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衢州市村镇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衢州市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乔松慧[1](2021)在《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水是生命之源,自2015年我国正式迈入农村饮水安全阶段以来,农民的满足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由于显着的城乡差距,虽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情况尚不清晰。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整理、理论与实际结合、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式,收集了我国关于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方面的相关论文、学术报告、统计数据、各地统计年鉴及相关文件,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了不同阶段全国范围内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污染程度、水质时空特点以及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并对农村地区水质改善提出建议。研究内容和得出结论包括:(1)以公开发表的水质数据为依据,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和氟化物为调研对象,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污染指标分析,自2005年至2018年间,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由33.8%降到21.3%,中部地区由40.3%下降到22.3%,西部地区由54.4%下降到22.4%,东北地区由36.7%下降到23.7%;细菌总数的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超标率由31.2%降到16.4%,中部地区由37.2%下降到17.7%,西部地区由39.2%下降到18.9%,东北地区由31.7%下降到19.6%。东部地区浑浊度的超标率由14.6%下降到9.3%,中部地区由19.7%下降到14.9%,西部地区由23.1%下降到16.7%,东北地区由18.3%下降到16.9%。大部分地区氟化物超标率在10%以下。(2)全国范围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从时间的角度,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合格率逐年提高,整体合格率由40%提升到65%,我国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由2005至2008年的48.1%提高到了2015至2018年的61.1%,中部地区由40.1%提高到57.5%,西部地区由44.4%提高到59.2%。东北地区水质合格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水质合格率由2005-2008年的68.1%降低到2015-2018年的60.1%。从空间的角度,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较高,东北地区水质出现一定波动,此外同一水质指标在不同典型农村地区存在差异,以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氟、铁、锰、硝酸盐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四个地区的典型农村进行对比分析,全国范围内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的平均水平在38%,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典型省份超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水质指标的超标率也呈现一定地域特点。(3)结合我国农村饮用水典型水质指标污染现状和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减少。但就目前了解到的公开数据来看,存在部分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数据报道偏少;水质合格率整体还有待提高,到2018年,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平均水平为65%。可以通过饮用水在水源地保护、输配水管网基础设施铺设、消毒问题的落实、居民用水习惯以及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与质量提升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各方联动、鼓励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
郑思敏[2](2021)在《“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品牌化建设不仅关系着国计民生,还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帮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关键举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两山价值转换的创新性实践,其发展思路开始受到各地重视,建设者们开始根据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探索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之路。浙江省衢州市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拥有种类繁多、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的农产品资源,具备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条件。2019年衢州市委、市政府委托专业机构积极开展“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重塑。本文将“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作为研究对象,从品牌传播视角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主要研究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梳理国内外关于农产品品牌传播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研究成果,明晰核心概念和选取支撑论文的关键理论。第二部分,根据衢州农业发展条件和品牌农业建设基础研究“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的诞生背景。从培育路径、运营模式、营销传播三个角度介绍“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现状。第三部分,通过品牌建设者(如政府、运营主体、授权企业)、品牌消费者双重视角出发探究目前“三衢味”品牌传播成效和问题。第四部分,根据调研结果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经过前期的战略性规划,“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目前的品牌认知度较高且获取一定的消费者信任度,增强衢州居民文化自信和情感认同度。通过政府的信誉背书获取品牌好感度,也达到了为旗下子品牌赋能的效果。第二,目前“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省外知名度较低,建设主体配合程度较低,母子品牌的凝聚力弱等问题。剖析原因可以发现,“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推广模式与内容单一,品牌建设主体的定位模糊,母子品牌运作存在一定矛盾。第三“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可以通过丰富传播策略,明确角色分工,调整战略思维,等优化措施构建出主体深度合作的模式,双赢的母子品牌关系,以期提高“三衢味”品牌辨识度。第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虽然热门,但不可盲目跟风。建设主体们需要因地制宜,寻找一条适宜当地的农业品牌化发展道路,避免走向缺少支撑性建设条件,“自说自话”的宣传视角以及过度依赖政府力量等误区。
