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数据总线概述

汽车电气数据总线概述

一、汽车电气数据总线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希明[1](2021)在《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硬件设计及其功能评测系统开发》文中认为汽车正从机械设备转变成车轮上的迷你数据中心,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诊断系统(OBD)、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的大量应用、自主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汽车联网、宽带化的趋势。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其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新型的汽车总线——车载以太网应用而生。车载以太网的演进过程分为子系统级别、架构级别以及“域”级别三个阶段,终级“域”级别阶段使用车载以太网做为汽车网络骨干,车辆划分为动力域、车身域、辅助驾驶域、信息娱乐域等若干域,车载网关充当车辆网络域之间的路由器和中央计算单元,解决各“域”之间大量的通信需求。当前车辆电子电气架构大多采用分布式架构,车载以太网的演进过程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NXP车规级多核处理器MPC5748G设计了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车载网关控制器,解决了新型域控架构的车辆内部大量数据交换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网关控制器功能评测系统,通过实验测试进一步验证所设计网关控制器符合IEEE标准规范要求。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比分析了传统汽车总线CAN、LIN、Flex Ray、MOST、CAN FD以及新型车载以太网总线协议以及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新型“域”级别汽车网络架构,给出了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整体设计方案。(2)基于NXP车规级多核处理器MPC5748G设计了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车载网关控制器,实现了4路车载以太网接口、1路常规以太网接口、8路CAN/CAN FD通信接口以及2路LIN通信接口,解决了新型域控架构的车辆内部大量数据交换问题。(3)基于IEEE Std 802.3TM-2015车载以太网100Base T1标准给出了车载以太网100Base-T1一致性测试方案,开发了网关控制器功能评测系统,对网关控制器接口物理层信号的幅度、定时特性、链路连接稳定性、信道品质、传输损耗、辐射等进行全面的一致性测试,以保证产品互联互通性能、网络通信质量。(4)使用搭建的网关控制器功能评测系统对本文所设计的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进行了实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网关控制器通信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满足IEEE车载以太网标准、ISO11898/ISO16845 CAN/CAN FD国际标准以及整车厂CAN/LIN一致性测试规范要求。

邓戬[2](2020)在《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需求不断增长,自主可控的智能网联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的研发需求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基于整车层面对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需求,提出基于域控制器的功能架构方案,设计通信协议,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测试验证,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开发流程,分析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功能特征,并通过对典型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汽车进行配置对比,归纳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开发需求。2、基于域控制器的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完成基于域控制器的功能架构总体设计,其中重点阐述了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通信域控制器和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硬件方案;完成双供电系统设计、接地点和整车电平衡分析。3、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网络协议研究,分析实时同步机制的TSN协议机制,设计了面向服务调用的架构(SOA)通信方法,实现域控制器之间服务调用。4、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测试验证。搭建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平台,制定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对整车网络、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通信域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分析了测试结果。

