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创新”来了

2003年,“创新”来了

一、2003年“创新”欲来风满楼(论文文献综述)

辛永全[1](2021)在《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政策的三十年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政策源于繁荣校园文化、加强美育工作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政策实践三十多年来,大致经历了兴起与松散期(1987-2002年)、规范与调整期(2003-2014年)、刹车与严控期(2015年至今)三个阶段。在这个发展与演化的过程中,政策变迁在类型上呈现出理想导向和移植扩散的特征;在变迁模式上体现了政策制定者的政策"原则"与执行者在政策"空子"之间的上下博弈,以及制定者"理想导向"的合适逻辑和实施者"利益导向"的结果逻辑间的冲突;在变迁过程上呈现出公平优先于效益,但也有"素质考评"向"应试考察"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艺术特长生招生政策既有线性连续也有政策分裂,且在上下博弈中存在一定的策略空间,这些都为政策执行出现"以校为政"现象,最终走向消亡态势埋下了伏笔,也为新一轮高考招生改革,特别是综合素质评价带来可贵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樊航利[2](2021)在《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摄影是不是艺术?这一命题在西方摄影术发明不久就已经提出,但若在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寻找回应,需要定位到20世纪初叶的特殊历史语境中。当时新旧思想激烈碰撞,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中,关于摄影艺术的理论发问,只是时代强音中的微弱回响。“光社”是研究中国摄影艺术早期发展的研究范本。它成立于1923年,以与北大相关的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团体的形式和面貌出现并展开实践,是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本文从对光社的本源研究为切入点,把以刘半农、陈万里为代表的光社人物摄影观考察与其身份相结合,挖掘二者在文化、思想上的一致性或不同之处,同时,通过对二人摄影作品的分析,总结他们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贡献。此外,从不同个体、不同团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多维视域对光社人物摄影观进行考察,进而提炼出光社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影响。刘半农、陈万里的摄影实践分别从艺术、科学两个维度出发,探索了中国摄影艺术的基本方向,这也正好是摄影作为媒介的的两个发展方向。在传承与创新、进步与局限并存中,光社完成了它从孕育到淡出的发展历程,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路径的探索,也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启蒙与本体建构。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相比,历史注定是减法,但历史研究中主体地位的漂移则需要引起警惕。在21世纪的摄影实践中,这样的漂移来自我们以西方标准为参照的自我否定,也来自对中国自身摄影发展的间或搁浅。对光社人物摄影观的考察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启蒙阶段的关注与研究,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脉络的溯源与梳理,是对中国摄影文化品性的深度认知与考察,是在摄影这一独立艺术门类中寻找文化自信,这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摄影理论体系的基础工作与必要一环。

刘亚男[3](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演变研究 ——基于中国国内因素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

路晨鹤[4](2020)在《袁江、袁耀青绿山水画研究》文中提出青绿山水画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青绿山水是中国画独特艺术语言的表现,是中国式的艺术表达。发展到清代时期,文人画盛行,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画在那段时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画与界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本论文就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画画法表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文献记载中有关于袁江、袁耀的资料进行了梳理,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袁江、袁耀其绘画特征及艺术风格。袁江、袁耀将中国画青绿山水画法运用到了实际建筑和自己想象的建筑当中,同时对“晋商对袁江、袁耀的影响”、“前人对袁江、袁耀的影响”、“袁江、袁耀的界画”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这为本文的写作观点和材料支撑,带来了有史可查、有论可依的真实性和丰富的想象性、多样性与研究性。第1章是袁江、袁耀青绿山水画的形成进行梳理,着重了解袁江、袁耀青绿山水画的特征及风格。从青绿山水的文脉发展中,袁江、袁耀之前的青绿山水,晋唐时期的无皴山水画,到唐后的空勾无皴青绿山水画,再到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画表现形式。从袁江、袁耀的生平,以及诸多方面影响到了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过程进行了分析。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画是一种将唐宋时期青绿山水画、明时期仇英的青绿山水画、清时期文人画、界画、清时期宫廷绘画、清时期外国传教士绘画、清时期晋商的喜好等诸多方面结合起来,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青绿山水画,因此探究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画画法,可以说是在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2章是对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绘画题材进行分析,根据袁江、袁耀的各种绘画题材所呈现出的不同绘画风格,身在其中画中有境。主要分为对景写生的题材、古代历史闻名建筑和民间神话故事仙境的题材以及仿古的题材和诗意为题的题材四个方面。袁江、袁耀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抒发着不同的创作情感。在对景写生的题材中主要体现出袁江、袁耀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这都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当时大好河山生气盎然的向往,对山水楼阁的气势磅礴的喜爱之情。对古代历史闻名建筑和民间神话故事仙境的题材中,袁江、袁耀发挥出了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将精湛的技艺与丰富的想象相结合,抒发了袁江、袁耀寄情于山水超凡脱俗的渴望之情。对仿古题材的作品,袁江、袁耀没有完全的照搬照抄,而是灵活运用前人的绘画特点,构图方式,绘画技法,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的绘画风格,也抒发着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心理状态。对诗意为题材的作品,袁江、袁耀根据不同的诗句内容抒发着不同的人生感悟,将这种感悟绘制出了一幅幅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青绿山水画。第3章是对袁江、袁耀青绿山水画画法进行分析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章节。