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愈咳方治疗百日咳(论文文献综述)
陶明明[1](2020)在《镇咳经验方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痰热胶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观察镇咳经验方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痰热胶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镇咳经验方的立法依据及组方思想,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百日咳综合征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百日咳综合征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阿奇霉素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镇咳经验方复方颗粒口服,观察疗程为2周,采用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证候积分的改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治疗结束后随访2周,比较两组复发率,分析两组治疗方案远期疗效。结果:①在疗效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经卡方检验,P=0.0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在减少患儿主证积分方面,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在减少证候总积分方面,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③在改善呕吐、喘憋、脉象(指纹)方面,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痉咳次数、痉咳时间、气促、舌下生疮等其他证候方面,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着差异。④在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值变化方面,经t检验,组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方案均可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值;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方案在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值方面疗效相当。⑤两组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疗效与患儿的年龄、病程、病情无关。结论:对于百日咳综合征(痰热胶阻证),采用泻肺清热、涤痰镇咳之法有助于明显改善患儿咳嗽症状,且疗效显着。本实验证实了镇咳经验方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痰热胶阻证)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药物及剂量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推广。为治疗百日咳综合征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与思路。
薛少奇,杨洋,李晓丹,程燕[2](2020)在《程燕教授辨证论治百日咳综合征经验》文中研究表明程燕教授认为百日咳综合征为感染疫疠时邪所致。病机主要是小儿肺脾气虚,卫外不固,时邪犯肺,郁而化热,炼津为痰,痰热交阻,肺失宣肃,气逆上冲所致。病位初咳期在肺,痉咳期在肺、脾、肝,恢复期在肺、脾,可累及大肠、膀胱、心。该病初咳期多为风热犯肺证,治疗以疏风散热、清宣止咳为法,选用风热咳方加减,多用桑叶、淡豆豉等轻宣之品,使邪从汗而解。不可骤用寒凉收敛药,以免损伤肺胃阳气,引邪入里。痉咳期分为痰热郁肺证和燥热袭肺证,其中痰热郁肺证在开肺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的基础上,还需重视平肝解痉止咳,选用痰热咳方加减,多用僵蚕、地龙以搜风通络化痰,白茅根以清热凉血、通利二便;燥热袭肺证治疗以清热润肺、降逆止咳为法,选用燥热咳方加减,多用竹茹、枇杷叶、瓜蒌子等以清热生津、降气止咳止呕。但应注意滋阴药味的选用,以免闭门留寇,致病情迁延。后期多属气阴不足证,治疗以滋阴润肺、益气健脾为法,选用金土汤加减,因患儿常余热未清,临证注意不可单纯补气养阴。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说明。
郭雯玉洁[3](2020)在《清肝宁肺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肝火犯肺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导师经验方清肝宁肺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肝火犯肺证的临床疗效,并初步评价该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符合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肝火犯肺证证候诊断标准的病例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清肝宁肺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进行评分。结果:实际完成病例63例,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2%;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41%;说明对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肝火犯肺证的治疗,中药清肝宁肺方总疗效优于对照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肝宁肺方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肝火犯肺证的有效方剂,能有效缓解咳嗽、咽干、咯痰、烦躁易怒等临床症状,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
李晨,申秉炎[4](2020)在《中医药治疗类百日咳综合征近况探析》文中指出类百日咳综合征是由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除百日咳杆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引发的一组症候群,本病以发作性痉挛性咳嗽、咳末伴高声调鸡鸣样吼声为特征,临床表现与百日咳极为类似,故称类百日咳综合征,又称"百日咳综合征"[1-4]。临床鉴别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的金标准为百日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郑文洁[5](2019)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我国首部中医药法强调“支持对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国家鼓励组织和个人捐献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方法和技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医药献方具有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特色,开展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整理挖掘运用名老中医的经验,也是贯彻中医药法的举措。