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绿色矿区 美化矿工家园(论文文献综述)
孙守仁[1](2021)在《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力谱写新时代老矿区转型发展新篇章》文中认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老矿区推动转型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形势、凝聚共识,理清思路、把握方向,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美丽和谐矿区,形成新发展格局,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煤炭行业老矿区高质量发展新路,意义重大
肖珍珍[2](2021)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劳动”既是一个历史具体的现象,又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的具有广泛生发性的论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劳动叙事这一主题的深度探析,劳动背后潜隐的社会历史形态更迭、伦理价值变迁、审美向度流转都会一一呈现。本文以劳动为视角,基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理论成果,运用对比研究、历史文化学研究方法,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且对于论文写作中所使用的“劳动”、“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和说明。新世纪以前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学中的劳动叙事话语是本文展开探讨和论述的基点。论文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解读了新世纪以前本土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小人之事与社稷之本的悖论时代、劳工神圣的启蒙时代、劳动光荣的激情时代和勤劳致富的务实时代;还梳理了西方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古典的农业时代、神权的宗教时代、资本的工业时代。为更好地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劳动叙事,论文第三章从整体上概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和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新世纪长篇小说具有问题性审美、狂欢化审美、本土化审美三个突出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在整体上体现出了创作主体多元化和劳动形式多样化两个明显特征。新世纪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便是千年“乡土中国”向今日“城乡中国”的转变,论文第四章阐释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与“城乡中国”的构建之间的同构关系。本章分“城”与“乡”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在农村,一方面,乡村世界呈现一片衰颓和凋蔽现象,这让很多作家满怀忧虑。另一方面,新世纪长篇小说也描绘了带着资本、理念和新的劳动模式的乡村“归来者”和带着政策、使命和新的发展模式的乡村“外来者”与乡村的父老乡亲一起探索和建设现代农村的宏伟图景。在城市,迫于生活压力成批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不得不面对生存空间的转换所带来的劳动方式、劳动姿态、劳动情感等一系列的转变。新世纪长篇小说对城市带给奔波于生产线上、流连于钢筋水泥间寻找出路的打工人的疼痛和困顿进行了深情描摹。劳动与伦理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塑造和影响。论文的第五章在历史的迁延过程中阐述了劳动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重塑,在对比中凸显新世纪劳动伦理的新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透视的这些新特点包括:“子”们摆脱了父辈在劳动经验、劳动能力、劳动资料方面的控制和权威后,指向自由、平等、独立、强大的成长路线;对于女性来说,集体劳动将她们引出家门,改革开放则将她们推向市场,新世纪的她们不再扮演一个辅助或是服务者的角色。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个人与工厂之间,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批判现代文明对人类栖居环境的入侵和破坏的同时,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呈现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传统劳动的复归和生态劳动的构建。劳动与美同在。论文第六章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进行剖析,从劳动的技道美、田园美、苦难美、精神美四个方面分别呈现。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对卓越之技和自由之道的描述都闪耀着动人心弦的美,这是文学作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的“田园美”分别从知识分子立场和劳动者立场得到传神再现;作为苦难美重要载体的劳动在新世纪长篇小说中主要体现为在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和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劳动带给很多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远离了劳动,人却失去了确认自身的场域。劳动是劳动者生命策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他们建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承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的价值、意义、不足等进行的整体概括。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因为具象了当今时代的劳动样态和新质,通过劳动叙事呈现了新世纪的时代特点、审美诉求、文化指征、伦理迁延等,展现了劳动与现代经济、劳动与社会正义、劳动与现代法治、劳动与公民德性之间错综复杂、纠结缠绕的关系,因而具有了时代的脉动和介入、省察现实的力量。在这个轻飘的年代里续写各种劳动难题,使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尚未完全失重的一面。但是,在消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今天,由于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的缺失,劳动在文学题材中越来越“小”,体力劳动更是渐行渐“远”。而在新的时代中,人们舒适高效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快递员、城市跑腿、家政服务员、月嫂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我们的辛勤付出,他们不该仅仅是部分人眼中的“新底层”,而应该是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主角。我们认真地期待新世纪的创作者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对于劳动、对于劳动者、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人性更加清醒、深刻、独到的体认和把握。
