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卡车行驶状态下车架有限元分析

特种卡车行驶状态下车架有限元分析

一、特种载重车在行驶状态下车架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烨锋[1](2021)在《晃动冲击条件下单车油罐车结构强度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单车油罐车作为运输油类物品的专用车,由于其机动性能与通过性能较好,可以轻松应对狭窄的街道和崎岖的山路,多工况路面适应性强。随着各行业对燃油的巨大需求和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单车油罐车在众多专用罐车品类中日益受到重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单车油罐车遭遇较差路面时,罐内液体容易引起较大的液体晃动冲击力,对罐车结构强度造成威胁,罐车事故时有发生,而且减轻罐车的自重不但可以提高其操纵性,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因此开展单车油罐车的结构强度分析和结构优化研究近年来成为专用车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为此,研究结合某型特种专用单车油罐车的结构强度设计和结构优化需求,在考虑路面激励条件下,构建其晃动冲击分析模型和流固耦合分析方法,主要分析正常、转弯、刹车以及不同装载工况条件下的罐内液体晃动冲击力分布及规律,并将其作为动态冲击载荷施加到罐内表面,采用间接流固耦合方法研究单车油罐车静态与动态时的结构强度,并探索副车架和罐体的优化空间,为单车油罐车的设计手段更新与更加贴合实际运行工况设计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利用ADINA计算单车油罐车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罐内液体晃动冲击力。为获得准确的液体晃动计算结果,采用国标路面不平度系数和傅里叶逆变换技术获取随机路面载荷谱,在此基础上进行单车油罐车流固耦合分析模型的构建,研究单车油罐车正常、刹车、转弯行驶时的罐内液体晃动冲击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罐内液体晃动冲击力计算结果与实际行驶时液体晃动情况一致,证明结果的正确性;获得了不同路面激励和装载条件下的液体晃动冲击力分布规律,并研究冲击力在罐车结构强度分析中动态函数加载方法,构建了单车油罐车的结构强度间接流固耦合计算方法,成功实现考虑液体晃动冲击影响罐车结构强度的目的。2.基于有限元静态与瞬态分析理论,结合单车油罐车三维几何模型结构特点和各构件材料属性,基于ANSYS有限元结构分析平台,研究构建了模拟罐车工况的前处理分析技术,完成了考虑液体晃动冲击、路面载荷谱激励和油罐车结构连接特征的单车油罐车结构强度分析模型构建,为单车油罐车的结构强度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和研究方法,为罐车设计手段更新发展提供较好的参考。3.采用构建的单车油罐车间接流固耦合计算方法,计算获得了静态满载状态、转弯满载状态、制动满载状态、A级路面90km/h满载行驶和C级路面40km/h满载行驶时的静与动态五种工况下的罐车力学性能,并结合设计要求对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车油罐车静态与动态工况下,所有构件的最大应力均满足强度要求,并且通过分析单车油罐车的结构强度,发现副车架及罐体的所有零部件不但满足结构强度设计要求,而且局部最大应力水平整体相对材料自身强度极限具有一定的富裕空间。因此,结构强度分析结果也表明,虽然单车油罐车原结构设计结构强度满足要求,但部分结构仍旧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可进一步开展结构优化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其操控性和降低设计制造成本。4.针对单车油罐车结构强度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设计对象与方案,对其副车架进行了拓扑优化研究,对其罐体进行了尺寸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副车架拓扑优化后,保留50%材料与保留80%材料时总质量均有下降,分别降低了7.58%和2.43%;罐体尺寸优化后,罐体厚度降低为5mm,对比优化前后的罐体结构强度性能表面,优化后罐体经济性与结构强度均优于原罐体,并且罐体质量变为595kg,降低了16.67%,相对于原罐体减小119kg,进一步提升了其操控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高靖博[2](2021)在《基于性能驱动的商用车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商用车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普遍较高,随着法规对油耗要求的不断严格,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变得愈加重要。作为一项关键节能技术,轻量化技术对于商用车降低燃油消耗及减少污染物排放至关重要。其中,商用车车架质量占商用车整车质量的10%左右,因此商用车车架的轻量化设计对于商用车整车的节能减排意义重大。本文进行了基于性能驱动的重型牵引车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既考虑了牵引车车架的强度、刚度以及模态性能,同时考虑了车架的疲劳耐久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对车架组成结构进行几何清理,网格划分,添加材料属性,通过铆钉及螺栓连接车架各个横梁、纵梁以及车架接头,建立了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其次对车架的静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车架进行四种典型工况下的静力学分析,获得各个工况下牵引车车架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根据静力学分析结果对车架的刚度以及强度进行评价,确定车架静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对车架进行计算模态分析,得到车架前五阶模态频率和振型,之后进行牵引车车架模态试验验证了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建立了牵引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建立柔性体车架模型,并利用通讯器将柔性体车架模型与课题组先前建立的该牵引车其它各个子系统模型进行组装,得到牵引车整车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基于谐波叠加法建立三维B级路面模型,进行牵引车整车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车架上与悬架各个连接点处的载荷时间历程。之后应用惯性释放法获得在车架各个连接点处施加单位载荷时的车架应力响应,并根据车架材料的性能参数模拟出车架材料的S-N曲线。采用名义应力法,将车架连接点处的载荷时间历程曲线与惯性释放法获得的车架应力响应一一对应,并结合建立的S-N曲线,进行牵引车车架的疲劳寿命分析。最后对车架进行轻量化优化设计。筛选出3个形状变量和15个厚度变量作为多目标优化的设计变量,以车架弯曲工况下的最大位移、扭转工况下的最大位移、扭转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和一阶模态频率作为约束,以车架疲劳寿命最大和车架质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车架多目标优化模型。抽取180组样本点进行试验设计,基于试验设计结果建立各个响应量的近似模型,之后进行牵引车车架多目标轻量化优化设计,从获得的优化解集中选取质量最小的解作为车架多目标优化的最优解。对优化后的牵引车车架进行性能验证。优化后车架质量减少了155kg,减重率达17.2%,轻量化设计效果显着,车架其它性能良好。