛材料的50倍左右,而漏电流密度仅为16μA/cm2。该电流变液材料在20天内的沉降率为98%,稳定性良好。因此,三乙醇胺修饰的二氧化钛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电流变液材料。二、利用CCD电流变仪装置研究在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的电流变液平均链长度。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纳米颗粒的动态形态结构观察是相当困难,因此本实验中制备微米量级的磺化聚苯乙烯颗粒作为结构观察的电流变液材料。磺化聚苯乙烯颗粒的粒径在75μm到90μm之间,密度与油液接近,具有较理想的介电和电导性质,是一种观察电流变液动态结构的理想材料。实验中发现磺化聚苯乙烯颗粒的平均链长度正比于剪切速率的-0.26次方和电场的0.64次方,与原有理论给出的关系基本一致。这也表明本实验建立的观察和分析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电流变液形态结构的方法和装置能提供可靠的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电流变液物理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本工作通过观察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的电流变液的链结构,发现电流变液颗粒所组成的链与电场方向存在很大的夹角,在某些剪切频率下,这些链倾角甚至超过以往的理论预期。在电流变液链长度研究的实验中,观察到电流变液颗粒的旋转(这种旋转存也在于已成链的颗粒中),分析几种比较成功的解释电流变液颗粒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如点偶(PD)模型、多偶极矩(MPD)模型、Maxwell-Wagner模型和多偶极子诱导偶极子(MID)模型等,这几种模型均未考虑颗粒的旋转效应,也无法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超大链倾角。本研究认为颗粒周围的速度梯度导致电流变液颗粒的旋转,进而影响电流变液颗粒表面的电荷分布,使得电流变液颗粒的偶极矩的大小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偶极矩的方向也偏离了电场的方向,最后影响电流变液的形态结构和剪切应力。因此本工作在考虑剪切对偶极矩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修正Maxwell-Wagner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超大链倾角现象。此外,利用修正Maxwell-Wagner模型还发现电流变液颗粒受剪切影响的程度和颗粒某些介电性质密切相关:颗粒的高频介电常数和低频介电常数越接近,则颗粒的偶极矩随外加剪切的变化也越小。因此,电流变液颗粒这一介电性质就可以成为选择抗剪切电流变液材料的依据之一。四、在计算模拟上利用修正Maxwell-Wagner模型,模拟在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的电流变液结构,得到动态的稳定层状结构,取得与实验一致的结果。本实验采用SrCO3颗粒和硅油组成的电流变液体系,在电场作用下观察到链柱结构,在电场与剪切流共同作用下则观察到了层状结构。实验中还发现,电流变液中的结构和电流变液颗粒体积分数有密切关系,当电流变液颗粒体积分数较小时,结构以被拉伸的链柱为主,当体积分数增加到一定值后,才出现由倾斜链柱构成的层状结构。本工作还基于修正Maxwell-Wagner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电流变液在电场和剪切场共同作用下的结构以及剪切应力随时间变化的相应过程。模拟过程中考虑了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布朗作用、颗粒和液体的作用、颗粒和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还考虑了颗粒的旋转效应对颗粒间,颗粒和颗粒镜像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证实在电场与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电流变液为层状结构。进一步通过结构因子来讨论层内部的颗粒结构时,其他物理结构如bct、fcc等得到的结构因子都很小,结合模拟得到的图像可知层内部是以链柱结构为主。本工作中模拟获得的电流变液颗粒结构和实验观察到的结构的一致,这说明模拟采用的修正Maxwell-Wagner模型是解释电流变液颗粒相互作用的较理想模型,可以用于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电流变液的作用机制研究。综上,通过本文提供的制备方法也可以获得具有较高屈服应力的电流变液材料。本文考虑颗粒介电和电导性质在剪切时的变化所提出的修正Maxwell-Wagner模型是研究在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电流变液结构的有效模型,该模型还指出电流变液颗粒高剪切下仍有较好介电性质,即较高的高频介电常数是判断其抗剪切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二、电流变液的多链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流变液的多链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微尺度下电流变液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流变液的研究进展 |
1.3 微尺度下电流变液动力学 |
1.4 电流变液在微机电系统工程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微尺度下电流变液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介电微粒极化成链机理 |
2.3 微尺度效应 |
2.3.1 双电层效应 |
2.3.2 电粘性效应 |
2.4 微尺度下电流变液动力学方程 |
2.4.1 粘性力 |
2.4.2 表面力 |