李之文[3](2020)在《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的生态批评研究,旨在从生态批评的视野展开电影批评,在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语境中考察电影的生态表达,解析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剖析电影结构性的生态表达缺失。绪论部分概括了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第一章对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第二、三、四、五章分别对美国当代电影中所关注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四个选题(主题)展开具体的电影个案批评,试图将理论与个案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对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结语部分总结美国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及其对我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启示。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绪论概述全文。首先指出本文生态批评的对象主要以1939年以后的美国当代电影为主,研究背景是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理论基础是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类生存范式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以及生态批评由文学向电影的渗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作品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对美国当代电影进行生态批评分析研究,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寻找影像文本中规律性的东西,以生态表达的主题为标准将美国当代电影分为环境危机电影、资源危机电影、动物电影、环境公正电影四个生态主题展开论述,梳理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框架。本文从整体上把握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对构建我国电影的生态批评有着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推动中西电影的生态批评交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在电影批评中运用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理念,有利于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普及生态意识、构建生态文明,有利于强化电影生态批评的自然使命和社会使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的跨学科性,尝试系统梳理和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前沿观点,通过阐述电影艺术的生态内涵,让电影在重构人类生态文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章对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三种理论分别进行阐述。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尝试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认为电影用一系列移动的图像记录着各种事物的出现、发展、互动并影响周围世界的活动与交会;电影世界通过地理形态、生物形态和拟人形态三种形态,承载、影响着电影外的世界;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产生一级存在、二级存在和三级存在三种电影体验,电影体验连接着电影构建的世界和电影外的世界。伊瓦克伊夫认为,认识电影世界与电影外世界之间的关系,要遵循“生态系统”分析模式,研究电影的形式与意义是如何在电影的三重生态(物质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感知生态)中循环的。伊瓦克伊夫认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互动的结果,电影对建构和改变世界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旨在分析不同的生态审美成分是如何在电影的生态表达中分工协作的。英格拉姆认为,从审美多元化角度来看,艺术和大众、现实和通俗、道德和不道德,各种认知和情感策略都可以激发环保意识和生态辩论,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激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讨论。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旨在从电影中解读出反映文化、社会及人类自身内部矛盾的信息。哈格曼认为所有电影都具有意识形态,分为内容层面的被建构意识形态和形式层面的建构意识形态。哈格曼通过对同一主题、但表达方式不同的三部电影展开辩证意识形态批评,指出影片中的意识建构和被建构是矛盾的,它们完全采用了自己理应反对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就会破坏生态。电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不能摆脱意识形态,但电影生态批评可以通过辩证的意识形态批判来辨别我们复杂的欲望,并从生态和意识形态角度重新思考存在。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分别从生态哲学、生态审美、辩证的意识形态等角度肯定了电影对生态表达、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的重要作用。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指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那么在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展开电影的生态批评可以正确解读电影的生态表达;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认为所有的电影都能促进对生态的关注,那么各种类型的电影通过生态批评就可以剖析出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对电影中辩证意识形态的分析,提醒我们在做电影的生态批评时,要剖析电影结构性空白中的生态表达缺失。现阶段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对本文以下章节所研究的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等四个主题,提供了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和阐释视野。第二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危机电影主要以纪实或预言式的视听语言,展示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导致的各种类型的环境退化。环境危机电影镜头中的水土流失、沙尘暴、海洋污染、世界末日,让人们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生态崩溃,进而有效激发人类的生态意识,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考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建生态和谐的社会。但将环境危机电影中放入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看出影片的生态表达是有限的,虽然电影承认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人类造成的,但认为这一切是可以修复的,而且环境的修护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该类型影片最大的结构性空白是没有指出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疯狂掠夺,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破坏的罪魁祸首。影片只是将责任归结到某个人、某类人的行为之上,所以其生态表达是有限的。第三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资源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资源危机电影主要以情节剧为主,影片通过震撼的镜头语言、善恶二元论、复线叙事结构,展示铁路建设、石油开采、黄金采矿、核能开发所造成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表达是客观的,镜头中土地的掠夺、石油的大火、采金后的水土流失、核能泄漏对人与自然的污染,虽然只是暗线表述,但仍给人类以生态警示。同时,情节剧的设置易于让人们感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电影指出人类的进步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揭示了生态危机中人类生存的窘态,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生态意识。