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促农一师农业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国,杨红[1](2014)在《农一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分析及解决的办法》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人口发展出现生育率下降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两大方面现象。给新世纪全球带来老龄化的问题。养老保险收支平衡问题是养老保险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农一师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农一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农一师城镇基本养老金进行预测分析应对现有的政策及措施进行改革,能够对现行的因素进行调节来改善农一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使其收支相对平衡。
胡斌[2](2012)在《新型团场建设中特色林果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兵团农一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提出了“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新型团场建设总体思路以来,兵团的发展重心开始向经济发展倾斜。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增加职工收入,是兵团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地理位置、环境资源、产业基础、市场前景等因素决定了兵团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是特色林果业。特色林果业已成为新型团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受到了重视和广泛关注。以往对于兵团特色林果业的研究尚不深入且较为零散,本研究在总结过去研究和结合兵团农一师特色林果业典型实例的基础上,对兵团特色林果业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近年来,农一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经济发展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快传统林果业向现代林果业转变,特色林果业规模、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阿拉尔中心区为主的红枣基地,以五团、六团为中心的苹果基地,塔里木河两岸的香梨基地。林果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产生了显着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农一师的特色林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2、林果业产业化程度低,加工增值能力弱;3、林果产业化开发力量薄弱;4、市场监管不力,加工企业集约化程度较低;5、品牌意识不强,市场化营销方式相对滞后;6、产业意识淡薄,果农生产性需求难以满足。(3)农一师加快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对策:一是把新园建设与老园改造结合起来:二是把基地建设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三是把基础建设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4)特色林果业发展和新型团场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基于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新型团场建设,其核心是兵团各级党委的合理引导,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促进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在新型团场建设中的发展和壮大,并且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集聚力,在吸纳当地农业剩余劳动力、扩大特色林果业发展规模的同时加快新型团场建设的步伐。
陈蕾[3](2012)在《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中国加入WTO,林果业被迅速地推向了变化万千的国际市场。在大力推进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分散的果农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越发突显。怎样对传统农业经济组织资源进行改造,怎样对产业化经营运行体制进行创新,怎样对产业化经营模式加以完善以提高林果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满足林果业市场发展的需要就显得十分迫切。本文正从这一要求出发,对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严格划定了农一师林果业研究范围的界限,通过对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条件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其次,对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市场—公司—果农+协会+政府+科技组织”一体化模式。最后,针对怎样实现这一模式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王钧[4](2011)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促进团场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新疆兵团农一师农业结构调整入手,分析了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革建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业结构调整要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合理规划棉、果、畜的产业布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加快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郭永奇[5](2011)在《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已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兵团大部分团场位于新疆荒漠与绿洲生态环境的过渡带,与沙漠、荒漠接壤,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不合理的农地利用导致了荒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等威胁土地生态安全的生态问题,兵团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前景堪忧。因此,对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的研究和优化设计,不仅可以对兵团的农地生态安全状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评价,而且还对改进农地利用方式、保护农地资源、协调区域人地关系和实现兵团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还可以为干旱区农地利用及优化设计提供借鉴。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回顾了国内外农地利用及生态安全评价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评述;第二章概述研究的理论工具和界定研究的相关概念;第三章对兵团成立以来的农地利用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第四章建立了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理论的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兵团1982-2008年的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进行时空评价;第五章识别出影响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影响因子,并对各因子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第六章构建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并基于惩罚型变权的理论对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七章基于生态安全视角对兵团农地利用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第八章总结研究的结论与不足。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在1982-2008年期间,兵团农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如下:在农地利用的数量上,兵团农地总面积、耕地、牧草地、林地和园地的面积呈现先快速增加后趋缓的态势,而养殖水面面积数量不大,总量变化较小;在农地利用的质量上,兵团农地总体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兵团耕地高产田的数量及比重有所下降,中产田的数量和比例呈上升趋势,低产田的数量和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农地利用程度上,兵团农地利用程度变化率为R=-0.166,这说明兵团农地利用正处于调整期;在农地利用效率上,兵团农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如果调整用地结构和注重农用地质量,农地利用效率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农地利用集约度上,兵团农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上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2.