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断奶后全身性消瘦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宋继军[1](2021)在《猪圆环病毒2型悬浮培养及灭活疫苗工艺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是影响世界养猪产业的重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影响中国养猪产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皮炎肾病综合征(PNDS)的主要病原,PMWS在加拿大最早被发现。此病可以造成养猪业的巨大损失。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此病,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防控办法。而疫苗制备过程中,抗原的制备是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疫苗的质量。目前,大部分生物制品企业多采用转瓶培养工艺或偶见采用微载体全悬浮培养工艺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抗原的培养。运用传统的转瓶工艺,培养出的病毒效价低、批间差异大、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运用微载体全悬浮培养技术又存在剪切力耐受度低、血清用量高、生产成本高、转球工艺复杂等不足。从行业发展和产业化背景等考虑,应用悬浮培养细胞系通过生物反应器培养参数的控制开展大规模动物病毒培养,可以起到降本增效、提高产品品质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研究采用纯悬浮培养细胞技术和细胞生物反应器生产猪圆环病毒2型抗原,摸索并优化纯悬浮培养过程中涉及的重点质量控制点,开展对抗原纯化和抗原灭活生产工艺的研究,为大规模生产抗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对应用该工艺制备的疫苗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性和效力性评估。(1)PK15细胞培养技术全悬浮培养研究采用PK15全悬浮培养细胞,用体积为150 ml的平行生物反应器系统,摸索适合悬浮细胞培养的各种参数,包括初始接种细胞密度的优化、溶氧参数的确定、pH参数的确定、搅拌转速选择、补液方式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细胞接种密度为5×105cells/ml;溶氧参数为40~50%;pH参数为7.0~7.4,当7.2时细胞生长最佳;搅拌转速为100~120 r/min;补液方式采取逐步加液。(2)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悬浮培养参数研究采用PK15细胞的全悬浮培养研究参数,运用平行生物反应器,对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悬浮培养参数开展进一步研究,包括接毒细胞浓度的优化、接毒剂量的优化、收毒时间的优化、全悬浮和转瓶培养方法的比较等。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细胞接种浓度为5×105cells/ml;最佳接毒剂量确定为5%同步接种;最佳收获时间确定为120小时;全悬浮培养法收获的病毒滴度优于转瓶培养法收获的病毒滴度。(3)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纯化工艺的研究对纯悬浮培养工艺收获的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液进行细胞破碎优化和抗原纯化研究。细胞破碎采用低温超高压细胞破碎仪与传统冻融方法比较。抗原纯化引入中空纤维柱过滤和膜包过滤的方式进行纯化,比较纯化前后蛋白含量和病毒效价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温超高压细胞破碎仪能够很好的破碎悬浮培养后的细胞,与传统的反复冻融方法相比,具有破碎效果好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0.45μm和100 k D中空纤维过滤技术可以很好地用于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疫苗的纯化生产工艺中,有效地提高了疫苗质量,产业化前景较好。(4)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灭活工艺的研究采用灭活剂BEI与传统的灭活剂甲醛对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液进行灭活效果比较,并做灭活检验。同时针对新的灭活剂开展安全性试验和免疫效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0‰浓度的BEI在32℃条件下48小时能够完全灭活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后的病毒安全试验和效力试验合格;用此方法制备的疫苗抗体产生的时间和抗体效价峰值均优于传统工艺甲醛灭活的疫苗。(5)猪圆环病毒2型(LG株)试验室试制的研究采用优化确定的全悬浮细胞培养工艺、抗原处理工艺及灭活工艺在试验室试制了3批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进行全项半成品和成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对实验室试制的半成品和成品样本等进行检测,证明新摸索的工艺所确定的参数能够符合圆环灭活疫苗(LG株)的生产要求,说明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制备出符合规定的合格疫苗。