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蛇传》在澳大利亚成功上演(论文文献综述)
白海英[1](2021)在《粤剧在澳大利亚的传播历程与特点》文中指出中国戏曲在澳大利亚至少有一百七十年的传播历史。19世纪中期,大量的广东珠三角人前往澳洲淘金,自此之后,粤剧艺人、戏班开始进入该地区的舞台。不同时期粤剧在澳大利亚的传播区域、传播者、传播的语境均有不同。根据其传播特点,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金矿区的盛演、会馆演剧、华人剧社演剧,最后为粤剧传播多元格局的形成。粤剧在澳大利亚长期传播,是中国本土文化在大洋洲地区传播的一个重要侧面。
崔常俊[2](2020)在《豫剧《白蛇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豫剧《白蛇传》为研究对象,分析豫剧《白蛇传》在河南省内以及省外的流布,探讨其演出兴盛、交流广泛、影响巨大的文化背景;以樊粹庭改编本与常香玉演出本为中心,分析豫剧《白蛇传》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成就,探讨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传承策略。绪论部分,界定研究对象,概述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介绍白蛇故事的渊源、流变,考察豫剧《白蛇传》在河南以及省外的流布,分析演出盛况,探讨文化背景。白蛇传说源远流长。在唐传奇时期,白蛇故事体现了神道不诬、色欲害人的主题;在宋元话本阶段,白蛇故事吸取旧说,将塔与怪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在明话本时代,白蛇故事借助白蛇以写人,表达弘扬人欲的意旨;清代以后,白蛇故事被搬上舞台,呈现重情娱心的特点。豫剧就是演绎《白蛇传》的重要剧种,而《白蛇传》也是豫剧的代表性剧目。豫剧《白蛇传》在河南省内的演出活动非常兴盛。清末民初,豫剧《白蛇传》就已经在开封地区演出,遍布全省而且与其他剧种交流互动,又是科班或剧团排练的常备剧目,切合观众喜好和演员素质。科班或剧团通过移植创新以争取观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传播进一步扩大它的影响。豫剧《白蛇传》在省外的流布范围也十分广阔,其演出与编创大师、着名演员的努力密切相关,既保留本色又互相借鉴,更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引导、支持。豫剧《白蛇传》的演出活动甚至遍及全国,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第二章,以樊粹庭改编本及常香玉演出本为中心,分析豫剧《白蛇传》深刻的思想内涵。豫剧《白蛇传》的思想意蕴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浓厚的悲剧意识:男弱女强导致婚变悲剧,同时悲剧意识又有弱化趋势;二是情理矛盾和抗争精神,既展示了情欲矛盾与明哲保身的深刻冲突,又显示了“理性”与抗争精神的对立。第三章,探讨豫剧《白蛇传》的艺术成就。豫剧《白蛇传》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体现为动态展示、对比突出、描摹心理和切合身份;在情节结构方面的特点表现为善于设置戏剧冲突、善于剪裁、情节生动;在语言方面则呈现出刚柔兼备、张驰有度和亦庄亦谐、雅俗共赏。另外,樊粹庭先生的改编本和常香玉演出本的差异性体现了豫剧编导大师对于传统戏剧的不同改编思路,也显示出豫剧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发展趋势。结语部分,探讨豫剧《白蛇传》对于河南文化建设、河南地方戏研究以及“非遗”传承的重要意义。
阮鸿璜[3](2020)在《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文中指出在佛教典籍的中文译者之中,康僧会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身兼西域、中土、南亚三种文化背景。康僧会是三国时人,赤乌十年(247)“杖锡东游”,在建业传播佛教三十三年,一生中以着作、译经等弘法度生,有江南佛教第一人的美称,其翻译作品《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至今流传。《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属于《佛本生》寓言故事集,这两本经书的故事除少数佛传以外,大部分都是讲述佛陀前生修行的故事,其中属于《佛本生》的故事大多数都是从印度民间故事中借鉴并改编的。印度作为世界寓言故事之乡,各宗教常利用民间故事来达到各自的宗教目的,佛教也不列外。通过汉译佛典的传入,佛教化的印度民间故事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故事从佛典来到民间,为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变成本土化的民间故事,但通过考证可发现其根源在印度。这些故事不仅流传在中国民间,在其他国家及民族中都有流传,有些故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故事类型和母题。本文将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东亚文化圈诸国,包括中国、越南、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采用比较故事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故事的演变过程和传播的路线,通过其在东亚文化圈内的流传状分析其亲缘关系及本土化后的改变。这些故事起源于民间,经过宗教改编成为宗教故事,之后又回归民间,随着佛教经典的传播对东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最终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东亚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孙莲莲[4](2019)在《情系珠玑巷:广府文化为何树大根深——访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珠玑巷,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的南雄市,属梅关古道一段。从秦代开始至20世纪初粤汉铁路开通之前的1000多年里,珠玑巷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联系的最主要通道,大量中原移民经过这条驿道进入岭南地区,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在珠玑巷聚族而居,然后再向珠江三角洲、港澳、海外等地区继续迁移。从这里走出去的广府人在千年的实践中创造了以粤语、粤剧、粤绣、岭南画派等为代表的广府文化,极具地域特色,堪称经典。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已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赵柏钧[5](2019)在《中国舞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变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新加坡视角,分析中国舞在新加坡跨文化传播的轨迹,从而梳理出其传播与变异背后的诱因;并通过对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域、人种、自然条件等诸因素的分析,来阐述诸因素与舞蹈之间,在此传播与变异进程中的发展规律和典型特征。