基于时间尺度的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评价结论如下:1982-2008年兵团农地的生态足迹总量和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农地的总的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982-2008年兵团农地的生态安全等级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1998年为界,1998年之前兵团农地安全等级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趋势,生态协调度处于协调状态。1998年之后,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等级开始下降,从稍不安全(Ⅱb)下降到较不安全(Ⅲa),最终下降到2008年的不安全(Ⅲb),其生态协调度也从协调状态下降到接近协调与基本协调的边界值(1.1371)。3.基于空间尺度的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评价结论如下:与1982年相比,2008年兵团13个农业师的农地人均生态足迹均有所增加,而农地人均生态承载力除农十三师和农十四师减少外,其余11个师也有所增加;农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情况如下:农十四师的生态安全等级下降,从很安全(Ⅰa)下降到较安全(Ⅰc);农一师、农四师、农六师、农八师、农九师、农十二师、农十三师的农地生态安全等级相对稳定;农二师、农三师、农五师、农七师、农十师的农地生态安全等级上升。4.基于惩罚型变权的农地生态安全的预警研究的结论:1982-2008年,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系统的警情综合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上位于轻警区间;在2009-2015年,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状况会较2008年有一定程度退化并保持处于轻警区间,且向中警区间延伸;从预警子系统上看,水资源利用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警情评价指数在1982-2008年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在2009-2015年仍保持这一趋势,处于无警区;农地开发利用子系统的警情评价指数在1982-2008年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轻警区间。在2009-2015年,将保持下降趋势,并逐步向中警区间延伸;农业种植结构子系统警情评价指数在1982-2008年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82年无警区下降到2008年轻警区。在2009-2015年,仍然保持下降趋势,且向中警区间延伸。5.基于生态安全下的农地利用优化的结论如下:在农地利用结构优化方面:与现状年(2008年)的各类型面积对比,除了牧草地和水域的面积没有发生改变外,耕地面积减少,园地和林地均有大幅度增加。从农地利用结构优化后的生态安全结果看,优化后的农地的生态安全等级有从不安全等级(Ⅲb)上升为稍安全等级(Ⅱa),且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远远超过预测值。从耕地利用的优化的结果看,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保持不变,棉花、油料和蔬菜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瓜果的种植面积却有大幅度的增加。从牧草地利用优化的结果看,农一师、农三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的载畜量已超出了负荷,应采取围栏禁牧、休牧和轮牧等退牧还草措施,以达到保护牧草地和实现牧草地生态安全的目的。
白瑞甫[6](2011)在《兵团红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发展兵团经济、加强兵团建设的形势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不断增加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是新时期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大力发展红枣种植业,为广大团场职工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显示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使红枣产业作为兵团的特色农业走上高效发展之路,是当前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对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中种植规模、品种结构、栽培技术结构、红枣产业加工与销售、红枣产业组织模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有以下三点结论:1.红枣基地建设初见成效;2.科学技术普遍应用;3.红枣产业逐步实现了经营模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然后对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环境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弱化和克服内部劣势、消除外部威胁,并有矩阵分析法得出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接着,以农一师十团作为典型个例进行详细叙述和分析,从十团的发展现状及环境分析中得到红枣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并总结出对整个兵团发展红枣产业的启示。最后,本文针对问题对兵团红枣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发展兵团红枣产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兵团红枣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提出了的指导性意见。论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创新性成果:1.通过研究解决当前兵团红枣产业中种植基地管理松散、加工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实现红枣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加工业进一步提高,枣果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2.通过对兵团红枣经营组织模式与协调发展机制分析与研究,找到加长红枣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的方法和途径,并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联结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健全等问题;3.通过对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系统性分析,保障兵团红枣产业顺利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并提供各方收益,促进兵团经济快速增长。
雍会[7](2011)在《农业开发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公共物品(common goods)是指具有消费非竞争性和消费中无排他性特征的物品。而当物品具有较大的外部影响时,则被称为“准公共物品”。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荒地、生态环境等都可划入准公共物品或公共物品。水资源和荒地在产权使用、初始分配上,由于不能做到完全排他性,容易形成“公地悲剧”。加雷特·哈丁(G. Hardin)的《公地的悲剧》说明,公共物品的产权开放性,容易导致对资源的普遍滥用和环境资源消费者的“搭便车”现象。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河流域,流域气候干旱,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上,塔里木河水量充沛,是一条不安分的河、一条游荡的河,河流几乎与区域内较大的河流都发生过联系和交汇,而多年无节制的垦荒引水活动,造成流域多处河流断流,多处湖泊干涸。持续与强烈的农业开发活动对水资源分配利用产生外部性影响。一是农业开发导致源流区耗水增加,进入干流区水减少,大量湖泊干涸、河流断流;二是对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产生影响,上游段耗水量和耗水比例持续增长,中游段耗水量较高但比例逐年减弱,下游段耗水量和耗水比例锐减;三是农业开发用水占用水比例过大,导致生态缺水,干流生态缺水率达需水量的39%。四是农业开发还导致产生水环境恶化,天然植被衰退,以及土地荒漠化等生态效应。本研究认为:农业开发造成流域水资源分配利用失衡,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水土公共物品产权不清与市场机制缺失导致流域管理失灵。由于水土资源产权不明晰,以及对产权监督管理不到位引发“公地悲剧”,并进而引发“公水悲剧”最终造成“水土资源悲剧连锁”。二是流域与区域、区域与部门分割管理,以及“九龙治水”导致流域“抽刀断水水不流”。流域分别由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自治区与兵团不同的行政辖区,以及农业局、土地局、水利局、林业局等多个部门分割管理水土公共资源,“九龙治水”各管一段,导致流域“抽刀断水水不流”。三是“生态经济人”(不仅具有经济人的行为理性,而且追求利益的可持续)缺失与利益主体博弈造成行为外部性。“经济人”属性使流域的不同利益主体为了利益,进行着盲目开荒和无序引水的博弈,而且“生态经济人”行为缺失造成流域管理纠正失灵。为进一步了解农户的行为选择,本研究选择了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区域的10个县(阿合奇县、和硕县、洛浦县、焉耆县、阿瓦提县、巴楚县、若羌县、新河县、墨玉县、莎车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个团场(农一师五团、农一师六团)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50份,收回问卷654份,回收率87.2%。被调查者中汉族占60%左右,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各占约20%左右。