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焦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病65例

梅焦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病65例

一、梅椒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65例(论文文献综述)

徐卉卉[1](2017)在《小儿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和专家会议共识法修订《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方法]基于古今中外文献检索及研究,通过两轮征求专家意见(德尔菲法)并专家会议共识,进行《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的标准化工作。文献研究:查阅中医儿科主要古籍文献以及现代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蛔虫病文献。对搜到文献进行分析评分,以指标形式拟定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德尔菲法问卷调查:一轮问卷是在总结前期文献研究结果基础上,条目选项包括小儿蛔虫病的范围、适用人群、诊断、实验室检查、证治及主方用药、中成药、其他疗法及预防调护的专家问卷。以电子邮件方式向全国各地的临床专家发送问卷,问卷反馈后,课题组建立Excel表,对结果进行积极系数、集中度、协调程度的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再筛选出可评价指标,进行二轮专家问卷调查,以同样方式寄送予专家后回收问卷,并再次用德尔菲法分析问卷结果。两轮问卷调查结束,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后,整合形成指南修订初稿。专家论证会:工作组集中召开专家论证会对指南初稿进行讨论、集成专家意见,主要来自于与会专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对指南初稿提出意见和建议。会后工作组对专家论证会意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指南修订初稿进行完善。新旧指南对比:通过与2012原版指南对比,分析新版指南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果]基于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和专家论证会完成小儿蛔虫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工作,修订形成2017版《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结论]德尔菲法及专家会议法在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新版指南具有临床实用性,值得推广。

耿少辉,包宇,王舒月,于玉东,杨涵[2](2017)在《近20年来胆道蛔虫病的中医药疗法概况》文中提出蛔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因其生活史简单,产卵量大,虫卵抵抗力强等特点具有很高的感染率。胆道蛔虫病是蛔虫感染的一个常见病症。近些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蛔虫感染率得到了控制,但由于西药治疗用药的广谱性,使虫体产生了抗药性。相比之下,中医的辨证论治,对治疗更有针对性,疗效显着,更能调节脏腑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现从经典方加减、自拟方剂与单方三方面对近二十年来治疗胆道蛔虫病的常用中药疗法进行概括。

沈柯[3](2014)在《仲景姜附剂药证方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方证、药证作为仲景学说的重要内容,是仲景“随证治之”诊疗模式的具体体现。以四逆汤为代表的姜附剂是仲景治疗少阴阳虚证的主要方剂,常用于治疗危急重症。本研究从方证、药证角度对姜附剂的使用特点予以整理归纳,以期临证时能够更好地使用这些经典方剂。本文从三个部分来研究姜附剂药证方证。第一部分,对姜附剂进行概述,包括药证方证的内涵研究和姜附剂的界定的问题。第二部分,从药证角度对姜附剂相关药物进行研究,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有某药物的相关方剂及条文予以研究,采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相互参照的方法,来分析归纳出其药证和功效。其中,附子的药证有:手足厥冷,腹痛,骨节痹痛,胸痛,恶寒恶风,脉沉微,阳虚。干姜的药证有:吐逆、吐涎沫,咳喘,下利,烦躁,厥逆,出血,痛,寒。甘草的药证有:咽痛,咳喘,挛急、疼痛,下利,心悸,药毒、食毒。茯苓的药证有:小便不利,眩晕,悸。人参的药证为:口渴,虚痛。葱白的药证有:面色赤,血瘀。猪胆汁的药证为:大便不通,反佐。赤石脂的药证有:下利或下利便脓血。细辛的药证为:咳喘,疼痛。黄连的药证有:心烦,心下痞,下利,浸淫疮。当归的药证有:脉细。黄柏的药证有:黄疸,下利。桂枝的药证有:气上冲,悸,骨节痛,小便不利。乌梅的药证有:蛔虫症,久利。蜀椒的药证为:疼痛。第三部分,从方证角度研究姜附剂十首方剂的主证。其中四逆汤的主证为:手足厥冷,恶寒,蜷卧欲寐,下利清谷,脉微细,或脉沉(微)或见证:呕吐,发热。四逆加人参汤的主证: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茯苓四逆汤的主证:烦躁,兼证手足逆冷,恶寒,下利清谷,心悸、脉微细等。干姜附子汤的主证为: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脉沉微。白通汤证的主证为:下利,面赤,脉微。白通加猪胆汁汤的主证:下利不止,面赤,厥逆无脉,干呕而烦。通脉四逆汤的主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或见证:腹痛、干呕、咽痛、利止脉不出、面色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的主证: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乌头赤石脂丸的主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梅丸的主证为:脘腹阵痛,时静时烦,得食则呕且烦,甚则吐蛔,手足厥冷:久利。姜附剂中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干姜附子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用于治疗少阴阳虚寒化证,因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别,故其方证特点虽有相似,却亦有不同,临证时当详加鉴别使用。乌头赤石脂丸证与乌梅丸证不同于少阴寒化证,有其自身的使用特点与指征,故临证时,亦当明辨。