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画画法的形成,通过对材质的研究,界尺的运用,青绿设色技法,经营位置,形制的表现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材质上,袁江、袁耀的画作中有大量的绢本绘制青绿山水画。笔墨上,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袁江、袁耀的大量的青绿山水作品,根据大量的作品比较,通过时间顺序,形成一种将鬼面皴、斧劈皴、雨点皴等多种皴法相结合的青绿山水画,可以看出袁江、袁耀皴法的形成过程。在界尺的运用上,袁江、袁耀通过界尺,描绘出工整严谨的楼阁建筑,将当时清朝的楼阁的金碧辉煌,庄严雄伟体现的淋漓尽致。经营位置方面,袁江、袁耀吸取和借鉴了很多前朝的画作长处,从画中的经营位置主要分为边角景构图和全景式构图,可以了解到袁江、袁耀的对画面整体布局的把控能力,把主观的形式美和平面空间营造的视觉感融合成为了自己独特的经营位置特点。形制上,主要有堂、屏、卷、册、灯笼、隔扇等不同的表现,通过对不同形制特点的灵活把控,可以看出袁江、袁耀的灵活性和不同形制的超凡把控能力。第4章是对袁江、袁耀青绿山水设色技法进行分析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袁江、袁耀的作品中矿物质颜料也大量运用,在设色技法方面,袁江、袁耀有积色勾皴体画法、敷色体画法以及积色勾皴体和敷色体相结合和绘画技法,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法的灵活运用,展现出袁江、袁耀的深厚的绘画功力和对画面的灵活掌控。附录部分主要参考了河北教育出版社聂崇正着《中国名画家全集袁江、袁耀》的“附:主要传世作品目录”和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袁江、袁耀画集》等诸多资料。根据现有资料更进一步进行了梳理,加入了材质,尺寸以及当前所能搜集的图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完整的梳理。

方爱武[5](2016)在《跨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 ——以王蒙、莫言、余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形象学是属于比较文学领域里的概念,形象学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就侧重于对一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或"异族形象"研究,本质上它是一种借异域文化而进行的自我言说或隐喻而已,它显然不能也无需完整地呈现被观照国度的真实形象。要想从形象学视角全面了解一个国家形象,就需要借鉴形象学理论来考察与研究一国形象的自塑,这体现在中国形象的塑造与研究中显得尤为必要与意义深远,因为现在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形象的认知还存在很多误判与误读的现象。本论文选择了王蒙、莫言与余华这三位在中国当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发展中都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作为例证,通过对他们经典作品的解析,以期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中中国形象的建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和余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论题选题的研究意义、概念探讨等相关问题,主要阐释在全球化视野中,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研究切入到中国形象塑造与传播领域的合法性与必要性,以及本论题研究探讨的可能性与空间。第一章综论主要从史的角度梳理20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以来中国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嬗变及存在问题。在中国现当代社会风起云涌的发展浪潮中,文学中的中国想象历经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景象,从现代期的自我异质化与自我东方化的并峙,到当代期的从单一偏至渐趋多元立体,这些中国形象的建构承载着太多中国人发展求变的中国梦,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属于自己的一定影响力,但更多的是遭遇到了很多挑战与困惑。第二章主要分析王蒙作为主流创作的中国形象塑造与传播问题。王蒙作品中国形象建构经历了从本土他塑到本土真正自塑的发展过程,展现出主流政治中国真正中国化形象的最终确立,这种中国形象显然有别于形象学领域里异质化的中国形象的存在。作为主流意识的创作,王蒙作品在国内的主流影响与国外相对边缘的位置反映出了中国主流作品所面临的跨文化挑战。第三章主要探讨莫言作为老百姓写作的中国形象塑造与传播影响。莫言的创作总体来说是作为老百姓的民间创作,他在作品中用极具新颖的表现方式建构了为中国正史所遮蔽的体现着纯粹民间情怀与民间精神的中国形象,它是东方化的,而这种中国形象同时又是本土性与普世性的高度融合,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高度认可。但莫言获得诺奖并不意味着中国当代文学真正走进了世界文学,中国民族文学在跨文化传播领域的被认可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第四章主要阐释余华作为知识分子写作的中国形象塑造与传播问题。余华的创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写作,他的小说无论是之前的先锋创作,还是后来的现实创作,通常具有鲜明的寓言色彩。余华创作着意展现的是一种立足于人类学意义上的中国人的生存思考,这种思考超越了形象学意义上的有关中国人的套话束缚,展现了一定的中国人的主体化生存认知,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余华的跨文化传播经验值得借鉴。最后部分余论是反思与探讨未来中国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发展问题。在当下全球化的发展新形势下,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之内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我们要努力走出历史的沉疴,勇于借鉴与开拓,在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间建立均衡的交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与时倶进的中国形象。

黄菊[6](2014)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经济全球化波澜频起,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中国进入社会急剧转型的现代化进程之中,在特定的时代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念变化、价值观念变化、社会思潮激荡的局面,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不容回避的现实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理论范畴。它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讲,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有利于体现教育者的主导性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互动和关照;从实践上讲,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分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情境入手,运用系统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宏观审视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的研究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理,通过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场域效应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策略,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境遇和挑战的分析,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为读者了解整篇论文提供了索引。