师高翔[3](2020)在《无人光伏充电站监测系统及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由此衍生出很多问题。同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使用导致全球变暖,南极和北极出现大规模的冰川融化现象。给自然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各个国家都在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以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由于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以太阳能为主能源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开始大规模建设。对太阳能充电站的智能监控管理是突出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针对光伏充电站组成结构的分析,基于实际工程需求设计了能够满足光伏充电站无人值守,智能监测的光伏充电站监测系统。充电站管理员可以在远程监控中心实时观测充电站的运行状况,用户可以查看充电情况,维修人员可以完成历史运行数据的查询。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针对光伏充电站的组成结构做了分析,设计了无人光伏充电站系统模型。2.通过对无人值守光伏充电站监测的需求分析,完成了光伏充电站监测底层硬件系统的设计工作。通过MCU控制底层传感器完成充电站运行电气数据和环境数据的采集工作。通过站内ZigBee自组网技术将多路充电桩的运行数据做传输汇总,将汇总后的数据通过4GDTU模块发送给云端数据库做存储分析。同时通过USARTHMI组态屏完成了站内人机界面的开发工作,满足用户查看充电情况和维修人员完成故障分析的需求。3.基于MFC开发充电站监测系统上位机,该上位机监测系统具备:第一,实现对云端数据的访问,查看底层硬件系统传感器采集的充电站运行数据;第二,访问TLINK端监测系统查看充电站长期运行数据曲线。第三,当充电站发生数据超标、火灾等情况时,对管理员和维修人员推送报警信息。4.基于对光伏充电站的研究,对未来复合能源充电站的容量规划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以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大和投资运维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经验证,本文所设计的无人值守光伏充电站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充电站运行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等功能;满足无人值守光伏充电站的监测需求。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王立然[5](2020)在《汽车网络通信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汽车工业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从开始只是作为运输或者代步工具已经发展为集娱乐、办公、交通和通信等为一体的智能工具。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汽车电子化极大的延伸了汽车的功能,极大的提升了汽车的操控性、动力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各项性能和智能化程度。近年来,人们对汽车舒适性和豪华性的要求的增加以及政府对尾气排放的要求的越来越高,使得汽车电控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而使汽车上配置的电控单元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多个电控单元之间需要相互通信,共享信息来达到协调工作的目的,这就组成了车载网络。车载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车载网络的设计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对车载网络系统性能的分析与评价是系统设计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测试环境的搭建非常困难,在网络协议设计阶段,所有的电控单元或者部分电控单元没有被开发完成,所以以往常采用的方法有定量分析法、数学分析法、整车仿真法等,或者是在整车开发完成后在实车环境测试。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定量分析法和数学分析法是纯理论测试,不能反映网络的真实运行情况,整车仿真对测试人员要求较高,且网络运行情况过于理想,这些方法难以发现网络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实车环境测试需要在整车开发完成后,这时候所有的部件已经开发完成,如果此时发现问题,又要对有问题的模块进行重新设计、重新发开、重新测试等,极大延长了开发周期,增加了开发和人力成本。所以急需一种方法,可以在网络设计初期对网络进行完整的测试,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后期的实车测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降低测试及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半实物仿真技术通过搭建高可靠的软硬件测试环境,可以在仿真环境下接入真实部件,从而能更真实的反映网络的运行情况,提供更精确的测试数据,满足对网络的各项测试工作。半实物仿真又被叫做硬件在环回路仿真(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HILS),可贯穿于车载网络设计及开发过程中。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精确的数据分析,为测试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测试环境。汽车网络通信半实物仿真平台可以在网络的设计阶段进行仿真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并进行设计优化,在控制器开发样件之前对其总线接口进行网络通信半实物测试验证,提前发现网络设计中的缺陷,降低开发成本。通过此验证平台可仿真接近最终样件、样车的总线状态,提前验证样件及样车总线行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本文通过对车载网络技术和半实物仿真技术的了解,结合现有的车载网络系统开发流程和研发资源,提出并设计了汽车网络通信半实物仿真平台,从需求,设计及实现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汽车网络通信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工作原理,测试流程及使用方法。并应用于多个网络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及数据依据,极大的减少了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节省了大量开发成本。平台首先借用现有的软件开发CAN物理层仿真模型库,便于物理层设计仿真模拟验证,通过开发通用的ECU开发板,可以实现CAN收发器及外围接口电路不同配置,进行物理层实物仿真,并结合现有的网络通信机柜完成总线物理层网络通信测试。将多个通用ECU开发板(48个)参考待验证车型项目网络拓扑结构布置到台架上,通过定制开发软件对ECU进行不同设置及Bootloader应用程序刷新,以实现总线报文的发送功能及多种类型拓扑结构切换,验证网络通信矩阵及拓扑结构设计合理性并进行优化。

