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2003年北京市经济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杨薇[1](2020)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愿景,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中国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年提出的,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本研究选取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五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历史研究、口述历史等研究方法,在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外交关系、教育政策等宏观背景下,呈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个国家之间留学生教育发展过程的立体影像。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根据国内和国外两个立足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留学生教育,可以分为向国外派出留学生和接收来华留学生两大分支领域,既有在教育政策指导下发展的共通性,也有遵循各自轨迹发展的独立性。依据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大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以及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等具有标志意义的史实,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划分为“重新起步时期”、“深化改革时期”和“加速发展时期”三个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和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留学生个体在时代大潮中的经历等不同角度,客观呈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通过对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回溯,本研究得出以下认识:40年来,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始终贯穿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进程;国际政治局势和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是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前提条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自身的教育水平是与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合作的基础;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教育政策的导向决定了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整体统筹规划、到各自相对独立发展、再回归统筹兼顾趋势的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与政策取向。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快了留学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整体的法制化进程;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市场属性、是教育服务贸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直接服务国家公共外交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把留学生教育置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之中,置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之中,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加快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需要统筹派出和接收两个不同的方向,平衡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发展留学生教育,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不断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筑“民心相通”的教育之路。
吕晨[2](2020)在《北京市高分辨率交通碳排放清单研究与低碳发展情景分析》文中认为交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过去20年间迅速增长,其中约3/4来自道路机动车排放。本研究提出一种以路网信息为基础、路段区间平均速度为核心的机动车排放清单建立方法,采用本地化的MOVES(Motor Vehicle Emission Simulator)模型模拟机动车CO2、N2O和CH4排放因子,并且建立交通速度—流量模型预测路网逐时车流量,自下而上编制了北京市2018年高时空(1h×1h,1km×1km)分辨率的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根据排放清单,在宏观与微观层面探究了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总量、车型贡献率、排放量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空间分布特征。此外,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基于LEAP(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模型评估北京市历史阶段(2000—2018年)的道路交通能源需求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过程,并设置不同情景预测未来阶段(2019—2030)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发展趋势,探究排放达峰年份与最佳发展路径。结果显示速度是造成机动车排放因子变化的主要因素,排放因子在机动车启动时较高,在正常运行阶段(40—100km/h)最低。提升路网通行能力、降低道路拥堵、减少车辆频繁的启动和停止是降低机动车排放因子以及减少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途径。2018年北京市机动车CO2、N2O和CH4的实际排放量分别为19 864 590、82.30和511.90t,折算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9 901933t CO2e。汽油小客车、公交车、柴油小客车、轻型货车、摩托车、重型货车和微型货车对排放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9.11%、8.87%、7.37%、5.00%、4.19%、3.77%和1.68%。全市道路的年平均CO2、N2O和CH4排放强度分别为1 854.76、0.008 6和0.044 t/(km·a)。工作日与周末的日排放量分别为55 206.30和52817.64t CO2e。时间变化规律显示,工作日的早高峰、午高峰和晚高峰时段分别贡献了日排放总量的11.76%、11.84%和12.92%。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量由城市核心区域向郊区环形递减,北京市五环内区域仅占全市总面积的5.93%,却贡献了排放总量的41.53%。情景分析预计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由2018年的608.40万辆增长到2030年的738.18万辆。北京市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于2013年达峰(21 693 518t CO2e),最优发展情景、技术提升情景、强度减缓情景和结构转变情景在2030年的排放总量与基准情景相比将分别降低33.08%、21.34%、10.93%和7.93%。单一减排措施中提升燃料经济性的减排效果最好,综合多种措施的最优发展情景是最理想的发展路径,发掘机动车减排潜力是促进北京市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有效手段。
李晓辉[3](2019)在《中国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气候变暖正在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日常生活,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一项全球性行动。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他人为驱动因子,由此可见,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的,而且这种影响在不断增强。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的节能减排形势较其他国家而言更为严峻,加之以我国正经历着全球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空间扩张等城镇化伴随效应加剧了我国的环境压力,寻求行之有效的低碳发展路径成为当务之急。从碳排放来源来看,建筑部门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所占比重正加速增长,由于具备减排潜力大、减排成本低等特点,建筑部门成为助推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城镇化与建筑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研究如何在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推进建筑碳减排,从而缓解城镇建筑面积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碳排放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基础数据缺乏的研究短板,学术界鲜有较为系统的相关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城镇化作用于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为研究主题,首先结合排放因子法,以能源平衡表为数据基础,测算并分析了各省市的建筑碳排放数据,同时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采用单一指标法以城镇化率为评价指标将样本省市划分为三个城镇化发展区域;其次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人口、经济和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并考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从中筛选了6个对建筑碳排放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控制变量,构建了理论分析模型;然后基于STIRPAT方程以2001-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全国及区域层面各控制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计算,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估计结果具有显着的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的建筑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且存在较显着的区域差异性:高城镇化地区的人均建筑碳排放和建筑碳排放强度在研究期内始终高于中高城镇化地区和中等城镇化地区,但其增长速度最慢;(2)城镇化主要通过人口流动、经济发展和空间集聚三个传导渠道对建筑碳排放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区域差异性,其中人口城镇化主要通过居民生活消费影响居住建筑碳排放,经济城镇化主要通过第三产业发展影响公共建筑碳排放,空间城镇化则主要通过建筑规模扩大影响居住建筑碳排放和公共建筑碳排放;(3)从全国层面上看,城镇人口总量、城镇人口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比重和城镇建筑面积均在研究期内促进了建筑碳排放的增长,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是主要驱动因素;而城镇建筑的“容积率”则对建筑碳排放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4)从区域层面上看,中等城镇化地区的城镇人口总量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建筑碳排放的促进作用不分伯仲,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城镇人口比重是中高城镇化地区的主要驱动因素,城镇人口总量则是高城镇化地区的首要驱动因素;另外,城镇建筑面积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区域均表现出对建筑碳排放的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建筑的“容积率”则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步由缓解作用转变为驱动作用。