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蒙脱石的矿物学及其意义

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蒙脱石的矿物学及其意义

一、Mineralogy of smectite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East Pacific and its significance(论文文献综述)

魏杰瑞,黄朋[1](2021)在《冲绳海槽中段沉积物物源识别及其热液活动指示》文中指出冲绳海槽中段热液活动区表层沉积物的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沉积物主要由陆源物质与热液源物质组分组成, Hg、Au、Sb、Cu、Pb、Zn、Ba、As、Fe和Co等微量元素富集;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程度中等,A-CN-K图解表明其暂未受到钾交代影响,且其母岩成分接近花岗闪长岩;北美页岩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曲线整体较为平坦,轻重稀土分馏较弱,部分样品具有与热液流体类似的明显正铕异常。受热液活动影响,部分沉积物中的Fe、Cu、As、Pb和Zn显着富集,结合样品所处站位,整体显示含金属沉积物-过渡沉积物-正常沉积物的空间分配模式。结合(La/Sm)N、(La/Yb)N比值指示区内沉积物的陆源物质主要来自于黄河与台湾岛河流。

朱启宽,周怀阳[2](2021)在《海底热液成因含金属沉积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海底热液成因含金属沉积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与弧后活动扩张中心、大洋玄武岩上覆沉积层的底部以及板内火山的顶部等区域。块状硫化物烟囱体经氧化蚀变发生再沉积作用、热液羽流的扩散和沉降作用或低温弥散流的直接沉淀均可形成含金属沉积物。尽管不同热液区的含金属沉积物在矿物和化学组成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其相对正常远洋沉积物均表现为富含Fe、Mn并亏损Al和Ti等组分,其中的主要矿物通常为结晶程度较差的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富铁蒙脱石(绿脱石)。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发现现代海底热液活动以来,大量的研究不仅基本明确了含金属沉积物的形成机制,还在与之相关的微生物矿化作用和自生黏土矿物的成因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对含金属沉积物开展综合研究,确定其鉴别分类标准,既能丰富人们对海底热液循环系统、热液活动对全球海洋热和化学通量的贡献以及对海底深部生物圈的认识,也可为寻找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揭示古板块中类似矿床的成因和分布规律以及探索古海洋环境演化等提供重要信息。

程淞[3](2021)在《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海底粉砂和粘土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蛇纹岩化作用是指中低温环境下,超基性岩与流体相互作用,发生蚀变形成蛇纹石的过程。蛇纹岩化反应作为放热反应,会导致低温热液的形成,这种流体渗漏活动以较低温度、富含甲烷和氢气、高碱性流体为特征,同时在海底滋养大量化能生物群落,通过无机过程为生命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物质和能量。此外,蛇纹岩化作用导致环境流体p H值的显着升高,被认为是潜在的储碳场所,因此在能源资源、生命起源及环境治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前是目前唯一发现蛇纹岩泥火山正在活动的区域,在距海沟轴向200 km的弧前区域大约分布着19座直径10~30 km、高度0.5~2 km泥火山。泥火山由未固结的粉砂质、泥质蛇纹石胶结的蛇纹岩或蛇纹石化超基性岩和变质岩等岩屑或巨大岩块组成的混杂堆积体,具有类碎屑沉积结构。构成蛇纹岩泥火山的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俯冲洋壳和/或弧前洋壳,因此来自泥火山的样品研究有助于探索地球深部的特征,是研究俯冲带一系列地质过程的直接窗口。同时对蛇纹岩泥火山流体活动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俯冲工厂洋壳输入的挥发份与岛弧和弧后输出挥发份之间严重不平衡问题,也是解释古代类似地质构造的基础。本文对2018年12月通过重力柱采集于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山顶SMV4二个站位浅表层柱状沉积物样品中的粉砂-黏土级蛇纹岩泥和孔隙水进行了研究。SMV4二个站位蛇纹岩泥的矿物组成差异明显,SMV4-1主要由平均96.2%的蛇纹石组成,含有少量滑石、方解石和文石,而SMV4-2主要由蛇纹石(平均62.9%)、绿泥石(平均21.9%)、滑石(平均10.3%)、角闪石(平均3.1%)、少量云母和文石组成。SMV4二个站位蛇纹岩泥中的碳酸盐矿物含量1.5~9%,δ13C(VPDB)介于-1‰~1‰,δ18O(VPDB)介于-5‰~5‰,大部分介于0‰~5‰,碳酸盐主要源于生物碎屑,也不排除自生沉积,氧同位素低至-5‰,指示可能存在西太平洋俯冲洋壳变质岩中碳酸盐的输入。SMV4二个站位蛇纹岩泥的总有机碳含量(TOC)0.1~0.25%,其δ13C-VPDB介于-29.2‰~-27.2‰,有机碳可能源于地幔楔橄榄岩在蛇纹岩化过程中产生的非生物成因有机质,并或多或少混合俯冲又折返至海底的西太平洋洋壳变质岩和/或弧前正常海相沉积物中的有机质。SMV4海底蛇纹岩泥的SiO2+Mg O+Fe2O3T平均总含量>95%,其中SMV4-2蛇纹岩泥中所含的绿泥石、滑石、角闪石和云母可能来源于洋壳的变质过程。SMV4-1和SMV4-2蛇纹岩泥的平均∑REE含量分别为4.41 ppm和8.38 ppm,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δCe和δEu呈负异常的特征,可能与蛇纹岩和变质岩有关。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Sc和Ga同样显示有洋壳变质产物输入,同时有俯冲西太平洋洋岛玄武岩(OIB)、弧前玻古安山岩(Boninite)、俯冲西太平洋玄武岩(N-MORB)和/或弧前玄武岩(FAB)变质后的产物,但低Zr/Hf比值和Nb/Ta比值指示SMV4-2洋壳物质端元更有可能为N-MORB和/或FAB。俯冲太平洋板块脱流体并使上覆地幔楔发生蛇纹岩化,随流体迁移的元素(FME,如As,B,U,Sr,Ba,Li,Cs,Rb,Ba,K,Pb等)将富集在蛇纹岩中。除FME外,蛇纹岩泥中也含高含量的高场强元素(HFSE,如Th,Nb,Ta),但是从变质岩的成分分析,其高含量的微量元素亦会因为混合程度增加而使蛇纹岩泥中所有微量元素增加,这更大程度上是物质混合的结果。相对于海底水,位于South Chamorro泥火山二个站位海底蛇纹岩沉积孔隙水虽然有高于海底水的SO4,K,Na/Cl比值,低于海底水的Li,指示SMV4两个站位海底浅表沉积物孔隙水可能受到了深部流体的影响,但是常规指标如p H、碱度、B,Ba,Sr,,Rb,Cs并没有指示深部流体来源。DIC随深度降低,其δ13C(VPDB)则从-2.6‰逐渐降至-9‰,可能是受到了渗漏流体CH4与SO4耦合反应的影响。SMV4沉积孔隙水相对于底层水富集REE,δCe和δEu正异常,可能反应了流体为还原环境。

