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观察

一、中西医结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新春[1](202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及妊娠情况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观察和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患者的中医慢病管理效果。2.观察和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情况的中医慢病管理效果。研究方法1.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纳入以缓解EMs痛经为管理需求的患者。运用互联网EMs慢病管理工具建立健康档案,从疾病情况、中医症状、心理情况、认知行为方式方面综合评估;结合患者意愿及中医辨证分型从生物医学管理、认知行为干预、心理干预方面制定个体化慢病管理方案,并督促实施;每3个月再评估后调整优化管理方案;持续随访1年。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痛经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COX痛经症状、中医症状、SDS、SAS、EMs疾病认知变化等,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患者的中医慢病管理效果。2.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妊娠情况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采用前瞻性的研究的方法,纳入有生育需求的EMs患者。运用互联网EMs慢病管理工具建立健康档案,从疾病情况、中医症状、心理情况、认知行为方式方面综合评估;结合患者意愿及中医辨证分型从生物医学管理、认知行为干预、心理干预方面制定个体化慢病管理方案,并督促实施;每3个月再评估后调整优化管理方案;持续随访1年。观察管理后患者妊娠率及妊娠结局;比较管理前后患者中医症状、SDS、SAS、EMs疾病认知变化等,评价有生育需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中医慢病管理效果。结果1.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1)一般情况:纳入患者266例。平均年龄为34.23±5.93岁。体质指数以正常体重为多,达66.06%,平均值为21.49±3.07kg/m2。平均病程为39.79 ±43.72月。70.61%常住地为北京,92.78%为汉族。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为多,达40.00%。52%的患者受教育程度为本科。月收入水平以4500-9000元为多,占比38.71%。33.83%的患者合并子宫腺肌病。86.09%的患者为单纯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总有效率:中医慢病管理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的总有效率为79.91%。(3)痛经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与管理前比较,管理3月、6月、9月、12月VAS评分均较管理前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持续时间各管理时点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X痛经症状程度总分、频率总分:管理3月、6月、9月、12月COX痛经症状程度总分均较管理前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痛经症状频率总分各管理时点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症状积分:与管理前比较,管理3月、6月、9月、12月中医症状积分均较管理前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SDS、SAS评分:与管理前比较,管理3月、6月、9月、12月SDS标准分、SAS标准分均较管理前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SDS标准分<50分患者,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SDS标准分无显着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SDS标准分≥50分患者,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SDS标准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SAS标准分<50分和≥50分的患者,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SAS标准分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EMs疾病认知情况: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患者对EMs疾病正确认知大部分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卵巢型EMs再次复发后是否必须手术治疗问题的正确认知,管理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妊娠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1)一般情况:纳入患者208例,81例合并不孕症。平均年龄32.44±4.55岁。体质指数以正常体重为多,达71.10%,平均值为21.31±2.70kg/m2。平均病程为41.27±39.66月。78.33%常住地为北京,96.10%为汉族。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为多,达45.39%。教育以本科占比最多,达51.61%。月收入水平以5000-10000元为多,占比35.88%。17.31%的患者合并子宫腺肌病。87.02%的患者为单纯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妊娠率:截至管理第12个月,妊娠108例,累计妊娠率为51.92%。合并不孕症者妊娠35例,累计妊娠率为43.21%。未合并不孕症者妊娠73例,累计妊娠率为57.48%。(3)妊娠结局:截至管理第12个月,活产32例,累计活产率达29.63%,仍在妊娠中67例(62.04%),妊娠丢失9例,妊娠丢失率8.33%。(4)中医症状积分:与管理前比较,管理3月、6月、9月、12月中医症状积分均较管理前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SDS、SAS评分:与管理前比较,管理3月、6月、9月、12月SDS标准分、SAS标准分均较管理前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SDS标准分<50分和≥50分的患者,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SDS标准分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SAS标准分<50分和≥50分的患者,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SAS标准分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EMs疾病认知情况: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2月后,患者对EMs疾病正确认知大部分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卵巢型EMs再次复发后是否必须手术治疗问题的正确认知,管理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医慢病管理有效控制痛经情况(痛经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COX痛经症状频率及程度总分),减轻痛经患者的中医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提高EMs疾病认知情况。2.中医慢病管理能指导、改善有生育需求患者的妊娠情况,减轻有生育需求患者的中医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提高EMs疾病认知情况。

