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诗“诗史”精神的第三重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黄炬[1](2021)在《盛中唐赋役制度与杜诗研究》文中认为杜诗中蕴含着大量的赋役史实,颇能反映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赋役制度的变迁。不只是写实,杜甫"诗史"精神的最可贵之处在于揭露了赋役制度的虚伪——条文规定与实际运行的极不吻合。面对赋役,杜甫希望通过儒家的政治理念来达到既维护了伦理秩序又施行了仁政的目的,但他在政治实践的过程中忠君与爱民产生了冲突。冲突的根源在于封建帝王及其赋役制度的虚伪,因此,杜甫及儒家的政治理想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
黄炬[2](2019)在《郑珍的灾害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郑珍终生布衣,对人民疾苦有较为深刻的体会。他那些表现天灾人祸的诗歌感情真挚而深沉。对于灾害,他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在天灾的惨剧下进一步揭露官虎吏狼的可恨。论悲剧之惨、情感之强烈、艺术手法之高超,批判力度之大,郑珍的灾害诗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此外,他的灾害诗还具有对社会认识的作用,颇有老杜的诗史精神。
蒋雪婷[3](2019)在《徐灿词“史化”现象研究》文中认为徐灿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女词人,徐灿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经历家与国的双重巨变。明媚欢愉的生活突然蜕变成于惨痛现实中的愁苦挣扎。她像杜甫一样,流离漂泊于战争的铁蹄之下,以儒者的情怀感受人民的悲苦;以史家的风范记录战争、补史之阙、品评历史人物;以政治家的格局分析战败的内因;以深厚的民族情结记录国土沦丧后明末遗民的沉痛心情;她的词是历史的承载体,她的情是忧国忧民,她的志早已超越了女子的闺阁情怀而上升到民族大义,或坚守,或归隐,或忏悔,以弱小的身躯承担起民族的脊梁。她一生所着的《拙政园诗》与《拙政园诗馀》,字里行间无不挥洒历史的担当。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共分为三章,其中第二章为重点论述部分,第三章次之。第一章“史化”现象精神内涵及成因。由于“史化”并未形成定论。因此该章有必要对“史化”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区分“诗化”与“史化”,“史家之词”与“诗家之词”,界定“史化”的概念。并通过解读“史化”现象的精神内涵,明确“史化”现象在本文中的具体表现。最后阐释词人作品中的“史化”现象,是由于词人忠烈的词家情质与明清易代共同作用的结果,揭示其形成的主客观因素。第二章“史化”中诗歌功能的强化。徐灿词中的“史化”现象并不是直抒胸臆,直接指出具体历史事件,而是通过诗歌的常用手法,如典故、隐喻、比兴、美刺、象喻等委婉曲折的表现出来。不管是还原历史真相,还是评议历史格局,抑或是褒贬历史人物。词人通过诗歌功能将历史题材融入词的创作当中,使得其诗歌的功能得以强化。第三章“史化”现象特征探析。徐灿词“史化”现象不应仅仅局限于“诗史”中“记录实事,补史家之阙。”还应表现为对历史人民的关注,即亲风雅的精神体现。另外,史实也未必一定是直面描写具体的历史事件,通过侧面人物心态的变化亦能折射时代的特征。民族矛盾与民瘼意识的题材选取,不仅表现了当时的战争场面,更表现了词人儒者的情怀,这是词之“史化”的又一层面。因此,本章通过亲风雅精神的体现、以心为史的变化、民族矛盾与民瘼意识成为词作新内容这三个方面来探析其“史化”现象的特征。
潘殊闲,张志烈[4](2019)在《杜甫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杜甫研究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民国时期、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之后。无疑,改革开放之后是杜甫研究的高潮期与高峰期,成绩斐然。百年杜甫研究的成绩概而言之有:杜诗文献、文本及杜甫相关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杜甫生平、思想、个性及人格研究;杜诗艺术研究;杜甫文学思想与诗学理论批评研究;杜甫对前朝文学文化的学习、继承、评述及后世对其诗歌的接受、传播以及杜诗鉴赏、普及、传承研究;比较研究;域外杜甫、杜诗研究;杜甫及其诗歌的文化研究;杜学与杜诗学的建构;各类研究综述、概述;有关杜甫研究的团队、平台、阵地建设。百年杜甫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重复研究是主要不足之处。需要拓展的方面:一是大量宋元明清杜诗笺注、笺释等文献的整理;二是大量宋元明清杜甫及其诗歌的诗话类、笔记类等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三是大量域外杜甫研究的梳理;四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拓展;五是大众化视野下的杜甫文化与杜甫精神的普及传承弘扬。