潘晨[4](2012)在《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制订《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德尔菲法)及专家论证会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制订《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1.文献研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利用检索工具,如中医儿科古代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采取人工检索、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查询相关文献。古代文献:主要检索中医儿科古代文献数据库,全面搜集古代文献关于蛔虫病相似症状的论述。现代文献: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合格的文献,参照Cochrane手册提供的文献质量评价指标,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分类和整理纳入文献,建立EXCE数据库,对各项指标进行频数统计学分析,完成综述文献的书写,并指导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的制定。2.专家问卷调查: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问卷包括诊断、证候分类、辨证要点、分证治法及选方、常用中成药、其他疗法及预防和护理部分。以信函及电子文档形式向40位儿科专家发送问卷,对回收的第一轮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进行分析,筛选出纳入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即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将第二轮问卷寄给40位专家,并再次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及两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形成第三轮专家调查问卷(指南初稿)。将第三轮问卷寄给5位专家,此轮专家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代表性,回收专家意见并汇总、修改,形成《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初定稿。3.专家论证会:邀请国内着名中医儿科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提交《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初定稿。专家们就初定稿进行讨论,并发表修改意见,最终审定《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结果: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三轮专家问卷调查和专家论证会,制定出科学规范的《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明确了蛔虫病归属于中“蛔虫”、“长虫”、“蛊虫”、“蚘虫”、“蛟蛔”范畴;确定了蛔虫病的定义;临床以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主要特征;明确了其诊断条件;中医辨证分为肠蛔虫证、蛔厥证、虫瘕证;治疗以驱蛔杀虫为主,辅以调理脾胃之法;提出了蛔虫病腹痛,可配合外治、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案。结论:《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的制定过程,文献研究是基础,通过全面系统地汇集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并进行整理、统计学分析得出评价体系各项软指标。专家调查问卷是关键,通过三轮专家问卷调查,全面汇总分析各轮专家意见,三轮问卷后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随后通过专家论证会讨论,专家达成共识,最终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是制定规范诊疗指南的科学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中医标准化工作的研究。

刘芳[5](2011)在《乌梅丸及其加减类方的方证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以乌梅丸加减经验方群的古今临床运用信息为研究对象,在“方证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各信息特点选择频数统计、关联分析和两步聚类的统计学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从“病、证、症”多角度研究分析该方的临床运用规律,并通过对方群进行分类所得的内部子集的特征描述,探讨以药物因素、症状因素和“药-症”因素进行方剂分类的数理研究方法。课题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作为古代文献来源,共收集16首古方,CNKI数据库中的期刊文献作为现代文献来源,共搜集206篇文献,354条病案,参考《中华本草》、《中药别名大辞典》、《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证候鉴别诊断》、《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等制定相关标准化文本。研究包括传统统计分析方法考察古今乌梅丸运用的方证规律和采用关联和聚类分析探讨现代乌梅丸运用的方-证规律及子集结构特征。频数分析研究发现,古方核心配伍为“鸟梅+黄连”,高频加味用药有吴茱萸、麦芽、神曲、肉桂等,原方药物中黄连、附子、桂枝剂量配比较大;现代用方范围明显扩展,其用药剂量偏大,核心配伍为“乌梅+附子”,高频加味药为肉桂、白芍、甘草、吴茱萸等,原方药物中人参、当归剂量配比较大。古方所主疾病以泄泻、痢疾、蛔厥为主,现代扩展治疗头痛、胃痛、眩晕、崩漏等,主治症状在古方基础(大便溏泻、手足厥冷、脘腹疼痛、食欲不振、心中烦躁、呕恶、口干渴)上扩展见疲乏、消瘦、腹满、头晕等症。研究还发现本方的现代运用治证涉及的舌脉主要有舌红或舌淡白及舌瘀暗,舌苔白或滑腻;弦脉和细脉,或沉弱及数的特点。古今病证病机较为一致,多为寒热夹杂或虚寒证。关联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乌梅丸在现代应用中常见药物组合主要有“附子+干姜”、“附子+人参”、“附子+细辛”、“当归+桂枝”及“附子+乌梅+干姜”、“附子+乌梅+人参”、“附子十乌梅+细辛”、“当归+乌梅+桂枝”等、治疗症状主要组合有“口苦+食欲不振”、“口干渴+食欲不振”、“心烦+手足厥冷”、“呕吐+手足厥冷”及“呕吐+恶心+手足厥冷”、“大便溏+口干渴+口苦”、“手足厥冷+脉弦+心烦”等;“药-症”组合主要有“桂枝+小便不利”、“桂枝+恶寒”、“细辛+脉弦”及“肉挂+干姜+脐腹痛”、“甘草+当归+疲乏”等。表明现代该方运用中常用“温里涩肠止利”、“温阳益气生津”、“祛寒敛阴止痛”等配伍药法,主治证涉及“胆热脾弱,肝郁蕴热”等病机。两步聚类结果显示:药物聚类结果得到方群的主要子集主要有“桂枝+蜀椒+黄柏+细辛+干姜”、“桂枝+黄柏+蜀椒”、“蜀椒+黄连+细辛+甘草”等,提示现代乌梅丸加味运用以原方药为核心的特点,以寒热并用为基本结构,有偏寒或热、暖下清中、温养气血不同方向上的药法配伍等特点;症状聚类结果中得到各子集的常见症状组合主要有“舌红+复泻”、“脉弦+心烦+于足厥冷+口干渴”、“脉弦+手足厥冷+心烦+脉滑”等,提示乌梅丸主治里热证和里虚寒证的特点,并涉及到虚实与病位的病机侧重;“药-症”聚类结果中得到“脉细+疲乏+桂枝+腹泻”、“桂枝+蜀椒+疲乏+脉细+食欲不振+腹泻”等关联组合。以上两部分结果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该方随症加减的运用规律,共同反映了该方临床运用过程中以原方药为主进行加减的加减方群特征。本文还通过对比分析各种聚类结果,探讨了以聚类软件分析方剂多维信息的经验与不足。本文通过对乌梅丸古今临证运用信息的整理,借助现代统计方法挖掘该方临证运用规律,为该方的临床运用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并以“方证相关”为指导从方法学上对方剂的分类研究进行了探讨,为方剂的分类提供一种可能的研究途径。

