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高原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模拟试验 Ⅰ.物理通量和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赖欣,范广洲,华维,丁旭[1](2021)在《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区域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其中高原植被及热力作用的气候效应是高原陆气相互作用的两个重要内容。本文总结了高原植被和陆-气水热交换的变化特征,高原植被及热力作用对高原季风、东亚季风和东亚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1)高原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呈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趋势。近几十年,高原NDVI、植被覆盖度和NPP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西藏东南部年平均和生长季平均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均呈增加趋势。(2)高原感热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呈显着减弱趋势,夏季高原大部分地区地表潜热通量呈增加趋势。(3)高原植被与高原地表热源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当高原植被退化成荒漠,会减少地表吸收的净辐射,减弱地表热源,导致南亚高压位置偏西,西太平洋副高减弱,中国南方和东北地区降水增加,北方地区降水减少。(4)当高原大气热源偏强(弱)时,高原夏季风偏强(弱)。高原大气热源与东亚夏季风的建立和维持密切相关。4-5月中旬高原加热效应使大气柱增温,有利于四周大气向高原汇合及热带暖湿气流北上,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高原加热作用也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的维持。近几十年高原春季感热减弱,造成我国东部降水北方异常偏少、南方异常偏多。高原上空各层年平均大气温度与高原夏季风显着相关。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当高原对流层低层至中上部升温而对流层上部降温时,我国江南和华南夏季降水显着偏多,东北降水显着偏少。
赵兴炳[2](2021)在《青藏高原西部戈壁地表能量平衡特征与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表能量平衡过程对净辐射进行分配与转换,是地表辐射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候格局形成及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地表的能量平衡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探究各种地表的能量平衡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整体空气动力学方法在天气和气候模式中广泛应用,动力、热力粗糙度和稳定度等陆面参数是其工作之前提。青藏高原对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乃至东亚的天气气候的形成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关于青藏高原西部的研究长期缺乏。因此,在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镇建设近地层综合观测实验站,利用实验站获取的长期观测数据,分析该地区的能量平衡特征,计算陆面过程关键参数,评估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于数值模式模拟该地区陆面过程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青藏高原西部陆气相互作用过程观测与研究的不足。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狮泉河常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辐射平衡过程和地表能量平衡过程的月平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地表能量闭合情况及形成原因。狮泉河站以较弱(年平均2.17 m·s-1)的偏西气流为主导(年偏西风频次59.2%),气温季节变化明显,湿度较小(分析时段平均比湿2.6 g kg-1)但干湿季分明,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6-9月,气压变化符合典型高山气压变化特征。辐射平衡分量(向下短波辐射、向上短波辐射、向下长波辐射和向上长波辐射),热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和CO2通量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净辐射主要受向下短波辐射影响,向下长波辐射变化幅度(最大50 W m-2)比向下短波辐射变化幅度(最大1078.24 W m-2,最小632.14 W m-2)和向上长波辐射变化幅度(最大218.88 W m-2,最小132.67 W m-2)都小。干季潜热通量日变化很小,不超过5 W m-2。夏季下午(冬季午夜)CO2通量表现为明确的碳汇(源),强度可达0.1 mg m-2 s-1,可能是由土壤中生物和化学过程引起的,年平均而言,这种源、汇的作用可相互抵消。辐射、湍流通量和土壤热通量逐日白天(北京时10:00–19:00)平均序列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物理量的最大值都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出现在冬季。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是主要能量支出项,潜热通量在湿季可达到净辐射的20%。能量闭合率,夏季月份在0.6以上,冬季在0.5左右,实验期间平均为0.58。(2)计算分析了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的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参数,结果表明:狮泉河站的零平面位移和动力粗糙度,各方位存在差异,零平面位移和动力粗糙度随方位的变化与各方位的粗糙元分布一致,平均而言动力粗糙度为5.58×10-2 m,零平面位移为0.44 m。热力粗糙度与大气层结状态有关,边界层大气层结以不稳定为主,Z95方案计算的不稳定层结热传输附加阻尼k B-1与基于观测数据采用Monin-Obukhov相似理论计算的结果分布最为接近。狮泉河地表反照率变化范围为0.18~0.24,全年平均为0.2,与沙漠和戈壁下垫面相当。狮泉河站土壤热容量、土壤热传导率、土壤热扩散率和土壤水通量密度年平均值依次为0.95×106 J m-3K-1、0.24 W m-1K-1、2.73×10-7 m-2 s-1和0.12×10-5 m s-1,受降水影响有微弱的变化,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敦煌戈壁的观测结果较一致。