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边界与国际贸易

文化边界与国际贸易

一、文化边界与国际贸易(论文文献综述)

郑佳佳[1](2021)在《文明多样性的显现与文化交流的实现——聚焦孔子学院》文中认为孔子学院与欧美诸国及日本推广本国语言的诸多机构的兴起是各民族在物质与精神生产方面相互依赖不断增强的表征。孔子学院在世界不同区域推动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的交流、对话与互鉴,不仅文明多样性得以显现,而且使文化交流获得基础,文化理解获得可能。孔子学院在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一些歧视性的评价与西方世界难以放弃具有权力不平等意味的自西向东的文化流动惯习密切相关。以倡导尊重多元文化而博得大名的萨林斯等难以接受与他者文化平等交流的状况,正表明从内心消除自我文化优越性是非常困难的。缺乏对照的文明不能自诩为文明,黑格尔式的历史终结并不会到来。真正的文化多元、文化理解只有在文化交流双方地位平等的正和博弈中才能实现。

魏霞,郝亚明[2](2021)在《边界跨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中研究说明按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限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外部最大的"边界",即认同的最高层次,中国境内多民族之间的经济生活、文化认同与风俗事象形成彼此关联的大链条,"差异"部分可认为是族际可跨越、有弹性的内部"边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而边界跨越正是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路径。界定族群"边界"并发掘和拓展"边界"跨越的可能性以消减族际关系张力有助于对一体性的认同。族源、历史、文化与文明等都是"边界"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审视、反思和阐释,从族源与民族的边界跨越、族群内部的差异性与共同体、跨越边界的文化认同、跨越边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跨学科研究几个方面展开边界跨越的构想和分析,以期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夏丽[3](2021)在《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发展,互联网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持续深化。互联网对中国文化贸易的规模、文化贸易的地区分布、文化贸易的商品结构、文化贸易的模式、文化贸易的内涵、文化贸易的收益等均产生深远影响。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此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日渐密切,文化贸易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践和文化贸易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分析互联网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将现有互联网对文化贸易影响的经典文献进行梳理,以明确现有相关研究的主要方法、样本范围、变量选择与所得结论,归纳总结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之处,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其次,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贸易双方互联网发展水平,探寻文化贸易和网络发展变化轨迹。之后分析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机制,并实证检验互联网对文化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其中理论分析主要基于成本节约效应、交易范围效应、贸易壁垒降低效应、文化距离弱化效应和价值创造效应五个维度展开。实证检验主要使用2008-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出口贸易的数据,基于拓展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互联网对中国对贸易对象国文化出口贸易的作用,结果表明贸易双方互联网发展对中国文化出口贸易总量的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并且因互联网的发展,地理距离影响不断弱化。其次通过对文化产品的分类别实证检验,明确互联网对不同类别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后,结合上文分析,本文对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深度开发,推动中国文化出口贸易发展。

韩明珑,何丹,高鹏[4](2021)在《长江经济带城际生产性服务业网络联系的边界效应及多维机制》文中提出推动城市经济互动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之一。基于网络构建、模块度估计、变异系数(CV)等方法,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部分支企业数据识别长江经济带边界效应的空间特征,继而从多维边界效应、城市发展水平两大层面,构建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网络联系的多维机制定量分析框架,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际联系依然存在顽固的边界效应,且在不同行业表现不同。(2)城市网络的分割发展特征是多维边界与城市发展水平综合作用下的结果。行政、政策、自然和文化等边界在其中发挥着强弱不等的阻碍作用。城市发展水平是与边界效应相抗衡的推动力。(3)不同服务业的影响机制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冉利军[5](2020)在《寿衣的流动:传统市场的社会嵌入机制》文中研究指明

