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

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

一、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房婷婷[1](2021)在《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及对黄河鲤鱼生长、免疫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黄河鲤鱼是山东地区特有的水产养殖品种,因为当前饲料资源短缺的现状抑制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所以诱食剂的研究和开发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为了研究非氨基酸类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诱食作用及应用效果,首先采用迷宫诱食试验法,通过重复试验、对比试验及差异分析,系统研究并筛选了单一诱食剂的最佳诱食浓度、最佳复合诱食剂配比,以及复合诱食剂的添加对黄河鲤鱼的应用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单一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结果:为了探究单一诱食剂的最佳诱食浓度,试验中选择了8种单一诱食剂,通过迷宫诱食试验,以集鱼数为指标进行最佳浓度筛选,得出了各单体诱食剂的最佳浓度,分别是:DMPT 0.06%、陈皮粉0.22%、蒜粉0.05%、谷氨酸钠0.07%、酵母粉0.75%、葡萄糖0.09%、TMAO 0.62%、甜菜碱0.36%。2.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结果:因为单体诱食剂效果不如复合诱食剂诱食效果好。为了探究不同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诱食效果比较,试验中选择了前六种诱食效果较好的诱食剂,以六种中选择三种的方式,组合成二十种复合诱食剂,进行迷宫诱食试验,以集鱼数为指标进行最佳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得到了0.06%DMPT+0.22%陈皮粉+0.75%酵母粉、0.05%蒜粉+0.06%DMPT+0.75%酵母粉和0.07%谷氨酸钠+0.22%陈皮粉+0.36%甜菜碱,3种诱食效果较好的复合诱食剂。3.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应用效果:应用试验设5个处理组,I组为鱼粉组(正对照),II组为无鱼粉组(负对照),在II组基础饲料之上添加了复合诱食剂1(0.06%DMPT+0.22%陈皮粉+0.75%酵母粉),复合诱食剂2(0.05%蒜粉+0.06%DMPT+0.75%酵母粉),复合诱食剂3(0.07%谷氨酸钠+0.22%陈皮粉+0.34%甜菜碱)分别为III、IV和V组。(1)生长、血液指标:III、IV和V组增重率、终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而这3组的饲料系数显着低于负对照组(P<0.05);III、IV和V组的肝胰比显着低于负对照组(P<0.05),III组的肥满度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鱼体成分指标中,III、IV和V组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血液指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血清中血糖、球蛋白、总胆固醇、AST、ALT等指标差异不显着(P(29)0.05)。但负对照的白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他4组(P<0.05),I组的总甘油三酯含量显着高于其他4组(P<0.05),总甘油三酯含量的最低值体现于负对照组。(2)免疫、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中,III、IV和V组的血清、腮溶菌酶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组,III、IV和V组的鳃溶菌酶含量III组最高,比负对照组高16.6%(P(27)0.05);III、IV和V组的肝溶菌酶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P(27)0.05),其中III组比负对照组高10.1%。血清中酸性磷酸酶I组和III组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其中III组比负对照组高12.1%。抗氧化指标中,III、IV和V组中血清、肝脏及腮的SOD、CAT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其中III组的血清SOD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高于负对照组19.7%和15.9%,III、IV和V组的肝脏GSH含量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血清、肝脏和腮中的MDA含量均低于负对照组。(3)肠道组织形态:前肠的皱襞高度III、IV和V组均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III组的皱襞宽度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27)0.05);前肠中肌层厚度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由上述结论可以得知,日粮中添加复合诱食剂能够显着提高黄河鲤鱼的增重率,饲料利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复合诱食剂的添加显着提高了血清、肝脏和鳃中溶菌酶、SOD含量,增加了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含量和CAT含量,增强了鱼体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血清、肝脏和鳃中MDA含量,提升黄河鲤鱼机体免疫能力;日粮中添加诱食剂的试验组的肠道皱襞高度、宽度显着增加,说明复合诱食剂还能促进肠道的消化吸收,在减轻肠道损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添加了复合诱食剂的三个试验组中,III组(0.06%DMPT+0.22%陈皮粉+0.75%酵母粉)在各个指标上表现较好,更适合添加于黄河鲤鱼日粮中。