经过调查分析,农户的行为选择进一步验证了农业开发外部性影响的持续存在,并主要归咎于对流域的分割管理;同时也验证了农户具有“经济人”的理性,而缺乏“生态经济人”的理性。农户的基本生存、生活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话,农业开发行为的外部性也难以消除。根据存在的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以及调查实证研究,本研究提出了水资源约束下的流域管理与水土资源开发对策:一是强化流域的统一协调管理。建立以水为核心的流域开发战略,强化“以水定地”,严禁随意开荒,形成统筹全流域的水土资源管理体制,统筹流域各用水主体,促进兵团与地方的协调,改变区域管理强,流域管理弱的局面。二是强化流域水土资源的产权管理。明晰流域水土公共资源产权,明晰生态产权,建立独立、公正的水权交易市场,加强公共资源产权的监督管理、有序转让与产权利益落实。三是建立农业开发与用水的市场调节机制,塑造流域“生态经济人”行为。建立科学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农民用水协会,建立合理的水土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农业开发与用水行为的市场调节机制,塑造流域各水土利益主体的“生态经济人”行为。四是促进农业进步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加强土地保护与调控,稳妥控制流域人口增长,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开发与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张宇[8](2011)在《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棉杆发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兵团工业的发展都是以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不但自身的竞争能力不强,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更重要的是兵团用于发展工业资源短缺,加上竞争能力的不强,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兵团工业显得非常脆弱。所以兵团急需改变这种低效率的工业发展模式,走一种资源投入少,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即“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和循环经济的理论,回顾了兵团工业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循环经济在实践领域的应用,结合兵团资源生态以及利弊因素的实际情况,提出兵团工业要想发展,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要使兵团工业有质的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发展新型工业的过程中,兵团工业就必须发展兵团特色的产业,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本文中以兵团得天独厚的特色产业—棉花产业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为例来实证研究兵团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棉花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利用棉杆作为工业原料,运用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发展棉杆生物发电项目,使棉杆循环利用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的目的。本文分别从棉杆生物发电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棉杆生物发电的效益。通过例证说明兵团要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一方面要改造现有的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工业,另一方面就是兵团在今后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用循环经济模式来发展新型工业化。最后,本文分别从资金角度、兵团政策角度、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和税收角度提出了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所必须的保障措施。
官文娣[9](2011)在《新疆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成立于1954年,是一个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兵团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总量逐年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其整体竞争力逐步提升。但由于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原因,兵团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差异性十分明显。在兵团要在两北地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区域间经济综合实力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兵团现有区域经济竞争力分布格局已不适应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对兵团各师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找出影响和制约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促进兵团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兵团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界定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并从古典区位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三个方面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分别从兵团整体和兵团各区域两个层次出发,对其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再次,从从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居民生活水平、人力资本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五个方面构建了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兵团各师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不同类别,提出了提升兵团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的理论,对其内涵进行合理界定;第二,从横向角度比较来看,兵团各师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差别明显,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师多位于北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南疆东北部地带,其他各师区域经济竞争力较弱;第三,从纵向对比角度看,2003-2009年间,兵团各师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不大,表明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差异较大的问题未能随时间的发展而得到有效的缓解;第四,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可分为四类地区;第五,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针对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类别,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杨可晗[10](2010)在《兵团产业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兵团农业在集约化程度、规模化水平、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然而,薄弱的二、三产业严重影响着兵团的发展后劲。国务院[2007]32号文件指出“要发挥兵团集约化生产优势,支持兵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和提高农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形成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发展新格局”。2009年6月,兵团党委做出“加快兵团经济大调整、大转变”的重大决策。从中央和兵团党委的决策部署出发,在分析兵团资源禀赋和三次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选择理论,通过SWOT分析、比较优势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兵团各垦区产业优势和竞争力,从兵团、南北疆垦区、各农业师三个层面选择其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构建兵团新产业体系。研究认为,棉花产业、养猪业、采矿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可作为兵团支柱产业,葡萄和红枣产业、养牛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旅游业和进出口贸易等产业可作为兵团主导产业。从兵团产业发展总体上看,天山北坡垦区三次产业竞争力最强,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南疆垦区的农一师和农二师采矿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优势明显,可作为其支柱产业,而第三产业仍很弱小,但上述垦区依托较好的制造业基础和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可将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作为主导产业。边境垦区除农四师和农五师的纺织业和食品制造业有较强竞争力,可作为支柱产业外,该区域的二、三产业普遍比较落后;但这一区域有边境口岸,矿产资源丰富,所以可将采矿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等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研究建议,兵团应利用自己的农业比较优势和资源特点,选择农业支柱产业,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形成各有特色的农业布局体系,加强对弱势产业的扶持。工业化发展路径应以培育主导产业和加速市场化为动力,大力加强改善基础设施;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根本保证,加快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现代管理水平、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群;以主导产业采用绿色工业的新型模式,带动兵团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度推进城镇化建设,拓宽第三产业发展领域。
