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鸿篇巨制绘出第一笔(论文文献综述)
潘丰泉[1](2021)在《小品画不小》文中提出漫长艺术史,各个艺术形态如百花竞放各领风骚,同样占有一席之地的小品画有过渐微渐明或潮起潮落。尤其在当下,不免会受到各种新主义和观念频出的艺术语境的制约,小品画或是因尺寸问题而屡屡"担惊受怕",或因画面视觉问题而屡被挤出大型画展之外。但忆往昔观今生,从中可窥出小品画大概。
任万平[2](2020)在《以史解画,以图证史——关于光绪《大婚图》册的绘制》文中研究指明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三套光绪《大婚图》册:一套为底稿本;一套为进呈用于审定的细稿本;一套为最终进呈御览定本。三套图册所绘礼节程序相同,具有纪实性特点,但其绘制并非是在典礼结束后的实景记录,而是在婚礼之前就预绘出底稿,再根据实景予以修订,因为大婚礼节程序具有标准化的特点,可以支持这样的操作。光绪《大婚图》册,每套九册,堪称鸿篇巨制,其创作由庆宽领衔,集体绘制而成。庆宽画史无传,出身于低微的内务府员外郎,作者认为,其宦海沉浮亦有明晰之必要。
陈龙[3](2020)在《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文中认为于右任(1879—1964)既是晚清民国重要诗家,也是此期诗坛风云人物,享有很高诗学声望。把于右任放在晚清民国诗坛中来考察,可以加强于右任诗人身份的体认,使之立体化、鲜活化。而通过于右任及其诗学活动问途晚清民国时期诗坛,也可以反映20世纪前半个多世纪诗坛的风云变化。于右任对其时诗坛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诗学观念上,体现在诗歌创作实践上,更可以体现在于右任活跃而丰富的诗歌活动上。本文绪论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的风云际会:于右任早年以一部《半哭半笑楼诗草》进军晚清诗坛,成为诗界革命骁将;辛亥前后创办四份革命报刊为推动南社发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于右任因此跻身资深社员行列;1918—1922年又以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身份带领军中诗人吟唱,形成陕西近现代诗史上的重要诗人群落——陕西靖国军诗群;抗战时期于右任领衔发起民族诗坛,实际成为国民党文坛盟主,也是扭转抗战诗风的关键人物;晚年寓居台湾发起诗体解放运动,影响了台湾当代诗坛的走向,这可以视作其在民国诗坛活动之余波。第二部分为近百年于右任诗歌研究述评,将百年于诗研究分为发轫期、创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总结各期主要成就和不足。正文凡四章:第一章在辑录于右任早年诗话文献的基础上(见附录一、二、三),考察《骚心丛谈》《独树斋诗话》这两部成体系的诗话。这些诗话既是研究于右任诗学的珍贵资料,也是晚清报刊诗话兴盛的个案呈现。其中,《骚心丛谈》是一部革命诗话,重点评介了晚近革命诗人,是20世纪初革命诗学兴起的体现。这部诗话提倡诗歌创作要出入古今、反映时代,这是于右任早年诗学观的主要内容。《独树斋诗话》具有传统诗话的特点,它主张“贵博崇实”,本身就是一部具有考据特点的诗话,在民国诗话中别具一格。第二章是于右任的诗歌创作论,凡两节。在辑录于右任集外诗作基础上,第二章第一节结合于右任的人生轨迹,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诗歌倡言革命、反清反帝,中期诗歌抒写山河沦落、民瘼之痛及革命的残酷漫长,后期诗歌写晚年的生活与心境,以闲情唱和、回顾革命人生为主,最具价值的是“望大陆”系列哀歌。第二节论于氏诗风演变,大体与其主题取向一致,前期诗歌慷慨悲愤,既而转向沉郁顿挫,至晚年寓居台湾后诗风又以悲凉感伤为主。第三章详论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的因缘际会,实质是对绪论第一部分的深入解读,也是论文的重点所在。第一节论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关系,考述了于氏四报为南社发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四报都是南社人聚首交流的园地,《神州日报》《民呼日报》记录了神交社诞生与南社筹备期的联谊吟唱活动,《民吁日报》记录了南社的诞生,而《民立报》更成为南社人的大本营之一,《南社丛刻》总发行所就设于该报馆中。第二节中,笔者提出“陕西靖国军诗群”的概念,并论诗群之崛起、诗人谱系之构建与诗群活动史。第三节考实民国文学史上一个语焉不详的诗社——民族诗坛,讨论它的“民国诗运动”。余论谈于右任走上台湾诗坛盟主之位的大致史程,和于氏晚年诗学观及台湾诗体解放运动。第四章共两节:首节论晚清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阶段特征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第二节论于右任对民国旧体诗现代化的贡献,及其旧新诗体共存发展的启示。因笔者学力不足,此章论证不充分,需待日后继续思考。
赵丽艳[4](2020)在《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为中国画现代转型奋斗一生的画家、学者不胜枚举,李伯安是世纪末的一个特例,他与新中国同龄,经历了“文革”的时代影响,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用尽自己毕生心血开辟了一条新的艺术之路,形成了极具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本文以李伯安的绘画艺术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将其代表作品巨幅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感悟画家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李伯安个人性格成因的剖析,分析画家在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其水墨人物的绘画语言形成的过程及思想变化;以探究《走出巴颜喀拉》最终形成极其震撼的、独具特点的中国水墨人物作品之成因,进而分析在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现代转型中,李伯安的绘画艺术对画坛的重要影响及启示作用。在20世纪末全球化的语境中,在社会模式激变、巨变的时代,李伯安师法传统、师法西方造型艺术、师法民间艺术、师法自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面貌。