笔者通过走访本校图书馆,利用校图书馆检索系统和读秀系统检索,对馆藏献方专着及中医期刊内广东省献方进行收集整理研究。目的:重整医学家底,填补当代医学史里献方运动广东板块的空缺,完善岭南医学史。同时对医学宝库进行挖掘,为现今临床运用提供借鉴与参考。献方运动中不少名老中医首次将秘方验方公开,对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的追本溯源也有一定帮助。方法:综合利用文献普查法、数据库检索法、历史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九本广东省中医药献方与八种中医药杂志所载广东省献方进行综合研究,形成以下成果。成果:1.发现了九本献方专着:《广东省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展览会·中医药验方汇编上编》《广东省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展览会·中医药验方汇编下编》《广东省中医验方选集》《广东省各县市中医验方交流汇编第一集》《广州市中医验方选第一集》《中医验方汇集(五九年第一辑)》《中医验方汇编第一集》《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工作展览会资料汇编·常用草药验方集解》《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和八种中医期刊所载广东省献方。2.整理了九本献方专着献方3254首,八种中医期刊中广东省献方7首。3.辑录体例6万余字(61957)。4.绘制献方统计图61幅,统计表70张。5.完成了九本献方专着的分类统计,其中内科分为11大类,包含疾病113种。内科献方总数1510方,所包含传染病514方,消化系统疾病348方,泌尿系统疾病200方,呼吸系统疾病143方,肢体经络病72方,其他内科疾病68方,神经系统疾病64方,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38方,血液系统疾病24方,循环系统疾病22方,泌尿男性疾病17方。外科分为7大类,包含疾病34种。外科献方总数453方,所包含外科感染212方,其他外科疾病151方,腹外疝31方,肛门直肠疾病27方,肿瘤21方,泌尿男性疾病9方,骨关节结核2方。妇产科分为7大类,包含疾病29种。妇产科献方总数317方,月经病96方,产后病77方,妇科杂病76方,妊娠病31方,带下病18方,前阴病10方,乳汁喂养类9方。儿科分为16大类,包含疾病39种。儿科献方总数292方,所包含消化系统疾病88方,传染病62方,神经系统疾病44方,皮肤病26方,发热24方,咽喉口腔病方12方,新生儿病9方,呼吸系统疾病6方,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4方,泌尿系统疾病4方,其他儿科疾病3方,腹外疝3方,耳疾2方,眼疾2方,鼻病1方。骨伤科分为6大类,包含疾病8种。骨伤科献方总数189方,所包含跌打伤96方,骨折38方,枪弹伤23方,外伤20方,刀伤10方,内伤2方。皮肤科分为8大类,包含疾病21种。皮肤科献方总数134方,所包含细菌性皮肤病40方,真菌性皮肤病36方,皮炎31方,其他皮肤病8方,荨麻疹类皮肤病7方,动物性皮肤病5方,病毒性皮肤病4方,性病3方。五官科分为4大类,包含疾病25种。五官科献方总数359方,所包含咽喉口腔病182方,眼疾95方,鼻病47方,耳疾35方。6.发现献方十则以上23人,共献方526方,占比16.16%。献方最多前十位者为关济民106、何中和34、赵思竞33、邬碧泉32、赵裕才30、邓鹤芝27、李庭芬25、覃振安20、赵芳伯20、陶葆荪18。十人献方达345方,占比10.6%。7.总结出献方人两大特点:(1)不乏着名医家、生草药家以单人献方为主(2)单位献方(不记名,以单位名义献方)其次,联合献方(多人献方或多单位献方联合)最少。8.发现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质量较高。9.中医献方运动产生的背景与领导人的号召,建国初期卫生条件差,医药资源不足有关。10.统计发现传染病献方占比15.8%,是所有病种中数量最多的。而其中痢疾、肺结核、麻疹最多。痢疾献方129则,占所有献方的3.96%。结论:献方以传染病方最多,原因有三:首先建国初期卫生条件差,医药资源分布不均;其次岭南地区向来因独特的气候环境温病疫症横生。献方人以临床名家为多,其中有41位广东省名老中医献方共计355则,关济民献方最多,达106方,涉及24个病种。广东省献方具有疗效好,善用岭南草药等特点。
严伟,宋锦萍,赵长江[6](2019)在《苇茎汤加味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46例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苇茎汤加味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江阴市中医院儿科诊治的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患儿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苇茎汤加味,2组均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痉咳缓解时间、痉咳天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苇茎汤加味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疗程,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宝凤[7](2018)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择于本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患儿运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2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结合患儿年龄取用药量。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儿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临床疗效显着,促使患儿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张喜凤[8](2018)在《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儿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应用罗红霉素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应用鹭鸶咳丸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着(P<0.05)。结论为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应用鹭鸶咳丸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运用。