张晓[2](2020)在《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营养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红鳍东方鲀幼鱼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生长、饲料利用、氮磷排泄、血清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相关代谢过程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平均初始体重15.60 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研究对象,设计两因素三水平(2×3)的实验,配制3种不同蛋白梯度(38.87%(低蛋白组)、45.55%(中蛋白组)及51.00%(高蛋白组),占饲料干重)的等脂实验饲料,设置3个密度梯度为:1.53 kg/m3(0.196 m3体积的实验桶,每桶20尾鱼,低密度组)、2.30kg/m3(每桶30尾鱼,中密度组)、3.06kg/m3(每桶40尾鱼,高密度组)。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实验为期8周,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结果显示,增重率在高、中蛋白组显着高于低蛋白组(P<0.05),但当饲料蛋白含量一定时,养殖密度对增重率没有显着性影响。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鱼体常规成分没有显着性影响。当饲料蛋白一定时,高密度组的血清总蛋白和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中密度组(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在低蛋白组显着高于中蛋白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在低蛋白组显着高于高蛋白组(P<0.05)。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氨氮排泄没有显着性交互作用。静水投喂3 h后氨氮排泄率在高密度组显着高于低密度组(P<0.05)。结论:45.55%饲料蛋白质含量已经能够满足红鳍东方鲀幼鱼正常生长的需求。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氨氮排泄没有显着性交互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适宜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55%,适宜的养殖密度为2.30kg/m3。2. 饲料中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磷排泄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平均初始体重14.98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研究对象,设计两因素三水平(2×3)的实验,配制3种不同总磷梯度(0.68%(低磷组)、0.98%(中磷组)、1.31%(高磷组),占饲料干重)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设置3个密度梯度为:1.53kg/m3(0.196m3体积的实验桶,每桶20尾鱼,低密度组)、2.30kg/m3(每桶30尾鱼,中密度组)、3.06kg/m3(每桶40尾鱼,高密度组)。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实验为期8周,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结果显示,低密度组摄食率显着高于中密度组(P<0.05)。增重率在高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低密度组显着高于高密度组(P<0.05)。静水投喂3h后,高磷组养殖水体活性磷酸盐、总磷浓度显着高于中磷、低磷组,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高密度组养殖水体活性磷酸盐浓度显着高于低密度组(P<0.05)。高密度、中密度密度组养殖水体总磷浓度显着高于低密度组(P<0.05)。低磷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中磷组全鱼粗蛋白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在高磷、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全鱼钙、磷含量在高磷、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碱性磷酸酶在低磷组显着高于中磷、高磷组(P<0.05)。血清磷含量在低磷组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血清维生素D3含量在高磷、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在高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血清皮质醇含量在低磷组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饲料磷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皮质醇、维生素D3、降钙素、甲状旁腺素、脊骨钙磷含量、全鱼钙含量及水体活性磷酸盐浓度的影响具有显着性交互作用。结论:低磷(0.68%)和高养殖密度(3.06kg/m3)都会抑制红鳍东方鲀的生长。饲料中磷含量和养殖密度的增加会使水体中的磷排泄量增加。饲料磷含量升高显着降低了红鳍东方鲀幼鱼鱼体和血液中脂肪的积累。磷含量的不足会导致红鳍东方鲀幼鱼矿化作用降低,影响血液中的钙磷代谢。饲料磷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钙磷代谢具有显着性交互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适宜的饲料总磷含量为0.98%,适宜的养殖密度为2.30kg/m3。3. 水解鱼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平均初始体重14.96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研究对象,设计2个对照组,正对照组鱼粉为40%,负对照组鱼粉为28%,并在负对照组中分别添加5.2%、10.4%水解鱼蛋白(替代6%、12%鱼粉),共配制4种等氮等脂实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实验为期8周,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增重率在正对照组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5.2%、10.4%水解鱼蛋白组和正对照、负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静水投喂3h后,正对照组水体中氨氮浓度显着高于负对照组和5.2%水解鱼蛋白组(P<0.05),与10.4%水解鱼蛋白组差异不显着(P>0.05)。10.4%水解鱼蛋白组显着高于5.2%水解鱼蛋白组(P<0.05),与负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5.2%水解鱼蛋白组与负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补体蛋白C3含量在负对照组显着低于5.2%、10.4%水解鱼蛋白组和正对照组(P<0.05)。血清补体蛋白C4含量在负对照组和5.2%水解鱼蛋白组显着高于10.4%水解鱼蛋白组和正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M在10.4%水解鱼蛋白组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高鱼粉具有显着的促生长作用,但较高的鱼粉含量会造成水体中氨氮排泄量的增加,添加适量的水解鱼蛋白(5.2%)可减少水体中的氨氮排泄量。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水解鱼蛋白(10.4%)替代鱼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鱼体的免疫能力。

孙浩[3](2019)在《甜菜碱对生长中期草鱼免疫器官结构与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氨酸饲粮中添加甜菜碱(BET)对生长中期草鱼的生产性能、免疫器官结构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试验选取540尾体重为210±0.68 g的健康草鱼,随机分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设有1个添加DL-蛋氨酸(DLM)3.1g kg-1的正对照,其余五个组分别添加甜菜碱0、1.6、3.2、4.8和6.4 g kg-1。60天生长试验结束后,选取接近各处理均重的鱼进行14天的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结果发现:当饲粮中甜菜碱添加水平达到1.6-6.4 g kg-1时,提高了生长中期草鱼PWG、FE和FI,提高了生产性能。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宜水平的甜菜碱促进草鱼生长可能与其提高了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有关:(1)提高了生长中期草鱼头肾和脾脏补体3(C3)、C4和免疫球蛋白IgM的含量,提高了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力;上调了抗菌肽β-defensin-1、铁调素(hepcidin)(除了脾脏)、肝脏表达抗菌肽2和黏蛋白2(Mucin2)mRNA水平(P<0.05),增强了头肾、脾脏免疫功能;(2)下调了生长中期草鱼头肾、脾脏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2、IL-6、IL-8(除了脾脏)及IL-17D(除了脾脏)】的mRNA水平,上调了抗炎细胞因子【IL-10、IL-11、IL-4/13A(而不是IL-4/13B)】mRNA水平(P<0.05);(3)上调生长中期草鱼头肾和脾脏IκBα的mRNA水平(P<0.05),下调了IKKβ、IKKγ、NF-κB p65和c-Rel的mRNA水平(P<0.05),但对IKKα和NF-κB p52的mRNA水平影响不显着(P>0.05);上调了TOR和S6K1 mRNA水平(P<0.05),下调了4E-BP1和4E-BP2 mRNA水平(P<0.05)。免疫器官免疫功能与其结构完整性密切相关。研究发现:(1)适宜水平甜菜碱可能通过Nrf2/Keap1a途径上调生长中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抗氧化酶(MnSOD、CAT、GPx1a、GPx1b、GPx4a、GPx4b、GSTR、GSTP2、GSTO1、GSTO1及GR)的mRNA水平并提高了谷胱甘肽(GSH)的含量(P<0.05),提高了免疫器官的抗氧化损伤能力,降低了ROS、MDA和PC的含量(P<0.05),但对脾脏和头肾CuZnSOD、GSTP1及Keap1b的mRNA水平无显着影响(P>0.05);(2)甜菜碱下调了生长中期草鱼头肾和脾脏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半胱天冬酶-2(caspase-2)、caspase-3、caspase-7、caspasse-8、caspase-9、FasL、Apaf-1和Bax的mRNA水平,上调了Bcl-2、IAP和Mcl-1b的mRNA水平(P<0.05),减少了头肾和脾脏的细胞凋亡;(3)甜菜碱可能通过下调生长中期草鱼头肾和脾脏孔状疏松蛋白蛋白claudin-12、claudin-15a和claudin-15b以及信号分子MLCK的mRNA水平(P<0.05),上调紧密连接形成蛋白claudin-b、claudin-c、claudin-f、claudin-7a、claudin-7b、claudin-11、occludin、ZO-1(除了脾脏)、ZO-2b(除了脾脏)的mRNA水平(P<0.05),保护了鱼类脾脏和头肾的细胞间结构完整性。综上所述,甜菜碱提高了生长中期草鱼生产性能,同时可能分别通过Nrf2、MLCK及p38MAPK途径上调头肾和脾脏的抗氧化酶、紧密连接蛋白mRNA水平及下调细胞凋亡mRNA水平,提高了生长中期草鱼免疫器官的结构完整性;分别通过TOR和NF-κB信号途径上调主要抗炎细胞因子和下调主要促炎细胞因子mRNA水平,提高了生长中期草鱼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产性能PWG和免疫参数LZ为标识,计算体重为210776 g的生长中期草鱼饲料中甜菜碱的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4.28 g kg-1和4.43 g kg-1,并且以生产性能PWG为标识计算(以kg为单位)出饲粮中甜菜碱(99%)相对蛋氨酸(99%)的效价(%)为113.14%。

