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吴志新[2](2021)在《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文中指出在群英荟萃的现代文学史上,李劼人的卓尔不群来自他对民间世情和社会历史的内在转化。他在吸收中外文学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寓于民间世情之中,把历史本相融于个人化的日常叙事之中,以底层市井民间为资源,建构充满历史真相的民间世界,形成一种史情互现的文学创作模式。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探讨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建构方式。认为李劼人以家庭为载体,通过家庭中不同人伦角色及多个家庭之间的相互连结传达世情,反映世相。他将历史本相隐于世态人情之中,以此建构彰显时代特征的史情画卷。世俗化的民间叙事和深阔化的史诗叙事是李劼人史情互现的叙事手法。第二部分是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艺术成效。认为李劼人在世态人情的微妙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变革中对藏污纳垢的民间社会进行深刻把握,并在对不同阶层的生活样式及心理状态透辟而精彩的描述中,完成对人性内涵的超越性探求。他将具体时代下的人物精神变革和个体生存境遇予以突出表达,展现出一定的时代风貌和历史深度。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和论述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形成条件。认为李劼人的独特生命体验和历史亲历者的特殊身份为史情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地域文化的深厚濡养让他将独特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内化为小说文本的一部分,成为其创作模式不可或缺的独特标志。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和对外国文学的广泛接触让他在兼收并蓄中完成艺术技巧的转化。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价值贡献。认为李劼人在史情同构中显现出伦理关系新变,表现出其对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考和对女性话语主动建构的倾向性。“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突破和颠覆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范式,在“史”与“情”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达到艺术化的叙事平衡,而这无疑是对传统“三部曲”模式在艺术上的推进与超越。
桂肖珍[3](2020)在《清代话本小说中的江南书写》文中提出与其他小说类型以及明代话本小说相比,清代话本小说与江南地域有着更为密切深入的关联:一方面,在更大规模与更深更细层次上反映江南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小说创作、刊刻和传播接受更多受到江南地域文化的影响,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前一方面。清代话本小说中的江南地域色彩十分突出,众多以江南地区的府、县、镇为地理文化背景与叙事空间的话本故事反映了既有共性特点又有不同具体内涵的江南地域文化。清代话本小说中江南地域色彩的突出,从表面上看,是以江南地域为故事地点,讲述江南人或异乡人在江南的故事,但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这种较为集中且鲜明的江南地域特征与作者的江南地域意识有关。清代话本小说的商品属性使其聚集在经济较为发达、读者群众多的江南,尤以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为代表,加之江南又为人文之渊数,从而造成清代话本小说家多为江南人的客观存在。基于此,一方面清代话本小说作家在创作时有着明显的南北之分,另一方面,清代话本小说作家受自身经历影响,在创作小说时呈现出有差别的江南认同,既对江南地域内部有差异认识,又对江南地域文化有着相同的价值认同。从数量上看,清代话本小说中以江南为故事背景的小说篇目占了总数的2/3,由于清代话本小说家多为江南籍或多旅居在江南,一些江南的方言土语、历史掌故、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江南地域因素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在作家笔下,影响话本小说的整体风貌。本文着重从清代话本小说突出的江南地域意识、所营造的以江南为重心的叙事空间、对“江南人”以及江南风土人情的书写等角度与层面,具体深入地发掘探讨清代话本小说中所体现出的江南地域文化,并从小说人物群像入手,探讨江南地域文化的雅俗两个层面。