赵哲弘[4](2021)在《改性深海钙质软泥充填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30年代,海洋资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新对象以来,关于大洋沉积物的沉积过程、组成特征、地质特征和环境学特征方面的研究络绎不绝,获得了大量相关的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但在其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关于深海钙质软泥(PCO)应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PCO由方解石、石英等粒状矿物和伊/蒙混层等层状矿物组成,并含有多孔的钙藻,有着刚性强、稳定性好、活性高等特点,发掘其作为增强型有机基体复合材料的充填物质的应用潜力,在地表同类资源日趋枯竭的当今时代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从PCO的结构与组成入手,通过XRD和FT-IR证明了其中结晶部分主要为方解石。SEM图像表明PCO中还存在伊/蒙混层矿物和分布均匀的藻类残骸,在EDS分析下确定该藻类为未经过硅化的钙质藻类,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形成了粒状、片状和孔状的混合结构。钙藻的形貌可根据粒度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对PCO的粒度分析表明,大型钙藻、中型钙藻和方解石、小型钙藻和伊/蒙混层矿物分别集中在30.1μm、9.7μm、2.5μm三个粒级,形成了连续开级配的特征,证明了PCO具有合理的颗粒级配特征。由于PCO作为无机矿物为主体的混合物,难以自然与有机基体相容分散,本文在复合材料制备前首先对PCO进行了改性。通过沉降实验选择了硬脂酸(SA)、N,N’-乙撑双硬脂酰胺(EBS)、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作为改性剂,并用机械力化学法完成了PCO改性过程。选用有机高分子塑料中较有代表性的ABS、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丙烯(PP),分别与PCO复合制备了多种机械性能提高的新型复合材料。在制备PCO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上,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混炼时间10min、转子速度30 r/min、成型时间1 min、保温时间24 hr的工艺参数。随后按照此条件进行混炼成型的过程,获得了三种PCO充填复合材料。性能测试表明,PCO/ABS复合材料在填加10.0 wt.%KH-550改性PCO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到最高,分别为56.1 MPa和69.3 MPa,较对照组样品(即未填加PCO的样品)分别提高了26.9%和6.6%,同时复合材料的硬度提高了14.1%;PCO/LLDPE复合材料在填加5.0 wt.%KH-550改性PCO时,弯曲强度达到最高,为15.6 MPa,较对照组样品提高20.3%、填加10.0 wt.%的KH-550改性PCO时,拉伸强度达到最高,为23.2 MPa,较对照组样品提高8.2%;PCO/PP复合材料在填加5.0 wt.%KH-550改性PCO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高,为28.73MPa和41.58MPa,较对照组提高了8.41%和24.1%,同时提高了7.57%的硬度。FT-IR测试结果显示,PCO与有机基体复合过程中分子结构未发生变化。XRD测试表明,PCO/PP复合过程中PP的结晶度有所提高,导致其机械性能提高。同时,三种复合材料样品的断口SEM图像均表明了PCO通过嵌入有机基体的结晶片层或非结晶区的组织内,在材料受力时分散并阻碍应力在微观上的传递,从而阻碍复合材料微观位错运动导致其力学性能提升。

