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丙烯/氢氧化镁复合体系界面和性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冬雪[1](2021)在《气相氨沉淀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及其应用》文中提出碱式硫酸镁晶须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无机功能性材料,由于其添加到材料中可以起到增强补韧的效果,因此,其应用非常广泛,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气相氨沉淀法,研究反应温度,通氨时间,溶液浓度和陈化时间等因素对晶须形貌的影响,制备出153型碱式硫酸镁晶须。在常压100℃,制备出长度约为10~30μm,直径约为0.05~0.3μm,长径比约为30~150的Mg SO4·5Mg(OH)2·3H2O。通过XRD、TG、IR等表征手段对所得产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表征,并将产品进行简单的应用。晶体的结晶过程为,生成的Mg(OH)2胶粒与Mg SO4、H2O按5:1:3的物质的量比,结晶成153型碱式硫酸镁晶须。晶须由簇状的形貌开始逐渐变为细长的条状,再逐渐聚集成宽带产品,随后变为鱼鳍状的晶须产品,随后晶须的形貌进行重整,最终生长为棒状的碱式硫酸镁晶须。晶须生长机制为螺旋位错生长机制,与第一原理分析一致。气相氨沉淀法的优势在于形成NH4+-NH3的缓冲体系,消除局部的OH-离子的浓度差,使晶须不受迫定向生长。提供稳定的溶液环境,简化实验流程,节约实验成本,降低安全隐患,为低能耗生产碱式硫酸镁晶须奠定基础。
张靖[2](2021)在《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的阻燃型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研究》文中认为无机阻燃剂中氢氧化镁以热稳定性好、无毒、抑烟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已然成为阻燃剂领域的热点话题。但普通氢氧化镁作阻燃剂仍存在所需填充量大,表面呈亲水疏油性,与高分子材料基体相容性差,导致被填充材料性能减弱等缺点。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减少氢氧化镁的粒径,提升氢氧化镁的比表面积进而减少阻燃剂的填充量;另一方面是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使其表面性质由亲水疏油性向亲油疏水性进行转变,从而增加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现今,对普通氢氧化镁的粒径超细化和表面改性研究已经成了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然而以微乳液同时作分散剂和改性剂制备出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则主要以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作分散剂的同时作改性剂,并采用三种不同的工艺方法制备出聚丙烯酸酯改性的阻燃型纳米氢氧化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以六水合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同时作分散剂和改性剂,采用机械搅拌共混的方式原位制备出改性纳米氢氧化镁。并探究出此制备工艺最佳反应条件为:常温常压下,m(聚丙烯酸酯)/m(Mg(OH)2)=0.8,以4000 rpm的搅拌速率,反应时间4 h;通过表征测试对比表明,此条件下制得的改性纳米氢氧化镁晶型完美,呈规则纳米片状,粒径分布均匀且无团聚现象,测得接触角约为102°,表现出了良好的疏水亲油性。(2)以纳米氢氧化镁浆料为原料,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作改性剂,采用机械搅拌共混的方式制备出改性纳米氢氧化镁。并探究出此改性研究最佳反应条件为:常温常压下,m(聚丙烯酸酯)/m(Mg(OH)2)=0.6,以4000 rpm的搅拌速率,反应时间4 h;通过表征测试对比ND-43硅烷偶联剂改性试样,发现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的纳米氢氧化镁具备更好的分散性,且109°的接触角远大于ND-43改性试样的接触角;综合表明,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作改性剂具备较好的改性效果。(3)以普通市售氢氧化镁为原料,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同时作分散剂和改性剂,采用利于工业放大化的机械球磨法制备出改性纳米氢氧化镁。并探究出此制备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常温常压下,m(聚丙烯酸酯)/m(Mg(OH)2)=0.6,以300 r/min的球磨机工作转速,反应时间3 h;通过表征测试此条件下制备的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结果表明,此工艺方法将普通市售氢氧化镁纳米化的同时完成了对其的表面改性,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朱行坤[3](2020)在《聚丙烯/氢氧化镁体系阻燃抑烟炭层结构的构筑》文中研究说明聚丙烯因其价廉、质轻、无毒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汽车工业、产品包装、电子工业等领域。但由于聚烯烃的纯碳氢成分和碳-碳单键结构导致其极易燃烧且很难阻燃(燃烧过程中难以形成稳定炭层),而且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烟和有毒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极大的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聚烯烃阻燃一直是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氢氧化镁因其无毒、价廉且能同时提高聚丙烯的阻燃和抑烟性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氢氧化镁对聚丙烯几乎没有成炭促进作用,燃烧过程形成的氧化镁炭层强度低,容易产生裂缝而导致阻燃抑烟性能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催化成炭功能的核壳型氢氧化镁基复合阻燃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泡沫膨胀、多孔陶瓷或多孔膨胀结构到该复合阻燃体系中,以改善聚丙烯成炭性和构建阻燃抑烟增强炭层,并深入探究炭层结构与阻燃抑烟性能的构效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原位生长多壁碳纳米管提高聚丙烯成炭性能。通过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镍@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考察了聚丙烯/氢氧化镍@氢氧化镁的成炭和阻燃抑烟性能。结果表明,氢氧化镍@氢氧化镁原位催化聚丙烯脱氢炭化生成多壁碳纳米管,提高体系成炭性。氢氧化镍@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填充量60 wt%时,聚丙烯/氢氧化镍@氢氧化镁体系总的热释放、生烟和一氧化碳生成比聚丙烯分别降低了 81.5%、94.6%和81.8%。2、原位定向生长多壁碳纳米管增强聚丙烯体系炭层膨胀性。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镍-钼@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考察了聚丙烯/镍-钼@氢氧化镁体系的阻燃抑烟性能,分析了体系的成炭机理和炭层结构。结果表明,镍-钼@氢氧化镁催化聚丙烯在阻燃剂颗粒表面定向生长多壁碳纳米管阵列,使炭层逐渐膨胀,从而提高炭层的阻隔作用。3、构筑快速膨胀泡沫炭层改善聚丙烯体系燃烧初期炭层膨胀性。针对聚丙烯燃烧初期催化成炭滞后性导致的阻燃性能不佳问题,利用膨胀阻燃剂(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与镍催化剂@氢氧化镁协效,将泡沫膨胀结构引入聚丙烯/镍催化剂@氢氧化镁体系,考察了聚丙烯/膨胀阻燃剂/镍催化剂@氢氧化镁体系的阻燃抑烟性能与炭层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镍-钼@氢氧化镁可以促进聚磷酸铵与季戊四醇的酯化成炭,使炭层快速发泡膨胀,提升了燃烧初期炭层的膨胀性和阻隔作用。阻燃剂填充量60 wt%时,聚丙烯/膨胀阻燃剂/镍-钼@氢氧化镁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比聚丙烯/镍-钼@氢氧化镁体系降低了 39.8%。4、构筑多孔陶瓷炭层提升聚丙烯体系炭层烟吸附性能。为了避免泡沫膨胀炭层生烟量增加现象,进一步将多孔陶瓷阻燃剂(磷酸铝@氢氧化铝+硼酸锌)与镍催化剂@氢氧化镁协效,构筑多孔陶瓷炭层。考察了聚丙烯/多孔陶瓷阻燃剂/镍催化剂@氢氧化镁体系炭层的烟吸附性能和炭层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与泡沫膨胀炭层相比,多孔陶瓷炭层的多孔结构提升了炭层的烟吸附性能,总的生烟量下降了 87.4%,但膨胀性的下降减弱了炭层的阻隔作用。5、构筑多孔膨胀炭层全面提高聚丙烯体系阻燃抑烟性能。将膨胀石墨与镍催化剂@氢氧化镁协效,构筑多孔膨胀炭层。考察了聚丙烯/膨胀石墨/镍催化剂@氢氧化镁体系炭层结构与阻燃抑烟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氢氧化镍@氢氧化镁协效膨胀石墨构筑多孔膨胀炭层,增强了体系的成炭性,提高了炭层的膨胀性和烟吸附性能。阻燃剂添加量60 wt%时(55 wt%的氢氧化镍@氢氧化镁+5 wt%的膨胀石墨),聚丙烯/膨胀石墨/氢氧化镍@氢氧化镁体系总的热释放、生烟和一氧化碳生成比聚丙烯分别降低了83.8%、97.3%和 83.9%。
