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调曲活动习俗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常民强,郝二旭[1](2021)在《中原传统曲艺文化的现状及传承价值探颐》文中提出地方曲艺文化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一方面在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曲艺文化的传播也是建设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厚重、多元、辉煌的中原传统曲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营养,传承提升中原农村优秀的传统曲艺也是振兴乡村文化的有效路径之一。中原曲艺是一个年轻而古老的艺术门类。说它年轻,有的曲种只有几十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才形成;说它古老,春秋时的"瞽献曲,史献书"俳优滑稽表演、汉代的乐舞百戏已具雏形,迄今已经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曲艺也是最具民族性、民间性的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特征的体现,普通老百姓的价值观、伦理观、是非观无不受到曲艺文化的影响。尽管传统曲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活现代化的不断加速,多数曲种后继乏人,受众也越来越小众化,中原曲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曲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张晓萌[2](2020)在《明清俗曲在山东的衍变与传播》文中研究表明明清俗曲作为特有的一种文化、音乐现象,于元末明初之际在北方兴起,后受战乱影响,随着移民蔓延到南方,又在明成祖迁都北京后,随着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再一次传入北方。在这两次的南北交流中,明清俗曲以其简约通俗、情真优美的特质,吸引了广泛的受众与传唱者,并逐渐向全国各地进行传播,甚至流传到了日本等海外国家。而这两次发展中心迁移的必经之地——山东,也成为了明清俗曲广泛传播过程中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明清俗曲可以通过运河与海港一代的商贾、艺人及其他原因形成的移民,将各地的俗曲传入山东。再加上山东地区悠久的音乐历史,既有从原始社会乐舞的诞生到周王朝雅乐最完整的保留;又有从活泼率真的齐国之“风”到宫廷与民俗音乐的融合与发展,兼容了历史传说中的音乐萌芽、宫廷中的雅正与回归民间的恣意。于是,在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浓郁的音乐历史积淀背景下,山东地区的明清俗曲既保留了山东本土的音乐特征,又将南北地区的音调精华进行了交融,兼有燕北地区与苏浙一带的音乐特色,同时还有着雅俗共赏的特点。因此,本文以山东地区的明清俗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查阅、梳理历史文献与现存的明清两代有关俗曲资料的探求考察,结合传播学、社会学角度,从明清俗曲在山东的传播渠道,到明清俗曲在山东的衍变等方面,对山东地区的明清俗曲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在对明清俗曲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明清俗曲在山东的发展历程与遗存情况进行梳理,为随后明清俗曲在山东地区衍变与传播的深入研究和微观分析打下了基础。接着,本文继续对山东明清俗曲传播网络上的“自然传播”、“文人传播”、“民俗传播”这三个具体传播渠道进行分析,得出了山东明清俗曲的主要传播方式是运河与移民为主的自然传播;文人传播在保留明清俗曲情“真”的同时为山东俗曲实现了文化圈层的转变,于“雅俗”平衡间开启了俗曲的“二次发展与传播”,让传播到山东地区的明清俗曲可以重装出发;而民俗传播则是在自然传播与文人传播的基础上以其贴近生活的特点,为上述两个传播渠道进行补充的结论。最后通过对“蒲松龄俚曲”、“鲁西南地区经典民间音乐——鲁南五大调”、“运河音乐的代表临清时调”、“山东曲艺音乐与地方戏剧的代表——山东琴书与吕剧”及“明清时期四大名戏——柳子戏”中明清俗曲曲牌的衍变分析,总结了传播进入山东的明清俗曲,在其衍变过程中会带有属于山东地方音乐特色的“核心旋律”的规律,同时,这种同一曲牌的“差异性”特点也为日后音乐类型的细分做了铺垫。本文通过分析山东明清俗曲在传承与发展融合中共同构建的衍变与传播网络,证明了明清俗曲在山东的衍变与传播是守正而创新的,也正是在这种统一与差异的嬗变进程中,明清俗曲得以在山东丰富发展直至向全国传播,继而推动了明清俗曲在中国的发展进程,这种从山东地区明清俗曲衍变与传播研究中得到的结论,同时也适用于整个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因此,针对来源于世俗的山东明清俗曲的衍变与传播研究是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历程的必然研究。
徐芮[3](2020)在《“非遗”保护视域下的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研究》文中认为龙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渊源流长的文化象征。舞龙是中国传统民间舞蹈之一,它不仅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勇敢与拼搏向上的精神,还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还是我们中国人祝愿美好生活和欢庆节日中普遍能看到的娱乐方式。其形式种类多样、各具特色,场面氛围浓烈且振奋人心,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在古代,主要是对于神灵的崇敬。现在,除了延续古老的礼制外,它还融入了庙会文化,并且慢慢演变为庆祝新年、丰收与平安为目的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这表明,新一代百姓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如今的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作为省级非遗项目,目前由于其传播的手段单一技术滞后、传承人青黄不接、受多元文化的严重影响等多种原因,石人乡板凳龙舞在保护与传承发展中达到了瓶颈的位置,遭遇困境的板凳龙舞有点力不从心。