张文杰[4](2020)在《清代广州口岸市井题材西洋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末市井题材西洋画在特定的经济、社会以及对外关系背景下产生,主要描绘着广州通商口岸当时的社会生活百态,更具体、更集中地反映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在这段时间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能反映出外国人的审美内涵,同时也反映了中西贸易的背景下广州口岸的文化。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本文针对市井题材西洋画的传入、发展及衰落进行一系列论述。同时市井题材西洋画有着它独特的特征,在题材与内容方面上主要是选择对广州市井生活情景的描绘以及对传统风俗画的借鉴这两个方面表现最为突出,较传统绘画有了新的发展。在形式与技法方面,市井题材西洋画的特质主要表现为:新颖的透视法、简化的构图、独特的明暗法以及鲜艳的色彩。其透视法参照西方焦点透视与中国传统界画的透视相结合,形成一种新颖的透视法。其构图保留了中西相对独立的样式,以中心式构图为主,简化琐碎细节,不画背景,使观者直奔主题,一目了然。以独特的西洋明暗法与中国画线描结合在一起,并且削弱其明度对比,呈现出独特的西洋画。色彩方面在固有色的基础上提高作品的鲜艳的程度,效果显得更加的丰富,以满足外国人的口味与需求。多方面的形式与技法形成了独特的市井题材西洋画。市井题材西洋画对西方的社会生活与审美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记录着广州社会生活,有着一定的记录意义,并且影响着后世的商业美术。市井题材西洋画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其实践证明西洋画在清代广州口岸已有所传入与发展,并且在技法方面上有一定的创新,虽说其创新成果商业性大于艺术性,但其艺术实践行为应是带给今天绘画实践的最重要启示。
张欢[5](2020)在《《二刻拍案惊奇》版画插图研究 ——以内阁文库藏本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版画在明天启、崇祯年间佳品颇多,其中小说版画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崇祯五年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惊奇》就是晚明具有代表性的版画作品之一,其表现形式和精美程度都十分精湛。本文主要以内阁文库藏本明崇祯五年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惊奇》版画插图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图像分析法等进行深入分析,具体从版本情况、艺术特征、并将其与晚明其他小说版画的比较来展开论述的。第一章是对《二刻拍案惊奇》的文本内容和版本情况进行梳理。第二章以《二刻拍案惊奇》内阁文库藏本为中心,从画面布局、小型化的人物以及环境渲染等角度具体分析内阁文库藏本插图的风格特征;同时通过对文本内容与插图内容的分析,以此探讨图文关系。第三章是对法国国图藏本《别本二刻拍案惊奇》刊本情况进行梳理,并探讨《别本》与《型世言》《醒世恒言》之间的关系;其次对内阁文库藏本与法国国图藏本版画插图中人物的造型、画面的营造以及题句的使用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围绕文本内容和插图来探索《二刻拍案惊奇》在当时的市井意识和市民文学,同时将《二刻拍案惊奇》放在明末的时代背景下,将其与《三言》《隋炀帝艳史》《人物演义》《今古奇观》进行了比较,并总结出《二刻拍案惊奇》插图在明末版画的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邱丹[6](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指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陈平原[7](2020)在《“风俗”如何“图谱”——关于青木正儿与《北京风俗图谱》》文中认为日本学者青木正儿1925-1926年留学北京期间,曾向他任职的东北大学申请经费,制作了包含八部分共117图的《北京风俗图谱》。文章考察青木教授"感到非常自信"的"直接让北京人画中国北方的风俗"到底是如何落实的。其中牵涉传统中国的岁时记、名胜图、礼俗志、外销画,以及三百六十行如何因场景化的呈现方式而重新焕发生机。这位博学深思且才情洋溢的汉学家,其借助风俗图谱传递出来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特殊视野、民俗学及艺术史趣味,值得我们关注。
于洁[8](2020)在《《全明散曲》明前期北散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前期”,指的是明洪武年间到正德年间(1368——1521),这是古代散曲发展历程中,既一定程度上承接和仿习元曲风貌,又在实践中逐渐开辟明代散曲格局的重要环节。根据《全明散曲》收录,在该时期涌现出的众多北散曲的曲家和作品中,流传至今的有包括王子一至康海共计48位作家,以及北散曲小令1792首、套数294首。重点分析研究明前期北散曲不同宫调的散曲的情感表达状况,审视明前期文人创作中呈现出的对元人散曲写作经验和审美观念的继承与变化。本文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章,曲体审美中的声情说。厘清上古至明朝官方乐论和民间典籍中声情说的发展状况,官方乐论自产生就有浓厚的教化意味,且历经多个朝代仍旧没有太大变化。元代民间典籍中很重视散曲的声律宫调与具体创作,少一些卫道思想。明代乐论典籍中虽然也有文人发表作散曲有益于教化的言论,但他们实际创作中仍多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第二章,声情视阈下明前期北散曲研究。首先,确立声情说在散曲宫调分类中的重要性。