孟祥林[3](2021)在《浙江省“一主+四次”格局下的金衢丽城市团发展构想》文中认为长三角城市群背景下的浙江省城市体系正在形成"一主+四次"的发展构架。金华市位于浙江省行政单元的中心,在构建金衢丽城市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金衢丽"城市团以金华市为核心,通过整合"衢州市+丽水市"形成,在"承接南北+连接东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龙游县、武义县分别在"金华市—衢州市" "金华市—丽水市"城市链上扮演着节点中心地角色;"金华市—浦江县—诸暨市—绍兴市"城市链是金华市与杭州市连接在一起的通道。除了构建城市链外,也要依托区位条件优越和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中心地发展微中心,进而形成次级城市团,在较高级别的中心地间扮演纽带角色。构建城市链和在中心地之间形成鼎足发展构架,能够快速提升全域城市化水平,在此期间需要适当介入行政力量,使中心地布局更加合理和有计划。
李一芳[4](2021)在《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历史的最佳见证。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的传统村落是传统观念、习俗、社会和家庭等多元文化孕育而生的基本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破坏传统空间肌理与传统风貌的现象屡见不鲜。传统村落正处于经济发展层面与传统保护层面相互抗衡的阶段,本研究试图从景观肌理演变层面寻找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的突破。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传统村落景观肌理保护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村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突出的国情,把浙江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延续建立在省内不同地域特征的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上。在对浙江省内传统村落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态肌理类型的整体把握下,依据名单权威性、典型代表性、完整独立性和信息可获取性原则筛选出浙江省三个地形地貌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建设程度不同的传统村落作为深入研究对象,从古至今、由表及里的对三个典型传统村落的历史景观肌理进行具体探究。浙江省三个典型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根据1964年、2000年和2020年三个时期传统村落的历史影像资料,利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景观格局以及建筑、交通、水体、植被和耕地五大景观类型进行景观指数分析,得出村落整体与各类型景观在面积、密度、形态、聚散度和多样性上的演变差异。其二,通过村志、县志、宗谱、古舆图等历史资料的辩证梳理和归纳,推演得出三个传统村落从建村以来的景观肌理演变进程。二者定性、定量相互补充,完善基础理论研究。根据以上三个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的过程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三个传统村落在布局、建筑、交通、水体、植被和耕地上各具特色,同时存在共性特点。三个传统村落建筑内在结构形式相同,具有分明的等级次序;道路平面形态丰富多变,包括棋盘状、放射状和鱼骨状;水肌理具有点、线、面三种形态;竹、桃、梅是三个传统村落共有的历史植物种类;耕作发展态势一致,皆呈现面积缩小、类型增多、形态趋向规整的规律。整体上,三个村的景观空间形态皆向规则化发展,诸葛村和横樟村的景观空间密度增大,而走马塘村则趋向分散发展。走马塘村和诸葛村景观要素空间变化丰富,异质性攀升,而横樟村的景观类型较为单一,多样性不足。其二,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主要受自然环境、文化宗教、经济水平和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影响。自然环境在传统村落早期的影响尤为明显,根据各时期文化宗教内涵和程度的不同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具有差异特征,政治制度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在当代更为突出。各类影响因素相互交织变化,形成传统村落动态演进的过程。其三,现阶段传统村落保护与延续主要有保护意识偏差、传统文化流失、乡土特征淡化、规划实施滞后、经济发展制约五个方面的问题。同时,根据所列问题提出对应保护与延续策略:(1)尊重自然基底,识别传统肌理。(2)根植传统文化,弘扬宗族精神。(3)把握历史脉络,传承传统技艺。(4)建立信息集存,加强监督机制。(5)发展特色经济,推动活力再生。
徐雷雷[5](2020)在《城乡规划视角下衢州市居住区违法建筑管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违法建筑也随之广泛出现,特别是城市居住内违法建筑的屡禁不绝,已经严重影响城乡规划的实施。如何有效管控违法建筑并进行合法合理地处置,将其保持在可控范围甚至予以彻底根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业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课题,必须正面其产生的原因和管控难点,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寻求解决之道。本文从城乡规划实施的角度,通过梳理违法建筑管控的主体、对象和方法等三个关键性问题(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结合国内外研究,以衢州市居住区违法建筑为对象,针对衢州市居住违法建筑治理现状,选取2013年至2019年间的具体案例,梳理在规划设计、规划审批、规划执法等3个环节导致违法建筑难以有效查处和彻底根治的原因,辩证说明居住区内违法建筑的存在既有危害性也有合理性,以拆为主的严格管控模式存在弊端。同时具体分析了违法建筑查处中存在的法律适用、违法主体确定、罚款计算、违法收入定性等难点。最后,按照“堵疏结合”源头治理的思路,围绕决策系统、执法系统、反馈系统、保障系统等四大体系,建立弹性设计、动态审批、专业执法、社会共治等四个方面构成的全过程规划管理机制,确保合理合法地处置违法建筑,从根本上破解违法建筑屡禁不绝的管控难题。
王维康[6](2020)在《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旅游经济稳定增长,旅游业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2010年,浙江省衢州市江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丹霞”系列之一,此后在世界自然遗产的影响力下打开知名度,发展旅游。世界自然遗产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逆转、脆弱的,随世界遗产地旅游热朝的发展,吸引着数以十万记的游客,旅游的发展和开发,对包含江郎山在内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必须要加强保护管理。因此,探索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成为了研究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自然遗产地大多存在乡村环境中,根据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政策导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保护自然遗产是遗产地乡村发展的契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可能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协调自然遗产保护与遗产地乡村文化旅游,对实现自然遗产资源可持续、遗产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为案例地,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背景下,通过本学科及结合地理学、旅游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来研究理论,运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研究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以及保护的视角出发,通过相关理论指导,为江郎山保护和自然遗产地旅游,即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营造研究增加理论依据。展开自然遗产保护与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关系的思考,找寻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科学合理的平衡点,形成自然资源保护与村庄旅游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最终达到自然遗产地保护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两者共荣共生。