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族减水剂的生产工艺

脂肪族减水剂的生产工艺

一、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的生产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1](2021)在《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城市地下空间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投入建设,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规模及难度最大的国家。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遭遇断层、破碎岩体、软弱地层、岩溶等不良地质,极易诱发围岩塌方、突水突泥、涌水溃砂等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对施工人员、机具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威胁着隧址区水文、生态环境。注浆材料作为对不良地质体进行治理的主体,在注浆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硅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应用最为广泛,但随着地下工程灾害治理难度的提升,水泥基注浆材料凝结时间长、早期强度增长率低等工程性能缺陷日益突出,并且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加,水泥制备原料不可再生,制备过程能耗高、污染重等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此,研发一种高性低价的新型注浆材料,成为保证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将产生高达数十亿吨的工业及城市固体废弃物,目前这些固废大多以堆存为主,综合利用没有根本突破,堆积日增,环境社会压力巨大。然而固废化学组成虽各不相同,但其主要成分均为SiO2、CaO、Al2O3、Fe2O3等,具有潜在胶凝活性,利用固废制备注浆材料,不但能够实现隧道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控,推动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发展;同时也符合环保行业和绿色建筑业的发展需求,是“生态文明”和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固废制备注浆材料时存在组成波动性大、胶凝活性差、污染环境等问题,如何利用固废制备绿色高性低价的注浆材料已成为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注浆工程性能需求为导向,以典型难利用工业固废赤泥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固废制备注浆材料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建立了多类型固废协同利用的赤泥基注浆材料的制备理论,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水化机理,探究了其水化动力学模型,形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方法,确保了新型注浆材料的服役安全特性及环保特性,并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节能减排降耗容量分析,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针对赤泥胶凝活性低,组成复杂多变的利用难题,揭示了赤泥胶凝活性提升机制,确定了赤泥协同多类型固废胶凝体系不同类型水化产物的形成规律,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配比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多类型固废协同利用的赤泥基注浆材料制备理论;(2)探究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水化硬化过程中浆体流变动力学特征、自由水赋存状态变化规律、微观形貌变化特征以及水化放热量变化规律。确定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动力学特征,揭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机理,依托Krstulovic-Dabic模型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动力学特征;(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岩土工程对注浆材料提出了不同的性能要求,揭示了赤泥原料粒径、水灰比、外加剂等制备参数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工作性能的作用机制,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动态调控方法,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建立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凝结时间和力学强度的动态预测方法;(4)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离子侵蚀、应力荷载等服役环境下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根据Weibull函数分布和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结石体失稳破坏的数学关系;(5)针对赤泥碱性组分、重金属等污染因子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阐明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结石体中碱性组分和重金属元素的浸出规律,揭示了污染因子的固化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固化方法,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岩土工程应用过程中的绿色环保特性,并基于eBalance全寿命周期方法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节能减排降耗容量分析。

陈铁海,吴文明,马永腾[2](2020)在《一种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本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外加剂领域的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过程。在原来采用工业萘、浓硫酸、甲醛、液碱等原材料制备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法对磺化和中和过程进行了工艺改进试验,通过试验室小试和车间工业化生产最终确定了一种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制备过程中存在的耗时长、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在现实工业生产中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邵致成[3](2020)在《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开发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机械性能,成为新形势下的研究热点。