在文史研究方面,论文通过对数百年新加坡历史与华人移民的研究,以及对中国舞传播到新加坡轨迹的梳理;通过中国舞传播中不同历史阶段与时期,在新加坡的各种变异,勾勒出了一条“新加坡华族舞史“的轨迹,并带出了在新加坡华族舞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个代表性舞团及人物,使原本“碎片状”的新加坡华族舞历史有了清晰的印迹,由此填补了新加坡舞蹈历史的空白。另外,论文也从历史、政治、民族、文化、舞蹈多个层面阐述“华族舞”的边际与内涵,进而明晰了“华族舞”身份归属,解决了“中国舞”与“华族舞”多年来概念混淆的问题在传播与变异研究方面,论文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了舞蹈跨文化传播与变异的关系,阐述传播方——信息——接受方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运动模式,同时揭示了在“预期违反”规律下,所产生的各种舞蹈变异现象及其生成原因。并首次在舞蹈界提出了“舞蹈变异递增规律”,即舞蹈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会因为传播方与接受方之间地域和种族距离的远近,出现“变异递增现象”;其规律是:距离越远,递增越大;跨度越大,递增越大。在舞蹈本体研究方面,本人借助拉班身体运动理论,以及达尔文“进化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理论和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的生物理论。首次在舞蹈动作领域提出了“温度论”,即“温度决定力度”“温度决定速度”“温度决定幅度”(拉班舞蹈动作的三大要素:力、时、空)的论点。并运用“体质人类学”与“舞蹈解剖学”的相关知识,阐述了”温度“直接影响动作的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在都市文化与民间舞生存研究方面,农耕文化中产生的民间舞,如何在都市文化中生存,是一个摆在中国“舞蹈人”面前的问题。新加坡与中国的社会结构极其相似,都是以华人(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但在国家城市化进程方面,新加坡则走在中国的前面。对新加坡华族舞(中国古典与民间舞)的现状研究,可以给我们国内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以帮助“舞蹈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民间舞的生存提供参考。
周杨[6](2019)在《于京君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 ——以其三部作品为例》文中指出本学位论文关注当代着名澳籍华裔作曲家于京君的管弦乐作品创作,并以其中具有代表性、跨越其近二十年创作生涯的三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从音高组织、结构和管弦乐配器技术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为了更客观、全面观照于京君的创作和相关作品,文章对近现代各种风格流派的作曲技法、理论进行了概览式梳理,以便可以将于京君的创作置于整个20世纪音乐创作发展历程的大背景中予以考量、理解。文章在结构上分为绪论和正文四章。其中,绪论交代了研究思路、作曲家简介、作品及研究现状;第一章是对三首管弦乐作品创作背景、风格技法等方面的概括论述;第二章主要对作品的音高组织构成进行了探究;第三章则从结构的视角较为具体而详尽地对这三部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对三首作品的管弦乐配器技术特别是具有作曲家独特风格的“延音功放”等音色音响配置进行了理论阐释归纳。鉴于管弦乐配器思维与技法在于京君作品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而他本人也在专题学术论文中强调这一点,因此本论文特别是第四章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于京君提出的西方管弦乐队的新型配器思路和方法,立足于乐器分类中对传统的突破和概念的创新,从新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从音乐创作风格与形态的关系来看,于京君作品的特点在于自由地使用那些已有的、公认的、成为历史的音乐元素,在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任何音乐语言的基础之上,用“隐性变奏”等方式将具有悠久历史的加花变奏思维创造性地体现于创作中,使得其音乐获得了某种具有文化生命的根基性。
李旭鹏[7](2018)在《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戏剧作为山西文化重要内容之一,长久以来活跃在三晋大地乃至全国、全世界的舞台,其独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内涵跟随时代日益积累沉淀而厚重,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为世人瞩目而共享。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并对文化艺术领域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不断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山西戏剧作品也在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加强创新,在新时期体现出明显的文化创意,打造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戏剧作品。同时,山西戏剧的文化创意在戏剧文化产业中体现出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传播价值,并作为产业基础在戏剧文化产业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形成了戏剧文化产业中产品价值链高端产业—戏剧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山西戏剧文化创意产业坚持“文化自信”理念,在山西建设文化强省和经济转型时期,不断加强戏剧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建设,打造富有山西文化内涵的戏剧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提升戏剧文化创意市场活力,在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和戏剧文化的基础上,在产品特色上加大创意力度,孕育了一批有代表意义的文化创意优秀产品。