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愈抗汤治疗免疫因素所致不孕不育症128例(论文文献综述)
梁景辉[1](2021)在《桂药生精胶囊对不育症大鼠睾丸组织Bcl-2/Bax、Caspase-9/3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桂药生精胶囊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不育症(Male Infertility,MI)大鼠睾丸组织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40只为模型组,空白组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予腹腔注射CTX(40mg/kg),连续5天以建立MI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随机抽取空白组大鼠3只、模型组大鼠5只进行模型验证,确定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均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桂药低剂量组、桂药中剂量组、桂药高剂量组,并开始进行干预。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m L/d)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1.44mg/m L/d)灌胃,桂药组给予桂药生精胶囊低、中、高剂量(28.5mg/ml/d、57mg/ml/d、114mg/ml/d)灌胃,连续4周。干预结束后测量大鼠体质量,在无菌条件下摘取大鼠睾丸、附睾称重,采用扩散法检测大鼠附睾精子参数、HE染色法观察大鼠睾丸组织结构的变化、IH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验证: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睾丸及附睾质量、精子密度、运动精子百分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较空白组显着降低,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结构形态可见明显病理改变,此次大鼠模型制备符合MI模型标准。2.大鼠睾丸病理学观察:桂药低、中、高剂量组睾丸组织结构较模型组与阳性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生精小管形态趋向规则,基底膜增厚,纤维肌细胞与支持细胞数量分布均匀,精原细胞与精母细胞排列趋于整齐、层数增多,细胞外膜破损可见修复,精子细胞与精子数量增多,微血管供血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其中桂药高剂量组睾丸组织形态结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改善最为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3.大鼠体质量:干预后桂药组、阳性对照组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显着增高(P<0.01),且桂药中、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桂药高剂量组体质量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大鼠睾丸及附睾质量:(1)睾丸质量:桂药组、阳性对照组睾丸质量与模型组比较显着增高(P<0.01),且桂药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桂药高剂量组睾丸质量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附睾质量:桂药组、阳性对照组附睾质量与模型组比较上升(P<0.05),且桂药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桂药高剂量组附睾质量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大鼠精子参数:(1)精子密度:桂药组、阳性对照组精子密度与模型组比较显着增高(P<0.01),且桂药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桂药高剂量组精子密度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运动精子百分率:桂药组、阳性对照组运动精子百分率与模型组比较显着增高(P<0.01),且桂药中、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桂药高剂量组运动精子百分率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桂药组、阳性对照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与模型组比较显着增高(P<0.01),且桂药中、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桂药中、高剂量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大鼠睾丸组织Bcl-2的表达情况:桂药组、阳性对照组Bcl-2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比较显着增高(P<0.01),且桂药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桂药高剂量组Bcl-2阳性表达率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大鼠睾丸组织Bax的表达情况:桂药组、阳性对照组Bax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且桂药中、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8.大鼠睾丸组织Caspase-9的表达情况:桂药组、阳性对照组Caspase-9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且桂药中、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9.大鼠睾丸组织Caspase-3的表达情况:桂药组、阳性对照组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且桂药高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桂药生精胶囊能改善MI大鼠睾丸病理损伤,提高MI大鼠体质量、睾丸及附睾质量、精子总数及活动力,并能上调睾丸组织Bcl-2的表达,下调Bax、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这可能是桂药生精胶囊治疗MI的作用机理之一。
瞿松梅[2](2019)在《助孕方配合来曲唑治疗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对肾阳虚证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运用助孕方配合来曲唑治疗,与单纯运用来曲唑组进行分析比较,观察助孕方配合来曲唑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本病的治疗探索有效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服用助孕方配合来曲唑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来曲唑治疗),连续治疗6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BMI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结果:1.综合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率:治疗组妊娠13例(43.3%),对照组妊娠8例(2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两组妊娠率比较表明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未妊娠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的作用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性激素水平:治疗结束后,两组均有改善未妊娠患者血清LH的作用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改善血清FSH、E2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子宫内膜:治疗结束后,两组在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BMI:治疗结束后,两组均有降低患者BMI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BMI下降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阳虚证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运用助孕方配合来曲唑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的方法。
林华杰[3](2015)在《中药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男女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研究男女不孕不育的同时,基于中医学的理念,首先分析了男女不孕不育的病因病机,最后分析了男女不孕不育的中药治疗方法。