论文研究结果对车架结构的轻量化优化设计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张建永[3](2021)在《轨道车高速冲击下车架疲劳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车架作为试验轨道车最重要的受力部件,不仅要承受配重块、动力系统等设备的影响,同时也承受铁轨不平或轮系磨损所带来随机振动载荷的影响。轨道车撞击拦阻钢索,车架也要承受钢索阻拦带来的冲击拦阻力的影响。车架在以上几种载荷共同作用下,应力状态复杂多变,极易产生不同形式的损伤破坏。针对车架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运用相关理论,对车架进行静态、动态特性以及疲劳可靠性分析,以了解车架的实际状况。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创新如下:(1)首次基于能量法建立了轨道车拦阻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轨道车在不同指标下的冲击拦阻力变化规律。通过项目样例仿真,分别研究了最大钢索拉力值最小时冲击拦阻力的变化规律和拦停距离最小时冲击拦阻力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相应工况下冲击拦阻力的变化曲线。(2)利用ANSYS Workbench平台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静态分析;基于静态分析结果,对车架进行了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求出了车架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结果表明,轨道、轮系、转子系统等外部因素的激励很难引起车架结构的共振。(3)在预应力模态分析基础上对车架进行不同指标及不同运行速度下的瞬态响应分析,得到了车架的应力集中区域和时间-应变历程曲线。发现了车架处于弹性变形阶段,且变形可最终恢复;在撞击初速度相同的工况下,使拦停距离最短的车架形变量比使最大钢索拉力值为最小的车架形变量明显要大。(4)利用求得的Q345钢的P-S-N曲线,结合疲劳累积损伤理论,采用n Code软件对不同指标下的车架结构进行疲劳可靠性分析,得到了车架在存活率为99%时,相应工况下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损伤。发现了车架在拦停距离最小时疲劳损伤更严重,疲劳寿命也更低的现象。该分析也为后续车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张良萌[4](2020)在《半挂轿运车后举升机构性能研究与车身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某多功能半挂轿运车为研究对象,以该型号半挂轿运车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重点。首先分析了其在举升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并结合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半挂轿运车后举升机构动力学模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然后利用ANSYS软件建立半挂轿运车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四种典型工况下的动强度分析以及自由模态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首先通过对后举升机构的载荷分析,得到后举升机构在举升至不同高度下的受力情况,并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举升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后举升机构在中位举升阶段出现吃力、卡顿不平顺的原因。为改进举升方案,优化举升性能,提出采用后推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代替四杆举升机构。对比分析可知,改进后举升机构对前立柱的水平作用力由55.2kN降至14.69kN,所需油缸推力为110.2kN,降低11.4%,并且启动较快,举升更平稳。为验证新举升机构的稳定性,建立了举升试验样车,进行了举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新举升机构的可行性。(2)然后根据半挂轿运车车身结构的几何模型,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半挂轿运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研究模拟了结构连接的方法,对车身结构在多种极限工况下进行了动强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车身的强度、刚度综合评估,得出该车身在多种极限工况下的最大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满足使用要求。之后又对比分析了,采用后推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对车身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可知改进后车身结构应力和变形都有所降低,通过道路行车测试,该车身结构可以达到使用要求。(3)接着在自由状态下对半挂轿运车车身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车身前14阶的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通过模态分析的评价原则,对模态分析的结果进行校核,验证了车身低阶频率能够避免与发动机的怠速频率及道路的激励频率发生重叠,避免了共振发生,通过分析固有频率和振型等相关参数,了解到了该半挂轿运车动力学的不足之处。(4)最后,为了使轿运车车身在结构强度和布局上更好的满足整车的使用要求,减少设计周期和成本,在对现有车身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铰接式举升机构的轿运车车身结构。介绍了全铰接式举升机构车身结构的技术方案与优势,并使用ANSYS重新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静态与动态特性,并对上层平台与下车架进行弯曲刚度与扭转刚度校核。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全铰接式举升机构车身结构应力分布更合理,强度更高,车身变形更小,为该类轿运车车身结构的后续研究提供良好的借鉴。

丁晓霖[5](2020)在《基于随机振动损伤分析的轿运车架结构改进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轿运物流业快速发展,中置轴轿运车在商品车辆运输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特种专用汽车,其在设计与应用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提高行驶速度、装载系数的提高以及运输成本的降低,更需要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平顺性和可靠性。由于轿运车较大的车身质量、结构尺寸和承载量,其结构弹性固有频率的动态特征和路面随机激励对车辆系统的动态响应影响也较大,易造成车架局部疲劳损伤。因此,本文将电测应变技术、有限元仿真分析、多体动力学计算与结构随机振动疲劳分析相结合,以用于对轿运车架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和结构疲劳强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工程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轿运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性能,将应变传感计和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结构的关键测点位置,利用电测应变技术和振动测试系统,获取轿运车架在多种道路行驶条件下的等效应力和加速度大小,了解轿运车架的实际应力情况,为下文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提供试验数据。2、建立轿运车架有限元模型,对车架进行动态静力、模态和频率响应分析,得到了车架在四种不同行驶工况下的应力、变形情况以及车架的前十阶固有频率和结构关键点处的应力频响函数,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轿运车架力学模型的准确性。3、运用ADAMS CAR软件对轿运车进行整体建模,然后进行整车多体动力学计算,分析悬挂连接点在高速路、凸块路和山路三种典型路况下的载荷变化情况,提取了各路况下悬挂连接点的受力载荷谱和标记点处的加速度载荷谱,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动力学计算模型的精确性,为疲劳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4、对轿运车架进行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根据整车动力学计算得到的载荷曲线,对其进行频率分析,得到其功率谱密度,并结合车架的应力频响函数和车架材料的S-N曲线,采用Dirlik计算模型、FKM方法修正在nCode Dede Design Life中估算出的振动疲劳寿命,分别计算出各测试路面下的行驶里程,并针对结构局部疲劳强度薄弱位置设计改进方案。