但将资源危机电影放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发现其生态表达的空白。电影对资源开采的表达是肯定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歌颂;生态危机的责任被模糊化、简单化、片面化,将生态危机的责任归咎到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上,至于对生态问题的解决依旧是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电影没有对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进行讨论,试图掩盖资源危机的原因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是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生态必须让位于资源开发,所以电影不可能提供解决环境危机的真正途径。第四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动物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动物电影分别从人类视角、动物视角探索动物形象的转变、狩猎态度的更正、人类对动物的消费以及人类虐待动物的真相四个主题,阐述动物与人类、动物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在于电影中对动物主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中心主义再到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意识转变。电影中反狩猎、反消费生态意识的表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焦虑的客观对应物,也是生态意识提高的见证和促进,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对动物保护主题的关注以及解决动物危机途径的探讨。美国动物电影生态表达的缺失性在于其生态乌托邦的设想和商业性,即是动物视角的叙事也是对人类社会焦虑的映射,旨在从自然中探寻涉及性别、家庭等意识形态信仰的证据,同时认为原住民的生态智慧是可以解救美国白人堕落的灵魂、拯救生态危机的。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应该对引发生态焦虑的社会生态进行深入、全面的再现与剖析,应该从“为何为动物说话”转向“如何为动物说话”,并走向真正的生态中心主义。第五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公正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公正电影主要对城市发展、资源垄断所造成的阶级压迫,美国西进过程中对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所造成的种族迫害,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在电影中的失语状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殖民进行了生态剖析。相对于前三章对于人之外的自然、资源和动物的生态表达,本章的电影主题转向人类本身,认为根除生态危机必须要先解决环境剥削与环境压迫。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表达强调对人性、阶级、种族、生物殖民议题的建构,旨在揭示导致环境公正缺失和全球生态危机的历史、文化、现实根源;同时发掘、阐发弱势民族文化、弱势阶级生存方式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智慧,为探寻生态可持续的生存方式提供启示。环境公正电影的结构性空白在于对阶级压迫、种族剥削等社会不公正问题的非政治化和非历史化处理,规避环境公正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现实根源。电影没有去讨论其原因在于资本的私有化,是西方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而试图用电影中的和平共处替代真正的平等。阶级压迫、种族剥削需要群体的自我反抗来结束新形式的殖民主义,阶级、种族只有自己夺回话语权,才是探寻生态可持续生存方式的关键。结语,总结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生态批评研究的成果,指出对我国电影生态表达和生态批评研究的启示及意义。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为中国电影生态批评提供了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的理论借鉴。美国当代电影在电影类型、结构运用、视听表达、情节设置上对生态理念的表达对于我国生态类型电影的创作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中国电影在生态表达上要避免美国当代电影中存在的问题,如人类中心主义的叙述视角、商业化对生态意识的淡化、对生态危机的责任模糊化、对生态问题解决的理想化等。中国电影的生态表达应汲取中西方的生态智慧,阐释电影与中国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电影生态批评应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背景下去分析,构建中国特色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
张子砚[4](2019)在《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文中提出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修正案,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次研究正是关注到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基于朗氏夫妇提出的议题建构理论对1988年——2018年古交地方媒体中生态环境相关报道进行历时性考察,重点分析了地方媒体是如何对生态议题进行建构的以及不同时期媒体建构下的生态议题具有哪些特征,并基于此提出多媒介语境下资源型城市地方媒体生态议题的重塑路径。从结构上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次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背景的论述,梳理议题建构的相关文献,并确定此次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地方媒体生态环境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来探究古交地方媒体是如何建构生态议题的,具体而言,首先是从宏观层面把握地方媒体中生态议题的全貌,这一部分主要从媒体报道的社会语境、报道来源、报道内容、报道角度等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生态议题报道进行了分析;其次是从微观层面分析不同时期地方媒体建构下生态议题具有怎样的特征,在国家、市场和社会视阈下环境议题经历了怎样的流变,并以此反观环境议题与社会发生的种种勾连;第三部分是第三章,这一章是对本次研究的总结,着重分析了媒介议题建构的深层逻辑,对生态议题建构背后的三种主要的社会力量,经济效益、国家政策、以及社会的情感结构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反思了资源型城市的地方媒体生态议题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当今生态议题建构的启示。通过对三十年来地方媒体生态环境相关报道的历史性考察研究可以发现,地方媒体在生态议题建构的过程中实际上扮演着社会意见各种观点的展示与交流平台的角色,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古交地方媒体建构下的生态环境议题是非常复杂的,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生态”议题,而是与地方政治经济发展高度相关的,并且其中还融合着整个社会的情感结构变迁的生态议题。在议题建构过程中媒体要想扮演好观点交流平台的角色,就需要平衡好多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否则生态议题的建构将会出现偏差。研究发现古交地方媒体生态议题的建构就存在环境正义性、公共性、地方主体性没有被很好的彰显,媒体报道对科学技术被过度强调造成了生态科学性的扭曲的问题。因此,在多媒介语境下媒体要想通过对生态议题的建构来重塑受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就需要充分发挥出媒体平衡多种社会力量的作用。