这一结论也从侧面反映了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即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契合。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新要求,并考虑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建筑碳减排的框架体系,分别从宏观和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我国节能减排路径的选择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可以为建筑部门碳排放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涂艳[4](2019)在《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业作为重庆市地区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是重庆市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随着房地产业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重庆市房地产市场投资越来越火热,由此产生了很多社会性的问题,如房地产市场结构失衡、房屋高空置率、房地产泡沫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重庆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进一步影响了国家或重庆市的经济增长。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是评价房地产业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其效率值的高低更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重庆市房地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水平进行研究,全面地了解到重庆市房地产业对现有社会资源的配置情况,可以找出影响重庆市房地产业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从而促进重庆市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进一步提升地区的经济水平。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梳理,确定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作为本文进行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模型。其次,本文以我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研究范围,以重庆市为研究主体,根据2000年至2017年房地产业的投入、产出和环境变量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从静态角度横向比较了重庆市与其他城市房地产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排名情况,得出了重庆市房地产业纯技术效率水平理想,但规模效率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了技术无效率,进而得到规模报酬递减引起的“规模无效率”是限制重庆市房地产业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然后,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差异性检验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三个效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第三阶段效率值与产出指标相关性更强,且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存在显着性差异;政策、经济、社会文化、市场竞争和消费环境变量都对投入指标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说明了使用第二阶段的SFA模型对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影响进行剔除是很有必要的,保证了测算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再次,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重庆市的房地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动态评价,得到“规模虽小幅提升但还未形成规模效应”、“技术创新进步不足”是限制重庆市房地产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最后,根据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研究得到的重庆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严重受到“技术创新能力弱”、“规模效率低”两方面影响的结论,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优化改善建议,以促进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推动重庆市房地产业的发展。
卢迪菲[5](2018)在《植被变化过程监测与城镇扩张时空演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植被变化如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和气候异常等现象,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甚至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对植被变化进行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遥感时序数据蕴含了大量年内物候信息、年际变化信息以及扰动信息等,可以有效地连续监测植被变化过程。本文利用2001~2016年MODIS时间序列数据和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开展了植被变化过程监测方法及其植被变化类型识别方法研究,提取了不透水面百分比变化量信息,分析了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城镇扩张时空演变规律,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基于时序相似性轨迹的植被变化过程连续监测方法。利用时序相似性揭示了植被变化过程,通过Logistic模型对时序相似性轨迹进行拟合,拟合度确定植被变化区域,拟合参数得到植被变化时间、变化幅度和变化速率等变化过程信息。基于参考点验证植被变化区域,总体精度达到90.90%,Kappa系数为0.7905。2001~2016年中国植被发生变化的区域占中国大陆面积的11.7%,其中发生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04年到2007年,占变化区域的近七成。2.构建了多维度遥感指数变化趋势识别植被变化类型的方法。地表覆盖类型可分为植被、水体、裸土和不透水面。根据土壤调节植被指数、陆地表面水体指数、裸土指数和生物物理指数四个维度的遥感指数趋势分析植被变化特征,创建了植被变为不透水面、变为裸土和变为水体的变化特征关系表。基于参考点验证植被变化类型区域的总体精度达到88.45%,,Kappa系数为0.7672,并且利用Google Earth影像验证得出,监测的变化类型和发生时间与实际变化情况具有很好的契合度。3.实现了不透水面百分比变化量信息提取。依据Landsat数据的植被变化类型识别结果提取了不透水面百分比变化量信息,结合土壤调节植被指数、陆地表面水体指数、裸土指数和生物物理指数多年趋势变化量,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计算得到了全国不透水面百分比变化量空间分布。2001~2016年中国城镇扩张区域面积占中国大陆面积的3.68%。4.从社会经济要素和城镇发展轨迹两方面开展了 2001~2016年中国城镇扩张时空演变分析。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城镇扩张面积密不可分,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2。城镇扩张建设时间超过三年的地区,建设速度随建设时间的增加而减慢。综合人口流动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分析了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广东省无论土地产出率还是城镇土地利用率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后根据城市的发展轨迹,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城镇扩张模式。