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山西戏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更好地推动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创新,促进戏剧作品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倍加关注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研究背景,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查调研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归纳法,遵循现状—机理—实证及对策建议的逻辑关系来开展研究。绪论部分,主要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并将文中所涉及到相关概念:戏剧、文化创意、戏剧文化创意、戏剧文化创意产业等的界定和分类进行系统、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剖析戏剧文化创意的内涵,突出本文的研究价值。在绪论的最后提出文章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工作。第一章,对目前国内外在戏剧文化创意研究领域的观点和学说进行梳理,并对国内戏剧文化创意产品的特点和分类进行归纳总结。从第二章至第四章,面向山西多种样式的戏剧作品调研、总结,对山西话剧《立秋》、《生命如歌》、《孔子》;晋剧《傅山进京》、《红高粱》、《托起太阳的人》;舞剧《粉墨春秋》;说唱剧《解放》等经典作品的文化创意进行实地考察(包括采访各剧目主要负责人、演员等,并拍摄剧团排练和演出),对其所体现出的创意和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归纳特点。第五章,在前文总结山西戏剧文化创意的基础上,分析其经济和传播价值,并梳理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证明二者存在有互相推动,相互促进的作用。第六章,首先将山西省戏剧文化创意产业细分为戏剧文化创意表演产业、戏剧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戏剧文化创意教育产业和戏剧文化创意电视产业四大类主题产业,根据笔者两年来的走访和调查研究,分类研究相关典型案例,总结特征,客观分析。第七章,在山西戏剧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分析基础上,运用SWOT【strengths(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分析山西戏剧文化创意产业各项指标,制作SWOT矩阵。第八章,对本文的调查研究做出总结,为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发展的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李先帆[8](2018)在《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中研究表明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因交通问题,长期远离主流文化,被视为“秘境”。自古以来,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其美术风格与中原地区也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初开,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众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画家有感于时代的变化,将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绘制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营造了野境、景境、情境、灵境,在海内外造成广远的影响,使国人为之侧目,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些作品堪称中国民族美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深度的突破,不但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美术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解读,具有人类学、民族志与美术学上的多重价值,在中国民族美术发展与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论文以民族美术的发展为视角,以“造境”为过程工具,研究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探讨其在坚持地域个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灿烂的美术成果的成功经验。通过剖析组成该时期云南地区民族题材绘画这一母题的众多艺术现象与艺术群体,厘清该时期发生的详实历史背景,全面探讨其艺术现象在中国美术现当代进程中的地位,发掘潜藏在艺术对象与绘画图式下的审美精神与时代意志,以期对中西方文化互斥与结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摒弃与继承、边缘与主流文化对话与融合等核心问题有所揭示。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论,共分五章。绪论为本文的导论,以近年相关的田野调研积累为基础,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原由,以及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外就论文中涉及到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造境”等概念作了定义与简要分析,提出“造境”作为过程工具的意义。第一章以大量的文献梳理与田野调研为依据,考察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诞生的土壤——“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指出云南民族美术的发展受地域性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交融背景影响,阐述了云南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成因以及道路文化、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融等独特的文化现象,列举了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影响的崖画、壁画、古滇青铜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甲马、剪纸、东巴画等典型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这些背景为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多元、融合的特点提供了铺垫。