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渤海经济圈成经济增长“第三极”(论文文献综述)
赵悦,张静[1](2014)在《石家庄市打造京津冀第三极的可行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对于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与意义,分析了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圈中的现实基础条件,并论证了石家庄市成为京津冀经济发展区域第三极的可行性。
张硕[2](2014)在《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以增长极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程度较低、发展不平衡,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运用增长极理论为研究工具,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以及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分析环渤海地区发展面临的优势及制约条件,最终提出关于该地区发展战略的建议。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对其进行经济分析和与战略规划,不仅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我国的整体协调发展同样不容小觑。本文的结构框架及主要内容如下:导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三个方面。其中重点阐述增长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主要观点,以及我国学者对于环渤海经济圈的研究。第一部分,区域经济政策与增长极概述。该部分主要论述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区域经济政策与增长极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其次是我国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设立了若干的区域增长极。第二部分,增长极视角的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战略分析。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环渤海经济圈的基本情况包括区位、范围以及所包含的地区和中心城市,然后列举了作为环渤海经济圈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具有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作用,最后对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三部分,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选择与实施中的举措探讨。这一部分就是在分析环渤海地区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点建议:加强统筹规划,打造区域增长极;明确城市定位,完善合作机制;尊重市场机制,限制行政干预;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发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独特性。本文从增长极的理论出发,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秀环渤海经济区为例,将经济发展的理论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理论分析推动实践发展,视角较为独特。同时,文章选取了十二五规划重点开发区域、我国的第三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对其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战略进行构思。第二,整篇文章围绕着“增长极”、“区域发展”展开全面阐释,详细论述了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及进一步发展中的优势与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
陈佃红[3](2014)在《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信息产业是指运用信息手段和技术,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信息情报,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手段、信息技术等服务的产业。信息产业,作为当代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对现代经济增长的贡献举足轻重。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和四化同步发展。无论是从国际形势还是国家层面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都是势在必行的。现如今,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板块中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甚至是中国经济的第三极。但是,环渤海经济圈与珠江三角经济圈和长江三角经济圈相比,无论从整体经济联系还是经济圈内信息产业的分工合作上,其各省区之间的联系都比较弱,发展状况不是很理想。所以说从区域经济圈角度研究如何提升该区域信息产业竞争力显得十分有必要,可以通过和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对比中寻找如何提升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的途径和依据。本文主要对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的SWOT分析,分析比较了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的大致发展情况。然后从横截面角度比较2012年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及长三角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竞争优势情况。再次通过对1949-2009年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市场占有率、增加值、从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同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规模、效率的变化及规律并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规模、效率的变化中寻找共同点和提升点。此外,还比较了1949-2009年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主要产品生产量变动趋势同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的生产量变化趋势。本文创建了信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关联度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对环渤海经济圈各个省市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贡献程度大小。最后,通过综合分析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和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信息产业截面特征和时间序列特征,对1949-2009年信息产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值、从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和主要产品产量等指标的深度挖掘,及各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的贡献度,提出如何提升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汪文姣,陈志鸿[4](2014)在《环渤海经济圈外资利用中心城市之争》文中指出环渤海经济圈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受到了普遍关注,从实际利用外资额来看,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吸引外资最大的地区,那么,在这个区域,是否存在一个中心城市起"龙头"作用?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青岛城市规划的兴起,天津和青岛的龙头之争开始凸显,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天津和青岛的发展是应当有所侧重,还是齐头并进?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天津和青岛分别作为中心城市的模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天津还是青岛,都没有作为整个地区中心城市的实力,但是,从整体来看,天津发展更胜一筹,因此,为了提升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综合竞争力,两个城市应当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同时要利用各自独特的优势,在外资利用上各取所需,特色发展。