丁乙[5](2019)在《劳动的空间分工视域下的空间理论重建 ——多琳·马西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多琳·马西(Doreen Massey)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在学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近几年,西方理论界开始广泛讨论和总结马西在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等领域所做出的理论贡献,当然这其间也伴随着不少争论。马西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以劳动的空间分工为中心线索,针对现代主义、本质主义、新自由主义、男性至上主义等流派的空间观进行批判与反思,从而形成了一套具有后现代风格的女性主义空间理论,并提出了一种以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来理解城市与地方的研究方式。在其社会空间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她将空间、地方、性别与权力关系结合到一起,形成了全球地方感、权力几何学、基于性别分工的女性主义空间观等颇具影响力的理论观点。多琳·马西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具有浓厚的政治经济学色彩,她的整个空间理论牢牢植根于劳动的空间分工之上。在马西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中,特别重要的几个议题包括:劳动分工的空间形态;劳动的空间分工与不平衡发展的相互关系;由劳动的空间分工所引发的社会结构的空间分化;社会关系的空间结构失衡与权力几何学。这些议题本身不仅阐明了劳动空间分工理论的基本内涵,也将话题引向了一个理论界经常争论的焦点,即如何界定空间与地方的问题。马西一向坚持的观点表明,空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这种社会关系首先就体现在经济关系上,它不应当成为一种形而上的论证模式,而应当从经济领域的角度来打造空间哲学的基础。可以说,劳动分工就是社会关系的空间理论得以形成的重要支点。空间理论的一个核心议题是: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及空间正义实现的可能性。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社会关系的空间结构失衡,这其实是地理的不平等发展与劳动的空间分工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主体能动性的因素,也有空间结构的制约因素,通过对经济关系与空间结构互动的反复论证,马西有充分的理由去宣告当时左翼地理学者的共同心声:“地理学很重要!”在社会空间理论的发展中,存在着各种观点和主张,然而其中很多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空间现象存在很大的偏差,这些有偏差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空间假想,其中的代表性观点包括:现代主义、殖民主义、“罗斯福推论”、拉克劳的空间理论等等。通过对上述这些观点的批判,马西从理论上树立了动态、发展的空间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呼吁人们在面临全球化的融合进程中,应当抱持开放包容的全球地方感。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马西强调了空间所具有的性别属性,她的空间女性主义主要批判了二元对立的性别化空间认知,反思了在工作场所和家庭场所中,男性与女性何者安适其位,何者不得其所的问题。最后,批判了现代性空间观中的精英主义和性别视角缺失的问题,马西主要针对哈维和苏贾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反思,强调了空间理论如果缺失了对女性或“他者”的关切,将会是一种跛脚的理论。在以上的分析中彰显出马西独特的空间女性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空间理论的重塑。当然,马西的空间理论也是存在缺陷的,她所具有的后现代理论分析风格使她倾向于批判元叙事和决定论的立场,在突出强调偶然性与特殊性的过程中忽略了事物发展中必然性因素的存在。她的“折衷主义”立场也曾使得她的某些观点在学界引发广泛的争议,她的某些理论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与针对性,不太具有普遍适用性,不过她的理论体系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贡献仍然是受到学界认可的。
李智超[6](2019)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白家庄煤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产业为资源型城市和国家的工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工业时代中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伴随着煤矿的开采,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人地矛盾等问题日益加重,严重影响到矿区、城市及人类的长远发展。废弃矿区的再生迫在眉睫,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以往我国煤矿废弃地的改造方式主要局限于复绿、复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导致了恢复后景观效果不佳,场地功能单一,没有有效促进区域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全国范围内矿山公园建设工作的开展,对煤矿废弃地的景观再生也引起新一轮的重视。但矿山公园的建设工作中,对场地生态重建、可持续发展及景观营造等方面的成果仍然不足,未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现阶段应充分借助矿山公园建设的热潮,完善对煤矿废弃地再生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并结合煤矿废弃地的环境现状,综合考虑多方面要素,挖掘和利用煤矿废弃地自身的资源价值,选择适宜场地的再生模式,营造景色宜人的矿区环境,才能使煤矿废弃地重新焕发活力。本文从国内外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入手,对煤矿废弃地的相关概念和景观再生设计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剖析。同时总结了国内外煤矿废弃地再利用的实践成果。并探究了煤矿废弃地在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美学、科学技术、环境层面的潜在价值,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煤矿废弃地资源的价值评价体系并归纳了煤矿废弃地的三类再生模式。基于以上理论的研究,本文以太原市白家庄煤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白家庄煤矿的景观再生规划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区位交通、历史沿革、空间演变、资源价值、现状竖向、现状建筑、现状植被等方面对场地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场地内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土壤、煤矸石山的处理、废弃物再利用以及场所精神的营造角度切入提出了白家庄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的相关方法。利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将其规划设计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遗迹保护、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近郊生态修复样板区。在充分利用基址现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规划设计将白家庄矿区规划为入口景观区、工业遗址区、生态湿地区、农业观光区、绿色山林区、花海景观区六个不同主题的功能区。以期为今后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李缓[7](2019)在《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州市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煤炭、电力的同时,留下了大量的煤矿废弃地。废弃地生态环境恶劣,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生态恢复及景观重塑角度对煤矿废弃地再生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土地复垦、生态重建、自然再生等相关理论,总结各类型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可行性方法。提出煤矿废弃地可以再生为生态产业用地、公园绿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等功能置换,解决矿区生态安全问题,实现“精明性”转型。