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6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1](2016)在《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文中指出高等学校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智力库和动力源,也是技术创新、思想革新的助推器。推进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法治化建设,有利于为高等学校营造一个浓厚的科研氛围,激发高等学校科研积极性,协调学术民主管理与学术行政管理的矛盾,保证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带动高校教师对于科研的积极性,达到广泛吸收科研人才,提高在教育科研领域的创新和改革能力的目的。本文搜集了新时期我国科研管理法规,并择取高等学校科研法规内容,以高等学校这一特定科研管理主体,对法规内容进行分析,本文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分析当前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的贡献和不足,并对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新时期进行定义。同时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即激励理论和学术生态理论,强调了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章对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建设进行回顾,总结出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特点。第三章以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流程的环节为线索,重点对高等学校科研立项申请、科研经费、科研课题验收的法规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进行了评价,分析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取得的成绩在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等学校科研法规体系,促使高等学校科研法规更具针对性,加强了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激励作用,推动了我国科研工作的规范性。不足在于: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制订未完全形成多元主体的合力、对于科研长远发展的关注不够、执行过程中监督反馈的力度不足,对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激励不足。第五章中,提出了在我国法治体系下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建议:吸纳以科研创造性和法治人才为中心的多元化主体参与到科研法规的制定中;以教育部作为主要牵头部门,连同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在项目中联席参与,广泛听取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意见;及时监督反馈法规的效果,对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实践进行总结,保持法规的弹性;长远规划,切实落实,保障科研管理法规的联系性,注重前后一致性,避免相关科研管理法规的矛盾;适时对高等学校科研法规进行推陈出新,不断完善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
周文佳[2](2013)在《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从教育政策的各个环节角度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价,从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角度包括近现代高等教育政策的萌生、肇始、确立、修正、调整和基本体系化,从教育政策的类别角度包括大学、专门学校、高师学校政策,从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属性角度包括教师政策、财政政策、设置政策、学生管理政策、课程专业政策等等。研究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能够丰富教育政策史研究内容,梳理北洋政府时期相关高等教育政策接续关系;探索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形成的背景和成因,找寻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互动关系;充实教育政策学知识,提高我国当今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水平。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方法。研究设计了以下几个维度:以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为线索,梳理和分析了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政策的萌生和建立;整理和研究了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体系的形成;论述和呈现了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修订和调整;评价和总结了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成就、局限和其现实借鉴意义。以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级别和类别为线索,将高等教育政策分为普通高等教育政策和高等师范教育政策,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政策涵盖大学教育政策和专门学校教育政策。以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属性为隐性线索,挖掘这一时期各项教育政策的属性,在执行和修订各节次中形成高等教育财政、教师、学校管理、学生管理、专业设置等目次。以上三条线索构成了立体化、逻辑性的章、节、目特色结构。具体的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教育背景。分析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萌生过程中的教育政策,论述了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建立的政策作用,论述师从日本的高等教育政策特点。第二章研究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体系的形成。此章主要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影响北洋政府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分析,一是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现状的影响,二是政策制定的主体研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沿革和进化。另一方面是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文本研究。第三章研究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从办学体制、办学主体、教师队伍、办学经费筹集、收费、专业设置、办学设置等方面刻画了国家层面高等教育的执行政策以及高等学校自身层面在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方面的表现,包括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研究、校长的遴选、聘用和职责、考核等方面的措施,并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师范教育进行了分类研究。