减水剂作为应用最广的混凝土外加剂,能提高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强凝结后混凝土的机械强度,逐渐成为了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聚羧酸减水剂(PCE)是一种新兴的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保坍性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传统工业PCE的合成受机理方面的限制,反应温度普遍偏高,通常为50-80oC,存在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本课题主要在低温下合成了PCE,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PCE性能的影响;采用新型工艺方法在绝热的条件下制备出性能优良的PCE;同时,本研究制备了一系列结构改性PCE,改善了传统PCE引气性低、分散保持性较差等缺点。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作为反应单体,以过硫酸铵-抗坏血酸(APS-Vc)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巯基乙酸(TGA)为链转移剂,采用自由基聚合的合成方法常温制备了高性能PCE,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PCE的最佳合成工艺为:n(AA):n(SMAS):n(APS):n(TGA):n(TPEG)=4.23:0.20:0.10:0.12:1.00,加料方式为匀速滴加,合成温度30oC,反应时间为4 h,所得PCE固含量约为35%,水泥净浆流动度为245 mm。通过FT-IR表征,证明所合成的PCE为目标产物;通过表面张力测试,证明PCE提高了表面活性和分散性能;通过Zeta电位测试,证明PCE在水泥中发挥静电斥力作用;通过凝结时间测试,证明PCE能够延长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有利于增大新拌混凝土的流动度。(2)目前关于PCE的研究集中于其作用机理、分子构象,而工业生产方式的研究较少。由于传统工业恒温合成方法控温程序复杂,本实验采用模拟绝热法合成了PCE,在n(TPEG):n(AA):n(SMAS):n(TGA)=1.00:4.00:0.20:0.18、物料起始温度15oC、聚合时间4 h的条件下,所得PCE的重均分子量为42688、数均分子量36409、分子量分布1.1725。绝热制备的PCE与恒温制备的PCE相比较,其固含量、水泥净浆流动度、坍落度和减水率均比肩或优于传统恒温聚合方式所得PCE,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到251mm,坍落度可达到210mm。合成的PCE通过XRD、SEM、抗压性能测试表征。结果表明,PCE可延缓水泥的硬化过程,促进钙矾石的紧密排列,提高水泥的抗压和抗折等机械强度。(3)PCE虽然分散性能优异、稳定性高,但存在引气性较差、成本较高等缺点。本实验用木质素、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分别制备了结构改性PCE-KL、PCE-B、PCE-C、PCE-D,其净浆流动度分别为:230 mm、173 mm、151 mm、164 mm,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69523、79506、101112、124610。使用FT-IR表征、混凝土性能测试、表面张力测试,与一般聚羧酸减水剂PCE-A相比,证明了改性PCE有着较优异的分散性能,其中木质素改性PCE-KL净浆流动性比肩PCEA,净浆流动保持性优于PCE-A,并且表面张力低于PCE-A,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和引气性。之后对不同木质素含量的PCE-KL进行了水泥净浆流动性测试和流动保持性测试,证明了当TPEG和TPEG-KL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后制备出的聚羧酸减水剂相比于PCE-A和PCE-KL有着更优异的性能,其中木质素含量为10%的PCE-KL10%性能最佳,净浆流动度在1 h后仅下降15 mm。最后通过SEM表征,证明了PCE-KL10%对水泥水化有延缓的作用,提高凝固后水泥石的机械性能。综上所述,本文为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提供了理论参考,为绝热制备聚羧酸减水剂提供了新思路,并且展现了结构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开发潜力,对发展环境友好型PCE、合理利用天然高分子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金宇[4](2020)在《聚羧酸Y型大单体及其混凝土减水剂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羧酸减水剂具有低掺量、高减水率、高分散性、高保坍性和分子结构可设计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建材中。随着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开发新的聚羧酸减水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的聚羧酸大多是线性侧链的结构,虽然该类结构有着分散性好、保坍性强等优势,但是存在被跨国企业发明专利“卡脖子”和分散性能难以进一步提升等局限。因此,本文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Y型结构大单体(Y-PEG),深入研究了其合成工艺和优化参数,初步探索了基于该大单体的Y型侧链聚羧酸减水剂(Y-PCE)的合成。首先以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和丙三酸(TA)为原料通过第一步酯化反应合成得到Y型中间体(m Y-PEG),探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物用量等因素对Y型中间体酯化产率的影响。得到了该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6 h,n(TA)/n(HPEG)=3,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在优化条件下,Y型中间体的酯化产率可以达到89.3%。以水和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和萃取剂对Y型中间体进行分离提纯,除去了Y型中间体中的丙三酸,再用反萃取除去Y型中间体中含有的少量二氯甲烷,得到了提纯后的Y型中间体。在合成得到Y型中间体的基础上,以Y型中间体和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原料,通过第二步酯化反应合成得到Y型结构大单体。用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Y型大单体进行表征,证明了Y型大单体的成功合成。为了提高Y型大单体的聚合反应活性,实验探究了阻聚剂用量、种类和酯化反应时间等因素对Y型大单体双键含量的影响。用N2保护反应体系,防止酯化过程氧气对大单体双键的氧化,解决了Y型大单体的双键活性问题。进一步以Y型大单体、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钠(MAS)为原料合成了Y型侧链聚羧酸减水剂,探究了单体配比、链转移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得到了Y型侧链聚羧酸减水剂合成的优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80℃,n(AA)/n(Y-PEG)=5,n(MAS)/n(Y-PEG)=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2%。在优化条件下,所合成的Y型侧链聚羧酸减水剂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能。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Y型结构大单体和基于其的Y型侧链聚羧酸减水剂,该聚羧酸的性能尚未达到商品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合成工艺和优化分子结构,但是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设计新型结构的聚羧酸分子、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提供启发和理论指导。