王艳[5](2018)在《王嗣奭及其《杜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末清初的杜诗研究着作中,王嗣奭的《杜臆》内容丰富而意义深刻,集中了他一生阐释杜诗的学术成果。但由于缺乏刊印流传,《杜臆》一直处于湮没无闻的境地。直到仇兆鳌将其征引入《杜诗详注》之中,《杜臆》方重现光彩。目前学术界对《杜臆》的研究尚未完善,成果也较零散。本文对《杜臆》进一步探讨与研究,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具体论述。第一章考证了王嗣奭的生平、交游情况,认为王嗣奭独特的人生经历、志趣相投的亲朋友人都对他着成《杜臆》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第二章重点论述了《杜臆》的评注内容,主要包括《杜臆》对杜诗风格的解析、对杜诗诗艺技巧的评析及剖析杜诗渊源及影响;第三章探讨了《杜臆》的评注特色,包括评注形式与评语特点、对杜诗的总结归纳,《杜臆》解析杜诗中丰富的情;第四章论述了《杜臆》阐释杜诗的方法,从书中发掘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两大解杜密钥,旁征博引、名家集注两大重要方法和以人解诗、从诗看人的解杜传统思路;第五章主要从《杜臆》来了解王嗣奭的思想,文中从诗学思想、政治理想、现实观念三方面去解析王嗣奭真实丰富的内心世界;第六章通过将《杜臆》与其他杜诗注本作比较,以期探索《杜臆》在杜诗学中的价值和地位。
李胜男[6](2017)在《论王九思对杜甫诗歌的接受》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进行研究。接受美学是文学研究领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论,其理论核心是以接受者为中心。它意味着不再强调作者试图在文本中写出什么,而是强调读者实际从文本里读出了什么,彰显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接受者角度出发的接受美学,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一代诗坛对前人诗歌的接受,往往表现为对其诗歌的阐释、模仿、评点、出版、在诗文中称赏等具体化的言行。杜甫的诗自开元天宝以来,在后人接续地选本、评点、模仿、阐释等具体化的行为中不断地被接受,以至形成壮大的"杜学"。王九思对杜甫诗歌的接受方式则表现在模仿中,而非阐释和评点等。此外,因为模仿者兼具读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既是文本的先行阅读者,又是派生文本的创造者,使得模仿本身又兼具了传播的功能。所以,王九思在对杜甫诗歌加以模仿接受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杜诗的传播。
贾慧君[7](2016)在《《钱注杜诗》的诠笺特点及其诗学倾向》文中认为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最着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宋代注杜诗开始兴盛,此后踵事增华,至明清时候已经蔚为大观,有“千家注杜”之称,《钱注杜诗》即其成果之一。作者钱谦益通过独特的视角,勾联史实,对于杜甫诗作的内容进行注笺。在注的方面,注重挖掘事实,对于以前注杜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麓正清肃,并自然融合进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念。在笺的方面,由于钱谦益生活于明末清初动乱时期,经历了明清易代,谄事阮、马和逆节迎降,这些人生污点使他不得不将许多真实情感隐藏起来,而通过笺注杜诗,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一些不为人知或不可明白向人言说的观点,通过阅读钱氏的笺注,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加真实的钱谦益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了解他真实的政治态度和人文情怀,结合他所笺注的杜甫诗歌,也能看出他与众不同的兴寄美刺观念。本文即通过深度挖掘《钱注杜诗》一书,对于以前人们认识的钱谦益形象进行更进一步的发现和展示,同时为人们研究《钱注杜诗》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钱谦益本人在《钱注杜诗》中的思想脉络进行梳理,第一部分介绍《钱注杜诗》的缘由,这是这部书得以成形的最基本原因。第二部分介绍《钱注杜诗》中的诠解特点,因为钱氏的文学观念大部分体现在他的注诗和选诗过程中。第三部分介绍《钱注杜诗》中的美刺观念,主要是关于其政治理想的抒发和对现实情况的不平之鸣。第四部分介绍《钱注杜诗》的时代兴寄,主要是其人文情怀的辐射和对于内外忧患的关注,及对李杨爱情故事的慨叹。