李响[5](2021)在《南大西洋中脊赤弧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初,我国第一次在南大西洋中脊发现与拆离断层环境有关的热液区,命名为赤弧热液区,这为我们研究南大西洋中脊拆离断层控制型热液硫化物矿床的成矿特征及成矿机制提供了可能。本文选取南大西洋中脊赤弧热液区(23.7°S)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内采集到的热液产物进行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分析热液硫化物的成矿特征、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阶段,总结成矿概念模式。本研究一方面可为南大西洋多金属硫化物区域成矿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评估提供基础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为丰富陆地同类型古代VMS矿床的成矿理论提供参考资料。赤弧热液区位于南大西洋中脊赤弧海丘西坡山麓与中央裂谷东壁交界处,受拆离断层作用控制。地质构造上判断该热液区位于拆离断面在海底的出露位置。通过矿物学研究将热液产物分为硅质硫化物和矿化角砾岩。硅质硫化物的矿物组成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轴古巴矿、铜蓝、非晶质二氧化硅以及少量的滑石、皂石、针铁矿。矿化角砾岩主要由非晶质二氧化硅、岩石碎屑角砾和硫化物角砾构成。矿物成分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白铁矿、闪锌矿、斑铜矿、Phase A、铁铜蓝、银镍黄铁矿、皂石、伊丁石、橙玄玻璃、滑石、阳起石、蛇纹石、菱镁矿、白云石、针铁矿。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主量元素中以富集Si O2为主要特征,Cu、Zn含量较低,低Zn元素表明热液流体的酸性较强,热液产物处于较还原的环境中。Mg主要赋存于菱镁矿中。Ca含量较低,这可能与矿物中缺少硫酸盐矿物有关。高含量的Si O2指示了该热液点显着受基性岩石控制,热液流体的传导冷却作用导致了热液产物中存在较多的Si O2。微量元素中As、Co、Mn和Se元素的含量相对其他微量元素较高。但相比较其他热液区,微量元素整体上呈较低水平。其中Se元素与Cu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表明其可能与样品中黄铜矿的含量有关,在黄铜矿中以替代S元素的形式存在。Co-Fe、Mo-Fe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推测Co元素和Mo元素与硫化物中的黄铁矿有关,以类质同象方式替代Fe元素存在。As、Ag、Sb、Cd较低与本文样品中Zn元素含量较低有关。Mn与任何一种地球化学基团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为锰不存在原生硫化锰或硫酸锰,热液硫化物中的锰通常以晚期沉淀的锰氧化物形式出现在烟囱体外表面和蚀变产物中。样品硫同位素δ34SV-CDT的值为7.87‰~11.29‰,平均为9.59‰。与大西洋中脊基性岩为主的热液区相比硫同位素水平偏高,更接近于超基性岩为基底岩石的热液区硫化物硫同位素水平,表明本文研究的热液区也受到了超基性岩的控制作用,并且这种较高的硫同位素水平显示出海水硫酸盐参与混合的比例较大,指示热液区热液流体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该区至少存在两期成矿作用,第1期热液活动中形成的热液产物在海底风化、重力作用和构造作用下发生了滑塌和位移,形成滑塌堆积;第2期热液活动随着拆离构造的再活动而再次活跃,热液流体上升过程中灌入第1期滑塌沉积中,在海水混合或传导降温的作用下发生硅质沉淀,将滑塌沉积碎屑胶结成岩。受基性岩-超基性岩双源岩控制,热源驱动力可能来自于中央裂谷深部侵入岩体放热,并叠加了超基性岩蛇纹石化放热作用。

刘洪娜[6](2021)在《东南太平洋富稀土区沉积物—海水界面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元素(本论文中指REE和Y,统称为REY)是继结核、结壳和硫化物之后又一重要的深海矿产资源,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了解REY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于揭示富稀土海区沉积物中REY的富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较多研究显示,深海富稀土沉积物中的REY主要是自生来源,很可能来源于对海水或者孔隙水中稀土元素的吸附。然而,目前针对富稀土海区稀土元素富集机制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沉积物,较少对海水和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富集机制的探讨。为研究REY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早期成岩过程、迁移和转化规律,本论文首先建立了适用于小体积孔隙水中REY的测试方法,然后选择东南太平洋富稀土海区,针对水体、孔隙水和沉积物短柱中的REY及其相关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了三相中REY含量、垂相分布、轻、中、重稀土比值、配分模式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稀土元素的分布变化规律、赋存相态和富集主控因素等。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海水中稀土元素的垂向分布主要受风尘输入、水团横向运输和颗粒清除作用的影响。表层水受风尘作用影响REY浓度较高,中层水和深层水受年轻水团(南极绕极流)影响,导致其较北太平洋海水中REY浓度低;除Ce外,溶解态REY在水体中的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增高,应为颗粒物在深层水中降解所致。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Ce的负异常和Gd、Y的正异常;NPDW标准化配分模式相对较平缓,可明显区分出研究区内的AAIW、NPDW和LCDW等水团。(2)孔隙水中较低的Fe、Mn含量及较高的Mo、U、V含量显示到访站位的沉积物短柱都处于氧化环境中。表层孔隙水中REY浓度较低,均为皮摩尔量级。除Ce外,表层孔隙水与底层海水的浓度比接近1。随深度的增加孔隙水中稀土元素浓度有所增大。在表层沉积物中,受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随着有机质的降解及铁锰氧化物的还原分解,REY被释放进入孔隙水中,与底层海水相比表现出中稀土富集的特征。(3)研究区内所选沉积物短柱中稀土含量在767-2276 ppm,部分短柱受到东太平洋海隆热液来源的影响。根据主因子统计分析和相态淋滤实验结果,东南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最主要的赋存载体为生物磷灰石,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缓慢的沉积速率有助于生物磷灰石与海水充分接触,吸附海水或孔隙水中的稀土元素;在水深小于碳酸盐饱和深度时,生物组分含量较高,对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具有稀释作用;强烈的底流活动为表层沉积物提供氧化环境,有利于稀土元素的富集。