狮泉河干旱少雨,下垫面状况稳定,与所在区域一致,因此地表反照率、土壤属性参数具有区域代表性,可供相关研究参考。(3)基于Noah LSM评估了5种常用的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陆面模式模拟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oah LSM能够模拟出高原西部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向上长波辐射和土壤温度等的日变化趋势和季节特征,模拟结果对采用的稳定度参数化方案敏感,改进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可以提高陆面模式的模拟能力。与Noah LSM默认迭代方案相比,非迭代方案在计算效率方面具有优势。根据模型效率指数、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均方根偏差等统计参量综合评价,Li等提出的方案表现最佳,其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向上长波辐射以及10和40 cm土壤温度的模拟效率分别比Noah默认方案高1%,88%,8%,6%,和13%,该方案更适合于不稳定情形,而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及类似地区不稳定情形发生频率较高,因此,该方案具有改善青藏高原陆面模型的潜在应用价值。
杨琳韵[3](2020)在《次季节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是亚洲大气低频振荡的重要源汇,能够影响亚洲季风区的降水变率和环流变化。青藏高原次季节振荡主要来源于低纬地区,但是目前对不同低纬度次季节振荡对青藏高原大气振荡及可能产生的降水响应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厘定不同低纬次季节振荡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能够加深对中低纬度之间波动的相互作用的理解,提高对亚洲季风区低频振荡的认识。本文使用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开展了物理参数化方案和内部逼近参数敏感性试验,模拟了2003年东亚地区的降水,改善了东亚区域包括青藏高原地区的夏季降水模拟。其次,利用1999-2008年的长期观测资料探讨了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与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系,发现BSISO能够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产生显着影响。然后,基于WRF的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和谱逼近技术,在高分辨率动力降尺度中,利用滤除不同低纬次季节波动的驱动场,完成了2018年夏季和2005-2009年的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模拟。本文厘定了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时空特征的关键低纬波动及其作用的关键区域,并揭示了主要的物理过程及波流相互作用的机理。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微物理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最为显着。物理参数化方案敏感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依赖性,在青藏高原陆面过程对高原降水的模拟也有很重要的影响。Noah陆面过程、G3D积云对流参数化和CAM辐射传输方案的组合能够较合理地模拟出中国地区的降水的时空变化。(2)内部逼近方法能够有效提升WRF模式对东亚降水的模拟性能,且谱逼近方法比格点逼近更有优势。WRF谱逼近试验对逼近波数和逼近变量的选择很敏感,当截断波长为1000 km时,谱逼近试验模拟的东亚及子区域的降水次季节特征与观测更为接近。而在格点试验中,设置较短的松弛时间能够更好地模拟各子区域的风场和降水变化。仅对风场进行谱逼近、选择1小时松弛时间和逼近波数为4的谱逼近参数组合能够显着改善WRF模式对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模拟,并能更准确地模拟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夏秋季节的大尺度环流特征。(3)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能够引起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强烈响应,尤其是准双周降水,是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键低纬对流耦合波动。BSISO波动能够影响青藏高原夏季准双周降水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的过程,使青藏高原中部和西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增加。赤道罗斯贝波和东风波虽然能在南海地区引起较强的大气瞬变扰动,但不会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平均态和平均气流产生显着影响。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次季节低纬波动的作用地区发现,印度北-孟加拉湾北-中南半岛西北部近青藏高原地区是BSISO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键地区。(4)青藏高原夏季准双周降水对BSISO产生响应的物理过程有两个:一是通过对流在孟加拉湾北部激发向青藏高原南侧移动的Rossby波列向85?E青藏高原南麓附近输送水汽,在扰动能量堆积后,产生扰动后向高原西南部输送水汽;二是通过增强中南半岛西北部-孟加拉湾区域的地表感热,使大气不稳定能量增加,增强在94?E附近近高原地区的低空辐合,通过类似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的动力作用,使孟加拉湾北部的水汽向青藏高原东南部输送,对维持青藏高原水汽通道有着重要作用。在这两个过程中,前一个过程主要由平均气流的动能获得扰动能量,后一个过程的能量主要由平均气流的有效位能提供,从而对平均环流场产生影响,最终使青藏高原夏季气候平均降水和环流产生响应。
王体健,高太长,张宏昇,葛茂发,雷恒池,张培昌,张鹏,陆春松,刘超,张华,张强,廖宏,阚海东,冯兆忠,张义军,郄秀书,蔡旭晖,李蒙蒙,刘磊,佟胜睿[4](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篇》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不断发展,为大气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章着重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发展的总体概况,梳理改革开放40年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21世纪以来的突出研究成果,指出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提出未来的重点方向和发展建议.