李伯安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里绘制了气势撼人的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人物长卷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用线的理解,大胆的融合西方绘画及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语言,以坚实有力的团块体量结构、强烈的黑白冲突及画家独有的意象造型语言,创造出中国历代画史到近世画坛不曾有过的大气雄强、现代感十足的绘画巨作,将中国水墨人物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通过李伯安的生活背景、个人性格、艺术经历、自身素养、插图、连环画作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李伯安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下个性化意象造型等绘画语言转变过程及形成的内因与外因,突出《走出巴颜喀拉》特殊的精神价值。李伯安纯粹的艺术精神值得人们永久怀念与崇敬。从绘画风格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其作品藏族题材绘画的图像表意进行转译,研究李伯安作品的章法布局、形式规律、写实技法、造型变化,新笔墨语言等特征,以李伯安不同时期人物画作品为依托,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和图像研究,着眼于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剖析艺术家的绘画思想及绘画风格转变的过程以及与时代的关系。梳理李伯安汲取传统绘画营养的内在根基,分析画家融汇西方古典绘画及现代艺术等多种元素和造型理念的开放性视野。得出结论,即李伯安作为现实主义人物画家,实现了中国人物画造型写实的写意化转换,以及在解决长期以来中国人物画中笔墨与造型、中与西的冲突问题所做的努力及成效。以此研究《走出巴颜喀拉》从现实主义到写意精神的转变,探析时代背景下中国画现代转型发展轨迹;站在21世纪的视角分析中国画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此探析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规律及未来发展方向。
李搏[5](2020)在《卢鸿《草堂图》在明清文人画中的继承与转化》文中提出卢鸿是唐代开元年间的着名隐士,他所作《草堂图》又名《草堂十志图》、《嵩山草堂图》,是表现其隐居生活的山水画作,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绘写草堂之先河,与中国文人画有着天然的联系。明清时期中国文人画处于转变的重要时期,由于卢鸿《草堂图》在明清画坛上的出现,文人画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旨在从不同角度揭示明清文人画对卢鸿《草堂图》的继承与转化,由此发掘卢鸿《草堂图》对于明清文人画的特殊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卢鸿的特殊唐代“隐士”身份,并以台北藏本为例,在笔墨、图式、形式、精神方面解析卢鸿《草堂图》。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主要论述卢鸿《草堂图》与中国文人画的关系,并总结其在明清画坛的流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为第三章到第五章,详细剖析吴门画派、项圣谟、董其昌、王翚、王原祁等明清画派或者重要人物与卢鸿《草堂图》的继承与转化关系。吴门画派借鉴了《草堂图》的“隐居图式”,借由《草堂图》找到了自我的心性表达方式。项圣谟对卢鸿《草堂图》进行了从笔墨到精神的全面继承与转化,在明清画坛独树一帜。董其昌及“四王”的王翚、王原祁由卢鸿《草堂图》上溯王维及唐人气韵,确立了文人画的“正统”图式。最终本文从不同维度总结出,卢鸿《草堂图》在精神、笔墨形式、图式等方面对明清文人画具有重要影响,得出卢鸿《草堂图》帮助明清文人保持文人画的根本特质,寻找到文人画艺术新的语言的结论。
王玉强[6](2020)在《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中国画在频繁的政治运动和西学东渐的文化运动双重作用下,外在的风格语言和内在的情感精神都发生了大的变化,是具有重大学术理论意义的公认事件。也成为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何海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绘画艺术,并为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革新奋斗了一生。他从学徒出身,参加社会艺术团体,拜名家为师,从而打下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并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国画改良运动中;新中国成立后,他扎根长安,在革命艺术理论的指导下,又进行新的绘画语言探索,用手中的笔来描绘新时代、新生活。他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和追求,与赵望云、石鲁一起,用各具特质的艺术理念和作品,为“长安画派”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赢得了当时中国美术界的赞誉;随着“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的到来,身心得以“解放”的他,开启了“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自我改造,不断推陈出新,紧随时代,创作出一批巨幅青绿山水,大放异彩;晚年的何海霞,回归故里,进行衰年变法,此时的他随心所欲的书写性灵,在青绿山水画艺术的追求上达到了另一个高度,创造了前人未有之格局,步入艺术人生中的化境。何海霞山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始终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本文围绕何海霞从艺近80年来,自求学、从业、创新、变法到步入化境的心路历程,以及时代变迁、社会变革带给他个人从思想到艺术上的巨大影响,来做系统的分析、研究他的山水画艺术发展路径及艺术创新规律。在本人研究何海霞的山水画艺术探索之路时,同时也打开了20世纪中国山水画变革的发展史。从中领略到老一辈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与弘扬。