刘玉慧,相恒杰,范淑华[9](2016)在《参萸顿咳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25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自拟参萸顿咳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萸顿咳方(荆芥、防风、桔梗、杏仁、紫菀、百部、款冬花、金银花、川贝母、茯苓、半夏、党参、山茱萸、甘草)。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3 d吸痰次数、痉挛性咳嗽天数、肺部体征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萸顿咳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可改善痉咳和肺部体征,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秦阳[10](2016)在《桑菊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风热阴伤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观察桑菊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风热阴伤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感染后咳嗽及风热阴伤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按患者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桑菊止咳方治疗,对照组予美敏伪麻溶液治疗,疗程均为7天。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基本信息,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莱赛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积分及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指标。结果使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如符合或近似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非参数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类变量资料应用X2检验。相关检验给出的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P值,取双侧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对照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56例,其中男性20例,占35.71%;女性36例,占64.29%。30-39年龄段病例最多,占33.93%,治疗组平均年龄为45.13±13.34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4.46±12.08岁。病程在3周至4周之间的病例最多,为22例,占39.3%。引发咳嗽或加重咳嗽症状的主要因素前三位分别为油烟、雾霾及冷空气;入组前的用药情况,可归纳为抗生素、镇咳药物、中成药三类。以上资料及其他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痊愈8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92%;进行统计学分析后,P=0.034,<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平均分为2.933±4.394,对照组平均分为5.423±4.818,P=0.04,<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总体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VAS积分比较,治疗组VAS平均积分为0.433±0.626,对照组为1.577±2.003,P=0.046,<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LCQ总积分比较,治疗组平均分为16.502±1.733,对照组平均分为14.966±2.574,P=0.011,<0.05,两组间存在显着差异,治疗组的生命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期间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桑菊止咳方治疗风热阴伤型PIC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二、愈咳方治疗百日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愈咳方治疗百日咳(论文提纲范文)
(1)镇咳经验方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痰热胶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列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疗效评定标准 |
1.7 安全性评价标准 |
1.8 统计学分析 |
2、实验结果 |
2.1 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
2.2 实验室指标比较 |
2.3 治疗后疗效比较 |
2.4 实验组疗效与相关因素关系 |
2.5 对照组疗效与相关因素关系 |
2.6 随访复发情况 |
2.7 安全性观察 |
3、讨论 |
3.1 祖国医学相关认识 |
3.2 现代医学相关认识 |
3.3 镇咳经验方分析 |
3.4 中药分析 |
3.5 实验室指标选择依据 |
3.6 西医立项选药依据 |
3.7 研究结果分析 |
4. 结论 |
5.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综述 中医药防治百日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1.1 古代文献 |
1.2 近代研究 |
2. 中医治疗 |
2.1 内治法 |
2.2 外治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程燕教授辨证论治百日咳综合征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1.1 外感时邪,邪从热化 |
1.2 痰热搏结,热易伤津 |
1.3 肺阴耗伤,脾气不足 |
2 证治分类 |
2.1 风热犯肺证 |
2.2 痰热郁肺证 |
2.3 燥热袭肺证 |
2.4 气阴不足证 |
3 典型案例 |
按语 |
(3)清肝宁肺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肝火犯肺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分析 |
1.1 性别分布比较 |
1.2 年龄分布比较 |
1.3 病程比较 |
1.4 病情程度比较 |
1.5 治疗前症候积分比较 |
2 临床疗效分析 |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候积分比较 |
2.2 治疗后两组患儿主症、次症、总积分比较 |
2.3 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比较 |
2.4 两组患儿总疗效比较 |
3 安全性评价 |
3.1 两组临床实验室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 |
1.1 发病机制 |
1.2 临床表现 |
1.3 诊断标准 |
1.4 治疗 |
2 传统医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则治法 |
3 方药论述 |
3.1 方义分析 |
3.2 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5 存在问题及展望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中医药治疗类百日咳综合征近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与分期论治 |