第一章笔者首先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内容,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研究所应用的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二章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相关概念、价值、保护原则、相关理论等研究,寻求对江郎山自然遗产保护有益指导。对文化旅游融合理念进行概述,以及运用相关理论以乡村文旅空间形态为解析对象,阐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关系,世界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旅游的价值影响。第三章通过结合地格理论对江郎山和所在江山市地格进行分析,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对乡村文化进行整合,依据文化旅游空间理论,从物质维度—时间维度—区域维度三方面的演化路径,分析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和现状SWOT、现存问题。第四章详细阐述江郎山整体保护策略、对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营造理念和措施、目标定位与设计原则以及案例设计实践。第五章对全文提出总结。本文具有一定针对性研究,提出一个具有长期性和紧迫性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了江郎山的保护措施和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的设计实践,并在一定的程度论证了这些方法的适应性。
张心澜[7](2020)在《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社区营造策略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建设提高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成为了国家、社会和学界热议的话题。乡村社区营造作为一种乡村建设方式,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诸多经典案例更是成为了广大乡村地区争相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多中心治理理论起源于西方社会,最初是为了解决公共事物的治理问题。美国着名的政治经济学家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共事物的治理应该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通过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力量的平等参与、竞争协调、互补合作,来有效地克服由于政府或市场的“单中心”治理方式导致的失灵现象。后来,多中心治理理论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被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乡村建设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梳理了乡村社区营造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涵,对多中心治理理论在乡村社区营造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乡村社区营造中的多中心和营造原则进行了界定,认为政府部门、村民组织、社会团体、设计师和外部企业是乡村社区营中的五个中心,自主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是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社区营造原则。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五个中心参与乡村社区营造的路径。此外,本文以社区营造中的“人、文、地、产、景”五个维度为框架,结合浙江省衢州市芳村镇的社区营造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在五个维度上对芳村的现状条件进行评估,明确其发展基础和现有短板。其次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五个维度上对芳村社区提出了具体的营造策略,并对营造工作中多中心的参与路径进行了梳理。
毛筱眉[8](2020)在《江山市清湖二村商贸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五大战略总要求。传统村落是承载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文化传承等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体系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文化信息含量最高的一处阵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传统村落面临着文化传承不够、发展受制约等多种问题。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清湖二村的现状及矛盾问题,充分借鉴国内外保护利用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活态保护利用策略。共六个部分:第一章简述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后界定清湖二村的研究范围和重点研究范围,并提出研究框架。第二章对国内外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相关研究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并进行总结。第三章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的新要求,提出“原真性与现代性相融”、“整体性与区域性相协调”、“以人为本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等保护利用原则,并从空间格局活态保护、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产业活态发展等方面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第四章对清湖二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概况进行阐述,分析选址特征、空间格局、特征价值等,提出村落在环境、文化、产业等方面的问题,并着重分析村落在保护与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第五章主要为案例实践,根据上述提出的策略和方法,以江山市清湖二村为例,首先分析村落现状及矛盾问题、总结其特征和价值,结合第三章节提出有关清湖二村活态保护利用的方法和策略,制定了具体的方案。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
黄楠[9](2020)在《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重要的基础环节,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村才能生机盎然,充满活力,才能更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同时也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各方面的机制和政策支持。农业产业的发展只依靠自身的资本发展是不足的,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凤凰县是一个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猕猴桃产业是凤凰县的特色农业产业,深入研究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对于实现凤凰县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意义。论文全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接着分别从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现状描述、问题分析、经验借鉴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展开。首先,界定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概念和阐述相关理论;其次,全面分析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的现状;接着对凤凰县廖家桥镇、阿拉营镇、山江镇、水打田乡、林峰乡及新场镇猕猴桃产业的金融支持进行调研,分析果农和猕猴桃企业的金融需求、金融支持状况;之后进一步明晰金融在支持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金融支持农业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内在机理;最后,结合存在的问题、成功经验,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工作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建议:为了解决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做好金融支持凤凰县猕猴桃产业的总体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加强监管力度;果农和猕猴桃企业要做到完善财务管理,提高金融支持认识水平,加强自身信用建设;金融机构要做好创新贷款条件,扩大信贷主体范围、创新信贷方式、加强金融支持多元化建设和完善农业保险市场等方面,形成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长效机制。