王娇[2](2021)在《定坤丹联合腹腔镜治疗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定坤丹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严格依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11月到2020年8月在山西省中医院就诊符合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患者60例,按照就诊次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定坤丹联合腹腔镜治疗)与对照组(单纯腹腔镜治疗)各30例,治疗组患者术后服用定坤丹,3个月为1疗程,连续服药2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腹腔镜术前)、治疗后(术后6个月)分别查血清血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总体疗效、中医证候总疗效,中医证候总评分、血清CA125、VEGF、IGF-1水平变化以及妊娠结局。试验中所涉及数据均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依据统计结果做出结论。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VEGF、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清CA125、VEGF、IGF-1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血清CA125、VEGF、IGF-I水平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总疗效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中医总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治疗组患者妊娠19例,对照组患者妊娠11例,两组患者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妊娠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定坤丹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腹腔镜组;2.定坤丹联合腹腔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降低血清CA125、VEGF、IGF-1水平,提高患者妊娠率。

谭苗苗[3](202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术后影响病灶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其中重点对未复发者相关的中医证型、中医辨证使用的方药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4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发病年龄、患病病程、术前孕产史、既往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术前及术后痛经情况、术前盆腔操作史、影像学检查结果、血清CA-125数值、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位置、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术后生育及哺乳史、术后接受的不同干预措施治疗对应的中医相关证型、中医辨证方药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完成随访调查表,根据随访的相关内容建立相对应的数据库,数据收集完毕后集中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此为依据来研究收集的影响因素是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病灶复发有关。结果:(1)本研究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发病年龄、既往生产次数、既往盆腔操作次数、术后是否生育、手术分期上差异被认为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病程长短、既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术前CA-125升高、术前及术后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接受不同治疗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药汤剂膈下逐瘀汤用于对症治疗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术后预防病灶复发以及缓解痛经方面效果显着。结论:手术后辅助使用中医药口服加用西医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可以子降低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的复发率,联合中药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方法治疗,中药汤剂膈下逐瘀汤对预防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治疗疗效确切。

刘依雯[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总结王必勤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数据挖掘系统,采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王必勤教授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用药规律,总结王教授治疗内异症的临床经验,促进其经验的传承。[方法]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王必勤教授门诊保存纸质医案,按纳排标准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内异症患者医案84例,共计322诊次。利用Microsoft Excel及古今医案云平台数据挖掘系统,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患者一般信息、四诊资料、中医诊断及处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患者年龄分布集中在28-41岁年龄段,其中以28-34岁最多见(51.19%)。2.患者平素症状以畏寒、眠差、下腹痛、大便溏薄、腰酸为多见,累计占比41.13%;月经情况以夹血块、腹痛、经色暗、腰酸、乳胀为多见,累计占比73.41%;中医诊断以不孕、症瘕、痛经、经期延长、腹痛、月经过少为多见,累计占比84.16%;舌象以舌红(65.17%)、苔薄白(82.43%)为主,脉象以脉细(42.28%)为主。3.纳入医案共用573则处方,165味中药,基础方使用频率最高的为两固汤(40.85%),使用频率>40%的14味药物依次为当归、熟地黄、党参、益母草、续断、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怀牛膝、红藤、川芎、炙黄芪、山药、炒白术,性以温、平为主,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肾、脾为主,功效以补肝肾、清热解毒、补肾阳、活血调经为主。4.