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于整个区域的HFC-227ea状态方程(论文文献综述)
方一波[1](2021)在《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制冷剂是制冷、热泵和空调等系统中的血液,直接影响了系统性能的优劣。HFOs的GWP值极低,大气寿命短,对环境十分友好,近年来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相较于HFCs,HFOs的蒸发潜热相对较低,且大多数HFOs存在一定的可燃性。为了提高HFOs的安全性和系统性能,可将HFOs与其他绿色高效的制冷剂配合构成混合制冷剂使用。此外,环保的HFOs也具有作为吸收式系统中制冷剂的潜力,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在蒸发器、冷凝器、发生器、吸收器等热力学系统中重要热交换部件内,都涉及了工质的汽液相变过程,因此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研究是其相关系统性能分析的重要基础。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能够有效的耦合状态方程和活度系数模型,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应用于混合制冷工质的相平衡计算中。但目前选择哪一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参考,且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对超额Gibbs自由能(gE)的复现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体系焓、熵等性质推算的准确性。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开展了大量实验与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团队前期开发的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在高对比温度下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的MMR1混合法则。该混合法则在高对比温度下,将纯物质的无量纲体积参数ui设为固定的极限值ui,lim。通过这一经验方法,MMR1混合法则可以成功的拓展到高对比温度区间,提升了其在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潜力;(2)理论分析了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对gE的复现能力的高低。由于无穷压力下超额性质与低压力下超额性质的差异,无穷参考压力系混合法则(如HV、WS等)的复现性通常较差;而近似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如MHV1、MHV2等,仅能够在其法则中常数的拟合区间内,呈现与严格的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接近的复现能力,而在拟合区间外,复现能力将大大降低。MMR1和MR3混合法则通常相比于近似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具有更优秀复现能力。但在高对比温度区域,以及组分分子结构差异较大的体系中,MMR1和MR3混合法则的复现能力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3)将MHV1、WS、MMR1和MR3四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分别应用于50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和15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关联计算中,并从计算精度和对g E复现能力两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PR+MMR1+NRTL和PR+MR3+NRTL模型在压力和组分的关联精度上,较PR+MHV1+NRTL和PR+WS+NRTL要差些,但对gE复现能力要远强于后两者;(4)依据无穷压力下超额Helmholtz自由能(aE)约等于零压力下g E的假设,并借助MHV1混合法则中的一次线性简化,提出了NMR-1和NMR-2混合法则。新混合法则通过调整状态方程中(7ln(8)im iixb b?项的值,替代了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中根据活度系数模型所获得的超额贡献项,从而在实际计算中无需借助活度系数模型计算超额自由能。在多种混合制冷工质和溶液体系中验证得到:NMR-2混合法则具有比vd W混合法则更广的应用范围,与MHV1混合法则相等甚至更好的精度;(5)在原卤代烃类制冷剂+有机溶剂相平衡实验系统基础上,改善系统流程,增加气相测试段,分别测试了R1234yf+R1216、R1234ze(E)+R1216、R1234yf+R1234ze(E)和R1336mzz(E)+R32四种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分别采用PR+NMR-1、PR+NMR-2、PR+MHV1+NRTL三种相平衡模型关联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三种模型的关联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整体上看,PR+NMR-2模型的结果略优于PR+NMR-1模型;(6)实验测试了R1234ze(E)+NMP和R1234ze(E)+DMETr EG两种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分别采用PR+NMR-1、PR+NMR-2、PR+MHV1+NRTL三种相平衡模型关联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采用NMR-2混合法则时,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其精度与采用MHV1混合法则时相当。而PR+NMR-1模型在实验所测的两种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中的关联结果劣于PR+NMR-2和PR+MHV1+NRTL模型。
包诣正[2](2021)在《汽车锂电池燃烧爆炸抑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凭借绿色环保、能量转化效率高、循环性能好等优势满足消费者购车需求,不断发展占领汽车市场。然而在人们享受新能源汽车带来舒适体验的同时,由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新能源汽车火灾爆炸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危害到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极大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发展。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燃烧爆炸抑制技术,研发可靠、高效针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燃烧爆炸的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对减少火灾爆炸事故导致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新能源汽车主流动力电池三元锂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热失控机理,分析新能源汽车火灾特点和危险性,研究汽车锂电池燃烧爆炸抑制技术。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多种灭火剂性质及灭火机理,基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运行环境,选择二氧化碳和七氟丙烷作为抑制锂离子电池燃烧爆炸灭火剂的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对二氧化碳和七氟丙烷的灭火抑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二者灭火降温效果均表现良好,但七氟丙烷的综合性能要优于二氧化碳。(2)针对锂离子电池燃烧爆炸特性,依据电池类型及汽车灭火要求,提出设计一种充装七氟丙烷的灭火抑爆装置,对装置外型结构、管路选型、喷嘴等进行了设计,并确定了七氟丙烷充装量、充装压力、喷撒流量等关键参数。针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灭火抑爆系统,基于锂离子电池燃烧爆炸的特征参数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根据新能源汽车的火灾特点设计控制器,灭火抑爆系统工作时,如果传感器单次测得的温度数据触发火警预警,控制器内判定程序立即触发传感器采样周期控制单元,提升采样频率,若连续三次温度数据超过阈值则为真实火警,即刻触发灭火装置,持续喷洒灭火剂进行灭火降温,同时传输数据给相关部门请求支援,降低火灾造成的危害。