第四章研究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修订。分析了高等教育政策的修订成因,描述了普通和师范高等教育政策的修订过程及其修订内容,说明了高等教育政策修订和调整对高等教育的实际发展的促进和影响。在第五章中阐述了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主要结论。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作用:基本形成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政策体系,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快速发展打下了政策基础,深刻影响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向。其成就表现为制定过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民主性,政策内容追求适应性,政策的理念精神突出了大学独立性;其局限表现为政策倾向的移植性,属性政策的不完善性和制定过程的某些不合理性;其启示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要遵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逐步走向法制化,高等教育立法的重点在于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高等教育政策应当保护和促进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等等。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只有立足发展现状,更好地借鉴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才能逐步缩小差距,实现超越式发展。
郭自超[3](2011)在《关于考研的机会成本研究 ——以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日趋减少,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公认的社会事实。与此同时,另一种现象“考研热”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考研日益成为继高考之后的第二种全国性大考。尽管研究生教育在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生教育中愈演愈热的报考热却在深层次上隐藏着潜在的风险。很多同学只是将考研当作就业的避风港或者提升自己学历和层次的跳板,而不是出于提高自己的科研和学习的能力,违背了研究生教育的最本质目的。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考研更多的是一种对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的争夺,如果不是出于学术深造或者提升科研能力的考研,应该算是对稀缺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考研作为一种“选择”是源自于每个考研者所做出的理性判断,作为一种“被选择”则是出于制度安排的结果和社会环境影响所致。读研的机会成本问题作为一种研究的视角,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关于考研的机会成本研究几乎都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的,而社会学的视角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平台,让我们能够以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对考研这种教育投资做出更加深入的分析。考研作为一种个人的教育投资,虽然会得到预期的考研收益,但是无形中也会耗费很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这些就是考研的“机会成本”。对于考研者来说所谓的“机会成本”就是指如果不去考研而直接参加工作所能够获得的收益。考研作为一项投资,其收益肯定是考研者做出考研选择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进入就业市场的硕士毕业生越来越多,考研的投资回报率是否还有预期的那么高?考研的机会成本是减少还是增加了?这将是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出发,结合人力资本理论、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理论框架,对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对考研热现象及原因做出分析,明确大学生做出考研选择的主要动机与目的。同时通过实证调查,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中对于教育投资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对考研的投资收益进行量化的考察和比较,并引入投资回报率和明瑟收益模型对考研和就业的决策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随着研究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本科毕业后考研的收益并没有明显大于本科毕业后就业的收益,考研的机会成本已经开始增加。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本文综合个体理性选择和环境体制层面进行分析,探讨制度作用对于个体选择的影响,分析了考研“个体选择”是如何变为“被选择”的,个体的理性选择是如何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最后,本文认为让考研回归理性的选择必须通过国家、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共同做出努力,从而使硕士研究生教育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李华[4](2011)在《《老残游记》程度副词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晚清小说《老残游记》为研究语料,将其中的程度副词作为考察分析的对象,同时参照明清时期的其它文献,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型世言》、《金瓶梅》、“三言”、“二拍”、《水浒传》、《红楼梦》等,以及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采用数理统计、描写和解释相结合以及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借鉴语法理论和前贤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老残游记》中出现的63个程度副词的产生时代、来源、使用频率、组合功能、语法功能、连用、并用以及语料中程度副词的构词方式等方面作了详细地描写和分析,以期为全面了解近代汉语晚期的程度副词做一些补充和探索性的工作。
李良俊[5](2010)在《高校创新团队激励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资助计划》;2004年,教育部又推出了《“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几年来,在这两个计划的资助下,高校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创新团队。如何对这一具有新特征的组织进行管理?应采取怎样的方法、措施对其成员进行激励?哪些激励方式、措施对创新绩效是有效的?这是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问题是否能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创新团队的科研实力,关系到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基于文献资料,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团队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各阶段的激励特征和状况。在回顾总结前人相关研究,分析个案访谈资料和问卷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实证地探讨了湖北省高校国家级创新团队的激励状况及其对成员绩效的影响。