2.4.3 布朗力 |
2.5 微尺度下电流变液动力学耦合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尺度下电流变液动力学模拟仿真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值模拟方法 |
3.3 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 |
3.3.1 基本理论 |
3.3.2 初值和边界条件 |
3.3.3 模拟参数选择 |
3.3.4 权函数 |
3.3.5 积分方法 |
3.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3.4.1 静态场下电流变液动力学模拟分析 |
3.4.2 静态场下未考虑表面力的模拟结果 |
3.4.3 动态耦合场下电流变液动力学模拟分析 |
3.4.4 动态耦合场下电粘性效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尺度下电流变液动力学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流变液的制备和流变特性的测试 |
4.3 实验台的工作原理 |
4.4 静态场下电流变效应实验 |
4.4.1 静态场下电流变液亚微观结构变化过程 |
4.4.2 静态场下的电渗效应 |
4.4.3 静态场下电场强度对电流变效应的影响 |
4.4.4 静态场下通道高度对电流变效应的影响 |
4.5 动态耦合场下电流变液动力学实验 |
4.5.1 动态耦合场下电流变液亚微观结构变化过程 |
4.5.2 动态耦合场下电流变液宏观力学特性 |
4.5.3 动态耦合场下流速对电流变效应的影响 |
4.5.4 动态耦合场下通道尺寸对电流变效应的影响 |
4.5.5 动态耦合场下的壁面滑移和捕获效应 |
4.6 模拟仿真与实验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2)TiO2尿素及TiO2/氧化石墨烯核壳型电流变液的制备及性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流变液概述 |
1.2 电流变效应的影响因素 |
1.2.1 分散相颗粒的影响 |
1.2.2 基液的影响 |
1.2.3 一电场的影响 |
1.2.4 温度的影响 |
1.3 电流变液研究现状 |
1.3.1 无机电流变液的研究现状 |
1.3.2 有机电流变液的研究现状 |
1.3.3 核壳电流变液的研究现状 |
1.4 核壳型电流变液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单分散TiO_2电流变液制备及电流变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单分散TiO_2颗粒的制备 |
2.2.4 TiO_2颗粒的表征方法 |
2.2.5 TiO_2电流变液制备及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颗粒表征 |
2.3.2 电流变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TiO_2/尿素核壳型电流变液制备及电流变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TiO_2/尿素核壳微球的制备 |
3.2.4 TiO_2/尿素核壳微球的表征方法 |
3.2.5 TiO_2/尿素核壳型电流变液制备及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颗粒表征 |
3.3.2 电流变性能 |
3.3.3 抗沉降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TiO_2/GO核壳型电流变液制备及电流变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TiO_2/GO核壳微球的制备 |
4.2.4 TiO_2/GO核壳微球的表征方法 |
4.2.5 TiO_2/GO核壳型电流变液制备及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颗粒表征 |
4.3.2 电流变性能 |
4.3.3 抗沉降性分析 |
4.3.4 两种核壳型电流变液的性能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TiO2/尿素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实 验 |
2.1 TiO2/尿素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 电流变液的制备 |
2.3 颗粒表征及电流变液性能测试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颗粒表征 |
3.2 电流变性能 |
4 结 论 |
(4)多元醇改性钛氧微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液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法 |
2 改性微粒的结构表征 |
3 多元醇改性钛氧微粒的电流变性能 |
4 多元醇改性钛氧微粒电流变液的微观结构形貌 |
5 结论 |
(5)摩擦对电/磁流变效应影响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流变效应的机理与应用 |
1.2.1 电流变效应的机理 |
1.2.2 电流变效应的应用 |
1.3 磁流变效应的机理与应用 |
1.3.1 磁流变效应的机理 |
1.3.2 磁流变效应的应用 |
1.4 基于外场的摩擦控制 |
1.4.1 施加电场 |
1.4.2 施加磁场 |
1.4.3 施加振动 |
1.5 课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装置 |
2.1 本章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电流变液 |
2.2.2 磁流变液 |
2.3 测试装置 |
2.3.1 电流变测试装置 |
2.3.2 磁流变测试装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流变液剪切流的结构参数 |
3.1 本章引言 |
3.2 电流变液剪切行为 |
3.2.1 剪切流变测试 |