马湘宜[5](2019)在《草原地下生物量参数化对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系的物理过程对地表能量平衡和水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寒草原地下生物量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尚不明确,探讨相关参数化方案的影响,可以为今后建立成熟的陆面过程模式根系参数化方案提供参考。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地区玛曲站观测资料驱动BCCAVIM模式,引入不同的根系吸水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模拟;对现今的根系相关参量的参数化方案进行修改,驱动陆面模式BCCAVIM、气候耦合模式FGOALS、BCCCSM进行敏感性试验,分析根系相关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地区陆面过程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成果:(1)利用根分布模型与土壤水分对根系有效性函数两类根系吸水过程方案进行模拟对比分析,相关参数化方案的修改直接作用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不同的根系吸水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模拟影响较大,尤其对冠层蒸腾量模拟差异显着。感热通量主要受相应温度影响,潜热通量与土壤含水量、温度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由于不同方案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程度不同,单站模拟中的差异受降水的影响,在多雨期,根分布对比方案与原模式方案模拟的感热、潜热通量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少雨期,土壤水分对根系有效性函数对比方案与原模式方案模拟的感热、潜热通量间存在较大差异。(3)土壤热传导性与土壤孔隙度有关,随着孔隙度的增加土壤的热传导性则会减弱。当土壤孔隙度变大时,模拟的土壤温度偏高;在降水时段,土壤中的空隙被水分占据,模拟的土壤温度结果偏低。土壤温度模拟差值与感热通量呈现很好的正相关关系,与潜热通量呈现负相关关系。(4)通过敏感性试验,发现高寒草原根系水文效应对地表温、湿度等特征量和地表辐射收支及能量分配有着显着的影响。更改参数化方案在土壤含水量模拟偏低的地区,温度模拟偏高,导致植被的蒸腾作用减小,潜热通量降低。水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略高于土壤,在土壤含水量模拟偏低的地区,净辐射的模拟偏高。(5)在BCCCSM气候耦合模式模拟中,温度参量变化中土壤温度变化最为敏感,但由于青藏高原西部高海拔的特殊地形,土壤温度与地表感热通量之间原本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着,此时土壤液态水含量对感热通量影响占主导地位,水的导热性能大于空气,土壤液态水含量会影响该地区地气间的热量交换。上述工作成果可以为进一步完善草原地下生物量参数化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陆莎[6](2017)在《干旱区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陆面过程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环境气候的影响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塑料薄膜覆盖技术被广泛采用。塑料薄膜不仅显着改变了地表反照率等下垫面物理特征,而且人为抑制了地气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这些改变必将通过改变陆气相互作用而给气候环境带来明显影响。为了准确地模拟研究塑料薄膜覆盖农田下垫面与大气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特征,本文首先利用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膜覆盖农田地气相互作用观测实验”在2015年6月1日-7月24日的数据,分析了干旱区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的陆面过程特征;随后,在陆面过程模式CoLM中引入了一个地膜层子模型,建立了地表层、地膜层和土壤层的能量平衡方程,提出了地膜层的辐射传输和感热输送参数化方案,接着以观测资料为基础发展了一个地表反照率动态参数化方案,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陆面过程模式CoLM-mulch;最后,利用CoLM-mulch模拟研究了干旱区地膜覆盖条件下农田下垫面的陆气相互作用特征。同时,利用相同的大气强迫场,以及土壤和植被参数运行CoLM模式作为对比模拟试验,考察了塑料薄膜覆盖对农田下垫面陆面过程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地膜覆盖农田浅层20cm以上深度处的土壤温度受灌溉影响较大,灌溉后,5cm处土壤温度的日平均值从24℃下降至19℃,而较深层40cm和80cm处土壤温度受灌溉的影响较小,其日均值变化较小。当对农田进行灌溉后,各层的土壤湿度剧增,产生明显的突变,但深层土壤湿度的变化显着落后于浅层,随着灌溉效应的消失,观测峰值后土壤湿度有明显的回落,尤其浅层5cm的土壤湿度迅速下降,而10cm、20cm、40cm和80cm处的土壤湿度缓慢减小。通过对比地膜玉米、地膜无玉米和裸土这三种下垫面的特征,发现地膜覆盖下垫面的各层土壤温度、湿度基本上都大于裸土下垫面,尤其是浅层土壤,说明地膜覆盖对土壤有一定的保温和保墒作用;同时发现地膜覆盖下垫面的向上长波、短波辐射也均大于裸土下垫面,而且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地表反照率的变化与太阳高度角和植被覆盖度有关。(2)假设地膜覆盖完全切断了土壤与大气间的水汽输送,阻断了大气与土壤呼吸产生CO2的交换,据此建立了地表层、地膜层和土壤层的能量平衡方程,提出了地膜层辐射传输和感热输送参数化方案,便得到一个描述地膜层物理过程的子模型。同时,发现实质上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地表反照率不受土壤湿度影响,而与植被覆盖度和太阳高度角有关,从而发展了一个地表反照率动态参数化方案。进一步,将地膜层子模型耦合到CoLM模式中,并利用建立的地表反照率动态参数化方案改进CoLM模式,形成了一个可模拟大气-植被-塑料薄膜-土壤相互作用的陆面过程模式CoLM-mulch。(3)CoLM-mulch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塑料薄膜覆盖农田下垫面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以及辐射、水热、CO2通量的日变化特征,模式效率较高,模拟偏差较小,模式中的地表反照率动态参数化方案较为合理。对比模拟试验显示:CoLM-mulch模式模拟的各个特征量与观测值间的各个统计评估量较CoLM合理,尤其在植被覆盖度较低的时期。但同时从平均偏差值来看,CoLM-mulch模式模拟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向上长波辐射,感热通量,以及CO2通量均稍高于观测值,CoLM-mulch模式模拟的向上短波辐射和潜热通量较观测值偏低,而CoLM模式则相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可以显着提高土壤温度与湿度,影响地表反照率和近地层辐射平衡,阻碍土壤水分蒸发,并抑制土壤呼吸产生的CO2,改变地气间水热传输和CO2收支平衡过程。