郑楠[4](2020)在《碱式碳酸镁基阻燃EVA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碱式碳酸镁因其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无毒低烟、绝缘性能好等优点成为了继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后极具应用潜力的矿物阻燃剂之一。但是碱式碳酸镁作为单一阻燃剂阻燃聚合物时效率低,因此在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往往添加量须到60wt%以上才能满足阻燃要求,可是阻燃剂是无机物而基体是聚合物树脂,两种物质极性差别巨大,造成相容性差,致使复合材料性能劣质化。针对碱式碳酸镁的表面极性大和自身阻燃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利用协效阻燃和原位接枝反应两种思路调控了碱式碳酸镁基EVA复合材料的力学和阻燃性能,从而使其达到电缆护套料的国家标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碱式碳酸镁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提高其与EVA间的相容性,再与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复配,协效阻燃EVA。结果表明:改性后碱式碳酸镁的断裂伸长率从105.87%提高到了159.43%,拉伸强度从8.75MPa提高到了12.12 MPa。但是复合材料熔融指数仅为0.496 g/10 min,进而采用复合配方制备了断裂伸长率为155.07%和拉伸强度为9.73 MPa的复合阻燃材料,熔融指数为1.00g/10 min,既满足国家对于电缆保护套力学和阻燃性能要求,同时熔融指数达到了加工要求。(2)采用原位接枝方法合成了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新型阻燃剂,研究结果表明:当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的添加量达到60wt%时,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EVA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仍高达806%,且经过测试表征发现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具备特殊结构,它们之间是以化学键形式结合,此结构对EV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提升作用显着。(3)进一步研究了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阻燃EVA的阻燃机理,表明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EVA复合材料遇热时聚磷酸胺会先分解产生大量的的无机磷酸化合物,而这些无机磷酸化合物会快速与EVA分子链段交联促使其脱水,在粒子间形成高强度的炭桥,形成层叠的“栅栏”结构。且由于“栅栏”结构作为主体,氧化镁保持了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粒子在基体EVA中的原始分散状态,因而以错层的堆叠方式呈现,这样就使得孔洞互相填补,极大的加强了栅栏隔绝热量、抑制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扩散的能力,达到复合材料高效阻燃的目的。
马源彬[5](2020)在《基于无机纳米填料的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绿色环保的日益重视,木塑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材料被社会广泛关注。木塑复合材料是利用木粉、亚麻、剑麻、农业林业废料等植物纤维与高分子材料混合加工而成的材料,不仅具有木材的自然外观,而且兼具高分子材料的易加工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木材的使用,达到节约森林资源,降低成本的效果。但是由于大量植物纤维的引入,木塑复合材料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熔体流动性差、熔体流动不稳定、耐热性能差、阻燃性能差等。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机纳米填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纳米无机材料通常具有硬度高、耐热性强、阻燃性能强等优点。论文针对木塑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采用无机纳米填料改性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研究了木粉用量对聚丙烯的影响,发现随着木粉用量的增加,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提升,但熔体流动速率和初始热分解温度下降。采用气相法二氧化硅、沉淀法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与沉淀法二氧化硅相比,气相法二氧化硅对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维卡软化温度提升更为明显。二氧化硅的加入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所以进一步研究了聚乙烯蜡、聚乙二醇、硬脂酸锌三种润滑剂对纳米二氧化硅填充木塑复合材料的影响。熔体流动速率测试的结果发现,聚乙烯蜡的润滑剂效果最好,其次是聚乙二醇、硬脂酸锌。毛细管流变测试结果则表明不同剪切速率下各润滑剂的润滑效果会发生变化,在高剪切速率下,硬脂酸锌的润滑效果最好,其次聚乙烯蜡、聚乙二醇。旋转流变测试结果发现,在较小应变的情况下,硬脂酸锌的润滑效果最优,其次是聚乙烯蜡、聚乙二醇。但在较大应变的情况下,聚乙烯蜡的润滑效果则优于硬脂酸锌。润滑剂的加入会使得纳米二氧化硅填充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其中聚乙烯蜡体系的下降幅度最少,其次是聚乙二醇、硬脂酸锌。随后,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与碱处理工艺相结合,对木粉进行原位改性,制备了木粉/纳米二氧化硅杂化体,并通过热重、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杂化体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发现,纳米二氧化硅成功在木粉表面原位生成,杂化体的初始分解温度较未改性的木粉提高了11.9℃,提高了木粉的热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杂化体在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量相同时,采用原位改性的方法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比直接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当杂化体用量为40wt%时,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达到130.4℃,较直接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制备的样品提高了17.1℃。当杂化体用量为20wt%时,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为380.9℃,较直接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制备的样品提高了34℃。随着杂化体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氧化诱导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杂化体用量为20wt%时,复合材料的氧化诱导期达到20.64分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直接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会出现木粉脱落的现象,而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原位改性的木塑复合材料则没有出现明显的木粉脱落现象,说明通过在木粉表面上原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木粉与基体的结合。最后,本文利用碱处理木粉产生的废碱液,采用反向滴加法在木粉表面原位生成纳米氢氧化镁,制备木粉/纳米氢氧化镁杂化体(MW),该制备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废碱液的回收问题。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表征了不同木粉与纳米氢氧化镁配比的木粉/纳米氢氧化镁杂化体的理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在木粉表面成功原位制备,并进一步系统地研究了木粉/纳米氢氧化镁杂化体在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发现,随着氢氧化镁配比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水平燃烧速度下降,氧指数提高。当杂化体用量为20wt%,木粉与纳米氢氧化镁的比例达到1:3时,复合材料的水平燃烧速度达到17.89mm/min,氧指数达到18.9。随着杂化体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当木粉与纳米氢氧化镁的比例为1:1的杂化体用量达到50wt%时,复合材料的水平燃烧速度下降到4mm/min,氧指数达到19.8。
刘英[6](2020)在《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氢氧化镁(Mg(OH)2)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型无机阻燃剂,具有无毒、无烟、无腐蚀性、分解温度高、能有效促进基材成炭和成本低等优点,是现代社会中常用的无机阻燃剂之一。但Mg(OH)2有很强的亲水性,表面极性大,使得与非极性的聚合物材料相容性差。直接添加会造成Mg(OH)2在高分子材料中分散不均匀,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可通过对Mg(OH)2进行表面改性,改善Mg(OH)2的表面性能,增强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论文综述了传统阻燃剂以及Mg(OH)2阻燃剂近年的研究进展,并通过对单一改性剂十二烷基磷酸酯(DDP)与复合改性剂DDP/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Mg(OH)2进行探讨,由活化指数、水接触角等测试,考察了改性剂配比、改性剂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Mg(OH)2改性效果的影响,得到了较优改性工艺。并利用XRD、SEM、FT-IR、TG-DSC、XPS等对改性前后的Mg(OH)2进行表征,得出改性后的Mg(OH)2疏水性增强,改性后Mg(OH)2的晶型结构无变化,热稳定性能提高,同时改性剂与Mg(OH)2以成键的形式存在。另外,还将改性前后的Mg(OH)2加入环氧树脂(EP)与聚丙烯(PP)中,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及阻燃性能进行检测,得到了以下结论:(1)改性后的Mg(OH)2添加到EP中使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未改性EP/Mg(OH)2复合材料的高;当Mg(OH)2添加量为40%时,添加未改性Mg(OH)2的复合材料的LOI值为28.47%,由KH550、DDP、DDP/KH550改性后Mg(OH)2的复合材料LOI值分别为29.29%、28.96%、29.37%,说明改性后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得到提高,同时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提高,残炭量增加。(2)将改性前后的Mg(OH)2分别与PP基体混炼加工时,改性后的Mg(OH)2与PP的扭矩比未改性复合材料的小,说明Mg(OH)2改性后与PP基体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加工流变性能提高,由DDP/KH550改性的Mg(OH)2在PP中的加工流变性能最好;随着Mg(OH)2添加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降低,且添加改性后的Mg(OH)2能够降低对PP基体力学性能的恶化;当Mg(OH)2添加量为50%时,添加未改性Mg(OH)2的复合材料的LOI值为25.97%,由KH550、DDP、DDP/KH550改性后Mg(OH)2的复合材料LOI值分别为26.81%、27.20%、27.53%,说明改性后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得到提高,同时改性后Mg(OH)2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提高。
