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高师中国经济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源[1](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张秋阳[2](2020)在《民国时期浙大史地系“史地合一”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浙大史地系,在变革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史地合一”教育理念,并在此指导下进行了相关教育实践活动,从而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并给予后世一定启示。故论文借助民国与现今相关文献资料对此展开研究讨论,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浙大史地系“史地合一”教育理念的形成背景与丰富内涵。在民国相关高师史地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史地“合一”与“分立”的具体学科设置、相关理念实践的发展均呈现出复杂性、曲折性。受此因素加之动荡的社会时局、中外不同思想的影响,南高学派对于“史地合一”教育理念与实践进行了一定完整化、体系化的开拓,而浙大史地系因与之具有的丰厚的人际关系,承继并发展完善了“史地合一”教育理念。其理念内涵主要包括密切的史地关系、通才教育要旨、史地教学方法、史地教师素养等方面,并指导了其相关实践活动。第二部分,论述浙大史地系基于“史地合一”理念的教育实践。所谓“知行合一”,浙大史地系学人时刻发扬并践行着“史地合一”理念,坚持通专结合,“综合”与“分组”的方法兼顾。一方面,其制定并实施了“研究型人员”与“师范型教员”的双轨培养方案;并聘请诸多一流名师来此任教或讲学,授课风貌别开生面、异彩纷呈,由此全面确保了常规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水平。另一方面,其还进行了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通过创建史地学会来筹办学术报告与时政演讲,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竭力完成政府所委派的相关任务。第三部分,评析浙大史地系“史地合一”教育的特色、贡献与启示。其具有如:体现了继承传统、中外融通的思想主张,富有极强的时代性、社会性,极具主动性、规模性与代表性,与师范院校、师范教育存在密切联系等鲜明特色。这进而为当时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坚定的民族主义立场与家国情怀,反映出教育、学术与社会、时代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同时此也为现今高校历史师范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际参照,可视为其又一特色与贡献之处,成为现今历史教育改革发展审视思鉴的一个案例,择善继承的一份遗产。
李铁绳[3](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提出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王成超,黄民生,廖善刚,胡敏,庞雯[4](2016)在《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区域地理课程体系优化探析——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在总结国内部分高师院校区域地理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比较研究和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其区域地理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地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区域地理理论方法课程不足、区域地理融合不够及区域地理野外实习缺失等问题。为此,提出了近期和远期一系列优化区域地理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区域地理方法论课程和乡土地理课程建设、推进区域地理课程的进一步融合和构建多层次区域地理实践体系,以推进区域地理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并为其他高师院校区域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孙攀[5](2014)在《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文中认为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的新变化对地理教师的素养要求更高。高师是高中地理教师培养的摇篮,然而高师地理课程改革与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并不同步,高师与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的衔接研究,是地理教育工作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完善地理教育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有鉴于此,本课题在系统论、课程论、学习论等教育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等。第二章: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系统理论、课程理论与学习理论进行概要阐述。第三章: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的调查分析。问卷调查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方法与手段,通过对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衔接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的比较分析。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的关联性是本研究的重点难点。本章从高师与高中的地理课程培养目标、人文地理课程教学要求、人文地理课程内容构成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内容构成的异同点以及各个人文地理分支学科知识点的衔接点。第五章: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的对策措施。主要从调整高师人文地理课程体系、改革人文地理教学内容、加强高师与高中的沟通交流这三个方面提出衔接的对策措施。第六章:结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不足之处以及前景展望。
肖丽山[6](2013)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49-2000)》文中提出1949年至2000年,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克服种种困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51年期间的教学活动及其成绩,既是高等师范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本文依循有关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的理论和原则,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在挖掘、搜集较为翔实史料的基础上,试图全程聚焦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活动,对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高师院校的教学管理活动、教学及实习活动、学业考核活动等方面进行具体、典型、动性的叙述和论析,呈现其重要节点,探究其发展节律,总结其内在特质,并对21世纪进一步提升高师院校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期实现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史磊[7](2013)在《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降,中国美学致力于学科的现代化建设,这种努力在不同的政治语境中从未中断。