(6)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安全性试验研究采用优化确定的全悬浮细胞培养工艺、抗原处理工艺及灭活工艺在生产车间试制了5批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进行全项成品检验后,开展了单剂量免疫仔猪试验、单剂量重复免疫仔猪试验、大剂量免疫仔猪试验和母猪安全性试验等安全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新工艺方法生产的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对仔猪和妊娠母猪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7)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效力性试验研究采用优化确定的全悬浮细胞培养工艺、抗原处理工艺及灭活工艺在生产车间试制了5批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进行全项成品检验后,进行灭活疫苗效力性试验研究,包括疫苗免疫攻毒效检猪增重率评价试验、运用荧光定量PCR法评价疫苗免疫效力试验、免疫攻毒后病毒排毒规律及组织病毒载量测定试验、疫苗免疫持续期与抗体消长规律测定试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及抗体与攻毒保护相关性试验、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LG株)保存期试验、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LG株)母猪被动免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新工艺方法生产的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通过疫苗免疫可有效抵御强毒攻击引起的猪只增重率下降,以增重率指标作为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指标,简便易行,直观可信,能够反映出疫苗真实效果;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定量检测病毒载量,可作为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指标之一;疫苗免疫刺激产生的抗体能够抵抗强毒的攻击;疫苗免疫持续期至少为6个月,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刺激产生抗体快,持续时间长,能够提供充分的免疫保护;疫苗对仔猪最小免疫剂量为每头猪0.5 ml,用最小免疫剂量接种试验猪,于免疫28日后血清抗体全部阳转和免疫保护率为100%,抗体效价越高,获得的免疫保护效力越好,血清抗体效价可以作为PCV2灭活疫苗效力检验手段之一,用IPM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达到800倍以上,可获得100%免疫保护率;疫苗的保护期确定为2~8℃下保存,保存期为18个月;疫苗对母猪安全是安全的,被动免疫母猪对所产仔猪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优化后的PK15细胞全悬浮培养技术、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技术、抗原纯化技术、抗原灭活技术等最终制备的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成品疫苗,各项检测指标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评价,对仔猪和母猪安全且免疫效果良好,可替代传统工艺生产的疫苗用于圆环病毒2型疾病的防控。优化工艺后生产的疫苗具有抗原含量高、杂蛋白含量低、无副反应、批间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符合国家科技发展需求,能够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净利润,拥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杨志维[2](2021)在《去势包扎、疫苗免疫和断奶转群对仔猪福利相关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王伟[3](2021)在《miR-204靶向BCL2L2对CPB2毒素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肠道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C,C.perfringens type C)是引起幼龄仔猪腹泻的常见细菌性病原菌之一,其主要通过产生α和β毒素,损坏仔猪肠道健康,引起仔猪腹泻。近年来,尽管商品化的疫苗和抗生素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但随着绿色无抗养殖的呼吁,对仔猪腹泻的防治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从遗传学角度,开展抗病育种相关研究,成为防治仔猪腹泻的重要手段。Micro 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22nt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其能够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本课题组前期建立了7日龄长×大二元仔猪感染C型产气荚膜梭菌耐受(IR)和易感(IS)个体,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仔猪回肠组织进行Small RNA测序,发现ssc-miR-204在耐受组和易感组之间显着差异表达,且在易感组高表达,推测其可能在仔猪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鉴于此,本研究以miR-204为研究对象,用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Clostridium perfringens beta2,CPB2)处理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s,IPEC-J2),通过qRT-PCR、Western Blot、CCK-8、Ed U染色、流式细胞术、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过表达和RNA干扰等试验技术,初步探索miR-204/BCL2L2调控轴在仔猪感染C型产气荚膜梭菌中的调控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miR-204表达模式及功能研究:miR-204在仔猪感染C型产气荚膜梭菌易感组回肠组织中极显着上调表达(P<0.01);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miR-204在仔猪肾脏、肝脏、胸腺、淋巴和回肠等组织中显着高表达;CPB2毒素处理IPEC-J2细胞后,miR-204也呈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相比于阴性对照组,miR-204 mimic能够抑制IPEC-J2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增加LDH活性,增加促炎因子TNF-α、IL-6、IL-8和IL-1β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蛋白表达而上调Bax蛋白表达。