根据对建国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的相关文献总结和整理,本文认为,我国高校创新团队组织形式主要经历了教研组、课题组、创新群体等三种递进层次;对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高校创新团队组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创新团队组织的萌芽时期、创新团队组织的发展时期、创新团队组织的繁荣时期。根据激励的经典理论和国内学者的研究,本章尝试性地将高校创新团队的激励操作化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感情激励,并进一步将物质激励操作化为科研条件、成员报酬和成员福利,精神激励操作化为成员发展、民主管理和工作信任,感情激励操作化为工作支持和生活关怀;将创新团队成员绩效操作化为创新行为和创新能力。基于管理学的三大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和“自我实现人”假设以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本文提出了三类激励方式及其各维度与创新团队成员绩效间关系的研究假设,构建了研究假设模型。具体假设是:(1)提出物质激励与创新团队成员绩效正相关的研究假设和三个分假设:科研条件与创新团队成员绩效正相关;成员报酬与创新团队成员绩效正相关;成员福利与创新团队成员绩效正相关。(2)提出精神激励与创新团队成员绩效正相关的研究假设和三个分假设:成员发展与创新团队成员绩效正相关;民主管理与创新团队成员绩效正相关;工作信任与创新团队成员绩效正相关。(3)提出感情激励与创新团队成员绩效正相关的研究假设和两个分假设:工作支持与创新团队成员的绩效正相关;生活关怀与创新团队成员的绩效正相关。(4)提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感情激励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创新团队成员绩效的研究假设。本文为创新团队激励编制了信度、效度较高的测量量表,并以湖北省高校国家级创新团队成员为总体,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问卷192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为77.1%。通过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和Lisre18.7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科研条件与团队成员创新行为、创新能力呈显着正相关;(2)成员福利与团队成员创新能力呈显着负相关,与团队成员创新行为间的相关关系没有通过检验;(3)成员报酬与团队成员创新行为、创新能力间的相关关系没有通过检验;(4)成员发展与团队成员创新能力呈显着正相关,但与团队成员创新行为间的相关关系没有通过检验;(5)民主管理与团队成员创新能力呈显着负相关,与团队成员创新行为间的相关关系没有通过检验;(6)工作信任与团队成员创新能力、创新行为呈显着正相关;(7)工作支持与团队成员创新能力、创新行为呈显着正相关;(8)生活关怀对团队成员创新能力、创新行为的影响没有通过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创新团队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感情激励对成员创新能力、成员创新行为均有显着影响,但具体的激励方式对团队创新能力、创新行为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有很大差异。与创新工作密切相关的激励因素—科研条件、工作信任和工作支持对成员创新能力、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比较明显;成员发展对成员创新能力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对成员创新行为的影响不显着;与成员个人生活有关的因素——成员报酬、生活关怀,对成员创新绩效没有显着影响:而成员福利和民主管理对成员创新绩效的作用,与其他学者的结论有较大差异,对成员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出显着负相关的特征,而对成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没有通过检验。因此可见,高校创新团队各种激励方式对成员创新绩效的作用具有同心圆特征——成员绩效为核心,由较强的正向影响到不显着的影响,再到显着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与“经济人”假设与较大差异,而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自我实现人”假设。最后,本文系统地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理论进展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本文是对高校创新团队激励方式及其与绩效关系的探索性研究,如激励方式、成员测量维度的提炼和实证,激励方式各维度与成员绩效关系的推理和实证等等。希望本文能为将来该领域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提供有益的帮助。
刘灵芝[6](2009)在《高校学报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对做大做强高校学报的理性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从高等教育管理的角度,综合运用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学、教育文化学、新闻传播学、文化战略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结合笔者曾从事高校学报工作的实践,以高等教育管理与新闻出版管理横向交叉为切入点,就高校学报品牌发展战略问题展开讨论。论文从新时期高校学报面对竞争与挑战的背景分析入手,提出高校学报品牌的概念,在作分类探究的基础上,对其特点、功能作用以及高校学报品牌的特性和创建学报品牌的原则等作以论述;就学报品牌的构成要素和创立学报形象进行分析设计,并运用抽样调查和定量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核心期刊、期刊方阵和省优秀期刊中江苏高校的品牌学报进行解读,对决定品牌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等要素机制进行揭示,并就提高核心因子竞争力这一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继而围绕高校学报品牌发展战略核心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把握内涵,明确意义,最终提出“差异化-个性特色塑造、核心化-领军人才价值、协作化-同质异构联盟、多元化——多元迭加延伸”等4大战略及其实施策略,即积极地按照差异化战略去塑造学报的个性特色,按照核心化价值理念去培养学术和编辑队伍的领军人才,按照协作化道路去构建同质异构联盟,按照多元化策略去强化迭加延伸效益,全面地构筑高校学报品牌的优势和竞争力。