为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石人乡板凳龙舞,笔者通过文献查找法、舞蹈生态学、田野调查对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进行探索和分析。希望能为石人乡板凳舞的发展和延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也为石人乡板凳舞的文献数据库建设尽上一点微薄之力。全文总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是课题研究的绪论,主要从述了课题的资料来源,阐述了课题的研究目的与课题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简要而又系统地详细概述了国内外学术市场上有关现有的重要课题与学术研究成果综述,然后阐述了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江西上饶石人乡凳龙舞的历史渊源,其包括江西板凳龙舞的基本概括,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发展概况与文化内涵;第三章实地考察了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发展现状,主要考察内容包括板凳龙舞的基本结构与表演形式还有其社会价值,然后并拜访了板凳龙舞的主要传承人,进而对板凳龙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四章对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现状分析和在保护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第五章结合成功案例针对现存的问题给出有助于其传承发展的策略与途径;最后第六章结语和展望。
王斐斐[4](2020)在《河南南阳地区大调曲子的生存与传承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调曲子是在中原文化深厚的土壤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曲艺形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和表达方式。大调曲子早期流行于河南全省,现主要活跃在南阳地区。南阳地区曲子场遍布,大调曲子弹唱活动集中,在曲友们的自觉的传承活动中,大调曲子依旧保持着原有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笔者自2016年至今将近四年的时间内,一直泡在大调曲子曲子场中,和曲友们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积极学习大调曲子的演唱和板头曲的弹奏。在参与弹唱的过程中,笔者触摸到了大调曲子的艺术本体,也充分体认到了大调曲子的艺术魅力以及中西方音乐体系的差异。本文从大调曲子的艺术本体出发,以音乐学、社会学的视角,结合自己学习唱奏大调曲子的经历,一方面对南阳地区大调曲子的生存和传承现状做客观的描述;另一方面通过对大调曲子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的体系特征,并肯定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正文分四章内容。绪论:介绍了笔者与大调曲子的结缘,从欣赏大调曲子鲜活的表演中感受到了它的魅力。通过走访曲子场,笔者对南阳地区大调曲子的现状有了相对比较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确立了以南阳地区大调曲子的生存与传承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第一章通过对大调曲子成长繁荣的土壤--南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人文环境的梳理和介绍,凸显出大调曲子文化积淀的深厚。大调曲子作为广受民众喜爱的曲艺形式,是在中原音乐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发展而来的。第二章以大调曲子联谊会“曲林大会”的实录为个案研究,对“曲林大会”的演出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记录。另外,结合笔者学习三弦和演唱大调曲子的历程,对中国音乐体系的口传心授传承模式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大调曲子曲子场的实地考察,主要介绍了胡运荣家、解钦栋家、邓州文化馆等主要曲子场,对曲子场中大调曲子的传承现状进行探究。第三章对大调曲子艺术本体进行研究,从演唱形式、伴奏乐器、常用曲牌、特殊曲牌、常演奏的板头曲、曲词特征等方面论述了大调曲子作为曲艺艺术所具有的独特艺术特征。其中大调曲子独特的“碰八板”伴奏方式,曲牌音乐中的“腰栓儿”、“集曲”、“接腔”、“特色音”以及曲词中“方言”的使用是大调曲子最突出的特色。第四章是对大调曲子的文化思考,首先对大调曲子的传承变迁进行论述。其次从大调曲子与河南曲剧、三弦书艺术特征的比较中感受到它独特的艺术审美,并体认到大调曲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然后针对大调曲子所表现出的“礼”文化、“中和之道”等探讨了大调曲子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描述了笔者在曲子场中感受到了人文关怀,对大调曲子的现实意义给予肯定。最后分析了大调曲子传承发展中所存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结语是笔者对大调曲子的研究历程的论述。通过对大调曲子的研究以及学习的经历,笔者体验到参与式的学习更容易透彻地了解大调曲子的艺术本体与文化内涵,接触大调曲子实际上是一个触摸传统文化的过程。并再次强调了大调曲子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提出了在提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传统曲艺在当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闫榀[5](2019)在《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南阳大调曲子研究》文中认为大调曲子又称鼓子曲,是河南的重要曲种之一,亦是南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曲艺之一。