何凯[7](2020)在《两晋赋研究》文中认为两晋赋诸多特征的形成深受社会政治、学术思潮影响。两晋帝王、权贵对辞赋普遍缺乏兴趣,导致赋家既无尊贵荣宠的社会地位,亦无诸如邺下赋家与丕、植昆仲的诚挚友谊。帝王、权贵的喜好对两晋赋的影响微乎其微。政治动荡,使两晋赋家无大国臣民的自豪意绪,故无美颂政治的意愿。乱世“帝功”的匮乏,帝王于“润色鸿业”亦无迫切的需求。两晋赋家对京殿苑猎等宏大题材缺乏兴趣,美颂意图普遍消失。在学术的层面。经学体系的崩溃,使赋的价值不再一准于经学的绳尺,擅赋可为士人炫才的资本。玄学自嵇康、阮籍之后淡化了对政治的批判,经乐广、裴頠等人的努力,至郭象而完全融合“名教”与自然。阔谈老、庄成为弥漫朝野的风气。受此影响,两晋赋家的学识素养及精神面貌与两汉赋家迥异。好老、庄之学而对经学普遍缺乏兴趣,长于义理而疏于诂训,少有坚实的学术素养。阔论玄虚、遗世高蹈、恣情山水是两晋赋家普遍的精神面貌。赋家缺乏担当精神,少有“兼济”之志,对社政治亦无尖锐批判,而多对个体逍遥、畅适的追求。在玄学的浸润下,士人对现实的关怀转向自我,审视当下的生存。玄学对“道”的探讨,使“玄”这一语词带着“玄远之学”的高格,被普遍运用于描绘事物。“玄”之“正色”体现出人们光明与黑暗的遥远记忆;“道”之“玄远”则赋予事物奇异、深奥的品质。但凡以“玄”限定指称的事物及其属性,都因“玄”义的发现而值得美颂。“道”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则禀受“气”“道”的事物便为可贵。由“体道”而“体物”,是玄学对两晋赋的重要影响。老、庄的哲思则影响赋家的处世主张、生活理想。在禀承“气”与“道”的层面标举事物的意义,阐发贵柔、通变的处世智慧,抒写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几个方面,体现出玄学思潮对两晋赋的全面渗透。陆机《遂志赋》《豪士赋》、挚虞《思游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李暠《述志赋》各自体现玄学影响的不同侧面。陆机之“贵柔”与“通达”,挚虞以“天命”否定“骚怨”、陶渊明因“质性自然”的执着,于生活有“不遇”的困扰;李暠以老、庄“风度”为立国的“正名”之用。是玄学思想在两晋言志赋中的不同表现。两晋赋的题材变化明显。都邑、蒐狩赋的政治主题淡化,言志、纪行赋“骚怨”丧失,咏物赋多表现日常生活。以“水”为主要对象的山水题材在两晋赋中别具一格。赋家对山水的描写涵盖了人们面对山水时的各种心态。郭璞《江赋》、木华《海赋》代表两晋山水大赋的最高水平。其对江、海的描摹一仍汉代散体大赋的模式。图绘空间,虚夸物产,表现出浩瀚水域的雄奇壮丽。对江、海的描写中随处可见珍奇名物的堆砌铺陈。赞美江、海“兼包化产”的意义,同时体现赋家对江、海世界的畅想与敬畏。两晋大赋的“水”,或与汉大赋相类,由《诗》《骚》的“山水阻隔”转化为“物产地利”,或如郭璞《江赋》直接资取《山海经》“虚实参半”的山水名物。行途所见的山水并未成为两晋赋家的审视对象,于赋中多为空间衔接的点缀之物,并因“流寓”的普遍感伤而色调黯淡。赋家于行途山水的情感体验与《诗》《骚》相似。两晋思辩的水赋多援取儒、道关于水德、水性的经典议论。或论“水”之功用,或论“水”之“自然”,从学理思辩的层面确认水的品格,是山水审美发生的必要前提。“归田”“闲居”“嘉遁”主题的多将山水作为“宜居”环境的考量因素,甚或根据需求布置、经营。不再论证山德水性,而赋家“乐在其中”,是真正的山水审美。两晋大赋、小赋分途演进。左思《三都赋》、庾阐《扬都赋》、郭璞《江赋》、木华《海赋》等都沿用汉大赋的铺陈程式。左思、挚虞主张“征实”,而有左思《三都赋》的实践。郭璞《江赋》尚奇尚怪、寓虚于实及木华《海赋》则未离“凭虚”,就是《三都赋》的名物取用,亦有不实。观念主张与创作的矛盾,是基于《诗》“用”的标准与大赋“凭虚”夸饰的体制要求背道而驰。完全保持楚辞面貌的纯骚体赋减少,传统骚体赋纪行、言志等题材大多不用骚体的形式。保持楚辞面貌骚体或半骚体作品,则无《离骚》的愤怨及由《离骚》衍生而来的“不遇”,多抒通脱情志。咏物小赋蔚然勃兴,对象纷繁。“庶品杂类”“草区禽族”,无一不可入赋。两晋赋家咏物既重声口享受的实用意义,也赞美色彩、质地等“无用”的审美愉悦。淡化汉魏咏物赋的“感遇”色彩,对物态的描摹追求逼近“真实”,并在“体物”的过程中隐喻“摄生”的智慧,是两晋咏物小赋的典型特征。在语用的层面,两晋赋仍以四、六言句式为主体,但在提示铺陈内容转换的衔接部位新变明显。“尔乃”“其上”“于是”等提示语之后多为与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并融入偶对的句群,极少散语单行的语句。废弃“楚语”特征明显的“兮”字,成为两晋赋句式运用的主流趋向。通篇运用“兮”字句式的作品极少,杂用“兮”字句式与非“兮”字句式的“半骚体”也不多。“兮”字对句通常用于间破句式通篇一律的板滞,且在一至二个对句之后随即转入非“兮”字句。“兮”字的弃、用,都体现出两晋赋家于句式“文学化”的自觉追求。诗体的五、七言在两晋赋中仅是极为个别的运用,说明赋的“诗化”尚未发生,而以偶对为基础的骈化则极为盛行。语词的运用上,地名词作为叙事要素参与文本的构建,提示“观察”空间的转换,或体现赋家对“世界”的认知。名物词的作用仍在堆砌铺陈,炫示富博。偏正式的名词结构则于色彩、质地、线条、空间态势的范畴体现两晋赋家“体物”的细腻,并见以“柔”“弱”为美的倾向。作为喻体的名词普遍用于写物图貌、夸饰性状。虽非两晋独有,但在两晋赋中更加鲜明。繁难生僻的字面减少,联绵相对、叠音相对,体现出两晋赋字面趋简,而属对趋严的用字讲求。在典事的运用上,随着“骚怨”精神的丧失,两晋赋对典事的援引普遍缺乏强烈的情感。潘岳《西征赋》“刺取史事为赋”,其“旁观”的叙事特征,及其对典事的隐括、处置,既体现两晋赋“援事”的新变,又为后世赋的典事运用提供范式的借鉴。
葛臣[8](2020)在《敦煌石窟早期青绿山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敦煌石窟早期壁画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北凉、北魏和西魏、北周时期的石窟壁画中与青绿山水相关的要素,结合画史画论等文本材料,在最大限度占有资料的前提下,对敦煌石窟早期青绿山水的真实面貌及其渊源进行全面梳理。进而从绘画技法方面对早期青绿山水的绘画特点进行本体研究,并从文化、观念、历史人文等方面分析探讨早期青绿山水发展变化的成因线索,定位敦煌石窟壁画早期青绿山水在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发展的历史地位及研究学术意义。
王胜泽[9](2019)在《美术史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绘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美术的发展包括了历史上各个民族的贡献。敦煌石窟艺术呈现了异彩纷呈的多民族特色,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统治敦煌近两个世纪,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西夏石窟绘画艺术。敦煌西夏石窟绘画主要包括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等西夏开凿和重绘的石窟绘画,它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唐宋变革”和10—13世纪佛教图像的重构背景下,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从美术史角度出发,对敦煌西夏石窟中的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建筑画和装饰图案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这一时期的石窟绘画在题材上出现了蜀葵、唐僧取经图、布袋和尚、雪景图、坛城图以及火焰纹等新样式,同时药师佛、炽盛光佛、水月观音、千手观音等的绘画样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绘画表现上则形式多样,应用了整壁花鸟描绘、水墨山水、线描、减笔画、留白、半边构图、满窟顶装饰等手法。