杨雨生[4](2019)在《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脂代谢及免疫机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选取1050尾雄性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初始体重为56.67±10.75 g,初始体长为15.86±1.23 cm,随机分养于21个养殖箱中,每箱50尾。试验共分7组,分别为对照组(T1)、姜黄素组(T2)、壳聚糖组(T3)、维生素C+维生素B2组(T4)、低剂量配伍组(T5)、中剂量配伍组(T6)、高剂量配伍组(T7),养殖试验周期为8周,探讨姜黄素、壳聚糖、(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以及四种添加剂的低、中、高剂量配伍对该鱼生长、消化、抗氧化力、脂代谢和免疫机制的影响,以期为黄颡鱼复合型功能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参考。1.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养殖8周后测定该鱼生长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四种添加剂及其不同比例的配伍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增重率、特定增长率、蛋白质效率及存活率,其中T6组效果最好,T7组次之;各试验组肠道脂肪酶活力均不同程度高于T1组,其中T6组酶活力最高,T6组前肠、中肠和后肠酶活力分别是T1组的3.4倍、4.2倍和4.3倍(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T6组(P<0.05);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力最高值均出现在T6组,活力分别是对照组的4.58和5.02倍(P<0.05),T7组中肠淀粉酶活力最高(P<0.05),T6组活力次之(P<0.05)。从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角度考虑,T6组效果较好。2.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于养殖4周和8周后取样测定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综合血清、肝胰脏、脾脏、心脏、脑和鳃的抗氧化指标,短期投喂(4周)后,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在提升各组织SOD、CAT、GSH、GSH-PX活性,降低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方面效果最为显着(P<0.05),而长期投喂(8周)后,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效果最为显着(P<0.05)。3.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免疫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分别于养殖4周和8周后取血清和部分组织测定免疫相关生化指标,同时养殖8周后取全血进行呼吸爆发活性的检测,以及对试验鱼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在提升黄颡鱼体内ACP活性方面,养殖不同周期,姜黄素(T2组)均可显着提升大部分组织的ACP活性(P<0.05),而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对提高血清ACP的效果要优于单独添加姜黄素(T2组),同时,短期投喂(4周)后,高剂量配伍(T7组)对肝胰脏ACP的提升效果好于姜黄素(T2组),中剂量配伍(T6组)对头肾ACP的作用效果要显着优于姜黄素(T2组)(P<0.05);而在提升黄颡鱼体内AKP活性方面,壳聚糖(T3组)的效果和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的效果差别不大,但两者提升大部分组织的AKP活性效果要优于姜黄素(T2组),四种添加剂的不同比例配伍(T5T7)仅对黄颡鱼血清和脾脏AKP活性的提升效果较其余各试验组显着(P<0.05);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与壳聚糖(T3组)在提升黄颡鱼体内MPO活性方面,效果大致相同,仅在血清和脾脏中表现出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的显着优势(P<0.05),但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与壳聚糖(T3组)的效果均好于姜黄素(T2组)(P<0.05),此外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对于提高肝胰脏和头肾MPO活性的效果最为显着(P<0.05),而对于提高脾脏、中肾MPO活性,则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效果最为显着(P<0.05);短期投喂(4周)后,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可显着提高血清中GM-CSF、IgM、IL-2等大部分免疫因子的含量(P<0.05),其次为壳聚糖(T3组)以及四种添加剂低剂量配伍(T5组)和中剂量配伍(T6组),姜黄素(T2组)以及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仅对少数免疫因子有显着促进效果(P<0.05),而长期投喂(8周)后,姜黄素(T2组)以及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可显着提高血清中大部分免疫因子的含量(P<0.05),但姜黄素(T2组)对大部分免疫指标的提升效果要优于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此外壳聚糖(T3组)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和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仅对少部分免疫指标有显着促进效果(P<0.05),四种添加剂低剂量配伍(T5组)仅对血清LZM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但综合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抗病力的影响来看,长期投喂(8周)后,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效果(T6组)最最佳。4.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和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养殖8周后取血清和肝胰脏进行肝功能和脂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肝胰脏GOT活力在T6组达到最大值,与T1组相比提高了149.21%,而肝胰脏GPT活力在T7组显着降低(P<0.05);与T1组相比,T3组、T5T7组的血清中GPT活力显着下降(P<0.05),分别下降了57.98%、71.60%、80.16%、74.71%;血清中LDH活力在T6组达到最低值(P<0.05),而TBIL含量却在T4组达到最低值,且与T1组相比降低了约53.55%;配伍组(T5、T6、T7)血清中LDL-C含量与T1组相比显着下降(P<0.05),且T7组下降最为明显,下降了约53.25%;肝胰脏中TG含量在T6组达到最低值,与T1组相比下降了56.94%,而血清中TG含量最低值则出现在T7组,与T1组相比降低了57.87%;肝胰脏中T-CHO含量在T2组显着下降(P<0.05),而血清中T-CHO含量在T7组达到最低值,与T1组相比下降了63.76%;T5组和T6组肝胰脏中LPL活性分别是T1组的3.32倍和9.44倍;T6组肝胰脏中HL活性最高,是T1组的2.58倍;与T1组相比,T5组和T6组肝胰脏中TL活性显着升高(P<0.05)。总之,四种添加剂配伍对促进黄颡鱼肝功能和脂代谢效果要优于单独添加某一种添加剂,且中剂量配伍(T6)效果最佳。5.基于转录水平研究添加剂对黄颡鱼代谢调控的影响8周养殖试验结束后,取对照组(T1组)和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组(T6组)的肝胰脏组织,提取RNA并建库后,利用HiSeq X-ten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后得到了100,895条Unigenes,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后得到53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88个,下调基因350个,从中筛选出了部分免疫和脂代谢相关的基因及其富集的通路,并初步得出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可能是通过上调细胞质DNA传感途径上RPB8以及吞噬体途径中CANX和COLEC12的表达来调节黄颡鱼的免疫能力,同时在调节脂代谢方面,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可能主要通过上调PPAR信号通路上CPT1A、PGAR、GyK这三个靶基因的表达来促进黄颡鱼体内脂类的代谢,从而维持其正常水平。(饲料中添加姜黄素150 mg/kg,壳聚糖4500 mg/kg,维生素709 mg/kg(总量1409mg/kg)、维生素B2 40 mg/kg(总量72 mg/kg))