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机制之一,美学课的历史不仅是美学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理解美学学科的知识谱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研究的是新中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美学课,所藉以研究的美学课档案的时间迄至为1949年至1965年。通过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力图实现以下目标:首先,梳理新中国美学课的基本脉络,考察与此相关的主要历史因素,还原历史实况,完成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叙事;其次,分析与新中国美学课历史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形态与美学学科教育、权力与美学知识分子、美学知识合法化等问题,探究影响美学课的各种历史因素;再次,阐述新中国美学课教材的知识谱系,发现美学课知识与社会、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最后,总结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经验,为当下高等院校的美学课提供有益的经验参照。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言,介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第一部分,在建国初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历史语境中考察美学课的合法性问题。由两封读者来信谈起,分析官方媒体对朱光潜美学课的态度。通过考察北平军管会文管会、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规定,发现建国初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美学课。继而转向个案研究,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李长之的美学课档案为例并得出结论:美学课的传统在新中国建国初断裂了。第二部分,探讨新中国美学课发生进程中的“苏联经验”,包括借鉴苏联美学课体制、译介苏联美学课教学资料、聘请苏联专家讲学、派遣美学家赴苏交流等方面。第三部分,在新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阐述美学课重新开设过程中的身份转型问题。分析新中国的文教政策在课程任务、课程内容等方面对美学课的影响。在宏观方面考察教育决策部门重新修订的文科专业的教学方案中对美学课的设置情况,在微观方面考察相关高等院校对教学方案中设置的美学课的执行情况。第四部分,以美学家为对象,考察七所高等院校的美学课档案,梳理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脉络。包括周扬、朱光潜、宗白华、马采、邓以蛰、甘霖、杨辛在北京大学的美学课档案,邓以蛰、蔡仪在清华大学的美学课档案,瓦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奇、宗白华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美学课档案,李长之、黄药眠、朱光潜、蔡仪、李泽厚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美学课档案,蒋孔阳在复旦大学的美学课档案,周来祥、狄其骢在山东大学的美学课档案,刘刚纪在武汉大学的美学课档案。第五部分,在新的历史境遇下考察美学课教师的重组,在新中国执教的民国的美学课教师有: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马采、蔡仪、李长之,新加入的美学课教师有:黄药眠、马奇、李泽厚、杨辛、甘霖、蒋孔阳、刘刚纪、周来祥、狄其骢。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为个案,探讨美学课教师的“思想改造”,分析美学界的理论转型及其阐释模式。阐述作为美学课教师的教学组织,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和中国人民大学美学教研室在美学课的师资培养、资料建设方面的历史作用。第六部分,考察教育决策部门对美学课教材编写工作的部署与规划,阐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译介的苏联美学课教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阐述新中国美学课教材在美学概论、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三个方面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结语,阐述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经验。
李孝坤,尹珂,高鑫[8](2012)在《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课程。文章从经济地理学学科特点与发展趋势出发,明确了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着重从教学内容体系创新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娜达莎(Tyuryukhanova Natalia)[9](2012)在《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水平决定着教师教育的特征与质量,中俄两国在教师教育课程方面曾有过相同的经历,但自从前苏联解体之后,则有了较大的区别,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两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特征与宝贵经验,对两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从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三个维度所做的文献综述;第三章主要研究俄罗斯与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与背景。描述了俄罗斯和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阶段和相应的社会经济与教育背景;第四章描述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包括现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未来教师的文化艺术修养不足,人文精神缺失、教师教育尚不能有效形成未来教师的职业特性、实习课程的质量有所下降、教师教育教课程育内容和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素养有待加强等非问题;第五章论述了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指导思想、目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内容、标准、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第六章主要研究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专业化、人文化、一体化倾向和两极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建立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立等倾向的比较,并论述了两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相互启示;结论部分则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炼,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的观点。