第一章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概述,本章在梳理相关学科关于情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和类型进行研究。第二章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研究,本章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作用机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性发挥的影响因素。第三章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场域效应,本章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涵义、特点、层次结构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基本思路,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原则、构建方式、基本维度的探讨。第五章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的分类探讨,本章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境遇与挑战的高度,从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增强创造性的角度选取了三种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对每一类情境场的特点、构建策略、构建重点进行了探讨。结语对全文基本结论作了简要归纳。

郭文宁[7](2014)在《“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在近百年的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变”一直是中国美术发展的主旋律,罗工柳(1916-2004)是这一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罗工柳受到了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和“普罗美术”的影响,学生时代即参加了革命,走上了“为社会而艺术”的道路,艺术成为罗工柳进行革命宣传和斗争的武器。罗工柳从拿起刻刀开始便以一位文艺战士的身份走在了革命的前沿。自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起,罗工柳就开始艺术之“变”,首先是参与新年画改造,把老百姓难于看懂的“洋木刻”成功地变成了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木刻”,并在长期的革命工作和艺术实践过程中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解放以后,罗工柳又根据长期艺术实践的磨练和对油画的自身理解,创作出《地道战》和《整风报告》这两幅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历史画,之后远赴苏联留学,归国后主持了着名的油画研究班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油画家。同时期,罗工柳创作了倍受争议的油画《前赴后继》,这也是罗工柳试图突破原有历史画创作模式而进行的变革之作。文革之后的罗工柳继续他的艺术之“变”,作为中国写意油画的开拓者之一,罗工柳在写意油画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纵观罗工柳的艺术历程,“变”成为罗工柳艺术的最大特征和重要标志,本文试图在论述罗工柳艺术的同时,通过史料的挖掘和阐释,还原特定历史时代一名“战士”到“艺术家”的艺术历程,通过整理大量的史料细节,多角度分析和探讨罗工柳艺术之“变”以及“变”的动因,为我们呈现艺术家丰富的艺术人生,折射出罗工柳艺术作品与其所处社会的时代、政治、文化等错综复杂的交错关系。

陈晨[8](2014)在《“海派”绘画作品鉴定与市场价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外国资本、商品蜂拥而至;太平天国的战事,使江浙一带的民间资本大规模涌入,城市规模持续扩张;商贾云集,商品经济飞速发展,上海一跃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工商业都市。伴随经济的繁荣,文化消费日趋兴旺,艺术品市场形成并发展起来,吸引各地职业画家汇聚于此,使上海成为晚清、民国初年的画坛重镇,活动于此的画家群体遂有“海派”之称。“海派”诸家中除部分画家承续既有绘画传统外,更多画家为适应新兴的工商业者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创造出雅俗共赏的绘画艺术风格,并涌现出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一批杰出画家,成为当时画坛的重要绘画现象,对近现代中国画创作影响深远。由于“海派”绘画的巨大影响,致使在今天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中成为众多投资者与收藏家关注的热点。面对有利可图的经济利益,不少作伪者蠢蠢欲动,使大量伪作充斥市场,其中不乏水平较高者,更加使人扑朔迷离,难辨真伪。所以,如何鉴别“海派”绘画作品中的真伪,是众多投资者与收藏家的必修功课。本文将“海派”绘画风格、画家生存状态、作品真伪鉴定与当今市场价格几方面内容结合,从横向、纵向各个角度进行归纳排列,从古至今纵深的来研究“海派”绘画的艺术与市场。本文除了关注当代艺术品市场的特点与走势外,还对于“海派”绘画作品进行了真伪鉴定的方法论研究。并且还针对目前“海派”收藏市场中的热点画家如任伯年、吴昌硕等人进行了具体的个案研究,从绘画技法特征、作品真伪鉴定、市场价格趋势等作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对于书画投资市场中的投资者与收藏家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李飞[9](2013)在《市场经营主体替代与经济绩效研究 ——兼及中国与日德工业化进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是本文选题的直接原因,具体而言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的经验总结和对当下较严重的国有经济替代民营经济现象的反思。二者似乎同时指向了一个结论,即市场经营主体之间的替代关系会对经济绩效产生明显的影响。鉴于目前尚未有对此问题进行长时间段的系统分析成果,本文拟对清末洋务运动以降的国营主体和民营主体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系统地梳理,并以工业化为纲,考察各时期的经济绩效,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所用研究方法以历史实证分析和历史比较研究为主本文的研究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七个章节来展开。首先,以前四章分别对近代工业化以来四个时期内的市场经营主体展开研究,具体包括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官督商办洋务派企业和民办企业的发展情况、北洋政府时期国家资本的形成和民族资本的迅速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民营工业的全面萎缩、新民主主义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格局、计划经济时期国营企业的全面覆盖和私营企业的彻底消亡、改革开放之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退出和民营经济的极大发展。同时考察各阶段的经济绩效情况,总体遵循“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居民生活—国际比较”分析范式,所选取的指标主要有经济总量、人均资本拥有量、企业数量、技术水平、产业产值、产业结构、城市人口数量、人均收入等,视情况而有不同。其次,通过一章内容对工业化各阶段经营主体之间的替代关系和经济绩效进行对比分析,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当民营企业得以发展,替代官营企业充当市场经营主体时,经济绩效为佳;当官营企业不断侵蚀民营企业,充当市场经营主体时,经济绩效为差。