赵亮[5](2019)在《防腐混凝土箱涵制备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腐蚀性能和耐久性是工程领域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重大项目中长寿命、高耐久性结构混凝土已大量使用。随着山东新旧动能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在滨海地区具有庞大的建设量。重点发展区域多为含有腐蚀性介质的滩涂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迫在眉睫,钢筋混凝土箱涵作为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开发可以有效防止硫酸盐、氯盐腐蚀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照标准规范系统分析混凝土防腐剂的性能、分类、作用及使用范围,建立混凝土箱涵用防腐剂的配制技术及使用方法;基于其环境作用等级及相关参数指标,利用多元复合技术开发系列防腐混凝土,提出防腐混凝土的制备技术;系统研究矿物掺合料及防腐剂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结合经济性分析优化出防腐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确定防腐混凝土箱涵配合比设计原则,建立防腐型箱涵的最佳生产配合比,提出防腐混凝土箱涵的生产工艺、产品检验标准、施工工艺及应用领域。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强度数据分析及线性回归及经济性分析,确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为30%和40%,防腐剂掺量为10%,减水剂掺量为胶材总量的1.2%,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提出了防腐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2)根据环境作用划分等级及耐久性要求,防腐混凝土的抗Cl-渗透性能良好,其Cl-扩散系数均小于4.3×10-12m2/s;经150次硫酸盐干湿循环后,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防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蚀系数均在78%以上;防腐混凝土经200次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及质量损失均满足设计要求,抗冻性能良好;(3)利用多元复合技术开发出C45抗腐蚀混凝土箱涵,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抗硫酸盐等级达到KS150,且外观质量稳定,表面光洁度高,实现质量较好的清水混凝土箱涵表面。

赖华珍[6](2019)在《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的合成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低温制备低磺化度的甲醛、丙酮预聚磺化混合物和采用中温磺化丙酮的分步合成方式,获得了减水率高,保坍性能较好的脂肪族减水剂.实验研究了原材料配比、反应浓度等对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磺化剂用量与丙酮的摩尔比为0.67,醛酮摩尔比为2.0,两部分丙酮(A1/A2)摩尔比为0.33,两部分磺化剂(S1/S2)摩尔比为0.55,反应浓度为34%时合成的减水剂效果最好,所得结果对脂肪族磺酸盐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庆瑶[7](2019)在《保坍—缓释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减水剂优异的减水效果和分散性能,使其在现代混凝土工程领域被公认为是重要的一类化学品外加剂。减水剂的主要功能是在降低水灰比的同时又能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耐久性。聚羧酸系减水剂通过主链吸附、侧链分散,具有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分子结构可设计等优点。本文基于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子结构设计的思路,引入带有不同官能团的功能单体,开展了不同性能的减水剂的研究,并致力于建筑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推广。论文首先成功地引入磷酸基团和季铵盐合成了不同电荷分布的聚羧酸系减水剂PCE-P,PCE-N,通过调节参加反应的单体的比例来调控分子主链的电荷密度和侧链分布。利用FT-IR、水泥净浆流动度测试、保坍性能测试、Zeta电位分析以及流变仪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CE-P在相同的水灰比和掺量下与水泥颗粒的表面正电荷具有较强的静电吸附作用,掺量为0.3%时,流动度可达到300mm,并且在120min内仍可以保持流动度在280mm以上,而其他两种减水剂在40min之后浆体流动度就会损失至180mm。加入减水剂,颗粒平均直径由16.98 μm降至11.88 μm,颗粒表面电位更负。应用在混凝土体系中可以使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得到改善。本研究中合成的三种聚合物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混凝土泌水问题。而添加PCE-P的混凝土材料更加丰满稳定,有利于混凝土施工和泵送。为了进一步设计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的聚羧酸系减水剂,采用同样方法制备出三种不同单体比例的高性能缓释型聚羧酸系减水剂。聚合物通过丙烯酸(AA)、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和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400MA)共聚得到。对比醚类减水剂的流动度发现,酯醚共聚类减水剂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替代比为30%的聚合物,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只有253,120min流动度达到303mm;将减水剂加入到水泥净浆中,测试水泥颗粒表面电位和水和动力学半径。颗粒粒径减小,表面电位更负,替代比为40%的聚合物,在掺量为0.2%时,电位降到-15.63mv,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能。通过总有机碳吸附测试(TOC),减水剂掺量为0.2%时,吸附量为0.521 mg/g,掺量为0.8%时,吸附量增加到4.05mg/g。

蔡鹏[8](2019)在《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聚羧酸减水剂是第三代减水剂,具有掺量低、高减水率、高保坍性、高分散性和生产中无污染等优点。聚羧酸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但由于原材料变化和成本等问题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研究实际生产过程中聚羧酸减水剂在低等级混凝土遇到的问题和高性能混凝土上的应用,以实际工程为例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1、聚醚大单体取代度为5%,酸醚比为4,采用自制催化引发体系,无热源工艺合成了木质素磺酸钠改性聚羧酸减水剂。该减水剂与未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相比,减水性能基本不变,保塑性能提高,母液成本每吨减少196元。该聚羧酸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相比较,使用聚羧酸减水剂配制的(C30)混凝土用水量为170kg、初始坍落度为220mm、扩展度为490mm,萘系减水剂用水量175kg、坍落度为210mm,扩展度为480mm。聚羧酸减水剂减水剂在用水量低的情况下,坍落度以及扩展度均好于萘系减水剂搅拌的混凝土。该聚羧酸减水剂生产的混凝土经济性、适应性、和易性更加优越。2、砂子含泥量对聚羧酸减水剂影响比较大。当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2%,砂子含泥量为5%时,减水率比掺1.5%聚羧酸减水剂,同样含泥量提高了 6.45%,试块强度提高了 4.14MPa,可以用提高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方法来降低砂子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影响。该聚羧酸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脂肪族等其它几种外加剂比较,在使用同一家水泥配制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制成的混凝土比其它两种外加剂制成的混凝土 28d强度均高3MPa左右,生产上更具有优势。3、通过沈阳盛京金融广场项目对C70自密实混凝土要求,开发了分别具有降粘、保坍和保水三种功能的聚羧酸减水剂,通过三种功能型减水剂与普通聚羧酸减水剂的复配使用,配制出的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为:T500坍落度倒置时间为5s,混凝土扩展度670mm,V字漏斗流出时间10s,U型筒试验的两面高度差为15mm,抗离析率为8%,J型环扩展度差值为1Omm,同时耐久性、强度均满足工程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