李永红[6](2009)在《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病证。其病因多为风寒暑湿火等外邪入侵,以及热积、食积、酒积、气滞、血凝、寒积、痰积、虫积、血虚、气虚等内伤病因所致。腹痛病机为腹部脏腑经脉痹阻,或经脉失于温养,气血运行无力,而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关于腹痛的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明代以前,腹痛和胃脘痛经常混称,明代以后才将两者明确分开,专立腹痛病名。其资料散见于多种疾病,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预防调摄以及护理、康复等,中医学均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腹痛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到民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揭示了腹痛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现代医家诊治腹痛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古今医家对此病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为现代临床辨治腹痛病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并开拓腹痛病证研究和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分为病名源流探讨、古代医家论治研究、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现代治疗研究,以及相关问题探讨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将腹痛病名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厘清了腹痛从症状名到病证名,从与胃脘痛混称到成为独立病名的发展脉络,并将与其相关或类似病名进行辨析。第二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腹痛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腹痛相关的重要医学文献,内容涉及腹痛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等多个方面。第三部分,整理总结了近现代名老中医对腹痛辨证治疗的经验和方法,并附以医案加以论证。第四部分,收集整理了现代对腹痛的病因病机分析、辨证诊断、用药特点、其他疗法、民族医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第五部分,对腹痛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腹痛治法需灵活多变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了自己对腹痛治疗中广义通法、汗法应用;芍药止痛并非只限于血虚类型;对“痛无补法”的探讨以及补法治疗腹痛的分析等各个方面的认识。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对腹痛治疗的认识和见解。

秦亮[7](2003)在《梅椒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65例》文中提出 小儿胆道蛔虫是儿科常见的急性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近年来,笔者用自拟梅椒二黄汤治疗本病65例,取得显着效果。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

徐丹慧,李文,刘豫东[8](1992)在《胆道蛔虫病治疗近况》文中研究表明 胆道蛔虫病是常见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疼痛甚、发病率高。以往对本病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近10年来,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等以非手术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显着疗效,现综述如下:1 中医中药纵观目前中医中药对胆道蛔虫病的治疗,大多数均依"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的特点,宗仲景乌梅丸之义,变通加减。孙克良

秦亮[9](1990)在《梅椒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65例》文中认为 一、一般资料本组65例中,男性36例,女性29例。年龄2-4岁14例,5-7岁35例,8-10岁16例,发病时间半天8例,一天34例,二天15例,三天8例。血检:白血球1万以下16例,1万以上49例,中性70%以下16例,71-80%44例,80%以上5例,酸性增高65例,粪检有蛔虫卵58例。二、治疗方法 65例全部单纯用梅椒二黄汤治疗。其组成为:

