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威市荒漠化防治调研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赵佰礼,李元臻,张晓华,李文海,李琳,范之军,杨雄[1](2021)在《河西走廊生态治理对荒漠化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揭示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现状及生态治理措施对荒漠化防治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河西走廊生态治理措施、现状以及对荒漠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得出:(1)河西走廊实施了生态治理多种有效措施,如"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生态移民和千里荒漠大林带工程,这些措施都有效的防治了生态的进一步恶化,并且改善生态环境;(2)目前,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3)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在不断减小,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河西走廊虽然在生态环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河西走廊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干旱的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限制使得快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难度极大,生态环境的治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张晶磊[2](2020)在《以凉州区为中心武威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与发展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是国家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基本单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承担着新的发展任务。凉州区是武威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武威市重新设计和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其担负着促进武威地区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使命,以凉州区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对提升武威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意义重大。凉州区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生态条件约束、工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造成凉州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创新创业活力不足,中心城区功能品质不完善,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包装不够等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难题。随着西部经济多元化的逐步完善,以及兰州—武威一带交通网络体系逐步健全,外向服务功能日趋成熟,给武威市凉州区的区域一体化融合与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凉州区汇聚了周边县市农业、旅游、人力、文化、矿产、物流、资金流等优势资源,其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核心是以区域发展战略取代城市发展战略,即以凉州区为核心实现城市间的功能互补,使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格局成熟。因此针对以上一体化融合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凉州区距兰州、银川、西宁300公里左右,兰新铁路和G30连霍高速公路横穿全境,是西北重要的交通要道交汇点。凉州区应整合交通、旅游、农业等优势资源,迅速补齐自身弱项短板,构建面向未来的宽广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2.截至2019年11月底,武威市税务部门减免非居民企业所得税133.61万元,为出口企业退税1061万元,外贸出口总量逐年攀升。基于上述数据,凉州区应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外贸扩量、扩大旅游合作、融合农村产业等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创新创业融合,使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高度聚集,助推自身产业经济、优势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周边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3.2019年凉州区周边各县市生产总值增长均在3%以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鉴于此,凉州区应通过实施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凉州区周边各县市发展潜力,以点带面引领整个武威地区以改革创新和融合协作的姿态,构建出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中部区域共享共赢高质量发展的局面。
张玉洁[3](2020)在《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勤县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缩影,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及支持,民勤先后出台环境治理、环境监管、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调查表明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环境政策传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笔者深入民勤县,获取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的一手资料,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探析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的现状、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从而为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提供借鉴。研究发现:首先,民勤县政府与当地群众对于民勤县生态环境现状的认知存在偏差,政府和媒体认为民勤县环境破坏严重,急需治理,但是当地群众则认为民勤县环境一般甚至比较好;其次,政府、媒体与当地群众在环境政策传播中的利益诉求存在偏差。