徐泽杰,郑文华,李锡主[4](2014)在《前列解毒胶囊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80例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前列解毒胶囊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将160例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治疗,治疗组采用前列解毒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抗精子抗体转阴情况、精液质量各项参数指标变化及随访配偶妊娠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抗精子抗体的总转阴率为68.7%,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精子抗体的总转阴率为42.5%,总有效率为56.25%;两组治疗后精液质量各项参数指标、妊娠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解毒胶囊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有显着疗效,对促进抗精子抗体转阴有良好的疗效,可提高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动力。
唐乾利[5](2013)在《强精煎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抗氧化与调控能量代谢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男性不育症是影响人类健康及子孙繁衍的重大疾病,常常表现为少弱精子症,其中过度氧化与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其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缺乏对少弱精子症的有效治疗药物。前期研究发现,具有健脾益肾功效的中药验方强精煎可抑制生精功能障碍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并恢复睾丸的生精功能,但具体机制尚未清楚。本项目基于中医学对少弱精子症脾肾两虚的病机认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临床观察强精煎治疗脾肾两虚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疗效,并应用奥硝唑诱导建立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进一步探讨强精煎对该模型大鼠精子质量的影响,观察强精煎对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睾丸及附睾组织病理组织、超微结构、抗氧化作用、能量代谢、氧化损伤调控效应因子(Nrf2)和能量代谢调控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强精煎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观察:将符合脾肾两虚的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黄精赞育胶囊组)与治疗组(强精煎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强精煎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检测精子密度、活力、活率、精子形态率、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等指标,以及评价其安全性。2.动物实验:将SPF级实验动物10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精赞育胶囊组、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组、强精煎组,每组20只。正常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予奥硝唑ORN(800mg/kg·d)灌胃;黄精赞育胶囊组予ORN(800mg/kg·d)+黄精赞育胶囊(200mg/kg·d)灌胃;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组大鼠给予ORN(800mg/kg·d)+左卡尼汀口服溶液(100mg/kg·d)灌胃;强精煎组大鼠每天给予ORN (800mg/kg-d)+强精煎配方颗粒(10g/kg·d)灌胃。黄精赞育胶囊、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强精煎均溶于生理盐水,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大鼠睾丸、附睾组织病理及其超微结构,分析附睾精子密度和活率,以及检测附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a-葡糖苷酶、果糖浓度等指标,并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附睾组织Nrf2和SDHmRNA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①与对照组相比,强精煎显着提高a级和a+b级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及精子形态率(P<0.05),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强精煎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2.动物实验:①模型组大鼠附睾的精子密度及活动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而强精煎组、黄精赞育胶囊组、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组的精子密度和活动率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并且强精煎组与正常组相类似(P<0.05);②病理研究显示,模型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管腔内可见脱落的各级生精细胞,附睾管腔中精子数目明显减少,有较多的非精子细胞成分,而强精煎组、黄精赞育胶囊组及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组大鼠睾丸、附睾均未见明显改变,睾丸生精小管内及附睾管腔均可见大量精子;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附睾管壁变薄,管腔内精子明显减少,不能充满管腔,排列紊乱,附睾管腔问间隙增大;与模型组相比,强精煎组、黄精赞育胶囊组及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组附睾管壁较厚,精子充满管腔,排列较为规则,呈团簇样,管腔间隙较紧密,均与正常组类似。③模型组SOD和GSH-Px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而MDA含量则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精赞育胶囊组、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组和强精煎组SOD、GSH-Px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强精煎组SOD、MDA和GSH-Px含量与正常组相类似(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Nrf2mRNA比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精赞育胶囊组、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细和强精煎组Nrf2mRNA明显升高(P<0.05),也高于正常组(P<0.05),并且强精煎组表达量明显高于黄精赞育胶囊组或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组(P<0.05)。④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葡糖苷酶、果糖浓度明显下降(P<0.05),而LDH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精赞育胶囊组、左卡尼汀口服溶液资组和强精煎组a-葡糖苷酶、果糖浓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LDH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强精煎组LDH、a-葡糖苷酶和果糖浓度都与正常组相类似(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SDHmRNA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精赞育胶囊组、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细和强精煎组SDHmRNA明显升高(P<0.05),也高于正常组(P<0.05),并且强精煎组表达量明显高于黄精赞育胶囊组或左卡尼汀口服容液组(P<0.05)。[结论]1.强精煎可以明显提高人精子质量,改善精子活力及活率、精子形态率,并且无毒副作用。2.奥硝唑可诱导大鼠产生弱少精子症,并且与氧化过度和能量代谢障碍密切相关。3.强精煎可以改善甚至逆转奥硝唑诱导产生的弱少精子症。4.强精煎可以改善奥硝唑诱导附睾和睾丸的病理组织结构与超微结构。5.抗氧化作用和改善能量代谢很可能是强精煎治疗弱少精子症的机制。