赵洪林[6](2020)在《基于Pareto的L4级智能电动汽车EE架构优化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的发展,汽车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逐渐成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必须支撑未来汽车“四化”和车载软件的快速发展,为此必须满足的基本需求包括高计算性能、高通讯带宽、高功能安全、高信息安全性和软件持续更新。然而目前的电子电气架构存在着计算性能需要提升、通讯带宽需要提高、软件需要逐步升级的问题,不能满足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需求。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车载电子电气架构的要求进一步的提升,需要更加合理完善的电子电气架构对智能电动汽车予以支撑。因此,需要对于目前的传统汽车的EE架构进行进一步地改进和优化。本文首先对Pareto多目标优化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精英控制策略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Fast and 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应用到后期架构模型优化的求解中。之后分析三款竞标车型宝马7系、奥迪A8和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网络拓扑图,总结三款车型的控制器、驾驶辅助系统控制器、总线协议并结合L4级标准来确定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的功能需求,然后制定出架构方案,架构方案包括网关方案、网络拓扑、电源分配方案、接地点设计。然后在PREEvision中进行基于功能域和中央网关的电子电气架构系统即EE架构模型的搭建和评估。PREEvision是一款基于模型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二次开发工具,其覆盖了整个V模型开发的阶段。该软件可以在不同的层面对电子电气架构进行建模,而且每个层都是相互映射的。其中模型搭建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层、逻辑架构层、部件网络层、通信层、电气原理层、线束层和拓扑层,对搭建后的模型采用JAVA语言编程实现的评估算法对总线重量、成本和负载率进行评估。最后使用NSGA-Ⅱ算法对该模型的架构总线成本、总线重量和总线负载率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在总线成本或者总线重量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将总线负载率由35.67%降至27.85%。使用东风柳汽某款车型进行验证,在原有车型上进行更改,增加了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GPS、夜视摄像头等传感器,并将原来的部分CAN通信改成以太网通信,新增加以太网和LVDS通信。在满足和前面评估与优化的架构总线重量和成本相似的情况下,使用VN5640进行总线数据的采集并分析架构总线负载率,测试了12次,架构总线负载率均在24%—28%之间,符合优化的结果,降低了负载率,为实现高级无人驾驶基础奠定了基础。

秦松[7](2019)在《集中式可诊断重卡车身控制器的研发》文中研究指明虽然车身控制器(BCM)在乘用车上应用越来越普及,且功能越来越复杂,但受制于成本、使用人群及工作场合,重卡使用的BCM多是功能简单,集成度低的模块。随着80后、90后逐渐加入了重卡司机队伍,对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智能化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研发的车身控制器正是基于这一需求,将乘用车上应用成熟的技术移植到重卡上,设计出满足需求的低成本、架构清晰、软硬件模块化且功能集成度高的产品。本文首先以灯光和雨刮功能为例介绍车身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深入研讨了基于CAN总线的诊断技术协议。在详细分析了客户需求后,进行方案比较,最终确定按照优化集中式控制架构开发系统。然后综合考虑成本和扩展性,基于瑞萨公司的R7F7010323处理器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详细设计。硬件设计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输入检测模块、输出控制模块、总线收发模块、射频接收模块。自诊断电路包含在输出控制模块中,本文还详细分析了故障诊断策略。软件设计从软件架构开始,采用模块化方式,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以转向灯故障自诊断、Bootloader功能等实例阐述了诊断软件的设计。最后进行硬件、软件、系统和实车测试,经过软硬件改善与优化,达到了设计预期目标。本文研发的车身控制器将传统BCM与电器盒集成,实现了所有输出控制负载的故障诊断,提升了系统智能化,有利于提高维修效率和车辆安全性能。输出控制电路大部分应用了智能芯片取代继电器,提高了操控的可靠性。软硬件模块化设计,非常方便新产品的开发与移植,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能。

秦林[8](2019)在《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功能安全性分析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纯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整车控制系统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伴随的功能失效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然而基于传统的开发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与保证电控单元安全性的需求,因此在汽车ECU的开发中引入功能安全的概念,通过功能安全标准ISO26262全面保证电控单元开发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该标准在ECU在开发设计中,提出了与功能安全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因此整车控制技术作为电动车关键技术也应考虑功能安全。本文基于对功能安全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整车控制器的功能安全性。针对整车控制器在硬件功能安全性不完善和缺乏监测及冗余机制等问题,设计了相应的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安全机制,同时实现其监测和冗余等安全机制软件。通过HIL硬件在环测试平台,模拟整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与输出,对实现后的整车控制器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故障注入测试,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整车控制器。