晏晓娟[6](2020)在《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一体化的程度,改变了既有的世界城市网络,将世界市场统合成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城市之间突破了原先的边界束缚,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其中,全球城市作为超越国家或地区边界的经济关系的主要“节点”,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重要场所,在现代化世界城市体系中,全球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政治权力的中心,全球交通的枢纽,贸易与商业的门户,信息和文化传播的中心,国际活动举办地,人力资本集聚的节点,全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以及国际组织和公司总部所在地等等。全球城市以其优越的经济条件,完善的社会服务以及包容的文化环境等吸引了其它地区群体的涌入,其中便包括来自本国其它省份的流动人口与来自其它国家或地区的移民等等,外来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现代性的全球城市成为大尺度、高密度以及具有异质性的人口集聚点。城市与居民相生相成,相互影响,多样化人口使得城市充满差异性与多元化,在此过程中,城市既为社会差异的建构提供了场所,与此同时,这种差异建构的过程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同生活习惯、社会背景、语言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外来人口集聚在全球城市中,加重了城市政府的运行负担,加剧了社会融合的复杂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社会的稳定,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权利的视角出发,结合全球城市的发展进程与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演变,对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平衡问题为进行了重新审视,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首先,城市化的发展与外来人口权利的实现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其次,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失衡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再次,如何平衡外来人口的个体权利与城市的公共权利,以实现实质意义上的权利平衡?最后,“融合”作为一种价值还是一种方式,是否能够成为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价值与归宿。本文以同化理论、治理理论、社会冲突理论与平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四大基本要素,即经济基础、社会支持、亚文化和政策制定,并选取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纽约,世界传统移民城市的巴黎,民族熔炉城市的新加坡以及新兴全球城市的上海为样本,用以分析和探索多元化外来人口在全球城市中的社会境况、政府运行的方式以及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权利演变。在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权利平衡过程中,平等是权利平衡所追求的结果,实现社会公平则是权利平衡最终的价值指向。在全球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大量集聚的多样化外来人口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新难题,连续的移民流与城市内部差异的扩大使得城市的异质性增强,具有代表性与特征性的族群流入城市与城市化进程进行了碰撞,族群自身的文化聚合力与城市主流群体的排斥力导致一对张力,激活了族群生活的边界,同时,城市发展进程中遗留的制度缺陷也在固化这种边界,产生了社会隔离、族群冲突与阶层分化等一系列负面现象。加之城市的公共资源有限与政府资源分配能力的不足,使得生活在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的居住权、受教育权、医疗权、社会保障权以及维系自身文化的权利与获得身份认同的权利等受到一定的限制,城市发展进程中外来人口的权利出现失衡。针对全球城市中出现的一系列权利不平衡现象,本文以社会学的“空间在场”理论出发,从经济网络、社会空间、文化载体与政策弹性四个方面描述了外来人口如何在城市中构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并不断影响着全球城市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建构与重塑。全球城市这个大的空间体系为外来人口提供落脚、生产与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外来人口也在全球城市中不断发展,建构属于自身的独特空间体系,从而形成快速社会融合的基点,外来人口在全球城市中创建的实体空间为其争取社会、经济、文化与部分政治权利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随着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发展变化,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权利需要进行重新的塑造,化解城市中各项“权力”的冲突,保障外来人口的个体权利与平衡群体间的与集体权利,成为实现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重要内容。解决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平衡问题,必须立足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完善城市中外来人口治理的体系与规制。首先,确保城市公平与社会正义,不断提升城市中分配的公平性与正义性,形成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价值基础;在文化方面,需要保障外来人口的文化权利,尊重各群体间的社会习惯、文化风俗与价值信仰等等,维护社会的多元化与多样性,丰富全球城市的社会形态;在社会方面,发挥基层社区与社会组织的服务与引导功能,加强群体间的社会交流,消解城市中族群隔离的社会状态,为促进城市和谐奠定一定的社会基础;在政府方面,不断推进和创新外来人口融合的实现机制、政策激励与治理模式,建立针对外来人口管理的新型模式,以促进城市治理制度、机制与体系的创新,为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平衡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在认同方面,不仅需要建立在中华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多元认同,还要形成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使外来人口真正的融入到全球城市中来。走向权利承认的全球城市,需要实现以融合为基础的城市目标。社会融合是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治理的重要方向,也是外来人口在城市中获得更好生活与发展的最终归宿,它作为一种实践价值与社会治理方式,为消解城市中的冲突、隔离与分化问题提供了思路,也为保障外来人口的个体权利与平衡群体间的集体权利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城市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城市的治理也是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分配的具体实践。多样化的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集聚现象作为全球化发展进程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实现的产物,不断引起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重视,将外来人口的权利平衡研究作为全球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不仅有利于解决多样性文化碰撞导致的社会冲突与隔离问题,还能够促进各群体间的交往与互动,从而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城市的繁荣与国家的稳定。