(3)通过锂离子电池火灾爆炸试验平台对开发出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燃烧爆炸灭火抑爆装置进行了性能验证试验,装置启动后可迅速扑灭明火,并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温度,验证了充装七氟丙烷的灭火抑爆装置可成功抑制锂离子电池燃烧爆炸,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袁鹏飞[3](2020)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性能优化及向心透平膨胀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发电技术因为结构较为简单、可靠性优异、循环所用的工作介质选择范围较广等优点,在低温余热动力回收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近些年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150℃的热源条件下,选取有机工质R134a、R1234yf、R227ea、R152a和R161作为循环工质,采用MATLAB自编程热经济性程序,将神经网络算法和遗传算法相互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最大系统?效率和最小动态投资回收期为优化指标进行了有ORC发电系统的多目标热经济性优化。最终得出上述5种有机工质在亚临界和超临界条件下的最优工况参数,多目标优化误差率在5%以内。亚临界条件下,R134a最佳系统?效率达44.91%,最佳动态投资回收期为8.29年,热经济性能最佳。超临界条件下,R1234yf最佳系统?效率达45.99%,最佳动态投资回收期为7.33年,热经济性能最佳。此外,本文针对亚临界条件下R134a的最优热力学参数,采用RTD、Blade Gen和CFX软件进行向心透平膨胀机的一维设计和三维数值仿真分析。最终得出向心透平膨胀机整级总-静效率为80.15%。结果表明,在变工况分析中,向心透平膨胀机入口温度变化范围在370K~390K之间,其总-静效率范围在75.99%~80.15%之间,入口温度对向心透平膨胀机性能的影响最小;向心透平膨胀机入口压力变化范围在2469.12k Pa~4156.42k Pa之间,其总-静效率范围在73.06%~80.15%之间,入口压力对向心透平膨胀机性能的影响稍大;向心透平膨胀机转速变化范围在9240转/分~23100转/分之间,其总-静效率范围在62.36%~80.15%之间,叶轮转速对向心透平膨胀机性能的影响最大。
袁伟[4](2019)在《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飞机发动机舱灭火剂浓度测量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飞机发动机舱内温度较高且分布有众多燃油、液压油管路,这些易燃易爆物给飞机的安全飞行带来很大威胁。一旦发动机舱在飞行状态发生火灾,如果灭火系统无法及时、有效地抑制火灾,很可能会导致爆炸、坠机等空难事故,造成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及巨额经济损失。因此,发动机舱灭火系统的可靠性对于飞机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目前,飞机发动机舱灭火系统主要采用哈龙1301灭火剂。灭火剂喷射后在舱内的浓度分布是评估飞机灭火系统可靠性及设计合理性的一项关键指标,同时也是研究灭火剂灭火机理的重要参考。而发动机舱内灭火剂的喷放时间极短,因此研发快速响应、高精度的灭火剂浓度测量设备对于我国飞机灭火系统的适航认证以及自主设计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通过美国联邦航空局认证的两种灭火剂浓度测量设备均基于压差原理,这类设备将采样探头直接安装在舱体内部,使用气泵抽气进行采样,属于入侵式测量,采样气路还会增加设备的响应时间。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气体浓度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抗干扰性好、响应速度快的优点,还可以采用开路式结构实现实时、非入侵测量,目前广泛应用于大气监测、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Halon 1301在中红外区域有较强吸收,本文基于红外吸收原理,深入研究了非分光红外法及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两种飞机气体灭火剂浓度测量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前人研发的同类设备,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灭火剂浓度测量设备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短的响应时间。此外,本文还在飞机发动机模拟舱中进行了灭火剂喷放、测量实验,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灭火剂浓度测量设备的研发和改进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对非分光红外法灭火剂浓度测量原理样机进行了改进。进一步简化光路,自行设计了两用式机箱,实现了开路式测量;改进后的设备可以应用于哈龙替代灭火剂五氟乙烷(HFC-125)的浓度测量;从原理模型上分析了影响浓度测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具体研究了相对湿度、温度对浓度测量结果的影响;首次提出了温度修正算法,并通过实验对该算法的修正效果进行了评估。2、本文研发了基于可调谐中红外激光的飞机发动机舱灭火剂Halon 1301浓度测量系统。首先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建立了灭火剂体积浓度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三氟溴甲烷(Halon 1301)的红外吸收光谱,并根据具体的测量波段相应地选择了中心波长为8280 n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QCL)、碲镉汞探测器(MCT)等关键元器件;通过实验对Halon 1301在激光器扫描范围内的吸收情况进行了测量,确定了激光器的最佳工作温度、调制范围以及能够满足目标测量浓度的光程长度;根据Halon 1301具体的吸收情况设计了相应的浓度反演算法,并编写了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本文还通过实验对测量系统的精度、长时间稳定性、响应时间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3、基于可调谐中红外激光的灭火剂浓度测量系统的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Halon 1301,还可以扩展至其他含C-F键的气体灭火剂。本文分别对五氟乙烷(HFC-125)、七氟丙烷(HFC-227ea)、六氟丙烷(HFC-236fa)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测量,分析了现有测量系统应用于这三种哈龙替代灭火剂浓度测量的可行性;对这三种哈龙替代灭火剂在QCL激光器扫描范围内的吸收情况进行了研究,分别确定了激光器的最佳工作温度、调制范围以及光程长度;并通过实验对测量系统应用于HFC-125、HFC-227ea和HFC-236fa浓度测量时的性能表现进行了评估。4、本文自主研发了飞机发动机舱模拟实验平台,使用该平台对基于可调谐中红外激光的灭火剂浓度测量系统进行了测试,并根据实际测试情况对系统进行了改进。该平台可以为灭火剂浓度测量设备提供一个与飞机发动机舱相似的流场环境,还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灭火剂的定量填充、喷放。本文将基于可调谐中红外激光的灭火剂浓度测量系统与模拟设备的中间测量段相结合,实现了开路式非入侵测量。发动机模拟舱内的测量实验表明,高速流场中灭火剂浓度的变化十分快速,这与之前在静态环境中测量情况相差很大,原有的测量系统不再适用。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测量系统进行了改进,并使用改进后的测量系统对不同喷放压力、风速、灭火剂质量、喷射方向条件下模拟舱内的灭火剂浓度进行了研究。