唐皓[7](2019)在《镁基阻燃材料在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高分子聚合材料引发的超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恶性火灾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制约了聚合材料在此类建筑和场所中大规模使用,利用阻燃剂提高聚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镁基阻燃剂具有多重阻燃、低烟无毒、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材料阻燃领域。本文以镁基阻燃材料为对象,研究其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TPO)的阻燃作用,使TPO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抑烟性能、安全性能和力学性能。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直接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镁纳米片、碱式硫酸镁纳米晶须、碱式碳酸镁微球。将无水硫酸镁、氢氧化镁、碱式硫酸镁和碱式碳酸镁添加至TPO中,氢氧化镁与碱式碳酸镁在TPO中的分散性明显好于无水硫酸镁和碱式硫酸镁。镁基化合物与TPO的相容性影响复合材料燃烧的成炭效果,氢氧化镁-TPO与碱式碳酸镁-TPO燃烧残留物的炭化效果明显好于硫酸镁-TPO与碱式硫酸镁-TPO燃烧残留物。(2)不同镁基化合物的阻燃抑烟效果不同,氢氧化镁对TPO阻燃抑烟整体效果最好。添加35wt%氢氧化镁的TPO复合材料比纯TPO的燃烧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了3 1.4%,600 s总热释放量降低了35.6%,产烟速率峰值降低了50.0%,600 s总产烟量降低了56.0%;氢氧化镁对降低TPO复合材料火灾危险性的效果最为显着。较低添加量的氢氧化镁并未明显降低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3)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复合使用的质量比为4:1时,对TPO燃烧放热抑制效果最好。相比不含阻燃剂的TPO,添加35wt%此配比复合阻燃剂的TPO复合材料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了41.6%,400 s总热释放量降低了39.6%。氢氧化镁单独使用的抑烟效果好于其与氢氧化铝复合使用。分别添加3 5wt%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镁/铝复合阻燃剂的TPO复合材料烟气毒性均可以达到准安全2级(ZA2)。(4)使用稀土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干法改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氢氧化镁添加量3 5wt%时,改性氢氧化镁阻燃抑烟效果好于未改性氢氧化镁。添加50wt%未改性和改性氢氧化镁的TPO复合材料比纯TPO的燃烧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降低了57.1%、55.6%;400 s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了69.2%、65.6%;产烟速率峰值分别降低了77.3%、77.3%;400 s总产烟量分别降低了91.0%、87.4%。复合材料的烟气毒性等级均提高到准安全1级(ZA1)。在此添加比例下,表面改性虽然未进一步提升氢氧化镁的阻燃抑烟性能,但是能够提高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叶坤豪[8](2019)在《氢氧化镁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是目前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通常情况下,使用具有较高导热系数的无机填料对本体树脂进行改性。尽管无机填料可选取的种类广泛,但在高填充情况下面临加工生产困难、复合材料导热网路构建不完善和成本高等问题。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加工设备,采用氢氧化镁作为主要无机填料,对尼龙6树脂基体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可以拓展尼龙6树脂在导热领域的应用。首先,选取60wt%氢氧化镁填充尼龙6树脂作为A配方(填充型体系),20wt%短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树脂作为B配方(增强型体系),固定挤出机加工温度和喂料量,考察不同的螺杆组合及螺杆转速等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螺杆组合方面,考察改变螺杆熔融塑化段以及混合段剪切块连续组合的数量对A配方的影响;考察用相同数量的分散元件替换混合段剪切元件的螺杆组合对B配方的影响。螺杆转速方面,选取300rpm和400rpm作为变量,考察对A、B配方的影响。通过红外热成像,力学性能测试,热稳定性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分别测试出A、B配方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对于填充型体系,熔融塑化段的剪切块对复合材料熔体的剪切热产生影响最大,混合段剪切块影响次之。在保证配方中各组分材料充分塑化熔融的前提下,增加混合段的薄剪切块,利于填充型体系填料的分散,从而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对于增强型体系,混合段使用斜盘齿形块相比于剪切块,可使复合材料拥有较高的短玻璃纤维保留长度,进而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其次,使用固定的工艺条件,以氢氧化镁填充尼龙6树脂为主体,确定填料总用量为60wt%,从构建导热网路的角度出发,考察不同粒径和结构等无机填料特征参数对最终导热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第一步,考察氢氧化镁用量和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材料导热率随氢氧化镁用量增加而上升;相同用量下,粒径越大,复合材料导热率越高;当大中小粒径填充比例为1:1:1时,复合材料导热率优于单一大粒径填充。第二步,考察片层状氮化硼不同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影响。氮化硼用量由0增加到20wt%的过程中,复合材料导热率先升高后降低。当引入1wt%氮化硼替换氢氧化镁时,复合材料导热率上升9.8%;当氮化硼用量增加至15wt%后,复合材料导热率下降。第三步,考察玻璃纤维和低熔点金属等纤维状组份对复合材料的影响。通过球状、片状、纤维状填料复配填充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考察复合材料导热网路构建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以56wt%氢氧化镁,1wt%氮化硼,3wt%锡银合金为复合添加体系,40wt%尼龙6为基体的导热复合材料,导热率达到2.01 W(m-1k-1),是纯PA6树脂的10倍。
田生慧[9](2018)在《废旧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改性聚烯烃塑料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电子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从而导致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剧增。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过程中,废旧印刷电路板(WPCB)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WPCB经久不腐,往往采用填埋或焚烧进行处理,但在填埋处理过程中其含有的重金属和含卤物质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而焚烧时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致癌物,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和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尚未找到科学、合理回收处理WPCB的方法,特别是其中的非金属部分(WPCBP)的科学处理和回收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国际性技术难题。本论文主要针对WPCBP无污染回收处理和高值化利用过程中的关键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开展了WPCBP理化性质表征、表面改性、残留铜处理、原位杂化无机粒子改性及其填充聚烯烃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和应用基础研究,制备了多种性能优良、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的聚烯烃复合材料,为WPCBP的绿色处理与高值化利用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论文首先对WPCBP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作为填料用于改性高密度聚乙烯(HDPE),系统地研究了WPCBP粒径及其用量对HDPE塑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PCBP的粒径对HDPE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大,当WPCBP为60目时,材料的各项性能均能保持平均水平以上,综合性能最佳。