赵友亮[5](2013)在《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业效率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金融效率的高低决定着金融发挥作用的成本和作用力的强弱,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经济效率的高低,而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验证。论文以环渤海经济圈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区域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论文以经典的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系统耦合关系理论成立的条件,研究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具体关系。实证上采用DEA方法测度金融业效率水平,并选取代表性指标和样本数据,对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二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耦合关系模型,测度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关系。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回顾了国内外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历程,并进行了简单评述,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接着指明了研究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对金融发展理论、金融业效率理论和耦合理论做了系统介绍,界定了论文分析的金融业效率的具体概念,并分析了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存在性。其次,对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行业发展数据,对环渤海经济圈证券、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DEA方法对本地区的金融业效率进行了测度,得出在环渤海经济圈内,金融业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详细归纳了本地区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做了具体分析。第三,对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二者耦合关系的存在性。选取金融业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运用实际数据做了实证检验和因果分析。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金融业效率与区域经济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金融业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第四,论文以实证检验的结果为基础,选择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耦合模型,测度了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业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高,目前处于良好协调发展阶段,受到外力的影响协调发展关系会出现波动,但是能恢复到良好协调发展状态。最后,根据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和经济发展状况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促进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和金融业效率提高的建议,以及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朱伟波[6](2013)在《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在各国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服务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家的国民经济体系中,作为经济“黏合剂”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一直占据着显着的优势地位。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发展优势。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区位商和产业效率方法对集聚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以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此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分类;在过往文献的梳理过程中,选择适合本文研究的方法——区位商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运用区位商分析法对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并选取相关行业进行集聚效率分析;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中选取的行业进行集聚效率比较分析,并为加快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文章数据结果显示区位商即集聚程度的高低,并不决定集聚效率是否有效。北京、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各主要行业的区位商都较高,但是除北京的金融业外,其余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均为无效。说明每个行业在集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规模的集聚,更要考虑集聚过程中效率的问题,尽量减少效率的损失。
刘蓓[7](2013)在《基于产业集群的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模式》文中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产业集群。继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之后,环渤海经济圈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在简要介绍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探讨环渤海经济圈的集群发展模式,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张雪梅[8](2012)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现状格局及其战略选择》文中认为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北部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区域,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很多发展亮点,但是,从三省两市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来看,相互协作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本文从环渤海经济圈的构建、体制、整合及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它的现状格局,并提出了一些战略性建议。
赵毅[9](2012)在《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是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经过近30年的发展,本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最密集、工业基础最雄厚的地区之一。进入21世纪,环渤海经济圈依靠其在区位、政治文化、工业基础、科研教育等方面的优势,经济实力迅速上升,逐渐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我国经济的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在辐射范围上遍及大半个中国,形成了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与全国各地相连接的立体交通网络,而且还是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因此它的发展对北方乃至全国经济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既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又对统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其对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的现状,其次以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合作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运用比较和系统分析法,具体说明了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辨析了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第四部分在选取环渤海经济圈内主要城市与上海市、广州市的基本经济指标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这些城市的综合实力。通过比较环渤海经济圈内主要城市与上海、广州在综合值上差距,指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还较低。第五部分指出本区域内行政分割严重,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不强,区域一体化核心城市不明等因素则直接导致了这种一体化水平的滞后。最后,在分析限制性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政府、市场、产业、规划、交通运输以及核心城市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傅广典[10](2011)在《渤海水文化环境构建与环渤海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渤海资源丰富,大多是可持续开发的可再生资源。人们最早对渤海资源的利用是鱼类资源,随后是海盐资源和航运资源。渤海是天然渔场,是天然盐场和天然港湾,因鱼而渔、因渔而船、因船而港、因港而运、因运而通、因通而兴。环渤海经济圈是国家利用海洋资源构建海洋经济的新战略,是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依托海洋资源而构建沿海经济带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特别是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战略模块之后,东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海洋经济模式。渤海水文化环境关系着渤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品质和可持续性。在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战略里,应该包括渤海水文化环境的构建。这也是一种战略。