张小华[7](2012)在《基于简化生物圈模式(SiB2)的地表能量的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陆面过程主要通过地气之间的湍流、动量、热量、水汽和二氧化碳交换影响天气与气候。气候模拟结果对地表能量分配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尤为敏感。陆面过程对区域和中尺度大气模式模拟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检验陆面过程模式对地表能量分配的模拟能力,我们分别利用原版和改进版简化生物圈模式(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2)模拟了2010年7月22日至8月5日期间北京郊区阳坊镇坦克打靶场草地和青藏高原那曲站2008年7月15日至9月15日期间的辐射平衡、能量收支、土壤温湿度。模式所需要的参数、初始值和强迫值(太阳短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水汽压、气温、水平风速和降水)均来自实地测量。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改进版SiB2提高了净辐射的模拟结果、但是没有改善向上短波辐射的模拟结果。(2)阳坊的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版SiB2提高了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结果。原版SiB2和改进版SiB2分别低估感热通量8.88%和0.64%。原版SiB2和改进版SiB2分别低估潜热通量39.96%和36.98%。改进版SiB2提高了夜间的土壤热通量的模拟能力。而青藏高原那曲站的模拟表明:改进版SiB2没有改善感热通量的模拟结果。原版SiB2和改进版SiB2分别低估感热通量27.28%和27.81%。原版SiB2低估潜热通量13.15%,改进版SiB2低估潜热通量13.49%。改进版SiB2改善了潜热通量夜间的模拟结果。(3)在整个模拟时间段,阳坊实验点和青藏高原那曲站的模拟结果都表明:改进版SiB2更新了土壤热传导率计算方法。从而提高了地表有效辐射温度的模拟能力(包括土壤地表温度)。
鲍婧[8](2012)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近地层陆气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陆气相互作用不仅对西北干旱气候的形成以及东亚季风环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对全球气候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也可能产生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2007年3月-2011年2月连续四年的边界层气象塔、涡度相关系统、土壤参数监测系统及地表辐射监测系统相关资料,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复杂下垫面的近地层微气象学、湍流特征量、湍流通量以及能量交换特征,并对一次强沙尘过程的陆气相互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加深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的认识,为进一步发展适合于该地区的可靠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提供依据。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微气象学特征的分析表明:SACOL常年盛行东南风,次盛行风为西北风;夏、秋季为湿季;近地层7层(1,2,4,8,12,16和32m)的风速、气压、温度及相对湿度都有明显日、季变化特征;风速、温度、相对湿度垂直廓线呈现季节性变化,风向对廓线有影响,且各要素的风廓线均有不符合近地层廓线对数律的拐点出现;通量法计算所得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m值略大于廓线法计算值,计算所得的平均Z0m分别为0.040m,0.033m;Z0m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大,夏季略小,冬季最小;受地形起伏的影响,不同风向的Z0m值有差异,NW>SW>NE>SE;风向、稳定度对通量源区有很大影响,且不同稳定度条件下,湍流通量观测代表的地形状况不同。(2)对湍流特征量的分析表明:各季稳定度呈正态分布,近中性层结居多;湍流强度与风速和稳定状况有关,Iu>Iv>Iw;湍流风速归一化标准差与稳定度参数ζ之间基本满足1/3次律,近中性层结A=3.35,B=3.30,C=1.35;湍流平均动能e日变化明显,春>夏>秋>冬,e呈逐年增长的趋势,u、v方向湍流动能相近,大于w方向,无因次扰动动能与稳定度状况有关;动量输送系数CD日变化明显,日间值大于夜间,感热输送系数CH日变化波动大;春夏秋冬四季CD分别为8.45×10-3,8.20×10-3,8.30×10-3,7.85×10-3,CH分别为6.18×10-3,9.22×10-3,7.14×10-3,5.01×10-3,CD>CH,SACOL总体输送过程受动力因子作用大于热力因子。(3)对湍流通量特征的分析表明:动量通量、热通量和CO2通量均具有明显的日、季、年变化规律。白天波文比B>1,感热通量占主导,夜间B<1,潜热通量占主导,冬季感热通量占主导;空气动力学法与涡度相关法计算所得的通量日变化趋势一致,空气动力学法计算值总体略高于涡度相关法,但计算结果仍在可信任范围内;CO2通量值很小,SACOL总体为吸收,夜间为正,白天为负,碳吸收春>夏>秋>冬,各年度季变化幅度逐年减小。(4)对辐射通量的分析可知:除大气逆辐射Li日变化幅度较小外,各辐射分量日变化明显,日间变化较大,夜间变化不大,太阳总辐射Si、反射太阳辐射So、净辐射Rn位相一致,地表长波辐射Lo和大气逆辐射Li滞后;各辐射分量月、季均值均为正,有显着的季、年变化特征,年际变化不大,总平均值Lo>Li>Si>Rn>So,分别为370.5Wm-2,281.5Wm-2,190.OWm-2,63.4Wm-2,37.7Wm-2;地表反照率有明显的日、季、年变化特征,季均值冬>春>夏>秋,一般在8-10月达到全年最小值,整个观测期总平均值为0.21。(5)对土壤参数及土壤热通量的分析可知:土壤温度日变化主要集中在0-20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变化幅度减小,位相滞后,白天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夜间反之,年变化呈单峰型,且年变化幅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体积水含量5cm处日变化最明显,20cm-80cm处日变化不大,10cm处土壤湿度最大,80cm处最小,5-40cm年变化趋势一致,基本呈“M”型,夏、秋季土壤湿度大,土壤体积含水量与降水量正相关;通过TDEC法计算所得的地表土壤热通量有明显的日、季、年变化,季均值春>夏>冬>秋,总均值为0.3Wm-2,SACOL土壤总体表现为吸收能量。