苏文[5](2019)在《基于工质物性的有机朗肯循环分析及T形管分离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大力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目前,热力循环如有机朗肯循环、蒸气压缩循环已成为转化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技术手段。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温位一般较低,与环境间的温差较小,故如何提高循环过程中能量传递和转换的效率是高效开发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难点。为此,从与循环性能紧密相关的工质着手,基于物性预测对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进行了设计,分析了与典型热力过程相关的工质相平衡及饱和温熵曲线,综合比较了混合工质与纯工质的性能优劣,明确了工质的循环极限。此外,为进一步提高能源系统的转换效率,针对基本热力循环引入的相分离器-T形管进行了气液及组分分离的实验研究,以明确不同工况下T形管的工质分离性能。工质作为热力循环实现能量转换不可或缺的载体,其物性直接决定了循环性能的高低。因此,如何实现热力循环工质的高效选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分子结构决定工质物性的思想,根据循环性能要求,明确工质物性,进而主动设计分子结构。为建立分子结构-工质物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根据已有分子构型及工质物性对应结果,并结合分子基团划分的简易性,将工质按照官能团划分为16个基团。为了辨别工质中存在的大量同分异构体,首次在基团贡献法中引入分子拓扑指数EATII。采用遗传神经网络建立了分子基团、拓扑指数与工质热物性之间的联系,对工质的沸点、临界温度进行了预测,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87%、1.27%。在此基础上,采用基团贡献法分析了各热力过程,建立了分子基团热力循环模型。与物性软件REFPROP相比,该模型所得循环参数及性能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此后,在考虑工质循环性能及环境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机朗肯循环参数优化及工质设计模型。在给定的冷热源条件下,提出了最优候选工质R254eb和R254cb。非共沸工质的相平衡数据是分析热力循环中的相变换热过程的基础。因此,基于UNIFAC基团贡献法,采用PR状态方程和不同混合法则建立了三种可完全预测的相平衡模型,计算了多类混合工质的相平衡性质。与已有的相平衡实验数据相比,目前发展的计算模型只能精确的得到部分混合物的相平衡数据,普适的混合工质相平衡模型尚需要从分子理论或借助大量实验数据的基团贡献法来获得。针对热力循环中的膨胀、压缩过程,其热力性能高度依赖于工质的饱和温熵特性。因此,利用高精度的Helmholtz状态方程对大量工质的饱和温熵曲线斜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表明,对于纯工质,饱和液的温熵斜率始终为正,且随分子基团的增多而增加;饱和气的温熵斜率则随分子基团的增多逐渐在对比温度0.8附近从负值变为正值。对于混合工质,其饱和液的温熵斜率在相应纯工质斜率之间,而饱和气的温熵斜率则可以由干湿纯工质的混合变为无穷,从而形成等熵工质。在此基础上,将工质气相斜率转化成斜率角,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斜率倾角与对比温度、分子质量、分子基团及拓扑指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与Helmholtz方程计算出的斜率相比,该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67%。为了明确非共沸工质在热力循环中的优势,在给定冷热源条件下,建立了有机朗肯循环的优化模型,基于模拟结果,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综合比较了非共沸工质与纯工质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虽然非共沸工质在相变换热中与换热流体具有较好的温度匹配,但其换热损失却不一定减少。考虑到纯工质数量有限及其环境性能,非共沸工质依然是一种潜在的替代工质。此外,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工质选择及热力循环构建,在工质物性的约束下,根据工质在对比温度0.9的饱和温熵曲线液相斜率提出了极限因子,得到了有机朗肯循环的极限效率,给出了更实际的热力学完善度。分析表明,对于纯工质,临界温度越高,则极限效率和热力学完善度就越高。对于混合工质,极限效率一般在纯工质效率之间,而热力学完善度则随组分变化较大。在热力循环中引入顺流式T形管作为相分离器以实现工质流量及组分的可控分离。为了明确有机工质在顺流式T形管中的气液相分离特性,设计并搭建了水平顺流式T形管相分离实验台。针对纯工质R134a、R600a和R245fa的气液相分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入口质量流速、干度,出口流量比,管径比及支管水平倾角对T形管分离性能的影响,并采用高速摄影机观察了T形管入口流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液体,气体更易进入支管。管径比为0.75的T形管气体分离比通常大于管径比为1的值。而相比于管径对分离的影响,支管水平倾角对T形管分离的影响较弱。此外,工质气体支管吸入比满足以下顺序:R245fa>R600a>R134a。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气液动量比与粘度比的乘积来表征不同工质的气液分离程度,并且基于实验所得的相分离数据,比较了已有T形管相分离模型对有机工质分离的预测精度。基于相同的实验系统,对非共沸工质R134a/R600a在水平顺流式T形管中的组分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定义了T形管组分分离效率,揭示了进口工况、进口组分及T形管几何参数对组分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进口干度的增加,分离效率将由正值下降到负值。这表明在高干度下,R600a更易进入支管。在所考虑的进口组分中,混合工质R134a/R600a(0.3030/0.6970,mass)具有最大的组分分离效率。此外,当进口干度低于0.4时,管径比为1的T形管正分离效率高于管径比为0.75的效率值。相比于支管倾角45°与135°,倾角90°的T形管具有最大的组分分离效率。
周耀东[6](2019)在《非共沸混合工质部分蒸发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石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工业余热的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科技人员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简写ORC)的余热发电技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该技术不但可以回收大量的工业余热、发动机排气余热、垃圾焚烧热等,也可以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比如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以及温度更低的海洋温差能等。然而,由于该技术所利用热源的品位较低,因而其发电效率和实际净输出功率也一直较低,这也是制约该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尽可能地提高ORC系统的发电量,是如今在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227ea/R245fa,部分蒸发循环形式以及双螺杆全流膨胀机的新型ORC系统,阐明了其相对于传统的纯工质过热蒸汽ORC系统的优势,并针对这个系统会遇到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本文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了非共沸混合工质和部分蒸发循环形式对ORC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此,本文数值构建了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中各设备的热力学模型,分别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热经济性评价指标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发现,非共沸混合工质和部分蒸发的循环形式相比于传统的纯工质过热蒸汽循环可以从热源中吸取更多的热量,获得更大的净输出功率。在热源温度120℃,蒸发温度80℃的条件下,最高提升净输出功率44.0%。研究结果也阐明了非共沸混合工质和部分蒸发循环形式提升系统性能的原理,即非共沸混合工质提升了冷凝器和蒸发器内工质和冷热源的温度匹配性,减少了冷凝器和蒸发器内的?损失。而部分蒸发的循环形式主要提升了蒸发器内工质与热源的温度匹配性,减少了蒸发器内的?损失。然而,利用传统的“零维”热力学模型无法揭示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组分迁移”特性对ORC系统的影响。