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乳恶性黑色素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肖莹[1](2021)在《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3.0T MR平台,探讨GE乳腺动态增强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VIBRANT)的技术特点,对序列参数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关系,重点探讨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优化和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两方面。第一部分,前瞻性研究并行采集技术和零点充填技术对成像质量的影像。选择乳腺病患者共70例,均为女性,并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A组为使用并行采集(ARC)技术的动态增强扫描,B组为不使用ARC技术的动态增强扫描。计算两组的扫描时间、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信噪比和对比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比较A、B两组动态增强MR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分析其相关性。在保持其它参数一致的前提下,零点充填技术实验对ZIP1024和ZIP×2两个技术进行不同组合后进行比较研究:I组:同时使用ZIP1024和ZIP×2技术;Ⅱ组:只使用ZIP*1024技术;Ⅲ组:不使用ZIP技术。I、Ⅱ组分别扫描24个患者,Ⅲ组扫描26个患者。计算三组扫描时间、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信噪比和对比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第二部分,回顾性研究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关系,重点探讨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102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且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利用ADW4.6工作站,测量乳腺病灶最大径,选择增强效果最明显的图像与平扫图像进行减影,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得到乳腺3D-MIP图,分析肿瘤周围血管及两侧乳腺内血管情况,记录血管长度、内径及血管数目。MR检查设备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Discovery MR 750)。肿瘤的影像学评价指标包括:形态、大小、病灶边缘、肿块边缘强化、动力学曲线、瘤周血管征、患侧乳腺血管增多征,分析这些指标与各预后因素(ER、PR、HER-2)的相关性。结果:第一部分,并行采集技术实验中,A组平均扫描时长为7分30秒,B组平均扫描时长为12分38秒,A组扫描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图像信噪比分别为28.37和29.45;A组和B组的图像对比度分别为0.72和0.75。两组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动态增强MRI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3.3%,准确性为95.2%,B组动态增强MRI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2%,准确性为90%,两组病例动态增强MRI对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点填充技术实验中,I组图空间分辨率和像信噪比最高(Voxel size=0.25,SNR=61.12),II组图像次之(Voxel size=0.49,SNR=35.20),III组图像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最差(Voxel size=1.58,SNR=28.91)。Ⅰ组和Ⅱ组、Ⅰ组和Ⅲ组之间信噪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和Ⅲ组之间信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III组图像的对比度分别为0.76、0.75、0.73。三组图像对比度之间两两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部分,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各预后因素研究中102例乳腺癌肿瘤形态肿块型90例,非肿块型12例。病灶直径范围为0.5cm-5.6cm,其中病灶大小≥2cm的66例,<2cm的36例。肿块边缘毛刺状的64例,边缘为其他的38例。动态增强扫描中,边缘强化的40例,其他强化形式的62例。TIC上升型(Ⅰ)、平台型(Ⅱ)、流出型(Ⅲ)分别为4例、19例、79例。检查结束后对增强图像进行后处理,周围血管征阳性和阴性分别45例和57例,患侧血管增多征61例,没有增加41例。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中,80例为浸润性癌,20例导管内癌,1例左乳黏液癌,1例左乳梭形细胞化生性癌伴癌组织大片坏死。乳腺癌患者中84例有明确病理分级:Ⅰ级10例,Ⅱ级30例,Ⅲ级44例,余18例无明确的病理分级。ER阳性74例,阴性28例。PR阳性56例,阴性46例。Her-2低表达66例,过表达36例。通过统计学分析,肿瘤形态与肿瘤周围血管征存在相关性,与患乳血管增多征不相关;肿瘤大小与瘤周血管征、患乳血管增多征均存在相关性;肿瘤边缘是否毛刺、肿瘤边缘强化是否高于内部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各预后因素(ER、PR、Her-2)无明显相关性;时间信号曲线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与ER、PR、HER-2无相关性;乳腺癌的周围血管征与免疫组化ER、PR、HER-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血管增多征与ER、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ER-2、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并行采集技术的VIBRANT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具有良好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在显着缩短扫描时间的前提下并不影响其诊断效能。