(6)对能量平衡的分析可知:能量平衡各分量有明显的日、季、年变化,感热和潜热通量远大于土壤热通量,净辐射主要是以感热和潜热的形式加热大气,消耗于土壤热通量的部分不大;有残余量存在,且呈单峰型日变化;有效能量与可利用能量的相关系数为0.87,EBR为0.76,SACOL地表能量平衡不闭合。(7)对2010年3月13-15日一次强沙尘过程陆气相互作用特征的分析可知:沙尘暴过境时伴随有大风过程,风向由东南风转为北风之后又转回东南风,空气由冷湿转为暖干又转回冷湿状态,地面从受低气压控制到受高气压控制:沙尘过程中湍流动能增大,与风速正相关,以下沉气流为主,主要为沉降,动量输送下传,感热输送上传,主要沙尘源非本地;沙尘天气时动量通量值增大,而地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明显减弱,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白天小,夜间大,浮尘天气时潜热通量异常大;由于沙尘对辐射的散射、反射,沙尘天气时短波辐射总体减小,浮尘天气尤为明显;沙尘暴天气地表长波辐射值增大,而浮尘天气减小,夜间值增大;大气逆辐射变化不明显,与PM10浓度正相关;净辐射白天减小,夜间增大。
丹利,符传博,吴涧[9](2011)在《陆气双向耦合模式中全球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时空特征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CAS)含有动态植被过程的海-陆-气耦合模式AVIM-GOALS的积分结果,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感热和潜热通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VIM-GOALS模拟的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气候态、季节变化等特征和ERA-40一致,其中感热通量的纬向分布为双峰型,而潜热通量从1~7月是一个从单峰型到双峰型的转变过程。空间分布特征说明,1月的通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低纬地区,7月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感热和潜热通量有很大的增加,而7月南半球的地表通量仍保持较大数值的分布,变化相对较小,达到0.01的显着性水平。感热和潜热通量标准差分布均表现为低纬地区小、高纬地区大的特征,模拟效果与ERA-40资料较为一致。北半球的年变化相关系数(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89)大于南半球。进一步分析感热、潜热通量模拟结果和再分析资料的年变化相关系数空间分布特征表明,相关系数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其中30°N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南部和南美洲南部以及南极洲地区都通过了0.01的显着性检验,这也说明耦合模式在这几个地区有较强的感热、潜热通量模拟能力。另外,对耦合模式输出的感热、潜热通量和全球平均的感热、潜热通量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北半球的相关系数大部分地区在0.6以上,这和再分析资料的结果比较一致,且20°N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及20°S附近的非洲地区通过0.05的显着性检验,这说明上述地区在全球平均的尺度上地表通量年变化较为显着。
华维,范广洲,陈权亮,董一平,周定文[10](2010)在《改则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生理过程的影响及反馈效应的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利用1997年10月1日至1998年9月30日设置在青藏高原西部改则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作为强迫场,采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对改则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过程的影响及反馈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AVIM模式对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具有一定模拟能力,能够较真实地模拟出地表特征量的变化特点。通过敏感性试验发现,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植被生理生长过程有明显影响:降水增加有利于植被生长,尤其在雨季最为明显,其他季节无太大变化;气候变暖对植被生理过程的综合作用是植被净光合作用的变化,即春季增强,夏季减弱,秋季和冬季变化不大;"暖湿化"对高原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是春季和夏季植被活动增强,尤其春季最为明显。植被物理特性参数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陆面过程,进而导致高原热源发生变化,因此,为准确估计地表能量收支,对模式陆面参数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
二、青藏高原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模拟试验 Ⅰ.物理通量和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模拟试验 Ⅰ.物理通量和参数(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原植被变化特征 |
3 高原陆-气水热交换的变化特征 |
4 高原植被及热力作用对东亚区域气候的影响 |
4.1 高原植被变化对东亚区域气候的影响 |
4.2 高原热力作用对东亚区域气候的影响 |
4.2.1 高原大气热源对高原季风、东亚季风的影响 |
4.2.2 高原地表热源、积雪及反照率对东亚季风和气候的影响 |
4.2.3 高原上空大气温度与高原季风、东亚区域气候的关系 |
5 结论与讨论 |
(2)青藏高原西部戈壁地表能量平衡特征与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观测研究进展 |
1.2.2 青藏高原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参数研究进展 |
1.2.3 近地层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观测实验与研究方法 |
2.1 观测实验站点 |
2.2 观测实验仪器 |
2.3 观测实验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