詹迅乔[10](2020)在《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升,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面小康离不开乡村振兴,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实践形式,乡村旅游因其具有综合性、兼容性的产业特征,已然成为助推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衢州市拥有绝佳的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四省通衢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优势,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与此同时,衢州市是《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规划》的核心示范区,开展对衢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因此,本文在阅读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衢州市地理区位概况、旅游资源概况和各辖区旅游发展定位,通过对衢州市乡村旅游景区游客、旅游经营者的问卷调查,对相关政府管理人员的访谈,总结得出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制度不健全、规划不合理、农旅文旅产业不融合、基础设施不健全、专业人口缺口大等方面的问题。继而运用SWOT—PEST分析法,对衢州市发展乡村旅游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全方面的剖析。并通过与衢州市在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文化底蕴方面都较为接近的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知名地区婺源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者在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借鉴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从而得出对衢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启示。据此,本文着力探寻适用于衢州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之路,针对性的提出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思路、总体目标、遵循原则和规划建议,并通过全面梳理整合衢州市内各辖区旅游资源,创新打造出五大不同主题的十四条衢州市精品乡村旅游产品线路。最后,通过对全文研究成果的总结,提出扩充政府政策供给,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创新经营发展理念,构建市场共治秩序;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实力三方面九条措施建议。
二、衢州市村镇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衢州市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衢州市村镇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衢州市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调研资料与分析方法 |
2.1 数据调研概述 |
2.2 分析方法 |
3 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水质指标调研分析 |
3.1 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学指标的调研分析 |
3.1.1 微生物学指标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
3.1.2 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分析 |
3.1.3 典型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
3.2 农村饮用水中浑浊度指标的调研分析 |
3.3 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指标的调研分析 |
3.3.1 氟化物指标的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
3.3.2 氟化物超标的原因分析 |
3.3.3 典型农村地区氟化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分析 |
4.1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变化特性 |
4.2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空间变化特性 |
4.2.1 各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空间分布特性 |
4.2.2 不同地区典型水质指标超标率变化特性 |
4.3 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时空变化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及改善建议 |
5.1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工作发展现状 |
5.2 我国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 |
5.3 城乡水质差异现状 |
5.4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改善面临的问题 |
5.5 优化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与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产品品牌传播研究 |
1.2.2 关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核心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农产品 |
2.1.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品牌形象理论 |
2.2.4 品牌架构理论 |
3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基本情况 |
3.1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优势 |
3.1.1 “三衢味”品牌建设条件 |
3.1.2 衢州市品牌农业建设概况 |
3.2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情况 |
3.2.1 “三衢味”品牌培育路径 |
3.2.2 “三衢味”品牌运营模式 |
3.2.3 “三衢味”品牌传播模式 |
4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现状的实证研究 |
4.1 “三衢味”品牌传播现状调查 |
4.1.1 深度访谈研究 |
4.1.2 问卷调查研究 |
4.2 “三衢味”品牌传播效果 |
4.2.1 品牌认知度增加与消费者信任度提升 |
4.2.2 区域文化自信塑造与情感认同强化 |
4.2.3 政府信誉背书与子品牌赋能 |
4.3 “三衢味”品牌传播的主要问题 |
4.3.1 “三衢味”省外知名度较低 |
4.3.2 建设主体配合程度不高 |
4.3.3 母子品牌的凝聚力弱 |
4.4 “三衢味”品牌传播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宣传推广模式与内容单一 |
4.4.2 多方传播主体定位不清 |