江祖州[7](2019)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边缘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渊科学是当前海洋研究最新的前沿领域,其物质来源研究仍然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对挑战者深渊西南部边缘CD-1孔沉积物进行了涂片鉴定、U-Th年代、粘土矿物、常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分析,并基于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二端元混合模型,半定量-定量计算了沉积物中火山物质和风尘物质的相对贡献量。同时,对沉积物中铁锰结核进行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为太平洋典型的粘土粒级组分,粘土含量为74%左右,其次为生物残渣(13%)和碎屑矿物(13%);沉积速率低,仅为2.01mm/ka,其上部16.5 cm处对应的沉积历史约为82 ka。粘土矿物以蒙脱石(53%)和伊利石(35%)为主,绿泥石(9%)和高岭石(3%)含量较低。伊利石化学指数介于0.17~0.33之间,平均为0.26,为富Fe-Mg伊利石,形成于较强烈的物理风化环境。伊利石结晶度变化范围为0.21~0.33°?2θ,平均为0.24°?2θ;蒙脱石结晶度介于1.22~1.44°?2θ之间,平均为1.32°?2θ。粘土矿物来源分析表明,蒙脱石主要由附近火山物质蚀变而成,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风尘物质的输入。沉积物常量元素含量介于附近火山物质与风尘物质之间,微量元素典型比值(Rb/K)指示了火山物质对沉积物的贡献较大。CD-1孔的?REE变化范围为152μg/g~223μg/g,平均为189±20μg/g,稀土元素球粒陨石和上地壳标准化配分模式表明了研究区沉积物具有火山源和陆源混合属性。基于稀土元素二端元混合模型物源定量计算,认为沉积物主要来自于附近火山物质(平均为72%),亚洲大陆风尘物质也有一定贡献(平均为28%)。87Sr/86Sr、143Nd/144Nd平均值分别为0.70535和0.51232。Sr-Nd同位素组成分析也表明沉积物为火山物质与风尘物质的混合,利用Sr同位素二端元混合方程计算得出附近火山物质贡献量平均为76%,亚洲大陆风尘物质贡献量平均为24%,与稀土元素定量计算结果一致。铁锰结核Mn/Fe比值介于0.3~14.0之间,平均为6.7,具有高Mn低Fe特征,为成岩成因的钠水锰矿,可能是受沉积物孔隙水和上覆水的共同影响。近年来,少量的工作揭示出风尘在该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进一步定量的揭示了亚洲大陆风尘物质对太平洋最深处-挑战者深渊边缘的物质输入,阐明了风尘物质对世界大洋物质输入的重要性。

荣坤波[8](2018)在《东太平洋海隆13°N地区含金属沉积物中蒙皂石成因》文中指出对东太平洋海隆13°N洋中脊西侧表层含金属沉积物(站号:E271)进行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并与前人在洋中脊轴部地区的热液沉积物研究结果对比,分析相同热液区远端含金属沉积物和近喷口含金属沉积物的不同成因,及其对元素赋存状态造成的差异,通过对粘土粒级组分(<2μm)的研究,探究自生蒙皂石的成因,探讨自生作用过程中Si的物质来源,以及Si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E271站位沉积物是远端含金属沉积物,由非浮力热液羽状流中颗粒物沉降所形成的;而17A-EPR-TVG1站位沉积物是近喷口含金属沉积物,由黑烟囱或者热液硫化物丘状体崩塌、堆积,或者由热液羽状流中Fe-Mn氧化物和硫化物快速沉淀而形成的,近喷口沉积物比远端沉积物更富集Fe、Cu和Zn等元素。元素在两种含金属沉积物中的赋存状态基本相同,除了Fe、Cu、Zn、Mo和REE等元素在远端沉积物中主要存在于Fe-Mn氧化物相,在近喷口沉积物中主要在残留相中。远端沉积物中REE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与海水相似,表明REE主要来自海水,而近喷口沉积物中REE配分模式与热液流体相似,说明REE以高温热液流体来源为主。受海底热液活动和靠近陆地影响,E271站位含金属沉积物中粘土矿物来源复杂,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可能来自北美洲或中美洲,通过河流或风搬运而来,而蒙皂石极可能是在含金属沉积物中通过热液来源Fe羟基氧化物和二氧化硅以及海水发生反应形成。二氧化硅可能来自硅质微生物化石(硅藻或者放射虫)、热液流体或碎屑矿物,其δ30Si值都高于自生蒙皂石,因为自生作用过程中Fe羟基氧化物选择性吸附较轻的Si同位素而导致硅同位素分馏。E271粘土粒级组分中Sm/Fe比值低于含金属沉积物、远端热液羽状流颗粒物和沉积物Fe-Mn氧化物相中的Sm/Fe比值,表明蒙皂石自生作用过程中Fe羟基氧化物吸附的稀土元素发生丢失,极有可能是因为REE离子半径过大不能类质同象替换蒙皂石的四面体或八面体位。