许秀平[6](2012)在《反复自然流产西医病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及补肾中药方保胎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繁多复杂,较明确的病因有遗传、解剖、内分泌、免疫和感染等因素的异常,其中内分泌、免疫和感染因素通过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常可以避免再次流产。目前国内外西医治疗RSA进展不大,缺少新的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RSA较普遍,疗效较确切,但中医学界对RSA中医辨证的观点不一,尚无被大家公认的、权威性的诊疗规范化标准。为发挥中医治疗优势,提高疗效,有必要进行临床研究探讨RSA西医病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总结西医辨病辨因诊断与中医辨证证型的对应关系,以期建立按西医病因分组的中医规范化证候、证型标准评价体系,总结、规范相应的中医辨证论治方药。第一部分反复自然流产西医病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目的:了解RSA常见的西医病因和中医证型,探讨西医病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总结西医辨病辨因诊断与中医辨证证型的对应关系,以期建立按西医病因分组的中医规范化证候、证型标准评价体系。方法:对2009-2012年我院门诊就诊的部分RSA患者,进行西医病因相关指标检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患者有386人,其中非孕期312人,孕期74人,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患者的中医症状并进行评分、辨证,统计西医病因和中医证型所占比例,归纳RSA常见的西医病因和中医证型,探讨RSA西医病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总结西医辨病辨因诊断与中医辨证证型的对应关系。结果:(1)RSA常见的中医证型依次为肾虚、脾肾两虚和肾虚血瘀,分别占65.5%、15%、和10.9%,孕期患者中肾虚占85.1%,非孕期患者中肾虚占60.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肾虚与孕期呈正相关(OR=3.678);孕期患者中脾肾两虚占6.8%,非孕期患者中脾肾两虚占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脾肾两虚与孕期呈负相关(OR=0.354)。(2)RSA常见的西医病因依次为封闭抗体缺乏、内分泌异常、生殖道感染,分别占96.08%、66.57%、和37.63%。(3)所有内分泌异常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6.2%,内分泌正常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4.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非孕期所有内分泌异常的RSA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是腰酸痛和神疲肢倦,分别占74.1%和67.9%。(4)高雄激素的RSA患者中肾虚占75.5%,雄激素正常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2.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高雄激素与肾虚呈正相关(OR=1.868);非孕期高雄激素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0.8%,雄激素正常RSA患者中肾虚占60.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非孕期高雄激素的RSA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是腰酸痛、神疲肢倦和面色无华,分别占70.6%、62.7%和51%。(5)高泌乳素的RSA患者中气血两虚占21.7%,泌乳素正常的RSA患者中气血两虚占4.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泌乳素与气血两虚呈正相关(OR=5.685);非孕期高泌乳素的RSA患者中肾虚和气血两虚分别占40.9%和22.7%,泌乳素正常的RSA患者中肾虚和气血两虚分别占62.2%和4.8%,气血两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孕期高泌乳素与气血两虚呈正相关(OR=5.809);非孕期高泌乳素的RSA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是腰酸痛、面色无华和心慌气短,分别占72.7%、63.6%和59.1%。(6)高胰岛素RSA患者中肾虚占58.3%,胰岛素正常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6.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4);非孕期高胰岛素的RSA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是腰酸痛、神疲肢倦和心慌气短,分别占73.9%、69.6%和60.19%。(7)非孕期FSH升高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1.4%,FSH正常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0.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5);非孕期FSH升高的RSA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是腰酸痛、口干咽燥和两膝酸软,分别占79.5%、63.9%和48.2%,FSH正常的RSA患者中上述症状分别占71.3%、55.3%和35.1%,两膝酸软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2),非孕期FSH升高与两膝酸软呈正相关(OR=1.72)。(8)黄体功能不全RSA患者中肾虚占72.4%,黄体功能正常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4.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非孕期黄体功能不全的RSA患者中肾虚和血热分别占50%和25%,黄体功能正常的RSA患者中肾虚和血热分别占60.8%和5%,血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非孕期黄体功能不全与血热呈正相关(OR=6.333);非孕期黄体功能不全的RSA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是口干咽燥、心烦少寐、神疲肢倦和腰酸痛,分别占83.3%、75%、75%和66.7%。(9)封闭抗体缺乏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3.3%,封闭抗体正常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1.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非孕期封闭抗体缺乏RSA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是腰酸痛和神疲肢倦,分别占74.1%、63.5%。(10)抗磷脂抗体阳性的RSA患者中肾虚和肾虚血瘀分别占66.7%和20%,抗磷脂抗体阴性的RSA患者中肾虚和肾虚血瘀分别占64.1%和1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8,0.332);非孕期抗磷脂抗体阳性的RSA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是腰酸痛、神疲肢倦和小腹疼痛,分别占100%、78.6%和64.3%,抗磷脂抗体阴性RSA患者中上述症状分别占73.5%、63.6%和50.9%,腰酸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非孕期抗磷脂抗体阳性与腰酸痛呈正相关(OR=1.067)。(11)ABO血型不合RSA患者中肾虚和湿热淤积分别占62.2%和18.9%,非ABO血型不合的患者中肾虚和湿热淤积分别占65.6%和0.3%,湿热淤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ABO血型不合与湿热淤积呈正相关(OR=75.833);非孕期ABO血型不合的RSA患者中肾虚、脾肾两虚和湿热淤积分别占56.3%、21.9%和12.5%,非ABO血型不合RSA患者中上述证型分别占61.9%、15.9%和0.4%,湿热淤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非孕期ABO血型不合与湿热淤积呈正相关(OR=38.429);非孕期ABO血型不合的RSA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是腰酸痛、神疲肢倦和口干咽燥,分别占71.9%、71.9%和78.1%,非ABO血型不合RSA患者中上述证型分别占73.7%、63.3%和55.6%,口干咽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非孕期ABO血型不合与口干咽燥呈正相关(0R=2.857)。(12)TORCH感染的RSA患者中肾虚和脾肾两虚分别占52%和20%,非TORCH感染的RSA患者中肾虚和脾肾两虚分别占65.4%和15.