随着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当地政府和媒体出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更加着重于强调民勤县生态的恢复,侧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地群众较之于环境保护更关注当下的经济效益,执行各项环境政策的前提是经济效益不受影响;第三,在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中政府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媒体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角色,群众则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和政策载体,较少参与政策传播过程;第四,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过程中,政府话语与群众话语存在一定的冲突。政府话语强调政治立场、政治指标,缺乏对群众利益的关切和对群众的情感动员,群众话语以委婉的方式表达着对部分环境政策的不满,但是由于群众话语缺乏传播渠道,因此影响力较小。结合研究发现,通过梳理当地环境政策变迁、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农村政策传播现状可见:首先,当地群众落后的环境意识与与时俱进的环境政策导向不相匹配,进而导致各主体对环境现状及政策的认知存在差异;其次,基于理性经济人的特性,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过程中涉及的各主体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导致政府、媒体与当地群众利益诉求的偏差;第三,较之于其他传播,农村政策传播过程更加复杂,涉及主体更加多元,其自身的特殊性导致政府容易陷入塔西佗陷阱,进而影响传播效果。
丁新辉[4](2020)在《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从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思路和评价过程4个方面分析了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生态技术的评价理论。首次提出应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技术维度三个维度评价生态技术。综合比较多种评价方法,根据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获取情况,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与熵权法和粗糙集法,对我国生态治理技术使用效果进行了分区域分问题评价,梳理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京津风沙源区、南方石漠化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生态治理技术,对不同区域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为未来生态治理工程选择生态治理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土石山区板栗林土壤侵蚀治理技术包括水平沟、水平阶、木枋、地埂、苔藓覆盖、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由于板栗生产方式和栗农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该区普遍使用的水保措施有水平沟、地埂、木枋。经实际调查,木枋措施的减流拦沙效果并不理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防治措施下板栗林土壤侵蚀特征因子受降雨因素的影响不同,在水平沟和地埂的作用下,板栗林下水土流失受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无措施情况下则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流域尺度上,主要采用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以恢复板栗林生产力;而在坡面尺度上,采用水平沟和地埂等工程措施,配合生草覆盖和苔藓覆盖等生物措施,从而实现小流域间和坡面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协同作用。(2)建国70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等。目前在评价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效果时采用的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本研究基于文献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共筛选出14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指标,构建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技术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应用性综合评价,从而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分层模糊积分模型对6种沙障固沙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出麦草沙障、秸秆沙障、粘土沙障、砾石沙障、塑料沙障和沙袋沙障6种经济性、技术性能和环境效益较优的技术模式,为沙障固沙工程建设提供参考。(3)针对南方岩溶区石漠化问题,主要的治理措施有封育、经济林、优良牧草、石改梯、植物篱埂、整地、饲料青贮、引流截水和能源开发。本研究选择对植物防护工程、坡改梯工程和封育3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采用TOPSIS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法评价结果为植物防护工程模式最佳,坡改梯工程模式次之,封育模式最末,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结合鱼鳞坑、水平阶等工程措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岩溶区石漠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效的防护。(4)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按治理范围可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和区域综合治理技术,按治理对象可分为坡面治理技术、沟道工程技术、矿山修复技术和水库绿化技术。本研究以6种生态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2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从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的因子,共有12个2级指标;然后对梯田、坝地、造林、种草、经济林、封育6种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各指标间的不可分辨关系实现属性约简,获得由4个1级指标、7个2级指标组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由属性重要性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到6种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即经济林(11.67)>坝地(11.17)>梯田(11.0)>种草(9.67)>造林(9.17)>封育(8.67)。