逄嘉宁[7](2020)在《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 ——基于国际投资的视角》文中指出迄今为止,大多数国际金融模型都建立在理性预期范式下。这种范式中的经济主体对复杂经济过程的规律有着超乎其学识、经历、境遇的理性又正确的感知,这显然与现实存在出入。本文认为,国际金融模型应建立在跨文化行为主体(个体、企业及国家)的价值观、感知及文化特质的基础之上,只有深入地解构文化,分析多层次文化主体对于文化的感知,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资本流动中文化差异对各类投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界定“国家文化”及“资本流动”的概念来划定文章的讨论范围。“文化”本身不仅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宽广架构,更是潜移默化中对人类行为与经济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群体心理编程。如何在纵横交错的经济、制度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一窥文化差异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成为了本文关注的首要问题。这不仅要求研究者对文化的概念抽丝剥茧,分离出可以量化的部分,亦需要谨慎地探究文化差异在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上不同方向和强度的效用;更要将这些问题与不同层级、不同内容的国际资本流动相结合,并寻找恰当的预测方式及回归模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Hofstede为代表的文化社会学研究成果使文化之核心一价值观得到了量化及应用,其效度及普适性也得到了诸多验证。本文将文化价值观维度作为文化差异衡量的主要方式,以国家文化熟悉度、管理者感知文化差异作为辅助,探讨国家文化差异对经济结果的相关性及影响。第三章细述了将国家文化差异纳入经济学模型建立本文国际资本流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主要理论、文化差异对国际资本流动各组成部分影响及传导路径。理论发展部分介绍了经济学中刻画国际商品资本流动的经典理论引的产生背景、发展继承以及适用性;而第二部分则从资本流动的视角着笔,结合文献详述文化差异对不同资本流及资本流动构成的影响。其中传导路径一节主要描述文化对经济结果循序渐进的作用机制,论证文化与金融研究结合的适用性,并结合文献,分层次梳理文化差异对微观企业决策者,到中观企业对外投资,再到宏观国家之间的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所谓“见微知着”,文化最微观、最基本的载体单元是人,行为人通过自身的文化视角感知世界,并依此行事。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来谈,从事金融资产跨境转移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的决策主体是企业管理者。作为文化及公司行为的载体,管理者基于学习的跨文化经历形成了其对于国家文化差异的独特感知,继而塑造其对于国家文化差异对公司跨境发展意义的管理认知,并成为其制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的依据。第四章将董事会跨文化经历作为企业对文化差异感知的代理变量,利用Logit及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企业董事会整体跨文化敏感度水平与公司海外并购持股份额的相关性。公司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业界及学界“谈文化差异色变”的负面刻板印象。在实操过程中,文化差异不仅仅是信息摩擦、潜在交易成本的“罪魁祸首”,亦是促进创新协同,多元化发展的“肱骨之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开发-探索”视角出发,意图为“积极跨文化研究”进路增添经验证明。本文将中国企业从2005-2018年对60个东道国的对外投资数据汇总为国家层面面板数据,建立单边动态引力模型,以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选址决策的影响为例,基于非参数协方差矩估计及D-K修正标准误,探讨文化距离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流向及流量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文化距离总体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呈U型的特征,各文化维度对于区位选择影响程度和方向并不一致。进一步的分组结果表明,文化距离的U型效应在中国企业对OECD国家的投资中体现较为明显,而对非OECD国家的投资则呈负相关。在前两章的实证研究中,文化差异影响的效度及稳健性得到了很好的数据支撑。接下来,我们将视域拓展至宏观的国际双边资本流动。受限于数据及方法,将文化差异引入分析模型的进路人迹罕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多种形式的跨国投资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国际资本流的组成,探讨文化差异在不同语境下与各影响因素的互动与耦合。文化差异对于不同资本流动的影响强度各不相同,研究资本双向流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各层次不同经济主体面临的信息摩擦的本质,以及跨国资本市场的构成,而探求文化差异对于双边的整体资本流动构成的影响,以期加深和拓展研究者对文化差异与动态的金融资产跨境配置结构变动的相关性的理解。本文依托跨境资本流量数据,建立了动态面板引力模型,并基于两步的稳健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文化熟悉度对国际直接投资及证券投资的流向及流量具有积极影响,文化距离与国际直接投资呈负相关而与证券投资呈正相关,正式制度对于文化差异对国际直接投资负面效应的影响具有缓解作用而对证券投资则并不显着,与之相呼应的是,文化距离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在非OECD国家较明显,而在OECD国家则不明显;总体而言,文化距离对于国际证券投资对直接投资之比具有正面影响,说明国家对于文化距离遥远的东道国,仍偏向于承诺程度更低的非实物资产投资。最后,基于对以上分析及研究的总结,本文提出了对于未来该领域发展,以及针对目前中国国际化发展阶段的展望。