为此,本文利用组分守恒和能量守恒建立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一维流动换热模型,给出了循环组分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组分迁移”现象的形成机理以及其对ORC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对“组分迁移”的形成机理的研究发现,提高压力、减少两相区长度、减少气液两相流速差以及增加充灌质量等措施可以减少“组分迁移”的程度。而在“组分迁移”对ORC系统的影响方面,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组分迁移”现象总是使得低沸点组元占循环组分的质量分数升高,提高系统的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当低沸点组元R227ea质量分数位于50%-70%之间时,组分迁移特性将会较明显地降低系统的净输出功率;另外,“组分迁移”现象也会影响换热器内换热温差,在蒸发器内是减小换热温差,而在冷凝器内是增加换热温差。另外,在采用部分蒸发的循环形式时,膨胀机的进口为气液两相流,因此,必须考虑工质的气液两相膨胀对膨胀机性能的影响。为此,本文利用3D建模软件pro/E构建了一个双螺杆膨胀机的简易几何模型,测量了其进口面积、工作腔室容积和泄漏通道面积随阳转子转动角度的变化数据。利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分析了螺杆膨胀机工作腔室内的工作过程,结合膨胀机的几何数据建立了膨胀机内气液两相膨胀的热力学模型,并利用Matlab对其进行求解和膨胀机性能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进汽干度越低,进汽时的压力损失越严重,膨胀结束时的压力越高,膨胀机的等熵效率越高,输送率越低。在满足完全膨胀的条件下,进汽干度从0.9降至0.1时,等熵效率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最后,实际的ORC系统会因为热源和冷源条件的波动而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因此需要对系统的动态特性加以研究。为此,本文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利用移动边界法对蒸发器和冷凝器内的控制方程作了推导,确定了主要变量。然后结合工质泵和膨胀机的控制方程,并确定各部件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整个系统的状态方程。最后利用Matlab和ode15s求解器对系统的状态方程进行了求解分析和讨论。研究发现,热源温度升高10℃,会明显提高系统的净输出功率12.3%,但是热效率提升幅度较小,只有3.8%,而过冷段占冷凝器比例变化不大,因此可以保证过冷度;热源流量升高0.1kg/s,对蒸发压力的提升幅度较小,只有4.7%,而对冷凝压力的提升幅度较大,达到12.7%,因此,热源流量升高有可能会减少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本文的研究内容为非共沸混合工质部分蒸发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设计、优化以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新型高效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蔡星伟[7](2019)在《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传统哈龙灭火剂在环境保护上的问题,科研人员不断致力于新一代环境友好且高效的灭火剂的开发。美国3M公司研制的Novec 1230防火液体,其化学名称为全氟-2-甲基-3-戊酮,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灭火剂高耗臭氧潜能值(ODP)、高温室效应值(GWP)等一系列环保问题。目前全氟-2-甲基-3-戊酮只有美国的3M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国内近几年陆续有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始投入对该产品的研发,还没有实现该产品的工业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其热分解机理,为该产品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文献调研、分析比较和论证,本文设计了以六氟丙烯为原料,经齐聚、氧化和异构化制备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路线。研究发现:氰化钾、碱金属氟化物、溴化亚铜/联吡啶和双苯铬等催化剂均能很好的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了温度、溶剂、催化剂用量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氰化钾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反应最高收率可达85%。氟化钾和四丁基氯化鏻体系可使六氟丙烯二聚体收率达79%。氟化铯和冠醚体系反应效果较优,六氟丙烯二聚体收率达96%。溴化亚铜联吡啶体系也能很好的催化本反应,六氟丙烯二聚体收率达89%。双苯铬体系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π-双(1,3,5-三甲基苯)铬。推测了配位催化下的六氟丙烯齐聚反应机理。研究发现:次氯酸钠体系、叔胺氮氧化物体系对六氟丙烯二聚体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次氯酸钠溶液氧化全氟2-甲基-2-戊烯,在二乙二醇二甲醚中反应3~5 h,环氧化物收率达79%。提出了相转移催化氧化全氟烯烃的新方法,四丁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的次氯酸钠溶液体系,环氧化物的收率达96%。研究了全氟烯烃催化氧化的反应规律:除溶剂、温度和催化剂外,双键上取代基的结构、电子效应和碳负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等都是影响全氟烯烃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类新的叔胺/过氧酸或者超酸催化氧化体系,于室温下反应1~2 h,环氧化产物收率达95%。该催化体系对活性较高的三取代或者四取代全氟烯烃催化氧化效果较好,不能氧化活性较低的二取代全氟烯烃;确定了全氟环氧化合物在有机碱催化作用下异构化为全氟酮的最佳反应条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全氟-2-甲基-3-戊酮单分子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全氟-2-甲基-3-戊酮在热力学上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自由基开裂反应为其主要分解途径。计算了其热分解产物的形成过程及反应能垒,阐明了由β开裂-自由基对全氟烯烃的加成构成的碳架异构体生成机理。基于ReaxFF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方法(ReaxFF MD),研究了高温下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分解机理。探讨了温度对其分解机理、分解速度及中间体和产物浓度的影响。全氟-2-甲基-3-戊酮分子随温度的升高势能逐渐增加,热分解逐渐加剧,产生的自由基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反应机理表明:全氟-2-甲基-3-戊酮的分解路径主要有三种:2号位上C-CF3键断裂、2和3号位上C-C键断裂以及2号位与4号位上C-F键断裂。在2000 K下,由初始分解路径产生的自由基逐级进行后续的热分解反应,反应的最终产物主要为小的自由基片段和小分子化合物。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全氟-2-甲基-3-戊酮的热分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全氟-2-甲基-3-戊酮在超过550℃的高温下才会发生分解,热分解主要产物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秦延斌,张华,孟照峰,周国梁[8](2017)在《强非共沸工质R1234yf/R170/R14系气液相平衡的模拟》文中研究说明超额吉布斯自由能-状态方程模型(GE--EoS)是继传统的状态方程法和活度系数法之后预测气液相平衡的一个新思路。本文利用PRWS-UNIFAC-PSRK模型对R161/R1234yf、R32/R125/R134a以及含有新型替代工质R1234yf的强非共沸工质R1234yf/R170/R14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R161/R1234yf系压力和气相组分质量分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在±1.5%和±0.02以内,优于REFPROP9.0软件的计算结果,而R32/R125/R134a系的偏差则分别在±4%和±0.02以内。R1234yf/R170/R14在质量分数比为0.4/0.2/0.4附近时体系的温度滑移现象最为明显,其最大的滑移温度达到72.5K;且R1234yf组分的质量分数越大,泡、露点温度也越高。