赵德博[9](2017)在《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IODP346航次于冲绳海槽北部所钻取的U1428和U1429站两个长钻孔岩芯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沉积矿物(碎屑矿物、单矿物以及粘土矿物)分析及沉积物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常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中更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输入演化历史及其控制机制,重建了东亚东部边缘海尤其是浙闽隆起带的演化,建立了黑潮强度演化指标,并且探讨了黑潮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末次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黄河与日本九州岛。其中黄河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低海平面时期由于陆架出露,黄河古河道在陆架上发育,使得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到海槽,高海面时期河口后退,加上黑潮的屏障作用,使得沉积物输入量大大减少。九州岛粗粒级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到季风降水的影响,全新世增强的夏季风降水使得九州岛粗粒级物质向海槽北部输入增多。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则受到黑潮强度变化的控制,黑潮强度增强,对于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的阻挡作用则增强,从而使其难以被搬运到海槽北部而输入量降低,反之则升高。根据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建立了34 ka以来的黑潮强度演化指标,发现黑潮强度与末次冰期快速气候变化事件有很好的耦合关系。文章进而讨论了黑潮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千年尺度上,当太平洋区域发生类厄尔尼诺过程时,黑潮强度减弱,导致低纬西太平洋区域的热量不能被有效地输送到北半球高纬度区域。此时,增强的哈德雷环流通过大气将热量向北运输,热量传输到西风带影响区域时,便被向东输送到北美区域,从而造成了冰盖的溶化,大量淡水注入北大西洋使得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或被阻断,进而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源区的化学风化历史。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研究区来自黄河的沉积物在末次冰期的化学风化程度要高于现代黄河沉积物。其控制因素主要为沉积物物源的变化,全新世相对增多的低化学风化程度的黄河上游物质被输送到冲绳海槽北部,使得该阶段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程度降低。此外,冰期沉积物在陆架上的再次风化也可能对该现象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冰期出露的陆架使得沉积物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接受风化,而陆架区可观的降水量为沉积物风化提供了另一个必要条件。此外,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的沉积物再悬浮及搬运沉积作用可以使先前被风化过的物质被输送到研究区,同样可以使冰期的物质化学风化程度增大。千年尺度上,低海面且海平面相对稳定时期,沉积物化学风化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陆架区早期沉积的沉积物被再次悬浮搬运到海槽沉积下来,使得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程度增大。物源示踪结果显示,约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黄河与九州岛沉积物的混合。其中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则主要受到黑潮强度的控制,黑潮强度增强,九州岛粘土粒级物质输入量减少。反之则升高。据此建立了约40万年以来的黑潮强度演化指标。黑潮指标显示,在长时间尺度和轨道尺度上,黑潮具有与ENSO和东亚夏季风相同的周期,分别为62 ka和21 ka周期。黑潮强度在424?370 ka、260?160 ka及60?0 ka与东亚夏季风演化有很好的相关性,表现为夏季风增强,黑潮强度增强,反之则相反。在370?260 ka和160?60 ka,黑潮与ENSO过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现为当赤道太平洋区域更加趋于类厄尔尼诺过程的阶段,黑潮强度减弱,而在趋于类拉尼娜的阶段,黑潮强度则增强。长时间尺度上,黄河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冬季风演化的控制。424?100ka期间,冬季风逐渐增强,使得冬季风暴更容易突破黑潮水的屏障作用,将更多的黄河物质向海槽输运。100 ka以来,冬季风减弱导致黄河物质穿过黑潮屏障的能力减弱,使得更多的黄河沉积物被阻挡在陆架上,难以向海槽输运,从而导致输入量减少。冰期-间冰期尺度上,黄河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表现为低海面时期高的黄河物质输入量,高海平面时期则相反。U1428站位底部的巨厚砂层顶部年龄约为424 ka,物源示踪结果显示砂质沉积物及其中的夹层细粒级物质都主要来自于黄河,表明在424 ka之前黄河物质已经可以影响到冲绳海槽北部。424 ka处的粗-细粒级沉积物转变记录了浙闽隆起带大规模下沉。424 ka之前,由于浙闽隆起带的阻挡,黄东海陆架区发育大规模的河流相以及湖相地层,黄河口靠近冲绳海槽北部,导致陆架上的较粗的河流相和陆相沉积物被输送到海槽。424 ka以后,浙闽隆起带下沉,黄东海发生大规模海侵,黄河口后退,此后向海槽输入细粒级沉积物。

安成龙[10](2013)在《EPR区海洋悬浮体矿物学研究—矿物组成及其与海底热液活动的联系》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2011年大洋一号第22次环球考察在东太平洋热液活动区采集的5个站位的77个悬浮体样品,利用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悬浮体颗粒的矿物形貌和物相、矿物组合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典型大洋悬浮颗粒物的沉降和保存机制,探讨了悬浮颗粒矿物组成对海底热液活动的指示作用。东太平洋热液活动区各站悬浮体浓度较低,在0.01-0.58mg/L之间,各站各层位间分布不均匀,总体表现为表层最高、底层较高、中层最低的特点。该区悬浮体颗粒矿物种类众多,共鉴定出了34种矿物,按照其来源分别属于陆源碎屑、生物碎屑、自生矿物、热液矿物等四类。发现有化学式为FeCu2S3的硫化物以及自生绿脱石,它们未曾报道过。悬浮体颗粒矿物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既有垂向分布上的差异,又有水平方向上的差异,其中生物碎屑主要分布在各站水体中的表层,南面3站主要矿物颗粒为热液产物与矿物碎屑,北面2站矿物颗粒主要为自生矿物、矿物碎屑、热液产物,黄铁矿、闪锌矿与重晶石见于所有站位。硫化物矿物颗粒数量异常和矿物类型指示了海底热液活动的存在和热液的性质。研究区南面3个调查站位内硫化物矿物颗粒数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与黄铜矿,属于高温热液典型硫化物。北面2站硫化物颗粒数量比南区少,其特征矿物为高铁贫铝的自生绿脱石,推测该两站附近有低温富Fe、Si的热液流体喷发。研究表明热液活动区水体悬浮体中颗粒物种类与分布受到热液活动的影响较大,硫化物的种类与形态特征与站位附近海底热泉活动息息相关。受热液活动影响产生的自生矿物在特定站位各层水体均存在。水体悬浮体中的硫化物颗粒异常与自生绿脱石异常都可以用来辨识追踪热液羽状流、反演热液温度和演化过程。