彭欣然[9](2019)在《利用2-萘酚高盐废水浓缩液制备高效减水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减水剂是萘系减水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减水率高及水泥适应性好等优良特性,是建筑行业中应用广泛的水泥减水剂之一。2-萘酚是有机合成、染料及有机颜料的重要中间体,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液,这类废液具有高盐、有毒等特征,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实验以2-萘酚工业生产废液(黑液)为原料合成了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减水剂。首先,分析硫酸总酸度、缩合时间、缩合温度、甲醛与萘磺酸的摩尔比及甲醛进料温度等因素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确定减水剂最佳制备条件,并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制备减水剂影响因素的显着性顺序;其次,对2-萘酚废液为原料合成的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溶液进行冷冻脱硝实验,提取Na2SO4·10H2O晶体,研究了冷却速率及降温终温对副产物Na2SO4·10H2O晶体粒度和数量的影响,力求在得到高效减水剂的同时得到大粒径Na2SO4·10H2O结晶。在此基础上,对合成的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减水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减水剂掺量为1.0%时,水泥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且减水剂缓凝效果明显。最后,论述了以2-萘酚废液为原料,生产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减水剂的工艺方案,明确了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基本保护措施,为减水剂的工业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图19幅;表15个;参49篇。

曾丽春[10](2018)在《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复合灌浆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基灌浆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及水利等工程项目中,但因其存在早期强度不足、凝结时间不可控以及体积稳定性差等问题,影响其实际应用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快硬型硫铝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通过筛选合适的高效减水剂、膨胀剂,并复掺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和料,得到流动性大、凝结时间可控、早期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好的新型水泥基灌浆材料。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30%的硫铝酸盐水泥,缩短了浆体的凝结时间,提高了灌浆材料的强度,同时降低了水泥浆体的流动性。掺量超过30%时,材料的强度明显下降。2.复合水泥浆体的水灰比在0.350.5间,灌浆材料的流动性随水灰比增大而增大,强度随之减小,水灰比在0.35时,强度满足《水泥基灌浆材料》(JC/T986-2005)的标准。3.本文选择三种减水剂,通过对比流动性、强度和凝结时间,筛选出浆体与HSC聚羧酸型减水剂的相容性最好,萘系次之,脂肪族最差,其中HSC型聚羧酸减水剂最佳掺量为0.5%。4.掺入0.5%的UEA型膨胀剂可以提高灌浆材料的竖向膨胀率和强度,但降低了浆体的流动性。5.选择粉煤灰、矿渣粉对复合水泥进行性能调控。得出两种矿物掺和料在单掺形式下,掺量为10%时,提高了灌浆材料的强度,改善浆体的流动性。以10%的粉煤灰和20%的矿渣粉复掺,比单掺形式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浆体的流动性、强度。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6.本文基于上述掺和料与外加剂种类确定了最佳掺量,即掺入30%的硫铝酸盐水泥、减水剂与膨胀剂掺量0.5%、20%矿渣和10%的粉煤灰,水灰比为0.35,制备的新型水泥基灌浆材料,较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材料,提高了灌浆材料的流动性和强度,且凝结时间可控,易灌性良好,浆体无离析、泌水等情况,充分满足《水泥基灌浆材料》(JC/T986-2005)标准。本文研究的这类复合型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成果对今后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配制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的生产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的生产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1.2.1 颗粒型注浆材料
        1.2.2 无颗粒型注浆材料
    1.3 赤泥概况
        1.3.1 赤泥产生及分类
        1.3.2 赤泥应用领域
    1.4 赤泥制备胶凝材料研究现状
        1.4.1 赤泥制备水泥基胶凝材料
        1.4.2 赤泥制备地聚物类胶凝材料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多源固废协同的赤泥基胶凝材料制备理论
    2.1 典型工业固废物化特性
        2.1.1 物理特性
        2.1.2 化学组成
        2.1.3 矿相组成
    2.2 典型工业固废基础胶凝活性
        2.2.1 单一固废胶凝活性
        2.2.2 多源固废复合体系胶凝活性
    2.3 赤泥胶凝活性提升方法
        2.3.1 物理活化
        2.3.2 热处置
    2.4 赤泥基胶凝材料协同机制
        2.4.1 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基本原则
        2.4.2 低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
        2.4.3 高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
        2.4.4 赤泥基胶凝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3.1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历程
        3.1.1 水化过程中水赋存状态
        3.1.2 浆体粘度经时变化规律
        3.1.3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历程微观结构
    3.2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
        3.2.1 水泥类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模型简介