胡帆[5](2019)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核心。随着目前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地之间的矛盾不断的激化,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人类社会想要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观念指导行动,是行动的出发点,因此协调好人地关系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在2018年初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将地理核心素养概括总结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力四大方面。其中,人地协调观被认为是这四大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它是指人们对人地关系所秉持的正确价值观。如何将人地协调观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树立好观念,是目前地理教育工作者研究中的一大方向。基于此,本文以目前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现状为着眼点,利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与构建了人地协调观的内容体系,确立了人地协调观在内容中包含维度与要素两方面。然后,依据内容体系构建了课堂诊断量表,利用课堂观察法调查了目前高中人地协调观教学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现实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教学优化策略,以期为之后中学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张雯茜[6](2019)在《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交通要道,是甘肃资源状况、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河西走廊地区还是甘肃、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河西走廊独特的经济地位和生态特征决定了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但是由于河西走廊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复杂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矛盾突出,加上政府生态治理不规范彻底,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河西走廊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状况不容乐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的背景下,中国特色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断发展,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论认识,成为我国解决生态治理问题的指导思想,这也为河西走廊地区生态问题提供了根本方向和解决思路。本文对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价值、生态特征和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从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情况、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条例、生态管理机构和自然保护区、政府生态治理体系和主要治理方式与治理手段五个方面,对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的生态治理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本文剖析了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发展观念存在偏差、地方与中央生态保护条例不一致、保护区内存违规开发项目、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协调性差和生态治理效果不理想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政府生态治理困境原因分析归纳为五个方面: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受经济利益影响、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政策不规范、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机制不畅通和政府生态治理方式手段单一。针对河西走廊地区政府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路径。在观念层面应政府应当改变传统政绩观,树立绿色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在生态治理政策体系方面,要不断强化政府法治意识,加强政策执法力度,完善政策内容体系建设;在生态治理监督方面,要将生态保护作为增强民生福祉的主要内容,建立政府生态治理责任与监督体系,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和生态诉求;在府际合作治理方面,政府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强合作意识,构建开放协调共享的政府合作治理模式;在治理主体与治理手段方面,政府要发挥技术和宣传教育对生态治理的作用,丰富生态治理的方式手段,同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实现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付文佳[7](2016)在《水资源约束下的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武威市是石羊河流域最大属区,是丝绸之路上人数最多的城市。由于是内陆河,加之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是甘肃省境内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地矛盾突出、用水状况窘迫、生态脆弱、经济落后最为明显的城市。具有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等特点,现今的水源承载力无法匹配社会进步的步调,造成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对全市居民的影响日渐明显。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已成为人与自然不和谐相处的典型区域,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亟待解决的各个突出矛盾,无一不是对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严辞拷问。因此,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不仅影响流域内人民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也关系到西北、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为例,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和生态环保工程双建双促,以水资源短缺和资源高效利用为既定背景。在分析武威市生态演化和发展现代农业模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方式,分析优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并优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优化主体生产模式(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做强精深加工业模式(打造产销一体化产业链),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模式(推广节水种植技术)的创新思想,并沿此方向提出了石羊河流域生态保护系统工程、节水型现代农业生态系统保护等创新观点,立足于促进流域节水型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讨论在水资源约束下的建立现代农业高效模式和良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程,构建节水型经济效益与生态功能并重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推进节水型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分析讨论以节水增收为核心,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出实行工程节水、技术节水、管理节水相结合,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现代农业模式与流域水资源相适应的高效节水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国家级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思路。