徐恒祎[8](2020)在《论克罗地亚《晚报》对中国形象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中欧出现竞争态势的大背景下,部分中东欧国家的对华合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压力。在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重点国家中,克罗地亚不但地理位置关键,历史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地区影响力,是巴尔干地区第一个加入欧盟的国家。由于该地区其他家也均处在入盟进程中,研究克罗地亚对布局“17+1”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认知会对人的判断和行动产生影响,不同国家民众之间的相互认知也会影响国与国之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为切入点,对克罗地亚开展文化层面的研究,选取在克罗地亚建构中国形象的主体之一,该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晚报》(Ve?ernji List),对《晚报》2001-2019年19个完整年度的涉华报道进行框架分析、质化分析和历史分析,并对该媒体2019年12月1日-2020年3月31日涉华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相关报道进行专门审视。试图解析《晚报》构建中国形象的路径,用跨文化的视角分析其建构的中国形象,探讨影响中国形象构建的因素,从而探寻更好的跨文化对话路径。宏观上,《晚报》的涉华报道数量从2009年开始逐渐增加,内容逐渐区域全面,建构了一个较为正面的中国形象,但也存在一些由政治价值观差异导致的对中国的误解,且《晚报》中的中国形象仍存在不平衡、不完整的问题。从影响因素来看,历史、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刻板印象、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均会透过媒体的眼镜影响中国形象的建构。中国需要更注重运用跨文化的思路开展与包括克罗地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的对话,认真研究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话语习惯,做到地道表达、精准传播。

汪罗[9](2020)在《全球化语境中跨国难民文化身份的自我想象》文中指出全球化语境中,"难民的跨国迁移和流动"成为一个"紧要的问题"。研究以自我想象为着眼点,以"移民大篷车队"(Caravan Migrants)为穿插案例,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中跨国难民想象自我文化身份的行动逻辑,并援引格根的新"自我"观念对促成跨国难民文化身份自我想象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建议,重构跨国难民的文化身份,需要厘清"cultural identity"中身份维度与认同维度的张力,更需要明晰全球化与跨国难民文化身份自我想象的互构机制。