二、梅椒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6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梅椒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65例(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研究
    1 制订检索策略
    2 选择数据库
    3 文献研究步骤
        3.1 古代文献
        3.2 现代文献
    4 文献研究结果
        4.1 古代医学文献研究
        4.2 现代治疗文献研究
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研究
    1 德尔菲法
    2 专家组的遴选
    3 两轮问卷设计
    4 建立数据库及统计分析
    5 两轮问卷调查结果
        5.1 问卷反馈结果
        5.2 问卷结果分析
专家论证会及后续工作
    1 专家论证会
    2 同行征求意见
    3 方法学质量评价
    4 临床一致性评价
    5 专家指导组审核并公开征求意见
新旧指南对比
分析与讨论
    1 两轮问卷调查(Delphi法)认识
    2 对本指南的认识
        2.1 指南更新内容
        2.2 对新版指南认识
    3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近20年来胆道蛔虫病的中医药疗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经典方加减
3 单方
4 总结

(3)仲景姜附剂药证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姜附剂、药证、方证概述
    1 药证方证内涵
    2 姜附剂界定
第二部分 姜附剂药证研究
    1 附子药证(附乌头、天雄药证)
        1.1 附子药证
        1.2 配伍与用量
        附 乌头与天雄的药证
    2 干姜药证
        2.1 干姜药证
        2.2 配伍与用量
    3 甘草药证
        3.1 甘草药证
        3.2 配伍与用量
    4 茯苓药证
        4.1 茯苓药证
        4.2 配伍与用量
    5 人参药证
        5.1 人参药证
        5.2 配伍与用量
    6 葱白药证
        6.1 葱白药证
        6.2 配伍与用量
    7 人尿药证
        7.1 人尿药证
        7.2 配伍与用量
    8 猪胆汁药证
        8.1 猪胆汁药证
        8.2 配伍与用量
    9 赤石脂药证
        9.1 赤石脂药证
        9.2 配伍与用量
    10 细辛药证
        10.1 细辛药证
        10.2 配伍与用量
    11 黄连药证
        11.1 黄连药证
        11.2 配伍与用量
    12 当归药证
        12.1 当归药证
        12.2 配伍与用量
    13 黄柏药证
        13.1 黄柏药证
        13.2 配伍与用量
    14 桂枝药证
        14.1 桂枝药证
        14.2 配伍与用量
    15 乌梅药证
        15.1 乌梅药证
        15.2 配伍与用量
    16 蜀椒药证
        16.1 蜀椒药证
        16.2 配伍与用量
第三部分 姜附剂方证研究
    1 四逆汤证
    2 四逆加人参汤证
    3 茯苓四逆汤证
    4 干姜附子汤证
    5 白通汤与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6 通脉四逆汤与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
    7 乌头赤石脂丸证
    8 乌梅丸证
    9 姜附剂方证鉴别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制订检索策略
    2 选择数据库
    3 文献研究步骤
        3.1 分析和准备阶段
        3.2 收集和占有文献资料
        3.3 处理和加工使用文献资料
    4 文献分析
        4.1 古代医学文献研究
        4.2 现代医学文献研究
    5 文献研究结果归纳
第二章 专家问卷调查研究(德尔菲法)
    1 设置项目评估、组织预测小组
    2 选择专家组
    3 制定三轮问卷调查表
    4 建立数据库
    5 统计分析
        5.1 专家的积极系数
        5.2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5.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6 结论
各轮专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专家调查问卷的组成
        1.2 评价办法
    2 统计分析方法
    3 专家积极系数
    4 第一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4.1 诊断部分
        4.2 辨证部分
        4.3 治疗部分
        4.4 预防与护理部分
    5 第二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5.1 诊断部分
        5.2 辨证部分分析
        5.3 治疗部分分析
        5.4 预防与护理部分分析
    6 第三轮专家问卷
第三章 专家论证会
结果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3.1 临床表现
        3.2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3.3 鉴别诊断
    4 辨证
        4.1 肠蛔虫证
        4.2 蛔厥证
        4.3 虫瘕证
    5 治疗
        5.1 治疗原则
        5.2 分证论治
        5.3 中成药
        5.4 推拿疗法
        5.5 针灸疗法
        5.6 灌肠疗法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1 专家问卷调查(德尔菲法)应用体会
        1.1 专家问卷调查(德尔菲法)简介
        1.2 专家问卷调查的特点及优势
        1.3 专家问卷调查法的应用体会
        1.4 专家问卷调查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对本指南的认识
        2.1 本指南的意义
        2.2 指南的重点解读
        2.3 指南的展望
    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 完成课题
    2. 发表论文
致谢