《钱注杜诗》作为明末清初重要的注杜资料,在杜诗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其后来清代的注杜诗的兴盛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它对杜诗所采用的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对后来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胡睿臻[8](2011)在《“诗史”说理论特征浅探》文中认为“诗史”观念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宋书·谢灵运传》,晚唐孟棨在《本事诗》中把“诗史”作为一个诗学概念使用。宋代是“诗史”说的基本理论内涵形成的重要时期,为以后“诗史”说理论特征的发展提供了生发点。明清两代强调了“诗史”在史和诗两方面的独特品质,从创作与学术方法上使“诗史”说趋向成熟。现当代,“诗史”观念的运用更为宽泛,“诗史”说也因此泛化;同时对“诗史”说中具体问题的总结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深度。“诗史”说的形成与发展有中国传统文化、诗学、史学、和时代、个人诸多方面深刻的原因;不仅有正面的建设,反面的意见也促使人们在理论上弥补“诗史”观的不足,丰富“诗史”说的诗学意义。“诗史”说在长期的发展中具有了理论内涵与特征:“诗史”说是一个有机体系,“诗史”作品的特征、社会功能、“诗史”作家的主体特征、“诗史”作品的生产和接受对象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诗史”说是一个历史过程,它一直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诗史”说是一个包容(含纳)结构,包含了社会与个体、维护与批判、实用(教化)与审美、理与情、道与技、阳刚与阴柔、常与变、正与反二元却不对立的二元结构。“诗史”说是一种规约机制,它对诗人的创作起到规范制约作用,参与了传统文人形象的塑造,它宣扬伦常观念,起到了巩固等级秩序的作用。通过“诗史”说,我们能大体看到传统文化多元共存、互相吸纳的特点,能看到随着王权的加剧,传统文化内部交流能力的下降和文人主体地位的消退。通过“诗史”说,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史学与西方一些史学流派的不同,也可以看到中西不同的文史关系观念,还可以看到中西方对文学的政治品性与主体性的不同看法。
杜广学[9](2011)在《两位“诗史”—杜甫韩偓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诗史”的视角来比较杜甫、韩偓二人的诗歌创作。第一、二章论述了二人时代、经历之不同,为后文分析二人“诗史”不同做基础。第三章从叙写历史事件、展现时代画面、抒发个人情感三方面对杜甫韩偓“诗史”内容进行比较,并分析造成二人“诗史”内容不同之原因主要在于二人所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第四章从体裁、风格、语言三方面对杜甫韩偓“诗史”艺术进行比较,并分析造成二人“诗史”艺术不同之原因在于二人对诗歌态度不同以及二人当时诗坛背景不同。结语中总结两点启示:一个诗人成就的大小不能不受到所处时代、个人经历的制约;一旦一个创作范式得以建立,后来者就只能追求或只能达到“片面深刻”。
余淑云[10](2010)在《《分门集注杜工部诗》“时事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杜甫的研究,历来是我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自它的第一个定本王洙、王琪刊刻的《杜工部集》问世以后,注家涌起,有“千家注杜”之称。其中《分门集注杜工部诗》为伪注所累,学界历来有所非议。然而它特殊的体例,使得它始终能在杜诗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根据《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的分类情况来看,杜诗打破了“缘情”与“体物”的界限,突出了诗歌的题材和主题这一倾向。在题材方面,杜甫的个人诗、政治和社会诗得到了极大发展,其具体表现为时事倾向的题材都在杜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即浦起龙所概括的“慨世还是慨身”。《分门集注》的“时事门”诗主要有杜甫的政治诗和社会诗,这类诗歌经后来黄氏父子《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的诠释,尤其是黄鹤“以史证诗”式的“补注”的阐发,杜诗“诗史”的特性才真实而完整地呈现出来。
二、杜诗“诗史”精神的第三重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杜诗“诗史”精神的第三重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盛中唐赋役制度与杜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盛唐赋役制度与杜诗写实 |
二、中唐赋役制度与杜诗写实 |
三、盛中唐赋役制度的虚伪与杜诗的“诗史”精神 |
四、赋役制度与杜甫的政治理想 |