对此结论,本文认为其根源在于不同的市场经营主体将导致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发生变化。官营主体因产权链过长且界定不清而更容易陷入内部人控制和激励缺失之中,从而导致其绩效不及民营企业;低绩效的官营企业欲维持经营,其竞争策略必然是通过行政特权维持垄断地位,从而有害于公平的市场竞争;其本身的内部人控制和激励缺失问题亦无法通过市场力量解决,只能借助于政府的力量,从而导致政府职能扩大化,替代市场配置资源。由此,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向着不利于较佳绩效的方向变化,从而导致了整个经济绩效的下降。第三,再以两章内容进行纵向的历史分析和横向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官营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可追溯至汉代盐铁官营时期,此后历代,官营工商业对民营工商业的替代始终存在,清末洋务派军用工业多官办形式,源自历史上的官工业传统,民用工业多官督商办形式,与封建政府“招商”制度相关。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有化,是对官营传统的巩固。1949年后,社会主义改造延续这一历史趋势,直至改革开放,才有所弱化。由此观知,中国经济之未来取决于民营经济之未来,取决于国企改革之未来。在这种纵向的梳理中,政府职能的边界也趋于明朗,即通过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方式调节宏观经济,充当经营主体仅限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非营利性行业。横向的比较研究,选择以日本和德国为比较对象,二者均是赶超型工业化国家,而且政府发挥的作用都较大,但是市场经营主体都依靠民营企业,极有说服力。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日本工业化前期成功的关键在于明治维新时期的殖产兴业政策,其核心在于政府办示范型企业,鼓励民间投资办企业,德国工业化前期成功的关键是鼓励自由地竞争,政府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优渥的环境,同时通过一系列反垄断措施保障竞争机制。基于上述论证,本文得出的核心观点是:当国营主体替代民营主体时,经济绩效趋差;当民营主体替代国营主体时,经济绩效趋佳;其原因在于国营企业充当市场经营主体时,将导致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向着效率较低的方向变化,反之则反是。

周新华[10](2012)在《二战后东南亚海岛地区民族国家整合中的伊斯兰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中东等地“纯正的”伊斯兰教相比,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伊斯兰教,在很多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伊斯兰教在这里呈现的主要历史特征有:本地化、民族性、发展的不均衡以及世俗性。伊斯兰与政治势力的结合也相对较为松散。对独立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民族国家如何整合无疑是政治发展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艰难的课题。研究当今东南亚海岛地区的民族国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国家里面的多数,民族国家史都非常短暂,国家的整合程度也是显得比较脆弱和有限,因此,如何构建和提升其整合水平,对这些国家而言无疑也是个极为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虽然伊斯兰教在本地社会发展中一直是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不论是在这些民族国家成立之初,还是在独立以来,在民族国家整合中都拥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然而,除了是一种宗教信仰,伊斯兰教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因此,伊斯兰教对东南亚南部海岛地区民族国家整合的影响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是复杂的。伊斯兰教在东南亚影响力的复杂,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各国、甚至在一国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领域都有所不同,故在国家整合方面,伊斯兰因素就发挥着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层面。在积极方面,在全球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下,以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为代表的东南亚海岛地区伊斯兰国家独立后强调伊斯兰教在国家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不断融入伊斯兰教的价值观、发展伊斯兰文化。通过对《古兰经》和圣训等经典的重新阐释,给本民族塑造适应时代需要的民族精神,以不断加强民族国家的整合。不仅如此,伊斯兰教在其他方面的促进也是显着的。如在政治上,通过利用伊斯兰教,不断增强政权的合法性和政策的合理性,加强对社会的控制,而伊斯兰非政府组织对市民社会的培育以及伊斯兰政党对政治民主的推进也都无法令人忽视,在经济上,通过成立伊斯兰银行等措施,注意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教育上,伊斯兰教育不仅起着世俗教育的补充,而且也有稳定社会、扬善除恶的功能。在消极方面,东南亚海岛地区的民族国家在国家整合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不少就与伊斯兰教存有较密切的关联。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穆斯林地区的分离主义问题,这尤以菲南的摩洛地区、泰南的四府地区以及印尼的亚齐地区等最为典型。在这些穆斯林集中的地区,伊斯兰教经常被认为是造成社会分裂和产生不稳定的重要催化剂。同时在印尼的巴布亚和马鲁古群岛等地区,伊斯兰教还经常成为引发族群矛盾的导火线。二是伊斯兰极端(恐怖)主义的发展,这在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之后,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发展更令人注目。三是伊斯兰教国的争论。这个问题虽然在一些国家独立后,如马来和印尼等国,一直存在,但似乎在新世纪以来,这个争论有激烈的趋势。因此,在民族国家整合的问题上,伊斯兰教在很多时候呈现的是一种变量。构建和提升民族国家的整合,这无疑是个综合性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或文化等某一方面的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在不同的国家,侧重点也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在东南亚海岛地区,作为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地区,伊斯兰教对这里的民族国家的整合和提升始终是个常态的相关因素。因此,如何构建伊斯兰教与民族国家的和谐关系对这些民族国家而言,无疑不仅重要,当然也是个巨大的挑战。笔者以为,要使两者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就必须处理好或消除相关的“不和谐”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这主要包括:要努力消除殖民遗留下的民族之间的历史伤痕、制定正确的民族平等政策,尊重穆斯林的传统文化,尽快缩小地区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要注意处理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地区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合作等。只有如此,伊斯兰教对民族国家的整合才可能不断走向良性循环。

二、2003年“创新”欲来风满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创新”欲来风满楼(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政策的三十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策产生的背景