文章通过对西夏石窟中花鸟、人物、山水画的分析探讨,勾勒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西夏绘画体系,这种绘画体系的形成是西夏人善于学习、自我创新的结果。尤其到了西夏晚期,其绘画风格、绘画内容明显受中原文人画的影响。他们摄取了吐蕃、沙州、西凉的佛法,学习北宋、辽、金画家的人物造型、笔墨构图,汲取回鹘人的色彩装饰,兼收并蓄,融化贯通,透视出西夏人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和社会风尚。藏传绘画的传入是西夏石窟绘画的又一次飞跃,同一石窟中汉藏杂糅、显密共存,体现出了西夏绘画的“圆融”性。同时绘画中还出现诸多社会生产生活场景,使得佛教艺术更显世俗化,这一特点与中原流行的风俗画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本文通过对莫高窟第95窟的洞窟形制、地仗层、绘画内容及风格,尤其是对水月观音图像的论证,考证出莫高窟第95窟为西夏窟,而并非此前学界认为的元代窟。由上所述,本文对敦煌西夏石窟绘画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整理,对其风格、艺术手法进行了探究,对其个别图像进行了考证,以使我们能更好更全面的利用敦煌西夏石窟材料,为日后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梁宏[10](2019)在《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不仅拥有众多的创作群体,在展现中国现当代画家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变迁的艺术性思考的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社会文化转型进程中艺术家审美思维的拓展与变迁,构成了我国美术史乃至整个艺术发展史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然而,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研究,还没有深入、系统地展开,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审美风格研究尤其匮乏。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现当代以来以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西部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的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美术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和学术研究范式,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本文分为四部分,前有绪论,后有结语。文章第一部分梳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揭示不同历史时段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创作背景、创作现象以及作品中的艺术风格特征。纵观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近80年发展历程,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也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着观念转化与视向转换。譬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画作主要致力于一种愤懑、忧伤情绪的呈现;“十七年”时期的画作则主要聚焦于对新生活的艺术礼赞;而“文革”时期作品的艺术特质则主要体现为对艺术形象的单一化塑造。文章的第二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画家群体。画家以特定少数民族地域的景物、人物作为描绘对象,地域特征中的诸多相同因素塑造了作品的某些共性特征,同时,各个画家又因为性格、艺术经历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整体领悟不同而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个性差异。比较而言,“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少数民族画家有着对当地文化的先天感性经验优势,从而可以突破外来画家“他者”视角造成的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疏离感,以“自者”的眼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质素,将其凝定为具体可见的艺术形象。非本土画家则擅长敏感地捕获少数民族的特殊美质,汲取“民族活力因子”以充实创作内涵,从而更具理性精神。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与其他题材国画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材和表现对象的不同,其核心要素是“少数民族”,无论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日常劳作、祭祀、婚嫁、节庆;还是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霓裳之美、景观之美、歌舞之美,抑或是彰显民族精神之虔诚的宗教精神、顽强的生命精神、母爱或团结精神,其立脚点都在对“少数民族”的认识、理解与感悟的维度上展开。这种对“少数民族”质素进行的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揭示,也使得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尽可能地避免文化“浅层化”,进而彰显了更为深刻的文化意涵。文章的第四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艺术特征。与其他题材国画相比,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具有宗教性、民族性、抒情性、多元性等特征。绘画观念的转变带动了绘画语言的深入探索和前进,从而推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和而不同”、“多元共生”创作风貌的形成。通过对以上四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本文勾勒了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同时“深描”了个案创作的艺术动因和风格特征。指出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扎根民间是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根本保证。有助于厘清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实践脉络和美学表征,同时也为现下正在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实践者提供历史镜鉴和经验参照。