其次,在明前期北散曲所使用的十一个宫调中,对双调、南吕、越调、中吕、正宫等散曲数量居多的宫调表达的多样的情感进行更详细地分类探究。再者,进一步分析同题北散曲中所使用的不同宫调和情感表达状况,使对宫调和情感间的关系有更近一步的认识与把握。第三章,词情视阈下明前期北散曲与元代散曲之异同比较。第一步,对明前期北散曲与元散曲同宫调曲牌作品中所描写的内容、句式结构、写作特点等写作外在呈现方面比较异同。第二步,对明前期北散曲与元散曲的同题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语言风格等写作内在气质方面的异同比较。第三步,发掘明前期北散曲在题材内容、批判精神等方面对元散曲的继承,重点突出明前期北散曲在新题材、新的组曲形式等方面呈现出的写作方面的创新。第四章,明前期曲学审美观念研究。首先对明前期北散曲中语言、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梳理,突出散曲雅、俗方面的特点。其次分析明前期北散曲作家在寄情山水、功名意懒、饮者留名、女性审美四个方面对元散曲作家处世态度的继承。最后探究明前期北散曲作家对时事批评、市井题材、言志抒情方面的创新性观点。
陈文武[9](2020)在《《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7年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正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尚处在空白期,为了解决高中生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古典名着《水浒传》进行了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研究。本研究以金圣叹评点本《水浒传》为整本书阅读的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水浒传》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通过问卷调查对高中生阅读《水浒传》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在阅读时的一些基本情况和不足,之后针对这一阅读现状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设计,并以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案例研究。研究从对“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进行界定,确定了《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并对“趣读”“精读”“研读”“交流”四个环节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实践。通过本研究发现在高中生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当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精心设计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阅读,从而培养起语言运用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大核心素养。
陈瑜[10](2019)在《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文中认为“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唐代商业题材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唐诗史料为文本支撑,围绕商业——商人——士人——诗歌这一主线,系统分析唐代商业题材诗歌的整体风貌以及商业与诗歌间的深层关联,综合呈现多元立体的文学生态,重新定位其在唐代诗歌史以及古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介绍研究缘起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再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方面论证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考论了关涉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对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分析和肯定的基础上,亦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论析;最后根据研究目的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考察范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了唐代商业与诗歌的内在联系,对唐代国内商业的发展轨迹予以了动态呈现。本章辐射商业中商业店铺和商业市场两个核心要素,择取最具时代新变和商业特色的代表性内容,以唐诗作品为切入点开展镜像分析,一是以“酒肆”一隅管窥唐代的商业店铺全貌,审视与探讨了诗歌的气质风貌与诗歌意象;二是以“坊市”“夜市”“草市”“花市”为例,对唐代商业市场的发展轨迹予以剖析,并深入挖掘诗中展现的时代特色与社会风尚。