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姜黄素对人癌细胞BCH、MGC-803、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1](2021)在《薯蓣皂苷介导ATM/p53信号通路调控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和迁移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天然产物薯蓣皂苷抗皮肤癌的药理学作用,并对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1.在体内动物实验中,4-6周龄的BALB/C裸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将皮肤癌细胞株荧光素酶标记的皮肤癌细胞Luc-A431以5×107个/m L悬浮于0.5 m L高压灭菌处理的PBS缓冲液中,皮下注射到小鼠腋下区域,密切关注成瘤情况,随后将接种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薯蓣皂苷给药高、低剂量(80和20mg/kg)给药组共三组,每组5只,连续灌喂给药26天,计算肿瘤体积。最后一次给药后,进行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实验中将建模成功的空白组及给药组(80mg/kg)裸鼠分别注射配制好的荧光素钾盐溶液。随后立即进行异氟烷吸入麻醉,置于成像仪暗箱平台。软件调节成像背景以及视野,等待5分钟至裸鼠体内荧光强度达到峰值,进行拍照,完成成像操作,最后对成像图片进行发光面积的计算。在病理学组织检测分析中,将肿瘤组织包埋在石蜡中,用切片机将其切成5(?)m切片,随后通过脱蜡,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封片和镜检等步骤进行染色分析,观察肿瘤组织的损伤情况。在免疫组化分析实验中,使用免疫组化二步法试剂盒进行检测,通过脱蜡和水化,抗原修复,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滴加封闭用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孵育一抗,滴加生物素标记山羊抗兔Ig G聚合物,滴加辣根酶标记工作液并进行DAB显色,复染,脱水封片等步骤,最后进行并进行显微镜拍照,观察组织情况。在组织的的免疫荧光分析实验中,将福尔马林固定的肿瘤组织包埋在石蜡中,切成5(?)m切片。将覆盖有p53抗体的组织切片放置于避光湿盒中4摄氏度下过夜,接着加入带有荧光标记的二抗在37摄氏度孵育1小时。细胞核经DAPI(5.0(?)g/m L)染色。免疫荧光的样品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随机选择5处拍照,分析图像结果。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考察薯蓣皂苷对下游调控细胞迁移、细胞凋亡和DNA损伤信号通路相关蛋白RHO、cdc42、MMP2、MMP9、Cleaved caspase-3/9、Bax,Bcl-2表达的影响。2.在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作用研究实验中,采用MTT法检测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分别配制不同浓度(0.7、1.4、2.9、5.8和11.6(?)M)薯蓣皂苷处理皮肤癌A431细胞不同时间(12、24和36h)后,加入MTT(10mg/ml)10(?)l,37℃孵育4h后,弃上清并加入150(?)l DMSO溶解甲瓒,然后用酶标仪上测定OD值,记录实验结果。同时采用明场条件下的细胞白照实验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平板克隆实验中将对数生长期的皮肤癌A431细胞按2×105个细胞每孔接种于6孔板中,给药组每3天用浓度分别为2.9、5.8和11.6(?)M的薯蓣皂苷处理,空白组每3天更换新鲜培养基。培养2到3周后弃去上清液,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并用1%结晶紫溶液染色。最后用相机对各组进行拍照记录并计算克隆形成率。TUNEL实验和彗星实验考察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和DNA损伤的影响。TUENL实验皮肤癌A431细胞中给予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1.4、2.9、5.8(?)M),过夜孵育后加入浓度为1.0(?)g/m L溶于PBS的吖啶橙(AO)和溴化乙锭(EB)各20(?)L,最后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记录染色和分析凋亡情况。彗星实验中收集对数生长的皮肤癌A431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2.9、5.8和11.6(?)M)处理24 h,按照彗星电泳检测试剂盒的步骤进行制片,铺胶、细胞裂解和电泳等步骤后最后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照相,任意选取视野后用分析软件Comet assay software project(CASP)进行分析。在凋亡分子机制探究实验中,首先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用含1%PMSF的RIPA裂解缓冲液裂解细胞,BCA蛋白分析试剂盒测定蛋白质浓度。蛋白通过10-1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转移到PVDF膜。PVDF膜经封闭,特异性一抗孵育,TBST洗涤三次,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孵育后通过增强型化学发光底物检测试剂盒进行ECL显色。最后考察薯蓣皂苷对下游调控细胞凋亡和DNA损伤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TM,p53、PARP、Cleaved caspase-3/9、Bax,Bcl-2表达的影响。在免疫荧光实验中,收集对数生长期的A431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1.4、2.9、5.8(?)M)处理24h。样本用PBS清洗后加入4%的多聚甲醛于室温中固定,用0.2%的Triton-X100通透液进行处理。之后将细胞用脱脂奶粉进行封闭处理,加入一抗并4℃孵育过夜。次日,用PBS清洗两次后再加入二抗FITC-conjugatedgoat anti-rabbit Ig G(1:100)室温避光孵育1h。最后DAPI(1.0μg/m L)染色15min,PBS清洗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照相。在p53si RNA体外转染实验中p53 si RNA和control si RNA分别溶解后与lipofectamin 2000试剂混合形成脂质体抑制剂复合物。转染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程度和DNA损伤程度以及p53、PARP、Cleaved-Caspase3/9、Bax、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3.在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迁移和侵袭作用研究实验中,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薯蓣皂苷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中用移液枪在长满皮肤癌A431细胞的板底上垂直划过形成一条没有细胞的划痕,之后给予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2.9、5.8和11.6(?)M)处理24 h过夜后,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划痕宽度的改变来判断细胞迁移的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中将胰酶消化后的皮肤癌A431细胞离心弃上清,加入不含胎牛培养液使其重悬,在上室加200(?)L(3×104个/室)细胞悬液,随后给药组给予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2.9、5.8和11.6(?)M)的不加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小室下面为加500(?)L新鲜培养基,其中包含10%胎牛血清。在37℃、5%CO2条件下24 h过夜后取出小室,PBS清洗后用结晶紫染色30 min,显微镜随机选取视野来进行拍照并且对细胞进行计数。随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用含1%PMSF的RIPA裂解缓冲液裂解细胞,BCA蛋白分析试剂盒测定蛋白质浓度。蛋白通过10-1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转移到PVDF膜。PVDF膜经封闭,特异性一抗孵育,TBST洗涤三次,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孵育后通过增强型化学发光底物检测试剂盒进行ECL显色。最后考察薯蓣皂苷对下游调控细胞迁移侵袭信号通路相关蛋白RHO、cdc42、MMP2、MMP9表达的影响。在p53si RNA体外转染实验中p53 si RNA和control si RNA分别溶解后与lipofectamin 2000试剂混合形成脂质体抑制剂复合物。转染24 h后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以及RHO、cdc42等迁移侵袭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体内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薯蓣皂苷能有效抑制裸鼠瘤体积和重量的变化,80mg/kg薯蓣皂苷治疗后接种皮肤癌A431细胞,裸鼠瘤体积和重量分别减少了80.4%和73.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薯蓣皂苷能显着上调靶蛋白p-ATM、p53、PARP和cleaved-caspase-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薯蓣皂苷能显着上调p53、PARP、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显着下调RHO、cdc42、MMP2、MMP9和Bcl2表达水平。2.MTT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薯蓣皂苷处理组中薯蓣皂苷显着降低了皮肤癌A431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实验证明薯蓣皂苷能抑制细胞增殖能力,TUNEL实验的彗星电泳实验表明薯蓣皂苷能诱导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及DNA损伤。进一步p53si RNA转染实验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凋亡和DNA损伤的药理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p53介导的迁移侵袭信号通路产生的。3.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证明薯蓣皂苷能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体外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薯蓣皂苷调节皮肤癌A431细胞中Rho、cdc42、MMP2、MMP9等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发生。进一步p53si RNA转染实验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迁移侵袭药理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p53介导的迁移侵袭信号通路产生的。结论1.薯蓣皂苷能显着抑制皮肤癌A431细胞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薯蓣皂苷通过调控ATM/p53通路,调节皮肤癌A431细胞中p53、caspase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诱导肿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通过调节Rho、cdc42等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组织中细胞迁移和侵袭。2.薯蓣皂苷能显着促进皮肤癌A431细胞的凋亡和DNA损伤产生,且呈剂量依赖性。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调控凋亡和DNA损伤相关蛋白ATM、p53、PARP、Cleaved-Caspase3/9、Bax、Bcl-2的表达实现的。3.薯蓣皂苷能显着抑制皮肤癌A4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发生,且呈剂量依赖性。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调控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Rho、cdc42、MMP2、MMP9的表达实现的。综上所述,薯蓣皂苷具有很好的抗皮肤癌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上调p-ATM和p53表达,进而调控细胞凋亡、细胞迁移和DNA损伤蛋白信号通路来实现的。总之,薯蓣皂苷在抗皮肤癌方面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蒋钰为[2](2020)在《狼毒大戟提取物联合西达本胺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狼毒大戟提取物联合西达本胺对人三阴型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旨在探讨两药联合对MDA-MB-231细胞抑制率的改变和对细胞周期及凋亡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三阴型),实验时取对数生长的细胞。2.实验药物:狼毒大戟提取物、西达本胺。3.