        3.2.2 高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
        3.2.3 低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方法
    4.1 水灰比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作用机制
        4.1.1 浆体流动特性
        4.1.2 水化历程
        4.1.3 抗压强度
    4.2 粒径特征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4.2.1 浆体流动特性
        4.2.2 水化历程
        4.2.3 浆体稳定性
        4.2.4 抗压强度
        4.2.5 微观结构
    4.3 超细掺合料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4.3.1 抗压强度
        4.3.2 浆体流动特性
        4.3.3 水化历程
        4.3.4 基于孔隙结构的宏观工作性能作用机制
    4.4 外加剂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机制
        4.4.1 高效减水剂的吸附能力
        4.4.2 高效减水剂在碱性环境中的稳定性
        4.4.3 减水剂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
        4.4.4 抗压强度
        4.4.5 微观结构
    4.5 保水剂对赤泥基浆体性能的影响
        4.5.1 浆体稳定性
        4.5.2 浆体流动特性
        4.5.3 抗压强度
        4.5.4 微观结构
    4.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性能动态调控方法
        4.6.1 初凝时间
        4.6.2 抗压强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赤泥基注浆材料耐久性与环境相容性研究
    5.1 赤泥基注浆材料抗离子侵蚀性能
        5.1.1 化学侵蚀机理分析
        5.1.2 SO_4~(2-)、Cl~-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1.3 膨润土对抗侵蚀作用的影响
        5.1.4 超细集料对抗侵蚀作用的影响
    5.2 赤泥基注浆材料失稳破坏本构关系
        5.2.1 超细集料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
        5.2.2 离子侵蚀对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
    5.3 赤泥基注浆材料碱性组分固化机制
        5.3.1 赤泥基注浆材料碱浸出特性
        5.3.2 碱性组分固化方法
    5.4 赤泥基注浆材料重金属固化机制
        5.4.1 赤泥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5.4.2 赤泥基注浆材料对重金属的固化机制
        5.4.3 离子侵蚀作用对重金属固化效率的影响
    5.5 赤泥基注浆材料节能降耗容量
        5.5.1 模型介绍
        5.5.2 赤泥基注浆材料环境影响计算模型
        5.5.3 节能降耗容量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塑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傅士期间授权专利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获得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一种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验
    1.1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仪器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工业用洗油部分代替工业萘
    2.2 木钠溶液参与中和反应
3 结论

(3)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混凝土减水剂的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减水剂的作用
        1.2.2 混凝土减水剂的分类
    1.3 PCE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PCE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PCE的研究现状
        1.3.3 PCE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1.3.4 PCE合成机理研究现状
        1.3.5 PCE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1.3.6 水泥水化作用机理的研究
    1.4 PCE目前存在的问题
        1.4.1 PCE基础研究方面的缺陷
        1.4.2 PCE功能化研究不足
        1.4.3 PCE工程应用的不适应性
    1.5 课题主要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课题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PCE的合成
        2.2.3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2.2.4 分析与检测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大单体对PCE减水性能的影响
        2.3.2 羧基单体对PCE减水性能的影响
        2.3.3 引发体系对PCE减水性能的影响
        2.3.4 链转移剂对PCE减水性能的影响
        2.3.5 加料方式对PCE减水性能的影响
        2.3.6 反应温度对PCE减水性能的影响
        2.3.7 响应面法优化PCE的合成工艺
    2.4 本章小结
3 新型绝热法制备PCE的合成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PCE的绝热合成
        3.2.3 分析与检测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物起始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温度及产物性能的影响
        3.3.2 丙烯酸用量对PCE减水性能的影响
        3.3.3 甲基丙烯磺酸钠的用量对PCE减水性能的影响
        3.3.4 巯基乙酸用量对PCE减水性能的影响
        3.3.5 PCE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结构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PCE-KL的制备方法
        4.2.3 PCE-B的制备方法
        4.2.4 PCE-C的制备方法
        4.2.5 PCE-D的制备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PEG-KL的 FT-IR表征
        4.3.2 结构改性PCE的 GPC表征
        4.3.3 结构改性PCE的净浆流动度表征
        4.3.4 结构改性PCE的表面张力表征
        4.3.5 结构改性PCE的混凝土性能测试
        4.3.6 木质素含量不同的改性PCE净浆流动度表征
        4.3.7 木质素含量不同的改性PCE净浆流动度保持性表征
        4.3.8 木质素改性PCE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聚羧酸Y型大单体及其混凝土减水剂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混凝土减水剂研究概述
        1.1.1 混凝土减水剂的应用现状