4.4.3 母子品牌运作存在矛盾 |
5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的提升策略 |
5.1 丰富传播策略,提高“三衢味”品牌辨识度 |
5.1.1 建构超级符号“真”,讲好“三衢味”故事 |
5.1.2 打造意见领袖,助推品牌价值认同 |
5.1.3 重视感官传播,探索品牌形象年轻化 |
5.2 明确角色分工,构建主体深度合作模式 |
5.2.1 运营公司:商业传播与会员利益落实 |
5.2.2 政府:传播监管与城市品牌协同 |
5.2.3 授权企业:协作参与与品牌形象维护 |
5.3 调整战略思维,探索双赢母子品牌关系 |
5.3.1 重新定位母子品牌关系 |
5.3.2 母子品牌互补避免零和博弈 |
5.4 完善传播支持,营造积极品牌成长环境 |
5.4.1 政策支持:培育综合性农业人才 |
5.4.2 平台建设:寻求专业力量支持 |
5.4.3 交流共享:探讨品牌传播新方向 |
6 总结 |
6.1 小结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关于“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采访提纲 |
附录二:关于“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访谈记录表 |
附录三:关于“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调查问卷 |
致谢 |
(3)浙江省“一主+四次”格局下的金衢丽城市团发展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聚集均衡多节点城市体系的构建 |
1.1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聚集均衡 |
1.2 跨行政区划构建城市体系 |
1.3 构建副中心呼应核心城市 |
2 浙江省城市团“一主+四次”发展构架与金衢丽副中心发展构想 |
2.1 “一主+四次”的浙江城市团发展构架 |
2.2 “一主+四次”格局下金衢丽副中心发展构想 |
3 金华市城市团发展构架与以金华市为中心的跨行政区划城市链的构建 |
3.1 金华市城市团发展构架:枣核北链+枣核南链+主轴城市链 |
3.2 以金华市为中心的跨行政区划城市链的构建 |
3.2.1 “金华市—衢州市”城市链:依托主导城市链发展S链和双环 |
第一,衢金链主导下的金华市城市环与澧汤链。 |
第二,“一核+三次”格局与拓展的龙游县城市环。 |
第三,“一主+四次”的衢州城市团与C形链。 |
3.2.2 “金华市—丽水市”城市链:月牙区域为主导的城市链 |
3.2.3 “金华市—磐安县”城市链:金磐北链+金磐南链+节点城市团 |
4 关于金衢丽城市团的进一步讨论 |
4.1 建设金衢丽城市团需要以省域城市团为背景 |
4.2 重视微中心在构建次级城市团中的作用 |
4.3 前瞻性地提供城市链的发展空间 |
4.4 建构城市体系的成功经验不能简单复制 |
5 结语 |
(4)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和古村落概念辨析 |
1.3.2 村落景观肌理概念解析 |
1.3.2.1 肌理与景观肌理 |
1.3.2.2 城市肌理与村落肌理 |
1.3.3 景观格局与景观肌理的相互关系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1.1 形态肌理相关研究 |
1.4.1.2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复兴研究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2.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1.4.2.2 传统村落肌理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浙江省传统村落概况及案例选择 |
2.1 浙江省区域环境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地形地貌 |
2.1.3 人口和社会经济 |
2.2 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2.2.1 区域分布特征 |
2.2.2 海拔分布特征 |
2.3 浙江省传统村落肌理分类 |
2.3.1 平原型 |
2.3.2 丘陵型 |
2.3.3 山地型 |
2.4 浙江省传统村落案例选择 |
3 浙江省典型传统村落景观肌理 |
3.1 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3.1.1 村级景观分类方法 |
3.1.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
3.1.3 不同时期斑块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
3.1.3.1 面积变化 |
3.1.3.2 密度变化 |
3.1.3.3 形状变化 |
3.1.3.4 聚散度变化 |
3.1.4 不同时期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
3.1.4.1 面积变化 |
3.1.4.2 密度变化 |
3.1.4.3 形状变化 |
3.1.4.4 聚散度变化 |
3.1.4.5 多样性变化 |
3.2 平原型:走马塘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
3.2.1 走马塘村概况 |
3.2.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
3.2.1.2 历史沿革 |
3.2.2 建筑景观 |
3.2.2.1 建筑类型变化 |
3.2.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
3.2.2.3 建筑高度变化 |
3.2.2.4 建筑细部肌理 |
3.2.3 交通景观 |
3.2.3.1 交通结构变化 |
3.2.3.2 街巷细部肌理变化 |
3.2.4 水体景观 |
3.2.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
3.2.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
3.2.5 植被景观 |
3.2.5.1 植物种类变化 |
3.2.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
3.2.6 耕地景观 |
3.2.6.1 耕作种类变化 |
3.2.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
3.3 丘陵型: 诸葛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
3.3.1 诸葛村概况 |
3.3.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
3.3.1.2 历史沿革 |
3.3.2 建筑景观 |
3.3.2.1 建筑类型变化 |
3.3.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
3.3.2.3 建筑高度变化 |
3.3.2.4 建筑细部肌理 |
3.3.3 交通景观 |
3.3.3.1 交通结构变化 |
3.3.3.2 交通细部肌理变化 |
3.3.4 水体景观 |
3.3.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
3.3.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
3.3.5 植被景观 |
3.3.5.1 植物种类变化 |
3.3.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
3.3.6 耕地景观 |
3.3.6.1 耕作种类变化 |
3.3.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
3.4 山地型: 横樟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
3.4.1 横樟村概况 |
3.4.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
3.4.1.2 历史沿革 |
3.4.2 建筑景观 |
3.4.2.1 建筑类型变化 |
3.4.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
3.4.2.3 建筑高度演变 |
3.4.2.4 建筑细部肌理 |
3.4.3 交通景观 |
3.4.3.1 交通结构变化 |
3.4.3.2 交通细部肌理变化 |
3.4.4 水体景观 |
3.4.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
3.4.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
3.4.5 植被景观 |
3.4.5.1 植物种类变化 |
3.4.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
3.4.6 耕地景观 |
3.4.6.1 耕作种类变化 |
3.4.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
3.5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对比分析 |
3.5.1 布局对比分析 |
3.5.2 建筑对比分析 |
3.5.3 交通对比分析 |
3.5.4 水体对比分析 |
3.5.5 植被对比分析 |
3.5.6 耕地对比分析 |