3.2.2 剪切性能分析 |
3.2.3 结构参数 |
3.3 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与法向力 |
3.3.1 磁场对剪切应力与法向力的影响 |
3.3.2 剪切强度与法向力的比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流变液的粘滑与剪切增稠 |
4.1 本章引言 |
4.2 磁流变剪切中的粘滑 |
4.2.1 低剪切速率的粘滑现象 |
4.2.2 剪切屈服区域 |
4.2.3 基础液对磁流变液粘滑与剪切强度的影响 |
4.3 电/磁流变液的剪切增稠现象 |
4.3.1 剪切增稠规律 |
4.3.2 磁流变液剪切增稠与粘滑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控摩擦与声发射信号 |
5.1 本章引言 |
5.2 磁场下的干摩擦实验 |
5.2.1 外加磁场对摩擦副机械性能影响 |
5.2.2 外加磁场对摩擦副噪声的影响 |
5.2.3 磨痕磨粒分析 |
5.3 声发射信号与润滑状态的关系 |
5.3.1 实验方法 |
5.3.2 声发射信号与摩擦系数的关系 |
5.4 磁流变液剪切测试中的声发射信号 |
5.4.1 磁流变测试中的声发射信号强度 |
5.4.2 磁流变测试中的声发射信号频谱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粗糙度对磁流变液剪切行为的影响 |
6.1 本章引言 |
6.2 不同粗糙度的极板制备与形貌表征 |
6.3 粗糙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6.4 粗糙度对粘滑现象的影响 |
6.4.1 典型粘滑曲线 |
6.4.2 粘滑特征的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电/磁流变效应的摩擦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
7.1 本章引言 |
7.2 基于电流变效应的摩擦主动控制器件 |
7.2.1 器件设计 |
7.2.2 器件性能测试 |
7.3 基于磁流变效应的离合器 |
7.3.1 离合器设计 |
7.3.2 离合器性能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力学分析及动力学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电流变液的流变机理 |
1.3 电流变液的研究现状 |
1.4 电流变液的工程应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基态及形成的基本条件 |
2.1 引言 |
2.2 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基态 |
2.3 电流变液微观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 |
2.3.1 电流变液的自由能 |
2.3.2 电流变液的相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力学模型 |
3.1 引言 |
3.2 电流变液的基本方程 |
3.2.1 Maxwell 基本方程组 |
3.2.2 电流变液颗粒的极化率和极化强度 |
3.3 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力学模型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1 剪切屈服应力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
3.4.2 剪切屈服应力与颗粒体积分率的关系 |
3.4.3 剪切屈服应力与颗粒大小的关系 |
3.4.4 剪切屈服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动力学仿真 |
4.1 引言 |
4.2 电流变液的动力学模型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变化相图 |
4.3.2 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变化状态图 |
4.3.3 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力学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7)极化分子电流变液动态层状结构和剪切应力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电流变液效应 |
1.1 电流变液静态特性及其机理 |
1.1.1 电流变液静态特性 |
1.1.2 介电悬浮液电流变液机理 |
1.1.3 极化分子修饰胶体电流变液机理 |
1.2 电流变液动态特性及其机理 |
1.2.1 电流变液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
1.2.2 电流变液层状结构 |
1.2.3 二流体连续相模型 |
1.2.4 昂萨格原理 |
第二章 极化分子修饰的巨电流变液制备 |
2.1 溶胶凝胶的制备 |
2.2 材料的电流变性能 |
第三章 电流变仪-光学显微镜系统 |
3.1 自制电流变性能光学观察系统 |
3.2 改装哈克电流变仪-光学显微系统 |
第四章 层状结构和剪切应力的关系 |
4.1 顶层层状结构 |
4.2 底层层状结构 |
4.3 层状结构和剪切应力的比较 |
4.4 层状结构和剪切应力关系的理论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电流变液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电流变效应简述 |
1.1.1 电流变液材料发展现状 |
1.1.2 电流变液应用研究现状 |
1.2 电流变机理研究现状 |
1.2.1 电流变效应中的极化模型 |
1.2.2 电流变液颗粒链结构研究现状 |
1.3 电流变液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1 电流变液稳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2 电流变液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电流变液的电学性能 |