2.miR-204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靶向BCL2L2基因关系验证:采用Target Scan、miRDB和Pic Tar 3款软件对miR-204进行靶基因预测,得到共同靶基因有114个;miR-204靶基因能够显着富集在15个GO功能和13个KEGG信号通络。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miR-204成熟体种子区序列与BCL2L2基因3’UTR区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证实miR-204能够直接靶向结合BCL2L2基因。进一步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miR-204可以负调控BCL2L2的表达。3.miR-204通过靶向BCL2L2参与CPB2毒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首先分析了BCL2L2基因敲低和过表达对CPB2毒素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敲低BCL2L2后,促进了IPEC-J2细胞凋亡,增加LDH活性和炎性因子的表达;而过表达BCL2L2后,则表现出相反的表达趋势。此外,将pcDNA3.1、pcDNA-BCL2L2与miR-204 mimic共转染,发现过表达BCL2L2后,减弱了miR-204mimic引起的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综上所述,CPB2毒素处理IPEC-J2细胞后,上调表达的miR-204通过直接靶向BCL2L2促进CPB2毒素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miR-204及其靶基因可能在仔猪感染C型产气荚膜梭菌导致腹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miRNAs参与调控C型产气荚膜梭菌性仔猪腹泻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高磊[4](2021)在《嵌合型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C1-233株)的临床试验》文中研究表明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2型感染引起的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s,PCVAD),是影响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猪圆环病毒现有4种基因型,即PCV1、PCV2、PCV3和PCV4,其中,已知PCV2危害最为严重。PCV2可引起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和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Swine reproductive disorder syndrome,SRDS)等多种疾病,同时,PCV2 还可与多种病原共同感染或混合感染,加重疾病严重程度,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PCVAD有效防控措施之一是疫苗接种。PCV2疫苗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全病毒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其中,美国硕腾公司的嵌合型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已在国内上市,但国内迄今尚无该产品研制的报道。本研究是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室试制、中间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该疫苗的临床试验。本实验室与扬州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先后在江西、上海、江苏三个猪场进行了嵌合型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C1-233株)安全性试验和免疫效力试验。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中试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断奶仔猪、怀孕母猪和后备母猪对该疫苗均无不良反应,且免疫后的试验猪均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在本次临床试验中,我们采用了主动免疫效果和被动免疫效果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回收临床免疫猪进行攻毒试验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动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5批嵌合型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C1-233株)免疫后对断奶仔猪提供100%的攻毒保护。被动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上述5批疫苗对免疫母猪所产2周龄哺乳仔猪提供100%的攻毒保护,但仔猪4周龄时攻毒已不能完全保护。此外,还进行了疫苗免疫保护持续期试验,通过监测仔猪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及回收临床免疫猪进行攻毒试验的方式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后6个月所有免疫猪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水平均在1:800以上,且免疫后6个月的架子猪均能抵抗强毒攻击,而非免疫攻毒组的发病率为80%。以上结果证明中试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5](2011)在《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认为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猪高热病在不少地方经常发生,尤其是高温高湿夏季。