(2)郑珍的灾害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抒写内容 |
(一)旱热灾 |
(二)水灾 |
(三)疫灾 |
(四)兽灾 |
(五)兵燹 |
二、郑珍对天灾人祸的认识 |
三、艺术特色 |
(一)以学入诗 |
(二)以性情吟诗 |
(三)散文化的句法和章法 |
四、诗史精神 |
(3)徐灿词“史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状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史化”现象精神内涵及成因 |
(一)“史化”概念界定 |
(二)“史化”现象的精神内涵 |
(三)明清易代与忠烈的词家情质 |
二、“史化”中诗歌功能的强化 |
(一)融典入词还原历史真相 |
(二)巧借隐喻讽刺历史贰臣 |
(三)比兴寄托窥探历史得失 |
(四)暗用美刺影射历史人物 |
(五)象喻经营评议历史时局 |
三、“史化”现象特征探析 |
(一)亲风雅精神的体现 |
(二)以心为史的变化 |
(三)民族矛盾与民瘼意识成为词作的新题材 |
结语 |
附录 徐灿词创作时间的考辨与界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杜甫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杜诗文献、文本及杜甫相关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成果丰硕 |
二、杜甫生平、思想、个性及人格研究成绩喜人 |
三、杜诗艺术研究全面开花,成就斐然 |
四、杜甫文学思想与诗学理论批评研究,别有一番天地 |
五、杜甫对前朝文学文化的学习、继承、评述及后世对其诗歌的接受、传播以及杜诗鉴赏、普及、传承研究蔚为大观 |
六、比较研究视野宏阔,收获不俗 |
七、域外杜甫、杜诗研究收获较大 |
八、杜甫及其诗歌的文化研究,内容丰富,成就卓异 |
九、杜学与杜诗学的建构 |
十、各类研究综述、概述层出不穷 |
十一、有关杜甫研究的团队、平台、阵地建设成效明显 |
(5)王嗣奭及其《杜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王嗣奭的生平及其交游考论 |
第一节 王嗣奭生平考 |
第二节 王嗣奭交游考 |
第二章 《杜臆》的评注内容 |
第一节 《杜臆》对杜诗多元风格的解析 |
第二节 《杜臆》对杜诗诗艺技巧的评析 |
第三节 《杜臆》中杜诗渊源及影响考论 |
第三章 《杜臆》的评注特色 |
第一节 评注形式与评语:繁简得当、精警通达 |
第二节 对杜诗总结归纳:细致独到、详细缜密 |
第三节 解析杜诗中的情:宽仁博爱、真挚深沉 |
第四章 《杜臆》解杜的方法 |
第一节 解杜两大密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
第二节 解杜重要方法:旁征博引、名家集注 |
第三节 解杜传统思路:以人解诗、从诗看人 |
第五章 从《杜臆》探析王嗣奭的思想 |
第一节 王嗣奭的诗学思想:继承与创新统一 |
第二节 王嗣奭的政治理想:忠君与爱民兼备 |
第三节 王嗣奭的现实观念:敬天与疑天交织 |
第六章 《杜臆》在杜诗注本中的价值和地位 |
第一节 《杜臆》与其他杜诗注本的比较 |
第二节 《杜臆》在注杜史上的价值、地位及影响 |
结语 |
附录一:《杜臆》引书表 |
附录二:《杜臆》名家集注表 |
附录三:杜诗“他人不能及”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论王九思对杜甫诗歌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1. 将王九思放在"前七子"中进行整体关照 |
2. 对王九思诗歌的研究 |
3. 对王九思学杜的研究 |
(三) 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王九思对杜甫诗歌接受的原因 |
(一) 明代诗文的复古趋势 |
(二) 王九思对杜甫的推崇 |
二、王九思对杜甫诗歌的化用 |
三、王九思对杜甫诗歌意象的接受 |
(一) 对"野老"意象的接受 |
(二) 对"鸥鸟"意象的接受 |
(三) 对"青春"意象的接受 |
四、王九思对杜甫诗歌的模拟 |
(一) 同题同意之作 |
(二) 同题异意之作 |
(二) 异题同意之作 |
五、王九思对杜甫"诗史"精神的接受 |
(一) 秉笔直书——对实录精神的接受 |
(二) 关心民瘼——对民本精神的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钱注杜诗》的诠笺特点及其诗学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一、钱谦益笺注杜诗的缘由 |
(一) 文坛盟主,雅好读书 |
(二) 刊削伪注,以正风气 |
(三) 为人作序,集成笺注 |
(四) 钱朱之争,补全成书 |
(五) 身处乱世,寓感兴亡 |
二、《钱注杜诗》的诠解特点 |
(一) 知人论世:选诗与年谱相得益彰 |
(二) 正本清源:考证与驳误双管齐下 |
(三) 诗史互证:注诗与抒怀有机融合 |
(四) 大文学观:杂论和酬唱多方呈现 |
三、《钱注杜诗》的美刺倾向 |
(一) 辅臣误国,用人不当 |
(二) 党争罹患,遗贤在野 |
(三) 绾合今古,隐谕时政 |
四、《钱注杜诗》的时代兴寄 |