周爽男,江茂旺,蒋霞敏,杜学星,彭瑞冰,韩庆喜[5](2018)在《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管角螺摄食、生长性能、组织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管角螺摄食、生长性能、组织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2.54±0.25)g的管角螺63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7个试验组分别饲喂甜菜碱添加水平为0(对照)、0.2%、0.4%、0.6%、0.8%、1.0%、1.2%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甜菜碱添加水平为0.2%0.8%时,管角螺的摄食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当甜菜碱添加水平为0.6%时,管角螺的摄食率、增重率和饲料效率达到最大值,而特定生长率在添加水平为0.4%时达最大值。成活率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甜菜碱添加水平对管角螺肌肉、肝胰腺中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0.4%1.2%组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0.2%1.2%组肝胰腺中粗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增加,管角螺肝胰腺中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甜菜碱添加水平为0.6%时,肝胰腺中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且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得出,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甜菜碱能够促进管角螺摄食,提高肌肉和肝胰腺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肌肉和肝胰腺中粗脂肪含量,提高肝胰腺中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从而有利于管角螺的健康生长。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分析可知,管角螺饲料中甜菜碱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5%。

马建爽,常文环,张姝,郑爱娟,刘国华,蔡辉益[6](2015)在《甜菜碱对肉鸡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肌肉风味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甜菜碱对肉鸡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肌肉风味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健康肉公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20%甜菜碱的试验饲粮。试验全期42 d,前期为第121天,后期为第2242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20%甜菜碱能够显着提高肉鸡前、后、全期平均日增重和前、后期体重(P<0.05),显着降低全期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甜菜碱显着提高了肉鸡胸肌中肌苷酸含量及胸肌和腿肌中肌肉脂肪、风味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0.20%甜菜碱能够显着增加肉鸡胸肌和腿肌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及胸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0.05)。与对照组相比,0.20%甜菜碱显着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脂联素含量(P<0.05),显着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瘦素和胰岛素含量(P<0.05)。由此可见,肉鸡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促进脂质代谢,改善肌肉风味品质,以0.20%添加效果为最佳。

孙立梅[7](2013)在《高比例棉粕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及其替代物对中华绒螯蟹摄食和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解决棉粕等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后产生的不良影响,本研究选取我国重要的经济型甲壳动物--中华绒螯蟹为试验对象,在高比例棉粕饲料中添加晶体蛋氨酸以优化饲料中的氨基酸比例,同时发挥蛋氨酸的诱食作用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采用动物营养学方法探讨了外源补充蛋氨酸对幼蟹摄食和生长的影响。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饲料中分别添加甜菜碱和牛磺酸替代外源补充的晶体蛋氨酸对幼蟹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节约外源补充蛋氨酸,提高机体对蛋氨酸的同化效率和饲料利用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高比例棉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摄食、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40%棉粕为主的混合蛋白源制成基础饲料,分别在其中添加0.00%、0.14%、0.28%、0.42%、0.56%蛋氨酸(分别记为0.00%Met、0.14%Met、0.28%Met、0.42%Met和0.56%Met),配制了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全鱼粉组(64.4%鱼粉)作为对照,探讨了在高比例棉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0.39±0.02)g的摄食率、生长率和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鱼粉对照组相比,0.42%Met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其显着高于0.00%Met、0.14%Met和0.28%Met组(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则显着高于0.56%Met组(P<0.05);0.42%Met和0.28%Met组的摄食量与对照组相似,当蛋氨酸的补充量低于0.28%或高于0.42%时,幼蟹的摄食量均有所下降:对照组的蛋白质沉积率最高(23.20%),在各试验组中,0.28%Met和0.42%Met组之间的蛋白质沉积率无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高于0.00%Met、0.14%Met和0.56%Met组(P<0.05);分析幼蟹的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发现0.42%Met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均显着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0.28%Met、0.42%Met和0.56%Met处理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结果提示,在高比例植物蛋白(40%棉粕)的基础饲料中,补充0.42%Met能够显着提高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率、消化率和抗氧化酶的活性。2、甜菜碱替代外源补充蛋氨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摄食、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共设计了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以混合蛋白源配制基础饲料(棉粕占40%),对照组饲料添加0.4%晶体蛋氨酸(记作C),试验组分别用甜菜碱替代外源添加量的25%、50%、75%和100%晶体蛋氨酸(分别记作25%S、50%S、75%S和100%S)。以初重为(0.28±0.01)g的幼蟹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探讨植物性蛋白源饲料中添加甜菜碱部分或完全替代外源补充的蛋氨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摄食、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幼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量,50%S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75%S和100%S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然而,饲料系数在50%S组最低,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25%S、75%S和100%S组的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甜菜碱部分或完全替代外源补充蛋氨酸对幼蟹的体成分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50%S和75%S组幼蟹的肝胰腺脂肪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25%S和100%S组(P<0.05);肠胰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替代比例为50%时达到最高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替代组幼蟹血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各替代组幼蟹血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甜菜碱可以替代饲料中外源添加的50%晶体蛋氨酸,同时饲料中总蛋氨酸含量不宜低于0.56%。3、牛磺酸替代外源补充蛋氨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摄食、生长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共设计了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以混合蛋白源配制基础饲料(棉粕占40%),对照组饲料添加0.4%晶体蛋氨酸(记作C),试验组分别用牛磺酸替代外源添加量的25%、50%、75%和100%晶体蛋氨酸(分别记作25%S、50%S、75%S和100%S)。以初重为(0.28±0.01)g的幼蟹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探讨了植物性蛋白源饲料中添加牛磺酸部分或完全替代外源添加的蛋氨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摄食、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S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替代组(P<0.05),100%S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各替代组(P<0.05),然而,饲料系数在25%S组最低,但是与对照比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牛磺酸部分或完全替代外源添加的蛋氨酸对幼蟹的体成分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各替代组幼蟹的肝胰腺脂肪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各替代组幼蟹肠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幼蟹的血清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酚氧化酶活性在各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本试验条件下,牛磺酸替代25%外源补充的晶体蛋氨酸为最佳。