二、环渤海经济圈成经济增长“第三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渤海经济圈成经济增长“第三极”(论文提纲范文)
(1)石家庄市打造京津冀第三极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与意义 |
1.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经济背景。 |
2.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
二、借力京津区域发展建设京津冀第三极的必要性 |
三、石家庄市打造京津冀第三极的可行性分析 |
1. 石家庄市打造京津冀第三极的政策可行性。 |
2. 石家庄市打造京津冀第三极的经济可行性。 |
3. 石家庄市打造京津冀第三极的产业发展可行性。 |
4. 石家庄市打造京津冀第三极的技术可行性。 |
(2)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以增长极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增长极理论研究综述 |
2.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三) 本项研究的方法、写作框架及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 |
2. 写作框架 |
3. 创新之处 |
一、区域经济政策与增长极概述 |
(一) 区域经济政策与增长极 |
1. 区域经济政策 |
2. 增长极 |
(二) 中国经济增长极发展的状况与特征 |
1. 中国经济增长极的发展状况 |
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基本特点 |
二、增长极视角的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
(一) 环渤海经济圈增长极的含义及区域特征分析 |
1. 环渤海经济圈增长极的含义与区域分析 |
2. 环渤海经济圈增长极的特征 |
(二) 增长极在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中的功效分析 |
1. 聚集功能 |
2. 扩散功能 |
3. 创新功能 |
4. 窗口功能 |
(三)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
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优势 |
2.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三、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选择与实施中的举措探讨 |
(一) 加强统筹规划,打造区域增长极 |
(二) 明确城市定位,完善合作机制 |
(三) 尊重市场机制,限制行政干预 |
(四)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理论基础 |
1.2.1 信息产业界定及相关概念 |
1.2.2 国内产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1.2.3 信息产业分析理论综述 |
1.2.4 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实证分析理论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 环渤海经济圈的信息产业发展分析 |
2.1 环渤海经济圈的定义和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 SWOT 分析 |
2.1.1 环渤海经济圈的定义 |
2.1.2 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 SWOT 分析 |
3 信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3.1 信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选取方法和定义 |
3.3 数据采集 |
4 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 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截面分析 |
4.2 环渤海经济圈电子制造业竞争力及主要产品变化趋势趋势对比分析 |
4.2.1 环渤海经济圈电子制造业竞争力变化趋势分析 |
4.2.2 环渤海经济圈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变化趋势分析 |
4.2.3 环渤海经济圈电子制造业从业人数变化趋势分析 |
4.2.4 环渤海经济圈电子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分析 |
4.2.5 信息产业主要产品长期趋势变动分析 |
4.3 环渤海经济圈软件业竞争力等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
4.3.1 环渤海经济圈软件业市场占有率变化趋势分析 |
4.3.2 环渤海经济圈软件业增加值变化趋势分析 |
4.3.3 环渤海经济圈软件业从业人数变化趋势分析 |
4.3.4 环渤海经济圈软件业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分析 |
4.4 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综合分析 |
5 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分析 |
5.1 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
5.2 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目的 |
0.1.3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
0.2.2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0.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0.3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
0.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文章结构 |
0.4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0.4.1 创新点 |
0.4.2 不足之处 |
1 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理论基础 |
1.1 系统协同理论 |
1.1.1 协同理论简介 |
1.1.2 金融业效率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关系 |
1.2 金融发展理论 |
1.2.1 格利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 |
1.2.2 帕特里克的金融发展理论 |
1.2.3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 |
1.3 金融业效率理论 |
1.3.1 金融业效率概念界定 |
1.3.2 金融结构论 |
1.3.3 功能金融理论 |
1.4 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机理 |
1.4.1 耦合简介 |
1.4.2 金融业效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分析 |
1.4.3 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业效率的影响作用分析 |
1.4.4 金融业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存在性分析 |
2 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2.1 金融业效率的分析与测度 |
2.1.1 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发展状况分析 |
2.1.2 金融业效率测度方法介绍 |
2.1.3 金融业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2.2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2.2.1 整体发展情况介绍 |
2.2.2 三大产业状况分析 |
3 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动态相互影响检验 |
3.1 协整检验及因果关系检验在耦合关系分析中的适用性分析 |
3.1.1 协整检验 |
3.1.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3.2 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协整关系检验 |
3.2.1 检验指标与数据选取 |
3.2.2 协整关系检验 |
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3.3.1 方法介绍与数据选取 |