实验方法:用CCK-8法测定狼毒大戟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影响,狼毒大戟提取物浓度分别为1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50μg/ml、75μg/ml、100μg/ml、150μg/ml;用CCK-8法测定西达本胺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影响,西达本胺的浓度分别为0.3μM、1μM、3μM、10μM、30μM;检测狼毒大戟提取物对正常人乳腺细胞株MCF-10A的毒性作用,浓度分别为1mg/ml、5mg/ml、10mg/ml、20mg/ml、50mg/ml、75mg/ml、100mg/ml、200mg/ml;测定狼毒大戟提取物联合不同浓度的西达本胺对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影响,采用1μg/ml和5μg/ml的狼毒大戟提取物与浓度分别与0.3μM、1μM、3μM、10μM、30μM的西达本胺联合,计算出IC50的变化。用流式检测术检测1μg/ml和5μg/ml的狼毒大戟提取物联合西达本胺IC5048h时对细胞株MDA-MB-231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1.狼毒大戟提取物、西达本胺、狼毒大戟提取物联合西达本胺对细胞株MDA-MB-231均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狼毒大戟提取物IC5024h为60.64μg/ml、IC5048h为30.18μg/ml;西达本胺IC5024h为5.69μM、IC5048h为3.51μM;将狼毒大戟提取物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10A,24h及48h后浓度为1μg/ml和5μg/ml时对正常乳腺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故选用此浓度与西达本胺相联合;分别用1μg/ml和5μg/ml浓度的狼毒大戟提取物与0.3μM-30μM西达本胺联合作用于MDA-MB-231细胞,48h后检测发现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IC5024h为2.29μM、IC5048h为0.88μM。(P<0.05,有统计学意义)。2.浓度为1μg/ml和5μg/ml的狼毒大戟提取物分别与西达本胺3.5μM联合48h后使MDA-MB-23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与单药西达本胺组相比,联合组MDA-MB-231细胞株G1期细胞占比升高。3.浓度为1μg/ml和5μg/ml的狼毒大戟提取物分别与西达本胺3.5μM联合作用于MDA-MB-231细胞后,可增强西达本胺诱导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结论:1.与单药西达本胺相比,狼毒大戟提取物联合西达本胺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时增强了对细胞株的抑制,且具有协同作用。2.狼毒大戟提取物与西达本胺联合使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周期阻滞于G1期,且狼毒大戟提取物可增强西达本胺对细胞株MDA-MB-231的细胞阻滞作用。3.与单药西达本胺相比,狼毒大戟提取物联合西达本胺可增强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凋亡。
李柏[3](2020)在《姜黄素通过miRNA-491/PEG10对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及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肿瘤患者中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二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1],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尽管近几来在发达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已出现下降趋势,但目前在我国仍呈现上升趋势,且确诊患者以中晚期多见[6]。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对于进展期的病人,手术后通常接受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然而令我们遗憾的是来自全球多中心的大数据结果显示,虽然经过规范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全球每年仍有数十万人死于结直肠癌。其原因是由于结直肠癌对多种化疗药存在广泛的耐药性,同时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筛选高效、低毒副作用的抗肿瘤药物和发现有效的治疗靶点是当务之急。micro RNA(mi RNA)是一种小型的,具有调控功能的,由1925个核苷酸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66],mi RNA基因表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高度的稳定性、肿瘤相关性和组织特异性[67],上述的特点使mi RNA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mi RNA是细胞功能和体内平衡的主要调节因子,在细胞分化、新陈代谢和肿瘤的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异常的mi RNA的表达可以直接促进或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表达,发挥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进而影响结直肠癌的病程进展[82-84]。目前针对mi RNA研究的主要难点是靶基因的预测和生物功能的评价,mi RNA究竟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调节作用需进一步探讨,选择合适肿瘤相关基因作为靶点,对肿瘤进行特异性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文献报道,人们已经发现mi R-491在多种肿瘤中,如胶质细胞瘤、口腔鳞状细胞癌、乳腺癌、肺癌、胃癌、肾上腺癌、宫颈癌等,发挥调控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及耐药性的作用[87-89]。此外,mi R-491的异常升高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状况有关,通过特异性抑制剂来下调mi R-491的表达能够增加化疗药物对动物模型的敏感性。虽然目前研究能够表明mi R-491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但是对于其调控机制尚不明确。PEG10是一种父系表达的遗传印记基因[95],已经被证实是癌基因,可以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IGF-2(印记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在大部分结直肠癌中通过甲基化而呈现过度表达状态,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我们推测与IGF-2为同源性的父系表达基因PEG10在结直肠癌中也呈现过度表达状态[109-110]。Wnt基因在各种生物中都的高度保守,不存在于正常成熟的细胞中。其中Wnt1可能是导致经典Wnt信号通路激活的始动因素之一。β-catenin是新原癌基因的产物,在结直肠癌中处于高表达,而正常的结直肠上皮细胞中没有游离的β-catenin。研究表明,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由于Wnt/β-catenin突变及异常活化[63],导致其不能被降解,结果引起细胞质内大量聚积的Wnt/β-catenin转位进入细胞核,与相应的转录因子(如TCF4/LEF)结合,促进下游某些原癌基因表达,使细胞过度增殖、分化,抑制细胞凋亡,导致肿瘤发生[113]。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医疗手段,是抗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及时修复化疗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提高病体正常机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抗肿瘤的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姜黄素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成分,能够调节众多的信号转导途径,在体外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中均被证实在结直肠癌的预防和化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国国立肿瘤研究中心已经将其列为第3代肿瘤防治药物[19]。然而,到目前为止,它的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本次研究是建立在mi RNA水平上来探讨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的抗癌作用机制。在HCT-116细胞中分析了姜黄素对mi R-491,PEG10和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明确姜黄素、mi R-491、PEG10、Wnt1/β-catenin调节轴在结直肠癌发展过程中的水平变化。阐述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调控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在mi RNA水平上研究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癌的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中医药防治肿瘤提供新的分子靶点,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有望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方法:实验一:我们收集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5cm)标本。应用q PCR技术检测mi R-491、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二:应用q PCR检测mi R-491在结直肠癌HCT116、Caco2、HT2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mi R-491mimics和inhibitor合成及测序全部由上海Gene Pharma公司完成。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对mi R-491和PEG10之间的靶标关系进行验证。应用q PCR法检测HCT116细胞在分别转染mi R-491 mimics,mi R-491 inhibitor和mi R-NC后,mi R-491,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CT116细胞在分别转染mi R-491 mimics,mi R-491 inhibitor和mi R-NC后,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三:应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及过表达PEG10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及过表达PEG10对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q PCR法检测姜黄素组与PEG10过表达组中mi R-491,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姜黄素组、PEG10过表达组及阴性对照组中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皮下接种HCT116细胞建立免疫缺陷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腹腔注射姜黄素,给药5周,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应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对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q PCR法检测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及阴性对照组相比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及阴性对照组相比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一:应用q PCR检测结果表明,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i R-491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癌旁组织,而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组织(**P<0.01)。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得到与m RNA检测结果相似的变化趋势,结直肠癌组织中的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它们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实验二:结果表明mi R-491在HCT116细胞中表达水平下降程度低于在其它结直肠癌细胞中下降程度,能够进行后续的体外实验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HCT116细胞作为体外实验细胞模型。采用Mi RBase和Target Scan等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出PEG10是mi R-491潜在的下游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提示mi R-491能通过PEG10的3’UTR区的结合位点相结合,从而抑制PEG10的表达,使荧光素酶活性降低,进一步证实了PEG10为mi R-491的下游靶基因。