        1.1.2 混凝土减水剂的分类
    1.2 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进展
        1.2.1 聚羧酸减水剂的分类
        1.2.2 聚羧酸自由基聚合机理
        1.2.3 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1.2.4 聚羧酸减水剂存在的问题
    1.3 聚羧酸减水剂的改性研究进展
        1.3.1 聚羧酸减水剂的传统改性方法
        1.3.2 聚羧酸减水剂的超支化改性方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选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测试与表征方法
        2.2.1 红外光谱测试
        2.2.2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2.2.3 MPEGAA大单体酯化产率测试
        2.2.4 Y型中间体酯化产率测试
        2.2.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试
        2.2.6 碘量法测试碳碳双键含量
        2.2.7 特性粘度测试
        2.2.8 水泥净浆流动度测试
        2.2.9 水泥胶砂减水率测试
        2.2.10 混凝土坍落度测试
        2.2.11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
第三章 酯化中间体的合成及其分离提纯
    3.1 引言
    3.2 MPEGAA大单体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研究
        3.2.1 酯化制备MPEGAA大单体
        3.2.2 MPEGAA大单体的表征
        3.2.3 MPEG型聚羧酸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3.3 Y型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
        3.3.1 Y型中间体的合成
        3.3.2 反应时间对酯化产率的影响
        3.3.3 反应温度对酯化产率的影响
        3.3.4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产率的影响
        3.3.5 反应物用量对酯化产率的影响
        3.3.6 Y型中间体的活性验证
    3.4 Y型中间体的提纯及表征
        3.4.1 Y型中间体的提纯方法选择
        3.4.2 Y型中间体的萃取提纯研究
        3.4.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3.4.4 红外光谱分析
        3.4.5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型大单体及其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研究
    4.1 引言
    4.2 Y型大单体合成及表征
        4.2.1 Y型大单体的合成
        4.2.2 Y型大单体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4.3 Y型大单体的双键含量研究
        4.3.1 阻聚剂对Y型大单体双键含量的影响
        4.3.2 氧气对Y型大单体双键含量的影响
        4.3.3 反应时间对Y型大单体双键含量的影响
    4.4 Y型侧链聚羧酸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4.1 Y型侧链聚羧酸的合成
        4.4.2 单体配比对Y型侧链聚羧酸分散性能的影响
        4.4.3 链转移剂用量对Y型侧链聚羧酸分散性能的影响
        4.4.4 引发剂用量对Y型侧链聚羧酸分散性能的影响
        4.4.5 反应温度对Y型侧链聚羧酸分散性能的影响
    4.5 其它因素对Y型侧链聚羧酸特性粘度的影响
        4.5.1 链转移剂对Y型侧链聚羧酸特性粘度的影响
        4.5.2 酯化反应催化剂对Y型侧链聚羧酸特性粘度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防腐混凝土箱涵制备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防腐混凝土研究
        1.2.2 箱涵的应用现状
    1.3 混凝土防腐剂的质量要求
    1.4 混凝土防腐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6.1 技术路线
        1.6.2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防腐混凝土参数确定及研究方案
    2.1 防腐混凝土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分析
        2.1.1 基于《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的腐蚀环境分析
        2.1.2 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腐蚀环境分析
    2.2 防腐混凝土耐久性参数的确定
        2.2.1 混凝土防腐的相关规定
        2.2.2 混凝土箱涵耐久性规定
    2.3 试验原材料及方案
        2.3.1 试验原材料
        2.3.2 试验方案
    2.4 小结
第3章 防腐混凝土制备技术及配合比优化
    3.1 混凝土抗压强度
        3.1.1 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3.1.2 抗压强度数据分析
    3.2 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数据回归
    3.3 防腐蚀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3.3.1 防腐混凝土初步配合比
        3.3.2 防腐混凝土经济性分析
    3.4 防腐混凝土最优配合比确定
    3.5 小结
第4章 防腐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4.1 混凝土渗透性试验研究
        4.1.1 试验方法及方案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 防腐混凝土抗SO_4~(2-)侵蚀性能
        4.2.1 试验方法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防腐混凝土箱涵的生产与应用
    5.1 防腐型箱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1.1 防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5.1.2 防腐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
    5.2 防腐型钢筋混凝土箱涵的生产工艺
    5.3 防腐型预制混凝土箱涵的质量控制
        5.3.1 箱涵开裂产生的原因分析
        5.3.2 箱涵生产质量控制流程
    5.4 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生产过程
        5.4.1 箱涵用防腐混凝土制备
        5.4.2 浇筑振捣成型过程
        5.4.3 养护、拆模
        5.4.4 箱涵清水内壁质量控制
        5.4.5 施工程序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6)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的合成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概况
    1.1 原材料及仪器
    1.2 合成工艺
    1.3 性能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脂肪族减水剂的合成条件研究
        2.1.1 两部分丙酮用量对分散性能的影响
        2.1.2 醛酮摩尔比对分散性能的影响