二、鸿篇巨制绘出第一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鸿篇巨制绘出第一笔(论文提纲范文)
(3)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于右任的诗话着述及其早期诗学观念 |
第一节 《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
一、傅辑本《骚心丛谈》补遗勘误 |
二、《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 |
三、《骚心丛谈》的诗学观念 |
第二节 《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
一、《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 |
二、《独树斋诗话》的诗学观念 |
第二章 于右任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与诗风演变 |
第一节 于右任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 |
一、倡言革命,反帝反清 |
二、山河沦落,革命艰难 |
三、落叶归根,遥望大陆 |
第二节 于右任的人生历程与诗风演变 |
一、早期诗歌(1906年以前):慷慨悲愤 |
二、中期诗歌(1906—1949年):沉郁顿挫 |
三、后期诗歌(1950—1964年):悲凉感伤 |
第三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 |
第一节 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发生发展 |
一、《神州日报》《民呼日报》与前南社时代 |
二、《民吁日报》与南社的崛起 |
三、《民立报》与南社的兴盛 |
第二节 陕西靖国军诗群及其诗歌活动考论 |
一、陕西靖国军诗群的崛起 |
二、陕西靖国军诗群谱系述略 |
三、陕西靖国军诗群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三节 民族诗坛及其“民国诗运动”考论 |
一、民族诗坛考述 |
二、民族诗坛的“民国诗运动” |
三、民族诗坛在抗战诗史上的影响 |
余论 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及其诗学改革 |
一、“朝野齐推为诗魁”: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 |
二、“诗体解放说”与台湾诗学改革 |
第四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歌的近现代化 |
第一节 晚清诗歌近代化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
一、中国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爱国诗潮 |
二、中国诗歌近代化的阶段特征 |
三、《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
第二节 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
一、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 |
二、旧新诗体共同发展的启示 |
附录一 《半哭半笑楼》辑录 |
附录二 《骚心丛谈》辑录 |
附录三 《独树斋诗话》辑录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报载于右任佚诗辑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4)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及价值 |
第一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创作语境 |
第一节 写实水墨人物长卷《流民图》的影响 |
第二节 从写实到宣情的启示——人物组画《矿工图》 |
第三节 表现主义人物组画《原爆图》的影响 |
第二章 李伯安与《走出巴颜喀拉》 |
第一节 李伯安的艺术成长背景 |
一、 学艺之初 |
二、 插图对其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李伯安的个人性格 |
一、 作为普通人的李伯安 |
二、 作为画家的李伯安 |
(一) 初为画家 |
(二) 结缘《走出巴颜喀拉》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确定 |
一、 关于《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不同版本 |
二、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考证 |
第三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图式研究 |
第一节《走出巴颜喀拉》组画介绍 |
一、 神圣的灵魂诉求 |
二、 虔诚的宗教信仰 |
(一) 《开光大典》 |
(二) 《朝圣》 |
(三) 《哈达》 |
(四)《玛尼堆》 |
三、 丰富的世俗生活 |
(一) 《劳作》 |
(二) 《歇息》 |
(三) 《藏戏》 |
(四) 《赛马》 |
四、 生命意义的追问 |
第二节 对传统长卷结构的借鉴与拓展 |
一、 故事画的叙事方法 |
二、 人物画长卷结构 |
(一) 单景式构图法 |
(二) 连续式构图法 |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时空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形式构成 |
一、 对西方宏大场景人物画的借鉴 |
二、 形式美的个性化表现 |
(一) “点”、“线”、“面”的形式安排 |
(二) 对比与均衡 |
(三) 移动的视点 |
(四) 节奏的运用 |
第四节 连环画场景设计表现语言的运用 |
一、 连环画叙事结构的传承与演变 |
二、 《走出巴颜喀拉》“摄取”场景的特点 |