随着WPCBP用量的增加,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熔融指数均有所下降,热性能则有所提升。将WPCBP与次磷酸铝(AHP)并用,当WPCBP用量为20wt.%、AHP用量为30wt.%时,HDPE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为28.4,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阻燃性能明显改善。采用WPCBP部分替代木粉(WF)制备了新型HDPE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WF用量为10wt.%,WPCBP用量为20wt.%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WPCBP部分替代WF能达到较好地增强效果。为更有效提高HDPE木塑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将小分子偶联剂与大分子接枝物协同改性HDPE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填料WPCBP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由此,制备了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工艺简便、污染较小、可工业化的HDPE木塑复合材料,为WPCBP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进一步研究了WPCBP对聚丙烯(P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从氧化诱导期(OIT)及加速热氧老化测试结果可见,随着WPCBP填充PP用量的增加,PP复合材料的耐热氧老化性能明显变差,这是由于WPCBP含有的变价金属(如铜等)会加速PP分子链中的活泼氢发生氧化导致其分子主链降解,从而对复合材料的耐候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为此本文采用硝酸对WPCBP进行除铜处理,系统研究了经硝酸处理的WPCBP对PP塑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硝酸处理可有效除去WPCBP中的变价金属,且随着硝酸处理WPCBP浓度的增加,其除铜效果也越好,WPCBP改性PP复合材料的OIT明显上升。经加速热氧老化处理后,硝酸处理WPCBP填充PP塑料体系的力学性能保持率明显优于未处理体系及PP纯样,说明经过硝酸处理的WPCBP改性PP塑料的耐候性能有所提升,为今后WPCBP在PP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碱预处理法可有效除去WPCBP中残留的变价金属,但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本文利用碱处理WPCBP过程中产生的废碱液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镁(nano-Mg(OH)2),并进一步采用原位生成法在WPCBP表面成功负载了氢氧化镁,制备了新型WPCBP/Mg(OH)2杂化填料(MW),将其应用于PP塑料中,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杂化配比的MW对P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杂化改性的MW填充PP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大幅度提升,水平燃烧速率也明显下降,说明材料的阻燃性能有所提高,其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此外,经过杂化改性的MW粉体填充PP塑料的各项力学性能较之未改性体系均有一定程度地改善。最后,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WPCBP表面原位生成二氧化硅(SiO2),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反应pH值的WPCBP/SiO2杂化体(TSW),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PCBP表面有二氧化硅生成,且随着反应pH值的上升,杂化填料TSW表面二氧化硅的粒径逐渐变大,其杂化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TSW粉体的含铜量也明显降低。采用TSW增强PP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较未改性WPCBP而言,杂化体填充PP体系的力学性能、氧化诱导期、热性能均有所提升。这是由于杂化改性后填料与PP形成锯齿状界面能更有效地传递应力,因而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提升。
马湃[10](2018)在《聚丙烯基建筑模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木塑复合材料(Wood-Plastic Composites,WPC)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主要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加工性能良好。本论文以聚丙烯(PP)为基体,弹性体为TPU采用热压法制备,以稻壳粉和木粉为填料。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为基体木塑复合材料,加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可以增韧效果,先用稻壳粉为填料,对稻壳粉进行预处理使稻壳粉和与PP的相容性得到改善,预处理时加入偶联剂主要提高相容性,加入纳米级碳酸钙是为了增加冲击强度,改变不同稻壳粉含量、不同粒径和TPU的含量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粉含量为6.7%,热塑性聚氨酯(TPU)含量在基体含量的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断裂伸长率和冲击性能效果相对最佳,加工性能也较好,随着TP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稻壳粉含量增加,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下降,冲击性能先升后降。稻壳粉的粒径为100目时,拉伸性能优于60目和80目稻壳粉做的木塑复合材料。综上最佳配比是预处理100目稻壳粉含量6.7%基体为93.3%的PP和TPU,其中TPU占热塑性聚合物3%时综合性能较好。(2)以木粉为填料,实验结果表明,木粉含量为6.7%,热塑性聚氨酯(TPU)含量在基体含量的5%的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断裂伸长率和冲击性能效果相对最佳,随着TP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稻壳粉含量增加,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下降,冲击性能先升后降。综上最佳配比是预处理100目稻壳粉含量6.7%基体为93.3%的PP和TPU其中TPU占热塑性聚合物5%时力学性能最佳。(3)分别研究了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两种阻燃剂对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的影响。当加入5%氢氧化铝或10%氢氧化镁时,复合材料的阻燃等级达到了日本JISD 1201-77标准的难燃第三等级,符合建筑模板的阻燃要求。(4)从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比为:5%氢氧化铝、6.33%预处理稻壳粉、86%PP、2.67%TPU
二、聚丙烯/氢氧化镁复合体系界面和性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丙烯/氢氧化镁复合体系界面和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气相氨沉淀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碱式硫酸镁晶须简介 |
1.2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 |
1.2.1 153 型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 |
1.2.2 152 型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 |
1.3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表面改性及应用 |
1.3.1 碱式硫酸镁的改性研究 |
1.3.2 在聚烯烃工程塑料中的应用 |
1.3.3 在阻燃防火材料中的应用 |
1.3.4 在橡胶中的应用 |
1.3.5 在水泥中的应用 |
1.3.6 在其他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4 碱式硫酸镁的生长机理 |
1.4.1 晶体的螺旋位错生长机理 |
1.4.2 晶须的气液固(VSL)生长机理 |
1.4.3 液固(LS)生长机理 |
1.4.4 其他生长机理 |
1.5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过程 |
2.3.1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方法 |
2.3.2 碱式硫酸镁的添加制样过程 |
2.3.3 碱式硫酸镁的表面改性过程 |
2.3.4 晶须对葡萄糖催化实验过程 |
2.4 表征方法 |
2.4.1 溶液的酸碱值得测定 |
2.4.2 产品的表征 |
第三章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 |
3.1 常压条件下制备的碱式硫酸镁晶须 |
3.1.1 最优条件下制备的产品的表征分析 |
3.1.2 浓度对产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
3.1.3 反应温度对产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
3.1.4 通氨时间对产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
3.1.5 陈化时间对产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
3.1.6 转速对产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
3.2 常温条件下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 |