基于关联规则,得出常用药对包括熟地黄—当归、党参—当归、川芎—益母草、川芎—熟地黄、川芎—当归、菟丝子—当归、枸杞子—当归、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菟丝子、淫羊藿—当归。基于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四类,分别为养血活血类、活血消症类、补肾健脾类、滋补肝肾类。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药物12味,包括熟地黄、当归、益母草、菟丝子、枸杞子、续断、炙黄芪、红藤、党参、淫羊藿、怀牛膝、川芎。5.行经期使用频率>75%的15味药物依次为益母草、红藤、泽兰、丹参、赤芍、红花、熟地黄、桃仁、川芎、川牛膝、当归、三棱、莪术、水蛭、党参,性以温、平为主,味以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为主,功效以清热解毒、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为主。6.卵泡期使用频率>80%的12味药物依次为菟丝子、淫羊藿、当归、续断、益母草、女贞子、熟地黄、川芎、枸杞子、黄精、党参、怀牛膝,性以平、温为主,味以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肾为主,功效以强筋骨、滋补肝肾为主。7.排卵期使用频率>90%的15味药物依次为三棱、菟丝子、当归、怀牛膝、丹参、羌活、党参、益母草、续断、枸杞子、泽兰、皂角刺、紫石英、水蛭、细辛,性以温、平为主,味以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肾为主,功效以强筋骨、补肝肾、活血调经为主。8.黄体期使用频率>50%的14味药物依次为当归、熟地黄、菟丝子、覆盆子、淫羊藿、续断、巴戟天、枸杞子、锁阳、怀牛膝、山药、炙黄芪、党参、补骨脂,性以温、平为主,味以甘、辛为主,归经以肾、肝为主,功效以强筋骨、补肾阳、补肝肾为主。9.基于聚类分析,将各期药物分为三类:行经期为养血活血类、行气止痛类、活血调经类;卵泡期为补益肝肾类、活血通经类、补气健脾类;排卵期为滋阴温阳类、破血消症类、补气行气类;黄体期为补肾健脾类、活血散寒类、温阳滋阴类。[结论]根据数据挖掘结果,明确王教授对于内异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以阳虚血瘀为主,其中以脾肾阳虚为本,瘀血阻滞为标,兼具寒凝、痰饮、气滞、湿热。总结王教授治疗内异症以温补脾肾为总则,兼以滋补肝肾、养血活血消症,重视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发现王教授在辨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月经周期的特点,采用分期施治,行经期以活血消症、逐瘀止痛为主;卵泡期以滋养肾精、温肾助阳为主;排卵期以滋阴温阳、活血通经为主;黄体期以温肾助阳、健脾益气为主。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系统地总结了王教授治疗内异症的用药规律。

刘哲[5](2021)在《中医慢病管理对控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抑制术后复发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评价中医慢病管理方案控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疾病进展、抑制术后复发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并纳入符合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参照患者的就诊目的分为控制包块组及抑制复发组。收集患者信息,现病史等资料,制定个性化的慢病管理方案,每位患者随访1年,评价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展情况、复发情况、中医症状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患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知情况,统计脱落率及量表缺失情况。数据录入及导出运用EpiData3.1数据库及Excel 2016,数据分析运用SPSS 26.0软件。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控制包块组共纳入患者263例,拒绝随访30例,失访14例,219例患者完成研究;抑制复发组共纳入患者433例,拒绝随访45例,失访26例,362例患者完成研究。2.疾病情况:控制包块组总有效率为31.7%,管理后囊肿平均径[(2.43± 1.71)cm]较管理前囊肿平均径[(3.25±1.57)cm]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复发组总复发率为11.07%,其中术后1年复发率为7.3%,术后2年复发率为13.0%,术后3年复发率为4.8%,术后大于3年的复发率为17.5%。既往手术次数≥2次患者,复发率为19.4%。3.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患者的随访6月及随访12月的焦虑抑郁评分较管理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焦虑、抑郁病人减少。4.中医症状评价:控制包块组随访6月管理总有效率为42.3%,随访12月总有效率为56.5%,随访6月中医症状评分及随访12月中医症状评分较入组时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复发组随访6月的总有效率为42.1%,随访12月的总有效率为50.3%,随访6月中医症状评分及随访12月的中医症状评分较入组时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5.认知情况:控制包块组除第19题外,管理后各题目正确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复发组,管理后各题目正确率均高于管理前,除第19题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中医慢病管理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进展并抑制囊肿复发。2.中医慢病管理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同时在治疗基础上发挥患者自身的作用,长期管理疾病,控制疾病进展。

于庆[6](2021)在《行气消症汤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比散结镇痛胶囊与行气消症汤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中药汤剂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为更有效的治疗难治愈、易复发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提供新思路和临床依据。资料与方法:入选60例气滞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30例予行气消症汤口服(中药组成:丹参,莪术,鸡血藤,土鳖虫,赤芍,三棱,川芎,桃仁,山楂,益母草,延胡索,夏枯草,桂枝,鸡内金,茯苓,香附,牡蛎,黄芪)作为治疗组;另外30例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作为对照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痛经情况,异位囊肿大小及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通过对观察数据的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综合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改善患者月经情况、心烦易怒,经前乳胀、性交痛方面效果显着。3.