王晓辉[6](2017)在《区域环境约束下的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能源,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很大的环境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如何在资源约束、环境制约下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确定山西省煤炭产量,实现煤炭资源开发与区域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实现山西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质流分析、生态足迹为主要方法,系统研究了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压力,合理测算了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进行了预测,为推动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首先,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山西省2000-2014年煤炭资源开发的物质流指标体系进行了核算,从质量角度分析研究了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压力;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建立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足迹清单,通过对山西省2000-2014年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足迹进行测算,从面积角度分析研究了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压力。其次,建立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环境承载力动力学预测模型和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提出以万元GDP煤耗占万元GDP能耗的比例来反映煤炭行业在总环境承载力中的份额,并计算出山西省2000-2014年煤炭资源开发的最大环境承载力和最适环境承载力。最后,通过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足迹、环境承载力与煤炭生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测算得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合理产量应为[100543.2958,121519.8009]万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保障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郑宁[7](2017)在《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房价过高、部分地区房地产库存量过大、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等不尽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因而货币政策的调整是否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影响及对不同区域之间影响的差异性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面板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影响,为增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有效性提供现实依据。本文首先在对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其次采集1999-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用总样本和区域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货币供给量和实际利率的变动对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价格影响;然后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用总样本和区域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货币供给量和实际利率的变动对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库存和投资增长率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和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总结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货币供给差别化和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三个方面的管理启示,以期为促进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有效性提供有益参考。基于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房价、房地产库存和房地产投资均存在增长过快的问题。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房价上涨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且总体上涨较快,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的价格十七年内分别增长了3.45、2.45、2.86倍;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库存比住宅库存比例更大;且不论是住宅、办公楼还是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都出现了过度增长的局面,如果持续下去将会造成经济发展失衡的局面。二是货币供给量和实际利率的变动对多数区域房价、房地产库存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率调整效应显着且具有区域差异性。货币政策对房价收入比越高的区域房价调整效果越大;对东部地区住宅库存、中部地区办公楼库存、西部地区商业营业用房库存调整效果最大;对西部地区的住宅、中部地区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投资增长率调整效果最大。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一是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各类商品房影响的有效性及区域差异性。现有文献大多仅局限于货币政策对住宅的影响,关于货币政策对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影响的研究还较为罕见。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静态面板、动态面板和PVAR模型,将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均列入研究对象,用总样本和区域样本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各类房屋的影响,拓宽了研究领域。二是构建了货币政策对房价影响的动态面板GMM模型。动态面板GMM模型用于分析N>T的短面板数据,并引入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数量等变量,即克服了静态模型存在的不考虑滞后期的缺陷,又消除了因遗漏重要变量所产生的估计偏差,还考虑了变量过多可能导致的共线性问题,提高了实证结果的可信程度。三是构建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库存和投资增长率影响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PVAR模型在具有VAR模型优势的同时,对数据的长度要求较低且运用面板数据进行计算,因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估计误差提高了实证结果的可信程度。论文的研究成果搭建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实证影响的框架体系,拓展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为增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胡伟男[8](2017)在《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十三五”时期,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以及将在北京举办的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22年冬奥会都对北京市花卉产业提出了特殊需求。此时对北京市花卉产业进行科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其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与政策支撑。本研究实地调研了北京市及周边省市23家花卉行业管理部门、100家典型花卉企业,并组织相关座谈会20余次。利用文献法、网络数据挖掘法、实地调研法、分析统计法、专家意见法等研究方法,汇总并分析了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形势,契合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在国家乃至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背景下,提出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其结论如下:(1)服务于首都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与文化中心的核心功能定位,在京津冀地区花卉产业协同发展中发挥北京市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确立“抓两头,调中间”的发展策略。重点进行花卉创新与花文化建设,将花卉生产等内容逐步进行调整。重点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地域特色、适应性强”等特点的花卉品种及花卉产业生产、流通、应用等配套的关键技术;通过花文化基地建设,特色花事活动、花卉展会的开展,普及花文化,加强花文化在花卉消费中的应用,以文化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2)花卉产业发展思路:立足北京市花卉产业现状,以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为目标,以创新为驱动,以市场为导向,弘扬花文化,调整促进多行业融合,延伸花卉产业链,调整优化花卉产业结构,着重提高花卉生产效益和花卉产品质量,重点推进花卉产业向科技研发、花卉种业、产品精加工以及多功能服务方向发展,积极培育花卉消费增长点,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花卉产业的稳步发展。保持引领全国花卉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北方现代花卉贸易中心、全国花文化中心三大中心地位。(3)确立“四个发展”原则;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种子、种苗、种球生产;适应性强、节水耐旱具有地域特色适宜北方地区生长的园林绿化苗木、乡土花卉;花卉主题园建设需要的花卉种苗;应用清洁能源技术生产的花卉产品。重点发展:北京重要花事活动和大型展会需要的花卉种类;有利于提升北京绿化美化水平,适合北方地区生产的观赏苗木;具有营养保健作用,能用于食用、茶用和药用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的功能性花卉。稳步发展:已形成地域特色和优势的盆花、鲜切花生产,便捷服务地区的盆花和切花。限制发展:破坏资源与环境、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产品低端型的生产,如土壤草坪、老桩盆景,以及燃煤供热设施生产、高耗水型生产或加工业等。(4)花卉生产布局:各区域依据发展特色,依托现有的花卉生产龙头企业、花卉生产重点乡镇,开展花卉创意服务推介、观光休闲旅游业等,形成“一环一带(围绕首都功能核心区生产环、高山地区的冷凉花卉生产带),集群发展”的生产格局,“特色鲜明,三产融合,辐射全国”的生产定位。花卉生产重点服务于创新与文化成果的应用、推广与示范。(5)重点发展内容与发展方向:构建高效的花卉种业创新体系、完善的花卉技术研发体系;通过“虚拟市场+实体市场”相结合,建设以花卉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批发市场-花卉超市/花卉销售连锁店-花卉园艺中心/社区花店多层次的花卉流通网络体系。建设花文化示范基地,申请花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多样化、根植本土花文化的特色花事活动,积极申办、筹办、参加大型花卉展会等,宣传花卉文化、历史、栽培养护知识等。本研究掌握了北京市及周边省市的花卉产业发展的一手资料,明确了全国以及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状况、发展趋势与先进经验,分析总结出新时期北京市花卉产业的现状、发展环境、消费需求、发展趋势,明确了“十三五”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花卉产业生产布局,确立花卉生产、研发、流通的重点内容与发展方向,提出保障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了数据与理论支撑。