3.3.2 检验与结果分析 |
4 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实证评价 |
4.1 耦合模型建立与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标准 |
4.1.1 模型分析 |
4.1.2 模型内容 |
4.1.3 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
4.2 指标体系选择与权重的确定 |
4.2.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4.2.2 指标体系与数据 |
4.2.3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
4.3 实证分析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文章结论与研究展望 |
5.1.1 结论 |
5.1.2 研究展望 |
5.2 政策建议 |
5.2.1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建议 |
5.2.2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提高的建议 |
5.2.3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期成果 |
(6)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及产业效率基本理论 |
2.1 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及分类 |
2.2 产业集聚基本理论及其测度 |
2.2.1 产业集聚 |
2.2.2 产业集聚测度 |
2.3 产业效率 |
2.3.1 集聚产业效率 |
2.3.2 产业效率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度分析 |
3.1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测度分析 |
3.4 三大经济圈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测度比较分析 |
第四章 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效率分析 |
4.1 模型和参数选择 |
4.2 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行业产业效率比较分析 |
4.2.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业效率比较分析 |
4.2.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与软件业产业效率比较分析 |
4.2.3 金融业产业效率比较分析 |
4.2.4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产业效率比较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产业集群的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产业集群理论 |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 |
(二) 产业集群的分类 |
1、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 |
2、非正式集群、有组织的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
3、高端道路创新型集群和低端道路低成本型集群。 |
(三) 产业集群理论要点。 |
三、环渤海经济圈集群发展模式 |
(一) 环渤海经济圈范围及其重要性。 |
(二) 环渤海经济圈集群发展模式。 |
(三)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
四、结束语 |
(8)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现状格局及其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现状格局 |
1. 环渤海经济圈的构建: |
2. 环渤海经济圈的体制: |
3. 环渤海经济圈的整合: |
4. 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 |
二、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战略选择 |
1. 龙头带动战略。 |
2. 区域协作战略。 |
3. 产业分工战略。 |
4. 开放发展战略。 |
5. 环境优化战略。 |
(9)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体系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2.1 区位理论 |
2.1.1 古典区位理论 |
2.1.2 现代区位理论 |
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平衡增长理论 |
2.2.2 非平衡增长理论 |
2.3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 |
2.3.1 相互依赖理论 |
2.3.2 区域分工理论 |
2.3.3 新要素学说 |
2.4 区域经济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3.2 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基本情况 |
3.3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分析 |
3.3.1 经济实力条件 |
3.3.2 固定资产投资条件 |
3.3.3 产业结构条件 |
3.3.4 对外经济联系条件 |
3.3.5 教育科研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实证分析 |
4.1 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指标体系 |
4.2 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指标数据 |
4.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分析 |
5.1 一体化受思想观念落后和行政因素制约 |
5.2 支持一体化实现的区域性统一市场形成存在障碍 |
5.3 经济体制改革滞后 |
5.4 产业结构雷同,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 |
5.5 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完全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
5.6 经济一体化龙头城市不明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
6.1 突破行政因素限制,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 |
6.2 培育支持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市场体系 |
6.2.1 制度层次方面 |
6.2.2 市场层次方面 |
6.3 加强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 |
6.3.1 发展区域产业分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 |
6.3.2 开展产业整合,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
6.4 进行全局统筹规划,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6.5 构建环渤海经济圈的交通一体化综合体系 |
6.6 加快北京、天津的发展,形成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渤海水文化环境构建与环渤海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渤海水文化环境 |
二、环渤海经济的资源依托 |
三、环渤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四、环渤海经济圈成经济增长“第三极”(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家庄市打造京津冀第三极的可行性分析[J]. 赵悦,张静.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S5)
- [2]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以增长极为视角[D]. 张硕.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3]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D]. 陈佃红. 河北经贸大学, 2014(08)
- [4]环渤海经济圈外资利用中心城市之争[J]. 汪文姣,陈志鸿. 华东经济管理, 2014(03)
- [5]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业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D]. 赵友亮.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6]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 朱伟波. 天津商业大学, 2013(08)
- [7]基于产业集群的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模式[J]. 刘蓓.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02)
- [8]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现状格局及其战略选择[J]. 张雪梅. 商场现代化, 2012(31)
- [9]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 赵毅. 山东财经大学, 2012(03)
- [10]渤海水文化环境构建与环渤海经济发展[J]. 傅广典. 民间文化论坛,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