杜燕[7](2006)在《D·H·劳伦斯在中国 ——一个译介学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D·H·劳伦斯是英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坛上最富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经历了一个并不平坦的过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早期的译介刚刚起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三十年代形成了一次早期的小高潮,四十年代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终止,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得以继续,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劳伦斯热”。本文尝试对劳伦斯在中国译介的情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分析隐藏在译介发展背后的诸多因素。 本论文主体共包括三部分。第一章分为两节,把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至今劳伦斯在中国译介之旅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早期译介(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和近期译介(20世纪80年代—2005年),尽可能详细地进行回顾与梳理;第二章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考察劳伦斯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同样分为两节,即早期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和近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5年);第三章主要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将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看作一个完整的文学翻译过程,作为翻译文学的一部分,考察了劳伦斯的译介在整个多元体系中是如何从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的;此外,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在中国的遭遇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进行一个个案的分析。
王彩霞[8](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力图对中国学校校训的历史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揭示校训和教育的关系,从校训的变化反观中国教育的发展。蕴涵传统文化和体现时代精神的校训在百年发展中发生了变化,它的变化暗合了教育的变迁,它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近代进而步入现代的光辉历程。 由于学界对校训本身历史的研究少之又少,更没有从校训和教育这一关系去阐述校训,因而本文力图做此尝试。从校训本身的发展变化折射中国教育的变迁,这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也存在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独有的视角。 本文运用了历史文献法、比较法、语言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系统考察了校训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教育的关系问题,从而揭示校训作为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二、三章,从校训的渊源、产生和演变三方面进行阐释,力图揭示人们耳熟能详的校训是如何起源,如何发展和流变的。中国古代学校特别是书院已存在校训的原型,只是没有校训的明确概念名称而已。近代以来,教会大学把西方“motto”(校训)这一实体引入中国,但未为中国学者所关注。直到甲午战后,“校训”二字从日本引进,这样校训才以正式的中国式名称固定下来。日本“校训”概念和西方教会大学校训实体双重影响,使得中国古代校训原型得以明确化、概念化,古代校训转型为现代校训。从此中国校训发展进入了多样化的新阶段,校训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作为学校的一种标志而被提升为学校制度。当然,中国近代校训只是援引了日本“校训”这一概念名称、借鉴了西方大学校训这一制度实体,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则主要突显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西方校训在指导思想上和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不同的校训反映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民族思维和语言习惯。 第四、五章,从校训的形式和内容入手,阐释校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的变化都反映了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不同时期校训采用的句式、词语组合、用词的词性、词语的来源方式,是很不相同的。不同时期校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校训类型很不相同。这种校训形式和内容的变化,正反映和折射了中国教育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特点。 以上介绍了校训的源流、形式和内容,那校训到底是什么,即校训的本质是
二、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6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6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学校科研的巨大推动力 |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亟需完善 |
(三)我国高等学校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的需要 |
(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的应有之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研究 |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研究 |
(三)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学校 |
(二)科研管理法规 |
(三)新时期 |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激励理论 |
(二)学术生态理论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建设回顾 |
一、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回顾 |
(一)高等学校科研奖励法规 |
(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法规 |
(三)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立项申请管理法规 |
(四)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法规 |
(五)高等学校科研成果验收法规 |
(六)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管理法规 |
二、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特点 |
(一)1978宪法和1982年宪法关于鼓励发展科研事业的规定为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提供了关键指导 |
(二)各部委制定科研发展规划构成了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重要内容 |
(三)纵向科研项目的管理规定构成了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内容分析 |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
(一)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管理活动 |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中的其他活动 |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分析 |
(一)高等学校科研奖励法规的分析 |
(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法规分析 |
(三)高等学校科研申请立项的法规分析 |
(四)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法规分析 |
(五)高等学校科研课题验收的管理法规 |