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0.516);非孕期TORCH感染的RSA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是腰酸痛和神疲肢倦,分别占71.4%和61.9%。(13)生殖道感染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0.4%,无生殖道感染的RSA患者中肾虚占65.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非孕期生殖道感染的RSA患者常见中医症状是腰酸痛、神疲肢倦、口干咽燥、面色无华和两膝酸软,分别占79.8%、69.2%、62.5%、51.9%和50%,无生殖道感染的RSA患者中上述症状分别占69.2%、67.5%、56.6%、47.6%和32.9%,两膝酸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非孕期生殖道感染与两膝酸软呈正相关(OR=2.043)。结论:(1)RSA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肾虚,普遍存在于各西医病因中,孕期肾虚较非孕期更多见,非孕期脾肾两虚较孕期多见;(2)RSA常见的西医病因依次为封闭抗体缺乏、内分泌异常和生殖道感染;(3)血泌乳素升高RSA患者较与正常泌乳素RSA患者气血两虚更多见;非孕期黄体功能不全RSA患者较黄体功能正常RSA患者血热更多见;ABO血型不合RSA患者较非ABO血型不合RSA患者湿热淤积更多见;非孕期FSH升高、下生殖道感染可能与肾虚相关;非孕期抗磷脂抗体阳性可能与肾虚血瘀相关,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讨西医病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第二部分补肾中药方保胎效果分析目的:通过比较补肾中药方加孕激素治疗与单纯孕激素治疗对有RSA史患者的保胎有效率和成功率,分析补肾中药方的保胎效果,为RSA患者的保胎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RSA病因为封闭抗体低下和/或孕激素水平低下的早孕患者153例,其中补肾中药方加孕激素治疗组(A组)72例,单纯孕激素治疗组(B组)81例,两组分别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定期随访孕酮水平、B超了解宫内胚胎或胎儿发育情况和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等。结果:(1)A组的保胎成功率为70.8%,B组为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2)A组的保胎有效率为90.3%,B组为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3)A组在孕12、20、28、37周时胎儿的存活率分别为87.5%、83.3%、76.4%、70.8%,B组在上述不同孕周的胎儿存活率为74.1%、64.2%、60.5%、50.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08,0.035,0.011),A组在孕7、9周的胚胎存活率分别为97.2%、94.4%,B组在上述孕周的胚胎存活率为98.8%、9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0.644)。结论:补肾中药方加孕激素治疗组的保胎效果无论从保胎有效率上还是保胎成功率上都优于单用孕激素治疗组;在孕12、20、28、37周不同时间点上补肾中药方加孕激素治疗组胎儿存活率明显高于单纯孕激素组,孕7、9周的胚胎存活率无明显差别。
邓佩卿[7](2012)在《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关于“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较全面地搜集翻查由1990年至2010年有关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报道,运用、归纳及分析方法侧重证—法—方—药关联的角度,冀能探索归纳出各医家应用中医周期疗法对不孕症辩证方法的规律,不孕症不同证型、不同分期调治的核心用药,因证用药的规律,中医周期疗法对不孕症的疗效评价,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客观资料,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疗效。方法:以“中医周期疗法”、“中药人工周期”、“不孕症”、“中文文献”为关键词(KEY WORD)检索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中国生物医学光盘(CBM disc)、维普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以及香港大学图书馆和香港中央图书馆中有关“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文献资料。对纳入文献按文中所涉及的不孕症类型进行分类,并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将文献分为三组:优质组、中等组及质量较差组。将所有纳入文献中治则治法、代表方剂、具体药物等数据的规范化,并在EXCEL表格中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统计,总结、归纳、比较各类型不孕症在不同月经周期阶段的治则治法、代表方剂、药物以及中医周期疗法的疗效。结果:1.各类型不孕症周期分治治法治则:(1)排卵障碍所致各类型不孕其经后期治法多以滋阴养血,补肾填精、滋肾疏肝为主;经间期多以温阳滋阴、补肾益气、活血通络为主,以促进卵子排出;经前期多以补肾温阳,滋阴益精、益气养血为主,唯黄体功能不健/全性不孕本期除补肾温阳外,尚需疏肝解郁;而多囊卵巢综合症性不孕除温经活血外,另需燥湿化痰祛瘀。(2)盆腔因素不孕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大法,四期治法中均以活血化瘀为重点,并于经后期佐以补肾益气,经间期佐以理气通络,经前期佐以补肾温阳;行经期佐以疏肝解郁,补肾调经。(3)免疫性不孕经后期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经间期平调阴阳;经前期补肾助阳、滋肾健脾;行经期温经养血,活血调经。2.各类型不孕症各周期代表方剂:(1)排卵障碍因素所致不孕经后期肾虚型的代表方为左归丸、二至地黄汤、五子衍宗丸、十全济阴煎、归芍左归丸、八珍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温经汤等;痰湿型代表方:苍附导痰丸;肝郁型代表方:开郁种玉汤;气血两虚型代表方:六五四二合剂。经间期肾虚型代表方:右归饮、归芍左归丸合二至丸;痰湿型代表方:祛痰种玉汤;肝郁型代表方:一贯煎合化肝煎;气血两虚型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经前期肾虚型代表方:二仙温经汤、毓麟珠、宽带汤、并提汤《傅青主女科》,知柏地黄丸合大补煎丸、寿胎丸、艾附养阴丸《济阴纲目》;痰湿型代表方:越鞠二陈汤;肝郁型代表方:丹栀逍遥散;气血两虚型代表方:毓麟珠加减。行经期肾虚型代表方:益母草汤,少腹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痰湿型代表方:越鞠丸、启宫丸、五味调经散;肝郁型代表方:逍遥散;气血两虚型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失笑散、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归脾汤。(2)盆腔因素所致不孕经后期肾虚血瘀型的代表方为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气滞血瘀型代表方:行滞化瘀种子汤;气虚血瘀型代表方:理中汤合八珍汤;痰瘀互结型代表方:桂枝夫苓丸合归脾汤;寒凝血瘀型代表方:温经汤、失笑散。经间期肾虚血瘀型的代表方为二仙路路汤;气滞血瘀型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气虚血瘀型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合补中益气汤;痰瘀互结型代表方:桂枝茯苓丸合橘核丸;寒凝血瘀型代表方:少腹逐瘀汤。经前期肾虚血瘀型的代表方为归脾汤和肾气丸;气滞血瘀型代表方:开郁种玉汤;气虚血瘀型代表方:补中益气汤;代表方:越鞠二陈汤;寒凝血瘀型代表方:艾叶暖宫汤合肾气丸。行经期各型主要选用少腹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唯痰瘀互结型兼用苍附导痰丸。(3)免疫性不孕3.不孕症中医周期疗法涉及中药16类,共152味,其中使用频数最多的是补虚药(46味),共3268次;第二位是活血化瘀药(29味)1205次;第三位是清热药(15味)330次。治疗不孕症的常用药物,多采用补肾养血、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温里散寒、理气调经之品,选药以味苦、甘、辛,性温及微温为多。以味苦和味甘的药物最多,各占32.52%,味苦之药物,多集中于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及理气药;味甘之药物,多集中于补虚药。味辛之药物居第二位,占19.90%,多集中于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及温里药;味咸之药物居第三位,占8.74%,多集中于活血化瘀药及补虚药。药物归经方面,取归属肝经的药物最多,占29.81%,多集中于活血化瘀药及补阳药;归属肾经之药物居第二位,占23.40%,多集中于补阳滋阴药;归属脾经之药物居第三位,占18.11%,多集中于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及补气药。4.