朱越浦[9](2016)在《江西省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发展质量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且复杂的概念,如何全面考察城镇化发展质量,使评估结果准确、科学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一个直观的但又较难操作的问题。将协调性引入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不但使城镇化建设质量分析更趋于合理,符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还使城镇化建设质量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拓展,夯实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理论;也完善了区域经济学中的城市发展理论的知识网络体系;为江西省乃至我国城镇化与其它“三化”协调互动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指导。“十八大”以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已多次提出将城镇化视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需所在;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其发展将有力支撑并推动着省域间、地区间协调发展。特别是对于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江西省来说,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发展空间仍较大,表现为发展速度较快但质量不高,往往导致城镇化质量落后于水平发展。因此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及提升研究,将为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促进江西省城镇化建设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对此,以江西省为研究主体,以城镇化内部协调性为切入点,以城镇化质量为核心研究对象;分析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实际情况,探究其重要性和阻滞因素,并提出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目标和措施。基于上述研究意义及思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系统梳理城镇化协调性、城镇化质量、城镇化影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现阶段城镇化协调性研究缺乏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四者间的协调研究;同时,城镇化质量的定量测度研究主要是通过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筛选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但指标体系中缺乏关于人口、经济等评价方面之间协调性的指标;因此,将内部协调性融入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将会有助于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二,通过SD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对江西省所在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影响渠道进行实证分析;明确了江西省发展城镇化的必要性,但须注重发展的质量,以提升其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然后,列举城镇化发展的代表性指标,分析指标数据的统计性描述并研究其时间序列演变和空间异化分布,总结江西省城镇化水平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建立DEA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现阶段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效率。通过对水平和效率两方面的科学分析,总结现阶段江西城镇化发展具有的特征。第三,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对发展质量的影响,强调协调的关键性。同时建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江西省及省内11设区市城镇化协调性,同样也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异化分析,并与中部其他省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江西省城镇化协调性发展的现状。第四,引入耦合协调度指数,从人口、土地、经济及社会四类城镇化和城镇化内部协调性五个方面构建江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共同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基于分析结果,得出现阶段江西省及省内各市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找出影响整体质量的薄弱方面;同时与中部其余省份进行比较分析,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总结江西省城镇化质量的变化趋势。最后,选取江西省和典型发达地区——浙江省进行案例分析,分析总结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差异。第五,建立城镇化质量与水平间协调性指数模型,测度江西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针对分析结果,给出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的思路。同时,针对城镇化质量及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方面,基于2000-2013年江西省市级面板数据,构建引入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水平和两者间协调性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sys-gmm计量方法,对城镇化质量、水平及两者间的协调性对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明确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强调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为后文提升江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对策的提出明确方向、提供思路。第六,基于前文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从经济、人口、土地、社会及协调性五个方面,分析梳理出影响江西省城镇化质量发展的阻滞因素。根据阻滞因素分析结果,联系城镇化质量分析结果;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强调改革创新,鼓励因地制宜;将未来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目标设为:1.以人为本,推进市民化进程;2.产城融合,促进经济就业双发展;等方面。最后,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针对阻滞因素和发展目标,给出提升江西省城镇化质量的措施:1.加快人口引入与落户,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2.强化产业培育与发展,推进产业空间合理布局;3.引入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撑城镇化有序发展;4.加强社会城镇化建设与管理,提升市民的福祉;5.保持环境资源优势,落实集约化发展;6.全面落实“多规合一”,提高城镇化内外部协调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7.加快改革创新,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基于上述7项对策,给出具体的执行措施。
范凤岩[10](2016)在《北京市碳排放影响因素与减排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特殊的政治地位,理应在气候变化缓解与适应行动方面发挥表率作用。然而,北京市资源禀赋相对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交通、能源、环境等仍是制约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在能源、环境和经济增长(3E)理论的指导下,对北京市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进行研究,并分析各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北京市制定减排政策,实现低碳发展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系统描述1995-2014年北京市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通过分析得到,北京市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增长率大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但能源强度持续下降,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碳排放随能源消费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十二五”之后逐步下降。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基于VAR模型的“3E”系统动态作用分析。根据模型的构建要求,对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和经济增长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证实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然后构建VAR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作用。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相互影响,但作用的方向和大小有所不同。(3)基于广义费雪指数法的碳排放因素分解。分别对北京市以及两大碳排放来源—交通运输业和居民生活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对北京市碳排放增长起拉动作用,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在交通运输方面,经济增长、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和单位交通周转量产值是北京市交通碳排放增长的正向驱动因素,运输强度是抑制交通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能源结构对交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于北京市居民生活碳排放,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规模对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增加起拉动作用,而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结构是抑制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因素。平均消费倾向对城镇居民生活碳排放起抑制作用,但对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没有影响。