3.6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 |
3.6.1 自然环境 |
3.6.2 文化宗教 |
3.6.3 经济水平 |
3.6.4 政策制度 |
3.7 本章小结 |
4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的保护与延续 |
4.1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保护存在的问题 |
4.1.1 保护意识偏差 |
4.1.2 传统文化流失 |
4.1.3 乡土特征淡化 |
4.1.4 规划实施滞后 |
4.1.5 经济发展制约 |
4.2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的保护与延续策略 |
4.2.1 尊重自然基底,识别传统肌理 |
4.2.2 根植传统文化,弘扬宗族精神 |
4.2.3 把握历史脉络,传承传统技艺 |
4.2.4 建立信息集存,加强监督机制 |
4.2.5 发展特色经济,推动活力再生 |
5 研究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目录 |
图目录 |
附录A 走马塘村植物名录 |
附录B 诸葛村植物名录 |
附录C 横樟村植物名录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历 |
致谢 |
(5)城乡规划视角下衢州市居住区违法建筑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1.1 违法建筑 |
1.1.2 居住区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背景: 城市违法建筑的负面影响急剧显现 |
1.2.2 法律背景: 法律法规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但仍存在不足 |
1.2.3 政策背景: 城市违法建筑治理是实现城市精细化管控的必然要求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违法建筑管控关键问题梳理 |
2.2 香港地区和国外违法建筑管控模式和特征 |
2.2.1 香港地区: 堵疏结合的治理模式 |
2.2.2 新加坡: 严厉的惩罚制度 |
2.2.3 美国: 社区自治的自下而上模式 |
2.2.4 国内研究 |
2.2.4.1 违法建筑定义的研究 |
2.2.4.2 违法建筑的类型研究 |
2.2.4.3 违法建筑成因的研究 |
2.2.4.4 违法建筑的处置措施研究 |
2.3 启示与借鉴 |
2.3.1 全过程寻找问题与原因 |
2.3.2 全方位构建监管体系 |
2.3.3 全面完善法律法规规定 |
3 衢州市居住区违法建筑概况与管控特征 |
3.1 违法建筑规模与类型 |
3.1.1 违法建筑规模 |
3.1.2 违法建筑类型 |
3.2 违法建筑管控系统与管控主体 |
3.2.1 管控系统 |
3.2.2 管控主体 |
3.3 违法建筑管控依据与手段 |
3.3.1 管控依据 |
3.3.2 管控手段 |
4 存在问题与原因探析 |
4.1 规划设计方面原因 |
4.1.1 开发商故意进行规避设计 |
4.1.2 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不能满足居民实际需求 |
4.2 规划许可方面原因 |
4.3 规划执法方面原因 |
4.3.1 违法建筑隐蔽性强,难以发现 |
4.3.2 执法手段不足,难以有效遏制 |
4.4 其他方面原因 |
4.5 查处中存在的难点 |
4.5.1 法律适用存在争议 |
4.5.2 违法行为主体的难认定 |
4.5.3 违法建设行为罚款基数难统一 |
4.5.4 没收违法收入的难定性问题 |
4.5.5 违法建筑经处罚后的补办手续难点 |
5 管控建议 |
5.1 决策系统层面:优化规划设计 |
5.2 执法系统层面:强化执法能力 |
5.2.1 利用社会力量发现违法建筑 |
5.2.2 提升执法效率 |
5.2.3 解决执法合法性争议点 |
5.2.3.1 法律适用问题 |
5.2.3.2 明确罚款计算方式 |
5.2.3.3 明确违法收入的定性 |
5.3 保障系统层面:完善法规体系 |
5.3.1 制定出台《浙江省房屋小微工程管理条例》 |
5.3.2 制定《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办法》 |
5.3.3 修改现行关于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规定 |
5.4 反馈系统层面 |
5.4.1 强化部门协作 |
5.4.2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公德意识 |
5.4.3 明确违法建筑经处罚后如何处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世界自然遗产相关研究 |
1.4.2 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
1.4.3 文化旅游空间相关研究 |
1.4.4 世遗江郎山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文旅发展相关理论 |
2.1 世界自然遗产与保护理论概述 |
2.1.1 世界自然遗产概述 |
2.1.2 地格理论概述 |
2.2 文旅融合理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定义 |
2.2.2 特征 |
2.2.3 构成要素 |
2.2.4 文化生态学理论概述 |
2.3 文化旅游空间理论概述 |
2.3.1 文化旅游空间系统 |
2.3.2 文化旅游空间演化机制 |
2.3.3 文化旅游空间形态解析 |
2.3.4 文化旅游空间理论在乡村文旅空间的运用 |
2.4 世界自然遗产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
2.4.1 世界自然遗产与乡村的关系 |
2.4.2 世界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旅游价值影响 |
2.4.3 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生态学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郎山与乡村文化旅游空间分析 |
3.1 衢州市江山文脉资源禀赋 |
3.1.1 历史文化沿革 |
3.1.2 物质文化空间 |
3.1.3 非物质文化空间 |
3.2 江郎山地格分析 |
3.2.1 地脉分析 |
3.2.2 文脉分析 |
3.2.3 价值分析 |
3.2.4 景区现状 |
3.3 乡村文化旅游分析 |
3.3.1 文化现状与整合 |
3.3.2 文化旅游空间分析 |
3.3.3 文化旅游空间形态发展 |
3.4 现状与问题分析 |
3.4.1 现状SWOT分析 |
3.4.2 现存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案例实践设计 |
4.1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目标与原则 |
4.1.1 目标定位 |
4.1.2 设计原则 |
4.2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理念与措施 |
4.2.1 营造理念 |
4.2.2 营造措施 |
4.3 江郎山整体保护策略 |
4.3.1 保护为首 |
4.3.2 培养意识 |
4.3.3 科学管理 |
4.3.4 产业重组 |
4.3.5 空间重组 |
4.4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设计实践 |
4.4.1 整体规划布局 |
4.4.2 建筑街巷更新 |
4.4.3 标识标牌提升 |
4.5 江郎山乡村民宿案例实践设计 |
4.5.1 现状与定位 |
4.5.2 整体功能布局 |
4.5.3 建筑风貌提升 |
4.5.4 室内庭院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社区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上而下的传统乡村建设模式难以为继 |
1.1.2 国家提出农村社区营造政策为乡村建设指明方向 |
1.1.3 乡村治理模式变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理论研究综述 |
2.1.1 社区营造 |
2.1.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 实践案例总结 |
2.2.1 桃米村——非营利组织推动的社区营造 |
2.2.2 郝堂村——专家引领的社区营造 |
2.2.3 案例经验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3 多中心治理理论在乡村社区营造中的适用性分析 |
3.1 乡村社区营造实现多中心治理的必要性 |
3.2 多中心治理在乡村社区营造中的可行性 |
3.3 多中心治理理论在乡村社区营造中的适用性评价 |
4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社区营造路径构建 |
4.1 乡村社区营造中的多中心 |
4.1.1 政府部门 |
4.1.2 村民组织 |
4.1.3 社会团体 |
4.1.4 设计师 |
4.1.5 外部企业 |
4.2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乡村社区营造原则 |
4.2.1 自主性 |
4.2.2 系统性 |
4.2.3 可持续性 |
4.3 乡村社区营造中多中心参与的路径构建 |