其历史悠久,唱腔丰富,风格质朴,雅俗兼备,内容极为丰富,在我国曲艺音乐中实为罕见,是中原地区优秀的文化遗存之一,对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国音乐史来说,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因此,它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8年6月7日,大调曲子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主要是在前人对南阳大调曲子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中国音乐史及方言研究等理论,进行深度访谈、实地考察,将田野和文献资料相结合,注重大调曲子的历史流变过程与传统状态,把南阳大调曲子置于南阳地区的历史文化体系中进行研究。通过对如今在世的艺人、传承人、作曲家们进行走访,并对现存常用曲牌、曲目、唱腔、唱词进行录音和记谱整理。本论文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新音乐材料的分析,也是对现有资料和地方音乐的积累与补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其发展状况令人堪忧,望通过笔者的微薄之力可以让更多人去了解和关心大调曲子,并针对大调曲子的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建议;南阳大调曲子的整理与研究,对当地的传统音乐文化、民族民间音乐以及曲剧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摘要、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七大部分。绪论中主要从选题依据与创新点、选题研究综述、田野工作调查及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分述。第一章将大调曲子放入其生存背景和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研究,揭示了南阳大调曲子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及其发展流变。第二章从南阳大调曲子的四方面进行艺术形态分析。在谱例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大调曲子的的音乐体制、语言特征、腔词关系及演出形式等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对南阳大调曲子的思想内涵及其功能进行了阐释和分析。第四章通过笔者对南阳大调曲子实地现状调查,归纳总结出多元化的传承途径及其创新发展的产物来进一步作出反思和构想,同时为人们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解、认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从而更好、更全面的对其进行保护、传播和发展传承。
周奕彤[6](2019)在《马可音乐作品中的徐州因素探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人民音乐家马可先生的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徐州本土音乐文化对其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运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采访等途径,对马可早年在徐州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民间音乐背景等进行了解,结合徐州地方音乐分析,找出徐州因素如何对其作品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尤其以获取到的一手研究资料马可早期作品《牙牙集》为主线,从中找出其作品和徐州地方音乐在旋律、歌词、节奏等方面的联系,完善马可音乐经历。以期对徐州马可名人文化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孙建杰[7](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沙柳,郝建炎[8](2017)在《卧龙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抢救开发调研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卧龙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的继承与发扬,对于南阳曲艺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鉴于当前"大调曲"面临的诸多困境,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卧龙区档案局(馆)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保护工作中,不断尝试、探索,对卧龙区"大调曲"档案资源进行整合,试图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王焱[9](2014)在《海州五大宫调本土传承现状及其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州五大宫调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种本土音乐在全球化,现代化日益发展的势态冲击下,使其得以展示的平台日渐减少。文化是环境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成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这一特定的环境综合了该种文化生成发展所必须的一切要素。在这样一个相互适应以求平衡的生态系统中,海州五大宫调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本土音乐,不仅要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更是要为维持全球文化生态平衡创造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本文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研究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综合考察海州五大宫调的历史变迁与社会背景、文人文化特质、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以及当代生存环境中的机遇和挑战等因素,运用系统的、整体的、平衡的观念来进一步阐释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特殊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如何传承和保护海州五大宫调提出可行的策略,进而站在全球文化生态背景下探索海州五大宫调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新思路,以期能对海州五大宫调音乐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苏全有,刘振兴[10](2013)在《建国以来河南近代戏曲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河南是地方戏曲的渊薮,素有"戏曲大省"之称。