痛经疗效及VAS评分比较:治疗组痛经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7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程度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效果更明显,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改善痛经情况,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血清CA125水平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降低血清CA125水平方面疗效相当。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比较: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较治疗前均有缩小(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缩小异位囊肿,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导师自拟方行气消症汤可有效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痛经(VAS评分)情况和中医证候,尤其是在改善患者月经情况、心烦易怒,经前乳胀、性交痛方面效果显着。2.导师自拟方行气消症汤可有效缩小卵巢异位囊肿径线。3.导师自拟方行气消症汤可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血清CA125水平。4.导师自拟方行气消症汤在临床研究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药物副作用,可认为本方对治疗气滞血瘀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谢云祥[7](2021)在《平冲降逆方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迁移、侵袭机制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建立离体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异位内膜间质细胞(Ectopic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 EESCs)模型,从细胞分子学及蛋白组学层面探讨“平冲降逆方”对EM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Ⅳ胶原酶消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组织、筛网过滤组织消化液、离心分离法、细胞传代等方法对EMS异位间质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以在体外建立人EMS异位间质细胞模型。分别予中药方剂“平冲降逆方”药液(以下简称ZY)、生理盐水(NS)lml/100g连续给SD级大鼠每天2次灌胃,给药14天后提取含药血清。将异位间质细胞分别予以含10%FBS(空白血清组)、含10%NS血清、含5%ZY血清、含10%ZY血清、含15%ZY血清培养24h、48h、72h,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测定穿过的细胞数量观察迁移、侵袭情况;用ZY组对照NS组培养离体EESCs细胞做TMT技术的蛋白组学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并找出与迁移、侵袭有显着关联性的差异蛋白,对其可能的关键作用靶点进行探讨分析。结果:1.成功分离、培养了EMS异位间质细胞,完成了体外细胞模型的构建。2.比较EMS异位间质细胞经过5种不同处理方式处理24h、48h、72h后迁移侵袭能力发现,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中药组EMS异位间质细胞的迁移侵袭数均少于FBS组与NS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其中各时间段含5%中药血清组细胞迁移侵袭数少于含10%和15%的中药血清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而含10%和15%的中药血清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经中药血清处理细胞迁移侵袭数48h多于24h,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而48h和72h没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平冲降逆方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迁移侵袭有抑制作用,抑制迁移、侵袭的最佳时间为48h,最佳浓度为10%。3.通过TMT技术,对获得的肽段进行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检索,在human中共鉴定到蛋白质5048个。其中,ZY组vs NS组具有显着差异的蛋白中,上调差异表达蛋白质有3个,下调差异表达蛋白质9个。结论:1.“平冲降逆方”含药血清的成功制备及体外EMS异位内膜间质细胞模型的建立,为“平冲降逆方”干预EMS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工作基础。2.平冲降逆方对离体培养EMS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迁移、侵袭行为有抑制作用。3.平冲降逆方对离体培养EMS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迁移、侵袭的抑制可能与蛋白FER和TRIP13有关,并且可能是通过其调节粘附、EMT而起作用,其具体关连还需今后进行蛋白验证和做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探讨,从而为平冲降逆方治疗EMS作用机制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柳金荩[8](2021)在《滋肾疏肝活血方改善EMT术后GnRH-a治疗致围绝经综合征的系统性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于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其余部位,继而在此处生长、浸润、周期性反复出血,并逐渐形成结节或包块的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妇科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不孕、盆腔结节及包块等。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术后多采用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以缓解疼痛并预防复发,但临床应用发现,GnRH-a能在3~5星期内使外周血循环中雌二醇(E2)降至低雌激素水平,从而出现一系列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自主神经失调症状,精神神经症状,骨质丢失,以及性欲下降和阴道干燥等。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大量文献报道相关中药复方、中成药对于EMT术后GnRH-a治疗致围绝经综合征均取得良好疗效,充分展现出中医药治疗此病的独特优势。目的:本研究收集建库至2019年11月1日期间有关滋肾疏肝活血方改善EMT术后GnRH-a治疗致围绝经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系统性评价及Meta分析将改善EMT术后应用GnRH-a致出现围绝经综合征的中药复方及中成药与西药之间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比较,并探索各干预措施之间疗效和安全性孰优孰劣的问题,从中总结中医治疗此类疾病的临证经验。研究方法:通过检索电子资源、参考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对CKN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PubMed等数据库进行检索,从中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通过Rev Man 5.4软件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分析,从中得出相关结论。结论:依据文献纳入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464例研究对象。通过Meta分析及系统性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滋肾疏肝活血方在降低EMT术后患者Kuppermann评分,缓解患者疼痛,降低相关肿瘤指标,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减少疾病复发率方面较单纯西药效果更为显着;2)滋肾疏肝活血方与激素类西药均可提升EMT术后患者血清E2水平;3)EMT术后患者应用滋肾疏肝活血方较激素类西药出现副反应少。