3.2.1 高温条件下制备的最优产品 |
3.2.2 浓度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
3.2.3 通氨时间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
3.2.4 陈化时间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
3.2.5 反应温度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
3.2.6 转速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式硫酸镁晶须生长机理 |
4.1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结晶过程 |
4.2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生长过程 |
4.3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生长机理 |
4.4 气相氨沉淀法对晶须生长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应用 |
5.1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添加实验 |
5.2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改性实验 |
5.2.1 不同浓度条件下制备的晶须产品的改性 |
5.2.2 不同浓度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改性晶须 |
5.3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改性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2)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的阻燃型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阻燃剂 |
1.2.1 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
1.2.2 阻燃剂的市场分析 |
1.2.3 阻燃剂的发展现状 |
1.3 无机阻燃剂 |
1.3.1 氢氧化铝(ATH) |
1.3.2 氢氧化镁(MH) |
1.4 氢氧化镁存在的问题 |
1.5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改进研究现状 |
1.5.1 粒径超细化和粒度分布合理化 |
1.5.2 表面改性 |
1.5.3 和其他阻燃剂复合使用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其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位制备新型聚丙烯酸酯改性的纳米氢氧化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新型聚丙烯酸酯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原位制备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丙烯酸酯添加质量比对原位制备工艺的影响 |
2.3.2 搅拌速率对原位制备工艺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原位制备工艺的影响 |
2.4 表征与分析 |
2.4.1 红外光谱分析对比 |
2.4.2 热重分析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聚丙烯酸酯对纳米氢氧化镁的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新型聚丙烯酸酯对纳米氢氧化镁的改性研究 |
3.3 测试方法及表征手段 |
3.3.1 活化指数测试 |
3.3.2 沉积体积测试 |
3.3.3 接触角测试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热重分析 |
3.3.6 扫描电镜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聚丙烯酸酯添加质量比对纳米氢氧化镁改性效果的影响 |
3.4.2 搅拌速率对纳米氢氧化镁改性效果的影响 |
3.4.3 反应时间对纳米氢氧化镁改性效果的影响 |
3.5 表征与分析 |
3.5.1 改性前后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2 改性前后样品的接触角测试 |
3.5.3 改性前后样品的热重分析 |
3.5.4 改性前后样品的扫描电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械球磨法制备改性纳米氢氧化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机械球磨法制备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 |
4.3 测试方法及表征手段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聚丙烯酸酯添加质量比对球磨法制备工艺的影响 |
4.4.2 球磨机工作转速对球磨法制备工艺的影响 |
4.4.3 反应时间对球磨法制备工艺的影响 |
4.5 表征与分析 |
4.5.1 机械球磨法制备前后样品的扫描电镜分析 |
4.5.2 机械球磨法制备前后样品的接触角测试 |
4.5.3 机械球磨法制备前后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4.5.4 机械球磨法制备前后样品的热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聚丙烯/氢氧化镁体系阻燃抑烟炭层结构的构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聚丙烯的燃烧和无卤阻燃机理 |
1.1.1 聚丙烯的燃烧过程 |
1.1.2 聚丙烯的无卤阻燃机理 |
1.2 聚丙烯无卤阻燃体系概况 |
1.2.1 磷系及膨胀阻燃剂 |
1.2.2 金属氢氧化物 |
1.2.3 硼系阻燃剂 |
1.2.4 硅系阻燃剂 |
1.2.5 无机纳米阻燃剂 |
1.3 聚丙烯/氢氧化镁体系的成炭和炭层结构调控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2 实验总述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的表征 |
2.2.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2.2 粉末X射线衍射(Powder-XRD)分析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2.5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
2.2.6 热重(TG)分析 |
2.2.7 拉曼光谱(Raman)分析 |
2.2.8 原位热解飞行时间质谱(PI-MS)分析 |
2.3 阻燃性能评价 |
2.3.1 UL94垂直燃烧测试 |
2.3.2 锥形量热测试 |
3 氢氧化镍@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抑烟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氢氧化镍@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的制备 |
3.2.2 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镍物理混合样品的制备 |
3.2.3 聚丙烯/阻燃剂复合材料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氢氧化镍@氢氧化镁组成和结构分析 |
3.3.2 聚丙烯/阻燃剂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 |
3.3.3 聚丙烯/氢氧化镍@氢氧化镁复合材料阻燃抑烟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聚丙烯/镍-钼@氢氧化镁复合材料成炭及阻燃抑烟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镍-钼@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的合成 |
4.2.2 氢氧化镁与镍-钼物理混合样品的制备 |
4.2.3 聚丙烯/阻燃剂复合材料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镍-钼@氢氧化镁的结构和组成分析 |
4.3.2 聚丙烯/阻燃剂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 |
4.3.3 聚丙烯/镍-钼@氢氧化镁体系阻燃抑烟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聚丙烯/氢氧化镁泡沫膨胀炭层构筑及其阻燃抑烟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氢氧化镍@氢氧化镁添加量的聚丙烯/膨胀阻燃剂/氢氧化镍@氢氧化镁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
5.3.2 镍催化剂@氢氧化镁协效聚丙烯/膨胀阻燃体系的热稳定性 |
5.3.3 镍催化剂@氢氧化镁协效聚丙烯/膨胀阻燃体系阻燃抑烟性能 |
5.3.4 镍催化剂@氢氧化镁协效聚丙烯/膨胀阻燃体系阻燃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6 聚丙烯/氢氧化镁多孔陶瓷炭层构建及其阻燃抑烟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氢氧化镁添加量的聚丙烯/多孔陶瓷阻燃剂/氢氧化镁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
6.3.2 镍催化剂@氢氧化镁协效聚丙烯/多孔陶瓷阻燃体系的热稳定性 |
6.3.3 镍催化剂@氢氧化镁协效聚丙烯/多孔陶瓷体系阻燃抑烟性能 |
6.3.4 镍-钼@氢氧化镁协效聚丙烯/多孔陶瓷体系阻燃抑烟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7 聚丙烯/氢氧化镁/膨胀石墨多孔膨胀体系炭层结构调控及其阻燃抑烟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膨胀石墨添加量的聚丙烯/膨胀石墨/氢氧化镍@氢氧化镁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
7.3.2 聚丙烯/膨胀石墨/镍催化剂@氢氧化镁阻燃抑烟性能 |
7.3.3 聚丙烯/膨胀石墨/氢氧化镍@氢氧化镁阻燃抑烟机理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摘要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碱式碳酸镁基阻燃EVA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聚合物材料燃烧及阻燃机理 |