二、政策变迁的脉络
    (一)兴起与松散期:1987-2002年
    (二)规范与调整期:2003-2014年
    (三)刹车与严控期:2015年至今
三、政策变迁的图景分析
    (一)变迁类型
        1. 理想导向。
        2. 移植扩散。
    (二)变迁模式
        1. 上下回应。
        2. 逻辑冲突。
    (三)变迁过程
        1. 公平优先。
        2. 应试趋向。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2)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与材料选择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论文的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光社探源: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
    第一节 混茫中的摄影艺术启蒙
        一、时代孕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的启蒙
        二、技术支撑:摄影成为一种新的观看方式
    第二节 光社的运行模式
        一、研究风尚:从时代的科学号召到北大风气改革
        二、团体属性:非职业的摄影艺术团体
        三、主要人物:知识分子的全面介入
        四、运行方式:中国沙龙摄影的滥觞
    第三节 光社的成果梳理
        一、摄影创作
        二、理论着述
        三、技术创新
        四、摄影展览会
    小结
第二章 殊途同归:刘半农、陈万里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探索
    第一节 刘半农:新文化运动“战士”的摄影理论书写与主张
        一、求美求真:摄影的生活化与革命性
        二、本体探析:摄影分类及本源辨析
        三、视觉思维:摄影创作中二元对立概念的厘清及科学原理的深度解析
        四、意境显现:摄影独立艺术媒介个性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结合
    第二节 陈万里:以科学立场发挥摄影媒介特性的马前卒
        一、一卵共生:摄影艺术性与纪实性的调和
        二、知行互鉴:切磋共勉与门类互通的协同
        三、觉醒时代:人之个性与国之本色的并进
    小结
第三章 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的多维视域考察
    第一节 不同个体视域:陈万里与刘半农
        一、出发点:“消遣”和“兴趣”的微妙差别
        二、着力点: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同步探索
        三、兴趣点:面向自然的自在与实在之分
    第二节 不同团体视域:光社与华社
        一、摄影实践的承继与互补
        二、摄影主张的内在一致
    第三节 不同地域视域:同时期的中美摄影
        一、光社与摄影分离派
        二、光社的“初竟之路”
    第四节 不同文化视域:美术摄影与画意摄影
        一、趋同:向着艺术的摄影
        二、存异:立足本土之方位
        三、匡谬:美术摄影的独立性
    小结
第四章 光社的历史维度考察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为艺术”与“为人生”
        一、光社与黑白影社
        二、光社与四月影会
    第二节 光社摄影观与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美学联结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袁江、袁耀青绿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缘起
    2、文献综述
    3、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实践意义
    4、研究方法
第1章 青绿山水与袁江、袁耀
    第1节 袁江、袁耀之前的青绿山水画文脉发展
        1.1.1 晋唐时期的无皴青绿山水画
        1.1.2 唐后的空勾无皴青绿山水画
        1.1.3 袁江、袁耀青绿山水画的表现
    第2节 袁江、袁耀生平
        1.2.1 袁江、袁耀身世
        1.2.2 师承
        1.2.3 晋商的支持
    第3节 青绿山水与袁江、袁耀
        1.3.1 唐宋青绿山水对袁江、袁耀的影响
        1.3.2 明仇英青绿山水对袁江、袁耀的影响
        1.3.3 清时期文人画对袁江、袁耀的影响
        1.3.4 清时期宫廷画师对袁江、袁耀的影响
        1.3.5 清代晋商对袁江、袁耀的影响
第2章 袁江袁耀青绿山水画的题材
    第1节 对景写生题材的作品
        2.1.1 袁江对景写生题材的作品
        2.1.2 袁耀对景写生题材的作品
    第2节 古代历史闻名建筑和民间神话故事仙境题材的作品
        2.2.1 袁江古代历史闻名建筑和民间神话故事仙境题材的作品
        2.2.2 袁耀古代历史闻名建筑和民间神话故事仙境题材的作品
    第3节 仿古题材的作品
        2.3.1 袁江仿古题材的作品
        2.3.2 袁耀仿古题材的作品
    第4节 诗意题材的作品
        2.4.1 袁江诗意题材的作品
        2.4.2 袁耀诗意题材的作品
第3章 袁江、袁耀青绿山水画法研究之一
    第1节 材质研究
        3.1.1 笔墨研究
        3.1.2 绢本绘制
        3.1.3 矿物质的运用
    第2节 界尺的运用
        3.2.1 界画的发展
        3.2.2 袁江、袁耀青绿山水中的界画
    第3节 经营位置
        3.3.1 空间关系
        3.3.2 边角景作画构图
        3.3.3 全景式构图
    第4节 形制的表现:堂、屏、卷、册、灯笼、隔扇
第4章 袁江、袁耀青绿山水画法研究之二
    第1节 袁江、袁耀积色勾皴体设色技法
        4.1.1 袁江、袁耀积色勾皴体设色技法主要作品
        4.1.2 袁耀《阿房宫图》积色勾皴体设色技法
        4.1.3 袁江《白云红树图》积色勾皴设色技法
    第2节 袁江、袁耀敷色体设色技法
        4.2.1 袁江、袁耀敷色体设色技法主要作品
        4.2.2 袁耀《九成宫图》设色技法研
        4.2.3 袁江《摹元人笔意山水图》设色技法研究
    第3节 袁江、袁耀积色勾皴体和敷色体画法相结合的设色技法
        4.3.1 袁江、袁耀积色勾皴体和敷色体画法相结合的设色技法主要作品
        4.3.2 袁耀《蓬莱仙境图》设色技法研究
        4.3.3 袁江《观潮图》设色技法研究
结论
附录
    附录1:袁江作品
    附录2:袁耀作品
参考文献
致谢

(5)跨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 ——以王蒙、莫言、余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概念的提出与研究的阐释
    一、形象学与中国形象
    二、研究现状与拓展可能
    三、文学研究与中国形象
第一章 中国形象建构追踪:未竟的跨文化之旅
    第一节 文化的围困与形象的生成
    第二节 从文化依附到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形象传播的发展与困境
第二章 王蒙:走向中国化的政治中国形象
    第一节 中国主流话语的感知与建立
    第二节 坚硬与变形的形象变奏
    第三节 传播主体突显的传播效应
第三章 莫言:重塑东方化的中国民间形象
    第一节 民间中国的发现与认知
    第二节 生态民间的形象与精神建构
    第三节 走向诺奖的文化认同与文学接受
第四章 余华:建构主体化的中国国民形象
    第一节 人性感悟与形象发现
    第二节 从生存走向活着
    第三节 全面辐射的跨文化传播境遇
余论 新世纪的中国形象:多色调的可能
    一、文化立场的确立与叙述话语的重置
    二、传播策略的变通与传播格局的转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 全球化境遇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挑战