通过点面结合地论述,将商业题材诗歌的研究从经济考略纵深到人文视野。第三章聚焦于反映唐代国际商贸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商胡”主题,从诗歌入手考述“商胡”的族属来源及来华路线,探寻“商胡”在华的行动轨迹与聚居之地,展现了唐朝国际贸易兴盛发达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共融的景象。本章还着重对唐诗中的“商胡”的文学书写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阐述,唐代诗人以局部侧写和全景素描的方式诗意渲染了“商胡”的诡谲体貌,新颖艺术的书写模式有助于唐诗题材、内容和技巧的拓展;对“商胡”重利轻身的冒险精神、慧眼识宝的超凡能力、重义好德的美好品德的多角度观照丰富了“商胡”的立体形象;对乡国梦遥的愁闷“商胡”的形象刻画则以思乡为契合点,通过“同化”体验的建构寻求彼此情感上的“同”以弥补胡汉间文化上的“异”,表现了唐人进步的民族观。唐诗中的“商胡”形象书写蕴含对异质文明的诗意呈现、审美体验、文化反思和历史回溯,视角独特,意蕴丰赡。第四章对唐诗中的“士”“商”关系予以重点阐发,通过深入剖析士商关系的嬗变轨迹和心态成因,论述士人阶层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与情感。综观整个唐代社会,“士”对“商”的非难始终占据主流,这种思想根源有四:一是义利观下的“士志于道”与“逐利惟是”的价值取向差异;二是士人视角下的“贾雄农伤”的政治忧思;三是封建伦理家庭观标准下的情感批判;四是官商勾连背景下士不如商的激愤。随着人道主义精神的高涨和身迹相合的心路发展,“士”与“商”的联系日渐加强,二者关系有所缓和与松动,“士”能对“商”的生活处境做出复杂多面的反映,“士”关注到“商”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与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在诗歌中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仕宦类商贾”的感叹中又抒发出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与赞扬。第五章着眼于商业发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第一节总结了商业发展对诗歌艺术风貌的影响,一是创作突破得益于关注重点的变换与文风倾向的转变;二是创作群体中妓女与商人成为新兴创作力量;三是创作体式的选择深受歌诗传唱审美导向的影响;四是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第二节以唐诗中的花卉新变为例探讨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作为潮流观察员的唐代诗人们敏锐地捕捉到唐诗中出现的花卉种植新变,深入剖析了唐代统治者赏花逐异与游幸娱乐日重、新贵族慕上习气与竞奢攀比成风、士大夫醉心于园林雅趣与花木娱情、方外人着力于寺观美化与心性修行的时人心态,将这些新兴现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于诗作之中,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表现内容。第三节以“瑟瑟”的色彩转喻为例探讨外来商品对唐诗语汇的影响。“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进贡与贸易交流的珍稀商品,随着其在上层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逐渐被文人纳入到诗歌语汇之中。唐代诗人自白居易而降,有意识地将“瑟瑟”进行色彩转喻,用以代替“碧”所涵盖的青、绿、蓝等不同层次的颜色,将其转喻为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色相,为诗歌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层次和新鲜个性的艺术境界,更创造性地将其与“猩猩红”对比,形成一对特定的意象组合,固化为诗歌中色彩对仗的修辞格式。唐代外来商品凭借诗人敏锐的审美体验、大胆新奇的意象转喻和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接受广泛。
二、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
第一节 画舫录记 |
一、李斗生平 |
二、行旅历程 |
三、文心会友 |
第二节 历史背景 |
一、城池水系 |
二、盐商富庶 |
三、文化繁荣 |
四、天子南巡 |
五、社会风尚 |
六、方志编修 |
第三节 文献述考 |
一、版本辑要 |
二、版本考订 |
三、辑录实例 |
四、佐证考辩 |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
第一节 “舫”的解字 |
一、“水”与“舟”的哲学 |
二、“方”“舟”解字 |
三、“舫”的象形会意 |
第二节 “舫”的由变 |
一、从“并木”到“并舟” |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
三、“舫”的内涵转变 |
第三节 画舫遗存 |
一、实物遗存 |
二、图像遗存 |
第四节 外籍载录 |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
二、中外游船比较 |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
第一节 扬州“舫”源 |