综合各不同类型不孕症原方中之用药,按药物使用频次,由高至低顺序排列首21位药物为:当归、菟丝子、熟地、香附、白芍、山药、仙灵脾、枸杞子、川芎、紫丹参、女贞子、赤芍、续断、山茱萸、茯苓、巴戟天、红花、泽兰、仙茅、益母草、牛膝等。21味常用药物在不同周期中使用频次,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分别为:(1)经后期:当归、熟地、菟丝子、山药、女贞子、白芍、枸杞子、山茱萸、仙灵脾、香附;(2)经间期:当归、菟丝子、紫丹参、熟地、香附、红花、仙灵脾、赤芍、川芎、泽兰;(3)经前期:菟丝子、当归、熟地、仙灵脾、川断、山药、白芍、枸杞子、仙茅、巴戟天;(4)行经期:当归、香附、川芎、益母草、赤芍、紫丹参、泽兰、熟地、菟丝子。5.中医周期疗法对于黄体功能不健/全性不孕、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卵巢早衰/卵巢功能减退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症性不孕等,其妊娠率分别为62.16%、61.14%、58.08%、55.51%。对于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及免疫性不孕,其妊娠率分别为51.71%、39.39%及43.64%。各类型不孕的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着的差异。其中,中医周期疗法对排卵障碍因素所致不孕的疗效优于盆腔因素及免疫因素所致不孕的疗效。各类性不孕症中,黄体功能不健/全及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疗效较佳,而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则较差。结论:1、中医周期疗法对各种类型不孕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排卵因素所致不孕,如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功能障碍、卵巢早衰/卵巢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其妊娠率分别是62.16%、61.14%、58.08%及55.51%;盆腔因素所致不孕,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输卵管阻塞,其妊娠率分别为51.71%、39.39%;免疫性不孕,妊娠率为43.64%。各类型不孕症的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着性差异。2、不孕症中医周期疗法在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及行经期用药频数最高的药味,分别为:经后期:当归、熟地、菟丝子、山药、女贞子、白芍、枸杞子、山茱萸;经间期:当归、菟丝子、紫丹参、熟地、香附、红花、仙灵脾、赤芍;经前期:菟丝子、当归、熟地、仙灵脾、川断、山药、白芍、枸杞子;行经期:当归、香附、川芎、益母草、赤芍、紫丹参、泽兰、熟地。3、各种类型不孕症在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及行经期的治法各有其特点:排卵功能障碍:经后期滋肾养血,补肾益精;经间期补肾助阳,行气活血;经前期滋肾助阳,暖宫助孕;行经期活血化瘀,理气调经。黄体功能不全:经后期滋肾养血,助阳补精;经间期滋肾温阳,活血通络;经前期补肾疏肝,暖宫助孕;行经期疏肝理行,活血调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后期补肾填精,滋阴养血;经间期益气活血,温肾通络;经前期补肾助阳,暖宫助孕;行经期燥湿化瘀,活血通经。卵巢早衰/卵巢功能减退:经后期温肾填精,滋阴养血;经间期养血活血,疏调冲任;经前期温肾益精,补肾助阳行经期:疏肝理气,活血通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经后期补肾益气,活血祛瘀,疏肝通络;经间期补肾活血通络,疏肝理气祛瘀;经前期温肾助阳,养血活血;行经期补肾活血,疏肝解郁,化瘀消症。输卵管阻塞:以活血祛瘀为大法,除经后期滋阴养血,补肾调经外,其余三期均以活血化瘀为主。经间期活血化瘀,清利通络;经前期活血化瘀,补肾助阳,益气养血;行经期疏肝理气,化瘀通络,活血调经。免疫性不孕:经后期健脾补肾,养血活血,调冲为主,增强免疫力;经间期补肾养血,活血促排卵;经前期补肾助阳,滋肾健脾,益气养血,疏达调气;行经期温经养血,活血调经。
李东[8](2011)在《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非常有幸成为王琦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受益匪浅,跟师过程中见证了其广博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体验了其治疗疑难杂病用方之灵巧,疗效之精准,深感名医大师高尚的医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进一步提高自己并惠及他人的学习,发挥中医师承教育的作用,将王琦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加以总结和传承,尤其是其从体质出发,辨体治病,以及治疗男科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治疗内科杂症的临床用方思想和经验等,期望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疗效,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临床研究以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为例,探讨王琦教授的临床用方思想和经验。慢性前列腺炎为泌尿男科常见病和疑难病,该病病因病理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体征不典型,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经久难愈,临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给患者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临床研究课题旨在运用中医药理论全面认识慢性前列腺炎,对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通过临床科学研究将其经验升华为科学性,从而为临床上更好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因属于师承学习,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首先回顾了指导老师的学术渊源,王琦教授并没有出身于中医世家,主要靠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系统的研究生学习,勤奋努力,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身的学术思想。文章重点进行了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和研究,首先概述了王琦教授在体质学和男科学方面最重要的学术观点,如体质学上“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的理论;男科学上“阳痿从肝论治”;男性不育,应“补肾益精、活血化瘀、兼清湿热”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王琦教授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用具体实例探讨了王琦教授“辨体治病”的临床经验;男科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治疗内科杂病的临床经验,对其用方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概括为注重辨体用方、用方广博兼容、方剂小巧凝练、用方依理多发挥、重视合方思想、基于临床经验自拟方等,并通过大量的案例进行了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在典型医案后面都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自己跟师学习以来的感悟和对指导老师经验的探讨和体会。最后进行了指导老师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多发性、复杂性以及王琦教授在慢性前列腺炎方面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治疗上用方的特殊性,进行了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12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每组又按证候分组为初中期和后期。治疗组根据王琦教授的临床经验,初中期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合五草汤加减;后期以复元活血汤合(或)桂枝茯苓丸加减。对照组按常规初中期以八正散加减;后期以少腹逐瘀汤加减。两组均以6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对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按摩液的变化以及前列腺指诊结果进行评价,对王琦教授论治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定。结果:通过对王琦教授学术思想的研究,探寻了中医名家的成才之路;通过对临床经验的整理和研究,不仅提高了继承人的临床技能和理论水平,而且所总结出的名家临床经验,必定惠及广大的患者,使中医传承系列化、规范化,真正发挥中医传承教育的作用。