赵永利[10](2012)在《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文中认为在近代教育变革中,西方的高等商科教育被引入中国并取得较快发展,其中尤以上海地区的高等商科教育最为发达,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并对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转型产生深刻影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近代高等商科教育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教育活动史的研究视角,着力还原其教育活动的历史图景,总结其教育活动的特征、影响和经验教训。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深化对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认识,并为当前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首先介绍了近代中国商科教育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回溯中国商业教育的悠久传统,评价其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考察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势入侵和中国工商经济的近代化转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恐慌和应对,还原西方新兴的商业学校教育引起国人的重视并被纳入清末民初的教育改革进程的过程和商科教育萌生期的概况;呈现出民国不同时期中国高等商科教育制度的变迁,勾勒出民国商科教育兴起和发展的概况。其次论述了近代上海商科教育快速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概况。总结上海开埠以后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与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快速兴起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上海商业教育萌生、发展的概况,揭示出上海高等教育多以商科为建校基础和发展重心。对上海各大学商科教育活动的深入考察是是本文的重点。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对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代表院校国立上海商学院(及其前身)、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沪江大学商学院及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等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对各大学商科办学者和管理者教育理念的形成及实施活动、学校教育政策的形成和演变活动、教育经费活动、学校管理活动、教师选聘和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和课余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呈现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全貌,挖掘上海商科教育发生、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国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在郭秉文、杨杏佛和东南地方教育精英的联合推动下,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实现了向东南大学分设商科大学的华丽转身,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发的观念分歧、人事纠葛和政见冲突等,成为导致学校由盛转衰的关键,并给该院之后的发展命运埋下伏笔。在晚清和民国历届政府重视华侨教育的背景下,为适应南洋华侨的实际需要,从黄炎培、姜琦直到郑洪年等校长掌校时期,以服务南洋、培养华侨子弟为宗旨的国立暨南大学(学校)始终以商科教育为学校的重心所在,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绩,而且历届政府侨务政策的一致性使它能够比较平稳的度过历次危机,但是在教育活动中由侨生所形成的勇往直前、主张正义、关心国家命运的“暨南精神”却引起执政者和学校管理者的忌惮,最终导致学校服务宗旨的悄然变化,该校的商科教育活动的也不再具有明显特色。因为主管部门等方面的独特性,不仅使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拥有较为充裕的办学经费,以及优秀的师资、生源等,更使它在教育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系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等,在上海各商科院系中独树一帜。私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李登辉等留美教育家重视发展实用学科的办学理念以及私立大学在办学经费等方面的瓶颈问题等,都促使复旦大学等校的办学者适应社会需要,以上海工商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国内率先大力发展商科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特点之一;而由反帝爱国运动催生的复旦等私立大学所具有的革命、自由、独立的办学传统,也使得商科师生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特殊的气质。在教会大学商科教育活动方面:上海办学环境的客观需要、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教会教育的中国化等主客观因素,促使沪江等教会大学率先突破教会教育传统,在上海商科教育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在华人校长刘湛恩等的推动之下,以平民化、职业化为办学取向的沪江大学突破校园环境、教育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在商科教育活动中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高等商科夜校教育,取得辉煌成绩。在第四章里,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立上海商学院和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对比分析,更加深入地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商科院校教育活动及其特征。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央大学(原东南大学)等国立大学的接收和改造所引起的持续动荡也影响到上海商学院的教育活动,引发校内人事、师资的变革和学生风潮的持续,最终导致该院的独立,也掩盖了该院在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国民党政治智囊人物裴复恒掌校后,一方面实现了学院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对学校训育和军事教育等活动的加强也使学校趋于消沉保守。主要靠学生学费赖以生存的私立复旦大学为了学校发展而进行的大规模扩招活动带来学校声誉受损等恶果,该校商科教育尤其遭到非议;而在国民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规范和控制过程中,原本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复旦大学师生并没有乖乖就范,结果学校几乎成为斗争的牺牲品,而商科教育尤其受到削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时期,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呈现出复杂多面的特征。在第五章里,对近代上海商科师生活动的进一步呈现和总结分析。通过对上海商科师生的构成特征的分析、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再现、学术和课余活动的还原,并以1920年代复旦大学商科师生的合作活动为例,旨在生动描绘出商科教育的活动主体曾被历史湮灭乃至曲解的形象。结语部分,对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二、21世纪高师中国经济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高师中国经济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民国时期浙大史地系“史地合一”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浙大史地系“史地合一”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
(一)民国高等普通与师范院校史地教育概述 |
1.史地“合一”与“分立”的学科设置演变 |