王靖雯[9](2021)在《内异停方联合GnRH-a对预防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真实客观地评估内异停方联合GnRH-a对预防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有效性,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收集自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妇科住院并接受同一医疗小组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且手术病理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内异停方+GnRH-a组)和对照组(GnRH-a组)。各组均治疗3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各项血清指标的变化,并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8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入组病例29例,脱落2例;对照组入组30例,脱落3例。1.复发情况:术后随访发现,术后6月两组均无复发;术后12月,观察组复发1人,对照组复发3人;至术后18个月随访结束,观察组总计复发1人,对照组总计复发6人,观察组累计复发率3.7%,对照组累计复发率2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内异停方联合GnRH-a治疗较GnRH-a单药治疗能更好地减少内异症术后的远期复发。2.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VAS疼痛评分组内比较,较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实验室指标:治疗后血清CA125组内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补体C3、补体C4,均逐渐下降,经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停方联合GnRH-a对预防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与GnRH-a西药单药治疗相比,其在改善中医证候、痛经及血清CA125、IL-6、补体C3、补体C4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且在远期的复发情况方面,中西医联合治疗较西药单药治疗能更好地降低内异症术后的复发率。

殷彩苗[10](2020)在《健脾疏肝清湿化瘀法调控T细胞亚群Th1/Th2相关因子防治EMT术后复发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大鼠模型及术后复发状态模型,采用健脾疏肝清湿化瘀综合方案(中药灌胃+内异康复栓直肠导入)对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异位囊肿形成及大小情况、盆腔粘连程度及子宫残端水肿情况,对模型大鼠在位子宫内膜和异位病灶外观及其病理切片的观察分析,以及检测Th1/Th2相关因子IFN-γ、IL-4在治疗后的表达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探究健脾疏肝清湿化瘀综合方案治疗EMT术后复发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T大鼠模型。1月后再次行手术切除部分异位病灶,建立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再将造模成功的EMT术后复发模型状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醋酸亮丙瑞林组(Gn组),中药中剂量及高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6只大鼠。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及直肠导入,其余各组予不同药物以同样方式干预4周。末次给药后,处死各组大鼠,开腹取健侧子宫及异位病灶。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内膜及异位病灶组织形态,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及异位病灶标中IFN-γ、IL-4的表达情况。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在行第2次和第3次手术(建立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和处死大鼠取标本)时注意观察及记录大鼠的异位囊肿形成及大小情况、盆腔粘连程度及子宫残端水肿情况。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1)体重: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与假手术组相比,全部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治疗前体重无显着差异(P>0.05);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体重均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比较:与治疗前相比,用药治疗后的各组大鼠体重均有升高(P<0.05)。(2)行为、状态表现:经过2个月观察和记录,全部大鼠精神状态、反应情况无异常,只于行EMT模型与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造模术后2~3日内精神不振,活动减少,反应迟钝。中药中、高剂量组于灌胃、灌肠期间粪便常呈稀糊状;Gn组皮毛较稀疏杂乱,活动减少。(2)异位囊肿形成情况:(1)EMT模型大鼠:肉眼观察可见大小不一的异位血管、结节或囊泡等异位病灶的形成。(2)治疗前: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治疗前各组大鼠左、右侧异位囊肿大小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均P>0.05)。(3)治疗后:左侧异位囊肿: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异位囊肿显着缩小(P<0.05),Gn组、中药中剂量组有缩小趋势(P>0.05)。右侧异位囊肿: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Gn组与中药高剂量组异位囊肿显着缩小(P<0.01与P<0.05);中药中剂量组异位囊肿有缩小趋势(P>0.05)。(4)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比较:左、右侧异位囊肿:复发状态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治疗前后异位囊肿有缩小趋势(P>0.05);高剂量组、Gn组治疗后异位囊肿大小显着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右侧Gn组P<0.01,余均P<0.05)。