(5)乌梅丸及其加减类方的方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综述一 方剂分类研究的现状
        1 理论方面的探讨
        2 数理方法引入分类研究
        3 方剂学领域中的类方研究
        4 基于"方证相关"学理的分类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乌梅丸现代研究进展
        1 乌梅丸的中医学理
        1.1 乌梅丸主治
        1.2 乌梅丸方证病机
        1.3 乌梅丸制方原理
        2 临床运用
        2.1 西医疾病
        2.2 中医病证
        3 实验研究
        3.1 驱蛔作用
        3.2 对胆囊的作用
        3.3 对促炎细胞因子的作用
        3.4 免疫及抗应激作用
        3.5 抗诱变、抗促癌及抗氧化作用
        3.6 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的作用
        3.7 降血糖和调节血脂作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思路
研究一 乌梅丸古今运用的方证规律研究
    一、研究资料
        1 资料来源及初步处理
        1.1 资料收集范
        1.2 筛选标准
        2 资料整理
        2.1 信息点确立
        2.2 处理方法
    二、研究方法
        1 数据库的建立
        2 数据标准化文本的制定
        2.1 中药药名与剂量的标准化
        2.2 病证(病名、证候、症状)的标准化
        3 数据挖掘
    三、结果
        1 古代文献中的乌梅丸方证规律
        1.1 古代乌梅丸类方涉及的药物、剂量、剂型、服法
        1.2 古代乌梅丸类方涉及的病、证、症
        2 现代文献中乌梅丸类方运用的方证规律
        2.1 现代乌梅丸运用涉及的药物、剂量、剂型
        2.2 现代乌梅丸运用涉及的病证
    四、讨论
        1 乌梅丸古方运用的方证规律
        1.1 方药规律
        1.2 主治规律
        2 乌梅丸现代运用的方证规律
        2.1 方药规律
        2.2 主治规律
        3 乌梅丸古今临床运用的异同比较
研究二 乌梅丸现代运用的数据挖掘
    一、研究资料
        1 资料来源
        2 资料整理
    二、研究方法
        1 数据标准化(同上)
        2 数据挖掘
        2.1 关联分析
        2.2 聚类分析
    三、结果
        1 关联分析
        1.1 药对药团
        1.2 症状组合
        1.3 药-症组合(单药单症、2药1症、1药2症)
        2 聚类分析
        2.1 药物聚类
        2.2 症状聚类
        2.3 "药-症"因索
    四、讨论
        1 关联结果分析
        1.1 方药分析
        1.2 症状分析
        1.3 "药-症"组合分析
        2 聚类结果分析
        2.1 药物聚类分析
        2.2 症状聚类分析
        2.3 药-症聚类分析
        3 方法学探讨
参考文献
附篇
    附件一 现代中药名标准化文本
    附件二 古方病名、证候、症状标准化文本
    附件三 现代西医病名标准化文本
    附件四 现代中医病名标准化文本
    附件五 中医证候标准化文本
    附件六 中医症状标准化文本
致谢
个人简历