应用q PCR法检测在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mimics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或mi R-NC后相比mi R-491的表达可以显着上调。PEG10 m RNA在转染mi R-491 mimics后表达显着减少,mi R-491 inhibitor可明显增加PEG10 m RNA的表达水平。在mi R-491mimics组的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下调,而mi R-491 inhibitor可显着增加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在HCT116细胞转染miR-491 mimics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或miR-NC后相比较,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在mi R-491 mimics组里显着减少,而mi R-491inhibitor可明显增加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三:MTT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可以明显降低HCT116细胞的活力,PEG10过表达后可显着增加HCT116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姜黄素可诱导HCT116细胞凋亡,而PEG10过表达后可显着降低HCT116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肿瘤体积和重量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表明姜黄素在小鼠体内能抑制肿瘤生长。应用q PCR法检测结果表明姜黄素可以上调mi R-491的表达水平,同时下调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过表达PEG10后,能够显着提高Wnt1和β-catenin的m 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PEG10过表达组使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增加,而姜黄素可以使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MTT检测结果显示在mi R-491被抑制后,姜黄素可以明显降低HCT116细胞的活力,表明姜黄素能够减少HCT116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mi R-491被抑制后,姜黄素可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应用q PCR法检测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组中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及阴性对照组相比显着上升。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相比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在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后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HCT116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与转染mi R-491 inhibitor相比PEG10、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实验一:(1)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mi R-491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证实mi R-491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2)无论在RNA水平还是在蛋白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PEG10,Wnt1和β-catenin表达均显着高于癌旁组织,表明PEG10,Wnt1和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3)mi R-491的表达与PEG10,Wnt1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实验二:(1)与其它结直肠癌细胞相比,mi R-491在HCT116细胞中表达水平下降程度最为显着。(2)本次实验通过基因预测程序预测PEG10是mi R-491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了mi R-491与PEG10之间互作的靶标关系,证实了PEG10是mi R-491的下游靶基因。(3)构建mi R-491过表达及沉默模型,当mi R-491过表达后能够抑制PEG10以及Wnt1和β-catenin m RNA及蛋白的表达,而沉默mi R-491能够促进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及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说明了mi R-491对PEG10、Wnt1和β-catenin的负性调控作用。实验三:(1)从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的实验结果中看出,姜黄素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HCT116细胞的增殖,促进HCT116细胞的凋亡;在小鼠体内成瘤实验能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体内肿瘤生长;而且在mi R-491沉默后,姜黄素仍可产生上述效应,并可促进mi R-491的表达;PEG10过表达后可促进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HCT116细胞的凋亡。(2)Wnt1及β-catenin是PEG10的下游信号分子。mi R-491对结直肠癌的抗肿瘤作用是通过对PEG10的调控,进而发挥对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3)姜黄素能够有效促进mi R-491的表达,抑制PEG10、Wnt1和β-cateni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因此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的抗癌作用可以通过上调mi R-491表达,从而降低PEG10的表达,进而抑制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而实现的。(4)本研究是在mi RNA水平上来研究传统中药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首次报道姜黄素对mi R-491、PEG10的调节作用,有望成为抗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并为抗结直肠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马松良[4](2019)在《类姜黄素二甲双胍金属钯(Ⅱ)配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顺铂的发现开启了癌症治疗的新纪元,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科学家对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兴趣。然而铂类药物毒副作用大、生物利用率低以及耐药性的出现等缺点限制其在癌症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应用。钯与铂同族,并且钯(II)和铂(II)的配合物具有相似、相近的空间构型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因此钯(II)配合物作为潜在抗肿瘤药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姜黄素(curcumin)--姜黄根茎中提取的植物多酚,是一类具有迈克尔受体结构单元的重要天然产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感染、抗肿瘤等。然而姜黄素自身的水溶性与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用药计量大等弊端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姜黄素结构中的β-二酮结构单元使其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配位形成金属配合物,从而有效改善稳定性,扩大应用范围。二甲双胍是治疗Ⅱ型糖尿病(T2D)的一线药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还具有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功能。作为小分子药物,二甲双胍具有成本低、毒副作用小、安全以及耐受性好的特殊优势。双胍结构中两个顺式亚氨基的存在使得其可作为双齿螯合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同时,分子中的氢键供体和受体基团也有助于其与相关生物靶标的结合。因此,一些双胍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设计合成了10个类姜黄素二甲双胍金属钯(II)配合物。在结构表征和稳定性研究基础上,对配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细胞毒机制以及与生物大分子(CT-DNA、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以二甲双胍为原料,经与氯亚钯酸钾及硝酸银反应得到了二甲双胍硝酸钯。进一步通过与系列类姜黄素的配位反应合成了10个类姜黄素二甲双胍金属钯(II)配合物。利用1H NMR、13C NMR及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UV-vis法对配合物4a、4e以及所对应的配体3a、3e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4a、4e的稳定性均大于各自配体3a、3e。2、以HeLa(人宫颈癌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MCF-7、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和MGC-803(人胃癌细胞)等为模型,通过MTT法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4a-4j对五种细胞系均有良好的细胞毒性(IC50值为1.5533.78μM)。其中,配合物4a对MDA-MB-231具有最大细胞毒性(IC50=1.55μM),比对照组的顺铂高16倍。初步的机制研究表明,配合物4e可以将细胞生长周期阻滞在S期,并在短时间内诱导细胞产生大量ROS,从而对线粒体造成损伤引起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最终引发细胞凋亡。3、采用UV-vis、Fluorescence法研究了配合物4a、4e与CT-DNA和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4a、4e与CT-DNA的结合方式均为嵌插模式。且配合物4a与DNA的结合能力要强于4e。配合物4a、4e与BSA均以1∶1的比例相结合,且配合物4e与BSA的结合能力要强于4a。
黄晓伟[5](2019)在《藤龙补中颗粒抑制CT26大肠癌生长和转移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藤龙补中颗粒(Teng-Long-Bu-Zhong granules,TLBZG)治疗CT26大肠癌生长和转移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共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用CT26大肠癌细胞建立皮下BALB/c小鼠模型,待肿瘤组织长至可测量范围时,根据肿瘤体积大小将小鼠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5-Fu)、复方斑蝥胶囊组、TLBZG组、5-Fu+复方斑蝥组胶囊、5-Fu+小剂量TLBZG组、5-Fu+中剂量TLBZG组、5-Fu+大剂量TLBZG组,给予无菌水、复方斑蝥胶囊、不同剂量TLBZG灌胃或和5-Fu腹腔注射治疗;每3天用电子卡尺测量肿瘤最大长径与横径一次。治疗2周后取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治疗3周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重。分别用TUNEL法、β-半乳糖酶染色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衰老、蛋白表达、细胞因子。第二部分,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CT26细胞建立肺转移模型,根据体重大小将小鼠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5-Fu组、复方斑蝥胶囊组、TLBZG组、5-Fu+复方斑蝥胶囊组、5-Fu+小剂量TLBZG组、5-Fu+中剂量TLBZG组、5-Fu+大剂量TLBZG组,给予无菌水、复方斑蝥胶囊、不同剂量TLBZG灌胃或和5-Fu腹腔注射治疗;治疗3周后处死小鼠,取肺称重,计算肺表面转移结节数量。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和磷酸化。结果:第一部分:TLBZG可以抑制CT26肿瘤生长;下调PI3K和AKT磷酸化,活化Caspase-3、8和9,促PARP剪辑,诱导细胞凋亡;上调p16和p21相关基因表达,抑制RB磷酸化,降低E2F1靶基因CDK2和Cyclin-E1表达,促进细胞衰老;下调HIF1α表达,降低VEGF表达,抑制血管生成;升高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升高IL-4、IL-12和IFN-γ水平。藤龙补中颗粒同时可增强5-Fu的治疗作用。第二部分:TLBZG可以降低肺表面转移结节和肺质量。藤龙补中颗粒可以抑制Wnt/β-catenin及其下游靶基因MMP-2与MMP-9表达。藤龙补中颗粒可增强化疗的治疗作用。结论:1.藤龙补中颗粒能够抑制CT26大肠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提高化疗效果。2.藤龙补中颗粒可以诱导CT26大肠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PI3K和降低AKT磷酸化以及活化Caspases-3、8和9,促PARP剪辑有关。3.藤龙补中颗粒可以促进CT26大肠癌细胞衰老,其机制与上调p16和p21,下调RB磷酸化以及抑制E2F1靶基因CDK2和Cyclin-E1表达有关。4.藤龙补中颗粒可以抑制CT26大肠癌血管生成,其机制与抑制HIF1α-VEGF信号转导相关。5.藤龙补中颗粒可以增强大肠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其机制与升高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以及升高IL-4、IL-12和IFN-γ水平有关。6.藤龙补中颗粒能够抑制CT26大肠癌细胞肺转移,其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及其下游靶基因MMP-2和MMP-9的表达有关。