临床研究结果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临床科学研究将王琦教授的临床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从而为临床上更好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临床研究总体疗效评定:治疗组60天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30%、40%、23.3%、6.7%;对照组分别为16.7%、25%、30%、28.3%(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按摩液的变化以及前列腺指诊结果进行评价,证明王琦教授“分期论治”,从“瘀浊”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思想具有临床实用价值,说明王琦教授临床用方思想和用药临床疗效显着,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意义:跟师过程中见证了中医临床治疗疑难杂症的奥秘,及用方准确对于临床疗效的意义。观王琦教授临证擅用传统经方、名医名方,也自拟用方,难得的是每方必有大法,而法必明于理,用方灵活多变通,游刃有余。而我们作为中医临床师承学生,如果能很好的总结和提炼中医名师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临证用方用药经验,不仅能不断提高自已的疗效,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而且能更好的发挥中医传承教育的作用,使名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发扬光大,惠及后学者,为中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王琦教授擅治内科杂症,同时作为男科大家,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以点带面,总结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和临床经验无疑能丰富中医理论内涵,提高临床疗效,造福患者,为中医的学科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个人见解:三年的师承学习感慨颇多,先后经历了兴奋、困惑、顿悟、欣喜的不同阶段,首先成为名中医的弟子,能够与名家近距离接触和学习感到无比的兴奋,随后中医管理局严格的考勤制度,书写经典学习笔记、跟师日记、撰写导师临床医案等众多要求与自己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相冲突时,真是感到非常困惑和怀疑,老师严格的要求,更是使我无所适从。随着自己工作学习中对中医认识的进一步增强,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顿悟到师承学习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也对自已经受磨练后的不断进步感到非常欣喜。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它可以进一步强化既往学习的不足,尤其是对经典学习的强化,对老师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感悟,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宝贵财富。目的:总结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科学性。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评价王琦教授“从瘀浊论治”、“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不同于其他医家的治疗特色,用方思想,用药特色和规律,使老中医经验发挥其优势和特长,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丰富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为中医治疗学提供更全面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方法:根据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和特色,将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每组又按证候分组为初中期和后期。治疗组初中期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合五草汤加减;后期以复元活血汤合(或)桂枝茯苓丸加减。对照组初中期以八正散加减;后期以少腹逐瘀汤加减。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每日1剂,煎取.600ml,分两次服用,每次300ml,早晚饭后各一次。两组均以6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对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按摩液的变化以及前列腺指诊结果,以及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IH-CPSI总分评分均有显着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NIH-CPSI总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无论是初中期还是后期,治疗组在改善疼痛程度方面、排尿症状方面、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密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王琦教授的临床经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从瘀浊论治”、“分期论治”、以及运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确能明显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以及改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情况、改善前列腺指诊情况,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病机从“湿热、瘀浊阻滞精室”认识具有其科学性,其治疗特色包括辨证论治与分期论治相结合,采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三辨诊疗模式,紧密结合现代医学的病因病理,标本兼顾,同时各有侧重等具有高度的临床实用性和有效性;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擅用经方,活用名人名方,根据个人经验自拟方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尤其是其独具一格的用药特色,如谨守病机,慎重选择用药;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热毒与湿、瘀、浊互结的基本病机,选用清热解毒祛湿、活血化瘀、散结通络之品;用药忌一味苦寒清热,以防苦寒易助湿伤阳,造成疾病缠绵难愈;治疗疾病主张使用黄柏、乌药等药对;提倡白花蛇舌草、威灵仙等专药的使用等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更具有实用意义。
庞保珍,庞清洋,赵焕云[9](2009)在《中医药治疗少精子症不育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吴贵娥[10](2008)在《不孕症中医诊治方药的古今文献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拟以古、今医家诊疗经验作为切入点,通过较为全面地搜集历代有关治疗不孕症的文献,侧重从其辨证论治,特别是有关方药运用经验方面,给以系统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古今有关不孕症治疗的方药经验,探讨其演变和递嬗关系,以为探索从病证角度整理方药规律提供方法学思路,为不孕症的现代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为探索高效方药提供经验依据。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不孕症中医诊治方药的现代文献研究,第二部分为不孕症中医诊治方药的古代文献研究。本次研究查阅了有关不孕症报道的大量文献,其中收集现代中医及中西医临床报道等文献319篇,查阅了有关不孕症古籍161本,其中收集到不孕症治方有关条文共897条。现代文献调查发现,本病以子宫和内分泌功能失调为主因,临床以附件炎、闭经/稀发月经、黄体功能不全、输卵管阻塞、子宫发育不良为常见。中医认为该病主要由于湿热、寒凝、痰阻、瘀血等病理因素导致瘀阻胞络;脾肾两虚,肝气郁滞,冲任失调等引起脏腑经脉功能失调所致,其中肝肾精血不足尤为重要。中医治疗不孕症的基本大法可概括为补肾养肝健脾,祛瘀化痰除湿。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主体用药涉及滋肾养肝疏肝;黄体不全性不孕症的主体用药涉及补肾温阳,养血健脾与疏肝;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的主体用药涉及活血化瘀和补肾;免疫性不孕症的主体用药涉及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及清热活血;卵巢囊肿性不孕症的主体用药涉及滋阴养血和祛瘀除湿;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主体用药涉及祛瘀通络、软坚消症、疏肝行气。