2 从脏腑、经络论治 |
2.1 从肺肝论治 |
2.2 多脏腑论治 |
2.3 从经络论治 |
3 古方化裁 |
3.1 桑白皮汤 |
3.2 白附饮 |
3.3 泻白散 |
3.4 止嗽散 |
4 现代方药 |
5 小结 |
(5)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当代献方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1 研究现状 |
1.1.1 岭南地区单方、验方研究 |
1.1.2 献方运动及献方研究 |
1.1.3 民族医学的验方、单方、秘方研究 |
1.1.4 名医经验方收集整理 |
1.1.5 验方、单方、秘方的应用价值与现阶段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献方收集与整理 |
2.1 研究方法 |
2.2 献方收集 |
2.2.1 广东省中医献方专辑 |
2.2.2 中医期刊所载广东省中医献方收集 |
2.3 献方整理 |
2.3.1 献方纳入标准 |
2.3.2 献方排除标准 |
2.3.3 数据校订校勘 |
第三章 献方体例 |
3.1 《中医药验方汇编上编》编撰体例 |
3.2 《中医药验方汇编下编》编撰体例 |
3.3 《广东省中医验方选集》编撰体例 |
3.4 《广东省各县市中医验方交流汇编第一集》编撰体例 |
3.5 《广州市中医验方选第一集》编撰体例 |
3.6 《中医验方汇集(五九年第一辑)》编撰体例 |
3.7 《中医验方汇编(第一集)》编撰体例 |
3.8 《常用草药验方集解》编撰体例 |
3.9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编撰体例 |
第四章 献方统计 |
4.1 九种献方专辑统计 |
4.1.1 《上编》统计 |
4.1.2 《下编》统计 |
4.1.3 《广东省献方集》统计 |
4.1.4 《各县市献方集》统计 |
4.1.5 《广州市献方集》统计 |
4.1.6 《兴宁县献方集》统计 |
4.1.7 《高要县献方集》统计 |
4.1.8 《荔湾区献方集》统计 |
4.1.9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统计 |
4.2 九种献方分类统计 |
4.2.1 内科 |
4.2.2 外科 |
4.2.3 妇产科 |
4.2.4 儿科 |
4.2.5 骨伤科 |
4.2.6 皮肤科 |
4.2.7 五官科 |
4.3 九本着述献方人统计 |
4.3.1 献方人特点 |
4.3.2 献方人介绍(献方数最多前十位) |
关济民 |
何中和 |
赵思兢 |
邬碧泉 |
赵裕才 |
邓鹤芝 |
李庭芬 |
赵芳伯 |
覃振安 |
陶葆荪 |
第五章 中医献方专题讨论 |
5.1 献方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
5.1.1 献方运动的产生 |
5.1.2 广东省献方运动启动与发展 |
5.1.3 广东省献方在全国献方运动中的地位 |
5.1.4 为什么要献方 |
5.1.5 存在问题 |
5.2 传染病献方数量居首 |
5.3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质量较高 |
5.3.1 名医所献,疗效当佳 |
5.3.2 经验传承,实属宝贵 |
5.3.3 用方心得,佐证佳效 |
5.3.4 疫病献方,应时之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苇茎汤加味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46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5.1 对照组 |
1.5.2 治疗组 |
1.6 观察指标 |
1.7 疗效标准[6] |
1.8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2组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
3 讨论 |
(7)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医疗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参萸顿咳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25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观测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6 讨论 |
(10)桑菊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风热阴伤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感染后咳嗽的中医研究进展 |
一、古代文献对咳嗽的认识 |
二、中医学对感染后咳嗽的认识 |
小结 |
第二节 感染后咳嗽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一、感染后咳嗽的定义 |
二、感染后咳嗽的流行病学研究 |
三、感染后咳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四、感染后咳嗽的治疗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崔红生教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经验总结 |
一、病机演变特点 |
二、分期论治 |
三、经典病例 |
小结 |
前言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一、研究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愈咳方治疗百日咳(论文参考文献)
- [1]镇咳经验方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痰热胶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陶明明.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程燕教授辨证论治百日咳综合征经验[J]. 薛少奇,杨洋,李晓丹,程燕. 中医儿科杂志, 2020(04)
- [3]清肝宁肺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肝火犯肺证)临床疗效观察[D]. 郭雯玉洁.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中医药治疗类百日咳综合征近况探析[J]. 李晨,申秉炎. 北京中医药, 2020(02)
- [5]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D]. 郑文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苇茎汤加味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痉咳期46例临床观察[J]. 严伟,宋锦萍,赵长江. 中医儿科杂志, 2019(05)
- [7]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J]. 张宝凤. 当代医学, 2018(20)
- [8]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 张喜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09)
- [9]参萸顿咳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25例[J]. 刘玉慧,相恒杰,范淑华. 中医研究, 2016(08)
- [10]桑菊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风热阴伤证)的临床研究[D]. 秦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