2.3.1 慢响应传感器数据质量控制与处理 |
2.3.2 快响应传感器数据质量控制与处理 |
2.4 研究方法 |
2.4.1 湍流通量观测与参数化方法 |
2.4.2 地表能量闭合率 |
2.4.3 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参数计算方法 |
2.4.4 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适用性评估方法 |
第3章 青藏高原西部地表能量平衡季节特征分析 |
3.1 气象背景分析 |
3.2 地表能量月平均日变化 |
3.2.1 辐射分量月平均日变化 |
3.2.2 湍流通量月平均日变化 |
3.3 地表通量季节变化 |
3.3.1 辐射分量季节变化 |
3.3.2 湍流通量季节变化 |
3.4 地表能量平衡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参数与土壤热属性参数计算 |
4.1 稳定度 |
4.2 动力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 |
4.3 热力粗糙度 |
4.4 地表反照率 |
4.5 土壤热属性参数 |
4.6 小结 |
第5章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介绍与对比 |
5.1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介绍 |
5.2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比 |
5.2.1 稳定情形下稳定度方案对比 |
5.2.2 不稳定情形下稳定度方案对比 |
5.3 小结 |
第6章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研究 |
6.1 模拟试验设计 |
6.2 模拟结果分析 |
6.2.1 湍流通量 |
6.2.2 辐射通量 |
6.2.3 土壤温度 |
6.2.4 土壤湿度 |
6.3 模拟结果讨论 |
6.3.1 稳定和不稳定情形下各参数化方案模拟差异 |
6.3.2 稳定度方案影响模拟结果的机制 |
6.3.3 模拟时长比较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
7.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一、基本情况 |
二、学习工作经历 |
三、主持和参与的部分科研项目 |
四、获奖情况 |
五、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3)次季节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青藏高原降水模拟进展 |
1.3 主要的低纬次季节波动 |
1.3.1 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 |
1.3.2 赤道罗斯贝波 |
1.3.3 东风波 |
1.4 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气候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东亚地区物理参数化方案对动力降尺度模拟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模式设置、数据及个例 |
2.2.1 时间变化 |
2.2.2 中低层环流和温压场的模拟 |
2.3 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和温度模拟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东亚地区内部逼近参数对动力降尺度模拟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模式设置和内部逼近简介 |
3.2.1 内部逼近参数敏感组 |
3.2.2 谱逼近参数组合对照组 |
3.2.3 内部逼近方法 |
3.3 逼近方法和参数对东亚区域夏季降水模拟的影响 |
3.4 谱逼近对高分辨率动力降尺度青藏高原气候模拟的影响 |
3.4.1 谱逼近对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和环流的影响 |
3.4.2 谱逼近对高原夏季准双周降水模拟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关键低纬次季节波动 |
4.1 引言 |
4.2 数据、模式设置及方法 |
4.2.1 观测数据集 |
4.2.2 动力降尺度试验 |
4.2.3 统计方法 |
4.3 观测事实分析 |
4.3.1 BSISO强事件的定义及特征 |
4.3.2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 |
4.3.3 BSISO与青藏高原降水的关系 |
4.3.4 BSISO影响青藏高原降水的动力过程 |
4.4 短期气候模拟 |
4.4.1 低纬次季节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
4.4.2 低纬次季节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次季节时间特征的影响 |
4.4.3 大尺度背景场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 |
4.5 次季节低纬波动影响高原降水的机理初步分析 |
4.5.1 低纬次季节波动影响高原准双周振荡的关键地区 |
4.5.2 次季节低纬波动影响青藏高原降水途径的理论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对次季节低纬波动的响应过程及机理分析:2005-2009 年高分辨率气候模拟 |
5.1 引言 |
5.2 模式设置及方法 |
5.3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平均态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 |
5.4 青藏高原夏季瞬变波动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 |
5.5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对低纬次季节波动的响应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4)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发展的总体概况 |
2.1 大气物理 |
2.2 大气环境和大气化学 |
2.3 大气探测和大气遥感 |
3 改革开放40年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的主要研究进展 |
3.1 大气边界层物理 |
3.1.1 物理实验研究 |
3.1.2 理论和方法研究 |
3.1.3 数值模拟研究 |
3.2 云雾物理 |
3.3 大气辐射 |
3.4 大气电学 |
3.5 大气化学 |
3.6 大气环境 |
3.6.1 大气环境模式 |
3.6.2 大气污染效应 |
3.6.3 大气污染管控 |
3.7 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 |
3.7.1 地面(海面)气象观测 |
3.7.2 高空气象探测 |
3.7.3 大气遥感 |