第二章研究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时代因素——“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阐述了云南美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的美术创作情境、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的创作者,构成其独特的文化立场与审美取向。最后介绍了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包括“申社”、“云南画派”、“新具象”群体、云南版画现象、写生活动等,这些美术现象与群体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的关联。第三章以大量的作者与作品资料为依据,以“造境”为过程工具,解析云南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化的民族审美文化、旺盛的生命意识、独特的宗教与信仰状况等因素对创作者的影响,解读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审美意境的成因。将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呈现的审美意境归纳为四部分:“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此章列举了 20世纪80、90年代较为活跃的50多位画家的170多张作品,较为完整地覆盖了该时期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个方向。针对作者的创作历程与其重要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展开详实的分析与研究,追溯作品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解析其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意境的独特性。第四章上承第三章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解析,就其艺术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审美意境的创造展开思辨:提出民族美术场域视野下边缘与主流、地域与整体的问题;研究云南地域性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题材创作的关系、地域性意境的生发;以地域性审美场域的视角展开对“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四重意境的解读;研究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的视域中,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的承接、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对抗与交融所产生的作用及意义;进而推导出,在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中,新的民族美术场域的衍生及其意义。第五章以大量的田野调研为依据,延续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余绪的跟踪与研究:反思民族风情热的起伏;研究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商品经济对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文化场域中表达地域情境、实现地域符号突围的可能性;进而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寻找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能给予的启示,并以此展望云南乃至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张翠玲[9](2017)在《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与接受研究(1949-2015)》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学的外译研究也成了翻译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小说和诗歌,研究成果最多,而现当代戏剧的外译研究却是被忽视的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甚少,不仅缺少宏观式的研究,更缺少微观的文本研究。本研究旨在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活动进行描写性研究。考察发现,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机构主要来自大陆、香港和海外三地,大陆和香港分别以期刊《中国文学》和《译丛》为主,海外以英译选集为主。本研究重点考察这三者的选译标准和翻译规范,并挖掘其背后的政治、意识形态和诗学等方面的原因,同时考察这些英译剧本在海外的传播以及中国现当代戏剧在海外的形象构建。本文借鉴描写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和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通过文本对比、个案分析、文本和副文本细读等方法,尝试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在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译介过程中,哪些机构和个体参与了译本的产出?它们的选译标准和翻译规范是什么?2)影响这些选译标准和翻译规范的因素有哪些?(3)这些译作在海外的接受情况如何?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戏剧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概况和戏剧译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从而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三、四、五章分别对大陆的《中国文学》、香港的《译丛》、海外的翻译选集进行了研究,考察三地的译介机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选译标准、翻译策略、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同时考察了这些译作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通过对三个地区的翻译对比研究和宏观对照,本文指出在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对外译介过程中,以《中国文学》为代表的官方译出机构,将翻译看作是对外宣传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和目的,选译标准和翻译方法也皆以此为依据,从而对外建构了中国戏剧的初步形象。《译丛》虽然也是译出机构,但因香港的特殊地位,.其翻译选择和目的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海外的翻译选集,在时代背景、编者的教育背景和诗学理论的共同作用下,也构建了中国现当代戏剧不同的形象和经典。通过译本对比,本文指出,戏剧翻译涉及到文本翻译之外的很多因素,只有按照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和戏剧规范进行翻译,才能让中国戏剧更好地走向世界。