莫兵,王良嘉[6](2010)在《自家苗对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防制》文中研究表明某规模猪场发生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在采用加强环境控制与消毒,配合药物保健和加强营养等措施收效不大后,试用自家组织灭活疫苗,观察是否能控制疫情的蔓延。将产仔舍1个小单元里395头哺乳仔猪分成2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18~20日龄时注射2mL自家苗,对照组不进行自家苗免疫。试验经过35d。结果表明试验组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10.67个百分点,出现呼吸症状的猪只减少了16.77个百分点,淘汰率降低了3.59个百分点。
陆冬梅,佘德勇[7](2009)在《猪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制策略》文中认为猪圆环病毒感染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新传染病,母猪表现为繁殖障碍,仔猪和断奶猪主要特征为猪体质下降、消瘦、呼吸困难、咳喘、腹泻和黄疸等。该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广泛存在,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断和防制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该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制提供参考。
郑世容[8](2008)在《猪的呼吸道疾病鉴别与混合感染》文中提出专题背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一种多因子性疾病,即由病毒性、细菌性和非病原性,如温和型猪瘟、支原体肺炎、蓝耳病毒(PRRS)、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原发病原和猪链球菌属2型、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肺疫、放线杆菌胸膜肺炎以及猪蛔虫等继发病原以及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和易感猪群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综合症.猪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该病猪只不分大小、年龄、品种均可感染,多爆发于6-10周龄保育猪和13-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通常称为18周龄墙。发病率一般为25%-60%,发病猪死亡率为20%-90%,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该病可使猪的生长进度下降,饲料转化率下降,治疗费用增加,猪的质量下降及死亡率增加等,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危害养猪生产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王树林,张萌[9](2006)在《猪圆环病毒病及其防治(I)》文中研究指明
施兆红[10](2006)在《潍坊地区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临床病例病理学诊断》文中指出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主要病原是致病性猪圆环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该病主要侵害保育猪和育肥猪,其临床特征为生长发育不良,渐进性消瘦,体重减轻,皮肤与可视黏膜苍白或黄疸,贫血,腹泻,肌肉萎缩,衰弱无力,呼吸困难,以至死亡。该病自1991年加拿大首次报道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报道了该病的发生。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给全世界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国内外兽医界的研究热点。我国自2001年报道和明确在我国猪群中存在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血清学依据以来,有关PMWs的报道目见增多,北京、天津、广东、深圳、四川、重庆、上海、江苏、山西、浙江、甘肃等地均有本病的发生,PMWS已在我国广泛流行。山东是一个畜牧大省,潍坊是山东畜牧业最集中的地级市,猪的饲养量在山东首屈一指,现阶段对养猪危害最大的就是猪病。但有关潍坊地区本病的发生情况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潍坊地区4个猪场的PMWS疑似病例在进行病原学诊断的基础上,作了系统的病理学研究,旨在了解潍坊地区PMWS的发生情况,同时为该病的诊断提供病理学诊断依据。1、从2005年11月底至2006年2月期间对来自潍坊地区4个猪场几十例疑似PMWS病猪进行了系统的尸体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各猪场病猪的组织器官出现了本病的特征病变;PCV-2检测为阳性,同时合并感染的病原主要有PRRSV、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表明潍坊地区有PMWS的存在,病原是PCV-2与PRRSV共感染,同时合并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的感染。