二、改革促农一师农业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促农一师农业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一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分析及解决的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一师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流程图 |
2 农一师基本养老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1 养老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
2.2 人口老龄化加大 |
2.3 缴费基数过低 |
2.4 事业和机关养老支出大 |
2.5 退休待遇持续增加 |
2.6 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增长缓慢 |
3 改善农一师城镇养老金收支状况的对策建议 |
3.1 做实个人账户 |
3.2 加强社会保险基数稽核工作力度, 努力提高征缴率 |
3.3 加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管理, 严防虚报冒领 |
3.4 加强养老保险政策宣传, 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
3.5 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调整退休待遇政策 |
3.6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
(2)新型团场建设中特色林果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兵团农一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新型团场建设与特色林果业发展的互动分析 |
2.1 新型团场建设理论 |
2.2 特色林果业概述 |
2.2.1 自然资源评析 |
2.2.2 林果业的开发与利用 |
2.3 特色林果业发展与新型团场建设的互动关系 |
2.3.1 发展特色林果业将有力推动新型团场建设进程 |
2.3.2 新型团场建设的完善将促进特色林果业的进一步发展 |
2.4 特色林果业发展对新型团场建设的贡献 |
2.4.1 农业增效 |
2.4.2 职工增收 |
2.4.3 推动团场经济发展 |
3 兵团农一师林果业发展现状 |
3.1 农一师林果业发展优势分析 |
3.1.1 气候优势 |
3.1.2 水资源优势 |
3.1.3 土地资源优势 |
3.1.4 科技优势 |
3.2 农一师林果业发展现状 |
3.2.1 种植面积 |
3.2.2 产量 |
3.2.3 效益 |
3.2.4 果品产业化 |
3.2.5 林业发展 |
4 兵团农一师特色林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品种结构不合理 |
4.2 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 |
4.3 特色林果业产业化程度低,加工增值能力弱 |
4.4 师团林果产业化开发组织力量薄弱 |
4.5 市场监管不力,加工企业集约化程度较低 |
4.6 品牌意识不强,市场化营销方式相对滞后 |
4.7 产业意识淡薄,果农生产性需求难以满足 |
5 兵团农一师发展特色林果业促进新型团场建设的对策 |
5.1 大力推进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发展 |
5.1.1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特色林果业产业化经营 |
5.1.2 依托资源优势,加快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
5.1.3 加大资金筹措和扶持力度,加快林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
5.1.4 组建师团两级果品产销协会,推进兵团林果业产业化发展 |
5.1.5 保护好生态环境,加快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
5.2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特色林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 |
5.3 建立健全特色林果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
5.4 建立与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5.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兵团果品品牌知名度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2 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理论分析 |
2.1 林果业研究范围界定 |
2.2 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2.2.1 交易和交易费用的概念 |
2.2.2 交易维度 |
2.3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 |
2.3.1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析 |
2.3.2 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 |
3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农一师林果业的研究范围界定 |
3.2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 |
3.3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
3.3.1 农一师林果业的发展现状 |
3.3.2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现况 |
3.4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农一师林果业存在的问题 |
3.4.2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4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创新 |
4.1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创新的原则 |
4.1.1 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
4.1.2 自主自愿的原则 |
4.1.3 因地制宜原则 |
4.1.4 动态发展原则 |
4.2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创新的条件 |
4.3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创新的依据 |
4.3.1 林果业产业化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体现 |
4.3.2 林果业产业化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
4.3.3 林果业产业化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客观要求 |
4.4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创新的目标 |
4.4.1 市场组织集中度目标 |
4.4.2 一体化经营的目标 |
4.5 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主体分析 |
4.6 优化创新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 |
5 实现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
5.1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
5.2 依托优势资源,加快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
5.3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提高林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 |
5.3.1 积极培育壮大市场营销主体 |
5.3.2 加强物流基地建设 |
5.3.3 构建现代营销网络 |
5.4 组建师团两级果品产销协会 |
5.5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林果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
5.6 加大资金筹措和扶持力度,加快林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