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会促进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增加。(4)基于Tapio脱钩指标对不同行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农业、工业以及包括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在内的其他第三产业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良好,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起初脱钩状态不够理想,后脱钩关系趋于改善。通过对比2005-2009以及2010-2014年两个时期细分行业的脱钩状态得出,大部分行业的脱钩状态都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行业的脱钩状态有所恶化。减排的重点应放在交通运输业等减排潜力较大的部门。(5)对北京市现有的低碳发展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相对减排指标对减排目标的含义,通过情景分析对节能减排的目标进行解读,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方面提出了北京市实施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二、2002-2003年北京市经济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2003年北京市经济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开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具有紧迫性 |
(二)目前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研究仍不足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留学、留学生、国际学生 |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 |
四、文献综述 |
(一)中国留学生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研究现状 |
(三)文献研究述评 |
五、分析的理论基础 |
(一)世界体系理论 |
(二)推拉因素理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
(三)公共外交和“软实力”理论 |
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1978-1992) |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俄为师”的留学生教育 |
二、重视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 |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 |
四、留学生教育的暂时停滞与缓慢恢复 |
第二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重新开启 |
一、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 |
二、重新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遣留学生 |
三、建立派出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四、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
第三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 |
一、扩大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政策 |
二、重新开始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 |
三、逐步创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
第四节 重新起步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国际关系是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
二、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具有显着国别差异 |
三、探索建立系统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第二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繁荣发展与局部失衡(1993-2009) |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逐步发展 |
一、确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二、政府间协议推动派出留学生教育 |
三、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遣留学生 |
四、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派出留学生教育 |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新成果 |
六、派出留学生安全问题开始集中显现 |
第二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一、从“积极稳妥发展”到“扩大规模”政策的转变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
三、孔子学院建设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的结构分布特点 |
五、进一步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成果逐步显现 |
第三节 深化改革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国际政治环境为留学生教育提供发展机遇 |
二、市场因素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局部结构失衡 |
四、派出和接收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
第三章 留学生教育契合国家战略的功能日益突出(2010-2018) |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新进展 |
一、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 |
二、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推动赴俄留学生教育发展 |
三、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机制促进向泰国和马来西亚派遣留学生 |
四、非通用语种建设加快向印度和巴基斯坦派遣留学生 |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的管理日趋完善 |
六、留学生教育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综合情况的了解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新格局 |
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加速发展 |
三、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教育援助的持续增长 |
四、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
五、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迁 |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
第三节 加速发展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 |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呈现双向增长趋势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从强调规模向规模与质量并重的观念转变 |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安全面临新挑战 |
第四章 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历史经验及深层次问题 |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对留学生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教育水平是与中国教育合作的基础 |
三、中国经济实力和教育政策决定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走向 |
第二节 派出与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内在联系与特征 |
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演进过程 |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特征 |
第三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
二、法制化建设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保障 |
三、国际化和市场化是“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
四、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
第四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
一、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仍缺乏系统规划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应加速转变观念 |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亟待多方联动 |
第五章 新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留学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 |
二、留学生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融入全球教育体系 |
三、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优秀的开拓者与践行者 |
第二节 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 |
一、建立科学严谨的出国留学信息统计机制 |
二、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派留学生的资助力度 |
三、加强“一带一路”区域研究,提供就业政策支持 |
第三节 全面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
一、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国家整体发展 |
二、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三、适当控制规模,发展“一带一路”精英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2)北京市高分辨率交通碳排放清单研究与低碳发展情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温室气体分类与来源 |
1.1.2 温室气体评估与控制 |
1.1.3 道路交通温室气体排放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排放清单的建立 |
1.2.2 排放模型的研究 |
1.2.3 排放情景的分析 |