        (二) 社会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三) 网络化与新媒体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的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研究现状综述
        (一)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研究溯源
        (二)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与存在问题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情境
        (二)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
        (三)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构成要素
        (一)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主体
        (二)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客体
        (三)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时空状态
        (四)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主体的行为活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特征
        (一) 情感性
        (二) 真实性
        (三) 动态性
        (四) 互动性
        (五) 可控性
        (六) 不可复制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类型
        (一) 先在情境、创设情境与生成情境
        (二) 物质情境与精神情境
        (三) 现实情境与虚拟情境
        (四) 主体原有情境、客体信息情境、媒介传递情境与主客交互情境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及其判断标准
        (一)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性的内涵
        (二)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作用机理
        (一) 情境对主体的心理、行为的影响
        (二) 主体接受的发生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有效性发挥的影响因素
        (一) 主体
        (二) 环境因素
        (三) 时间因素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场域效应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层次结构
        (一) 微观情境场
        (二) 中观情境场
        (三) 宏观情境场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特点
        (一) 动力性
        (二) 整体性
        (三) 复杂性
        (四) 生成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动力机制
        (一) 共振与场放大效应
        (二) 联动与耦合效应
        (三) 裂变与蝴蝶效应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原则
        (一) 目标导向原则
        (二) 整体建构原则
        (三) 动态适应原则
    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方式
        (一) 接纳:先在情境
        (二) 开发:创设情境
        (三) 调控:生成情境
    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的基本维度
        (一) 宏观的维度
        (二) 中观的维度
        (三) 微观的维度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的分类探讨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虚实二重性特点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策略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重点
    二、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
        (一) 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特点
        (二) 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策略
        (三) 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的构建重点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场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场的特点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场构建的策略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场的构建重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节、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学术史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学术史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应对”与“自觉”题解及其中国现代美术的变革之路
        一、“应对”与“自觉”题解
        二、中国现代美术的变革之路
第一章 由“洋”到“土”——罗工柳的木刻艺术之“变”
    第一节 罗工柳早年的求学历程
        一、地域文化与私塾教育——罗工柳艺术之“变”的萌芽
        (一)、开平与广州的地域文化
        (二)、从私塾、新式学堂再到私塾——罗工柳的童年求学经历
        二、从广州到杭州的求学历程——罗工柳艺术思想的社会基础
        (一)、中大附中——罗工柳革命思想的启蒙
        (二)、杭州艺专——罗工柳艺术基础的奠定
    第二节 从“三厅”到“鲁艺”
        一、武汉三厅——罗工柳革命道路的起航
        二、延安鲁艺——作为文艺“战士”的选择
    第三节 罗工柳与鲁艺木刻工作团
        一、新兴木刻与鲁艺木刻工作团
        (一)、新兴木刻运动
        (二)、鲁艺木刻工作团的创立
        二、由“洋”到“土”——罗工柳的木刻艺术变化
        (一)、从“小鲁艺”到“大鲁艺”——罗工柳在鲁艺木刻工作团
        (二)、新年画改造——木刻艺术的成功之“变”
        (三)、走向“大鲁艺”——“讲话”前后罗工柳的木刻变化
    本章小结: 作为“战士”的革命自觉
第二章 变“土”为“洋”——从“土油画”到“洋油画”的艺术历程
    第一节 罗工柳与“土油画”
        一、“土油画”的概念
        二、“土油画”《地道战》与《整风报告》
        (一)、老百姓教会我画《地道战》
        (二)、《整风报告》
        三、“土油画”与革命现实主义
    第二节 “土油画”的经验总结
        一、对解放区木刻经验的传承
        二、对苏俄美术的学习与借鉴
    第三节 由“土”变“洋”——罗工柳留学期间的油画变化
        一、留学苏联的时代背景
        二、留学期间的学习与变化
        (一)、对国外油画批判地吸收
        (二)、由“减”到“简”——罗工柳写意油画的萌芽
    本章小结: 探索油画本体语言的艺术自觉
第三章 变“洋”为“中”——从写实到写意的艺术探索
    第一节 由叙事到象征——罗工柳留学归国后的历史画创作
        一、“井冈山”系列