何遥[6](2020)在《小型电动车车架多工况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环保与节能,现在纯电动车正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开发的热点,其污染物排放少、噪声低、能效高等优势是传统燃油汽车不可比拟的。车架作为汽车重要部件之一,承受着驾驶室、动力总成和其它所有零部件的质量载荷,并且承受着不同工况下来自路面的振动、冲击、扭曲等。如果能在满足车架各项性能要求的同时,提高材料使用率,实现车架的轻量化,那将非常具有工程使用价值。特别是在电池技术发展依旧限制电动汽车发展的现阶段,降低车辆自重提升续航能力意味着整车成本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因此在车架结构设计的初期就应该使用拓扑优化设计技术,在设计域内得到车架拓扑结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创建基于传统汽车车架的小型电动车车架简易模型,提出两种小型电动车动力电池布置方案;在弯曲、扭转、制动和转弯四种典型工况下对两种方案中的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最终选择动力电池组中置的小型电动车车架布置方案;(2)构建以体积最小为目标,结构总体柔度为约束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提出多工况权重比分配问题的求解方法;在Hypermesh中建立了小型电动车车架局部拓扑优化有限元模型;将权重比代入加权柔度函数,以加权柔度为约束,结构最小体积为目标,在Hypermesh中完成了小型电动车车架多工况拓扑优化;构建基于拓扑优化结果的小型电动车车架三维模型,对比优化前后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结果。优化结果显示,局部优化后的车架结构满足使用要求,减轻了车架优化区域的总质量,使材料的有效利用率得以提高,对进一步的结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仁杰[7](2020)在《面向产品开发的AGV平台设计优化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一线技术工人缺乏等问题。随着“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到来和深化落实,“替代人工”属性更强的高端智能装备正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势头。其中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集中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是目前科技发展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鉴于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发展,通过试制AGV平台样车开展应用性研究工作,实现AGV关键技术的功能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的验证和提升,进一步探究AGV与其他智能设备的紧密结合,实现AGV结构的多样化和多用途,不仅促进科研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还为市场的产需对接和技术落地提供产、学、研、用全面的平台。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AGV机械结构;对整车结构受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参数优化;对整车运动学性能以及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进行建模和分析,并对试制的样车进行基础功能的试验验证。最终开发出制造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的AGV平台。具体内容阐述如下:(1)AGV平台结构方案设计。首先,参考目前国内外成熟的AGV方案,依据本课题AGV平台的设计目的与功能,确定了总体设计要求和性能目标。然后,通过对比不同零部件的优缺点进行驱动轮和动力电池的选型和参数匹配,同时完成其他零部件的选型,并设计出分层桁架式的车体结构和四点支撑形式的舵轮减震机构。最后,确定了“2+4”形式的轮系结构和开放式的整体总布局,并基于三维建模软件完成整车装配。(2)车体结构力学性能分析。首先,完成车体结构几何模型的简化。然后针对车架实际受力特点建立车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弯曲工况和扭转工况下的静力学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力学响应。最后对车架结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价,车体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均小于许用值,存在用料过大问题,为车架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奠定了基础。(3)车体结构尺寸参数优化研究。首先,在静力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以车架方形钢截面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以车架最大等效应力为约束条件,以车架总质量为目标函数,然后基于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拟合出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响应面模型。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得到各设计变量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值。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架最大等效应力为154.87MPa,最大变形为0.83mm,均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车架总体质量相比原车架减少32.1%。(4)AGV平台运动学分析与整车性能研究。首先,采用物理学质点运动的分析方法着重研究双舵轮AGV的运动学数学模型,进而得到舵轮偏转角和车体几何中心位移的仿真曲线。然后,对动力性、经济性和制动性进行分析和数学建模,并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动态建模的动力性仿真模型以及经济性、制动性的仿真模型,结合MATLAB的M语言进行仿真结果输出,仿真结果显示AGV平台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设计指标。