董新颖[10](2017)在《2015年中国戏曲艺术海外传播的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想知道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想知道中国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等。这些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
二、《白蛇传》在澳大利亚成功上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蛇传》在澳大利亚成功上演(论文提纲范文)
(1)粤剧在澳大利亚的传播历程与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东淘金客与粤剧的早期传入 |
二、移民政策的变化与粤剧演出空间的拓展 |
三、华人曲艺社团的成立与粤剧传播的活跃 |
四、新纪元粤剧传播的新格局与新态势 |
结 语 |
(2)豫剧《白蛇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白蛇戏”的渊源、演变与传播 |
第一节 白蛇故事与“白蛇戏”的演变 |
一、唐传奇时期:神道不诬,色欲害人 |
二、宋元话本时期:吸取旧说,塔怪融合 |
三、明话本时期:借蛇写人,高扬人欲 |
四、清代以后:舞台呈现,重情娱心 |
第二节 豫剧《白蛇传》在河南境内的流布 |
一、班社林立,唱遍中原 |
二、移植创新,与时俱进 |
第三节 豫剧《白蛇传》在省外的流布 |
一、编创引领,名角巡演 |
二、保留本色,交流互鉴 |
三、政府鼓励,统筹引导 |
第二章 豫剧《白蛇传》的思想意蕴 |
第一节 豫剧《白蛇传》的悲剧意识 |
一、男弱女强与婚变悲剧 |
二、悲剧意识的弱化趋势 |
第二节 情理矛盾与抗争精神 |
一、情欲奔突与明哲保身 |
二、“理性”阻挠与抗争精神 |
第三章 豫剧《白蛇传》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豫剧《白蛇传》的人物形象塑造 |
一、通过动态展示与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
二、注重心理描写与人物身份地位相符合 |
第二节 豫剧《白蛇传》的情节结构 |
一、强烈的内外矛盾冲突 |
二、取舍得当、张弛有度的结构安排 |
第三节 豫剧《白蛇传》的语言艺术 |
一、阳刚与柔美的融合 |
二、运用诙谐幽默,增添喜剧效果 |
第四节 不同改编思路与传承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及目的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节 康僧会个人及其作品研究回顾 |
一、康僧会生平事迹研究回顾 |
二、康僧会作品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东亚文化圈 |
(二)民间故事及其分类 |
(三)民间故事AT分类与类型和母题 |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理论 |
三、本论文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康僧会生平及其所着的作品 |
第一节 康僧会生平考 |
一、康僧会少年时期 |
二、康僧会在华传教时期 |
第二节 康僧会所着的作品 |
一、诸经录记载康僧会作品 |
二、僧会作品着作时间问题 |
第三节 康僧会大乘禅思想及其故事 |
一、康僧会大乘禅思想 |
二、康僧会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
小结 |
第二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文本问题 |
第一节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本问题 |
一、章节问题 |
二、词序倒置问题 |
第二节 来源于印度的故事 |
一、来源于巴利文《本生经》的故事 |
二、来源于印度民间故事 |
第三节 康僧会与东亚共同文化价值 |
一、运用儒家“仁”、“孝”的价值 |
二、康僧会的治国思想 |
小结 |
第三章 《六度集经》及《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与“善用小钱成巨富” |
二、《国王本生》与“狸猫换太子” |
三、报恩的动物和忘恩的人 |
四、心挂在树梢上 |
五、“戒言和尤利亚式的信” |
六、把乌龟弄到水边淹死 |
七、狼和鹤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雁衔龟 |
二、寻宝者互相谋害 |
三、田螺姑娘的原型 |
小结 |
第四章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越南民间故事从形成到衰退 |
二、越南民间故事主要特征 |
三、越南民间故事收集和分类 |
四、越南民间故事的来源 |
第二节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一、《六度集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二、《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三节 从《国王本生》到越南民族起源传说故事 |
一、越南民族起源的记载 |
二、《国王本生》和《百卵的故事》的联系 |
小结 |
第五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朝、日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朝鲜半岛 |
二、日本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朝、日的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故事 |
二、活猴肝故事 |
三、强中更有强中手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和朝鲜、日本的民间故事 |
一、听懂动物语言的老爷爷 |
二、寻宝者相互谋害 |
三、飞在天空的乌龟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文译着 |
三、越语文献 |
后记 |
(4)情系珠玑巷:广府文化为何树大根深——访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论文提纲范文)
举办广府盛会增进民族凝聚力 |
传承广府语言促进湾区融合 |
创新广府乐韵倡导时代审美 |
弘扬广府美德真情回馈社会 |
(5)中国舞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际视域下的文化内涵 |
(一)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时的步履蹒跚 |
(二)海外文化在中国传播时的势如破竹 |
三、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背景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成果 |