1.3 存在的不足与研究目的 |
1.4 研究来源与内容 |
第2章 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方法与数据来源 |
2.2.1 目标区域 |
2.2.2 MOVES模型本地化 |
2.2.3 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排放因子模拟结果 |
2.3.2 排放因子拟合方程 |
2.3.3 北京市推荐排放因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路段平均速度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北京市路网信息数据库 |
3.3 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1 实际流量监测 |
3.3.2 速度-流量模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交通流量模拟 |
3.4.2 模型结果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高时空分辨率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
4.1 引言 |
4.2 方法与数据来源 |
4.2.1 自下而上的清单建立方法 |
4.2.2 排放网格构建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排放强度 |
4.3.2 高分辨率排放清单的宏观分析 |
4.3.3 高分辨率排放清单的微观分析 |
4.3.4 不确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LEAP模型的北京市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分析 |
5.1 引言 |
5.2 LEAP模型 |
5.2.1 模型简介 |
5.2.2 模型结构 |
5.3 方法与数据来源 |
5.3.1 保有量统计预测 |
5.3.2 能源需求核算 |
5.3.3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
5.3.4 情景设置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机动车保有量与车型结构预测 |
5.4.2 能源需求预测 |
5.4.3 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测 |
5.4.4 达峰分析与减排效果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
1.1.2 快速城镇化加剧了我国的环境压力 |
1.1.3 建筑部门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突破口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镇化相关研究 |
1.2.2 建筑碳排放相关研究 |
1.2.3 城镇化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城镇化的定义与度量 |
2.1.1 城镇化的定义 |
2.1.2 城镇化水平的度量 |
2.2 建筑碳排放定义与构成 |
2.2.1 建筑碳排放的定义 |
2.2.2 建筑碳排放的构成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城镇化相关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系统科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城镇化与建筑碳排放概况 |
3.1 城镇化发展概况 |
3.1.1 人口城镇化 |
3.1.2 经济城镇化 |
3.1.3 空间城镇化 |
3.1.4 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划分 |
3.2 建筑碳排放概况 |
3.2.1 建筑碳排放测算方法 |
3.2.2 建筑碳排放数据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理论模型 |
4.1 影响建筑碳排放的城镇化相关因素识别 |
4.1.1 识别方法的选择与介绍 |
4.1.2 因素识别过程 |
4.1.3 因素识别结果 |
4.2 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分析 |
4.2.1 分析方法的选择与介绍 |
4.2.2 确定系统结构 |
4.2.3 各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
4.2.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影响机理分析 |
4.3 城镇化作用于建筑碳排放的理论模型构建 |
4.3.1 关键影响因素选取 |
4.3.2 理论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5.1 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
5.1.1 IPAT环境影响方程 |
5.1.2 STIRPAT随机环境影响方程 |
5.2 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
5.3 回归估计 |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5.3.2 面板协整检验 |
5.3.3 回归模型选择 |
5.3.4 计算结果 |
5.3.5 有效性检验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总体影响 |
5.4.2 区域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建筑碳减排对策建议 |
6.1 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建筑碳减排框架体系 |
6.1.1 理论依据 |
6.1.2 框架体系构建 |
6.2 宏观层面的建筑碳减排对策建议 |
6.2.1 人口方面的对策建议 |
6.2.2 经济方面的对策建议 |
6.2.3 空间方面的对策建议 |
6.3 区域层面的建筑碳减排对策建议 |
6.3.1 中等城镇化地区的对策建议 |
6.3.2 中高城镇化地区的对策建议 |
6.3.3 高城镇化地区的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研究小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效率及其相关理论 |
2.1.1 效率的概念 |
2.1.2 效率相关理论 |
2.2 房地产业及其投入产出效率概述 |
2.2.1 房地产业的概念界定 |
2.2.2 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概念界定 |
2.2.3 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分类 |
2.3 全要素生产率的及其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3.1 房地产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 |
3.2.1 三阶段DEA方法 |
3.2.2 Malmquist指数法 |
3.3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实证分析 |
4.1 研究对象选择和数据分析 |
4.1.1 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对象选择 |
4.1.2 相关数据来源 |
4.1.3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
4.2 重庆市房地产业市场分析 |
4.2.1 重庆市发展概况 |
4.2.2 重庆市房地产市场概况 |
4.3 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静态分析 |
4.3.1 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结果 |
4.3.2 第一、三阶段效率值对比分析 |
4.3.3 效率相关性分析与差异性检验 |
4.4 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动态分析 |
4.4.1 基于时间跨度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4.4.2 基于空间跨度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
5.1 对策建议提出的总体框架 |
5.2 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
5.2.1 从政府层面提高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
5.2.2 从行业层面提高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
5.2.3 从企业层面提高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房地产业描述 |
附录2 各个城市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附录3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植被变化过程监测与城镇扩张时空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遥感变化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城市化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
1.3 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集建立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遥感影像 |
2.2.1.1 MODIS影像数据 |
2.2.1.2 Landsat影像数据 |
2.2.1.3 夜间灯光影像数据 |
2.2.2 其他数据 |
2.2.2.1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2.2.2.2 参考点位数据 |
2.3 遥感指数时序数据集构建 |
2.3.1 遥感指数选取 |
2.3.2 遥感指数时序数据集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被变化区域确定及过程信息提取 |
3.1 基于时序相似性的植被变化监测 |
3.1.1 选取时序相似性指标 |
3.1.2 建立时序相似性轨迹 |
3.2 植被覆盖类型变化区域确定 |
3.3 植被变化过程信息提取 |
3.4 结果分析 |
3.4.1 植被变化区域 |
3.4.2 植被变化过程信息 |
3.5 精度验证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多维度遥感指标的植被变化类型识别 |
4.1 植被变化类型遥感指数时序趋势分析 |
4.2 构建植被变化类型的遥感指标趋势特征 |
4.3 结果分析 |
4.3.1 多维度遥感指标趋势结果 |
4.3.2 植被变化类型识别结果 |
4.4 精度验证 |
4.4.1 地面参考点验证 |
4.4.2 基于Google Earth高分影像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透水面百分比变化信息提取 |
5.1 不透水面百分比变化量提取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3 精度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镇扩张时空演变分析 |
6.1 城镇扩张历年变化 |
6.2 城镇扩张与社会经济因素关系 |
6.3 城镇扩张时空模式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区域环境约束下的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
研究理论基础 2.2 |
物质流模型的基本方法 2.3 |
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方法 2.4 |
本章小结 3 |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压力测算 3.1 |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物质流分析 3.2 |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占用研究 3.3 |