2.史地“合一”与“分立”的办学实践概略 |
(二)浙大史地系“史地合一”教育理念的形成 |
1.南高学派“史地合一”教育的开拓 |
2.浙大史地系与南高学派的承继关系 |
(三)浙大史地系“史地合一”教育理念的内涵 |
1.密切的史地关系 |
2.通才的教育要旨 |
3.史地教学方法 |
4.史地教师素养 |
二、浙大史地系基于“史地合一”理念的教育实践 |
(一)浙大史地系常规的教学概况 |
1.培养方案 |
2.授课风貌 |
(二)浙大史地系丰富的课外活动 |
1.创建史地学会与筹办报告演讲 |
2.全社会史地教育的推动 |
三、浙大史地系“史地合一”教育评析 |
(一)浙大史地系“史地合一”教育的特色与贡献 |
(二)浙大史地系“史地合一”教育的启示 |
现今高校历史师范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具有“史地合一”特色的高校历史师范型人才培养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区域地理课程体系优化探析——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部分高师院校区域地理课程组比较 |
二、福建师范大学区域地理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地理专业课程学分不足及内部结构不合理 |
2. 区域地理课程组安排有待完善 |
3. 区域地理课程融合方面进展缓慢 |
4. 区域地理野外实习的缺失 |
三、区域地理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
1. 优化总体课程结构及专业课程结构 |
2. 加强区域地理方法论课程和乡土地理课程建设 |
3. 推进区域地理课程的进一步融合 |
4. 构建多层次区域地理实践体系 |
(5)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研究 |
1.2.2 地理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1.2.3 高师与高中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研究 |
1.3 概念界定 |
1.3.1 对“高师”的界定 |
1.3.2 对“高中”的界定 |
1.3.3 对“人文地理”的界定 |
1.3.4 对“衔接”的界定 |
1.4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
1.4.1 研究的问题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思路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系统论基础 |
2.2 课程论基础 |
2.2.1 学科结构课程论 |
2.2.2 学生中心课程论 |
2.2.3 社会改造课程论 |
2.3 学习论基础 |
2.3.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3.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2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3.2.1 学生问卷统计与分析 |
3.2.2 教师问卷统计与分析 |
3.2.3 调查问卷的结论总结 |
第4章 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的比较分析 |
4.1 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培养目标的比较 |
4.1.1 高师地理课程培养目标 |
4.1.2 高中地理课程培养目标 |
4.1.3 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培养目标的比较 |
4.2 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教学要求的比较 |
4.2.1 高师人文地理课程的教学要求 |
4.2.2 高中人文地理课程的教学要求 |
4.2.3 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教学要求的比较 |
4.3 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构成的比较 |
4.3.1 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的整体构成比较 |
4.3.2 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的具体构成比较 |
第5章 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的对策措施 |
5.1 调整高师人文地理课程体系 |
5.2 改革人文地理教学内容 |
5.3 加强高师与高中的沟通交流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 |
附录A 高师与高中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B 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6)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管理活动 |
第一节 教学计划制定 |
第二节 加强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师资队伍建设 |
第二章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和实习活动 |
第一节 日常教学 |
第二节 专业教育实习 |
第三节 师生教学互动 |
第三章 高等师范院校学业考核活动 |
第一节 组织学业考核 |
第二节 师范技能考核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价值 |
(三) 研究目标 |
一、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与美学课合法性 |
(一) 旧课程?新课程?由两封读者来信说起 |
1. 《文艺报》的读者来信 |
2. 《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 |
3. 表象背后:由读者来信透视美学课 |
(二) 北平军管会文管会关于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 |
1. “大学教育座谈会” |
2.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 |
(三) 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领导下的课程改革 |
1. 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关于课程改革的讨论 |
2. 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 |
(四) 教育部领导下的课程改革 |
1. 美学专家的缺席: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 |
2. “不应因人设课”:《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 |
3. “哲学史课程”中的美学专题:《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 |
(五) 传统的断裂:以四位美学家的美学课为个案 |
1. 朱光潜的美学课 |
2. 宗白华的美学课 |
3. 邓以蛰的美学课 |
4. 李长之的美学课 |
二、 新中国美学课发生进程中的“苏联经验” |
(一) 借鉴苏联美学课体制 |
1. 院系调整中哲学专业的重置 |
2. 美学课教学组织的初步形成:从“美学组”到“美学教研室” |
(二) 译介苏联美学课教学资料 |
1. 1952 年教育部组织的译介 |
2. 1955 年高等教育部组织的译介 |
3. 译介苏联美学课教学大纲 |
4. 译介苏联美学课教科书 |
5. 译介苏联美学课参考教材 |
(三) 聘请苏联专家讲学 |
1. 苏联专家的主要任务 |
2.瓦· 斯卡尔仁斯卡娅的美学课 |
(四) 派遣美学家赴苏交流 |
1. 1954 年第一次赴苏交流 |
2. 1957 年第二次赴苏交流 |
3. 1958 年第三次赴苏交流 |
三、 意识形态与学科教育:新中国美学课的身份转型 |
(一) “新课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
1. “新”文教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2. 理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
3.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宗旨与美学课 |