上篇 中国舞在新加坡的传播 |
第一章 中国舞传播到新加坡的背景 |
第一节 中国舞涵盖的舞种 |
第二节 新加坡的历史 |
一、关于新加坡 |
二、关于“海人” |
第三节 中国舞传播到新加坡的缘由 |
一、时代的机遇 |
二、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优势与吸引移民的政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舞在新加坡传播的多个层面 |
第一节 中国舞在两股移民潮中呈现截然不同的命运 |
一、中国舞在中国沿海地区移民潮中的传播 |
二、中国舞在马来西亚土生华人移民潮中的缺位 |
第二节 庙宇及会馆助力中国舞的传播 |
一、新加坡早期的华人庙宇活动与中国民间舞 |
二、新加坡早期的华人戏曲活动与中国古典舞 |
三、庙宇和会馆的不同发展阶段影响着中国舞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华人社团与官方机构推动中国舞的传播 |
一、福建会馆华族舞蹈团的成立 |
二、新加坡华族舞蹈艺术协会的成立 |
三、新加坡国家剧场的成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舞在新加坡传播的三条路径 |
第一节 从中国大陆传入的中国舞 |
一、二十世纪20年代传入的中国舞 |
二、二十世纪40年代传入的中国舞 |
三、二十世纪50-60年代中国舞的狂热 |
第二节 从中国台湾传入的中国舞 |
一、二十世纪60年代中国台湾的中国舞传播到新加坡的起因 |
二、中国台湾舞蹈家对新加坡中国舞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的中国舞在新加坡的比较 |
一、舞蹈风格的比较 |
二、舞蹈内容的比较 |
三、表现形式的比较 |
第四节 从中国香港电影界传入的中国舞 |
一、香港电影界传播中国舞的起因 |
二、香港电影明星对新加坡中国舞的影响 |
三、另类的舞蹈教材----舞蹈电影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下篇 中国舞在新加坡的变异 |
第四章 在国际大环境下,从中国舞向华族舞身份的变异 |
第一节 为什么中国舞在新加坡叫做华族舞 |
第二节 新加坡华人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转变 |
一、落叶归根的华侨身份认同 |
二、落地生根的华人身份认同 |
三、新加坡人的国家身份认同 |
第三节 地缘政治、多元民族以及文化导向对新加坡华族舞的影响 |
一、特殊的地缘政治 |
二、多元的民族建构 |
三、国家意识下的文化导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多元文化政策下,华族舞表现形式的变异 |
第一节 学校的舞蹈教育推动了华族舞的本地再生 |
一、新加坡建国后对学生的华族舞教育 |
二、学校鼓励异族学生学习华族 |
第二节 社区的多元建构与艺术家的参与加速华族舞的变异 |
一、新加坡的住房政策促进了文化交融 |
二、艺术家为各民族舞蹈活动渗入多元舞蹈因子 |
第三节 追求西方文化共性的年轻人成为华族舞变异的推手 |
一、与西方紧密的经济利益 |
二、向西方学习文化与文明 |
三、西方美学观下的“新”华族舞影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在经济与社会建构下,华族舞生存方式的变异 |
第一节 传统华族舞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面临的两大危机 |
一、生存的危机 |
二、传承的危机 |
第二节 农耕文化与都市文化之间的撞击 |
一、二元社会下的文化生成 |
二、大都市交杂的文化现象 |
第三节 固守传统与灵活多变各显神通 |
一、彰显传承 |
二、回归庙宇 |
三、舞团瘦身 |
四、探索求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在热带环境影响下,华族舞本体的变异 |
第一节 华族舞在同一族系不同地域环境中的本体变异 |
一、气温与环境对动作生成的影响 |
二、气温与环境对动作美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华族舞在不同族系不同地域环境中的本体变异 |
一、马来人的体态特征 |
二、印度人的体态特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舞蹈传承与传播的关系 |
二、新加坡华族舞发展史的勾勒 |
三、发现了中国舞在海外传播的“变异递增规律” |
四、“变异常态化”是舞蹈跨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
五、如何管控舞蹈在传播时的“变异”速度 |
六、“温度决定论”在舞蹈动作中首次发现并提出 |
附录 |
附录一:新加坡历史年代图表 |
附录二:新加坡华族舞蹈艺术协会大事年表(1985-2015)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学术成果 |
致谢 |
(6)于京君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 ——以其三部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关于于京君 |
第三节 于京君的作品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三首管弦乐作品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直觉”——《舞雩》 |
第二节 “依靠”——《大加花卡农式赋格》 |
第三节 “发展”——《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
第二章 音高组织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围绕核心音列展开的横向音高与和声层 |
第二节 显性变奏 |
第三节 隐性变奏 |
第三章 结构分析与对比 |
第一节 《舞雩》结构分析 |
第二节 《大加花卡农式赋格》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结构分析 |
第四章 三首管弦乐作品配器技术研究 |
第一节 管弦乐器分类的新观点 |
第二节 延音功放 |
1、混响法 |
2、回声法 |
3、飒音法 |
4、激活法 |
第三节 配器技术与作曲技法之间的关系 |
1、旋律的多八度分解 |
2、干扰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于京君所有作品一览表(2019年以前) |
附录二: 笔者2014年在澳大利亚采访作曲家于京君部分照片 |
后记 |
(7)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类 |
四、研究方法和主要工作 |
第一章 国内外戏剧文化创意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戏剧文化创意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境外戏剧文化创意研究现状 |
一、创意阶层 |
二、文化中心说 |
三、戏剧文化创意城市 |
四、政府规划 |
第三节 戏剧文化创意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品 |
一、戏剧文化创意户外演出代表性作品 |
二、戏剧文化创意户内演出代表性作品 |
三、山西省戏剧文化创意代表性作品 |