(六)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管理法规分析 |
三、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特点 |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政治性 |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多样性 |
(三)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复杂性 |
四、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特殊性 |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内在要求的特殊性 |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主体的特殊性 |
(三)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客体的特殊性 |
(四)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内容的特殊性 |
五、新时期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作用 |
(一)规范作用 |
(二)激励作用 |
(三)导向作用 |
(四)筛选作用 |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
一、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建设取得的成就 |
(一)形成较为完整的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体系 |
(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更具针对性 |
(三)对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激励作用 |
(四)对我国科研工作的推动与规范 |
二、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建设存在的不足 |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制订未完全形成多元主体的合力 |
(二)对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激励不足 |
(三)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关注科研长远发展不够 |
(四)过时法规的清理与废止不及时 |
(五)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对科研管理者缺乏实质性的监督力度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建议 |
一、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科研法规的制定 |
(一)以教育部为主,会同财政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联席参与 |
(二)广泛听取高等学校科研工作者的意见 |
二、监督反馈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效果 |
(一)对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实践进行总结 |
(二)保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的弹性 |
三、长远规划,切实落实,保障科研管理法规联系性 |
(一)注重科研管理法规前后一致性 |
(二)避免相关科研管理法规的矛盾性 |
四、适时对高等学校科研法规进行推陈出新 |
(一)全面清理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 |
(二)不断完善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 |
五、在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中加大对科研机构管理者行为的规范 |
(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者“双肩挑”容易导致科研腐败 |
(二)完善对高等学校科研管理者行为约束的法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2)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及价值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章 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背景 |
1.1 现代高等教育萌发的政策作用 |
1.1.1 洋务学堂创办政策背景 |
1.1.2 洋务学堂的运行机制 |
1.1.3 现代高等教育萌发的政策特点 |
1.2 现代高等教育初创的政策作用 |
1.2.1 现代高等教育初创背景 |
1.2.2 高等教育建立初期的办学体制 |
1.2.3 《癸卯学制》相关的高等教育政策分析 |
1.3 师从日本的高等教育政策特点 |
1.3.1 高等教育取径日本的原因 |
1.3.2 高等教育师法日本过程采取的措施 |
1.3.3 高等教育学制取径日本的结果 |
第2章 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形成 |
2.1 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因素分析 |
2.1.1 政策环境 |
2.1.2 决策力量 |
2.1.3 决策机构 |
2.2 《大学令》的颁布 |
2.2.1 《学校系统令》的颁布--民国学制体系的建立 |
2.2.2 《大学令》的内容分析 |
2.2.3 《大学规程》的颁布 |
2.2.4 大学院的产生:学位制度的萌发 |
2.3 《专门学校令》的颁布 |
2.3.1 《专门学校令》的颁布背景 |
2.3.2 《专门学校令》的起草和制定 |
2.3.3 《专门学校令》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2.4 《高等师范规程令》的颁布 |
2.4.1 高等师范教育的沿革 |
2.4.2 《高等师范规程令》的制定 |
第3章 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 |
3.1 普通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 |
3.1.1 中央政府层面颁布的执行法规 |
3.1.2 学校层面主要执行措施 |
3.2 高等师范教育政策的执行 |
3.2.1 六大高等师范区的划分 |
3.2.2 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政策 |
3.2.3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管理政策 |
3.2.4 现代女子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 |
3.3 高等教育属性政策执行案例(一)——经费政策 |
3.3.1 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沿革 |
3.3.2 北京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构成 |
3.4 高等教育属性政策执行案例(二)——教师政策 |
3.4.1 大学校长被赋予延聘教师权利 |
3.4.2 现代高等教育教师待遇制度的建立 |
3.4.3 相对自由的教师流动制度 |
第4章 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修订 |
4.1 高等教育政策修订成因 |
4.1.1 混乱的政治背景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双刃剑 |
4.1.2 经济发展带来的高等教育需求 |
4.1.3 教育经费拮据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
4.1.4 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改革 |
4.1.5 教育家办学典范对修订高等教育政策的呼唤 |
4.1.6 教会举办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影响 |