高扬升[8](2016)在《古浪县生态林带道路建设对近域城镇环境与经济生活影响的预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截至目前,全国荒漠化的土地总面积达到262.2万km2,占据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7.4%,其中,风蚀原因荒漠化的土地总面积达到160.7万km2,大部分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区域。为治理荒漠化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林带建设。其中,生态林带指的是:在起伏山体、江河湖海以及交通主要道的两边规定范围之内,建造具备多层次、多种类、多色调、多收益的生态林业带。生态林业带是非常关键的景观资源以及生态保障,是表达地区形象特色的主要载体。经过生态林业带的投资建设,建立起了大规模的绿色缓冲带以及保护带,充分提升全国森林的绿色生态保护作用。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政府提出建设武威市生态林带的战略构想,通过实施人工造林和配套输水管道,在甘蒙省界以南营造一条防沙治沙的生态林带,同时在生态林带中建造一条总长度为480公里的治沙道路。其中古浪县甘蒙省界生态林带道路工程,路线起点位于古浪县与内蒙古巴润霍德交界处,途经草原井、王家大塘,大红沙塘井,终点至大路塘,路线全长30.0公里。本论文通过对生态林带建设对该地区防风固沙、交通情况、周边区域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预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该项目可为绿化林带的建设以及公路沿线的防风固沙工具及运输物资提供较好的交通条件,并对缓解甘蒙省界重点风沙口的沙漠化进程,以及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2、该项目建设可提高交通量,节约运输成本和运行时间,减少交通事故,节能大于耗能。3、通过道路建设时期对人工、筑路材料和苗木的需求,可促进沿线乡镇的产业发展。该道路有利于提高古浪县周边乡镇的经济交流,并且沿线生态林带可以为人们供应全新的、动态的自然景观感觉,因此有助于改善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王璇[9](2015)在《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防治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荒漠化严重制约了荒漠化地区乃至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河西走廊地区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河西走廊地处祖国大陆腹地,曾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走廊文明。然而明清以降,人们对土地资源肆意开发利用,并且日益演化为一系列生态问题,其中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防治荒漠化法律保障机制的研究被提上日程。本文界定了荒漠化的定义,概述了河西走廊生态现状,分析了荒漠化的成因,认为目前严峻的荒漠化形势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有着莫大的关系。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防治进程中,适用国家和地方现行法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探讨这些问题期望对河西走廊荒漠化的防治有所启示。序言部分论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和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主体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通过对荒漠化定义的界定,明确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的表现。同时,本章对河西走廊生态现状做了概述,发现荒漠化问题突出,并对荒漠化成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认为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因素。第二章对我国现行有关荒漠化防治的法律进行了梳理。从国家层面相关立法到地方法律法规再到防沙治沙法的专门性法律,以及其他与荒漠化防治相关的法律,分别做了介绍分析。第三章在第二章基础上,分析列举了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防治适用现行法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防沙治沙法的缺陷、水法规定不合理、自然资源权属制度不够明晰、国家对荒地保护力度不够、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几个方面。第四章梳理了有关荒漠化防治的国际条约,以及列举了美国、澳大利亚和以色列三个国家在荒漠化防治法律研究的相关经验,在本章最后总结了我国可借鉴的地方。第五章主要针对第三章中分析列举出的问题,结合第四章中总结出的可借鉴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荒漠化防治法律法规的一些建议。主要有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的防治要重视对我国现有荒漠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做到有法必依;进一步完善《防沙治沙法》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实际可操作性;对河西走廊区内三条重要的内陆河流石羊河、疏勒河、黑河的水资源管理,应更加完善,用法律的强制手段强制节水;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可持续利用为标准;进一步明晰自然资源的权属,避免“公地悲剧”和利益冲突;以河西走廊为代表的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荒地的保护应落到实处,避免荒漠化土地的扩张;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这样集体或个人才会有投资和治理热情和积极性;建立防沙治沙区域协调机制,提高行政管理和政府执法的效率。