在技术上同时应用ZIP1024和ZIP×2技术能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和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患侧乳腺血管增多和瘤周血管征阳性与乳腺癌预后因素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孙婧[2](2020)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细胞肺癌免疫状态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具有侵袭性高、增殖速度快、易于复发转移的特点,预后不佳。SCLC标准初始治疗方案以依托泊苷联合铂类的全身化疗为基础,近年来免疫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患者获益有限,调节SCLC免疫状态可能增加免疫治疗获益的机会。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是包括SCLC在内的多种肿瘤化疗常用辅助药物,用于预防化疗所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其主要作用为促进中性粒细胞生成和释放,对免疫细胞可能存在影响,然而目前缺乏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PEG-rhG-CSF对SCLC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特别是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同时对免疫治疗时代SCLC的治疗优化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既往未接受抗肿瘤治疗、拟接受常规依托泊苷联合铂类化疗的SCLC患者,根据发生FN的风险,分别纳入PEG-rhG-CSF组和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分别在第1周期化疗前(第0天)、化疗结束后(第3天)和注射PEG-rhG-CSF或观察4-6天(第8-10天)采集3次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布变化,观察包括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进一步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总体T细胞的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组库,分析其多样性、克隆性等特征变化;并根据淋巴细胞亚群和TCR检测结果,采用高通量液相芯片技术有针对性的检测血浆细胞因子;定期随访入组患者,记录骨髓抑制的发生和处理及疾病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共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就诊的25名初治SCLC患者,其中PEG-rhG-CSF组16例,对照组9例。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1)PEG-rhG-CSF 组和对照组中 CD3+T、CD4+T、CD8+T、B 细胞、NK细胞比例均无显着差异;(2)化疗后TCR多样性显着降低(p=0.028),克隆性显着增加(p=0.044);(3)化疗前后细胞因子未见显着性变化。注射PEG-rhG-CSF后与化疗后相比:(1)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比例显着增加(p=0.002),其中CD4+T细胞比例显着增加(p=0.020),但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比例无显着变化,对照组中各检测细胞亚群比例均无显着变化;(2)TCR多样性显着增加(p=0.013),克隆性显着降低(p=0.007),而观察组中TCR多样性、克隆性无显着变化;用Vβ、Jβ基因组合方式代表TCR种类,注射PEG-rhG-CSF后出现显着扩增的TCR种类更多(29种vs.10种);(3)细胞因子检测提示PEG-rhG-CSF治疗后IL-22显着降低(p=0.014),TGF-β显着降低(p=0.017),对照组细胞因子水平无显着差异。(4)相关性分析显示TCR多样性的改变与CD3+T细胞、CD4+T细胞比例的改变呈正相关,而与CD8+T细胞比例改变无关。结论:PEG-rhG-CSF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布、TCR多样性和克隆性及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影响SCLC患者免疫状态,CD4+T细胞可能为主要效应细胞,这些发现有助于SCLC治疗方案的优化。
冷盈,刘心烛,刘佳兴,左怀全[3](2019)在《以腋窝肿块就诊的恶性黑色素瘤2例646000四川泸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文中研究指明恶性黑色素瘤是源于神经嵴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皮肤,早期即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腹股沟、腋窝、颈部淋巴结等)转移[1]。多数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以发现"黑痣"就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发现区域肿大淋巴结;而少数患者以肿大淋巴结就诊,明确为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后再寻找原发病灶。本文献报道2例以腋窝肿块就诊最后病理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曾满芹,王成勤,王冠群,董娴宁,张龙宵,魏志敏[4](2019)在《乳房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乳房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房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点,复习近12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结果 77岁老年女性病人,发现右乳包块2 d,既往有左足恶性黑色素瘤病史,结合病史及光镜下组织学表现(典型的黑色素颗粒、特征性免疫指标的表达),最终诊断为乳房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结论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率高、预后差、生存期短,转移至乳房者临床少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廖秀娟[5](2018)在《乳房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是一种比较罕见且预后不良的恶性肿瘤,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够,易误诊为其他软组织肉瘤或炎症。