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对功能安全标准进行研究,分别介绍了功能安全标准内容、汽车安全生命周期和汽车安全完整性ASIL等级。同时根据功能安全标准对整车控制器功能安全性进行了危害分析、DFMEA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分析和FTA故障树分析,得到相应的安全需求和技术需求,并结合整车控制器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2.其次结合信号处理功能特点,对整车控制器信号处理功能进行分析,得到可能存在的潜在故障。针对以上潜在故障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故障检测与处理机制,并对其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仿真与实现。3.然后结合CAN网络通信特点,再进一步从硬件层面角度出发对整车CAN网络通信功能进行分析,得到可能存在的潜在故障。采用备份CAN的冗余机制,进行故障检测和处理,并对其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仿真与实现。4.最后通过HIL硬件在环测试平台搭建了测试台架,模拟了电动车动力总成上的网络通信以及信号输入与输出,并使用CAPL脚本语言编写测试用例,实现HIL测试平台故障的自动化注入与恢复,对整车控制器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故障注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整车控制器在正常条件和故障注入条件下,硬件功能都能正常工作,同时相应的安全机制也能够检测到故障的发生并对其进行冗余处理。其中故障检测率可达99%以上,系统切换到安全状态的最长时间为45.9ms,满足相应的安全需求和安全目标。因此,验证了基于功能安全标准设计的整车控制器符合功能等级ASIL D级的相关要求,提高了整车控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体现了功能标准的实用价值。

朱玲玲[9](2019)在《汽车电气系统中总线技术的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社会的经济水平下,我国私人对汽车的购买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汽车行业的发展迅速,使人们更加关注汽车的使用功能和设计需求方面,这其中,总线技术的应用,使汽车的发展跟上了信息化时代的步伐,我国的汽车行业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将汽车电气系统中的总线技术应用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本文通过从总线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入手,对应用在汽车电气系统中的总线技术进行分析。

许超[10](2019)在《新能源汽车高压电量传感检测系统》文中提出新能源汽车的电量检测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技术瓶颈,其主要包含对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的检测,并将检测的信息提供给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电池的剩余电量(SOC)、电池健康状态(SOH)等参数估算。SOC与SOH估算是电池组应用于整车性能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压越来越高、电流越来越大,对电量检测系统隔离耐压、检测精度、温度适应范围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在设计中,可以将电量检测模块与BMS集成在一起,但电量检测涉及到高压、大电流信号,对低压系统会产生干扰和威胁。在BMS的结构设计中,目前有一种趋势是将高压电量检测模块独立于BMS之外。在物理结构上,高压电量检测系统安装在电池组对外接口处的高压配电模块(BDU)之中,使检测信号路径最小化。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电量检测的要求,设计出了一款独立于BMS之外的高压电量传感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高精度数模转换器(ADC)、电流传感器以及数字温度传感器对动力电池电量数据进行采集,对采集的数据信号数字滤波处理后,通过CAN总线将电量数据传输到BMS的主控单元。本系统能提高电量信息的检测精度,并能为BMS提供可靠的电量信息,以便更精确估算电池的SOC和SOH等参数,同时还能增强BMS的可靠性。具体来讲,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本文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了介绍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提出了系统需实现的具体功能及设计方案,并对电流、电压以及温度的检测原理做了研究分析。其次,本文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设计。硬件方面主要对电压检测、电流检测、温度检测以及系统通信等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主要包含电路中涉及的元器件的选型、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PCB)以及焊接调试;软件方面主要包含对电压、电流以及温度检测的传感器进行底层驱动开发以及对CAN总线通信模块的软件编写,电量数据可以实时显示在数据接收板的LCD屏和上位机上。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对测试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功能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并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对高压电量检测的需求。

二、汽车电气数据总线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电气数据总线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硬件设计及其功能评测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汽车总线网络的发展状况
    1.3 车载网关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2章 网关控制器需求分析及整体方案设计
    2.1 车载网关协议分析
        2.1.1 CAN/CAN FD总线协议
        2.1.2 LIN总线协议