岳剑洁[10](2014)在《基于农村社区层面的生态政策创新扩散研究 ——以甘肃民勤地区为例》文中提出中国西北干旱区绿洲荒漠化的直接危害,突出表现在绿洲边缘农牧交错带的农村地区。甘肃省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政府和全社会各类机构每年消耗巨额财力、物力和人力用于干旱区沙漠化防治等工作,但是同一体系的生态政策实施,往往在农村社区层面产生较大的变化。不同类型农村社区自身的经济、生态、社会等因素对同一生态政策的传播会产生影响,生态政策自身特征与传播方式也会对其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最后导致宏观生态政策效果在农村社区层面的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差异。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选取甘肃民勤地区的两个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从创新的扩散理论入手,研究、掌握生态政策在农村社区的传播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对同一生态政策的响应效果。以期发现生态政策在农村社区层面传播的特点,为将来更有效的传播生态政策提供建议。研究发现:首先,农村社区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会影响其对生态政策可试性与可观察性的判断。其次,在农民接触生态政策的传播渠道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渠道都在起作用,但是组织传播渠道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再次,农村社区层面的差异,如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的差异,会导致农民对同一生态政策的知晓度、认知度、以及最终的传播效果产生差异。最后,生态政策的传播效果理想与否,在于该生态政策是否能够给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二、武威市荒漠化防治调研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威市荒漠化防治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河西走廊生态治理对荒漠化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结果 |
4 具体分析 |
4.1 生态治理历程 |
4.2 生态治理现状 |
4.3 生态治理对荒漠化的影响 |
(2)以凉州区为中心武威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与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和政策依据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凉州区区情和周边区域基本情况概述 |
2.1 凉州区基本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
2.2 凉州区周边区域基本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凉州区与周边区域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1 凉州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2 凉州区与周边区域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凉州区与周边区域发展资源优势分析 |
4.1 凉州区发展优势产业和资源分析 |
4.2 凉州区周边区域发展优势产业和资源分析 |
4.3 凉州区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优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凉州区与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发展策略规划 |
5.1 汇聚国内外经济要素,放大中心枢纽优势 |
5.2 扩大区域旅游合作,塑造文化品牌 |
5.3 充分激发自身发展活力,以点带面辐射周边 |
5.4 整合农业农村资源优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5.5 打造强大的功能体系,构筑完善服务平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微观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民勤县群众环境意识现状分析 |
2.1 调查区域概况及样本基本特征 |
2.1.1 民勤县概况及调查区域选择 |
2.1.2 问卷设计与样本说明 |
2.2 群众环境意识现状 |
2.2.1 群众对当地环境的认知存在偏差 |
2.2.2 当地群众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但是缺乏深度认知 |
2.2.3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冲突时,群众的环保态度相对较差 |
2.2.4 当地群众是否采取环境保护的行为完全基于现实的考量 |
2.2.5 环境责任认知明确,经济收入越低的人越倾向于认为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 |
2.2.6 当地群众环保意识水平与所属乡镇具有强相关性 |
2.3 环境政策传播中群众话语分析 |
2.3.1 委婉表述下的隐忍式防御 |
2.3.2 利益诉求裹挟下的反主流话语 |
2.3.3 民主协商中夹杂的经济话语 |
2.4 群众身份建构及其背后的利益诉求 |
2.4.1 环境政策传播中群众身份建构 |
2.4.2 环境政策传播中群众利益诉求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环境政策传播中政府行为分析 |
3.1 政府环境政策传播内容分析 |
3.1.1 样本选择与类目建构 |
3.1.2 环境政策内容是传播的主要内容 |
3.1.3 政策偏重政治立场与政治指标,缺乏情感动员及对经济效益的关照 |
3.2 环境政策传播中政府话语分析 |
3.2.1 政治话语占据主导地位 |
3.2.2 科学话语辅助传播 |
3.3 政府身份构建及其背后的利益诉求 |
3.3.1 环境政策传播中政府的身份构建 |
3.3.2 环境政策传播中政府的利益诉求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政策传播中媒介行为分析 |
4.1 媒介环境传播内容分析 |
4.1.1 样本选择与类目构建 |
4.1.2 环境政策内容和效果是主要的报道主题 |
4.1.3 报道角度多为宏观和中观,缺少微观层面的关怀 |
4.1.4 报道倾向基本为正面 |
4.1.5 政府机构和官员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
4.2 环境政策传播中媒体话语分析 |
4.2.1 媒介沿用行政理性主义话语 |
4.2.2 引用官方话语辅助环境政策宣传 |
4.2.3 权威科学的话语风格 |
4.3 媒介身份构建及其背后的利益诉求 |
4.3.1 环境政策传播中媒介身份构建 |
4.3.2 环境政策传播中媒介利益诉求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环境政策传播中多元主体间的互动传播 |
5.1 多元主体的“撕裂” |
5.1.1 不同背景导致认知偏差 |
5.1.2 不同利益需求驱动的话语分歧 |
5.1.3 权力制度结构导致话语失衡 |
5.1.4 利益错位导致结构性紧张 |
5.1.5 结构紧张恶化传播生态 |
5.2 多元主体间的调解与平衡 |
5.2.1 经济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
5.2.2 补偿类政策有助于提高群众对环境政策的接受度 |
5.3 小结 |
第六章 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困境及对策 |
6.1 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困境 |
6.1.1 变迁的环境政策导向与落后的民众环境意识不匹配 |
6.1.2 “理性经济人”角色导致利益冲突 |
6.1.3 农村政策传播的特殊性限制传播效果 |
6.2 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对策分析 |
6.2.1 增强环境宣传,提高群众环境意识 |
6.2.2 优化环境政策传播模式,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
6.2.3 重塑多元主体间的关系,改善环境传播环境 |
6.2.4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夯实环保基础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4)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技术综合评价 |