本文通过报告我院近期确诊的1例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结合近期文献复习,从疾病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基因检测、治疗及预后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论述,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报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近期确诊的1例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同时对pubmed数据库自1970年—2017年收录发表的32例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主要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目前根据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点及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诊误治,指导治疗,估测预后。结果:在33例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中,女性29例,男性4例,最大的72岁,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42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近期乳腺肿块增长迅速,无乳头溢液、乳头凹陷及乳房疼痛等临床表现。外周全血细胞计数未见明显异常。骨髓穿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提示乳腺腺体内可见肿块大于等于20mm×10mm、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内部回声类型为低回声、后方回声衰减的病灶,结节内未见血流信号。乳腺钼靶提示:乳腺腺体可见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没有钙化的肿块。乳腺磁共振提示:使用T2加权的冠状图像可能显示粒细胞肉瘤相对于乳房组织是多重的,不确定的,不均匀的,高信号的肿块。33例中有14例误诊(其中7例乳腺癌,4例为淋巴瘤,1例叶状囊肉瘤1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1例纤维瘤),误诊率达42.4%。术后病理免疫组化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率92%。遗传学检查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最多见于8三体和t(9;11)。结论:乳房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髓外肿瘤,由不成熟的髓样细胞组成,并且无明显骨髓异常表现。其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易与其他恶性肿瘤如乳腺小叶癌、淋巴瘤等相混淆。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支持诊断。目前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延长患者无瘤生存率更加确切有效,而化疗方案多为针对AML的化疗方案。
杨思加,陈鑫[6](2016)在《以腋窝包块为首发症状黑色素瘤1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发生于皮肤黏膜和色素膜的恶性肿瘤[1]。近年来,我国黑色素瘤发病率增长较快,且由于其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行为的复杂多样,临床上常发生漏诊和误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仅以腋窝包块为首发症状的黑色素瘤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52岁,因"发现右腋窝包块2周"于2015-07-20入院。入院2周前,病人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腋
罗扬,徐兵河,李青,张频,袁芃,王佳玉,马飞,蔡锐刚,樊英[7](2014)在《乳腺外实体瘤乳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乳腺外实体瘤乳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24例乳腺外实体瘤乳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乳腺外原发实体肿瘤和乳腺病灶均经病理细胞学证实。结果 24例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2例,中位年龄54岁。原发肿瘤为非小细胞肺癌10例,小细胞肺癌4例,鼻腔横纹肌肉瘤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卵巢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胃癌1例。15例(62.5%)患者可自行扪及乳腺结节,2例患者乳腺弥漫增大伴有炎性改变,7例(29.2%)患者在检查CT时发现乳腺结节。乳腺转移灶多为增长较快的单发结节,可以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少见微小钙化,病理细胞学检查可以区分乳腺转移和原发乳腺癌,83.3%(20/24)的患者同时存在其他器官和淋巴结转移。乳腺外实体瘤乳腺转移患者的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仅为9.2个月。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出现乳腺结节均应考虑乳腺转移可能,应对乳腺结节进行病理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正确的诊断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乳腺切除术,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予患者及时和正确的系统治疗。