一、驳船改造 |
二、当地制造 |
三、域外引进 |
第二节 名号牌匾 |
一、画舫雅称 |
二、画舫舫扁 |
第三节 功能种类 |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
九、龙船与龙船市 |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
十一、书画船 |
第四节 画舫形制 |
一、画舫之“形” |
二、画舫之“饰” |
三、画舫之“具” |
第五节 画舫游路 |
一、城门水关 |
二、画舫码头 |
三、景点聚集 |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
第一节 李斗游记 |
一、江园七夕夜游 |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
第二节 游事雅趣 |
一、画舫礼仪 |
二、画舫娱乐 |
三、游事服务 |
第三节 画舫交游 |
一、诗会雅集 |
二、湖上交游 |
三、湖上叫化 |
第四节 画舫泛游 |
一、西湖舟游 |
二、秦淮画舫 |
三、苏州画舫 |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
第一节 画舫“市” |
一、“市”“会”习俗 |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
三、百业竞驰 |
第二节 陆上画舫 |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
二、从舫居到舫屋 |
三、别致陆地游 |
第三节 奢靡之游 |
一、清扬之“奢” |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
三、游宴奢靡 |
第四节 画舫禁游 |
第五节 画舫游衰 |
结语 |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李劼人研究现状 |
二、“史情”概念的界定及内涵 |
第一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家庭是传达时代动向的载体 |
一、家庭日常推动情节发展 |
二、家庭连结反映世相风貌 |
第二节 世情是彰显时代画卷的方式 |
第三节 雅俗结合是史情叙事的手法 |
一、世俗化的民间叙事 |
二、深阔化的史诗叙事 |
第二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艺术成效 |
第一节 透视历史阶段下的复杂人性 |
一、善恶交织的袍哥粮户 |
二、盲目利己的知识分子 |
三、复杂多变的官绅阶层 |
第二节 描摹时代转型中的精神变革 |
一、民众的自觉抗争性 |
二、思想观念的超前性 |
第三节 折射动荡年代中的个体存在 |
一、个体生存境遇的浮沉与变迁 |
二、群体主导下个体反叛的非理智化 |
第三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市民生活的独特体验 |
第二节 地域文化的深厚濡养 |
第三节 文学传统的兼收并蓄 |
第四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价值贡献 |
第一节 “史情”中的伦理关系新变 |
一、从传统到现代:悲剧女性形象的颠覆 |
二、从被动到主动:女性主体意识的凸显 |
第二节 “史情”模式对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突破 |
第三节 “史情模式”对“三部曲”模式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清代话本小说中的江南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清代话本小说的地域色彩与“江南认同” |
二、本文研究对象的确立 |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清代话本小说中突出的江南地域意识 |
第一节 清代话本小说江南地域意识的多层展示 |
一、对南北差异的认识 |
二、对江南地域内部的区别认识 |
第二节 “江南认同”在清代话本小说中的投射 |
第二章 江南作为故事背景在清代话本小说中的文本书写 |
第一节 清代话本小说多以江南作为故事背景的原因 |
一、清代话本小说作者的地域分布及其交游 |
二、江南经济发展对清代话本小说地域色彩突出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清代话本小说中作为叙事空间的江南 |
第三章 清代话本小说对“江南人”的书写 |
第一节 商业繁华下的众生百态 |
一、对商贾及其生活的书写 |
二、对手工艺者、贩夫走卒等人的书写 |
第二节 人文渊数中的江南士人 |
一、科举求仕的士人形象 |
二、归隐明志的士人形象 |
第三节 对江南女性之才情的书写 |
一、对江南女性才情的凸显 |
二、书写江南女性才情的现实基础 |
第四节 对江南女性之尚利好货的书写 |
第四章 清代话本小说对江南风土人情的书写 |
第一节 对江南风物的书写 |
一、江南名胜 |
二、其他江南风物 |
第二节 对江南人情习俗的书写 |
一、奢靡之风 |
二、浇薄之风 |
三、赌博之风 |
四、娱乐活动 |
五、节日习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代话本小说简表 |
附录二 清代话本小说作者简表 |
附录三 清代话本小说与江南关系简表 |
后记 |
(4)清代广州口岸市井题材西洋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于本文论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关于本文论及的相关概念节界定 |