1.2.2 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
1.2.3 生物技术综合评价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生态技术评价理论分析 |
2.1 生态技术评价依据 |
2.1.1 评价目的 |
2.1.2 被评价对象 |
2.1.3 评价者 |
2.1.4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
2.1.5 权重系数 |
2.1.6 综合评价模型 |
2.1.7 评价结果 |
2.2 生态技术评价原则 |
2.3 生态技术评价思路 |
2.3.1 事前评价 |
2.3.2 事中评价 |
2.3.3 事后评价 |
2.4 生态技术评价过程 |
2.4.1 确定研究范围 |
2.4.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归一化 |
2.4.3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2.4.4 构建最终指标体系 |
第3章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3.1 燕山山区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数据分析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燕山山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板栗林土壤侵蚀防治生态技术 |
3.3 不同生态技术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
3.3.1 小区布设 |
3.3.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
3.3.3 典型相关分析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4.1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 |
4.1.1 治沙沙障比选 |
4.1.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
4.2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体系 |
4.3 基于分层模糊积分法的沙障固沙技术综合评价 |
4.3.1 评价对象 |
4.3.2 指标值及隶属度的计算 |
4.3.3 综合评价值计算 |
4.4 小结 |
第5章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5.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
5.1.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 |
5.1.2 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5.2 基于TOPSIS法的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指标体系建立 |
5.3 西畴县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综合评价 |
5.4 小结 |
第6章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6.1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
6.2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研究方法 |
6.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素养 |
第二节 地理核心素养 |
第三节 人地协调观 |
第三章 人地协调观内容体系构建 |
第一节 人地关系 |
第二节 人地观念 |
第三节 人地协调观 |
第四章 地理课堂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诊断量表编制 |
第一节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要点梳理 |
第二节 人地协调观课堂诊断量表的构建 |
第五章 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课堂诊断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人地协调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优化策略及案例示例 |
第一节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优化策略 |
第二节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地理课堂中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诊断量表 |
附录二:课堂诊断课例网址汇总表 |
附录三:诊断数据收集 |
致谢 |
(6)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本文的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河西走廊 |
2.1.2 生态文明 |
2.1.3 政府生态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3章 河西走廊生态基本情况和生态治理现状 |
3.1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基本情况 |
3.1.1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价值 |
3.1.2 河西走廊地区的总体生态特征 |
3.1.3 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的生态危机 |
3.2 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现状 |
3.2.1 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现状 |
3.2.2 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条例 |
3.2.3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管理机构和自然保护区 |
3.2.4 政府生态治理体系 |
3.2.5 主要治理方式与治理手段 |
第4章 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政府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府发展观念存在偏差 |
4.1.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政策不规范 |
4.1.3 保护区内违规开发问题突出 |
4.1.4 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协调性差 |
4.1.5 生态治理效果不理想 |
4.2 政府生态治理困境原因分析 |
4.2.1 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受经济利益影响 |
4.2.2 生态政策制定中法治意识淡薄 |
4.2.3 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 |
4.2.4 缺乏有效的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机制 |
4.2.5 政府生态治理方式缺乏系统性 |
第5章 新时代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路径选择 |
5.1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 |
5.1.1 改变政府传统政绩观 |
5.1.2 树立绿色经济发展观 |
5.2 坚守生态红线思维,规范生态治理政策体系 |