4.2 高等教育政策的修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
4.2.1 1917 年《修正大学令》的颁布 |
4.2.2 “壬戌学制”和《国立大学校条例》的颁布 |
4.2.3 普通高等教育政策修订的主要内容 |
4.2.4 高等师范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修订 |
4.3 高等教育政策修订的实际效果 |
4.3.1 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
4.3.2 高等教育较快发展的政策原因 |
第5章 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评述 |
5.1 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作用 |
5.1.1 形成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 |
5.1.2 影响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向 |
5.1.3 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快速多元发展打下政策基础 |
5.2 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成就和局限 |
5.2.1 成就 |
5.2.2 局限 |
5.2.3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关于考研的机会成本研究 ——以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假设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创新之处 |
1.4.5 框架结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考研热 |
2.1.2 机会成本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分层理论 |
2.2.2 理性选择理论 |
3 关于就业与考研的调查 |
3.1 就业现状调查 |
3.1.1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
3.1.2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
3.1.3 小结 |
3.2 考研现状调查 |
3.2.1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本科生考研意向调查 |
3.2.2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研究生考研成本调查 |
3.2.3 小结 |
4 考研机会成本分析 |
4.1 研究说明 |
4.2 考研机会成本的测量方法 |
4.2.1 成本法 |
4.2.2 收益法 |
4.3 考研的机会成本-收益分析 |
4.3.1 考研机会成本的计算 |
4.3.2 考研收益的计算 |
4.4 小结 |
5 "考研热"原因分析 |
5.1 国家层面 |
5.1.1 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过快发展 |
5.1.2 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学历要求的提高 |
5.1.3 我国社会精英阶层标准的提升 |
5.2 学校层面 |
5.2.1 高校对考研率的追求 |
5.2.2 高校就业指导的欠缺 |
5.2.3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
5.3 个人层面 |
5.3.1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 |
5.3.2 个体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 |
5.3.3 对机会成本考虑的缺失 |
6 让考研回归理性的选择 |
6.1 国家:控制扩招规模,弱化分层标准 |
6.2 学校:合理设置专业,注重因材施教 |
6.3 个人:准确定位自我,理性选择出路 |
7 结论与决策 |
7.1 结论 |
7.2 理性选择下的决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老残游记》程度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相对程度副词 |
第一节 最高级相对程度副词 |
第二节 更高级相对程度副词 |
第三节 略微级相对程度副词 |
第二章 绝对程度副词 |
第一节 极高级绝对程度副词 |
第二节 次高级绝对程度副词 |
第三节 较低级绝对程度副词 |
第三章 附论 |
第一节 《老残游记》中程度副词的使用频率、产生时代及音节特征 |
第二节 程度副词的韵律特点、组合功能和句法功能 |
第三节 《老残游记》双音节程度副词的构词方式及程度副词的连用、并用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高校创新团队激励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激励理论 |
二、团队理论 |
三、绩效理论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高校创新团队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二、高校创新团队激励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高校创新团队绩效的相关研究综述 |
四、高校创新团队激励和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创新团队的沿革及其激励特点 |
第一节 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萌芽时期 |
一、萌芽时期高校创新团队的组织特点 |
二、萌芽时期高校创新团队组织的作用 |
三、萌芽时期高校创新团队的激励 |
第二节 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发展时期 |
一、高校创新团队组织发展时期的时代背景 |
二、发展时期高校创新团队的组织特点 |
三、发展时期高校创新团队的激励 |
第三节 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繁荣时期 |
一、高校创新团队组织繁荣时期的时代背景 |
二、繁荣时期高校创新团队的组织特点 |
三、繁荣时期高校创新团队的激励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量表编制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 |
一、研究基础及出发点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量表设计原则与步骤 |
一、量表设计的原则 |
二、量表设计的步骤 |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与测量 |
一、高校创新团队成员的界定 |
二、高校创新团队激励的界定与测量 |
三、高校创新团队成员绩效的界定与测量 |
四、专业访谈 |
第四节 初始调查问卷 |
一、初始测量量表 |
二、量表评分极度的确定 |
第五节 小样本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一、小样本数据的收集 |
二、小样本检验的程序与标准 |
三、小样本的CITC分析和信度分析 |
四、小样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样本分析 |
一、研究范围 |
二、调查问卷的收集 |
三、样本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高校创新团队激励方式与成员绩效的描述统计 |
一、高校创新团队物质激励的描述统计 |
二、高校创新团队精神激励的描述统计 |
三、高校创新团队感情激励的描述统计 |
四、成员创新能力的描述统计 |
五、成员创新行为的描述统计 |
第三节 结构方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一、验证性因子分析的评价指标 |
二、激励模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创新团队成员绩效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四节 创新团队激励与成员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
