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旋转刀治疗垂体腺瘤33例临床报告

伽玛旋转刀治疗垂体腺瘤33例临床报告

一、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33例临床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唐梓桐[1](2019)在《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在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患者中分别使用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与单纯使用溴隐亭治疗两种方案,比较在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肿瘤大小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探讨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中药的组方特点。方法:纳入肝郁脾虚证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女性患者60例,60名患者的年龄在18至35岁,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对照组使用溴隐亭治疗。所有入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定期随访并填写临床观察表,记录每位患者的月经情况、溢乳情况,血清泌乳素水平及肿瘤大小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评价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临床疗效。成果:1.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在年龄、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水平、垂体肿瘤大小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6个月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效率评价:实验组患者痊愈3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改善评价(包括改善月经周期、月经量和溢乳):两组治疗后6个月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月经周期恢复20例,月经量增加19例,溢乳消失16例;对照组患者月经周期恢复10例,月经量增加10例,溢乳消失8例。在症状改善方面,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泌乳素水平:两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泌乳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下降率为44.8%,对照组下降率为2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肿瘤大小变化:两组治疗后6个月肿瘤体积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下降率为29.3%,对照组下降率为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改善评价:实验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7%,实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与单独使用溴隐亭治疗相比较,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包括改善月经周期、增加月经量、减少溢乳,同时能降低血清泌乳素水平,控制肿瘤的大小,并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李磊,吴婷婷,谢文涛,李雪涛,曹洪明,赵宁辉,施国林[2](2018)在《功能性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后激素水平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功能性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后激素水平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行伽玛刀治疗的功能性垂体腺瘤72例,其中生长激素(GH)腺瘤32例,泌乳素(PRL)腺瘤40例。伽玛刀治疗前、治疗后1.5年测定激素水平及肿瘤体积。结果伽玛刀治疗后1.5年,GH腺瘤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GH腺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伽玛刀治疗后1.5年,PRL腺瘤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RL腺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伽玛刀治疗后1.5年,GH腺瘤激素水平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947,P<0.05)。伽玛刀治疗后1.5年,PRL腺瘤激素水平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963,P<0.05)。结论本文结果提示功能性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后激素水平的变化能反映肿瘤体积的变化,激素水平变化的测定对肿瘤的体积变化的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孙周双,薛斌跃,袁树斌,廖述才,唐钰佳,杨婵[3](2014)在《无功能垂体大腺瘤伽玛刀分次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伽玛刀分次治疗垂体大腺瘤的可行性。方法我科室从20102012年应用MASEP-旋转式头部伽玛刀治疗垂体大腺瘤10例,肿瘤直径1.53.6 cm,其中女性4例,男性6例,年龄3379岁,平均54.1岁;治疗前视力下降的5例(9眼),有乏力、畏寒表现的2例,闭经1例,性功能障碍1例(内分泌检查无泌乳素增高)。给予伽玛刀分次治疗,首次治疗周边剂量1622 Gy,等剂量曲线50%,视神经及视交叉≤8 Gy;第2次治疗距首次治疗间隔613个月,治疗周边剂量1618 Gy。结果随访1239个月,肿瘤体积缩小8例(80%),肿瘤体积无增大2例(20%);视力改善8眼(88.9%),1眼视力下降(11.1%);新出现畏寒、乏力、多眠表现的2例(20%),原有畏寒、乏力症状加重者2例,闭经及性功能障碍者无改善。结论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的垂体大腺瘤患者,在严格控制视神经、视交叉安全剂量的前提下,伽玛刀分次治疗疗效肯定,方法可行。