5.2.1 提升领导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 |
5.2.2 落实政策制定的法定程序 |
5.2.3 依法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
5.3 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生态治理监督机制 |
5.3.1 建立健全生态治理责任体系 |
5.3.2 建立全面的生态治理监督机制 |
5.4 构建生态共同体,加强区域政府治理合作 |
5.4.1 培育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意识 |
5.4.2 构建开放共享的生态合作治理模式 |
5.4.3 加强政府合作治理的法律保障 |
5.5 把握生态福祉论,推进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 |
5.5.1 建立以民生为核心的政府生态治理体系 |
5.5.2 推进政府生态治理手段现代化 |
5.5.3 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化生态治理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水资源约束下的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武威市基本情况 |
2.1 武威市基本情况调查 |
2.1.1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1.2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
2.1.3 水资源利用现状 |
2.1.4 土地利用现状 |
2.1.5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情况 |
2.1.6 农业清洁生产工作现状 |
2.2 农业发展情况调查 |
2.2.1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2.2.2 推广科技指导,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
2.2.3 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强化政策支持保护 |
2.2.4 创新生产经营体制,助力农业改革 |
2.2.5 加强水电交通等基本投入,促进生产后续发力 |
第三章 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
3.1 发展基础 |
3.2 目标任务 |
3.3 发展模式 |
3.3.1 优化主体生产模式(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 |
3.3.2 做强精深加工业模式(打造产销一体化产业链) |
3.3.3 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模式(推广节水种植技术) |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农业发展基础薄弱 |
3.4.2 科技支撑还需强化 |
3.4.3 治理生态环境任务十分艰巨 |
3.4.4 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 |
3.4.5 农业发展资金不足 |
第四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研究 |
4.1 逐步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全民节水 |
4.1.1 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 |
4.1.2 引导全民参与 |
4.2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 |
4.2.1 调整产业结构 |
4.2.2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
4.2.3 不断优化“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 |
4.3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4.3.1 大力推进大田节水技术 |
4.3.2 恢复和保护祁连山区生态环境 |
4.3.3 抓生态移民,实施修养政策 |
4.4 强化法制,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
4.4.1 水资源管控信息化建设 |
4.4.2 基础研究工作 |
4.5 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的保障措施 |
4.5.1 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
4.5.2 加大政策支持 |
4.5.3 强化科技保障 |
4.5.4 推进产业化经营 |
4.5.5 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与节水增收目标相配套的种植业结构 |
4.5.6 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基础设施 |
4.5.7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推动节水技术普及 |
4.5.8 加快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机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
4.6 加速农业综合开发 |
4.6.1 建议增扩根基服务能力 |
4.6.2 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
4.6.3 建议深入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
4.6.4 建议提高和保护农户生产积极性 |
4.6.5 对武威市“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发展加大扶持 |
4.6.6 对武威市生态治理加大扶持 |
4.6.7 对武威市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加大扶持 |
4.6.8 对武威市扶贫开发工作加大扶持 |
4.6.9 对武威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建设加大扶持 |
第五章 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必然趋势 |
5.1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性 |
5.2 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 |
5.3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
5.3.1 积极宣传生态理念,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
5.3.2 大力强化科技进步,加快高效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
5.3.3 积极健全制度,提高高效生态农业管理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古浪县生态林带道路建设对近域城镇环境与经济生活影响的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车种划分原则及折算系数 |
2.2.2 预测方法 |
2.2.3 概率分配模型 |
2.2.4 相关路网远景交通量分布预测(定基法) |
2.2.5 交通事故效益分析 |
2.2.6 旅客运行时间节约效益分析 |
第三章 古浪县生态林带道路建设对近域城镇环境与经济生活影响的预测分析 |
3.1 项目建设对古浪县地区荒漠化防治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 |
3.1.1 生态林带道路建设对荒漠化治理的影响 |
3.1.2 生态林带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2 项目建设对古浪县地区交通运输影响的预测分析 |