建国以来,河南近代戏曲史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成果颇丰,主要体现在对剧种、地域流派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然而,关于河南近代戏曲史的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建设等方面。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河南近代戏曲史的研究定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推动河南戏曲文化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大调曲活动习俗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调曲活动习俗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2)明清俗曲在山东的衍变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明清俗曲概论 |
第一节 明清俗曲的界定 |
第二节 明清俗曲的发展概述 |
一、俗曲的兴起 |
二、俗曲的发展繁荣期 |
三、俗曲的转化期 |
第三节 明清俗曲的研究意义 |
一、“承上启下”之意义 |
二、扩大音乐功能论之研究 |
三、链接音乐与文学、社会史学研究结合之桥梁 |
第二章 明清俗曲在山东的发展研究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山东俗曲发展 |
一、明清时期山东俗曲发展的外部环境 |
二、明清时期山东俗曲发展的内部表现 |
第二节 山东明清俗曲遗存概况 |
一、刊行俗曲类着作 |
二、俗曲仿作类山东籍作家 |
三、教派宝卷中的俗曲 |
四、现代文献中记载的山东明清俗曲 |
第三章 明清俗曲在山东地区的传播研究 |
第一节 “南北交流”的自然传播 |
一、“南北贯通”的运河传播 |
二、海港文化 |
三、移民传入 |
第二节 文人传播 |
一、明清时期山东文人对俗曲传播的推动 |
二、山东文人的作品对俗曲传播的推动 |
第三节 民俗传播 |
一、民俗节日 |
二、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 |
三、祈愿之乐 |
第四章 山东明清俗曲衍变研究 |
第一节 明清俗曲与蒲松龄俚曲 |
一、蒲松龄俚曲中的[耍孩儿]曲牌分析 |
二、蒲松龄俚曲中的[银纽丝]曲牌分析 |
第二节 明清俗曲与鲁南五大调 |
一、[满江红]与鲁南五大调 |
二、[南调]与鲁南五大调 |
第三节 明清俗曲与临清时调 |
一、[靠山调]考源 |
二、[四平调]考源 |
第四节 明清俗曲与山东琴书、吕剧 |
一、山东琴书与吕剧概述 |
二、俗曲中的[春调]与[孟姜女调] |
三、[孟姜女调]与[凤阳调] |
四、[凤阳调]与山东琴书、吕剧 |
第五节 明清俗曲与柳子戏 |
一、五大套曲类曲牌[耍孩儿]([娃娃])、[黄莺儿]分析 |
二、复曲类曲牌[桂枝香]、[步步娇]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非遗”保护视域下的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基本思路 |
1.3.3 具体研究方法 |
第2章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历史渊源 |
2.1 江西板凳龙舞的基本概况 |
2.2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发展概述 |
2.2.1 江西上饶石人乡的基本情况 |
2.2.2 石人乡板凳龙舞的发展概况 |
2.3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文化内涵 |
2.3.1 宗教信仰的内涵 |
2.3.2 民族精神的内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本体结构与项目特性研究 |
3.1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基本结构 |
3.1.1 道具制作 |
3.1.2 表演服饰 |
3.1.3 主要乐器 |
3.2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表演形式 |
3.2.1 当地传统习俗表演 |
3.2.2 大型庆典活动表演 |
3.2.3 校园文化活动表演 |
3.3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社会价值 |
3.3.1 健身娱乐价值 |
3.3.2 教育层面价值 |
3.3.3 弘扬文化价值 |
3.4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主要传承人 |
3.4.1 传承人的基本状况 |
3.4.2 传承人张应河的访谈实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在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 |
4.1 石人乡板凳龙舞的现状分析 |
4.1.1 传承艺人青黄不接 |
4.1.2 传播手段单一滞后 |
4.1.3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
4.2 石人乡板凳龙舞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原因 |
4.2.1 经济原因 |
4.2.2 社会原因 |
4.2.3 文化原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传承策略与途径 |
5.1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传承策略 |
5.1.1 加强对传承艺人的保护及培养 |