刘敬聘,秦坤明,王仁生,黄卫庆,黄丽,雷海芳,王敏[4](2013)在《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疾病2205例临床报道》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旋转式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5T GE MRI定位,以23mm的层厚扫描获得定位图像,用Super Plan 2.5/3.0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治疗方案,设靶点113个,以35%-75%的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周边剂量为8-98GY,以Masep新一代旋转式伽玛刀做治疗,2002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2783例颅内疾病患者,其中2205例获完整随访,男1212例,女993例。结果随访时间为3127个月,平均58.30个月。伽玛刀治疗各种颅内疾病有效率为:良性肿瘤88.57%(922/1041),恶性肿瘤83.59%(494/591),脑血管畸形85.92%(360/419),功能性疾病85.06%(131/154),5例于伽玛刀术后因脑水肿或肿瘤复发而行手术开颅减压或切除肿瘤,12例因病灶太大或多发病灶而行25次伽玛刀治疗。结论旋转式伽玛刀对颅内良、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畸形、功能性疾病有明确疗效,已成为神经外科重要治疗手段。

康杰[5](2012)在《伽玛刀和显微外科治疗中小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伽玛刀和显微外科治疗中小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结果,探讨中小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到2010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和伽玛刀中心的110例直径<3cm、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治疗结果。按治疗方式分成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GRS组,n=54)和显微外科组(MS组,n=52),对比两组的肿瘤生长控制率、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改善、术后并发症、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等。结果MS组随访12个月,GRS组随访12个月。GRS组和MS组的肿瘤生长控制率分别为74.1%和73.2%,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75); GRS组和MS组的内分泌紊乱的改善率分别为87.2%和6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MS组的术后并发症不管在类型还是发生频率上均高于GRS组;MS组的治疗费用、住院天数明显高于GRS组。结论伽玛刀立体定向外科不仅能有效控制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生长,而且在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改善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优于显微手术组,且治疗费用、住院天数均少于显微手术组。

顾冲,王建忠,阮秋[6](2011)在《陀螺刀治疗垂体腺瘤37例临床报道》文中认为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利用陀螺刀治疗垂体腺瘤37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22例,年龄26~82岁,平均48岁。瘤体直径5.0~40.0 mm,微腺瘤(直径<10 mm)8例,直径10~30 mm 14例,大腺瘤(直径>30 mm)15例。术后残留或复发15例,γ-刀治疗后3例。无功能腺瘤17例,PRL型12例,GH型5例、ACTH型3例。

闫惊涛[7](2011)在《伽玛刀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泌乳素水平变化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估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后简称PRL腺瘤)术后患者的泌乳素(PRL)变化情况,探讨影响泌乳素变化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3个不同伽玛刀中心PRL腺瘤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PRL腺瘤135例,其中54人在伽玛刀治疗前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81例伽玛刀是作为首次治疗。术前均行垂体系列激素、核磁检查,并尽量排除引起PRL升高的其他原因及疾病。采用OUR-XGD伽玛刀治疗。5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给予边缘剂量14~35GY,对于巨大腺瘤采用分次治疗,采用术后PRL水平并结合临床症状评价疗效。术后定期复查PRL与MRI观察临床疗效,统计分析伽玛刀治疗PRL腺瘤后患者PRL水平与垂体PRL是否有侵袭性、是否有手术史、是否有多巴胺激动剂(Dopamine Agonists,DA)服用史、边缘剂量、肿瘤体积、术前PRL水平、性别7个变量的关系。结果1.随访情况:所有病例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随访(14.58±2.42)个月,PRL恢复正常者为44例,治愈率为32.6%;PRL下降者56例(59.4%),总有效率为74.1%,伽玛刀治疗抑制了肿瘤的生长,有效控制率为71.9%;7例(5.2%)出现垂体功能低下。2.预后相关因素分析:伽玛刀术前PRL水平在100~1009μg/L,对7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结果表明PRL腺瘤患者术后PRL水平与是否有侵袭性(χ2=4.426,P=0.039 )、是否手术(χ2=5.114,P=0.042 )、是否有DA服用史(χ2=9.244,P=0.002)、边缘剂量(χ2=13.431,P=0.002)、肿瘤体积(χ2=6.927,P=0.019)、术前PRL水平(χ2=8.535,P=0.003)因素相关,而与性别(χ2=1.985,P=0.159)无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体积、是否有侵袭性、边缘剂量是垂体PRL腺瘤患者伽玛刀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1.伽玛刀是治疗PRL腺瘤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2.患者术后PRL水平与是否有侵袭性、是否有手术史、是否有DA服用史、边缘剂量、肿瘤体积、术前PRL水平相关,与性别无关。3是否有侵袭性、肿瘤体积、边缘剂量是预后的明显影响因素;是否有手术史、是否有DA服用史、术前PRL水平与预后没有明显相关性。