3.2.1 古浪县地区道路交通的现状 |
3.2.2 生态林带道路建设对改善地区交通状况的影响 |
3.3 项目建设对古浪及周边地域经济效益影响的预测分析 |
3.3.1 古浪及周边地域经济发展现状 |
3.3.2 生态林带道路建设对地域经济的改善作用 |
3.3.3 对当地能源供应的影响 |
3.3.4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3.4.1 旅客运行时间节约效益分析 |
3.3.4.2 减少交通事故效益分析 |
3.3.4.3 建设期能耗 |
3.3.4.4 运营期公路养护、大中修能耗 |
第四章 讨论 |
4.1 项目建设对古浪县地区荒漠化防治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 |
4.2 项目建设对古浪县地区交通运输影响的预测分析 |
4.3 项目建设对古浪及周边地域经济效益影响的预测分析 |
4.4 项目建设对古浪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生活以及文化影响的预测分析 |
4.5 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9)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防治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 选题的背景 |
2. 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动态 |
2. 国内研究动态 |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1) 文献分析法 |
(2) 比较研究法 |
(3) 综合分析法 |
3. 本文的创新点 |
一、河西走廊荒漠化概况 |
(一) 荒漠化定义 |
(二) 河西走廊地区自然概况 |
(三) 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现状 |
(四) 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危害 |
(五) 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成因分析 |
1. 自然因素 |
2. 人为因素 |
二、我国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分析 |
(一) 我国荒漠化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
1. 国家立法 |
2. 专门性法律 |
3. 其他相关法律 |
(二) 甘肃荒漠化立法情况 |
三、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防治适用现行法律存在的问题 |
(一) 防沙治沙法的缺陷 |
1. 与其他单行法律存在立法重叠问题 |
2. 权限指责划分不明晰 |
(二) 水法规定不合理 |
1. 过度依赖水利硬性措施 |
2. 国民经济用水优于生态用水 |
3.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
(三)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不够明晰 |
(四) 国家对荒地保护力度不够 |
(五) 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完善 |
四、国际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国际公约及一些国家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 |
1. 国际公约 |
2. 一些国家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 |
(二) 对我国的启示 |
五、完善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防治的若干建议 |
(一) 贯彻执行现有法律 |
(二) 增强实际操作性 |
(三) 加强水资源管理 |
(四) 建立生态标准 |
(五) 明确产权 |
(六) 加强国有荒地保护 |
(七) 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八) 建立防沙治沙区域协调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农村社区层面的生态政策创新扩散研究 ——以甘肃民勤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 创新的扩散相关研究现状 |
(二) 政策传播的相关研究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一章 研究目标选择及概况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1.1 创新扩散 |
1.1.2 农村社区 |
1.1.3 生态政策界定 |
1.2 民勤地区所选农村社区概况及样本基本特征 |
1.2.1 调查区域的样本基本情况 |
1.2.2 中陶村(三雷镇)概况 |
1.2.3 宋合村(薛百乡)概况 |
1.3 日光温室生态政策概述 |
1.3.1 日光温室简介 |
1.3.2 民勤县日光温室建造情况 |
1.3.3 民勤县出台关于日光温室的生态政策及配套措施 |
第二章 基于创新扩散的日光温室生态政策要素分析 |
2.1 日光温室生态政策在民勤地区的相对优势分析 |
2.2 日光温室政策执行复杂性分析 |
2.3 日光温室与民勤地区传统农业相容性分析 |
2.4 可试性与成果可观察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光温室生态政策的传播渠道分析 |
3.1 农民在生态政策采用过程中的沟通渠道分析 |
3.2 农民的大众传播媒介接触分析 |
3.2.1 调查地区整体大众传播媒介接触情况 |
3.2.2 两村大众传播媒介接触情况对比分析 |
3.2.3 调查地区整体各级电视媒介的接触情况 |
3.3 农民的组织传播媒介接触分析 |
3.4 农民的人际传播媒介接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光温室生态政策传播效果分析 |
4.1 日光温室生态政策的知晓度 |
4.2 日光温室生态政策的认知程度 |
4.3 采用者对日光温室的态度及行为选择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武威市荒漠化防治调研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河西走廊生态治理对荒漠化发展的影响[J]. 赵佰礼,李元臻,张晓华,李文海,李琳,范之军,杨雄. 环境与发展, 2021(03)
- [2]以凉州区为中心武威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与发展探究[D]. 张晶磊. 兰州大学, 2020(01)
- [3]利益冲突格局下民勤县环境政策传播研究[D]. 张玉洁. 兰州大学, 2020(01)
- [4]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丁新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5]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 胡帆. 青岛大学, 2019(02)
- [6]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D]. 张雯茜.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水资源约束下的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调查研究[D]. 付文佳. 兰州大学, 2016(06)
- [8]古浪县生态林带道路建设对近域城镇环境与经济生活影响的预测分析[D]. 高扬升. 兰州大学, 2016(06)
- [9]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 王璇.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1)
- [10]基于农村社区层面的生态政策创新扩散研究 ——以甘肃民勤地区为例[D]. 岳剑洁. 兰州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