        2.1.3 车载以太网总线协议
    2.2 新一代域级别车辆网络架构分析
    2.3 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整体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硬件设计
    3.1 网关核心处理器开发平台
    3.2 CAN/CAN FD通信模块设计
    3.3 LIN通信模块设计
    3.4 车载以太网模块设计
        3.4.1 MPC5748G处理器以太网接口
        3.4.2 车载以太网模块整体方案设计
        3.4.3 车载以太网模块交换机部分设计
        3.4.4 车载以太网模块PHY部分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功能评测系统设计
    4.1 网关接口一致性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4.2 车载以太网一致性测试系统方案设计
        4.2.1 传输衰落测试
        4.2.2 传输失真测试
        4.2.3 传输时间抖动测试
        4.2.4 时钟频率测试
        4.2.5 功率谱密度、峰值差分输出测试
        4.2.6 MDI回波损耗测试
        4.2.7 MDI模式转换损耗测试
    4.3 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4.4 测试系统软件开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实验测试分析
    5.1 网关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分析
    5.2 车载以太网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5.2.1 车载以太网接口传输衰落测试
        5.2.2 车载以太网接口传输失真测试
        5.2.3 车载以太网接口传输时间抖动测试
        5.2.4 车载以太网接口时钟频率
        5.2.5 车载以太网接口功率谱密度及峰值差分输出测试
        5.2.6 车载以太网接口MDI回波损耗测试
    5.3 CAN/LIN总线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域控制器的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需求分析
    2.1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开发需求
        2.1.1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流程
        2.1.2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开发需求定义
        2.1.2.1 自动驾驶开发需求
        2.1.2.2 车联网开发需求
        2.1.2.3 车载网络通信开发需求
    2.2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功能需求目标定义
        2.2.1 车道保持功能需求定义
        2.2.2 主动回正功能需求定义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域控制器的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
    3.1 基于域控制器的功能架构总体设计
    3.2 基于域控制器的功能域划分
    3.3 域控制器硬件方案
        3.3.1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方案
        3.3.2 通信域控制器方案
        3.3.3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方案
    3.4 电气系统硬件方案
        3.4.1 双供电系统
        3.4.2 接地点
        3.4.3 整车电平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调度服务的智能网联汽车网络通信协议设计
    4.1 车载网络通信协议
        4.1.1 CAN通信协议原理
        4.1.2 LIN通信协议原理
        4.1.3 车载Ethernet通信协议原理
    4.2 高带宽实时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4.2.1 整车网络拓扑
        4.2.2 基于CAN/LIN的域内通信控制
        4.2.3 基于Ethernet服务的域外骨干网络控制
        4.2.3.1 TSN协议组成
        4.2.3.2 802.1AS-Rev时钟同步机制
        4.2.3.3 802.1Qbv时间感知整形器TAS
        4.2.3.4 IEEE802.1 Qbr& IEEE802.3bu帧抢占机制
        4.2.3.5 IEEE802.1CB可靠性传输机制
        4.2.4 基于服务的SOC设计
        4.2.4.1 SOA和 SOC定义
        4.2.4.2 SOME/IP和 SOME/IP-SD协议
        4.2.4.3 SOC设计方案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测试验证
    5.1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测试平台
        5.1.1 域控制器测试平台
        5.1.2 电子电气架构测试平台
        5.1.3 目标样车测试平台
    5.2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
        5.2.1 测试标准
        5.2.2 测试方法
    5.3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整车网络仿真
        5.3.2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功能测试
        5.3.3 通信域控制器功能测试
        5.3.4 电机控制器功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无人光伏充电站监测系统及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论文相关内容国内外现状
        1.2.1 光伏发电技术
        1.2.2 光伏充电站监测技术
        1.2.3 充电站多目标优化技术
        1.2.4 文献评论
    1.3 光伏充电站基本系统组成
    1.4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与章节组织