        2.1.3 磺化剂用量对分散性能的影响
        2.1.4 反应浓度对分散性能的影响
    2.2 脂肪族减水剂的混凝土性能测试
    2.3 凝胶渗透色谱 (GPC) 分析
3 工程应用
    3.1 工程简介
    3.2 工程技术要求、难点
        3.2.1 技术要点
        3.2.2 技术难点
    3.3 实验调整
4 结论

(7)保坍—缓释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减水剂概述
    2.2 减水剂的发展
    2.3 新一代聚羧酸系减水剂
        2.3.1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常用合成方法
        2.3.2 减水剂的分子结构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2.3.3 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2.3.4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2.4 国内外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现状
        2.4.1 国内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
        2.4.2 国外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研究
    2.5 课题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章 保坍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3 样品制备
    3.3 测试与表征
        3.3.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3.3.2 固含量测试
        3.3.3 水泥净浆流动度和经时损失
        3.3.4 水泥颗粒粒度分析(DLS)
        3.3.5 Zeta电位
        3.3.6 水泥浆体表观黏度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3.4.4 减水剂的掺量和时间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3.4.5 水泥净浆粒度分析
        3.4.6 水泥颗粒表面Zeta电位变化
        3.4.7 减水剂的吸附行为
        3.4.8 减水剂对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3.4.9 不同减水剂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3.4.10 水泥与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3.5 小结
第四章 酯醚共聚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3 样品制备
    4.3 测试与表征
        4.3.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4.3.2 水泥净浆流动度和经时损失
        4.3.3 水泥颗粒粒度分析(DLS)
        4.3.4 Zeta电位
        4.3.5 总有机碳吸附分析
        4.3.6 电导率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4.4.2 减水剂的掺量和时间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4.4.3 水泥净浆粒度分析
        4.4.4 水泥颗粒表面Zeta电位变化
        4.4.5 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变化
        4.4.6 减水剂与Ca~(2+)的作用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介绍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8)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混凝土及外加剂背景概述
        1.1.1 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1.1.2 普通混凝土
        1.1.3 高性能混凝土
        1.1.4 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1.2 减水剂
        1.2.1 减水剂的分类
        1.2.2 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1.3 聚羧酸减水剂发展历程
        1.3.1 国外的聚羧酸减水剂发展
        1.3.2 国内的聚羧酸减水剂发展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2 低成本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2 主要实验设备
    2.3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
        2.3.1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
        2.3.2 木质素磺酸钠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
    2.4 水泥净浆实验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减水剂的合成
        2.5.2 水泥净浆性能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聚羧酸减水剂在低等级混凝土中的研究
    3.1 引言
    3.2 萘系与聚羧酸减水剂在低等级混凝土中对比
        3.2.1 主要原材料
        3.2.2 试验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4 结果与讨论
    3.3 砂子含泥量对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和胶砂试件以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3.3.1 主要原材料
        3.3.2 主要试验设备
        3.3.3 试验方法与讨论
    3.4 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和混凝土适应性的相对优势研究
        3.4.1 主要原材料
        3.4.2 主要试验设备
        3.4.3 试验方法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聚羧酸减水剂在超高层高性能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
    4.1 引言
        4.1.1 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及特点
        4.1.2 聚羧酸减水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优势
    4.2 C70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
        4.2.1 技术要求
        4.2.2 自密实混凝土特点
        4.2.3 技术路线
    4.3 原材料的选择
    4.4 主要试验设备
    4.5 试验方法
        4.5.1 配合比优化
        4.5.2 配合比试验
        4.5.3 拌合物性能
    4.6 根据工程要求现场模拟试验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利用2-萘酚高盐废水浓缩液制备高效减水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减水剂的分类、特征及作用机理
        1.2.1 减水剂的分类、特征