廖文伟[10](2018)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议题:世界主义的理论遗产》文中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的提出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其领导集体近年来对人类命运发展的重要思想贡献,同时亦是中国的新世界主义理论的核心体现。中国新世界主义具有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一个核心以及交流互鉴、对话协商、合作共赢、绿色低碳、共建共享等五个坚持,并在世界主义理论的基础下,共同组成其讨论的核心议题。交流互鉴提倡对待异文化的开放性,不同个体在日常生活经验中相互交流学习,并通过世界主义教育及文化传译的方式,构建自身的世界主义自我;对话协商的目的是在形成规范共识的过程中,减少文化边界的作用,以此促进个体的一般性忠诚及全球伦理观的发展;合作共赢关注在全球经济合作过程中的正义追求,并尝试提出保障公民生活需要及经济援助的行动方案;绿色低碳议题直接孕育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进一步把理论概念延伸到公民的环境公正权上;共建共享是对世界新秩序的全球想象,从对和平及战争伦理的关注,拓展至世界主义公民权的建立以至全球治理过程上。通过审视世界主义在五大议题上的理论遗产,能促进中国新世界主义在此基础上的传承及超越,以更好地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二、文化边界与国际贸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边界与国际贸易(论文提纲范文)

(1)文明多样性的显现与文化交流的实现——聚焦孔子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异域展开的文化交流
二、文明多样性的显现
三、文化交流达致和合
四、结语

(2)边界跨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边界与“边界跨越”
二、中国民族研究中的“边界”研究概况
三、边界跨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构想
    (一)族源与民族的边界跨越
    (二)族群内部的差异性与共同体
    (三)跨越边界的文化认同
    (四)跨越边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五)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跨学科研究
四、结语