3.7.4 科学观测和科学试验 |
3.8 气象雷达探测 |
3.9 气象卫星遥感 |
4 21世纪以来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的突出研究成果 |
4.1 大气边界层物理 |
4.2 云雾物理 |
4.3 大气辐射 |
4.4 大气电学 |
4.5 大气化学 |
4.6 大气环境 |
4.7 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 |
4.8 气象雷达探测 |
4.9 气象卫星遥感 |
5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未来发展展望 |
5.1 大气物理 |
5.2 大气环境与大气化学 |
5.3 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 |
(5)草原地下生物量参数化对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陆面模式发展现状 |
1.2.1 第一代陆面模式 |
1.2.2 第二代陆面模式 |
1.2.3 第三代陆面模式 |
1.3 青藏高原陆面过程现状及模拟研究 |
1.4 关于含根土壤水热性质的影响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模式与资料说明 |
2.1 模式介绍 |
2.2 资料选取 |
第三章 根系吸水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研究 |
3.1 参数化方案实验设计 |
3.1.1 根分布 |
3.1.2 土壤水分对根系有效性函数 |
3.2 基本特征量模拟结果对比 |
3.2.1 感热通量 |
3.2.2 潜热通量 |
3.2.3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温度 |
3.3 地表通量与土壤温湿度关系 |
3.3.1 感热通量差值与土壤温湿度差值 |
3.3.2 潜热通量差值与土壤温湿度差值 |
3.4 与降水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根系相关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试验 |
4.1 敏感性试验设计方案 |
4.2 玛曲站单站模拟结果分析 |
4.3 FGOALS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分析 |
4.4 BCC_CSM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6)干旱区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陆面过程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陆面过程野外观测现状 |
1.2.2 陆面过程模式研究现状 |
1.2.3 陆面过程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野外观测实验及模式介绍 |
2.1“干旱区地膜覆盖农田地气相互作用观测实验”介绍 |
2.2 陆面模式CoLM简介 |
2.2.1 模式的控制方程 |
2.2.2 模式中的参数化方案 |
第三章 干旱区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的陆面过程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陆面过程特征分析 |
3.3.1 土壤温度 |
3.3.2 土壤湿度 |
3.3.3 地表辐射通量和反照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旱区农田地膜覆盖条件下陆面模式的发展与改进 |
4.1 引言 |
4.2 地膜层子模型的引入 |
4.2.1 能量平衡方程 |
4.2.2 辐射传输方案 |
4.2.3 感热传输方案 |
4.3 地膜覆盖农田地表反照率的动态参数化 |
4.3.1 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征 |
4.3.2 地表反照率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分析 |
4.3.3 地表反照率动态参数化方案的提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旱区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模拟试验设置 |
5.1.1 模式的大气强迫场及初始条件 |
5.1.2 模式的输入参数 |
5.1.3 模式评估 |
5.2 模拟验证与分析 |
5.2.1 土壤温度 |
5.2.2 土壤湿度 |
5.2.3 辐射通量 |
5.2.4 感热和潜热通量 |
5.2.5 CO_2通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本文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简化生物圈模式(SiB2)的地表能量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实验方法 |
1.4 资料预处理与质量控制 |
1.4.1 野点去除 |
1.4.2 坐标旋转 |
1.4.3 超声虚温的湿度修正 |
1.4.4 WPL修正 |
第二章 简单生物圈模式(SiB2)的应用和改进 |
2.1 前言 |
2.2 SiB2简介 |
2.2.1 SiB2模式结构 |
2.2.2 参数与强迫变量 |
2.2.3 预报量的控制方程 |
2.2.4 SiB2模式中通量的计算方法 |
2.3 SiB2的改进 |
2.3.1 SiB2中用于土壤温度模拟的“强迫-恢复”方法 |
2.3.2 改进版“强迫-恢复”方法 |
第三章 北京阳坊地区的地表能量平衡的模拟研究 |
3.1 资料来源 |
3.1.1 观测站点概况 |
3.1.2 野外试验方法 |
3.2 通量计算 |
3.3 试验设计 |
3.3.1 SiB2参数的设定 |
3.3.2 强迫数据 |
3.3.3 初始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辐射平衡分量 |
3.4.2 能量平衡分量 |
3.4.3 地表有效辐射温度和土壤湿度 |
3.4.4 地表能量收支 |
3.5 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那曲站的能量平衡模拟研究 |
4.1 实验地点和仪器 |
4.2 那曲站SiB2参数设置 |
4.3 那曲站的强迫数据 |
4.4 辐射分量 |
4.4.1 净辐射 |
4.4.2 向上长波辐射 |
4.4.3 向上短波辐射 |
4.5 能量平衡分量 |
4.5.1 感热通量 |
4.5.2 潜热通量 |
4.5.3 土壤热通量 |
4.6 地表有效辐射温度 |
4.7 能量平衡 |
4.8 统计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近地层陆气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陆气相互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 资助项目和资料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观测试验及资料处理 |