一、创新团队激励与成员绩效因子的相关分析 |
二、成员创新能力的多元回归分析 |
三、成员创新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五节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一) 模型拟合优度 |
(二) 影响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结论与解释 |
第二节 主要结论与建议 |
一、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二、对研究结论的理论解释 |
三、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一、本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附录 |
附录1 《高校创新团队激励》调查问卷 |
附录2 物质激励验证性因子分析程序 |
附录3 精神激励验证性因子分析程序 |
附录4 感情激励验证性因子分析程序 |
附录5 创新团队成员绩效验证性因子分析程序 |
附录6 基于多元回归结果的结构方程分析程序 |
附录7 修正结构方程分析程序 |
附录8 修正结构方程拟合度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6)高校学报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对做大做强高校学报的理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目前的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着力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学报与高校学报品牌 |
2.1 高校学报的概念、特点 |
2.2 高校学报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 品牌与高校学报品牌的解读 |
第三章 高校学报品牌的形象识别与设计 |
3.1 高校学报品牌的形象识别系统 |
3.2 高校学报品牌形象的要素分析与设计 |
第四章 高校学报品牌发展战略 |
4.1 高校学报品牌发展战略的涵义 |
4.2 实施高校学报品牌发展战略的意义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D·H·劳伦斯在中国 ——一个译介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D·H·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之旅 |
1.1 劳伦斯在中国的早期译介(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 |
1.2 劳伦斯在中国的近期译介(20世纪80年代—2005年) |
1.2.1 复苏阶段(1980年—1985年) |
1.2.2 成长阶段(1986年—1994年) |
1.2.3 深入阶段(1995年—2005年) |
第二章 D·H·劳伦斯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
2.1 早期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 |
2.2 近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5年) |
第三章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D·H·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 |
3.1 边缘与中心 |
3.1.1 初入系统 |
3.1.2 排除在系统之外 |
3.1.3 走向“中心” |
3.2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译介学研究的个案分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D·H·劳伦斯在中国译介研究资料总汇(20世纪20年代—2005年) |
在读期间学习成果 |
致谢 |
(8)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 |
第一章 校训的渊源 |
第一节 校训的辞源略考 |
第二节 中国校训之源 |
一、中国校训思想之源 |
二、中国校训形式之源 |
三、中国古代的“校训” |
第三节 西方校训之源 |
一、西方校训思想之源 |
二、西方校训形式之源 |
三、西方最早的校训 |
第四节 中西校训渊源之异同 |
一、中西校训思想渊源之异同 |
二、中西校训形式渊源之异同 |
第二章 校训的产生 |
第一节 西方“motto”(校训)的舶来 |
第二节 日本“校训”二字的传入 |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最早的校训 |
第三章 校训的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前校训:传统文化为主体 |
一、19世纪末——1914年:校训突出传统“德性”文化特点 |
二、1915年——1937年:校训多样与校训统一之争 |
三、1937年——1949年:校训出现新气象 |
第二节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校训:政治激励为主流 |
一、1949年——1966年:政治激励成为校训主流 |
二、1966年——1978年:校训停滞于口号标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校训:多元并存为主导 |
一、1978年——1992年:校训延续陈式 |
二、1992年——21世纪初:校训多元并存 |
第四章 校训的形式 |
第一节 校训的句式和词语组合 |
一、校训的句式 |
二、校训的词语组合 |
第二节 校训用语的词性和校训的来源方式 |
一、校训用语的词性 |
二、校训的来源方式 |
第五章 校训的内容 |
第一节 校训用语的内涵 |
一、各种形式的校训用语的内涵 |
二、大中小学校训用语的内涵 |
第二节 校训的类型 |
一、道德修养型校训 |
二、知识真理型校训 |
三、社会政治型校训 |
四、其它类型校训 |
第六章 校训的本质 |
第一节 有关校训本质的探讨 |
一、校训是训育的内容 |
二、校训是学校摘取格言、国家教育方针形成的座右铭 |
三、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准则,是学校的奋斗目标 |
第二节 校训和学校文化诸要素的关系 |
一、“学校文化”概述 |
二、校训和学校文化诸要素的关系 |
(一) 校训和学校观念文化的关系 |
(二) 校训和学校物质文化的关系 |
第三节 校训是学校文化的统帅 |
第七章 特色校训 |
第一节 “形神一贯”的校训 |
第二节 “形变神聚”的校训 |
第三节 “无形有神”的“校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四、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6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法规研究[D]. 刘思.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2]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 周文佳. 河北大学, 2013(11)
- [3]关于考研的机会成本研究 ——以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D]. 郭自超.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4]《老残游记》程度副词研究[D]. 李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5]高校创新团队激励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 李良俊. 武汉大学, 2010(05)
- [6]高校学报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对做大做强高校学报的理性思考[D]. 刘灵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
- [7]D·H·劳伦斯在中国 ——一个译介学的考察[D]. 杜燕. 暨南大学, 2006(06)
- [8]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 王彩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