(3)盆腔粘连及子宫残端水肿情况:(1)盆腔粘连情况:治疗前: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其余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盆腔粘连程度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组治疗组大鼠盆腔粘连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比较:各组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与假手术组治疗前后盆腔粘连无显着性差异(P>0.05)。(2)残端水肿情况:治疗前:建立EMT术后复发状态大鼠模型时记录示子宫残端水肿达21只,子宫残端水肿率为70%(21/30);假手术组6只均无子宫残端水肿。治疗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子宫残端水肿16只,子宫残端水肿率达53.3%(16/30);假手术6只均无子宫残端水肿。治疗前后相比:除假手术组、西药组残端水肿情况不变以外,中药中剂量组从治疗前出现残端水肿6只(20.0%)下降到3只(10.0%)、高剂量组从治疗前5只(17.0%)下降到1只(3.3%),水肿较治疗前减轻。模型组从原来4只(13.3%)上升到6只(20%)。(4)EMT术后状态模型大鼠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病理学表现:(1)在位内膜:呈正常子宫形态。(2)异位病灶: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见囊肿样结构,其内层被覆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排列规则,部分可见核下空泡,与在位子宫内膜形态结构相似,间质内可见血管扩张,新生血管形成并增生明显。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中药中剂量组、Gn组、中药高剂量组的新生毛细血管增生情况均有减轻;中药中剂量组子宫内膜样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增生较明显,Gn组次之,中药高剂量组相对最轻。(5)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INF-γ表达情况:(1)在位内膜: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FN-γ浓度显着降低(P<0.01);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Gn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FN-γ浓度显着升高(P<0.05),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FN-γ浓度有升高趋势(P>0.05)。(2)异位病灶: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P<0.05)、Gn组(P<0.01)大鼠异位内膜病灶中IFN-γ浓度显着升高;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异位内膜病灶中IFN-γ浓度有升高趋势(P>0.05)。(6)EMT术后复发状态模型大鼠IL-4表达情况:(1)在位内膜: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L-4浓度显着升高(P<0.01)。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Gn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L-4浓度极显着降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中IL-4浓度有下降趋势下降(P>0.05)。(2)异位病灶:与术后复发状态模型组相比,Gn组大鼠异位病灶中IL-4浓度显着降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异位病灶中IL-4浓度有降低趋势(P>0.05)。结论1.本实验研究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T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表现与在位子宫内膜相似,间质内较多新生血管形成,间质细胞大量增生,提示本次造模成功。2.本研究结果表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在复发状态模型组与各治疗组之间存在表达差异,提示内异症术后复发可能与Th1/Th2免疫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IFN-γ表达下降、IL-4表达升高,经药物治疗后主要表现为IFN-γ表达升高、IL-4表达下降。3.研究结果表明健脾疏肝清湿化瘀综合方案通过调节IFN-γ、IL-4表达,调控Th1/Th2免疫平衡可能是防治EMT术后复发的机制之一。

二、中西医结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及妊娠情况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研究进展
        1 EMs相关疼痛的机制
        2 EMs相关疼痛的西医治疗
        3 中医对EMs相关疼痛的认识
        4 EMs相关疼痛的中医药防治
    综述二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力的研究进展
        1 EMs影响生育力的机制
        2 EMs相关不孕的西医治疗现状
        3 EMs的中医药助孕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管理方案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管理效果
    研究二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妊娠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管理方案
        2.2 观察指标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管理效果
讨论
    1.1 立论依据
        1.1.1 慢病管理理念及模式
        1.1.2 中医思想与慢病管理
    1.2 管理效果分析
        1.2.1 痛经管理效果分析
        1.2.2 妊娠情况管理效果分析
        1.2.3 中医症状管理效果分析
        1.2.4 焦虑、抑郁管理效果分析
        1.2.5 疾病认知度管理效果分析
        1.2.6 脱落情况及量表缺失分析
结语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2)定坤丹联合腹腔镜治疗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一般临床资料
    3.研究方法
    4.观察指标
    5.疗效判定
    6.安全性观察指标
    7.统计学方法
    8.结果与分析
讨论
    1.西医学诊治EMT性不孕的进展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EMT性不孕机制
        1.3 EMT相关无创标志物
        1.4 EMT性不孕治疗
    2.定坤丹治疗EMT性不孕得到机制探讨
        2.1 中医对于EMT的认识
        2.2 定坤丹治疗EMT性不孕的机制
    3.临床研究结果及分析
    4.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与内容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诊断标准
        3.1.1 西医诊断标准
        3.1.2 复发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剔除标准
        3.5 脱落标准
        3.6 实施方案
        3.7 观测指标
        3.8 统计方法