2、潍坊地区PMWS病猪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淋巴结皮质和副皮质区淋巴细胞减少,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出现多量类上皮样细胞以及合胞体性多核巨细胞-朗罕氏型巨细胞,巨噬细胞胞浆内见有病毒包涵体。脾脏病变与淋巴结基本一致。肺脏表现出间质性、粘液性支气管肺炎的病变。肝脏出现以肝细胞局灶性坏死,窦状隙内有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脱落坏死为特征的肝炎病变。肾脏有轻度乃至重度的多灶性间质性肾炎。心肌出现间质性心肌炎的病变,心肌纤维之间间质细胞增生,单核细胞浸润,伴有局灶性心肌坏死。大脑出现非化脓性脑炎病变,脑膜下多量淋巴细胞浸润,神经原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大脑白质中可见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的胶质细胞结节。以上病变与本病现有文献报道描述的典型病变基本一致。综合以上对PMWS的血清学和病理学研究结果,证实潍坊地区有PCV-2引起的PMWS存在,并且范围广泛,发病率高,危害严重。PMWS已成为潍坊地区断奶仔猪一种新的重要的传染病。
二、猪断奶后全身性消瘦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断奶后全身性消瘦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1)猪圆环病毒2型悬浮培养及灭活疫苗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猪圆环病毒概述 |
1.1.1 病毒生物学特性 |
1.1.2 病毒基因结构 |
1.2 流行病学研究 |
1.2.1 猪圆环病毒病发病史 |
1.2.2 猪圆环病毒易感动物 |
1.2.3 猪圆环病毒传播途径 |
1.3 疫苗种类 |
1.3.1 灭活疫苗 |
1.3.2 弱毒活疫苗 |
1.3.3 亚单位疫苗 |
1.3.4 其它疫苗 |
1.4 生物反应器种类和发展 |
1.5 悬浮培养技术的应用 |
1.6 悬浮培养的细胞系 |
1.6.1 幼仓鼠肾细胞 |
1.6.2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
1.6.3 非洲绿猴肾细胞 |
1.6.4 犬肾细胞 |
1.6.5人胚胎肾细胞293 |
1.6.6 猪肾细胞 |
1.6.7 其它细胞 |
1.7 产业化背景-为何要做悬浮培养 |
1.7.1 行业要求和标准 |
1.7.2 行业发展趋势 |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细胞和毒种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试验动物 |
2.1.5 试验动物管理 |
2.1.6 病毒载量测定操作规范 |
2.1.7 培养液配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PK15细胞培养技术全悬浮培养研究 |
2.2.2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悬浮培养参数研究 |
2.2.3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纯化工艺的研究 |
2.2.4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灭活剂的优化 |
2.2.5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实验室试制的研究 |
2.2.6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安全性试验研究 |
2.2.7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效力性试验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K15细胞培养技术全悬浮培养研究 |
3.1.1 初始接种细胞密度的优化 |
3.1.2 溶氧(DO)参数的确定 |
3.1.3 pH参数的确定 |
3.1.4 搅拌转速选择 |
3.1.5 补液方式的优化 |
3.2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悬浮培养参数研究 |
3.2.1 接毒细胞浓度的优化 |
3.2.2 接毒剂量的优化 |
3.2.3 收毒时间的优化 |
3.2.4 全悬浮和转瓶培养方法的比较 |
3.3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纯化工艺的研究 |
3.3.1 细胞破碎 |
3.3.2 抗原液的纯化 |
3.4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灭活剂的优化 |
3.4.1 BEI灭活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试验结果 |
3.4.2 两种灭活剂灭活效果结果 |
3.4.3 安全性试验 |
3.4.4 免疫效力试验 |
3.5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实验室试制研究 |
3.5.1 抗原的生产及半成品检验结果 |
3.5.2 成品疫苗检验结果 |
3.6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安全性试验研究 |
3.6.1 单剂量免疫仔猪试验 |
3.6.2 单剂量重复免疫仔猪试验 |
3.6.3 大剂量免疫仔猪试验 |
3.6.4 母猪免疫安全性试验 |
3.7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效力性试验研究 |
3.7.1 疫苗免疫攻毒效检试验猪增重率评价试验 |
3.7.2 运用荧光定量PCR法评价疫苗免疫效力 |
3.7.3 免疫攻毒后病毒排毒规律及组织病毒载量测定 |
3.7.4 疫苗免疫持续期与抗体消长规律测定试验 |
3.7.5 最小免疫剂量试验及血清抗体与攻毒保护相关性试验 |
3.7.6 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LG株)保存期试验 |
3.7.7 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LG株)母猪被动免疫试验 |
4 讨论 |
4.1 PK15细胞培养技术全悬浮培养研究 |