        (一)、《井冈山》——以风景代叙事的题材探索
        (二)、《毛主席在井冈山上》——“避重就轻”的艺术尝试
        二、《前赴后继》——由叙事到象征的突破与遭遇
    第二节 对传统艺术的研究与书法实践
        一、对传统艺术的研究
        (一)、对文人画的借鉴
        (二)、对古代艺术的考察
        (三)、对古代画论的研读
        二、书法艺术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节、诗书画的融合——变“写实”为“写意”
        一、“引书入画”、“引诗入画”的油画探索
        二、油画材料的拓展
    本章小结: 探索中国油画之路的文化自觉
第四章 “学到手再变”——罗工柳的教学实践与艺术思想
    第一节 罗工柳艺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建国初期宽松的文艺方针
        二、“油画民族化”思潮中的艺术主张
        (一)、“油画民族化”思潮
        (二)、“油画民族化”的反思与正本清源
    第二节、罗工柳与央美绘画系教学改革
        一、绘画系教学的正规化举措
        二、罗工柳与工作室教学
    第三节、罗工柳与“油研班”教学
        一、办班缘起及历史背景
        二、“油研班”的教学、成就及影响
        (一)、“学到手”——“油研班”的基础教学
        (二)、“变”——“油研班”的创作实践
        (三)、“油研班”——罗工柳艺术思想形成与传播的平台
    本章小结: 应对“油画民族化”思潮的艺术自觉与文化自觉
结语
    一、基于“战士”的革命自觉
    二、探索中国油画之路的艺术自觉和文化自觉
    三、罗工柳艺术之“变”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借鉴与意义
罗工柳艺术年表
罗工柳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8)“海派”绘画作品鉴定与市场价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概况与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海派”绘画的崛起与发展
    第一节 “海派”绘画的历史文化渊源
        1.1.1 上海地区历史沿革
        1.1.2 上海开埠与“海派”文化艺术圈的形成
        1.1.3 商业繁盛的经济基础与创作者本身的主体变化
    第二节 “海派”绘画风格的形成
        1.2.1 “海派”绘画形成的艺术背景
        1.2.2 上海各类绘画的流入与融合
        1.2.3 “海派”的艺术时期划分与成员界定
第二章 “海派”画家的从艺方式和经济形态
    第一节 有关“海派”画家润例的几个基本问题
        2.1.1 润例的概念
        2.1.2 润例的构成
        2.1.3 润例的类型与发布方式
        2.1.4 润例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海派”画家生活情况与润例制订
        2.2.1 上海地区物价及收入情况调查
        2.2.2 “海派”画家的润例情况
    第三节 上海书画社团及经济功能
        2.3.1 上海地区书画社团
        2.3.2 书画社团的经济功能
第三章 中国艺术品市场与“海派”书画鉴定
    第一节 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述
        3.1.1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历史发展沿革
        3.1.2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特点
        3.1.3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中国艺术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3.2.1 影响价格的外在环境性因素
        3.2.2 影响价格的市场价值性因素
        3.2.3 影响价格的人为偶然性因素
    第三节 中国艺术品市场背景下的“海派”绘画
        3.3.1 “海派”绘画市场的优势分析
        3.3.2 “海派”绘画投资的风险因素
        3.3.3 “海派”绘画作品价格计算
    第四节 “海派”绘画作伪现象
        3.4.1 近现代绘画作伪的地域特征
        3.4.2 “海派”绘画作伪形式
        3.4.3 “海派”绘画作伪方法及新趋势
    第五节 “海派”绘画鉴定的宏观方法
        3.5.1 “海派”绘画鉴定基础
        3.5.2 把握时代风貌与个人画风
        3.5.3 印章与题跋的鉴定
        3.5.4 纸绢与装裱等辅助依据的鉴定
第四章 “海派”画家绘画风格、作品鉴定与市场价格个案分析
    第一节 赵之谦的绘画风格鉴定与市场价格
        4.1.1 赵之谦的基本情况
        4.1.2 赵之谦的绘画风格
        4.1.3 赵之谦的代笔与作伪
        4.1.4 赵之谦绘画作品的真伪鉴定
        4.1.5 赵之谦绘画作品的市场价格
    第二节 任伯年的绘画风格鉴定与市场价格
        4.2.1 任伯年的基本情况
        4.2.2 任伯年的人物画风特色
        4.2.3 任伯年的花鸟画风特色
        4.2.4 任伯年的代笔与作伪
        4.2.5 任伯年绘画作品的真伪鉴定
        4.2.6 任伯年绘画作品的市场价格
    第三节 吴昌硕的绘画风格鉴定与市场价格
        4.3.1 吴昌硕的基本情况
        4.3.2 吴昌硕的绘画风格特点
        4.3.3 吴昌硕的名款鉴定
        4.3.4 吴昌硕的代笔人
        4.3.5 吴昌硕绘画作品的市场价格
    第四节 “海派”主要成员画家
        4.4.1 任熊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4.4.2 任薰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4.4.3 虚谷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4.4.4 蒲华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第五节 “海派”其他成员画家
        4.5.1 张熊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4.5.2 朱偁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4.5.3 钱慧安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4.5.4 任预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4.5.5 吴石仙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4.5.6 倪田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4.5.7 沙馥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4.5.8 黄山寿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4.5.9 程璋的绘画风格与市场价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市场经营主体替代与经济绩效研究 ——兼及中国与日德工业化进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基础理论的研究
        二、针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经营主体与绩效研究
    第三节 概念厘清
        一、官僚资本、国家资本、民族资本
        二、工业化、工业化阶段
        三、经济绩效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历史实证分析
        二、历史比较分析
第一章 工业化阶段Ⅰ(1860-1927):从官办到民营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中的官办、官督商办与民办
        一、洋务派工业体系——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