        3.9 质量控制
        3.10 流程图
结果
    1 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展示
        1.1 术前一般基础资料
        1.2 CA-125 数值分析
    2 术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1 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2.2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中医证型比较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
        1.2 辨证分型
        1.3 辨证论治
        1.4 膈下逐瘀汤方释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2 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
        2.1 发病年龄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关系
        2.2 CA-125 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关系
        2.3 病程长短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关系
        2.4 既往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关系
        2.5 手术分期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关系
        2.6 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关系
        2.7 病灶位置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关系
        2.8 术后使用西药治疗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关系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
    4 本研究的不足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基于数据挖掘总结王必勤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1. 发病机制
        2. 诊断方式
        3. 西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中医治疗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三、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 定义
        2. 方法
        3. 数据挖掘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运用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王必勤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用药规律
    1. 研究对象
        1.1 医案来源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医案收集
        2.2 数据采集
        2.3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纳入医案情况
        3.2 年龄统计
        3.3 临床症状统计
        3.4 月经情况统计
        3.5 中医诊断统计
        3.6 舌脉统计
        3.7 总体方药信息统计
        3.8 分期用药统计
    4. 分析与讨论
        4.1 临床基本情况分析结果讨论
        4.2 方药分析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5)中医慢病管理对控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抑制术后复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研究进展
        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机制
        2.西医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现状
        3.中医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病因病机的认识
        4.现代中医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现状
    综述二 慢病管理的研究进展
        1.慢病管理的研究现状
        2.中医对慢病管理的认识
        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慢病管理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步骤
    3 调查工具
    4 疗效评价
        4.1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4.2 次要疗效评价指标
    5 疗效判定标准
        5.1 主要指标疗效判定标准
        5.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方法
    7 研究结果
        7.1 控制包块组
        7.2 抑制复发组
    8 讨论
        8.1 患者入组基本信息分析
        8.2 患者疾病进展与复发情况分析
        8.3 中医证候分析
        8.4 认知情况分析
        8.5 焦虑抑郁情况分析
        8.6 脱落率分析
        8.7 量表缺失情况分析
结语
    1.结论
    2.创新点
    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认知调查表
    附录2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录3 抑郁自评量表(SDS)
致谢
个人简历

(6)行气消症汤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绩
致谢

(7)平冲降逆方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迁移、侵袭机制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符号标注
引言
第一部分:历史回顾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内异症的诊断
        1.2 发病机制
        1.3 西医治疗进展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中医的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试剂与仪器
        1.3 中药
    2 试验方法
        2.1 标本来源
        2.2 离体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提取、培养及鉴定
        2.3 大鼠药物血清的制备
        2.4 Trasnswell测定平冲降逆方对异位间质细胞的迁移的影响
        2.5 Trasnswell测定平冲降逆方对异位间质细胞的侵袭的影响
        2.6 蛋白质定量和差异性分析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子宫内膜异位间质细胞离体模型的构建