4.2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悬浮培养参数研究 |
4.3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纯化工艺的研究 |
4.3.1 细胞破碎 |
4.3.2 抗原液的纯化 |
4.4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抗原灭活剂的优化 |
4.5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实验室试制研究 |
4.6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安全性试验研究 |
4.7 猪圆环病毒2型(LG株)灭活疫苗效力性试验研究 |
4.7.1 疫苗免疫攻毒效检试验猪增重率评价试验 |
4.7.2 运用荧光定量PCR法评价疫苗免疫效力 |
4.7.3 免疫攻毒后病毒排毒规律及组织病毒载量测定 |
4.7.4 疫苗免疫持续期与抗体消长规律测定试验 |
4.7.5 最小免疫剂量试验及血清抗体与攻毒保护相关性试验 |
4.7.6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LG株)保存期试验 |
4.7.7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LG株)母猪被动免疫试验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miR-204靶向BCL2L2对CPB2毒素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仔猪腹泻 |
1.1 仔猪腹泻的病因 |
1.1.1 病原性腹泻 |
1.1.2 非病原性腹泻 |
1.2 仔猪腹泻的防治现状 |
2 产气荚膜梭菌 |
2.1 产气荚膜梭菌简介 |
2.2 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类型及致病机理 |
3 miRNA概述 |
3.1 miRNA的发现 |
3.2 miRNA的生成及作用机制 |
3.3 miRNA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研究 |
4 miR-204研究进展 |
5 BCL2L2基因研究进展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miR-204表达模式分析及在CPB2毒素诱导的IPEC-J2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样品采集 |
1.1.1 组织样品 |
1.1.2 细胞系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试验试剂 |
1.4 重组CPB2毒素蛋白制备与纯化 |
1.4.1 构建pET-28a-CPB2重组质粒 |
1.4.2 重组质粒诱导表达 |
1.4.3 蛋白质纯化 |
1.5 细胞培养及转染 |
1.5.1 细胞培养 |
1.5.2 细胞转染 |
1.6 CPB2毒素处理IPEC-J2细胞损伤模型构建 |
1.7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8 RNA提取、反转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 |
1.8.1 总RNA提取 |
1.8.2 反转录反应 |
1.8.3 荧光定量PCR检测 |
1.9 CCK-8检测 |
1.10 EdU染色 |
1.11 流式细胞术检测 |
1.12 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 |
1.13 Western Blot检测 |
1.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重组CPB2毒素蛋白制备与纯化 |
2.2 构建CPB2毒素处理的IPEC-J2细胞损伤模型 |
2.3 miR-204转染效率检测 |
2.4 miR-204表达模式分析 |
2.5 miR-204对CPB2毒素诱导的IPEC-J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6 miR-204对CPB2毒素诱导的IPEC-J2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miR-204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靶向BCL2L2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1.2 主要试验试剂 |
1.3 miR-204保守性分析 |
1.4 miR-204靶基因预测 |
1.5 miR-204靶基因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1.6 BCL2L2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载体构建 |
1.6.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6.2 PCR扩增、胶回收及载体连接 |
1.6.3 重组载体双酶切及测序鉴定 |
1.7 细胞培养及转染 |
1.8 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1.9 RNA提取、反转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 |
1.10 Western Blot检测 |
1.11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iR-204保守性分析 |
2.2 miR-204靶基因预测 |
2.3 miR-204靶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4 双荧光素酶重组载体构建及鉴定 |
2.5 miR-204靶向结合BCL2L2关系验证 |
2.6 miR-204在转录和蛋白水平调控BCL2L2表达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miR-204靶向BCL2L2参与CPB2毒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验试剂 |
1.2 BCL2L2基因siRNA设计与合成 |
1.3 BCL2L2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
1.4 细胞培养及转染 |