中医周期疗法是根据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转化规律和现代医学关于月经和生殖生理的知识提出的按月分阶段干预的方案,即经后期因经后血海空虚,阴血不足,治以滋补肾阴、填精养血、调冲为主;排卵前期治以滋肾阴为主,稍佐活血之品,促使卵泡发育;排卵期治以补肾通络为主以促排卵;月经前期治以补肾养血、佐疏肝活血通络以助受孕;行经期以活血化瘀为主,以因势利导,祛瘀生新。对古代文献中病因考察发现,不孕症涉及到内伤、外感及不内外因等方面,“虚、损、寒”是引起不孕症的主因,气血不足和寒客胞宫为主要机理,寒客胞宫、胞宫虚寒、气血两虚是最常见的证候。不孕症伴见的症状涉及到妇科和内科病症范畴,其中月经不调、带下及崩漏是古代不孕症的主要伴随症状。不孕症所涉脉象达20种之多,其中以弱、细、涩、弦脉多见,且多为复合脉形式,其中以弱涩脉象最多见。对不孕症治疗的总体用药分析发现,古方配伍涉及补益、活血化瘀、解表、温里、清热、祛湿、理气、收涩几大类,主要集中在补益、活血化瘀、解表、温里、清热五类,提示古代不孕症治方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补益+温散/清热+活血化瘀”。从分证论治的组方用药涉类来看,各证组方主要是围绕健脾益气、养肝滋肾、温阳祛寒、解表散寒、活血祛瘀、理气行滞、化痰祛湿、清热等多法的选配,但配伍重心有所不同,其中“健脾养肝滋肾”的运用最为重要。古代治疗不孕症的方剂所涉及的剂型以丸剂为主,其中丸剂又以蜜丸为最多用;有关丸药则以食前或空心服为主,餐后服用较少;特别送服方法中以酒或米饮送下最多见。外用法中纳阴户和温脐法是古代治疗方药的特色性内容,所用方药大多以辛温芳香通散药为主,具有散寒暖胞、辟秽化浊、通畅气血助循环以及助药力透皮等作用有关。酒剂也比较常用,配方以滋补阴血为主,属于保健酒类。该剂型有效成分比较容易溶出且服用方便,酒也能祛寒活血,对于虚寒类患者可能是有益的。结合现代不孕症的发病类型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分析发现,西病的病因类型与中医病机证候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无排卵型和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症均以肾虚为主;输卵管阻塞性和卵巢囊肿型不孕症则主在气滞血瘀;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则主要在于肾虚,兼有肝郁和血瘀;免疫性不孕症主要是阴阳失调,也与肾虚与肝郁等密切相关。对古今不孕症中医治疗中涉及到的证候类型进行归并后可以发现:古代不孕症主要有寒客胞宫、胞宫虚寒、气血两虚、痰湿闭阻、寒凝血瘀、冲任虚损、寒湿闭阻、肾阴不足、精气不足、脾胃气虚、肝气郁结、冲任伏热等证,但以寒客胞宫、胞宫虚寒、气血两虚三证最多见;现代不孕证主要有湿热闭遏、痰湿阻滞、肝胆郁热、肝郁血瘀、脾肾虚衰、肝肾血虚、冲任不足、瘀阻胞络、寒凝血瘀基本证以及血瘀肾虚、肝郁脾虚、肾虚肝郁、痰凝血瘀等常见复合证;其中以脾肾虚衰、肝郁血瘀,痰湿阻滞证最为多见。古今关于本病证候的认识大体相近,但古今在常见基本证候上有气血两虚、寒客胞宫和肝肾不足、痰凝血瘀的偏颇。本文还对古今中医治疗不孕症的辨治方药经验进行了比较,提出关于不孕症的中医肾阳虚、肾阴虚、气血两虚、肝郁、痰湿、血瘀、寒凝、湿热八种证候类型及其相应的治疗方药;还对古今经验异同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不孕症中医古代治疗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其值得今人借鉴的经验。
二、愈抗汤治疗免疫因素所致不孕不育症12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愈抗汤治疗免疫因素所致不孕不育症128例(论文提纲范文)
(1)桂药生精胶囊对不育症大鼠睾丸组织Bcl-2/Bax、Caspase-9/3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
1.3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模型制备与分组 |
2.2 干预治疗 |
2.3 标本采集 |
3 检测指标 |
3.1 精子参数检测 |
3.2 睾丸组织处理 |
3.3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
3.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
4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实验结果 |
1 大鼠睾丸病理学观察 |
2 大鼠体质量 |
3 大鼠睾丸及附睾质量 |
4 大鼠精子参数 |
5 大鼠睾丸组织Bcl-2的表达情况 |
6 大鼠睾丸组织Bax的表达情况 |
7 大鼠睾丸组织Caspase-9的表达情况 |
8 大鼠睾丸组织Caspase-3的表达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不育症的认识 |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 治疗方法 |
2 中医对不育症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论治 |
2.3 环磷酰胺对中医证候模型的影响 |
3 不育症与Bcl-2/Bax、Caspase-9/3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探讨 |
4 睾丸组织对精子发育的影响 |
5 桂药生精胶囊的组成与功效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助孕方配合来曲唑治疗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研究方案 |
4.数据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 临床资料 |
2. 临床疗效 |
3. 安全指标 |
4. 不良事件 |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助孕方配合来曲唑治疗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 |
3.研究结果分析 |
4.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药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男女不孕不育的病因病机 |
2男女不孕不育的中药治疗 |
(4)前列解毒胶囊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8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结果 |
3讨论 |
(5)强精煎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抗氧化与调控能量代谢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的认识源流 |
1.2 中医学对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的治疗 |
1.3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男性不育症、少弱精症的临床研究 |
1.4 中药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的动物实验研究 |
2 西医学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 |
2.1 男性不育症的流行病学 |
2.2 男性不育症的病因 |
2.3 男性不育症的发病机制 |
2.4 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2.5 西医对少弱精子症的治疗 |
2.6 辅助生殖技术 |
3 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强精煎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分组方法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定 |
2.6 受试者权益保障 |
2.7 质量控制与保证 |
2.8 伦理学委员会审批 |
2.9 数据管理及统计与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两组病例患者年龄比较 |
3.3 两组病例患者病程比较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强精煎治疗脾肾两虚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部分 强精煎对奥硝唑所致少弱精子症大鼠作用的机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器材 |
1.3 试剂及药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少弱精子症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给药治疗 |
2.2 取材 |
2.3 总RNA提取 |
2.4 检测部分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结果 |
4.1 强精煎对大鼠精子密度及活动率的影响 |
4.2 各组大鼠睾丸、附睾病理学观察 |
4.3 各组大鼠睾丸、附睾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
4.4 强精煎对大鼠附睾组织SOD、MDA、GSH-PX含量的影响 |
4.5 强精煎对大鼠附睾组织LDH、A-葡糖苷酶、果糖浓度的影响 |