1.5 课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流变液材料与实验装置 |
2.1 基于沸石和硅油的电流变液 |
2.1.1 沸石 |
2.1.2 硅油 |
2.1.3 电流变液的配制过程 |
2.2 RV20 流变仪 |
2.2.1 RV20 流变仪介绍 |
2.2.2 RV20 流变仪测试 |
2.3 MCR301 流变仪 |
2.3.1 MCR301 流变仪介绍 |
2.3.2 MCR301 流变仪测试 |
2.3.3 弹簧电极摩擦误差分析 |
2.4 电流变液拉压实验台 |
2.4.1 电流变液拉压实验台介绍 |
2.4.2 稳态拉伸实验 |
2.4.3 稳态压缩实验 |
2.4.4 动态拉伸、压缩实验 |
2.5 电源、快速开关电路及数据采集系统 |
第3章 电流变液剪切力学特性 |
3.1 微结构变化对剪切特性的影响 |
3.1.1 典型剪切曲线 |
3.1.2 剪切应力跳变 |
3.1.3 临界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变 |
3.1.4 剪切应力跳变机理 |
3.1.5 颗粒体积比率对剪切过程形成紧密结构的影响 |
3.1.6 剪切应力跳变现象讨论 |
3.2 剪切速率对剪切特性的影响 |
3.3 动态、稳态剪切特性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流变液拉伸力学特性 |
4.1 稳态拉伸力学性能研究 |
4.1.1 拉伸过程中的结构演化 |
4.1.2 拉伸速度对拉伸应力的影响 |
4.2 动态拉伸特性 |
4.2.1 动态拉伸响应常数 |
4.2.2 外加电压对动态拉伸的影响 |
4.2.3 拉伸速度对动态拉伸的影响 |
4.3 动态、稳态拉伸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流变液压缩力学特性 |
5.1 稳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 |
5.1.1 压缩的结构增强效应 |
5.1.2 压缩速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 动态压缩特性 |
5.2.1 动态压缩响应常数 |
5.2.2 外加电压对动态压缩的影响 |
5.2.3 压缩速度对动态压缩的影响 |
5.3 动态、稳态压缩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剪切、拉伸、压缩力学特性对比 |
6.1 电流变效应中的颗粒间作用模型 |
6.1.1 偶极子模型 |
6.1.2 电导模型 |
6.1.3 GER、PM-ER 模型 |
6.2 颗粒链结构作用 |
6.2.1 剪切过程中的颗粒链结构作用 |
6.2.2 拉伸过程中的颗粒链结构作用 |
6.2.3 压缩过程中的颗粒链结构作用 |
6.3 电流变液动态特性对比 |
6.4 电流变液稳态、动态性能对此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极板形貌修饰抑制极板界面滑移 |
7.1 极板形貌的加工方法 |
7.1.1 激光打坑 |
7.1.2 光刻腐蚀加工 |
7.1.3 覆盖尼龙网 |
7.2 极板形貌对电流变液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 |
7.2.1 不同形貌极板的压缩特性测试 |
7.2.2 压缩流中的界面滑移 |
7.3 极板形貌修饰抑制剪切、拉伸过程界面滑移 |
7.3.1 极板形貌修饰抑制电流变液的剪切滑移 |
7.3.2 极板形貌修饰抑制电流变液的拉伸滑移 |
7.4 极板形貌修饰对极板界面滑移抑制的机理讨论 |
7.4.1 极板形貌修饰抑制滑移的研究进展 |
7.4.2 有形貌修饰的极板间电场分布计算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电流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智能材料 |
1.2 电流变液 |
1.2.1 电流变液和电流变效应 |
1.2.2 电流变材料研究概况 |
1.2.3 电流变液的组成 |
1.2.4 影响电流变效应的主要因素 |
1.2.4.1 分散粒子 |
1.2.4.2 外加电场强度 |
1.2.4.3 剪切速率 |
1.2.4.4 温度 |
1.2.4.5 水 |
1.2.4.6 添加剂 |
1.2.5 电流变液的理论模型 |
1.2.5.1 成纤化模型 |
1.2.5.2 双电层模型 |
1.2.5.3 水桥模型 |
1.2.5.4 静电极化模型 |
1.2.6 电流变材料制备进展 |
1.2.6.1 无机电流变材料 |
1.2.6.2 有机电流变材料 |
1.2.6.3 多层包覆电流变材料 |
1.2.6.4 有机-无机复合电流变材料 |
1.2.7 电流变材料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主要思想 |
1.4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MMA/PBA/BaTiO_3 杂化电流变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2.3.1 PMMA/PBA/BaTiO_3 杂化材料的制备 |
2.2.3.2 电流变液的制备 |
2.2.3.3 ER 液固含量的测定 |
2.2.4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同步热分析 |
2.3.3 施加电场前后杂化颗粒在硅油中的排列照片 |
2.3.4 电流变效应测试 |
2.3.4.1 稳态剪切下的流变特性 |
2.3.4.2 动态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AN/分子筛复合电流变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2.3.1 钛硅分子筛的合成 |
3.2.3.2 PAN/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合成 |
3.2.3.3 电流变液的制备 |
3.2.4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扫描电镜 |
3.3.2 透射电镜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N_2 吸附测试 |