1.5 RNA提取、反转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 |
1.6 CCK-8、EdU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 |
1.7 LDH活性、炎性细胞因子及凋亡蛋白表达检测 |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CL2L2基因敲低和过表达效率检测 |
2.2 BCL2L2基因敲低和过表达对IPEC-J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3 BCL2L2基因敲低和过表达对IPEC-J2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嵌合型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C1-233株)的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猪圆环病毒流行现况概述 |
1.1 病原学 |
1.1.1 分类 |
1.1.2 形态结构与理化特征 |
1.1.3 病毒的培养特性 |
1.2 流行病学 |
1.2.1 传染源 |
1.2.2 传播途径 |
1.2.3 易感动物 |
1.3 致病性 |
1.3.1 猪圆环病毒1型 |
1.3.2 猪圆环病毒2型 |
1.3.3 猪圆环病毒3型 |
1.3.4 猪圆环病毒4型 |
1.4 临床症状 |
1.4.1 PCV2感染猪常见临床表现 |
1.4.2 PCV2感染不同阶段猪的症状 |
1.4.3 PCV3感染的临床症状 |
1.5 病理变化 |
1.5.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
1.5.2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 |
1.5.3 其他病理变化 |
1.6 诊断 |
1.6.1 病原学诊断 |
1.6.2 血清学检测 |
1.6.3 综合诊断 |
1.6.4 抗体检测 |
1.7 防治措施 |
1.7.1 PCV2疫苗研究进展 |
1.7.2 集约化猪场防治措施 |
1.7.3 药物治疗 |
1.7.4 对症治疗 |
1.8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嵌合型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C1-233株)安全性试验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试验动物 |
2.2 方法 |
2.2.1 单倍剂量接种安全性试验 |
2.2.2 加倍剂量接种安全性试验 |
2.2.3 单倍剂量重复接种安全性试验 |
2.2.4 组织切片制作方法 |
2.2.5 苏木素-伊红染色方法 |
2.3 结果 |
2.3.1 单倍剂量接种安全试验 |
2.3.2 加倍剂量接种安全性试验结果 |
2.3.3 单倍剂量重复接种安全性试验结果 |
2.3.4 免疫部位的组织切片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嵌合型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C1-233株)免疫效力试验 |
3.1 材料 |
3.1.1 疫苗 |
3.1.2 试验猪 |
3.1.3 试剂 |
3.2 方法 |
3.2.1 断奶仔猪免疫效力试验 |
3.2.2 哺乳仔猪被动免疫效力试验 |
3.2.3 组织切片制作方法 |
3.2.4 苏木素-伊红染色方法 |
3.2.5 免疫保护标准 |
3.3 结果 |
3.3.1 断奶仔猪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
3.3.2 哺乳仔猪被动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
3.3.3 免疫效力试验组织切片 |
3.3.4 免疫持续期试验组织切片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5)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特点 |
2 临床症状 |
3 剖检变化 |
4 预防措施 |
5 治疗方案 |
(6)自家苗对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防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取病料制作自家苗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方法 |
1.3.1 确定注射疫苗小猪日龄: |
1.3.2 试验分组: |
1.3.3 疫苗免疫: |
1.4 猪断奶后多系统综合征的确诊 |
1.4.1 流行病学调查: |
1.4.2 临床症状: |
1.4.3 病理剖检: |
1.4.4 药物治疗诊断: |
1.4.5 建立诊断: |
1.5 饲养管理 |
1.6 疗效评价指标 |
2 试验结果 |
2.1 对照组在试验期间的表现 |
2.2 试验组在试验期间的表现 |
2.3 自家苗免疫过的猪群体质增强, 抗病能力大大提高 |
2.4 试验结果推广 |
3 小结与体会 |
3.1 自家苗安全性 |
3.2 自家苗使用 |
3.3 做好基础免疫 |
3.4 断奶后多系统综合征的综合防制 |
3.5 展望 |
(7)猪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 |
2 流行病学 |
2.1 传染源 |
2.2 易感动物 |
2.3 传播途径 |
2.4 流行特点 |
3 临床症状 |
3.1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PMWS) |
3.2 猪肾病与皮炎综合征 (PDNS) |
3.3 猪呼吸疾病综合征 (PRDC) |
3.4 猪繁殖障碍 (PRF) |
3.5 传染性先天性震颤 (CT) |
4 病理变化 |
4.1 病理剖检 |
4.1.1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PMWS) : |
4.1.2 猪肾病与皮炎综合征 (PDNS) : |
4.1.3 猪呼吸疾病综合征 (PRDC) : |
4.1.4 猪繁殖障碍 (PRF) : |
4.1.5 传染性先天性震颤 (CT) : |
4.2 病理组织学检查 |
4.2.1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PMWS) : |
4.2.2 猪肾病与皮炎综合征 (PDNS) : |