沈庆坤[6](2019)在《冬凌草甲素和丹参酮ⅡA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癌症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它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仍然是临床治疗癌症的有效且重要的方法之一。阻碍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其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缺乏选择性抑制作用。因此,开发对正常细胞具有较低毒性的新型抗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天然产物在药物发现中起主导作用,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是发现潜在活性分子、先导化合物和新药的有效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冬凌草甲素C-17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二)冬凌草甲素C-14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三)丹参酮IIA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HIF-lα活性研究。第一部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在17位C上有取代苯结构的的冬凌草甲素衍生物,并且对它们的体外抗增殖活性进行评价。大多数衍生物显示出对AGS,MGC803,BEL7402,HCT116,A549和HeLa细胞的明显的抗增殖作用。其中,化合物S16表现出对HCT116细胞最有效的抗增殖活性(IC50=1.05 lμM);它比冬凌草甲素(IC50=6.84μM)和5-氟尿嘧啶(5-FU)(IC50=24.80μM)更有效。并且,S16在L02细胞中IC50值比HCT116细胞中的IC50值高6.5倍,具有比冬Oridonin S16凌草甲素和5-FU表现出更好的选择性抗增殖活性和特异性。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S16将HCT116细胞阻滞在G2/M期,并且表现出比冬凌草甲素更强的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第二部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14位羟基上带有各种取代基的新型冬凌草甲素衍生物。在体外使用三种人癌细胞系(HCT116,BEL7402和MCF7)对它们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估。与先导化合物冬凌草甲素和阳性对照药物5-氟尿嘧啶(5-Fu)相比,大多数被测试的衍生物显示出增强的抗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S48对HCT116细胞表现出最强的抗增殖活性(IC50=0.16 μM);对于HCT116癌细胞,它比冬凌草甲素(IC50=6.84μM)和5-Fu(IC50=24.80μM)的抗增殖效力高约43倍和155倍。有趣的是,化合物S48在L02正常细胞中的IC50值比HCT116细胞高23.6倍,因此,它比冬凌草甲素和5-Fu具有更好的选择性。此外,化合物S48可能通过调节p53-MDM2信号传导途径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值得注意的是,S48在结肠肿瘤异种移植瘤模型中显示出比冬凌草甲素更显着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其中肿瘤生长抑制率为85.82%。因此,化合物S48是可用于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潜在先导化合物。Oridonin S48第三部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在C-1或C-15位上修饰的新型丹参酮IIA衍生物。所有的24种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和HR-MS确证。在低氧条件下,使用Heap3B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测试所有衍生物对HIF-lα转录活性的抑制效果。其中丹参酮IIAC-1位和二乙胺通过丁二酸拼合的衍生物S82对HIF-1α的IC50为(保密),比丹参酮IIA提高了14倍。对Hep3B细胞的毒性较低,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保密),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具有进一步修饰或者开发的价值。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天然产物冬凌草甲素和丹参酮A的结构修饰,共设计合成了 83个未见报道的衍生物。并且发现其中3个对癌症治疗有开发潜力的候选化合物(S16、S48和S82)。为天然产物衍生物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强[7](2018)在《隐丹参酮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肝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隐丹参酮极性小,水溶性差,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本研究通过环糊精包合技术提高隐丹参酮的生物利用度,并对包合物的体内外抗肝癌活性进行初步的探讨,为隐丹参酮抗肿瘤新药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丹参酮提取物”项下方法提取总丹参酮,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MTT法比较了丹参酮提取物、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搅拌-冷冻干燥法制备隐丹参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以包封率和包合物得率为指标,响应面法优化了此包合工艺,通过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采用皮下-异位移植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以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等指标对包合物的体内抗肝癌活性进行初步探究。结果:丹参酮提取物的提取率为(1.15±0.1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其中总丹参酮的含量为(66.18±1.56)%。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其纯度分别为(64.54±3.44)%和(59.23±3.38)%;MTT法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强于丹参酮IIA和丹参酮提取物,其IC50为56.63μg/mL。响应面法优化得到隐丹参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配料比为6.04:1,包合温度为30°C,包合时间为3.1 h,在此条件下获得包合物的包封率为(70.83±0.15)%,得率为(92.68±0.53)%,载药量为(7.08±0.24)%,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证明隐丹参酮与羟丙基-β-环糊精通过氢键缔合成包合物;体内抗肿瘤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给药量下,隐丹参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组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明显高于隐丹参酮溶液组(P<0.05),抑瘤率分别为(48.82±2.13)%和(12.29±0.03)%。与模型组相比,隐丹参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组对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没有明显的影响,而顺铂组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有抑制作用。结论:环糊精包合技术能够改善隐丹参酮的生物利用度;隐丹参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抗肝癌活性。
陈州华[8](2018)在《黄芩苷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黄芩苷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作用的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目的:观察LPS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探讨黄芩苷对LPS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效应。方法:不同浓度(0、5、10、20、40μg/m L)的LPS加入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作用24h、48h、72h,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免疫荧光实验、Western blot及q PCR检测LPS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的影响。用LPS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Western blot及q PCR检测黄芩苷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细胞形态学由上皮细胞表型向间质细胞表型转化。2.LPS能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48h、20μg/m L为最佳时间及浓度,细胞增殖率为84.8%±3.11%(P<0.05)。3.LPS能增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并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48h、20μg/m L为最佳时间及浓度,细胞迁移率为91.47%±3.10%(P<0.05)。4.LPS能提高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侵袭,20μg/m L组细胞侵袭个数为158.67±9.07(P<0.05)。5.免疫荧光实验提示β-catenin的表达定位主要在细胞核。6.LPS作用后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Vimentin、β-catenin蛋白及m RNA表达上调(P<0.05),E-cadherin蛋白及m RNA表达下调(P<0.05),并且与浓度相关,LPS20μg/m L组最显着(P<0.05)。7.CCK8法检测发现72h、40μg/m L黄芩苷组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效果最好,抑制率为79.2%±3.11%(P<0.05)。8.与模型对照组、黄芩苷不同浓度组比较,40μg/m L黄芩苷组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率为37.10%±3.60%(P<0.05),细胞侵袭个数为45.67±5.13(P<0.05)。9.与模型对照组、黄芩苷不同浓度组比较,40μg/m L黄芩苷组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E-cadherin m RNA相对表达量0.787±0.046(P<0.05),Vimentin m RNA相对表达量0.742±0.107(P<0.05),β-catenin m RNA相对表达量0.794±0.071(P<0.05),MMP-7 m RNA相对表达量1.739±0.028(P<0.05),c-Myc m RNA相对表达量1.731±0.073(P<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0.702±0.052(P<0.05),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0.798±0.025(P<0.05),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0.752±0.038(P<0.05),MMP-7蛋白相对表达量0.752±0.056(P<0.05),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0.765±0.077(P<0.05)。