(二) 美学课的初现:重新修订文科专业教学方案 |
1.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 |
2. 《哲学系哲学专业教学方案(修订草案)》 |
3. 《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案(修订草案)》 |
4. 两份教学方案中的美学课 |
(三) 两份教学方案在高等院校中的执行情况 |
1. 参照教学方案修订美学课 |
2. 参照教学方案新设美学课 |
四、 新中国美学课的档案考察——以美学家为对象 |
(一) 北京大学:周扬、朱光潜、宗白华、马采、邓以蛰、甘霖、杨辛 |
(二) 清华大学:邓以蛰、蔡仪 |
(三) 中国人民大学:瓦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奇、宗白华 |
(四) 北京师范大学:李长之、黄药眠、朱光潜、蔡仪、李泽厚 |
(五) 复旦大学:蒋孔阳 |
(六) 山东大学:周来祥、狄其骢 |
(七) 武汉大学:刘刚纪 |
五、 新中国美学课教师研究 |
(一) 分化与重组:新历史境遇下的美学课教师 |
1. 在新中国继续执教的民国美学课教师 |
2. 美学课教师的新面孔 |
(二) “思想改造”与美学课教师: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为例 |
1. 批判“旧美学”:新中国伊始的美学论争 |
2. “百家争鸣,定于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成为“元理论” |
3. 新准则与新方法:美学理论阐释模式的确立 |
(三)美学教研室——美学课教师的教学组织 |
1. 正名辨物 |
2. 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和中国人民大学美学教研室 |
3. 薪尽火传:美学教研室与美学课师资培养 |
4. 美学教研室与美学课资料建设 |
六、 新中国美学课教材研究 |
(一) 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 |
1.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表》(修订草案) |
2.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调整方案) |
(二) 苏联美学课教材:建构“马克列宁主义美学”理论体系 |
1. “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理论框架及主要问题 |
2.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本质论问题及美学史观 |
3. “辩证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
4. “反映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党性”和“人民性”原则 |
(三) 新中国美学课教材:“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 |
1. “实践论”美学与“反映论”美学的交响: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 |
2.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下的西方美学史阐述 |
3. 结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讲述中国美学史专题的初步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
二、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
1. 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科学架构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 |
2. 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创新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 |
3. 注重课程教材选择与建设, 提高经济地理学教学效率。 |
三、积极探索课程教法改革, 推行多元综合教学法 |
1. 启发式讲授法。 |
2. 讨论式教学法。 |
3.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
4. 案例分析法。 |
5. 地图与地理信息利用法。 |
6. 野外实习教学法。 |
7. 学习过程综合考核法。 |
8. 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结合教学法。 |
(9)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俄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历史法 |
(三) 比较法 |
四、 研究创新点 |
五、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教师教育 |
(二) 课程 |
注释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
(一) 研究中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
(二) 中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三) 对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进行理论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
(五) 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研究 |
(六)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
二、 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
三、 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 |
(一) 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
(二) 中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
(三) 中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共同点与差异 |
注释 |
第三章 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背景 |
一、 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
(一) 苏联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二) 90 年代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三) 2000-2010 年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二、 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经济背景 |
(三) 教育政策背景 |
(四)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 |
(五) 高等教育改革背景 |
三、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
(一) 中华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四、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
(一) 社会背景 |
(二) 教育改革的背景 |
(三) 文化传统背景 |
注释 |
第四章 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
一、 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
(一)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
(二)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
二、 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
(一) 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
(二) 教师教育课程内容 |