第四章 《走出巴颜喀拉》绘画语言分析 |
第一节 李伯安水墨人物的造型基础 |
一、 写实水墨人物造型特征 |
二、 “太行系列”人物画造型的意象变化 |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造型转化 |
一、 头部造型的意象表现 |
(一) “重意与尚形”的造型特征 |
(二) 眼部的“形”、“神”表达 |
(三) 丑拙的意象变化 |
二、 躯干、四肢及服饰器物的意象特征 |
(一) 躯干、四肢造型的意象转换 |
(二) 服饰从方直到浑圆的团块塑造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笔墨语言的生成与特征 |
一、 李伯安的笔墨源流 |
二、 笔墨题材的丰富多元 |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笔墨特征 |
(一) “中西融合”的笔墨形态 |
(二) 笔墨运用的精神指向 |
第四节 《走出巴颜喀拉》用线的审美特质 |
一、 寻“形”用线的非传统笔法 |
二、 线条的张力 |
第五章 李伯安绘画思想的形成与艺术价值 |
第一节 李伯安绘画的三个转折 |
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绘画语言探索期(1984-1988) |
二、 “见异,唯知音耳”巨幅长卷的磨砺与洗练(1989-1994) |
(一) 跨艺术门类“取法” |
(二) “藏族题材”的时风影响 |
(三) 大气雄强的审美理想与传统用线的溯源 |
三、 “墨韵通达天地宽”超越自我的写意境界(1995-1998) |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艺术价值 |
一、 “崇高”之美 |
二、 时代呼唤的力作——《走出巴颜喀拉》的现实意义 |
三、 “有容乃大”——对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的融合之法 |
四、 从写实到写意——李伯安的笔墨与造型观 |
五、 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卢鸿《草堂图》在明清文人画中的继承与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二、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卢鸿及其《草堂图》 |
第一节 隐士卢鸿 |
第二节 卢鸿《草堂图》 |
一、台北藏(传)卢鸿《草堂图》概述 |
二、清新古拙的笔墨语言 |
三、稳定饱满的隐居图式 |
四、诗画合璧的册页形式 |
五、“高隐”之志 |
第三章 卢鸿《草堂图》与明清文人画的关系 |
第一节 卢鸿《草堂图》与明以前文人画的关系 |
第二节 卢鸿《草堂图》在明清文人画中的“显晦合一” |
第四章 由卢鸿“草堂”到吴门“园林” |
第一节 沈周《东庄图》的复古与创新 |
第二节 文征明《拙政园图》册的吸收与消解 |
第四节 吴门文人画的心性表达 |
第五章 项圣谟对卢鸿《草堂图》的全面继承 |
第一节 项圣谟及其绘画 |
第二节 项圣谟的“招隐山水”及“招隐意图” |
第三节 项圣谟的独树一帜 |
第六章 “集古大成”观照下的卢鸿《草堂图》 |
第一节 董其昌“渲淡”画法与卢鸿《草堂图》 |
一、董其昌“渲淡”画法溯源 |
二、董其昌对卢鸿《草堂图》的鉴与仿 |
三、董其昌“渲淡”画风的促成 |
第二节 王翚的“唐人气韵” |
第三节 王原祁《拟卢鸿草堂十志图册》的“自抒己见” |
第四节 杨晋、恽寿平《仿卢鸿草堂图》 |
第五节 文人画的“正统”图式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草堂十志诗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缘由 |
第三节 选题意义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一、论文结构 |
二、关键问题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一、艺术风格学方法 |
二、图像学方法 |
三、比较研究方法 |
四、口述历史调研法 |
五、社会学方法 |
六、文献调查法 |
七、艺术心理学方法 |
第一章 传统之路(1908—1949年) |
第一节 幼承家学 |
第二节 悦古斋学徒 |
第三节 中国画学研究会成员 |
第四节 何海霞与张大千 |
一、拜师张大千 |
二、张大千对何海霞的影响 |
第五节 师古不泥善用其心 |
第二章 革新之路(1950--1983) |
第一节 西入长安 |
第二节 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 |
第三节 长安画派 |
一、长安画派的形成与衰落 |
二、“长安画派”三杰 |
第四节 何海霞与长安画派 |
第五节 与自然为伍用我家法 |
一、山水画新的绘画语言的探索 |
二、革新期的山水画题材分析 |
三、革新期的山水画风格解析 |
小结 |
第三章 变法之路(1976——1998年) |
第一节 精神的舒张 |
第二节 “茧居”化蝶 |
第三节 我用我法我手写我心 |
一、何海霞的传统青绿山水 |
二、何海霞的写意青绿山水 |
三、何海霞的泼彩山水 |
小结 |
第四章 何海霞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何海霞山水画图式的多样性 |
第二节 何海霞山水画技法的融合性 |
第三节 何海霞山水画色彩的主观性 |
第四节 何海霞山水画的写意性 |
第五节 何海霞山水画的时代性 |
小结 |
第五章 何海霞绘画美学思想 |
第一节 传统与革新 |
第二节 形式与意境 |
一、表现形式 |
二、意境 |
第三节 主体与客体 |
一、主体 |
二、客体 |
第四节 林泉拾趣 |
一、姊妹艺术 |
二、品鉴与品评 |
三、拙与巧 |
四、个性 |
小结 |
第六章 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山水画发展中的承与变 |
第二节 “民族传统”向“时代生活”的转换 |
第三节 博大精深的时代气象 |
第四节 对后长安画派的启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何海霞艺术年表 |
致谢 |
(7)两晋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时世变易与汉晋辞赋的嬗变 |
第一节 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旨趣 |
一、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境遇 |
二、汉晋赋家的身份地位与归属 |
三、动荡政治与赋的巨变 |
第二节 学术的转向与赋家主体的变化 |
一、现实关怀的内转 |
二、赋家的学识素养 |
三、赋家的精神面貌 |
第二章 玄学思想对赋作品的渗透 |
第一节 “玄”以状物的文化意蕴 |
一、色彩的集体记忆 |
二、好“奇”的心理 |
三、玄学的基本概念 |
四、陈词的祖述 |
第二节 玄学思想对两晋赋的多维影响 |
一、禀“气”与“道”的物性标举 |
二、居卑贵柔、随顺变通的处身之智 |