        二、洋务派所办铁路业、通信业、银行业
        三、民办企业在夹缝中艰难发展
        四、洋务运动时期的经济绩效考察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国营企业的形成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一、官办企业的衰败和国营企业的形成
        二、民族资本的加速发展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绩效考察
第二章 工业化阶段Ⅱ(1927-1949):国营垄断的形成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营垄断的形成
        一、金融业的垄断
        二、交通运输业的垄断
        三、工业的垄断
    第二节 民族资本的全面萎缩
        一、抗战前发展减缓
        二、战时的规模萎缩与结构调整
        三、战后民营工业的没落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绩效考察
        一、财政破产与币制崩溃
        二、产业规模:1920与1936年产业资本估值的对比
        三、新式产业比值、轻重工业比重
        四、区域发展不均、总体水平落后
第三章 工业化阶段Ⅲ(1949-1978):完全国营化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二、国营经济垄断地位的确立
        三、民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四、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绩效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单一所有制的形成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单一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三、单一主体的不可持续与发展停滞
第四章 工业化阶段Ⅳ(1978-2010):民营主体恢复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退出
        一、市场经营主体地位的恢复
        二、国有企业的退出
    第二节 民营企业的复苏与崛起
        一、民营经济迅速发展
        二、市场竞争机制的恢复
    第三节 民营主体动力与经济绩效考察
        一、民营主体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绩效考察
第五章 经营主体替代与经济绩效的相关性
    第一节 基于历史实证分析的相关性判断
        一、经营主体的替代关系
        二、经济绩效的变动情况
        三、经营主体与经济绩效的相关性
    第二节 孰优孰劣:官企与民企的绩效比较
        一、洋务运动至北洋时期的比较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比较
    第三节 何去何从:垄断与竞争的绩效比较
        一、洋务运动时期的官营垄断
        二、甲午之后削弱垄断、鼓励民营
    第四节 谁是谁非:政府与市场的绩效比较
        一、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和计划经济体制
        二、民营企业与市场竞争机制的恢复
第六章 结论的纵向检验——官营垄断传统
    第一节 自汉以来的官营垄断传统
        一、历代官营手工业及其绩效
        二、官营垄断传统——以盐铁为例
    第二节 官营垄断传统与经济绩效
        一、官营垄断对民营的限制
        二、官营垄断程度与经济绩效之关系
第七章 结论的横向检验——日德工业化的民营主体
    第一节 起点比较:中国较日德工业化起点为高
        一、日本工业化的起点
        二、德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二节 进程比较:日德工业化进程中的民营主体
        一、日本工业化进程
        二、德国工业化进程
    第三节 绩效比较:日德工业化发展成效
        一、日本的工业化绩效
        二、德国的工业化绩效
致谢
参考文献
    一、史料类
    二、专着类
    三、论文类
    四、工具书与网络

(10)二战后东南亚海岛地区民族国家整合中的伊斯兰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一章 伊斯兰教·民族主义·民族国家
    第一节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
    第二节 伊斯兰教与民族主义
    第三节 伊斯兰教与民族国家
第二章 东南亚伊斯兰教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
    第一节 东南亚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节 东南亚伊斯兰教的基本历史特征
第三章 东南亚海岛地区民族国家建构中的两个催化剂
    第一节 西方殖民统治与东南亚海岛地区民族国家的建构
    第二节 伊斯兰教与东南亚海岛地区民族国家的建构
第四章 伊斯兰教对独立后的东南亚海岛地区民族国家的整合的促进
    第一节 伊斯兰教对独立后的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的整合的促进
    第二节 伊斯兰教对独立后的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整合的促进
    第三节 伊斯兰教对东南亚海岛地区其他民族国家整合的促进
第五章 伊斯兰教与二战后东南亚海岛地区民族国家整合的困境
    第一节 伊斯兰教与东南亚海岛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
    第二节 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伊斯兰极端主义
    第三节 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伊斯兰教国运动
第六章 构建东南亚海岛地区民族国家与伊斯兰教和谐关系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制约伊斯兰教与东南亚海岛地区民族国家构建和谐关系的国内因素
    第二节 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影响
    第三节 国际形势的影响
    第四节 东南亚海岛地区国家之间在穆斯林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四、2003年“创新”欲来风满楼(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政策的三十年变迁研究[J]. 辛永全. 教育学术月刊, 2021(07)
  • [2]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D]. 樊航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演变研究 ——基于中国国内因素的视角[D]. 刘亚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袁江、袁耀青绿山水画研究[D]. 路晨鹤. 西南大学, 2020(01)
  • [5]跨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 ——以王蒙、莫言、余华为例[D]. 方爱武. 浙江大学, 2016(07)
  • [6]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场构建研究[D]. 黄菊.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7]“变”:应对与自觉 ——罗工柳艺术研究[D]. 郭文宁. 中央美术学院, 2014(12)
  • [8]“海派”绘画作品鉴定与市场价格研究[D]. 陈晨. 南开大学, 2014(04)
  • [9]市场经营主体替代与经济绩效研究 ——兼及中国与日德工业化进程比较[D]. 李飞. 中国政法大学, 2013(03)
  • [10]二战后东南亚海岛地区民族国家整合中的伊斯兰因素[D]. 周新华. 西北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2003年,“创新”来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