1.1.1 聚合物材料燃烧行为 |
1.1.2 气相阻燃机理 |
1.1.3 凝聚相阻燃机理 |
1.1.4 EVA性能介绍 |
1.1.5 EVA阻燃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 阻燃剂的分类 |
1.2.1 膨胀型阻燃剂 |
1.2.2 磷系阻燃剂 |
1.2.3 硅系阻燃剂 |
1.2.4 矿物阻燃剂 |
1.3 碱式碳酸镁的阻燃剂研究 |
1.3.1 碱式碳酸镁来源 |
1.3.2 碱式碳酸镁阻燃剂的优缺点 |
1.3.3 碱式碳酸镁的协效阻燃研究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
2 碱式碳酸镁基协效阻燃EVA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碱式碳酸镁改性 |
2.2.2 复合阻燃材料的制备 |
2.2.3 样品的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碱式碳酸镁结构分析 |
2.3.2 碱式碳酸镁/EVA复合阻燃材料的表征 |
2.3.3 复配阻燃剂/EVA 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阻燃EVA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的制备 |
3.2.2 碱式碳酸镁与聚磷酸十二胺物理混合法制备 |
3.2.3 EVA/阻燃剂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样品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复合阻燃剂结构表征 |
3.3.2 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复合阻燃剂在EVA中的力学性能研究 |
3.3.3 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复合阻燃剂在EVA中的阻燃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对EVA的阻燃机理分析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阻燃剂/EVA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2 样品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EVA 的界面层理论 |
4.3.2 碱式碳酸镁@聚磷酸十二胺/EVA阻燃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无机纳米填料的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塑复合材料概述 |
1.2.1 木塑复合材料中的植物纤维原料种类 |
1.2.2 植物纤维的特性概述 |
1.2.3 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塑料基体简介 |
1.3 木塑复合材料改性概述及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纤维改性 |
1.3.2 植物纤维与塑料基体的增容 |
1.4 木塑复合材料的流变研究概述 |
1.4.1 木塑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特征 |
1.4.2 润滑剂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5 无机纳米填料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5.1 纳米二氧化硅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5.2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在植物纤维中的应用 |
1.5.3 其它无机填料在木纤维原位改性的应用 |
1.6 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概述 |
1.6.1 纳米氢氧化镁的阻燃机理 |
1.6.2 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 |
1.6.3 纳米氢氧化镁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7.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材料与样品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木粉用量对聚丙烯的性能影响 |
2.3.2 二氧化硅对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
2.3.3 润滑剂对二氧化硅填充木塑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的影响 |
2.3.4 润滑剂对二氧化硅填充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5 润滑剂对二氧化硅填充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粉/纳米二氧化硅杂化体的制备及其在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材料与样品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木粉/纳米二氧化硅杂化体理化性质表征 |
3.3.2 纳米二氧化硅原位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3 纳米二氧化硅原位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分析 |
3.3.4 纳米二氧化硅原位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耐热氧老化分析 |
3.3.5 纳米二氧化硅原位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热失重行为分析 |
3.3.6 纳米二氧化硅原位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木粉/纳米氢氧化镁杂化体的制备及其在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材料与样品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废碱液制备的氢氧化镁理化性质表征 |
4.3.2 木粉/纳米氢氧化镁杂化体的理化性质表征 |
4.3.3 木粉/氢氧化镁杂化体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分析 |
4.3.4 木粉/氢氧化镁杂化体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 |
4.3.5 木粉/氢氧化镁杂化体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6 木粉/氢氧化镁杂化体含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4.3.7 木粉/氢氧化镁杂化体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合物的燃烧与阻燃 |
1.2.1 聚合物燃烧机理 |
1.2.2 聚合物阻燃机理 |
1.3 阻燃剂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阻燃剂的发展 |
1.3.2 阻燃剂的分类 |
1.4 氢氧化镁阻燃剂 |
1.4.1 氢氧化镁阻燃剂研究进展 |
1.4.2 氢氧化镁常见性能改性方法 |
1.5 环氧树脂 |
1.5.1 环氧树脂概述 |
1.5.2 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6 聚丙烯 |
1.6.1 聚丙烯概述 |
1.6.2 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氢氧化镁表面单一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氢氧化镁改性较优反应条件 |
2.3.2 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的表征 |
2.3.3 氢氧化镁表面改性机理 |
2.4 小结 |
第3章 氢氧化镁表面复合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氢氧化镁改性较优反应条件 |
3.3.2 氢氧化镁复合表面改性的表征 |
3.3.3 氢氧化镁表面复合改性的机理 |
3.4 小结 |
第4章 改性氢氧化镁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EP/Mg(OH)_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4.3.2 EP/Mg(OH)_2 复合材料断面形貌分析 |
4.3.3 EP/Mg(OH)_2 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分析 |
4.3.4 EP/Mg(OH)_2 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分析 |
4.3.5 EP/Mg(OH)_2 复合材料燃烧残炭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改性氢氧化镁在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P/Mg(OH)_2 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分析 |
5.3.2 PP/Mg(OH)_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5.3.3 PP/Mg(OH)_2 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 |
5.3.4 PP/Mg(OH)_2 断面形貌分析 |
5.3.5 PP/Mg(OH)_2 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分析 |
5.3.6 PP/Mg(OH)_2 复合材料燃烧残炭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镁基阻燃材料在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镁基阻燃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
1.2.1 氢氧化镁的应用与研究 |
1.2.2 碱式碳酸镁的研究与应用 |
1.2.3 碱式硫酸镁的研究与应用 |
1.3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阻燃研究 |
1.3.1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
1.3.2 聚合物的阻燃机理 |