本章小结 4 |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研究 4.1 |
环境承载力与煤炭产出水平的关系 4.2 |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测算 4.3 |
基于煤炭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的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预测 4.4 |
本章小结 5 |
保障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的政策建议 5.1 |
完善煤炭产业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煤炭生产的总量控制 5.2 |
加大环保投入和治理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5.3 |
强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制建设 5.4 |
本章小结 6 |
结论与展望 6.1 |
主要结论 6.2 |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1 附录 |
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货币政策 |
1.3.2 房地产市场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研究综述 |
2.1.1 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影响 |
2.1.2 货币供给量及其他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 |
2.1.3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非对称性影响 |
2.2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库存影响研究综述 |
2.3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投资影响研究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
3.1 房地产价格走势与增速状况分析 |
3.1.1 全国房价走势与增速状况分析 |
3.1.2 各省房价走势与增速状况分析 |
3.2 房地产销售面积与库存状况分析 |
3.2.1 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与库存状况分析 |
3.2.2 各省房地产销售面积与库存状况分析 |
3.3 房地产投资走势及增长率状况分析 |
3.3.1 全国房地产投资走势及增长率状况分析 |
3.3.2 各省房地产投资走势及增长率状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机理 |
4.1.1 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影响机理 |
4.1.2 货币供给量对房地产价格影响机理 |
4.2 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建立 |
4.2.1 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原理 |
4.2.2 动态面板GMM模型原理 |
4.2.3 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 |
4.3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基于聚类分析的区域划分 |
4.3.2 货币政策对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3 货币政策对办公楼价格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4 货币政策对商业营业用房价格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库存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库存影响机理 |
5.1.1 利率对房地产库存影响机理 |
5.1.2 货币供给对房地产库存影响机理 |
5.2 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建立 |
5.2.1 PVAR模型原理 |
5.2.2 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 |
5.3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库存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1 货币政策对住宅库存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2 货币政策对办公楼库存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3 货币政策对商业营业用房库存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投资影响机理 |
6.1.1 利率对房地产投资影响机理 |
6.1.2 货币供给对房地产投资影响机理 |
6.2 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建立 |
6.2.1 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2.2 变量选取和PVAR模型建立 |
6.3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1 货币政策对住宅投资增长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2 货币政策对办公楼投资增长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3 货币政策对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花卉产业与产业规划 |
1.2.1 花卉 |
1.2.2 花卉产业 |
1.2.3 产业规划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花卉产业规划理论基础 |
1.4.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1.4.2 产业集群理论 |
1.4.3 消费者行为理论 |
1.4.4 协同发展理论 |
2 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2.1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2.1.1 世界花卉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
2.1.2 花卉产业国际协会与组织 |
2.1.3 花卉产业主要影响因子 |
2.1.4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的趋势 |
2.1.5 世界花卉主产国 |
2.2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2.2.1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状况 |
2.2.2 转型期我国花卉产业发展趋势 |
2.2.3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挑战 |
2.3 小结 |
3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3.1 发展机遇 |
3.1.1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国家战略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
3.1.2 首都功能定位为花卉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新要求 |
3.1.3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推动北京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
3.1.4 花事活动和节日庆典引领花卉消费,推动花文化传播 |
3.2 北京市花卉生产情况 |
3.2.1 北京市花卉生产统计数据 |
3.2.2 花卉生产格局 |
3.2.3 花卉生产的产品结构 |
3.2.4 主要花卉生产模式 |
3.2.5 花卉生产企业发展趋势 |
3.3 花卉销售系统 |
3.3.1 花卉市场 |
3.3.2 新型零售业态 |
3.3.3 网上销售平台 |
3.3.4 存在问题 |
3.4 花卉科技创新 |
3.4.1 花卉种质资源库 |
3.4.2 花卉科研机构与团体 |
3.4.3 花卉企业创新 |
3.4.4 存在问题 |
3.5 花文化建设 |
3.5.1 花文化示范基地建设 |
3.5.2 节庆与特色花事活动 |
3.5.3 大型花卉展会 |
3.5.4 市花市树 |
3.5.5 花卉非物质文化遗产 |
3.6 花卉消费情况与消费需求分析 |
3.6.1 城市建设与美化 |
3.6.2 花事活动与特殊节庆 |
3.6.3 居民日常生活 |
3.6.4 花卉主题园与城市花田 |
3.6.5 功能性花卉 |
3.6.6 花卉科普与教育 |
3.7 小结 |
3.7.1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状况 |
3.7.2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特点 |
3.7.3 北京市花卉产业重要变化 |
3.7.4 北京花卉产业存在问题 |
4 京津冀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4.1 京津冀花卉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
4.2 天津市花卉产业发展状况 |
4.3 河北省花卉产业发展状况 |
4.4 京津冀花卉产业协同发展各省市定位分析 |
5 规划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
5.1 规划编制的依据 |
5.1.1 社会经济状况 |
5.1.2 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5.1.3 京津冀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5.1.4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5.1.5 相关指导文件与规划 |
5.2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
6 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
6.1 指导思想 |
6.2 发展思路 |
6.3 主要目标 |
7 花卉产业布局、重点任务与重点工程 |
7.1 花卉产业布局 |
7.1.1 布局原则 |
7.1.2 区域布局 |
7.2 重点任务 |
7.2.1 建设花卉科技创新中心 |
7.2.2 完善花卉流通体系 |
7.2.3 传承与创新花文化 |
7.3 重点工程 |
7.3.1 花卉产业聚集区建设工程 |
7.3.2 花卉观光园建设工程 |
7.3.3 花卉主题园和城市花田建设工程 |
7.3.4 平原造林景观提升工程 |
7.3.5 园艺社区示范工程 |
7.3.6 2019世园会重点工程 |
8 北京市花卉产业保障体系研究 |
8.1 完善政策制度,促进有序发展 |
8.2 建立产业资金,推动持续发展 |
8.3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专业素质 |
8.4 加快行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
8.5 完善信息网络,优化产业环境 |
8.6 统筹区域资源,促进协同发展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江西省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 可行性分析及技术路线图 |
1.3.1 论文的可行性分析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 |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2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城镇化的协调性研究 |