最后对试制的AGV平台样车进行基础性能的试验验证,与计算机仿真误差在10%左右,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邓明胜[8](2020)在《基于多体动力学的矿用自卸车车架失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用自卸车在矿山中承担着绝大多数的矿石运输任务。由于载重量大再加上矿区复杂路况,导致矿用自卸车车架时常发生破坏现象。某型220t矿用自卸车在使用不足一万小时就出现了车架部位开裂的现象,致使矿车出现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矿用自卸车在研制和开发过程中,成本和周期都较长,而且考虑现有的条件,目前主要考虑使用虚拟仿真技术来研究车辆的动力学和结构强度以及模态分析。考虑材料缺陷的因素本文使用了SDS1000KN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做疲劳试验和利用金相试验来研究材料的微观组织。主要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1)首先建立整车和路面的简化三维模型,并导入动力学软件ADAMS中建立整车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矿用自卸车动力学分析。整车动力学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各种极限工况下整车各运动部件之间的动态力学特性,找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载较大的部位,为整车及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提供准确的、动态的输入条件,提高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信度。(2)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该车在满载静置、举升和转弯的极限恶劣工况进行强度计算,研究车架是否满足静强度要求。还对车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可以直观了解振动对车架的影响程度,车架结构振动特性决定了其对于其他各种动力载荷的响应情况。(3)通过SDS1000KN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得到6组HG70钢材试样的疲劳寿命。在疲劳试验过程中发现疲劳断口集中在焊缝旁23cm处,而不是焊缝开裂,考虑由于焊接工艺存在问题,导致出现焊接回火区使钢材出现软化,所以通过金相试验研究确实存在焊接的回火区,并提出具体焊接工艺的改进建议。车架的强度、刚度、设计缺陷、材料缺陷都是导致车架出现破坏现象的原因。车架结构在交变载荷或冲击载荷下极易发生疲劳强度失效,因此研究极限工况下车架的应力水平,明确应力危险部位,对于整车的设计验证非常重要。

张亚卿[9](2020)在《中置轴轿运车车架结构疲劳寿命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中置轴轿运车是一种用于轿车运输的专用车辆,轿运车车架是中置轴轿运车关键的承载部位,车架的强度、刚度和疲劳寿命直接决定了轿运车的使用性能。车架的轻量化能够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轻量化还可节约成本,增加承载质量。因此,对轿运车车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置轴轿运车车架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Solidworks对车架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对车架进行满载弯曲、满载扭转以及满载制动工况下的静力学分析,得到车架的应力分布和最大应力区域的变形情况。同时对车架进行了模态分析,探索车架的振动特性,为避免车架共振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利用Adams对轿运车车架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建立了轿运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得到车架的载荷时间历程和加速度时间历程。同时对轿运车进行道路试验,获取了车架各个位置的加速度数据,利用Tecware软件进行信号处理后,获得车架的加速度载荷谱,将试验和动力学仿真得到的加速度载荷谱进行对比,验证动力学仿真的正确性。再次结合有限元分析文件、疲劳载荷谱以及材料的S-N曲线,利用Ansys和Ncode联合对轿运车车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获取车架结构的疲劳寿命分布云图和最小疲劳载荷循环次数以及相应的危险位置。最后利用Ansys软件对轿运车车架进行多目标尺寸优化,以质量和疲劳寿命为优化目标,以钢板厚度为设计变量对车架进行抗疲劳轻量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车架进行强度、模态和疲劳寿命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架在保证疲劳寿命的前提下,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

张梦哲[10](2020)在《中置轴轿运列车车架性能分析及轻量化结构设计》文中指出整车物流是汽车生产销售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轿车运输列车在当今日益发展的整车物流行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车辆运输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中置轴轿车运输列车被从欧洲逐步引入到我国,并在近两年来占据了市场的主导性地位。伴随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初始版本产品所暴露出的不足,生产企业着手对产品进行改进升级,其中包括对旧版本产品车架的轻量化改进。本课题围绕课题组与江苏天明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的中置轴轿运列车研发的校企合作项目展开,重点研究中置轴轿运列车挂车车架的性能分析和轻量化改进。首先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分析环境,对挂车上下平台车架进行了静力性能分析,包括其强度分析和刚度分析,并充分评估其性能冗余情况,为下一步去除材料以实现轻量化设计提供基础。对车架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模态性能和谐响应性能,建模解算并剖析了对上下平台车架有较大影响的前六阶固频和振型,在模态性能分析基础上进行了谐响应分析,研究其在动载荷作用下的振动表现。在上述基础上对上下平台车架进行了拓扑优化,以轻量化为目标重新设计了车架的结构,针对上平台车架的结构变化及相关尺寸调幅较大,对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响应面优化法进行了尺寸优化,得到了优化结构。并对新结构进行了静动力学分析和Six Sigma可靠性分析,与优化前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新结构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目标。

二、特种载重车在行驶状态下车架的有限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种载重车在行驶状态下车架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晃动冲击条件下单车油罐车结构强度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油罐车国内外发展状况及趋势
        1.2.1 油罐车国内外发展历史
        1.2.2 油罐车国内外性能研究状况
        1.2.3 现代油罐车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单车油罐车罐内液体晃动冲击力分析
    2.1 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基础
    2.2 路面随机载荷谱模拟
        2.2.1 路面随机载荷谱的确定方法
        2.2.2 路面载荷谱的生成