5.7 建立与林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5.8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市果品品牌知名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关于农地利用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农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研究 |
1.3.4 关于农地利优化的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地概念与特征 |
2.1.2 农地利用的概念 |
2.1.3 生态安全的概念 |
2.1.4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生态承载理论 |
2.2.4 人地关系理论 |
2.2.5 整体论与系统论 |
2.2.6 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第三章 兵团农地开发利用概况 |
3.1 兵团农地利用背景 |
3.2 兵团土地资源的特点 |
3.2.1 土地资源多样性 |
3.2.2 土地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大 |
3.2.3 土地资源具有明显流域性和分散性 |
3.2.4 土地资源面临着环境脆弱性 |
3.3 兵团农地利用的发展历程 |
3.4 兵团农地利用的动态分析 |
3.4.1 农地利用的数量的变化分析 |
3.4.2 农地利用的质量的变化分析 |
3.4.3 农地利用的程度的变化分析 |
3.4.4 农地利用效率的变化分析 |
3.4.5 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分析 |
3.5 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识别 |
3.5.1 农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
3.5.2 农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四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兵团农地利用评价 |
4.1 研究方法选择 |
4.2 传统生态足迹模型 |
4.2.1 生态足迹的概念 |
4.2.2 生态足迹模型介绍 |
4.3 "能值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
4.3.1 能值分析基本概念和方法 |
4.3.2 基于能值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 |
4.3.3 "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步骤和方法 |
4.4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的测算 |
4.4.1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承载力的测算 |
4.4.2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足迹的测算 |
4.4.3 兵团农地的生态赤字/盈余测算 |
4.4.4 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测算结果比较分析 |
4.5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的时间尺度分析 |
4.5.1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尺度分析 |
4.5.2 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的评价及时间尺度分析 |
4.6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的空间尺度分析 |
4.6.1 兵团农地生态足迹的空间变异分析 |
4.6.2 兵团农地生态安全的空间差异分析 第五章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影响因子的选取 |
5.1.1 影响因子的界定 |
5.1.2 影响因子的选取原则 |
5.1.3 影响因子的选择 |
5.2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变化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
5.2.1 基于熵值法的影响因素关联度模型的建立 |
5.2.2 基于熵值法的影响因素关联度的计算 |
5.3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变化的影响机理分析 |
5.3.1 农业种植结构影响因素 |
5.3.2 农地开发利用影响因素 |
5.3.3 水资源利用影响因素 |
5.3.4 人口影响因素 |
5.3.5 制度影响因素 第六章 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预警 |
6.1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概述 |
6.1.1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概念 |
6.1.2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内容 |
6.1.3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功能 |
6.1.4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的流程 |
6.2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指标及警限的确定 |
6.2.1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2 预警指标警限的确定 |
6.3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警情预测 |
6.3.1 灰色预测方法(GM) |
6.3.2 基于GM(1,1)模型的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的警情预测 |
6.4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警情评价 |
6.4.1 警情评价的模型的确立 |
6.4.2 基于"变权"的警情评价 |
6.4.3 警情等级划分 |
6.4.4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警情评价及其分析 第七章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农地利用优化 |
7.1 农地利用优化的方法的选择 |
7.2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农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 |
7.2.1 生态功能服务价值最大化的农地利用结构优化 |
7.2.2 农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求解 |
7.2.3 农地利用结构优化评价 |
7.3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农地利用优化设计 |
7.3.1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耕地利用优化设计 |
7.3.2 基于生态安全的兵团牧草地利用优化 |
7.4 农地利用优化策略建议 |
7.4.1 完善团场土地经营管理和产权制度,创新双层经营模式 |
7.4.2 耕地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
7.4.3 牧草地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
7.4.4 林地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
7.4.5 水域利用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兵团农地利用的变化的研究结论 |
8.1.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兵团农地利用评价的结论 |
8.1.3 兵团农地利用生态安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8.1.4 兵团农地利用的生态安全预警的结论 |
8.1.5 基于生态安全条件下兵团农地利用优化的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8.2.1 农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方面 |
8.2.2 生态安全条件下的农地利用优化研究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
(6)兵团红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有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本文相关理论的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本文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兵团红枣的生产现状 |
3.1.1 兵团红枣的生产规模 |
3.1.2 兵团红枣的产品结构 |
3.1.3 兵团红枣的空间布局 |
3.1.4 栽培模式和技术结构 |
3.2 兵团红枣产业的加工与销售现状 |
3.2.1 兵团红枣产业化的加工与深加工现状 |
3.2.2 贮藏保鲜先进技术 |
3.2.3 兵团红枣产业化的市场营销现状 |
3.3 兵团红枣产业的经营组织模式现状 |
3.3.1 "公司+种植户"或"公司+基地+种植户"模式 |
3.3.2 "合作经济组织+种植户"模式 |
3.3.3 "行业协会+种植户"模式 |
3.3.4 "专业市场+农户"模式 |
3.4 发展现状的特点总结 |
3.4.1 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
3.4.2 科学技术普遍应用 |
3.4.3 兵团红枣产业逐步实现了经营模式多样化 |
3.5 红枣产业的发展对兵团经济的影响 |
3.5.1 红枣产业对兵团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在增加 |
3.5.2 兵团红枣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团场职工的收入 |
3.5.3 红枣产业利于兵团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四章 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
4.1 内部环境优势分析 |
4.1.1 自然条件优势 |