2 无人值守光伏充电站监测系统整体设计
    2.1 无人值守光伏充电站监测系统框架
        2.1.1 系统需求分析
        2.1.2 光伏发电子系统设计
        2.1.3 储能监控管理子系统设计
        2.1.4 充电桩子系统设计
        2.1.5 站内监控管理子系统设计
        2.1.6 远程监控管理子系统设计
    2.2 监测系统数据通信技术概述
        2.2.1 ZigBee通信技术概述
        2.2.2 4GDTU通信技术概述
    2.3 本章小结
3 无人值守光伏充电站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1 监测系统底层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3.1.1 STM32模块最小系统电路
        3.1.2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3.1.3 温湿度模块电路设计
        3.1.4 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3.2 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3.2.1 有线通信接口设计
        3.2.2 ZigBee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3.2.3 4GDTU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3.3 监测系统数据报警模块设计
    3.4 监测系统可视化模块设计
    3.5 监测系统复位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无人值守光伏充电站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4.1 监测系统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4.1.1 串口屏的选取
        4.1.2 开发环境搭建
        4.1.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2 基于阿里云的光伏充电站监控云端模块
        4.2.1 云服务器需求分析
        4.2.2 MySQL数据库简介
        4.2.3 数据库环境搭建
        4.2.4 数据库表设计
    4.3 基于MFC的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4.3.1 基于TLINK的 Web端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4.3.2 MQTT协议概述
        4.3.3 监测系统上位机操作流程设计
        4.3.4 监测系统上位机通信协议设计
        4.3.5 监测系统上位机可视化界面设计
    4.4 复合能源充电站容量优化配置问题研究
        4.4.1 系统能源交换策略
        4.4.2 充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模型
        4.4.3 优化模型求解
        4.4.4 容量优化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数据采集测试
        5.1.1 充电桩子系统数据采集测试
        5.1.2 储能管理子系统数据采集测试
    5.2 数据通信测试
        5.2.1 ZigBee组网测试
        5.2.2 4GDTU与阿里云服务器通信测试
    5.3 站内监测系统测试
    5.4 上位机监测系统测试
        5.4.1 与数据库通信测试
        5.4.2 与Web服务器通信测试
    5.5 系统综合测试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5)汽车网络通信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r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仿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半实物仿真技术在汽车领域上的应用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CAN总线协议相关技术介绍
    2.1 CAN总线概述
    2.2 CAN总线工作原理
        2.2.1 CAN总线分层结构
        2.2.2 CAN总线物理层
        2.2.3 CAN总线数据链路层
    2.3 CAN信号质量评价参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车网络通信半实物仿真平台的总体设计
    3.1 平台设计目标
    3.2 平台需求分析
    3.3 平台的总体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车网络通信半实物仿真平台下位机设计与实现
    4.1 下位机总体设计方案
    4.2 电源
    4.3 仿真ECU
        4.3.1 ECU主板
        4.3.2 CAN收发器子板
        4.3.3 配置子板
    4.4 故障注入
    4.5 线束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汽车网络通信半实物仿真平台上位机设计与实现
    5.1 上位机与整体测试流程
        5.1.1 上位机
        5.1.2 仿真平台测试流程
    5.2 上位机软件
        5.2.1 台架参数配置
        5.2.2 数据库
        5.2.3 历史配置参数
        5.2.4 总线/节点配置
        5.2.4.1 ECU功能配置
        5.2.4.2 外围电路配置
        5.2.4.3 ECU配置下载
        5.2.4.4 BOB功能配置
    5.3 数据库解析
        5.3.1 DBC文件简介
        5.3.2 数据库解析流程
        5.3.3 本地数据库设计
    5.4 数据接口设计
        5.4.1 ECU配置数据接口设计
        5.4.2 ECU发送报文数据接口设计
        5.4.3 外围电路配置数据接口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汽车网络通信半实物仿真平台测试与验证
    6.1 ECU单节点测试
        6.1.1 仿真测试流程
        6.1.2 测试结果分析
    6.2 网络拓扑测试
        6.2.1 仿真测试流程
        6.2.2 测试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Pareto的L4级智能电动汽车EE架构优化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现状