(一) 对现实人文的关切 |
(二) 对内外忧患的审视 |
(三) 对爱情观念的感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诗史”说理论特征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诗史"说发展过程概述 |
(一) 遥远的起源:由周末到晚唐 |
(二) 众义始兼备:从史家、诗人到理学家、遗民 |
(三) 发展与深入:朝代之交的独特贡献 |
(四) 泛化与深化:新背景下的使用与研究 |
二、"诗史"说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
(一) 文化渊源 |
(二) 诗学渊源 |
(三) 史学渊源 |
(四) 时代渊源 |
(五) 个人因素 |
三、有关"诗史"说的不同看法及其意义 |
(一) 主要的异议 |
(二) 异调的背后 |
(三) 异议对"诗史"说的积极意义 |
四 "诗史"说的内涵与特征 |
(一) "诗史"说是一个有机体系 |
(二) "诗史"说是一个历史过程 |
(三) "诗史"说是一个包容(含纳)结构 |
(四) "诗史"说是一种规约机制 |
五、由"诗史"说向外窥视 |
(一) 从"诗史"说看中国文化的特点 |
(二) 从"诗史"说看中西史学 |
(三) 从"诗史"说看中西文史关系 |
(四) 从"诗史"说看中西文学政治功能观 |
(五) 从"诗史"说看中西主体性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两位“诗史”—杜甫韩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杜甫韩偓“诗史”比较研究综述 |
一、“诗史”内涵的界定 |
二、目前这个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本课题所采用的方法 |
第一章 杜甫韩偓时代之比较 |
第一节 杜甫所处的时代:从盛世到乱世 |
第二节 韩偓所处的时代:从末世到亡国 |
第二章 杜甫韩偓经历之比较 |
第一节 杜甫之经历:从热衷功名到漂泊四方 |
第二节 韩偓之经历:从朝廷显宦到易代谪人 |
第三章 杜甫韩偓“诗史”内容之比较 |
第一节 在叙写历史事件方面的异同 |
第二节 在展现时代画面方面的异同 |
第三节 在抒发个人情感方面的异同 |
第四节 杜甫韩偓“诗史”内容不同之原因探析 |
第四章 杜甫韩偓“诗史”艺术之比较 |
第一节 诗歌体裁方面:杜诗众体兼工,韩诗独擅七律 |
第二节 诗歌风格方面:杜诗沉郁而顿挫,韩诗沉郁而平易 |
第三节 诗歌语言方面:杜诗凝炼,韩诗平易 |
第四节 杜甫韩偓“诗史”艺术不同原因探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杜甫、韩偓表现“诗史”的诗歌辑录 |
致谢 |
(10)《分门集注杜工部诗》“时事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概述 |
第一节 类编诗集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在宋代杜诗集注本中的历史地位 |
第二章 从"门类"看杜诗的题材特征 |
第一节 杜诗题材的总体风貌 |
第二节 "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诗"的时事倾向 |
第三章 从《分门集注》"时事门"看杜诗的"诗史"特性 |
第一节 杜诗"诗史"的内涵与特性 |
第二节 《分门集注》中的"时事门"诗 |
第三节 从《分门集注》"时事门"到黄鹤"补注"杜诗之"以史证诗"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杜诗“诗史”精神的第三重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盛中唐赋役制度与杜诗研究[J]. 黄炬.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2]郑珍的灾害诗研究[J]. 黄炬. 贵州文史丛刊, 2019(03)
- [3]徐灿词“史化”现象研究[D]. 蒋雪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 [4]杜甫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J]. 潘殊闲,张志烈.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5]王嗣奭及其《杜臆》研究[D]. 王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6]论王九思对杜甫诗歌的接受[D]. 李胜男. 内蒙古大学, 2017(01)
- [7]《钱注杜诗》的诠笺特点及其诗学倾向[D]. 贾慧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8]“诗史”说理论特征浅探[D]. 胡睿臻. 兰州大学, 2011(12)
- [9]两位“诗史”—杜甫韩偓比较研究[D]. 杜广学. 黑龙江大学, 2011(06)
- [10]《分门集注杜工部诗》“时事门”研究[D]. 余淑云. 暨南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