(三)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四) 教师教育课程评价 |
三、 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
四、 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个案研究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
一、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
(一)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行政策 |
(二)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
(三)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
二、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
(一) 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
(二) 教师教育课程内容 |
(三)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四) 教师教育课程评价 |
三、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
四、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个案研究 |
注释 |
第六章 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与相互启示 |
一、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倾向 |
二、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文化倾向 |
三、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体化倾向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丰富化中的实习时间延长 |
五、 教师教育课程两极管理体系建立倾向 |
六、 都确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七、 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给俄罗斯带来的启示 |
八、 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 由金融危机引起的话题 |
2. 历史的观照 |
3.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不足之处 |
三、概念及研究范围的厘定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恐慌与应对: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滥觞 |
一、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发展与局限 |
1. 历史悠久的中国商业教育传统 |
2. 传统商业教育的局限 |
二、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萌生过程 |
1.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对新式商业教育的认识与引入 |
2. 清末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萌生 |
三、民国时期高等商科教育的兴起 |
1. 民初高等商科教育的初兴 |
2. 20-30年代中国商科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上海: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中心(1917-1937)(上) |
一、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区位优势及概况 |
1. 民国时期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基础 |
2. 高校云集,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兴起 |
二、先声夺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的兴起 |
1. 从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到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 |
2. 南高师商业专修科与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概况 |
三、服务南洋:国立暨南大学商科的发展 |
1. 暨南学校商科的兴办 |
2. 暨南上海商科大学的成立与发展 |
3. 暨南大学商学院的发达 |
第三章 上海: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中心(1917-1937)(下) |
一、百花争妍:复旦大学等私立大学商科教育的发达 |
1.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
2. 商科之设,风气之先 |
二、另辟蹊径:沪江大学商科的办学新模式 |
1. 沪江大学商科早期发展概况 |
2. 沪江大学商学院的辉煌 |
三、独树一帜: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1. 交通大学管理学系的早期概况 |
2. 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壮大 |
第四章 国立VS私立:国立上海商学院与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的对照解读(1927-1937) |
一、国立上海商学院浮沉 |
1. 内外交困,发展受挫 |
2. 独立建校,别具一格 |
二、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兴衰 |
1. 巩固学校、维护国家 |
2. 作育商士,屹立东南 |
第五章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师生教育活动特征总结 |
一、近代上海高等商科学生活动分析 |
1. 商科学生的构成特征分析 |
2. 商科学生的学习、学术和课余活动 |
二、近代上海高等商科院校教员活动特征分析 |
1. 商科教员的教学活动 |
2. 商科教员的教学“中国化”活动 |
三、商科师生教育活动的典范——以1920年代复旦大学商科师生参与合作运动为例 |
结语:近代上海商科教育活动反思 |
参考文献 |
四、21世纪高师中国经济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民国时期浙大史地系“史地合一”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 张秋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区域地理课程体系优化探析——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J]. 王成超,黄民生,廖善刚,胡敏,庞雯. 中国地质教育, 2016(01)
- [5]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研究[D]. 孙攀. 信阳师范学院, 2014(09)
- [6]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49-2000)[D]. 肖丽山.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7]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D]. 史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8]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李孝坤,尹珂,高鑫. 职业时空, 2012(08)
- [9]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 娜达莎(Tyuryukhanova Natali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9)
- [10]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D]. 赵永利.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