胡明明[8](2013)在《脑脊液和血清肿瘤标志物β-hCG、αFP、PLAP及s-kit(CD117)对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通常也称作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 ICGCTs),分为生殖细胞瘤(germinoma)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onge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 NGGCTs)两大类。虽然病理亚型是决定预后的最主要因素,但早期积极而规范的诊治无疑也是非常重要之因素。多学科综合诊断平台是获得早期(病程半年内)确诊的基础,通过手术明确病理是建立平台的瓶颈。虽然肿瘤标志物是平台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临床诊断价值在国内外均未得到充分研究。当前数种分泌性肿瘤标准的判断依据并未建立在组织病理和脑脊液细胞学基础上。目前关于颅内生殖细胞瘤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仅限于非生殖细胞瘤特异性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0subunit of human chorionicgonadotropin, β-hCG)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 FP)。而对生殖细胞瘤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胎盘碱性磷酸酶(placental alkaline phosphatase, PLAP)和CD117(干细胞因子受体分子,跨膜形式为c-kit,可溶性形式为s-kit)未常规开展测定和进一步的研究。因此需要建立综合平台,以组织病理和脑脊液细胞学为基础,评估脑脊液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β-hCG、α FP及PLAP、s-kit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1.将1991年3月至2011年9月20年期间我院32例经组织病理/脑脊液细胞学确诊的颅内GCTs患者(既往组)及在多科综合诊断平台基础上,自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26例患者(研究组)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确诊情况、延迟诊断情况、肿瘤标志物染色和脑脊液细胞学情况、CSF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测定水平。2.结合两组可用同步CSF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数据,观察β-hCG、αFP水平的分布差别;评价当前不同的诊断标准的优劣;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组(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12例)和其余颅内肿瘤组(5例)为对照,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计算p-hCG及α FP在CSF和血清中相应的新诊断切点,并评估新标准的诊断价值;评价男性不完全性性早熟/隐匿性低促性腺激素性高雄激素血症患者中肿瘤标志物对于早期诊断的提示意义。3.用ELISA法测定研究组、LCH组、其余颅内肿瘤组和海马硬化组(5例)的CSF和血清中PLAP和s-kit水平,用ROC曲线分别计算两者合理诊断切点;并评估新标准的诊断价值4.使用SPSS11.5作为数据统计的工具;正态分布数值资料、非正态分布数值资料(经对数变换后)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统计学差异;分类资料行wilcoxon signed-ranks test或卡方检验;ROC曲线计算诊断切点;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既往组和研究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1:1和1.9:1,平均确诊年龄分别为19±7岁和13±4岁;单纯鞍区病变比例分别为59.4%和38.5%,单纯松果体区病变比例分别为从3.1%和15.4%;手术确诊比例从71.9%增至96.2%;最终病理中,生殖细胞瘤比例从90.6%减至65.4%;4种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染色比例从9.4%-46.9%增至100%;β-hCG和α FP在CSF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率从50%-57.7%增至100%;早期确诊比例从6.3%增至19.2%(卡方值仍>0.05)。2.CSF及血清中β-hCG≥50IU/L标准在既往组和研究组的总体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8.8%和30.8%,特异性均为100%;而αFP≥10ng/mL标准在两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3.3%和23.1%,特异性分别为66.7%和83.3%,虽然α FP≥25ng/mL标准诊断敏感性分别为6.3%和19.2%,但特异性均为100%。3.经ROC曲线分析,当CSF β-hCG≥8.4IU/L时,敏感性为44%;血清β-hCG≥2.2IU/L时,敏感性为33.3%,特异性均为100%;虽然αFP阳性病例数不足,但CSF α FP在3.8ng/mL时,仍能有效诊断颅内GCTs病例,血清α FP数值中未发现较25ng/mL标准更低的病例。4.研究组CSF β-hCG诊断敏感性从26.9%增加至61.5%,高于同组血清β-hCG敏感性42.3%(主要用于诊断含STGC肿瘤);CSF a FP诊断敏感性也从7.7%提高至19.2%;研究组总体诊断敏感性从38.5%提高至65.4%,其中最主要的比重来自于CSF β-hCG。5.既往组中占男性比例17.6%的病例为高β-hC6血症所致的隐匿性低促高雄患者;研究组中占男性比例52.9%的病例为高β-hCG血症所致的性早熟或隐匿性低促高雄患者。6.对既往组中有66.7%、研究组中有16.7%的病例根据CSF或血清α FP完善了混合性GCTs的最终诊断。7.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大于CSF中水平可证实BBB受损:以血清β-hCG≥2.2IU/L且≥CSF中水平;或血清α FP≥25ng/mL且≥CSF中水平为判断标准,两者均受损则为BBB严重受损:既往组中比例均为0%;研究组中由β-hCG和α FP证实BBB受损病例分别占18.8%(3例)和100%(5例),严重受损者1例,占β-hCG阳性病例的6.3%,占α FP阳性病例的20%。8.