陈梦东,余建祖,施尚,谢永奇[9](2017)在《PR方程推算氮气/灭火剂蒸气等熵指数》文中指出氮气(N2)/灭火剂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随充填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影响机载灭火系统灭火剂释放过程的重要因素。基于PR(Peng-Robinson)方程和范德瓦尔混合规则,编制了N2/灭火剂混合气体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的计算程序,计算了三组混合气体N2/HFC227ea、N2/CF3I和N2/CF3Br充填压力分别为4.2MPa和2.5MPa,初始温度为293K时等熵指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它们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呈近似线性关系。在相同温度下,充填压力为4.2MPa时的三组混合物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均高于充填压力2.5MPa时的结果。在相同的充填压力和温度下,N2/CF3I的等熵指数最大,其次为N2/HFC227ea和N2/CF3Br的最小。
高能[10](2016)在《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对于制冷剂环保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近几年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限制具有高温室效应潜能(GWP)的制冷剂的使用。而与此同时,具有低GWP的HFCs制冷剂以及极低GWP的不饱和HFCs(亦称HFOs)制冷剂则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并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新一代环保制冷剂。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热物理性质,它与热力学能量函数直接相关,是制冷循环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也是制冷剂高精度专用状态方程建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实验是获得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数据最为直接可靠的方法,但受实验条件限制,所获实验数据的温度压力范围往往有限。另一方面,定压比热容属于基础热物理性质,可以通过状态方程等方法计算得到,然而现有的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理论计算方法存在各自的不足和缺陷,无法进行高精度的预测计算。本文以常见以及具有潜力的HFCs(包括HFOs)制冷剂为对象,对其液体定压比热容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首先,本文搭建了一套采用惰性气体增压的准稳态量热法测量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系统,系统以一台Calvet式量热仪为主体,配合自行搭建的压力平衡单元,可以实现室温以上宽压力范围内的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测量。经多种不同类型标准液体的定压比热容实验验证,本文所搭建的实验系统具有可靠的实验精度。在搭建的实验系统上,本文实验获得了HFC-161, HFC-152a, HFC-143a, HFC-245fa, HFC-236fa, HFC-227ea, HFO-1234yf以及HFO-1234ze(E)这8种制冷剂的液体定压比热容数据,实验温度范围为305.15 K至365.15 K,最高压力5.54 MPa,大部分的实验数据为国内外首次报道。为了工程计算的需要,通过Stepwise逐步回归的方式,将所获得的不同制冷剂液体的定压比热容数据回归成了以对比温度和对比压力为变量的经验方程,方程结构合理且回归精度高。通过将方程外推到饱和线,得到了不同制冷剂饱和液体的定压比热容。在实验数据基础上,本文基于对应状态原理,提出了一个适用于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的半经验方程。通过将方程与现有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数据作对比,分析得到方程的回归计算精度为1.07%,而预测计算平均精度为1.78%,远高于现有其他预测方法的计算精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最后,本文实验获得了HFC-32+HFO-1234ze(E)混合制冷剂在不同温度不同组成下的液体定压比热容数据,并将所提出的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对应状态方程应用于该混合制冷剂的计算,筛选出了最优的混合物虚拟临界参数混合规则,预测计算的平均偏差为1.39%,最大偏差不超过5%,计算精度优于该混合制冷剂的专用状态方程。此外,比较了四种常见混合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采用对应状态方程与各自专用亥姆霍兹自由能状态方程的计算结果。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很好,平均偏差0.87%,最大偏差不超过1.90%,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对应状态方程应用于HFCs混合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的可靠性。
二、适用于整个区域的HFC-227ea状态方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用于整个区域的HFC-227ea状态方程(论文提纲范文)
(1)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新形势下的替代制冷剂选择 |
1.3 HFOs制冷剂研究现状 |
1.3.1 R1234yf |
1.3.2 R1234ze(Z)和R1234ze(E) |
1.3.3 R1336mzz (Z)和R1336mzz (E) |
1.3.4 其他HFOs |
1.4 混合工质 |
1.4.1 混合制冷剂 |
1.4.2 卤代烃类有机吸收制冷工质对 |
1.5 相平衡模型 |
1.5.1 状态方程 |
1.5.2 活度系数模型 |
1.5.3 混合法则 |
1.6 本文主要工作 |
2 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 |
2.1 四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的具体形式 |
2.1.1 WS混合法则 |
2.1.2 MHV1 混合法则 |
2.1.3 MMR1 混合法则 |
2.1.4 MR3 混合法则 |
2.2 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复现性的理论分析 |
2.3 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在混合工质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
2.3.1 混合工质基本信息 |
2.3.2 关联结果及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NMR型混合法则的开发 |
3.1 NMR-1 混合法则 |
3.2 NMR-2 混合法则 |
3.3 NMR型混合法则在二元混合制冷工质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系统 |
4.1 实验系统 |
4.1.1 循环系统 |
4.1.2 恒温系统 |
4.1.3 测量系统 |
4.1.4 组份标定 |
4.2 不确定度分析 |
4.2.1 温度不确定度 |
4.2.2 压力不确定度 |
4.2.3 组分不确定度 |
4.3 实验步骤 |
4.3.1 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测量 |
4.3.2 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5 含HFOs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
5.1 实验样品及色谱条件 |