最后,以徐州市夏桥煤矿区为例,从空间结构重塑、遗址文脉传承和生态系统修复等角度构建矿区空间优化路径,从而给徐州市煤矿区环境修复及再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赵扬[8](2019)在《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型工业,区域性的煤炭工业生产必然衰亡,但煤炭生产中的工业遗产却可以长久保留。煤炭工业遗产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情感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的解构研究,并以徐州煤炭工业遗迹开发利用为例,分析当前中国煤炭工业遗产开发状况,探寻更多再生设计的可能性。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章首先提出煤炭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利弊分析,通过价值判断,提出面对的挑战。然后对工业遗产、城市功能分区、再生设计的相关概念明确面对的保护范围。第二章,研究西方国家的工业遗产改造的案例,分析中国本身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对比差距,总结设计、决策、施工、评估出现问题,找到目前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不足。第三章,按照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的社会功能类型,通过徐州的项目举例分类表述徐州煤炭工业遗产的再生设计开发利用形态及现状。第四章,详细阐述工业遗产保护的景观再生设计的方案。第五章结束语,归纳总结煤炭工业目前的开发主流情况,及设想未来再生设计的可能发展方向。通过本文希望更多地人深入去关注煤炭工业遗产的保护及开发,既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又能体现经济价值,为保护提供更多的思路。
杨敏[9](2019)在《麦垛山煤矿和谐家园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全新的企业文化管理理论,自本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就备受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文化管理是企业的最高管理。但是,如何有效的发挥文化的作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包括麦垛山煤矿在内的众多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以麦垛山煤矿建立适用的和谐家园文化为实例,主要应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典型(个体)案例法等研究方法,对麦垛山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实效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和概括存在文化理念认知、文化落地和文化继承与发展间的契合度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强人本管理、推行军事化管理以及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对策建议,进而得出麦垛山煤矿和谐家园文化在铸魂、育人、兴企等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内聚人心,外树形象,促进企业管理提升,推动煤炭行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也为煤炭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的结论。
付寿康[10](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二、建设绿色矿区 美化矿工家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绿色矿区 美化矿工家园(论文提纲范文)
(1)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力谱写新时代老矿区转型发展新篇章(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推进煤炭行业老矿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 |
1. 推进老矿区转型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
2. 推进老矿区转型发展是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 |
3. 推动老矿区转型发展是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
4. 推动老矿区转型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矿山的迫切需要 |
二、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煤炭老矿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转型发展模式 |
1. 优化资源开发布局,筑牢产业发展之基 |
2.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优势产业引领 |
3. 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市场竞争新优势 |
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宽企业发展新空间 |
5.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瘦身健体增效益 |
6.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
7. 深入推进矿地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地方共同繁荣 |
8. 推动老矿区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 |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新时代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老矿区高质量发展 |
1. 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走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 |
2. 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开辟老矿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2)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文献评述 |
1.2.3 问题的提出 |
1.3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 |
1.3.1 劳动 |
1.3.2 叙事 |
1.3.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4 选题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劳动叙事话语的生成与演进 |
2.1 本土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1 传统中国——20 世纪之前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2 启蒙中国——20 世纪10-3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3 革命中国——20 世纪40-7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4 转型中国——20 世纪80 年代-新世纪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 西方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1 古典西方——农业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2 神权西方——宗教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3 工业西方——资本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第3章 新世纪长篇小说和劳动叙事 |
3.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新质素 |
3.1.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发生语境 |
3.1.2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审美检视 |