张文超,梁桂英,阳会军,王华朗,田丽霞,刘永坚[8](2012)在《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军曹鱼生长、体营养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8周的养殖试验,评估了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生长、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中酶活性的影响。共设计6种饲料,甜菜碱添加水平分别为0、0.05%、0.10%、0.20%、0.30%和0.40%。结果显示,添加水平为0.05%时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最高,肝脏组织状况最好,全鱼和肌肉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添加水平超过0.20%时肥满度(CF)随甜菜碱添加量的上升而下降。各添加组的肝体比(HSI)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且全鱼和肝脏中(0.10%添加组除外)的脂肪质量分数均低于对照组;血清指标中各添加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但随着添加量的提高有先升后降的趋势;肝脏中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可以促进军曹鱼的生长,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利于脂肪代谢。

王曙[9](2012)在《大黄鱼对模拟台风水体激烈动荡应激反应及救护的研究》文中提出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应激能力差,遭受台风侵袭时,海区网箱内水体激烈动荡,会引起养殖大黄鱼应激反应而大量死亡,渔业损失严重。为了防灾和减少灾后损失,2009年7月,进行了大黄鱼对模拟台风网箱内水体动荡应激反应与救护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制了一种拆装方便、操作简单且幅度可调的水体激烈动荡模拟装置(专利号:ZL201020550153.0),用于在室内进行台风期间水体动荡对网箱养殖鱼类影响的模拟研究。对该模拟装置进行大黄鱼24h不同强度的动荡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水体动荡模拟器重复性佳、操作简便、无水体死角、并且可以通过调控水体动荡的强度模拟616级台风引起西沪港养殖区域网箱内的水体动荡,适合进行台风引起海水养殖网箱内水体动荡的室内模拟实验。通过对激烈动荡胁迫后大黄鱼血液生化变化的分析,结果显示,CREA先升高,0.5h时CREA浓度达到最大值(28.8±1.2μmol/L),后降低并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且与对照组不显着(p>0.05)。表明大黄鱼在动荡胁迫后,其肾脏功能受到弱化,但并未引起肾脏的损伤。AST由0h时63.3U/L逐步上升至24h时415.7U/L,水平变化显着(p<0.05);CHOL由0h时10.1mol/L降低至24h时3.5mol/L,浓度变化亦显着(p<0.05)。说明动荡胁迫后,大黄鱼肝脏受到损伤。通过动荡擦伤后7d药浴实验(药浴时长:每天1h;药物浓度:氟苯尼考20g/m3,五倍子3g/m3,五倍子3g/m3、大黄3g/m3)。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黄鱼平均成活率为21%,五倍子、五倍子/大黄、氟苯尼考平均成活率分别为59%、48%、48%,差异显着(P<0.05)。因五倍子、大黄、氟苯尼考能抑制或杀死伤口处霉菌和细菌,加速伤口愈合,减少了养殖鱼类的死亡。在示范养殖实验中(每100g小杂鱼饲料中分别添加纯度为10%Vc100mg;纯度为98%甜菜碱300mg),大黄鱼试验结束时(580d)试验组(体长26.2±0.8cm,体重346.5±21.3g)与对照组(体长24.4±0.5cm,体重228.7±14.0g),差异显着(p<0.05)。添加组大黄鱼成活率为54.4%,而对照组大黄鱼仅有21%,成活率提高33.4%。黑鲷(Spraus macrocephalus)试验结束时(665d)试验组(体长24.5±0.7cm,体重142.7±5.0g)与对照组(体长22.4±1.5cm,体重109.5±3.8g),差异显着(p<0.05)。投喂抗应激药物的黑鲷成活率为88.1%比对照组提高了11.7%。说明Vc、甜菜碱不仅可以促进大黄鱼和黑鲷的生长,而且增强了抗逆能力。

蒋克勇[10](2012)在《水产动物肉质风味改良技术及相关候选基因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水产养殖业在片面追求高产量、高生长速度的同时,水产动物的肉质风味却在急剧下降,而且这一矛盾愈加尖锐。本研究针对这一现实问题,首先,采用营养学调控手段和高效添加剂使用策略来改善水产养殖鱼虾的品质,提高其肌肉出肉率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其呈味氨基酸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改变脂肪酸组成和比例,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高肌肉主要鲜味物质IMP的含量;综合改善养殖水产品的色泽、口感和风味等,初步建立了水产动物肉质风味改良的技术方法和评价指标。其次,采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利用RT-PCR和RACE等技术,克隆与牙鲆肌肉IMP和IMF形成密切相关的AMPD1基因和LPL基因,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解析;采用Real Time PCR技术,从mRNA水平研究上述基因在牙鲆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时向性,组织特异性,表达丰度等;以及结合HPLC法测定IMP含量,索式抽提法测定IMF含量和组织相关酶活;探索基因表达与酶活、风味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分子水平对IMP和IMF的形成和变化规律给予初步解释。主要结果如下:实验组罗非鱼的鱼片出肉率高于对照组2.65%;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呈味氨基酸含量也均高于对照组,呈味氨基酸含量提高1.41-1.7%;实验组罗非鱼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比对照组提高明显,其中EPA+DHA含量显着提高,EPA含量提高2倍以上,∑n-3/∑n-6比例比对照组也有明显提高;而实验组罗非鱼肌肉主要鲜味物质IMP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提高达5-10倍以上。实验组凡纳滨对虾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总量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不明显,而鲜味氨基酸总量提高明显,其中Asp,Glu和Gly显着提升;实验组凡纳滨对虾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相比对照组提高显着, EPA+DHA含量显着提高,∑n-3/∑n-6比例差异不明显;实验组凡纳滨对虾肌肉主要鲜味物质IMP含量比对照组提高3倍以上。通过感官评定,肉质风味改良组水产动物的体形、体表色泽、肌肉口感、致密度、鲜度和气味等指标相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研究首次克隆到与牙鲆IMP和IMF代谢相关的2个基因,从牙鲆肌肉中克隆得到AMPD1基因(Genebank登录号:JF323023.1),其cDNA全长2526bp,开放阅读框(ORF)长2211bp,编码736个氨基酸;从牙鲆肝脏中克隆得到LPL基因(Genebank登录号:HQ850701.1),其cDNA全长2003bp, ORF长1645bp,编码514个氨基酸。牙鲆9种组织的RT-PCR结果表明,AMPD1特异性高效在肌肉中表达,在其余组织中不表达,属于M型AMP脱氨酶;qRT-PCR分析表明LPL在牙鲆各组织中普遍表达,在腹腔肠系膜组织、肝脏和肾脏中表达丰度最高,在其余组织中表达较低。牙鲆成鱼(750±40g)肌肉AMPD1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幼鱼(7.5±2g)(p<0.05);成鱼肌肉IMP含量(3.35±0.21mg/g)也明显高于幼鱼(1.08±0.04mg/g)(p<0.05),肌肉AMPD1基因表达和IMP含量之间表现正相关,揭示AMPD1基因对IMP形成的重要调控作用。无论是牙鲆幼鱼还是成鱼,其肌肉LPL基因表达量、酶活力均明显低于肝脏LPL基因表达量、酶活力;幼鱼与成鱼肌肉LPL基因表达和IMF含量均未呈现明显差异;推测LPL基因可能不是鱼类IMF形成的唯一主效基因,可能更多的是参与调控鱼类肝脏中脂肪的蓄积和分配,而肝脏是鱼类最重要的贮脂性调节器官。