除1例鞍区转移性肺癌病例CSF中PLAP明显升高(1684pg/mL)以外,研究组和所有对照组病例对应数值均低于最小可测值;研究组和海马硬化组血清中s-kit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40.5±9.7ng/mL vs36.1±12.1ng/mL,P>0.05);CSF中s-kit≥3.0ng/mL时,诊断敏感性为30.8%,特异性为100%,可将研究组总体诊断敏感性从64.6%提高至76.9%。[结论]1.通过建立和完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综合诊断平台有助于此病早期确诊;在此平台中,以组织病理和CSF细胞学为基础是本研究得以深入开展的关键。2.本研究明确了分泌型颅内GCTs诊断标准之一:CSF/血清中β-hCG≥50IU/L和/或α FP≥25ng/mL的合理性;3.本研究进一步制订出新的β-hCG临床诊断切点:CSFβ-hCG≥8.4IU/L血清β-hCG≥2.2IU/L;CSFαFP诊断标准下调为3.8ng/mL,血清中标准不变。4.CSF或血清β-hCG对于以性早熟起病的男童或隐匿性低促高雄男性有提高早期临床诊断敏感性的作用;CSF或血清α FP对混合性GCTs有提高完善诊断敏感性的作用;β-hCG和α FP还可用于评估血脑屏障损伤及程度。5.CSF中PLAP诊断颅内GCTs价值有限。6.CSF中s-kit可用于诊断纯生殖细胞瘤,临床诊断切点为3.0ng/mL。
谢辉,安维民,李勇武[9](2012)在《肝恶性黑色素瘤1例》文中认为患者,女,4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呈持续性,有灼烧感2个月入院。既往无病毒性肝炎病史。于1年前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未予特殊处理。查体:T 36.3℃,P 60次.min-1,血压117/69 mmHg,全身皮肤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皮肤无出血点。双乳对称,表面未见异常,右侧乳房可触及数可大小不等
杨晓群,于宝华,杨文涛[10](2012)在《乳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学观察》文中认为乳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易误诊。我们收集3例乳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对其鉴别诊断进行讨论。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本院2009至2011年3例乳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8、47、29岁,分别因右乳肿块、右乳肿块及双乳肿块行活检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经仔细询问病史得知3例均有皮肤"黑痣"或黑色素瘤病史,分别是腹壁皮肤"黑痣"、右足底恶性黑色素瘤伴右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右上腹壁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伴右腋前哨淋巴结转移。2.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所用一抗为HMB45、S-100蛋白、抗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PNL2)、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CK7、囊泡病液体蛋白(GCDFP)-
二、双乳恶性黑色素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乳恶性黑色素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PARTⅠ 乳腺MRI动态增强的技术优化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及扫描技术 |
2.3 图像观察与分析 |
3 结果 |
3.1 并行采集技术 |
3.2 零点充填技术及图像质量的比较 |
4 讨论 |
4.1 MRI扫描设备与序列参数的基本条件 |
4.2 MRI乳腺脂肪抑制序列的选择 |
4.3 MRI图像质量评价 |
4.4 乳腺MRI动态增强序列提高扫描速度的参数优化 |
4.5 乳腺MRI动态增强序列提高分辨力的参数优化 |
5 结论 |
PARTⅡ 乳腺MRI动态增强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及扫描技术 |
2.3 图像观察与分析 |
2.4 病理分析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乳腺癌MRI平扫、动态增强后的磁共振征象 |
3.2 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 |
3.3 统计学结果 |
4 讨论 |
4.1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 |
4.2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
4.3 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的血管特征 |
4.4 肿瘤的形态、大小与血供的相关性分析 |
4.5 肿瘤边缘、肿瘤强化特征与病理学分级及生物学预后因素的关系 |
4.6 TIC与病理学分级及生物学预后因素的关系 |
4.7 乳腺癌相关MRI血管特征与病理学分级及生物学预后因素的关系 |
4.8 推荐采用的乳腺MRI检查方法 |
4.9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插图 |
学习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综述 基于MRI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分析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细胞肺癌免疫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背景 |
2.1 小细胞肺癌初始治疗现状 |
2.2 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骨髓抑制预防 |
2.3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类药物及作用 |
2.4 衡量机体免疫状态标志物选择 |
3. 研究方法 |
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实验材料 |
1. 主要实验试剂 |
2. 主要实验室耗材 |
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1. 临床研究立项、伦理审批及研究注册 |
2. 研究对象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研究流程 |