1.3 关于研究成果综述 |
1.4 本文研究范围及方法 |
第二章 市井题材西洋画形成的背景 |
2.1 清代的中外关系与对外政策 |
2.2 清代的经济与社会阶层 |
2.2.1 手工业的发展 |
2.2.2 农业的发展 |
2.2.3 广州口岸墟市、港口的繁荣 |
第三章 市井题材西洋画的发展历程 |
3.1 市井题材西洋画的传入 |
3.1.1 伴随宗教而来的西方艺术 |
3.1.2 来华的西洋画家的指导 |
3.1.3 中国早期外销画家的影响 |
3.2 市井题材西洋画的发展 |
3.2.1 市井题材西洋画的制作 |
3.2.2 市井题材西洋画的销售 |
3.3 市井题材西洋画的衰落 |
第四章 市井题材西洋画的特征 |
4.1 题材与内容 |
4.1.1 对广州市井生活的描绘 |
4.1.2 对传统风俗画的借鉴 |
4.2 形式与技法 |
4.2.1 新颖的透视 |
4.2.2 简化的构图 |
4.2.3 独特的明暗法 |
4.2.4 鲜艳的色彩 |
第五章 市井题材西洋画的意义与影响 |
5.1 市井题材西洋画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
5.2 市井题材西洋画对中国的影响 |
5.2.1 市井题材西洋画的记录意义 |
5.2.2 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毕业创作 |
(5)《二刻拍案惊奇》版画插图研究 ——以内阁文库藏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目的、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创新点)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二刻拍案惊奇》的内容与版本 |
1.1 《二刻拍案惊奇》的内容 |
1.2 《二刻拍案惊奇》的版本 |
1.2.1 内阁文库藏本 |
1.2.2 法国国图藏本 |
第二章:内阁文库藏本《二刻拍案惊奇》插图 |
2.1 内阁文库藏本插图的风格特征 |
2.1.1 画面的空间布局 |
2.1.2 小型化精巧活泼的人物 |
2.1.3 环境的渲染 |
2.1.4 苏州园林元素的体现 |
2.2 内阁文库藏本的图文关系 |
2.2.1 图与文合 |
2.2.2 图与文异 |
第三章:内阁文库藏本与法国国图藏本插图比较 |
3.1 法国国图藏本 |
3.1.1 《别本二刻拍案惊奇》与《型世言》 |
3.1.2 《别本二刻拍案惊奇》与《醒世恒言》 |
3.2 内阁文库藏本与法国国图藏本插图比较 |
3.2.1 人物造型 |
3.2.2 画面的营造 |
3.2.3 题句的使用 |
第四章:《二刻拍案惊奇》版画看明末短篇小说版画的影响 |
4.1 《二刻拍案惊奇》的市井意识与市民文学 |
4.1.1 市井意识 |
4.1.2 市民文学 |
4.2 《二刻拍案惊奇》和明末其他小说版画风格联系 |
4.2.1 《二刻拍案惊奇》与《三言》 |
4.2.2 《二刻拍案惊奇》与《隋炀帝艳史》和《人物演义》 |
4.2.3 《二刻拍案惊奇》与月光型版式《今古奇观》 |
4.3 《二刻拍案惊奇》版画的价值 |
4.3.1 艺术价值 |
4.3.2 社会价值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表)来源 |
附录:作者在攻读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风俗”如何“图谱”——关于青木正儿与《北京风俗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一、博学多趣的青木教授 |
二、为何风俗以及何为风俗 |
三、外销画与三百六十行 |
四、编图者的眼光及趣味 |
(8)《全明散曲》明前期北散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曲体审美中的声情说 |
第一节 历代乐论中的声情论 |
第二节 元代曲论中的声情说 |
第三节 明人对声情说的承接 |
第二章 声情视阈下明前期北散曲研究 |
第一节 明前期北散曲宫调意义 |
第二节 同宫调散曲的情感表达 |
第三节 同题材散曲的声情分析 |
第三章 词情视阈下明前期北散曲与元散曲比较 |
第一节 同宫调曲牌“形”之异同 |
第二节 同题散曲“神”之异同 |
第三节 写作经验的承袭与创新 |
第四章 明前期曲学审美观念研究 |
第一节 内容与情感关涉下的雅、俗分野 |
第二节 明前期散曲作家对元人审美的承袭 |
第三节 明前期散曲作家的审美新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9)《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内容和对象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意义和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界定及相关论述 |
第一节 “整本书”概念的界定 |
一、“整本书”的概念 |
二、“整本书阅读”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的可行性 |
一、高中生阅读现状的需要 |
二、高中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依据 |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三、“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水浒传》的研究成果与教学价值 |
第一节 《水浒传》的研究成果与教学价值 |