4.3.1 政府部门立足宏观,支持保障乡村社区营造 |
4.3.2 村民组织协调联络,积极对接内外资源 |
4.3.3 社会团体长线陪同,分阶段介入营造工作 |
4.3.4 设计师辅助参与,以专业素养引导空间塑造 |
4.3.5 外部企业有限参与,导入社区所需生产要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浙江省衢州市芳村镇乡村社区营造 |
5.1 案例点概况 |
5.2 芳村开展多中心乡村社区营造的基础评估 |
5.2.1 人: 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村民缺乏专业技能 |
5.2.2 文: 社区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活动开展较少 |
5.2.3 地: 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浙西宋镇特色鲜明 |
5.2.4 产: 在地经济发展良好,集体经营发展不足 |
5.2.5 景: 缺乏社区公共空间和标志性的景观节点 |
5.2.6 小结 |
5.3 多中心参与的芳村乡村社区营造策略 |
5.3.1 人: 公共服务的完善和村民能力的提升 |
5.3.2 文: 新老文化的发展和文化活动的举办 |
5.3.3 地: 传统风貌的延续和田园景观的保育 |
5.3.4 产: 内生产业的培育和集体经济的发展 |
5.3.5 景: 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独特景观的创造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8)江山市清湖二村商贸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涉及的相关概念、定义解析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2.1.1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历程 |
2.1.2 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利用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2.2.1 传统村落保护历程 |
2.2.2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
3.1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要求 |
3.1.1 生态宜居 |
3.1.2 文化振兴 |
3.1.3 产业振兴 |
3.1.4 治理有效 |
3.2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原则 |
3.2.1 原真性与现代性相融合原则 |
3.2.2 整体性与区域性相协调原则 |
3.2.3 以人为本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原则 |
3.3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内容和方法 |
3.3.1 空间环境的活态保护 |
3.3.2 历史建筑的活态利用 |
3.3.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
3.3.4 村庄产业的活态发展 |
4. 江山市清湖二村现状研究分析 |
4.1 村落概况 |
4.1.1 自然概况 |
4.1.2 历史沿革 |
4.2 清湖二村特色概述 |
4.2.1 选址和空间格局 |
4.2.2 建筑特征 |
4.2.3 文化特征 |
4.3 村落现状问题 |
4.3.1 人居环境问题 |
4.3.2 文化传承问题 |
4.3.3 产业发展问题 |
4.3.4 乡村治理问题 |
4.4 村落保护利用主要矛盾 |
4.4.1 村民诉求 |
4.4.2 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物质空间之间的矛盾 |
4.4.3 环境容量与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 |
4.4.4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效益的矛盾 |
5. 清湖二村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 |
5.1 现状SWOT分析 |
5.1.1 优势(strengths) |
5.1.2 劣势(weaknesses) |
5.1.3 机遇(opportunities) |
5.1.4 威胁(threats) |
5.2 清湖二村活态保护利用策略 |
5.2.1 空间环境活态保护 |
5.2.2 建筑的活态利用 |
5.2.3 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
5.2.4 旅游产业活态发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个人简介 |
(9)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诸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2 论文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与产业发展基本内涵 |
2.1.2 猕猴桃产业的内涵 |
2.1.3 金融支持的内涵 |
2.1.4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内涵 |
2.2 论文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农村金融理论 |
2.2.3 金融发展理论 |
3 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
3.1 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现状 |
3.1.1 猕猴桃种植业不断壮大 |
3.1.2 猕猴桃的储存与加工开始发展 |
3.1.3 猕猴桃的营销逐渐成熟 |
3.2 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
3.2.1 凤凰县银行业的金融支持状况 |
3.2.2 凤凰县保险业的支持状况 |
3.2.3 凤凰县财政税收的支持状况 |
3.2.4 凤凰县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状况 |
4 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实地调查 |
4.1 调查问卷设计 |
4.2 调查数据整理 |
4.2.1 猕猴桃果农的金融需求和获得金融支持的调查情况 |
4.2.2 猕猴桃企业的金融需求和获得金融支持的调查情况 |
4.3 调查分析总结 |
5 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
5.1 政府在猕猴桃产业金融支持上存在的问题 |
5.1.1 政府缺乏猕猴桃产业金融支持的总体规划 |
5.1.2 政府缺少持续的猕猴桃产业金融支持政策 |
5.1.3 政府对金融行业监管不到位 |
5.2 果农和猕猴桃企业自身在金融支持上存在的问题 |
5.2.1 没有达到贷款条件 |
5.2.2 金融思想观念落后 |
5.2.3 信用度缺失 |
5.3 金融机构在猕猴桃产业金融支持上存在的问题 |
5.3.1 贷款条件缺乏创新 |
5.3.2 信贷支持主体范围有限 |
5.3.3 金融机构信贷方式落后 |
5.3.4 金融支持方式单一 |
5.3.5 农业保险的缺失 |
6 农业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的成功经验 |
6.1 浙江衢州柑橘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 |
6.1.1 浙江衢州柑橘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6.1.2 浙江衢州柑橘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主要做法 |
6.2 甘肃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 |
6.2.1 甘肃宁静苹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6.2.2 甘肃宁静苹果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主要做法 |
6.3 对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启示 |
6.3.1 建立风险防范、信贷抵押担保新机制 |
6.3.2 创新信贷方式 |
6.3.3 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扩大信贷规模 |
7 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的对策 |
7.1 加强政府在猕猴桃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主导作用 |
7.1.1 制定猕猴桃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总体规划 |
7.1.2 制定猕猴桃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相关的政策 |