1.3.3 无卤阻燃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2 镁基化合物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阻燃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镁基化合物合成及样品制备 |
2.2.3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镁基化合物的组成和形貌 |
2.3.2 镁基-TPO复合材料及其燃烧残留物的形态 |
2.3.3 镁基-TPO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2.3.4 镁基-TPO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
2.3.5 镁基-TPO复合材料的抑烟性能 |
2.3.6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4 小结 |
3 氢氧化镁/铝复合阻燃剂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阻燃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氢氧化镁合成及样品制备 |
3.2.3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形态 |
3.3.2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3.3.3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抑烟性能 |
3.3.4 Mg(OH)_2/Al(OH)_3-TPO复合材料的烟气毒性 |
3.4 小结 |
4 氢氧化镁改性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阻燃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氢氧化镁改性及样品制备 |
4.2.3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活化指数 |
4.3.2 接触角 |
4.3.3 Mg(OH)_2-TPO复合材料及其燃烧残留物的形态 |
4.3.4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
4.3.5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
4.3.6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抑烟性能 |
4.3.7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烟气毒性 |
4.3.8 Mg(OH)_2-TPO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氢氧化镁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导热材料简介 |
1.2.1 传统导热材料 |
1.2.2 高分子导热材料 |
1.3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简介 |
1.3.1 非绝缘导热高分子材料 |
1.3.2 绝缘导热高分子材料 |
1.4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导热网路构建 |
1.4.1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导热机理简介 |
1.4.2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导热填料体系研究 |
1.5 氢氧化镁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
1.5.1 氢氧化镁简介 |
1.5.2 氢氧化镁制备方法及应用简介 |
1.5.3 氢氧化镁阻燃剂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5.3.1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应用研究 |
1.5.3.2 氢氧化镁在高分子聚合物领域中的其它研究 |
1.6 填充型高分子材料熔融共混制备工艺 |
1.6.1 双螺杆挤出机简介 |
1.6.2 螺杆元件简介 |
1.6.3 螺杆组合的设计原则 |
1.6.4 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加工技术小结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2.1 工艺条件 |
1.7.2.2 无机填料特征参数 |
1.7.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填充型及增强型尼龙6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探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实验及表征手段 |
2.2.3.1 工艺实验配方 |
2.2.3.2 实验机台及螺杆组合 |
2.2.3.3 转速、温度、喂料量等工艺条件 |
2.2.3.4 测试表征手段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配方工艺探索 |
2.3.1.1 A配方挤出过程 |
2.3.1.2 A配方力学性能 |
2.3.1.3 A配方微观形貌 |
2.3.1.4 A配方材料热稳定性 |
2.3.2 B配方工艺探索 |
2.3.2.1 B配方挤出过程 |
2.3.2.2 B配方力学性能 |
2.3.2.3 B配方材料微观形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一组分填料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DH粒径及用量对PA6 复合材料的影响 |
3.3.1.1 PA6/MDH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
3.3.1.2 PA6/MDH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
3.3.1.3 PA6/MD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1.4 PA6/MDH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 |
3.3.1.5 PA6/MDH材料的微观形貌 |
3.3.2 不同粒径MDH复配添加对PA6 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组分复配填料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表征手段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A6/MDH/BN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
4.3.2 PA6/MDH/BN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
4.3.3 PA6/MDH/BN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4.3.4 PA6/MDH/BN复合材料加工流动性 |
4.3.5 PA6/MDH/BN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
4.3.6 PA6/MDH/BN复合材料表面电阻 |
4.3.7 PA6/MDH/BN复合材料微观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组分复配填料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样品制备 |
5.2.4 表征手段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
5.3.2 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
5.3.3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5.3.4 复合材料流变性能 |
5.3.5 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
5.3.6 复合材料表面电阻 |
5.3.7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废旧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改性聚烯烃塑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旧印刷电路板及其资源化利用现状 |
1.2.1 废旧印刷电路板概述 |
1.2.2 废旧印刷电路板的资源化回收现状 |
1.2.3 废旧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的回收现状 |
1.3 聚烯烃及其耐候性能的研究 |
1.3.1 聚烯烃概述 |
1.3.2 聚烯烃复合材料耐候性的研究 |
1.4 杂化填料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1.4.1 杂化填料概述 |
1.4.2 杂化填料制备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1.5 阻燃剂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1.5.1 概述 |
1.5.2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 |
1.5.3 氢氧化镁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6.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废旧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改性HDPE塑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试样的制备 |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WPCBP理化性质表征 |
2.3.2 WPCBP粒径对HDPE塑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2.3.3 WPCBP用量对HDPE塑料性能的影响 |
2.3.4 WPCBP对HDPE塑料燃烧性能的影响 |
2.3.5 次磷酸铝对HDPE/WPCBP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旧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改性HDPE木塑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试样的制备 |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WPCBP对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WPCBP对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