苗丽[8](2010)在《伽玛刀治疗对垂体泌乳素腺瘤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来源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一般为1/10万,中国的发病率略低于国外。垂体腺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5%~20%,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在尸检中发现率高达20%~30%。垂体腺瘤以功能性垂体腺瘤为主,约占70%左右。垂体腺瘤以成人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其中泌乳腺素瘤(PRL腺瘤)所占比列最高,占高功能性垂体腺瘤的40%~60%。伽玛刀(γ-刀)是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技术的特点是采用小野集束、单次、大剂量集中照射颅内病灶达到治疗目的。γ-刀治疗的优势在于无需开颅手术,并且与常规的放射治疗不同,仅需要一次照射就完成的精准放射外科治疗。γ-刀放射外科治疗技术最早是由瑞典的Leksell教授于1951年提出的一种放射治疗方法,1967年研制出第一代神经外科专用的γ射线治疗设备—又称之为伽玛刀(γ-knife,γ刀)。1974年改进后生产出第二代γ-刀,它采用201个钴源聚焦,对颅内病灶实施一次性立体定向精准放射外科治疗。1996年开始,中国先后有噢沃、玛西普研制的γ-刀相继投入使用。本研究用的是MASEP—SRRS型玛西普的第三代γ-刀。伽玛刀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Bucklund等最初只用于治疗库兴氏综合征(Cushingz综合征),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垂体腺瘤患者接受γ-刀治疗。这一新治疗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无开颅手术和麻醉的风险,视路损伤报道很少,死亡率很低。就垂体腺瘤疾病本身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及程度而言,主要表现为肿瘤增长对周围结构直接压迫所造成的神经功能损害,以及垂体内分泌激素异常分泌带来的有害影响。前者主要由于视神经受压,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严重者压迫脑干、下丘脑可致生命危险;后者因内分泌紊乱,造成患者生殖、发育、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等脏器的功能紊乱。因此,对于垂体腺瘤如不积极治疗,死亡率很高,对于功能性垂体腺瘤而言,特别是泌乳素垂体腺瘤患者来说,在治疗上不仅要考虑有效解除因肿瘤压迫造成的神经损害症状,也要重视对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处理,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放射剂量γ-刀治疗对功能性泌乳素腺瘤的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以及观测不同体积大小的泌乳素腺瘤γ-刀治疗前后泌乳素的变化。并通过对比γ-刀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和PRL改变规律,将PRL水平作为判断γ-刀治疗功能性泌乳素腺瘤预后和指导激素替代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到2008年3月应用伽玛刀(γ-刀)治疗功能性泌乳素(PRL)腺瘤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248例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分为三组,组Ⅰ:治疗的中心剂量:大于或等于50GY,小于60GY,边缘剂量:20—30Gy;组Ⅱ:治疗的中心剂量:大于或等于40GY,小于50GY,边缘剂量:15—25Gy;组Ⅲ:治疗的中心剂量:大于或等于30GY,小于40GY,边缘剂量12—20Gy;三组视神经及视交叉照射剂量均<9Gy。结果:(1)γ-刀治疗后1年,复查MRI显示肿瘤缩小198例(80%),2年时肿瘤消失203例(82%),增大19例(7.7%),无变化26例(10.4%);(2)血清PRL降低101例(40.7%),达到正常水平90例(36.3%),增高20例(8.1%),无变化37例(14.9%);(3)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127,P=0.204);(4)三组患者PRL正常率不同,γ-刀放射治疗中心剂量和边缘剂量较高时,PRL正常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伽玛刀(γ-刀)治疗功能性泌乳素(PRL)腺瘤,不同剂量的治疗对术后内分泌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中心剂量和边缘剂量(尤其是中心剂量)较高时,术后(PRL)的正常率较高。但是,远期是否会造成垂体低功,需要以后继续随访。