结论:LPS可增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LPS在体外能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LPS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作用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黄芩苷在体外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可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Vimentin、β-catenin、c-Myc、MMP-7的表达。第二部分黄芩苷在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鼠体内的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目的:探讨黄芩苷在体内抗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的作用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分子的影响。方法:在体内实验中,制备乳腺癌荷瘤鼠模型,观察裸鼠的一般状况、体重、移植瘤重量,通过HE法检测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 PCR检测E-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c-Myc、MMP-7的表达。结果:1.体内实验中,成功制备裸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黄芩苷高剂量组(200mg/kg)能改善荷瘤鼠的一般状态,减少移植瘤的重量(P<0.05)。2.与模型对照组、黄芩苷不同剂量组比较,黄芩苷高剂量组乳腺癌组织的E-cadherin平均积分光密度值70.57±4.75(P<0.05),Vimentin平均积分光密度值56.57±3.77(P<0.05),β-catenin平均积分光密度值59.45±5.44(P<0.05),MMP-7平均积分光密度值44.11±5.13(P<0.05),c-Myc平均积分光密度值40.47±2.72(P<0.05)。3.与模型对照组、黄芩苷不同剂量组比较,黄芩苷高剂量组乳腺癌组织的E-cadherin m RNA相对表达量0.789±0.062(P<0.05),Vimentin m RNA相对表达量0.839±0.075(P<0.05),β-catenin m RNA相对表达量0.915±0.064(P<0.05),MMP-7 m RNA相对表达量1.834±0.073(P<0.05),c-Myc m RNA相对表达量1.563±0.128(P<0.05)。4.与模型对照组、黄芩苷不同剂量组比较,黄芩苷高剂量组乳腺癌组织的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0.684±0.033(P<0.05),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0.824±0.079(P<0.05),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0.698±0.058(P<0.05),MMP-7蛋白相对表达量0.768±0.109(P<0.05),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0.794±0.068(P<0.05)。结论:黄芩苷在体内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可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Vimentin、β-catenin、c-Myc、MMP-7的表达,其作用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分子有关。
张洪[9](2018)在《芩黄合剂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评价及初步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常规治疗方法存在免疫抑制等毒副作用及药物耐药的缺点。我们需要寻找不同于常规方法,更为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来预防和治疗恶性淋巴瘤并提高患者的预后和改善生活质量。前期研究发现中药小复方芩黄合剂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提高初发中高危DLBCL的近期疗效,更早取得完全缓解,减轻了化疗毒副反应。芩黄合剂的主要成分即为汉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当前大量研究表明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诱导凋亡和自噬抑制肿瘤细胞。本研究主要从调节免疫和提高生活质量角度评价芩黄合剂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并从凋亡和自噬的角度探讨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对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机制。目的1.观察芩黄合剂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2.探讨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对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1.根据真实世界研究方法由患者自愿选择入组,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治疗或随访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或随访期间服用芩黄合剂。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和随访期间不服用芩黄合剂。观察期为6个月,全部患者到达研究终点后比较两组患者卡氏评分(Kanofsky score,KPS)、生活质量评分(EORTC-QLQ-C30)、外周血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2.CCK-8检测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山柰酚、槲皮素、染料木素、对淋巴瘤SUDHL-4细胞增殖的影响,测算IC50值。AnnexinV/PI双染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发生情况,荧光探针DCFH-DA结合流式细胞术进行活性氧检测,使用抗氧化剂NAC验证ROS的杀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Cytochrome c、Bax、Bcl-2、LC3A、LC3B、Beclin1、SQSTM1/p62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共收集有效病例222例,观察组74例,其中20例处于化疗期,54例处于随访期;对照组148例,其中87例处于化疗期,61例处于随访期。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好转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中观察组治疗后疲乏、便秘、腹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情绪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水平、CD4+水平、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均可以抑制SUDHL-4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5、50、100μM的汉黄芩素、木犀草素可以诱导SUDHL-4细胞凋亡,汉黄芩素组凋亡率分别为(8.43±0.57%)、(17.90±1.40%)、(35.07±1.72%),木犀草素组凋亡率分别为(15.93±0.82%)、(23.67±1.49%)、(24.20±1.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50、100μM的水飞蓟素不能诱导SUDHL-4细胞凋亡,水飞蓟素组凋亡率分别为(3.89±0.62%)、(3.38±0.39%)、(3.49±0.6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黄芩素可以诱导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累积,木犀草素没有诱导ROS累积的作用。汉黄芩素、木犀草素作用于SUDHL-4细胞均可上调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Cytochrome c、Bax的表达水平,下调Bcl-2的表达水平及Bcl-2/Bax的比值。水飞蓟素作用于SUDHL-4细胞可以上调Beclin-1的表达,下调SQSTM1/p62的表达及LC3A/LC3B的比值。结论1.芩黄合剂能有效地改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2.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均可抑制SUDHL-4细胞增殖,汉黄芩素可以诱导SUDHL-4细胞内ROS积聚,汉黄芩素、木犀草素诱导SUDHL-4细胞凋亡,水飞蓟素诱导SUDHL-4细胞自噬。
杨攀靖[10](2017)在《不同中药有效成分构成的新复方制剂(HTCM)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中药新复方制剂(HTCM)的筛选目的:探讨中药新复方制剂的不同有效成分对人肺癌、肝癌、乳腺癌及人正常肝细胞的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课题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药学技术,制备出75%乙醇中药新复方制剂提取物RX-2(R1-2、R2-2、R3-2、R4-2、R5-2、R6-2、R7-2、R8-2、R9-2)和95%乙醇中药新复方制剂提取物RX-3(R1-3、R2-3、R3-3、R4-3、R5-3、R6-3、R7-3、R8-3、R9-3)。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H460、Calu-1、SMMC-7721、Bel-7402、HepG2、L02、MCF-7、T47D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X-2、RX-3(终浓度分别为0.45mg/ml、0.3mg/ml、0.2mg/ml、0.13mg/ml、0.089mg/ml、0.059mg/ml)干预72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X-2、RX-3对9种细胞的增值影响。计算出各IC50值。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X-2和RX-3分别对9种不同细胞株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RX-2中,肝癌SMMC-7721细胞对R4-2最敏感(其IC50值为0.077mg/ml),且R4-2作用于L02细胞的IC50值为0.176mg/ml;在RX-3中,肝癌SMMC-7721细胞对R2-3最敏感(其IC50值为0.037mg/ml),且R2-3作用于L02细胞的IC50值为0.168mg/ml。R2-3对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更强,但两者对L02的毒性相差不大,故选择R2-3作为进一步实验的药物。结论:(1)中药新复方制剂RX-2、RX-3具有抑制A549、H460、Calu-1、SMMC-7721、Bel-7402、HepG2、L02、MCF-7、T47D细胞的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2)R2-3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但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毒性较低,故将其作为下一步实验的药物。第二部分R2-3对裸鼠SMMC-7721细胞皮下瘤的抗肿瘤活性目的:在肝癌SMMC-7721细胞裸鼠皮下瘤模型上探索R2-3对皮下瘤生长的影响作用,以及其对裸鼠肝脏、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SMMC-7721裸鼠皮下瘤模型,在接种后第7天,选取皮下瘤体积约50mm3的裸鼠,按实验方案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浓度组(100mg/kg每天给药)、中浓度组(200mg/kg每天给药)、高浓度组(400mg/kg隔天给药)。采用灌胃给药,共给药18天。每两天测量瘤径和瘤重,计算瘤体积(tumor volume,TV)、相对肿瘤体积(relative tumor volume,RTV)、相对肿瘤增殖率T/C(%),以检测对SMMC-7721裸鼠皮下瘤生长的影响。连续给药18天,次日将裸鼠断头取血,检测其肝肾功能;剥取瘤块,称重;并取肝、肾等脏器制成HE染色石蜡切片。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中,随着肿瘤体积的逐渐增大,裸鼠活动量减少,饮食饮水无明显变化。给药18天后,对照组中裸鼠瘤块平均体积达202.67±39.55 mm3,瘤重为0.107±0.004 g。低浓度组中裸鼠瘤块平均体积达90.33±29.74 mm3,抑瘤率为73.56%;瘤重为0.035±0.007 g,抑瘤率为67.3%。中浓度组中裸鼠瘤块平均体积达54.33±6.03 mm3,抑瘤率为98.23%;瘤重为0.018±0.007g,抑瘤率为83.2%。高浓度组中裸鼠瘤块平均体积达70.33±30.11 mm3,抑瘤率为88.89%;瘤重为0.027±0.014 g,抑瘤率为74.8%。中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相比,其抑瘤率明显升高。中浓度组与高浓度组相比,其抑瘤率升高。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在给药第10天后相对肿瘤增殖率即<60%,低浓度组在给药第12天后相对肿瘤增殖率即<60%。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肝脏切片中可见大片炎症细胞浸润及肝细胞水肿,给药组中肝脏细胞未见特殊形态学改变;对照组和给药组的肾脏切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对照组裸鼠血液中ALT、AST值(分别为2127 U/L、2766 U/L)明显高于低浓度组(分别为215.9 U/L、347.4 U/L)、中浓度组(分别为314.7 U/L、542.5U/L)、高浓度组(分别为137.4 U/L、398.5 U/L)。但在对照组和给药组中Urea、Crea值无明显差异。结论:(1)R2-3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裸鼠皮下瘤的生长,呈现出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2)总给药剂量相同时,每天给药比隔天给药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强;(3)R2-3在短期内对荷瘤裸鼠模型无肝肾功毒副作用,安全性较好。第三部分R2-3抗肝癌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目的:初步探讨R2-3抗肝癌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肝癌SMMC-7721、Bel-7402细胞及L02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2-3(终浓度为0.12 mg/ml、0.09 mg/ml、0.06 mg/ml)干预72h,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其抗肝癌作用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在R2-3作用于SMMC-7721细胞时G1期细胞较阴性对照组增多,且给药浓度越高,增高越多;S期、G2期细胞减少。但在Bel-7402组、L02组中G1期、S期、G2期的细胞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凋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推测R2-3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其细胞周期于G1期有关;R2-3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无关;