3.2 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 |
3.2.2 劳动形式多样化 |
第4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当代观照 |
4.1 乡的凋敝与重建 |
4.1.1 坚守者的无奈 |
4.1.2 归来者的气魄 |
4.1.3 外来者的使命 |
4.2 城的建设与发展 |
4.2.1 流水线上的疼痛 |
4.2.2 钢筋水泥间的困顿 |
第5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中的伦理迁延 |
5.1 劳动与家庭伦理的重塑 |
5.1.1 父亲权威的解构 |
5.1.2 婆媳地位的倒转 |
5.1.3 夫妻关系的重构 |
5.2 劳动与社会伦理的变迁 |
5.2.1 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 |
5.2.2 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 |
5.3 劳动与生态伦理的互动 |
5.3.1 现代劳动的批判 |
5.3.2 传统劳动的回望 |
5.3.3 生态劳动的构建 |
第6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 |
6.1 技-道美: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
6.1.1 对卓越之技的精益求精 |
6.1.2 对自由之道的孜孜以求 |
6.2 田园美:对诗意故乡的眷恋 |
6.2.1 知识分子立场的田园想象 |
6.2.2 劳动者立场的现场经验 |
6.3 苦难美:对异化劳动的反抗 |
6.3.1 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 |
6.3.2 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 |
6.4 精神美:对劳动重负的超越 |
6.4.1 自我建构的存在感 |
6.4.2 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
结语:劳动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 |
一、电影世界的三种形态:电影对世界的构建 |
二、电影体验的三级存在:电影对世界的作用 |
三、电影的三重生态:电影与世界的关系 |
第二节 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 |
一、艺术电影的生态批评 |
二、大众电影的生态批评 |
三、道德中立电影的生态批评 |
第三节 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 |
一、资本与生态的不可调和 |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危机 |
三、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生态视域下的沙尘暴 |
一、沙尘暴的首次揭露 |
二、沙尘暴元凶的生态讨论 |
三、沙尘暴的生态原罪 |
第二节 洪水危机与环境治理 |
一、洪水的记录者:《大河》 |
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与洪水治理 |
三、《大河》与生态 |
第三节 海洋殖民与生态危机 |
一、海洋环境初探 |
二、海洋空间殖民 |
三、海洋资源开采与生态危机 |
第四节 电影中的气候变化 |
一、《后天》的预言式生态解读 |
二、《难以忽视的真相》的生态表达 |
三、气候变化与生态关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资源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铁路建设与环境退化 |
一、铁路对美国生态环境的改变 |
二、《和平联盟》:水牛因铁路而消失 |
三、《荡寇志》:对土地资源的掠夺 |
第二节 石油工业的壮观与生态 |
一、《塔尔萨》:石油大火与环境 |
二、镜头下的生态 |
三、石油开采与生态的让步 |
第三节 黄金采矿业与水土流失 |
一、《苍白骑士》中的水力采矿 |
二、《苍白骑士》中的二元论:生态的维护与破坏 |
三、对生态可持续的探讨 |
第四节 核能:隐形的污染 |
一、核传记电影:《丝克伍事件》 |
二、核类恐怖片:《危机》 |
三、核污染引发的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动物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海洋动物与生态 |
一、电影中的恶魔:大白鲨 |
二、人类的朋友:海豚 |
三、逆戟鲸:回归自然 |
第二节 反狩猎电影的生态陈述 |
一、水牛狩猎:《水牛比尔》 |
二、《最后的狩猎》:对水牛的疯狂屠杀 |
三、反羽毛运动:《穿过沼泽》 |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 |
一、《小鹿斑比》:森林生态的破坏 |
二、《海底总动员》:海洋生态的破坏 |
三、生态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地球人的人性维度 |
一、《地球公民》 |
二、惨绝人寰的虐杀 |
三、人性维度与地球生态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与人性的消失 |
一、农民的抗争与消失 |
二、城市化与人性的腐败:《唐人街》 |
三、人性的泯灭:《超世纪谍杀案》 |
第二节 印第安人与环境公正 |
一、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 |
二、印第安人银幕形象的转变 |
三、《烟火讯号》中的印第安保留地 |
第三节 银幕中的墨西哥裔美国人 |
一、无能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形象 |
二、墨西哥裔与土地的持续分离 |
三、墨西哥裔银幕形象的改观 |
第四节 生物殖民——可以随意处置的身体 |
一、生物殖民 |
二、药物试验体:《不朽的园丁》 |
三、跨国器官交易:《美丽坏东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理论梳理与概念界定 |
(一) 理论基础:议题建构理论 |
(二) 相关概念界定:生态议题、生态议题报道 |
三、文献综述 |
(一) 议题建构相关研究现状 |
(二) 生态议题相关研究现状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样本选择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地方媒体中生态议题报道的总体概况 |
一、生态议题报道的社会语境分析 |
(一) 工业建设时期(1988年——1997年) |
(二) 产业结构调整时期(1998年——2001年) |
(三) 煤业发展“黄金十年”时期(2002年——2011年) |
(四) 矿业转型时期(2012年——2018年) |
二、生态议题报道的信源分析 |
(一) 信源渠道:政府部门为主要信源 |
(二) 信源类型:单一型信源 |
三、生态议题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 报道领域:多维度的“生态”主题 |
(二) 报道地域:地域特征弱化 |
四、生态议题的报道角度: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方媒体建构下生态议题的变迁 |
一、工业建设时期:笼罩在工业发展下的“生态” |
(一) 工业欢呼下的“生态遮蔽” |
(二) 致富驱动下的“生态妥协” |
(三) 充斥现代化色彩的生态共识制造 |
二、结构调整期:强调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
(一) 平衡的实现:媒体塑造下的“环保型产业” |
(二) 平衡的强化:城市生态品牌的打造 |
三、“黄金十年”时期: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赢 |
(一) 共赢的实现:媒体报道中的“科学”诉求 |
(二) 共赢的延伸:新农村议题中“生态”的内涵扩张 |
(三) 共赢的质疑:媒体报道中的“环境正义”诉求 |
四、矿业转型时期:生态的本位回归 |
(一) 生态价值观的回归:工业时代的反思 |
(二) 生态情感的回归:田园生活的怀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议题建构的偏差与重塑 |
一、议题建构:多重主体的博弈与冲突 |
(一) 从“工业强市”到“生态城市”:国家政策的导向 |
(二) 从“自然生态”到“产业生态”:市场效益的驱动 |
(三) 从“城市欢呼”到“田园怀旧”:情感结构的表达 |
二、冲突与共谋:生态议题建构的偏差 |
(一) 生态议题公共性的遮蔽 |
(二) 生态议题正义性的搁置 |
(三) 生态议题地方性的缺失 |
(四) 生态议题科学性的扭曲 |
三、路径选择:生态议题的重塑 |
(一) 生态议题报道的伦理层面 |
(二) 生态议题报道的策略层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5)劳动的空间分工视域下的空间理论重建 ——多琳·马西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马西空间理论的学术定位 |
(一)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空间转向”与理论交锋 |