7.1.3 加大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 |
7.2 加强果农和猕猴桃企业管理和知识理念教育 |
7.2.1 做好良好的财务管理 |
7.2.2 提高金融支持认知水平 |
7.2.3 加强自身信用建设 |
7.3 督促金融机构改革创新 |
7.3.1 创新贷款条件 |
7.3.2 扩大信贷主体范围 |
7.3.3 创新信贷方式 |
7.3.4 加强金融支持多元化建设 |
7.3.5 完善农业保险市场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调查问卷 |
附录B: 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访谈内容 |
致谢 |
(10)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发展背景 |
1.1.3 实践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1.3.2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1.3.3 典型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特点研究 |
1.3.4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1.3.5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1.3.6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结论对比 |
1.3.7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对比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论文写作思路 |
2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内容分类 |
2.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
2.1.2 乡村旅游的内容分类 |
2.2 发展理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念 |
2.2.2 创新发展理念 |
2.3 理论基础 |
2.3.1 供给与需求理论 |
2.3.2 产业融合理论 |
2.3.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3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1 衢州市地理区位概况 |
3.1.2 衢州市乡村旅游可依托资源概况 |
3.1.3 衢州市各辖区旅游发展定位及简介 |
3.1.4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3.1.5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
3.1.6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作用 |
3.2 衢州市乡村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
3.2.1 游客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2 旅游经营者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3 访谈结果分析 |
3.3 衢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机制体系不健全,管理运营不顺畅 |
3.3.2 景区规划不合理,同质化竞争严重 |
3.3.3 乡土文化被削弱,文旅融合程度低 |
3.3.4 配套设施不健全,硬件保障不及时 |
3.3.5 旅游服务不给力,专业人才缺口大 |
3.3.6 推广宣传不广泛,基础管理待夯实 |
3.3.7 发展思想不创新,核心竞争能力弱 |
4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PEST分析 |
4.1 SWOT-PEST矩阵模型 |
4.2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PEST模型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遇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4.3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PEST矩阵 |
5 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 |
5.1 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
5.2 婺源与衢州乡村旅游发展对比分析 |
5.3 婺源经验对衢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启示借鉴 |
5.3.1 注重政府引导,科学编制规划 |
5.3.2 引入社会资本,积极鼓励共建 |
5.3.3 引入专业人才,创新产品开发 |
6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6.1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思路目标和遵循原则 |
6.1.1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思路 |
6.1.2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目标 |
6.1.3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遵循原则 |
6.2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建议 |
6.2.1 调查论证完善衢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体系 |
6.2.2 因地制宜找准衢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定位 |
6.2.3 理清思路明确衢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的 |
6.3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产品设计建议 |
6.3.1 衢州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方向 |
6.3.2 衢州市精品乡村旅游产品路线设计 |
6.4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管理及运营保障建议 |
6.4.1 扩充政府政策供给,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
6.4.2 创新经营发展理念,构建市场共治秩序 |
6.4.3 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实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访谈问题设计 |
附录二 衢州市乡村旅游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衢州市乡村旅游经营者调查问卷 |
四、衢州市村镇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衢州市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D]. 乔松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研究[D]. 郑思敏. 东华大学, 2021(11)
- [3]浙江省“一主+四次”格局下的金衢丽城市团发展构想[J]. 孟祥林. 中国名城, 2021(04)
- [4]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D]. 李一芳.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5]城乡规划视角下衢州市居住区违法建筑管控研究[D]. 徐雷雷. 浙江大学, 2020(01)
- [6]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D]. 王维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社区营造策略研究[D]. 张心澜. 浙江大学, 2020(02)
- [8]江山市清湖二村商贸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D]. 毛筱眉. 浙江大学, 2020(01)
- [9]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黄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10]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詹迅乔.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