二、姜黄素对人癌细胞BCH、MGC-803、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姜黄素对人癌细胞BCH、MGC-803、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薯蓣皂苷介导ATM/p53信号通路调控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和迁移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薯蓣皂苷对皮肤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癌作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迁移侵袭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创新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薯蓣皂苷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皮肤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狼毒大戟提取物联合西达本胺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1 狼毒大戟提取物、西达本胺及两药联合对细胞株 MDA-MB-231 的抑制作用 |
2 狼毒大戟提取物、西达本胺及两药联合对细胞株 MDA-MB-231 周期的影响 |
3 狼毒大戟提取物、西达本胺及两药联合对细胞株 MDA-MB-231 凋亡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狼毒大戟、莪术和蛇六谷)提取物对三阴型乳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姜黄素通过miRNA-491/PEG10对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及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综述 |
1.1 结直肠癌治疗现状及中药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
1.1.1 结直肠癌治疗现状 |
1.1.2 中药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 姜黄素的发展及应用历程 |
1.2.1 姜黄素的作用及用途 |
1.2.2 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的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mi RNA在肿瘤中的调控作用及研究进展 |
1.3.1 mi RNA的结构特点、与生物学功能及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
1.3.2 mi R-491 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4 PEG10 在结直肠癌中的调控作用及研究进展 |
1.5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调控作用及研究进展 |
1.5.1 Wnt的定义及功能 |
1.5.2 β-catenin的定义及功能 |
1.6 总结和展望 |
第2章 MIR-491、PEG10、Wnt1 和 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主要试剂配制 |
2.3.2 组织取材 |
2.3.3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 RNA-491 及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 |
2.3.4 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EG10,Wnt1 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
2.3.5 SPSS数据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q 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mi R-491,PEG10,Wnt1和 β-catenin的m RNA表达 |
2.4.2 Western blot检测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EG10,Wnt1和 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 |
2.5 小结 |
2.6 讨论 |
第3章MIR-491 与PEG10 基因靶标关系验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主要试剂配制 |
3.3.2 细胞培养 |
3.3.3 细胞株的冻存 |
3.3.4 细胞复苏 |
3.3.5 细胞传代 |
3.3.6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mi R-491 的表达 |
3.3.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mi R-491 和PEG10 之间的靶标关系的验证) |
3.3.8 过表达及沉默mi R-491 后,q PCR法检测mi R-491,PEG10,Wnt1 和 β-catenin 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
3.3.9 过表达及沉默mi R-491 后,Western blot法检测PEG10,Wnt1和 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
3.3.10 SPSS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MIR-491 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
3.4.2 PEG10 是MIR-491 的靶基因(PEG10 与mi R-491 的靶标关系的验证) |
3.4.3 在HCT116 细胞中mi R-491 mimics转染PEG10-WT,si以及PEG10-Mut的荧光素酶活性 |
3.4.4 过表达或沉默mi R-491 对细胞系中mi R-491、PEG10,Wnt1 和β-catenin m RNA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 |
3.4.5 过表达或沉默mi R-491 对细胞系中PEG10,Wnt1 和 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 |
3.5 小结 |
3.6 讨论 |
第4章 姜黄素对HCT116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试剂和动物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主要试剂配制 |
4.3.2 细胞培养 |
4.3.3 细胞转染 |
4.3.4 MTT检测细胞增殖 |
4.3.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4.3.6 小鼠皮下荷瘤实验 |
4.3.7 姜黄素、PEG10 过表达对细胞系中mi R-491,PEG10,Wnt1 和β-catenin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8 姜黄素、PEG10 过表达对细胞系中PEG10,Wnt1 和 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9 细胞转染(mi R-491 inhibitor,mi R-491 inhibitor+姜黄素) |
4.3.10 MTT检测细胞增殖 |
4.3.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4.3.12 mi R-491 沉默后,姜黄素对细胞系中mi R-491,PEG10,Wnt1和 β-catenin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13 mi R-491 沉默后,姜黄素对细胞系中PEG10,Wnt1 和 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14 SPSS数据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MTT法检测姜黄素、PEG10 对HCT116 细胞的增殖的影响 |
4.4.2 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PEG10 对HCT116 细胞凋亡的影响574.4.3 小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姜黄素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
4.4.3 小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姜黄素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
4.4.4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c DNA3.1-PEG10(PEG10过表达)组与姜黄素组中mi R-491,PEG10,Wnt1 和 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 |
4.4.5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组、pc DNA3.1-PEG10(PEG10过表达)组及阴性对照组中PEG10,Wnt1 和 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 |
4.4.6 MTT法检测在mi R-491 沉默时,姜黄素对HCT116 细胞的增殖的影响 |
4.4.7 流式细胞术检测在mi R-491 沉默时,姜黄素对HCT116 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8 mi R-491 沉默后,姜黄素抑制mi R-491,PEG10,Wnt1 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水平 |
4.4.9 mi R-491 沉默后,姜黄素抑制PEG10,Wnt1 和 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 |
4.5 小结 |
4.6 讨论 |
第5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类姜黄素二甲双胍金属钯(Ⅱ)配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钯(Ⅱ)配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1.1.1 含S配体的钯配合物 |
1.1.2 含O配体的钯配合物 |
1.1.3 含N芳香族配体的钯配合物 |
1.2 二甲双胍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活性研究进展 |
1.2.1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 |
1.2.2 二甲双胍金属配合物的抗菌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1.3 姜黄素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研究 |
1.4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类姜黄素二甲双胍金属钯(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稳定性研究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2 配合物的设计合成 |
2.2.1 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
2.2.2 目标产物的合成 |
2.3 配体及配合物的稳定性实验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分析 |
2.4.2 配体及配合物的稳定性 |