(3)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现有研究
        二、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点
        二、本文不足之处
第二章 互联网与我国对沿线国家文化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界定
        二、文化产品统计范围界定
    第二节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出口贸易现状
        一、整体出口规模分析
        二、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三、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出口贸易小结
    第三节 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发展现状
        三、互联网发展情况总结
第三章 互联网对文化出口贸易影响机理分析
    第一节 互联网的成本节约效应
        一、互联网有助于降低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搜寻成本
        二、互联网有助于降低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沟通成本
        三、互联网有助于降低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生产成本
    第二节 互联网的交易范围效应
        一、互联网拓展了文化产品贸易市场边界
        二、互联网拓展文化产品出口企业的边界
        三、互联网拓展了文化产品的边界
    第三节 互联网的贸易壁垒规避效应
        一、减少绿色贸易壁垒
        二、降低技术贸易壁垒
        三、规避其他贸易壁垒
    第四节 互联网的距离弱化效应
        一、互联网弱化文化理念差距
        二、互联网弱化文化产品地理距离
    第五节 互联网的价值创造效应
        一、价值放大效应
        二、产品创新效应
第四章 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介绍与变量选取
        一、模型介绍
        二、样本选择及变量解释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回归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及其演化机制
    第一节 城市外来人口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同化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社会冲突理论
        四、平等理论
    第二节 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基本要素
        一、经济基础
        二、亚文化
        三、社会支持
        四、政治因素
    第三节 城市的权利演化机制
        一、城市外来人口的发展变化
        二、外来人口的权利延伸联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样本呈现
    第一节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纽约
        一、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构成
        二、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作为世界传统移民城市的巴黎
        一、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构成
        二、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作为民族熔炉城市的新加坡
        一、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构成
        二、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发展变化
    第四节 作为新兴全球城市的上海
        一、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构成
        二、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发展变化
    第五节 基于样本分析下外来人口权利发展的共性与挑战
        一、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构成与特征
        二、权利发展对城市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差异性权利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中群体间的权利失衡
    第一节 外来人口集聚对城市的内生性影响
        一、外来人口集聚加速了城市的扩张
        二、外来人口集聚引发的社会冲突现象
    第二节 城市运行对外来人口发展的结构性影响
        一、外来人口的隔离与分化
        二、外来人口权利失衡形成的社会学因素
    第三节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扩张
        一、外来人口权利的分类与发展
        二、生存权与发展权:外来人口移居的固有权利
        三、更加全面的权利:外来人口移居的延伸权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失衡的内在机理
    第一节 空间建构与权利实现的内在关系
    第二节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生存的空间建构
        一、经济网络:外来人口空间建构的经济基础
        二、社会空间:社会化的空间形式
        三、文化载体:形塑外来人口的精神世界
        四、政策弹性:可利用的制度模式
        五、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空间形式的转换
    第三节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内在逻辑
        一、外来人口的“权利”与城市的“权力”
        二、纵向间的权力下放
        三、横向间的权力生长
        四、城市中个体的权利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平衡建构与重塑
    第一节 作为共享的权利保障
        一、维系外来人口的文化权利
        二、保障外来人口身份认同与政治认同的权利
        三、维护外来人口的社会权利
        四、形成外来人口权利保护的制度保障
    第二节 走向社会融合: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再生产
        一、社会融合的价值与指向
        二、社会融合的四个维度
        三、社会融合: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价值归宿
    第三节 权利平衡的重塑
        一、保障差异性权利的共同发展
        二、实现公共权利与居民私权利的平衡
        三、确保城市发展与公平正义
    本章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 ——基于国际投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意义
        1.1.2 选题背景
    1.2 主要概念与数据来源
        1.2.1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1.2.2 国家文化的概念
        1.2.3 主要数据来源
    1.3 文献综述
        1.3.1 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3.2 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
        1.3.3 文献评述与研究启示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结构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化差异研究与金融学的互动与耦合
    2.1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的内涵与演化
        2.1.1 文化的前因:定义与内涵
        2.1.2 文化的现状:演化和稳定
        2.1.3 文化的后果:趋同和逐异
    2.2 金融学视野下的国家文化差异研究
        2.2.1 传统金融学理论的不足与改进
        2.2.2 文化研究的视角
        2.2.3 文化与金融学研究
    2.3 国家文化差异的度量
        2.3.1 国家文化价值观维度
        2.3.2 国家文化距离指数
    2.4 国家文件差异在不同层面的应用
        2.4.1 宏观层面:国家
        2.4.2 中观层面:跨国企业
        2.4.3 微观层面:企业决策者
第3章 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国际资本流动的引力模型
        3.1.1 国际资本流动的“推力”与“拉力”
        3.1.2 国际资本流动的“引力模型”
    3.2 国家文化差异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传导路径
        3.2.1 从管理者到企业
        3.2.2 从企业到国家
        3.2.3 从国家到国际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文化差异与企业对外投资持股决策
    4.1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概况与特征
    4.2 管理者文化差异认知的形成
    4.3 企业海外投资持股策略的形成
    4.4 管理者文化差异认知对企业并购持股策略影响的实证研究
        4.4.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4.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文化差异与国家对外投资的流量
    5.1 中国海外股权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5.2 基于中国企业数据的国际投资的区位选择
        5.2.1 文化差异对国际投资的区位选择的理论分析
        5.2.2 以中国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的必要性
    5.3 国家文化差异U型效应的理论基础
        5.3.1 基于非参数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的回归分析
        5.3.2 “开发-探索”视角下的积极文化差异观
        5.3.3 多维度文化价值观差异的效应
    5.4 国家文化差异U型效应的实证检验
        5.4.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5.4.2 稳健性分析及U型关系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双边资本流动
    6.1 国家文化差异与双边国际投资流动
    6.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6.3 国家文化差异与双边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证检验
        6.3.1 基于FGLS回归的实证分析
        6.3.2 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的实证分析
    6.4 文化差异对双边国际证券投资流动影响的实证检验
    6.5 文化差异对双边国际资本流动构成影响的实证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克罗地亚《晚报》对中国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量化分析法(框架分析法)
        1.5.2 质化分析法(文本分析法)
        1.5.3 历史分析法
    1.6 研究思路
    1.7 论文结构
第2章 大众媒体与国家形象建构
    2.1 大众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2.1.1 国家形象的定义
        2.1.2 大众媒体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功能与作用
    2.2 他者、文化身份、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
        2.2.1 文化身份、文化他者与国家形象
        2.2.2 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晚报》对中国形象建构的框架分析
    3.1 《晚报》简况及其作为分析载体的理由
        3.1.1 克罗地亚报业媒体发展及现状简要回顾
        3.1.2 选取《晚报》涉华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3.2 《晚报》涉华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3.2.1 报道数量
        3.2.2 报道主题分析
        3.2.3 报道倾向分析
    3.3 《晚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中国的报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晚报》中的中国形象建构分析
    4.1 《晚报》中的中国政治形象
        4.1.1 国家层面:“权力极大”但“不透明”的政府和取得经济建设成功的、不断进步的政府
        4.1.2 国际层面:爱好和平、倡导共赢的重要国家和潜在的“地缘政治威胁”
    4.2 《晚报》中的中国经济形象
        4.2.1 国家层面:不断优化的市场
        4.2.2 国际层面:重要的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美国的挑战者”和全球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扞卫者
    4.3 《晚报》中的中国人及社会文化形象
        4.3.1 具体层面:充满朝气的领导人、值得尊敬和信赖的专业人士、经济犯罪分子和非法移民
        4.3.2 宏观层面:爱好和平、勤劳的中国人和遥远的文明古国
        4.3.3 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形象的滞后和缺乏
    4.4 中国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间的异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晚报》中中国形象的跨文化解读
    5.1 《晚报》建构中国形象的克罗地亚本国因素
        5.1.1 克罗地亚历史文化因素
        5.1.2 克罗地亚政治背景因素
        5.1.3 克罗地亚经济背景因素
    5.2 中国形象与刻板印象之间的关系
        5.2.1 美国及欧盟国家对中国的整体印象和情感
        5.2.2 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整体印象和情感
        5.2.3 克罗地亚人对中国的整体印象和情感
    5.3 中国形象与经济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5.3.1 中国形象与经济实力之间的关系
        5.3.2 中国形象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5.4 中国形象与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
        5.4.1 中国对克罗地亚的政策发展
        5.4.2 克罗地亚对中国政策的接受情况
    5.5 中国形象与国家传播力之间的关系
    5.6 中国形象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5.6.1 中东欧国家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5.6.2 克罗地亚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9)全球化语境中跨国难民文化身份的自我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跨国难民研究”的文献回顾
三、 跨国难民的“身份”及“文化身份”何以成为一个紧要问题?
四、 跨国难民文化身份自我想象的行动逻辑及其自我意识
五、 结语:重构跨国难民的文化身份