2.1 观测站点 |
2.2 观测仪器 |
2.3 资料质量控制 |
2.3.1 涡度相关系统的订正 |
2.3.2 地表土壤热通量的订正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近地层微气象学特征 |
引言 |
3.1 气象要素特征 |
3.1.1 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
3.1.2 主要气象要素廓线特征 |
3.2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特征 |
3.2.1 计算方法 |
3.2.2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变化特征 |
3.3 通量观测的空间代表性分析 |
3.3.1 FSAM模型简介 |
3.3.2 通量贡献源区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近地层湍流特征 |
引言 |
4.1 大气稳定度特征 |
4.2 湍流统计特征 |
4.2.1 湍流强度特征 |
4.2.2 湍流方差特征 |
4.3 湍流动能 |
4.3.1 湍流平均动能 |
4.3.2 无因次扰动动能 |
4.4 总体输送系数特征 |
4.4.1 总体输送系数平均日变化特征 |
4.4.2 总体输送系数随稳定度的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近地层湍流通量特征 |
引言 |
5.1 计算方法 |
5.1.1 涡度相关法 |
5.1.2 空气动力学法 |
5.2 动量通量特征 |
5.2.1 动量通量日变化 |
5.2.2 动量通量季变化 |
5.2.3 动量通量年变化 |
5.3 热通量特征 |
5.3.1 热通量日变化 |
5.3.2 热通量季变化 |
5.3.3 热通量年变化 |
5.3.4 波文比 |
5.4 空气动力学法与涡度相关法比较分析 |
5.5 CO_2通量特征 |
5.5.1 CO_2通量日变化 |
5.5.2 CO_2通量季变化 |
5.5.3 CO_2通量年变化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近地层能量交换特征 |
引言 |
6.1 地表能量平衡方程 |
6.2 辐射通量特征 |
6.2.1 辐射通量日变化 |
6.2.2 辐射通量季变化 |
6.2.3 辐射通量年变化 |
6.3 地表反照率特征 |
6.3.1 地表反照率日变化 |
6.3.2 地表反照率季变化 |
6.3.3 地表反照率年变化 |
6.4 土壤热通量特征 |
6.4.1 土壤参数特征 |
6.4.2 土壤热通量日变化 |
6.4.3 土壤热通量季变化 |
6.4.4 土壤热通量年变化 |
6.5 能量平衡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近地层陆气相互作用特征 |
引言 |
7.1 概述 |
7.2 沙尘天气过程气象要素特征 |
7.3 沙尘天气过程湍流输送特征 |
7.3.1 湍流平均动能 |
7.3.2 垂直速度 |
7.3.3 垂直动量输送 |
7.3.4 垂直热量输送 |
7.4 沙尘天气过程湍流通量特征 |
7.4.1 动量通量 |
7.4.2 热通量 |
7.5 沙尘天气过程辐射通量特征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陆气双向耦合模式中全球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时空特征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模式介绍 |
3 模拟结果分析 |
3.1 感热、潜热通量纬向平均分布 |
3.2 陆面1月和7月地表感热与潜热通量 |
3.2.1 感热通量场 |
3.2.2 潜热通量场 |
3.3 感热和潜热通量场的标准差 |
3.4 感热和潜热通量年变化及其与ERA-40资料的相关分析 |
3.4.1 感热和潜热通量场的年变化 |
3.4.2 感热和潜热通量年变化相关场分析 |
4 结论 |
(10)改则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生理过程的影响及反馈效应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域概况和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域简介 |
2.2 试验设计 |
3 结果分析 |
3.1 模式性能检验 |
3.2 气候变化对植被生理过程的影响 |
3.2.1 降水增加 |
3.2.2 气温升高 |
3.2.3 暖湿化 |
3.3 植被变化对物理过程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四、青藏高原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模拟试验 Ⅰ.物理通量和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J]. 赖欣,范广洲,华维,丁旭. 高原气象, 2021
- [2]青藏高原西部戈壁地表能量平衡特征与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D]. 赵兴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次季节低纬波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杨琳韵. 南京大学, 2020(12)
- [4]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篇[J]. 王体健,高太长,张宏昇,葛茂发,雷恒池,张培昌,张鹏,陆春松,刘超,张华,张强,廖宏,阚海东,冯兆忠,张义军,郄秀书,蔡旭晖,李蒙蒙,刘磊,佟胜睿.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2)
- [5]草原地下生物量参数化对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研究[D]. 马湘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6]干旱区地膜覆盖农田下垫面陆面过程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D]. 陆莎. 兰州大学, 2017(07)
- [7]基于简化生物圈模式(SiB2)的地表能量的模拟研究[D]. 张小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 [8]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近地层陆气相互作用研究[D]. 鲍婧. 兰州大学, 2012(10)
- [9]陆气双向耦合模式中全球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时空特征模拟[J]. 丹利,符传博,吴涧.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02)
- [10]改则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生理过程的影响及反馈效应的模拟研究[J]. 华维,范广洲,陈权亮,董一平,周定文. 高原气象,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