二、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及对黄河鲤鱼生长、免疫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黄河鲤鱼介绍
    1.2 诱食剂的研究现状
    1.3 诱食剂的种类
    1.4 诱食剂作用原理
    1.5 水产诱食剂的研究方法
    1.6 影响诱食剂的诱食作用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单一诱食剂的迷宫诱食试验方法
    2.3 复合诱食剂的迷宫诱食试验方法
    2.4 日粮中添加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应用效果的研究
        2.4.1 试验分组及试验饲料
        2.4.2 饲养管理
        2.4.3 样品采集
        2.4.4 指标测定
        2.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单一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结果
        3.1.1 DMPT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2 TMAO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3 甜菜碱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4 谷氨酸钠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5 蒜粉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6 酵母粉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7 葡萄糖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8 陈皮粉对黄河鲤鱼的集鱼效果
        3.1.9 八种物质对黄河鲤鱼最佳集鱼效果的比较
    3.2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迷宫诱食结果
    3.3 日粮中添加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应用效果的研究
        3.3.1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生长的影响
        3.3.2 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
        3.3.3 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4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免疫指标的影响
        3.3.5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3.6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肠道形态的影响
4 讨论
    4.1 单体诱食物质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试验
    4.2 复合诱食物质对黄河鲤鱼的迷宫诱食试验
    4.3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的应用效果研究
        4.3.1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4.3.2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
        4.3.3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3.4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免疫指标的影响
        4.3.5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3.6 复合诱食剂对黄河鲤鱼肠道形态的影响
5 结论、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2)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营养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蛋白质营养的研究进展
        1.1.1 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1.1.2 蛋白质的吸收和排泄
        1.1.3 鱼类对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1.2 鱼类磷营养的研究进展
        1.2.1 磷的生物学功能
        1.2.2 磷的吸收和排泄
        1.2.3 鱼类对磷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1.3 养殖密度对鱼类营养研究进展
        1.3.1 养殖密度对环境的影响
        1.3.2 养殖密度对鱼类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4 红鳍东方鲀氮、磷需求量及养殖密度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设计
        2.1.2 实验鱼和养殖管理
        2.1.3 实验取样
        2.1.4 生化分析
        2.1.5 水质测定与分析方法
        2.1.6 计算方法及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不同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2.2.2 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氨氮排泄的影响
        2.2.3 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肠道和肝脏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饲料蛋白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2.3.2 不同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氨氮排泄的影响
        2.3.3 不同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血清、肝脏、肠道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饲料中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磷排泄、相关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设计
        3.1.2 饲料制作
        3.1.3 养殖实验
        3.1.4 取样方法
        3.1.5 生长指标的测定
        3.1.6 饲料中总磷和有效磷的测定
        3.1.7 机体成分和血液指标的测定
        3.1.8 静水磷排泄实验
        3.1.9 数据统计
    3.2 实验结果
        3.2.1 生长结果
        3.2.2 机体成分
        3.2.3 磷排泄
        3.2.4 脂肪含量、钙磷和抗应激代谢相关生化指标
    3.3 讨论
        3.3.1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3.3.2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形体指标及体组成的影响
        3.3.3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磷排泄的影响
        3.3.4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脂肪含量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3.3.5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钙磷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3.3.6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抗应激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饲料制作
        4.1.2 养殖实验
        4.1.3 取样方法
        4.1.4 生长指标的测定
        4.1.5 机体成分和血液指标的测定
        4.1.6 静水氮排泄实验
        4.1.7 数据统计
    4.2 实验结果
        4.2.1 生长结果
        4.2.2 机体成分
        4.2.3 氮排泄
        4.2.4 免疫相关生化指标
        4.2.5 蛋白代谢相关生化指标
        4.2.6 肌肉质构
    4.3 讨论
        4.3.1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4.3.2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氨氮排泄的影响
        4.3.3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免疫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甜菜碱对生长中期草鱼免疫器官结构与功能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选题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甜菜碱简介
    2.2 甜菜碱在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
    2.3 甜菜碱对鱼类生产性能的影响
    2.4 甜菜碱对鱼类免疫器官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2.4.1 甜菜碱对鱼类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
        2.4.2 甜菜碱对鱼类细胞凋亡的影响
        2.4.3 甜菜碱对鱼类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2.5 甜菜碱对鱼类免疫功能的作用
        2.5.1 甜菜碱对鱼类抗菌物质的作用
        2.5.2 甜菜碱对鱼类炎症反应的作用
    2.6 存在问题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材料与方法
    4.1 试验技术路线
    4.2 试验鱼选择及试验设计
    4.3 试验饲粮
    4.4 试验条件及饲养管理
    4.5 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
    4.6 样品采集
    4.7 指标测定
        (1)生产性能相关指标测定
        (2)组织学检测
        (3)DNA片段化
        (4)生化指标测定
        (5)mRNA水平测定
    4.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甜菜碱对生长中期草鱼生产性能的影响
    5.2 甜菜碱对攻毒试验后草鱼肠炎抵抗能力的影响
    5.3 甜菜碱对生长中期草鱼机体免疫器官结构和免疫功能的作用
        5.3.1 甜菜碱对生长中期草鱼头肾和脾脏的组织结构的作用
        5.3.2 甜菜碱对生长中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5.3.3 甜菜碱对草鱼头肾和脾脏细胞凋亡的作用
        5.3.4 甜菜碱对草鱼头肾和脾脏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的作用
    5.4 甜菜碱对头肾和脾脏免疫功能的作用
6 讨论
    6.1 适宜水平甜菜碱提高生长中期草鱼生产性能
    6.2 适宜水平甜菜碱提高生长中期草鱼免疫器官结构完整性
        6.2.1 适宜水平甜菜碱提高生长中期草鱼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完整性
        6.2.2 适宜水平甜菜碱提高生长中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抗氧化能力
        6.2.3 适宜水平甜菜碱减少生长中期草鱼头肾和脾脏细胞凋亡
        6.2.4 适宜水平甜菜碱提高生长中期草鱼头肾和脾脏紧密连接蛋mRNA水平
    6.3 适宜水平甜菜碱提高生长中期草鱼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
        6.3.1 适宜水平甜菜碱提高鱼类头肾和脾脏抗菌物质的含量
        6.3.2 适宜水平甜菜碱缓解生长中期草鱼头肾和脾脏的炎症反应
    6.4 适宜水平甜菜碱的适宜添加水平及其相对于蛋氨酸的效价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脂代谢及免疫机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黄颡鱼研究概况
    1.2 黄颡鱼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研究现状
        1.2.1 免疫增强剂
        1.2.2 促生长剂
    1.3 姜黄素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3.1 姜黄素的抗氧化作用
        1.3.2 姜黄素的抗炎作用
        1.3.3 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
        1.3.4 姜黄素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4 壳聚糖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5 维生素C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5.1 维生素C参与机体内羟化反应
        1.5.2 维生素C参与机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1.5.3 维生素C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6 维生素B_2的研究概况
        1.6.1 维生素B_2 的抗氧化作用
        1.6.2 维生素B_2 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
        1.6.3 维生素B_2 调节畜禽动物免疫的研究现状
        1.6.4 维生素B_2 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现状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二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形体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1.1 试验鱼
        2.1.1.2 饲料原料
        2.1.1.3 试验试剂
        2.1.1.4 试验仪器
        2.1.2 试验方法
        2.1.2.1 饲料配制
        2.1.2.2 试验鱼管理
        2.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1.2.4 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计算公式
        2.1.2.5 常规成分的测定
        2.1.2.6 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2.1.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2.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2.2.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2.2.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2.2.2.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试验用鱼
        3.1.1.2 饲料原料
        3.1.1.3 试验仪器
        3.1.1.4 试验试剂
        3.1.2 试验方法
        3.1.2.1 饲料配制
        3.1.2.2 试验鱼管理
        3.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2.4 血液和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3.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CAT活力的影响
        3.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SOD活力的影响
        3.2.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GSH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GSH-PX活力的影响
        3.2.5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MDA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蛋白质羰基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免疫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1.1 试验用鱼
        4.1.1.2 饲料原料
        4.1.1.3 试验仪器
        4.1.1.4 试验试剂
        4.1.2 试验方法
        4.1.2.1 饲料配制
        4.1.2.2 试验鱼管理
        4.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1.2.4 测定方法
        4.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4.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ACP活力的影响
        4.2.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AKP活力的影响
        4.2.4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MPO活力的影响
        4.2.5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
        4.2.6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抗病力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4.3.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4.3.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细胞呼吸爆发和抗病力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和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1.1 试验用鱼
        5.1.1.2 饲料原料
        5.1.1.3 试验仪器
        5.1.1.4 试验试剂
        5.1.2 试验方法
        5.1.2.1 饲料配制
        5.1.2.2 试验鱼管理
        5.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5.1.2.4 肝功能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测定
        5.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5.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5.3.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转录水平分析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对黄颡鱼肝胰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1.1 试验用鱼
        6.1.1.2 饲料原料
        6.1.1.3 试验仪器
        6.1.1.4 试验试剂
        6.1.2 试验方法
        6.1.2.1 饲料配制
        6.1.2.2 试验鱼管理
        6.1.2.3 RNA提取与测序文库构建
        6.1.2.4 测序、装配及注释
        6.1.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分析
        6.1.2.6 差异基因qPCR验证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测序结果
        6.2.2 测序数据和质量评估
        6.2.3 测序序列组装
        6.2.4 unigene功能注释
        6.2.5 差异表达分析
        6.2.6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
        6.2.6.1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6.2.6.2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6.2.6.3 差异基因qPCR验证结果
    6.3 讨论
        6.3.1 细胞质DNA传感途径
        6.3.2 吞噬体
        6.3.3 PPAR信号通路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5)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管角螺摄食、生长性能、组织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1.2 饲养管理
    1.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1.3.1 样品采集
        1.3.2 肌肉和肝胰腺中营养成分的测定
        1.3.3 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分析
        1.3.4 摄食、生长性能指标计算公式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管角螺摄食、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管角螺肌肉、肝胰腺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2.3 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管角螺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管角螺摄食、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管角螺组织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3.3 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管角螺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 结论