4.1.2 土地资源优势 |
4.1.3 区位决定的产品特色优势 |
4.1.4 劳动力资源丰富 |
4.1.5 兵团政策优势 |
4.2 内部环境劣势分析 |
4.2.1 品种退后品质下降,枣园管理松散 |
4.2.2 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和管理人才短缺 |
4.2.3 认识定位较低,缺乏品牌意识 |
4.2.4 加工体系还未形成,产品附加值低 |
4.2.5 组织化程度低,中介组织不完善 |
4.2.6 交通不便利 |
4.3 外部环境机遇分析 |
4.3.1 国家宏观条件推动红枣产业发展 |
4.3.2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枣产业技术进步 |
4.3.3 广阔的市场前景 |
4.4 外部环境挑战分析 |
4.4.1 国内市场 |
4.4.2 国际市场 |
4.4.3 深加工技术的挑战 |
4.5 矩阵分析 |
第五章 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典型个例分析 |
5.1 农一师十团红枣产业发展历程 |
5.2 农一师十团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 |
5.2.1 十团红枣种植现状 |
5.2.2 十团红枣加工现状 |
5.2.3 十团红枣销售现状 |
5.2.4 十团红枣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现状 |
5.3 农一师十团红枣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
5.4 对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六章 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加快兵团红枣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
6.1.1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合理的发展布局 |
6.1.2 抓好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规范化建园 |
6.2 加快兵团红枣产业的加工业发展进程 |
6.2.1 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深化红枣的产品加工 |
6.2.2 开拓营销市场,创造红枣品牌 |
6.2.3 建立营销网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
6.2.4 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和完善行业组织 |
6.3 加强兵团红枣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
6.3.1 培养技术人才,依靠科技发展红枣产业 |
6.3.2 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6.3.3 增强市场观念,构建红枣产业信息支持系统 |
6.3.4 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6.4 加快兵团红枣产业组织模式的构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农业开发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方法与研究对象 |
2.1 基本理论工具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博弈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与产权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需求与供给、生态平衡与生态承载力理论 |
2.1.5 其它相关研究理论 |
2.2 基本方法选择 |
2.2.1 新制度经济分析方法 |
2.2.2 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 |
2.2.3 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塔里木河流域经济社会与自然地理概况 |
3.1 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基本组成 |
3.1.1 流域"四源一干"组成与上中下游分布 |
3.1.2 流域水资源基本情况 |
3.2 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经济发展状况 |
3.2.1 流域所属行政区划 |
3.2.2 流域人口发展状况 |
3.2.3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3 塔里木河流域自然气候状况 |
3.3.1 流域地理与自然概况 |
3.3.2 流域气候特征 |
3.4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与绿洲农业 |
3.4.1 绿洲及绿洲农业的特点 |
3.4.2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农业发展 |
3.4.3 流域绿洲与绿洲农业的演替 |
第四章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历史与变迁 |
4.1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的历史和成就 |
4.1.1 历史时期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变迁 |
4.1.2 近现代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历史变迁 |
4.2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用水历史变迁 |
4.2.1 农业灌溉以人就水阶段 |
4.2.2 农业灌溉以水就人阶段 |
4.2.3 农业灌溉以水就地阶段 |
4.2.4 现代节水农业发展 |
4.3 近代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与农业灌溉发展 |
4.3.1 流域农业土地开发规模变迁 |
4.3.2 流域现状耕地和灌溉面积 |
4.3.3 农业水利设施发展历史与现状 |
4.4 阿瓦提县与31团人口、耕地与经济增长个案分析 |
第五章 农业开发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及生态效应 |
5.1 农业开发对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变化的影响 |
5.1.1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干流水资源减少 |
5.1.2 农业开发导致源流区耗水增加 |
5.2 农业开发对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产生影响 |
5.2.1 农业开发对流域源流出水量无直接影响 |
5.2.2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失衡 |
5.2.3 流域上中下游耗水模型 |
5.3 农业开发对流域不同水资源消费对象的影响 |
5.3.1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出现生态需水缺口 |
5.3.2 农业开发用水占流域生产、生活用水比例过大 |
5.4 农业开发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的生态环境效应 |
5.4.1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水环境恶化 |
5.4.2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天然植被衰退 |
5.4.3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土地荒漠化 |
第六章 农业开发对水资源利用影响的成因 |
6.1 公共物品产权不清与市场机制缺失导致水土开发失序 |
6.1.1 水土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与"公地悲剧" |
6.1.2 农业水权关系不清与水权管理机制失灵 |
6.1.3 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缺失与市场分配机制失灵 |
6.2 流域分割管理与九龙治水导致流域"抽刀断水水不流" |
6.2.1 跨流域的源流与干流管理体制分割 |
6.2.2 地方与兵团跨区域管理体制分割 |
6.2.3 农业、水利与生态多头管理机制分割 |
6.3 生态经济人缺失与利益主体博弈造成行为外部性 |
6.3.1 经济人与生态经济人评述 |
6.3.2 流域多重资源利益主体博弈 |
6.3.3 涉及不同利益主体的监督与管理不够 |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的农户行为选择调查分析 |
7.1 农户行为调查的组织情况与数据采集分析 |
7.1.1 农户行为选择问卷调查的组织与管理 |
7.1.2 被调查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 |
7.1.3 农户耕地和耗水增加验证了流域水土持续开发现象 |
7.2 农户对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影响的认知 |
7.2.1 农户认为造成流域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开荒行为 |
7.2.2 农户认为农业开发导致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利用失衡 |
7.2.3 农户认为对流域的管理分割是流域持续开荒的主要原因 |
7.3 农户对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影响的行为选择 |
7.3.1 农户认为要获得长远发展依然是要多搞农业 |
7.3.2 农户认为农业开发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流域生态环境 |
7.4 对农户认知与行为选择调查的分析 |
第八章 水资源约束下的流域管理与水土资源开发对策 |
8.1 强化流域的统一协调管理 |
8.1.1 建立以水为核心的流域开发发展战略 |
8.1.2 建立统筹全流域发展的水土资源管理体制 |
8.1.3 加强对流域共享水土资源利益主体的协调管理 |
8.1.4 加强对流域农业开荒与违规用水的执法监督力度 |
8.2 强化流域水土公共资源的产权管理 |
8.2.1 明晰流域水土公共资源的产权 |
8.2.2 加强以水资源为核心的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
8.2.3 加强流域公共资源产权的监督管理与利益落实 |
8.3 建立合理的市场调节机制与"生态经济人"行为塑造 |