2.1.1 城镇化协调性的定性研究 |
2.1.2 城镇化协调性的定量测度研究 |
2.1.3 研究述评 |
2.2 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研究 |
2.2.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及意义研究 |
2.2.2 城镇化质量的定量测度研究 |
2.2.3 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等的协调性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2.3 城镇化的影响研究 |
2.3.1 城镇化对人口方面影响 |
2.3.2 城镇化对经济方面影响 |
2.3.3 城镇化对社会方面影响 |
2.3.4 城镇化对环境方面影响 |
2.3.5 研究评述 |
第3章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
3.1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3.1.1 基于SD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分析 |
3.1.2 基于分地区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
3.1.3 结论与对江西省的启示 |
3.2 江西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分 |
3.2.1 江西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分析 |
3.2.2 江西经济城镇化发展水平 |
3.2.3 江西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对比分析 |
3.2.4 江西社会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对比分析 |
3.3 江西省城镇化效率评价 |
3.3.1 江西省城镇化效率评价方法 |
3.3.2 江西省城镇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3.3.3 评价结果分析 |
3.4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内部耦合协调度分析 |
4.1 协调性对质量影响的机理分析 |
4.1.1 城镇化发展系统 |
4.1.2 城镇化内部协调性的内涵及其对质量的影响 |
4.2 江西省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1 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 |
4.2.2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评价分析 |
5.1 协调性视角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
5.1.1 质量评价的内容 |
5.1.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5.1.3 权重设定 |
5.2 城镇化发展质量时空分析评价 |
5.2.1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5.2.2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空间格局分析 |
5.3 与东部省份——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质量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6.1 城镇化发展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测度 |
6.1.1 测度方法 |
6.1.2 城镇化发展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系数分析 |
6.2 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性的类型划分分析 |
6.2.1 研究方法和类型划定 |
6.2.2 评价结果分析 |
6.3 质量与协调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6.3.1 指标选取及模型设定 |
6.3.2 模型建立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江西省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分析 |
7.1 江西省城镇化质量阻滞因素探究 |
7.1.1 人口城镇化方面阻滞因素 |
7.1.2 经济城镇化方面阻滞因素 |
7.1.3 土地城镇化方面阻滞因素 |
7.1.4 社会城镇化方面阻滞因素 |
7.1.5 城镇化协调性方面阻滞因素 |
7.2 江西省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目标 |
7.2.1 以人为本,推进市民化进程 |
7.2.2 产城融合,促进经济就业双发展 |
7.2.3 要素集约,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 |
7.2.4“多规合一”,实现城镇化协调规划发展 |
7.2.5 区域协调,强调互补互动合作式发展 |
7.2.6 开放创新,鼓励走进来走出去 |
7.3 提升江西省城镇化质量的对策 |
7.3.1 加快人口引入与落户,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 |
7.3.2 强化产业培育与发展,推进产业空间合理布局 |
7.3.3 引入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撑城镇化有序发展 |
7.3.4 加强社会城镇化建设与管理,提升市民的福祉 |
7.3.5 保持环境资源优势,落实集约化发展 |
7.3.6 全面落实“多规合一”,提高城镇化内外部协调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
7.3.7 加快改革创新,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保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的不足 |
8.2.2 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北京市碳排放影响因素与减排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能源、环境(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1.2.2 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指数分解研究 |
1.2.3 脱钩分析在环境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 |
2.1 能源、环境(碳排放)和经济增长(3E)理论 |
2.1.1 能源被忽视阶段 |
2.1.2 能源受重视阶段 |
2.1.3 环境问题凸显阶段 |
2.2 低碳经济理论 |
2.2.1 低碳经济产生背景 |
2.2.2 低碳经济的定义和内涵 |
2.2.3 低碳经济的特征 |
2.2.4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
2.3 脱钩理论 |
2.3.1 脱钩概念及理论概述 |
2.3.2 脱钩理论的构建模式 |
3 北京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现状 |
3.1 能源消费现状 |
3.1.1 能源消费总量特征 |
3.1.2 能源强度特征 |
3.1.3 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
3.2 经济增长现状 |
3.2.1 经济规模及增长趋势 |
3.2.2 经济结构特征 |
3.3 碳排放现状 |
3.3.1 估算方法的选择 |
3.3.2 碳排放的核算 |
3.3.3 碳排放测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1 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
4.2 协整检验 |
4.3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4.3.1 向量自回归模型理论介绍 |
4.3.2 模型建立 |
4.3.3 稳定性检验 |
4.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4.1 脉冲响应函数介绍 |
4.4.2 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 |
4.5 方差分解 |
4.5.1 方差分解表达式 |
4.5.2 方差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北京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5.1 模型的选择 |
5.2 广义费雪模型 |
5.3 北京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数据来源 |
5.3.3 结果 |
5.3.4 讨论 |
5.4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模型构建 |
5.4.2 数据来源 |
5.4.3 结果 |
5.4.4 讨论 |
5.5 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5.5.1 模型构建 |
5.5.2 数据来源 |
5.5.3 结果 |
5.5.4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北京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 |
6.1 脱钩模型的构建 |
6.2 数据来源和说明 |
6.3 实证分析 |
6.3.1 各主要行业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脱钩分析 |
6.3.2 细分行业碳排放和增加值脱钩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北京市碳减排政策建议 |
7.1 节能减排政策实践 |
7.2 减排原则和减排目标分解 |
7.2.1 减排原则 |
7.2.2 节能减排目标分析 |
7.3 碳减排政策建议 |
7.3.1 低碳发展总体减排建议 |
7.3.2 低碳交通发展政策建议 |
7.3.3 低碳生活发展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2002-2003年北京市经济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D]. 杨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6)
- [2]北京市高分辨率交通碳排放清单研究与低碳发展情景分析[D]. 吕晨. 北京工业大学, 2020
- [3]中国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D]. 李晓辉. 重庆大学, 2019(01)
- [4]重庆市房地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D]. 涂艳. 重庆大学, 2019(01)
- [5]植被变化过程监测与城镇扩张时空演变分析[D]. 卢迪菲. 福州大学, 2018(03)
- [6]区域环境约束下的山西省煤炭合理产量研究[D]. 王晓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7]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 郑宁.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 [8]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D]. 胡伟男.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9]江西省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D]. 朱越浦. 南昌大学, 2016(02)
- [10]北京市碳排放影响因素与减排政策研究[D]. 范凤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碳排放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