(6)甜菜碱对肉鸡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肌肉风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及饲粮
    1.2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1.3样品采集及测定
        1.3.1生长性能测定
        1.3.2风味物质含量的测定
        1.3.2.1肌肉脂肪含量的测定
        1.3.2.2肌肉肌苷酸含量的测定
        1.3.2.3肌肉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1.3.2.4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1.3.3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1.4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甜菜碱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甜菜碱对肉鸡肌肉脂肪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2.3甜菜碱对肉鸡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4甜菜碱对肉鸡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5甜菜碱对肉鸡血脂含量的影响
    2.6甜菜碱对肉鸡血清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3讨论
    3.1甜菜碱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2甜菜碱对肉鸡肌肉脂肪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3.3甜菜碱对肉鸡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4甜菜碱对肉鸡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5甜菜碱对肉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4结论

(7)高比例棉粕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及其替代物对中华绒螯蟹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水产动物利用植物蛋白源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及其替代物对水产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高比例棉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对中华绒螫蟹幼蟹摄食、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甜菜碱替代蛋氨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摄食、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牛磺酸替代蛋氨酸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摄食、生长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军曹鱼生长、体营养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鱼
    1.3 养殖系统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1.5 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甜菜碱对生长、体形和内脏器官的影响
    2.2 对血清指标的影响
    2.3 对全鱼、肌肉及肝脏营养成分的影响
    2.4 对肝脏GPT和GOT活性的影响
    2.5 对肝脏组织的影响
3 讨论
    3.1 甜菜碱对生长、体形和内脏器官的影响
    3.2 对全鱼、肌肉及肝脏营养成分的影响
    3.3 对血清指标、肝脏酶活性及肝脏组织的影响