    2.3 单车油罐车流固耦合分析模型的构建
        2.3.1 单车油罐车固体模型的构建
        2.3.2 罐内流体模型的构建
    2.4 边界条件约束与加载
    2.5 单车油罐车液体晃动冲击力分析
        2.5.1 正常行驶罐内液体表面压力分布
        2.5.2 车辆刹车罐内液体表面压力分布
        2.5.3 车辆转弯罐内液体表面压力分布
    2.6 液体晃动冲击力在间接流固耦合强度分析中的施加方法
    2.7 本章小结
3 单车油罐车结构强度分析模型构建
    3.1 有限元分析与理论简介
        3.1.1 静力学分析基础理论
        3.1.2 瞬态动力学分析基础理论
    3.2 单车油罐车模型
        3.2.1 单车油罐车三维几何模型
        3.2.2 单车油罐车各部件材料属性
        3.2.3 单车油罐车有限元模型
    3.3 结构强度分析技术方案
        3.3.1 技术路线
        3.3.2 定义接触对
        3.3.3 载荷与边界条件
    3.4 分析结果提取原则
    3.5 本章小结
4 单车油罐车结构强度分析
    4.1 静态条件下单车油罐车结构强度分析
        4.1.1 静态满载状态时结构强度分析
        4.1.2 转弯满载状态时结构强度分析
        4.1.3 制动满载状态时结构强度分析
        4.1.4 结果对比分析
    4.2 动态条件下单车油罐车结构强度分析
        4.2.1 A级路面满载状态以90km/h行驶时结构强度分析
        4.2.2 C级路面满载状态以40km/h行驶时结构强度分析
        4.2.3 结果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单车油罐车结构优化研究
    5.1 单车油罐车优化的工程意义
    5.2 单车油罐车优化设计方案
    5.3 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5.3.1 结构优化设计发展简述
        5.3.2 拓扑优化
        5.3.3 尺寸优化
    5.4 副车架拓扑优化
        5.4.1 车架模型与优化设置
        5.4.2 优化结果分析
    5.5 罐体尺寸优化设计
        5.5.1 罐体参数化模型初步分析
        5.5.2 罐体结构优化设计
        5.5.3 优化结果对比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性能驱动的商用车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架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1.2.2 车架静动态特性分析研究现状
        1.2.3 整车多体动力学分析研究现状
        1.2.4 车架疲劳寿命分析研究现状
        1.2.5 车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车架有限元建模及静动态特性分析
    2.1 有限元分析基础理论
    2.2 车架有限元建模
        2.2.1 模型简化
        2.2.2 单元选择及网格划分
        2.2.3 材料属性输入
        2.2.4 铆钉及螺栓连接处理
        2.2.5 网格质量控制
    2.3 车架静力学性能分析
        2.3.1 各工况下车架模型的加载
        2.3.2 满载弯曲工况
        2.3.3 满载扭转工况
        2.3.4 紧急制动工况
        2.3.5 紧急转弯工况
        2.3.6 车架强度及刚度评价
    2.4 车架模态分析
        2.4.1 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2.4.2 车架计算模态分析及评价
        2.4.3 车架自由模态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整车多体动力学建模及仿真分析
    3.1 虚拟样机技术基础理论
        3.1.1 ADAMS软件简介
        3.1.2 整车模型建模流程
    3.2 整车多体动力学建模
        3.2.1 车架柔性体建模
        3.2.2 整车模型装配
    3.3 三维B级路面建模
        3.3.1 路面不平度及其分类标准
        3.3.2 基于谐波叠加法的三维路面生成
    3.4 整车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4.1 疲劳寿命分析基础理论
        4.1.1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4.1.2 雨流计数法
        4.1.3 材料的S-N曲线
        4.1.4 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4.2 基于名义应力法的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4.2.1 单位载荷下车架应力分析
        4.2.2 车架材料S-N曲线的生成
        4.2.3 车架疲劳寿命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架轻量化多目标优化设计
    5.1 结构优化基础理论
        5.1.1 试验设计方法
        5.1.2 近似模型方法
        5.1.3 多目标优化算法
    5.2 车架优化设计模型建立
    5.3 试验设计
    5.4 近似模型建立
    5.5 车架多目标优化
    5.6 优化前后车架性能对比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轨道车高速冲击下车架疲劳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疲劳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3 疲劳可靠性理论在车架上的应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冲击拦阻力变化规律理论分析
    2.1 轨道车拦阻动力学模型
    2.2 冲击拦阻力取值范围研究
    2.3 最优冲击拦阻力变化规律
        2.3.1 使最大钢索拉力值最小的冲击拦阻力变化规律
        2.3.2 使拦停距离最小的冲击拦阻力变化规律
    2.4 项目仿真
        2.4.1 使最大钢索拉力值为最小时的项目仿真
        2.4.2 使轨道车拦停距离最小时的项目仿真
    2.5 本章小结
3 车架结构静力学分析
    3.1 轨道车结构组成
        3.1.1 轨道车的整体组成
        3.1.2 车架结构
        3.1.3 车架结构受力分析
    3.2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分析步骤
        3.2.1 有限元概述
        3.2.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3.2.3 有限单元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3.2.4 ANSYS软件的发展与应用
    3.3 车架结构的静力学分析
        3.3.1 车架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3.3.2 车架结构静强度分析计算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车架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4.1 结构动力学概述
        4.1.1 结构动力学分析基础
        4.1.2 结构动力学分析阻尼
    4.2 模态分析
        4.2.1 模态分析简介
        4.2.2 车架模态分析的基础
        4.2.3 车架预应力模态分析
    4.3 车架结构瞬态动力学分析
        4.3.1 瞬态动力学分析简介
        4.3.2 瞬态动力学分析求解方法
        4.3.3 时间积分步长