5.2 四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二元混合工质R1216+R1234yf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2 二元混合工质R1216+R1234ze(E)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3 二元混合工质R1234yf+R1234ze(E)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4 二元混合工质R1336mzz(E)+R32 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5 结果对比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含HFOs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
6.1 实验样品及色谱条件 |
6.2 两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二元混合工质R1234ze(E)+NMP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2 二元混合工质R1234ze(E)+DMETr EG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3 结果对比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汽车锂电池燃烧爆炸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研究 |
1.2.2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火灾防治研究 |
1.3 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锂离子电池燃烧爆炸机理研究 |
2.1 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
2.1.1 锂离子电池结构组成 |
2.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2.2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研究 |
2.3 新能源汽车火灾特性及危险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灭火抑爆技术研究 |
3.1 多种灭火技术对比分析 |
3.1.1 细水雾灭火机理分析 |
3.1.2 干粉灭火剂灭火机理分析 |
3.1.3 气溶胶灭火剂灭火机理分析 |
3.1.4 气体灭火剂灭火机理分析 |
3.2 锂离子电池燃烧爆炸试验 |
3.2.1 试验装置 |
3.2.2 试验测试 |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二氧化碳灭火抑爆试验 |
3.3.1 试验测试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七氟丙烷灭火抑爆试验 |
3.4.1 试验测试 |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二氧化碳和七氟丙烷灭火抑爆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灭火抑爆系统研发及试验 |
4.1 灭火抑爆系统工作原理 |
4.2 灭火抑爆装置开发 |
4.2.1 灭火抑爆装置工作原理 |
4.2.2 整体结构设计 |
4.2.3 灭火抑爆装置相关参数计算 |
4.2.4 电磁阀选型 |
4.3 探测模块及控制模块设计 |
4.3.1 探测参数选择与控制系统框架 |
4.3.2 温度传感器接线 |
4.3.3 远程监测与数据传输 |
4.3.4 高危险情单元程序设计 |
4.3.5 远程监控终端用户界面 |
4.4 灭火抑爆装置试验研究 |
4.4.1 试验测试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性能优化及向心透平膨胀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研究概况 |
1.2.2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研究概况 |
1.3 向心透平膨胀机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亚临界和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分析 |
2.1 有机朗肯循环原理 |
2.2 亚临界和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分析 |
2.3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热经济性评价指标 |
2.3.1 系统热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
2.3.2 系统经济性评价指标 |
2.4 ORC循环发电系统的运行条件和约束 |
2.4.1 REFPROP软件介绍 |
2.4.2 有机工质的选择 |
2.4.3 确定ORC系统循环参数 |
2.5 热经济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2.6 优化方法(BP-GA) |
2.6.1 BP神经网络 |
2.6.2 基于NSGA-II的遗传算法 |
2.7 单目标优化结果 |
2.7.1 亚临界状态 |
2.7.2 超临界状态 |
2.8 多目标优化结果 |
2.8.1 亚临界状态 |
2.8.2 超临界状态 |
2.8.3 亚临界与超临界多目标优化结果对比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向心透平膨胀机设计 |
3.1 向心透平膨胀机设计模块介绍 |
3.1.1 ANSYS Workbench操作平台介绍 |
3.1.2 向心透平膨胀机设计流程介绍 |
3.2 向心透平膨胀机一维设计 |
3.2.1 Vista RTD模块介绍 |
3.2.2 Vista RTD输入变量正交实验 |
3.3 动叶栅三维建模 |
3.3.1 Blade Gen模块简介 |
3.3.2 动叶栅三维建模 |
3.4 静叶栅三维建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向心透平膨胀机数值仿真及变工况分析 |
4.1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置 |
4.1.1 叶片及流道网格划分 |
4.1.2 湍流模型选择 |
4.1.3 边界条件设置 |
4.1.4 材料参数设置 |
4.1.5 求解器设置 |
4.2 性能评价指标选择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入口温度对向心透平膨胀机的性能影响 |
4.5 入口压力对向心透平膨胀机的性能影响 |
4.6 转速对向心透平膨胀机的性能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飞机发动机舱灭火剂浓度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飞机气体灭火剂浓度测量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基于压差原理的灭火剂浓度测量技术 |
1.3.2 非分光红外法灭火剂浓度测量技术 |
1.3.3 热线热膜式灭火剂传感器 |
1.3.4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灭火剂浓度测量技术 |
1.3.5 基于可调谐中红外激光的灭火剂浓度测量技术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红外吸收原理及测量方法 |
2.1 测量原理 |
2.1.1 分子吸收光谱 |
2.1.2 吸收谱线线型与展宽机制 |
2.1.3 郎伯-比尔定律 |
2.2 测量方法 |
2.2.1 非分光红外法 |
2.2.2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分光红外法灭火剂浓度测量技术研究 |
3.1 非分光红外法灭火剂浓度测量设备 |
3.2 对五氟乙烷HFC-125的浓度测量研究 |
3.2.1 光谱分析 |
3.2.2 测量实验 |
3.3 温度影响及修正算法研究 |
3.3.1 理论分析 |
3.3.2 实验研究 |
3.3.3 温度修正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可调谐中红外激光的灭火剂浓度测量技术研究 |
4.1 系统研发 |
4.1.1 光谱分析及关键元器件选型 |
4.1.2 系统设计 |
4.1.3 浓度反演算法 |
4.2 系统标定与测试实验 |
4.2.1 标定实验 |
4.2.2 测量精度 |
4.2.3 响应时间 |
4.2.4 稳定性 |
4.3 对哈龙替代灭火剂的浓度测量研究 |
4.3.1 五氟乙烷HFC-125 |
4.3.2 七氟丙烷HFC-227ea |
4.3.3 六氟丙烷HFC-236fa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飞机发动机模拟舱灭火剂浓度测量研究 |
5.1 飞机发动机舱模拟实验平台 |
5.1.1 飞机发动机舱模拟装置 |
5.1.2 灭火剂填充释放装置 |
5.2 基于可调谐中红外激光的开路式灭火剂浓度测量系统 |
5.2.1 光路设计 |
5.2.2 系统测试与改进 |
5.2.3 标定实验 |
5.3 不同工况下的灭火剂浓度测量实验 |
5.3.1 不同喷放压力下的测量实验 |