一、《水浒传》研究成果 |
二、《水浒传》教学价值 |
第二节 《水浒传》阅读版本选定与教学目标确定 |
一、《水浒传》阅读版本的选定 |
二、《水浒传》阅读目标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过程设计 |
第一节 《水浒传》阅读的课时规划和学程设计 |
第二节 “趣读”——整体感知 |
一、水浒达人秀——我最喜爱的英雄评选 |
二、水浒兵器谱——水浒英雄战力排行榜 |
三、水浒风俗画——北宋民间风俗趣闻录 |
第三节 “精读”——任务群设计 |
一、梁山好汉——人物形象研讨 |
二、说书艺术——章回结构研讨 |
三、市井风情——语言风格赏析 |
四、逼上梁山——主题思想探究 |
第四节 “研读”——意蕴探究 |
一、英雄情结与偶像崇拜——中学生的偶像问题研讨 |
二、替天行道与锄强扶弱——中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法制意识思考 |
三、水浒遗风与文化传承——中学生的价值观引领 |
第五节 “交流”——成果展示 |
一、经典回眸——课本话剧展示 |
二、唇枪舌剑——微博话题讨论 |
三、独出机杼——学写专题论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及反思 |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效果 |
一、兴趣激发的措施 |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 |
三、深入研读的支架 |
第二节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反思 |
一、课型设计的丰富化 |
二、效果评价的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章 唐诗中的商业镜像 |
第一节 “笑入胡姬酒肆中”之店铺 |
一、空前兴盛的“酒家楼” |
二、异域风情的“春酒店” |
三、“胡姬当垆”与“青门送别” |
第二节 “花市香飘漠漠尘”之市场 |
一、城邑“坊市”的变迁 |
二、乡村“草市”的繁盛 |
三、专营“花市”的勃兴 |
第三章 唐诗中的“商胡”印记 |
第一节 “商胡”的族属来源 |
一、西域昭武九姓商人 |
二、周边少数民族商人 |
三、其他海外诸国商人 |
第二节 “商胡”的行迹探寻 |
一、“商胡”的北上行迹 |
二、“商胡”的南地留痕 |
第三节 “商胡”的形象书写与文化意蕴 |
一、“商胡”体貌的诗意渲染 |
二、“商胡”品性的多重观照 |
三、“商胡”情感的同化体验 |
四、“商胡”书写的文化意蕴 |
第四章 唐诗中的“士”“商”关系 |
第一节 “士”对“商”的非难 |
一、义利观念下价值取向的批判 |
二、士人视角下贾雄农伤的忧思 |
三、伦理精神下家庭情感的背离 |
四、官商勾连下士不如商的激愤 |
第二节 “士”对“商”的同情 |
一、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的关注 |
二、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的感慨 |
三、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的叹息 |
四、形迹相合的同情之源的剖析 |
第三节 “士”对“商”的羡慕与赞扬 |
一、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 |
二、对“商”爱国热情与诚信经营的赞扬 |
第五章 唐代商业对诗歌的影响 |
第一节 商业发展对诗歌风貌的影响 |
一、诗歌创作的动态演变与特色分析 |
二、创作队伍中孕育出新兴创作力量 |
三、创作体式取决于传唱的审美导向 |
四、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 |
第二节 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以“花卉新变”为例 |
一、花卉诗歌蕴含的时代新变 |
二、花卉诗歌展现的社会生活 |
三、花卉诗歌书写的价值内涵 |
第三节 外来商品对诗歌语汇的影响——以“瑟瑟”诗为例 |
一、“瑟瑟”本源考述 |
二、“瑟瑟”释义辨正 |
三、“瑟瑟”在唐诗中的色彩转喻及意象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D]. 吴志新.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清代话本小说中的江南书写[D]. 桂肖珍.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清代广州口岸市井题材西洋画研究[D]. 张文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5]《二刻拍案惊奇》版画插图研究 ——以内阁文库藏本为中心[D]. 张欢. 江南大学, 2020(01)
- [6]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7]“风俗”如何“图谱”——关于青木正儿与《北京风俗图谱》[J]. 陈平原.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4)
- [8]《全明散曲》明前期北散曲研究[D]. 于洁.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 陈文武.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D]. 陈瑜.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