(6)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腹痛的古代学术源流
    1 腹痛的定义、范围及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 定义
        1.2 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1.2.1 中医病名的历史沿革
        1.2.2 腹痛病证范围的确定
        1.2.3 腹痛病名的演化
        1.2.4 腹痛病名的相关称谓
    2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2.1 概述
        2.1.1 病名发展
        2.1.2 病因病机
        2.1.3 辨证诊断
        2.1.4 治则治法
        2.2 甲骨文对腹部相关疾病的记载
        2.3 《山海经》出现"腹痛"
        2.4 《足臂十一脉灸经》
        2.5 《史记》
        2.6 《黄帝内经》
        2.6.1 与腹痛相关的病证
        2.6.2 病变脏腑与病因病机
        2.6.3 辨证诊断
        2.6.4 治则治法
        2.6.5 疾病预后
        2.7 《神农本草经》
        2.8 《难经》
        2.8.1 脉象特征
        2.8.2 注重肾命
        2.8.3 奇经腹痛
        2.9 《伤寒论》
        2.9.1 关于芍药止痛
        2.9.2 各经腹痛特点
        2.10 《金匮要略》
        2.10.1 亡血失精腹痛
        2.10.2 奔豚气上冲腹痛
        2.10.3 寒气入侵腹痛
        2.10.4 便闭腹痛
        2.10.5 寒疝腹痛
        2.10.6 淋病腹痛
        2.10.7 疝瘕腹痛
        2.10.8 肝水腹痛
        2.10.9 黄疸腹痛
        2.10.10 产后腹痛
        2.10.11 妇科杂病腹痛
        2.10.12 食积腹痛
        2.11 《中藏经》
        2.11.1 腹痛与脏腑病变相关
        2.11.2 其他病证中的腹痛症状
        2.11.3 痛证的脉象特征以及脉象的逆顺判断
        2.11.4 治疗腹痛的药物
        2.12 《脉经》
        2.12.1 独取寸口诊断腹痛
        2.12.2 脉诊分析腹痛病因病机
        2.12.3 脉象反应脏腑疾病与腹痛的关系
        2.12.4 根据脉象确定治法
        2.12.5 奇经病腹痛的脉象特征
        2.12.6 从脉象探查疾病预后
        2.13 《针灸甲乙经》
        2.14 《肘后备急方》
        2.14.1 急腹痛可用捏脊
        2.14.2 寒邪腹痛温中除寒
        2.14.3 热邪腹痛清热止痛
        2.14.4 积滞腹痛用汗法
        2.14.5 中毒腹痛多用吐下
        2.15 《小品方》
        2.15.1 芍药止痛的论述
        2.15.2 不同腹痛的证治药方
        2.15.3 灸法治腹痛
        2.16 《褚氏遗书》
        2.17 《本草经集注》
        2.18 《集验方》
    3 隋唐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3.1 概述
        3.1.1 病名发展
        3.1.2 病因病机
        3.1.3 治则治法
        3.2 《诸病源候论》
        3.2.1 病名
        3.2.2 明确提出腹痛与心痛为不同病证
        3.2.3 病因三分法
        3.2.4 见于其他病证中的腹痛
        3.2.5 腹痛治疗多用导引
        3.3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3.1 腹痛不荣与不通
        3.3.2 重视运用食疗方治腹痛
        3.3.3 治疗方药剂型变化多样
        3.3.4 各种外治法的运用
        3.4 《外台秘要》
        3.4.1 归纳虫积腹痛
        3.4.2 单方简便廉验
        3.4.3 外治灵活应用
    4 宋元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4.1 概述
        4.2 腹痛证治的发展
        4.2.1 病名
        4.2.2 病因病机
        4.2.3 治法方药
        4.2.4 方剂发展
        4.3 《太平圣惠方》
        4.3.1 丰富腹痛脉象
        4.3.2 多从虚寒病因温补治疗
        4.3.3 多用丸剂、散剂等成药配方,方便取用
        4.3.4 发展食疗
        4.3.5 进一步完善前人对虫积腹痛的论述
        4.4 《圣济总录》
        4.4.1 腹痛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4.4.2 治疗腹痛多用丸、散、酒剂
        4.4.3 根据病变脏腑来分别用药
        4.4.4 外治法运用
        4.4.5 食疗治腹痛
        4.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6 《奉亲养老书》
        4.7 《小儿药证直诀》
        4.8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4.8.1 腹痛与心痛内容混杂
        4.8.2 腹痛方剂归纳
        4.8.3 脏腑病变所致腹痛
        4.9 刘完素及其着作
        4.9.1 《素问玄机原病式》
        4.9.2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4.9.3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4.10 张元素及其着作
        4.10.1 《医学启源》
        4.11 张从正及其着作
        4.11.1 《儒门事亲》
        4.12 李杲对腹痛的论述
        4.12.1 《内外伤辨惑论》
        4.12.2 《脾胃论》
        4.12.3 《兰室秘藏》
        4.13 《严氏济生方》
        4.13.1 脏腑病变致腹痛
        4.13.2 为情志不遂腹痛设立专方
        4.13.3 擅用血肉有情之品
        4.14 《仁斋直指方论》
        4.14.1 腹痛的病因和对应方剂
        4.14.2 腹痛的治疗特点
        4.15 《饮膳正要》
        4.16 朱丹溪对腹痛的论述
        4.16.1 六郁所致气血郁滞引发腹痛
        4.16.2 与腹痛相关脏腑沿用前说
        4.16.3 初病与久病治法不同