4.6 强精煎对大鼠附睾组织SDH和NRF2 MRNA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5.1 大鼠少弱精子症动物模型成功建立 |
5.2 强精煎提高大鼠生精的作用机制 |
结论 |
课题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附录一:临床病例观察表 |
附录二:综述 少弱精子症研究近况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论着 |
(6)反复自然流产西医病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及补肾中药方保胎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反复自然流产西医病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补肾中药方保胎效果分析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References |
致谢 |
附录 |
(7)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不孕症的理论研究 |
一、病名源流的研究 |
二、不孕定义的研究 |
1 不孕症的定义 |
2 根据不孕的原因分析 |
3 不孕的年限 |
三、不孕症辨证论治的研究 |
(一) 病因病机的研究 |
(二) 不孕症治疗方法的研究 |
第二章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及检索策略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不孕症中医周期疗法文献的分类、数量、质量分析比较 |
二、不同类型不孕症中医周期疗法的治则、治法及方药应用情况比较 |
三、中医周期治疗不同类型不孕症的疗效比较 |
第四节 讨论 |
一、中医周期疗法的渊源 |
二、中医周期疗法的理论根据和特点 |
三、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与立法用药的原则 |
四、现代不孕症的中医辨治规律 |
五、各种类型不孕症分期治疗的方法及用药特点的分析结果 |
六、按周期专方治疗 |
七、不孕症中医周期疗法的常用药物分析 |
八、月经周期阴阳五行归属及五脏所主分析 |
九、基础体温的“阴阳消长”在中医周期疗法中月经周期各阶段的辨证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王琦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1 中医体质学的构建 |
2 中医男科学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 |
1 王琦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1.1 中医体质学 |
1.2 中医男科学 |
1.3 用方思想 |
1.4 师承教育 |
2 王琦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
2.1 发挥特长,治疗男科疾病 |
2.2 因人而异,辨体用方 |
2.3 谨守病机,活用方剂治疗杂病 |
3 跟师体会 |
3.1 注重辨体用方 |
3.2 用方广博兼容 |
3.3 方剂小巧凝练 |
3.4 用方依理多发挥 |
3.5 重视合方思想 |
3.6 基于临床经验自拟方 |
第三部分 王琦教授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慢性前列腺炎诊治概况 |
1 慢性前列腺炎病名及分类 |
2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 |
3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概况 |
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疗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设计方案 |
3.2 样本量估算 |
3.3 随机方案、盲法、对照方案 |
3.4 治疗方法 |
3.5 观察指标 |
3.6 疗效评价标准 |
3.7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纳入脱落情况 |
4.2 可比性分析 |
4.3 疗效评价结果 |
4.4 安全性评价 |
5 结论 |
6 讨论 |
6.1 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病机的认识 |
6.2 王琦教授临床治疗特色 |
6.3 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方思想 |
6.4 王琦教授治疗用药特色和规律 |
6.5 推新与发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医药治疗少精子症不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中医治疗 |
2.1 辨证论治 |
2.2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2.3 专病专方 |
2.4 针灸推拿 |
2.5 中药贴敷 |
3 实验研究 |
4 小结 |
(10)不孕症中医诊治方药的古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信息选择原则 |
1.3 资料处理 |
2 结果 |
2.1 不孕症病因分析 |
2.2 病证结合的中医分型及干预方药 |
2.3 不孕症的中医周期疗法 |
3 分析与讨论 |
3.1 不孕症的中医病证辨治 |
3.2 不孕症的中医辨治方药 |
3.3 不孕症的异病分治与异病同治的探讨 |
3.4 不孕症中医周期疗法方案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正文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资料处理 |
2 结果 |
2.1 古代不孕症治方所主病证 |
2.2 古代不孕症治方主治症征 |
2.3 古代不孕症治方的方效、配伍及剂法 |
2.4 不孕症主要证型及其用药配伍 |
2.5 古代不孕症的主要证型治方涉及剂型的统计 |
2.6 古代不孕症外用治方的研究 |
2.7 古代不孕症酒剂治方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古代不孕症方中所涉病因、病机考探 |
3.2 古代不孕症方中所涉各症状、脉象考探 |
3.3 古代不孕症治方的方效和配伍药法 |
3.4 古代不孕症伴随经带异常的治疗方药及配伍 |
3.5 古代不孕症治方的剂型选择与用法特点 |
3.6 古代不孕症方中所涉各证型组方特点考探 |
3.7 有关古代不孕症治疗中所涉外用法及酒剂治方 |
结论 |
1. 现代不孕症的中医辨治 |
1.1 不孕症的西医病因分类与中医辨证 |
1.2 现代不孕症的中医病证辨治及方药规律 |
1.3 现代不孕症中医周期疗法及其探讨 |
2. 古代不孕症的中医诊治经验 |
2.1 古代不孕症的中医因-机-症-证 |
2.2 古代不孕症治方中的配伍药法 |
2.3 古代不孕症治方的剂型选择与用法特点 |
3. 古今不孕症的诊治经验比较 |
3.1 古今中医关于不孕症的病证认识的异同 |
3.2 古今中医关于不孕症的立法组方的异同 |
3.3 古今中医关于不孕症剂型及用法之异同 |
4. 来自课题研究的启示 |
4.1 不孕症中医治疗的复杂和简单性的统一 |
4.2 对不孕症中医古代诊疗经验的认识 |
4.3 关于现代不孕症中医诊疗规范的思考 |
4.4 本课题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愈抗汤治疗免疫因素所致不孕不育症12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桂药生精胶囊对不育症大鼠睾丸组织Bcl-2/Bax、Caspase-9/3表达的影响[D]. 梁景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助孕方配合来曲唑治疗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D]. 瞿松梅.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1)
- [3]中药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研究[J]. 林华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15(11)
- [4]前列解毒胶囊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80例临床观察[J]. 徐泽杰,郑文华,李锡主. 中医药导报, 2014(01)
- [5]强精煎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抗氧化与调控能量代谢的机理研究[D]. 唐乾利.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02)
- [6]反复自然流产西医病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及补肾中药方保胎效果分析[D]. 许秀平. 复旦大学, 2012(03)
- [7]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D]. 邓佩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D]. 李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
- [9]中医药治疗少精子症不育研究进展[J]. 庞保珍,庞清洋,赵焕云. 世界中医药, 2009(06)
- [10]不孕症中医诊治方药的古今文献研究[D]. 吴贵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