5.1.2 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5.1.3 教育工作者的积极配合 |
5.2 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的传播途径 |
5.2.1 召开相关研讨会 |
5.2.2 与时俱进的文艺作品传播 |
5.2.3 成立校园板凳龙舞社团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河南南阳地区大调曲子的生存与传承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大调曲子溯源及南阳地理人文环境 |
第一节 大调曲子溯源 |
一、称谓界定 |
二、发展脉络 |
第二节 南阳的地理人文环境 |
一、南阳的地理环境 |
二、南阳的人文环境 |
第二章 南阳地区大调曲子生存和传承研究 |
第一节 “首届曲林大会(大调曲子联谊会)”实录 |
一、曲林大会中的曲友 |
二、曲林大会中的板头曲 |
三、曲林大会中的大调曲子 |
第二节 个体传承实录—学习三弦以及演唱大调曲子 |
一、学习三弦 |
二、学习演唱大调曲子 |
三、所学板头曲和大调曲子唱段 |
第三节 南阳地区的曲子场和传承现状 |
一、胡运荣家的曲子场 |
二、解钦栋家的曲子场 |
三、邓州文化馆 |
第三章 大调曲子的艺术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演唱形式和伴奏乐器 |
一、演唱形式 |
二、伴奏乐器及其伴奏特点 |
第二节 大调曲子音乐形态 |
一、大调曲子的曲体结构 |
二、大调曲子的前奏和尾奏 |
三、大调曲子的曲牌 |
四、大调曲子音乐的特色 |
五、常弹奏的板头曲 |
第三节 大调曲子的曲词 |
一、曲词的内容 |
二、曲词常用的手法 |
三、方言的运用 |
第四章 河南南阳地区大调曲子生存与传承的文化思考 |
第一节 大调曲子的传承变迁 |
一、女性大调曲子演员的出现 |
二、创编唱段的出现 |
三、传承方式的改变 |
四、演唱场所的变迁 |
五、音乐更加规范和丰富 |
第二节 大调曲子独特的艺术审美 |
一、大调曲子与河南曲剧、三弦书的比较 |
二、对大调曲子演唱的几点体认 |
第三节 大调曲子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
一、大调曲子与中原文化 |
二、大调曲子传承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 |
第四节 大调曲子的传承思考 |
一、曲友们传承大调曲子的一些重要活动 |
二、存见问题及传承保护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南阳大调曲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视野中的南阳大调曲子 |
一、大调曲子的渊源 |
(一)大调曲与明清小曲 |
(二)大调曲与岔曲 |
(三)大调曲与八角鼓 |
二、南阳大调曲子形成与发展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历史文化生存背景 |
(三)南阳大调曲子发展与演变 |
第二章 南阳大调曲子的艺术形态分析 |
一、南阳大调曲子音乐形态分析 |
(一)曲体结构 |
(二)曲牌分类 |
(三)板式 |
二、南阳大调曲子演唱分析 |
(一)演唱形式 |
(二)演唱特点 |
三、南阳大调曲子伴奏分析 |
(一)伴奏乐器 |
(二)伴奏形式 |
四、南阳大调曲子的腔词关系 |
(一)方言语汇及运用 |
(二)唱词 |
(三)腔词关系 |
第三章 文化视野中的南阳大调曲子 |
一、南阳大调曲子的思想内涵 |
(一)冲破封建枷锁的爱情观 |
(二)倡导和谐社会的价值观 |
(三)崇尚孝道的道德观 |
(四)宣扬大无畏的英雄观 |
(五)反映新时代的生活观 |
二、南阳大调曲子的功能分析 |
(一)审美功能 |
(二)道德教化功能 |
(三)娱乐功能 |
(四)文化传承功能 |
第四章 南阳大调曲子传承和发展 |
一、南阳大调曲子传承人现状调查 |
(一)国家级传承人—黄天锡 |
(二)其他代表性传承人 |
二、南阳大调曲子传承途径多样化 |
(一)民间习俗活动传承—马街书会 |
(二)网络多媒体传承 |
(三)群众传承的田野考察描述—曲林大会 |
(四)校园传承 |
三、南阳大调曲子的创新与发展 |
(一)改革开放以来南阳大调曲子新创作品 |
(二)对南阳大调曲子当代传承发展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承担的科研任务 |
致谢 |
(6)马可音乐作品中的徐州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2 马可先生早年生活经历的田野调查 |
2.1 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调查 |
2.2 民间音乐环境调查 |
2.3 开启音乐创作的原由调查 |
3 徐州地方音乐文化特色 |
3.1 徐州地区戏曲音乐风格 |
3.2 徐州民间小调音乐特点 |
4 马可作品中的徐州音乐文化因素分析 |
4.1 马可作品与徐州音乐的曲调联系 |
4.2 歌谣与徐州方言的联系 |
4.3 作品与徐州人文内涵的联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
二、城市时代:1914—149 |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
第二节 酬神演剧 |
一、春祈秋报 |
二、庙会演剧 |
三、节令演剧 |
四、崇圣演剧 |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
一、集市演剧 |
二、行会演剧 |
三、喜丧演剧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
一、科班 |
二、江湖班 |
三、玩会班 |
四、龙虎班 |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
第一节 画地做场 |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
第二节 高台剧场 |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三节 戏楼 |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
一、“开封五云”辨析 |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
一、坤伶的复兴 |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
(8)卧龙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抢救开发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做好“大调曲”资源的调查工作 |
1.1“大调曲”的历史与现状。 |