        4.3.4 车架瞬态响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车架结构的疲劳可靠性分析
    5.1 疲劳可靠性分析基本理论
        5.1.1 疲劳可靠性研究内容
        5.1.2 疲劳寿命问题
        5.1.3 材料的P-S-N曲线
        5.1.4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5.2 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
        5.2.1 名义应立法
        5.2.2 局部应力应变法
    5.3 车架的疲劳寿命分析
        5.3.1 nCode软件简介
        5.3.2 车架载荷谱
        5.3.3 平均应力修正
        5.3.4 车架的疲劳寿命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4)半挂轿运车后举升机构性能研究与车身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2 半挂轿运车后举升机构的分析与改进
    2.1 引言
    2.2 半挂轿运车车身结构特点
    2.3 半挂轿运车后举升机构受力分析
    2.4 半挂轿运车后举升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2.5 半挂轿运车后举升机构优化分析
    2.6 后举升机构有限元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半挂轿运车车身动强度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3.3 半挂轿运车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 半挂轿运车车身动强度分析
    3.5 后推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对车身结构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半挂轿运车车身模态分析
    4.1 引言
    4.2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4.3 模态分析的边界条件
    4.4 模态分析结果
    4.5 后推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对车身模态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全铰接式举升机构车身结构分析
    5.1 引言
    5.2 全铰接式举升机构车身结构特点
    5.3 车身结构分析
    5.4 车身刚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随机振动损伤分析的轿运车架结构改进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轿运车的发展概述
    1.3 国内外轿运车架的研究现状
    1.4 轿运车架的结构介绍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中置轴轿运车架试验研究
    2.1 测试方法简介
        2.1.1 应变电测法
        2.1.2 惠斯顿电桥原理
        2.1.3 应变测量仪器及系统组成
    2.2 静态满载测试方案
    2.3 静态试验分析
        2.3.1 静态试验内容
        2.3.2 静态试验结果分析
    2.4 动态试验分析
        2.4.1 动应力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2.4.2 加速度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工况下轿运车架有限元仿真及频响特性分析
    3.1 轿运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1 模型结构简化及网格划分
        3.1.2 载荷处理
    3.2 典型行驶工况计算
        3.2.1 弯曲工况计算
        3.2.2 扭转工况计算
        3.2.3 紧急制动工况计算
        3.2.4 转弯工况计算
    3.3 轿运车架模态分析
        3.3.1 模态分析理论
        3.3.2 车架模态计算结果
    3.4 轿运车架频率响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置轴轿运整车动力学分析
    4.1 多体动力学理论及ADAMS CAR软件简介
        4.1.1 多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4.1.2 ADAMS CAR软件介绍
    4.2 轿运车子系统模型及整车模型的建立
        4.2.1 驾驶室子系统模板的建立
        4.2.2 转向与动力系统模板的建立
        4.2.3 轿运车子系统模板的建立
        4.2.4 悬挂系统模板的建立
        4.2.5 轮胎模板的建立
        4.2.6 轿运牵引车装配
    4.3 仿真路面的建立
        4.3.1 路面等级简介
        4.3.2 路面的建立
    4.4 整车仿真及载荷谱的提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轿运车架随机振动疲劳计算及改进分析
    5.1 振动疲劳寿命分析
        5.1.1 振动疲劳理论
        5.1.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5.1.3 材料疲劳特性曲线
    5.2 轿运车架疲劳分析
        5.2.1 轿运车架疲劳分析过程
        5.2.2 车架随机振动疲劳寿命计算
        5.2.3 疲劳寿命计算结果
    5.3 轿运车架的结构改进分析
        5.3.1 改进方案设计
        5.3.2 改进后车架频响分析
        5.3.3 改进后车架疲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小型电动车车架多工况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2章 结构拓扑优化基本理论
    2.1 结构优化简介
    2.2 有限元分析方法
        2.2.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
        2.2.2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2.2.3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2.2.4 有限元工程分析流程
    2.3 基于变密度法的结构拓扑优化模型
    2.4 OC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型电动车车架布置优化
    3.1 引言
    3.2 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
        3.2.1 纯电动车的结构影响因素
        3.2.2 整车结构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3.3 小型电动车车架多方案布置设计
        3.3.1 动力电池组前置方案
        3.3.2 动力电池组中置方案
    3.4 车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3.4.1 网格划分
        3.4.2 输入材料属性
        3.4.3 设置边界条件
    3.5 小型电动车车架静态分析
        3.5.1 满载弯曲工况
        3.5.2 满载扭转工况
        3.5.3 紧急制动工况
        3.5.4 紧急转弯工况
    3.6 小型电动车车架模态分析
        3.6.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3.6.2 车架模态分析步骤