4. 外周血采集及处理 |
4.1 分离血浆 |
4.2 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 |
5.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
6. 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DNA |
6.1 实验前准备 |
6.2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提取 |
6.3 DNA样本浓度和质量检验 |
7. TCR组库检测与分析 |
7.1 多重PCR扩增 |
7.2 原始测序数据处理分析 |
7.3 TCR组库相关指标 |
8. 外周血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检测 |
9. 统计学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1. 入组患者临床特征 |
2. 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2.1 小细胞肺癌患者基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
2.2 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 |
3. 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CR组库特征分析 |
3.1 外周血TCR多样性变化 |
3.2 外周血TCR克隆性变化 |
3.3 外周血TCR组库不同时间点重叠性比较 |
3.4 外周血扩增TCR种类差异 |
4. 外周血TCR多样性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
5. 外周血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分析 |
6. 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学毒性及生存随访情况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文献综述(一) T细胞受体组库作为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影像组学在肺癌精准治疗中的应用及挑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以腋窝肿块就诊的恶性黑色素瘤2例646000四川泸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案摘要 |
2 讨 论 |
(4)乳房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2 讨 论 |
(5)乳房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病例报告 |
2.1 一般资料 |
2.2 主诉 |
2.3 现病史 |
2.4 既往史 |
2.5 个人史 |
2.6 婚育史 |
2.7 月经史 |
2.8 家族史 |
2.9 体格检查 |
2.10 辅助检查 |
2.11 诊疗经过 |
2.12 病理诊断 |
2.13 随访情况 |
第3章 文献学习 |
3.1 临床症状和体征 |
3.2 部位 |
3.3 实验室检查 |
3.4 影像学特点 |
3.5 病理组织学 |
3.6 免疫组化特征 |
3.7 治疗及预后 |
第4章 讨论 |
4.1 临床表现 |
4.2 实验室检查 |
4.3 影像学表型 |
4.4 组织学、免疫组化特点及分子生物学 |
4.5 诊断及鉴别诊断 |
4.5.1 原发性单核细胞肉瘤 |
4.5.2 非霍奇金淋巴瘤 |
4.5.3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骨外尤文氏肉瘤(EES) |
4.5.4 未分化癌或恶性黑色素瘤 |
4.5.5 髓外造血 |
4.6 治疗及预后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附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以腋窝包块为首发症状黑色素瘤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简介 |
2 讨论 |
(8)脑脊液和血清肿瘤标志物β-hCG、αFP、PLAP及s-kit(CD117)对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目的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双乳恶性黑色素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D]. 肖莹. 汕头大学, 2021(02)
- [2]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细胞肺癌免疫状态的影响[D]. 孙婧.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3]以腋窝肿块就诊的恶性黑色素瘤2例646000四川泸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J]. 冷盈,刘心烛,刘佳兴,左怀全.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9(09)
- [4]乳房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曾满芹,王成勤,王冠群,董娴宁,张龙宵,魏志敏.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4)
- [5]乳房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 廖秀娟. 南昌大学, 2018(08)
- [6]以腋窝包块为首发症状黑色素瘤1例报告[J]. 杨思加,陈鑫.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08)
- [7]乳腺外实体瘤乳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J]. 罗扬,徐兵河,李青,张频,袁芃,王佳玉,马飞,蔡锐刚,樊英. 中华肿瘤杂志, 2014(06)
- [8]脑脊液和血清肿瘤标志物β-hCG、αFP、PLAP及s-kit(CD117)对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D]. 胡明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11)
- [9]肝恶性黑色素瘤1例[J]. 谢辉,安维民,李勇武. 现代医学, 2012(06)
- [10]乳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学观察[J]. 杨晓群,于宝华,杨文涛.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