2.4.3 配合物4a-4j的数据表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类姜黄素二甲双胍金属钯(Ⅱ)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试剂和仪器 |
3.1.1 试剂 |
3.1.2 仪器 |
3.2 实验部分 |
3.2.1 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 |
3.2.2 细胞内ROS的检测 |
3.2.3 细胞凋亡的检测 |
3.2.4 细胞周期的检测 |
3.2.5 线粒体跨膜电位的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3.3.2 MGC-803 细胞内ROS的检测 |
3.3.3 配合物对MGC-803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4 配合物对MGC-803 细胞周期的阻滞 |
3.3.5 线粒体跨膜电位的测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类姜黄素二甲双胍金属钯(Ⅱ)配合物与DNA和 BSA作用的研究 |
4.1 试剂和仪器 |
4.1.1 试剂 |
4.1.2 仪器 |
4.2 实验部分 |
4.2.1 溶液的配制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T-DNA对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
4.3.2 配合物对CT-DNA荧光光谱的影响 |
4.3.3 配合物对BSA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
4.3.4 配合物对BSA荧光光谱的影响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藤龙补中颗粒抑制CT26大肠癌生长和转移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引言 |
1.第一部分藤龙补中颗粒对大肠癌肿瘤生长作用 |
1.1 材料 |
1.1.1 细胞株 |
1.1.2 主要仪器 |
1.1.3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实验药品准备 |
1.2.2 细胞培养 |
1.2.3 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及治疗 |
1.2.4 细胞凋亡检测 |
1.2.5 Caspases活性检测 |
1.2.6 细胞衰老检测 |
1.2.7 免疫细胞检测 |
1.2.8 免疫因子检测 |
1.2.9 Western Blot |
1.2.10 免疫组化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1.4 结果 |
1.4.1 TLBZG对大肠癌生长影响 |
1.4.2 TLBZG对大肠癌细胞凋亡作用及机制 |
1.4.2.1 TLBZG对大肠癌细胞凋亡作用 |
1.4.2.2 TLBZG对大肠癌细胞Caspases活性影响 |
1.4.2.3 TLBZG对 PARP剪辑作用 |
1.4.2.4 TLBZG对 PI3K-AKT信号转导作用 |
1.4.3 TLBZG对大肠癌细胞衰老作用及机制 |
1.4.3.1 TLBZG对大肠癌细胞衰老作用 |
1.4.3.2 TLBZG对 p16和p21 表达作用 |
1.4.3.3 TLBZG对 RB-E2F1 作用 |
1.4.3.4 TLBZG对 E2F1 靶基因表达作用 |
1.4.4 TLBZG对大肠癌血管生成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 |
1.4.4.1 TLBZG对大肠癌血管生成影响 |
1.4.4.2 TLBZG对 VEGF表达影响 |
1.4.4.3 TLBZG对 HIF1α表达影响 |
1.4.5 TLBZG对大肠癌荷瘤鼠免疫功能影响 |
1.4.5.1 TLBZG对大肠癌荷瘤小鼠免疫器官影响 |
1.4.5.2 TLBZG对大肠癌荷瘤小鼠CD3+T细胞影响 |
1.4.5.3 TLBZG对大肠癌荷瘤小鼠CD4+T 细胞影响 |
1.4.5.4 TLBZG对大肠癌荷瘤小鼠CD8+T 细胞影响 |
1.4.5.5 TLBZG对大肠癌荷瘤小鼠NK细胞影响 |
1.4.5.6 TLBZG对大肠癌荷瘤小鼠细胞因子影响 |
2.第二部分TLBZG大肠癌肺转移作用 |
2.1 材料 |
2.1.1 细胞株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实验药品准备 |
2.2.2 细胞培养 |
2.2.3 建立尾静脉模型 |
2.2.4 HE染色 |
2.2.5 Western blot检测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 |
2.4.1 TLBZG对大肠癌转移影响 |
2.4.2 TLBZG对大肠癌转移灶MMPs表达影响 |
2.4.3 TLBZG对大肠癌转移灶Wnt3和β-catenin表达影响 |
3.分析与讨论 |
3.1 中医对大肠癌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大肠癌的认识 |
3.3 藤龙补中汤 |
3.4 藤龙补中颗粒对细胞凋亡作用机制 |
3.5 藤龙补中颗粒对细胞衰老作用机制 |
3.6 藤龙补中颗粒对血管生成作用机制 |
3.7 藤龙补中颗粒对免疫功能作用机制 |
3.8 藤龙补中颗粒对肿瘤转移作用机制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药对大肠癌多药耐药作用及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三 :其余发表论文 |
附录四 :参加学术会议 |
(6)冬凌草甲素和丹参酮ⅡA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癌症概述 |
1.2 新型天然产物骨架在抗癌先导化合物发现中的应用 |
1.2.1 聚酮类天然产物骨架 |
1.2.2 苯丙素类天然产物骨架 |
1.2.3 生物碱类天然产物骨架 |
1.2.4 萜类天然产物骨架 |
1.3 冬凌草甲素及其衍生物在恶性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1 冬凌草甲素及其作用机制 |
1.3.2 Oridonin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 |
1.3.2.1 对C-1或C-14位羟基的衍生化修饰 |
1.3.2.2 对A环的修饰 |
1.3.2.3 对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修饰 |
1.3.2.4 骨架结构的转换和衍生化 |
1.3.2.5 冬凌草甲素类似物的构效关系 |
1.3.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冬凌草甲素C-17位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
2.1 研究背景及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部分 |
2.2.1.1 仪器与试剂 |
2.2.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2.1.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及谱图数据 |
2.2.2 药理部分 |
2.2.2.1 仪器与试剂 |
2.2.2.2 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2.2.2.3 细胞周期分析 |
2.2.2.4 细胞凋亡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学部分 |
2.3.2 药理部分 |
2.3.2.1 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2.3.2.2 化合物S12和化合物S16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选择性 |
2.3.2.3 化合物S16对HCT116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冬凌草甲素C-14位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研究背景及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部分 |
3.2.1.1 仪器与试剂 |
3.2.1.2 中间体1a-1d、2a-2i、3a-3c、6a-6i、7、8、9a-9d及目标化合物S26-S59的合成 |
3.2.1.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波普数据 |
3.2.2 药理部分 |
3.2.2.1 仪器与试剂 |
3.2.2.2 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3.2.2.3 细胞周期分析 |
3.2.2.4 细胞凋亡分析 |
3.2.2.5 细胞集落实验 |
3.2.2.6 细胞HE(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染色实验 |
3.2.2.7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
3.2.2.8 体内抗肿瘤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学部分 |
3.3.2 药理部分 |
3.3.2.1 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3.3.2.2 化合物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选择性 |
3.3.2.3 化合物S48对HCT116细胞集落的抑制 |
3.3.2.4 化合物S48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3.3.2.5 化合物S48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
3.3.2.6 化合物S4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2.7 化合物S48对p53信号通路的影响 |
3.3.2.8 化合物S48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丹参酮ⅡA衍生物的合成及HIF-1α抑制活性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4.1.1 HIF-1α与肿瘤 |
4.1.2 丹参酮ⅡA衍生物的设计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部分 |
4.2.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4.2.1.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4.2.2 药理部分 |
4.2.2.1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4.2.2.2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目标化合物对HIF-1α表达的抑制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已发表的SCI论文 |
附录B 部分目标化合物的~1H-NMR、~(13)C-NMR |
附录C 部分目标化合物HR-MS |
(7)隐丹参酮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肝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丹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1 水溶性化学成分 |
1.2 脂溶性化合物 |
2 隐丹参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2.1 抗肿瘤 |
2.1.1 抑制血管生成 |
2.1.2 阻滞细胞周期 |
2.1.3 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 |
2.2 抗菌 |
2.3 抗氧化 |
2.4 抗炎 |
2.5 其他 |
3 丹参酮类化合物药物传递系统研究进展 |
3.1 脂质体 |
3.2 纳米粒 |
3.3 微乳 |
3.4 环糊精包合物 |
3.5 固体分散体 |
3.6 其他 |
4 小结 |
第二章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 |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 实验药材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丹参酮提取物的制备 |
2.2 丹参酮提取物中总丹参酮的含量测定 |
2.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2 丹参酮提取物的含量测定 |
2.3 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单体成分的分离 |
2.3.1 薄层色谱法分离丹参酮类化合物 |
2.3.2 硅胶柱层析分离丹参酮类化合物 |
2.4 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含量测定 |
2.4.1 色谱条件 |
2.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丹参酮提取物中总丹参酮的含量测定 |
3.2 薄层色谱法分离丹参酮类化合物 |
3.3 隐丹参酮、丹参酮IIA的 HPLC色谱图 |
3.4 标准曲线建立和样品含量测定 |
3.4.1 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的标准曲线建立 |
3.4.2 样品的含量测定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和丹参酮提取物的体外抗肝癌活性筛选 |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细胞株 |
2 实验方法 |
2.1 人肝癌Bel-7402 细胞复苏 |
2.2 细胞接种 |
2.3 药物配制 |
2.4 给药 |
2.5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2.6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丹参酮提取物、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对人肝癌Bel-7402 细胞的抑制效果 |
3.2 各组给药后人肝癌Bel-7402 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响应面法优化隐丹参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隐丹参酮标准曲线的建立 |