8.3.1 建立基于市场经济的水权交易体系 |
8.3.2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 |
8.3.3 "生态经济人"行为塑造与市场机制建设 |
8.4 促进农业进步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
8.4.1 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 |
8.4.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8.4.3 促进流域人口、经济与资源、生态协调发展 |
第九章 结语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导师评阅表 |
(8)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棉杆发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思路 |
1.5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相关理论基础 |
2.1 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ics)的概念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1 零排放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科学发展观理论 |
2.3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
2.3.1 新型工业化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概念 |
2.3.2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
2.4 国内学者对新型工业化的解读 |
2.5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模式的关系 |
2.5.1 科技含量高的要求 |
2.5.2 资源利用高的要求 |
2.5.3 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要求 |
第三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分析 |
3.1 兵团工业发展历程 |
3.1.1 兵团工业创立初期 |
3.1.2 兵团工业停滞期 |
3.1.3 兵团工业恢复发展期 |
3.1.4 兵团工业的快速发展期 |
3.2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环境 |
3.2.1 从兵团资源拥有角度 |
3.2.2 兵团资源利用率角度 |
3.2.3 兵团生态环境角度 |
3.3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环境 |
3.3.1 机遇 |
3.3.2 威胁 |
3.4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内部环境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第四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提出—以棉花副产品加工为例 |
4.1 兵团棉花副产品加工现状 |
4.1.1 棉籽加工利用现状 |
4.1.2 棉籽壳加工利用现状 |
4.1.3 兵团棉杆利用状况 |
4.2 兵团棉花副产品循环利用模式 |
4.2.1 "棉籽—饲料—养殖—有机肥料—还田"循环系统 |
4.2.2 "棉杆—畜牧业—肥料—还田"循环系统 |
4.2.3 "棉籽壳—菌类—肥料—还田"循环系统 |
4.3 兵团"棉杆—发电—制肥—还田"工业循环模式的提出 |
4.3.1 "棉杆—发电—制肥—还田"循环经济模式 |
4.3.2 "棉杆—发电—制肥—还田"流程 |
4.3.3 棉杆发电工业循环经济模式的评价 |
4.3.4 兵团棉杆发电的障碍 |
第五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障碍因素分析 |
5.1 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因素 |
5.2 资金、技术投入不足 |
5.3 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
5.4 人才的匮乏 |
5.5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六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保障措施 |
6.1 政策措施 |
6.2 经济措施 |
6.2.1 税收措施 |
6.2.2 奖惩措施 |
6.2.3 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 |
6.3 人力资源的支持 |
6.4 科技创新的支持 |
6.4.1 加大R&D的投入力度 |
6.4.2 兵团企业积极展开与大学的合作 |
6.5 营造一流的环境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新疆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有关新疆及兵团区域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
2.1.1 区域的定义 |
2.1.2 竞争力的定义 |
2.1.3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般界定 |
2.2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2.1 古典区位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章 兵团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兵团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
3.1.1 近十年来兵团GDP增长状况 |
3.1.2 近十年来兵团GDP占新疆GDP的比重变动状况 |
3.1.3 近十年三次产业对兵团GDP贡献状况 |
3.1.4 兵团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2 兵团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兵团各师GDP增长状况 |
3.2.2 兵团各师GDP占兵团的比重 |
3.2.3 兵团各师三次产业对其GDP贡献状况 |
3.2.4 兵团各师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
4.1 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1 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原则 |
4.1.2 科学性与客观性相统一原则 |
4.1.3 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原则 |
4.2 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总框架 |
4.3 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的选择说明与解释 |
4.3.1 经济实力 |
4.3.2 产业竞争力 |
4.3.3 居民生活水平 |
4.3.4 人力资本竞争力 |
4.3.5 资源环境竞争力 |
4.4 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4.4.1 常见多指标测度方法介评及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确定 |
4.4.2 主成分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
第五章 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 |
5.1 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静态比较分析 |
5.1.1 兵团各师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
5.1.2 兵团各师经济实力分析与评价 |
5.1.3 兵团各师产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
5.1.4 兵团各师居民生活水平分析与评价 |
5.1.5 兵团各师人力资本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
5.1.6 兵团各师资源环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
5.2 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动态比较分析 |
5.2.1 2003年兵团各师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
5.2.2 2005年兵团各师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
5.2.3 2007年兵团各师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
5.2.4 兵团各师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状况分析 |
5.3 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聚类分析 |
5.3.1 聚类分析的一般原理 |
5.3.2 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水平的聚类结果及分类探讨 |
5.4 小结 |
第六章 提升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 第一类地区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1 转变经济发展理念,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
6.1.2 依托科技进步,推动农八师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
6.1.3 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
6.2 第二类地区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2.1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
6.2.2 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人才 |