(二)多琳·马西的行动轨迹与学术成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劳动分工理论的演进:研究视角与逻辑的转变 |
第一节 资本主义早期的劳动分工理论 |
一、源于“自然秩序”的劳动分工 |
二、劳动分工的效用与影响 |
三、劳动分工与私有制的生产关系的确立 |
第二节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分工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分工思想的初步形成 |
二、资本主义性质的劳动分工:工场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 |
三、劳动的异化:机器、商品与工人的斗争 |
第三节 空间逻辑的确立:从城乡分工到知识界的“空间转向” |
一、空间逻辑: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隐性逻辑 |
二、空间逻辑在当代的确立:知识界的“空间转向” |
三、多琳·马西的社会空间理论之形成 |
第二章 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的空间分化与权力几何学 |
第一节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当代再现 |
一、劳动的空间分工的时代背景 |
二、恩格斯与马西对英国传统产业区的不同考察 |
第二节 劳动的空间分工与生产的空间结构 |
一、不平衡发展与劳动分工的空间化 |
二、管理科层制与生产的空间结构 |
三、劳动的空间分工理论的三种分析标准 |
第三节 社会结构的空间分化 |
一、从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一个光谱结构 |
二、阶级关系的空间结构 |
三、空间生产与失衡的空间结构 |
四、权力几何学:一个总结性的框架 |
第三章 从空间到地方:社会性空间与全球地方感 |
第一节 保卫空间:同期异质性与空间假想之辨 |
一、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地理学的邂逅 |
二、空间性与社会性:不可割裂的辩证法 |
三、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空间假想批判 |
第二节 从空间到地方:社会关系的场所化 |
一、空间与地方的不同界定方式 |
二、空间与地方:流动性或固着性 |
三、变动不居的“地方原则”与结构化理论 |
第三节 场所精神的当代重塑:全球地方感的构建 |
一、守护地方的独特性:场所精神的意义 |
二、存在主义地方感的根性眷恋 |
三、开放性与地方性的融合:全球地方感的构建 |
第四章 劳动的性别分工与空间女性主义 |
第一节 现代主义空间观批判:女性或“他者”的不在场 |
一、理论立场之辨:现代性的或后现代性的 |
二、苏贾:“后现代”标签下的现代主义者 |
三、哈维的现代性视角及女性的缺场 |
第二节 二元对立的性别化空间认知批判 |
一、反思性别权力关系中的两极化认知 |
二、家庭场所的女性编码:安适其位或不得其所 |
第三节 劳动的空间分工的性别面向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性别视角 |
二、劳动的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的变化 |
三、劳动的性别分工及其空间结构 |
结语 |
一、多琳·马西空间理论同唯物史观的联系与偏离 |
二、多琳·马西空间理论的贡献及不足之处 |
三、多琳·马西空间理论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白家庄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矿业城市的衰退与转型 |
1.1.2 矿业遗产保护和利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废弃矿区再生的兴起 |
1.3.2 国外煤矿废弃地再生研究综述 |
1.3.3 国内煤矿废弃地再生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煤矿废弃地再生理论和实践研究 |
2.1 概念解析 |
2.1.1 废弃地 |
2.1.2 煤矿废弃地 |
2.1.3 景观再生 |
2.2 煤矿废弃地的特征 |
2.2.1 煤矿废弃地的景观特征 |
2.2.2 煤矿废弃地的生态特征 |
2.2.3 煤矿废弃地的文化特征 |
2.2.4 煤矿废弃地的社会特征 |
2.3 煤矿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2.3.1 地表景观的破坏 |
2.3.2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
2.3.3 对水资源的破坏 |
2.3.4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
2.3.5 引发地质灾害 |
2.3.6 大气污染 |
2.4 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的理论基础 |
2.4.1 可持续发展 |
2.4.2 恢复生态学 |
2.4.3 景观生态学 |
2.5 国内外煤矿废弃地再生实践研究 |
2.5.1 英国伊甸园 |
2.5.2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
2.5.3 唐山南湖公园 |
2.6 国内案例总结 |
2.6.1 保护和利用并行 |
2.6.2 低影响开发 |
2.6.3 场地功能的更新 |
2.6.4 国内外案例启示 |
第三章 煤矿废弃地资源价值评价与再生模式 |
3.1 煤矿废弃地资源价值构成 |
3.1.1 历史文化价值 |
3.1.2 社会价值 |
3.1.3 美学价值 |
3.1.4 科学技术价值 |
3.1.5 经济价值 |
3.1.6 环境价值 |
3.2 煤矿废弃地的价值评价 |
3.2.1 煤矿废弃地价值评价原则 |
3.2.2 煤矿废弃地价值评价标准 |
3.2.3 煤矿废弃地价值评价方法与步骤 |
3.3 煤矿废弃地再生模式 |
3.3.1 恢复型开发模式 |
3.3.2 初级开发模式 |
3.3.3 深度开发模式 |
第四章 白家庄煤矿景观再生设计 |
4.1 规划背景 |
4.2 场地基址条件分析 |
4.2.1 区位条件 |
4.2.2 城市发展背景 |
4.2.3 周边交通 |
4.2.4 场地周边旅游资源 |
4.2.5 场地历史沿革 |
4.2.6 经济结构与居民聚集情况 |
4.2.7 场地空间演变 |
4.2.8 基址现状 |
4.2.9 场地现状植被 |
4.2.10 场地现状建筑、构筑物 |
4.2.11 场地现状道路 |
4.2.12 场地现状竖向 |
4.2.13 潜在资源要素 |
4.2.14 资源价值评价 |
4.2.15 场地内现存问题总结 |
4.3 白家庄煤矿景观再生设计原则 |
4.3.1 生态设计原则 |
4.3.2 尊重场所精神原则 |
4.3.3 整体性原则 |
4.4 白家庄煤矿景观再生设计方法 |
4.4.1 地形的处理 |
4.4.2 土壤处理 |
4.4.3 水体的处理 |
4.4.4 建筑的处理 |
4.4.5 植被的处理 |
4.4.6 煤矸石山的处理 |
4.4.7 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 |
4.4.8 煤矿废弃地场所精神的营造 |
4.5 白家庄煤矿景观再生设计方案 |
4.5.1 方案构思 |
4.5.2 设计定位 |
4.5.3 总体规划 |
4.5.4 功能分区 |
4.5.5 道路交通规划 |
4.5.6 竖向设计 |
4.5.7 植物规划 |
4.5.8 边坡设计 |
4.5.9 标识系统设计 |
4.5.10 景观小品设计 |
4.5.11 灯具设计 |
4.5.12 分期建设规划 |
4.5.13 分区设计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五、研究方法与框架 |
1 煤矿废弃地的形成及其环境危害 |
1.1 煤矿废弃地的成因及类型 |
1.1.1 煤矿废弃地的成因 |
1.1.2 典型煤矿废弃地的类型 |
1.2 煤矿废弃地的环境危害 |
1.2.1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
1.2.2 对水域系统的破坏 |
1.2.3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
1.2.4 对生态植被的破坏 |
1.3 本章小结 |
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基本概念分析 |
2.1.1 土地复垦 |
2.1.2 生态重建 |
2.1.3 自然再生 |
2.2 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
2.2.1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
2.2.2 景观审美的构成 |
2.2.3 大地艺术的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的原则策略与措施 |
3.1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原则 |
3.1.1 保护性原则 |
3.1.2 持续性原则 |
3.1.3 整体性原则 |
3.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策略 |
3.2.1 矿城乡一体,多中心组团发展 |
3.2.2 修复构筑物,传承矿业文化风貌 |
3.2.3 重塑地形地貌,再造景观生态格局 |