三、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 |
第三节 言志赋的玄学表现 |
一、陆机:“贵柔”与“通达” |
二、挚虞:“天命”对骚怨的否定 |
三、陶渊明:“质性自然”与困扰 |
四、李暠:老、庄“风度”别有用途 |
第三章 题材的演变与山水赋兴盛 |
第一节 题材的延续与新变 |
一、两晋赋题材概况 |
二、都邑、蒐狩:政治主题的淡化 |
三、言志、纪行:强烈骚怨的摒落 |
四、咏物小赋:从政治到生活 |
五、题材新变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江海赋:宏富浩博的空间世界 |
一、空间与水态的描摹 |
二、江海世界的物产呈现 |
三、水质世界的敬畏与畅想 |
第三节 两晋赋与山水审美 |
一、前审美:行途山水的黯然点缀 |
二、山水审美的前提:思辩与山水品格的确认 |
三、审美的享受:闲居、嘉遁的山水畅适 |
第四章 大赋、小赋的分途演进 |
第一节 散体大赋的体制因革 |
一、大赋铺陈程式的延续 |
二、左思、挚虞等论赋的“征实”导向 |
三、《三都赋》:“征实”主张的实践 |
四、《江赋》《海赋》:寓虚于实与尚奇尚怪 |
五、大赋题材铺陈空间的萎缩 |
第二节 骚体赋的衰落 |
一、《楚辞》对赋的分途影响 |
二、汉代骚体赋对《楚辞》的全面承袭 |
三、渐趋黯淡的两晋骚体赋 |
四、骚体赋巨变的原因考察 |
第三节 咏物小赋的图绘与思辩 |
一、先秦至魏晋咏物小赋的变迁 |
二、庶品杂类:物欲、物感中发现自身 |
三、品物图绘:“渐近自然”的审美观照 |
四、事物进程、动态的展示 |
五、物性物理:托身的隐喻 |
第五章 两晋赋的语用考察 |
第一节 句式 |
一、赋体句式的《诗》《骚》、散源流 |
二、四、六言句式的主体与新变 |
三、“兮”字弃用:赋用句式的文学化演进 |
四、诗化的准备与骈偶的盛行 |
第二节 语词 |
一、地名词:标记与认知 |
二、名物词:物产与炫示 |
三、偏正式名词:细腻与“柔”美 |
四、喻体名词:图绘与夸饰 |
五、联绵、叠音:字面尚简与属对趋严 |
第三节 典事 |
一、赋之用典与夸饰 |
二、“援事”的情感弱化 |
三、潘岳《西征赋》:赋用典事的新变及范式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8)敦煌石窟早期青绿山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缘起 |
2.时空界定 |
3.关于“青绿山水” |
4.前人研究成果 |
5.研究内容和方法 |
6.本文研究方法 |
7.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敦煌石窟青绿山水阶段划分 |
1.1 北凉至北魏时期:装饰的背景——山水要素初现 |
1.2 西魏时期:稚拙的补景——山水技法完备 |
1.3 北周时期:生动的山水——山水独具审美 |
第二章 敦煌石窟壁画的构图 |
2.1 向心式构图 |
2.2 均衡式构图 |
2.3 故事情节式构图 |
2.3.1 单幅多情节式构图 |
2.3.2 横幅长卷式构图 |
2.3.3 “S”型构图 |
第三章 敦煌石窟壁画的山水图像造型 |
3.1 山石 |
3.2 人物 |
3.3 树木 |
3.4 动物 |
3.5 建筑 |
第四章 敦煌石窟壁画的用色 |
4.1 颜料 |
4.2 色彩构成 |
4.3 色彩技法 |
第五章 敦煌石窟早期青绿山水的渊源 |
5.1 造型上的渊源 |
5.1.1 山水元素的造型渊源 |
5.1.2 人物造型的渊源 |
5.1.3 动物造型的渊源 |
5.2 构图上的渊源 |
5.2.1 向心式构图的渊源 |
5.2.2 均衡式构图的渊源 |
5.2.3 故事情节式构图的渊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美术史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对象与资料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敦煌西夏石窟绘画概述 |
第一节 敦煌西夏石窟的分布、窟形及绘画题材 |
一、敦煌西夏历史时代的划分与分期 |
二、敦煌西夏石窟的分布、窟形及绘画题材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的营建 |
第二章 敦煌西夏石窟中的花鸟图像 |
第一节 敦煌早期石窟花鸟图像演变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花鸟图像 |
一、8—11世纪历史变革背景下的花鸟画 |
二、敦煌西夏石窟花鸟图像题材及类型 |
三、敦煌西夏石窟花鸟图像的表现 |
四、敦煌西夏石窟中花鸟图像的功能分析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花卉新样——蜀葵 |
一、宋夏时期的蜀葵图像 |
二、蜀葵作为西夏石窟绘画的独特样式 |
三、敦煌西夏石窟中蜀葵的意义探讨 |
第四节 从黑水城出土《禽鸟花卉》看敦煌西夏石窟花鸟 |
一、《禽鸟花卉》释读及其表现 |
二、《禽鸟花卉》与西夏石窟花鸟图像之比对 |
三、西夏人的花鸟世界 |
第三章 敦煌西夏石窟中的人物画 |
第一节 敦煌早期石窟人物画演变 |
一、北朝 |
二、隋 |
三、唐 |
四、五代与宋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人物画 |
一、8—11世纪历史变革背景下人物画的发展 |
二、西夏石窟人物画的延展 |
三、西夏石窟人物画的结构与空间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人物画的几种样式 |
一、唐僧取经图:一种新绘画图式的出现 |
二、童子形象:民族特征的彰显 |
三、布袋和尚:世俗化形象的转变 |
四、供养人:千人一面与“冬瓜脸” |
第四节 敦煌西夏石窟人物画中的宗教图式 |
一、尊像画:炽盛光佛与药师佛 |
二、水月观音图的创新:兼论莫高窟第95窟为西夏窟 |
三、千手观音:风俗画时兴背景下的图式之变 |
四、文殊变、普贤变:白描画艺术水准的彰显 |
第五节 黑水城出土人物画与敦煌西夏石窟人物画之比对 |
一、黑水城出土的人物画 |
二、黑水城出土人物画与敦煌西夏石窟人物画的关联 |
三、西夏人物画所透视出的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 |
第四章 敦煌西夏石窟中的山水画 |
第一节 敦煌石窟中山水画考察 |
第二节 水墨山水画在西夏石窟中的表现 |
一、西夏石窟水墨山水画出现的美学背景 |
二、西夏石窟水墨山水画表现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山水画的结构及空间 |
一、北派山水影响下的混合结构形式 |
二、留白及墨色的明暗对比与空间表现 |
三、全景式构图以及“三远法”造境 |
四、雪景的空间表现 |
第四节 山之仙气:敦煌西夏石窟绘画中关于圣山的塑造 |
一、西夏的山与西夏文化中的圣山 |
二、西夏石窟绘画中对圣山的塑造 |
三、西夏“圣山”的政治隐喻 |
第五节 水之灵气:敦煌西夏石窟绘画中水的图式变化 |
一、“水”与“水图” |
二、西夏石窟绘画中的水 |
三、西夏文化中“水”的内涵 |
第五章 敦煌西夏石窟中的建筑画 |
第一节 敦煌石窟中的建筑画考察 |