        1.2.2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1.3 减水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2-萘酚及其工业废水研究
        1.4.1 2-萘酚生产技术研究现状
        1.4.2 2-萘酚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技术路线及原理
        2.1.1 实验技术路线
        2.1.2 实验原理
    2.2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设备
    2.3 具体实验方案
        2.3.1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减水剂制备
        2.3.2 冷冻脱硝制备Na_2SO_4·10H_2O结晶
    2.4 分析方法及减水剂性能测试
        2.4.1 原材料含量分析
        2.4.2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减水剂的产品性能测试
第3章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减水剂的最佳合成条件探讨
    3.1 单因素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
        3.1.1 确定最佳硫酸总酸度
        3.1.2 确定最佳甲醛用量
        3.1.3 确定最佳甲醛进料温度
        3.1.4 确定最佳缩合温度
        3.1.5 确定最佳缩合时间
    3.2 正交实验设计
第4章 冷冻脱硝实验
    4.1 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降温曲线
    4.2 不同冷却速率下的晶体微分体积测定
    4.3 不同冷却速率下的晶体粒数累积测定
第5章 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钠盐减水剂的性能测试
    5.1 减水剂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
    5.2 掺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
    5.3 水泥凝结时间
第6章 利用2-萘酚废水浓缩液生产减水剂的工业生产方案
    6.1 工业生产方案
        6.1.1 工艺流程图
        6.1.2 原料消耗、主要设备、单釜及中试备料
        6.1.3 物料衡算
    6.2 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复合灌浆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概述
        1.1.2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化学灌浆材料的研究现状
        1.2.2 灌浆材料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工作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矿渣粉
        2.1.4 高效减水剂
        2.1.5 膨胀剂
        2.1.6 其他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件制作
        2.2.2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2.2.3 流动度测试
        2.2.4 凝结时间
        2.2.5 膨胀性能测试
        2.2.6 微观试验
        2.2.7 易灌性试验
第三章 新型灌浆材料配合比设计与优化
    3.1 概述
    3.2 快硬型硫铝酸盐水泥的掺量确定
        3.2.1 快硬型硫铝酸盐对新型灌浆材料流动度的影响
        3.2.2 快硬型硫铝酸盐对新型灌浆材料强度的影响
    3.3 水灰比对灌浆材料的影响
        3.3.1 水灰比对灌浆材料流动度和凝结时间的影响
        3.3.2 水灰比对新型灌浆材料强度的影响
    3.4 减水剂对灌浆材料的影响
        3.4.1 减水剂对灌浆材料凝结时间和流动度的影响
        3.4.2 减水剂对灌浆材料强度的影响
    3.5 膨胀剂对灌浆材料的影响
        3.5.1 膨胀剂对灌浆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3.5.2 膨胀剂对灌浆材料强度的影响
        3.5.3 膨胀剂对灌浆材料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物掺和料对新型灌浆材料的影响
    4.1 概述
    4.2 单掺粉煤灰
        4.2.1 单掺粉煤灰对灌浆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4.2.2 单掺粉煤灰对灌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单掺矿渣粉
        4.3.1 单掺矿渣粉对灌浆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4.3.2 单掺矿渣粉对灌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复掺粉煤灰和矿渣粉
        4.4.1 复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灌浆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4.4.2 复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灌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新型灌浆材料易灌性试验
    4.6 SEM微观试验分析水化产物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四、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的生产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D]. 张健. 山东大学, 2021
  • [2]一种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J]. 陈铁海,吴文明,马永腾. 工程质量, 2020(06)
  • [3]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 邵致成.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聚羧酸Y型大单体及其混凝土减水剂的合成研究[D]. 金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防腐混凝土箱涵制备技术及应用[D]. 赵亮.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6]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的合成研究与应用[J]. 赖华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7]保坍—缓释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马庆瑶. 浙江大学, 2019(03)
  • [8]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蔡鹏.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利用2-萘酚高盐废水浓缩液制备高效减水剂的研究[D]. 彭欣然.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10]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复合灌浆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D]. 曾丽春.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脂肪族减水剂的生产工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