5.3.2 不同风速下的测量实验 |
5.3.3 不同灭火剂质量时的测量实验 |
5.3.4 不同灭火剂喷射方向时的测量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基于工质物性的有机朗肯循环分析及T形管分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基于基团贡献法的工质物性估算 |
1.2.1 纯工质热物性估算 |
1.2.2 混合工质相平衡 |
1.3 基于分子设计的工质优选 |
1.4 工质物性对有机朗肯循环的影响 |
1.4.1 纯工质ORC |
1.4.2 混合工质ORC |
1.5 顺流式T形管相分离研究 |
1.6 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分子基团的工质物性预测及分子设计 |
2.1 基于基团拓扑的遗传神经网络 |
2.1.1 基团划分 |
2.1.2 拓扑指数 |
2.1.3 遗传神经网络 |
2.2 工质沸点预测 |
2.3 工质临界温度预测 |
2.4 基于基团贡献法的物性估算 |
2.5 ORC热力学基团贡献模型 |
2.6 基于分子基团的ORC循环性能计算 |
2.6.1 循环工质及工况 |
2.6.2 循环模型性能分析 |
2.7 ORC循环工况优化及工质设计 |
2.7.1 优化设计流程 |
2.7.2 优化设计算例 |
2.7.3 结果与讨论 |
2.8 小结 |
第三章 工质气液相平衡及饱和温熵曲线的预测 |
3.1 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 |
3.1.1 VLE计算流程 |
3.1.2 完全可预测相平衡模型及混合工质 |
3.1.3 相平衡模型预测与实验比较 |
3.2 工质饱和温熵曲线斜率 |
3.2.1 斜率推导 |
3.2.2 纯工质斜率 |
3.2.3 混合工质斜率 |
3.3 基于分子基团的气相斜率预测 |
3.3.1 模型建立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分析及性能极限 |
4.1 ORC热力循环建模及工况优化 |
4.1.1 热力模型 |
4.1.2 工况优化 |
4.2 工质选择及边界条件设定 |
4.2.1 工质选择 |
4.2.2 边界条件 |
4.3 混合工质与纯工质性能比较 |
4.3.1 第一定律性能比较 |
4.3.2 第二定律性能比较 |
4.4 极限性能推导 |
4.5 极限性能分析与讨论 |
4.5.1 极限效率 |
4.5.2 热力学完善度 |
4.6 小结 |
第五章 顺流式T形管内气液两相有机工质分离实验设计 |
5.1 整体实验系统 |
5.2 实验系统部件 |
5.2.1 水平顺流式T形管 |
5.2.2 变频工质泵 |
5.2.3 电加热管段及调压器 |
5.2.4 板式冷凝器 |
5.2.5 储液罐 |
5.2.6 冷水机组 |
5.3 实验系统测量 |
5.3.1 温度热电偶 |
5.3.2 压力传感器 |
5.3.3 工质质量流量计 |
5.3.4 水体积流量计 |
5.3.5 功率表 |
5.4 实验工况及数据处理 |
5.5 实验误差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纯工质在T形管内的气液相分离实验研究 |
6.1 不同流动工况下的T形管相分离实验结果 |
6.1.1 T形管入口流型 |
6.1.2 T形管入口干度、流量及分流比的影响 |
6.2 不同工质间T形管相分离比较 |
6.3 不同构型的T形管相分离实验结果 |
6.3.1 T形管支管与主管管径比的影响 |
6.3.2 T形管支管倾角的影响 |
6.4 已有T形管相分离预测模型与实验比较 |
6.5 小结 |
第七章 非共沸工质在T形管内的组分分离实验研究 |
7.1 不同流动工况下的T形管组分分离实验结果 |
7.1.1 T形管支管出口组分 |
7.1.2 T形管组分分离效率 |
7.2 非共沸工质进口质量分数对组分分离的影响 |
7.3 不同构型的T形管组分分离实验结果 |
7.3.1 T形管支管与主管管径比的影响 |
7.3.2 T形管支管倾角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神经网络优化参数 |
附录 B:T形管相分离实验数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非共沸混合工质部分蒸发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有机朗肯循环发展与应用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循环工质的筛选和优化 |
1.3.2 循环形式的改进 |
1.3.3 膨胀机的优化选型和设计 |
1.3.4 系统的运行特性与控制策略设计 |
1.3.5 工程实际应用的系统集成与优化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 |
1.4.1 现阶段研究的不足 |
1.4.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非共沸工质部分蒸发ORC系统热力学分析 |
2.1 ORC系统描述 |
2.2 换热窄点讨论 |
2.3 ORC主要设备建模 |
2.3.1 蒸发器模型 |
2.3.2 冷凝器模型 |
2.3.3 膨胀机模型 |
2.3.4 工质泵模型 |
2.3.5 冷却水循环泵模型 |
2.4 系统性能评价参数模型 |
2.4.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性能评价 |
2.4.2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性能评价 |
2.4.3 系统热经济性分析 |
2.5 混合工质物性计算 |
2.5.1 亥姆霍兹自由能方程 |
2.5.2 混合工质的亥姆霍兹自由能 |
2.5.3 混合工质的物性计算 |
2.6 模型准确性验证 |
2.7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7.1 非共沸混合工质的选择 |
2.7.2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结果分析 |
2.7.3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结果分析 |
2.7.4 系统热经济性分析 |
2.7.5 蒸发温度(压力)的影响 |
2.7.6 系统性能表现比较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共沸工质组分迁移特性对ORC系统的影响研究 |
3.1 系统全局热力学模型 |
3.2 系统各设备模型及组分计算 |
3.2.1 换热器模型及组分计算 |
3.2.2 其它设备模型 |
3.3 模型准确性验证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全局组分迁移和当地组分迁移 |
3.4.2 组分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3 温度滑移和组分迁移的关系 |
3.4.4 组分迁移对系统输出功的影响 |
3.4.5 组分迁移对传热温差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部分蒸发ORC两相膨胀过程研究 |
4.1 螺杆膨胀机结构与原理 |
4.1.1 工作原理 |
4.1.2 主要几何参数 |
4.1.3 泄漏通道 |
4.2 螺杆膨胀机两相膨胀模型 |
4.2.1 工作过程建模 |
4.2.2 进气和泄露流量模型 |
4.2.3 散热损失与机械损失计算 |
4.2.4 求解程序 |
4.3 螺杆膨胀机的性能评价 |
4.4 模型准确性验证 |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1 螺杆膨胀机的工作过程 |
4.5.2 进口干度的影响 |
4.5.3 膨胀机转速的影响 |
4.5.4 进气压力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部分蒸发ORC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5.1 主要部件数学模型 |
5.1.1 蒸发器动态模型 |
5.1.2 冷凝器动态模型 |
5.1.3 膨胀机模型 |
5.1.4 工质泵模型 |
5.1.5 储液罐模型 |
5.1.6 热源侧与冷却水侧模型 |
5.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动态模型的求解 |
5.3 模型准确性验证 |
5.4 动态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1 热源侧温度变化时的动态响应 |
5.3.2 热源侧流量变化时的动态响应 |
5.3.3 冷却水流量变化时的动态响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研究内容和结论 |
6.2 研究创新性 |
6.3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7)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臭氧层保护与哈龙淘汰计划 |
1.1.2 哈龙替代灭火剂发展现状 |
1.1.3 哈龙替代灭火剂发展趋势 |
1.2 全氟-2-甲基-3-戊酮性能、应用及合成方法概述 |
1.2.1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基本性质、性能及应用 |