        3.6.3 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3.7 小型电动车车架布置方案选择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型电动车车架多工况局部拓扑优化
    4.1 引言
    4.2 小型电动车车架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4.3 多工况权重比计算
    4.4 局部拓扑优化有限元模型建立
    4.5 小型电动车车架多工况拓扑优化结果
    4.6 小型电动车车架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4.6.1 车架静力分析结果对比
        4.6.2 车架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4.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面向产品开发的AGV平台设计优化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AGV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GV国外研究现状
        1.2.2 AGV国内研究现状
    1.3 科研型AGV研究现状
        1.3.1 科研型AGV国外研究现状
        1.3.2 科研型AGV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AGV平台整体结构方案设计
    2.1 AGV平台功能需求与设计目标
    2.2 部件选型设计
        2.2.1 导引方式选择
        2.2.2 驱动总成设计
        2.2.3 能源系统设计
        2.2.4 其他硬件系统组成
    2.3 机械部件结构设计
        2.3.1 驱动轮减震机构设计
        2.3.2 车体结构设计
    2.4 整体结构方案
        2.4.1 轮系结构设计
        2.4.2 整体布局设计
    2.5 小结
第三章 车体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3.1 静力分析几何模型的建立
        3.1.1 建模方式的选择
        3.1.2 模型的简化
    3.2 静力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单元类型的选取
        3.2.2 材料属性的定义
        3.2.3 接触方式的处理
        3.2.4 网格的划分和质量
        3.2.5 车架载荷的确定
        3.2.6 约束条件的施加
    3.3 有限元结果与分析
        3.3.1 弯曲工况结果与分析
        3.3.2 扭转工况结果与分析
        3.3.3 车体结构力学性能评价
    3.4 小结
第四章 车体结构尺寸参数优化
    4.1 优化方法的提出
    4.2 优化问题的描述
        4.2.1 设计变量
        4.2.2 约束条件
        4.2.3 目标函数
    4.3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4.3.1 试验设计
        4.3.2 响应面模型的拟合
    4.4 遗传算法优化
        4.4.1 遗传算法
        4.4.2 优化结果与分析
    4.5 优化前后车架的性能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AGV平台运动学分析与整车性能研究
    5.1 AGV平台运动学分析
        5.1.1 双舵轮AGV运动学数学模型
        5.1.2 运动学仿真分析
    5.2 动力性理论与仿真分析
        5.2.1 动力性理论
        5.2.2 动力性建模与仿真分析
    5.3 经济性理论与仿真分析
        5.3.1 经济性理论
        5.3.2 经济性建模与仿真分析
    5.4 制动性理论与仿真分析
        5.4.1 制动性理论
        5.4.2 制动性建模与仿真分析
    5.5 AGV平台基本性能试验验证
        5.5.1 试验方案设计
        5.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基于多体动力学的矿用自卸车车架失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方法介绍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多体动力学分析理论
    2.1 多体动力学理论
        2.1.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
        2.1.2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
    2.2 动力学求解
    2.3 多体动力学建模和求解
    2.4 本章小结
3 矿用自卸车动力学模型建立和仿真
    3.1 矿用自卸车模型参数
    3.2 矿用自卸车动力学分析结果
        3.2.1 动力学模型建立
        3.2.2 仿真分析结果
    3.3 本章小结
4 矿用自卸车车架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理论
        4.1.1 有限元方法概述
        4.1.2 软件介绍
    4.2 自卸车车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4.3 矿用自卸车各种工况分析结果
        4.3.1 满载静置工况
        4.3.2 举升工况
        4.3.3 转弯工况
    4.4 车架模态分析
        4.4.1 模态分析理论
        4.4.2 模态分析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疲劳试验与金相组织分析
    5.1 试验材料和尺寸
    5.2 疲劳试验设备和过程
    5.3 微观组织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中置轴轿运车车架结构疲劳寿命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疲劳寿命研究现状
        1.2.2 抗疲劳轻量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车架静动态特性分析
    2.1 静力学分析理论
    2.2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车架的各项技术参数
        2.2.2 车架的几何模型的简化
        2.2.3 网格划分
        2.2.4 施加载荷
    2.3 车架静力分析
        2.3.1 满载弯曲工况分析
        2.3.2 满载制动工况分析
        2.3.3 满载扭转工况分析
    2.4 模态分析
        2.4.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2.4.2 车架模态分析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整车多体动力学分析
    3.1 多体动力学概述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3.3 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3.1 柔性体车架的建立
        3.3.2 悬架系统建模
        3.3.3 轮胎模型的建立
        3.3.4 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3.5 路面的建立
    3.4 整车多体动力学仿真
    3.5 整车道路试验
        3.5.1 试验目的
        3.5.2 实验设备
        3.5.3 测点布置
    3.6 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6.1 去除零漂与毛刺