第二章 山西省话剧作品的文化创意 |
第一节 山西话剧的起源和发展 |
一、山西话剧的起源 |
二、山西话剧在建国前的发展 |
三、山西话剧在建国后的发展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山西话剧优秀作品及创意 |
一、话剧《立秋》作品分析 |
二、话剧《生命如歌》作品分析 |
三、话剧《孔子》作品分析 |
第三节 新世纪山西话剧文化创意的特点 |
一、写实与写意的交相辉映 |
二、表现与体验的齐头并进 |
三、游离于现实和先锋之间 |
四、科技与时尚的结合 |
第三章 山西省晋剧作品的文化创意 |
第一节 晋剧的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晋剧的优秀作品及创意 |
一、晋剧《傅山进京》作品分析 |
二、晋剧《红高粱》作品分析 |
三、晋剧《托起太阳的人》作品分析 |
第三节 晋剧作品文化创意特点 |
一、原创及改编剧本创意 |
二、写实与写意的共生 |
三、布景及现代科技的应用 |
第四章 山西省舞剧、说唱剧作品的文化创意 |
第一节 山西省舞剧的发展 |
第二节 山西省舞剧《粉末春秋》作品分析及创意 |
一、借鉴电影蒙太奇式的处理 |
二、舞蹈与戏曲相结合的表演 |
三、虚实相生的舞美设计 |
四、准确实用的服装设计 |
第三节 山西说唱剧《解放》作品分析及创意 |
一、形式 |
二、题材 |
三、说书人 |
四、民歌 |
五、戏曲 |
六、舞蹈 |
第四节 山西省舞剧、说唱剧作品文化创意特点 |
一、多种艺术形式的多元融合 |
二、题材与主旨的象征寓意 |
第五章 戏剧文化创意的价值及其与地方产业经济关系 |
第一节 戏剧文化创意的经济价值分析 |
一、戏剧产品的经济价值实现过程 |
二、创意对戏剧产品经济价值的拓展作用 |
第二节 戏剧文化创意的传播价值分析 |
一、戏剧产品的传播价值实现过程 |
二、创意对戏剧产品传播价值的拓展作用 |
第三节 戏剧文化创意对山西戏剧文化产业推动作用 |
一、戏剧文化创意是山西戏剧文化产业发展的拓展与转化 |
二、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对山西戏剧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分析 |
三、山西戏剧文化创意为地方戏剧文化产业带来的效益 |
第四节 山西戏剧文化产业发展对戏剧文化创意的促进作用 |
一、经济基础有力支撑 |
二、市场环境的培育 |
三、需求结构的拉动 |
第六章 山西戏剧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戏剧文化创意表演产业以山西平遥县的《又见平遥》为例 |
一、平遥古城的戏剧文化创意表演产业发展概况 |
二、戏剧文化创意表演产业的品牌产品..《又见平遥》介绍 |
三、戏剧文化创意表演产业的价值分析 |
第二节 戏剧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以太原市阳曲县青龙古镇为例 |
一、青龙古镇的戏剧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
二、青龙古镇戏剧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价值分析 |
第三节 戏剧文化创意电视产业以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为例 |
一、山西戏剧文化创意电视产业概述 |
二、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介绍 |
三、山西戏剧文化创意电视产业的不足 |
第四节 戏剧文化创意教育产业的尝试--以成立“五台山佛乐文化中心”为例 |
一、五台山及佛乐概述 |
二、繁峙县综合职业学校及拟成立“佛乐文化中心”方案 |
三、“五台山佛乐文化中心”对山西戏剧文化创意教育产业的价值分析 |
第七章 山西戏剧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优势 |
一、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 |
二、众多的民间文化传统 |
三、大量的资金投入 |
第二节 劣势 |
一、产业规模小 |
二、多种矛盾并存 |
三、产业链不完整 |
四、保障机制缺乏 |
第三节 机遇 |
一、政策机遇 |
二、研究机遇 |
三、新媒体传播机遇 |
第四节 威胁 |
一、多种娱乐元素竞争 |
二、外来文化冲击 |
第五节 山西戏剧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矩阵 |
第八章 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的发展建议 |
第一节 山西戏剧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建议 |
一、正确处理好戏剧文化创意的传统性、时代性和现代性关系 |
二、深化国有剧团体制改革,激励创作和运营优秀作品 |
三、处理好创意和保护的关系 |
四、借助新媒体发展山西戏剧文化创意 |
第二节 山西戏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议 |
一、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项目 |
二、集聚发展,建立戏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立人才扶持机制 |
三、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四、加强政府引导、完善产业环境和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引言 |
二、相关定义与说明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手段 |
第一章 “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 |
第一节 云南美术的原始性生态环境与多元文化交织的秘境背景 |
第二节 云南民族美术“多元”、“融合”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云南民族美术产生的文化交融背景 |
一、云南的道路文化与文化交融 |
二、云南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 |
第四节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典型样式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 |
第一节 云南现代美术创作情境及其学脉 |
一、新时代的云南美术创作情境 |
二、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 |
第二节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发展概况与重要美术现象、美术群体 |
一、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 |
二、20世纪80、90年代云南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意境表现 |
第一节 审美因素的流转——云南民族题材绘画中“境”的形成 |
第二节 边陲的野境 |
一、丰饶、苍郁之境 |
二、雄奇、壮阔之境 |
三、平静、悠扬的之境 |
第三节 形式的景境 |
一、多变的图境 |
二、梦幻的画境 |
第四节 生命的情境 |