刘军,徐英辉,许瑞雪[9](2009)在《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对比。方法对52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25例,手术组)和伽玛刀治疗(27例,伽玛刀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19例(76.0%),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18例,占激素有异常者78.3%(18/23),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2~4周,平均20.3d;伽玛刀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23例(85.2%),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22例,占激素有异常者88.0%(22/25),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4~6个月,平均5.1个月。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组2例继发脑脊液漏,1例因术后颅内感染死亡;伽玛刀组2例出现反应性脑水肿,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症状体征改善率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好转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伽玛刀治疗,且影像学复查结果也好于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效果略高于手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下降,但治疗后激素水平下降缓慢,需服用药物辅助治疗。对垂体微腺瘤的治疗,手术和伽玛刀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叶建平,詹怀义,李鸣[10](2009)在《垂体腺瘤经伽玛刀治疗后并发垂体卒中1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行伽玛刀治疗后并发垂体卒中的诊断、形成原因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12例垂体腺瘤行伽玛刀治疗后并发垂体卒中临床表现、CT和MRI等影像资料以及垂体卒中的治疗方法,并讨论其形成原因。结果:手术治疗后3例急性卒中后伴意识障碍者恢复正常。8例视力下降者视力恢复至1.0以上,视野恢复正常。一过性尿崩症3例,需激素替代治疗6例。结论:垂体卒中为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诊断主要依据颅脑CT和MRI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垂体功能低下者需激素替代治疗。

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33例临床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33例临床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现代医学研究
        一、疾病的概述
        二、西医治疗
    第二节 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中医学研究
        一、古代中医学对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认识
        二、现代中医学对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认识
    第三节 文献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择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案
        三、服用方法及疗程
        四、观察指标
        五、疗效评定标准
        六、统计学处理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治疗前两组病例的可比性比较
        二、治疗后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比较
        三、安全性指标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选方依据
    第三节 逍遥丸改善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患者临床症状的机理分析
    第四节 逍遥丸联合溴隐亭的治疗疗效分析
        一、逍遥丸联合溴隐亭能提高临床疗效
        二、逍遥丸联合溴隐亭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功能性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后激素水平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激素水平测定
    1.3 肿瘤体积测定
    1.4 治疗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伽玛刀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和肿瘤体积变化
    2.2 激素水平变化与体积变化的相关性
3 讨论

(3)无功能垂体大腺瘤伽玛刀分次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5)伽玛刀和显微外科治疗中小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伽玛刀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泌乳素水平变化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伽玛刀治疗对垂体泌乳素腺瘤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附录1
附录2
中英文名词缩写与对照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10)垂体腺瘤经伽玛刀治疗后并发垂体卒中1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治疗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四、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33例临床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逍遥丸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疗效研究[D]. 唐梓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功能性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后激素水平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的相关性[J]. 李磊,吴婷婷,谢文涛,李雪涛,曹洪明,赵宁辉,施国林.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03)
  • [3]无功能垂体大腺瘤伽玛刀分次治疗[J]. 孙周双,薛斌跃,袁树斌,廖述才,唐钰佳,杨婵. 西南国防医药, 2014(01)
  • [4]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疾病2205例临床报道[J]. 刘敬聘,秦坤明,王仁生,黄卫庆,黄丽,雷海芳,王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1)
  • [5]伽玛刀和显微外科治疗中小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结果分析[D]. 康杰. 山西医科大学, 2012(02)
  • [6]陀螺刀治疗垂体腺瘤37例临床报道[J]. 顾冲,王建忠,阮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06)
  • [7]伽玛刀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泌乳素水平变化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闫惊涛. 山西医科大学, 2011(08)
  • [8]伽玛刀治疗对垂体泌乳素腺瘤内分泌功能的影响[D]. 苗丽. 南方医科大学, 2010(04)
  • [9]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分析[J]. 刘军,徐英辉,许瑞雪.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35)
  • [10]垂体腺瘤经伽玛刀治疗后并发垂体卒中12例临床分析[J]. 叶建平,詹怀义,李鸣.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07)

标签:;  ;  ;  ;  ;  

伽玛旋转刀治疗垂体腺瘤33例临床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