4.2.3猪呼吸疾病综合征 (PRDC) : |
4.2.4 猪繁殖障碍 (PRF) : |
4.2.5 传染性先天性震颤 (CT) : |
5 诊断 |
5.1 病毒分离鉴定 |
5.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IF) |
5.3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
5.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5.5 原位核酸杂交试验 (ISH) |
6 防制 |
6.1 减少对猪群的应激 |
6.2 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 |
6.3 加强日常管理及定期消毒 |
6.4 血清预防与主动感染 |
6.5 药物预防 |
(9)猪圆环病毒病及其防治(I)(论文提纲范文)
1 简要病史 |
2 危害严重 |
2.1 流行广泛 |
2.2 感染率高 |
2.3 病死率高 |
2.4 混感普遍 |
3 病原特性 |
4 致病机理 |
5 流行特点 |
6 临床症状 |
6.1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 |
6.2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 (PRDC) |
6.3 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 (PDNS) |
6.4 母猪繁殖障碍 |
6.5 传染性先天性震颤 (CT) |
6.6 常见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 |
6.6.1 与猪附红细胞体混感 |
6.6.2 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混感 |
6.6.3 与猪瘟病毒混感 |
6.6.4 与伪狂犬病病毒混感 |
6.6.5 与猪链球菌混感 |
6.6.6 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感 |
7 病理变化 |
7.1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 |
7.2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 (PRDC) |
7.3 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 (PDNS) |
7.4 母猪繁殖障碍 |
7.5 传染性先天性震颤 (CT) |
8 诊断要点 |
8.1 临床诊断依据 |
8.2 怀疑指标 |
8.3 实验室诊断 |
8.3.1 病毒分离和鉴定 |
8.3.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IF) |
8.3.3 原位核酸杂交试验 (ISH) |
8.3.4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
8.3.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10)潍坊地区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临床病例病理学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
1.1 PCV 的病原学研究 |
1.2 PCV-2 致病机制 |
1.3 PCV-2 相关疾病的研究 |
第二章 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2.1 病原 |
2.2 致病机制 |
2.3 流行病学 |
2.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2.5 诊断 |
2.6 防制措施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潍坊地区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诊断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潍坊地区 PMWS 临床病例的病理学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图片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猪断奶后全身性消瘦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猪圆环病毒2型悬浮培养及灭活疫苗工艺优化[D]. 宋继军.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去势包扎、疫苗免疫和断奶转群对仔猪福利相关指标的影响[D]. 杨志维. 石河子大学, 2021
- [3]miR-204靶向BCL2L2对CPB2毒素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D]. 王伟.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4]嵌合型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C1-233株)的临床试验[D]. 高磊. 扬州大学, 2021
- [5]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J].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4)
- [6]自家苗对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防制[J]. 莫兵,王良嘉. 畜禽业, 2010(01)
- [7]猪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制策略[J]. 陆冬梅,佘德勇.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Z1)
- [8]猪的呼吸道疾病鉴别与混合感染[J]. 郑世容. 畜禽业, 2008(07)
- [9]猪圆环病毒病及其防治(I)[J]. 王树林,张萌. 现代畜牧兽医, 2006(10)
- [10]潍坊地区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临床病例病理学诊断[D]. 施兆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