1.2“大调曲”档案的形成及内容。 |
1.3“大调曲”档案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
2“大调曲”的传承与发展情况调研 |
3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展开征集工作 |
4加强对“大调曲”档案科学整理与保护 |
4.1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
4.2分门别类,对“大调曲”进行科学整理。 |
4.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宗档案。 |
5加强“大调曲”档案资源整合 |
5.1加强与文化部门合作,对现有珍贵“大调曲”曲目进行抢救挖掘。 |
5.2优先对“大调曲”档案资源进行整合。 |
5.3加强对“大调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 |
5.4面向社会大众,推动文化建设发展。 |
(9)海州五大宫调本土传承现状及其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二、文献综述 |
序言 |
第一章 海州五大宫调概况及其音乐文化内涵的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海州五大宫调的起源与流变 |
一、海州五大宫调的历史源流 |
二、海州五大宫调的兴盛,衰败及变迁 |
第二节 海州五大宫调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价值 |
一、文化语境下的海州五大宫调 |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
(二)形象的区域方言 |
(三)丰富的地方衬词 |
二、海州五大宫调的文化价值 |
(一)艺术审美价值 |
(二)民俗文化价值 |
(三)文化传承价值 |
第二章 海州五大宫调的音乐形态本体分析 |
第一节 腔词关系——声腔与唱腔特点 |
第二节 曲体结构——曲牌与板式结构 |
第三节 表演艺术——演唱艺术与伴奏特点 |
第三章 海州五大宫调本土传承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海州五大宫调在民间传承活动调查 |
一、民间传承的基本方式及特点 |
(一)自然习得的..相传 |
(二)“师徒”.传心授 |
二、艺人情况以及资源分布 |
三、民间传承的现状和反映的问题 |
第二节 海州五大宫调在本地学校中的传承考察 |
一、五大宫调在本地幼儿园中的传承考察 |
二、五大宫调在本地中小学中的传承考察 |
三、五大宫调在连云港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的传承考察 |
第三节 五大宫调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承考察 |
第四章 文化生态视角下海州五大宫调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现状的思考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态观与多样性的本土传承理念 |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态观 |
二、树立多样性传承理念 |
第二节 海州五大宫调本土音乐文化及其生态保护的意义及策略 |
一、确定审美地位,建构民族精神 |
二、提升文化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觉观念 |
三、挑战与机遇并存,开放意识与创新观念相结合 |
四、丰富音乐文化多样性,维护全球文化生态平衡 |
结语 |
附录一:对中小学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一、基本情况 |
二、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建国以来河南近代戏曲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剧种的研究 |
(一) 有关河南三大剧种的研究 |
1.豫剧 |
2.曲剧 |
3.越调 |
(二) 有关地方上稀有剧种的研究 |
1.二夹弦 |
2.怀梆 |
3.四平调 |
4.宛梆 |
5.其他稀有剧种 |
二、地域流派的研究 |
(一) 有关以洛阳和南阳为代表的豫西、南曲剧在近代河南流变的研究 |
(二) 有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的研究 |
(三) 有关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在近代着名的班社和艺人的研究 |
(四) 对其他地域派别的研究 |
三、其他方面的研究 |
(一) 有关班 (剧) 社剧场的总体研究 |
(二) 有关某些地区演出状况的研究 |
(三) 长时段的总体研究 |
四、问题和不足 |
(一) 研究内容方面 |
(二) 研究理论方法方面 |
(三) 资料建设方面 |
四、大调曲活动习俗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原传统曲艺文化的现状及传承价值探颐[J]. 常民强,郝二旭. 华夏传播研究, 2021(02)
- [2]明清俗曲在山东的衍变与传播[D]. 张晓萌. 山东大学, 2020(01)
- [3]“非遗”保护视域下的江西上饶石人乡板凳龙舞研究[D]. 徐芮. 南昌大学, 2020(01)
- [4]河南南阳地区大调曲子的生存与传承现状研究[D]. 王斐斐.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9)
- [5]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南阳大调曲子研究[D]. 闫榀.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6]马可音乐作品中的徐州因素探究[D]. 周奕彤.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2)
- [7]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
- [8]卧龙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抢救开发调研报告[J]. 沙柳,郝建炎. 档案管理, 2017(01)
- [9]海州五大宫调本土传承现状及其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D]. 王焱. 江苏师范大学, 2014(06)
- [10]建国以来河南近代戏曲史研究述评[J]. 苏全有,刘振兴.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