3.3.5 STA 和 DSC 热分析 |
3.3.6 施加电场前后杂化颗粒在硅油中的排列照片 |
3.3.7 电流变效应测试 |
3.3.7.1 稳态剪切下的流变特性 |
3.3.7.2 动态扫描 |
3.3.7.3 蠕变与蠕变回复 |
3.3.7.4 电流变液的稳定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AM/MCM 复合电流变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2.3.1 MCM 分子筛的合成 |
4.2.3.2 PAM/MCM 复合电流变液的制备 |
4.2.3.3 ER 液固含量的测定 |
4.2.4 性能测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4.3.2 X-射线粉末衍射(X Radial Diffraction,XRD)分析 |
4.3.3 红外光谱分析 |
4.3.4 拉曼光谱分析 |
4.3.5 STA 热分析 |
4.3.6 电流变效应测试 |
4.3.6.1 稳态剪切下的流变特性 |
4.3.6.2 PAM/MCM 复合电流变液的温度效应研究 |
4.3.6.3 动态扫描 |
4.3.6.4 蠕变和蠕变回复 |
4.3.6.5 稳定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目录 |
致谢 |
(10)在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电流变液结构实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电流变液基础理论模型和结构演化 |
1.1 电流变液的微观模型 |
1.2 电流变液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理论形式 |
1.2.1 偶极模型 |
1.2.2 界面极化模型 |
1.2.3 多极矩效应和多体效应 |
1.2.4 偶极子诱导偶极子模型 |
1.2.5 有限元分析法 |
1.3 电流变液的结构演化 |
1.3.1 电流变液在电场下的结构演化 |
1.3.2 电流变液在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的结构演化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巨电流变液材料和电流变液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1 巨电流变液材料 |
2.1.1 高屈服应力 |
2.1.2 屈服应力与外加电场成线性关系 |
2.1.3 剪切变稀现象 |
2.1.4 其他特征 |
2.1.5 巨电流变液材料及其结构 |
2.2 纳米材料的制备 |
2.2.1 固相法制备超细粉体 |
2.2.2 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 |
2.2.3 气相法制备超细粉体 |
2.3 制作电流变液材料的依据 |
2.4 三乙醇胺修饰的纳米二氧化钛 |
2.4.1 材料制备过程 |
2.4.2 电流变液材料的表征 |
2.4.3 交流和直流场下样品的性质 |
2.4.4 三乙醇胺修饰的二氧化钛电流变液的沉降性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的电流变液结构 |
3.1 在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的平均团簇长度 |
3.1.1 样品(磺化聚苯乙烯)制备 |
3.1.2 结果和讨论 |
3.1.3 纤维团簇 |
3.1.4 平均团簇尺寸与电场、剪切的关系 |
3.2 在电场作用下旋转电流变液颗粒的介电性质研究 |
3.2.1 实验样品及装置 |
3.2.2 实验结果和理论讨论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电流变液在电场和剪切流下的层状结构 |
4.1 简介 |
4.2 实验部分 |
4.3 计算模拟 |
4.3.1 在剪切流下的颗粒间相互作用 |
4.3.2 模拟模型 |
4.3.3 模拟结果 |
4.4 讨论和小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四、电流变液的多链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尺度下电流变液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D]. 章岱. 湘潭大学, 2018(02)
- [2]TiO2尿素及TiO2/氧化石墨烯核壳型电流变液的制备及性能比较[D]. 霍爽.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3]TiO2/尿素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J]. 霍爽,董旭峰,齐民,赵红,谭锁奎,纪松. 功能材料, 2015(05)
- [4]多元醇改性钛氧微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液性能的研究[J]. 徐英,谭锁奎,宋晓平,纪松,赵红,郭红燕.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4(03)
- [5]摩擦对电/磁流变效应影响的机理研究[D]. 蒋继乐. 清华大学, 2012(12)
- [6]电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力学分析及动力学仿真[D]. 唐斌. 湘潭大学, 2011(04)
- [7]极化分子电流变液动态层状结构和剪切应力关系的研究[D]. 刘大康. 复旦大学, 2010(03)
- [8]电流变液力学性能研究[D]. 张敏梁. 清华大学, 2009(04)
- [9]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电流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武莉萍. 扬州大学, 2007(06)
- [10]在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电流变液结构实验理论研究[D]. 曹建国. 复旦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