        1.2.1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研究现状
        1.2.2 Pareto多目标优化应用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Pareto多目标优化算法
    2.1 多目标进化算法
        2.1.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描述
        2.1.2 Pareto多目标优化相关概念
        2.1.3 多目标进化算法模型
        2.1.4 交叉算子
        2.1.5 变异算子
        2.1.6 环境选择
    2.2 NSGA-Ⅱ算法
        2.2.1 精英策略
        2.2.2 动态拥挤距离排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L4级XX车型的需求分析及方案制定
    3.1 功能需求分析
    3.2 标杆车型分析
        3.2.1 特性配置分析
        3.2.2 奥迪A8 拓扑逻辑图分析
        3.2.3 宝马7 系拓扑逻辑图分析
        3.2.4 Tesla Model S拓扑逻辑图分析
    3.3 架构方案制定
        3.3.1 网关方案制定
        3.3.2 网络拓扑制定
        3.3.3 电源分配方案制定
        3.3.4 接地点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4级XX车型的模型搭建
    4.1 L4级XX车型的模型开发
        4.1.1 需求层设计
        4.1.2 逻辑架构层设计
        4.1.3 部件层设计
        4.1.4 电气原理层设计
        4.1.5 线束层设计
        4.1.6 通信层
        4.1.7 拓扑层设计
    4.2 架构评估
        4.2.1 规则原理
        4.2.2 算法原理
        4.2.3 线束总线成本
        4.2.4 线束总线重量
        4.2.5 总线负载率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电气架构模型多目标优化
    5.1 电子电气架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5.1.1 EE架构经济性目标函数
        5.1.2 EE架构量化性目标函数
        5.1.3 EE架构负载性目标函数
        5.1.4 EE架构约束条件
    5.2 模型优化结果
    5.3 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集中式可诊断重卡车身控制器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车身控制方式
    1.3 BCM及其研发现状
        1.3.1 BCM简介
        1.3.2 国外BCM研发现状
        1.3.3 国内BCM研发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BCM控制原理和诊断技术
    2.1 BCM控制原理
        2.1.1 BCM系统组成
        2.1.2 BCM工作原理
        2.1.2.1 雨刮刮水洗涤功能
        2.1.2.2 外部车灯控制功能
    2.2 CAN总线技术
        2.2.1 CAN总线系统结构
        2.2.2 CAN总线工作原理
        2.2.3 CAN总线消息帧
        2.2.4 CAN总线仲裁机制
    2.3 诊断技术
        2.3.1 诊断服务应用
        2.3.2 诊断通信协议
        2.3.3 BCM故障诊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CM系统设计
    3.1 BCM系统需求
        3.1.1 BCM功能需求
        3.1.2 电气负载特性需求
        3.1.3 开关特性需求
    3.2 系统架构设计
        3.2.1 分散式架构
        3.2.2 集中式架构
        3.2.3 集中式优化架构
        3.2.4 系统架构选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CM硬件设计
    4.1 主控电路
    4.2 电源电路
    4.3 开关输入检测电路
        4.3.1 开关量输入电路
        4.3.2 模拟量输入电路
    4.4 功率信号输出电路
        4.4.1 智能功率管输出电路
        4.4.2 继电器输出电路
        4.4.3 晶体管输出电路
    4.5 总线收发器电路
        4.5.1 CAN收发器电路
        4.5.2 LIN收发器电路
    4.6 射频接收电路
    4.7 印制电路板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CM软件设计
    5.1 软件开发流程
    5.2 软件架构
    5.3 软件详细设计
        5.3.1 软件总体设计
        5.3.2 输入处理
        5.3.3 输出控制
        5.3.3.1 输出类型
        5.3.3.2 实例说明
        5.3.4 诊断软件设计
        5.3.4.1 自诊断软件设计
        5.3.4.2 诊断通信软件设计
        5.3.5 引导程序设计
        5.3.5.1 上位机引导程序设计
        5.3.5.2 下位机引导程序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BCM系统测试验证
    6.1 硬件测试
        6.1.1 LDO温升测试
        6.1.2 MOSFET电压测试
    6.2 软件测试
    6.3 系统功能测试
        6.3.1 测试用例
        6.3.2 台架测试
        6.3.3 诊断测试
    6.4 实车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功能安全性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概述
    1.3 功能安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现有整车控制器功能安全性存在的问题
        1.4.1 硬件功能安全性不完善
        1.4.2 软件功能缺乏诊断与冗余机制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VCU功能安全性分析与系统设计
    2.1 功能安全标准研究
        2.1.1 ISO26262 标准概述
        2.1.2 安全生命周期与完整性等级
        2.1.3 硬件架构指标
    2.2 VCU功能安全性分析
        2.2.1 功能安全需求分析