二、Mineralogy of smectite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East Pacific and its significa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neralogy of smectite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East Pacific and its significance(论文提纲范文)

(1)冲绳海槽中段沉积物物源识别及其热液活动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2 样品和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常量元素
    3.2 微量及稀土元素
4 讨论
    4.1 常量元素相关性变化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4.2 表层沉积物化学蚀变特征
    4.3 元素富集因子
    4.4 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与热液活动的特征
5 结论

(2)海底热液成因含金属沉积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含金属沉积物研究概述
    1.1 含金属沉积物的研究历史
    1.2 含金属沉积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
2 含金属沉积物的判别标准与成因
    2.1 含金属沉积物的判别标准
    2.2 含金属沉积物的成因
3 含金属沉积物的两类重要特征矿物
    3.1 铁氧化物与微生物矿化作用
    3.2 自生绿脱石的成因及其对热液活动的示踪
4 含金属沉积物的研究意义
5 展望

(3)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海底粉砂和粘土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蛇纹岩泥火山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
        1.1.1 蛇纹岩化概念及研究意义
        1.1.2 蛇纹岩泥火山成因及研究意义
    1.2 .马里亚纳弧前蛇纹岩泥火山沉积物及孔隙水研究进展
        1.2.1 沉积物研究进展
        1.2.2 孔隙水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4 样品、方法、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1.4.1 研究样品
        1.4.2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1.4.3 工作量
第2章 地质背景与研究方法
    2.1 地质背景
        2.1.1 马里亚纳弧前蛇纹岩泥火山地质概况
        2.1.2 South Chamorro泥火山地质背景
    2.2 研究方法
        2.2.1 沉积物粒度筛分
        2.2.2 矿物学及岩石学分析
        2.2.3 C/H/N/S元素含量分析
        2.2.4 沉积物样品测定碳酸盐含量及C O同位素
        2.2.5 沉积物样品有机C N含量及同位素
        2.2.6 主微量元素分析
        2.2.7 孔隙水pH、碱度,阴阳离子
        2.2.8 孔隙水主微量元素测试
        2.2.9 孔隙水DIC浓度及同位素
第3章 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海底粉砂-黏土级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3.1 沉积物矿物学
    3.2 C/H/N/S/O元素地球化学
    3.3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3.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3.4.1 REE及其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3.4.2 HFSE和FME
    3.5 小结
第4章 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海底沉积物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4.1 孔隙水结果
    4.2 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改性深海钙质软泥充填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深海钙质软泥研究概述
    1.3 塑料类复合材料应用研究概述
        1.3.1 ABS复合材料研究概述
        1.3.2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概述
        1.3.3 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概述
        1.3.4 有机化改性概述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深海钙质软泥改性
    2.1 深海钙质软泥特征
        2.1.1 深海钙质软泥组成特征
        2.1.2 深海钙质软泥结构特征
    2.2 深海钙质软泥改性剂优选
    2.3 改性深海钙质软泥分析表征
第3章 改性深海钙质软泥/ABS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分析
    3.1 实验设计及工艺条件优选
        3.1.1 正交实验设计
        3.1.2 制备工艺条件优选
    3.2 深海钙质软泥/ABS复合材料制备与测试
    3.3 深海钙质软泥/ABS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分析
        3.3.1 深海钙质软泥/ABS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3.3.2 深海钙质软泥/ABS复合材料结构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改性深海钙质软泥/LLDPE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分析
    4.1 LLDPE复合材料稳定剂与脱模剂填量研究
    4.2 深海钙质软泥/LLDPE复合材料制备与测试
    4.3 深海钙质软泥/LLDPE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分析
        4.3.1 深海钙质软泥/LLDPE复合材料性能
        4.3.2 深海钙质软泥/LLDPE复合材料结构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改性深海钙质软泥/P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分析
    5.1 深海钙质软泥/PP复合材料制备与测试
    5.2 深海钙质软泥/PP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分析
        5.2.1 深海钙质软泥/PP复合材料性能
        5.2.2 深海钙质软泥/PP复合材料结构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南大西洋中脊赤弧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调查简史
        1.2.2 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成矿环境
        1.2.3 大西洋中脊构造地质特征及热液活动分布
        1.2.4 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模式及流体演化
        1.2.5 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三维成矿特征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样品来源及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形地貌特征
第3章 热液硫化物矿物学特征
    3.1 样品描述及分类
        3.1.1 样品手标本描述
    3.2 样品矿物学及矿物化学特征
        3.2.1 硅质硫化物