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1.2 色谱条件 |
2.1.3 隐丹参酮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搅拌-冷冻干燥法制备隐丹参酮交联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 |
2.3 CTan-HP-β-CD包合物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2.4 CTan-HP-β-CD包合物制备单因素试验 |
2.4.1 HP-β-CD与隐丹参酮的配料比(w/w)对包封率和包合物得率的影响 |
2.4.2 包合温度对包合物得率和包封率的影响 |
2.4.3 包合时间对包合物得率和包封率的影响 |
2.5 响应面法优化CTan-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
2.6 CTan-HP-β-CD包合物的物相鉴别 |
2.6.1 红外光谱法 |
2.6.2 紫外光谱法 |
2.7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3.2 隐丹参酮HPLC色谱图及标准曲线 |
3.3 CTan-HP-β-CD包合物制备单因素试验 |
3.3.1 HP-β-CD与隐丹参酮的配料比对包封率和包合物得率的影响 |
3.3.2 包合温度对包合物得率和包封率的影响 |
3.3.3 包合时间对包合物得率和包封率的影响 |
3.4 响应面优化CTan-HP-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 |
3.4.1 响应面Box-Behnken组合设计实验及结果 |
3.4.2 模拟方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结果 |
3.4.3 响应面分析 |
3.4.4 模型验证试验 |
3.5 CTan-HP-β-CD包合物的物相鉴别 |
3.5.1 红外光谱法 |
3.5.2 紫外光谱法 |
4 小结与讨论 |
4.1 CTan-HP-β-CD包合物制备方法的选择 |
4.2 响应面优化法的优点 |
第五章 隐丹参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体内外抗肝癌活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细胞株和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CTan-HP-β-CD包合物的体外抗肝癌活性研究 |
2.1.1 细胞培养 |
2.1.2 药物处理与分组 |
2.2 CTan-HP-β-CD包合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
2.2.1 H22肝腹水瘤的传代与接种 |
2.2.2 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
2.2.3 H22荷瘤小鼠的生活质量观察 |
2.2.4 H22荷瘤小鼠的瘤体积的测量 |
2.2.5 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计算 |
2.3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CTan-HP-β-CD包合物对人肝癌Bel-7402 细胞的抑制效果 |
3.2 小鼠生活质量观察及体重变化 |
3.3 H22荷瘤小鼠的瘤体积变化 |
3.4 各组小鼠肿瘤、胸腺、脾脏的形态 |
3.5 各组对H22荷瘤小鼠的瘤重的影响 |
3.6 各组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4.1 H22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4.2 给药剂量的确定 |
4.3 实验缺陷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着作 |
(8)黄芩苷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黄芩苷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作用的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 |
一 LPS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促进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二 黄芩苷对LPS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三 黄芩苷对LPS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分子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小结 |
第二部分 黄芩苷在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鼠体内的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 |
一 黄芩苷对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鼠的抑瘤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二 黄芩苷对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鼠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三 黄芩苷对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分子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创新与不足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 黄芩苷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9)芩黄合剂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评价及初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淋巴瘤治疗概况 |
1.1 淋巴瘤西医诊治概况 |
1.2 淋巴瘤中医诊治概况 |
2 淋巴瘤的中医临床研究方法 |
3 本课题可以借鉴的中药方剂现代研究方法 |
4 淋巴瘤的中医药相关细胞层面实验研究 |
5 芩黄合剂相关黄酮类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自噬的研究 |
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的芩黄合剂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作用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标准 |
1.1.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病例资料 |
1.5 治疗方法 |
1.5.1 常规综合方案 |
1.5.2 中医治疗方案 |
1.6 观察方法 |
1.6.1 卡氏评分 |
1.6.2 生活质量评分 |
1.6.3 细胞、体液免疫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检测 |
1.6.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检测 |
1.7 随访方案 |
1.8 统计方法 |
2 治疗结果 |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KPS评分比较 |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比较 |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比较 |
2.4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比较 |
2.5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指标变化比较 |
2.6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对淋巴瘤SUDHL-4 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2 实验试剂与药物 |
1.3 试验细胞株 |
2 试验方法 |
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细胞复苏、传代、冻存 |
2.3 CCK-8 细胞增殖检测 |
2.4 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
2.5 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水平 |
2.6 蛋白质免疫印迹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山柰素、槲皮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芹菜素、染料木素对淋巴瘤SUDHL-4 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溶解度观察。 |
3.2 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对淋巴瘤SUDHL-4 细胞增殖的影响及IC50 值的测算。 |
3.3 汉黄芩素对SUDHL-4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 木犀草素对SUDHL-4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5 水飞蓟素对SUDHL-4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6 汉黄芩素对SUDHL-4 细胞内ROS的影响 |
3.7 木犀草素对SUDHL-4 细胞内ROS的影响 |
3.8 汉黄芩素和NAC对 SUDHL-4 细胞内ROS的影响 |
3.9 汉黄芩素对SUDHL-4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10 木犀草素对SUDHL-4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11 水飞蓟素对SUDHL-4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结论与课题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医问卷表 |
附录二 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协会生活质量调查问卷(EORTC-QLQ-C30) |
附录三 不良事件报告表 |
附录四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10)不同中药有效成分构成的新复方制剂(HTCM)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药新复方制剂(HTCM)的筛选 |
1.1 研究背景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与讨论 |
1.4 结论 |
第二部分 R_(2-3) 对裸鼠SMMC-7721 细胞皮下瘤的抗肿瘤活性的探讨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部分 R_(2-3)抗肝癌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和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英汉缩略词 |
致谢 |
姜黄素抗消化系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姜黄素对人癌细胞BCH、MGC-803、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薯蓣皂苷介导ATM/p53信号通路调控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和迁移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狼毒大戟提取物联合西达本胺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 蒋钰为.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姜黄素通过miRNA-491/PEG10对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及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D]. 李柏. 吉林大学, 2020(08)
- [4]类姜黄素二甲双胍金属钯(Ⅱ)配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 马松良. 河北大学, 2019(08)
- [5]藤龙补中颗粒抑制CT26大肠癌生长和转移作用及机制[D]. 黄晓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6]冬凌草甲素和丹参酮ⅡA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沈庆坤. 延边大学, 2019(01)
- [7]隐丹参酮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肝癌活性研究[D]. 张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黄芩苷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D]. 陈州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芩黄合剂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评价及初步机制研究[D]. 张洪.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不同中药有效成分构成的新复方制剂(HTCM)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 杨攀靖. 西南医科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