        4.16.4 食郁腹痛不可单用苦寒
        4.16.5 诸痛不可补气
        4.16.6 芍药只可用于血虚腹痛
        4.16.7 提出了腹痛的分经证治原则
    5 明代医家对腹痛的认识
        5.1 概述
        5.1.1 病名
        5.1.2 病因病机
        5.1.3 辨证诊断
        5.1.4 治法方药
        5.2 《医学正传》
        5.2.1 浊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
        5.2.2 治疗宜用温散
        5.2.3 白芍并非所有证型所宜
        5.2.4 不可拘泥"诸痛不可补气"
        5.3 汪机及其着作
        5.3.1 《石山医案》
        5.3.2 《医学原理》
        5.4 《内科摘要》
        5.4.1 腹痛多用温补
        5.4.2 腹痛方剂
        5.5 《古今医统大全》
        5.5.1 详述"通则不痛"治疗机理
        5.5.2 总结温散、和解、疏下等方法
        5.5.3 小儿腹痛
        5.5.4 注重对其他疗法的运用
        5.6 《医学入门》
        5.6.1 芳香药物行气止痛
        5.6.2 足三里治腹痛
        5.6.3 治疗腹痛药物
        5.6.4 腹痛属外感寒类病证
        5.7 《本草纲目》
        5.7.1 治疗腹痛药物
        5.7.2 芍药
        5.8 《医方考》
        5.8.1 寒证腹痛温通止痛
        5.8.2 痰、食腹痛消除积滞
        5.8.3 气血不畅理气活血
        5.8.4 寒热失调治宜调和
        5.8.5 瘀血腹痛活血通络
        5.8.6 虫积腹痛用雄槟丸
        5.8.7 寒因寒用的冰煎理中丸
        5.8.8 急下存阴三承气
        5.8.9 缓急止痛小建中
        5.8.10 解表和里桂枝加芍药汤
        5.8.11 肝郁脾虚痛泻要方
        5.8.12 大便燥结通幽汤
        5.9 《证治准绳》
        5.9.1 邪正相搏是腹痛根本原因
        5.9.2 腹痛部位与脏腑相关
        5.9.3 诸多病邪中寒邪为多
        5.9.4 概括了各类腹痛的特点和方药
        5.9.5 多种治法丰富外治内容
        5.10 《寿世保元》
        5.10.1 腹痛治疗以案证方
        5.10.2 治疗多用辛温之品
        5.10.3 白芍对虚寒腹痛者不宜
        5.10.4 对虚性腹痛详加论述
        5.10.5 食盐、生姜等治疗腹痛
        5.10.6 腹痛的灸疗法
        5.11 《景岳全书》
        5.11.1 从八纲论腹痛
        5.11.2 从命门论腹痛
        5.11.3 反佐之法治疗反酸腹痛
        5.11.4 内有积滞不可骤用温补
        5.11.5 饮水实验判断寒热
        5.11.6 初步将胃脘痛与心痛、腹痛区分开
        5.11.7 祛邪治腹痛
        5.11.8 指出丹溪"诸痛不可补气"片面性
        5.11.9 善用刮痧、针灸等外治法
        5.12 《医宗必读》
        5.12.1 腹痛的阴阳辨证特点
        5.12.2 腹痛部位的三分法
        5.12.3 宣肺理气治疗腹痛
        5.12.4 不可拘泥"诸痛属实,痛无补法"
        5.13 《症因脉治》
        5.13.1 确定腹痛部位
        5.13.2 腹痛的辨证
    6 清至民国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6.1 概述
        6.1.1 病名
        6.1.2 病因病机
        6.1.3 辨证诊断
        6.1.4 治法方药
        6.2 陈士铎及其着作
        6.2.1 《石室秘录》
        6.2.2 《辨证录》
        6.3 《冯氏锦囊秘录》
        6.3.1 通畅气血治腹痛
        6.3.2 总结腹痛寒热虚实辨证特征
        6.3.3 初病多通下,久病则升消
        6.3.4 芍药只适用于虚性腹痛
        6.4 《张氏医通》
        6.4.1 寒性腹痛用温散之法
        6.4.2 腹痛部位与脏腑经脉对应关系
        6.4.3 总结治疗腹痛方剂
        6.5 《医学真传》
        6.5.1 腹痛分部位治疗
        6.6 《金匮要略心典》
        6.7 《医学心悟》
        6.7.1 腹痛的八纲辨证
        6.7.2 下法治疗的指征
        6.7.3 瘀血腹痛的辨证特点
        6.7.4 列专篇讨论腹痛
        6.8 《医宗金鉴》
        6.9 《临证指南医案》
        6.9.1 脾虚腹痛益气健脾
        6.9.2 寒湿腹痛温阳利湿
        6.9.3 肝郁腹痛疏肝解郁
        6.9.4 阳郁腹痛温中有通
        6.9.5 湿浊中阻芳香化浊
        6.9.6 阳虚腹痛温热除寒
        6.10 陈修园及其着作
        6.10.1 提出腹痛辨证的独到见解
        6.10.2 腹痛治疗处方灵活
        6.11 《医林改错》
        6.11.1 瘀在膈下
        6.11.2 瘀在少腹
        6.12 《类证治裁》
        6.12.1 腹痛治疗有新久之分
        6.12.2 腹痛病因复杂,类型多样
        6.12.3 腹痛的随症治疗
        6.12.4 总结了腹痛脉象特点
        6.13 《血证论》
        6.13.1 腹痛与多种因素相关
        6.13.2 腹痛与各类血证密切相关
        6.14 《医学衷中参西录》
        6.15 《丁甘仁医案》
        6.16 《经方实验录》
下篇 腹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1 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1.1 病因病机
        1.1.1 病因
        1.1.2 病机
        1.1.3 发病机制归纳
        1.2 腹痛的辨证论治
        1.2.1 辨证要点
        1.2.2 腹痛的分型论治
    2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腹痛的特点与经验
        2.1 承庚方
        2.2 严苍山
        2.3 岳美中
        2.4 张伯臾
        2.5 秦伯未
        2.6 程门雪
        2.7 黄文东
        2.8 董廷瑶
        2.9 汪岳尊
        2.10 刘云鹏
        2.11 邓铁涛
        2.12 董建华