        3.2.2 矿化角砾岩
    3.3 小结
第4章 热液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
    4.1 分析测试方法
    4.2 主量元素特征
        4.2.1 铜和锌(Cu和Zn)
        4.2.2 二氧化硅(SiO_2)
        4.2.3 钙和镁(Ca和Mg)
    4.3 微量元素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热液硫化物S同位素特征
    5.1 分析方法
    5.2 热液硫化物S同位素特征
    5.3 热液硫化物S同位素指示意义
    5.4 小结
第6章 热液硫化物成矿作用分析
    6.1 成矿地质条件
        6.1.1 地形
        6.1.2 构造
    6.2 热液成矿阶段
    6.3 热液循环模式探讨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东南太平洋富稀土区沉积物—海水界面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海水中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
        1.2.1 稀土元素的来源
        1.2.2 稀土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
        1.2.3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其特征
        1.2.4 太平洋海水中稀土元素研究进展
    1.3 稀土元素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早期成岩过程
        1.3.1 沉积物-海水界面的早期成岩过程
        1.3.2 孔隙水中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
    1.4 稀土元素在沉积物中的研究进展
        1.4.1 富稀土沉积物中的赋存相态研究
        1.4.2 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研究进展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水文环境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稀土元素相关参数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仪器及装置
        3.2.2 主要试剂
        3.2.3 实验器材清洗过程
    3.3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3.3.1 海水
        3.3.2 沉积物
        3.3.3 孔隙水
    3.4 分析方法
        3.4.1 海水分析方法
        3.4.2 沉积物分析方法
第四章 孔隙水中稀土元素测试方法的建立
    4.1 孔隙水中稀土元素测试方法进展
    4.2 富集与测试流程
    4.3 实验最佳pH
    4.4 洗脱体积
    4.5 洗脱酸浓度
    4.6 有机质络合作用
    4.7 质控数据
    4.8 所需的最小孔隙水样品量
    4.9 小结
第五章 稀土元素在海水、孔隙水和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特征
    5.1 海水中稀土元素的分布变化规律和存在形态分析
        5.1.1 溶解态稀土元素垂向分布
        5.1.2 溶解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5.1.3 海水中的Ce异常
        5.1.4 小结
    5.2 孔隙水中稀土元素的分布变化规律和存在形态分析
        5.2.1 沉积物海水界面氧化还原环境分析
        5.2.2 溶解态稀土元素垂直分布
        5.2.3 溶解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5.2.4 小结
    5.3 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分析
        5.3.1 沉积物总量分析结果
        5.3.2 沉积物受热液影响
        5.3.3 沉积物相态淋滤实验结果
        5.3.4 小结
    5.4 稀土元素在沉积物-海水界面迁移、转化和富集机制的研究
        5.4.1 海水与孔隙水之间稀土元素的迁移转化
        5.4.2 沉积物与水体之间稀土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
        5.4.3 深海沉积物中控制稀土元素富集的因素
        5.4.4 稀土元素在研究区沉积物中的自生累积通量
        5.4.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未来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边缘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马里亚纳海沟研究现状
        1.2.1 “挑战者深渊”水深探测
        1.2.2 沉积物研究现状
    1.3 物源分析现状
        1.3.1 粘土矿物
        1.3.2 元素地球化学
        1.3.3 Sr-Nd同位素
    1.4 铁锰结核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和论文工作量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流程与技术方法
        1.5.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位置
    2.2 海底地貌特征
    2.3 构造背景
    2.4 沉积物特征
    2.5 洋流格局
    2.6 季风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分析方法
        3.2.1 涂片鉴定
        3.2.2 年代
        3.2.3 粘土矿物
        3.2.4 元素地球化学
        3.2.5 Sr-Nd同位素
        3.2.6 扫描电镜微区能谱分析
第四章 CD-1 孔沉积物物质组成
    4.1 岩性特征和沉积速率
    4.2 粘土矿物
    4.3 常微量元素
    4.4 稀土元素
    4.5 Sr-Nd同位素
    4.6 铁锰结核
第五章 物质来源
    5.1 粘土矿物
    5.2 常微量元素
    5.3 稀土元素
    5.4 Sr-Nd同位素
    5.5 铁锰结核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东太平洋海隆13°N地区含金属沉积物中蒙皂石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及意义
        1.1.1 全球热液活动系统
        1.1.2 含金属沉积物
        1.1.3 自生蒙皂石
    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地形和构造特征
    2.2 火成岩
    2.3 海底热液活动
        2.3.1 热液流体性质
        2.3.2 硫化物
        2.3.3 含金属沉积物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3.1 样品
        3.1.1 沉积物取样
        3.1.2 样品描述
    3.2 分析方法
        3.2.1 沉积物XRD分析
        3.2.2 沉积物主、微量元素分析
        3.2.3 沉积物扫描电镜
        3.2.4 沉积物顺序提取
        3.2.5 粘土矿物提取流程
        3.2.6 粘土矿物XRD分析
        3.2.7 粘土粒级组分主量元素分析
        3.2.8 粘土粒级组分微量元素分析
        3.2.9 粘土粒级组分Si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分析结果
    4.1 沉积物矿物组成
    4.2 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
    4.3 沉积物顺序提取实验
    4.4 粘土粒级组分矿物组成
    4.5 粘土粒级组分地球化学组成
第五章 含金属沉积物中热液物质
    5.1 含金属沉积物物质来源
    5.2 元素的化学赋存状态
    5.3 小结
第六章 蒙皂石
    6.1 粘土矿物来源