(9)大黄鱼对模拟台风水体激烈动荡应激反应及救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胁迫因子
        1.1 水温
        1.2 盐度
        1.3 溶氧
        1.4 重金属离子
        1.5 人类活动
    2 鱼类抗逆性常用指标
        2.1 耗氧率、窒息点
        2.2 血清生化指标
        2.3 免疫系统
    3 提高抗逆性途径
        3.1 疫苗免疫
        3.2 基因转移
        3.3 杂交育种
        3.4 添加剂
第二章 台风引起网箱内水体动荡模拟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1 模拟装置制作的工艺要求
    2 模拟装置的制作与原理
        2.1 装置制作与结构
        2.2 模拟原理
    3 模拟试验
        3.1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水体动荡模拟装置研制的必要性
        4.2 水体动荡模拟装置研制的优点
第三章 模拟强台风水体激烈动荡对大黄鱼胁迫后血液生化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血清制备及生化指标的测定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动荡胁迫下大黄鱼血清蛋白、肌酐和胆固醇浓度的变化
        2.2 动荡胁迫下大黄鱼血清酶活性的变化
        2.3 强动荡胁迫下大黄鱼血清离子浓度的变化
    3 讨论
第四章 模拟强台风水体激烈动荡引起大黄鱼创伤后的救护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2 结果
        2.1 大黄鱼动荡胁迫后的应激反应
        2.2 药浴效果
        2.3 不同药物对受伤大黄鱼成活率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饲料中添加Vc、甜菜碱投喂大黄鱼和黑鲷的效果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用鱼
        1.2 试验饲料
        1.3 饲养管理
        1.4 大黄鱼越冬技术
        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Vc、甜菜碱对大黄鱼的促生长效果
        2.2 大黄鱼试验期间成活率
        2.3 Vc、甜菜碱对黑鲷的促生长效果
        2.4 黑鲷试验期间成活率
    3 讨论
        3.1 Vc、甜菜碱对大黄鱼、黑鲷成活率的影响
        3.2 Vc、甜菜碱对大黄鱼、黑鲷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六章 结语
    1 创新点
    2 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水产动物肉质风味改良技术及相关候选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肉质风味的含义
    1.3 肉质风味物质 IMP 及代谢相关基因
    1.4 肉质风味物质 IMF 及代谢相关基因
    1.5 水产动物肉质风味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水产养殖鱼类肉质风味改良技术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鱼体规格与放养密度
        2.2.3 管理要素与水环境
        2.2.4 试验周期与取样
        2.2.5 添加剂使用策略
        2.2.6 指标测定及方法
        2.2.6.1 增重率、饲料系数和出肉率
        2.2.6.2 肌肉常规营养指标
        2.2.6.3 肌肉氨基酸测定
        2.2.6.4 肌肉脂肪酸测定
        2.2.6.5 肌肉 IMP 含量测定
        2.2.6.6 感官评定
        2.2.6.7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罗非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出肉率
        2.3.2 罗非鱼肌肉常规营养指标
        2.3.3 罗非鱼肌肉氨基酸分析
        2.3.4 罗非鱼肌肉脂肪酸分析
        2.3.5 罗非鱼肌肉主要鲜味物质 IMP 含量
        2.3.6 罗非鱼肉质感官评定
        2.3.7 罗非鱼大面积推广实验
    2.4 讨论
第三章 低盐或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肉质风味改良技术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用虾及分组
        3.2.2 添加剂使用策略
        3.2.3 指标测定及方法
        3.2.4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
        3.3.2 凡纳滨对虾肌肉常规营养指标
        3.3.3 凡纳滨对虾肌肉氨基酸分析
        3.3.4 凡纳滨对虾肌肉脂肪酸分析
        3.3.5 凡纳滨对虾肌肉 IMP 含量分析
        3.3.6 凡纳滨对虾肉质感官评定
        3.3.7 凡纳滨对虾大面积推广实验
    3.4 讨论
第四章 牙鲆 AMPD1 基因的克隆、鉴定及表达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动物和组织
        4.2.2 RNA 提取和 cDNA 合成
        4.2.3 AMPD1 基因 cDNA 片段的扩增
        4.2.4 5 '-和 3'-末端 cDNA 的快速扩增
        4.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6 AMPD1 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
        4.2.7 AMPD1 基因的表达水平
        4.2.8 肌肉中 IMP 含量的检测
    4.3 结果
        4.3.1 AMPD1 基因的全长 cDNA 序列
        4.3.2 序列分析
        4.3.3 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
        4.3.4 AMPD1 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
        4.3.5 肌肉中 AMPD1 基因的 mRNA 表达水平和 IMP 含量之间的关系
    4.4 讨论
第五章 牙鲆 LPL 基因的克隆、鉴定及表达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动物和组织
        5.2.2 RNA 提取和 cDNA 合成
        5.2.3 LPL 基因 cDNA 片段的扩增
        5.2.4 5 '-和 3'-末端 cDNA 的快速扩增
        5.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5.2.6 LPL 基因的组织分布和表达水平
        5.2.7 LPL 基因表达、酶活与 IMF 含量的测定
    5.3 结果
        5.3.1 LPL 基因的全长 cDNA 序列
        5.3.2 序列分析
        5.3.3 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
        5.3.4 LPL 基因的组织分布和 mRNA 表达水平
        5.3.5 肌肉和肝脏中 LPL 基因表达、酶活与 IMF 含量的关系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专利情况

四、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诱食剂的筛选及对黄河鲤鱼生长、免疫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D]. 房婷婷.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营养代谢的影响[D]. 张晓.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3]甜菜碱对生长中期草鱼免疫器官结构与功能的作用及机制[D]. 孙浩.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脂代谢及免疫机制的影响[D]. 杨雨生.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5]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管角螺摄食、生长性能、组织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周爽男,江茂旺,蒋霞敏,杜学星,彭瑞冰,韩庆喜. 动物营养学报, 2018(08)
  • [6]甜菜碱对肉鸡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肌肉风味品质的影响[J]. 马建爽,常文环,张姝,郑爱娟,刘国华,蔡辉益. 动物营养学报, 2015(01)
  • [7]高比例棉粕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及其替代物对中华绒螯蟹摄食和生长的影响[D]. 孙立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2)
  • [8]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军曹鱼生长、体营养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张文超,梁桂英,阳会军,王华朗,田丽霞,刘永坚. 南方水产科学, 2012(03)
  • [9]大黄鱼对模拟台风水体激烈动荡应激反应及救护的研究[D]. 王曙. 宁波大学, 2012(03)
  • [10]水产动物肉质风味改良技术及相关候选基因研究[D]. 蒋克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09)

标签:;  ;  ;  ;  ;  

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