        3.2 平冲降逆方对异位间质细胞的迁移的影响
        3.3 平冲降逆方对异位间质细胞的侵袭的影响
        3.4 蛋白质定量和差异性分析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平冲降逆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理论探讨
        1.1 “冲气上逆,瘀血阻络”是EMS核心病机
        1.2 治疗原则
        1.3 方药理论分析
    2 体外建立EMS异位内膜间质细胞模型的必要性
    3 平冲降逆方对异位内膜间质细胞迁移、侵袭机制的探究
        3.1 TRIP13与细胞迁移、侵袭关系
        3.2 FER与细胞迁移、侵袭的关系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8)滋肾疏肝活血方改善EMT术后GnRH-a治疗致围绝经综合征的系统性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一) 材料来源
    (二) 方法
        1. 研究方法
        2. 检索策略
        3. 文献质量评价
        4. 文献纳入标准
        5. 文献排除标准
        6. 提取信息
        7. 文献筛查方法
        8. 数据提取方法
        9. 风险偏倚评估方法
        10. 统计学方法
        11. 亚组分析
        12. 敏感性分析
二、文献纳入与质量评价情况
    (一) 文献检索结果
    (二) 文献纳入一般情况(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详见表9)
        1. 样本量
        2. 受试者基本特点
        3. 干预措施
        4. 结局指标
    (三) 文献质量评价
三、Meta统计分析结果
    (一) Kuppermann评分
    (二) 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
    (三) 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疼痛评分
    (四) 中医症候评分
    (五) 血清糖类癌抗原125(CA125)水平
    (六) 临床总有效率
    (七) 疾病复发率
    (八) 副反应发生率
四、讨论
    (一) 临床疗效分析
        1. Kuppermann评分
        2. VAS疼痛评分
        3. 中医症候评分
        4. 临床有效率
        5. 疾病复发率
    (二) 激素副反应影响
    (三) 中药作用机制
    (四) 异质性分析
    (五) 亚组分析
    (六) 问题与不足
    (七) 未来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GnRH-a致低雌激素症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内异停方联合GnRH-a对预防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西医防治内异症术后复发的研究进展
        1.1 复发的定义及复发率
        1.2 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研究
        1.3 复发的可能机制研究
        1.4 复发的预防手段
        1.5 观察指标的意义
    2. 中医防治内异症术后复发的研究进展
        2.1 古代医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2.2 现代医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2.3 预防内异症术后复发的中医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4 脱落与剔除病例的处理
        1.5 临床资料收集及质量保证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分组
        2.3 观察项目
        2.4 观测时点及随访时间
        2.5 不良反应观察及记录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两组间一般资料分析
        4.2 两组间治疗结果的比较分析
        4.3 安全性检测及不良反应
        4.4 结论
第三部分 分析讨论
    1. 腹腔镜手术及术后治疗的必要性
    2. 内异停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立论依据
        2.1 气虚血瘀是内异症复发的关键因素
        2.2 内异停方药物组成及组方药理分析
        2.3 内异停对免疫-炎性效应的调节作用
    3.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健脾疏肝清湿化瘀法调控T细胞亚群Th1/Th2相关因子防治EMT术后复发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实验研究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一)Th1/Th2 免疫调控失衡与妇科疾病
        参考文献
    (二)中医药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及促孕机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和科研成果
附录三:在校期间参加的培训及学术会议
附录四:在读期间参加的培训及学术会议

四、中西医结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及妊娠情况的中医慢病管理研究[D]. 杨新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定坤丹联合腹腔镜治疗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临床研究[D]. 王娇.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 谭苗苗.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基于数据挖掘总结王必勤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用药规律[D]. 刘依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中医慢病管理对控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抑制术后复发的影响[D]. 刘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行气消症汤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于庆.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平冲降逆方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迁移、侵袭机制的探究[D]. 谢云祥.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滋肾疏肝活血方改善EMT术后GnRH-a治疗致围绝经综合征的系统性评价及Meta分析[D]. 柳金荩.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内异停方联合GnRH-a对预防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D]. 王靖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健脾疏肝清湿化瘀法调控T细胞亚群Th1/Th2相关因子防治EMT术后复发的机制研究[D]. 殷彩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