第二节 西夏建筑画的两种形态 |
一、山水画中的建筑 |
二、经变画中的建筑 |
第三节 文献资料对西夏建筑的勾描 |
第四节 西夏与金代岩山寺文殊殿建筑画比较 |
第六章 敦煌西夏石窟中的装饰图案 |
第一节 敦煌石窟装饰图案考察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装饰图案的类型和内容分析 |
一、藻井井心 |
二、平棋 |
三、边饰 |
四、帷幔 |
五、其它图案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装饰图案新样及相关问题探讨 |
一、云纹的创新 |
二、岩山及山石纹 |
三、铺满式底纹 |
四、榆林窟西夏石窟窟顶装饰图案的组合关系及其意义探讨 |
第七章 敦煌西夏石窟绘画的材料与工艺 |
第一节 西夏石窟绘画的制作者与制作流程 |
一、西夏石窟绘画的制作者 |
二、西夏石窟绘画的制作流程 |
第二节 西夏石窟绘画的工艺技法 |
一、线描 |
二、减笔人物画 |
三、晕染与平涂 |
四、贴金、涂金与沥粉堆金 |
第三节 西夏的色彩 |
一、文献中所见到的西夏色彩 |
二、石窟绘画中的色彩 |
三、西夏的“金”与石窟绘画中的用“金” |
第八章 敦煌西夏石窟绘画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
一、拓宽了中国美术史的题材与内容 |
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艺 |
三、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样式 |
四、彰显了民族艺术交融的成就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
二、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历史脉络 |
第一节 20 世纪30、40 年代西部初探与抗战视阈下的悲愤情结 |
第二节 解放与建设:对少数民族的讴歌 |
第三节 斗争与改造:“文革”时期的“红、光、亮”形象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多样化发展——“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
第五节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第六节 创作反思 |
第二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画家群 |
第一节 以新疆维吾尔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内地访疆画家 |
二、内地驻疆画家 |
三、新疆本土画家 |
第二节 以内蒙古蒙古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内地访蒙画家 |
二、内蒙古本土画家 |
三、草原“群体”画家 |
第三节 以西部各藏区藏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早期访藏画家 |
二、西藏外来画家 |
三、西藏本土画家 |
第三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 |
第一节 再现少数民族生活 |
一、再现游牧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
二、再现农耕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
三、再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共有的生活场景 |
第二节 展现少数民族风情 |
一、霓裳之美 |
二、景观之美 |
三、歌舞传情 |
第三节 彰显少数民族精神情感 |
一、虔诚的信仰 |
二、顽强的生命精神 |
三、母爱 |
四、团结精神 |
第四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特征 |
第一节 宗教性 |
一、创作主体受到宗教影响 |
二、表现对象的宗教性 |
三、表现形式的宗教性 |
第二节 民族性 |
一、对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表现 |
二、对民族手工业文化的表现 |
三、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表现 |
四、对民族饮食文化的表现 |
五、对民族建筑文化的表现 |
六、对人文地域文化的表现 |
第三节 抒情性 |
一、抒情形象激发画家情感 |
二、抒情表达方式 |
第四节 多元性 |
一、“壮美”与“优美”并存 |
二、“写实的生机之美”与“夸张的变形之美”同在 |
三、其他类型的美 |
结语 |
附录 |
第一章 附图 |
第二章 附图 |
第三章 附图 |
第四章 附图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鸿篇巨制绘出第一笔(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品画不小[J]. 潘丰泉. 荣宝斋, 2021(03)
- [2]以史解画,以图证史——关于光绪《大婚图》册的绘制[J]. 任万平.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0(10)
- [3]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D]. 陈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4]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D]. 赵丽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7)
- [5]卢鸿《草堂图》在明清文人画中的继承与转化[D]. 李搏.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6]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研究[D]. 王玉强.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7]两晋赋研究[D]. 何凯.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8]敦煌石窟早期青绿山水研究[D]. 葛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9]美术史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绘画研究[D]. 王胜泽. 兰州大学, 2019(08)
- [10]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D]. 梁宏.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