一、野性之境 |
二、厚土之境 |
第五节 魔幻的灵境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化场域 |
第一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一、建构于地域文化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二、边缘化、地域化的意境与场域视野 |
第二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东方与西方美术元素 |
一、地域与时代背景下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 |
二、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 |
第三节 融合与造境中衍生中国民族美术场域 |
第五章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余绪与启示 |
第一节 余绪: 时代与地域情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 |
一、民族风情热起伏中“融合与造境”的思考 |
二、商业热潮催生新的创作场域及其余绪 |
第二节 启示: 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云南特性的“融合与造境”对新时代的呼唤 |
二、地域性、民族性为主线的艺术理想的坚守 |
三、全球化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融合与造境”特质的民族美术之光 |
结语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与接受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2 相关概念说明与界定 |
1.2.1 英文中的drama, play,theatre |
1.2.2 中文语境中的戏剧、戏曲、话剧 |
1.2.3 话剧:中国现代戏剧的开端 |
1.2.4 戏剧作为文学 |
1.2.5 戏剧翻译与舞台翻译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
1.5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概况 |
2.2 中国戏剧的译介研究 |
2.3 戏剧翻译研究 |
第3章 大陆:《中国文学》的英译(1949-2000) |
3.1 译介环境和《中国文学》的创办 |
3.1.1 翻译目的与作品选译 |
3.1.2 诗学与作品选译 |
3.1.3 意识形态与作品选译 |
3.2 《中国文学》的翻译规范 |
3.2.1 译者的构成 |
3.2.2 对革命现代戏的译介 |
3.2.3 翻译策略的选择 |
3.3 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以《智取威虎山》的译本为例 |
3.3.1 《智取威虎山》版本演变 |
3.3.2 赞助人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
3.3.3 意识形态对中西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
3.4 革命现代戏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 |
3.4.1 革命现代戏在海外 |
3.4.2 影响接受的原因 |
第4章 译自己还是译他人—香港《译丛》对中国戏剧的译介(1973-2015) |
4.1 译介环境和《译丛》的创办 |
4.1.1 香港的身份认同与独特地位 |
4.1.2 《译丛》的翻译目的与译介模式 |
4.1.3 《译丛》对译者身份的认同与选择 |
4.2 1970年代的译介 |
4.2.1 选译标准:对戏剧经典的认同 |
4.2.2 翻译规范与策略---以《原野》译本为例 |
4.3 1980年代的译介 |
4.3.1 反思“文革”和社会问题剧 |
4.3.2 1980年代的探索话剧 |
4.3.3 选译标准:以当代戏剧为纲 |
4.3.4 翻译规范与策略---以《车站》和《假如我是真的》译本为例 |
4.4 作品的海外传播 |
第5章 他者的眼光—海外英译中国戏剧选集研究 |
5.1 研究语料的界定与搜集 |
5.2 革命的中国与共产主义戏剧---1970年代 |
5.2.1 选集的主题:政治的文学还是文学的政治? |
5.2.2 影响选集的因素 |
5.2.3 对中国戏剧文学的建构 |
5.3 “新时期”的探索戏剧---1990年代 |
5.3.1 选集的主题:当代·探索 |
5.3.2 影响选集的因素 |
5.4 文学史的建构:中国现代戏剧英译选集 |
5.4.1 选集的主题:中国现代戏剧史 |
5.4.2 选集的筛选标准 |
5.5 选集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经典的建构 |
第6章 结语 |
6.1 “三地”的戏剧英译模式及其启示 |
6.2 翻译与中国现当代戏剧的海外传播 |
6.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现当代戏剧英译本一览表(1936-2015) |
附录2 《中国文学》译介的中国现当代戏剧(1949-2000) |
附录3 《译丛》译介的中国现当代戏剧(1973-2015) |
附录4 中国现当代戏剧英译选集目录(1940-2015) |
四、《白蛇传》在澳大利亚成功上演(论文参考文献)
- [1]粤剧在澳大利亚的传播历程与特点[J]. 白海英. 文化遗产, 2021(06)
- [2]豫剧《白蛇传》研究[D]. 崔常俊. 河南大学, 2020(02)
- [3]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D]. 阮鸿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情系珠玑巷:广府文化为何树大根深——访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J]. 孙莲莲. 大社会, 2019(06)
- [5]中国舞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变异[D]. 赵柏钧.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6]于京君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 ——以其三部作品为例[D]. 周杨. 上海音乐学院, 2019(02)
- [7]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发展研究[D]. 李旭鹏.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8]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D]. 李先帆.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9]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与接受研究(1949-2015)[D]. 张翠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10]2015年中国戏曲艺术海外传播的回顾与思考[A]. 董新颖. 京剧流派的传承与创新——第七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