(1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议题:世界主义的理论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一、交流互鉴: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二、对话协商:从重叠共识到全球伦理
三、合作共赢:经济合作发展以外的全球正义追求
四、绿色低碳:从可持续发展到全球环境治理
五、共建共享:重建全球想象的世界

四、文化边界与国际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明多样性的显现与文化交流的实现——聚焦孔子学院[J]. 郑佳佳. 长白学刊, 2021(06)
  • [2]边界跨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 魏霞,郝亚明. 广西民族研究, 2021(05)
  • [3]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D]. 夏丽.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长江经济带城际生产性服务业网络联系的边界效应及多维机制[J]. 韩明珑,何丹,高鹏. 经济地理, 2021(03)
  • [5]寿衣的流动:传统市场的社会嵌入机制[D]. 冉利军.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6]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研究[D]. 晏晓娟. 华东政法大学, 2020
  • [7]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 ——基于国际投资的视角[D]. 逄嘉宁. 吉林大学, 2020(03)
  • [8]论克罗地亚《晚报》对中国形象的建构[D]. 徐恒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9]全球化语境中跨国难民文化身份的自我想象[J]. 汪罗. 全球传媒学刊, 2020(02)
  • [1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议题:世界主义的理论遗产[A]. 廖文伟.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8年会暨第6届新兴经济体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集(上), 2018

标签:;  ;  ;  ;  ;  

文化边界与国际贸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