1.2.2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大气行为 |
1.2.3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方法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内容 |
1.4.1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研究 |
1.4.2 全氟-2-甲基-3-戊酮的热分解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2 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1 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实验研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催化剂初筛 |
2.2.2 氰化钾为催化剂对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的影响 |
2.2.3 氟化钾为催化剂相转移催化下的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2.4 氟化铯为催化剂相转移催化下的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2.5 相转移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机理 |
2.2.6 配位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二聚体环氧化及环氧化合物的异构化研究 |
3.1 氟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
3.1.1 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
3.1.2 次卤酸盐为氧源的环氧化反应 |
3.1.3 利用其它氧化剂的环氧化反应 |
3.2 全氟环氧化合物的实验研究 |
3.2.1 次氯酸钠体系 |
3.2.2 叔胺氮氧化物体系 |
3.3 环氧化合物的异构化研究 |
3.3.1 实验步骤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全氟-2-甲基-3-戊酮热分解机理研究 |
4.1 全氟-2-甲基-3-戊酮单分子热分解机理 |
4.1.1 理论背景 |
4.1.2 计算方法 |
4.1.3 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4.1.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4.1.4.1 最初断裂的反应途径的能垒分析 |
4.1.4.2 氟烷自由基的重排与氟迁移反应 |
4.1.4.3 全氟烷基的β开裂与自由基对全氟烯烃的加成反应 |
4.1.4.4 氟烷自由基的链终止反应 |
4.2 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分解机理 |
4.2.1 模拟方法 |
4.2.2 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热分解机理 |
4.2.3 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热分解产物 |
4.3 全氟-2-甲基-3-戊酮的热分解实验验证 |
4.3.1 全氟-2-甲基-3-戊酮热分解实验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录1 结构优化参数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9)PR方程推算氮气/灭火剂蒸气等熵指数(论文提纲范文)
1 等熵指数计算 |
1.1 等熵指数计算式 |
1.2 状态方程和混合规则 |
2 算例验证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10)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制冷剂的发展历程 |
1.1.1 臭氧层破坏 |
1.1.2 温室效应加剧 |
1.2 HFCs制冷剂应用现状 |
1.3 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系统 |
2.1 实验方法 |
2.1.1 流动量热法 |
2.1.2 热弛豫法 |
2.1.3 准稳态量热法 |
2.2 实验系统 |
2.2.1 量热仪 |
2.2.2 制冷剂测量池 |
2.2.3 压力平衡单元 |
2.2.4 测控装置 |
2.3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
2.3.1 实验步骤 |
2.3.2 数据处理 |
2.4 系统验证实验 |
2.4.1 苯验证实验 |
2.4.2 HCFC-22验证实验 |
2.4.3 DME验证实验 |
2.4.4 不确定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FCs纯质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HFCs纯质制冷剂的实验结果 |
3.1.1 实验结果 |
3.1.2 实验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
3.2 回归方程与饱和液体比热容 |
3.2.1 回归方程形式与精度 |
3.2.2 饱和液体比热容的外推计算 |
3.3 实验数据与现有状态方程间的比较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对应状态原理的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模型 |
4.1 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模型 |
4.1.1 立方型方程 |
4.1.2 多参数专用状态方程 |
4.1.3 微扰理论 |
4.1.4 分子模拟 |
4.2 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对应状态方程 |
4.2.1 对应状态原理 |
4.2.2 对应状态方程在液体定压比热容中的应用 |
4.2.3 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方程的建立 |
4.2.4 对应状态方程计算精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FCs混合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研究 |
5.1 HFCs混合制冷剂的研究现状 |
5.2 定压比热容对应状态方程应用于混合物的理论基础 |
5.2.1 随机混合 |
5.2.2 范德华虚拟参数 |
5.2.3 交叉相互作用 |
5.2.4 半经验混合法则 |
5.2.5 应用于液体定压比热容对应状态方程的不同混合法则 |
5.3 HFC-32+HFO-1234ze(E)的液体定压比热容测量 |
5.4 对应状态方程应用于混合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四、适用于整个区域的HFC-227ea状态方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D]. 方一波. 浙江大学, 2021(01)
- [2]汽车锂电池燃烧爆炸抑制技术研究[D]. 包诣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性能优化及向心透平膨胀机设计[D]. 袁鹏飞.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4]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飞机发动机舱灭火剂浓度测量技术研究[D]. 袁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5]基于工质物性的有机朗肯循环分析及T形管分离特性研究[D]. 苏文. 天津大学, 2019(06)
- [6]非共沸混合工质部分蒸发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研究[D]. 周耀东.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D]. 蔡星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8]强非共沸工质R1234yf/R170/R14系气液相平衡的模拟[A]. 秦延斌,张华,孟照峰,周国梁. 上海市制冷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9]PR方程推算氮气/灭火剂蒸气等熵指数[J]. 陈梦东,余建祖,施尚,谢永奇. 航空动力学报, 2017(10)
- [10]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 高能. 浙江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