3.3 景观重塑运行保障措施 |
3.3.1 采用BARCI监管设计 |
3.3.2 科研与技术保障 |
3.3.3 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废弃地景观及生态修复方法 |
4.1 不同类型废弃地生态修复方法 |
4.1.1 塌陷地:湿地生态修复 |
4.1.2 排土场:生态林地修复 |
4.1.3 煤矸石山的综合利用 |
4.1.4 土壤:多措并举的治理与修复 |
4.2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作用 |
4.2.1 “回归自然”的环境效益 |
4.2.2 “生态宜居”的社会效益 |
4.2.3 “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 |
4.3 本章小结 |
5 徐州市矿区废弃地景观重塑样本 |
5.1 调查区域概况 |
5.1.1 徐州市自然环境概况 |
5.1.2 徐州市煤矿发展概况 |
5.2 采煤塌陷区湿地重建 |
5.2.1 九里湖湿地公园 |
5.2.2 潘安湖湿地公园 |
5.3 露采宕口遗迹再生 |
5.3.1 金龙湖宕口公园 |
5.3.2 龟山公园 |
5.4 煤矿废弃地其他用途再生模式 |
5.5 煤矿废弃地再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6 徐州市煤矿废弃地再生的针对性策略研究 |
6.1 废弃地再生的基本功能构想 |
6.1.1 以生态产业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
6.1.2 以公园绿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
6.1.3 以商服用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
6.1.4 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
6.2 徐州市夏桥煤矿区多用途再生的核心要素 |
6.2.1 空间结构的重塑 |
6.2.2 遗址文脉的传承 |
6.2.3 生态系统的修复 |
6.3 徐州市煤矿区转型模式与再生效益分析 |
6.3.1 徐州市煤矿区转型模式 |
6.3.2 徐州市煤矿区再生效益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8)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煤炭工业遗产的发展状况及相关概念 |
1.1 煤炭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状况 |
1.1.1 工业遗产保护的缘起 |
1.1.2 煤炭工业遗产存在的利弊 |
1.2 煤炭工业遗产的价值判断 |
1.3 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
1.4 相关概念 |
1.4.1 城市功能分区 |
1.4.2 工业遗产和煤炭工业遗产 |
1.4.3 再生设计与景观设计 |
1.4.4 景观设计在工业遗产改造中的作用 |
1.4.5 工业遗产改造中景观设计的类型 |
第二章 国内外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的实践 |
2.1 国外改造方案 |
2.1.1 德国工业遗产改造的实践 |
2.1.2 美国工业遗产改造的实践 |
2.1.3 英国工业遗产改造的实践 |
2.2 国内改造方案 |
2.2.1 沙地的开发利用 |
2.2.2 积水塌陷地的开发利用 |
2.2.3 设备制造区的开发利用 |
2.2.4 生产及生活场地的开发利用 |
2.3 我国工业遗产与西方的差异 |
2.3.1 工业发展阶段的差异 |
2.3.2 土地产权的差异 |
2.3.3 设计的重视程度的差异 |
2.3.4 污染治理技术差异 |
2.4 我国工业遗产改造中再生设计存在的问题 |
2.4.1 决策者的定位及连续性不准 |
2.4.2 设计师在了解煤炭工业遗产方面的缺点 |
2.4.3 生态修复的评估缺失 |
2.4.4 技术与管理的问题 |
第三章 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的实践 |
3.1 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 |
3.1.1 以文化旅游为特征的案例 |
3.1.2 以住房条件改善为特征的案例 |
3.1.3 以生态修复为特征的案例 |
3.1.4 以工业遗产保护为特征的案例 |
3.1.5 以综合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案例 |
3.2 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的利弊 |
3.2.1 徐州煤炭工业遗产的再生设计的利弊 |
3.2.2 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发展方向意见 |
第四章 以综合开发利用为特征的项目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规划范围 |
4.1.2 规划原则 |
4.1.3 主题定位 |
4.2 重点问题 |
4.3 公用工程与环境整治 |
4.3.1 道路系统规划 |
4.3.2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
4.3.3 环卫设施规划 |
4.4 生态环境整治 |
4.4.1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原则 |
4.4.2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
4.4.3 生态环境保护 |
4.5 景观绿化规划 |
4.5.1 绿化景观 |
4.5.2 道路景观 |
4.5.3 建筑风貌 |
4.5.4 夜景观 |
4.5.5 水景观 |
4.5.6 人文景观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网络信息 |
图片来源 |
附录A 新河矿再生设计作品展示 |
(9)麦垛山煤矿和谐家园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和谐家园文化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企业文化管理理论 |
第二节 需求层次理论 |
第三节 企业哲学理论 |
第三章 麦垛山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与“家园文化”的地位 |
第一节 麦垛山煤矿简介 |
第二节 和谐家园文化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麦垛山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过程 |
第四节 麦垛山煤矿和谐家园文化的地位 |
第四章 麦垛山企业文化建设实效的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和谐家园文化问卷调查 |
第二节 组织开展和谐家园文化访谈 |
第三节 麦垛山煤矿和谐家园文化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和谐家园文化的改善建议 |
第一节 改善措施 |
第二节 进一步提升的建议 |
第六章 启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论文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四、建设绿色矿区 美化矿工家园(论文参考文献)
- [1]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力谱写新时代老矿区转型发展新篇章[J]. 孙守仁. 中国煤炭工业, 2021(10)
- [2]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D]. 肖珍珍. 辽宁大学, 2021(02)
- [3]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D]. 李之文. 山东大学, 2020(01)
- [4]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D]. 张子砚. 西南大学, 2019(05)
- [5]劳动的空间分工视域下的空间理论重建 ——多琳·马西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研究[D]. 丁乙. 东南大学, 2019(01)
- [6]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白家庄煤矿为例[D]. 李智超.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7]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D]. 李缓. 苏州大学, 2019(04)
- [8]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研究[D]. 赵扬. 东南大学, 2019(05)
- [9]麦垛山煤矿和谐家园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杨敏. 宁夏大学, 2019(02)
- [10]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