        2.2.2 DFMEA与 FTA方法分析
        2.2.3 技术需求分析
    2.3 VCU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
        2.3.1 VCU系统安全架构
        2.3.2 VCU硬件安全架构
        2.3.3 VCU软件安全架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VCU信号处理功能分析与设计
    3.1 信号处理功能分析
    3.2 信号处理功能安全机制设计
        3.2.1 信号处理安全机制
        3.2.2 信号处理功能故障检测
    3.3 信号处理功能模块软硬件设计
        3.3.1 信号处理硬件模块
        3.3.2 信号处理安全机制软件
        3.3.3 安全机制软件仿真与分析
    3.4 信号处理功能安全确认
        3.4.1 硬件架构指标分析
        3.4.2 硬件架构指标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VCU通信功能分析与设计
    4.1 通信功能分析
    4.2 通信功能安全机制设计
        4.2.1 通信功能安全机制
        4.2.2 通信功能故障检测
    4.3 通信功能模块软硬件设计
        4.3.1 通信功能硬件模块
        4.3.2 通信功能安全机制软件
        4.3.3 安全机制软件仿真与分析
    4.4 通信功能硬件安全确认
        4.4.1 硬件架构指标分析
        4.4.2 硬件架构指标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VCU功能安全机制验证与分析
    5.1 测试台架搭建
        5.1.1 测试台架总体结构
        5.1.2 测试台架环境搭建
    5.2 正常模式下功能安全机制验证与分析
        5.2.1 通信功能测试
        5.2.2 信号采集功能测试
        5.2.3 驱动输出功能测试
        5.2.4 测试结果分析
    5.3 故障模式下功能安全机制验证与分析
        5.3.1 通信功能安全机制测试
        5.3.2 信号采集安全机制测试
        5.3.3 驱动输出安全机制测试
        5.3.4 测试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9)汽车电气系统中总线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电气系统中总线技术的发展
    1.1 总线技术的发展概况
    1.2 总线技术的发展现状
2 汽车电气系统中总线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控制器局域网 (CAN) 总线技术
        2.1.1 应用概况
        2.1.2 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技术的优势
    2.2 系统传输 (MOST) 总线技术
        2.2.1 应用概况
        2.2.2 系统传输总线技术的优势
    2.3 局部互联网络 (LIN) 总线技术
        2.3.1 应用概况
        2.3.2 局部互联网络总线技术的优势
    2.4 Flex Ray总线技术
        2.4.1 应用概况
        2.4.2 Flex Ray总线技术的优势
3 结语

(10)新能源汽车高压电量传感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的具体功能及方案设计
    2.1 系统具体功能及性能指标
    2.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2.1 电压检测方案设计
        2.2.2 电流检测方案设计
        2.2.3 温度检测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3.1 主控单元
    3.2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3.3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3.4 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3.5 高低压隔离电路设计
    3.6 CAN总线通讯电路设计
    3.7 电源电路设计
    3.8 检测系统硬件设计整体框图
    3.9 PCB设计及制作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开发调试平台
    4.2 微控制器及其功能外设初始化
    4.3 系统各检测模块软件设计
    4.4 CAN总线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4.5 软件抗干扰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
    5.1 测试平台
    5.2 测试数据采集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汽车电气数据总线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硬件设计及其功能评测系统开发[D]. 张希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2]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与试验研究[D]. 邓戬. 吉林大学, 2020(03)
  • [3]无人光伏充电站监测系统及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研究[D]. 师高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汽车网络通信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D]. 王立然. 吉林大学, 2020(08)
  • [6]基于Pareto的L4级智能电动汽车EE架构优化及实现[D]. 赵洪林.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7]集中式可诊断重卡车身控制器的研发[D]. 秦松. 厦门大学, 2019(02)
  • [8]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功能安全性分析与设计[D]. 秦林.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9]汽车电气系统中总线技术的应用分析[J]. 朱玲玲. 时代汽车, 2019(03)
  • [10]新能源汽车高压电量传感检测系统[D]. 许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汽车电气数据总线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