3.3.3 WPCBP对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 |
3.3.4 WPCBP对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维卡软化温度的影响 |
3.3.5 WPCBP对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
3.3.6 WPCBP对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氧化诱导期的影响 |
3.3.7 界面改性剂对HDPE/WPCBP木塑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旧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改性聚丙烯耐热氧老化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测试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WPCBP用量对PP塑料耐候性能的影响 |
4.3.2 硝酸处理WPCBP对PP塑料氧化诱导期的影响 |
4.3.3 硝酸处理WPCBP对PP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 硝酸处理WPCBP理化性质表征 |
4.3.5 硝酸处理WPCBP对PP塑料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4.3.6 热氧老化后PP塑料红外分析 |
4.3.7 热氧老化后PP塑料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旧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原位生成氢氧化镁改性聚丙烯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试样制备 |
5.2.4 测试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废碱液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 |
5.3.2 碱处理WPCBP原位成氢氧化镁杂化体的制备及表征 |
5.3.3 碱处理WPCBP原位成氢氧化镁对PP塑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5.3.4 碱处理WPCBP原位成氢氧化镁对PP塑料热性能的影响 |
5.3.5 碱处理WPCBP原位成氢氧化镁对PP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6 碱处理WPCBP原位成氢氧化镁对PP塑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7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废旧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原位生成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原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试样制备 |
6.2.4 测试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纳米填料对PP/WPCB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6.3.2 WPCBP原位生成二氧化硅杂化体理化性质表征 |
6.3.3 WPCBP原位生成二氧化硅对PP塑料氧化诱导期的影响 |
6.3.4 WPCBP原位生成二氧化硅对PP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5 WPCBP原位生成二氧化硅增强PP塑料机理研究 |
6.3.6 PP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6.3.7 WPCBP原位生成二氧化硅对PP塑料热性能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IV-2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聚丙烯基建筑模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合物基建筑模板概述 |
1.1.1 聚合物基建筑模板的发展 |
1.1.2 建筑模板的概述 |
1.1.3 聚合物基建筑模板的优势 |
1.1.4 聚合物基建筑模板的改进 |
1.2 聚合物基建筑模板的生产工艺 |
1.2.1 挤出成型 |
1.2.2 注射成型 |
1.2.3 模压成型 |
1.2.4 热压成型 |
1.3 影响聚合物基建筑模板性能的因素 |
1.3.1 聚合物的种类 |
1.3.2 木纤维粉填量和粒径 |
1.3.3 偶联剂种类和用量 |
1.3.4 润滑剂种类 |
1.4 聚丙烯基建筑模板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特色 |
第二章 稻壳粉填充聚丙烯基建筑模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稻壳粉填充聚丙烯基建筑模板的制备 |
2.2.1 制备方案 |
2.2.2 制备工艺 |
2.3 性能测式 |
2.3.1 冲击强度测试 |
2.3.2 拉伸强度测试 |
2.3.3 扫描电镜(SEM)观察 |
2.3.4 加工性能检测 |
2.3.5 阻燃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稻壳粉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2.4.2 稻壳粉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
2.4.3 TPU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2.4.4 TPU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
2.4.5 TPU含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
2.4.6 稻壳粉含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
2.4.7 稻壳粉粒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2.4.8 阻燃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9 稻壳粉PP基复合材料阻燃效果的分析与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木粉填充聚丙烯基建筑模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木粉填充聚丙烯基建筑模板的制备 |
3.2.1 制备方案 |
3.2.2 制备工艺 |
3.3 性能测试 |
3.3.1 冲击强度测试 |
3.3.2 拉伸强度测试 |
3.3.3 扫描电镜(SEM)观察 |
3.3.4 加工性能检测 |
3.3.5 阻燃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木粉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3.4.2 木粉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
3.4.3 TPU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3.4.4 TPU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
3.4.5 木粉含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
3.4.6 TPU含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
3.4.7 阻燃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8 木粉PP基复合材料阻燃效果的分析与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聚丙烯/氢氧化镁复合体系界面和性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气相氨沉淀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及其应用[D]. 韩冬雪.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2]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的阻燃型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研究[D]. 张靖.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3]聚丙烯/氢氧化镁体系阻燃抑烟炭层结构的构筑[D]. 朱行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4]碱式碳酸镁基阻燃EVA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郑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无机纳米填料的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改性研究[D]. 马源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D]. 刘英. 青海大学, 2020(02)
- [7]镁基阻燃材料在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D]. 唐皓.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8]氢氧化镁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 叶坤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废旧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改性聚烯烃塑料的研究[D]. 田生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10]聚丙烯基建筑模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马湃.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