        3.6.2 功率谱密度分析
        3.6.3 傅里叶低通滤波
    3.7 整车动力学模型可信度验证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4.1 疲劳寿命分析理论
        4.1.1 疲劳损伤理论
        4.1.2 疲劳分析方法
        4.1.3 材料的S-N曲线
        4.1.4 疲劳强度影响因素
        4.1.5 疲劳分析基本流程
    4.2 车架全寿命疲劳分析
        4.2.1 载荷谱的处理
        4.2.2 雨流计数
        4.2.3 材料特性曲线
        4.2.4 平均应力修正
    4.3 疲劳寿命分析
        4.3.1 主车车架的疲劳寿命分析
        4.3.2 挂车车架的疲劳寿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架结构抗疲劳轻量化设计
    5.1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5.1.1 抗疲劳轻量化概述
        5.1.2 试验设计方法
        5.1.3 代理模型
        5.1.4 多目标优化算法
        5.1.5 车架优化的原则
    5.2 车架抗疲劳轻量化尺寸设计
        5.2.1 设计变量的确定
        5.2.2 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
        5.2.3 样本点与近似模型的构建
        5.2.4 优化结果分析
    5.3 优化结果验证
        5.3.1 新车架静力分析
        5.3.2 新车架模态分析
        5.3.3 新车架的疲劳寿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中置轴轿运列车车架性能分析及轻量化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中置轴轿运列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拓扑优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中置轴轿运列车的结构配置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中置轴轿运列车车架静力学分析
    2.1 引言
    2.2 车架有限元分析
        2.2.1 车架强度刚度理论
        2.2.2 车架的ANSYS有限元模型设置
    2.3 上平台车架在典型工况下的静力学性能
        2.3.1 满载弯曲工况性能分析
        2.3.2 满载扭转工况性能分析
        2.3.3 满载制动强度分析
    2.4 下平台车架在典型工况下的静力学性能
        2.4.1 满载弯曲工况性能分析
        2.4.2 满载侧翻工况性能分析
        2.4.3 满载制动强度分析
    2.5 车架结构的性能评估及初步改进方案
        2.5.1 车架结构的强度性能评估
        2.5.2 车架结构的初步改进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置轴轿运列车车架动态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模态性能分析分析理论研究
        3.2.1 模态分析理论研究
        3.2.2 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3 模态特征结果分析
    3.3 谐响应分析
        3.3.1 谐响应分析理论研究
        3.3.2 谐响应分析求解方法的选取
        3.3.3 谐响应分析结果的提取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架结构优化设计
    4.1 引言
    4.2 拓扑优化理论研究
        4.2.1 结构优化方法的研究
        4.2.2 拓扑优化原理的研究
        4.2.3 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分析
    4.3 中置轴轿运列车车架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4.3.1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数学模型推导
        4.3.2 刚度设计优化模型的数学模型推导
        4.3.3 对拓扑优化计算方法的研究和选择
    4.4 基于ANSYS对中置轴轿运列车挂车车架的拓扑优化
        4.4.1 基于ANSYS的拓扑优化前处理
        4.4.2 上平台车架拓扑优化分析及结构改进
        4.4.3 下平台车架拓扑优化分析
        4.4.4 基于拓扑优化结果的改进设计
    4.5 对上平台车架部分关键部件尺寸的多目标优化
        4.5.1 尺寸优化前处理及数学模型的搭建
        4.5.2 响应面优化模型建立及响应面设计
        4.5.3 优化参数灵敏度分析
        4.5.4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优化车架性能分析验证
    5.1 引言
    5.2 优化后车架的静态性能分析
        5.2.1 满载弯曲工况性能分析
        5.2.2 满载扭转/侧翻工况性能分析
        5.2.3 满载制动工况性能分析
    5.3 车架静态性能试验验证
        5.3.1 静力学试验原理及所需设备
        5.3.2 等效应力计算方法
        5.3.3 试验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对比验证
    5.4 优化后车架动态性能分析
        5.4.1 优化后车架的模态性能分析
        5.4.2 谐响应性能分析
    5.5 优化后车架的静强度可靠性分析
        5.5.1 Six Sigma可靠性设计概念介绍
        5.5.2 可靠性质量水平分析
    5.6 优化后车架的性能参数对比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四、特种载重车在行驶状态下车架的有限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晃动冲击条件下单车油罐车结构强度及优化研究[D]. 何烨锋.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性能驱动的商用车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D]. 高靖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3]轨道车高速冲击下车架疲劳可靠性研究[D]. 张建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半挂轿运车后举升机构性能研究与车身有限元分析[D]. 张良萌.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基于随机振动损伤分析的轿运车架结构改进设计[D]. 丁晓霖. 扬州大学, 2020(01)
  • [6]小型电动车车架多工况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D]. 何遥. 湖南大学, 2020(08)
  • [7]面向产品开发的AGV平台设计优化与性能研究[D]. 张仁杰. 山东理工大学, 2020
  • [8]基于多体动力学的矿用自卸车车架失效分析[D]. 邓明胜.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9]中置轴轿运车车架结构疲劳寿命分析及优化[D]. 张亚卿. 燕山大学, 2020(01)
  • [10]中置轴轿运列车车架性能分析及轻量化结构设计[D]. 张梦哲. 燕山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特种卡车行驶状态下车架有限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