        2.13 石冠卿
        2.14 曲衍海
        2.15 熊魁梧
        2.16 何宏邦
        2.17 黄荣活
        2.18 颜正华
        2.19 张珍玉
        2.20 何任
        2.21 王静安
        2.22 陈亦人
        2.23 李寿彭
        2.24 任继学
        2.25 陈应贤
        2.26 周耀庭
        2.27 夏桂成
        2.28 戴裕光
        2.29 曹济民
        2.30 周庚生
        2.31 黄明志
    3 腹痛的治疗研究
        3.1 古方化裁
        3.1.1 芍药甘草汤
        3.1.2 四逆散
        3.1.3 桂枝汤
        3.1.4 小建中汤
        3.1.5 半夏泻心汤
        3.1.6 桂枝茯苓丸
        3.1.7 当归芍药散
        3.1.8 大成汤
        3.1.9 藿香正气散
        3.1.10 大顺红糖饮
        3.1.11 平胃散
        3.1.12 四磨汤
        3.1.13 木香槟榔丸
        3.1.14 补中益气汤
        3.1.15 白术芍药散
        3.1.16 良附丸
        3.1.17 生化汤
        3.1.18 柴胡疏肝散
        3.1.19 膈下逐瘀汤
        3.1.20 少腹逐瘀汤
        3.2 自拟方
        3.2.1 行气活血解粘汤
        3.2.2 腹痛必应方
        3.2.3 温中消食汤
        3.2.4 缓急止痛汤
        3.2.5 连朴茵砂汤
        3.2.6 五香散
        3.2.7 健脾消积汤
        3.2.8 运脾止痛汤
        3.2.9 益气疏理汤
        3.2.10 开郁导气汤
        3.2.11 理气活血汤
        3.2.12 虚寒腹痛汤
        3.2.13 温中止痛汤
        3.2.14 益气活血汤
        3.2.15 运脾导滞汤
        3.2.16 安腹汤
        3.2.17 解痉止痛汤
        3.3 单味药
        3.3.1 紫石榴
        3.3.2 生姜
        3.3.3 杨梅
        3.3.4 大黄
        3.3.5 黑脂麻
        3.3.6 白酒
        3.3.7 艾叶
        3.4 中成药
        3.4.1 镇痛酊
        3.4.2 枫蓼肠胃康颗粒
        3.4.3 腹痛安
        3.4.4 化积止痛丸
        3.4.5 麝香保心丸
        3.4.6 胃苏冲剂
        3.4.7 四磨汤口服液
        3.4.8 复方丹参片
        3.4.9 三红妇康精
        3.4.10 溶石胶囊
        3.4.11 金牛腹痛片
        3.4.12 清开灵
        3.4.13 复方甘草片
        3.5 其他疗法
        3.5.1 针灸治疗
        3.5.2 穴位注射
        3.5.3 拔罐
        3.5.4 药物外敷
        3.5.5 灌肠
        3.5.6 按摩与气功治疗
        3.5.7 民族医药
    4 有关腹痛若干问题的思考
        4.1 对腹痛宜和的认识
        4.1.1 解表和
        4.1.2 温而和
        4.1.3 燥而和
        4.1.4 润而和
        4.1.5 清而和
        4.1.6 消而和
        4.1.7 补而和
        4.2 对通法的认识
        4.2.1 通法的发展脉络
        4.2.2 通法涵义广泛,并非简单通下
        4.2.3 广义的通法形式多样
        4.2.4 运用通法必须详辨虚实
        4.3 关于汗法治疗腹痛
        4.3.1 汗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4.3.2 汗法治疗腹痛的原理
        4.3.3 汗法多样,可治疗各种腹痛
        4.4 芍药止痛范围的扩展
        4.4.1 芍药止痛,由来已久
        4.4.2 前人有"血虚适用,虚寒勿与"之说
        4.4.3 用之得当,范围扩大
        4.5 对"痛无补法"的探讨
        4.5.1 痛无补法理论的提出
        4.5.2 痛无补法的局限性
        4.5.3 补法运用必须详辨
        4.5.4 实证不可妄补
        4.5.5 虚证不可不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梅椒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65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4 典型病例
5 体会

四、梅椒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6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D]. 徐卉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7)
  • [2]近20年来胆道蛔虫病的中医药疗法概况[J]. 耿少辉,包宇,王舒月,于玉东,杨涵. 世界复合医学, 2017(01)
  • [3]仲景姜附剂药证方证研究[D]. 沈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
  • [4]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D]. 潘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5]乌梅丸及其加减类方的方证规律研究[D]. 刘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6]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李永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7]梅椒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65例[J]. 秦亮. 湖北中医杂志, 2003(01)
  • [8]胆道蛔虫病治疗近况[J]. 徐丹慧,李文,刘豫东. 河南中医, 1992(01)
  • [9]梅椒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65例[J]. 秦亮. 天津中医, 1990(02)

标签:;  ;  ;  ;  ;  

梅焦二黄汤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病6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