6.2.3 大力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
6.3 第三类地区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3.1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6.3.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
6.3.3 引进外部资本 |
6.4 第四类地区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4.1 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重点工程的建设 |
6.4.2 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资力度 |
6.4.3 依托口岸,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实力 |
6.4.4 要不断培养其"造血"机制和功能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兵团产业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比较优势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 |
1.4.2 主成分分析法 |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发展现状 |
2.1 兵团各师团场情况 |
2.2 兵团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2.3 兵团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2.3.1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方面 |
2.3.2 生产设备、生产能力方面 |
2.3.3 企业管理水平方面 |
2.3.4 企业盈利能力方面 |
2.3.5 工业结构方面 |
2.4 兵团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3 兵团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1 兵团产业发展的优势 |
3.1.1 现代化大农业优势 |
3.1.2 集团组织优势 |
3.1.3 地缘优势 |
3.2 兵团产业发展的劣势 |
3.2.1 区域开发成本劣势 |
3.2.2 人才劣势 |
3.2.3 科技劣势 |
3.2.4 新疆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
3.2.5 兵团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
3.3 兵团产业发展的机遇 |
3.3.1 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 |
3.3.2 对口支援新疆政策 |
3.3.3 兵团的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政策 |
3.4 兵团产业发展的挑战 |
3.4.1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
3.4.2 面临资源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双重约束 |
3.4.3 兵团体制的特殊性导致高额的运行成本 |
4 兵团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
4.1 主导产业的定义 |
4.2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
4.3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
4.3.1 资源禀赋基准 |
4.3.2 收入弹性基准 |
4.3.3 生产率上升基准 |
4.3.4 产业关联度基准 |
4.3.5 比较优势基准 |
4.4 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
4.4.1 比较优势原则 |
4.4.2 市场导向原则 |
4.4.3 产业关联原则 |
4.4.4 科技带动原则 |
4.4.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5 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约束条件 |
4.5.1 资源状况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 |
4.5.2 经济状况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 |
4.5.3 产业状况和技术结构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 |
4.5.4 政府因素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 |
4.6 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 |
4.6.1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
4.6.2 技术进步贡献率 |
4.6.3 经济规模指标 |
4.6.4 经济效益指标 |
5 兵团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分析及产业选择 |
5.1 兵团第一产业比较优势静态分析 |
5.1.1 兵团第一产业规模比较优势测度结果及其分析 |
5.1.2 效率比较优势测度结果及其分析 |
5.1.3 综合比较优势测度结果及其分析 |
5.2 兵团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动态分析 |
5.2.1 对2003年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评价 |
5.2.2 兵团第一产业综合比较优势动态分析 |
5.3 小结 |
6 兵团第二产业竞争力分析及产业选择 |
6.1 兵团第二产业竞争力分析 |
6.1.1 分析方法选择 |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
6.1.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6.2 兵团第二产业支柱产业定位 |
6.2.1 兵团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6.2.2 兵团农副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分析 |
6.2.3 兵团食品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6.2.4 对兵团纺织业竞争力的分析 |
6.2.5 兵团采矿业竞争力的分析 |
6.3 兵团第二产业主导产业指标测算与分析 |
6.3.1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测算与分析 |
6.3.2 技术进步率测算与分析 |
6.3.3 经济规模测算与分析 |
6.3.4 经济增长测算与分析 |
6.4 兵团第二产业主导产业定位 |
6.5 小结 |
7 兵团第三产业竞争力分析及产业选择 |
7.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兵团第三产业竞争力 |
7.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
7.1.2 数据处理 |
7.2 综合排名与结果分析 |
7.3 分析第三产业产业部门并对其定位 |
7.3.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7.3.2 批发和零售业 |
7.3.3 住宿和餐饮业 |
7.3.4 进出口总额 |
7.4 小结 |
8 兵团产业体系优化与政策建议 |
8.1 兵团产业体系的优化 |
8.1.1 兵团南、北疆垦区支柱产业体系 |
8.1.2 兵团各师产业体系 |
8.2 兵团产业体系发展对策 |
8.2.1 兵团农业发展对策 |
8.2.2 兵团工业化发展对策 |
8.2.3 发展兵团第三产业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改革促农一师农业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一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分析及解决的办法[J]. 张立国,杨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07)
- [2]新型团场建设中特色林果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兵团农一师为例[D]. 胡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3]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D]. 陈蕾.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4]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促进团场经济发展[J]. 王钧.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11)
- [5]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D]. 郭永奇.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6]兵团红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白瑞甫.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7]农业开发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及对策研究[D]. 雍会.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8]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棉杆发电为例[D]. 张宇.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9]新疆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D]. 官文娣.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10]兵团产业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D]. 杨可晗.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