    6.2 蒙皂石成因
    6.3 Si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
    6.4 REE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东亚东部边缘海第四纪构造演化
    1.2 源区化学风化及其在恢复东亚古环境中的应用
    1.3 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1.3.1 矿物学指标
        1.3.2 地球化学指标
    1.4 冲绳海槽沉积演化对古环境演变的响应
        1.4.1 沉积演化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1.4.2 沉积演化对黑潮演变的响应
        1.4.3 沉积演化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气候背景
    2.3 洋流特征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分析方法
        3.2.1 矿物学分析
        3.2.2 陆源物质堆积速率分析
        3.2.3 粒度分析
        3.2.4 地球化学分析
第四章 末次冰期以来沉积演化及其古环境响应
    4.1 年代框架
    4.2 矿物和沉积学记录
        4.2.1 陆源组分
        4.2.2 粘土矿物
        4.2.3 石英ESR强度和结晶度指数
        4.2.4 粒度
        4.2.5 物质堆积速率
        4.2.6 碎屑物质形态及组成
    4.3 沉积物地球化学
        4.3.1 常量元素
        4.3.2 稀土元素
        4.3.3 微量元素
        4.3.4 Sr-Nd-Pb同位素
    4.4 物源分析
        4.4.1 矿物沉积学证据
        4.4.2 沉积物地球化学证据
    4.5 沉积物通量的估算
    4.6 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输运及其控制机制
        4.6.1 黄河沉积物输运:海平面变化
        4.6.2 九州岛沉积物:洋流演化与季风降水演化
    4.7 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及其控制机制
        4.7.1 化学风化指标
        4.7.2 冰期-间冰期尺度
        4.7.3 千年尺度
    4.8 末次冰期以来黑潮演化及其与高低纬度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
        4.8.1 黑潮指标的建立
        4.8.2 黑潮强度演化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
    4.9 小结
第五章 40万年以来沉积演化及其古环境响应
    5.1 年代框架
    5.2 粘土矿物及沉积学记录
    5.3 物源分析
    5.4 约40万年来黑潮演化及其控制机制
        5.4.1 十年际及季节尺度上黑潮强度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5.4.2 40万年以来东亚夏季风以及ENSO对黑潮强度演化的控制
    5.5 黄河物质向冲绳海槽输入及其控制机制
        5.5.1 季节尺度上黑潮对陆架沉积物向海槽输入的控制作用
        5.5.2 40万年以来冬季风对黄河物质向海槽北部输送的控制作用
    5.6 小结
第六章 40万年前浙闽隆起带的大规模下沉
    6.1 年代框架
    6.2 矿物学及地球化学记录
        6.2.1 全岩矿物和Sr-Nd同位素记录
        6.2.2 QEMSCAN识别重矿物组合及其含量
        6.2.3 镜下识别重矿物组合及其含量
        6.2.4 白云母单矿物化学组成
        6.2.5 粘土矿物组成
    6.3 物源分析
        6.3.1 粗粒级沉积物
        6.3.2 夹层细粒级沉积物
    6.4 40万年前浙闽隆起带的演化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EPR区海洋悬浮体矿物学研究—矿物组成及其与海底热液活动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0.2.1 悬浮颗粒矿物研究动态
        0.2.2 热液羽状流研究进展
    0.3 论文工作情况
1 研究区概况
    1.1 区域地质背景
    1.2 研究区海底热液活动区
        1.2.1 热液活动区分布
        1.2.2 热液温度与对应的矿物类型
    1.3 海洋环境特征
        1.3.1 洋流特征
        1.3.2 海水温度盐度
        1.3.3 海洋生产力
    1.4 大气圈循环和大气沉降
        1.4.1 大气圈循环
        1.4.2 大气沉降
2 研究方法
    2.1 悬浮体调查
    2.2 室内分析
        2.2.1 悬浮体浓度测定
        2.2.2 悬浮体微观分析
3 EPR 区悬浮体矿物组成
    3.1 陆源碎屑矿物
    3.2 生物碎屑
    3.3 自生矿物
    3.4 热液硫化物及其次生变化产物
    3.5 各站位的矿物类型组合特征
4 EPR 区悬浮体矿物空间分布
    4.1 悬浮体浓度空间分布
    4.2 悬浮体矿物空间分布特征
        4.2.1 陆源碎屑分布特征
        4.2.2 生物碎屑分布特征
        4.2.3 自生矿物分布特征
        4.2.4 热液硫化物分布特征
5 硫化物对海底热液活动的指示作用
    5.1 悬浮颗粒物来源与成因探讨
    5.2 悬浮颗粒物在海水中沉降与溶解
    5.3 硫化物对海底热液活动的指示作用
        5.3.1 对海底热液活动存在与否的指示
        5.3.2 对海底热液流体性质和活动特点的指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Mineralogy of smectite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East Pacific and its significance(论文参考文献)

  • [1]冲绳海槽中段沉积物物源识别及其热液活动指示[J]. 魏杰瑞,黄朋. 海洋科学, 2021
  • [2]海底热液成因含金属沉积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朱启宽,周怀阳. 海洋科学, 2021(08)
  • [3]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海底粉砂和粘土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D]. 程淞.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4]改性深海钙质软泥充填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D]. 赵哲弘. 吉林大学, 2021(01)
  • [5]南大西洋中脊赤弧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研究[D]. 李响.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6]东南太平洋富稀土区沉积物—海水界面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刘洪娜.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01)
  • [7]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边缘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江祖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东太平洋海隆13°N地区含金属沉积物中蒙皂石成因[D]. 荣坤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11)
  • [9]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D]. 赵德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12)
  • [10]EPR区海洋悬浮体矿物学研究—矿物组成及其与海底热液活动的联系[D]. 安成龙.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蒙脱石的矿物学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